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武松打虎视频后续

《武松打虎》课文
    您的位置:
作者:施耐庵
  [语文S版第九册课文]
             29 武松打虎
  武松乘着酒兴,只管走上冈子来。走不到半里多路,见一个败落的山神庙。行到庙前,见这庙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文,武松住了脚读时,上面写道:
  阳谷县示:为这景阳冈上新有一只大虫,近来伤害人命,见今杖(zhàng)限各乡里正并猎户人等,打捕未获。如有过往客商人等,可于巳(sì)、午、未三个时辰,结伴过冈。其余时分及单身客人,白日不许过冈,恐被伤害性命不便。各宜知悉。
  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chǐ)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武松正走,看看酒涌上来,便把毡笠儿背在脊梁(jǐliang)上,将梢棒绾(wǎn)在肋(lèi)下,一步步上那冈子来。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此时正是十月间天气,日短夜长,容易得晚。武松自言自说道:“哪得甚么大虫!人自怕了,不敢上山。”
  武松走了一阵,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着梢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tǎn)开,踉(liàng)踉跄(qiàng)跄,直奔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tà)挞大青石,把那梢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cuān)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kuà)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闪,闪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pīlì),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sù)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月E(gēda)地①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纳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bèng)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wù)自气喘。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棒橛(jué),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那大虫气都没了。武松再寻思道:“我就地拖得这死大虫下冈子去。”就血泊里双手来提时,哪里提得动!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酥(sū)软了,动掸不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选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有删改。插图作者刘继卣。
  ①胳(月E)地:这里是一下、一把的意思。
  〖老百晓已完成校对〗
  [沪教版第七册课文]
            第五单元
  导语 人的一生难免有陷入困境的时候,在困境中,千万不要失去信心,也不要动摇信念,要不屈不挠,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摆脱困境。
  本单元继续练习复述课文。从复述段落到复述全文,可按提示提供的词语、提纲、写作线索等详细复述。可以用上自己的语言。
           21 武松打虎①
  晌午②,武松走进一家酒店,放下哨棒,叫酒倌把好酒好肉拿上来。
  酒倌端上三碗酒三盆肉。武松端起酒碗,腕子一仰,咕嘟咕嘟,便把三大碗酒喝得精光。嘴巴一抹,啧啧称道:“好酒!”
  武松叫酒倌接着送酒送肉。酒倌说:“客官,肉要多少给多少,酒么,最多不超过三碗!”
  武松火了,酒倌说:“请别发怒,你看看那上面的字。”
  武松顺着酒倌指的方向看去――店门口竖着一面旗,旗上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冈③”。
  酒倌解释说,这儿的酒远近闻名。凡是来喝酒的客人,三碗以后没有一个能过得景阳冈,都醉倒爬不起来了。
  武松哈哈大笑说:“原来这样,可是我喝了三碗怎么一点儿不醉呢?”
  酒倌说:“我这酒叫‘出门倒’,劲儿在后头哩!”
  武松不信,催他快上酒。酒倌见他身强体壮,气势威武,不敢怠慢,只好又送肉又端酒。
  武松一口气又喝了十五碗酒。随后,笑眯眯醉醺醺地走出酒店。不料酒倌一把拦住了他,告诉他,近几日景阳冈藏着一只老虎,常常晚上出来伤人。县府贴出告示,通知来往客人傍晚不要过冈。
  武松听了毫不在乎,敞开胸怀,迎着凉风,大摇大摆地走上景阳冈。
  冈上长满了古藤老树,地上落满松软的黄叶。夕阳斜照,一片苍凉。
  武松边走边看,不知不觉走近冈上的一座破庙。门上贴着一张告示,意思和酒倌说的果然一样。
  武松想:“好汉不怕虎,怕虎非好汉。走!”
  穿过树林,前面有块大青石。武松嘴发干,浑身热乎乎的,便摇摇晃晃地走到大青石前摘下毡笠儿,躺了下来。刚要昏昏睡去,只听到树林间一声呼啸,一股带着臊腥气的风,扑面而来。
  一只吊睛白额大虎,朝武松压过来。
  武松腾空跳起,轻轻落在一边躲过。
  饿虎更加疯狂,两只前爪在地上一按,张开大口又腾空扑来。武松一个鹞鹰翻身,跳到了老虎身后。
  老虎背后看人最费劲。它前爪搭在地上,身子使劲一掀,武松只轻轻一闪,老虎掀了个空。
  老虎吃不到武松,力气却用了不少。它仰天一声狂吼,震得那山冈也在动了。它竖起铁棍般的尾巴,朝武松拦腰剪过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只轻轻一跳又躲过了。
  其实,这老虎吃人的招数就是一扑一掀一剪。
  武松等老虎这几招儿用尽,正在那儿呼哧呼哧喘气时,便双手抡起哨棒朝它劈头打去。“啪”的一声,老虎没伤着,倒把哨棒打在树上,断成了两截。
  老虎咆哮着扑向武松。武松扔掉哨棒,空出双手把吊睛白额大虎的脑门紧紧揪住,老虎的头动弹不了,使劲扭动身子。武松不敢枪手,便用脚乱踢一阵。老虎痛得东躲西闪。
  武松揪紧虎头死死往地上摁,一边抽出右手,将铁锤般的拳头重重打去。武松一口气打了五六十拳,打得老虎眼睛鼻孔直冒血。
  老虎断了气。武松回到青石上坐了半歇,然后在石头边找到毡笠儿,转过乱树林,一步步挨下冈来。
  【注释】
     ①本文改写自《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古典长篇白话小说,又名《忠义水浒传》、《江湖豪客传》等,由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根据话本、民间故事、戏曲等写成。全书以描写农民战争为主要题材,塑造了宋江、李逵、武松、林冲等被迫上梁山的英雄好汉,揭示了当时社会矛盾。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
  ②晌午:中午。③冈:较低而平的山脊。
  〖老百晓已完成校对〗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摘自《老百晓在线》网站。TOP10《水浒传》十大衍生小说(续书)
我的图书馆
TOP10《水浒传》十大衍生小说(续书)
\ 加载中...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加载全文 新时期的水浒衍生书(并不仅限于上述三部)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忠义的思想融入了许多现代解读,让善恶的区分更符合了当代的价值认同,同时加入了许多网络的语言、玄幻的题材、穿越的构思,对原著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再诠释,再推进。《贼三国》、《贼水浒》、《结荡寇志》三部都是新时期水浒衍生小说中的佼佼者,虽未必一定能成为彪炳文学史册的扛鼎大作,但必将成为这个时代贡献给水浒衍生作品的最佳献礼。由于产生于当下,缺乏时间的积淀、学界的认同和后世更深刻的解读,因此姑且将它们排在水浒十大衍生小说第十位,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必将给予它们重新的定位。艺术成就:6.0TOP9 《水浒新传》([当代]褚同庆著)、《水浒别传》([当代]王中文著)褚同庆的《水浒新传》和王中文的《水浒别传》都出品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虽然一是重撰,一是续著,但二者都有着明显的那个时代对于农民起义高度认同的时代烙印。两位非专业出身的作者以热情饱满的笔触高度颂扬了不甘压迫、奋起反抗的农民起义,盛赞了捍卫民族尊严、抵御外敌入侵的抗敌义军,写得是梁山好汉,写就得却是民族脊梁和民族魂魄,都是上世纪80年代通俗小说热潮期的经典产物。因其思想性和产生时代的接近,以及在水浒续书中相对一致的地位,故将两本书放在一起进行探讨。一、《水浒新传》([当代]褚同庆著)《水浒新传》是褚同庆老先生穷一生之心血,费四十年之时光,历经国共两朝之更迭,饱受文革思想之影响,以其真心亦或屈意写就的一部必将引起后世无数热议的水浒衍生巨著。褚老先生这部《水浒新传》集删减、改编、增插、续著于一身,是水浒衍生作品中特点非常鲜明的一部,可以说是以水浒原著为蓝本、融合阶级斗争思想的一次文学再创造,也可以说是对《水浒传》从思想到躯干的一次彻底“整形”。此书初始于民国(1937年),脱稿于1976年,正式发表于1984年,期间经历了反右倾、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政治运动,带有鲜明的特殊时期烙印,是一部以阶级斗争为准绳,讴歌农民起义、反对招安投降为主旨,突出农民地位妇女地位,对封建糟粕等一切牛鬼蛇神嗤之以鼻的特殊时期的水浒衍生小说。在褚版《水浒新传》中,晁盖“直欲和赵官家做个对头”的革命形象被扶正放大,宋江成为投降招安、分裂梁山的反面代表,军官系统在梁山中的地位被大幅弱化,受剥削受压迫的草根阶层成为梁山的中坚,妇女大量进入天罡地煞甚至有了四大女骠骑将,写《荡寇志》讴歌皇权的俞万春成了孙新刀下之鬼余万春,这一切无不都突出了褚老先生“以阶级斗争为纲”,“造反有理”的主题思想。褚老先生是通过“留”、“删”、“改”、“添”的方法来实现其思想主旨的,具体就是:保留原著“官逼民反、逼上梁山”精髓,删除所有诋毁梁山革命形象的谬误,改写“孺子可教”的片段,增添符合褚氏观点的内容。如果说俞万春的《荡寇志》是站在清廷立场写梁山,借歌讼宋皇帝以媚清君,那么褚同庆则是站在文革立场写梁山,以批宋赞晁来逢迎文革。二、《水浒别传》([当代]王中文著)八十年代中期,河北农民作家王中文,洋洋洒洒,以二百五十万言的浩宏篇幅,撰得一书,书名《水浒别传》。全书共分五部,即:引首部《方腊反》;正部一《忠义梦》;正部二《将军舞》;正部三《英雄泪》和结子部《少水浒》。王中文的《水浒别传》系列虽然也算续书,但是规模比起大多数续书要大很多,并且还原了许多历史真相,比如引首部《方腊反》便以是方腊造反的故事开首,强调梁山好汉根本没有参与镇压方腊的战事。讲述完方腊造反的故事后,该书接著讲述梁山众好汉奉派北伐辽国的故事。梁山众将虽然在征辽一役中立下奇功,收复燕云十六州一半,其后在金人南侵时又奋起抗金,但却仍然不受朝廷重用,落寞之余流下了碎人心肺的英雄之泪。最后在《少水浒》一卷中,作者讲述梁山余部以及部分梁山头领的后人在活闪婆王定六的领导下再度起义,举起反宋抗金的旗帜。此书虽是鸿篇巨著的大制作,但末卷以王定六为领导的设置却令姚看江湖大感意外,很难想象“平生只好赴水使棒”却“多曾投师,不得传受”的王定六可以引领梁山余部作出何等惊天动地的大事?原著中可有可无,甚为不成材的王定六居然可以担当梁山新一代核心的重任,这种设定似乎与原著脱节严重,值得商榷。艺术成就:6.5TOP8 清末的三部《新水浒》清末民初的中国正经历着五千年来最为深刻的变革,无论是科学技术、政治理念,还是思想意识都在东西方文明相互撞击下迸发出最为激荡的裂变,此时对于水浒的理解和认识也与明末清初时的遗民心态有了很大不同,三部《新水浒》便是在此背景下应用而生。首先,介绍一下这三部同名为《新水浒》的续书:第一部为寰镜庐主人(本名孙寰镜)著《新水浒》、第二部为西泠冬青著《新水浒》、第三部陆士谔著《新水浒》。寰镜庐主人的《新水浒》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载于《二十世纪大舞台》第一、第二期,此书仅两回未完。西泠冬青的《新水浒》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三月由新世界小说社发行、鸿文恒记书局排印,有书中有署名谢亭亭长的评语,共二十八回。此书在阿英的《晚清戏曲小说书目》中著录为“四十二回。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元年(年)彪蒙书室刊。三册。”二十八回与四十二回的出入是因为该书本为三册,每册十四回,现存世只有十四回,另有十五至二十八回的目录,至于剩下两册究竟是失传还是未成书尚不能确定。陆士谔的《新水浒》于宣统元年(1909年)七月在改良小说社刊行,共二十四回。对此书的研究在清末三种《新水浒》里最为集中,可谓这三部《新水浒》的代表者。西泠冬青的《新水浒》创作于革命与立宪思潮激烈碰撞的清末,究竟是选择彻底革命使中国完全走上民主之路,还是仿效西方走君主立宪之路成为当时社会上争论的焦点。西泠冬青的《新水浒》便正是在此背景下诞生,作者借梁山好汉的言行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念。在《新水浒》的第一回,西泠冬青便借吴用之口明确表达了对国家预备立宪的观点:“‘立宪’两字,原是泰西推行过来的治体,但有共和、专制两种,如今我中国国民程度尚低,‘立宪’二字,恐怕还够不上。那些激烈改进的新党,只想三脚两步推翻‘专制’,定要闹到民主革命地步,殊不知今日中国,实非君民共主不可”。显然在西泠冬青的心目中认为改良社会最好的出路是君主立宪,对于暴力革命充满怀疑和排斥。为此西泠冬青还在书中提出了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举措:“目今世界除这些工农商外,别无可以立身之地,文字是靠不住的。官场是国民的公业,如果没有工农生利,这公业也做不成了。将来国家总要从工农商做起,方能立得住脚跟。”作者借水浒人物来描绘自己心中的理想社会,水浒人物成为实现其政治理想的实干家。如张顺创立通话渔业公司,乐和成为提倡新乐的音乐教师,打铁的汤隆从事铁路建造,捕鱼的三阮创办渔团,做人肉馒头泊孙二娘摇身一变成了兴办女学堂的文化先驱,形象粗鲁的顾大嫂更是演说天足会,神火将魏定国利用专长试办电气灯,圣水将单廷圭不甘示弱创设自来水,孟康能够制造铁甲舰,徐宁开始玩起了来福枪,一切都是欣欣向荣,旧貌换新颜的开天辟地景象。从中不难看出西泠冬青从工业为起点振兴国家的治国理念,这与当时社会上的一些大实业家的工业兴国想法不谋而合,是探索国家出路的一种稳妥尝试。当然梁山好汉向来都是良莠不齐,有为国家兴旺在奔波创业的,也有像王英、周通这些好色难改之辈在民族兴旺关键之机还忙着“打野鸡”,“强聘女学生”,更搞笑的是混世魔王樊瑞搞起了妖怪学,为这部本就怪诞的小说增添了更多的趣味。两年后刊印出版的陆士谔版《新水浒》初读起来有些荒诞不稽,似是西泠冬青《新水浒》的改版,细研之却是发人深省,主旨与西泠冬青完全相反。作为一部典型的时代错置小说,该书从贯华堂《水浒》的“惊恶梦”续起,作者依托水浒人物的一系列事迹借古讽今,虽将时代背景设立在北宋时期,但在字里行间却远处不透露着作者生活时代的事物,比如充满了铁路、轮船、鸦片、西餐等清末才出现的新事物。陆士谔也是安排梁山人物下山参与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与西泠冬青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不同的是这些梁山人物参与社会活动所揭示的都是预备立宪期间社会上的种种丑陋。比如吴用进京赴试被人勒索揭露了选拔人才的不公;林冲参加选举发现舞弊显示了民主的虚假;宋江做了议员借赈灾敛财尽显了官员的贪婪;花荣以官府名义卖铁路给洋人则是赤裸裸的勾洋媚外;蒋敬和时迁开办忠义银行倒闭卷走了百姓五十万两存款;汤隆、刘唐办铁路沽名钓誉只为日后“骗起钱来亦较他人自易十倍”;林冲开办学堂连教师的薪水、学生的伙食也不放过;老实忠厚的陶宗旺开了妓女院,西泠冬青笔下留日的乖乖女扈三娘成了夜总会的老板,公孙胜等人博彩中了头奖的赌博心态等等无不显示了社会各阶层的颓废和消沉。作者借时迁之口将生活在这个弊端丛生社会里形形色色的人勾勒得惟妙惟肖:“目下最时髦的莫如我们贼社会,留学生作贼的也有,官场中作贼的也有,好色者窃玉偷香,好名者抄窃文字,即规行矩步的道学先生,亦欲窃取程子之意,此外如豪士御前窃肉,狂生邻家窃饮,奸雄乘乱窃国,凡古往今来之圣贤豪杰,那一个不是我道中人?”陆士谔笔下的《新水浒》之所以与西泠冬青有如此大的反差,是因为陆士谔并没有被眼前的虚假宪政所蒙蔽,凭借敏锐的观察力看到了当时“强敌外窥,会党内伺,魑魅充斥,鬼蜮盈途,朝廷有望治之心,编氓乏自治之力”的社会乱象和虚假立宪下封建帝制的实质。两部《新水浒》的重点都不在于人物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展开,而在于借水浒中的人物抒发自己的社会理想或对现实的不满。简言之就是借了《水浒传》的一壳,来写作者自己欲言却不易明说的东西。虽荒诞,但绝对发人深思。而且这两部《新水浒》开启了全新续写水浒的先河,堪称时代错置水浒小说的鼻祖,在水浒衍生作品创作史上有着里程碑意义的地位。艺术成就:7.0TOP7 《后水浒传》 ( [清] 青莲室主人著)《后水浒传》由青莲室主人编辑成书,它接续的是一百二十回本《水浒全传》。郑公盾最先报道了《后水浒传》尚存于世的消息,他以陈宽的笔名于日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关于(后水浒传)》,后来在他的校订下,1981年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后水浒传》,将这部消失了近三百年的《水浒传》续书重新刊出。青莲室主人的《后水浒传》主要描写宋江、卢俊义转世为杨幺、王摩,劫富济贫,在洞庭湖重揭起义大旗的故事,以英雄转世来承接《水浒传》的叙事,小说人物和情节都与原著没有关系。《水浒传》是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而《后水浒传》却是杨玄一人的英雄传纪,杨玄虽是宋江的转世,但却与宋江非常不同,不但相貌凛凛“身材八尺,膀阔三停”堪比卢俊义,而且机智多变“丰姿光彩,和蔼处现出许多机变”不逊智多星,更为难得杨玄自幼得九天玄女梦授神力与十八般武艺,武功高强,曾累死猛虎,棒打猛士,是忠义、机智与武功的完美组合,天生不二的领袖人选。《后水浒传》有着强烈的举义旗、反招安意识,对宋江的招安主义路线进行了强烈的抨击,比如部将王摩拿宋江与杨玄进行比较时,杨玄说:“宋江的仗义疏财、结识兄弟,便可学得;宋江的懦弱没主见、带累兄弟遭人谋害,便不可学他。”明确地否定了宋江的招安投降路线。同时,杨玄也提出了自己鲜明的政治目标,即消灭贫富差距,实现人人平等,“久欲人无贫富,因劫富以济贫。昔视性有善恶,故惩恶以劝善。乡民知者以为平等,愚民不知者以为逞强。”如此高瞻远瞩的政治纲领,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有着积极的进步意义。《后水浒传》在故事情节与人物设定上虽然完全与《水浒传》无关,但在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等许多地方都模仿和借鉴了《水浒传》,比如杨玄打虎、棒打王豹都明显有着武松打虎、棒打洪教头的痕迹。艺术成就:7.0TOP6 《残水浒》( [民国]程善之著)、《续水浒传》([民国]冷佛著)一、《残水浒》( [民国]程善之著)《残水浒》是另辟蹊径的一部水浒续书,它与其他水浒题材小说将梁山灭亡归于外力,归于招安不同,将着眼点放在了梁山内部斗争之上。此书最早于1933年在《新江苏报》连载,作者署名“一粟”,即南社社员程善之。程善之是清末民初一位非常活跃的文学家,先后创作了大量小说和诗词,本人更是同盟会成员,辛亥革命追随孙中山先生,曾任大元帅府评议。“二次革命”失败后重归扬州教书,1928年起担任《新江苏报》主编,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宣传抗日救亡,是一位亲历革命浪潮和时代变迁的文人、斗士。《残水浒》书名中的“残”字,即寓分裂、破残、解散之意,喻示着梁山内部的土崩瓦解。卢俊义因惊梦,回想起自己被宋江、吴用设计赚上山的过程,明白了自己数度处于生死边缘,家财尽散的幕后黑手并非李固梁中书,而正是伪善人宋江、吴用也,遂萌生异心,于是“梁山上拥护宋江者是一团体,拥护卢俊义又一团体。”最后,林冲、武松、戴宗、时迁、施恩、曹正、鲁达等人投老种经略相公麾下,花荣病重身死,卢俊义、燕青率大部分人反戈投军,宋江意欲与三阮、李俊出海逃奔金国,被海州张叔夜所捉,梁山至此消亡。许多《水浒传》的忠实信徒可能对于《残水浒》的如此设置心存不满,认为这是对原著中梁山兄弟义气的一种曲解和否定。姚看江湖倒是觉得《残水浒》如此的情节设置非常贴近实际,是一种脱离理想向现实的一种回归。因为梁山本身就是由许多山头,众多派系组成,他们有的犯罪避祸来此,有的兵败被俘来此,有的为义而来,有的为利而往,每个人的出身、立场、上山原因不同,就决定了他们对于招安截然不同的态度。《残水浒》中所描写的梁山内部斗争,并不仅限于私人矛盾,实质就是政治路线的斗争,这是任何集团发展壮大过程中必经的阶段,是着眼现实对梁山内部关系的一次重新审视。正如马幼垣先生评价《残水浒》时所说:“洞悉梁山集团人际关系之绝不可能长期和睦共处”,“把重点放在梁山人马的派系冲突、私人恩怨,和其他内部矛盾。”程善之对《水浒传》如此大胆而深刻的续写,想必与其听闻洪秀全、杨秀清等内斗导致盛极一时的太平天国殒灭以及本人亲历革命见证革命因利益诉求迥异而失败的经历有关。《残水浒》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将原著中许多未了的恩怨进行了酣畅淋漓的了断。比如饱受高俅父子陷害的林冲终于擒得高俅父子,祭慰了林娘子的在天之灵;软弱的程小姐为报满门尽门之仇几次三番毒杀董平,最后自杀身亡,以其生命悍其贞烈;原著中的充气玩偶扈三娘则是手刃李逵,让欲杀李逵却又徘徊不定的朱仝由衷感叹道:“感谢贤妹!真正女英雄!我朱仝枉然为人,大半世怀恨在心,几次不好发作。贤妹,你真好气概!好胆量!我朱仝真正惭愧死!”这些对原著合情合理的续写,不仅大快了读者之心,也让原著看起来更加真实而富有人情味。《残水浒》虽然视角独特,艺术水准尚佳,但人物性格在与原著的承接上仍旧显得有些生硬,缺乏转折铺垫。比如一开篇梁山好汉便显示出貌合神离的景象,完全没有原著中“上应天星”,生死与共之感;而且为了达到独恶宋江的目的,写宋江为求招安,同时向金国、赵宋暗送秋波,这就大大背离了原著对于宋江忠义形象的定位。宋江虽为达目的有时的确会不择手段,但在事关民族大义的问题上还是立场分明,不容有污的。不管怎么说,《残水浒》都是对《水浒传》一次大胆的重新解构,是必将具有深远影响和现实意义的一部水浒续书。二、《续水浒传》([民国]冷佛著)冷佛的《续水浒传》,于年间连载于长春《盛京时报》,共二十回。与民国时期的其他水浒续书一样,《续水浒传》也是从卢俊义惊梦写起。由于对梁山前途命运的认识不同,梁山人马逐渐分成两派,以林冲、鲁智深为首的多数将领主张招安,而以宋江为首的少数将领则暗中破坏招安,心怀不轨、图谋大举。最后,小说以张叔夜活捉宋江押送东京、大多数梁山头领接受招安而结束全书。冷佛的《续水浒传》乍一看与《残水浒》视角相同,内容相近,但细审之却发现,《残水浒》重在梁山内部的矛盾和分化,而《续水浒传》则着眼于外部的盗匪猖獗,山头林立,委婉表达的是民国时期中华大地外有列强环伺,内有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水深火热的社会现实,是典型的一部借水浒而讽时弊的小说,反映得是作者深切的忧国忧民之心。《续水浒传》不但立意高远,而且笔法精湛,对于梁山内部分化瓦解的过程描写得细致入微,合情合理,不似《残水浒》般那么生硬。该书起笔与《水浒传》连接流畅,过渡完美,随着情节发展,将宋江联合群雄独霸天下的野心与林冲等人心系招安,急欲救国的忠义之间的矛盾渐次展开,意外之余又感觉合情合理,避免了一脚踏空的突兀之感。《续水浒传》中的宋江因为周围环境的改变,使其埋藏心底称霸天下的企图变成可能,于是野心如荒草般开始疯狂成长,发出了与《水浒传》中宋江慷慨话宿愿截然不同的声音:“你我聚义,有甚的可怕的?得了意时,俺作个汉高祖,不得意时,就回俺梁山泊,也大方吃酒肉,论套穿衣裳。莫说没事,就闯出大祸来,似俺这当押司的、当教授的,也算这一生一世没有白来。设或有成,不都是赚的吗?”而此时以林冲为首的绝大多数梁山好汉都倾向于招安效忠朝廷,尽快结束割据乱世,救天下苍生于苦难。政治路线的尖锐矛盾,迫使宋江铤而走险雇凶刺杀林冲等,导致兄弟失和,梁山内部关系彻底破裂,最终走向截然不同的结局。《续水浒传》与其它水浒续书不同,它的着眼点不在于梁山的前途命运,而把重点放在了渲染大宋朝内忧外患、矛盾重重的社会环境,是作者对所身处的战乱时代的一种控诉和担忧。众所周知,冷佛创作《续水浒传》的年代正是中央集权松散,割据军阀横行的年代,这与书中所展现的山头林立,朝廷无能景象十分相似,作者借梁山内部的路线斗争,实则批判了像宋江一样为一己私立进而图谋天下,退而割据地方的军阀投机心态,迫切希望能够还权于中央政府,尽快结束纷争走向一统,使国家各项建设早日走向正轨。作者的良苦用心尽在洋洒笔墨之中,此书也是时代催生的一部喻世之书,是时政与古典名著完美结合的上乘之作。艺术成就:7.5TOP5 《古本水浒传》( [民国]梅寄鹤)《一百二十回古本水浒传》(简称《古本水浒传》,下同)是《水浒传》诸多续书中最为特殊的一本,从它面世之日起便掀起轩然大波,成为水浒研究领域最为白热化的焦点话题。《古本水浒传》引起如此大的争论倒不在于其文章的思想性、艺术性,而在于它的真伪之上。许多人穷尽一生旁引博证,深挖细斟,为了证明它的真伪可谓不遗余力。否定者认为此书狗尾续貂,鱼目混珠;肯定者则称其为“埋没的珍珠”,遗失的瑰宝。为此唇枪舌剑,笔来墨往,差点就要隔空叫骂,刀枪相向了。但在1992年张国光发表了《伪中之伪的120回,古本水浒传>剖析》之后,几乎便确认《古本水浒传》系其序作者梅寄鹤所伪续,其中最为有力的证据便是梅寄鹤的女婿王天如所撰《关于古本水浒传>》中明确地提到梅寄鹤“在进入中西书局后按照施耐庵的笔法思路,从原有情节中推演生发,关合连贯,继续撰写了后五十回,托名施氏原著,称为《古本水浒传》”。不过即使如此,仍有学者坚持《古本水浒传》为施公原著,虽然话语微弱,但也不必轻言否定。姚看江湖觉得真理之事向来都不以多寡而论,所有的推定假设都是无穷近地接近真理,但未必就是真理。《古本水浒传》究竟是不是古本,只要有一线的可能,就不必急于否定,一切都要看将来是否能有惊人的考古发现。就目前研究成果而言,梅氏伪托可能性确属最大。说完关于《古本水浒传》最为热闹非凡的真伪问题,再来谈谈诸多专家学者都甚少谈及的该书主旨和情节设置。《古本水浒传》的前七十回基本同于贯华堂本《水浒》,只是在七十回末做了一些改动,而后五十回却与通行的《水浒》在内容上大相径庭。在后五十回中,好汉们依然在水泊梁山继续着他们的英雄事迹,自始至终都没有受到朝廷的招安,是一个没有结局的续本,或者说只是将七十回本的水浒进行了时间的延续,并没有就梁山出路这一敏感性问题进行探讨。《古本水浒传》既自称为古本,在主题思想、叙事方式、情节描写和人物塑造上都最大限度地保持了与原著的高度统一。该书在主题思想上紧扣《水浒传》中“替天行道”的主线,倾注大量笔墨描写了梁山与腐朽官军、地方恶霸、绿林强盗等恶势力之间的斗争,将原著中“替天行道”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升华,同时将原著中嗜杀与歧视女性的思想也一并承袭下来,使人读来绝无接续之感;在叙事方式上借鉴了《水浒传》中后期最主要的“钟摆式的叙述方式”,即为了某一目的下山,然而引起轩然大波,最后功德圆满回山,完成一个钟摆叙述。许多个“钟摆式叙述”的叠加便形成了既丰富多彩又不觉单调乏味的精彩故事;在情节描写上承袭了《水浒传》规模宏大却在细节处井井有条的描写方法,使许多复杂的场景读来浅显易懂,不感繁杂;在人物塑造上不论是对原有人物的再发挥,还是对全新人物的新塑造,都很好地遵循了原著的风格,没有丝毫生硬堆砌之感。《古本水浒传》虽然在结局上没有突破原著的既定范畴,在情节上也没有重大创新,但它无论是主旨还是细节,都最大限度地与原著保持了很好的连续性,即使是伪托之作,也可谓与施公笔法风格最为一脉相承之作。艺术成就:8.0TOP4 《水浒新传》([民国]张恨水著)张恨水先生的《水浒新传》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正值山河破碎、民族危亡,张先生笔下水浒人物慷慨激昂的英雄事迹和视死如归的赴难精神对鼓舞全民抗敌起到了积极作用,是一部如《义勇军进行曲》般蕴含着浓浓爱国情怀的鼓舞人心之作,为那些蜗居于孤岛上海的人们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希望和慰藉。《水浒新传》开篇描写梁山兄弟盼望朝廷早日招安,蔡京等人阻塞招安之路,朝廷派侯蒙招安山寨,又被高俅、童贯害死,以致众人“有家难投,有国难奔”。后因探知童贯攻打方腊,梁山众人自危,吴用、卢俊义会同阮氏三雄出海探路,意欲到海上开辟新的根据地。在海州,吴用泄露形迹,众好汉被张叔夜围困,张叔夜说明招安之意。卢俊义回寨告知宋江,宋江等人欣然接受,于是梁山泊人马往海州投诚反正,“从此梁山泊只剩下四周湖泊,一片丘陵,作了渔翁农夫的世界。”梁山三万人马改编成海州忠勇军三十营。之后风云突变,金国大举南侵,山河破碎,百姓蒙难,代表大地主大官僚的朝廷军队纷纷不战而退,相反以梁山为代表的贫苦出生之士却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奔向抗金前线。书中浓墨重彩地重新塑造了卢俊义这一人物形象,将宋江的忠义、吴用的谋略与卢俊义的绝世武功融为一体,成为领导众好汉北上抗金的中坚力量。书中借卢俊义率领义勇之士孤军北上抗金的英雄事迹热烈歌颂了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而“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抗日勇士,而卢俊义口中“大丈夫生在人世,于可为之时,有当为之事,却不可放了过去”、“誓当竭尽忠贞。上报国恩,下答知遇,肝脑涂地,在所不辞”、“今晚我们突围,死生在所不计。大丈夫为国尽忠,死在疆场,那是本分”无不真切地再现了那些抗日勇士们当日赴前线以血肉之躯与日寇钢铁战车对抗的舍生忘死精神,是中华民族舍身报国思想的集中体现。艺术成就:8.5TOP3 《水浒后传》([明末清初] 陈忱)《水浒传》诸多续书之中,秉承《水浒传》主旨,延续水浒人物气质,连缀水浒情节最好的当属明代陈忱的《水浒后传》。陈忱的《水浒后传》是从百回本的《水浒传》结尾处开始续起的,作者接受了梁山好汉受招安、征讨辽国、方腊,最后宋江等人被奸臣鸩酒毒死“神聚蓼儿洼”这一结局,在叙事时另辟蹊径。《水浒后传》根据《水浒传》关于李俊“乘驾出海”、“投化外国”、“后来为暹罗国之主”的叙述演化而来。小说以“天败星”阮小七开篇,通过阮小七的星号以及所遭遇的种种迫害,强烈地预示着风雨飘渺的北宋王朝不可阻挡的败灭进程。书中承既“乱自上作”、“官逼民反”的水浒主旨,将动摇王朝根基、迫使好汉重新聚义的根源指直以蔡京为首的贼佞集团。正是蔡京等奸臣:“凡系梁山泊招安,不论居官罢职,尽要收管甘结”的行文才又将梁山好汉重聚。最终,在朝廷的排挤和打击之下,在与地方恶霸的斗争中,在抗金时与叛国贼的对抗中,梁山好汉坚守忠义,英勇抗争,并且到海外谋求发展,避免了《水浒传》中的凄惨结局。陈忱很好地继承了施公赋予原著的思想灵魂,无论是人物刻画的细致入微点,还是谋篇布局的气势恢宏处,无不与原承袭一体,贯穿如一。同时在不损害原著精髓的基础上又敢于创新,大胆开拓,以侠肝义胆,精忠报国的思想,慷慨激昂、气势磅礴的笔法,将水浒的最强音奏向了更加深远,是公认的一部对《水浒传》最好的正面续书。艺术成就:9.0TOP2 《荡寇志》([清]俞万春)在《水浒传》诸多续书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荡寇志》,这部小说从问世之日起便饱受争议。爱它者认为这是一部匡扶正统、抑制祸乱的忠义之作;恨其者认为它完全是一部污蔑起义,歧视革命的献媚之书,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可以说此书是水浒诸续书中读者立场最鲜明,爱憎最明了的一部书,相信没有多少人会持中立观点看完此书,除非他不曾受《水浒传》一丁点儿的影响。《荡寇志》又名《结水浒传》,作者俞万春(),此书草创于道光六年(1826),写成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间“三易其稿”,首尾历22年,是俞万春的心血之作。俞万春生于清朝鼎盛的乾隆道光时期,他的立场和经历决定了此书诋毁梁山、维护正统的基调。该书从金圣叹腰斩的七十回续起,主要塑造陈希真、陈丽卿父女作为正面形象,描写对梁山好汉的围剿和镇压。小说刊刻于咸丰二年(1852年),为《水浒传》翻案之作,对后世小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此书,姚看江湖接触甚早,几乎是与《水浒传》同时,当时完全是冲着“梁山”二字去的,根本不知道这是一部反水浒的小说。观看此书的过程完全是怀着“民族恨、阶级仇”的义愤填膺心态看完的,每到梁山战败之时,便怒不可遏,几欲撕之。梁山好汉形象之高大在当时十来岁的我心目中,不压于今时今日金太阳在朝鲜人民心目中的神圣。看到梁山好汉沦为反派,惨遭诋毁,简直让人怒不可遏!从此该书便远离我的视线,被我永久屏蔽直至今日。为写此文,我才又一次翻阅了《荡寇志》的相关资料,感觉却与当年大有不同,或许这与年龄、阅历以及看问题的角度有关吧。首先,不得不承认俞万春确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巨匠,将人物、故事与原著糅合的如此完美,堪称反水浒题材的经典。倘若俞万春不受原著的诸多羁绊,潜心创造一部独立小说,其水准相信不会比《水浒传》本身相差太多。鲁迅先生就曾盛赞《荡寇志》的艺术水平:“书中造事行文,有时几欲摩前传之垒,采录景象,亦颇有施罗所未试者。”黄摩西甚至说:“《荡寇志》警绝之处,几欲驾耐庵而上之。”其二,《荡寇志》虽然有许多值得批判的地方,但也不能因为热爱《水浒传》就一棒之将其打死,毕竟《水浒传》中也是精华与糟粕共存的,《荡寇志》算是它的一面镜子,对于客观理解水浒也有很有帮助。要想认清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研究对手眼中的自己,对于赏析名著亦是如此。艺术成就:9.5TOP1 《金瓶梅》([明]兰陵笑笑生)举世瞩目、万人景仰,陪无数宅男骚客走过寂寞难耐岁月的千古名著《金瓶梅》,无疑是《水浒传》众衍生作品中知名度最高,影响最深远,内容最“糟粕”的一部奇书,其地位意义已经直逼《水浒传》本身。《金瓶梅》并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水浒续书,可能说它是衍生作品更为贴切。本期《水浒TOP10》之所以起名《水浒十大衍生小说》,而非《水浒十大续书》之名,则完全是因为这部《金瓶梅》,足可见此书在姚看江湖心目中的特殊地位。《金瓶梅》的内容已无须多讲,因为它早已深植人心,每个人闭眼处都能浮现出那些堪称华彩的惟美场景;《金瓶梅》的“糟粕”也无须再批,因为它本就是人性的真实绽放,正如我们津津乐道于美食的诱人而毫不避讳一样;《金瓶梅》的地位根本不必再质疑,除非是心存扭曲的非正常之辈,才会借批此奇书来掩盖自身的无能。《金瓶梅》的意义早已超越了书的范畴,完全是一片可以给心理荒漠带来希望的绿洲,一朵可以拯救久旱禾苗于绝境的云雨,一根可以让低级趣味升华为艺术的魔杖。自《金瓶梅》诞生之日起,不知让多少无知之人窥探到神奇技法的眼花缭乱,让几多干涸久旱之士经历雨露滋润的酣畅淋漓。相信任何男人都向往过西门大官人的逍遥快活,任何女人都渴望过葡萄架下的自由奔放。总之,无论何时何地,《金瓶梅》都是中国人爱之也深,讳之也深的特别之书。《金瓶梅》实是《水浒传》无意中带给世人的一份厚礼。艺术成就:10续书的创作远比另起炉灶来得更为艰难,续书中要依附于原著的语言、人物、情节,既要做到转承无间,毫无间隙,又要吸引读者,另现亮点,非一般能力者不能创造颇具影响的作品,所以上述水浒续书无论主旨是否符合各人心意,但单就艺术水准而言都非常值得我们钦佩。能写出水浒续书之人,必是对水浒本身研究精细之人,所以研究水浒衍生小说,也是从另一个角度对《水浒传》的深层次理解。附:其它一些有影响力的水浒续书简介:《宣和谱》( [清] 介古逸叟著):《宣和谱》又名《翻水浒》,顾名思义,即推翻《水浒》,匡正社稷,共二十回。主要写《水浒传》中曾出现、但没参加梁山起义或与梁山好汉作对的人,如王进、栾廷玉、扈成等人。这些人被描述成响应朝廷号召的义士,他们自愿组织起一支武装,最后剿灭梁山,杀尽水浒英雄。《水浒中传》( [民国]姜鸿飞著):1938年出版的姜鸿飞著共三十回,上接金本《水浒》,下连陈忱《水浒后传》,是一百二十回本《水浒》后五十回的修改版。书中主要描述了林冲和卢俊义的师傅周侗为张叔夜招安梁山好汉而奔走说服,当时边境有事,朝廷招安梁山好汉,是请他们为国家讨贼安境。第一次请侯蒙前往招安,被陈丽卿假扮一丈青杀死,真假昭雪后,朝廷第二次派宿元景去招安。梁山众好汉多因避祸上山,久有归朝廷心意,于是接受招安,进京面见道君。不久,就被派去征讨猿臂寨,抵抗辽国侵略,征讨方腊。《水浒别传》( [民国]张恨水著):《水浒别传》是张恨水先生早年创作的小说,发表于北京《新晨报》。从日开始连载,至日结束,历时一年又十个月。张恨水先生曾回忆说:“这书是我研究《水浒》后,一时高兴之作。写的是打渔杀家那段故事。文字也学水浒口气。这原是试试的性质,终于这篇《水浒别传》,有点成就,引着我在抗战时期,写了一篇六七十万字的《水浒新传》。”因此《水浒别传》可看作张恨水先生创作《水浒新传》的探路之作。《水浒外传》( [民国]刘盛亚著):刘盛亚《水浒外传》和张恨水《水浒别传》一样,都是从脱胎于《水浒传》的一部著名续书《水浒后传》而成的京剧《打渔杀家》而来,可看作续书的续书。《戏续水浒新传》([民国] 嘉鱼著):嘉鱼的《戏续水浒新传》是一部特殊的水浒续书,可算作续书的续书。张恨水创作的《水浒新传》在报刊上连载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后由于上海沦陷而中断,在此期问,应读者要求,嘉鱼(原名钟吉宇)接着张恨水《水浒新传》第四十六回写起,于1942年3月到1943年3月在上海《吉报》上连载了《戏续水浒新传》。全书以战争为主线贯穿,多写行军用兵、战场交斗,与张恨水《水浒新传》的风格虽有不同,但主旨一致。《水浒还魂记》( [民国] 张箇侬著):《水浒还魂记》,全名《绘图说唱水浒还魂记》,是新近发现的一部民国水浒续书,由上海大同书局刊印于民国十三年(1924)秋,作者张箇侬。该书从卢俊义惊梦写起,接续的是金圣叹七十回本,现存初集、二集,是一部未完之作。二集第十二回结尾部分,广告了下集相关内容:毕竟梁山泊如何结果,请看下集分解。看官,下集中有:“济南府吴用设计,虎狼窝英雄交锋,公孙胜计赚高太尉,张邦昌智审呼延灼,结内患柴进入京,贬叔夜童贯弄权,遣刺客梁山泊会议,盗监约河间府逞谋。”书如常山率然,首尾相应;文如平原走马,骋驰自如。要知后事,请观后文。
N同时转发到微博
馆藏&64716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东快书武松打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