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给旧时燕飞帝王家家的前一句是什么

华嵒“学成文武艺”,惜未“卖给帝王家”
我的图书馆
华嵒“学成文武艺”,惜未“卖给帝王家”
华嵒像  华嵒(),字德嵩,更字秋岳,号新罗山人、东园生、布衣生、白沙道人、离垢居士等,老年自喻“飘篷者”,福建上杭蛟洋华佳(家)人(原白砂里人)。工画人物、山水、花鸟、草虫,脱去时习,力追古法,写动物尤佳。善书,能诗,时称“三绝”,为清代杰出绘画大家,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华嵒的家乡上杭,地处武夷山脉南段,耕地少而山地多。山上盛产毛竹,当地山民多以造纸为生,故上杭的造纸业很兴盛。华嵒之父常五便是以土法造纸为业的。家贫弃学习丹青  据《闽汀华氏族谱》记载,华嵒童年时代“性灵慧,当就傅时,即矢口成声,涉笔生趣”。能“成声”、“涉笔”,可见华嵒是接受过启蒙教育的。传闻说在五六岁时,父亲就带他到离家四里远的麻姑岭手工造纸作坊帮助挟纸角、背纸,空闲时就到麻姑岭玩耍。他常用树枝在地上画山、画水、画树、画竹、画花、画鸟,后来又用笔在烤纸的墙壁上画,将墙壁涂得黑黑的,致使父亲无法烤纸,便遭到父亲的责打。    贫寒的家境和过人的天资,使华嵒从小就有出人头地的远大抱负,立志要“学成文武艺,卖给帝王家”,所以他刻苦勤奋,读书之外还学习骑马、射箭。后来他在《题画马》一诗里写道:“少年好骑射,意气自飞扬”,怀念少年时代的这段生活。然而这种生活并没有伴随华嵒的整个少年时代,窘困的家庭终于无力供他继续读书。失学后的华嵒,曾在造纸作坊为工。    在失学后,华嵒做的另一件事就是向民间画师学习绘画。据华家亭一带的民间传说,少年华嵒曾在家乡的阴桥路亭里画了一头牛,因技法尚不成熟,故而比例略显不当,把牛肚子画大了,恰好被两个路过的画师看到,指出其不足;华嵒听后,略加思索,在牛的侧面画了一棵大树,似牛正倚树蹭痒,这样牛肚偏大的毛病就被掩盖了。两位画师见后,对华嵒的天资和灵气深为赏识,便收他为徒,授以画艺。此外,华家亭至今传说华嵒在二十岁左右,族中重修华氏宗祠,他未经族人许可即绘就宗祠正厅的四铺壁画,因此遭到族中富户的反对。可见华嵒此时画艺已经相当不错,否则没有擅自作画的胆量和信心;而遭到族人的反对,也说明他的画技并非师出名门,应该是得自不太有名的民间画师的传授。春谷杜鹃 作者华嵒离乡背井游江浙  华嵒辗转经过大池、龙岩、漳平、龙游、南平、建瓯、浦城等地,一路卖画、乞讨,最后来到杭州,这一年是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窘迫的经济境况,迫使他不得不放弃多年的梦想,只能靠卖画维持生活,成了一个职业画家。“踯躅于田,安得缗钱?知我者以为我长叹,不知我者吾将独往而谁攀?!”“田”者,砚田也,是他赖以笔墨耕耘的本钱。这是他对当时自己穷困无助而不得不勉力于书画以求温饱的慨叹。  华嵒到达杭州的第一年,就与年长自己29岁的徐逢吉相识,成为忘年交;30年后,徐氏为华嵒《离垢集》题词有云:“忆康熙癸未岁华君由闽来浙,余即与之友,迄今三十载。”华嵒是如何与这些人物相识的,尚无史料可考,但相似的性格、相近的遭遇,是他们相交、相契的根本原因。明妃出塞图 作者华嵒读书鬻画居钱塘    得前人画迹的滋养,与同道的相互切磋,加上杭州优美的湖光山色,使华嵒的画艺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早年从民间画师处习得的粗俗之气一扫而光。他的画不仅被称之为逸品,甚至有人认为可以与倪瓒比肩,厉鹗曾有诗赞曰:“华君墨戏今倪瓒,下笔烟云互凌乱。”在杭州住了三四年后,有了一定的名气,开始有人向他订购或专门请他作画,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应周念修之邀为之作肖像画《啖荔图卷》,即是明证。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他曾在江西巡抚郎廷极家中观看倪瓒、王蒙合作的《竹石图》,可见由于绘画上的名气,华嵒还结交了一些地方官员,得以出入官宦之门,这一方面可以观摩他们收藏的古代名画,另一方面也希望得一进身之阶,侍机步入仕途。    此时华嵒大概就是以卖画为生,并且在维持生计之外还较宽裕,所以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前后,与蒋雪樵之女蒋妍结婚。婚后夫妻感情甚笃,并生一子,但生后不久即夭亡。这对生活刚较安定的华嵒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为了暂时摆脱丧子的悲痛,也为了探望近十年未见的老母亲(父亲在华嵒离家后不久即病逝了),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华嵒辞别妻子,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就在华嵒回乡后不久,族里修建宗祠“寅山祠”,像十年前一样准备请名画师作壁画。华嵒以为自己今非昔比,就自告奋勇无偿为祠堂画壁画,却再一次遭到断然拒绝,伤心、愤懑的他又一次在夜间绘就壁画,然后愤然离去,从此再也没有回过他的衣胞之地。花鸟 作者华嵒远游京师授县丞    回到杭州,华嵒依旧作画、读书,并把自己的书斋名为“静安斋”,希望过一种平静、安闲的生活。他在杭州有一定名气,生活也有所好转,然而好景不长,大约在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相濡以沫的妻子蒋妍病故,这对华嵒来说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在《忆蒋妍内子作诗哭之》一诗中哀叹:“八年荆布俭,一病玉颜摧”;又在《为亡妇追写小景因制长歌言怀》中悲啼:“……试将红粉调清雨,恍是当年见新妇。凄凄哭傍明镜台,泪眼模糊隔春雾。……天长地久情还在,不许鸳鸯有断群。”妻子死后不久,他和友人一起开始了“北马南船几度秋”的游历。    据《闽汀华氏族谱》记载,华嵒到了北京后,结识了当时权重位高的“当路巨公”;在“巨公”的推荐下,得到康熙皇帝特旨召试的机会,他的才能得到康熙的赏识,授予“县丞”衔。但县丞只是虚衔,并未授实缺,华嵒没有能如愿实现出人头地的夙愿,甚至他的出众的绘画才能也没有得到当道的承认。成为宫廷画师是明清画家特别是清代画家退而求其次的仕途选择,当时有不少知名画家如王原祁、禹之鼎、陈枚、丁观鹏、唐岱等都曾供奉内廷,“扬州八怪”之一的李就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被任命为宫廷画师。可是一直以自己的画艺自恃的华嵒,非但没能进入宫廷,就连他精心绘制的作品也被人作为包装纸了。这一不愉快的遭遇,使得本来就人地两疏的华嵒痛感“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于是再一次选择了离开。    华嵒先后游历了热河、天津、会稽和泰山、庐山等地。这次壮游,使他饱览了各地的山川丘壑(“万壑千岩罗胸膈”),了解了各处的风土人情(“大块文章都入抱”)。他下定决心要“笔端刷却世间尘”。到康熙末年,华嵒已经在杭州享有盛名,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钱塘知县魏纂修《钱塘县志》,收入清代前期著名画家六人,华嵒与蓝瑛、章谷、谢彬等并列其间。华嵒条记曰:“字秋岳,临汀人,自幼学,慕西湖之胜,遂家钱塘,工人物、山水,能诗,善书,人称三绝。”郑玄诫子图 作者华嵒琴诗书画伴鸥眠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华嵒回到杭州,继续过着抚琴、赋诗、作书、绘画,与朋友们相互酬唱的生活。好友厉鹗为他的小像题的一首词《高阳台——题华秋岳横琴小像》,可作这一时期华嵒生活的贴切写照:  剑气横秋,诗肠涤雪,风尘湖海年年。三径归来,慵将身世戕天。草堂不著,樱桃寄梦,疏狂菊涧梅边。想清游,如此须眉,如此山川。   枯桐在膝,冰徽冷纵,一弦虽设,亦似无弦。世外音希,更求何处成连?几时与子苏堤去采花,小艇衔烟。笑平生忘了心机,合伴鸥眠。    在从京城回杭州后,华嵒孤身一人,形影相吊,生活非常不便,就在旅馆内寄诗徐逢吉:“焦桐鼓罢想离鸾,四壁灯青韵未干。莫使孤弦长寂寞,满帘湘水压栏干。”(见香港王南屏藏《华嵒行楷书册》)其中的意思很明显,是请老友为自己作伐。不久,他续娶蒋媛为妻,并生二子礼、浚。由于康熙末至雍正初江淮水灾严重,杭州的经济衰退,卖画出现困难,常常是“闭门无事蒙头眠,眠到日高还懒起”,所以他经常过着“闲共妻孥饮粥糜,茹盘瓜果熙清肥”的生活。虽然华嵒“平生志不慕荣利”,即使一家人只能靠食粥维持生存,他还以为快乐:“贫家自有真风味,富贵之人哪得知?但使心地恒快适,何用甘鲜黏牙齿?”甘守时穷使华嵒赢得“不慕荣华”、“志趣超群”的清誉,却解决不了一家人的生计。为了养家糊口,从雍正二年(1724年)开始,他就奔走于杭州和扬州之间,以售书画和坐馆课徒的收入维持家用,也从此告别了清静闲适的生活。仙人白鹿图 作者华嵒北游广陵为生计    甲辰即雍正二年(1724年),华嵒正式到扬州谋生,时年41岁。  在扬州,华嵒结识了布衣名士员果堂,得到员氏的优遇与关照,大部分时间就住在员氏的渊雅堂中。为了生计,他除卖画外,还教员氏子弟读书。此外,他还为人家画铜器、灯笼等,据《扬州画舫录》记载,当时盐商徐氏家藏有扬州最古的金石之一——周太仆铜鬲,“华秋岳绘画,扬己军法书”。华嵒在杭州时已是很有名气的书画家,但在扬州还得在书画之外画铜器、画灯、课徒,可见他的画并不很受扬州藏家的赏识与欢迎。这可能与他的画风太“古”、太“雅”有关。    华嵒的朋友员氏一家除了为他提供居所外,还经常在经济上给予不少资助,感情上也给他很多关心和慰藉。庚申(1740年)除夕,华嵒因卖画不顺,无法回钱塘与妻子团聚,员果堂就留他在家过年,并以压岁金相赠。感时伤事,华嵒作诗二首,述思家之情,其一为:“去家八百里,讵不念妻孥?惜此岁华谢,悲其道路殊。飘云成独往,归鸟互相呼。欲讯东阳瘦,吟腰似老夫。”二年后,他再次因经济窘迫,不得不滞留员家过年,在风雪交加的除夕之夜,与员果堂寒襟相对,凄凉之情景可以想见。从《离垢集》中记述扬州生活的诗文及其友人的诗文中可以看出,华嵒在扬州的境遇是比较窘困的,如雍正八年(1730年)答蒋担斯诗:“新罗山人贫且病,头面不洗三月余。半张竹榻卧老骨,寂看梅雨收菖蒲……”乾隆四年(1739年)作《客春小饮有感》:“老矣扬州路,春归客未还。遥怜小子女,耐玩隔江山。衣食从人急,琴书对我闲。耽贫无止酒,聊可解愁烦。”海棠弄春图 作者华嵒奔波杭扬二州间    约从雍正二年(1724年)左右初到扬州至乾隆十七年(1752年)的近三十年时间里,华嵒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奔波于杭州与扬州两地之间。    也许因为他为人质朴、真率,所以他没有结交富有的朋友,没有豪门给予他经济上的资助(扬州的好友员果堂赠他压岁金,也仅三百文铜钱);他的画太质朴无华,也同样得不到贪慕豪华的富商巨室的青睐,所以卖画所得就相当有限了。以至于他还为润笔问题写信给好友员获亭,以求得多一点的银钱:“蒙赐,谢谢!但知己良友不当较论。六数,弟仅得本耳,非敢赚先生之利也。今九申即九色矣!希大云概全其数,则叨惠殊深。走笔赧颜,惶恐,惶恐!获亭先生,同学弟华嵒顿首。”(载《明清画苑尺牍》)    员获亭者,乃华嵒在扬州结交的朋友员果堂的弟弟或从弟。员果堂是华嵒晚年最重要的知心朋友,也是他主要的资助者,华嵒到扬州几乎都住在员家的渊雅堂。雍正十年壬子(1732年)冬,华嵒自扬州返杭,过长江时得风寒,抵家卧床三月余,自度来日无多,便伏枕作遗书,将妻儿托付给员果堂;月余后,病渐见好转,一家人饥寒难耐,不得不拖着虚弱的身体,离家赴扬州谋衣食之资,居员果堂家。除果堂和获亭外,员氏族中与华嵒关系密切者尚有员艾林、员双屋、员十二(名字不详)、员裳亭、员青衢、员周南等,他们都曾给华嵒不少的帮助,可能就是华嵒在扬州的书画经纪人。    华嵒与当时在扬州的知名书画家如郑燮、高翔、李、金农、许滨、李志然、程兆熊等,同行之间并不是卖画的对手,而是相互切磋、合作,结下很深的友谊。此外,华嵒在扬州还结识了好与文人雅士交往的马曰、马曰璐兄弟。奔波于杭州、扬州之间的二三十年,是华嵒创作的高峰期,他一生的大部分作品都是这一时期留下的。松鹤图 作者华嵒晚年贫病似饥鸿    乾隆十六年(1751年)冬,寄居员家的华嵒大病一场,但前来探望的仅张四教与汪学轩二人而已,凄凉之景可以想见。张四教曾回忆当时的情景:“一日,雪中问先生之疾,时先君(指瓠谷)客豫章,员氏移居城之东隅。先生慨然曰:‘平素索我画者踵相接也,今天寒岁暮,阒无人至,子独怜我远来,用心良厚。吾前后至扬州二十年,老友汪学轩时来调药,少年中惟子问讯不绝,扬之可交者两人而已。’”    贫病之中的华嵒,对远在杭州的孩子愈发思念:“望楼思二子,泪下不能收。”乾隆十七年(1752年),病体稍显好转,69岁的他终于回到杭州,与儿子在一起,直至终老。    虽然年轻时曾练过武功,但由于长期奔波操劳、伏案作画,生活也极不稳定,严重地伤害了他的健康。回到杭州后的华嵒已经“手颤眼花,举动维艰”(见华嵒致张四教信札),但他仍然“雪窗烘冻作画”;自己不能亲自到扬州卖画,就由三子华嵒浚送去,托张瓠谷父子代售。他在最后几年间给张四教的几封书信中所述几乎都是此事:“……弟自春间一病,几至颓废,调理半年,尚不能复元为苦!……承嘱《松鹤图》,应命奉到……弟晚年作此幅,运笔甚是艰苦,至于润笔,绝不敢较论,望于令友处转致增惠一二,则老人叨良友之爱多矣!”“……《美人》幅因汪学兄抱疾,尚未与人看,今取回奉上,意中倘有赏音者或得高价与之。此种笔墨弟以后不能作矣……”年老体衰、生活拮据之状跃然纸上。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冬,华嵒终于停下了他的画笔,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由家人葬于杭州钱干埠岭之上。他留给后人的除了数千幅书画杰作外,还有诗文集《离垢集》五卷。来源:雅昌艺术网
馆藏&22241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本站所有小说及章节均来源于网络,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要早站队,创业到最后还是要卖给阿里和腾讯的
商业与生活
[ 亿欧导读 ]
卖给阿里呢,还是卖给腾讯呢?已经上市的BAT,手里有了现金储备,也有了投资并购的意识,开始投资并购一些创业公司。风险投资机构必须要看到一个事实,互联网科技巨头手里的现金储备已经远远超过了自己。
《庞涓夜走马陵道》一开始就点明了古代人建功立业的路径:“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帝王不用,卖与识家。识家不用,仗义行侠。”
到了中国的互联网创业圈里,这句话就被演绎成了:学成文武艺,卖给(、、)。
2010年,团购大热,还在KPCB(凯鹏华盈)的周炜跟吴波谈好了价格,要投资拉手网。结果,签约的前一天,被朱啸虎给截胡了。周炜当时很沮丧,最后投资了当时的第四名,高朋网。
现在谈起这件事儿,周炜还有点儿小庆幸。相比当时的拉手、窝窝,高朋算是善始善终,最终卖给了腾讯。
2011年,腾讯3.25亿元投资高朋。
同年,腾讯还花6000美元投资了好乐买,8440万美元投资了艺龙。团购,电商,在线旅游,都是竞争残酷的市场,创业公司成批的出现又成批死去,这几家公司虽然没有最终的胜者,但创始人却都得以全身而退。
创业这件事,赚到了钱,就不能算输。
2010年到2013年,中概股经历着倒春寒。2010年12月,当当上市时,媒体纷纷羡慕,“李国庆套现2080万美元”。但到了,2012年3月,唯品会登陆纽交所时,已经变成了“流血上市”。
此时,已经上市的BAT(阿里B2B业务2007年在香港上市),手里有了现金储备,也有了投资并购的意识,开始投资并购一些创业公司。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阿里腾讯各自投资了大约10家公司。
市场上的风险投资还不像今天这样普遍,之路又道阻且长。年轻的创业者,心里大抵有个暗暗的想法:把公司做到一定的规模,等被BAT收购后,就可以实现财富自由了。
到2014年年中,有一两百个公司因为BAT的收购而上岸。数据显示,腾讯自上市后花了537亿元并购了80家公司,其中的98%发生在2010年之后。
2014年前后,中国互联网领域迎来了一个收获的高潮。
不说阿里、这样巨大的造福运动——传言中,淘宝上市,造就一万多名千万富翁。单是聚美、陌陌等公司的刺激,也让创业者们激动不已。
2014年,聚美优品在纽交所IPO,陌陌登陆纳斯达克。这些成立仅仅三年多的公司,一上市,市值就接近30亿美元。而唯品会也在这一年4月市值超越360,成为了中国第四大互联网上市公司。
这一年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榜,40under40,也格外耀眼。前十名分别是京东刘强东,搜狗王小川,58姚劲波,人人贷管理团队(张适时、李欣贺、杨一夫)、猎豹傅盛,聚美陈欧,百度副总裁李明远,美团王兴,途牛于敦德,陌陌唐岩。
此外,还有大量的未上市独角兽在列,包括猎聘网戴科彬,触控陈昊芝,豌豆荚王俊煜,格瓦拉刘勇,优信戴琨,口袋购物王珂,美柚陈方毅等。
这些创业故事,刺激着更多的创业者,想要成为耀眼的明日之星。
而且,此时的风险投资大放光芒。按发行价,经纬投资猎豹回报约16倍,红杉投资聚美优品回报约144倍,塞富亚洲投资58同城回报约48倍,今日资本投资京东回报约121倍,软银中国投资阿里巴巴回报超过1000倍。
让更多的创业者和投资机构对未来充满信心,认为即使创业维艰,一样条条大路通罗马。
然后,三年多过去后,创业者们又不得不重新认清一个残酷的现实。大部分创业到最后,可能还是要卖给阿里和腾讯的(就连百度也已经远远落后于腾讯阿里了)。
日,阿里宣布全资收购豌豆荚,作价2亿美元。2亿美元听起来不少,但与最风光的时候相比,已经是泥车瓦狗。3年前,百度收购91无线的价格是19亿美元。
曾经因为捕鱼达人风光一时的触控,最终也只能在韩国通过子公司曲线上市。
就连曾经因为并购土豆网而风光一时的优酷也难逃被收编的命运,最终被阿里以56亿美元全资收购。优酷新掌门杨伟东说,现在优酷土豆不着急盈利了,也不怕投资(烧钱)了,因为背后有阿里的生态和资本。
还是2014年,打车战争爆发,最终成长为今天的出行小巨头。公开资料显示,滴滴前后融资约150亿美元(还不包括优步中国的融资)。然而,融资方中,除了软银、淡马锡、老虎基金等大型的国际投资机构外,还有一大部分资金来自苹果、腾讯、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
今天,市场上打的最激烈的两家公司,ofo和摩拜,也变成了阿里和腾讯的。公开数据显示,阿里领投ofo的E轮7亿美元融资,腾讯领投了摩拜的E轮6亿美元融资。
A和T的资本已经无处不在,即使京东、美团点评、滴滴、58这样的小巨头也都不能独立在BAT之外。
360周鸿祎感慨说,“BAT太大之后,他们用了一种非常综合的手段,看到哪个小家伙有可能颠覆,有可能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进去,他就去买下或者投资,滴滴和快的就变成两个巨头的脚力。”
创业者要不要站队,争议由来已经。
现在,创业者们也越来越早的意识到了这一点:要早站队。
“一定得站队,你不站队意味着你被抛弃了。”e家洁A轮的时候,创始人云涛就去找了腾讯和盛大的投资,目前,腾讯一直跟投到C轮。
云涛说,越高频的东西,越需要BAT的附加价值,像打车外卖,就是BAT之间的流量竞争。你想着,你要自己做,独立竞争,基本上没有这种机会了,因为你面临着支付等问题,逃不过BAT的基础设施。
车轮互联的吴峰,二次创业,公司每年有1亿元的流水,但是他觉得自己很焦虑。“你看外卖、打车这么激烈,我这个行业没有对手啊,BAT怎么不来找我呢?我是不是选错方向了?”去年,他拿到了C轮数亿元的融资,依旧因为投资不是来自BAT而少了一些激动。
云涛认为创业者该站队,是从流量入口的角度去看的。BAT在中国前二十年已经帮我们建了一个网络基础设施,所以,我们必须要跟他合作。
流量入口重不重要?
传说,马化腾跟滴滴谈B轮投资的时候,阿里出身的程维一直在犹豫,最终,马化腾是拿了微信的入口打动了他。
还是2014年,腾讯4亿美元投资点评,并且给了微信入口。看起来,点评在流量入口和资金储备上又占据了优势。但当时美团的王兴并没有太多的担心,他觉得,“微信是通信的入口,它可以承载很多东西,但我不认为它能承载所有的东西。”
“入口的作用越来越小,用户习惯的影响正在变大。”实际上,可能也是如此。36Kr最近的报道显示,摩拜仅有10%的流量来自微信。
但是,今天的创业者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流量的问题,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东西,叫做资本。
周炜感慨说,今天的互联网创业就是《三体》里的黑暗森林状态啊,降维攻击时常发生。所谓降维攻击,就是资本瞬间堆积到无限大,把市场上的资本全部抽走。
打车、外卖、,每一个做上风口的领域,无不在重复这种故事。
朱啸虎曾经感慨说,打车那一仗,让他意识到,千万不能让阿里腾讯站在对立面上打起来,一旦打起来太吓人了。
所以,投资ofo的时候,朱啸虎特地拉上了滴滴,心里想着滴滴同时有阿里和腾讯的投资。但是,他万万没想到,腾讯没有进入ofo后,转投了竞争对手摩拜。金沙江的另外一个投资人,罗斌感慨里面的阴差阳错,说如果腾讯投了ofo,真的是可以在90天之内结束战斗的。
互联网科技公司手里的现金越来越多。
今天,阿里、腾讯的市值都已经超过3000亿美元。7月15日的数据显示,阿里市值一度突破3850亿美元,腾讯也有3323亿美元。
腾讯、阿里不但有高现金流,还有高现金储备。腾讯2017年1季度财报显示,腾讯拥有现金净额275.72亿元,按40亿美元算,也超过了很多大型投资机构管理的资金规模。
凭借手里的资金,腾讯、阿里都在进一步加大了投资并购的力度。
一份来自分析机构的数据显示,2015年,腾讯投资数量接近110起,阿里也接近70起。2016年投资数量有所下降,腾讯90多起,阿里60多起,但是投资的数额却都进一步加大。
IT桔子显示,2016年,腾讯投资或收购的公司超过85起,涉及金额137亿美元。而阿里巴巴2016年投资并购超过55家,涉及金额155亿美元。
2016年的数据显示,经纬中国,大概管理着13亿美元的基金池。红杉中国风险基金六期规模5亿美元-5.5亿美,红杉中国成长基金四期规模为8.5亿-9亿美元。也就是说,阿里和腾讯一年投出了至少30支中大型风险投资基金的规模。
风险投资机构必须要看到一个事实,互联网科技巨头手里的现金储备已经远远超过了自己。
这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
《经济学人》最新的一篇文章里显示,苹果、谷歌(Alphabet)、微软、亚马逊和Facebook,这五大科技巨头的总市值高达2.9万亿美元。他们不但市值节节攀升,而且持有的现金储备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有3300亿美元之多。
分析师们预测,到2020年,这5大巨头的现金储备将达到6800亿美元。即使是早期一直因为亏损而遭受质疑的亚马逊,净现金储备也将达到500亿美元。
虽然,这些巨头在各种烧钱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比如、、云计算等。2014年,Facebook以1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whatsapp。
但算上自己研发和投资并购,他们也只花掉了1000亿美元。大概是5年前的3倍。
他们根本就花不完。分析师们算了一下,如果要5大巨头把钱都花完,那么2020年还要花出3000亿美元。
据说,这是Netflix、优步、特斯拉这三家最缺钱的公司未来每年烧掉的51倍。也是这5大巨头现有投资并购规模的37倍。
而全球所有的风险投资机构,每年的投资金额加起来还不到1500亿美元,仅是这5大巨头净现金的一半。
以前,创投圈就流行一个段子。
创业者找投资。投资人总会问:如果BAT也做你这个项目,你怎么办?
创业者微微一笑反问道:BAT也做投资呢,你们怎么办?
今天,他们都要好好的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了——到底是卖给A,还是卖给T呢?
快来扫描二维码,参与话题讨论吧!
微信扫码登录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发送验证码
如果你遇到下面的问题
我在注册/找回密码的过程中无法收到手机短信消
我先前用E-mail注册过亿欧网但是现在没有办法通过它登录,我想找回账号
其他问题导致我无法成功的登录/注册
账号密码登录
关联已有账户
曾经使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网账户的用户
创建并关联新账户
曾用微信登录亿欧网但没有用手机注册过亿欧的用户
没有注册过亿欧网的新用户
先前使用邮箱注册亿欧网的老用户,请点击这里进入特别通道
填写个人信息
扫描二维码,下载亿欧客户端
Android & iOS
亿欧公众号
小程序-亿欧plus皇帝用膳后,剩下的佳肴怎么办?太监这个做法,赚了个盆满钵满皇帝用膳后,剩下的佳肴怎么办?太监这个做法,赚了个盆满钵满么么哒历史百家号古代皇帝作为一国之主九五之尊,衣食住行,自然都是最好的。单就吃来说吧,从影视剧中我们仅看到一人吃饭,但桌面上排放着100多道菜,前前后后伺候的都有100多人,有的人上菜,有的人试菜,还有专门负责传菜的人。如此浩大的阵仗,小编不禁感慨,为何咱们不能投身帝王家呢!言归正传,这皇帝只有一个人,菜吃不完了怎么办呢?一、用来赏赐如此大桌的菜,若直接丢掉实在太可惜。这是皇上就会将这些吃食,赏赐给宫中的宫女太监,以此来彰显皇恩。这些可是御赐之物,只有运气好时才能碰到,宫女太监就会细嚼慢咽,吃完都恋恋不舍呢!二、出售给京城的达官显贵们虽然皇帝会不时的将御膳赏赐给大臣们,但是能享受到这种待遇的都皇帝身边的红人,作为不怎么红,但是又有权有钱的普通官员们也想尝试一下皇帝的佳肴怎么办呢?答案就是买,一般宫里的太监们会根据菜的品相,将那些皇帝每吃过的,还是保持完好的菜卖给这些官员们,满足一下他们的虚荣心。三、出售给酒楼品相完整的菜已经卖给了那些当官的了,但是还有很多是皇帝下了筷子,已经将整盘菜给破坏了的,这些菜给怎么办呢,总不能扔掉咯!放心,精明的太监们怎么可能会干这种蠢事,他们会将这些菜里面稍微好的卖给酒楼,至于酒楼怎么处理他们就不管了,一般这些酒楼里的菜都会被那些有钱但是没权的人给买去,毕竟这是皇帝吃过的,说出去多有面子。就这样,一桌子满汉全席得到完美的解决,既不浪费,宫女太监又多了笔灰色收入,果真是一举两得呀!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么么哒历史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从不一样的角度看历史,发现有趣的东西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是无情帝王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