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子治疗鼻炎偏方书友的漂书是什么意思?有人用过吗?

让书籍在重庆“漂”起来让书籍在重庆“漂”起来车迷福音百家号(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记者陈沾弟)漂书,是指书友将自己拥有却不再阅读的书籍,无偿提供给其他书友阅读,书友阅读完后又将书传给下一位书友,这种传递方式就叫漂书。从个人来说,漂书是勇敢的,因为每本漂书都记录着漂书人当时的心境状态,每漂一本书出去也是和过去的自己告别。今天上午,借着重庆第十届全民阅读月活动的开展,漂书活动也在解放碑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在活动现场,人们依次排着队,挑选着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参与漂书的黄女士告诉我们,她之前在上海参与过类似的漂书活动,而在重庆她还是第一次见。同样参与了漂书活动的姚小姐也表示,虽然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但她一定会将自己看过的书籍继续漂下去,并且会号召自己的朋友同事都参与进来,把漂书活动传递下去。据主办方新华书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此次活动,我们挑选了一百本种类不同的书籍供市民免费漂书,希望通过漂书这个活动,让更多人享受到漂书的乐趣以及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车迷福音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分享汽车资讯,车迷福音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在台湾,那些书的奇幻漂流|图书馆|北市|书籍_新浪新闻
在台湾,那些书的奇幻漂流
在台湾,那些书的奇幻漂流
原标题:在台湾,那些书的奇幻漂流(新北市的漂书架。图片来源:台媒)“一本好书,唯有不断被阅读,才能持续彰显其价值!”4月23日是“世界阅读日”,谈起阅读,可以说说台湾的“漂书运动”。网络时代讲究的是共享和自由,就连阅读也一样。有人说,台湾的共享单车发展的不咋滴,但书籍共享倒是发展得有模有样。共享阅读正是台湾的“漂书运动”最本质的特征。台湾漂书协会秘书长庄崴透露,从2013年至今已漂出400多万册的书。(漂书运动采用开放空间,不用借书证,让书跟着旅人一同漂流,喜欢的书就可随手带走。图片来源:台媒)新式的“无墙图书馆”所谓漂书是把看过的书贴上特定标签放在公共场合的漂书站,让想看的人免费带走,阅读完再放到任一漂书站给更多知音人。“漂书”概念来自于欧洲,那里的爱书人将漂书贴纸、藏书票、条形码贴纸贴在书本上,把书本放在“漂书架”,透过条形码贴纸,可以追踪书本漂到哪里。台湾的漂书有继承有发展,如今蔚然成风,也形成的一定的共识。比如,漂书运动采用开放空间,不用借书证,更没有还书日期,以“无墙图书馆”、“随时随地阅读”的概念,让书跟着旅人一同漂流,喜欢的书就可随手带走。漂书以儿童绘本、青少年读物、励志、休闲、文学等类别,适合大众阅览之书籍为主,且无版权问题或破损、污损、涂鸦等情形。另外,时效性、广告文宣、特定宗教及限制级图书不在漂书范围内。台湾漂书协会理事长赖鼎铭表示,很多人想把不要的书捐给图书馆,但图书馆空间满了不收,也有人把书秤斤论两卖掉,相当可惜,反而不如鼓励大家多漂书,让书可以漂全台。(新北市万里老街上的美容院里也有漂书架,婆婆妈妈可以一边美发一边阅读。图片来源:新北市图书馆)从“新北漂书运动”到iReading台湾漂书协会2013年成立。由新北市联合漂书协会率先推出有“图书分享平台”概念的“新北漂书运动”。随后台“交通部”也加入,在台铁、机场、高速公路休息站广设漂书站。把漂书经营的十分精采的新北市,从捷运站、公交车等扩展到医院、运动中心甚至民宿、小区角落,发展出许多特色漂书站。例如万里分馆和老街上的8家美容院合作,让婆婆妈妈可以一边烫发一边阅读;芦洲永安分馆则和小学合作设置面摊漂书车,每天早上推到校门口供人取阅,晚上再推回校园;八里分馆则有铁马漂书车,晴朗周末午后会将输运到左岸公园,供大家河岸阅读。除此之外,有人还在网络上创设了iReading漂书平台。在明志科技大学图书馆工作超过10年的林农伟,参考国外书籍交换网站在2014年11月设立这一网络平台。根据iReading的要求,民众可先加入iReading脸书社团,接着再到iReading官网选择自己想要的书籍,并与书籍拥有者进行包括运费、运送方式的洽谈,达成协议且收到书后,再办理移转手续并在脸书社团刊出收到书籍的照片,即可完成漂书。与图书馆相比,除了省去前往图书馆借还书的时间,更能因漂友分享节省盲目找书的时间。漂友于小姐说,因阅读时后头有其他漂友在排队,更能督促她阅读。(民众可向图书馆索取漂书标章和条形码贴纸,黏贴在漂书上,再自行“放漂”。图片来源:台媒)告别“定居”不再漂当然,“新北漂书运动”也有烦恼。漂书运动推动迄今三年,总漂书量逼近卅万册,平均每月有五六千本书在各处漂流。不少民众取用书籍后,就此“定居”不再漂,因此,时常可见漂书站的书柜空空如也。新北市议员何淑峰指出,漂书站藏书不足,且无法控管漂书行踪,导致漂书有去无回,不但损及看书人的权益,更愧对赠书人的心意。对此,新北市图书馆阅典课长李毓伟表示,民众可向图书馆索取漂书标章和条形码贴纸,黏贴在漂书上,再自行“放漂”,取阅漂书的民众,也可随时到官网上传阅读心得感言,让大家知道漂书的“近况”。但漂书站只是个平台,漂书精神是自由流动、分享资源,而非强调书籍的所有权,若能让书籍遇到知音,民众能取用,就未偏离漂书本意。林农伟表示,为了解决书籍放漂后行踪难掌握甚至失踪的问题,iReading设有云端追踪机制,清楚掌握每本书的旅行历程和换手履历,还串起漂友在线线下的热络连结,除了网聚,也衍生出各种“收书礼”,从心得纸条、防阅霸书签到咖啡豆、书架,五花八门。(新北市芦洲永安分馆则和小学合作设置面摊漂书车,每天早上推到校门口供人取阅,晚上再推回校园。图片来源:台媒)越来越远的趴趴走漂书运动,除了公益性、共享性,还有更深入的思考。林农伟透露,其实他小时候并不喜欢看书,直到大学才开始养成看书的习惯与乐趣。林农伟说,有感于大部分民众大部分时间被玩手机、上网占据少有深度阅读的环境,因而有了设立iReading想法,希望透过便利的取书管道让一般人也能远离3C“静下来”,进而对生活、生命产生正面影响。漂书运动结合的“诗与远方”的独特性也常常给人惊喜。李毓伟说,他自己也曾在嘉义、屏东等处遇见标有新北市漂书标章的书籍,每次看到都备感亲切,也感受到书本流传的威力,随着火车四处趴趴走,让更多人有机会看到好书。跨境漂书则是新的亮色。台湾作家蒋勋所著的《吴哥之美》两度被带到柬埔寨吴哥窟打卡。把书带到吴哥窟的漂友Irene说,她前往吴哥窟前刚好收到《吴哥之美》,因而把书带到吴哥窟成为她旅游的指南也是旅伴。她另也在书中附上明信片送给其他漂友,盼让之后阅读的漂友有亲临现场的感觉。《哈利波特-被诅咒的孩子》则是从挪威漂到台湾,创下iReading平台最远的漂书记录。来自挪威的Cecilie解释,她想透过阅读维持中文程度,但越洋订书昂贵加上当地图书馆资源有限,因而加入漂书平台,在获得其他漂友协助收书、寄书下让她能顺利漂书,因而愿意出运费感谢漂友协助。(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日月谈工作室 任成琦)
责编:陈婉昭、
新媒体实验室
Copyright (C)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一个你不懂的人)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苍耳书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