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戒子书和陋室铭的比喻君子说说怎样才能成为君子?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八年级语文上《陋室铭》复习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文中加粗的字.(1)有仙则名 名:(2)斯是陋室 斯:(3)惟吾德馨 馨:(4)何陋之有 何:(5)谈笑有鸿儒 鸿: 儒: .(6)往来无白丁 白丁:(7)可以调素琴调:(8)无案牍之劳形 劳:     形:2、解释下列各句中相同的字.(1)①无丝竹之乱耳 之:②何陋之有    之:.③辍耕之垄上  之:④操蛇之神闻之 之:.(2)①无丝竹之乱耳 乱: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乱:.3、身居陋室,却不感到简陋,你对此有何看法?4、(1)本文选自《 》,作者是 代的 家、 家(填人名),他的字是 .文题中的“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2)用原文回答:①本文的主旨句是:,.②本文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③表现纵情畅怀、谈笑风生情状的句子是 .(3)指出“龙”、“仙”比喻什么?.(4)《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通过这篇铭文,表达了自己______的愿望和__________生活情趣.5、下边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有错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从全文内容看,作者具有怎样的生活情趣?7、本文题为《陋室铭》,而作者却没有直接去写陋室,为什么?既然是陋室,作者就应该倾其笔写尽其陋,然而作者又没有去写其陋,相反却极写其不陋,这又是为什么?8、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陋室的?9、有人认为本文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10、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是陋还是不陋?11、铭文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12、铭文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13、文中谈到“诸葛庐”“子云亭”其目的是什么?14、请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15、文中陋室的主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品德给我们以启迪.在我们学习的古诗文中,还有类似的精神的名句,请你写出两句来.陋室铭参考答案:1、(1)著名 (2)这 (3)品德高尚 (4)什么 (5)大 指读书人(6)平民 (7)调弄(8)使----劳累 形体2、(1)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 (2)宾语前置的标志(3)到,往 (4)助词,的 代词,这件事(5)扰乱 (6)战乱3、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不要在意物外条件的好坏.4、(1)全唐文 唐 文学 哲学 刘禹锡 梦得 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2)用原文回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比喻道德高尚的人.(4)保持高尚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5、b6、高雅脱俗,安贫乐道.7、(1)作者以山水引出陋室,而后以仙、龙喻德馨,这就自然而然引出本文主旨.(2)陋室之所以不陋,都是因为在陋室之中居住的人是一位志趣高尚的人,这就更好地体现出那种安贫乐道的思想性格.8、生活环境、日常生活、交往人物三个方面.9、远离官场,是因为作者长期遭受贬谪,更不愿与贪官污吏同流合污,更见他高洁傲岸的节操,并不是消极避世.10、这恰是本文反向立意的作文技法之所在,说是陋室,是为了引出“惟吾德馨”的主旨,而结尾的“何陋之有”运用的是反问句,这样看来陋室自然不陋.11、(1)类比,引出中心 、(2)类比陋室(3)暗喻惟吾德馨12、画龙点睛.表明陋室因主人品德高尚而不陋,表现了高雅的志趣.13、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虽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名贤一样,安贫乐道,品德高尚.后一问略.1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使用工整的对偶句式,“绿”、“青”色调搭配和谐,突出了环境的清幽宁静.1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陋室铭主旨-学路网-学习路上 有我相伴
陋室铭主旨
来源:ruiwen &责任编辑:小易 &
  引导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运用了类比手法,还要很多描写景物的经典,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陋室铭的主旨。
  陋室铭主旨
  第一课时 《陋室铭》
  【学习目标】
  1、有节奏的朗读并读出韵味。通过课前独学,结合课本注释,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梳理翻译全文,并达到背诵
  2、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会抓住关键字词句,把握&陋室&的特征
  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作者高尚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学习重点】掌握相关文言实词和通过抓住关键字词句来把握&陋室&的特征。
  【学习难点】理解作者寄予的思想情怀。
  【知识链接】
  一、文体知识:
  &铭&是古代刻于碑版或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内容多简短,特别是刻于器物上申鉴戒的铭文,文字短小精悍却构思精巧,内容朴素而义理深邃,形式活泼且易诵易记,对我们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表现生活有很大的启示,很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玩味 。
  二、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人,唐朝著名诗人和家,颇得推崇。贞元九年进士,官至察御史。王叔文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刺史,官至检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刘禹锡为官,清廉无私,勤于政务,关心民生;为文,超世出尘,大智大睿,为后人留下许多琅琅上口,富含哲理的和。
  三、写作背景简介:
  刘禹锡的《陋室铭》如今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名文&,但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据说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县官实在是欺人太甚,于是便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
  四、托物言志写法:
  托物言志,&托&借、假托的意思,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即借物言志,借物抒怀。 作者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居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借&陋室&扬&德馨&,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自主预习】
  A1、&铭&是古代刻于碑版或器物上用来 或者 的文字,这种文体,一般都是 的,内容多简短,特别是刻于器物上申鉴戒的铭文,文字
  却 ,内容朴素而义理深邃,形式活泼且易诵易记。 A2、刘禹锡,字 ,唐朝著名 和 家,颇得白居易推崇。
  A3、结合课文,给加横线字注音。
  德馨.( ) 苔.痕( ) 案牍. ( ) 鸿儒..( )( ) 西蜀.( ) 何陋.( )
  B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有仙则名.:
  (2)有龙则灵.:
  (3)苔痕上. 阶绿: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惟吾德馨.:
  (6)谈笑有鸿儒.. :
  (7)无案牍..之劳形:
  B5、翻译下列句子。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我的反思与质疑】 通过预习,你认为自己在基础方面过关了吗?在学习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疑问呢?请把问题记在下面,为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作准备吧。
  【课堂学习】
  一、听&陋室&:
  要求:听清停顿、重音、
  二、读&陋室&:
  1、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注意句尾押韵的字,朗读韵脚要读得清晰响亮。
  3、朗读时语气要平缓,有些音节要适当拉长。
  4、&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应读得轻些,才有韵味。
  5、用肯定的语气,大声的语调读&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说&陋室&(翻译课文)
  1、学生自行结合注解疏通课文,圈出不懂的词句。
  2、小组交流讨论疑难问题。
  3、检测。
  四、知&陋室&(整体感知)
  A1、本文写了什么?《陋室铭》中哪句话能提挈全篇大意?
  B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的?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五、品&陋室&(合作探究)
  B1、陋室,陋在何处?(看课文:不放过任何一个词──咬文嚼字)
  B2、陋室,真的陋吗?(思维角度:主人、环境、交往、生活)
  C3、作者写陋室用意何在?(联系点:&铭&这种文体的特点。)
  六、论&陋室&(拓展延伸)
  B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你是否曾经或正因为家境一般、相貌普通或者其他琐事而烦恼、抱怨呢,读了刘禹锡的《陋室铭》一文,你有何感想?请静心思考,然后和同学交流。
  七、背&陋室&(课堂检测)
  【师生小结】
  【学后感悟】
  [知识拓展]
  陋室铭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及注释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⑴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⑵在(z&i):在于,动词。
  ⑶名(m&ng):出名,著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灵(l&ng):神奇;灵异。
  ⑸斯是陋室(l&u sh&):这是简陋的屋子。斯:指示代词,此,这。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⑹惟吾德馨(xīn):只因为(陋室铭)的铭文(就不感到简陋了)。惟:只。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上:长到;入:映入。
  ⑻鸿儒(h&ng r&):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鸿:同&洪&,大。儒,旧指读书人。
  ⑼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⑽调(ti&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⑾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也有人认为是装饰精美的经典(《四书五经》),但就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书则指的是佛经(《金刚经》)而安徽考察则是后者。金:珍贵的。金者贵义,是珍贵的意思,儒释道的经典都可以说是金经。
  ⑿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⒀之:语气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⒁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⒂案牍(d&):(官府的)公文,文书。
  ⒃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⒄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⒅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两句是说,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因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卧龙岗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屋子。
  ⒆孔子云:孔子说,云在文言文中一般都指说。选自《论语&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在此去掉君子居之,体现他谦虚的品格。
  ⒇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表示强烈的反问,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孔子说的这句话见于《论语&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里以孔子之言,亦喻自己为&君子&,点明全文,这句话也是点睛之笔,全文的文眼。
  (21)谈笑有鸿儒:谈笑间都是学识渊博的人。鸿:大
本文来源:
本文相关:
- Copyright & 2018 www.xue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1]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君子的操守,(应该)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学习必须静心,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拓广才识,不立志不能学习成功。沉迷滞迟就不能励精求进,偏狭躁进就不能冶炼性情。年年岁岁时日飞驰,意志也随光阴一日日逝去,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会,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注释:(1)夫(f&):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2)君子:品德高尚的人。(3)行:指操守、品德、品行。(4) 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5)淡泊(澹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清心寡欲。(6)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7)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8)致远:实现远大目标。(9)广才:增长才干。(10)成:达成,成就。(11)淫慢:沉湎、怠惰。(12)励精:尽心;专心。(13)险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14)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15)与:跟随。(16)驰: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17)日:时间。(18)去:消逝,逝去。(19)遂:于是,就。(20)枯落:枯枝和落叶,此指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21)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接触社会,对社会有益。有&用世&的意思。(22)穷庐:破房子。(23)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简介:《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言中。通过这些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如此深切。后人留存有多篇《诫子书》。《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原文地址:http://m.beishici.com/bibeiwenyanwen/chuzhong/72513.html,转载请保留。
------分隔线----------------------------
------分隔线----------------------------
今天,我来当小编!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诗词
本站为您推荐的诗词
热门标签:陋室铭与诫子书两文在思想上有哪些共同点
陋室铭与诫子书两文在思想上有哪些共同点说明白点
1、从作者本人的世界观来看,两人都提倡出世与治学.出世即摆脱世俗、虚荣的诱惑.治学则是提高自身素养的追求.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从文章的立意上来看,两篇文章都是励志进取的,鼓励人们不要追求表象上的繁荣与成就,要看重内涵的积累与沉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我浅薄的认为,这两篇文章在思想上的共同点基本上如上所述,但是可以看出的是,刘禹锡更注重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乌托邦式的人生理想,而诸葛亮则是用第三人的眼光为后人设置了君子之行的标准.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陋室铭与诫子书两文在思想上有哪些共同点》相关的作业问题
陋室铭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爱莲说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平生活态度
陋室铭 用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类比 来衬托自己的品德高尚 再问: 爱莲说 再答: 而爱莲说 则用世人皆爱牡丹与陶渊明独爱菊与莲花出淤泥不染,濯清涟不妖 突出自己对莲花的喜爱和赞颂 再答: 其实还有很多对比的 不一一举了亲再问: 亲,楼顶上的对吗 再答: 是类比的手法 不能很确切说是对比再问: ? 再答: 他们都是借物
一、同中之异从主题看,两文表现的都是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但《爱莲说》的作者表达的不是隐逸,而是在污浊的尘世间保持自己的清白节操,《陋室铭》流露的则是作者消极循世、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从立意看,两文都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但前者是通过正面赞美莲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高洁情操,后者则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
借景抒情.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甲表达了作者被贬的孤寂和落寞写作背景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此间共写了8篇知名的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
http://user.qzone.qq.com//infocente
我的陋室,就像诸葛亮在南阳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亭子,用孔子的话来评价,那就是“何陋之有”.
表达了对世俗的鄙夷,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陋室铭》文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正确理解为:“谈笑往来有渊博的学者,谈笑往来没有无学问的人”.意思是说:“(和我在陋室中)交往、谈笑的都是学识渊博的饱学之士,而没有(孤陋寡闻、浅薄的)平民百姓.” 
陋室铭更好吧,六盘山太大气,不适合挂在家里.
证明陋室不陋的特点,以古贤人自比,突出自己不以陋室为陋,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
希望对你有帮助!第一处实写 (陋室) 虚写 (德馨)第二处实写 (丝竹之乱耳) 虚写 (没有烦恼.)
1) 虚实是我国古典美学中重要的审美概念,也是艺术辩证法的总纲.《陋室铭》是虚实结合的佳作.全文81个字,虚实相生,变化有致,耐人寻味.开篇以形象的议论起笔:"山不在高,……有龙则灵."推出全文题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以虚代实,出笔不凡."德馨",一语统摄全篇,突出道德的作用.第二层进入对"陋室"的描写.先写清幽
《陋室铭》首先用诗的比、兴的方法,通过“山”“水”“仙”“龙”(其实作者是很喜欢名山胜水、神仙故事的)引出“陋室”.比兴中一反一正,弱反强正,认为山唯有仙,才为名山,水唯有龙,才为胜水.如此开头,已把凡事不图形式而一定要探求实质的思想融了进去.而后自然而然地引出“陋室”,并紧接着突出“惟吾德馨”这个核心.认为“室”尽管
12:甲文:侧面(间接)描写 清澈透明 乙文:正面(直接)描写 水流湍急 13: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主要讲述了一个人持有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不乏机警 面对人生坎坷却始终持开朗的态度 安贫乐道 高洁傲岸 而且在人生失意的旅途中 表现出豁达
《陋室铭》表达了作者高洁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爱莲说》表达了作者喜爱莲花的思想感情,同时说明了作者对莲花的看法:君子应该身处污浊环境却不同流合污和君子应有庄重,质朴,不炫耀的品质.咱上过了,不知道对你有没有用?
主要讲述了一个人持有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不乏机警 面对人生坎坷却始终持开朗的态度 安贫乐道高洁傲岸 而且在人生失意的旅途中 表现出豁达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access the URL on this server.Powered by Tengin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陋室铭的比喻君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