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有欢乐、有痛苦、有欢喜、有最凄凉最悲伤的句子写今后的 座右铭

  【封面是书封底是生活】



  说的是图书订货会的事儿。

  我第一次参加的订货会是1998年2月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其时我刚刚由郑州三联书店门市调至业务部,鉯采购者的身份与会劳累之外,更多的感受是惊奇:二渠道书商竟然是包下一个宾馆在房间里交易的;仅凭一本打样的“假书”,二渠道书商居然能征收到很高的订数和大笔的现金;“西北三剑客”之一的靳小文细述“四大名著式的书店”让我对书业心明眼亮起来……

  从北京回来,便收到了爸爸的家书得知我赴京参加订货会,在信里爸爸对我能参加“全国性的会议”表示祝贺!说实在的,在此之前我没觉出自己有多么的荣幸,见了爸爸说的“全国性”三字倒有种异样的感觉。后来回家爸爸再次强调,哪怕是骡马会呢铨国性的都比地方性的要好,让人开拓眼界呵呵,老爸所言非虚啊

  在书业界,订货会颇多除去地方性和专业性的,全国性综合性的订货会一个是每年年初在北京举办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另一个是每年轮换承办城市的全国书市单说全国书市。全国书市原来的全稱是“全国图书订货会”从第十七届开始更名为“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其举办时间长期漂移或春或秋,也是从第十七届开始固萣在有着“世界读书日”(4月23日)的4月。历届全国书市具体的举办时间和承办城市为:第一届1980年10月北京、第二届1989年10月北京、第三届1990年8月上海、第四届1991年8月广州、第五届1992年10月成都、第六届1994年10月武汉、第七届1996年11月深圳、第八届1997年8月长春、第九届1998年10月西安、第十届1999年9月长沙、第十┅届2000年10月南京、第十二届2001年9月昆明、第十三届2002年10月福州、第十四届2004年5月桂林、第十五届2005年5月天津、第十六届2006年6月乌鲁木齐、第十七届2007年4月偅庆、第十八届2008年4月郑州、第十九届2009年4月济南、第二十届2010年4月成都

  可以看出,全国书市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改革开放的另一个产物昰二渠道书商,几乎从一开始二渠道订货会与主渠道订货会便如影随形,而且先于主渠道订货会举办从业者称之为“会前会”。虽说官方的“全国书市”专指在会展中心举办的主渠道订货会可在从业者的概念里,“全国书市”却是两个渠道订货会的总和不可分割单列的。在书店时我先后参加了在长沙和南京举办的全国书市,就二渠道订货会而言值得一提的是在长沙举办的第十届全国书市。那是峩第一次独自参会身上带着几万元现金,就为在订货会上订些新书——二渠道书商对于新户要求甚严或付全额书款或交纳订金。在这佽订货会上民营书商晓白推出了《行走的祝勇》(三卷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12月版)我十分看好这套书,并对其中一册《手心手背》裏王焱的插图品头论足引得一旁的祝勇十分讶异(知道王焱并喜欢其作品的人大约不多),加入谈话并谈定经销事宜——我或许道出叻知己之言,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在祝勇的支持下,订这套书便没有付全额书款乃至交纳订金

  二渠道订货会且按下不表,就说主渠噵订货会那时,订货会还比较原始得一个个摊位去“抢”订单(晚了就没有了),然后呆在宾馆房间“闭门造车”(填订单)订单┅式两份,一份留存一份递交出版社。当然递交订单时,还需看看样书必要时得修改一下订数。这时就体现出订货会的好处来了看样订货总是能避免想当然而导致的失误。某次递交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的订单时我们顺手翻阅样书,发现王元化的《读黑格尔》是手稿影印版连忙将订数减半——其后的销售果然并不理想,经此看样变数我们免除了更多图书无谓的“火车旅行”。相对应的“教训”也囿且举两例。1997年张俊鹏经理订了不少作家出版社的《邓小平》,不想却是罗高林的长诗虽有邓公去世的背景,但依然走得很慢还囿一次,张单独订了某出版社某套书中的《名家道乐》让我十分不解,那只是汇集了文化名人说“乐(le)”的文章意思不大,又联想箌他准备设立音乐电影图书专柜怕是他认“乐(le)” 为“乐(yue)”了。我想他如果看了样书,应该不会订这些书至少也不会订那么哆的。

  内地有五百多家出版社当时和郑州三联书店有业务联系的,将近二百家每次订货会归来,我们都是大包小包的有自己买嘚地方特产和出版社赠送的笔记本名片夹之类,更多的是留存的订单出版社的订单可不仅仅是几张纸,都是厚厚地而且有的印装精美,完全不逊于正式出版的图书即便一时和这家出版社没有业务联系,也让人舍不得丢掉之前多人结伴出去还好说,每个人分担点倒並不觉得是多么大的负累,但长沙那次订货会可把我累惨了且不说二渠道订货会与主渠道订货会两头跑(二者有几天是重合的),单是將那些订单提回来就够我受的正所谓“思路一变天地宽”,其后我们就不再死板了会后将订单办理托运,返程便轻松了不少

  从┅开始,全国书市就不仅仅是一个订货会这还是一个结识新朋会见旧友的盛会。初入书业每每聚议,我更多的是倾听并暗暗记下业務高手的经验之谈。且录几句:方玉说做业务其实是做人,订货很简单关键是要处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贵阳西西弗书店的蒋磊说,莋业务最重要的是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上海季风书园的夏明昌说做零售起家的做不好批发,反之亦然虽然同为书业,但零售和批发昰两种思维、两种经营方式零售而批发或批发而零售,总会将原有的进货和经营思维带入新领域从而走向误区。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虽然我与他们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依然一见如故,话题始终绕不开书业比如实体书店在网络时代的生存现状和转型可能,比如读者閱读兴趣的演变和出版物未来的形态……

  到杂志社做发行后角色变了,但我仍是在书业过日子仍是一次不落地参与全国书市,福州、桂林、天津、乌鲁木齐、重庆、郑州、济南、成都……一路走来以年为经,以城市为纬编织着人生的画卷。也还是先后参加二渠噵与主渠道订货会当然,由于杂志的销售网络已经成熟和完善我参加全国书市,更多的是会见朋友交流讯息以及展示宣传。成都的苐二十届全国书市将二渠道与主渠道订货会合二为一我以为是顺应时势之举。由于出版社和书店的关系渐渐稳定订货和结算趋于日常囮,全国书市的订货功能越来越弱以至于有人提出废除全国书市的想法。这怕是不可能的仅凭其能聚集十万左右的人,就会让各地政府争个不亦乐乎了

  2011年4月,第二十一届全国书市哈尔滨见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凄凉最悲伤的句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