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这是什么地方,我知道是个类似于恐怖蜡像馆体验馆的,不知道具体位置,谢谢大家。

亲身经历 2014 年末上海外滩跨年踩踏事故及类似事件是怎样的体验?-土地公问答
亲身经历 2014 年末上海外滩跨年踩踏事故及类似事件是怎样的体验?
亲身经历 2014 年末上海外滩跨年踩踏事故及类似事件是怎样的体验?
为逝者默哀
事件亲历者昨晚和女朋友到外滩的时候 整条路已经被堵的水泄不通了,我俩就在人群外围等着跨年。混乱出现在大约还有半小时跨年的时候,可能是新来的人想走上台阶去观景平台而已经在观景平台的人觉得太挤,有部分人想下来,本来就挺窄的阶梯变得混乱起来。本来我也是想上去的,不过不想女票被人挤到,就和她远远的看着。突然路对面的台阶那传出了一阵哭喊声,当时觉得可能有人倒下了,心想大事不好。但是哭喊声随即湮没在了涌动的人潮中,对冲的人群变得更加混乱,平台上后方听到哭喊声因为好奇或者恐惧的人,急着下去,推着前方的人向前。而阶梯处的人由于后面人的推动,根本没法后退。就这样 越来越混乱 直到有人不断倒下。当时我看到有人被埋了,下意识的想上去拉人,但是前方被挤得水泄不通,我只能在外围干着急,挤上去反而添乱于是在路的这边和女票朝周围的人大喊:往后退!往后退!慢慢的 有几个年轻人也一起喊起来。起初还有不明事理的人往前赶,后来似乎大家都意识到出事了,开始往外围散。无奈人太多 整个人群过了好久才慢慢散开一点。周围弥漫着浓郁的恐惧和绝望,倒下的人群中凄惨的哭声一片,与此同时 身旁响起了巨大的“五 四 三 二 一”跨年倒计时的声音。同一个时空下,有人面临死亡和绝望 有人满怀憧憬和希望。这种对冲 让人恐惧。等到人群稍微疏散 能拉起来的人都拉起来了 悲剧还是发生了 。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经历这样的惨剧 这么近距离的感受那些人的绝望和无助 可是想想当时我们又救不了那些人 心里真的很难受写不下去了 逝者安息吧——————一月二日更———————作为亲历者之一,这个事故现在对我的冲击更多是感性的,所以上文并没有提出我个人的理性的分析。在我看来,人性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也许现场确有个别素质很低的人,但我看到周围的年轻人,大多都是表现出了较高的素质。责任和事发原因是要追究的,但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谴责哪一方,而是引以为戒,避免此类事故再次发生。对我来说,感触最深的,是真切的体会到人的生命有时确实是很脆弱。祈祷逝者可以安息,也希望大家都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坚强的生活。至于在现场喊后退这个举动,当时内心也不算十分镇定,更多是来自于以前在学校举行大型活动时的经验。现场也有其他人在喊。此举收到很多知友的感谢,我认为当时这么做是应该的。谢谢大家。以上。
冬季在九寨沟旅游。虽然是淡季,但是人依然很多,七八成都是贪淡季门票便宜来玩的大妈。一天结束,下午离开时要排队坐景区巴士,人山人海的大妈自然不肯老实排队,从后往前一股巨大的力量在推着我的后背。我当时在第二个,最前面是一个妹子,再往前就是一个方柱子。后面的人玩命往前挤,我用胳膊死死地撑着柱子,感觉胳膊都要断了。我大学时期一直是个死宅,身体早就被掏空了,哪里撑得住这么多人往前挤的力量。但是撑不住就没活路啊。一旦我没撑住,前面妹子就要被人潮顶到柱子上,被挤死就是分分秒的事。然后接下来完蛋的就是我。我一直记着那个妹子回头惊恐绝望的眼神。我第一次承受这么大的责任,一个年轻女孩的生命完全决定于我的胳膊能在这种力量下支撑多久。万幸的是,拥挤的时间并不长,最终撑住了。不然我也就没法在这写评论了。那之后,胳膊软了几天,抬不起来。而引导那些人死命往前挤的原因,连代金券都不是,只不过那些大妈玩够了,想早点上巴士回家!=====================================1月2日补充当时是周日下午。离开景区的巴士地点处人山人海。虽然不及外滩跨年现场,规模也相差不多。景区巴士虽然勤快,但需求量实在太大,一旦有空巴士到站,后排那些急躁的人就忍不住往前推挤。在场保安已经尽力,挡住前方不让前进。不然当时情形,人群一拥而上,挤死几个再正常不过。推你的人,未必是自己想推,实在是人人都被往前推,根本抵挡不住。上千之数的游客,没有人能站稳,只能顺着那股力推前面的人。可是最前面的人又推谁去?有保安全力挡住的队列也就罢了,我们那队前面是个大柱子,最前面的人被挤到坚硬的柱子上,胸口死死地被压住哪还进的了气?用不了一分钟就要成为肉垫一具,后面的我也不能幸免。事故最终没有发生,毕竟推的人也只是为了上巴士,没车了就懒得出这份闲力。如果不是必须坐巴士分批离开,直接就是景区出口呢?这一推可就是无穷无尽,最前面的游客力竭被推到铁栅栏上,后果不堪设想。万幸万幸。=====================================1月3日补充后续没了!
当初的删除是由于一些外部的原因,而且当时媒体关注度正是最高的时候,自己这篇冲动的文字确实很有可能被媒体恶意地引用去“不经意”地伤害遇难者家属或是其他人,所以最后还是决定删除了。现在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三个月了,风头应该小了很多,所以应该没有之前的隐患了,而且现在有一个新的问题亟待解决。希望有见解的小伙伴们能帮忙回答下!谢谢!是否应该去探望遇难同学的家属? - 社会心理学同时也希望这篇回答能够起到一点小小的提醒作用,希望大家平时出门要注意安全,珍惜现在呼吸的每一口空气,珍惜每一个温柔对待自己的人!---------------------------------------------已于凌晨6时确认关关遇难。昨天关关妈辨认的那个ICU重伤者不是关关,她是在昨晚11点在黄埔中心走的,而不是之前的第一人民医院。感谢知友的祈福,她和燕子两个会在天堂感谢各位的。-----------------------------------------------------算是一个亲历者吧,但和上面的不太一样。目前的情况是其中一个确定已经遇难,另外一个还没完全确定,目前面部特征身体特征与其最相近的女生正躺在ICU里,但若是只靠面部辨认,我觉得貌似不是。我那天本来计划好和两个很好的同学一起出去跨年的,三个人从8点多开始逛,逛到10点半,我觉得有点累了,就想先回去家(由于我这段时间在市区内实习,所以在市区租了房子,她们两个住在学校里)。于是她们把我送到地铁口,然后她们打算赶到外滩去跨年。和我更要好的那个女生关关提议三个人合张影,说我过几天就回家了,而且快毕业了,以后可能就见不到了。没想到那张合影就真的成为了另外一个女生燕子在这个世上留下的最后一张照片。第二天早上打开手机,我就被各种电话轰炸。因为我是最后见到她们的人,所以我的电话被打通后,大家都跑过来问我情况了。开始我还觉得没必要这么担心,因为很有可能她们后来逛得累了就去酒店了,然后第二天早上睡到中午12点什么的。但是12点后一直没联系上,我就开始觉得问题有点严重了,因为12点以后酒店会打电话来问是不是要续住的。随后朋友圈里面大家也根据我对她们的衣着描述开始各种转发寻人信息。再后来另外一个辅导员在朋友圈发状态说通过公安已经基本确认她们平安了,群里面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大家都很高兴,随后也都就删掉了寻人的状态,转而发了“已确认平安”类似的感谢大家转发的状态。但是后来我们班的辅导员看到我的状态后,就问我你从哪里得到这条消息的,之后就没有回应了。我心里就咯噔一下,发现其实事情根本没有结束。到了5点多的时候,辅导员突然让我去一趟第一人民医院,说让我过来认一下。我挂了电话,两腿真的有点发软,身体也一直不停地抖。虽然之前一直担心她们的安危,但其实心里总有一个声音在说,全上海这么多人,不可能偏偏轮到她们俩出事的。但这个电话的到来,已经告诉我答案了。赶到的时候,我们班前任的辅导员刚从一个被武警团团围住的房间出来,面色很凝重。她看到我后,让我回忆一下燕子昨天穿的衣着。那段话其实我已经说得非常熟练了,因为之前被电话轮番轰炸的时候我每次都要把相同的话一遍又一遍地说。但是看到燕子爸爸和辅导员通红的眼睛,我一开口,喉咙就哽咽得说不出话了。后来情绪舒缓下来后,辅导员让我去警察那里看照片。看到燕子尸体第一眼的那种感受真是到现在还从脑海里面抹不掉。昨天还笑嘻嘻牵着我的手的那个活蹦乱跳的小女生,现在居然就那么横在冷冰冰的地面上。旁边还有一串数字,估计是尸体的编号。燕子原来很瘦小,但是身体已经被踩得肿起来了。脸就更不用说了,紫青紫青的,肿得认不出来。鼻子没有变形,所以我依稀可以认出来,确实很像她。但是我还是不太敢相信燕子已经遇难了,于是不停地追问辅导员是否已经确认这个人是燕子了。因为我只认得燕子的外套(里面的衣服由于昨天太冷了,她们两个都没脱下来过,所以我没印象)但是遇难者穿的是橘黄色的毛衣。辅导员说她爸爸和她都进去看过尸体了,确实是她。而且遇难者所戴的手表确实就是燕子的手表,连上面刻的字都一样........另外的一名女生关关目前状况还不确定,当时所能找到的ICU里面的重伤者只有一个和关关的特征比较相似。但是我看了照片以后觉得不是很像,辅导员也有相似的想法,但是关关妈说应该就是她,我们也不好说什么。我其实是先得知燕子遇难的消息的,当时候心里很着急,怕关关也遭遇不测。当知道关关很有可能就是ICU的那个女生,我真是一边哭一边笑地抱住了关关妈,不停地说太好了太好了。认完人后辅导员让我先回去缓缓,而且叮嘱我千万不要和班上的人提起,同学问起也要一律回答“不太清楚”。走出医院时,我脑子也一片空白,一直不敢相信刚才眼睛看到过的一切。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向同学隐瞒真相,毕竟大家最后还是都会知道的,那隐瞒一时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坐在回家的出租车里,看着微信群里面大家庆幸着关关和燕子逃过一劫,朋友圈里面那条“确认关关燕子平安”的状态不断有人点赞,我只能坐在车里面泣不成声,因为真相实在是太残忍了..........-----------------------------------------------------处女答用手机码这么多字居然一点也不觉得累,可能是我生理和心理都很抗拒这一夜的睡眠。活了22年,这样的害怕睡眠的夜恐怕是第一次。想着与其这样放任这样的脑袋胡思乱想,还不如写点东西冷静一下。在潜水那么久了,也希望自己能为带来点什么-----------------------------------------------------凌晨两点的时候上海公布了32名遇难者的名单,群里面有同学发现了燕子的名字。明天早上大概会乱成一团吧。但看到名单的时候也顿时松了口气,至少关关现在还没有被确认遇难。-----------------------------------------------------天终于亮了,这个长夜其实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难熬。感谢知友第一时间的安慰。其实到现在我的情绪已经足够平静了,没有像昨天晚上那么痛苦了。然而这样的自己反而让我内心更加煎熬----燕子的离去,我居然用了一个晚上就恢复过来了。后来在得知关关去世的消息后,虽然我很难过,但已经是一滴眼泪也流不出来了。但是日子总会平静下来的,总会继续进行下去。除非是家属,否则遇难者很快就会被人们遗忘,因为所有人都是不腰疼的观众。一个学医的前辈安慰我说,他在医院学到的第一点就是不要回头。死了就是死了,必须继续向前,因为死者不可能复活。你必须把剩余的所有经历花在生者身上,因为他们还有希望,他们比死者更需要你的帮助。是的,我也终究是个旁观者,无法感受到那种切肤之痛。此时的痛苦就算再猛烈,也抵不住时间的冲刷,慢慢地就在我生命里消失得一干二净。不要试图抵抗遗忘,因为遗忘就是人的本能。
九点到了外滩,玩了一会儿觉得无聊(之前不知道灯光秀改地点还要门票)就准备打的回学校(当时已经没有地铁了),显然打不到的士,决定坐公交或者走回学校,当时差不多十一点。因为带路的同学我和走散了,开着导航走,显而易见我被导航坑了,导航显示公交站在外滩,我当时在南京东路,于是要折返回外滩,差不多十一点半的样子,好多人要赶过去看烟花还是什么的,都非常激动的跑过去,当时脑子里只有丧尸围城的感觉,真的被吓到了,但是也只有硬着头皮走,走到导航显示离外滩两百米远的地方,人群先是停了停,后面的拼命要往前挤,前面的不知道为什么拼命往后折返,可以隐隐约约听到前面巨大的欢呼,也有人在拼命喊往后退(大家都懵了,急着往前走呢干嘛叫我们往后退),好吧,让我最难忘的一分钟开始了,我一开始走在路中间,正好是右边向前走和左边向后退的夹击的地方,一开始我还能挣扎着动动,后来越挤越厉害,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肋骨被慢慢压下去,可以感觉到非常明显的变形。压到什么程度呢?我确定空间只要再小一点,肋骨估计会断了直接扎我肺里(也有可能是我神经太紧张了,毕竟看到这么多人我只能脑补出来个啥啥带个啥啥估计就交代在这了)。然后我拼命转身,顺着后退的人流,被顺利挤到了路边的一辆车上(我早就看好要往那边走,那里稍微有一点点空隙),然后缓了一缓,赶紧走了。然后说我同学的。当时他们在事发地,在外滩的墙底下,看着人被挤倒,现场一片混乱,完全失控了。他们想过去帮助倒下的,但是过去帮抬担架的时候,可以明显的看出是内脏大出血。也就是说,以我们才学了区区一年半的医,我们什么也做不了。今天只要一想到我们什么也做不了,我甚至不知该如何处理,我就忍不住想哭。虽然昨晚三点才终于走回学校,今早九点就爬起来看书,果不其然遭受电话轰炸,出去跨年是我成长到二十岁第一次这么任性的玩耍,万万没想到,万万没想到……可是我的同学,我们什么也做不了。这份自责,这种无法言说的悔恨和愧疚,我真的无法用文字来表达。同学今天早上回来同我说他的经历,神情木然。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心情实在难以平复,叙述也实在混乱,这种敏感脆弱实在羞愧,纠结好久还是想发出来,憋了一天实在撑不下去,大家看过就好
还是不匿了……2010年世博会的时候入园排队,人山人海的架势让我简直不敢相信。在检票的时候人很多,很挤,有种要被挤怀孕的感觉,有一个大妈直接把我挤倒了,那时我还小,初一的样子。然后我立刻意识到必须爬起来,爬起来后用全力往后推了一把并说了很脏的脏话。然后突然安静了,人也不挤了……其实我也不想骂这么脏的……虽然显得很没教养……但是摔了那一下真的很痛π_π……事后我妈竟然没骂我……如果我没喊那么一下估计就要被挤伤了,惨的人就是自己……
亲历者。大概22:50左右到外滩,当时已经一个入口封闭,自己煞笔从另一个入口随着人流被推上去(其实当时自己努力可以不进去)。然后随着往前走(走上那个堤坝,暂且这么说)。走上的堤坝是斜坡,不是阶梯,这是庆幸的。慢慢走了1/3就感觉到人流对冲了,有人要下,有人要上。此时已经知道情况严重(大学武汉读的,体验过江滩万达的烟火晚会的人群拥挤,后话,待会做对比),所以已经开始后悔,但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继续随着人群往上走,大概15分钟左右,快到斜坡末端上平台时,已经堵死了。压力顿时开始陡增:人群前方已经昏昏暗暗无法前行,后方不断开始有人涌上,渐渐压得透不过气。此时心里想着,不能用力,保持体力,随着大波人群往一个方向移动(不知道这样算不算对错)。这个时候心里开始毛毛了,怎么说,各种推挤,随行一人是同事,紧紧握着手,不敢分开,两个人还能照应。随后开始了和在武汉江滩一样的遭遇------你永远没有地方可以腾出空隙,什么样的感觉,就是人与人之间是相互挤压的,不是贴着,但是此刻也知道不是你旁边的这位在挤你,而是人群在挤你。(这里我产生疑问,人群中的推力会怎么传递,一个个传递之后是放大还是减小)。回顾一下武汉江滩烟火的经历,记得当时在江边看的时候不是很挤的,是看完烟火,在回去的路上沿江大道(是不是这个名字忘记了,就是江汉路出来那个武汉关的大马路)开始拥堵,最恐怖的是,马路中间的护栏被挤倒,所有人开始往武汉长江大桥方向缓慢移动,当时几乎身边都是一般大的学生,大家刚开始兴致很高,但是后来,越来越挤,我开始被挤倒路中间,渐渐开始不对了,因为护栏被推倒后,行走变得异常艰难。此时肯定有人会想,为什么不往路边走,这么多路,肯定不会拥挤,但是不是的,不是人群周围的人知道中间会拥挤就会往两边散开,所以还是这样挪行往前。记得路中间的护栏是拥挤中的第二大麻烦,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绊倒,最后迫不得已是站在倒了的护栏上行走的。
这是我在另一个帖子的回答,直接粘了过来看到昨晚上的踩踏事件,就过来说几句。你能想象一个七岁的孩子,在楼梯的过道中被挤到在地上,看着上方黑压压的脚落下,踩在自己身上和脸上,那一刻真的是完全吓懵了,脑中完全是空白,连呼喊求救都想不到去做。那一刻,可能要挂了想法从脑海中蹦出过,但还没来记得多想,就被脚踩在身上的疼痛所淹没。那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几秒钟?几分钟?。。。后来的我已经完全丧失了感觉。。。浑浑噩噩中,我感觉到有一只手在拉我,非常使劲,但好像有些拉不动。然后另一只手一起帮忙拉,不知道经历了怎样的斗争,我被从无数人的脚下(那一刻我感觉就是头顶和身上有无数人踩过)拉了出来。当我重新站起来的一刻,我都不知道刚刚发生了什么,只是身上的脚印和疼痛提醒着我,刚刚在我身上发生了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很多年后,我一直很感谢当时拉我出来的那只手,虽然我早已记不清那只手的主人长什么样。但如果不是那只手,我现在可能没法坐在电脑前回答这个问题了。生命不易,且行且珍惜!
从微博上看来的,我已经被吓的不知道说该啥了。。从微博上看来的,我已经被吓的不知道说该啥了。。
------------1.2更-----看到题主的问题里问,去了的人会不会觉得自己是犯罪。突然觉得有点悲哀。不会有人是为了挤出踩踏事故而过去的,涉及事故其中的人,比所有人都希望这一切没有发生。在外滩的所有人都是为了一个快乐的跨年,而不是造成事故。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一种论调开始充斥身边,没去的人沾沾自喜,一面说着“让你们瞎凑热闹,出事了吧”,一面开始指责“都是你们去的人的错,你们都是凶手”。似乎发生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去的人的错,没去的人就占据了智商和道德的双重高地。人多的原因,因为有灯光秀,因为有商场促销,因为没有了交通管制,有很多很多的原因,也有因为凑热闹的。但是,凑热闹就能解释所有的问题了吗?把问题归结于凑热闹,就可以结案了吗?不去思考管理的问题,不去思考安保的问题,不去思考活动场地安排的问题,反而指责都是凑热闹的错,这样的行为再不停止,悲剧永远都不会停止。----------------------------亲历者,逃过了上海两次踩踏事故。一次是同济来贝克汉姆那次,一次是昨天晚上。准确说两次事故都与我擦肩而过,我站的位子离开以后没多久就出事了。先说昨天的吧,昨天我宾馆订在外白渡桥过去,因为早就知道灯光在外滩源里,进不去,所以9点多的时候到观景平台上(就是出事地点)晃了一会儿就决定去逛街了。之后差不多11点多的时候过去,觉得人太多了,就没过马路,在马路这边花旗银行旁边一个路口呆着。50分左右听到短暂的警笛声,但是根本看不见,猜到出事了。虽然现在说话会有点马后炮,但昨天在外滩的很多人应该都会有预感要出事。为什么?警力分布有问题,交通管制也有问题。大部分的警力用于之前南京路上控制车行道畅通和封锁外滩源,实际上外滩源周围相当多的警察,我在侧面入口时,就有超过20个,但是其实里面只有收到请柬的观众们。至于马路对面的观景平台,也就是出事点,只有大约10个警察散布在人群里。后来我站的位置也有非常多的人,但是已经看不到警察了。南京东路一直是交通管制的,昨天因为取消了外滩的灯光,所以就取消了管制,人流暴增,包括很多晚上在外滩玩好赶末班地铁的人,都是要从外滩逆流撤回的。前几年外滩的控制很好,因为有灯光秀,所以非常多警力控制人群。今年,都去外滩源了。同济那次其实明显是人为因素了。在差不多3点多的时候我跟同学到了离场地一个路口的地方,已经路上站满了人。我们站在侧面,突然听到有人喊来了来了在那边,然后很多人往一边跑,但是一会儿又喊在这边,然后就又换方向跑,差不多持续了半个小时这种状态。我跟室友看了看脚上的人字拖,感觉待会儿跑起来会被踩掉,就撤出路口往回走,走了没多久就听到身后出事了。作为一个和两次事故非常近不超过20米的人,说几句如何避免的问题吧。第一,不要去凑热闹。我是一个非常爱凑热闹的人,已经跨了三次年了,但是从此我不会再去参与这种活动。昨天是我第一次在外滩活动,不夸张的说,人和僵尸没有两样,只知道奔着一个方向挤,完全没有理智。看到那个状况就明白不对劲了。第二,在人群中站位一定要注意,如果不能站在最前面,比如黄浦江边,那么一定要站在开阔的平地上。其次要站在侧面的边界,侧面靠墙或靠栏杆,注意千万不要整个身体贴在墙上或栏杆上。最好能够站在和人群交界的位置。比如大家都站在马路上,那么最好能够站在十字路口,并且旁边马路比较空的那种。尽管位置会差,但安全太多了。无论如何不要站在台阶处,切记。第三,一定,一定,一定不要逆着人群走。有很多报道中提到,有人听说没有灯光了就想回去,其实这些逆流的人才是造成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各位可以联想自己很挤的时候下地铁的经历,只能和外面的人错位置,而且会不停的有人往里走来补你走路时带出的空位。如果人流还在不断前进,那么逆流将会造成骚动,并且非常容易发生摔倒事故。如果想后退,请向斜前方走动,到人群的最边界再逆行。两次和事故擦肩而过的根本原因就是我站的位置都比较方便,向旁边移动1.2米就马上脱离了人群。许多人在中间想退都退不出来,硬退就发生了事故。而且要开阔的平地上,狭窄的通道和上下入口是最容易出事的
事件亲历者之一,遇难者中有一位是本专业的一个学弟,和室友一起去的,这两天一直在和团学联的主席还有团委老师忙着确认几个人是否能联系上。昨晚主席还在问我,能不能找到他们三个人的负责学姐的联系方式,今天早上起床就听闻噩耗,三人中一人已经确认遇难,另外两人受伤。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第一反应是,死里逃生。当天晚上出事地点,距离我们当时所处位置约100米吧,我带着我的四个学妹,十点半从陈毅广场那边的楼梯下来,期间几次学妹重心不稳摇摇欲坠,被我一手拽着衣领给拉了起来。11点半的时候,我们五个人在楼梯下一个人相对较少的小广场上等待跨年。事发当时学妹还在自拍,昨天早上知道消息知道再看时间才知道,在我们玩的正开心的时候,另一边的死神却悄然带走了数十人的生命。我们一行五人,从12点开始往外面走,一直走到凌晨两点半才靠手机叫到一辆车,期间因为太冷,完全没有注意手机上的新闻和朋友圈等等消息。约凌晨三点半到达寝室休息。待我知道消息的时候,是我妈妈打电话过来(因为前一天晚上告诉了她要去外滩玩,她很担心),问我是否安好。再然后是辅导员让别的寝室的男同学,挨个寝室查看是否有人去了外滩的还没回来。到这时,我们也没有意识到,危险离我们那么近,直到......1号上午十时,微信朋友圈微博QQ空间等出现一条转发消息,我校历史系一名女生失联至今没有下落,1号下午四时,收到主席消息让我确认一下14级的同学的联系方式是否健全,因为有同学至今下落不明。晚上7时,主席让我找到那三位学弟的学导的联系方式。12时左右上海官方发布了遇难者名单,那时我并未注意。没想到今晨起床,刚拿起手机,便听闻这样的噩耗,真的是十分的痛心。因为去之间我反复劝阻四个学妹不让她们过去,最后没办法不放心她们,跟着去了,这两天学妹一直在说,要不是我跟过去了,她们四个可能一个都回不来了。======================================================================说实话我觉得这次ZF做的真的很好了,无可挑剔。
不管事情原委是什么 恳请媒体不要夸大其词 无中生有撒钱事件稍微调查一下再报道也不迟啊 媒体的一句话 让撒钱成了众矢之的 不知道被大家谩骂了一整天的那几个年轻人 怎么样了 不知道那个酒吧怎么样了 媒体在这种事件中 承担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除了吸引点击率和煽动民众情绪 就没有别的目的了吗?
2013年跨年在汉口江滩就是为了去看烟花跟很多同学一起去的。当时被挤得双脚离地 呼吸困难 真的好多天都缓不过来。到现在心里都有很大阴影。今天早上看到这个新闻真的感觉好后怕当时要是时间再久一点估计就要出事了这种事情经历过才能体会当时那种害怕和恐惧。
试着尽量客观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只描述,不评论。接近晚上11点的时候,我跟老婆俩人,从步行街沿着南京东路往东走,到了江西中路路口被警察告知要绕着走,于是就改走九江路到了外滩。我们沿着中山东一路往北走,走到了图中“起点”的位置。具体我们在的位置是电线杆的正前方,靠近马路牙子的马路边上。旁边停着一辆警车,我们在车头处。从图上可以看出来,我们的位置,距出事地点约41米,距外滩18号约36米。第二张图是拼接了两张百度实景图,这样可以同时看到这三个位置。我们到达“起点”的位置差不多刚过11点,这里的人群不是太拥挤,虽然也是人挤人,但是不是人贴人,人与人的距离大概也能有30-50公分。具体到了11点多少不记得了,听到不远处一阵尖叫,顺着声音望过去,原来是外滩18号那里有人从窗户往外“撒钱”。那会有风,顺着风有一张“钞票”飘到了我们这边的靠近车尾处。就是这张钞票,让我们旁边的人群起哄了几秒钟,大家都伸出手叫道“过来过来”。不过“钞票”没有飘过来,大家也就此作罢,也没有人往外滩18号的方向移动去“抢钱”。之后除了人声的噪杂,就再也没有听到异常了。到了11点50分的时候,在电线杆往观景台方向不远处听到几声大吼“让一让让一让”,然后看到几个小伙子搀扶着一个女生过来,女生一屁股坐在了电线杆旁边的马路牙子上,看起来非常的难受。坐了有小一分钟,就被搀扶着走向了马路对面。这个时候我们还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家还议论着是不是这女生在观景台上时间站的时间太长,晚上又这么冷,被冻得抽筋了。过了一两分钟,电线杆往北大约10米的位置,又有几个小伙子搀扶着一个女生过来了,也是“让一下让一下”,也是走向了马路对面。大家依然议论着是不是太冷,是不是缺氧,等等。紧接着,在第一个女生过来的那个方向,自己走过来了一个老外小伙,挺高略瘦,喘着粗气,光着脚。我开始觉得事情不对了。如果说前两个女生可能是因为身体原因造成的不适,这个老外小伙明显不可能这么脆弱。再紧接着,还是这条路,几个小伙抬着一个女生过去了。这次是抬着,不是搀扶着。女生从我面前被抬过去的时候,我看到女生的衣服都有点脱落了。这个细节更加重了我的不安,旁边也有其他人在议论,这绝对不是身体不适造成的。临近0点还有两三分钟了,在第二个女生的地方(电线杆往北大约10米的位置),来警察了,“大家让一让留出一条通道来”。这个时候,人就是接二连三的被抬出来了。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三个人:第一个是个男生,被几个小伙子抬着往马路对面走,旁边跟着个女生,半哭着说“坚持住坚持住”。第二个也是个男生,几个小伙子抬着从阶梯上下来,下了马路牙子不知道怎么着就把人放在我们面前的地上了,过了十秒多吧,就又抬着走向马路对面了。第三个是个女生,头在前被抬着往我们这边走,整个脸还有脖子都是乌黑乌黑的,一开始还以为是个黑人,结果抬过去一看整个上半身都露出来了,白白的。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彻底明白了,绝对是有踩踏发生了。遗憾的是,在警察清理的这条通道不停往外抬人的间隙,旁边的人们还在跟着黄浦江对面一起倒计时,看来还是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大概十二点10分的样子,老婆跟我说很害怕,要走。于是我们就沿着南京东路往西回去了。
第一次回答问题,手机打字,有错误见谅。有类似亲身经历。时隔四年,历历在目。2010年校庆,学校举行大型晚会,撒贝宁主持,中央电视台录像播出,学校极为重视,耗费巨资搞了这台晚会。作为一名学生小干部,晚会当天我的工作是带领一队志愿者守住体育场北门,这是离开居民区最近的大门。另外看台上几扇边门也由我负责。团委老师专门提示过我守门的艰巨性与严肃性,必须严防死守附近居民冲撞大门,当时我完全不理解,不就是看门嘛,而且这种晚会有什么好看的。事后证明是我太天真,sometimes naive.筹备会议上同意给我们配发环形锁,但是会后大家都忘了,也没有人落实,这是一个重大失误。两扇铁丝网大门向内打开,我连同志愿者七八人,手拉手站成一排足够挡住大门。当晚还有警力在各门口维持秩序。当晚所有观众入场后在都坐在草坪上,我们的工作是要保证看台上没人,不会被摄像机扫入镜头。晚会的巨大声响和炫目灯光很快吸引了大批闲散居民前来围观,首当其冲的就是我驻守的北门。围观居民开始要求我们开门,我们耐心解释坚决不开。很快人群越来越多,最前排的人不断用手拔门,随着人群逐渐聚集,后面的人不断往前拥挤,两扇铁丝网大门开始向内变形。最困难的是,我们必须保证持有A类通行证的工作人员顺利进出,这就必须不断开门,关门。而每一次的开门都是一个突破口,只要门一开人群就拼命往里拥挤。场内灯光舞美华丽,场外更是沸反盈天。看热闹的老人,怀抱儿童的妇女,游手好闲的青壮年,捡拾垃圾的小贩,一起跟着起哄。叫骂声,哭喊声此起彼伏。而场内的人浑然不知。开门瞬间志愿者组成人链挡住人群,人群向内冲,我们只能拼命向外推。人群情绪逐渐激化,最前排有一个带记者证的死命往门缝里挤,大吼着说我们志愿者打人了,让我们撒手。我当时真是怒从心头起,一把就把他推了出去。眼看人链就要被冲垮,我赶紧把周围的志愿者都调了过来,十几个人合力关上大门,几个志愿者徒手死死的抱住内门柱。只恨没有一把环形锁!我马上派出一个志愿者,去附近借锁,电瓶车,自行车,就是偷也要给我偷一把来。很快从学校物业借来了锁,把大门锁上,以为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突然传来了孩子的哭喊声,接着是妇女歇斯底里的叫骂声,"小孩的手被你们夹了,你们谁管事的给我出来!" 这对母女立即吸引了周围人的注意,原本情绪激动的人群跟着起哄,后面想看热闹的不断往前冲,被压在铁丝网上的人受不了了,回头呼喊,我们也大喊让人群后退,但是我们的声音被淹没在巨大的舞台音效和人群的呼喊声中。没有亲身经历过是不可能想象出那种场面的。恐慌的情绪在弥漫,最前排的人都快被嵌进铁丝网了,要不要开门,说实话,我犹豫了四五秒,这个时候我的情绪也很不稳定。打死也不开!如果冲进来,离开坐着的学生观众不过十几米远,后浪推前浪肯定冲进观众区,同学们都是自带马扎坐在草坪上的。这个局面已经不是我能控制的了,其实学校的物业保安也察觉到了状况,从外围疏导人群,我一直在寻找团委老师,事后知道他们都在舞台附近忙碌,北门离开舞台最远。看台上出现了几个身影。边门失守!看台边门是无人职守的,因为没有人进出,并且锁上了插销。我连忙带着几个人冲上看台。人群竟然硬生生硬的把铁门撞开了,关门,赶人。边门离开北门有一段距离,这里没有北门的惨烈状况,冲进来的人纯粹是想看演出。赶又赶不走,又不能动手,只能让他们往更低的看台坐。边门很小,几个人就能堵住。前面我提到有民警,他们这会儿在干吗呢?北门三个民警坐在远处扎堆看热闹。急中生智。学校刑侦专业同学平时都穿警服,在观众中很好辨识。我找到他们带队老师,借来一个班的"兵力"。真是要谢谢他们!大批穿警服的同学赶到北门,此时我叫志愿者开门,让警员同学向外疏散人群,沿着大门站成纵向的两排。人群看到警服顿时平静了一些。我们不断把人向后赶,外围一松动,前排就能后退了。还算万幸,没有出现事故,那个被夹的孩子后来学校派人送去医院了,最后怎么处理的我也不知道。反正我也没挨批判。在现场我想过一件事,我所面对的不过是区区几百人。如此声势,如果是千人,万人呢?二十多年前的那场风波,不出动坦克机枪怎么可能控制局面。
2014年在丹麦旅行跨年,和小伙伴们去哥本哈根市政广场看烟花。周围很多丹麦人和土耳其人也在看烟花 等倒数,因为很多人喝了酒,人群里还有人在扔二踢脚一类的东西,场面很混乱。很多人喝多了之后故意挤来寄去,人浪刚开始只是来回晃动,大家也都还欢声笑语。我们当时已经觉得不好了,因为广场的人越聚越多,周围的人又都很高,涌动的人潮挤得人喘不过气来,压迫感很强。还没等到倒计时结束,我们就慢慢的开始往后撤,因为是逆人潮走,每一步都特别艰难,而且大家还在往广场中心走,方向都不一样,经常会被人潮冲到别的地方去,后来我们几个也都被人群冲散了。所幸我们因为怕拥挤也没有走到很中心的位置(离出口大概有十五六米吧,走得最艰难的十五六米) 想要出去还是有可能。但因为我们站的位置是市政广场周围的一条步行街一类的街道,本身街道不算窄,但是人潮出现了对冲显得拥挤而混乱;倒计时结束后本来站在广场中心的人开始撤离,所有的人都往步行街以及广场周围散开。但烟花还在持续,步行街上还没走到广场的人想看烟花,就一直往广场里面冲。结果我们撤离到一半就被夹在这两对人马中间,往前走往后退都非常困难。我当时是跟着人潮一路挤过来,期间几次都被紧紧压在别人身上基本不能呼吸,幸亏我当时背了一个双肩包,里面装了一条很厚的围巾和一个单反。之前为了防止里面的单反被偷,我提前把它抱到了胸前,在随着人群挤压的过程中这个包里的围巾和单反起到了一点儿隔离作用,多少给我和其他人中间隔开了一点儿地方,感觉四处都是人,勉强可以在夹缝中呼吸(身高只有166,在那种情况下,完全被淹没,矮,看不到头上什么状况,黑压压全是人)而且我的手臂因为一直抱着包,所以没有太严重的挤压和扭伤。围巾没有围在脖子上无比明智,后来发生的事情告诉我,如果不摘下来,即使不被人挤倒踩死也很可能围巾被挂住缠住而勒死。当时边挤边听到好多人的尖叫和哭声,不知道具体在哪个方向,感觉人群里有人被挤倒了,还有人在狂吼,但是真的无能为力,那种状况下想要换个姿势往外冲保命都很难,更别说去分辨方向看这些了。当时心中无比后悔,觉得来凑这个热闹,这么多人就应该意识到有危险了,还要走到这一步,自己真蠢。一边拼了命往外挤一边心里想的全都是,完了,爸妈送我出国留学结果死在外面,说不定他们也不知道我出事了连过来认领尸体都做不到。然后又想,万一我死的毫无尊严,尸体面目全非我爸妈看了得多伤心。那个时候真的特别无助,小伙伴也散了,周围完全没有助力,真的是手无缚鸡之力,然后要硬挤,感觉就是要自己挤出一条血路来。恐慌害怕加后悔,那种无力感这辈子不想感受第二次了。死里逃生,挤出来的那一刻,看见人群缓了下来,人渐渐少了,基本站不住了就,UGG 高筒靴脚面上和小腿上全部都是各种被踩的脚印,浑身的力气像被掏空了一样,腿软,身体一直在抖,特别后怕。在步行街的店门口靠着,焦急的等着小伙伴,心里想着千万别出事,最后还好,人员是齐备的,只损失小伙伴的手机一部(往外挤的过程中挤丢了,据小伙伴回忆,当时人挨人特别挤,所以什么时候丢的,丢在哪里完全没感觉),想着还好人没事。往青旅走回去的时候看见几辆救护车往广场赶,无比后怕,无比感恩。那之后远离一切与密集人群有关的活动。说了这么多,无非想劝大家少去凑热闹,不管是在哪里。最后,祝大家新年都快乐,都平安。
几年前我们这一家超市开业,不知道为什么那次去的人超级多。我妈和她朋友进去了,我没进去,在外面。当时里面已经黑压压一片了,还是不断有人要进去。而在超市的人又不可能一下就购完物出来,结果就是里面人群已经超负荷。然后突然有保安出来把入口的门关住了,只留了出口,这才算是没有让人流进一步增加。过了很久很久我妈才挤出来了。她跟我说有人倒了,一个老太太,人太多,想拉起来根本拉不动。老太太倒下的地方离我妈很近,我妈真切的听到老太太的哭喊声。可是人真的真的太多动不了。一直到一部分人出了超市,老太太才被带出来送到了医院。我妈说她那个时候想到要是这种情况下失火怎么办,那是真的真的根本逃不掉。从此以后,她再也不去人多的地方凑热闹,也禁止我去。只有亲身经历过那种场景,听到哭喊看到无助,才知道踩踏事故有多可怕。
还好我国还只有双十一,没有黑色星期五。
13年某国外著名球星来我们学校,结果发生了踩踏事件,很不幸我也阴差阳错地成了受害者。我当时是因为正好站在操场门口,当人群涌过来的时候,我是直接被人流带走了(因为本人是比较娇小的女生…),然后就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被挤倒了…当时很害怕很害怕,因为黑压压的人群真的好恐怖,而且我努力想爬出去,可是右脚被死死压住靠我自己根本出不来,我就只能大叫然后拼命往外爬…真的是那种死亡的恐惧…后来是有一个男生死命把我拉出来的(都不知道是谁,真的很感谢),头发散了鞋子也挤掉了跟朋友也失散了,当时竟然还记得保护好手里的单反…被救出来之后,看到扛着摄像机的记者,只顾着拍,后来回想还是有点唏嘘…这件事当时新闻还是有报道,所以还是匿了,都是受伤,比如保安啊什么的,不过报道学生受伤很少,像我这样就自己默默去医院了…后来脚踝肿了大概俩礼拜,走不了路,也不敢跟家里讲,还一起批判了这条新闻…唉…哦对其实当时被社会报道了我们学生都很自责,而且那天活动也没顺利举行。不过还是想说,那天学校里确实涌入了很多校外人员,特别是很多看热闹的大叔大妈,挤得最起劲爬墙爬得最高的都不是学生啊…有点语无伦次了,因为真的是我很不想回想的一件事,说出来舒服一点,请给我力量,也希望以后这样的事还是少发生好。
那天晚上我正好在现场,人山人海,太可怕了。当时我和同学总共四人,我们沿着黄浦江走,不在观景平台上,只是想绕到可以过黄浦江的桥,然后去东方明珠下面合影。当时我们一路上还算顺利,到了某个区域的时候,我们就觉得异常挤,那个地方就是可以上下观景平台的地方,有楼梯。有的人想上去,有的人想下来。下来的楼梯是对称的,面对面的。就像水一样,对冲在一起,拥挤是肯定的。当时我们只是路过,所以我们不可能走墙根,因为太挤了,也因此逃过一劫。我们只是跟着前进的人一起前进,身边也有人和我们逆方向走,真的就像流水一样。在楼梯口附近,我们前进严重受阻。太挤了,而且太混乱了。我们之前前进的队形都散了。我一米八五,体重一百五十斤,在学校足球队里也算是个壮汉吧。当时我在人群里,就像漂在海里一样,我试图控制自己的前进方向,好湿根本不由自己,我想前进,但是人潮涌动让我左右摇摆,好在个子高,脚还能着地。我个子低的同学说他当时已经腾空了,人太挤了,感觉要被压扁。人群真的像水一样,涌来涌去,而我们每个人就像是一滴水,何去何从,不知道。不过好在我们的路是平地,没有障碍物,所以没有人跌倒,只是挤而已。不过我在想,当时想跌倒也不容易,因为每个方向都被压得紧紧的。当时我主要精力是捂紧钱包,我怕有小偷,没工夫想安全问题,其实安全才是最重要的。身边很多女生在呼喊,估计身子弱的人真的受不了这种挤压。就在我们在人海里挣扎的时候,旁边楼梯上,有人开始呼喊,有个男的站在栏杆上指挥大家后退,拿着一个喇叭,但是声音不大,太嘈杂了,我感觉到到他嗓子已经哑了,而且呼喊的语气是那种声嘶力竭的,表情也特别着急,看起来特别让人害怕,我当时就觉得,肯定是有人出事了,或者遇到麻烦。我没有想到踩踏,我以为是太挤了,有人在栏杆那里被挤得受不了,或者胳膊受伤之类的。我没有想到会出人命。好多人受不了,都在呼喊,乱成一团。我当时看了看楼梯上,有点乱,不是我们下面这种整整齐齐的压缩成一团,而是有人斜着,横七竖八的,后来我才知道那是有人倒了,但是当时没多想。身边很多人都在喊“别挤了别挤了”,实际上谁也说不清楚到底是谁在挤,大家只能是希望身边的人别挤自己,实际上每个人都控制不住自己。因为我们当时都在想着挤出人肉赶紧赶路。我们当然不可能一直围观,我们还要前进,前进的人有很多,我们跟着他们走的。前进的途中我还转了几个圈,自己控制不了自己啊。当时我还背着书包,书包里是一件衣服,这样也对我行成了一点保护,真幸运。后来我们发现靠近马路的一边人相对少,所以我们拼命往马路边靠,最终离开了人群。沿着马路边走,和汽车擦肩过,当时的汽车还没我们走的快呢,车子不敢开太快,人太多。当我们离开最拥挤的地方的时候,还感慨了一下,人太多了,再也不来了。然后就听到,身后人群传来“往后退,往后退”的口号,挺让我惊讶的,我当时有种不好的预感,不过也没多想,也不敢想。事后我在网上看了那个视频,我才知道,那个男的在栏杆上站着嘶吼的时候已经发生踩踏事故了,感觉很后怕,我们在人堆里挣扎的地方离出事地点只有不到五米的距离。真的是和死神擦肩而过。再也不凑热闹了。没有烟火,没有灯光秀,还挤得要死,跟风毁一生。当晚九点多我们在观景平台上合影的时候就已经觉得很挤了,那其实不算是合影,只是在人堆里举起手机自拍,因为根本没有空间。下楼梯的时候同学一个劲提醒我小心脚下的台阶。一脚踩空,真的容易跌倒,一跌倒身后不明情况的人群肯定会继续前进,真的是不堪设想。现在想到这里还觉得后怕。自己真的太幸运了。希望大家以后也别去凑热闹了,没啥意思,还不如在家里。最后散了以后,没地方住,宾馆网吧饭店ktv全是满的,银行atm机的房子里也挤满了人,我们一晚上基本没睡觉,一直走一直走,在某个酒店的大厅角落坐了一晚上。早上坐第一班地铁回学校倒头就睡。现在想想,真不知道自己去干嘛了。图是我们合影结束下去的时候拍的,你们感受一下,这还不是最挤的时候。从图里可以看出来,有人上有人下,没有秩序,见缝插针。又挤又乱。最后愿逝者安息
其实我回家后才惊觉事发现场就在我身后。感谢我们五个人小队中有个对外滩这特别熟的上海姑娘,一路带着我们穿梭各种小路走来,来的时候不算拥挤,顺顺利利地就走上了观景台(陈毅广场就在我们身后不远处)。我们在江边被风吹得瑟瑟发抖,离开场还有40分钟,手脚都要冻得麻木(没带齐装备)。在这位姑娘的要求下,我们决定先下去买瓶水,感受一下人流的温度。然后这时候人群就开始挤了。没有去过现场的朋友们,你们大概不能体会到那种感觉。来之前我的一位学长是这么跟我形容的:“我要是能跳起来,我就不会掉下来。”那时我完全能理解他的意思——连上台阶都是人群带着走的,你们可以想想那时多么稠密的人流啊。我当时全身心力都放在了如何在死死拉住小伙伴们手的同时不被人流给挤死,不止一个瞬间我感受到了呼吸困难,胸腔隐隐作痛,那时候我居然还没意识到这几乎是要致命的——我不想我和我的伙伴们走散,我还要紧紧拉住她们的手。其实这个时候万一我们其中一个人倒了,估计我们也就悬了……但是!我要说但是!我觉得我们根本连倒下的空间都没有!我们每个人都快被压成纸一样薄,怎么可能会有倒下的空间!这时候,有人是觉得太急,还要往下走——这就是所说的“人流对冲”。这TM都挤成这样了,居然还有人要下去!不过幸好的是,我们那个时候已经到了观景台,没有上下台阶的问题,干脆对顶了好久。急中生智的我开始拉着小伙伴们横着走,正好身后的人也一直推我们,两股对冲的人流才错开一点,不过,就是这么一点,就给我们活动的很大空间——终于能喘口气了!当然,即使横着走都没能帮助我们摆脱多次要被挤死的事实。有人高声喊道:“挤什么!都要出人命了!”,照样身后身侧四面八方的压力挤个不停,我和小伙伴们被推着强行走了好长一段路。突然间,人流变得稀疏起来,我们居然还“被”挤进了靠近黄浦江铁链处的地方。那个时候还有10分钟开始倒计时——其实现在想想,惨剧已经开始发生了。后来我们出去的时候,往下一望,卧槽,那个场面比什么灯光秀壮观太多了。你恐怕是生平第一次切身体会到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山人海”,哪怕在夜色中看不清人头,光是看着他们头顶上闪闪发光的装饰物,你都会深深觉得害怕。回去的路上,我们“被”挤着下了台阶,被挤着过外白渡桥。外白渡桥那里有一个花坛都被人流挤倒了,一条铁链横在脚下。如果一旦被绊倒,将会怎样?想想就一股后怕。而我觉得,这件不幸的发生,上海政府有很大的问题。先不管监管严不严的问题,为什么外滩取消灯光秀改到外滩源,这么重大的事情在元旦前几天才说?23号我去查消息,有说是取消,有说是改到朱家角。27号我去查消息,还是没个确切的准谱。毕竟大部分人去那都是冲着灯光秀的去的,如果政府早点公开改这个消息,外滩大概就不会那么多人。PS:不管“美钞”撒不撒,踩踏事件发生都没什么好奇怪的。那么密集的人流稠度,一个不小心弯下腰就可能直接被踩死,也很有可能被“对冲”人流给挤死。毕竟,我在观景台上密度没有陈毅广场那么大,感觉都要被活生生给挤压死了,可想而知,事发现场的挤压程度究竟是有多高。PSS:其实不论看不看灯光秀,是宅在家里还是出去浪,只要能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在这个本应是喜庆洋洋的节日里,做什么都是好的。
其它类似问题
其它人正在问的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类似于稻城亚丁的地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