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的艺术特征以及艺术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 脸谱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藝术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

  • 吕剧继承、发扬着中国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艺术特点同时创造性地发展了本剧种獨特的地方特色剧种风格

  • 我们现在培养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高级专门人才就是肩负中国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艺术继往开来历史使命中坚骨干

  戏剧艺术是个组合成分庞杂嘚“大家庭”从戏剧构成的诸要素看,它是一种有机的艺术整体从剧本的创作到舞台表演以至观众接受,真正意义上的戏剧应包括戏劇演出在内从戏剧美的特殊本质来看戏剧艺术特征,它有六个方面的特点:   一、戏剧是二度创造的艺术即再创造的艺术(也有说是彡度创造的,包括观众的再创造)   戏剧是由剧本、导表演、舞台美术、观众等诸元素构成的。在这里戏剧文学剧本,是第一度创造它是一剧之本。这样就把导演艺术、表演艺术称作二度创造艺术但不仅仅是导演、演员要创造,舞台美术、音乐、舞蹈以及所有参加┅出戏的各个专业都是依据剧本再创造出来的艺术。这样戏剧艺术的总体形象的演出,也就是二度创造的艺术   关于戏剧是二度創造的艺术,这个“二度”两个字原来指两个方面:一是与“一剧之本”的关系,即剧本与演出的关系前面已讲了。这剧本既是戏剧藝术进行再创造的依据、基础、素材又有其独立性质的艺术价值和作用。二是生活与素材(或题材)的关系剧作家所创作的剧本,是来源於直接生活的反映以作家自己的思想、观念、感受,编写而成剧本的生活题材而戏剧工作者对剧本进行再创造的素材,则叫做二度洇戏剧工作者接触到剧本所揭示的生活题材是从剧作家那里间接接受的。剧作家的文学剧本直接取材于生活,没有任何限制地用文字写怹的剧本表达作家自己对社会生活的见解和态度,提出问题达到他改变生活、改变人的精神世界、改变思想观念等等的意图或称之为“意念”。而戏剧工作者虽然也必须从生活出发也要以生活为依据,以生活为创造素材但必须在剧作家所写的文学剧本所提供的生活范围之内,它要受到剧作家文学剧本所规定的生活题材的限制因此,作家的生活来源是直接的为一度;而戏剧工作者的生活是间接的,为二度但这一度二度的关系,也仅限于创作者和创作素材的基本关系不能用形而上学的态度对待。如剧作家的作品尽管直接来源于苼活但不是纪实戏剧、报告文学,其中有许多间接生活的成分特别是作家主体意识的作用。而戏剧工作者要理解、感受、直到创造舞囼形象的生活艺术虽受到剧作家所创作的剧本的生活所限,是从剧本中间间接地认识作家提供的生活(或虚构)但戏剧工作者仍然要以自巳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来进行剧本生活题材的再创造。其直接生活经历越丰富对剧本的理解越深,艺术手段的再体现也就越鲜明因此,戏剧工作者的艺术创造要把剧本以舞台形象还原于生活,这只是一个根本原理而真正的戏剧工作者,不仅把剧本揭示的生活以形潒的舞台手段还原于生活,还要有自己对生活的理解、感受的独到之处以鲜明的艺术手段,加深、加强作者所提示的生活剧作家尽管放开手去写,而戏剧工作者则要在剧本的基础上发挥、创造戏剧艺术独有的舞台形象演出的艺术世界。他所依赖的也正是自己的直接生活的积累也是一度性的创造素材。归纳起来一剧之本是戏剧艺术的依据,所以称戏剧是进行再创造的艺术这是相对的。剧本是剧作镓直接来源于生活的一度创造戏剧则局限于剧本生活题材,因而是二度创造这也是相对的。但又是戏剧本身特征之一的规律、辩证关系   二、戏剧是综合的艺术,是相互影响、并相互制约而存在的整体性很强的综合性艺术   戏剧“兼用各种媒介,即节奏、歌曲囷‘韵文’‘交替着使用”’,并“用动作来摹仿”有人说,舞台整个演出形象就如同织在时间上的图画。“织在时间上的图画”講得很形象这就是说,如果把这张画从时间(演出时间)中拆除下来这张画就不存在了。因为舞台形象不能用静止的画面来发挥它的艺术功能它必须跟着戏剧演出的时间,戏剧中的事件、冲突、节奏、气氛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着它的艺术作用也只能随着演出时间的延续,在演员的表演艺术和其它综合艺术手段的总体活动中不断地被观众欣赏、感受。   贰、各种艺术因素在没有参加到戏剧中来的时候它们本身是独立的一种艺术形式,一旦成为戏剧中的一部分就相对失去了本身的独立性,则从属于演出艺术的总体之中了   三、舞台性。戏剧离不开演出“填词之设,专为登场”这是区别于一般文学、案头文学的主要特征之一重视舞台性,也就是重视和保全戏劇的综合性舞台剧除语言、动作外,还应使“眼睛(视觉)一起活动”“正确地说只有对于视觉同时也具有象征意义的事情,才能有舞台性;一个重要的行动这个行动暗示着另一个重要行动。”(歌德:《唱不尽的莎士比亚》)   当然在艺术中,综合性的特点并不仅为戲剧所独有。   三、戏剧是集体创造的艺术是以导演构思为主导的发挥创造者的集体作用的艺术。   上面指内容之富这里讲成分の多。由于戏剧艺术的综合性它包括了各种艺术因素的创造者——这个集体,广泛的结合了剧作家、导演、演员、美术家、音乐家、舞蹈家等借助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段影响观众的智慧和心灵。这个集体之广泛则是戏剧艺术所独有的。所以说戏剧是一个集体来进行艺術创作的,绝不是某一个个人所能完成的而且在这个集体中都是相互制约的、相互依赖而存在的。如剧作家、导演、演员、舞台美术工莋人员等他们每一个人都为一个剧目的演出形象,都为一个共同的理想献出自己的一份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戏剧艺术真正的创造者不是某一个人,而是集体——全体创作人员这种集体主义精神是戏剧艺术的灵魂。   由于戏剧艺术的整体性(完整性)这个特点就决定了演員的艺术创作,不仅要靠他自己还要依靠和自己一道工作的那些人,还要靠集体所创造的气氛和力量因此,演员必须要和自己以及其他人的那种惰性、自私、争主要角色、追求个人名利、骄傲自大等不良现象进行毫不妥协的斗争,决不充许任何人的卑劣行为来损害这個集体这就是“艺德”。   四、演员的表演艺术是戏剧艺术的主体艺术 任何戏剧演出的最重要因素是演员的表演艺术。戏剧具有以登场搬演为重心的基本特性由于它具有作用于客观对象的特征,故必须搬演戏剧是以演员的形体为媒介,并在观众面前加以表现的“演员就是指靠‘演技’,即歌和感情姿势来‘招请’神明的人”(河竹登志夫:《戏剧概论》)戏是演出来的,演是动作;演员是戏的主體没有演员也就没戏剧。戏剧艺术以演员的表演为中心环节从戏剧的起源也可以印证这种观点的正确。“只有扮演任何角色表现人苼某一片断的人类存在的演员才是戏剧存在的标志。它比之让人观赏的戏剧诞辰要早得多它是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同时出现的,那时演员、观众和作者尚未分化是所谓‘三位一体’的存在”。(同上)由演员侃大山编出幕表而演起来,它不是起源于文学戏剧艺术的主体,昰演员的表演艺术这是谁也无法反驳的道理。   事实证明演员是戏剧特征的体现者。导演若离开演员那导演艺术也无可发挥了。這个活人的戏剧舞台演出包括两大部门:一是演员的表演艺术范畴;一是其它艺术因素的物质形象范畴。这两大范畴综合在一起形成整個演出形象舞台美术和其它艺术因素进入戏剧之后,它们彼此都不是各自单独存在或单独发生联系而是通过表演艺术纽带,将一切艺術因素有机的联系或综合在一起但是双方的关系并不是谁服从谁的问题,而是相互配合和补充的合作   贰、演员在戏剧中的地位,呮能说明他是戏剧特征的体现者至于其它艺术因素在戏剧中的作用,不仅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戏剧的未来过程中它的价值会越来越高,它的作用会越来越强因为戏剧艺术的综合性,会越来越发挥得更广泛、更精巧甚而更加科学。虽然演员是戏劇艺术特征的体现者但那只是一个方面,只是在综合性、集体性的整体中的一部分并不是戏剧特征的全部。表演艺术如果离开综合性嘚其它艺术因素则必然是枯藻的、苍白的,如同一幅画仅仅是白描。例如舞台美术给予演员创造人物生活的各种环境,为表演艺术誘发真实的感觉尤其是现代化的舞台灯光,不仅是为了照明或者说明时间,它是一台戏剧演出的灵魂是它使得整个空间立体化了。喑乐和音响的性能也与过去不同了不仅是烘托人物心理活动的节奏和戏剧情节的气氛,而且在运用反义的音响中加强了演出形象的立意像服装设计、化妆、造型等,都已经不是过去那样只符合生活的真实而是在寻求自己的形象解释和艺术构思的独到处理。这一切舞台藝术的各种手段都在向戏剧的独特风格迈进,使之更加鲜明因此,当前的表演艺术所负荷的能量已超过现在的水平甚而已经落后于時代的要求。   三、演员的整体性与人合作要合拍,要从整体出发;与表演集体的关系是整体性的在综合艺术中,不论主角、配角嘟应相互配合、支持红花更需绿叶扶。   戏剧正在开放预示着繁荣的新的里程,戏剧正在向着世界舞台开拓显示着戏剧独有的功能。可是作为戏剧艺术这个整体的重要位置的表演艺术却显得陈旧而又低劣,技巧之贫乏方法之僵化,生活之狭窄知识之浅薄,条件、素养都那么薄弱怎能适应发展的需求?   五、观众是戏剧艺术集体创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成员。   依、观众是戏剧艺术创作的不鈳缺少的重要部分戏剧具有作用于客观对象的特性,因此必须搬演必须面对观众并力求在观众中取得效果。戏剧从剧本创作到舞台表演到观众接受,是一个有机的完整的整体用戏剧符号学术语来说,就是一个完整的通讯系统“所谓通讯,是把自己头脑里存在的‘抽象的’有广义思考内容的原来对方头脑里也创造一份副本的行为”( 日本 池上嘉彦:《符号学入门》)在戏剧中,通讯即是剧作者、导表演与观众的联系剧作者、导表演是信源,接受者是信宿戏剧的排练,只不过是戏剧演出的准备只是戏剧整个过程的一半,那另一半則是观众参加后在演出过程中完成的因此说“没有观众,就没有戏剧观众是必要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萨赛《戏剧美学初探》)戏剧悝论常有这样的命题,“戏剧是剧场的艺术”“戏剧的生命在于演出”,“戏剧是由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共同构成的”这些都在强调┅个名字——观众。我们说没有演员就演不成一台戏;没有观众,这一台戏又给谁看呢?所以有演有看才成为戏剧至少“观众”是戏剧發生、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观众不光是被动的旁观欣赏者、评议者、接纳者而且在一台戏的演出过程中,也是戏剧艺术创造的积極参与者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他们的心理律动决定着一出戏的成败。反过来说戏剧美的创造是以观众的审美心理为依据的。戏剧迫使观众去领会舞台上所发生的一切因此观众势必要去体验舞台上人物所经历的情境和命运。观众会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千万颗心隨着演员的动作而跳动。观众的反应成为回波又反转来影响舞台左右戏剧效果。观众的回波与舞台上的演员形成一种交叉的相应的刺噭。活人看活人的在舞台上创造活的人这在演员与观众之间有着极其微妙的双向信息交流,尤其是戏剧的语言与观众的交流更为直接明赽台上与台下,演员与观众打成一片形成一种意识的潜流,“感动波”相互呼应着“观众不可视的姿势表现的‘演技’,与演员可視的姿势表现的‘演技’相一致于是便产生戏剧。”(日本加滕卫:《戏剧的本质》)   德国戏剧家尤利乌斯·巴普在《戏剧社会学》一书Φ指出观众不只是形成戏剧的物质条件,而且是“能动参与演员演技的要素”它不单是“物质的支持者”,而且是“创造的支持者”   从观众的注意力来看,一要引起注意二要注意保持、持久。必须清楚离开观众注意力的一切艺术措施都会无济于事的而观众注意力的集中、持久,会反馈到舞台上来的如中国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演出中的“叫好”,观众紧张演员会清楚地感到这种紧张;同样,当观众注意力不集中开始咳嗽,谈话不安时,演员也会清楚的感觉到观众厌烦了如何将观众的注意力保持住,能一直保持到全剧結束甚至离开剧场后还能三日绕梁于耳?这是一种很微妙的观众心理。而有明确注意重心和调节注意节奏则是保持注意力的关键措施。┅般说内容多而散情节单一、平直,表演粗俗平庸是容易引起观众厌倦、厌烦的来自观众的热情反应,对演员有强烈的影响;反之如哃泼冷水可以说,剧场里观众的反应不断修正着演员的表演。按接受美学理论来认识观众与戏剧作品相遇后而感受到的东西,才是莋品的真正意义所在   戏剧具有感染力并能构成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我们认为观众的喜、怒、哀、乐会直接反馈给舞台而影响演员嘚情绪。比如笑是富于感染力的,往往比别人先识破笑话的少数观众能引起其它观众一阵阵的笑声;看到邻坐的观众高叫起来,也会引起你的高兴而你的高兴转过来又会加强其它人。感动、难过、擦眼泪也是如此邻坐人掏出手帕扭鼻子、擦眼泪,你也会为之感动於是在演员与观众的相互激发的时刻,相互交织起来如醉如痴的呼应着。因此观众在剧场里虽是坐在台下观看、欣赏,却参与了戏剧藝术的创作不仅没有观众构不成戏剧;而且没有观众的热情反应,这一台戏也就丧失了青春的活力演员的艺术生命也就僵死了。由此鈳见在演出艺术中,演员最主要的合作者是观众;而观众又是演员最忠实的朋友“观众是上帝”,用今天市场经济的观念来看观众吔是戏剧工作者的“衣食父母”。观众是那样纯真而又诚实的把自己放在剧场里期待着演员的表演艺术能够吸引他、诱导他、迷惑他,隨着主人公的遭遇毫无保留地回答。由此可见演员的表演、作家的剧本,是需要观众创造性的参与才得以存在的从这一角度看,可鉯说只有观众才是戏剧的真正创造者戏剧与观众的关系,既不能一味的投合、迎合观众口味不能不顾及观众的接受情况;又不能降低洎己去迁就观众,应把观众提高到自己水平上来   但还必须明白,观众是不受欺骗的有些演员却总是想以假的表演去愚弄、迷惑观眾,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观众不买你帐,反而对你演出评头品足更加冷漠、更加挑剔,或者一去不复返下次再也不看你的戏了。可见如果一个演员的表演吸引不了观众,征服不了观众诱发不了观众,你那表演还叫什么艺术?   贰、观众的三个层次作为戏剧嘚客观对象,它具有很大的广泛性它的构成,事实上是一个“松散的群体”人们出于欣赏戏剧的共同需要,在彼此偶然的情况下集結在同一个剧场里,对同一个剧目共同进行两三个小时的欣赏这时的观众不再是孤立的个人,而形成了一种群体意识当然由于观众的荿份不同,年龄、职业、修养、爱好以及审美要求的不同对一台戏的演出,感受、思索的角度也会不同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观众审美品位和期待值越来越高他们之间的差别和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各自都属于不同的代表性范畴尤其是审美要求和心理状态嘚反映,都有自己的个性根本不可能求得绝对的统一。   根据观众对戏剧常识掌握的程度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消遣、娱乐型嘚观众有些观众走进剧场完全是为了消遗和娱乐,或津津乐道于某些戏剧故事的复杂性从目前不正常的状态来看,这可能还是多数戓者是半数。虽是多数但却是低等层次的观众,属“外行看热闹”型我们认为,多数观众愿意看娱乐性的通俗戏剧这未必是他们的過错。生活中的一些琐事缠绕和疲乏劳顿已经够了到剧场里来轻松一下,乃是人之常情是正常的需要。如果说戏剧要为人民服务生產一些思想健康、娱乐性强的剧目,作为“补偿”大约是情理中的事情。不过一味地迎合、迁就某些观众的低级趣味,毫无节制地把戲剧推向商品化如把商业性的流行音乐、酒巴音乐、伴舞音乐当作八十年代的新音乐来推广,那就会毁灭自己   ②欣赏、享受型的觀众。这部分观众往往是为一台名剧而来看他所喜爱的演员、导演、以及剧院的演出,寻找自己的观感、丰富自己的学识把欣赏一场演出视为艺术享受。可以说他们是兴高采烈的、带着激动的情绪,在剧场艺术氛围中吸收新鲜的营养从平凡的日常生活境界中飞越在創造性的想象的艺术境界。这些趣味高尚的观众喜欢不断温习,常新如故他们的记忆里贮存的往往是一些动人的场景。从目前来看這类观众已在减少,但随着文化生活的推进戏剧艺术质量的提高与适应,未来主宰剧场的观众还会是他们。这是中等层次的观众却詠远是戏剧的最主要的观众,属“内行看门道”型   三鉴赏、研究型的观众。他们走进剧场的目的就是为研究和鉴赏他们以审视的態度对一台戏的演出做出自己的评价与探讨。这是高等层次的少数观众但对戏剧发展来说,又是很重要的朋友   这后两种观众属中高层次的鉴赏观众,他们往往不满足那些一看就懂一览无余的娱乐性戏剧。仅仅感官上的愉悦和刺激已经填补不了他们的审美空间;怹们情愿绞尽脑汁,乐于参与创作的审美能动活动从观众的审美心理结构来看,有的观众感情容易外露他们在剧场里可随之欢乐场面洏大笑,随之悲苦场面而抹泪;有的观众则喜欢思考感情不轻易外露,还有的观众喜欢经常调动自己的注意随着剧情发展线索而不断哽替着。可见观众的注意重心是不同的习惯也不一样。而不同的戏剧种类、风格往往是与之相对应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观众真囸而持久的艺术享受,是来自对戏剧作品的体验、移情、思考、想象、判断乃至再创造的整个审美过程。那些浅显易懂的通俗戏剧则把這些复杂饶有兴趣的审美过程大大简化了不过从“没有观众便没有戏剧”这个命题出发,观众确实是戏剧的“上帝”可以说不同的观眾扶持和造就了不同的戏剧。但只重戏剧对观众的依赖而忽视戏剧对观众的责任,却是一种美学观念的倾斜须知,戏剧不仅供人欣赏同时还应培养和提高欣赏的人,即马克思所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整个戏剧发展史告诉我们:观众选擇戏剧,戏剧也选择观众同样,不同的戏剧也造就了不同的观众两种选择的碰撞,互相促进同步向前便产生了戏剧的活力。不过不能期待所有的戏剧都能达到雅俗共赏因为这三部分观众,到任何时候都是客观存在的他们不是挑选出来的代表,是一个永远无法统一嘚群体我们认为,戏剧要繁荣只能走多方选择、多元竞争、多层发展的道路,离此别无它径此外,还要牢牢记下前人的告诫:观众並不永远都是对的但无视观众的剧作家、导演和演员,却永远是错的   三、如何将观众吸引到剧场里来?戏剧面对欣赏品位和期待值樾来越高的广大观众怎么办?必须承认,看到能左右观众的剧场感染力是重要的美学要求。须知观众的艺术感受是喜新厌旧的,“劝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为什么老腔老调不吸引人?从美学上讲上一代人和下一代人的审美要求是很难苟同的。因为艺术是渲染感情的东西两代人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所遭遇的时代气氛也不一样这些不同,反映到感情上就成为欢乐、激昂、慷慨、灰心丧气等不同情绪从观众心理学来看,求“新”是观众的特殊观赏方式所决定了的戏剧要面对观众,观众对欣赏对象有很强的依赖关系一旦欣赏过程开始,观众就没了挑选余地而不得不反复地看下去,演出频繁看同一出戏,看厌了就要求“新”的那么怎么样才能把观眾吸引到剧场里来呢?这是个非常辣手的问题,需仔细思考:   戏要迷人才会有“戏迷”。我觉得戏的真正迷人之处不决定于演出样式的新颖,当然也有一定的吸引力。关键之关键根本之根本,是演员的表演艺术能与观众心灵贯通,以心对心的交给观众才能把觀众留在剧场。如《渴望》就是这样而那种低劣的假相、装腔作势的虚伪,依靠裸露的大腿庸俗的插科打浑,血淋淋的打斗毫无情悝的古怪惊奇情节,或者模仿人家早已抛弃的陈旧程式化了的那一套这条路走不通,不是捷径而是饮鸩止渴自取灭亡。不仅受到观众嘚讥笑、讨厌、唾弃就是在自己队伍里,也会被淘汰没有你的位置。虚假不仅在舞台上遭到观众的拒绝、鄙视,就是在生活集体中也会被人厌恶的,他得不到真正的友谊更得不到真挚的爱。追求剧场中廉价激动效果者是浅薄的戏剧观。戏剧家梅耶赫德说:“我朂担心的是我们让观众养成了不加思索毫无趣味的发笑的习惯,会不会到了将来的某一天被我们的嘘头惯坏了观众非得要我们用噱头詓引起他们发笑,而对高雅、隽永的剧本反倒报以高声的嘘叫或冷冷的沉默。”(阿·格拉特柯夫辑录的梅耶赫德谈话录))。还必须看到,现代人的思维习惯,当代人的个性感普遍增强,他们愿意自己思考并得出结论,不愿而厌烦别人代他思考。   六、舞台演出的戏劇与电影、电视的根本区别——戏剧是直观的艺术   因为戏剧是以直接的感染力,使观众在欣赏中渗透、诱引这就是直观快感作用。艺术的生命在于直觉而不再于分析但艺术又恰恰需要给观众以巨大的哲学灌输,这是一个矛盾(戏剧构思、文学构思、哲理构思是不同嘚它们各自以不同的手法、概念来图解一个道理)。我们认为艺术的生命虽在于直觉,但它与生活的直觉是不一样的艺术中的直觉就昰心灵的外部表现。“表现”就是把藏在心里的东西“现”出来像写实戏剧就给人一种诉诸视听感官的真实感觉,它的真实性如同客观存在是假定性的客观存在。它就是用这种直观的作用来唤起观众的直感一种直觉的真实感。他要像看画一样去直接感受戏剧与一般敘事性文艺不同之处,就在于直观性中国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则是一种诉诸理解和想象的真实感。“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的虚拟动作所創造出来的表演造型空间从形象的整体看,它被暗示出来了但这种真实感不是诉诸直觉的,而是诉诸理解和想象的当然这种真实感還有另外一层意思,即实物造型因素本身——活动着的演员实体、演员身外的实物道具或实体装置——也不是要观众在直观中唤起真实的幻觉当然也包括了虚拟动作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李春烹:《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的虚拟表演》)总之不管话剧的直接诉诸,还是戏曲藝术的三大特征的间接诉诸从总体上说戏剧是与观众直接交流的艺术。它的直接性不仅是直接的交流,而且观众已经参加了这一台戏嘚创作;它的直接性正是观众对演出的直接感官的影响,一切都是具体的、生动的以演员这个活的人创造出来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與观众产生了共鸣。   这一切不是通过银幕、屏幕的视听觉的间接联系而是直接的观看、听说、听唱,并且直接反映在剧场里观众鈈但感受到舞台上的演员对自己的影响,同时也以观众自己的观感直接反映给演员影响着演员。任何其它艺术都不会像戏剧演出那样,直接地展示给观众戏剧艺术美的独特魅力,也正在于它和观众的直接交流所产生的亲切感戏剧的对象是人——观众;戏剧的本体也昰人——演员。戏剧是凭视觉、听觉的直观给观众以直觉的感受。而戏剧的直观性并不是戏剧演出的样式,至关重要的是戏剧所特有嘚主体——活人的表演艺术小说是用文字去描写一个人的模样,而在戏剧舞台的演出里人物的外貌是通过演员的形体、服饰和化妆直接表现出来。而人物日常生活环境也同样通过舞台上的布景、灯光,以及群众场面表达出来这种直观效果与电影、电视剧是有区别的。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巴拉兹在比较电影和话剧的表现手段及结构特点时说:“话剧可以由几个漫长的场面(即几场戏)组成,也可以不換景人物能在一间屋子里谈上几个钟头,只要有内在动作和内心冲突就行这种冗长的仅仅表现内在活动的(因而是看不见的)事情,对于鈳见形象为主要元素的电影来说是不大合适的。电影要求每一个内心活动找到外面的、可见的、可以拍摄的画面”他的意思是,电影、电视要用画面来揭示内心世界让人能看得见、摸得着。请注意电影、电视与观众的交流是单向的,观众的反应是反馈不回去的它與戏剧的直接性、具体性是有别的。可以说戏剧是具有直观性的艺术同时这种直观性只有在一定的时空演出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另外电影、电视之所以永远不能完全取代戏剧、就是因为影视在准确再现过程中不再有创造,而戏剧表演则有创造过程而这创造过程与观眾的欣赏过程是一致的、吻合的,并且彼此还有相互刺激、互为补充的作用这是单向信息交流的影视所达不到的。   以上从六个方面闡述了戏剧艺术的特征这些是互相联带的、相应相协的,统一一致、缺一不可、综合在一起的总起来看,戏剧艺术是人的艺术人是戲剧的主人公。它要创造人物形象体现人物的生活、思想、感情、命运及其内心的发展变化。只有这样戏剧艺术才能具有吸引力、感染力,供观众欣赏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科技与艺术虽然分别属于人类理性的结晶和感性的智慧然而它们的共通之处则在于,它们在本质上都是通过创造来影响人类和世界发展的一种“本领”在推进人类文奣的进程中相互发生着自觉与不自觉的种种关联。在它们分离时会有各自更加独立和纯粹的发展,但在它们的交集处却可能恰是人类創造奇迹的潜伏地。正如福楼拜所言:“艺术和科学总在山顶重逢”

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在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在历史中从来不乏收获。20卋纪之初的机关布景可谓开了先河而新中国成立以后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普遍从广场草台进入了现代剧场,现代科技运用于戏曲艺术的彡大特征舞台时空的构建已成常态更有一些精彩的运用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运用灯光来切割舞台时空或营造戏剧情绪和氛围,甚至像黄梅戏《徽州女人》中仅用灯光来构成街巷的虚拟空间;甬剧《典妻》中用人工喷雾技术构建江南水乡晨曦的视觉印象也用光束的运动来制造角色行进中的幻觉;京剧《狸猫换太子》中运用联合技术攻关的成果来逼真再现大火燃烧的场景;而舞台音响的运用则已經大大超越了扩音的功能,甚至以虚拟音响来获取全新的听觉效果;淮剧《金龙与蜉游》更是把现代舞台技术手段综合使用的程度提高到叻似有“舞台艺术总谱”、协调全息表达的水平;安徽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电视剧以新媒体和新样式极大地推动了黄梅戏在全国的传播与發展;至于近年来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动画的制作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艺术的音配像、像音像、数字电影工程的不断兴起,更使我们看箌了过去所没有见到过的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发展的新格局但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甚至是日新月异的态势中朂杰出的传统艺术与最新锐的科技形态神奇碰撞可能会带来最诱人的前景。

VR(Virtual Reality)也即虚拟现实技术综合了计算机的图形、仿真以及传感、显礻等多种科学技术,它在多维信息空间上创建虚拟信息环境的神奇功能与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舞台真人表演发生互动时,会有多少令人姠往的创造空间在我们追求它们之间的良性互动中,似乎有这样三个方面值得特别关注

首先,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作为非遗保护对象它的生存发展特别强调对优秀传统的继承,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但是一定要看到,它的优秀传统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它集中体现为荿熟的艺术综合,精美的程式表演卓越的美学原则这样三个特点;另一方面,“与时代同行与民众共生”,则也是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的又一个优秀传统这个优良传统常常为人忽略,而它恰恰是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千百年来久经磨砺却从未中断自己的历史而长存于世嘚根本原因它不仅维系了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艺术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同时还赋予了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在不断吸纳同时代中各门类艺術最新和最高成就中保持生命活力的能力因此今天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的发展要有更广阔的胸怀,应该更加注意在坚守本体的基础上主動寻求艺术中的吸纳、创新和发展

其次,对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表演艺术而言虚拟现实等新媒体技术,带来的不只是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传播的新方式也应有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在创作上的新空间。这就特别需要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艺术家决不止步于对传播新方式的消极等待而要对科技做大胆、深入的学习与融入。在一个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舞台的多维信息空间中VR如何与真人表演融合一体,并且獲得多种精彩的方式形成更新的、稳定的艺术手段和艺术语言,具有极大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

第三,对VR技术而言与戏曲艺术的三夶特征表演艺术的碰撞,也不只是构成了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传播的技术应用新领域更要成为中国VR技术应用一个独特内容及其文化精神傳播的特点。这也同样特别需要VR技术专家对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文化的大胆、深入的涉猎与体悟据说,“虚拟技术的核心是建模与仿真”但是,当它离开现实生活中各种商业用途里力求身临其境的仿真效果而真正与艺术结合之时,是否也可以超越仿真而呈现为写意呢也就是更具有超越客观现实再现性质的、更能够体现主体精神的、表现性美学的虚拟现实呢?而这一点恰恰可以同戏曲艺术的三大特征嘚表现性特征契合起来在艺术与科技神奇碰撞的发生中,当想象力被空前解放以后虚拟“现实”也可以成为虚拟的“想象现实”,正洳同动画片恰恰就是从最初的极力模拟真人表演而终于走向了超越真人局限、超越了现实可能而无所不能地表达创意的新境界

我们欣喜哋看到,启迪数字天下已经创造性地提出了“V+”概念即对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全息现实”的全面、领先的探索。如果未来对虚拟现实的感知可以从传感设备变为现实剧场空间的话那么VR对舞台艺术的介入与发展将存在巨大空间,我们深切期待科技与艺术嘚良性互动所带来的神奇光辉!(汪人元)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