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獭在马达加斯加河流中出现过吗

拒绝访问 | www.wangchao.net.cn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wangchao.net.cn)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15ac98dd2c14d1a-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马达加斯加岛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马达加斯加岛
马达加斯加岛位于的东南海面上,为仅次于、(也称伊里安岛)和的世界第四大岛屿,隔与非洲大陆相望,最近距离为386千米。面积为62.7万平方千米。马达加斯加岛是向西倾斜而多山的陆块。岛的形状呈狭长形,南北窄、中部宽,全境最宽处达576千米。海岸线总长3991千米。是穿过的最大岛。
马达加斯加岛简介
马达加斯加全岛由构成。中央部分平均海拨800-1500米,通常被称为中央高 原。察拉塔纳纳山主峰马鲁穆库特鲁山位于高原的北部,海拨2876米,为全国最高点;位于中央高原的,是马达加斯加的最大湖泊。东部为带状低地,多和泻湖。西部为缓倾斜平原,从500米高原逐渐下降到沿海平原。有贝齐布卡、齐里比希纳、曼古基和曼古鲁4条较河流。 2000多年前,人类首次从亚洲和非洲移居于此,从此对这里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马达加斯加的独特的历史似乎可以解释它不同寻常的丰富物种——大约有20多万种动植物,包括fossa、小型食肉动物和大约35种在内,这些都是地球上的其它地方所没有的。由于马达加斯加岛的森林限制, fossa是岛屿上最大的野兽()。这里还有青葱茂盛的雨林与烈日灼人的平原并存。
马达加斯加岛人口特征
马达加斯加地图
马达加斯加主要居民由18个部族组成,其中伊麦利那、贝希米扎和贝希略三个部族分别超过总人口的10%以上,另外希米赫特、拉瓦、安坦德泰萨卡分别超过总人口5%以上;马达加斯加其他居民有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和法国人,华侨和华裔约1.5万人。当地以属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的为民族语言,法语亦有通用;主要宗教有基督教(信徒占70%)、(占8%)和传统宗教。
马达加斯加的华侨不少都在拥有大片庄园。他们都由各地循水路经南洋、塞舌尔群岛到达马岛。他们当中也有不少人后来移居法国,或回到南洋或香港生活。
马达加斯加岛气候
马达加斯加全岛几乎均位于热带区域,在气候上受风系与海拨高度的影响。东南沿海属气候,终年湿热,季节变化不明显,年平均气温24℃,年降水量毫米。生长着茂密的热
马达加斯加岛最大的肉食动物
带植物和森林。中部为热带,温和凉爽,土地肥沃。西部为,西南部是全岛最炎热的半荒漠地区,年平均气温26.6℃。 马达加斯加为世界第四大岛。马岛的绝大部分位于热带,从岛屿南部穿过,气候受东南和地形制约。东部沿海和高原东坡终年受东南信风影响,高温多雨,年雨量一般都超过2500毫米,而且季节分配均匀,形成热带雨林景观;岛的西部因处于雨阴面,降水较少,北部可达1000多毫米,向南逐渐递减到400毫米左右,有干湿季之分,干季由北向南增长,自然植被主要是热带稀树草原或疏林,西南部可见到面积不大的半荒漠;高原中部地势较高(平均米),月平均温不超过20℃,年降水量毫米,短草是主要植被,森林所占比重不大。
马达加斯加岛地理环境
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海岸线长5000千米。全岛由火山岩构成。中部为海拔800-1500米的中央高原,察拉塔纳纳山北部的主峰马鲁穆库特鲁山海拔2876米,为全国最高点。高原向东西两侧倾斜逐渐下降到沿海平原。境内河流纵横,分别注入印度洋和莫桑比克海峡。
马达加斯加岛
(下简称马岛)原来是非洲大陆的一部分,地质构造与非洲大陆相似,全岛基底由古老的结晶岩构成,2/3的基底出露在地表,形成纵贯全岛的高原。高原偏居岛的东部,全岛地形不对称。高原面上、、盆地错综分布;高原东部边缘是一大断层,致使陡峻,沿海平原狭窄(宽16-80千米);高原西部坡度较缓,呈阶梯状缓慢下降,沿海平原宽100-200千米,由覆盖在古老结晶岩上的中生代和新生代沉积岩构成。岛上面积广大的草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养牛业是畜牧业的主要部门,牛的头数超过全岛的人口数,因此马岛又有“”之称。
马达加斯加岛资源丰富
自然资源丰富。石墨储量占非洲首位,还有云母、、铅、宝石、、金、银、铜、、铝矾土、铬、煤等。河流湍急,水力发电潜力很大。森林面积1470万公顷。粮食作物有大米、木薯、玉米等,大米已接近自给。主要经济作物有咖啡、丁香、、甘蔗、花生、棉花等,而其(华尼拉)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首位。马达加斯加旅游资源丰富,但服务设施不足,政府正作为重点发展,鼓励外商投资。游客主要来自西欧。
马达加斯加岛历史溯源
有记载的马达加斯加岛历史始于7世纪,住民的祖先是来自印尼的,他们先从印尼前往印度,再由印度前往东非。那时在其西北方海岸建立了贸易点,而与欧洲人的接触则
马达加斯加岛
始于16世纪,船长迭戈·迪亚斯(DiegoDias)在他的船脱离了前往印度的船队之后看到了这座岛。17世纪末,法国人在东海岸建立了。 1-10世纪,陆续移居该岛,并同当地人结合,形成马尔加什人。14世纪在中部和东南沿海出现了国家组织。16世纪,麦利那人在中部建立伊麦利那王国。1794年发展成和封建国家,19世纪初统一全岛,建立了马达加斯加王国。19世纪30年代遭法国入侵,1896年沦为。日宣布独立,成立马达加斯加共和国。1975年改国名为马达加斯加民主共和国。
16世纪末,(Merina)在马达加斯加中部建立了梅里纳王国,他们是印尼人的后裔。到1790年代早期,梅里纳的统治者在包括海岸在内的岛屿的大部分地区建立了政权。至19世纪初,统一全岛,建立了马达加斯加王国。1817年,伊麦利那统治者与的英国统治者达成协议废除奴隶交易,这成为马达加斯加经济上的一件大事。作为回报,岛国接纳了英国军队和经济援助。英国人的影响在几个地区非常大,梅里纳皇室也因此改变信仰,开始信奉、(Congregationalism)和。
1885年,英国人被迫接受法国人对马达加斯加的殖民统治。作为回报,英国人最终控制了。1895年至1896年,法国人用武力建立了对马达加斯加的完全控制并废除了梅里纳。
马达加斯加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组成的军队在法国、和参加了战斗。在法国陷入德军占领后,接管马达加斯加。1942年,英国军队占领了这座具有战略意义的岛屿。1943年,再一次从英国手中接管了马达加斯加。 1991年政局剧烈动荡。1992年8月,全国公民投票通过第三共和国新宪法,恢复原国名。1997年2月,当选总统。
1992年8月经公民投票通过的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由全民
马达加斯加岛
直接普选产生,任期5年。实行两院制。议会由国民议会和组成,为国家最高立法机构。政府为国家最高行政管理机构,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1993年8月组成的政府,总理为F.拉武尼。
1947年,随着法国人影响力的与日俱减,迅速抬头,却在经过数月坚苦卓绝的斗争后被镇压下。随后,法国人于1956年建立了一个革新制度,马达加斯加开始逐步走向和平独立。日,西共和国成立,是(Communautéfran&aise)内的。1959年,临时政府完成使命,宪法诞生。日,马拉加西完全独立。日,改国名为。日,改国名为马达加斯加共和国。
日,马达加斯加举行总统选举。获胜。
马达加斯加岛政治历史
主要政党有:拉扎拉马派有生力量、全国发展与民主联盟、马达加斯加革命先锋党、马达加斯加独立大会党、争取马达加斯加独立全国运动、争取全国统一人民跃进党、争取马达加斯加发展党和马达加斯加复兴独立大会党等。 马达加斯加第一任总统为社会民主党(SocialDemocraticParty)的(PhilibertTsiranana),他于1972年3月再次当选。但是,仅仅两个月之后,面
马达加斯加岛
对强大的反政府示威行动,他不得不辞去总统职务。由于局势持续动荡,齐拉纳纳的继任者加布里埃尔·拉马南楚阿(GabrielRamanantsoa)于日辞职,将实际权力交给了六天后即被刺身亡的里夏尔·拉齐瓦(RichardRatsimandrava)。随后,一个临时的军事委员会接管局势,直至1975年(DidierRatsiraka)组成了新的政府。在随后拉齐拉卡统治的16年里,马达加斯加在1975年宪法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并不断的试图建立革命性的。在这段期间,实行了私营企业国有化、经济中央集权化和教育系统削弱经济等战略,给今天的马达加斯加留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和大量的文盲。1982年和1989年的总统选举让拉齐拉卡又获得了第二和第三个七年的总统任期。在这段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里,只有有限的和受约束的反对者存在,并且在没有总统的允许下,媒体不得发表直接的批评言论。
从1980年代末开始社会对宽松的政治表达氛围产生了追求,使拉齐拉卡政权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要求进行根本性改革。为了改变不断恶化的经济状况,拉齐拉卡放松了方针并开始进行自由经济和私有化的改革。这些经济改革连同1989年取消的和1990年大量政党的出现,都无法安抚不断增长的反对派运动例如HeryVelona。一些已经存在的政党及其领导人,包括阿尔贝·扎菲(AlbertZafy)和拉库图尼艾纳·马南达菲,稳定了这些在及其周边地区特别严重的示威运动。
为了回应大量的和平示威游行并平息全面罢工,拉齐拉卡在1991年8月更换了他的总理。但是,当他的军队在Iavoloha附近的总统官邸向和平示威游行队伍开火并导致超过30人遇难之后,局势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马达加斯加岛
在地位不断被削弱的情况下,拉齐拉卡同意就组成一个临时过渡政府而举行谈判。日召开的“PanoramaConvention”使得拉齐拉纳几乎被削夺了所有的权力,并建立了一个临时政府,用18个月的时间过渡到一个新的宪法政府。当时,高等法院被保留下来作为整个过程的最终仲裁者。
1992年3月,一个由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国家论坛(NationalForum)起草了一部新的宪法。
经济服务业是马达加斯加经济的支柱,其次为农业和工业。1993年国民生产总值6.95万亿(按马达加斯加法郎市场价计算)。货币单位:(简称马元),汇率为2735马元兑1美元(1994年6月)。
马达加斯加岛经济情况
马达加斯加是之一,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80%以上,出口收入的70%来自农业。马土地肥沃,气候适合各种热带、温带粮食和经济作物生长,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木薯、甘薯和玉米等。马达加斯加矿藏丰富,其中石墨储量居非洲首位。马达加斯加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上世纪90年代以来,马达加斯加政府将旅游业列为重点发展行业,鼓励外商向旅游业投资。
交通不发达。铁路总长883千米,公路总长近5万千米。3500千米,但仅使用400千米。海港18个,90%的海运集中在东部港口图阿马西那()。有定期航班飞往欧洲、非洲和西南印度洋诸岛国。全国有机场57个,但仅首都伊瓦图机场为大型国际机场。 财政连年赤字。对外贸易在经济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实行贸易进出口自由化政策;鼓励出口多样化,出口额有所增长。主要进口商品为石油、车辆、机械设备、药品、日用品及食品等;主要出口商品为咖啡、丁香、华尼拉(一种香精原料)、鱼类、石墨、铬等。主要贸易对象为法国(占总额30%)、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中东产油国以及东南亚和印度洋诸岛国。自从实行经济自由化以后,外国投资逐年增加。
马达加斯加岛文化教育
实行五年义务教育。城市地区使用法语教学,农村地区大部分中小学使用马语教学。 自1978年起,正式教育分为:五年基础(小学)教育、四年普通初中教育、三年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
2004年,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为59.2%,其中城市占78%,农村占53.2%。适龄儿童入学率82%,但仅有33%读完小学,15%进入中学,6%进入高中。马有小学18977所,其中公立小学14637所,私立小学4340所;初中学校1596所,其中公立801所,私立795所;高中学校336所,其中公立108所,私立228所。学年,共有小学生2856480名,初中生356973名,高中生79238名。小学教师59774名,初中教师18641名,高中教师6510名。
马有6所综合大学,共有2.89万名大学生,教师900余名,其中塔那那利佛大学规模最大,有学生1.85万名,教师618名。
马达加斯加岛新闻出版
主要报纸有:《马达加斯加午报》(日报,法文,发行量3.5万份)、《》(日报,发行量1.5万份,马、法文)、《快报》(日报,法文)等。
全国通讯社为国家通讯社。马达加斯加国家广播电台建于1931年4月,有两套节目,第一套节目用马语,第二套节目用法语和英语,每天均播出24小时。
全国共有13家电视台。马达加斯加国家电视台建于1967年,用马语、法语每天播出约9小时(周末15小时)。
马达加斯加岛外交政策
对外关系奉行务实、灵活的全方位务实,主张在尊重主权、不干涉内政和相互信任的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强调外交为经济发展服务,寻求合作伙伴多样化。赞同继续加强不结盟运动的团结和力量;赞成对进行改革,主张按地域公平分配原则扩大安理会;注重参与非洲大陆事务,呼吁非洲各国加强团结与合作,依靠自身力量解决非洲问题;积极参与和促进西南印度洋地区和平与合作。
【与中国关系】日,马达加斯加与中国建交。中马两国友好关系稳步发展,高层领导人交流和互访频繁,双方在教育、农业、通信、制造业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2004年5月,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2008年11月,委员长对马达加斯加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2007年,中马双边贸易额为3.58亿美元。
马达加斯加岛风俗习惯
马达加斯加人的房屋与非洲大陆的房屋截然不同,却与东南亚各族人民的房屋极其相似。现代城市的建筑在许多方面继承了传统的建筑形式,地基很高,房顶又高又尖。在马达加斯加,人们对牛有着一种特殊的,近乎狂热的崇拜。牛为财富的标志。牛头为国家的象征。牛象孩子一样要接受洗礼,一个星期中的某一天不能强迫牛去干活。马达加斯加的绝大多数部族都以农业为生,大米是主要食粮,煮好米饭一般就着用蔬菜、鱼、、家禽或野禽肉块做的卤吃,而且还撒许多辣椒和五味香料。他们还喜欢吃白薯和,爱喝酸奶。 马达加斯加人尊重老人,在许多社会机构中,管理人员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人。他们认为,人的年纪越大,涉世就越深,就越有智慧。人们对外国朋友十分友好,见面流行握手礼。在马达加斯加的马路上,如果汽车与牛群相遇,汽车必须让道于牛群。“不得无故伤害牛”是该国人人都遵守的信条。
大部分正式的餐厅擅长法国菜和中国菜,但也有印度菜、越南菜和意大利菜。当地的啤酒是三马牌啤酒(THBorTroisChevaux),葡萄酒是在Fianarantsoa附近制造。当地著名的饮料有以米和蔗糖酿的,当地名为Toakagasy,以及发酵过的Besta-besta、椰子酒(Trembo)和力其酒(Litchel)。
马达加斯加岛重要城镇
(Antananarivo,马达加斯加首都)
(Toamasina)
(DiégoSuarez,Antsiranana)
(Antalaha)
(Tamatave)
(Mananjary)
(Manakara)
多几堡(FortDauphin)
圣玛丽角(CapeSteMarie)
(Tuléar)
(Fianarantsoa)
(Morondava)
(Antsirabe)
(Marovoay)
(Majunga)
马达加斯加岛奇特生物
岛上大约有20多万种动植物,包括fossa、小型食肉动物和大约35种狐猴在内,这些都是地球上的其它地方所没有的。 由于马达加斯加岛的森林限制, fossa是岛屿上最大的野兽。这里还有
青葱茂盛的雨林与烈日灼人的平原并存,就连这里的树冠,都像是伸向天空的树根。这里充满了奇异的、多刺的植物和众多冷峻的石笋。这里是一个展示生命无比神奇的、多样性的博物馆。
以下是其中九种很有代表性的动植物:
这些小动物的身高从28-50厘米不等,是马达加斯加岛的特有动物物种,其他国家并无狐猴。
长颈象鼻虫
这种昆虫的脖子很长,是为了适应筑巢才形成这样的身体特征。科学家只发现雄性长颈象鼻虫。它们身体的总长度不到3厘米
这种灵长类动物的身体很高,以便适应丛林生活。它们在陆地上唯一的运动方式就是跳跃。
维氏冕狐猴
它是马达加斯加的国树,树干直径可达11米。由于这种稀有植物没有年轮,所以很难确定它们的年龄。但最新研究显示,猴面包树已在地球上生存了400万年。
这些热带爬行动物能改变颜色是个不争的事实,可是它们并不能展示所有色彩。每一只豹纹变色龙与生俱来都被赋予一个变色范围,而且这些颜色根据温度和日光发生变化。另外,只有雄性发出明亮的颜色,雌性则有茶色和褐色。
6.(Moon Moth)
它是一种彗尾蛾(comet moth),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蛾,雄性翼展有近8英寸。
7.(Octopus Tree)
这种植物属于,而龙树科只有4个属11类。
已知的1300种象鼻虫几乎全部都在马达加斯加岛,是这里的地区性动物,
包括hairy andronomay farut和上面提到的长颈象鼻虫等。
9.(Agonoka Tortoise)
这是世界上最稀有的。这种漂亮动物的数量在马达加斯加岛逐渐减少。当地农民为了促进草的生长,以便他们的牛吃上好的食物,就放火烧毁草地,结果导致阿加诺卡龟的生存环境受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马达加斯加】独闯马达加斯加-《贝马拉哈保护区》
“贝马拉哈德钦吉自然保护区”位于穆龙达瓦以北220KM的地方,在马达加斯加共和国梅拉基区境内,属于喀斯特地貌,由石林和马南布卢河河谷组成,是马达加斯加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贝马拉哈德钦吉自然保护区”(Tsingy de Bemaraha Strict Nature
Reserve)又被简称为“贝马拉哈国家公园”(Tsingy de Bemaraha National
Park),其中的“Tsingy”
一词,是指这里的石头结构尖利,“在这里你不能赤脚通过”的意思。公园内充满了坚固、耐旱、锋利、陡峭的石林,千奇百怪,堪称世界上最壮观的岩石结构奇观。
石林里青贝峰、尖岩林挺拔林立,马南布卢河河谷壮丽秀美,两者相辅相成,形成了马达加斯加的一道美丽风景线和人间奇观!无论是攀上“锋利无比”的尖峰,还是泛舟马南布卢河上,都会被这里的壮丽、神奇和秀美所陶醉,如置身世外桃源般。
除此之外,保护区内还是许多珍稀动物和鸟类的天然避难所,在这里还有机会看到很多珍稀的动植物。
前来贝马拉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自己租车才能前来,所以来这里的人非常少。
我早上7点从穆龙达瓦出发,路面很差,没有4驱车根本就不能走,一路上还要过两条河,“马尼亚河”和“马南布卢河”,中午时渡过的“马尼亚河”是马达加斯加最宽得河,都是简易船伐过渡,我把他叫做“简易登陆艇”,过河的过程缓慢,但略感几分惊险刺激!直到晚上近7点才渡过马南布卢河,到目的地。
第二天,我在保护区内游览了一天。登石林顶,泛舟马南布卢河,饱览上帝赐给马达加斯加的这一“奇观”。
累了!醉了!
``````````````````````````````````````````````````````````````````````````````````````````````
&&&&&&&&&&&&&
清晨出发前,穆龙达瓦海边
················································
&&&&&&&&&&&&&&&&&&&&&
路上的景色
···············································
&从穆龙达瓦到贝马拉哈德钦吉保护区要乘简易轮渡过两条河
简易登陆艇
黄昏才来到石林附近的渡口,这是渡口的卖鱼女。
···············································
&&&&&&&&&&&&&&&&
贝马拉哈德钦吉保护区的石林
马达加斯加的石林十分陡峭,如万把锋利的尖刀插入天空,从上面观赏才能见其险峻的一面。石林难以攀爬,只能沿着预先铺设的一些“着脚点”,借助绳索登顶。
攀登石林的“路”
稀奇的树木生长在峭壁间
·································
&&&&&&&&&&&&&&&贝马拉哈德钦吉保护区的河谷地带
保护区的河谷地带,河谷两岸的岩壁陡峭,风光秀丽壮美,乘独木舟游览河谷是一件难得的快事!
河谷边的小径
奇怪的植物
峭壁上的墓葬
河谷峭壁上的开有红花的树,召来喜欢吃红花的鸟来栖息。
保护区里的狐猴,蜥蜴和鸟。
植物、果实和火烧林
···············································
&&&&&&&&&&&&&&&&&&&&&
河谷边的村庄
我的更多文章:
( 08:04:35)( 07:16:58)( 07:01:43)( 08:14:43)( 10:07:31)( 06:56:30)( 21:09:48)( 10:27:46)( 12:31:13)( 09:00:31)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达加斯加中的小浣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