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杀魏延不采纳魏延计谋,出奇兵从子

三国里的诸葛亮是大家很熟悉的一个人,字孔明,号卧龙先生,跟随刘备立下了汗马功劳。复国大业也是勤勤恳恳,从来不敢放松。魏延是何许人也呢?蜀国一将军罢了。但是这个将军却有点不同,用兵不走寻常路,连诸葛亮都称赞有加。 有一次魏延提出了一个设想,既然魏国兵力线部署绵长,为何不直接出奇兵直捣黄龙,一直打到长安城下,震慑敌军呢?
这个奇策很快就被诸葛亮否决了,当时很多人心里都不太明白,这个计策实施起来并不难啊,可况魏延亲自领兵,只要五千兵马就足够了,为什么诸葛亮不同意呢?在当时的情况看来,这确实算是一个好主意,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是都收效甚微。战线持续太久,反而不利于战争的进行。蜀国和魏国吴国相比有什么优势呢?蜀国占据天险,易守难攻。但是也不方便发现,主要的人口及赋税来源还是成都平原那里。所以人口优势和财富优势是远远比不上魏国和吴国的。蜀国灭亡之前的人口调查不过百万户而已。魏国有发展正好的关中之地,吴国有天险可守,据守长江以南。反而是蜀国的地位很尴尬。如果不主动发展,很容易就要被对手给吃掉。所以诸葛亮才安稳后方破羌戎,蛮荒之地也是土地啊。
再说军事方面,三个国家打了这么久,基本是相差不大,当然魏国是最强,只不过蜀国吴国经常联盟,魏国也不敢倾全国之力去攻打其中一个国家。其实诸葛亮也是有自己的苦衷的。这个情况下,如果放任魏国去发展,后果自然可想而知,魏国慢慢的壮大,逐渐蚕食吴蜀两国。这绝对是诸葛亮不想看到的局面。
再说回魏延的计策,魏延是想出奇兵,走子午关小路,像一把利剑直接插到魏军腹地,这是魏军不敢想的,而且据情报显示路上关隘守军甚少。这应该是不难的啊。诸葛亮为什么不同意呢,当然是经过全面的考虑的。他也承认这个计策确实出其不意,但是他作为一国的实际统治者,考虑的远远不是一战成败这么简单。首先第一个要要考虑的事情,就是能否一路打到长安城下。当然这个问题不难,轻骑快速突进,路上的守军基本都反应不过来。可是问题又来了,魏延若是一路打过去,司马懿得到消息必然会派兵断了的后路,这就需要在前方部队快速通过之后,后方及时占领据点稳固后方,并且及时补给资源。这样一来,反而是自己的战线被大大拉长,反而很容易被分隔围歼。
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此时已经不是三国前期了,长安虽是军事重地,也是京都,意义重大,但并不是谁能出兵打下就能立下一个标杆,让众多势力跟随响应。以前这种事情会有,现在不会了。天下大局已定,唯有逐渐增大自己的优势才是正确的道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的就是如此吧。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dingyue.nosdn.127.net/aarQrNMiVDmgphQVlGsiRLvhwTxyJFKF=HPeuM0BSAlhw9.jpeg诸葛亮拒绝“子午谷奇谋”,是历史的遗憾吗?_百度知道
诸葛亮拒绝“子午谷奇谋”,是历史的遗憾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子午谷奇谋,其实就是冒险。冒险成功,夺关中以觑东都,平陇西以联西羌,蜀魏大局一举逆转。但是发动以后,关中即便无良将镇守,曹魏势必发良将到潼关与蜀汉相持。坚守祁山大道的魏军多守一日,蜀军便可能因为乏粮自溃,一旦战事失利,子午谷绝非退兵的好去路,届时退路断绝,未必不发生大规模投降的事情。全军覆没的危险是绝对存在的。蜀汉本钱太小,经此一败,大概就得亡国了。诸葛亮毕竟不是后世的东条英机,敢以国运相赌,但就算赌赢了一把,又哪里扭转得了历史大势呢?当时蜀汉人才匮乏,诸葛亮去世时,交代接班人,至费袆而亡。对比曹魏的人才库,真的有天壤之别。
采纳率:48%
不是。看历史,不应该只看到偶然性的一面,还要看到必然性的一面。士族地主阶级得天下是大势所趋,不会因为诸葛亮、魏延的一个行动而改变。1、《三国志•魏延传》说,每次出征(每随亮出),魏延总是要向诸葛亮请兵(辄欲请兵万人),让他单独率领一支队伍走不同的路线,两路出击,会师潼关(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就像当年韩信替刘邦打天下那样(如韩信故事),而诸葛亮也总是不答应他(制而不许)。于是魏延便认为诸葛亮胆小怕事(谓亮为怯),因怀才不遇而愤愤不平(叹恨己才用之不尽)。魏延与诸葛亮存在分歧还有一个实例,那就是所谓“子午谷奇谋”。我们知道,蜀军从汉中进中原,必经秦岭,而跨越秦岭的路线则有三条。一条是东面的子午谷通道,全长600多里,出口即长安;一条是中间的驻谷通道,全长400多里,出口即武功;还有一条是西面的斜谷通道,全长近500里,出口即郧国(郡县)。斜谷道中段有一条西北向的支道,叫箕谷。从箕谷出散关,就到了陈仓。建兴6年(公元228年)春,早已抵达汉中的诸葛亮决定发起进攻,开始他的第一次北伐,走哪条路,就成了问题。据《三国志•魏延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当时诸葛亮是召开了军事会议的,会议地点是在南郑。在会上,魏延第一次提出了兵分两路的主张。具体地说,就是由他自己率领五千精兵,再加搬运粮草的5000人,从褒中出发,沿秦岭而东向子午谷而北。不用10天、就可以到达长安。与此同时,诸葛亮也亲率大军走斜谷,挺进郧国、陈仓。魏延说,镇守长安的,是曹操的女婿夏侯茂(音茂)。这是一个没有用的公子哥儿(怯而无谋)。听说末将神兵天降,肯定吓得掉头就跑(必乘船逃走)。长安城里并没有什么像样的官员(惟有御吏、京兆大守耳),钱粮却很充足,末将足可抵挡一阵。等丞相兵到,两军会合,咸阳以西不就搞定了吗(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诸葛亮不听。这就是所谓“子午谷奇谋”。2、这是“诸葛亮时代”的一段有名的公案,也是史学家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很多人都想不通诸葛亮为什么不采纳魏延的建议,出奇兵走子午谷打曹魏一个措手不及。子午谷,是历史上争论颇多的一个问题。争论的焦点,多半在魏延的奇谋是否可行。一派认为,诸葛亮不用魏延之计,实在可惜。众所周知,对于诸葛亮的这次北伐,曹魏方面是毫无思想准备的(略无备预)。等到蜀军出现在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就同时“叛魏应亮”,结果“关中响震”,曹魏集团“朝野恐惧”。这个时候,如果魏延的5000精兵也出现在长安,那将是何等情况?惜乎孔明太过谨慎,以至于坐失良机。这当然很在理。不过,反对派的意见也不容忽视。他们认为,魏延的方案,未知数太多。 比方说,魏延料定夏侯茂会弃城逃跑,万一不跑呢,或者夏侯茂跑了,其他将领固守呢?何况魏国名将郭淮等人近在咫尺。一旦长安死守,郭淮来援,并无太多粮草的魏延军队岂不就被包了饺子?魏延说诸葛亮的大军从斜谷北上随后就到。那么,赶不到呢?要知道,无论子午,还是斜谷,所经都是崇山峻岭,道路艰险,气候多变,行程算不了那么准的。远道袭人,事机难测。故千里用兵,必须慎之又慎。何况魏延之军跋山涉水千辛万苦,走到长安已是强弩之末,怎么敌得过夏侯茂守株待兔以逸待劳?所以,诸葛亮不用魏延之计,显然是对的。这些说法当然都有道理,但我以为,也都没有说到根本。根本是什么呢?是政治。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何况诸葛亮首先是政治家。政治家在进行战争的时候,首先要算的是政治账,其次才是军事账。诸葛亮在决定是否采纳魏延建议时,也如此。诸葛亮的北伐是注定不可能成功的。这当然不是因为他没能力,更不是因为他不努力,而是势所必然。这里说的“势”,也有二点。第一,曹魏非速亡之国。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时就说,人们都认为诸葛亮不用魏延之计是胆小怕事(皆以亮不用延计为怯),其实不然。打仗,必须弄清楚对方是什么君什么将(凡兵之动,知敌之主,知敌之将)。诸葛亮之所以“不用延计”,就因为他很清楚“魏主之明略,而司马懿辈不可轻也”。曹魏,并不是一推就倒,可以摧枯拉朽的。第二,益州非进取之地。众所周知,蜀汉虽以正统自居,实际情况却不过据守一州,偏霸一隅。原因就在于蜀这个地方,避难可以,守成可以,作为“北定中原” 的根据地和策源地不可以。看看地图就知道,益州北有汉中,东有三峡,剑阁之守,夔门之险,再加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既挡住了别人,也关闭了自己。所以, 据有蜀地者,关起门来过日子、奔小康,没问题。冲出门去图天下,难。换句话说,刘备入蜀,就既是进了保险箱,也是进了死胡同。如此看来,从刘璋手里夺得益州,对于刘备、诸葛亮来说,就既是幸运,也是不幸。幸运的是他们从此有了一片安身建国的土地,不用再害怕被敌人围追堵截;不幸的是《隆中对》规划的事业也就到了极限和顶峰。正如田余庆先生的《隆中对再认识》所说:“历史决定了刘备是一个奔窜求存的角色,历史只给了诸葛亮一个小国寡民的政治舞台。”当然,小国也要偏霸,入蜀亦应图强。但是,“北定中原,还于旧都”云云,只能是虚张声势、以攻为守,当不得真。事实上,亦如田余庆先生所言:“刘备出峡,全军覆灭;诸葛北伐,积年无成。”这无关于他们的个人素质和才能,而是条件所限命中注定。或者用温庭筠的话说,是“中原得鹿不由人”。第三,诸葛亮非将略之才。曹魏非速亡之国,此为不得天时;益州非进取之地,此为不得地利。蜀汉方面能有的优势,也就只剩下“人和”。可惜,就连这个优势,也要打折扣。毫无疑问,诸葛亮执政以后,由于他的以身作则和依法治国,蜀国没有发生刘焉、刘璋父子时代的那种动乱。不过,第一次北伐时,李严的势力还在,不服和不满诸葛亮的人还有。直到诸葛亮杀了马谡,废了李严,局势才算基本上平静。但是,蜀汉政权内部矛盾的问题仍然存在。而且,正是这个矛盾,最终导致了蜀汉的灭亡。此其一。其二,诸葛亮本人并不具备统领三军夺取天下的条件。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却未必是杰出的军事家。关于这一点,原本是有定论的。陈寿说 得很清楚,诸葛亮的特点,是“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也就是说,诸葛亮的政治才能忧于他的军事才能。军事才能当中,治军又优于用兵。所以,让他治国,绝对一流;让他治军,也没有问题。但要说设奇谋、出奇兵,那就不是他的强项了(应变将略,非其所长)。这原本是实事求是评价,然而后世却徒起纠纷。反对派的依据,主要是据《三国志•诸葛亮传》的记载,司马懿在巡视诸葛亮军营时,曾经佩服地说一句“天下奇才也”的话。其实,司马懿赞叹的,正是诸葛亮的治军之才。对于他的用兵,则另有评价。这个评价记载在《晋书•宣帝纪》中,原文是“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这话翻译过来就是:诸葛亮这个人,志向很大却不识机微,谋划很多却缺少决断,喜欢用兵却不知权变,简直就等于说他志大才疏,不是打仗的料。所以司马懿说,别看诸葛亮人多势众来势汹汹,消灭他却是指日可待(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至于诸葛亮北伐战争中用兵之误,许多历史学家都己说到,此处不再赘言。以上三点,就是诸葛亮的北伐注定不可能成功的主要原因。至于宋代理学家责备诸葛亮“于道不纯,于理未尽”,纯粹一派胡言,不值一驳。诸葛亮北伐都是注定失败的,更不要说一个“子午谷奇谋”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各有各论诸葛亮是采取以攻代守的策略,是希望全面占领祁山,成为进入中原的前进基地。即使能用“子午谷奇谋”占领长安,以当时蜀国的力量,也不能长期占领,还得放弃。为长久计,故不采用“子午谷奇谋”
以当日的情形,拿下长安也成不了大事。1. 此时的长安,已不是韩信暗渡陈仓时的长安,长安经过董卓、李傕之乱,已经破坏得不成样子,已经不适合建都,所以曹操顺便把首都搬到了许昌,也是曹魏集团的大本营。当时的长安经济、战略地位已大不如前。2. 关中百姓已经习惯了曹魏集团的统治(曹操的政策还是比较好的),出兵长安,已经不会像刘邦当年那么受到百姓拥戴。赤壁之战后,三足鼎立形成,已经安定了好多年,天下百姓都已经习惯了当时的局面。人心思汉不再像董卓之乱时那么强烈,盼望统一那一代人都死得差不多了。人心散了,再谈统一就难了(想想海峡两岸,得到何年何月呀)。3. 就算攻占长安,一路顺利,兵锋直指中原。但这样的话,东吴肯定又坐不住了,肯定要从后面狠狠咬一口,天下肯定大乱,对谁都没有好处,更谈不上统一了。而天下大乱,人民终究受苦。4. 统一的时机早已不再,诸葛亮北伐是不得已而为之,统一也是一个英雄人物在分裂时代的最高理想。诸葛是曹操、刘备之后,仍然怀有统一之心的为数不多的代表之首。当时蜀汉全国人口只有100万出头,东吴200万,曹魏400万,真正的地大物博。你想,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人少地多,家家有做不完的活计,谁还想打仗呀,打个大西瓜。5. 至于后来三国归晋,不是谁厉害,而是蜀汉、东吴的富二代更窝囊而已。6. 历史没有假设,没有遗憾,历史只会前进,前面是鲜花也好,是荆棘也好,是坦途也罢,是悬崖也罢,他总不会停步。要说遗憾,赤壁的曹操更加遗憾,一百多年后肥水边的苻坚才是遗憾到了姥姥家了。总之,历史没有遗憾,但历史可以作为后人的镜子,帮助后人少犯错误,这就是历史。
其实LS说的不完全对,诸葛亮并不是不信任魏延,那只是《三国演义》里演的罢了,正史里诸葛亮是很器重魏延的,只是因为魏延和杨仪不和,而且诸葛亮死后蜀国权利争夺的很厉害,发生争斗是很正常的。诸葛亮是个很谨慎的人,子午谷奇谋是很大胆的一个做法,魏延想要直接拿下长安,诸葛亮认为风险太大才拒绝,而采用自己觉得稳妥的办法的,一步一步稳妥前进。而我认为既然魏延可以想到,那以诸葛亮的才智,他也应该想得到这个计谋,而且司马懿也应该会想得到,所以不采用也在情理之中。不过我个人觉得,魏延的计谋还是不错的,就像擒贼先擒王一样。其实既可以说是诸葛亮和蜀国的遗憾,也可以说成是历史的遗憾,如果采用这个计策并且成功,蜀国就可以翻身,诸葛亮兴复汉室的愿望就可以达成,这不能不算遗憾;而如果采用这个计策,失败了倒没什么,如果成功,那历史上又多了一场精彩的战役,这不能不说也是有一点遗憾的。
首先成功率问题不讨论。最重要一点是,蜀国经过关羽刘备之败,国力衰败到了极点,正如诸葛亮出师表自己所描述,此诚危急存亡之秋!所以再也容不得任何散失。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魏延不是丞相,哪里知道诸葛亮身后背负了什么压力?后世之人空口白话,大言不惭当然容易。换你是领导人,你敢倾国之力,只为一搏吗?何况诸葛亮还不是主公。受人之托!最是责任沉重!
其他4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子午谷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诸葛亮为什么不兵出子午谷,袭取长安或潼关呢?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否优于诸葛亮的先攻占陇右? - 知乎928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5,989分享邀请回答1.1K9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752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三国演义中,魏延提奇兵出子午谷,就可以打败魏国,诸葛亮却不同意,你怎么看? 三国演义中,魏延提奇兵出子午谷,就可以打败魏国,诸葛亮却不同意,你怎么看? 史苑百家号司马懿也说蜀国唯有兵出子午谷方可获胜回答关注(11)|查看更多问答16个回答读史有感悟06-10 08:5410赞踩三国时期,刘备死后诸葛亮开始实施北伐计划,兴复汉室,我们知道诸葛亮北伐以失败告终,最后病逝五丈原,也称得上是鞠躬尽瘁了,但是后来通过了解诸葛亮北伐全过程后,发现其蜀国大将魏延曾经提出过一个计谋,走子午道出奇兵突袭长安,史书上称为“子午谷奇谋”。如果出奇兵突袭成功,那么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将指日可待了。但是诸葛亮并没有采纳魏延的奇袭计谋,这是为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有两派说法,其中一派就是,诸葛亮不用奇袭计谋,实在可惜。对于诸葛亮的这次北伐,曹魏方面是毫无思想准备的(略无备预)。子午道是从汉中到关中可以称的上是直达的一条道。路程相对于其他西边那几条道要近一些,魏延大可以率领一万精兵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同时诸葛亮再率一路精兵从骆谷道突袭,最后和魏延会师,这个计策这样看来不失为一条好计谋。另一派则认为,魏延所提到的这条计策风险比较大,相当崎岖险要,行军以及运输粮草辎重极为不方便,而且未知数太多,包括魏军的主力军驻扎情况,主要防御点这些情况都一无所知,为什么呢?因为刘备死后,蜀国元气大伤,诸葛亮花两年时间让蜀国人休养生息,而这两年相当于“闭关锁国”对于魏国的事情一无所知,况且诸葛亮一向用兵谨慎,所以对于魏延的奇袭计谋,诸葛亮当然不会采纳。在有这么多未知数的情况下,诸葛亮比当年高祖刘邦还要谨慎,刘邦当年选择的是陈仓道,陈仓道相对平缓,而且不容易被敌军发现,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选择的是比陈仓道还要西边的祁山,用兵这么谨慎的人怎么会去选择魏延的奇袭。况且魏延这条计谋相当于一次赌博,蜀国当时不论是在军事还是经济条件都是赌不起的,诸葛亮每次出兵伐魏都要耗费大量的兵力财力甚至是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年岁已高,要想在有生之年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他只有选择稳扎稳打。4评论孤星斗月06-10 13:128赞踩换做是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同意,司马懿说如果是他,必然采用此计,明显的马后炮事后诸葛亮.主要原因是此计太过凶险,全部充满了不确定性.1.魏延说长安守城的夏侯懋是个怂包,他若过去夏侯懋必然弃城逃跑.首先即使夏侯懋是个怂包,把长安送给魏延,魏延也守不住呀.魏延低估了魏国的兵马力量,长安失守,魏国必定全力反扑,西凉名将郭淮也不是吃素的主.2.古代探子也不是吃素的,明末闯王高迎翔想起魏延的奇谋,孤注一掷,决定进攻长安,走的子午谷,被陕西巡抚孙传庭伏击兵败身亡,落个全军覆灭的下场.进攻长安的路线就那几个,兵马的运动一般都逃不过探子的眼睛,假如魏延走子午谷,很有可能被伏击.假如躲过探子侦查,长安按兵不动,以逸待劳,魏延的部队长途跋涉,千里急行,久攻不下必然功败垂成.3.战场风云变化,这种孤注一掷的打法,冒险奇高而收益不大,即使打下长安,诸葛亮未必能在另一路打败魏军与魏延汇合.诸葛亮选择稳扎稳打的方法也是对的.4.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北伐成功的只有朱元璋,那是在兵强马壮,名将辈出的情况下.以蜀国之力无异于以卵击石.罪不在诸葛亮.孙权北伐也是失败的,自古都是从北到南统一全国,以南打北只有朱元璋成功了,根据历史经验蜀国必败,仅仅一条子午谷奇谋改变不了三国形势.10评论莫岛06-10 22:595赞踩这是一次风险与收益不对等的博弈,从诸葛亮全部大约5万北伐军抽调1万精锐去赌一座几乎是半荒废状态急待重建的长安城,赌赢了收益不大,赌输了损失惨重,诸葛亮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后人总是质疑诸葛亮过于谨慎,不采用子午谷奇谋,一是因为不清楚三国时期的关中平原、长安城与楚汉相争时期的关中平原、长安城以及隋唐相交时期的关中平原、长安城战略地位大不相同。楚汉相争时期的关中平原和长安城经过秦国数百年的惨淡经营,人口繁盛,经济富裕,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割据此处不但可以虎视中原,进而拥有了统一全国的兵源基础和经济基础,但是西汉灭亡后,东汉建国于洛阳,长安的战略地位有所动摇,东汉末年几十年灾荒瘟疫以及战火连天,更是掏空了关中平原的人口和经济,战略重要性再度遭到严重削弱,而后董卓挟持幼帝迁都长安,大兴土木,董卓死后关中地区兵连祸结,一度成为战乱中心,缠绵数年,原本的繁华之地几乎化作一片瓦砾。后来曹操挟持汉献帝建都于许昌,完全是因为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被破坏的不成样子,根本不足以维持一个国都的正常运转。魏国篡汉后,到诸葛亮北伐时,长安还处于艰难的重建期,元气远未恢复,这样一座城池,就算拿下来对魏国的冲击非常有限。二是因为很多人对诸葛亮北伐的总兵力估计错误,现在很多史料证实,诸葛亮北伐每次只率领了区区5万军队,最多的一次也不过7万,从5万或者7万总兵力抽调1万精锐去赌一座实力严重削弱的,诸葛亮真的赌不起。如果他有20万总兵力,或许可以放手一搏,但他没有。那么魏延为何总是坚持出兵偷袭子午谷呢?我猜大概有两个原因,第一是魏延的人生经历,魏延首次现身历史舞台是在荆州,投奔刘备是在长沙,后来跟着刘备进入西川,拿下汉中,一辈子几乎都在南方和蜀地,没有去过长安的记录,后来担任太守镇守汉中,估计也不可能亲自去关中侦查,他对关中平原和长安城的了解显然都是从书里和老人口里听来的,根据过去的故事,高估了关中平原的战略重要性,而不知道关中平原已经衰落的现实。作为一名战将,肯定特别神往当年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奇袭三秦的英雄壮举,要说没有效仿韩信奇袭关中平原的心思,那肯定不可能。第二是低估了关中平原的守备力量。魏延非常看不起长安城守将夏侯楙,认为只要他的兵力出现在长安城外,夏侯楙就会闻风而逃。他只考虑到拿下长安城的成功可能性,而没有认真思考万一夏侯楙没逃,他拿着1万轻装兵卒如何吃掉长安这座坚城?就算夏侯楙逃了,他拿下长安城后,万一魏国大军来夺回长安城,而诸葛亮没有及时会师,他又该怎么办?魏延骨子里是个军人,是战将,是军事家,而不是政治家,考虑的多是军事方面的事情,而没有全局观念。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史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历史原本就很精彩,演绎的不仅是精彩纷呈!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诸葛亮杀魏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