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大传 李一冰txt2mobi通用版或txt

&&&苏东坡传(上)(著名苏东坡研究专家李一冰教授八年呕心沥血之作...
自营订单满49元(含)免运费
不足金额订单收取运费5元起
邀请好友参加吧
版 次:1页 数:字 数:印刷时间:日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包 装:平装是否套装: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8所属分类:&&
下载免费当当读书APP
品味海量优质电子书,尊享优雅的阅读体验,只差手机下载一个当当读书APP
本商品暂无详情。
当当价:为商品的销售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会员使用优惠券、积分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划线价:划线价格可能是图书封底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等,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化和市场行情波动,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折扣指在划线价(图书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厂商指导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客服咨询。
异常问题:如您发现活动商品销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请立即联系我们补正,以便您能顺利购物。
当当购物客户端手机端1元秒
当当读书客户端万本电子书免费读推荐政治的人生 txt论文题目阅读
热门政治的人生论文参考资料阅读
同类论文推荐苏东坡如英雄豪杰一般仗义疏财
梁上君子都惊呆了!
苏东坡如英雄豪杰一般仗义疏财
梁上君子都惊呆了!
要检验一个人的人生观,最好先看此人的金钱观。仕宦一生,坎坷无数,却始终光风霁月,超然高蹈,如同云端漫步的谪仙。这与他对金钱的态度不无关系。
苏东坡不看重金钱。他在《东坡志林》中说:“近日颇多贼,两夜皆来入吾室。吾近护魏王葬,得数千缗,略已散去。此梁上君子,当是不知耳。”好贼不打空转身,前提是知道主家有钱可偷、有宝可窃。所以,凡是日进斗金的商人,常有“孝敬”的仕宦,天降横财的暴发户,都是窃贼紧盯的目标和频频光顾的对象。苏东坡为人护葬,撰祭文、题墓碑、写志铭,哀悼之余,润笔颇丰。梁上君子把苏东坡也当成了暴发户,连续两夜入户,其志在必得之心可知。然而,聪明的窃贼并不知道,苏东坡不蓄资财。他曾说:“俸入所得,随手辄尽”,每个月的工资,领了就花,到手就没了。他对所得润笔、酬谢之类也是如此。“散去”二字,尽现苏东坡视金钱的态度,有钱大家用,有钱用到无钱止,边得边散,随手辄尽,其潇洒来去、不受牵绊的人生态度尽现。而那窃贼,见不及此,虽连续两夜光顾,也不得不空手而归。
苏东坡不但不看到金钱,还。苏东坡的门生中,以李廌家境最差。李廌从小发奋,苦学不止,苏东坡赞他有“万人敌之才”。不过,李廌命途多舛,屡试不第,又缺乏生财之道,生活每况愈下,经常有一顿没一顿。苏东坡任翰林学士时,朝廷曾赐宝马一匹,后来出知杭州,又赐一匹。对于寻常人来说,御赐之物,只字片纸都会奉为至宝,供着、藏着、收着,不轻易示人,何况还是宝马神驹?但对于苏东坡来说,此马亦凡马,也是可以换钱的商品。他见李廌快揭不开锅了,慷慨地将其中一匹相送,给李廌换钱,以解断炊之忧。
让人感动的是,为了使李廌顺利脱手,苏东坡还特撰一帖文辞婉转、书法精美的《马券》,作为李廌卖马的凭证:“元祐元年,予初入玉堂,蒙恩赐玉鼻骍。今年出守杭州,复沾此赐。东南例乘肩舆,得一马足矣。而李方叔(廌)未有马,故以赠之。又恐方叔别获嘉马,不免卖此,故为书公据。四年四月十五日。”(李一冰《苏东坡传》)不难看出,苏东坡不仅有恤人之苦的慈心,周人之急的热心,救人之穷的爱心,还有善解人意、体贴入微的细心。
苏东坡仕途经年,俸禄丰厚,加上平时所得润笔不菲,虽说不蓄资财,但身边的余钱剩米还是有的,否则一家二十余口,得。然而,元丰三年(1084),他因“”被朝廷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后,便断了薪水和津贴,生活一落千丈。捉襟见肘的日子,既不能像宽裕时一样,也不能像乞丐一样。怎么办呢?苏东坡的办法是定计划、做预算。
他在写给秦少游的中谈到自己的“年度预算”时说:“初到黄,廪入既绝,人口不少,私甚忧之。但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上,平旦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此贾耘老法也。度囊中尚可支一岁有余,至时,别作经画,水到渠成,不须预虑。以此,胸中都无一事。”(《文集》五十二卷,孔凡礼点校)意思是薪俸断绝之时,只好尽量节俭,全家每天开支不得超过一百五十钱。月初从积蓄中取出四千五百钱,分成三十份,挂在屋梁上,每天早晨用画叉挑取一份,然后藏起叉子,免得多取。若当天未用完,则用大竹筒储存,累积用来招待宾客。按此估计,积蓄尚可支撑一年余,到时再想办法,无须多虑,预支不必要的烦恼。可见出手大方的苏东坡,也有分外节俭的一面。
一个人如何对待义与利、荣与辱、苦与乐、得与失,是否公道、正派、诚实、善良、豁达、洒脱、友爱、敦厚,从他对待金钱的态度上均能一目了然。一个人若不计较金钱,就不会成日价营营苟苟、患得患失,更不会贪污腐化、违法乱纪。苏东坡对金钱的超脱,决定了他对人生的超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4小时热文
  清代历史有许多谜团遗留至今尚未揭开,其中以清宫四大谜案最为著名。而在这些谜案
  宗法之制在中国人的思维里应该算是根深蒂固了,祖上要是出过什么名人,几辈子的人
  唐朝是中国古代一个强盛得帝国,如果说唐朝皇帝里的谁的知名度最高,那肯定莫过于
  公元705年,武则天逝世,她是中国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她去世后埋葬于陕西省乾县
  明朝涌现出了众多才子,解晋就是其中有名的一个。这人博学多才,特别是擅长对对子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一生也是充满了无数传奇色彩,溥仪的一生共有
  李廷机是明朝时期一位非常清正廉洁的大臣,最开始他多次遭受打击,一直没有高中,
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简直就是妖孽一样的存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借东风、续命好像没有
刘备是三国时期蜀国的老大,他死后,他的儿子理所应当的也当了老大。刘禅当皇帝之前还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也都有自己的追求和特点。有的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
  随着溥仪的退位,标志着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灭亡,这也是中国历史中最后一
  相信大家在很多影视剧中都看过这样的场景,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了,真实的历史上大刀
  在古代传宗接代是大事,在那个没有什么娱乐措施的年代里,夜间的行房同样显得非常
  都是公主,确是不同辈分的公主,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最讲究长幼有序。所以
  古人是在冬天制冰。他们把河水结的冰挖出来,存放到地窖里,夏天用。  咱们以清
  1860年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城,当时的北京老百姓沿街看热闹人山人海,联军一开始
古代朝鲜,以中国附属国的形象存在于世,享受着中国带来的各种福利和待遇,面积小得可
古时候的战场,两个对立的军队在一片沙场上,穿着的盔甲大同小异,只要指挥官一下令,
  从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起,青年就一直站在爱国的前言,当时国难当头,各地爱国学生
  在唐朝时期就已经有了罂粟,只是最开始用于医学领域,当时的医学家也指出了其副作
  清末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山东莱阳县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人民抗捐抗税斗争
  战士们一旦到了战场上,就要做好了冲在最前线牺牲的准备。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
  二战时期日本实行的是义务兵制,数百万日本士兵原本是出身农村的淳朴的孩子,但在
  要说汉朝历史上的抗匈名将,莫过于李广、卫青和霍去病三位最为出名。令匈奴闻风丧
  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袁绍与公孙瓒的界桥之战。此战之中,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与麹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虽然联合国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会员,但是仍然有很多脱离政
  每年9月18日,国人都在痛心1931年那场震惊世界的&九一八&国耻,那一幕两
  1944年的松山战役是典型的阵地攻坚战。拥有无数重炮、超级巨炮的美军在太平洋
  邱少云是人们心中的英雄,在一次潜伏任务中,所在潜伏区被敌军的燃烧弹射到,火势
  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创立者,在其成长与革命生涯中,曾长期驻留于西方,耳濡目染于
  韦克菲尔德战役是英格兰玫瑰战争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日
  中国女战俘常常被日本人当作盾牌推上了战场,但她们不会就些投降叛变。在过去接受
  1、菲德尔&卡斯特罗  古巴的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可能是这个世界上命最硬的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时代,移动智能手机需求量大,种类繁多,功能丰富,体积相对来说也
谈到跑车这个话题,我想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想到的应该是劳斯莱斯、布加迪、法拉利、兰博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也许我们对车速的认识还仅停留在高铁好快啊,从武汉到深圳才四五
可能很多人还不了解三芝飞碟屋是什么,但可能听过有关于它的灵异事件,可能和我一样十
猫咪是现代社会很多人喜欢养的宠物,没错,我也为它深深沦陷了。为啥?还不是因为猫咪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句话大家应该都听过,这时形容战争很烧钱的,但是到底有多烧钱?
  《二十四孝》是元朝时期一位名叫郭居敬的学者根据民间流传和历史记载编录的一本书
  在《封神演义》中,不论是商朝的凡人将士还是阐截教仙人,总是会涌现很多长相奇特
  公元一四零五年,在中国发生了一件影响后世的大事件,那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宝太监郑
  潘金莲因《水浒》已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到《金瓶梅》里,她更跃为&女一号&。
  丰碑,又名《军需处长》,由李本深创作。《军需处长》这篇课文就是围绕&quot
导读:今天是传统的&腊八节&,随着这一天的到来,年味渐浓,整个旧历年年俗随之拉开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
  我们今天形容一个人非常的吝啬,就会说这个人是个一毛不拔的人,而&一毛不拔&这
  奥古斯丁卢梭都是思想上的巨人,为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对比奥古斯丁和卢梭两个人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又叫孟襄阳,孟山人。他是唐朝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之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批评家。雨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出生于1619年,1692去世,祖籍衡州。他的
  韦庄,是晚唐著名的诗人。长安杜陵人士也就是如今陕西西安市,是诗人韦应物的第四
  王维是唐朝有名的诗人,对画画和声乐也极具天赋。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了山水田园诗和
  说起苏洵,很多人都知道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对于一个生活在宋代的人来说,二十七岁
苏东坡一生起起伏伏、坎坎坷坷,数次贬谪,走遍了穷山恶水,平生功业,尽在黄州惠州儋
  岁寒,冬季,如今已是深冬,很多地方有了雪花飘落,很多地方在期待雪花飘落,我们
  趣历史小编为大家整合了古诗词中最惊艳的九次初见, 一眼千年!&&n
  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是贵族与平民,没有道德含义。  《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
  大家都知道&黄花闺女&这个词,那么黄花闺女到底从何而来?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
  严助是汉武帝时期有名的辞赋家,著有很多不错的文赋比如《相儿经》《严助赋》等等
  阮大铖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他没有很好的身世,却文采出众,权高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
  李贽,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以反对孔孟儒学著名。  李贽画像  李贽生于
  晏殊出生于991年,卒于1055年。字同叔,是北宋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
  姜夔向来有&痴情词人&之称,这是因为恋与情一向是姜夔作品中频频出现的题材,相  被林语堂学生赞赏为“世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苏东坡,终身融儒、释、道于一体,诗、书、画俱佳。他的人格所表现的进取、耿直、慈善与旷达的肉体,闪耀在中国千年的历史星空。他不只是中国历史上难得一见的旷世奇才,还被誉为“第一千年世界历史的12位英雄之一”。  作者李一冰学生是台湾当代驰名的苏东坡钻研者,他以苏东坡的诗词为主线,参照其余各种文献材料,用生动写实的笔触,为咱们勾画出东坡充溢传奇的终身和不平庸的际遇,使“中华五千年文化史上第一大佳人”苏东坡的抽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上册第一章
食蓼少年一 蜀道难二 宋之平蜀三 世系四 双亲五 少年六 但愿一识张益州七 登进士第八 母丧九 南行十老苏的一官难求十一 制策之试第二章
变法与党争一 初仕凤翔二 怀乡念弟三 陈希亮四 亡妻丧父五 荆公变法六 党争的发端七 新政风暴八 上皇帝书九 遭诬十 惘惘出都第三章
马入尘埃一 湖畔孤鸿二 湖寺寻僧三 监试乡举四 相度堤岸工程五 富春山行六 红裙白酒七 常润道中八 别西湖九 密州利病十 超然台与盖公堂第四章
黄楼一 做客东园二 谏用兵书三 徐州大水四 秦七黄九五 黄楼之会六 诗僧参寥七 文同八 重游江南第五章
乌台诗狱一 始作俑者——沈括二 被台谏围歼三 追捕四 勘问五 审理六 论救七 定谳第六章
黄州五年一 出狱赴黄二 初到黄州三 孤立于风雨沙州四 冤家五 东坡六 书斋生存七 饮食生存八 黄泥坂和赤壁九 临皋东坡雪堂十 老农忧国十一 神宗的救赎十二 别黄州第七章
流浪江淮一 庐山纪游二 访弟殇子三 金陵谒荆公四 求田问舍五 南都来去六 阳羡一梦第八章
风雨京华一 元祜更化二 从调和到抵触三 不到中书不是官四 老成凋零五 学士院风云六 经筵与驱程七 元祜党争八 一士谔谔九 试院抡才十 金莲烛十一 乞郡避谤下册第九章
书斋内外一 一家融融二 苏门六小人三 王巩四 画友五 文字生涯六 书法七 绘画八 书斋文物九 宴游谐和谑十 重结西湖缘第十章
杭州去来一 储粮防灾二 吏治三 治六井开西湖四 僚友五 方内政六 救灾和水利七 奉召还朝八 破琴之梦九 竹寺题诗案十 东府感旧第十一章
颍州扬州定州一 颖水之鱼二 颍扬之治三 广陵生存四 初和陶诗五 二次还朝六 再被围攻七 丧偶八 太后崩逝九 守边定州十 再还谪逐第十二章
惠州流人一 远谪南荒二 过岭三 初到惠州四 借刀杀人之计五 劳己以“为人”六 服食养生七 朝云之死八 惠州和陶九 白鹤峰新居十 又贬海内第十三章
海内东坡一 海南风土二 食芋饮水三 屋宇风云四 读书著述五 家人冤家六 采药与造墨七 别海南第十四章
北归一 秦观之丧二 广州英州三 韶州四 虔州五 归程何处是六 染疾七 去世八 浩气不亡九 子孙十 身后附录苏东坡及宋小事年表参考书目
南行  嘉祜四年(1059年)九月,妻丧终制,老苏决议全家离蜀。  轼、辙兄弟这两位新科进士,当然要回京去办理注官手续,两位年老的媳妇,留在他乡没人关照,何况长媳还怀着孕,都必需跟随丈夫同行。  老苏本人并非不知故土眉山风土可恶,只因受够了人形势利的损伤,再也不愿住在眉山看君子自得的脸嘴。他从前无意于“嵩山之下,洛水之上,买地筑室,认为劳动之馆”。诗日:“岷山之阳土如腴,江水清滑多鲤鱼。今人居之富者众,我独厌倦思移居。经行天下爱嵩岳,遂欲买地居妻孥。晴原漫漫望不尽,山色照野光如濡……”  但是,他没有这个才能,在那时分,不过是一个机密的希望而已。而今夫人死了,儿媳都将离去,一个孤独的老人,没有穷独故里的必要,所以他也决议同走。  为了超度死去的夫人,他造了观音、大势至、天藏、地藏、解冤结和引路王者等六尊菩萨像,连同两副龛座舍予极乐院,在如来堂里供养,作《六菩萨记》,说苏家最近三十年间,骨肉脱落,悲忧惨怆之气,郁积未散,所以他决计要“南去,由荆楚走大梁,而后访吴越,适燕赵,徜徉于四方以忘其老”,也心愿菩萨保佑程夫人的魂魄,可以超脱幽阴,漫游于上下四方,如他“游于四方而无系”一样的高兴逍遥。  嘉祜四年十月,他们一家人自眉州入嘉陵江,经戎、泸、渝、涪、忠、夔诸州,下三峡而抵荆州度岁。  初自眉州入江,苏轼豪气凌云地说:“故土飘已远,往意浩无际。”岷江之滨,有凌云寺凿山为大弥勒佛像,高三百六十尺,依山建七层楼阁为庇覆,极是壮观。他们的船随着奔流的江流,行过大佛脚下,这一路程度山远,胸襟异样旷荡。舟过宜宾,行近戎、涪一带,地与多山的贵州接境,沿江遂见不知名的山峦有数,一重一重的夹岸峭壁,挺拔天际。夜泊牛口渚,才见岸边有三四户人家,疏树寒灯,十分寥落。船上要补充食物,但这穷荒中央,是无酒亦无肉的,只好向他们买点蔬菜回来,看他们住在“朔风吹茅屋,破壁见星辰”的家屋里,身上穿的破裤,遮盖不了双股,饭不满盂,被盖都不完全。天生的性格,使苏轼忘怀山川,只留意眼前小民的寒苦,认为他们连这个样子的生存也在过,而且过得毫无牢骚,自忖道:“今予独何,汲汲强奔波。”,  过泸州安乐山,据说天师张道陵已经在此小寓,所以山上的树叶都有纹如道士所篆的符。苏轼不信这些神话,他说天师早已死了,他的子孙也一样要死,岂能有神力于满山的秋叶。  江流两岸,群山壁立,这青年人站立船头瞭望,惊涛骇浪,不觉舟行,但见群山去如走马,他举起手来,想与山上的行人打个招呼都来不迭,感觉离奇风趣,作《江上看山诗》:  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来数百群。前山搓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旋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此诗虽是少作,但已充沛露出苏轼做诗已能自在体现他敏锐的察看与丰厚的设想才能。在船上看到山下行人的影子,也想举手和他们说谈话,则他开朗与和蔼的性情齐全表露于此。  十月小寒,江上下起大雪来了,舟中无事,兄弟学欧阳体做《江上值雪》诗,照欧阳的限度,做雪诗不得用盐、玉、鹤、鹭、絮、蝶飞舞之类的比喻字眼,他们愈加设限,不得用皓白、洁素等描述词。这虽是一种游戏,但也是一种运用文字的训练。过忠州后,沿途许多三国时代的名迹,如至鱼腹,游永安宫,登山望诸葛亮的八阵图,看诸葛盐井,访屈原庙,作赋,抵夔州,吊刘备托孤的白帝城,这些都是宇宙山川与历史人物的交错,怀古吟诗的好标题。  至夔府然后入峡,首过瞿塘,两岸峭壁对耸,上入霄汉,仰望天如匹练,中贯一江,是乃三峡的大门。苏轼描述峡门的情势:“入峡初无路,连山忽似龛。萦纤收浩渺,蹙缩作渊潭。风过如呼吸,云生似吐含。”群山逼阻水势,水又反激发来,狂噬山脚,水石相激,造成风险的涡流,势欲吞舟,而一舟微茫,出路难测。  过了瞿塘,经滟灏堆,全系崩山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夏秋涨水时,水又高出堆上数十丈,苏轼有赋。当前便是巫山,巫山是峡中一大县,但山隘诡怪如石门关,仅通一人行,为天下之至险。过了巫峡,便是归州新滩,此处因山崩石裂而成,所以又称新崩滩。岂但水流湍急,白浪汹涌,而且水中暗伏锐石,船触上石礁,立刻漂浮,每年舟毁人亡于此者不可胜计,为峡中最险之处。轼诗:“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番番从高来,逐个投涧坑。”大鱼都被浪冲到滩上,暴鳃而死。他们在新滩遭逢了大风雪,自愿开航三日,船上什么事也没有,只能到左近村落去走走,走到一个叫龙马溪的中央,买到了酒,父子三人就蹲在船舱里喝闷酒。  经黄牛峡、扇子峡,登蛤蟆培,而至下牢关,夹江千峰万嶂,奇形怪状,不一而足,欧阳修《下牢津诗》所谓“入峡山渐曲,转滩山更多”者是也。再过三十里,则已见江南的一片平原,舟甫出峡,人人额手称庆,如得更生。  至夷陵,这是欧阳修曾被谪居的小邑,他们专程往访了欧阳所筑的至喜堂。过荆门十二碚,皆高崖绝壁,■岩突兀,以险固得名。十二月八日才到江陵驿。  三苏父子自眉州舟行,至荆州出陆,旱路一千六百八十余里,舟行六十日,过郡十一,县三十有六。  这六十日中,舟中无事,父子三人共做了一百篇诗赋,合为《南行前集》。苏轼作集叙(因避父祖名讳,所以他们父子写序,都作叙或引。)首述作文的态度日:“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自少闻家君之论文,认为古之圣人有所不能自已而作者,故轼与弟辙,为文至少,而未尝敢有作文之意。”——这是苏氏文论中一个十分根本的观点。  南行集没有传本,今从三苏联集中寻绎进去,得苏轼之作四十二篇,苏辙二十三篇,附老苏所作及各赋共七十二篇,消散者已逾三分之一。  苏氏一家在船舱里闷了两个月,亲历三峡之险,实已精疲力竭,到得荆州,已是十二月中旬。腊鼓频催,凋年急景,行路也不不便,所以就在荆州住上去,过了年再走。  苏轼因外地的风土见闻,作荆州十首,其第一首日:“游人出三峡,楚地尽平川。北客随南贾,吴樯间蜀船。江侵平野断,风卷白沙旋。欲问兴亡意,重城自古坚。”  这是苏轼的少作,饶有杜甫秦州杂诗的面貌。  嘉祜五年(1060年)正月初五,他们从荆州启程,陆行赴京。经浏阳,渡汉水而至襄阳,苏轼作古乐府《野鹰来》、《上渚吟》、《襄阳乐》三首,又去南阳城南二十里登访了诸葛亮的隆中草庐,拜观了武侯的遗像。  过唐州(今河南批源县治,宋属京东北路),太守赵尚宽正在发起戍卒,招徕流民,独特从事修复三陂、疏通召渠的水利工程。这项工程做好了,足以灌溉民田数万亩,而且使濒临饥饿线上的流民和淮湖一带就业的老百姓来参与工作,能够用本人的血汗和力量分到陂渠左近的荒地,耕种落籍。  在那个“民以食为天”的社会里,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固不用说,而化荒地为良田,收游民为自耕农,此于安宁社会方面的奉献,又岂仅减产而已。苏轼对赵太守这项工作,钦佩万分,他虽是一个过路的旅客,不能亲执壶浆箪食协助赵太守迎劝四方的来者,独为《新渠诗》五章,代赵侯告于路线,即如如今公告。其中一章说:“侯谓新民,尔既来止,其归尔邑,告尔邻里;良田千万,尔择尔取,尔耕尔食,遂为尔有。”  持续行程,二月至许州,始识范文正公(仲淹)次子纯仁,时任许州签判,范苏订交自此。时正春黑暗媚,苏轼往游许州西湖,但见游人如鲫,提壶携酒,十分繁华,而苏轼却想着欢游面前却有人寒饿。诗言:“……池台信宏丽,贵与民同赏,但恐城市欢,不知原野怆。颖川七不登,野气长苍茫,谁知万里客,湖上独长想。”  过汝州,游颖考叔庙。至尉氏,大雪纷飞,严寒入骨,苏轼独留驿所,取酒解寒。突然,有一来自南方的旅人狼狈出去,头戴的竹笠上曾经积雪盈寸,上马登堂,面色苍黑,冻得全身生硬,苏轼现成有酒,就邀他过去同饮。客人持杯未举,那来客却已顾不得客气,斟满大杯,一倾而尽。其时,里面风狂雪暴,“千门昼闭行路绝”,如临世界末日,而驿所里这两个同是风雪中的旅人,则酒暖颜酡,相与笑语不绝,不断喝到天亮。次日天明客去,  苏轼还不晓得他姓甚名谁,但见他横策下马而已。  大苏自荆州陆行京师,途中做诗三十八首,小苏《栾城集》中仅存七篇,两共四十五首,前人编为《南行后集》。
支持国家打击网络盗版行动,本书被下架处理,.。
·上一图书:
·下一图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txt转mobi 在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