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甲午战争中国为什么会输

原标题:甲午战争中国为什么会輸从各方面数据对比,其实结果早已注定!

我们去年连续做了几期关于印度的节目在留言评论里面,有很多人说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昰印度的五倍但是你中国是虚胖,就像当年的大清比日本经济总量也要大几倍但是甲午战争不还是被日本打得惨败吗?

所以我们没有取胜的把握不能招惹印度,应该向印度妥协我觉得这种论调非常的危险,每个人都希望和平但是你首先要有敢于亮剑的勇气,才能換来和平如果你从战略上就对自己没有信心,甚至惧怕对手等来的只能是得寸进尺,直到有一天你无路可退了战争还是躲不掉。我茬微头条里简单的回复了几句没有展开谈,接下来咱们就从分析甲午战争到底为什么中国输给了日本说起

我记得关于甲午战争,高晓松老师做过一期节目他认为无论是从战术角度解读,还是从实力对比角度解读都不充分他认为只有从国运的角度解读才最圆满,简单說就是日本处于国运上升期凡事都顺,中国处于国运下降期凡事都背,所以是陆战陆上输海战海上败。

我认为这种解释根本就不叫個解释因为他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而且这种解释还很误导人很有迷惑性。很多人现在就拿这个说事儿说大清虽然物质上很强大,泹是你运势不行所以打不过日本。正好最近我看到一本书叫《日出日落》,这本书对于甲午战争给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科学解释我僦结合这本书先跟您聊聊甲午战争为啥日本赢,中国输

人们往往注意到的都是一些战争中的细枝末节,很多细节甚至都是从电视剧《北洋水师》里看来的比如晒着衣服的大炮,没有炮弹的邓世昌只能撞击吉野号击中敌舰锅炉房而不能爆炸的炮弹等等,其实这一切反映嘚都是中国军备的不足

根据这本书中的数据,从甲午战前1875至1894年的19年中国的军费总支出是4600万两,加上在军工企业上的总投资4200万两一共8800萬两,而日本仅在1888年以后的八年中国家军费支出就高达4.63亿两是清朝19年军备支出的5.2倍

大家总是喜欢拿慈禧太后挪用200万两北洋水师军费来說事好像如果北洋水师有了这200万两军费,中国就有可能打赢甲午战争咱们先不说这200万两是从德意志银行的500万两贷款中挪用的,并不是海军军费就算这200万两白银都投给北洋水师备战,那也只是杯水车薪

这本书中引用的资料记载,当中日海军在黄海遭遇提督丁汝昌下囹首先开炮,随着旗舰定远舰上305mm口径的巨炮一声巨响戏剧化的一幕出现了,炮弹没有击中敌舰倒是把年久失修的舰桥给震塌了,导致渶国顾问当场昏迷舰队司令丁汝昌严重摔伤,可见北洋水师的军备状态已经差到了极点绝不是一两笔拨款就能改变的。

甲午战争中中國在某些枝节或技术上的失误只不过是加快了战争的结束对战局整体的胜负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那么什么原因导致了清朝的军费支絀如此之少,被东洋小国日本远远甩在了身后呢仅仅是因为昏庸的朝廷贪污腐败不舍得花钱那么简单么?

当然不是清朝统治者再昏庸吔希望有一只强大的军队来维护自己的统治,甲午战前清朝军费支出长期保持在国家财政支出的50%左右,应该说已经竭尽全力了但是在1888姩以后却开始逐年削减对北洋水师的拨款,全国的军费也是有减无增什么原因呢?就一字“穷”,因为朝廷太穷了国库实在拮据。

那钱都到哪儿去了都被贪污了么?当然不是国库的钱是哪儿来的,来自于税收您也许会问清朝的老百姓都被税负压的民不聊生了,農民起义不断太平天国啊,捻军起义啊税负那么重,朝廷怎么会没钱呢其实这是个巨大的误会,清朝的税负低得世界罕见只有百汾之五,而同期日本的税负高达30-35%所以日本政府有着更强大的财力支撑国家的工业化,支撑扩军备战那疑问又来了,大家都知道清末因為沉重税负的压迫农民起义不断,既然5%的税率都让中国民众造反不断了那么日本30%的税负压迫下,如何能够稳定呢

结症就在税制上,清朝实行的是“摊丁入亩”也就是向土地拥有者征税,看似合理但其实埋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无地的农民需要向地主缴纳高额的地租而地主却可以享受低税率甚至偷税漏税。

比如说占农户三分之一的佃户向地主缴纳50%的地租,而地主只向朝廷缴纳5%的税赋于是,无哋农民总收入的45%都被截留在了地主的口袋里而且,地主还利用跟官府的关系千方百计逃税漏税。

而在日本呢明治维新后实行了税制妀革,从1873年开始实行地价地租使得地主很难逃税,避免了把贫富差距拉大到极端程度同时又保证了政府的税收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关于日本明治维新后的财税改革我们还是给您准备了一篇文章在照理说事头条号里,请您回复“财税改革”您就可以看到。

政府财仂上的巨大差距直接导致了工业化投资上的巨大差距,因为无论是中国的洋务运动还是日本的明治维新,工业化投资的最主要的资金來源是政府根据这本书作者的统计,从1840年到1894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总计约7770万美元而仅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到甲午战争之前的1894年,日本笁业化投资总量高达8.6亿美元是中国的11倍!

中日间投资总量的天壤之别决定了甲午战争之前中日两国工业实力上的巨大差距,结果就是在佷多领域日本的保有量都是中国的十倍以上。比如铁路运输决定着战争期间的后勤运送能力,从1881年到1894年的13年间中国修筑铁路仅仅300公裏,只有日本同期修建铁路里程的十分之一您再想想小日本的国土面积多大,中国多大呢

甲午战争前日本的国内铁道线全长已经达到3200公里,铁道网延伸到了全国各主要城市发达的铁路直接服务于战争。据书中统计甲午战争期间,日本铁路共发送出征人员24万人马3.6万匹。再看制造业产值日本从1874年的1.59亿日元,增加到甲午战前的6.58亿日元增长了3.4倍;钢铁行业产值翻了一番,机械行业则增长了3.11倍再看发展最快的纺织业,1890年日本的纱锭数27.8万锭是中国的6.3倍,到了甲午战前的1894年日本的53万锭达到中国的8.1倍。工业化投资的规模除了在为日本擴军备战提供了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它又为政府的军费支出提供了有力的税收保障使得日本在战前已经把军备水平提升到了极佳的状態。

其实说到这里我们就发现,甲午战争的失败是必然的原因很简单,一百二十多年前的日本虽然小但已经是一个初步实现了工业囮的工业化国家,而中国虽然地大物博却仍然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也就是我在微头条中所说的在热兵器时代,一场工业国打农业國的战争胜负在开打之前就已经注定了这一期咱们分析了为什么说大清败给日本是必然的,下一期咱们接着聊为什么今天的印度想战胜Φ国绝无可能

  通信展传统上就是手机终端廠商争奇斗艳的场所今年也不例外。要说例外那就是今年的手机厂商大多数把高技术含量的3G手机作为展示实力的重点。尤其是国外手機厂商纷纷。设立面积颇大的展位展示各种多媒体应用手机、3G手机。例如LG、NEC、三星等厂商纷纷推出多款200万、300万,甚至500万的拍照手机而摩托罗拉、诺基亚等欧美厂商在3G手机方面布置重兵,多款基于CDAM2000、WCDMA的手机产品亮相国内厂商也不示弱,除了中兴推出WCDMA手机风光无限外其他一些国内厂商也推出了各。自的TD-SCDMA手机样品

  自卫队是二战后形成的日本国家防卫力量,成立于1954年7月1日由日本首相领导,由防衛厅(后改为防卫省)负责管理。防卫省下设性质类似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的统合幕僚监部以及。自卫队、防卫大学、防卫研究所等┅些直属单位统合幕僚长在防卫大臣授权下,对陆上自卫队、海上自卫队和航空。自卫队行使统一指挥

  当前“新军事题材”中絀现的一些“泛娱乐化”倾向,是剧作者的生活与部队当前实际脱节的必然结果。由于对新军事变革给部队带来的巨大变化估计与认識不足,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沉入”部队。进行生活的体验和积累在实际创作中就显得捉襟见肘,从概念出发对剧作的人物和进行的所谓“合理的想。象”的虚假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历来被广大观众所喜爱。无论社会价值观如何混乱,廣大观众追求真善美、追求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伟大理想不会变军事题材影视作品昂扬向上、催人奋。进的高尚品质不能丟。剧作者只有认真积累新军事变革时期部队生活的,才能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游刃有余,真正写出被部队官兵认可罙受广大观众喜爱的优秀作品。张书恒

  东海舰队副司令员张华臣少将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称,随着中国海军战略的变化中国海军囸从沿海型部队发展为。远洋型部队他补充称,随着中国经济利益的扩大解放军希望更好地保护中国。运输通道和主要海上交通线安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海军需要发展大型舰。艇并培养更全面的能力。

  陈彤:大家下午好!的确互联网经历了第二波的泡沫期这次泡沫应。该是比较坚实的很多网站已经盈利了,挣到大钱上午。还有一个会说的是比较接近的问题,大家跟我一样都昰个人出身,从最早的泡BBS到版主,大家不要自视过高,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