辄辞弗见做梦梦见辞职什么意思思

苏轼简介_古诗文网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3b99a16ff2dd.aspx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轶闻:佛印
  (一) 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  一天, 两人又在一起打坐。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  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  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轶闻:吟诗赴宴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轰声叫好。“我先来。”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的端走了马肉。“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的拿走了羊肉。“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的伸手把肉扒了过来。“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的抢走了骨头。“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的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
早年经历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祖父是苏序,表字仲先,祖母史氏。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
进京应试  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
轶闻:东坡肉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大文学家。他不但对诗文、书法造诣很深,而且堪称我国古代美食家,对烹调菜肴亦很有研究,尤其擅长制作红烧肉追本穷源,苏轼的这种红烧肉最早在徐州的创制,在黄州时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杭州时闻名全国。关于东坡肉名字的由来有很多传说,其中一种传说:
  相传苏东坡在徐州、黄州、杭州三个地方做过“东坡肉”。在任徐州知州时带领百姓抗洪筑堤保城,百姓纷纷杀猪宰羊上府慰劳,东坡推辞不掉,收下后亲自指点家人烧制红烧肉回赠予老百姓。大家食后,都觉得此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一致称它为“回赠肉”。
  元丰三年(1080)二月一日,苏轼被谪贬到黄州,见黄州市
王弗  苏轼的结发之妻叫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乡贡进士王方之女。“生十有六岁,而归于轼。”十六岁嫁给苏轼以后,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幕后听言”的故事。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对疏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于苏轼。苏轼的《亡妻王氏墓志铭》中记载着这样的故事: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 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可谓苏轼绝佳的贤内助。王弗侍亲甚孝,对苏轼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
案情  乌台诗案,是北宋年间的一场文字狱,结果苏轼被抓进乌台,被关4个月。御史中丞李定,御史舒亶、何正臣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所谓“乌台”,即御史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所以此案称为“乌台诗案”。
案档  苏轼“乌台诗案”案档,宋时即已流传,并有多种抄本、刊本。今所见几种刊本中,《函海》本《东坡乌台诗案》、《忏花庵丛书》本《乌台诗案》为原案实录,基本上保存了诗
文学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推官书》)的艺术境界。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  释德洪《跋东坡(左忄(xīn)右允)池录》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
  苏轼(日-日),字子瞻,和仲(苏轼按排行位居第二,故曰“仲”,至于取字“和仲”,则是苏洵希望儿子性格和缓(苏轼性格比较急躁),后来父亲另给他取字子瞻,则与他的名“轼”更相关,且希望儿子高瞻远瞩),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死后追谥文正。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书画家、文学家、美食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
  在文章方面与欧阳修合称“欧苏”,在词作方面与辛弃疾合称“苏辛”。在诗歌方面与黄庭坚的并称“苏黄”
轶闻:东坡凉粉
  相传北宋时期,大文学家苏东坡任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县) 签书判官时,于凤翔东湖避暑,炎炎夏日无清凉爽口之物下肚,特命人取滨豆(也称作小扁豆)研磨成粉,熬制成糊状,盛入石头器皿中待其冷却后,切成条状,配以盐醋辣椒等佐料凉拌,因其口感爽、滑、并有清凉解暑之功效,之后流传与凤翔民间。后人为纪念他称其为“东坡凉粉”并流传至今。
本节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苏东坡是中国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而且对品茶、烹茶、茶史等都有较深的研究,在他的诗文中,有许多烩炙人口的咏茶佳作,流传下来。
  他创作的散文《叶嘉传》,以拟人手法,形象地称颂了茶的历史、功效、品质和制作等各方面的特色。苏东坡一生,因任职或遭贬谪,到过许多地方,每到一处,凡有名茶佳泉,他都留下诗词。如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苏轼任徐州太守时作有《浣溪沙》一词:“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形象地再现了他思茶解渴的神情。“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是描写杭州的“白云茶”。“千金买断顾渚春,似与越人降日注”是称颂湖州的“顾渚紫笋”。而
轶闻:东坡至宝
  据孙月峰《坡仙食饮录》记载说,“密云龙”之味极为甘馨,苏轼对此奉为至宝。当时苏轼门下有四位得意门生——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号“苏门四学士”,苏轼待之极厚,每逢四学士来访,苏轼必令侍妾朝云取出密云龙来款待。有位廖正一的年轻人入苏门较晚,但苏轼对他的才学却钦佩之至,视为奇才。有一天,苏轼又叫朝云取出密云龙,煎水烹茶。苏轼家人以为一定又是四学士来了,但偷眼窥之,来客却是廖明略。由此可知,苏轼珍藏密云龙这种品牌的好茶。只有秦观、晁补之、张耒、黄庭坚这四个大名士,也是苏东坡最要好的朋友每来访时,苏东坡才会叫朝云侍妾泡密云龙好茶招待。而宋廖正一来访则招待喝密云龙,可谓破格相待。在所谓“后四学士
苏轼的诗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 一作:偏向)——宋代·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 一作:何时;又恐 一作:惟 / 唯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 一作:偏向)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虏)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通:樽)——宋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虏)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通:樽)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肠断 一作:断肠)——宋代·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肠断 一作:断肠)&p&佛说见正经
(亦名生死变识经)&/p&&p&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p&&p&&br&&/p&&p&闻如是。&/p&&p&一时佛在罗阅。只国精舍。正以食时。将诸比丘五百人。菩萨及优婆塞千人。皆持供养具出罗阅只城外。&/p&&p&有大树。名曰甘香。根深干大。枝叶茂盛。华实红赤。其味甜美。树下广平。集石为座。&/p&&p&&br&&/p&&p&佛意欲止此。诸优婆塞。即敷布坐席。佛便止坐。弟子菩萨。亦皆就坐。&/p&&p&&br&&/p&&p&时有一比丘。名曰见正。新入法服。其心有疑。独念言。&/p&&p&佛说有后世生。至于人死。皆无还相报告者。何以知乎。&/p&&p&当以此问佛。&/p&&p&&br&&/p&&p&未即发言。佛已豫知。佛因先言。&/p&&p&诸弟子。此树本以一核种。四大胞毓。自致巨盛。覆尔所人。&/p&&p&本为核时。根干叶实未有未见。至得四大。因缘相连。便生芽叶茎节华实。转增于本。自致成树。施布广远。&/p&&p&初名为核。核复生芽。芽复生茎。茎复生叶。叶复生华。华复生实。展转变易。非故不离故。而名非常名。遂成大树。树复生果。果复成树。岁月增益。如是无数。&/p&&p&&br&&/p&&p&佛告诸弟子。&/p&&p&欲踧集华实茎节根干。更使还作核可得乎。&/p&&p&&br&&/p&&p&诸弟子皆言。&/p&&p&不可得也。彼已变转。不可还复。日就朽败。核转复生。如是无极。转生转易。终皆归朽。不可复还 使成本核也。&/p&&p&&br&&/p&&p&佛告诸弟子。&/p&&p&生死亦如此。识神为起法。起法为痴。痴为就贪爱。&/p&&p&痴如彼树核。核小而长成大树。一痴而致多所因缘。多所因缘。本由痴出。&/p&&p&痴生行。行生识。识生字色。字色生六入。六入生更乐。更乐生痛。痛生爱。爱生受。受生有。有致生。生致老死。&/p&&p&合十二因缘。成为身已。&/p&&p&有身当就老死。识神转易。随行而往。更有父母。更受形体。更六情。更所习。更苦乐。更风俗。都非故。便不得复还。&/p&&p&不复识故。向所新见。谓为有 谓可常。着所猗呼为谛。谓无前世后世。识神转徙。随行而有也。&/p&&p&识神已徙。更有父母。更受新身。更六情。更所习。更苦乐。更风俗。便不复识故。亦不得复还 故身 故习 故所。见如树不复还作核也。&/p&&p&&br&&/p&&p&于是比丘见正。承佛言。起坐长跪。白佛言。&/p&&p&我意未除未解。正要今欲发愚痴之问。愿佛哀我等。为解了之。&/p&&p&我从生已来。见人死者不少。或父子兄弟夫妻内外。或朋友相怜爱。或有怨仇相憎。死后识神。了无还面相答善恶者。何以乎。识神为何所隔碍。而不得还面报人也。&/p&&p&愿为分别说之。令我等结除 疾得见谛。&/p&&p&&br&&/p&&p&佛言比丘。&/p&&p&彼识无形。至于转徙。随行而有。若身作福。福识转生。亦不得还面报人也。&/p&&p&何以故。譬如冶家洋石作铁。已成铁 便铸以为器。已成器可复还使作石乎。&/p&&p&&br&&/p&&p&见正言&/p&&p&实不可。石已成铁。终不得复还作石。&/p&&p&&br&&/p&&p&佛言。&/p&&p&识之转徙。住在中阴。如石已洋成铁。&/p&&p&从中阴转受他体。如铁已铸成器。&/p&&p&形消体易。不得复还故识。&/p&&p&何以故。行之善恶。识往受之。转化变改。如石成铁。&/p&&p&修行五善。禀受人身。则更有父母。&/p&&p&&br&&/p&&p&已有父母。便有六系闭。&/p&&p&一者 住在中阴。不得复还。&/p&&p&二者 随所受身胞内。&/p&&p&三者 初生迫痛 忘故识相。&/p&&p&四者 堕地 故所识念灭。更起新见想。&/p&&p&五者 已生便着食。贪念故 识念断。&/p&&p&六者 从生日长大。习所新见。识灭无复宿识。&/p&&p&&br&&/p&&p&诸弟子。譬如贾客周游四方国。具见苦乐。便意思念东方一郡国所有。已起是念。便三方念灭。&/p&&p&生死亦如是。从是世作行往后世。受已受 即生新想念。故识想便灭。如贾客惟念一方。三方想灭也。&/p&&p&用是六事。系蔽隔碍。不复还故识。如核之成树。石之成铁。变本易名。不复还面相答报也。&/p&&p&&br&&/p&&p&佛言。&/p&&p&复譬如陶家埏土为器。以火烧之。则转成瓦。宁可使瓦还作土乎。&/p&&p&&br&&/p&&p&诸弟子皆言。&/p&&p&实不可。土已烧炼。变形成瓦。不可复使还作土也。&/p&&p&&br&&/p&&p&佛言。&/p&&p&诸弟子识神转徙。随行受身。如土成瓦。人无道行。不复识故。不得复还相报答也。&/p&&p&&br&&/p&&p&比丘。复譬如树大数十围。巧匠便规[登*斤]。刻镂奇巧百种。&/p&&p&若人欲复集聚[登*斤]柿及所刻。巧还使成树 可得乎。&/p&&p&&br&&/p&&p&诸弟子言。&/p&&p&实不可。树已断破。段段刻尽。枝叶槀朽。不复可集使成树也。&/p&&p&&br&&/p&&p&佛言诸弟子。&/p&&p&识神于是世。作行善恶。临死识徙。随行受体。所见所习。非复故身。不可得还。&/p&&p&不复识故面相答报也。如树已断 不可复集使生。&/p&&p&&br&&/p&&p&佛言。&/p&&p&复譬如工师。烧砂作红色。更转白形。化如水。诸弟子欲令红 还复作砂。可得成乎。&/p&&p&&br&&/p&&p&诸弟子言。&/p&&p&实不可也。烧砂一变。不可还复。&/p&&p&&br&&/p&&p&佛言&/p&&p&生死亦如是。人未有道意。无有净眼。身死识去。随行变化。转受他体。所历异世。更受胞胎。见习皆异。不复识故。如砂成红 不可复还也。&/p&&p&&br&&/p&&p&佛言诸弟子。&/p&&p&复譬如水处于圆瓶。则体随圆。徙着方器。则体复方。大小曲直。随所堕处。&/p&&p&诸弟子生死亦如此。识神本无。无有常形。随行善恶。辄往受身。白黑长短。苦乐善恶。变受随行。如水从器。&/p&&p&或从人中 所作非法。死堕畜生。合受恶体。不复识故面相答报也。&/p&&p&&br&&/p&&p&诸弟子。譬如蝮[虫*育]生在土中。无声无翼。得时节气。转化成蝉。飞行着树。鸣声不休。&/p&&p&&br&&/p&&p&佛问诸弟子。&/p&&p&宁可还蝉使入土 成蝮[虫*育]乎。&/p&&p&&br&&/p&&p&诸弟子言。&/p&&p&实不可也。蝮[虫*育]已变。去阴在阳。身形化异 日当死亡。或为众鸟所啖。不得还作蝮[虫*育]也。&/p&&p&&br&&/p&&p&佛言诸弟子。&/p&&p&生死亦如此。命讫身死。识神转徙。更受新身。五阴覆障。见习各异。于彼亦当老死。不得复还。不复识故面相答报也。如蝉在树 不可复还作蝮[虫*育]也。&/p&&p&&br&&/p&&p&佛告诸弟子。&/p&&p&复譬如段生肉。过时不食。则臭茹生虫。欲使还成鲜肉 可得乎。&/p&&p&&br&&/p&&p&诸弟子言。&/p&&p&实不可。肉已臭败。不能得使复成鲜洁。&/p&&p&&br&&/p&&p&佛言。&/p&&p&生死亦如此。人在世间。心念恶。口言恶。身行恶。死则识神转徙。堕地狱身。或畜生身。或鱼虫身。所在异见。不与前同。罪网所蔽。不复识故。不得复还面相答报也。如彼臭肉 不可使更成鲜洁。&/p&&p&&br&&/p&&p&佛告诸弟子。&/p&&p&复譬如月晦夜阴。以五色物着冥中。令千人万人。令夜视色物。宁有一人。而别其青黄赤白者乎。&/p&&p&&br&&/p&&p&诸弟子皆言。&/p&&p&正使巨亿万人 复无央数人。令夜观视。终无见者。何能别其五色。&/p&&p&&br&&/p&&p&佛言。&/p&&p&若有人。把炬照之。令人观视。可得见不。&/p&&p&&br&&/p&&p&诸弟子言。&/p&&p&人依炬明视之。皆可别五色。&/p&&p&&br&&/p&&p&佛言。&/p&&p&若愚人背炬火。进入幽冥。乃进极远。而望欲见五色。可得见乎。&/p&&p&&br&&/p&&p&诸弟子言。&/p&&p&愚人背明向冥。愈进闇。终无见色时也。&/p&&p&&br&&/p&&p&佛告诸弟子。&/p&&p&人在生死。亦如此。一切人民。蚑行蜎飞蠕动之类。已受身形。痴冥闇蔽。无有道行。不学身事意事。未得慧眼。而欲知生死所趣 识神往来 面相答报。如月晦夜阴欲视五色。终不得见也。&/p&&p&若修行经戒 三十七品。守摄其意。就清净行。如随持炬火人 见别五色。&/p&&p&人随佛法教。则能了别死生。具见五道识神往来 所堕善恶处。如炬火之照色。皆悉了见。&/p&&p&人初不学身事意事。背于经戒。随俗三流。快意自从。断割真法。不信不乐。不肯奉行。如背炬入冥。疑结日甚。终无见知 有解了时也。&/p&&p&&br&&/p&&p&佛告诸弟子。&/p&&p&莫顺汝愚痴闭结之意。而不信清净正真之道。自堕地狱。为身受痛。我故引譬。以解了汝等。常当勤力 奉行经戒。以着心中。&/p&&p&&br&&/p&&p&佛告诸弟子。&/p&&p&人生是世 禀受身形。肉眼所见。现在之事。父母亲属。察察了了。然不能复见知前世所从来处。于是当老死。往生后世。更受身形。则亦不能复识知今世之事也。&/p&&p&所以者何。一生一死。识神转易。十二因缘。痴为其主。懵懵冥闇。转不识故。&/p&&p&&br&&/p&&p&诸弟子。譬如煮练白丝染作异色。青黄赤黑。变本易故。不可复转还也。&/p&&p&生死转易。如丝受色。识无常体 随行染着。未有净眼。不识其故 心意为法所念即成。人在一世。心念万端。善恶报受。受新 故灭。生死之法。痴闇之常然也。&/p&&p&其欲知见生死往来。当广学行身意之事。深入清净。思惟本末。尔乃开寤。如卧寤也。&/p&&p&&br&&/p&&p&佛告诸弟子。&/p&&p&识神为痴冥法。生作善恶行。死转往受。随善恶行而有形兆。如火得薪而见 薪索则灭。意识不作善恶行 则亦灭无所见。&/p&&p&未得道者。沉沦生死。转不识故。&/p&&p&譬如秽镜。垢浊蔽污。举以向面。了无所见。&/p&&p&意识浊蔽。生死转徙。惨惧蔽盈。牵着殃福。不复识故。如[门@视]秽镜。&/p&&p&&br&&/p&&p&复譬如深浊之水。虽有鱼虫。了不得见。&/p&&p&生死错乱。忧思蔽塞。转生忘故。亦如浊水。&/p&&p&&br&&/p&&p&譬如冥夜闭眼而行。都无所见。&/p&&p&生死闇昧。流随殃福。或喜或恼。缀制所受。不复识故。如夜闭眼。&/p&&p&&br&&/p&&p&佛告诸弟子。&/p&&p&今我为佛。慧眼清净。一切生死。往来三界。佛悉知见。&/p&&p&&br&&/p&&p&譬如水精琉璃宝珠彩丝贯之。青黄皆见。&/p&&p&佛视生死。如观贯珠。&/p&&p&&br&&/p&&p&譬如净水。清澄见底。其中鱼虫。皆悉裸见。&/p&&p&佛视生死。如清水鱼。&/p&&p&&br&&/p&&p&譬如大桥。一切行人。往来无绝。&/p&&p&佛视生死。往来五道。如观桥人。&/p&&p&&br&&/p&&p&譬如高山 远望具见。&/p&&p&佛意高远。具知生死。无不分别。&/p&&p&&br&&/p&&p&佛告诸弟子。&/p&&p&汝等当随我教。可具知生死千亿劫事。当行三十七品要行。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八正道。以除意垢。消灭三毒。疑结解散。便见清净。得佛慧意。便知去来之事。如视明镜。一切悉见。&/p&&p&&br&&/p&&p&佛告诸弟子。&/p&&p&世人所作善恶。死之后世。亦皆相答报。但人未得三净眼。是以不见不知。不复识其本。着在六系蔽。为肉眼行故。而不见相答报之本。谓之无有也。&/p&&p&&br&&/p&&p&其未得道者。皆作浊秽之行。况没愚痴。生死转化。更受身形。&/p&&p&肉眼眩惑。离故 系新。四痛扰乱。终不得知识随行相答报也。&/p&&p&&br&&/p&&p&令现世人。或受福。或受殃。或相怜。或相憎。此则宿行答报之验。&/p&&p&为无有三净眼故。不见不知。便结在疑 一切人已来生是世。本与痴俱。无有道意清净之行。而欲望知前世之事。识反报之效。譬如无手欲书 无目欲视。终不能也。&/p&&p&&br&&/p&&p&故佛出世。敷现经道。以解人意。其欲知见。识神往来。生死所受者。当随佛教行三十七品。智度无极。捡意敕意。调意正意。入禅三昧之妙。乃可具知。识神所堕。去来之事耳。&/p&&p&汝诸弟子。当勤学知身事意事。具了诸对。至则灭除之。不为乱误。坚固于正法。如此莫休 汝所疑问。即可解了。&/p&&p&&br&&/p&&p&佛告诸弟子。&/p&&p&识神 有名无形。随善恶行。依四大为体。初生身小。诸根未具。识见复小。所知未备。&/p&&p&及其长大。六情具足。识亦随体。爱欲诸习。日生盛具。&/p&&p&至于衰老。四大羸臞。识亦不明。六情减少。&/p&&p&现居一世。变易无常。不如其故。生所习见。老如忘之。况更异世。阴胎系蔽。&/p&&p&未得道意。痴行惑秽。欲见意识往来。面相反报。不可得也。&/p&&p&人无道行。而望见知宿命之事。譬如闇夜贯针。水中求火。终无见得。&/p&&p&&br&&/p&&p&汝诸弟子。当勤行经戒。深思生死。本从何来。终归何所。何因往来。所缘何等。&/p&&p&谛如思惟空无之法。得净结除 所疑自解。&/p&&p&&br&&/p&&p&佛说经竟。见正等五百人。及诸优婆塞。悉得须陀洹。诸菩萨皆得不倾回三昧。&/p&&p&各起绕佛三匝。头面着地。作礼毕竟。悉从佛俱还精舍。&/p&
佛说见正经 (亦名生死变识经)东晋天竺三藏竺昙无兰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只国精舍。正以食时。将诸比丘五百人。菩萨及优婆塞千人。皆持供养具出罗阅只城外。有大树。名曰甘香。根深干大。枝叶茂盛。华实红赤。其味甜美。树下广平。集石为座。 佛意欲止…
&p&佛告诸比丘。&/p&&p&如来于初夜时默然而过。&/p&&p&于中夜分安慰大众令生欢喜。&/p&&p&&br&&/p&&p&至后夜已唤五跋陀罗而告之言。&/p&&p&汝等应知。出家之人有二种障。何等为二。&/p&&p&一者 心著欲境而不能离。是下劣人无识凡愚非圣所行。不应道理。非解脱因。非离欲因。非神通因。非成佛因。非涅槃因。&/p&&p&二者 不正思惟自苦其身而求出离。过现未来皆受苦报。&/p&&p&&br&&/p&&p&比丘汝等当舍如是二边。我今为汝说于中道。汝应谛听常勤修习。何谓中道。&br&&/p&&p&正见 正思惟。正语 正业。正命 正精进。正念 正定。&/p&&p&如是八法名为中道。&/p&&p&&br&&/p&&p&佛告诸比丘。&/p&&p&有四圣谛。何等为四。所谓&/p&&p&苦谛。苦集谛。苦灭谛。证苦灭道谛。&/p&&p&&br&&/p&&p&比丘何等名为苦圣谛。所谓&/p&&p&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盛蕴苦。&/p&&p&如是名为苦圣谛。&/p&&p&&br&&/p&&p&何等名为苦集圣谛。所谓&/p&&p&爱取有喜与贪俱悕求胜乐。&/p&&p&如是名为苦集圣谛。&/p&&p&&br&&/p&&p&何等名为苦灭圣谛。所谓&/p&&p&爱取有喜与贪俱悕求胜乐。尽此一切。&/p&&p&如是名为苦灭圣谛。&/p&&p&&br&&/p&&p&何等名为证苦灭圣道谛。&/p&&p&即八圣道。所谓正见乃至正定。&/p&&p&此即名为证苦灭圣道谛。&/p&&p&&br&&/p&&p&复告比丘。&/p&&p&如是苦法我先不从他闻。由善随顺如理思惟。生智 生眼 生明 生遍 生慧 生光。&/p&&p&比丘。如是苦集法。我先不从他闻。由善随顺如理思惟。生智 生眼 生明 生遍 生慧 生光。&/p&&p&比丘。如是苦集灭法。我先不从他闻。由善随顺如理思惟。生智 生眼 生明 生遍 生慧 生光。&/p&&p&比丘。如是苦灭证道。我先不从他闻。由善随顺如理思惟。生智 生眼 生明 生遍 生慧 生光。&/p&&p&&br&&/p&&p&复告比丘。&/p&&p&苦应知 集应断 灭应证 道应修。&/p&&p&如是四法我先不从他闻。由善随顺如理思惟。生智 生眼 生明 生遍 生慧 生光。&/p&&p&复告比丘。&/p&&p&我已知苦。已断集。已证灭。已修道。&/p&&p&如是四法我先不从他闻。由善随顺如理思惟。生智 生眼 生明 生遍 生慧 生光。&/p&&p&&br&&/p&&p&复告比丘。&/p&&p&我先未见四圣谛。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正智未生。我从证见四圣谛法轮已。心得解脱。慧得解脱。不复退失。而以正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p&&p&&br&&/p&&p&尔时世尊出梵音声。如是梵音从无量功德之所成就。无量劫来修习真实。不假于师自然而悟。发是妙声。语憍陈如等言。&/p&&p&眼是无常 苦 空 无我 无人 无众生 无寿命。犹如腐草。杂土为墙危脆不实。&/p&&p&如眼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p&&p&&br&&/p&&p&憍陈如。一切法从因缘生无有体性。离常离断犹如虚空。虽无作者及以受者。善恶之法而不败亡。&/p&&p&憍陈如。色是无常苦空无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由爱为水润渍因缘众苦增长。若得圣道证见诸法体性皆空。即能永灭如是众苦。&/p&&p&&br&&/p&&p&憍陈如。由彼分别不正思惟而生无明。更无有余为无明因。而此分别不至无明。&/p&&p&复由无明而生诸行。而此无明不至诸行。&/p&&p&乃至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p&&p&如是等为世间因。更无有余能为其因。&/p&&p&虽生诸法而因不至法。竟无我人众生受者。舍于此身而至彼蕴。&/p&&p&如理思惟无所分别。即灭无明。由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处灭。六处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p&&p&&br&&/p&&p&若能如是于蕴界处了悟因缘。尔时得成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如是甚深微妙之法。非诸异道所能了悟。&/p&&p&&br&&/p&&p&尔时世尊为憍陈如。三转十二行法轮已。憍陈如等悉了达诸法因缘。漏尽意解成阿罗汉。&/p&&p&即于是时三宝出现。婆伽婆为佛宝。三转十二行法轮为法宝。五跋陀罗为僧宝。&/p&&p&&br&&/p&&p&佛转法轮时六十拘胝欲界诸天。八十拘胝色界诸天八万四千人。皆悉远尘离垢得法眼净。&/p&
佛告诸比丘。如来于初夜时默然而过。于中夜分安慰大众令生欢喜。 至后夜已唤五跋陀罗而告之言。汝等应知。出家之人有二种障。何等为二。一者 心著欲境而不能离。是下劣人无识凡愚非圣所行。不应道理。非解脱因。非离欲因。非神通因。非成佛因。非涅槃因。二…
&p&圆觉经:&/p&&p&第四章 金刚藏菩萨章&/p&&p& 
于是,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因地法行、渐次方便,与诸众生开发蒙昧。在会法众,承佛慈诲,幻翳朗然,慧目清净。&b&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若诸无明众生本有,何因缘故,如来复说本来成佛?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b&唯愿不舍无遮大慈,为诸菩萨开秘密藏,及为末世一切众生,得闻如是修多罗教了义法门,永断疑悔。”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p&&p&  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问于如来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诸菩萨最上教诲了义大乘,能使十方修学菩萨,及诸末世一切众生,得决定信,永断疑悔。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金刚藏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p&&p&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善男子,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况轮转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观佛圆觉而不旋复?是故汝等便生三惑。&/p&&p&  “&b&善男子,譬如患翳,妄见空华;患翳若除,不可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一切诸翳?’何以故?翳华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华灭于空时,不可说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何以故?空本无华,非起灭故。&/b&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翳。善男子,当知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无,况复如来圆觉随顺而为虚空平等本性!&/p&&p&  “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既已成金,不重为矿,经无穷时,金性不坏,不应说言:‘本非成就。’如来圆觉亦复如是。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p&&p&  “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身心语言皆悉断灭,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何况能以有思惟心,测度如来圆觉境界?如取萤火烧须弥山,终不能着;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p&&p&  “&b&善男子,有作思惟,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用此思惟辨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展转妄想,无有是处。善男子,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如是分别,非为正问。&/b&”&/p&&p&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p&&p&  “金刚藏当知, 如来寂灭性,&/p&&p&   未曾有终始。 若以轮回心,&/p&&p&   思惟即旋复, 但至轮回际,&/p&&p&   不能入佛海。 譬如销金矿,&/p&&p&   金非销故有, 虽复本来金,&/p&&p&   终以销成就, 一成真金体,&/p&&p&   不复重为矿。 生死与涅槃,&/p&&p&   凡夫及诸佛, 同为空华相。&/p&&p&   思惟犹幻化, 何况诘虚妄?&/p&&p&   若能了此心, 然后求圆觉。”&/p&&p&&/p&
圆觉经:第四章 金刚藏菩萨章 于是,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诸菩萨众,宣扬如来圆觉清净大陀罗尼、因地法行、渐次方便,与诸众生开发蒙昧。在会法众,承佛慈诲,幻翳朗然,慧目清净。…
&p&我想这个问题得听我的。(地藏经录音在文末)&/p&&p&我讲一点经验。&/p&&p&超度在投生之前的亡者的经验很多,这个成功率很高,应当对净土法门有信心。&/p&&p&寺院的效果可能更好,而且如果有遗体在现场,很容易看到超度前后的差别,殊胜,能直接增加对修行和往生的信心。&/p&&p&佛陀在世的时候,遇到孤魂野鬼或者堕落到恶道的众生,也一样是应机教化的。不是遇到就要度,他有自己的因缘果要承担。救度的方便是要看善根和与自己的缘分。不可强求,泛滥的大乘方便法门使用会带来烦恼心。&/p&&p&当然,主要的缘分就是你是否对此烦恼。&/p&&p&早些年刚学佛的时候遇到过超度难度很大的小鬼,是一个朋友从别人那里捡来的。还是这个姑娘心地纯善,不愿意赶他走,至少有这方面的原因。带着慈悲,把功德回向给他们,众生都会懂得,都会感受到佛法的好。不会障碍你。慈悲心的生起可以从读慈经开始。&/p&&p&超度难度大的情况也有,多是事主自己的意识薄弱,没有基本的修行。这样的情况要送到寺院请做法事,或者可以去南传的寺院跟随有修证的尊者学习禅修。能从根本上改善。&/p&&h2&《慈经》中文&/h2&&p&愿我无敌意、无危险。&br&愿我无精神的痛苦。&br&愿我无身体的痛苦。&br&愿我保持快乐。&/p&&p&愿我的父母亲、我的导师、亲戚和朋友、我的同修,&br&无敌意、无危险。&br&无精神的痛苦。&br&无身体的痛苦。&br&愿他们保持快乐。&/p&&p&愿在这寺庙的修行者,&br&无敌意、无危险。&br&无精神的痛苦。&br&无身体的痛苦。&br&愿他们保持快乐。&/p&&p&愿在这寺庙的比丘、沙弥、男教徒、女教徒,&br&无敌意、无危险。&br&无精神的痛苦。&br&无身体的痛苦。&br&愿他们保持快乐。&/p&&p&愿我的四资具的布施主,&br&无敌意、无危险。&br&无精神的痛苦。&br&无身体的痛苦。&br&愿他们保持快乐。&/p&&p&愿我们的护法神:&br&在这寺庙的、在这住所的、在这范围的,愿所有的护法神,&br&无敌意、无危险。&br&无精神的痛苦。&br&无身体的痛苦。&br&愿他们保持快乐。&/p&&p&愿一切有情众生:&br&一切活着的众生、一切有形体的众生、一切有名相的众生、&br&一切有身躯的众生、所有雌性的、所有雄性的、&br&所有圣者、所有非圣者、所有天神、所有人类、所有苦道中的众生,&br&无敌意、无危险。&br&无精神的痛苦。&br&无身体的痛苦。&br&愿他们保持快乐。&/p&&p&愿一切众生脱离痛苦。&br&愿他们不失去以正当途径所获得的一切,&br&愿他们依据个人所造的因果而受生。&/p&&p&在东方的、在西方的、在北方的、在南方的、&br&在东南方的、在西北方的、在东北方的、在西南方的、&br&在下方的、在上方的,&br&愿一切有情众生:&br&一切活着的众生、一切有形体的众生、一切有名相的众生、&br&一切有身躯的众生、所有雌性的、所有雄性的、&br&所有圣者、所有非圣者、所有天神、所有人类、所有苦道中的众生,&br&愿他们无敌意、无危险。&br&无精神的痛苦。&br&无身体的痛苦。&br&愿他们保持快乐。&/p&&p&愿一切众生脱离痛苦。&br&愿他们不失去正当途径所获得的一切,&br&愿他们依据个人所造的因果而受生。&/p&&p&上至最高的天众,下至苦道中的众生,&br&在三界的众生,所有在陆地上生存的众生,&br&愿他们无精神的痛苦、无敌意。&br&愿他们无身体的痛苦、无危险。&/p&&p&&br&&/p&&p&确实对于很多非人众生,超度意味着杀,难度很大。最好的办法,尽快去寺院接受三皈五戒,获得保护和正信的基础。然后就是地藏经和楞严咒的功德、威力是最大的。&/p&&p&自己要先了解这样的法从什么因缘来,了解相应的功德,世尊讲法是为了让众生有怎样的学习和修行。得到正信之后,念诵或者听闻的功德会大大提升——这也是最主要的利益,对自己修行的教导,对自己戒行的保护。&/p&&p&下面发的是我念地藏经的录音。加持力是一定有的,听的时候可以打坐,思维三法印 四圣谛,容易体会空性。&/p&&p&楞严咒可以听圣空法师的版本。有功夫,加持力很大。&/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v.youku.com/v_show/id_XMzA0NzU4MTI0OA%3D%3D.html%3Fspm%3Da2h0k..0%26from%3Ds1.8-1-1.2%26f%3D&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link-card& data-image=&https://pic3.zhimg.com/v2-b292ed996c2b94a5c73ec6_180x120.jpg& data-image-width=&200& data-image-height=&11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楞严咒(圣空法师念诵)9'07&_超清&/a&&p&&br&&/p&&p&链接:&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pan.baidu.com/s/1htl2dJQ&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pan.baidu.com/s/1htl2dJ&/span&&span class=&invisible&&Q&/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密码:2b90&/p&&p&大家都可以从听地藏经打坐,念地藏王菩萨圣号开始。念完累了在佛像前睡一会儿,能继续得到很大的加持力。&/p&&p&录音晚上睡觉可以听。建议准备点粥,或者水、食物,想着回向给众生,布施水和食物给他们。&/p&&p&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p&&p&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p&&p&南无观世音菩萨&/p&&p&&br&&/p&&p&最后,记得一个方便,学了楞严咒记不住的话,可以念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南无大白伞盖佛母!&/p&&p&念过楞严咒,加持力会很大,能常念诵,很大范围都会清净,众生得安乐。唯一的,记得要怀有慈心,想着不要伤害任何众生,希望他们都能因这份功德得到善根,放弃苦难的生活,得到佛菩萨的救度。&/p&&p&这很重要。培养慈心从进入佛教修行就要做起。&/p&&p&这是对自己心地基本的培育和保护,让自己不陷入对抗的烦恼,获得柔软慈悲的喜乐心地。&/p&
我想这个问题得听我的。(地藏经录音在文末)我讲一点经验。超度在投生之前的亡者的经验很多,这个成功率很高,应当对净土法门有信心。寺院的效果可能更好,而且如果有遗体在现场,很容易看到超度前后的差别,殊胜,能直接增加对修行和往生的信心。佛陀在世…
&p&尔时娑竭罗龙王。即从座起。前礼佛足白言。&/p&&p&世尊。颇有受持少法得福多不。&/p&&p&&br&&/p&&p&佛告海龙王。&/p&&p&有四殊胜法。若有受持读诵解了其义。用功虽少获福甚多。即与读诵八万四千法藏。功德无异。&br&云何为四。所谓念诵。&br&&b&诸行无常&/b&。&br&&b&一切皆苦&/b&。&br&&b&诸法无我&/b&。&br&&b&寂灭为乐&/b&。&/p&&p&&br&&/p&&p&龙王当知。是谓四殊胜法。菩萨摩诃萨无尽法智。早证无生。速至圆寂。是故汝等常应念诵。&/p&&p&&br&&/p&&hr&&p&舍利弗言。&/p&&p&不可思议。如来常以如实而化众生如是实义。多文广义。利根众生乃可修之。钝根众生难以措意。云何方便令彼钝根得入是谛。&/p&&p&&br&&/p&&p&佛言。&/p&&p&令彼钝根受持一四句偈。即入实谛。一切佛法。摄在一四偈中。&/p&&p&&br&&/p&&p&舍利弗言。&/p&&p&云何一四句偈。愿为说之。&/p&&p&&br&&/p&&p&于是尊者。而说偈言&/p&&p&&b&因缘所生义 是义灭非生&/b&&/p&&p&&b&灭诸生灭义 是义生非灭&/b&&/p&&p&&br&&/p&&p&尔时大众。闻说是偈。佥大欢喜。皆得灭生灭。生般若性空智海。&/p&
尔时娑竭罗龙王。即从座起。前礼佛足白言。世尊。颇有受持少法得福多不。 佛告海龙王。有四殊胜法。若有受持读诵解了其义。用功虽少获福甚多。即与读诵八万四千法藏。功德无异。 云何为四。所谓念诵。 诸行无常。 一切皆苦。 诸法无我。 寂灭为乐。 龙王当…
&p&因为抄经的缘故,对金刚经有些许了解,就以此问题作为年前最后一篇长回答吧。&/p&&hr&&p&须菩提是佛陀十大弟子中的解空第一,因其德高望重,故以长者的身份,代表众人向佛陀问道。他已经是一位自在的解脱者,善于解空,由须菩提来启问佛陀所传“缘起性空”之理是最恰当的人选,再进一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鸠摩罗什的译本来说,《金刚经》全文约五千四百多字,从须菩提长老从大众中走出来,恭敬的向世尊行礼,然后向世尊请教:如果有人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当如何?怎么作能降伏其妄心?世尊就开始向须菩提回答接下来的一切问题。这一幕的问答就是《金刚经》问世的开始。&/p&&p&东汉明帝时,佛法传来中国,历经魏晋诸朝,汉译的经典渐渐增多,但是翻译的作品多不流畅,与原梵本有所差距。鸠摩罗什羁留后凉十七年之久,通晓汉语,运用自如,并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又加上他博学多闻,精通梵文及西域少数民族语言,熟悉各种文本的佛经,因此,在翻译经典上,自然准确流畅而契合妙义,在佛典传译的里程上,创造了一番空前未有的盛况。南怀瑾说:“《金刚经》和《法华经》影响中国文化很深,尤其是文字格调形成了一种优美的佛教文学。”可见《金刚经》地位之高。&/p&&p&罗什译本出现,使得般若学说的理论,即龙树菩萨的中观学说,在中国传播开来,佛学不再依附玄学,走上自身独立发展的道路。《中国哲学史》中说玄学和佛学转换的过程:(一)在天下扰乱、民生涂炭之时,佛教的省欲去奢,恶杀非斗争之说,易受世人欢迎。佛教的三世因果报应之说,亦可为乱世人民之信仰寄托。(二)魏晋玄学和般若之说,虽有不同,但般若之空与玄学之无,性质相近,故玄学成为其国人消化吸收佛教的桥梁。&/p&&p&罗什本为何普遍为大家接受的原因:其文字较浅显易懂,读诵的流畅性也很通达,当中包含有很多中国的思想在内,如:《老子》正言若反,《庄子》的寓意之言、随说随少和《论语》中语录体的表现,可见一部佛经的翻译过程,不只是要表现佛陀的思想和义理,更要让大众接受,加入了中国的思想文化,正是《金刚经》能流传的重要原因。从罗什译本到玄奘译本就是一个佛教历程的开展,所以佛经形成的原因是和“人”连在一起的,文化思想的表现,主角就是“人”,从形成的经过就可见一般。凡事总有先来后到,从罗什的出生到整个生命的历程,都是和历史演变有关,译本之不同的表现,可见证历史演进和佛法兴盛的过程。&/p&&p&我个人对于《金刚经》的理解,比较认同《金刚经》是一部佛经文学,因为“经”是恒常不变的意思,要让佛教文学具有通俗性,也会有浓厚的宗教意味,因此佛经文学也是具有文学意义,但却是不违其精神思想中心。虽然专家学者各有看法,但是对于一般大众要涉略,就是以通俗亲民为主,对于研究的结果并非一般人都需要深入,所以才有持经功德分:“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光以这段的说明,就能看出佛经普遍性为大众接受,不论是翻译者的文字表现,还是佛说法时就是要激发每个人内在的佛性,都是《金刚经》的价值表现。&/p&&p&翻译佛经在中国将汉译做的最完备的首推《金刚经》莫属,罗什开启中国的汉译翻译文体。对于汉译的佛经,五四时期的文人有胡适先生,对于佛经翻译也有独特的看法 。胡适在《白话文学史》中说:鸠摩罗什译出的经,最重要的是大品般若,而最流行右最有文学影响的却要算《金刚》,《法华》,《维摩诘》三部。其中维摩诘经本是一部小说,富于文学趣味。尤其盛赞《维摩诘经》是一部半小说、半戏剧的作品,译出之后在文学界与美术界影响很大。&/p&&p&佛学和文学本身密不可分,若只学习佛法,缺乏生活中的艺术性,若只有文学,又缺乏生命的体认性,两者结合是生活真善美的形式表现。文学观在中国最早出于诗经,从佛法东传之后,佛学就和文学起了相辅相成的作用,虽然前述中文学和佛学是有不同的界定,在学者、文人的眼中,对于佛学都有不同的见解,相对于中国人所认识的文学观,学诗可以兴观群怨,也就是诗对于生命的启发,可以了解人生的过程,所以文学是一种美善的学习。&/p&&p&《金刚经》的思想义理虽然深奥,但其经文的流畅性已经吻合文学的条件,也就是富有语言形式的风格、叙事和艺术性,达到文学中的兴与观,更有文字纪录史料中,表达了佛法中慈悲的思想。&/p&&hr&&p&以《金刚经》的内文来说,融入了印度佛教的思想精髓,又加入了译经者的文学素养,让佛经千年不摇的地位巩固,造就今天注解《金刚经》有百余家之多,可见思想确实是一种引导的哲学,以各种姿态解读《金刚经》,都能见其长,我们在读《金刚经》必定会了解思想,从思想中看到佛教传播、看到时空中的所有人、事、物,看到佛陀在世的慈悲身影。&/p&&p&1、缘起性空&/p&&p&“缘起和性空”是佛教传布开始的教义,主要是告诉我们一切的因缘是起于一个心的开始,当心没有对事物存有依赖性的时候,即是回到“空”的实体。空是一句形容词,但却包含宇宙一切的万有。《金刚经》中所说的空性,本身是一个主体性的叙述,在《金刚经.庄严净土分第十》:&/p&&p&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p&&p&如来当初是在然灯佛所受记,当受记之后,以大家来看,是如来得到佛法的延续,但是,实际上是没有得到任何之法。以佛性的理解,就是一个空,也就是实相无相的智慧,这样的理解和空性是相似的。《金刚经》的空性,不是以文字来表现空,而是以思想来表达。若是能深入研读,就从其思想入手,若是用欣赏文学艺术的美感,就是一种美善的内在表现。例如:诸菩萨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不住于心,即是一种空性的表现。虽说此段的内容主要是发大愿心之后,要不住于此心,但此心并非发和不发的问题,因为发此心是一个缘的成熟,接受之后是一个缘的结束。&/p&&p&因缘即条件,一般以“因”为主要条件,缘是辅助条件,缘是指生起。灭也是具备条件下发生,所谓还灭。缘起性空是从现象生起的角度观察,假有性空是从现象存在的状态观察。两者立论的根本都是在论证存在与不存在,两者对存在的标准有个共同的准则,在佛教的名相中,称为有为、无为。&/p&&p&有为和无为的概念,在王弼著《老子注》引“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万物的生灭就如王弼注云:“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此依老子的无与无为为宗旨。李润生在《僧肇》一书中:将《老子》中有、无,这些概念提出,是影响早期的般若学。也就是讲空性的概念。一切事物总有因缘,有或无就是一体的两面,存在和不存在,当中所牵涉的时间和空间,是一个因缘生灭的最好印证。如持经功德分第十五:&/p&&p&“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p&&p&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以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来行布施的功德,虽是一个表相的存在,却是造就未来因缘的结果。此概念的重点是用自己的时间来读诵《金刚经》的过程。愿意读颂是因,得到功德是果。所有一切因缘的成熟都是需要过程,佛法也是需要时间薰陶,常听“机缘成熟”这句话,机缘就是一个缘起和生灭的表象。透过生灭了解宇宙运行的法则,达到般若智慧的显现。印度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四圣谛(苦、寂、灭、道)、十二因缘法(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为基本学说,以此传播佛法,让大众能感受佛法的日常性。原始佛教的教理,是很简单又朴实,不注重形而上的玄谈,一切诉诸于理性的经验,他所开释的内容不外乎是四圣谛,十二因缘、八正道等。&/p&&p&世尊悟道后 ,有感于修行是要落实在生活中,因其出家修行的辛苦过程,体悟修行的要义,唯有从生活中做起,才能让人人接触佛法,于是就从基本的教义中,教育弟子不论是在家或是出家,都要落实自己生命的因缘。佛陀基本上是一个道德说教者和改革者,而不是哲学家,他的觉悟给人们指出一种解脱苦难的生活方式。当有人问及一些形而上学问题时,比如说人死后灵魂是否仍然存在,世界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是永恒还是非永恒等,佛陀总是避免讨论。&/p&&p&对于一个确实的悟道者而言,是和大众站在一起的角度思考,而一般人想要理解那些形而上的问题是很困难的,若是无法印证这些问题,就是口说无凭,无法取信于人。而佛陀悟道后知道修行要脚踏实地,落实在生活当中,所以,在僧团中和所有弟子的教化方式,印证生活即是佛法的道理。《金刚经.法会因由分第一》:&/p&&p&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p&&p&在法会因由分里面,所描述的是一种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每一个描述都是符合佛陀的教义,把生活管理好,就是一种修行。从一开头佛陀就将学佛的概念铺陈在第一分,修行是实在的行,所以,弟子们的修行就从托钵中学习,一次托钵就是一份精进,透过此法,于行动中不起分别相,而分配好的食物就是一种平等法的教化,一切都完毕之后,就回到最初的坐禅,也就是从有到无。&/p&&p&缘起的理论也产生了佛教关于事物的无常性理论。佛陀反复说,所有的事物都要变化和毁灭。因为每件事都从某些因缘产生,当这些因缘消失时,它也就消失,事物有始有终。因而佛陀表达:“要知道任何事物都是由因和缘而生,因而它从各方面看都不是永恒的。”“看起来是永恒的事物最终也会消失,高者会变低,有聚必有散,有生必有死。”&/p&&p&佛陀很明白的跟大家说生、灭的无常,其实缘起法就是无常的世间。每一个事物都有其因缘的聚合,既有聚必有散,这就是无常,而缘起性空之说法,就是告知我们,聚是一种存在,散是一种本体,在有无之间转换,是空也并非空。《中观论.第二十四》龙树菩萨说:&/p&&p&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p&&p&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p&&p&若一切不空,则无有生灭,如是则无有,四圣地之法。&/p&&p&空和有是事物的一体两面,说空即是非空,若是不空怎么生出有,所以真空妙有就是最好的印证。因缘的生和灭才是无常世界中的正常,因为事物的变换本来就是正常,例如花开花谢、日出日落,但是物本身无法言语,没有文字的形象,所以有境的教化,我们透过境的变化来体会常和无常。所以说:空是一切的万法,若是不空,哪来的有。&/p&&p&佛教世界观的核心如《阿含经》:“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是佛教有关缘起法最朴实的论述,它一直是从原始佛教到大乘时代的各宗派,教义论述的重心。&/p&&p&佛教本身是以佛性平等的因缘成立,因此才广度众生,世尊悟道之后,为大众讲说四十九年的时间,其思想就是讲本身所体悟的因缘,将其八万四千法门宣讲度世,世尊对于人生的种种烦恼体悟很深,因为众生的烦恼无边无尽,一定要为大家寻求一个出离生死轮回的方法,所以一定要让大众接受教化,从教育中理解人生的种种苦难、是有因缘法则的根据。生命的苦空无常,在释迦牟尼佛未出家前就已体会到四城门中生老病死之感受,希望自己可以找寻一条脱离此烦恼的因缘。&/p&&p&般若学的宗师是龙树,对于缘起性空的意义,表达最清楚,又称“中观派”。也是他的学说中心思想,被称为“空宗”。所谓空,并不是虚空,一切都不存在,而是“一切法都是因缘生,故是无自性”的意义。一切的法都是因缘所生,没有独立的实在性,所以说空。&/p&&p&在《中论》观因缘品第一:&/p&&p&不生亦不灭。 不常亦不断 。不一亦不异 。不来亦不出。&/p&&p&能说是因缘 。善灭诸戏论 。我稽首礼佛。 诸说中第一。&/p&&p&这一些的论点,基本上都讲缘起性空的概念,所说的空,是从因缘法中说起,对于一切事物的因缘有个规则,人生于世并非凭空而来,但是知此因缘法,能让我们体悟生命的空性,此空乃是不执于事物的表象,一切的生是有灭的一面,能见其两面找出原来的实相,才是修习佛法应有的认知。佛法最基本的原理,或者佛法主要的纲要,就是缘起性空。性空本身就是佛的法身,也是我们每个人所具足的佛性,每个人都有,这是佛教中最究竟的道理,总结佛所说的法就是缘起。&/p&&p&世间一切的因缘,没有永久的存在,空就是无,以空为生命的追寻,但是说“空”却明白存在于“有”,主要不是落入顽空,否定一切的存在。人活在世间是因缘相连,并非是分开的,有因缘而来世间,带者因缘将生命实现,两者是一起存在的过程。既是存在就并非空,所以就来到有的实现,如此就符合缘起性空的说法。《大乘入楞伽经》世尊说:&/p&&p&本来无有生,亦复无有灭。观一切有为,譬如虚空花;离能取所取,&/p&&p&一切迷惑见。无能生所生,亦复无因缘;但随世俗故,而说有生灭。&/p&&p&综观世间一切都是一场空,生命是四大假合的组成,地水火风本是自然的现象,事物有生有灭,所以应化非真三十二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从这句话中竟能看出万物的生成变化。但是若是一切皆空,那人生努力到头来就没有意义,这种观念会落在两极的边缘,使人的生命处在恐惧当中,无所适从。若能以因缘法来理解生命应该寻求主体的价值,所以在六度波罗蜜中就有智慧的思想,智慧是引导人生走向有价值的生命本源。&/p&&p&2、般若思想&/p&&p&般若为梵音,般若思想是从印度的龙树菩萨的《中论》而来。龙树的思想渊源,在龙树菩萨传中也有记载:“第一是婆罗门的出身,第二是可能在有部教门出家,第三是大龙菩萨带他入笼宫阅读到新的经典。”而中观佛教的思想特色代表人物有三位:七世纪,曾经去过印度的义净。第二位是十八世纪西藏黄教著名的学问僧—贡却亟美汪波。第三是印顺法师。”这些都为中观论述带来很多的贡献和学说。&/p&&p&阿含以缘起为先,般若则注重空义,龙树菩萨则以佛法的“中道”贯通阿含经的缘起与般若的空义。龙树菩萨的般若空性,来到中国之后就由罗什发扬光大,王仲尧在《易学与佛教》中说:“鸠摩罗什译经是中国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有系统的佛经中译,他翻译的主要是印度龙树系的大般若空宗理论。”因为一部《金刚经》将我们带回南印度的国家,藉此因缘认识印度龙树菩萨的精采故事。我们除了从经文的文字来观其思想,更可以从思想了解高僧行谊,著作的流传,其高僧大德的出生和背景都充满曲折又离奇的过程,除了世尊的因缘,龙树大师和罗什的故事,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在此我们先来认识龙树大师的出生因缘经历。据《龙树菩萨传》记载:&/p&&p&龙树菩萨者。出南天竺梵志种也。天聪奇悟事不再告。在乳 之中。闻诸梵志诵四围陀典各四万偈。偈有三十二字。皆讽其文而领其义。弱冠驰名独步诸国。天文地理图纬祕谶……南天竺诸国为其立庙敬奉如佛。其母树下生之。因字阿周陀那。阿周陀那树名也。以龙成其道。故以龙配字。号曰龙树也。&/p&&p&龙树菩萨天资聪颖,在婴儿时期,就听闻四周的梵志在读诵偈语,稍长之后能背诵各种偈诵,不只背诵还能深解其义,在当时闻名全国,为大家所称羡。到龙树菩萨涅槃后,要立庙恭奉,因取其母于龙树下所生,故曰龙树。其与十三祖迦毗摩罗尊者相遇度化,有一段很精彩的故事。《指月录.第三卷》中提到龙树菩萨的奇遇:&/p&&p&祖问曰。此山更有何人居止。曰此去十里。有大树。荫覆五百大龙。其树王名龙树。常为龙众说法。我亦听受耳。祖遂与徒众诣彼。龙树出迎曰。深山孤寂。龙蟒所居。大德至尊。何枉神足。祖曰。吾非至尊。来访贤者。龙树默念曰。此师得决定性。明道眼否。是大圣继真乘否。祖曰。汝虽心语。我已意知。但办出家。何虑吾之不圣。龙树闻已悔谢。祖即与度脱。及五百龙众。&/p&&p&故事的产生,本身就不是凭空而来的,是一段机缘的结合。两位师徒的相遇,奠定未来佛法的宣扬,一代高僧修行过程中,不只是出生特殊的因缘,连神通感应都是特别的多,佛为渡化众生示现神通,此段的故事:是叙述十三祖来渡化龙树的因缘过程,古时的修行人都是到深山谷洞中,说明深山是一个极其清净无杂的地方,但是,少有人烟至,那就是动物居住多,修行人都要历经孤独和克服恐惧的过程,才能有高人点化,悟道成佛。自古以来如观世音菩萨出家过程及得道因缘,都是相同的原理。不论何因缘,总是为众生承先启后的铺一条觉悟之路,如此才圆满一生的因缘,为后人所歌颂与效法。《指月录.第三卷》:&/p&&p&亦名龙胜。少则能诵四韦陀。长而善知众艺。才辩神明。出家入石窟。止龙树。为龙众所归。遇摩罗尊者付法。后至南印度。彼国之人多信业。祖为说法。递相谓曰。人有福业。世间第一。徒言佛性。谁能覩之。祖曰。汝欲见佛性。先须除我慢。彼人曰。佛性大小。祖曰。非大非小。非广非狭。无福无报。不死不生。彼闻理胜。悉回初心。&/p&&p&龙树菩萨自小就颖悟聪明,悟性极高,长大后出家,至南印度,为大众说法。当时的人都相信福报的事情,当龙树说法时,大家都不相信,因为修行和福报是两回事,由此看出小乘和大乘的区别,当说到人有佛性的时候,众人问:佛性你有看见吗?佛性长什么样子?佛性大或是小?拿来我们看看,此时,龙树菩萨说:想要见自己的佛性,先要去除我慢,我慢是阻碍自己闻法的因缘,非关大小,没有福报。《金刚经.正信稀有分第六》:&/p&&p&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p&&p&我、人、众生、寿者。&/p&&p&如果我们能将自己的四相抛下,如此就能得到很大的福报,一般人听闻佛法不以义理的方式进行,而是先问信佛听理有什么好处,所以就会落入功德和名相,当龙树菩萨要将佛法传给大众时,大家都认为不可信,所以就起了我执,我执是所有学法者的障碍,所以《金刚经》中首先是要我们去除我执,就是人、我、众生、寿者四相,就不会落入对待。若是能一心持诵《金刚经》,此福德是不可思议的功德,所以《金刚经》是将我们带入一种智慧修行的境地。&/p&&p&达摩祖师初到东土时,刚好是梁武帝时代,梁武帝好佛事,兴建很多的庙寺,更自己宣讲佛法,听闻达摩大师至中国,于是恭迎大师至皇宫,为其讲说佛法。当梁武帝问达摩:我广建佛寺,有无功德?大师回答:毫无功德。所以,两人的会面是无法契合,于是达摩就离开往嵩山少林寺。这一段也是执着在功德相中的修行,属于小乘的修行方式。什么是大乘的修行,智慧是大乘的修行,因为智慧能断除一切的我慢,能断一切的烦恼,所以般若的思想是引导大乘修行为依归,不以福德为主要的修行。《金刚经.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p&&p&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是名凡夫。&/p&&p&《金刚经》的空和智慧的引导,从世尊讲说《金刚经》用须菩提时启信,就出现空的概念,到了龙树菩萨出生等因缘也是出现空的概念,之后觉悟用法术不是究竟之法,而从佛理智慧来引领大众,而成就一代的祖师。罗什是师承龙树的中观思想,将其带入汉译《金刚经》的第一人。罗什弟子僧叡在“中论序”中说: “以中为名者,照其实也。以论为称者,尽其言也。”这句对于《中论》的解释,是以龙树所著的版本来解释,《中论》经由罗什翻译之后,是否符合龙树的原意,我们不讨论,但是以一种将所思所言如实的表现,我认为是很好的,至少是忠于原味的表现。&/p&&p&中观的精神,就是中道的行为,生命中的一切事物,若是一切能合乎中道,就是人性最完美的佛性显现。《金刚经》中的般若思想,就是智慧的表现。大乘正宗分:“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一切世间的众生,都是具有佛性,无有分别,只要我们能用智慧之心,去除四相的执着,就能见到自己如来自性,见自本性就是智慧的显现。《六祖坛经.般若品》:“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惠能告诉我们一切智慧都从自性而生,不是从外而来,反求诸己就是智慧。&/p&&p&万物存在着生灭和无常,需要我们用智慧去运用,所以大乘的修行法是六度波罗蜜,而六度的第六个是:智慧,智慧是一种良心的表现,就是当美善的人,所以一切行为的开始,以智慧为结束。智慧度愚痴是六度的相对词,用相对看见自己的佛性,看见事物的两面,才能应用于生活中,例如: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和禅定。这些种种,就是应对生活的一种哲学,所以,罗什译本《金刚经》,就是一种般若智慧的修行生活,更是合于生活的佛法。《金刚经.妙行无住分第四》:&/p&&p&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p&&p&菩萨修行是不执于相的布施,若要不住于相,就要有清净的本心,而本心的清境是不著于六尘,离开色、声、香、味、触、法,才是一种无相的布施。《金刚经.庄严净土分第十》:&/p&&p&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p&&p&在《金刚经》中也是重复的表述不应住心的观念,这就是空性的思想。佛说真正的布施,是无可限量的功德,包含一切的虚空,不会被有限侷处一地。罗什在汉译《金刚经》时将其中观思想带入汉译佛典中,成为《金刚经》的般若特色思想。后世研究《金刚经》的思想,除了谈中观论之外,也将罗什的般若一并谈起。&/p&&p&中论和般若经之间,不论是行文风格、思维方式或是术语系统,都看不出两者之间有何直接的关系。就行文风格而言,般若经是散文的形式,富于文学性,有着大量善巧的譬喻,而《中论》则是偈颂体的论书,言简意赅,行文的风格不同。罗什虽然思想脉络是由中论,龙树思想而来,但是在翻译的过程却是以自己的佛法基础和中国的生活经验融合,所翻译之佛经以般若部取胜。&/p&&p&3、 无住相观&/p&&p&无住就是不着相,不会将外在眼耳鼻舌身意感受到的一切事物,来挂碍自己的内心,人的本体在《六祖坛经》中的解释就是自性,而自性的智慧展现出来的是不着相,也就是空性。《金刚经》在经文中并无出现“空”字,但整部佛经却把重点放在空性的思想来阐述,对于空的解读不是顽空,乃是一切烦恼的解脱之法。&/p&&p&佛陀在教化弟子时,深怕弟子对于佛理不够理解,又怕修行的过程中,无法放下人生的种种烦恼,就借由说法中以因缘法教育大众,经文的内容都表现出无住和无相的说法,例如:《金刚经.庄严净土分第十》:&/p&&p&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p&&p&“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是六祖听闻《金刚经》悟道的因缘,对于此句特别熟悉,但反复想来,我们怎么无法体会此理,因为,我们有所住。日常生活的种种烦恼皆是困心之缘,若能放下一切,必能达到清净之心。《六祖坛经》说烦恼即是菩提。清净是修行和学习事物的要素。&/p&&p&《金刚经.离相寂灭分第十四》:&/p&&p&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p&&p&这更进一步说明《金刚经》的无住的思想,一个人是否能得无上菩提,即看我们是否能不着相,有时候我们会产生矛盾的想法,眼前生活中一切事物,明明都是有形有相,而这些形象会透过我们的六根六尘接收,进入我们的意识,就会形成我们的一切行为的作用,所以说要无住,就是要学习看到一切,却不会执着于一切,也就是无住就是空。世间皆是有形有相,既然是有形相,要如何不着相,就是一种空观。世尊在即将涅槃前,其弟子问了四个问题:其中的一个问题是:师父死后,应以何为住?如来佛答曰:应以四念为住。“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此种方法的修行是将所有所见所听用一种观想的功夫,破除不住相的过程。例如看见一个女子,婀娜多姿,心中就会起了想念,所以要除去这个想念,唯有不净观,把一切的尘劳思想,用转念的功夫,降伏其心。如《金刚经.理实现分第五》:“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切的有相都是着相。&/p&&p&世尊一再的告知,世间所有的一切形象,皆是虚幻不实。当初世尊看透生死,以王子之尊出家,对于世人而言,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务,为何有荣华富贵的生活,却选择出家,四城门的见闻,让悉达多太子觉得生命的渺小和无常的不定感,只有寻求一个长生的方法,才能脱离烦恼的牢笼,于是,有智慧的太子出家,才造就后世的众生能有脱离生死苦海的机会。&/p&&p&佛家讲:随顺因缘是一种无住的说法,《菜根谭》中说:“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人常持此意,以应事接物,身心何等自在。”整句话是说:不管水流有多急,花落多无情,只要我心常静,就不会被外物的变化影响,此思想融合佛儒之道。此句让人回到情境的世界,和佛法所说的缘起有异曲同工之妙。&/p&&p&这两者的用词虽然不同,但对于事物的看法是一致性,随顺因缘是不强求不攀缘的说法,也就是明白生命的一切现像皆是因缘法,符合自然的运作,就不会着于相,识透一切的因缘就能理解宇宙的奥秘,就像老子说:道法自然。这些的观点都是符合世间法的运用,不管大家站在哪一家的说法,本身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自在,自在才能无住不着相,但是佛陀说法是因为众生有此烦恼,才如是说,对于听法者的程度不一的问题,就引申很多说法。《金刚经.究竟无我分第十七》:&/p&&p&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p&&p&当我们已经发了菩提心,要用何种方法不令其退转,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众生要发菩提心很简单,但是要不退转就很困难,世间的困难重重,已发心者当然想学习世尊的精神,但是并非人人因缘皆相同,所以在内容中一再的告知大众,要去除人、我、众生、寿者四相,才能真正的除心的无名障碍,如此妄念就能降伏,就能去除无相的干扰牵引,而达到无住的境界。无住就不会动心,不会受外物影响,如此就是真空生妙有的智慧。&/p&&p&《六祖坛经》说:烦恼即是菩提,代表众生的烦恼是因为智慧未显现,所以才会用烦恼障碍自己。《金刚经》是一切智慧之母,能将众生的无边烦恼破除,在洪莲《金刚经注解》 (世称《金刚经五十三家集注》)中提出空性之说:&/p&&p&僧了性曰:须菩提,人人有之。若人顿悟空寂之性,故名解空。全空之性,真是菩提,故名须菩提。空性出生万法,故名空生尊者。&/p&&p&以《金刚经》的思想来探讨,其以须菩提当提问时,就表明其空性,因为须菩提的出生因缘特殊,再加上是释迦的弟子,以解空闻名于后世,其解空的概念在一开头就示现在大众的面前,以《金刚经》的思想来说,破除四相,用金刚比喻能断能破,代表我们人类是著于“有”的存在,对于现象界的一切是有的作用,当成是一直存在的意识,《金刚经》的整体经义,就是以须菩提解空来告知一切的“无”,以智慧的显现来应一切的万物,达到烦恼不入于心,菩提就会自然出现。《金刚经》的修行,就是叫我们不执着。当然要做到不住,先要有般若中观的基础,认识到世间的缘起空性,一切的幻化就是无常的显现,所以中论才有不执常与无常的概念。&/p&&p&我们对诸法有了如实的观察,自然就不容易被世间的假相所迷惑。因而本经告诉我们:在度化众生时,不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能广度无量众生;布施时,要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才能成就无限布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住色身相,才能成就胜义发心;见如来时,不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住色身相,才能见如来真身;修福德时,明了福德者,即非福德,不住福德相,方能成就无量福德;菩萨庄严国土,不住庄严国土相等。《金刚经.离相寂灭分第十四》:&/p&&p&“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又曰:“若心有住,即为非住。”&/p&&p&不住相的修行,能够消除我们心灵上的负担,能够使我们拥有一颗独立的心,能够使我们减少无谓的妄念,能够使我们解脱烦恼,能够使我们通达宇宙人生的真实。在相关典籍中有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将空的部分表现出来,还有六祖坛经中的无相诵。《六祖坛经.般若品》:&/p&&p&“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法及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们,愚人不可悉。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需生慧日。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p&&p&此段无相诵的解说,以心为出发点,心本来就是一切万物的根源,从心有所执念开始,心就会起烦恼,烦恼一生出,智慧就隐藏,于是有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之说。无住的思想在《金刚经》中几乎随处可见,让我们在研读之时,对于罗什译经过程和文字的表达方式深感佩服。&/p&&p&4、平等观&/p&&p&平等在《金刚经》中的表现,除了从佛性平等出发,在经文中也处处表现其平等思想。佛陀讲经说法以“人”为出发点,在整部《金刚经》中以善男子、善女人当主角的部分出现在善现启请分第二有两次,无为福胜分第十一有两次,如法受持分第十三一次,持经功德分十五有一次,能净业障分第十六两次,究竟无我分第十七两次,一合理相分第三十出现一次,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也出现一次,共计十二次。善男子、善女人在经文中的意思:是对于一切的男女大众的称呼,加上善字代表是听闻佛法,愿意修行的一切善男信女的总称,代表肯定的意义。&/p&&p&对于《金刚经》以“人”为主的表现,还出现在经文中的句子:当知是人、若复有人、为他人说、广为人说、为人演说、当知是人等句,可清楚知道佛广说《金刚经》并非只为千二百五十人俱,而是以这些因缘法的过程,为所有一切的“人”说法。人是宇宙万物的一切根本,天地人称三才,《周易系辞上》:“六爻之动,三极之道。”而人居其中,又说:天不言、地不语,人为万物之灵,可见人是一切成就的根源,因此佛陀说法,将“人”的一切善性表现在经文中。《金刚经.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p&&p&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p&&p&此段表明佛所说的法是无上正等正觉之法,人人皆具足,佛和众生没有高下的分别,若能听闻受持,就能达到自性的平等,更加肯定佛陀说:人人皆具佛性,众生必定成佛。僧团的成立,以行动说明传播法的决心,将平等的真义表现在大众的身上。印度因受到种姓制度的影响,并非都有平等受教权,佛陀宣说佛法,就是打破此制度的藩篱,以佛法的精神,广度有情。《金刚经》是大乘修行的法门,整部《金刚经》的内文含有佛陀慈悲度世意涵,平等的真谛,《金刚经》中以善男、信女为对象,诱导他们发菩提心,成为菩萨。&/p&&p&所谓“善男善女”,乃是指在家的良家子、良家女。本来佛教的修行,以出家为理想,因为容易断除一切人间的牵绊,过着自由的生活。以一般的想法,出家修行较易、 较理想,这是原始佛教以来,迄至部派佛教时代的倾向。但《金刚经》打破此种界限,不以出家为理想,认为只要有心求道,皆可成佛,达到解脱的境界。因此,本经借着须菩提与世尊的问答来倡导新理想。&/p&&p&人一出生的因缘,环境的好坏、富贵贫贱的背景,都和前世因缘有所关系。出生的不同,也就是未来成就不同,基本上在印度种姓制度的影响下,想修行是要有机缘,只有出生在婆罗门家,代表权力的象征,这当中就牵涉出生的因缘过程,或是前世的因果关系,全部把一切界定在前世或是出生的命运,以这种角度来解读修行因缘,基本上在出生就不平等,因此导至社会制度和阶级影响修行的因缘。&/p&&p&全根先等人在《金刚经史话》中说:佛教是做为反对婆罗门教种姓制度而法展起来的新型宗教,主张种性平等,认为只要愿意或努力,无论如何贵贱,人们都可以修行佛道,都可以出家,达到修行佛教的目的。&/p&&p&这一段的看法和佛陀传道的概念是相同的。佛陀悟道之后,认为所有的人皆有成就的机会,所以广开佛法之门,成立僧团,借由僧团的制度、平衡众生的不平等。所以佛陀讲经说法中,时常会使用应机而说的因果故事。在《阿育王传》中记载:&/p&&p&尔时,世尊与阿难在巷中,行见二小儿……弄土而戏以土为墙。……尔时德胜童子,施土已讫而发愿言。使我将来盖于天地。……尔时世尊即便微笑。阿难长跪合掌白佛言。世尊。佛不以无缘而笑。何因缘故见于微笑。……佛告阿难。如是如是。……我若涅槃百年之后。此小儿者当作转轮胜王四分之一。王号阿恕伽。分我舍利而作八万四千宝塔饶益众生。&/p&&p&世尊和阿难一起出外乞食,路旁见一群孩童嬉戏,当中,有一位小孩见佛陀来临、生起恭敬之心,将沙土当成米供养给佛陀,世尊接受之后,回到精舍,阿难请问佛陀为何要受此供养?佛陀回答:一件事情不在于贵贱美丑,而在于真心,此真心在我灭后一百年,小孩将成为国王,名叫阿育王。南怀瑾在《金刚经说什么》里写到:“佛经记载佛过世百年后,印度有一个有名的阿育王,年轻时不信佛,中年以后开始信佛,他一生修八万四千个佛塔。”这是佛经记载阿育王的故事。而其他的小孩都会当他的侍臣,此孩将来会传扬佛法,造八万四千塔,令已信生信心,不信者得善因缘。当下的一份善心是未来成就的因缘,接受供养是肯定其布施,而未来的成就是佛性平等的印证。佛陀对于生命是肯定其善心,也随机教化大众修行不能只看眼前的过程,只要真心(菩提心)不灭,人人皆能成就,再一次肯定学佛的平等性,不分现在过去和未来。 以《金刚经》的平等性来说,不只示现众生的平等,更因为经中肯定不论任何人皆有佛性的具足。《金刚经.善现启请分第二》:&/p&&p&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p&&p&如来是一位觉悟者,对于众生的心,存有护住此心的表现。这段说到佛的慈悲,表现在一般善男子和善女子的身上,护念众生的心不分性别身分的差别,也是平等具体的表现。《金刚经.大乘正宗分第三》:&/p&&p&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p&&p&由此可知佛陀在宣讲《金刚经》时,已将一切的有情无情众生皆列入成佛的人选,不管在过去现在乃至未来,只要能断除妄念,都能得度。一体同观分第十八:“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佛陀愿化众生,直到一切众生成就为止。除了《金刚经》本身表现出平等法门之外,《六祖坛经》也是如此证明。儒家在平等的观点中也有方法表现,但是,儒家的说法基本上是从行动开始,做好一个人的本分,大家各归其位,扮演自己的角色,没有纷争,世界平等,人也就符合平等。《礼记.礼运篇》:&/p&&p&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p&&p&大同的世界是人心所向往,是一个安居乐业的社会,而大道要行于天下,要以公心为出发点,“公”的表现,就去掉私心,才能人人心安理得。社会本来就是一个阶级化制度下的群体,当人可以将“公”用在处事上,大家各司其职,老幼皆有归依,创造一个和谐的世界,如此便是平等。在世尊的时代也是倡导佛性平等,相信平等佛性,才能广为渡化宣说,和儒家所说的“公”的表现,都是相信人可以做到,各司其职、各有所归,这一种平等世界的展现,但实现方式,根本上就是“心”,心能平等,世界就能平等,平等之性是从内到外的表现。我认为世尊世看到内在的佛性,所以,积极倡导佛法。儒家是从外在的表现,看见人性的可能之处,不论是内或外,都是一种对人类社会有帮助的做法和实现。&/p&&p&5、因果观&/p&&p&佛教在世尊的时代所宣讲的内容以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为基本学说。世尊悟道之后将世间的一切因缘的结合,用佛法的精神教化大众,让大家明白人生会有很多的苦难,皆是因为因缘所致。若想要脱离人生的困难阻碍,就要通过修行的功夫,了解自身的因缘果报,确实改变命运。《金刚经.无为福胜分第十一》:&/p&&p&“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p&&p&世尊明白的告知大众,如果我们用很多的金银珠宝来布施,这福报多吗?须菩提说:多啊﹗但是佛又告诉大众,若能以《金刚经》持诵或是四句偈的宣讲,这些福德胜过金银珠宝。世间都以物质为取向,以为金钱就是一切,若是用金钱来衡量,那布施多的人就福报更多,平常百姓要如何改变命运呢?所以,我们可以受持读诵《金刚经》或是四句偈,来改变我们的命运。&/p&&p&《金刚经》是大乘修行的方式,以平等和无住相来照自本心,但是,罗什译本《金刚经》有很多内容,都谈到持诵的功德和福德的部分,其实,这是适应大众的一种说法,今天的佛法要适应一般人,就要从日常生活的佛法做起,并非人人出家才能修行,所以,《金刚经》本身的内容就是适合阅读,不论从读诵或是宣讲入手,最后都是进入智慧的空性。佛教的因果轮回说法,是佛教传法过程中所宣讲的其中一项,早在世尊说法时代就明白告知大众。在《金刚经.离相寂灭分第十四》:&/p&&p&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p&&p&世尊在未成佛之前,曾经是一位忍辱先人,受到身体的种种伤害,却能心不起怨心,此段是说明受身体之苦,却能用无相的方法,除去所有的瞋恨心,回到清静无为的本性。若是今天,我们受到不平等的待遇,心起无名怨心,这一个怨心就是因,将来果的成熟,也是自己承受。世尊知道此理,用忍辱和破除外相的智慧,不造因必不受果报。基本上身体的受苦,以佛教的说法上是一切的因和缘的聚合,所以必须用忍辱的智慧,破除这一切的无明障碍。身体是四大假合的组成,识透此假象因缘,便能离苦得乐,所以因果观在修行的方面是重要的一环,识透因果观,才能将修行的功课落实,不会落入人为的牵绊,阻碍生命的觉性。&/p&&p&因果之说不是佛教的独家之言,以因果与三世配合,并以因缘来说明因果的究竟点,则为佛教的特质。因与果之间的关系,是以时间的先后而建立,因与缘之间的关系,则以空间的交互影响聚散而建立 因果的形成,不论是因或果,均不能脱离主因及助缘,主因是动力的出发点,助缘是围绕着主因而促使主因成为新的事物及现象之其他要素或成分。所以,要说明因果现象的生灭变化,必须要用因缘的道理。&/p&&p&因果的关系中牵涉的是因缘法,因果的显现本身就是一种因缘的结果,所以理解此一因缘法则,肯定是学佛者共同的契机。《金刚经.离相寂灭分第十六》:&/p&&p&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p&&p&十六分的内容中,表现的是因果关系的法则,这种因与果的法则,就是一种因果观,若不信因果不太可能研读,若是我们愿意读诵此经,在生活中还会受到旁人的毁言谤语,是因为我们前世的罪业深重,所谓的“前世罪业”,就是一种因果观,而此句也包括因缘法,缘起缘灭,符合佛教思想,一切皆是缘的成熟所造成的果,因果要成熟要借助当中的缘,这缘很微妙的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周围,所以佛经说: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若我们此生想改善一切的因缘,就是要在修行上下功夫,所以读诵《金刚经》所得的福德,能改造我们累生的缘,也就是改恶向善,直到证得无上正等正觉。佛教以因缘法教化大众,人人知其因由,行事便能谨慎小心,不至于再造因果。《大学》中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万事万物不离自性。”在《六祖坛经》中也出现: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一切万法不离自性”。《老子》里: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几种解释都是从宇宙本体之上下功夫,清楚告知我们在世一切的万象,皆有开始和结束的因缘关系。各家说法的文字有所区别,但是皆以根本为出发,要理解因果的缘起缘灭,就要学六祖所说的见自本性。以儒家来说法是看清事物的本末,就是符合事物的规则。而此地说的“道”是万物一切的主宰性,世间的生成有生灭,看清始末,就能厘清万象的根本。&/p&&p&因果并非是一种负面性的理解,也并非善与恶两极的看法,所有的因是我们自己所结下,当然果也是由自己承担。佛教所说的因果观,本身就是符合事间的因果循环,从世间看到缘生与缘灭的结合,但是决定一个生灭的因子,就是我们的心,心能生出所有的想像,就产生念头,而念头的发想就是一种执着,当然就会有因果的产生,本体不分好坏,心是全部万相的关键。&/p&&hr&&p&初读《金刚经》的人,除了从背诵下手之外,就是抄写经文等学习,常常无法理解《金刚经》的思想特色,因为被文字的用法所障碍,世间就是落入一个二分法,有正有反,有美有丑,有日有月,有山有海,所以我们习惯于分出善恶两边,唯独《金刚经》要大众学习的佛法的过程,不执于二分法的世界,所以一再的强调其空性。《金刚经》就是一部般若经的代表,般若是有智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辞拒弗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