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好山村老妇的肥田沃土作诗一首

查看: 6968|回复: 25
传承常熟诗脉,研究虞山诗派
传承常熟诗脉,研究虞山诗派关键词:虞山诗派& && & 定义& && & 流派& && & 家族& && & 诗话& && & 在文化建设大潮中,常熟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虞山福地的虞山诗派,虞山画派,虞山琴派,虞山印派,民间山歌……传承有序的艺术样式,琳琅满目,争奇斗艳。其中,“虞山诗派”最为人瞩目。它影响大,内涵丰富,争议也多,如何研究传承这笔遗产,让常熟诗脉一线贯注,发扬光大,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此文试图对明,清,民国常熟诗词最为鼎盛的三个历史阶段,优秀的作品与著名的诗人,作一番梳理,以期同好们深入研究与传承。疏漏与谬误在所难免,希望大家弥补订正。& && && && &&&一.“虞山诗派”如何定义?& && & “虞山诗派”通常定义为:明末清初以常熟虞山命名的东南诗坛重要流派,以钱谦益为首,包括其门生冯舒、冯班、瞿式耜,族孙钱曾、钱陆灿及吴历等。虞山诗派最大的特点是学古而不泥古,积极主张诗歌革新并能取诸家之长而自成风格,对东南诗坛的繁荣作出了一定贡献。& && & 这个定义对“虞山诗派”的年代、地域、人物构成、艺术特点以及对周边的影响作了说明。看似周密,其实并不完善。& && & 首先,“东南诗坛”地域过于狭窄。清初的“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都是东南人,但影响遍及全国。尤其是钱谦益,门生众多,遍及四海,全国各地来虞山脚下,拜师求知的人,用牧斋的话说:
& && & “洛中之冠带,汝南之车骑,蜀郡之好事,鄠杜之诸生,闻声造门,希风枉驾,履舄交错,舟船填咽,邑阒然其无人,空山为之成市。”﹙《初学集·明发堂记》﹚& && & 这等影响力,“东南”一隅哪里包容得了?& && & 其次,派内诗人圈定了两个条件,一是常熟人,二是亲聆牧斋教诲的弟子。这就把牧斋的外地弟子排斥在外,如福建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浙江的忠臣良将汪乔年,把牧斋视作“生平第一知己”,继牧斋主盟诗坛的山东王士禛,都不在其内。同样,本邑蒋氏望族也不在其内,蒋棻,蒋伊,蒋廷锡,蒋溥一家四代,与钱谦益及弟子年代接近,且门庭显赫,诗作上乘。蒋与钱的老家一个在港口,一个在鹿苑,算得上隔壁乡邻,却不在派内。使人联想到,他们是否有过过节?蒋伊为一代名臣,绘《流民图》,皇上案头作日常警戒图本,他的格言诗《枕函偈语》,平实如话,机锋尽在不经意间:行年七八总徒劳,没耳真人听海潮。莫怪去时无一语,本来原不挂丝毫。蒋廷锡的伤时忧民诗作,酷似白居易的“新乐府”,如《麦荒》:油油数千顷,空烂靡有遗;大麦既淹死,小麦亦披离;农夫束手待,野老吞声悲;一雨千万泪,天公胡不知。如《米荒》:去年谷未登,有吏催纳粟;三日一程限,五日一鞭扑…终冬宫报计,征科十分足;上官见之喜,贤哉此民牧。清初本邑诗人徐兰,也不在内。徐兰最著名的诗《出居庸关》,人们说它已胜过唐代的边塞诗: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他的《松山》,奇警过人:一峰飞人云,云欲椎之出。一峰飞出云,云故攫之入。“虞山诗派”实指一门一户,不够大气,似该有所调整。“虞山诗派”班子,具体说来,有两班人马。第一班人马:钱谦益()挂帅,他的诗歌创作出入唐宋,成一家面目;诗歌理论也成一家之言。冯舒(),冯班()兄弟有“海虞二冯”之称。《四库全书》收有他俩的著作,编者导读:“舒之论诗,讲起承转合最严;而班之论诗,则欲化去起承转合,定法微有不同。然二人皆以晚唐为宗……其说力排严羽,尤不取江西宗派,持论亦时有独到。” 瞿式耜()南明吏、兵两部尚书,留守桂林抗清,被执赴难。所作诗,多忧国伤时之叹。柳如是(),钱谦益妾。诗文文采斐然,情辞婉丽。 陆贻典(以后)牧斋弟子,其论诗,谓法与情不可缺一。曾编撰同里诗人作品为《虞山诗约》。 钱曾()钱谦益族孙,诗取法晚唐,典雅精细,陶冶功深。钱谦益评道:“观遵王新句,灵心慧眼,玲珑穿透,本之胎性,出乎毫端。”钱龙惕(以后)钱谦益侄。谈古赋诗,以吟咏为乐。国变之后,杜门息影,其诗抒一己情愫,览古吊今,感事伤时,抑郁慷慨。何云,同乡,与钱谦益,瞿式耜交往甚密,多有诗词唱和。& && &第二班人马:钱陆灿()钱谦益族孙,学诗于吴伟业。高才嗜古,诗歌骨力雄厚。尊崇钱谦益,其诗“其健得之于曹子建,其邃得之于阮嗣宗,得李之豪陈之劲,得杜之大韩之雄”,骨格苍老,有沉雄之调,高旷之思。晚年齿尊名高,继钱谦益后“长东南文坛数十年”,“巍然领袖一方”。虞山诗派自钱、冯去世后,由钱陆灿主盟。这时的虞山诗派主要人物有王誉昌,(以后)从钱陆灿学诗,工锻炼,一字一句,务极新巧,而骨干峻拔。钱良择(1645—?)钱陆灿族子,与弟中枢并以诗名,人称“虞山二钱”,与查慎行订金石交,为诗气雄调响,豪放激昂。 严熊(),牧斋学生,严讷后代。钱谦益谓其诗披华落实,自有一种不可磨灭之气。 张远(),诗文书画无不精通,且发自天然,不拘成辙。论诗反对因袭前人,诗言志而已,不受束缚而匠心独运。 冯行贤字补之,冯班长子。早年诗歌学其父,后学白居易,变绮丽为清真。吴历(1632年—1718年)书画家,天主教传教士,号墨井道人。学诗于钱谦益,学画于王鉴、王时敏,有《墨井诗钞》。传统所说的“虞山诗派”人物,或亲属,或学生,都是亲缘极近的人员组合。另外,定义论及“虞山诗派”的艺术特色,用一句“学古而不泥古”“主张革新并取诸家之长”,实在是一句说了等于没说的话。任何艺术样式,都要继承传统,这就是“学古”,都要推陈出新,这叫“不泥古”,所以,这句话套在任何有造诣的艺术家头上都是合适的,普遍性的东西,不能称作“特色”。定义者为什么把普遍性借用来作“特色”呢?除了标志它摒弃前后七子的流弊之外,自有他的难处。牧斋和他的常熟弟子,诗歌风格很不统一,牧斋与冯班的诗风就不一样,冯氏兄弟也有差别。尤其是第二盟主钱陆灿,学的是娄东诗派鼻祖吴伟业的精巧,诗名大著后,回乡主盟虞山诗派,续牧斋的香火。如此一个诗派,很难理出它的总体艺术特色。定义者只能用一顶大帽子套在它头上。说错,这话也没错;你说合适,实在是大了一点。论“虞山诗派”的特色,首先要研究钱谦益诗歌的艺术特色。钱谦益的诗歌主张:“诗者,志之所之也。陶冶性灵,流连景物,各言其所欲言而已。”,他进一步说:“古之为诗者有本焉。国风之好色,小雅之怨诽,离骚之疾痛叫呼,结樯于君臣夫妇朋友之间,而发作于身世偪侧,时命连蹇之会,梦而噩,病而吟,春歌而溺笑,皆是物也,故曰有本。”“志”,指生活中领悟到的道理,等于宋诗人的理趣。“本”,指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人、事、物的具体形象。游国恩在《中国文学史》中评钱谦益:“实际上他是当时文坛领袖。他力排七子‘诗尊盛唐而文学秦汉’,转移当时诗文创作的风气。”“他的诗歌风格接近晚唐和宋代的诗,有些创造性,同时诗歌技巧也相当成熟。”晚唐诗风,就是杜牧的清新,李商隐的华丽朦胧,罗隐,杜荀鹤等人的警辟。宋诗特点是重视理趣。体现这种风格的,可举牧斋早期的闲适小品《蛱蝶词》为例:小院廻廊日渐西,双双戏影共萋迷。春风自爱闲花草,蛱蝶何曾拣枝栖。但是,牧斋最为人称道的是后期作品,特别是《秋兴》《后秋兴》几组诗,这与游国恩的评论不合。请看:《后秋兴》中的一首: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姮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明亡的切肤之痛,寄人篱下的沧桑之感,哀怨顽艳而激扬苍凉合而为一,笔意恣肆纵横,凌云健笔,与杜甫同类作品相比,难分伯仲。游国恩是不是只读了《初学集》,而漏了《有学集》和《投笔集》?牧斋同时代的凌凤翔在《初学集序》中称:“前后七子而后,诗派即衰微矣,牧斋宗伯起而振之,而诗家翕然宗之,天下靡然从风,一归于正。其学之淹博、气之雄厚,诚足以囊括诸家,包罗万有,其诗清而绮,和而壮,感叹而不促狭,论事广肆而不诽排,洵大雅元音,诗人之冠冕也!”这不免有溢美之嫌。清·金俊明评论牧斋:“托志遥深,庀材宏富,情真而体婉,力厚而思沈”。这比较接近事实。今人陈寅恪认为:“《投笔》一集实为明清之史诗”“乃三百年来之绝大著作”。陈寅恪是大学者,他把牧斋放在历史长河里考量,自有他的道理。显然,各家的评论有很大的出入。钱谦益明亡前的《初学集》,明亡后的《有学集》,生命末期的《投笔集》,在艺术风格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如何评估他以及整个“虞山诗派”的艺术特色,仍然有待人去探求和争鸣。以我浅见,钱诗在内容上,敢于参与社会,挑战敏感话题,以至不容于天启,崇祯政界,死后还触乾隆之怒;在艺术风格上沉雄刚健,流丽机巧,事理一体;在诗法笔触上,波谲云诡,汪洋恣肆,决渎益智。他不仅是清初的卓然大家,其现实主义诗风影响了有清整整一个朝代。“虞山诗派”似可分“狭义”与“广义”两说。“狭义虞山诗派”指钱谦益和他的常熟弟子。“广义虞山诗派”可涵盖明、清、民国三朝的常熟诗人,及钱谦益散布各地的弟子。这样便于我们作综合研究。
好文,对虞山诗派的成因和源流剖析的细致!
洋洋洒洒!孙老师呕心沥血!我辈叹服!
二.如何看待钱谦益前,明代常熟诗坛的诗人?
& & & & 钱谦益无疑是常熟诗坛无可匹敌的高峰。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钱氏的崛起,建立在明代常熟诗坛一波接一波涌现的诗坛奇才的基础上。这些才子,众星灿烂,其中最为耀眼的有:明初的陈基,弘治,正德年间的徐祯卿,桑氏家族,嘉靖,隆庆年间的钱藉,扬仪等人。
陈基()原籍浙江临海,后移居常熟河阳山。元代经延检讨。张士诚起兵,被邀至幕下,参太尉府军事。张士诚重要文书,多出自他手笔。张士诚亡后,朱元璋召他参修《元史》。书成,赐金而还,定居常熟。陈基居室为“夷白斋”。著有《夷白斋稿》35卷,外集1卷。直到暮年,陈基对旧主张士诚还很怀念,他的《偶登凤凰山有感》:“一望虞山一怅然,楚公曾此将楼船。间关百战捐躯地,慷慨孤忠骂寇年。填海欲衔精卫石,驱狼愿假祖龙鞭。至今父老犹垂泪,花落春江泣杜鹃。”张士诚麾下的陈基,如朱元璋手下的宋濂,刘基。2 Y" X3 @7 I* @% N6 N& a. g
& & & & 陈基的诗英气逼人,非常人可为。 经营天下,戎马倥偬之余,用笔着墨,志烈气豪,渲染了一幅幅英雄创业图,有隆中诸葛,高阳酒徒的风致。8 ?& p$ h/ @" \- k
& & & & 他的《北门夜泊》:) [; c2 z+ a8 C0 A$ ^/ I; q
一棹琴川路,频年此往还。海风寒挟雨,戍火夜连山。泽国龙分节,边城虎踞关。故人南省幕,退食珮珊珊。" z6 I- A& R2 q, A
& & & & 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甲前集》“陈学士基”条中评说:“敬初﹙陈基的字﹚在藩府,飞书走檄,皆出其手,敌国纷争,语多指斥。吴亡之后,吴臣多见诛戮,而敬初以廉谨得免。今所传“夷白集”者,指斥之词,俨然罗列,后人亦不加涂窜,太祖之容敬初,何啻魏武之不杀陈琳。”
徐祯卿(年)常熟梅李人,后迁居苏州阊门,和唐寅、祝允明、文徵明并称“吴中四才子”。徐“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16岁著《新倩集》,知名于吴中。弘治十八年中进士,授大理寺左寺副。正德五年贬为国子监博士。徐祯卿在诗坛有特殊地位,为“前七子”中坚。其诗格调高雅,驰骋于汉唐之间,虽刻意复古,仍不失吴中风流之情。“四才子”中,唐寅、祝允明、文征明三人,以画或书法蜚声于世,独徐祯卿以诗歌名满士林。清人沈德潜编选《明诗别裁集》,四才子诗,只收录徐祯卿和文徵明两人,文徵明仅录两首,而徐祯卿诗竟辑录二十三首之多。所作《谈艺录》,在明代诗话史乃至整个中国古代诗话史中都是屈指可数的精品。《明史》有《徐祯卿传》。) I: H! I4 b+ W$ G1 y
他的《青门歌送吴郎》:& y$ X! v$ F9 b. |: k&&J
吴郎醉嗜长安酒,落魄自言为客久。走马频看上苑花,回鞭几折青门柳。青门曈曈鱼钥开,乳燕游丝相逐来。柳下雕鞍留别袂,花间酒盏覆苍苔。浮云去去辞城阙,芳草连天那可歇。野店春风听早莺,关河晓树悬星月。千里淮流双画桡,广陵驿前逢暮潮。落日帆归扬子渡,青山家对伯通桥。吾家流水元非隔,宛转胥台通巷陌。草长难寻仲蔚居,林深不辨陶潜宅。清溪屋下可垂纶,复有莼羹足献亲。君归倘食冰丝鲙,为念羁栖塞北人。/ s( H; e1 E) Y* |+ w9 s
& & & & 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丙集》“徐博士祯卿”条目中评说他:“词旨沈郁,遂闯晋宋之藩,凌躐曹魏,长宿惊叹,号为文雄。专门诗学,究订体裁,上探骚雅,下括高岑,融会折衷,备兹文质,取充栋之草,删存百一,至今海内,奉如珪璧。”钱谦益可惜徐祯卿后来加入了“前七子”的队伍,“颇有‘邯郸学步’之诮”,然而,他指出,他的“标格清姸,摛词婉约,绝不染中原伧父槎牙奡兀之习,江左风流,故自在也。”; a6 z1 u% R, i, P) D+ R6 I& `. v
& & & & 桑氏家族是明代常熟大族,桑琳,桑悦,桑瑾,桑瑜,父子叔侄都有诗名。
桑琳()性恬淡,学黄老养生之术。结庐穿山,年八十余卒。有《鹤溪集》。
他的《月夜登乌目峰 》% e+ S% X&&W& j$ U7 B+ E5 s
凭虚直上最高峰,银汉无声露气浓。 万国山河明有月,四山松桧静无风。 &&P9 F3 ~; j7 c( {; |
吹笙便欲招黄鹤,过海还须驾玉虹。 醉吸素华餐沆瀣,此身如在水晶宫。" A9 c&&W& J+ J( R
流丽畅达,飘飘欲仙,李白执笔写意,也不过如此。。* D5 R: d4 G2 D( u0 }+ h9 G
桑悦(),成化元年举人,会试得副榜,桑琳儿子。除泰和训导,迁柳州通判,丁忧,遂不再出。以孟子自况,谓文章举天下惟悦,次则祝允明。工于辞赋,所著《南都赋》、《北都赋》颇为有名。读阮藉《咏怀》有感为作《感怀诗》。沈周的《赠桑柳州》,描写他:“驰驱一倅厌为州,归来高闲未白头。竹箧理诗春草乱,糟床听酒夜泉流。农桑旧课今家事,山水清谈旧宦游。因爱两湖风月好,今日知买木兰舟。# V, \7 e/ B! w8 e
桑悦的《感怀诗》之一:
长江有鱼目,圆明映清秋。穿缀作环佩,映带珊瑚钩。北海波浩荡,风逆无行舟。鲛人数行泪,滴滴沉中流。&&L1 Q3 t/ U; k2 h% P4 _! M
钱谦益在《列朝诗集小传•丙集》“桑柳州悦”条目中说他:“民怿﹙桑悦字﹚在燕市,见高丽使臣市本朝都赋无有,心窃耻之,作《两都赋》,慕阮公《咏怀》,作《感怀》五十四章,居长沙,著《庸言》,自以为穷究天人之际,非儒者所知也。吴郡阎起山秀卿作《二科志》,以民怿首列狂简,曰:‘狂者未尝无人,至如民怿,可与进取者也。’余少尝著论,以秀卿为深知民怿云。”《明史》有《桑悦传》,全文抄录牧斋此文。
! j2 {3 A( F) ?% N1 R& z" H1 u9 }
桑瑜,官温州通判,有政绩。四十五岁退职家居,经常与桑悦的学生,县令杨子器诗词唱和。主编《常熟县志》,俗称桑志,有《寒青集》。; O% B2 o/ U8 X. F. E
& & & & 他的《和“登高倡和”》:
真率无拘礼数宽,斯文相叙觉情欢。岩前雨过宜穿屐,头上云飞不碍冠。
黄菊笑簪霜鬓短,苍松吟倚玉楼寒。明年我辈还来此,只恐茱萸不奈看。
& & & & 诗语流畅,不事雕饰,自有亲切感人处。
& Z* m% |' G5 w. ?$ Y&&C* x, b
桑瑾(),字廷璋。景泰举人。处州通判,兴修水利有功。有《三经集说》、《梦窗杂记》等。
他的《与沈石田游西岩寺》
西岩一曲入山遥,风送花香落酒瓢。行尽清溪方见寺,忽逢飞瀑又凭桥。
低低茅屋霏茶霭,远远莺声在柳条。自笑此生真落魄,薄游又赴远公招。4 g: R+ C& t&&_- b3 s. [2 ?: ]
此公之作,较之桑瑜,更见细腻圆转,活泼生动。( v4 W& i1 X. g$ B1 X/ i
& & & & 明代桑氏一族,多担任中下级官员,后来都厌弃官场,散居支塘,任阳,双凤一带,躬耕垄亩。" ~2 w' o* ~" v2 Z
杨仪,钱籍都是嘉靖初年进士,都是宰相夏言的学生。夏言被严嵩倾轧至死,杨仪,钱籍也以站错队,官场立足不住,解职回乡。! g3 \6 m$ \1 f
杨仪﹙﹚嘉靖四年进士,官山东守备,夏言被杀,杨仪辞职回乡。与唐寅等吴中才子交游。他是明代中期较重要的小说家、藏书家。创作有&高坡异纂&三卷、&金姬传&一卷、&保孤记&一卷等,是明嘉靖时期风格独特、颇富个性的小说作品。熟语:“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成百年身”出自杨仪的《明良记》。杨仪与同邑钱籍争执,含恨而逝,他的“万卷楼“藏书被外甥,松江莫是龙所得。
他的《月下琴行》:
铜龙水滴春夜长,明月悄悄窥西堂。饮茗读罢《招魂》章,持炉添火烧沉香。% n& H+ c7 l7 r' {$ [1 F2 m
瑶琴脱却紫绮囊,玉轸拂拭生辉光。举手一拨生琅琅,宫商角征相低昂。清如瑶台老鹤涙松霜,和如高岗彩凤鸣朝阳。适如渔父濯足歌沧浪,怨如昭君马上啼红妆。轻如落花飞絮春茫茫,重如六丁雷斧摧扶桑。缓如鱼逐细水流春塘,急如狂风捲海波涛扬。悄然弹罢倚绳床,千思万虑都消亡。不闻人语喧东墙,满庭簌簌飞寒霜。《广寒》一曲叹已亡,至今弹者怨嵇康。我今欲换《流水》腔,知音人在天南方。不如收拾天将旦,水云林下寻王郎。
& & & & 摹声像形,如在目前,联想排比,势如奔浪,静夜怀远志,林下觅知音,含义隽永,志趣自在言外。
/ B9 h) E# o2 R* I
钱籍,嘉靖十一年进士,任严州遂安知县,主持考试,选拔名士茅坤,升任南京御史,中蜚语而罢归。年八十五卒,有诗集《海山集》。
钱籍是位传奇人物,一生都是故事。钱籍在御史任上,案办扬州府同知夏恩仪。夏公子富,扬州一霸,霸占良家女吴琴怡,吴的哥去夏府论理,被夏富打死。妹妹与之拼命,被勒死。两条人命,轰动扬州。众秀才告到府衙。夏恩仪串通知府,将子藏匿,反诬吴家行刺官员。这事闹到京城,朝廷命钱籍调查。钱秉公办事,把夏富绳之以法,夏恩仪降为县令。夏恩仪怀恨在心,伺机报复。钱籍罢官回乡,做了隐士。
他见虞山剑门奇险一壁,有一线隙缝,却能上下,便招工匠,开凿石阶。又在剑门之巅,建一石亭,名为剑阁。阁上作一联:“无边风月供嘲弄,有主江山属剪裁”。此事被夏恩仪探知,“风月无边,怎么随便嘲弄;江山有主,怎好再次剪裁。”这是反联。夏写奏折,送到京城。钱籍突接京城好友来信,知道事情紧急,马上叫来石匠,重写一联: “ 绝壁剑开,伊阙羊肠应说险;重湖镜开,洞庭彭蠡合争奇”。石匠挑灯夜战,未等天明,新联重新刻好。朝廷派来的钦差,登上剑门,放眼望去,昆承湖、尚湖水平如镜,山风吹来,心胸豁然,俯瞰剑门,绝壁凌云,险峻无比,再观钱籍的剑阁一联,大加称赏,说:“把眼前的昆承湖、尚湖比作洞庭湖、鄱阳湖,把剑门比作洛阳的龙门,突出了剑门之险、两湖之奇,真是上等楹联。”钦差未查到什么,一笑去了。钱籍度过了一劫,他却没有度过第二劫。0 M$ @; q9 Y/ ~, v
钱自负才气,豪于诗酒,他家濒临江海,取鱼盐蜃蛤之利,有庄园四十多处,农田三万余亩,财货山积,家口千计。以至园林亭榭之美,歌童舞女之妖,画船骡马之盛,莫可殫述,招延宾客,盛饰声伎以自娱。他和杨仪都以诗文自诩,文人相轻。江阴县令很敬重杨仪。钱籍写诗去见县令,县令问杨,钱籍如何。杨说,没听说过常熟有这么一个人。过一会,杨说,啊,想起来了,他是我们县的强盗头子,你怎么跟这种人打交道?钱籍听到传闻,恨得咬牙切齿,诬告杨的儿子杀人,抓进监狱,打得皮开肉绽,许多人居间调定,才出狱。杨一气之下死了。杨的外孙莫是龙告状到御史府,告钱籍交结剧盗,鱼肉乡民。御史再次办案钱家,确有其事,钱籍的两个儿子和几个为匪的悍仆关死狱中,家产被地方豪绅瓜分一空。钱籍逃到苏州的女婿 家仅以身免。这女儿女婿也有故事,原来,钱六十岁收一十八岁小妾,同房时,自己十八岁的小女儿闯了进来。钱突有所悟,把小妾认作女儿另房安顿。后嫁到苏州,钱终老在这干女儿家。
他的《题福山新城》:& O5 I2 G/ @2 K9 z. I- B; [/ [
高城雄亘釜山隈,表里山河亦壮哉。东压岛彝三楚隔,西分星汉九天开。风涛挥霍金为键,日月回旋玉作臺。海外于今称有截,论功何愧列三台。
钱籍的诗豪气磅礴,境界开阔,想象丰富,形象生动,大手笔气象。钱陆灿% k- I3 \! e3 H: B2 j+ u. I
的《康熙常熟县志•文苑》中评钱籍:“籍负才气,豪于诗酒,招延宾客,盛饰声伎,以自愉快。赋《江南春》词,为宰相夏言所赏。”评杨仪:“构万卷楼多聚宋元旧本,江左推为博雅。然性高亢,傲睨一世,与乡缙绅会饮,鄙其无文,据席假寐,不交一言,为时所嫉。”8 @* Y7 ^; P7 F: ^1 a- V+ H9 C( T
& & & & 杨仪,钱籍,为官有政绩,做一介平民却输得一塌糊涂,含恨而死。输在他俩不作圆滑处世,秉性独立,这种心情中人,是真正的诗人性格。/ f&&@6 M- `1 s! N. L/ r5 }% a" G
& & & & ; l2 k+ Q0 ~: G% i% n/ f/ S
明代常熟名诗人辈出,其作品如星汉灿烂,正因为有这块诗的肥田沃土,明末清初,才会崛起钱谦益这样的大诗人。
& & & & 研究钱谦益与明代常熟诸位诗人之间的源流,传承关系,正是今天我们要做的工作。
三.如何看待“虞山诗派”之后,有清一代到民国年间,常熟诗人的成就地位?
钱谦益的诗歌,在内容上,参与社会,干预生活,真切地抒情言志,多触及朝廷敏感话题;在形式上,依凭二杜,转益多师,推陈出新,卓有造树。尽管被乾隆厌恶,有清一代,贬斥为禁书,但他的诗风一直是清代而至民国的基本法式,明代前后七子的盲目模仿,空洞无物的颓风再没有在诗坛重现。谭纪文老师把牧斋诗看作学者诗,梅村诗看作才子诗,可存一说。
& & & & 整个清代,常熟诗歌创作进一步繁荣,影响更为巨大,我们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察看评估:
/ z' |&&{8 [, U
1.& & & & 清代各诗歌流派中,常熟诗人的地位及创作成就:5 m9 A&&e. P# q& a* y/ Z( g
% M$ z&&O* A0 N
以山东王士禛为代表的“神韵派”,常熟诗人有徐兰、陆辂等。6 v- d) n# c/ j/ P1 g# N
徐兰,上文略有介绍。4 M% Q: r, }&&f! N- v! |* W9 u
& & & & 陆辂,生卒年不详,待考,和钱陆灿等人常作诗酒之会,是清初常熟诗人群中的重要一员。官宦子弟,官恩县县令至抚州通判,在抚州为汤显祖修“玉茗堂”。他在虞山东麓凿石为园林“嘉荫园”,亭台池沼,绣阁帘栊,为城内胜境。中有“十五松山房”,是诗人聚集吟诵之地,有“嘉荫堂”十咏。佳句有“歌声花底出,月影树梢来”。他九十三岁去世,子孙辈都是举人。
他的《玉茗堂彻夜演〈牡丹亭〉有题》:
百年风月话临川,锦绣心思孰与传。一代人文推大雅,三唐诗格会真诠。常看宦味如秋水,却任闲情逐暮烟。奇绝牡丹亭乐府,声声字字彻钧天。7 F5 J( B# t! Z&&V: G# g% O
诗句对仗得工整,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王士帧自京师寄诗赞誉,称“玉茗重开风景地,丹青长忆绔罗人”。( ~- z/ L; |6 B. k1 P5 b
! g7 S5 Q/ Q* ^+ @&&a8 R
由吴县木渎沈德潜挂帅标榜的“格调派”,旗下的常熟诗人众多,王应奎、陈祖范、宋乐、侯铨等人。7 |. }: q7 Y( _8 _1 l
王应奎,﹙﹚号柳南,秀才,有诗名,后人评论他“古文博综,典赡中有修洁之致。诗品更高,不拾人牙慧”。但他八入棘闱,都没中式,退隐山居,“一堆书及肩,而埋头其中”。著作除了《柳南随笔》、《续笔》外,还有《柳南诗文钞》、《海虞诗苑》十八卷。
他的《题春晴同游西山画卷(之一)》3 I/ c+ f5 m5 F: _* z
& & & & 十里湖山过雨新,酣红娇绿媚残春。 笋鞋槲笠斑藤杖,去作看花局里人。
& & & & 王柳南的〈柳南随笔〉很有名。他的〈海虞诗苑〉,为常熟的诗歌园地保留了许多草根诗人的资料,功不可没。他在后人中的名望,不亚于那些高官巨卿。这是一首题画诗,也可看作游春诗,写的是熟人熟事,一点小景致,一点小语趣,与画面相映而生色。9 O, M" a/ C0 P/ O
陈祖范(),以经学名世。曾得江都郭嗣龄、同里严虞亭指授。雍正元年进士。乾隆四年掌教徐州云龙书院。十六年诏举经明行修之士,赐国子监司业,以年老不赴。著有《见复诗草》。《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其诗直抒胸臆,不烦绳削。于古人中去白居易为近,所谓事事言言皆著实者也。”沈德潜称其诗“清腴近道”,符合“格调”精神。钱仲联《梦蓄庵诗话》评价说:“其诗清淡平直,初无异人处,特词必立诚,一洗俗艳,在我邑固已为难能可贵矣。”&&\) O; O- }( \3 I
他的《晚过尚湖》
放棹乘朝色,空明欲上天。中秋半篙月,初日一湖烟。书卷随身在,潇湘即眼前。几时寻钓叟,闲憩碧云边。0 g0 k/ p* F( T: p
诗句平易稳健,真诚写实,但仔细体味,实处也有虚拟,是否学姜太公直钓钓鱼,谋取八十遇文王呢?
, \2 s- P' E* Y" x! g&&n
清乾嘉道间,杭州袁枚挂帅“性灵派”,是个大诗派,常熟的孙原湘、席佩兰夫妇以及吴蔚光、赵同钰、赵允怀等都是其中坚。9 B, E2 e6 g3 ?% u, V. U
孙原湘(1760 ~1829)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名列第二,榜眼,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乡,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学,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拜袁枚为师,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2 }' s&&H) @; s! `0 V
他的《客有问吾邑者书此答之﹙外一首﹚》 % U1 i3 L7 M) i3 e$ _8 i& w) g# S
软红尘里小蓬莱,画阁文疏对岸开。 七水流香穿郭过,半山飞绿进城来。 酒多按节倾家酿,花不论钱遍地栽。 莫笑耕夫多识字,梁时便有读书台。 4 o. }) v0 i) ^/ d: C9 v: y
翠微深处有高楼,海色飞来画栋浮。 落日惯招千古梦,乱云难扫一天愁。 鱼龙气湿腾空际,鸡犬声微出上头。 莫问潮生与潮落,雄心久已付闲鸥。/ [- o4 [# f4 v5 N
此诗,手法纯熟,形象怡人,语言绚丽,音节谐和,真是常熟古城的绝唱,不知哪位后来才子,能写出一首超越此诗的常熟颂歌。
吴蔚光()安徽休宁人,寄籍常熟。乾隆四十五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因身体不佳,辞官回归常熟,居家20多年,潜心读书著述,并将家中书楼命名为“素修堂”,擅长古文,诗词尤佳。洪亮吉谓其诗“如百草作花,艳夺桃李”(《北江诗话》)。
他的《九万圩》
九万圩边一叶船,晓山如雨水如烟。穷檐华阀今无数,悉是钱家小辋川。2 m5 ?8 P&&l&&l: n0 B) ^
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之慨,形象如画。6 e/ C9 A9 k! q& V0 v$ w
& & & & 清诗研究专家钱仲联教授开始不喜欢袁枚,认为他的诗“油腔滑调”,格调不高,后来,钱教授得知,袁枚主持正义,仰制豪强,为朋友两肋插刀,很有政绩,再重看袁诗,喜爱有加。性灵派的诗不泥古,不模古,强调独创,抒写心灵,有较强的感染力,是锲合现在的审美观的。
& & & & 清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常州崛起了赵翼,黄景仁,洪亮吉,孙星衍,赵怀玉等一批著名诗人,称毘陵诗派,脉络直延伸到当代著名学者赵元任。常熟的杨氏家族诗人,诗风跟他们接近。
杨沂孙,道光二十三年举人,官安徽凤阳知府。杨沂孙以篆书著称于世。他是榜眼杨泗孙胞兄,篆籀之学,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之功。杨沂孙不仅擅长书法,而且精通诸子之学和训诂音韵之学,著有《管子今编》《庄子正读》《观濠居士集》等著作,是清代书法史上罕见的书法、学问俱佳的大学问家。
& & & & 杨沂孙的诗歌,潘遵祁评论说:“原本渊明,出入东坡山谷之间,而自有一种天然流露之真。叟之为人惟一真字足以概之,诗亦犹是矣。”诗中议论风发,纵横驰骋,类似东坡,句法多变,出神如化,类似山谷。% P& u# Z# l5 k' {! Z
& & & & 他的《灯下读放翁诗效其体》% J9 d1 m& T" }&&]4 c
放翁无日不吟诗,诗料多于酒取资。诗可消闲闲有味,酒能养老老方知。试看把盏忘机候,正是弹丸脱手时。六百余年溯诗派,毘陵杨赵是我师。
诗中的杨赵,就是杨大鹤和赵翼,常州诗派的中坚。赵烈文评杨沂孙的诗作:“天籁之鸣于空,刁刁寥寥,而无不达焉。”/ Q) g5 d6 T0 ?) z
2.& & & & 家族诗人群体。常熟有好几个著名的家族,创作的诗歌都维持在很高的水平上。
/ C( V0 G$ ]6 g
) r' R8 _+ B% O' n9 ^
明代中叶的桑氏家族,前文已略有介绍。" l+ A&&b2 B4 X' `
明末清初的蒋氏家族,前文已略有介绍。
清末翁氏家族,由名大臣翁心存崛起,诗风延绵至今:) R& t/ g' ?3 O7 R
& & & & 翁心存 ()朝廷重臣。父咸封,官海州学正。知州唐仲冕见心存有异才,奇之,授之学。道光壬午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因病乞休,复起,以大学士衔管工部。赠太保,谥文端。有《知止斋诗集》。
& & & & 他的《论诗绝句》8 p: q! [1 o2 N2 I: x0 L5 j
红豆山庄迹已陈,虞山诗学数谁深。默庵太峻湘灵僻,衣钵终须属钝吟。
& & & & 翁以一代名臣的地位,重新追评虞山诗派的传承得失,对虞山诗派的复兴有重要意义。
& & & & 翁同龢()咸丰六年状元。官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光绪戊戌政变,罢官归里。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卒后多年,追谥文恭。学通汉宋,文宗桐城,诗近江西。书法遒劲,天骨开张。幼学欧、褚,中年致力于颜真卿,更出入苏、米。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晚年沉浸汉隶,为同、光书家第一。
他的《春申舟次偶成》) n0 ]9 l# `' [' }
春申浦畔子胥祠,正是山寒木老时。四裔竟将魑魅御,寸衷尚有鬼神知。老韩合传谁能辨,刘李同官莫漫疑。此去闭门空谷里,会须读易更言诗。6 n3 J1 f" j% ]& p&&w& ~- s# H
& & & & 整首诗格律严整,用词妥贴,景物用典,都有深意,穿插经营,自有朝廷重臣的气度。
& & & && &&&翁春孙,号若素,为翁心存曾孙女,浙江布政使翁曾桂之女。她幼承家学,长擅吟咏,著有《谢楼诗草》。翁氏早年亡夫,此后境遇坎坷,形影孤孑,其境遇约略近似于李清照。 历来作诗之道,情景二者最难交融。而翁春孙的诗,技法之娴熟与功力之老到已足以将二者熔于一炉;清辞妙语,信手拈来,妙趣横生,令人叹为观止。而字里行间,又始终恪守着儒家诗教“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原则,从不越雷池一步。如《晚坐书怀》首联云:“世事如棋局,沧桑变古今”,出语惊人;而尾联则机锋一转云:“晚风来鸟语,行乐决披襟”,非深谙诗道者,不能为此等语。所以说,翁春孙的诗,有大才力,有大气魄,决非寻常吟风弄月者所能够比拟的。
& & & & 她的《奉题大箸诗稿(三首)》) e3 }( M/ x8 c8 I1 F
昂頭天外不羁身,胸有奇才筆有神;狼藉吟笺懒收拾,岂甘低首作詩人。5 B) c6 r! I/ Z4 y- V
园亭日日种花忙,花有清香月满廊;真色天然生妙手,始知造化尽文章。, m( N&&U7 Y) @# d/ h
解组归来太寂寥,沧桑梦幻付寒潮;兰成心事依稀见,犹幸家山草未凋。' t% n&&P+ x5 x&&Q, I' S
& & & & 这是作者写给曾朴的三首绝句,豪迈大气的风格略见一斑。# L$ Q) \# ?" n, ]: r
& & & & 翁氏家族在清末是朝廷重臣,他们作诗虽不是主务,但影响巨大,追随者众多。特别是翁心存推崇钱谦益一脉,为清末,民国再度掀起牧斋热起了点火作用。
8 r&&{# ?1 ^$ {6 s, y$ P0 f
& & & & 清末杨氏家族,诗歌风格一致,诗人辈出:杨景仁,杨希钰,杨沂孙,杨圻。
& & & & 杨景仁,十七岁中秀才,嘉庆,道光间人。乡试时,被考官,著名诗人谢墉赞誉为“诗句卓绝”“多才倾倒杨无敌”。以拔贡官居刑部员外郎,在任时纠正了不少错案。他潜心著述,集古今治狱案例,编成《式敬编》5卷;又采古今救荒善策,编成《筹济编》32卷,被朝廷采纳刊颁各省。
& & & & 他的《仙源风土》
层峦叠巘隐村庄,溪浅难期一苇航。洞口锄声寻药叟,峰腰筐影采茶娘。
田无阡陌偏勤稼,境阻舟舆好远商。纵富金钱何处耗,风缘朴俭自驯良。
& & & & 写景写情,畅达直截,无半点隐晦拖涩的地方,带给人的只是美的享受。) j6 M- g+ ]; R8 z5 e" K1 m
& & & & ! O6 X( w8 A1 O( o: o3 \% |
杨希钰,秀才,乡试十五次,皆败北。杨景仁的儿子,杨沂孙的父亲,对杨家文化的传承,起了很大作用。科举失利,浪迹天下,游历名山大川,记于诗。0 W. y' ?1 K- P# G&&O
他的《舟中春望》
雨压青蓑水过犁,鹧鸪啼滑燕飞低。午炊烟起前村屋,呼饭人来绿树西。
& & & & 一段生活场景,渲染了祥和,亲切的氛围。这就叫农家乐。这种诗,反复诵读,不会生厌倦之心。
& & & & ( I8 @0 D4 X% i8 b8 W) \, z3 j
杨圻(1875——1941)字云史,御史杨崇伊子,李鸿章孙婿,杨沂孙的侄子。年二十一,以秀才为詹事府主簿,二十七岁为户部郎中。光绪二十八年举人﹙南元﹚,官邮传部郎中,出任驻英属新加坡总领事。入民国,任吴佩孚秘书长,亦曾经商。抗日战争爆发,居香港,病卒。范镛《诗坛点将录》以豹子头林冲当之。钱仲联《近百年诗坛点将录》以双枪将董平当之,又《论近代诗四十家》云其“为唐音于宋派泛滥之日,可谓豪杰之士。学唐而才华艳发,不同于明七子之貌袭。《天山曲》洋洋千言,为长庆体第一首长篇,即论藻采,亦已突过《秦妇吟》矣。弱冠时作《檀青引》,借檀青遭遇,写文宗荒政,音节哀怨。”《近百年词坛点将录》以石秀当之,云其词“奇丽俊美,自花间南唐以逮宋人,不取一法,不舍一法。如此江山,销魂绝代。”张百熙《江山万里楼诗钞跋》云其词“清空流丽,风调隽永,方诸三李,存神化迹,是能入而出者。”著有《江山万里楼诗钞》十二卷,词四卷。另有居香港时所作,以油印本或抄本流传。0 J/ q" {8 t4 W5 v: H
他的《游福山食鲥鱼》7 h# p. y& _# `7 `# Z
扁舟何必载西施,贫贱夫妻乐有时。举网得鱼江月上,东南风细到家迟。
在平易直白的诗句下,反映在急剧的社会动荡面前,昔日贵族的失落心态。委婉曲折,含蓄深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皮里阳秋”。
杨氏家族的诗平白如话,在平易中扩展内涵,在平易中掀起波澜。这种风格,酷似南宋陆游的诗作,与毘陵诗派赵翼,黄景仁一脉相承。! L9 l# F: W- i" ?# q) T2 j6 _
0 \/ q% B9 f6 L: b8 G
清代到民国,言氏家族诗人:言朝标,言有章,言仲远,言百药及丁蕴如,汪雪芬等婆媳妯娌
+ \0 O&&v' s7 N) I- O( H$ Q% l
言朝标,字皋云,常熟人,言子七十六世孙。以诸生召试举人,授内阁中书。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官至夔州知府,归里后主持游文书院。嗜古好学,作八分书,取法曹京。诗亦清逸,年八十余卒,有《孟晋斋诗集》。他的自挽联:“始笑前生,徒自苦耳;既知去处,亦复陶然”,亦传作“始笑宿世,徒自苦耳;既知行止,亦复欢然”。" ?& x3 m( j& J/ X: y) a2 N
他的《湖田雨望 》; c* |. V4 @- R$ {8 H# B
细雨溟蒙一望间,水村如画傍湖山。 烟笼远树浮青盖,云拥高峰湿翠鬟。 归寺僧穿双屐去,扶犁农着短蓑还。 耦耕招隐人何处?泥滑声中鸟语间。. I6 c8 g6 c! w7 X4 @! b$ Q&&?) H
大好的湖甸,泥途湿滑,但好鸟鸣叫,似在召唤。诗写得极美,诗尾没有结论,只是叫人自我想象。关汉卿说:“雨里孤村雪里山,看时容易画时难”,作者能写来自然妥贴,显示了功力$ a# z5 C1 @' j
言有章,字謇博,一字潜百,常熟人。光绪辛卯优贡,官河南新河县知县。有《坚白室诗草》三卷。$ G% d8 b&&D: L: c5 X0 [7 a
他的《将试吏河南,留别都门亲旧﹙五首之四﹚》9 d+ Y1 V6 _' Z
弦歌故里属臣家,比牒叨随计吏车。不分孙阳来朔野,几同温尉悔南华。芙蓉绿水终浮梗,星斗黄河应使槎。国耻未忘良史在,问奇咫尺又天涯。/ B9 y! d" t/ I) i9 @
这首诗的显著特点是,典故繁多。连考试也爱用生僻典故,考官也读不懂,足见作者的偏爱了。诗还是能看懂的:不愿意外放做地方官,想做京官,便于皇上咨询,这次外放,真有点不高兴。这诗的优点是,诗句严整,用典没有纰漏,表情达意也很充分。7 p( P$ `+ T' V) \
言仲远,字敦源,号铣庄,秀才,言有章的弟弟,常熟人。直隶候补道,大石镇总兵,有《铣庄诗文集》,《喁于馆诗草》。他的《丰台》
芍药丰台问有无,平平砥道碾青芜。斜阳十里春三月,过客何人吊曼殊。# `1 {# W7 e&&j' r: y
花草,砥道,春光,诗人,聚拢一起,唤起人们的美感,诗句平易,不加雕琢,而自然可读。格律谨严,平仄分明,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末句设问,平添了一层波澜。
言百药,字同蔚,言仲远的弟弟,常熟人。任县令。生平不详。/ {/ @& C2 z/ S! ~% f4 A. h
他的《井陉道中》
踏遍群山又石苔,绿波如带自潆洄。一鞭人影斜阳外,滚滚寒云扶马来。
合辙合调,颇有气势,太行山的景色如在目前。第二联一幅剪影,助以云雾的动感,令人遐想。
丁蕴如,言仲远的妻子。《今是楼诗话》称她:“工于吟事,唱酬之乐,时人羡之”。&&N( t& N9 |8 M5 I& i: W# @
她的《雍梁入塾占示》:: [) v- w3 r4 S6 R) N$ p6 U
读书习字说聪明,十载匆匆易长成。不解东坡居士意,何须愚鲁始公卿。2 v9 V1 l# d&&o" j* R$ I
当时的人评论这首诗:“用意深婉,超越前人。”整首诗是大白话,好在用意的深刻良苦:时间易逝,十年岁月,匆匆而过,所以孩子要加紧教育。质疑了苏东坡的论调。当然,东坡的激愤之语是有所指的,所谓“人生识字忧患始”,就正义难于伸张而说的。9 H8 h4 O) I6 d/ J
8 O( A( R' I&&v7 Y* `9 ~8 _. w3 J
汪雪芬,言有章,言仲远,言百药的母亲。有诗集《梅花馆集》。她的丈夫言家驹,北京附近的县令,治剧邑颇有才干。能诗,有诗集《桤叟诗存》,《梅花偕内作》:“一枝春忽到贫家,绝世风姿自足夸。嫁得孤山林处士,不须更聘海棠花。”她的婆婆左小莲亦能诗,有《餮霞楼轶稿》,集中《才调》一绝:“才调从来天付依,一枝画笔重江东。自嫌诗少幽燕气,直挂云帆趁北风。”《偶然》:“偶然得句费疑猜,恐被前人道过来。秋水为神玉为骨,更从何处著尘埃。”
她的《梅花》/ K9 I, ]$ r1 l. _" k0 v4 S
数枝相对语能通,问我前身可许同。雪貌冰心有仙骨,几曾梦到赵师雄。- J/ g7 E4 s8 v9 y
心爱之物,可赏,可语,可寄托情怀,述为小诗,玲珑可爱。末句反问,诗歌的精气为之一振。
言氏一族,夫妇好合,如鼓琴瑟,能不叫人心向往之?
7 k, y4 a& ]* _% f1 V
宗氏家族8 P7 U. b1 \3 ^; |! e. C# f* @
宗庭辅:字月锄,同治丁卯举人。
& & & & 他的《兢渡竹枝词》1 w2 h4 @! y" B&&G
大湖田接小湖田,花带霞光柳带烟。到此橹枝都放缓,一齐分泊大堤边。
飘飘小旆荡斜晖,催令龙舟猎一回,旗帜乱颠划正急,浪花如雹打人衣。
兰桡缓缓下西庄,桅影参差下夕阳。十笏春波平如掌,有人临水试新妆。; s# {9 a$ {: L&&p% t
& & & & 写端午龙舟比赛,“大湖田接小湖田,花带霞光柳带烟”,佳句,常熟人读来分外亲切。语句直白流畅,饶有趣味,体现了竹枝词的特色
宗婉:钱仲联考证:宗婉生于嘉庆十五年(1810),宗德润女,早年携弟妹吟咏,后嫁萧某,早寡,教授里中女弟子为生。遇战乱,被子萧瓒救出于危城之中,奉养于山西。光绪九年癸未(1883)尚在世。诗风柔婉,喜以学问人诗。为词长于小令,风格工细。著有《梦湘楼诗稿》二卷、《梦湘楼词稿》二卷、《梦湘楼梓余草》一卷、《桐叶吟》一卷、《蔗根词》一卷等。其中《梦湘楼诗稿、词稿》与妹宗粲的《茧香馆吟草》等合刊为《湘茧合稿》。: _6 Z. N4 l+ P! S
她的《夏夜登小蓬莱阁同丽生二弟晋作》
近水花如梦,当窗树作屏。玉箫閒一弄,夜气忽吹醒。
衫薄萦香雾,鬟低坠素馨。隔墙谁笑语,扶月悄然听。
一帘红日晓光浮,帘外东风响玉钩。半掩画屏人未起,似闻鹦鹉唤梳头。
诗风平实,感情细腻,脂粉气浓郁。
宗汝成,字药锄,咸丰,同治间秀才。“精史地训诂之学,博极群书,锲而不舍”。太平天国战乱间,“被掳至皖赣三年,归后家无片瓦,遗诗多闵乱之作,盖少陵、同谷之遗也”。& ?; v' T2 q. r
他的〈哀尸吟〉. Y/ P" ]! N& }
城东城西城南城北,但见红是血白是骨,不缺头即缺足。此何物?云是人民遭杀戮,呜呼!云是人民遭杀戮。谁无父子兄弟,谁无父母妻族。生者望生还,死者不能续,死者不能续,生者泪漱漱。呜呼!云是人民遭杀戮。' o3 I& f&&O4 v
& & & & 这是古诗苑中难得一见的白话诗,哀痛惨烈,感人至深。
& & & & 他的《感事》:- u# r9 `3 I& u% P8 c2 u- ]
花尽江南欲断肠,一天愁思正茫茫。流莺有恨春难驻,野水无言草自芳。从此满园人寂静,何堪故国话凄凉。多君若问兴衰事,敢怨东风整日狂。0 Y. M4 i/ M$ z7 x
宗子威(1874——1945),原名子仪,清末最后一届拔贡,宗汝成的儿子。先后任教北京师范学院,东北大学,湖南大学,桃李满天下,现代著名诗人。田翠竹的《晚晴楼忆语》中说:“先生(即宗子威)诗作,充满爱国之情,一唱三叹,余音绕梁,我每读一遍,即增加对先生的一分敬仰之忱。”柳亚子说:“子威先生,吾吴耆宿。”称赞他:“香岛遗珠余感慨,蓝田种玉岂彷徨“,先生任教的学校在湖南蓝田镇。著名诗人樊增祥写诗赞他:“万卷蟠胸富积储,三唐正路野言除。文章绮丽翱翔凤,心地灵通活泼鱼。七字冥搜经百炼,一珠探得弃其馀。寻常莫当诗钟打,忌用坊刊小说书”。# b5 \/ Z3 P$ y& ]9 G) Q
& & & & 他的诗作,《即席诗韵奉柬》:
懒看北胜与南强,丁字沽头一水苍。诗品源流钟记室,食经滋味段文昌。座中落落谁宾主,眼底纷纷几霸王。鹰集不知归燕志,声名早擅旧文场。
饱学诗文,落笔自有高屋建瓴之势。
宗白华﹙﹚常熟人,生于安庆,8岁后南京上小学。1916年8月受聘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任编辑、主编。将哲学、美学和新文艺的新鲜血液注入《学灯》,使之成为“五四”时期著名四大副刊之一。此时,他发现和扶植了诗人郭沫若。1920年赴德国留学,在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学习哲学、美学等课程。1925年回国后在南京、北京等地大学任教。曾任中华美学学会顾问和中国哲学学会理事。宗白华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著有美学论文集〈美学散步》。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指出:“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的灵境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他将意境称为中国古代画家诗人“艺术创作的中心之中心”。
& & & & 他的〈舟柏溪夏晚归棹〉& g1 C* _/ b( V
飚风天际来,绿压群峰暝。 云罅漏夕晖,光泻一川冷。 悠悠白鹭飞,淡淡孤霞迥。 系缆月华生,万象浴清影。
& & & & 这是宗白华先生40年代写的五律。白鹭悠悠、孤霞淡淡,月华初生、万象澄澈,这是景,更确切地说,是作者治学与为人的境界。读先生的〈美学散步〉,全无一点啃理论著作的生涩枯寂,就像走进百花园,接受一次美的陶冶。中国现代四大美学家: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宗白华,就文笔来说,宗白华的文字是最美的,他讲的艺术道理也是最实际的。$ Y/ r% F" I; F/ ?' x
宗氏家族是南宋抗金名将宗泽的后裔,在常熟,一支在大义,一支在周行。当代著名戏剧家宗福先是宗子威的后人。文采风流,自有传承。
资料详实,读之受益匪浅
& &面 对孙老师的良苦用心,仅凭一句谢谢是远远不够的,我侪只有以写好诗词来作回报,这才是最得体的感谢方式。
感谢孙老师!及各位老师。
本帖最后由 孙永兴 于
09:20 编辑
+ |' C5 q' n1 l
3.明清两代,女诗人风起云涌,常熟女诗人群体尤其使人瞩目。2 [( U7 y( R7 r/ ]0 o
: j( \( J2 d2 R1 i
明末两大常熟才女:翁孺安,柳如是:9 N6 r$ ^2 x$ b" _
翁孺安,又名羽孺,羽素兰,嫁常熟戚施,追求名人风度,种兰啸歌,放舟吴越。“能书善画兰,明窗棐几,莳兰种蒲,读书咏歌,故以素兰自号。明月在天,人定街寂,令女侍为胡奴装,跨骏骑,游行至夜分。春秋佳日,扁舟自放,吴越山水,游迹殆遍。天启七年九月中,夜漏三下,不知何人磔杀之。”事迹在明末演为传奇。有《素兰集》二卷,传布士林。《众喷香词》评其:“句效长吉,则牛鬼蛇神,穿天出月,雕戈谗鼎,不足为其色也;晚则形神俱瘁,荒烟野草,不足为其悲,雁断云迷,不足为其恨。”
她的《过扬州》+ ~7 l7 z3 P( n9 q- q* k, S4 Q
重来风景尚依然,回首繁华事可怜。 二十四桥春正好,绿杨如荠雨如烟。 记随阿姊泛归舟,云散遥空已七秋。 今夕倚弦成独望,梦魂还逐大江流。' D, D&&Z0 Y7 y2 B4 S
& &&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闺集》有《女郎羽素兰》条,以记其事。这首诗入调入格,尾联宕开笔墨,以景代情,很得诗语之法。
柳如是:上文略有介绍,她的《半野堂初赠诗》:
声名真似汉扶风,妙理玄规更不同。一室茶烟开淡黯,千行墨妙破冥濛。竺西瓶拂因缘在,江左风流物论雄/今日沾沾诚御李,东山葱岭莫辞从。
柳在归依钱谦益之前,诗作脂粉气浓,题材狭窄,格调不是很高。归依钱后,诗作沉雄恣肆,妙想巧构,明显上了一个台阶,不排除钱谦益润色的可能。这首诗,几乎句句有典故,语语推崇钱谦益,怪不得钱看了高兴得发狂,要驾船直追。
& && &&&! l# p7 n5 @! e5 f&&W
苏陈洁,活动于清康熙年间,字太素,常熟人,廪生陆政的继室,诗才胜夫。工花鸟,能诗。著有《万卷楼唱和集》。晚年夫亡孀居,贫乏不能自存。当时池州府太守知其名,聘请她入官署,教其子女姬妾。一个妇女应聘家庭教师,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一时不少闲言冷语,苏陈洁愤而作《放歌行》直抒胸臆
& && &&&我生我生复何为,夫亡子幼家道衰。 釜甑尘生常断炊,鹑衣百结冻逼肌。 乌哺母兮燕哺儿,我愧不如空自悲。 自爱天生丰骨奇,凌云侠气冰雪姿。 诗情画意肯让谁,摇笔灵越飞英蕤。 一朝夫死百累随,良桐代爨殊怨咨。 老屋倾颓风雨欹,蓬蒿满径斗雀饥。 官逋私负无计支,难甘原宪贫若斯。 技巧虽有无可施,天高高兮诉谁知。 安得乘风海之湄,拾瑶草兮采紫芝。 怀八极兮游且嬉,脱此俗累百不羁。
& && &&&这是一首常熟妇女界的奇诗。知道的人并不多,但始终掩不住它熠熠的光辉。它既是歌行体格局,又杂以骚体诗句,显得更加奔放自由。凄惨处,写得啼饥号寒,风雨飘摇,催租逼债,豕突狼奔。自傲处,写得丰神奇骨,冰清玉洁,义薄云天,才华横溢,出世处,又写成神通八极,风驰电掣,采瑶拾翠,超凡脱俗,真是翻云覆雨,妙笔生花。用诗评家的说法:“愤气直达,几不类闺中笔墨。”% ^! {1 Q$ s! ^+ }7 `
许在璞,雍正乾隆间常熟人,字玉仙,嫁给苏州的监生陆叙臣,父许灏,常熟秀才,兄许进益,乾隆年间中举人,母孙淑,造诣很高,在家教儿女诗文手工。许在璞没进过学堂,诗才全来自家教。! f$ p, O" A6 E- n
& && &&&她的《咏竹夫人》' n! s: \; O- C' Q
玉质冰姿心事空,芳名误混妇人中。入帏不结红尘梦,成像全凭巧匠工。3 V* y5 T* _6 S6 ~+ |
百眼透明无俗障,一身存节有清风。高情肯为消炎暑,团扇秋捐此恨同。" W&&?# C* _' I8 g. c&&m
这是一首格调高雅,清新流畅,技巧纯熟,情意蕴藉,难得一见的好诗。8 U' i2 @5 @9 N2 b/ ?
席佩兰(后)内阁中书席宝箴孙女,孙原湘妻。夫妇唱和,名重一时。善画兰,自号佩兰。诗作“字字出于性灵,不拾古人牙慧,而能天机清妙,音节琮琤”(袁枚《长真阁集题辞》),为袁枚女弟子中诗才最著者。著有《长真阁集》七卷、《傍杏楼调琴草》等。' o1 ~&&N1 T$ o/ H
《长真阁集》卷首有袁枚的题词,称“似此诗才,不独闺中罕有其俪也”。她有意味深长的诗,如《寄衣曲》“欲制寒衣下剪难,几回冰泪洒霜纨。去时宽窄难凭准,梦里寻君坐样看”。席佩兰的家庭生活非常理想,夫妇诗人,丈夫是三名探花,江南才子,白头偕老,但也有不如意的地方,两个儿子早夭,给这位母亲很大的打击。“六年奉汝似昙华,喜即开颜怒不挝。博得床头临别唤,一声娘罢一声爷。一盏玄霜绝命时,谁将剑柄授庸医?黄泉莫恨庸医误,只恨爷娘误杀儿”,真是锥心之痛。她的名句“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公认为男儿一福,流传千古,此语出自《天真阁集》附《长真阁集》卷三之《寿简斋先生》。有人评席佩兰为“清代女诗人第一”。
她的《尚湖舟中》9 [& O8 J, u5 O) e4 d
众叶绘秋色,乱峰波上明。云多疑树重,风正觉帆轻。 远水群鸥小,长空一雁平。篷窗饶暮景,收拾到诗情。
这首写景诗,写得清澄空灵,把深秋傍晚的水光山色,风云船帆,鸥鹭大雁一一工笔写来,组成一幅水乡秋色图,清朗的秋色,透露出作者水平如镜的心态。4 W5 {" ~8 j* M: Q&&h
席惠文,清溪县知县席绍元女,常熟秀才戴安妻。清乾隆到嘉庆年间人,吴中十子之一。有《采香楼诗草》《自怡集》。江珠评论她的诗:“席君云芝,十子之一也。余读其诗,雕刻云烟,搜抉花鸟,要不失闺人本色。至蜀中诸作,沉雄苍老,即杂之杜陵集中,几莫能辨。嗟乎,以云芝之才,足为我闺中吐气矣。”见﹙《吴中女子诗钞》收《采香楼诗集》序﹚。
& && &&&她的《秋日登山阁》
云盘石磴路重重,寂寞亭台萧瑟风。一抹烟光凝晚翠,三分秋影淡遥空。青山城郭斜阳外,黄叶人家细雨中。更上一层凭吊远,予怀渺渺向谁同。
& && &&&秋山,秋色,秋风,萧萧的景象,淡淡的愁绪,一切景语,尽是情语。$ m- [+ ~" j5 U- j6 ]% N6 ^8 q
归懋仪,号虞山女史,归朝煦女,上海监生李学璜妻。其母心敬,妹心耕,耽吟咏,有《蠹鱼草》。懋仪诗清婉绵丽,斐然可诵。与席佩兰为闺中密友,互相唱和,传播艺林。往来江、浙间,为闺阁塾师,见赏于随园。晚年卜居沪上,所居有复轩,一灯双管、草堂诸胜。王叔彝题其遗稿云:“难得佳人能享寿,相随名士不妨贫。”与母李一铭诗作合刊为《二余草》。著作有《绣余续草》、《听雪词》。她的 【白菊】 :“烟霞笑傲几重阳,逸态偏宜浅淡妆。不藉铅华标晚节,肯将颜色媚秋光。 月明老圃枝逾瘦,霜厌疏篱叶未黄。恰称素心人送酒,陶家三径好倾觞。”
& && &&&她的【感怀】 5 p0 O- i( _* ~2 ]. S( ]2 ^, e
  欹枕梦频惊,残釭暗复明。愁多天地窄,情重死生轻。 浮世原知幻,诸魔未易平。秋虫尔何苦,断续和悲鸣。
诗句警辟,“愁多天地窄,情重死生轻”有理趣。" m&&B&&p& G, i! i7 g- `: A* W
苏琇,生活于乾嘉时期,常熟秀才苏园仲的堂妹,能画善诗,有《河梁集》。嫁给铜山人张守业。1 _. g8 M& m9 k5 g5 X* Q# I5 l
& && &&&她的《破斋苦雨》% b# H1 U6 K3 u/ M
入夏雨连绵,茅斋剧可怜。墙头飞瀑布,床下涌流泉。拥被惊还起,移书湿又迁。羡他枝上鸟,叶底正安眠。! X5 z7 ?6 a0 B) g9 `
以女子特有的细腻笔触,把风雨下的茅屋书斋写得惊心动魄。“剧可怜”的“剧”字,是全篇的诗眼,八句诗句都围绕它转。颔联的“飞”,极写水流的猛,“涌”,形容水流不可遏制。颈联一个“惊”字,又掀波澜,一个“移书”细节,反映了作者对诗书的执着追求。尾联是神来之笔,用“枝上鸟”作比,再次呼应首联的“剧可怜”,把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缪端﹙女﹚,字静轩,嫁给钓渚的武生范兆英,父亲缪玉麒秀才,常熟城里人。她是嘉庆时代的人,爱写诗,纺纱时,每想到好的句子,便叫儿子记下来。丈夫好酒,每天要光顾三四家酒家,怕妻子劝阻,身上总带着瓶瓶罐罐,被邻居们笑话。缪女士中年守寡。
她的《端阳》5 m$ e% @7 t/ m
重五新符贴满梁,每逢佳节总神伤。奠君三盏菖蒲酒,权把泉乡作醉乡。- t8 D5 S! P( D7 X; |; Z
黄鱼买得重冰鲜,未祭先教泪雨涟。嘱咐儿孙敬焚帛,冥中聊作杖头钱。
两首绝句,悼亡诗。端午节祭祀丈夫,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权把泉乡作醉乡”,是神韵音韵毕备的神来之句,只有至亲至爱的人,才说得出这样的话。“冥中聊作杖头钱”,读到这里,就该放声大哭,拳拳之心,莫此为甚,世间有几个人写得出这等句子。诗,是感情的艺术,这首诗在这方面发挥到了极致,其高度直追唐诗人元稹的同类作品。( D, X3 z( v5 K5 k7 z: ~; _9 n
曹芸﹙女﹚,居住在常熟西城染坊巷,父亲是秀才曹毓奇,母亲姓缪,很爱她,到老没有嫁人。嘉庆十四年六十周岁,地方为她请孝女诰封。她年轻时曾向一老举人学诗学文,她下笔,诗风壮健,和一般闺中作大异,有《锁窗自试集》。
她的《美人纸鸢》:“飞燕真疑出掌中,薛涛笺纸制来工。翩跹如挟骖鸾势。缥缈偏乘放鸽风。艳态正愁红雨湿,芳姿独上碧霄空。儿童不识凌虚步,错认姮娥降月宫。”
她的《龙湫井》:
虞山旧有龙湫井,一泓碧水长沉静。辘辘绠断杳无声,银床何处寻高岭。此岭扶舆秀气钟,奇花异鸟为之宫。闻昔有女孕奇物,裂胁破腹生神龙。神龙初生头角具,蜿蜒夭矫能高冲。法雨才施一勺水,云根劈破崖千重。嘘云喷雨知何处,峥嵘尺木登天去。瞟母年年一度来,泪珠落井传黎庶。我陟高岗倍黯然,春来扫墓却留连。严亲已作游仙梦,万壑苍茫起暮烟。旧井无禽余遗址,寂寂波澜永不起。遥听涛生风入松,如听春暖龙吟水。
此诗写虞山龙殿。女诗人讲述了神龙传说,前六句写龙湫井水质美好,环境幽美。后面十句讲神龙的故事。最后八句,自己的感触。“一泓碧水长沉静”,既写了井水的清静,更写了作者的心态。一个高龄处女,“心如枯井”,人如井,写井就是写自己。“银床何处寻高岭”,岭,谐音“龄”,含有自悲身世的意味,又引出下文“岭”的描写,体现了一个女子细腻,机巧之处。“此岭扶舆秀气钟,奇花异鸟为之宫”,写景,同时有自恋的意味。“云根劈破崖千重”,笔力千钧。“严亲已作游仙梦,万壑苍茫起暮烟”,借景抒情,含蓄而悲伧。“旧井无禽余遗址,寂寂波澜永不起”,是不是在自我倾诉呢?尾句“遥听涛生风入松,如听春暖龙吟水”,篇末点题,“涛生龙吟”寄托了作者的生活希望,珠玉般的诗句,是另一种形式的“龙吟”?( R8 ]8 [: s# |
, r, P( P0 K3 @' L$ y. [( ^
季瑞贞﹙女﹚,字静玉,常熟人,景阆仙县令的妻子。有诗集《绣余诗钞》。- ~, c! B4 U+ \. ^$ n0 u1 e
她的《灵石县道中》$ m, h" g# b) g5 b' n4 i
孤城一角暮烟迷,乱石纵横涩马蹄。出寺钟浮浓树梢,穿云日落远峰西。迟迟晴昼征人倦,杳杳长途斥堠低。回首雁门春色好,小桃花发鸟初啼&&B0 Y1 U: u9 s4 B7 Y2 a' C
灵石县就是现在山西吕梁市,在连绵的吕梁山中。这诗描写了古边关的苍凉景色。“涩马蹄”的一个“涩”字,才女俊语,“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叫马匹如何落脚?“出寺钟浮浓树梢”写声,“穿云日落远峰西”写形,真切如画。颈联写长途跋涉带来的困倦与陌生的情景,实际上是抒发来到荒远之地,一种忐忑不安心理。未联眼前一亮,鸟语花香,一反前面的情景,诗歌到此收束。显然,这个结尾,是作者自己在给自己打气,给未来抹上一片灿烂的颜色,那鸣叫的候鸟,是不是代表自己呢?此诗的音韵严密工整,读起来铿锵悦耳,特别是“穿云日落远峰西”,跌宕起伏,真是掷地作金石声。
钱守璞,女,原名璞,字寿之,号莲因、莲缘、藕香,昭文(今江苏常熟)人,丹徒张骐妻。工诗善画通音律,系陈文述女弟子。寓扬州制古吟笺,颜其室曰小题襟馆。花卉得玉壶山人改琦传,垂帘卖画,一时纸贵。著有《梦云轩诗》、《绣佛楼诗》二卷。
她的《读张船山太史诗钞》(二首)
  文采风流仰止余,碧梧翠竹映幽居。 出山尚住无尘境,遣兴还看有用书。 宦海虚舟还泛泛,诗禅妙处意如如。 置身应是寥天鹤,握管真同跋浪鱼。 # [1 L' `/ U( t. k3 p. s8 _
  仙人游戏任东西,宏景移家等鹤栖。 镜里丰神花影淡,梁间安稳燕巢底。 石麟传世留斑管,金爵腾辉映紫泥。 料得忧时心耿耿,拈毫未罢忆鸣鼙。
应酬之作,写的意态万端,用词造语,丝丝入扣,切中肯綮,很显功力。
屈秉筠()清代女文学家。江苏常熟人。 一作秉钧。字宛仙,一作婉罗。保钧妹,随园女弟子。适昭文(常熟)赵子梁、夫妇能诗,所居蕴玉楼,锦轴缥囊与绣箧粉奁并列。闺房之内琴鸣瑟应,人比之明诚之与清照。袁枚、吴蔚光比之“鸥波眷属”。白描花卉,前古未有,时号“闺阁中李龙眠”。诗词画与席佩兰齐名。有《蕴玉楼诗集》4卷、《蕴玉楼词》1卷,传于世。卒年四十四。 见载《墨林今话》、《虞山画志》、《天真阁文集》、《清画家诗史》。
她的《残菊》
忽忽重阳后,飘零又一年。 独留高士节,不受俗人怜。 荒径下斜日,破篱生野烟。 自怜憔悴影,相对暮秋天。# B8 y3 w: L1 l( w) R( y, {" I0 B
& && &&&借物咏志,曲高和寡,美人迟暮。
& && &&&宗粲,近代女诗人。字茝生,一字倩宜,陆清泰妻。为诗工近体,长于刻画思绪,亦工写景,语言清易,风格疏淡,得中晚唐风致。翁同龢称其诗“浑脱恬雅,非雕缋点染者所能知”。著有《茧香馆吟草》一卷,与姊宗婉的《梦湘楼诗稿、词稿》等合刊为《湘茧合稿》。她的《焚香》“ 帘外月华明,焚香小坐清。博山炉袅篆,缕缕是侬情。”8 j3 S1 m& T1 `8 l3 O
& && &&&她的《揖山楼漫成 》& k2 ~- \&&d0 ^6 f- }! i0 W+ ]7 w* q
  小楼一角敞雕檐,檐际岚光逼镜奁。生怕秋山来笑我,妆成才敢卷珠帘。- d8 ?- T7 R5 G+ ~
& && && &清新机警,小女子特有的细顽心态。
“清末民初的常熟女诗界,同光体、西昆派、开元体、元和体众家纷起,莫衷一是。一时名作如张元默的《双修阁诗存》、邵蘅的《昙影楼遗集》、杨照虹的《拜玉楼问答》、郑道馥的《素心阁遗稿》、姚鸿慧的《群玉山房集》、姚倩的《南湘室诗草》、曾楚生的《天香云外居诗钞》等,呈现出种种风格、种种气象,不一而足。”﹙见沈愈《翁春孙与〈谢楼诗草〉》﹚加上上文提及的宗婉,宗粲,翁春孙,言氏婆媳妯娌,真是繁花似锦,春色满园。如何研究她们的创作成果,又是一个大课题。
4.& && &&&清末民初官员诗人, C* e# f2 k&&~3 H
& F: J: ?* B( L/ \
处于急剧社会动荡的清末民国初期,官员由帝国大臣转化为社会管理人员,反映在诗坛,这些人员写作的诗歌也颇有特色。
& && &&&俞钟颖()字君实,一字又澜,晚号城南渔隐,南郭老人。常熟人,翁同龢的外甥。同治十二年拨贡,光绪二年顺天乡试副榜。曾任广东提法使,湖北荆宜施道员,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宣统三年迁河南布政使,后入筹安会。曾主审革命党人广州起义人员。有《归田集》,《南郭草堂诗文集》等。0 u* r1 x# n9 M+ p9 z: ]
& && &&&他的《己亥六月乞假归养,率赋四章,以摅别绪》
渚宫小驻眴三年,远鬯威声愧昔贤。翔凤在霄萦旧梦,封鸿印雪总前缘。臣心自励原如水,国事多艰欲问天。每念故山归不得,白云凝望尚湖边。* g4 B- a9 c4 N- Y2 Z+ v0 Q
& && &&&这是一首思乡诗歌。满清末年,内忧外患,各种新思潮纷至沓来,为官的面临空前纷繁的局面,此诗反映了作者在这种境遇下的复杂心态。三年为官,功名未立,旧时的鸿鹄之志,换来的是今天的裹足不前。就是官清如水,国运还是日非。有意挂冠回乡,却只能寄意白云,代窥家园。诗中颔联,有多种解释,耐人寻味,有西昆的味道。末句“白云凝望尚湖边”想象很到位,佳句。
& && &&&) K/ p( U& j- h) s5 \
沈鹏(),光绪二十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幼孤,依寡嫂生活,十五岁即以诸生入国子监。泪击时艰,常郁郁思有所建白。戊戌政变后,恨荣禄、刚毅说媚弄权,惠政卖国,遂上疏弹劾,要求慈禧退隐,让权光绪。掌院徐桐不许代奏,乃将奏稿交天津《国闻报》发表,引起朝野震动,被捕判终身监禁,后获释归里,疯癫而死。著有《沈北山剩槁》。同乡孙希贤将他的事迹,创作小说《轰天雷》,为清末民国初年名著。
& && &&&他的《狱中诗》( u& e9 I" Q- L* ?- r
识得君臣是大纲,不随群小蔽当阳。秋霜北海留芳烈,太白南星有谏章。沸鼎火难烧口舌,彤缨昧不若桁杨。好将隔户鞭笞晌,来试孤臣铁石肠。2 Q% u0 f& P: h8 t- t
& && &&&作者上书,矛头直指最高领导慈禧,他的被捕,是清末一大新闻。这首诗有自我表白的意思。首联是大前题,自己的行为是维护皇上,合理合法。颔联写自己行动的重大意义,给世界带来光明,自己是政坛上升起的一颗明星。颈联写自己的正义,尾联写坚贞。整首诗慷慨激昂,大义凛然,犹如《正气歌》。: k$ g, b. ^. W& G
孙雄(),原名同康,字师郑,号郑斋,常熟人,文学家孙原湘的玄孙。治经学,服膺许慎、郑玄和惠栋、戴震之学。光绪二十年中进士。二十八年任吏部主事。二十九年为京师大学堂文科监督。三十四年加入著裙吟社和漫社,参与编辑《国学萃编》杂志。宣统二年(1910)编辑《道咸同光四朝诗文》。辛亥革命后,以清朝遗老自居。一度担任清史馆协修和北京大学史学讲师。不久辞职,定居北京。1919年又发起组织诗歌团体瓶社。孙雄在光绪二十七年前后曾经写过一些感时抚事之诗。其后思想日趋落后,1924年曾咏《落叶诗》,并编《落叶集》,为清废帝溥仪被逐出宫而感慨唏嘘。平生论文论学,主张固守国粹,尊孔读经,反对接受西方先进文化,坚持儒家温柔敦厚诗教,推崇韵文骈文。著作有数十种之多,有《眉韵楼诗》、《诗史阁壬癸诗存》、《眉韵楼诗话》、《眉韵楼诗话续编》、《郑斋汉学文编》、《郑斋文存甲集》、《郑斋类稿》、《诗史阁诗话》,编有《道咸同光四朝诗史一斑录》、《道咸同光四朝诗史》。
& && &&&钱仲联说孙雄:曩年为《近代诗评》,评同邑孙师郑曰:“鬻技钤医,自诩圣手。”虽嫌刻薄,却是公论。师郑见之大不乐,然不知余为如何人。其后汪丈启东刊《山泾草堂诗》寄赠师郑,上有余序文。师郑乃移书汪丈曰:“钱某既为君作序,当必素识,究为何如人?读其文,知为健者。然即不喜余诗,何至形诸笔墨乎?”汪丈乃告以钱某系翁文恭之外甥孙,楞仙先生之孙,与君亦有间接之关系。盖师郑为文恭之门人也。师郑得书后爽然。尔时余颇悔之。顷见汪国垣所撰《光宣诗坛点将录》,以师郑为专一把捧帅字旗地健星险道神郁保四,为一百零八员之殿,与余所见略同。把捧帅字旗,妙不可言。师郑自榜曰诗史阁,固以民国以来诗史第一人自诩者也。
他的《为翁文恭师作九十生日赋》
前有欧苏后顾王,高山仰止荐馨香。上清奎宿知当在,古寺慈仁叹已荒,修史温公居独乐,办行归贺忆严装。廿年前时犹如昨,祖饯都门泣数行。
孙雄的诗作形象性稍逊,招来多人非议。; z! x7 w- r+ y$ P- P
. M2 `, t# _# q7 ?% k
曾朴()家谱载名为朴华,初字太朴,改字孟朴,又字小木、籀斋,号铭珊,笔名东亚病夫,常熟人,近代文学家、出版家。
曾家是常熟望族,曾朴的父亲曾之撰在明御史钱岱“小辋川”遗址上,营建二十年,成“虚廓居”,即现在的曾园。曾朴表面上受着科举应试的教育,实际上对文学情有独钟。光绪十七年中举。次年赴京参加会试,以墨污考卷出局。他父亲斥资给他捐了个内阁中书,于是留京当官。后赴浙江做地方官,民国时,当江苏省参议员。
& && &&&民国后,他致力于文学创作和翻译工作,投身出版事业,成绩斐然。他创作的《孽海花》是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鲁迅评价为:“结构工巧,文采斐然”。常熟的文学瑰宝,一为唐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为清末的《孽海花》,两大高峰至今无人超越。3 V1 Y3 H$ M1 N5 w4 {5 s
& && &&&钱仲联评曾朴:曾孟朴以著《孽海花》小说一书成名,颇涉晚清掌故。然其间是非颠倒,事实乖误者亦不少,描写床笫,尤涉淫秽。孟朴通法文,善迎合流俗心理,所译法国文学名作,时人盛称之。家本富饶,又曾长江苏财政,而身后负债累累,计其一生挥霍,不下数十万金。名士乎?纨绔乎?余不欲论之矣。顾孟朴早年亦工诗词,晚年息影虚廓园,饶水木之胜。: r/ _+ V1 g- p3 G$ [
他的《赴试学院放歌》
丈夫不能腰佩六国玺,死当头颅行万里。胡为碌碌记姓名,日夜埋头事文史。 文章於道本末尊,况又揣摩取金紫。笑我今亦逐队来,未能免俗聊复尔。 试官高坐吏两傍,万人屏息鹄而俟,高唱谁某应若雷,缘壁东西蠕如蚁。 捉襟揎袖搜索勒,功令不许携片纸。 国家重士等皤玙,重士允须重廉耻,奈何受辱皂隶手,视之直如盗贼耳! 方今士习亦少衰,食齑不甘食肉鄙,辇金昏夜不避人,摇尾高门来如市。 上不重士士自轻,习惯不觉忘其始。投笔忽叹戎狄骄,弃襦书生长往矣! 吟哦听此万蝇声,公等虽多不如己。安得上书圣明君,取士不贵雕虫技。 天寒江海蛰龙蛇,日暮深山蓄杞梓,白衣徒步登金阶,花门剺面惊彤矢。 男儿快意动千秋,何用毛锥换貂珥; 君不见苍松古柏盘屈千云霄,安能局促泥涂日与荆梖比。
这首诗除显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又体现了他的独立思考,独立人格,同时又为我们留下了古代科举考试难得的真实场面。" L( q5 L. g# q/ D1 _$ T&&Z
" B, r! j( ]/ @6 u3 L* q
张鸿()别号燕谷老人,22岁中举人,37岁中进士。任内阁中书、户部主事、外务部郎中、记名御史、驻日本长崎、神户及朝鲜仁川领事。他重视教育,提倡新学,在家乡办新学堂。在任仁川领事时,创办华侨子弟学校。1916年称病归乡,住燕园,倡办塔前小学、孝友中学,出任孝友中学校长。在燕园独资创苦儿园,收养孤苦孩子。与夫人一起创办刺绣女校,还一起上课。1935年,因年迈辞去孝友中学校长,先后担任县通俗教育馆长、县体育场场长、县图书馆馆长等职。1937年抗战暴发,常熟沦陷,举家西迁,南抵桂林,后经香港移居上海,因痛恨日伪,不愿回乡,去世在上海。
钱仲联说张鸿:“丈原名鸿,字隐南,别署蛮公。光绪甲辰进士,廷试时,读卷大臣进呈十卷中,丈居首选。以策对主张立宪。忤慈禧旨,抑置三甲一名,遂失大魁。闻者惜之。
他的《晚过小山台》:
向晚步幽麓,南风送微凉。绿冈如荠树,随云为黑苍。瘿松立旷野,赭花媚斜阳。旁有磊磊石,苔衣染微黄。疑是云林子,笔墨留幽光。此景足珍赏,徘徊樵景旁。日暮不能去,归鸦下平冈。
观察细腻,落笔有古气,句畅字雅,胸中无万卷书,不能为此。
徐兆玮()常熟何市人。光绪十四年举人,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编修。光绪三十一年赴日本治法律,曾参加同盟会。民国初,任国会议员。曹锟贿选总统,徐兆纬拒贿南归,居“虹隐楼”,读书著述,了祖荫总纂《重修常昭和志》,徐任副总纂,丁殁后继任总纂,完成全书的编撰。徐兆玮广学博识,著述勤奋,1951年,常熟县文物保管委员会接收徐氏虹隐楼藏书,编就《虹隐楼图书文物暂编目录》两册,其中徐氏个人著作61种,465册,多为未刊稿本。徐兆玮对通俗小说情有独钟,虹隐楼藏有通俗小说、弹词61种,较为重要的小说有《七峰遗稿》钞本、《海角遗编》钞本、明崇帧本《新刊按鉴编纂开辟演绎通俗志传》八十回、康熙刊本《女仙外史》一百回等;另编有《演义弹词传奇存目》一卷;著《译本小说考异》及《黄车掌录》两部小说研究专书。他的诗歌集《虹隐诗草》。4 G# m" F. s% `6 [& `6 K2 D! f
他的〈招燕词〉&&L, T+ Z# d! O% s
新巢补缀屡生瞋,瘏口衔泥寄此身。牖户绸缪须及早,栋梁支柱敢辞辛。重来莫更依王谢,小住何须问主宾。笑我青毡犹故物,松阴日醉瓮头春。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反映了在社会剧烈变革之时,作者激流勇进的气魄和抱负。“新巢”,明指的是新燕筑新巢,一般看是作者自喻家居,实际上,从整首诗看,是比喻民国新政。“瘏口衔泥”说他为此而作出的努力,因此屡遭守旧派的白眼。“牖户绸缪须及早,栋梁支柱敢辞辛”指新政的各部门建设,“重来莫更依王谢,小住何须问主宾”指民国共和政体的理想。尾联声明,自己在本质上是旧时代的人,适宜隐居乡里,以酒为伴。
& && &&&俞可师(),宣统拔贡。长期从事教育和实业,退居之暇,结社联吟。有《憩园诗存》。1908年,溥仪即位,在科举废除的情况下,仍然举办了“己酉科拔贡”的科举考试。宗子威和俞可师在江南应试,高中常熟县和昭文县第一名。1910年,宗、俞二人同赴北京参加朝考,第二年,两人同分发到河南开封候补,这时,清朝灭亡,民国成立。1914年,宗子威胞妹宗秀松嫁给俞可师,两人成郎舅。宗子威任《常熟日报》主笔,后入县署任实业科科长;俞可师任海虞市议会议长、县农会会长。1915年,宗子威受聘于北京师范学院,开始了教育生涯,而俞可师继续为桑梓服务,继任了实业科科长,常熟电器公司经理和江苏省电业联会执监委委员等。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后,宗子威携眷回常熟。俞可师《寒食偕子威品茗公园》一诗,记载了清明前一天去北门扫墓后两人在新公园(今虞山公园)栗里茶室品茗的情形。新公园原为常熟的一个苗圃,俞可师在此倾注了很大的精力,建成新公园,很多树木都是他亲手种植的。0 I7 x$ I! A2 S5 b6 U- k
小小园林跨涧阿,阿侬树木十年多。半泓活水亭为系,一角青山堞若驮。襟上酒痕沧海劫,松间茶社白云歌。夕阳画出春光好,游子才归栗里过。
& && &&&诗句清朗畅达,地方色彩浓郁,是虞山公园的第一题咏。$ ~) |( ?2 m* @0 ~
& && &&&+ N' V: i5 p( v) H+ R: v6 U
孙景贤,,常熟秀才,字希孟,号龙尾,笔名阿员,化名藤谷古香,常熟市虞山东麓读书里人,生于清光绪六年,卒于民国八年,终年四十岁.。
随张旺南(《续孽海花》作者燕谷老人张鸿)东渡,读于日本明治大学法律科,任职长崎领事馆。民元,受同盟会本部委托,筹组常熟支部;后官于外交部。以诗文著称;为南社社员,有:《龙尾集》、《梅边乐府》等诗集传世。更有小说《轰天雷》,《轰天雷》以沈鹏一案为原型,创作的一部反专制小说,在全国有较大影响。有人把这部小说,与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醒世钟》《猛回头》,并列为清末启蒙小说。在常熟,是仅次于曾朴《孽海花》的成功之作。3 F6 U7 C! p, B0 m* q8 J: L7 O3 _9 X# n
& && &&&他的〈客有道秋舫故妓事者感叹赋四律〉﹙其四﹚: q6 R&&j0 F( E4 `
车马阊门老大回,青楼大道驻轻雷。前身因果三生石,小劫河山一寸灰。锁骨容光夸绝世,画眉图史见惊才。水天赌说长安酒,拥髻休邓有剩哀。$ v6 C" P7 N/ }
& && &&&这是写人的诗作,这个人又是名人。首联,故地操旧业,“轻雷”比喻名声之响,用轻字形容,很有分寸感。颔联,历经沧桑之变,“一寸灰”,语带双关,山河蒙尘之灰,与心境的万念俱绝之灰。李商隐“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颈联,绝世美女,绝世英才。尾联,身在江湖,陈说旧事,有“白头宫女在,闲话说玄宗”的意味。作者小说写得好,文字清朗,形象突出:诗也写得好,是民国常熟诗人中的中坚人物,这首诗可略一斑。
以上官场中人士的诗作,可看作诗史。记载了那个剧烈变革的时代。; U; ?# ?; K2 y3 L. E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肥田喜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