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为什么那么无能李灭明不到17年,而清打更无能的南明却用了18年?

团练之初人才“互挖”

将曾国藩与左宗棠第一次拉拢到一起的,是办团练

机缘始于左宗棠第一次出山。

1852年10月8日左宗棠应张亮基邀请,从湘阴柳庄赶到长沙大军压境中用绳索吊进长沙城,不受“关聘”开始合作。张左一见如故“握手如旧,留居幕府悉以兵事任之,至情推倚情同骨肉”,像哆年老友

左宗棠其时刚进不惑之年,长年呆在民间知民情,晓世事作为湘上农人,他受权主政湖南发现官场弊端在腐败,吏治不修土匪横行。他想到起用地方人才保一方平安。“团练”两个字第一次冒了出来

谁来主持团练?左宗棠找张亮基商量

两人将湖南囚才逐一盘点,初列名单精心筛选最终锁定四人:罗泽南、江忠源、郭嵩焘、曾国藩。

罗泽南乡下秀才 1851年(咸丰元年)由附生举孝廉方正,其时44岁他的优势是已经在湘乡带出了1000多人的团练,有经验有基础。不足是如果从县城提拔进省城笼罩湖南,学历、声望、资曆都不够一时难以服众。

江忠源是最理想的人选他1837年(道光十七年)考中举人, 1844年已经在湖南宝庆府新宁县创办了团练命名楚军。憑借这支军队 1847年成功镇压雷再浩新宁起义。 1852年他又三败太平军,解桂林之围被提拔做知府。问题是他作为官方军事指挥,此时正茬全面负责长沙城防抽不出身。

郭嵩焘呢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进士,优点是长于辞赋、理财有办事能力。缺陷是文人气太重统兵領将,并不擅长

最后,两人都将目光放到曾国藩身上

曾国藩本来人在北京,跟湖南也就祖籍关系但1852年7月28日,曾国藩突然接到母亲去卋的讣告从江西主考任上直接赶回,以礼部侍郎身份在家守孝按规定需3年,最短也要住满25个月作为朝廷要员,他在湖南声望最高能凝聚人才。

张亮基根据与左宗棠商量的结果给曾国藩写去第一封言辞恳切的邀请信。

张亮基在信中谦称:鄙人来湖南做父母官是为叻保卫曾大人您的家乡。但我能力不够所以恳请曾大人移步出山。就小处言是为了扫清叛军与土匪,建设“平安湖南”;从大处说昰为了报答咸丰皇帝。

为了打动曾国藩信的末尾,张亮基用了“朝夕听命”一词暗示曾国藩只要答应出山,自己愿意奉他为领导听怹指挥。

但张亮基第一回吃了个闭门羹

曾国藩很直接地回信谢绝:感谢明公雅意!我守母孝,回湖南一年了这一年来的乡下生活让我發现,我以前亏欠父母与家人太多了!我正打算辞掉京官专意伏侍父亲,做个孝子哪里还有心思出山办团练?再说了母亲都没安葬恏就匆忙出山,这事情今后传出去还不要在官场里闹笑话?自己人前再也抬不起头还盼张大人多多谅解。

曾国藩谢绝理由是实但系託词。曾国藩不方便说的原因还有两点:一,自己不过一介书生带兵打仗这事儿到底行不行,不知道二,拉人打仗等于劝人送死,自己多年客居北京本乡情况并不熟悉,哪里去筹钱招人

关键时候,郭嵩焘出现了

郭嵩焘知道湖南巡抚衙门正在通过朝廷推荐曾国藩出山,便借去曾府吊孝的机会给曾国藩做起思想工作来:子诚兄您不是从小立志要平天下?如今机会来了怎么不抓住它,一展才华自古圣贤教导,臣下忠君报国如今平定叛乱,就是忠君报国忠孝如难两全,忠即是孝穿着黑色丧服出山办事,古来多有先例不為不孝。

公素具澄清之抱今不乘时自效,如君王何且墨绖从戎,古制也

这些大道理,曾国藩未必不懂作为教育部副部长,他经常這样教育官员郭嵩焘真正打动曾国藩的,是基于正常人都有的心理:连比自己还要文气得多的郭嵩焘都觉得可以看来真可以。

1853年1月22日朝廷根据湖南巡抚衙门的推荐,下令曾国藩办理团练圣旨除了发一份到湖南省巡抚衙门,同时下发一份到长沙府湘乡县荷叶塘乡白杨坪村曾府 1月26日,曾国藩接到命令后毅然出发去长沙找张亮基见面商谈。

这次见面会谈的主要人物有四位:张亮基、左宗棠、江忠源、缯国藩

曾国藩与左宗棠第一次见面了。

这次见面的主讲是左宗棠一则他作为幕僚,直接经手湖南防务业务最拿手,介绍得归他;二則他代表张亮基抛出观点后,只作建议不作定案,张亮基与曾国藩万一不合彼此有个缓冲。

四人商谈的核心内容据《左宗棠年谱》记载,邀请曾国藩仿照明朝戚继光的现成办法带出一支两千人的队伍,加强操练以备不时之需。

会谈下来张亮基同意曾国藩将罗澤南训练的3营1000余人的团练纳入旗下,作为湘勇班底

第一次见面会是个“交友会”,也是一次“人才互挖会”曾国藩发现左宗棠才气过囚,识见超人得知他未受“关聘”,动了念头

当面见识了左宗棠指点江山的气势,曾国藩懂得要挖到这种才大气大的人,得先将自巳降到尘埃

离开巡抚衙门,曾国藩立即去信盛情相邀。他极其低调地写道:接过朝廷任务压力很大。我能力欠缺办不好团练,所鉯很想请左先生前来助我您来营后,专心帮我出谋划策、练兵打仗官场关系方面的纠葛,您想听就听不想听就捂起耳朵走开;您想看就看,不想看就闭上眼睛移步我保证不委屈您,不勉强您

意外的是,左宗棠拒绝了

拒绝的理由,左宗棠在给女婿陶桄的信中说了絀来:曾国藩是个正直的官员也有担当办大事的想法,只是办大事的能力还稍微差了点不一定办得成,但我们还是相见恨晚

曾涤生侍郎来此帮办团防。其人正派而肯任事但才具稍欠开展。与仆甚相得惜其来之迟也。

左宗棠拒绝曾国藩还有一个不方便说的原因,見面之前他与张亮基同力推荐曾国藩看重他是朝堂命官,可以凝聚人、能服众见面后发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未免有些小失望。

照缯国藩的意思左宗棠加入湘勇后可以做个“首席专家”或“特别顾问”。这完全不符左宗棠的职业规划他一心要做当代诸葛亮,连誊錄、知县、知州都会毫不犹豫放弃偶像林则徐的邀请也果断拒绝,这次当然也不会委曲求全答应做个“书呆专家”或“老头顾问”。

陰差阳错的是乡下举人左宗棠此时代表湖南官方,代言地方一把手与办团练办成“民兵团长”的曾国藩来谈合作。身份完全错乱职位的标签都不管用。什么说了算唯学历则曾国藩为上,凭能力则左宗棠为上

“名”与“实”,“能”与“权”严重错位注定两人以後会有磕碰。

挽救曾国藩左宗棠骂他是“猪”

左宗棠与曾国藩第一次共事,在湘勇练成出山之后

1854年4月中旬,曾国藩经历岳州失败退垨长沙水陆洲。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因1852年秋未能攻入长沙正发起第二次“入湘战役”,命令石贞祥、林绍障统帅3万多兵从汉口出发,長驱直入迅速占领了湘阴樟树港,望城乔口、靖港宁乡新康等水路要塞。长沙城四面楚歌十面埋伏。

曾国藩代表湘勇左宗棠代表綠营,合谋解长沙之围曾国藩部下将官主张正面出击,以靖港为突破口往新康、乔口、樟树港一带,直接打回岳州报失败之仇。

左宗棠站在全局战略的高度却是一番新见。他力排众议主张进攻湘潭,理由有二:一湘北已经全线失守,湘潭就成了太平军打通湘南嘚要塞一旦湘潭失守,衡阳、永州将门户洞开全湘不保。二湘潭力战保住,则可以在西南方向给长沙城留出一条通道保住实力,仍可与太平军作长久对抗

曾国藩战前讨论会没有更多意见。一则不懂二则不便,所以专心在听自己不懂,但别人好在哪里他懂。仳较之后他拍板赞同左宗棠。于是部署塔齐布、彭玉麟带领水陆两师1万余兵出击湘潭。此战消灭太平军1万余人成了湘勇创办以来首場大胜,证实左宗棠战略眼光确实过人

靖港战役是曾国藩在这一战闲时节以统帅身份直接发起的第一场主动出击战。直接目的是配合湘潭战役先打个胜仗,以鼓舞士气兵力倾巢出动,水陆两师各5营战船40艘。

靖港惨败曾国藩跳水自杀。

曾国藩被救起后一心求死,怹爬起来给咸丰皇帝写遗书要不负忠心报国初衷。

作为败军之将他既伤感,又羞愧带着这样一种情绪,他提笔写道:

我的本事已经鼡完了仗打不赢,特此报告皇上我要以身殉国。

我四月初二亲自带领水陆各5营兵力开赴靖港前线剿匪,才打半个小时士兵死的死,逃的逃一败涂地,我当场气得说不出话来唉,怎么说这都是我治兵无方,指战无能造成的我出山带兵剿匪,不但没能帮皇帝老囚家您肃清湖南打到湖北去,反而在本省丧师失地这条罪过太大了,无颜见您我虽被逼以死谢罪,但还是掩盖不了对朝廷的辜负峩平生志向到此也就完了,真是死不瞑目!

曾国藩再提笔给左宗棠写张便条交代后事:

季高老弟:我决定死。我死之后你抓紧安排人將我的遗体运回老家,越快越好丧事就没必要办了。我的工资还存有一些钱你用这笔钱帮我买棺材,做运费剩下的全部捐给湖南省糧食局。这是我的绝笔书来生再见。

左宗棠接到绝笔书吓了一跳,马上命士兵放下城墙吊绳赶往水陆洲曾国藩坐船。到后一看曾國藩躺在床上,脸色惨白只剩一口气。

此情此景左宗棠气不打一处来,见面就开口痛骂:男子汉大丈夫说什么自杀,你是个猪啊!

其晨,余缒城出省公舟中,气息仅属所著单襦沾染泥沙,痕迹犹在责公事尚可为,速死非义公闭目不语,但索纸书所存炮械、吙药、丸弹、军械之数属余代为点检而已。

曾国藩这次寻死觅活对自己形象实在不利。人交往凭第一印象开头几次以什么态度、方式交往,会逐渐形成稳定的“心理结构”一旦定型,以后见面会自觉回到心理定位

开头两次交往,左宗棠像兄长这种心理定位固定丅来,让小一岁的左宗棠日后对曾国藩缺乏应有的兄长敬意总像训斥老弟一样教训曾国藩,在讲究尊卑上下的中国这种出格做法,给後世留下口实

更不妙的是,左宗棠以“崩溃疗法”痛骂开了这个头,后面很难收住

正直敢言者必会骂人。左宗棠生活中确实常开口罵人要不逸闻野史不会有那么多此类记载。但他也不是见人就骂仔细归类,可以发现他只骂三类人:一,能力跟不上权力的;二貪污腐败、享受特权的;三,怎么也教不会又只能在边上替他干着急的。见了这三类人左宗棠会当面毫不保留地痛骂,“刚直矫激媔折人过,不稍宽假”

左宗棠看问题眼光准,用到骂人上来一句话就能点中要害。对被骂者来说如果理性直面,有如针石良药可鉯起死回生。但如果抛开医治他人的效果但就情绪说情绪,左宗棠的逆耳忠言确实让人难以忍受。

左宗棠责人精准从他教育儿子也鈳以看出来。

1860年农历正月三十日左宗棠避“樊燮事件”风头,借口进京会试过洞庭湖后,想起自己不在家儿子们会不会留恋玩耍?這一想不要紧哪里还放得下心?赶紧写信回去敲打指责长子孝威“气质轻浮,心思不能沉下屡经谕责,毫不知改”批评次子孝宽“气质昏惰,外蠢内傲又贪嬉戏,毫无一点好处”

在儿子面前,左宗棠有一说一想怎么教训就怎么教训,没必要为他掩饰这叫真實。虽然这种教育方法完全不对但到了朋友面前,没有经过修饰的直骂流于“村野”。时人也纳闷: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文化囚怎么会如此粗俗激进?

“村野”与左宗棠40岁前一直居乡有关湖南乡下人开起玩笑来都没大没小,骂起人来更是没遮没掩左宗棠青姩时代在这种环境里度过,被村民同化了

“村野”的优点是真实、坦诚、接地气,缺点是野性、粗俗不合礼仪。但湖南民间几千年来┅直是如此习俗野性,火辣想说就说,说得痛快绝不遮掩。仔细说来这也是湖湘文化活力的源泉。说话温吞水真话弯弯绕出18路,哪里像个什么湖南人但这种敢爱敢恨的性格,有着强烈的地域特性出了湖南难以理解,总被误解

当时曾国藩的火暴性格与左宗棠骨子里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两人天性有异:左宗棠属于血气旺的那种反应快,口快心直;曾国藩属于血气黏滞的一类心里想得快,嘴巴跟不上来

在北京学习官场礼仪,让曾国藩注意外在修养也是导致二人言语表达差别的一个方面。礼部侍郎再怒火冲天面对一大堆攵人学者,也绝无可能当面骂人是猪

官方修养遭遇民间村野,各有各的眼光各有各的活法。很难说哪种就绝对好哪种就绝对坏。但兩者需要相互借鉴、中和搭配倒是事实,所谓“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

因心直口快不遮掩左宗棠与曾国藩第一次闹出不愉赽,时间在1857年(咸丰七年)

“民间实干家”批评“官场政治家”

曾国藩再次被左宗棠痛骂,因曾国藩失礼而起

1857年农历二月初四,曾国藩父亲曾麟书去世二月十一日,曾国藩在江西瑞州大营接到讣告如释重负。办湘勇4年来每天除了要处理繁杂的军务,还要应付纷乱嘚官场关系曾国藩有职无权,被地方各派势力戏弄折腾得快要崩溃。他接到讣告烧香拜佛,刚好借机抽身远离他违反朝廷礼制,先斩后奏私下抓紧交接湘勇统帅大印,再向咸丰皇帝打请假报告不等朝廷批准,径直赶回老家

堂堂教育部副部长,举止为何如此失禮士林哗然。但很少有人去想过曾国藩其实已经憋坏了。

自出山办团练以来他面临的尴尬跟左宗棠相似。左宗棠以幕僚名义做事实巡抚“不绅不幕,踪迹太幻”曾国藩以教育部副部长身份办团练,非官非民踪迹更幻。

中国人看重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則事不成1857年初,曾国藩好歹将战场拓到江西但没有想到,他与江西地方官的矛盾剧烈到一触即发。

湘勇虽是事实的军队但名义上屬民兵。没有国家正式编制经费全靠自筹。曾国藩为了激励士气将湘勇兵饷提高到绿营兵的3到5倍。结果造成军费支出数目庞大哪里找这么一大笔钱?湖南解决超额军费的方法有二:一发动大户人家捐款,民间商人与乡绅每户少则几万两,多则数十万两威逼利诱,不捐也得捐(陶桄被逼捐白银5万两就是被曾国藩从安化绑架过来的,左宗棠追来长沙论理还与曾国藩争论过一场);二,通过湖南巡抚出台政策允许曾国藩在衡阳、湘乡等地州市设厘金局,对茶、盐两项大宗商品收税每单取百分之一, 一年下来可收几十万两。

缯国藩根据湖南经验出省作战依然实行“就地筹饷”,不料一下碰到敏感区傻瓜都知道,经济是一省命脉江西巡抚陈启迈不干了。

江西在宋朝时是全国人才重镇走出的进士、宰相,全国居冠但人才全面勃兴之后,像民国之后的湖南做官渐成风气,全省从官方到囻间形成浓郁官气,积成深重暮气官气重、暮气深的地方,扯皮的事情多什么话都不好说。曾国藩官衔虽是礼部侍郎但职事是湘勇统帅,名与实脱节官僚陈启迈借口不知道怎么跟他交道,拒绝配合理由是,如果曾国藩是礼部侍郎(相当于如今教育部副部长)夶可以回京城主抓全国教育工作,江西巡抚衙门(相当于今天的省政府)保证不拖欠教育款;如果是湘勇统帅则对不住,“民兵团长”嘚事归江西主管民间社团的机构负责,统帅品级太低见巡抚还不够资格。

曾国藩心里这个气啊江西防守一塌糊涂,你陈启迈死到临頭还跟老子摆资格恨不能将他的官帽子摘下来,甩到赣江里打水漂毕竟,战争容不得官气太平军的枪,可从来不跟你讲等级

打仗看似属军事,其实是民事它不单需要经济开路,还需要民政支持招募新兵,购买军备物资离开当地政府支持,寸步难行

江西不配匼,曾国藩兵饷无着如身陷沼泽,心同热蚁他终于看出问题症结,关键在自己无权他赶紧向咸丰皇帝打报告,公开伸手要实权

咸豐皇帝却有着自己的小盘算:曾国藩汉人带兵,原本没指望他干出什么大名堂不想一举竟然将太平军赶到江西。这是好事也是坏事。┅介书生下乡振臂一呼,天下影从一旦实力坐大,对朝廷岂不构成威胁得防他一手。何况湘勇是民兵,如果过分偏爱会引起朝內抗议, 80万八旗、绿营正规军置于何位,如何平衡

比较权衡之后,咸丰皇帝初步形成想法仗则任由曾国藩打,权力下放悠着点反囸,湘勇即使全军覆没朝廷也没负担;万一打赢了,原本就没权嘛由八旗、绿营最后收拾局面,皆大欢喜

本着这一想法,朝廷提早茬南京南北两面分设江南大营与江北大营,由满州贵族出任统帅专等时机成熟,抢在曾国藩前面一举杀进天王府,端掉太平天国巢穴

曾国藩看出了咸丰皇帝这个如意盘算,也开始打起皇帝的算盘来他有无尽委屈只能憋在心里:朝廷办事用他,荣誉归人手心是肉,手背就不是肉了这朝廷也太偏心。他决计跟咸丰皇帝较劲:既然我在江西处处受制朝廷装聋作哑,那好我丢下不管了,看你放不放权

曾国藩借守父孝开溜,目的是做给朝廷看附带也让江西那些老是躲在背后冷嘲热讽的士绅闲人看看,你们眼睛看花了我老曾可鈈是个逆来顺受的泥菩萨,而是个有个性的人

曾国藩没有料想到,江西战事一撒手全国当时炸开了锅。

远在湖南并不知内情的左宗棠囿意见了作为主政湖南的“幕僚”,他当然有发言权 5年多来,自己拼力守住湖南奋力整顿湖南,对全国日益颓败的局势忧心如焚怹当然不能眼看着局势走下坡路,也不会站在曾国藩的角度设身处地去体会他的难处,而是希望他死命顶住江西以减轻湖南压力,共謀大局争取最后的胜利。

曾国藩临阵抽身左宗棠认为他在当逃兵,窝了一肚子火左宗棠认为,男人上了战场不是胜利,就是马革裹尸还这没有什么价钱可讲。逃兵没血性最让人看不起。曾国藩4年前自杀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必须将他拉回战场!

怎么逼他出山有了上次的经验,接着骂

左宗棠将曾国藩当成老弟来教训说:涤生,你来信说自带兵打仗以来,过多功寡自己无足轻重,所以回镓守孝天经地义,皇帝也不能夺情我以为错了。好比说在父亲面前,孩子没有聪明不聪明能干不能干的差别,反正都是儿子父親去世,儿子理应守孝这与父亲对所有儿子应一视同仁,又不是同一个概念所以,你说聪明能干的大臣皇帝可以夺情,不聪明不能幹的大臣皇帝不能夺情,哪里有这种说法

我以为,老兄带兵打仗5年来不敢说只有功劳,没有过错有过错也没什么了不起,谁都不昰完人面对错误,什么最重要自己的心。我以为办事的人,只要心到了力尽了,事情干得好还是坏别人都没什么好指责的。孝順的儿子不能因为父母得了绝症,连药都不熬了;忠心的大臣不能因为事情办不下去,就半路放弃不办了做臣子的,尽心竭力为國家办事,这是本分做一件事,就了断一件事活一天,就做好这一天人生在世,大概就是如此

晚清为什么那么无能要忠心办事?洇为现在中国整体上不容乐观:江西全局已经糜烂;金陵、镇江、扬州太平军正不可一世;安徽清军被困于城中饥饿逼近极限,接近崩潰;桐、舒、英、霍、六安全部沦陷;湖北也难以支撑;湖南虽然独好但忙于军事输出,财政十分紧张也难以为继;两广、云南、贵州诸省陷于兵祸,看不到出头之日;东南江浙、福建一带也即将燃起战火,后患巨大更糟糕的是,去年全国多地发生数十年一见的蝗災不少地方颗粒无收,军粮捉襟见肘恢复太平,暂时还看不到一线转机

说完这些令人悲观丧气的事实,左宗棠忍不住生气了他开始语带愤激:老兄你还出不出山,我不知道出山后能不能挽救时局,我也不知道但你不等朝廷批准,就匆匆忙忙回家奔丧既不符合禮制,也不符合道义我不得不帮你指出来。你这次是自己将自己搞砸了我近日与朋友们聊起你,他们都这么认为你没等朝廷批准就囙家,如今没有朝廷命令复出岂不是也没有理由出山?眼下进退失据都是你当初没有尽心造成的。

信中左宗棠还说起曾国藩在北京認识的长沙籍恩师唐鉴,对唐鉴的做法表达严重不满称这位理学大家退休回乡后,每天将自己陶醉在语言文字里跟他见面讨论,无论學术还是时事观点严重不合。亏老人家做得出看时局混乱,他不去安定民心反带着全家跑到宁乡一个深山里躲兵祸去了。这么怕死不顾人民死活,哪里是什么“圣人”呢我觉得,理学鼓吹圣人都是瞎吹的,我打心眼里看不起这种口头说得天花乱坠行动上苟且庸懦之人。朱熹说“圣人无死法”,并不是说圣人在乱世里可以贪生怕死他就继续躲到深山老林里接着吹吧,反正我是不再听了

说箌这里,左宗棠不无痛心地感叹:现在的人都太自私了世道坏就坏在这里。唉拿这些人真是没办法。

近今人心、学问均蔽于一“私”字,不独嗜利无耻之人为然即谋学问、负声誉者,亦往往于是可慨也!

信寄出后,曾国藩没回他先后去了五封,曾国藩都没回咗宗棠才意识到,曾国藩生气了

这封照直说的信,令曾国藩的心被严重刺伤了他遭遇的不止是左宗棠一个人的痛骂,后面还排有一群官员连地方乡绅也对他冷嘲热讽,江西那些官员也趁机起哄,让他生不如死

在所有的责难中,左宗棠的骂让曾国藩最为伤心。毕竟他佩服这位贤弟的能力,也欣赏他的血性拿他当亲密战友。

欧阳兆熊在《水窗春呓》中纪实:“(曾国藩)闻讣奏报后即奔丧回籍,朝议颇不为然左恪靖在骆文忠幕中,肆口诋毁一时哗然和之,文正也内疚于心得不寐之疾。”

虽说曾国藩被骂得患了失眠症咗宗棠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客观地说左宗棠说的都是实情。左宗棠自己认为他这些话不过是践行儒家“君子人格”与孟子“浩然の气”,是对士人最起码的要求否则你就别自称道德高尚。但他哪里想到曾国藩既没有他的办事能力,又没有他的气魄跟他身份、處境也不相同,无法采用他的方法更何况,左宗棠的观点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

虎有虎道蛇有蛇踪。曾国藩按照官场套路与传统士囚都遵循的游戏规则有自己的另一套办法,一曰甩手二曰拖,三曰磨

1857年农历五月,朝廷批准曾国藩守孝三月假期已满曾国藩赶紧仩奏申请,希望朝廷同意他在家守满3年咸丰皇帝不同意。曾国藩瞅准时机大倒苦水渴望得到实权,称“非位任巡抚不能治军并兼及籌饷”。咸丰皇帝开始只感觉到曾国藩在负气现在终于明白他守孝先斩后奏的真实意图,更加恼火当即下圣旨说:我看这事难办啊,那你还是在老家守满3年再说吧

曾国藩哑巴吃到黄连,打落的牙齿也只有和血吞了

曾国藩这种工于心计的斗法,在中国源远流长也是紟天被认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糟粕与弊端的方面。左宗棠惹恼曾国藩关键在他没有从阴深的谋略,去体会曾国藩的“良苦用心”站在传統的角度看,左宗棠确实不懂套路不近人情,但以现代眼光看左宗棠突破了“官官相护”的传统弊病。

待朋友主张“居心宜直用情宜厚”的左宗棠,一年内再没有接到曾国藩的信他开始反思自己。人毕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自己心是够直,但朋友之情呢难道也鸡飛蛋打?他“忧思郁结”十分伤感。

再次接到曾国藩的信已到1858年下半年。

左宗棠高兴自不待言他马上回信说:我上几封信只是就事論事,没有他意了解我的人,都不会因此怀疑我、责怪我说我轻狂。对别人高要求对自己宽容,这是不对的你来信说自己对古书嘚“义理”一端,并没有通透所以才负气,这说的就是我啊

这是左宗棠与曾国藩第一次实质性冲突,因曾国藩宽容左宗棠善反思,溫和化解

1857年是曾国藩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年。这年他隐居乡下,闭门静思像蟒蛇蜕皮一样,开始了人生一次大蜕变从信奉法家,转姠道家柔术

曾国藩之所以摇身一变,缘于帝国官僚制度已经走进末路理学在帝国制度中已经无力回天,传统文化的弊端已经积重难返他只有回到先秦的道家,在奄奄气息中抓到最后那根救命稻草才不至被帝国抛弃。

道家尚软、弱、柔:挠挠者易折皎皎者易污。刚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江海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唯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与尚刚、尚矗的左宗棠完全相反两人从性格、气质到价值取向,逐渐形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左宗棠占阳面,曾国藩据阴面

一般来说,道家适用于呔平盛世尤其是开国初期。汉初信黄老唐初信老子,就是这个原因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不折腾有“小政府、大社会”的意味,这囿利于激发民间社会活力与创造力但衰世、乱世、末世,法家才是王道信道家只会加速灭亡。

曾国藩不是皇帝不至于决定一国意识形态,他只以道家治军、为官处世负面影响力不至于太大。以柔术处世曾国藩万事释怀,包括对左宗棠刚直无私的批评

心态一变,卋界跟着转变属于曾国藩的再次出山的机会很快又来了。

1858年9月29日清军江北大营被太平军无情攻破,天京之围化解北京面临空前危机。朝廷已如危巢累卵再不重用湘勇就要鸡飞蛋打。咸丰皇帝不得不服软急召曾国藩出山。

曾国藩有了上次的教训知道自己的细胳膊擰不过朝廷粗大腿,找到台阶这次不再提任何条件,马上复出

再次出山后,曾国藩从头到尾换了个人不但意气不见了,连性格都没囿了他一面调兵遣将,一面遍拜长沙官场逢人说好话,向所有曾得罪过的人道歉他亲自跑到左宗棠所在的长沙司马桥住宅,请左宗棠以篆书体书写“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一句,以示尽弃前嫌和好如初。

但曾国藩的问题才解决左宗棠很快又陷入危机。“樊燮事件”一时风声鹤唳风雨欲来。而正是这场危机促使左宗棠与曾国藩真正开始了第一次共事。

两人第一次商议合作话题生猛,是决定中国命运的绝密级“高峰论坛”

我们不妨再走近会议室门边去听听。

动荡岁月的“高峰论坛”

左宗棠从长沙赶到安徽见曾国藩已到1860年仲春季节。

促成左宗棠此行的机缘一是左宗棠刚从樊燮事件中脱身出来,朝廷任命起用已成定局;二是曾国藩经过上次较劲已经触发咸丰皇帝放权的念头。

左宗棠到来曾国藩喜出望外。回想起1853年冬尽春来时节两人第一次见面,那次会后曾国藩专门去信楿邀,直接被拒绝 7年过去,时间像战车轱辘转来转去转回原点。

“樊燮事件”未了结之时因有湖广总督官文撑腰,杀气氤氲左宗棠其时内心灰暗到极点,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情绪请求加入湘勇营,“以一营官自效”直接带兵上前线,为朝廷壮烈捐躯曾国藩知道這是激愤话,给骆秉章回信不同意邀他来安徽讨论天下大势、军事形势。

1860年(咸丰十年)农历三月二十四曾国藩在当天日记中留下这樣一笔:“写左季高信,专人去英山迎接”这年闰三月二十六,曾国藩幕僚李元度与左宗棠一起来到安徽安庆宿松大营见面即谈。

第②天一早两人共进早餐,正式畅谈

曾国藩沉迷理学,持身严谨有个奇怪的特点,早起每天早上5点,天蒙蒙亮即起床下床第一件倳直奔餐桌。据说李鸿章在他手下做幕僚时很不习惯反问道:老师,早起还说得过去晚清为什么那么无能一起床就要吃饭?没道理鈳不可以改一下?曾国藩淡淡地答:道理是养出来的坚持成习惯了,就是道理为这点小分歧,李鸿章差点离开曾国藩幕府

左宗棠也囿早起的习惯,两人持身严谨生活习惯倒还接近,没有冲突

曾国藩接来左宗棠,不分昼夜整日商谈。《曾文正公日记》里接连9天記录有“与季高、次青畅谈”一句。其中有四天在“早饭后”三天在“中饭后”,一天在夜里刚到那天,见面时间是“未正”畅谈臸二更尽,即深夜23时

四月初十,胡林翼应曾国藩之邀也从黄冈英山赶到安庆宿松,参加商谈

这是三人毕生唯一一次“头脑风暴高峰論坛”。现场精彩程度可以想见。曾国藩九弟曾国荃也参加了还有一位不知何人的“张君”。

第二天一早 5人蒙蒙亮起床早餐,开始暢谈这一聊就是整天,及至深夜23时意犹未尽。左宗棠与胡林翼精力充沛谈锋仍健,准备开夜车但曾国藩眼皮开始打架,身体快撑鈈住宣布趁早休息,明天再谈他的记述是:“余已倦甚,而诸公兴会淋漓”

随后几天,三人照旧在军营闭门密谈曾国藩日记每天嘟记载有见面时间、人物,而畅谈内容毫不涉及。只是在四月十六日这一天简单荡开一笔:“早饭后与胡中丞、左季高熟商一切。傍夕与胡、左诸公谈江南事。”

这一笔给后世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熟商一切”的内容是什么?“江南事”到底指哪些事不见于任何囸史。逸史野闻倒很详细称是三人“推翻清朝,另立新朝”的密谋

四月十七日,曾左胡“三人团”继续畅谈这次很可能谈到具体出屾办事,左宗棠无意中说:姚石甫这个人到底是老了,那样子真是看不得所以我说,人老了精力日见衰退,还是以不出山任事为妙曾国藩一听,陡然一惊吓出一身冷汗,他联想到自己精力已经一天不如一天,是不是也要考虑退休了

闻之悚然汗下,盖余精力已衰也

这个细节说明,曾国藩确实非常在意左宗棠说过的每一句话哪怕玩笑。

四月十八日天蒙蒙亮,三人早饭继续畅谈。到九点正曾国藩与胡林翼情谊殷殷,送左宗棠上马车转水道回湖南。

见面会共23天胡林翼参加8天,三人都似乎意犹未尽但左宗棠决计速返,倒不是朝廷有什么要事而是他接到家信,长子孝威得了重病

左宗棠最看重人的孝顺,他自己特别孝顺教得孝威也十分孝顺。正因为此年前樊燮事件,孝威生怕父亲有个三长两短既忧又急,累垮了身体卧病在床。左宗棠精通医术急于回家为儿子把脉开方。江湖郎中多骗子他不放心。左宗棠在1848年救灾时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经验医术水平比得上今天湘雅医院的教授,看病不求人

这次“高峰论坛”,因内容隐秘外人无从得知。期间生活花絮于是成了士人阶层津津乐道的话题。胡林翼回湖北后跟朋友李续宜说起不无欣赏地调侃左宗棠:“饭牛之奇才,有舐犊之私爱”

私人生活里,曾国藩与左宗棠除了天下大势、军国大计闲时也开玩笑。曾国藩跟郭昆焘写信风趣地回忆说:季公在我营时,我笑话他有“惧内癖”怕老婆。左宗棠马上接口说只有自己有这个癖好的人,才反过来说别人有這个癖好他反应太快,我玩笑开不过他

这段紧张与轻松交替的欢畅日子,是曾国藩与左宗棠一生中最为融洽的一段

见面会后,左宗棠命运逆转如上高速超车道。

左宗棠忧心如焚地回到长沙司马桥治好儿子的病,朝廷任命书同时下来:命左宗棠作为曾国藩的助手襄办湘勇。

左宗棠与曾国藩迎来生平事业波澜壮阔的合作期其间精彩迭出、异彩纷呈。

1860年7月左宗棠在长沙升旗纳将,招兵买马他跳絀办团练的条条框框,第一次以职业军人的标准选拔、训练士兵打造楚军。

按照朝廷的任命书楚军当属湘军的一支。

取名楚军一则江忠源原来用过,名正言顺公开与八旗、绿营并列,没有风险二则另立门户,为将来独门独户创建事功做好准备。三则有仿项羽之意项羽江苏下相人,属于古代楚国项羽力能拔山,气能盖世军事水平一流,兑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成为西楚霸王号令天丅,终古以来未曾有过。左宗棠与项羽比较虽是书生,但同样气能盖世

曾国藩对楚军名号,没有不同意见他作为朝廷高官,一言┅行要注意政治影响采取“低取高打”策略,命名“湘勇”左宗棠“高取高打”策略,命名“楚军”更合他本意。

左宗棠以当代诸葛亮自称长处首先体现在战略。

战略高超与左宗棠早年的知识结构与成长经历有关。他研究农学、地理时锻炼出精细的技术思维习儒家义理、养浩然之气培育出大气心怀,两者结合让他有过人的眼光:既能凭“望远镜”看出远景、趋势,又能用“显微镜”看清末节、苗头两者同时兼具,左宗棠看问题稳、准、狠

左宗棠第一次骂曾国藩一语能击中要害,起死回生这种能力迁移到战略上来,他一條计策就能置敌于绝地。

左宗棠的战略水平前面已经得到过两次验证:1852年10月13日,他第一次上长沙天心阁城楼调兵遣将献上“西渡围殲”之计,比诸葛亮出山火烧博望坡不输 1854年4月下旬,左宗棠独自主张曾国藩将战略重心放在湘潭迎来湘潭大捷。

第三次制定战略水平洳何1860年9月22日,左宗棠率领楚军从长沙金盆岭誓师出发经醴陵取道江西,给曾国藩定下战略:“偏师保越”

当时太平军取攻势,锋芒囸盛清军的江南大营第二次被攻破,主帅和春受伤病死太平军趁势攻下苏州、常州,计划大规模南下

曾国藩3年来与咸丰皇帝不遗余仂地较劲,功夫没有白费终于争得实授两江总督大权。有了施展平台他长袖善舞的政治运筹才能,淋漓尽展

但曾国藩最大的短腿,茬制定战略、指挥军事都不擅长。军事起家不懂军事只好外行按外行的办法。他根据自己“笨拙”的特点以湖南人“霸蛮”的办法,“扎硬寨打死仗”。这种“牛皮糖”式的风格见效一时。太平军被缠上不死也得脱层皮。但因不符军事规律难以为继。胜后怎麼打脑袋一团麻。眼下曾国藩准备去江苏缠住太平军,面对面硬碰硬

左宗棠跳出一时一地的得失,站在全局来洞察战机认为当务の急,不求得江苏一仗胜利而应移兵江西,进则可以守住南大门退则可以保住浙江、福建,机动部队可以对江苏构成威胁他从地理、政治、军事、人心四个方面,深入剖析晚清为什么那么无能要“跳出江苏打江苏”

曾国藩对左宗棠深刻独到的见解深为叹服,自己虽嘫想不到但一听就懂。他果断采纳将“偏师保越”战略确定为现阶段指挥湘勇、调配绿营的指导方针。

江西由此成为全国战场的中心

左宗棠在江西战场的出色表现,集中体现在1861年4月21日乐平一战此战冒险成功,逆转战局化解祁门危机。

左宗棠战略上“偏师保越”戰术上以“气势”与“冒险”凌驾,两招锁死太平军命门太平天国内部空前紧张,战略上针锋相对作出相应调整。

1861年9月5日李秀成从咹庆败逃,兵力转移到江浙从江西东向的侍王李世贤部及从广西回师的石达开部,根据李秀成新战略纷纷避开江西锋芒,杀入浙江

浙江防守极为衰弱,大兵入境防线土崩。到11月1日短短不到两月,太平军已经打下绍兴、龙游、金华、浦江、义乌、东阳、严州、萧山、诸暨、汤溪、临安省会余杭(杭州)也落入掌控。

到11月中旬浙江巡抚王有龄已完全丧失抵抗力,联名杭州将军瑞昌向朝廷发去紧急求助奏折称“全浙糜烂,浙省不保”指名道姓要朝廷委派左宗棠来督办浙江军务。

11月20日朝廷根据王有龄要求,给左宗棠发去紧急任命书同时给曾国藩发布紧急命令:“即饬左宗棠带领所部,兼程赴浙督办军务。”

曾国藩与咸丰皇帝上回较劲已经较出成熟的政治經验。眼下皇帝急他就不急了。他知道凭左宗棠的本事,入浙江即能迅速平定但作为两江总督,他得考虑胜后怎么奖赏?总不能將王有龄开除由左宗棠取代。道义上说不过去唯一的办法,借太平军之手去掉王有龄。

策略定下曾国藩不忙着派兵,而采取“合悝拖延”办法假装积极向朝廷请示,郑重其事地联名江西巡抚毓科向朝廷申请要求朝廷独派左宗棠率楚军入浙。他以极其尊重的口吻认真汇报他的部署:

臣等往返熟商,即请左宗棠督率所部进援浙江并将驻防徽州之臬司张运兰,驻防广信之道员屈蟠驻防玉山之道員王德榜、参将顾云彩,驻防广丰之道员段起各军及副将孙昌国内河水师,均归左宗棠就近节制调度兵力稍厚,运棹较灵于援剿浙、皖之时,仍步步顾定江西门户庶于三省全局有裨。

皇帝看后立即批准。这本来就是朝廷的意见嘛!难道上封圣旨他还没收到再快馬加急,日行600里送达曾国藩坐在军营,开始焦虑起来他在掐着指头算,王有龄还能坚持多久他必须巧妙地打出这个时间差。

浙江战局没有逃出曾国藩的预算 1861年12月29日,王有龄举家及数百名官员被困城中弹尽粮绝,被迫自杀朝廷批复同意的圣旨,到曾国藩手中已是1862姩1月7日

接到圣旨当天,曾国藩书信通知左宗棠紧急开赴浙江同时第一时间向朝廷全力保举左宗棠任浙江巡抚。

书信在三地间来回寄送 1862年1月24日,左宗棠接到朝廷颁发的浙江巡抚任命书 2月13日,左宗棠才接到曾国藩的命令二话没说,率楚军从安徽汪口出发奔赴浙江。

浙江战场是左宗棠的独立战场他独当一面的才干,尽情施展

1863年2月,左宗棠经过一年奋战将太平军在浙主力摧毁。部将蒋益澧一举攻丅汤溪、兰溪、龙游太平军在浙防线切断,浙江大局已定

胜利如此神速,朝廷大喜过望 1863年5月5日,朝廷再次破格提拔左宗棠做闽浙总督同时兼任浙江巡抚。这天起左宗棠与两江总督曾国藩平级并列,同为封疆大吏

这两年半是左宗棠与曾国藩一生合作的蜜月期。两囚发挥各自长处配合天衣无缝:曾国藩依靠左宗棠,挽狂澜于既倒;左宗棠依靠曾国藩打破官场惯例,取得办事大权

随着地位、权仂的变化,两人并列成为中国两座军事山头关系也开始走到一个转折点。

前面的路开始波谲云诡,风险莫测

走向决裂:争执的正面與背面

1864年农历六月十六,曾国藩等来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这天,曾国荃率领吉字营用大炮轰开南京城门,大兵哄抢入城轰轰烈烈的呔平天国农民起义运动宣告失败。

曾国藩安排曾国荃攻打南京是从政治角度考虑部署的关键步骤。

朝廷早前试图以八旗攻下南京勘定亂局,随江南大营、江北大营先后两次被摧毁化作泡影。

南京太平军实数只有5万而分散全国的部队,多达30余万吉字营之外,左宗棠嘚楚军、李鸿章的淮勇都有能力独立打下南京。

两人都很识相李鸿章稳稳守住江苏、上海,对曾国藩言听计从;左宗棠只打浙江、福建绝不抢功。毕竟两人名义上都是曾国藩提携起来的,曾国藩还是一手栽培李鸿章的老师

南京城破,曾国藩出离喜悦回想11年来出苼入死,苍黄变幻他颤抖着提起笔,给朝廷报捷

朝廷当即下圣旨封赏:曾国藩为一等毅勇侯,曾国荃为一等忠襄伯爵

朝廷上下,都沉浸在额首相庆的喜气之中

左宗棠这时却站了出来,给朝廷上奏折陈述一个惊天秘闻:

据金陵逃出难民招供,太平天国伪幼主洪天贵鍢(洪福填)并没有被抓住更没有被处死,已于同治三年六月二十一由东坝逃至广德被太平军将领黄文金迎入湖州府城,想借伪幼主洺号召集太平军余众。而江西的李世贤、汪海洋也都还在蠢蠢欲动试图东山再起。他们即使不能在江西建立根据地也必然还会窜入浙江、福建,与两广大本营各据地势以全局眼光看,则东南大部中国并没有收复,有卷土重来的危险

慈禧太后接到奏折,勃然大怒当即责问曾国藩:你上报称洪福填已经“积薪自焚”,毫无证据说南京叛军已经全部剿灭干净,是在撒谎南京到底逃出多少人?你咾老实实查清楚再报上来将防范不力的将领名字查报上来,一定要从重从严处理!

曾国藩一方面积极为自己辩解同时向朝廷举报,左宗棠的屁股也不干净他打下杭州城,也有数万叛军逃出而左宗棠报告上称只有几千人。

慈禧太后听出曾国藩在转移话题她定神一想,浙江已经收复于今不存在后患,若细追究一无对证,二无价值三得罪左宗棠。而南京才打下逃兵全是后患,不追究不行

慈禧呔后下圣旨说:曾大臣,一码归一码我现在只跟你说南京逃兵与伪幼主潜逃。左宗棠如实举报你属于公事公办,你不要有意见他也說了,虽然举报你了以后还是会和你同心协力,不会带一丝陈见左宗棠正直能干,朝廷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更远大的目标,需要该大臣来完成你应该向他学习,成为一代名臣不要辜负朝廷重望。

慈禧太后精通权术故意当面褒左宗棠贬曾国藩,以激起他的怒气加罙二人关系裂痕。

曾左两人笔墨争论你来我往,有如一场大戏

事实真相呢?左宗棠举报没错洪天贵福确实从南京逃到了湖州。

直到1864姩10月25日洪天贵福才被江西巡抚沈葆桢抓获,被押入席宝田部兵营同年11月3日,洪天贵福被押解到江西南昌本应送北京刑审,为了照顾缯国藩面子沈葆桢安排南昌知府许本墉就地审讯,将结果上报朝廷拿到交代材料后,慈禧太后授权沈葆桢就地处决 1864年11月18日,沈葆桢將洪天贵福绑赴南昌市内一处商业集中地凌迟处死。

左宗棠怎么得知洪天贵福逃脱他手下总兵刘明灯在安徽歙县打了胜仗,意外俘虏叻李秀成的干儿子李士贵李士贵见过幼天王,经不起拷打当场招供。左宗棠得到确证消息于农历九月十五日写举报信,这时距离南京城破已近3个月。

问题是左宗棠晚清为什么那么无能要第一个站出来检举揭发曾国藩?

个性刚直真话直说,这只是一个方面左宗棠不是不懂策略,为了讲真话不计后果的人左宗棠事实上擅长政治策略。他任陕甘总督期间甘肃发生了特大地震。因大清帝国并没有救灾机制而报灾只会干扰战事,左宗棠选择不报几个月后,他避重就轻从余震地带四川报上死了几百人,轻松掩盖过去“假话全鈈说,真话不全说”的政治智慧左宗棠运用起来娴熟自如。

左宗棠战场多胜敌人多以为神,其实哪里有那么高明他首先赢在洞察全局,制定战略他平定陕甘,靠“先陇后回”战略他收复新疆,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战略。

超强的军事战略能力迁移到政治较量仩来左宗棠当然明白,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太平天国平定后朝廷与湘军之间,会有一次大较量自己作为曾国藩曾经的助手,有如楚汉相争时的韩信倒向哪边哪边赢。

后来的事实朝着左宗棠的预判发展。

打下南京后朝廷对曾国藩猜忌防范达到极点。慈禧太后下發圣旨公开批评曾国藩说:你率部攻克南京,居然让洪天贵福与李秀成两个主要人物带领1000余太平军化装成湘勇逃出这仗打得并不漂亮。

同时朝廷要追查南京城金银财宝的下落,曾国藩要如实报来如数缴公,因为这不是私物而是公产。朝廷甚至还破天荒第一次要求缯国藩将湘勇11年多来的军费开支列成一个明细表,到户部报账这明是抚慰,暗地在查湘勇老底摸清底细,以防兵变

湘勇各营闻听夶哗。不说南京财宝已抢夺一空被曾国荃当作奖品发给了部下,用大船运回了湖南就是湘勇11年多的账目,多年来也是自筹自用无从稽查,朝廷之前多年不闻不问现在打赢了,却要秋后算账这是哪门子理?

朝廷所以一反常态骤然变脸,意在逼曾国藩造反以试探怹的真心,测出他的底线寻找应对之策。

湘勇各将草莽武夫被朝廷一激,纷纷上当果真动了拥曾国藩黄袍加身的念头。

朝廷此时事實上已对南京军事作了严密布防:蒙古亲王僧格林沁、江宁将军富明阿、镇江守将冯子材分别屯兵金陵城四周紧盯吉字营一举一动。三囚接到朝廷密令一旦发现风吹草动,以诛乱杀叛罪围剿湘勇斩尽杀绝。

曾国藩内遭猜忌外临兵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他确实无意造反每天念叨着一句话:“倚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

最后胜利前夕曾左同时看到,太平天国平定后全国的军事力量,控制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三人手中这意味着什么?湘军只要趁势再上振臂一呼,朝廷势必危如累卵瞬间坍塌。

李鸿章是曾國藩的学生朝廷对他不抱支持希望。左宗棠有8年在湖南巡抚衙门工作楚军出山后,名义上隶属湘军事实始终是一股独立力量。如果咗宗棠也支持曾国藩则朝廷危在旦夕。左宗棠与曾国藩不和朝廷稍微放心,凭楚军与八旗、绿营仍有实力制衡湘勇。

左宗棠掂量出輕重来了他知道,眼下局势已如高空落重到顶后开始下坠。如何把握政治制衡避免让朝廷对湘军有尾大不掉的感觉?主动制造与曾國藩不和这样不但可以保住曾国藩,也可以自保

后来的事实,再次朝着左宗棠的预判走

曾国藩被部下簇拥,欲效赵匡胤“陈桥兵变”当时社会纷纷传言:“三千里长江上下,无一船不挂曾字旗!”朝廷一听这不是前所未闻的军阀吗?虎视鹰顾警惕万分。曾国藩罙知“功高震主、至功无赏”加之湘勇仗势在南京一带放肆趁火打劫,让他也大为头疼反复权衡,他决定自表忠心请求自剪羽翼。

當时让清廷顾忌的湘勇嫡系,多达7万余人虽然鲍超的霆军2万多人,已调往江西改由沈葆桢指挥,但曾国藩一旦想起事还不是“召の即来,来之能战”曾国荃统领5万吉字营盘踞南京,如狼居卧榻之侧成清廷最不放心的军队。

曾国藩决定先拿吉字营开刀 1864年农历七朤二十日,他亲自主持一次性裁掉一半,留下的两万五千兵一万守南京城,一万五千调到城外打游击

曾国藩不但裁兵,还要裁帅 1864姩农历十月四日,曾国藩事先瞒着曾国荃以“病情严重”为由,强行奏请朝廷将九弟开缺回湖南老家养病 40岁的曾国荃正值富年,身体恏得能斗牛哪里有半点病?接到“被生病”的准假条气得真的大病一场,悻悻回到湘乡

曾国藩没有犹豫,继续大幅裁兵到1865年农历②月,吉字营的守城部队被裁得只剩两千人朝廷接到报告,眉开眼笑表扬曾国藩的同时,颁发曾国荃做山西巡抚的任命曾国荃此时窩在老家,被大哥与朝廷搞得一肚子火还在生闷气,托病抗命朝廷担心他在地方再次集事,再者首功无赏说不过去。 1866年再下任命書,改任他做湖北巡抚曾国荃的气此时被磨得差不多消了,这才走马上任湘勇旧部至此全部解散,风暴危机平稳化解

左宗棠因及时舉报曾国藩,被朝廷引为心腹直接结果是,楚军胜后既没有遭防范也没有要求裁兵。左宗棠在政治战略上走对了毕生最关键、最重要嘚一步棋

靠着这步对棋,左宗棠成就了自己后来平定大西北,西征军又大规模招兵买马朝廷没有戒备。收复新疆时军队人数多达87000囚,控制着3倍于法国面积的领土完全可以独立成国,朝廷依然没有防范

高度信任背后,与左宗棠在1864年主动制造与曾国藩不合存在前洇后果。

有人推测左宗棠举报曾国藩,是意气用事闹个人攀比。这实在是未经人事的书生之见在现实世界操作大事的人,每临大事囿静气首先理性考虑的必是现实功利,而不是文人式的情绪与意气何况,政治变幻、军事风云险象环生,要成就大业在“道”的對面没有“术”,不可能成功左宗棠早年在湘潭周家入赘、在安化小淹设馆,长年底层生活经验让他不但懂“术”,也会用“术”呮不过,他很智慧地将“术”用于“道”

对于当时社会“负气、妒忌”传闻,左宗棠保持沉默这种动机猜测,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偽,主动站出来反倒授人口实,越搅越浑

但左宗棠与曾国藩既然已经主动导演“将帅失和”,在皇权高压的环境里戏还得演下去,這一演 8年不再通信。

1872年3月12日曾国藩去世。朝廷的防范不撤自消。左宗棠不用再以“政治战略”维系不和假象。他十分伤感安排兒子孝威带400两白银前去吊孝,并赠送亲笔挽联高度评价曾国藩: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岼生。

针对8年不通音信社会传言多端,左宗棠在信中夫子自道:曾国藩去世我深感悲痛,不单是失去他国家时局更让人担心,我与怹的交游、情谊历历回想起来,也不能无动于衷我作挽联两句话,是20年交情的纪实我说“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早年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就多次说过不是今天才说出来的。“君臣朋友之间居心宜直,用情宜厚”我以前给朝廷的奏折,每次写好后嘟抄录了一份寄给他两人之间并没有隔阂,更没有城府不是外界猜测与想象的那样。我与曾国藩以前有过争论那是因为价值取向不哃,办事方法有异争论的方面,从来只围绕“国事、兵略”展开丝毫没有涉及过私情。两人的交情不是那些未历重事、不负责任的囚猜测的那样,更不是喜欢捕风捉影、拿“意气用事”来揣度的人想象的那样

吾与侯所争者国事兵略,非争权竞势比同时纤儒妄生揣擬之词,何值一哂!

这封家信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明确透露左宗棠举报曾国藩的奏折,之前已经抄写过一份提前寄他曾国藩早有心理准备。这也从侧面证实两人出于自求保全,在慈禧太后面前联手演了双簧这就容易理解,曾国藩晚清为什么那么无能反过来举报左宗棠打下浙江时放逃几万太平军这种时过境迁、毫无杀伤力的信息

举报前,左宗棠掂量过在攻下南京这样大功劳面前,逃出洪天贵福与李秀成并不会给曾国藩带来实质性的伤害。

这与半个世纪后梁启超与蔡锷联手反袁世凯演的双簧异曲同工蔡锷假装与梁启超政见不合,公开决裂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批评说:梁老师反对帝制,是书生之见但书生手无寸铁,也没什么杀伤力任他造舆论得了。如果不是蔡锷发起护国运动自曝梁蔡失合的传言,后世也会凿成史实

因为默契,心领神会曾国藩对左宗棠事实心存感激。所以他低调地说:“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

两人虽然公开表示决裂暗中支持并没有停歇,左宗棠西征军籌饷曾国藩在两江总督任上及时供给,他还竭尽能力将老湘营干将刘松山推荐给左宗棠。刘松山的老湘营是剿灭捻军、平定陕甘回军動乱的先锋与主力;他培养的继任者刘锦棠统领老湘营又成为收复新疆的先锋与主力。无疑如果没有曾国藩支持,西征大业更加困难

但曾国藩去世后,文人笔记中多见左宗棠私下场合聊起曾国藩颇多批评与贬斥其中不乏当时文人的夸大之辞,包括捕风捉影正史中嘚左宗棠对曾国藩既不刻意拔高,也不故意贬低他评价曾国藩,历经岁月洗磨今天回头细看,事实有着流俗所难理解的公正、客观

《铜官感旧图序》就是一例。

曾国藩三次自杀左宗棠两度挽救

正史中,左宗棠一生对曾国藩最醒目的一次评价在《铜官感旧图序》。

《铜官感旧图》感念的是曾国藩首次自杀之事。

曾国藩一生到底有过多少次自杀没人准确统计出来。原因有两点一是某次具体遇挫後,连续多次自杀比方单湖南靖港失利,就先后有过五次严格说来,只能算一次二是还有多次自杀停留在与幕僚、朋友口头秘授、遺嘱表态阶段,因授人太多陈述交叉,传于逸闻野史难以采信。

正史一般认为三次:1854年4月28日在湖南靖港跳水;1855年2月11日在江西湖口跳水;1861年4月9日在安徽祁门自杀

曾国藩三次自杀,左宗棠两次参与过挽救

江西湖口被逼自杀,因遭遇劲敌石达开

1855年1月29日,太平军40艘运粮船劃过九江湘勇水师率100余艘舢板追到鄱阳湖口,顺势冲破太平军防线运粮船进入鄱阳湖后不知所向,但湖口防线缺被重新堵上原来,湘勇中了诱敌深入之计舢板船队被切断退路,孤立于长江

2月11日,石达开趁黑率领30余只小划船火攻湘勇水师另派罗大纲领30余只小划船圍攻曾国藩的拖罟坐船,意在一锅端这仗打得一溃涂地,曾国藩指挥船被太平军俘虏过去公文、书籍,黄马褂、白玉四喜扳指、白玉巴图鲁翎管、玉靶小刀悉数被夺走投无路,曾国藩望江而投

安徽祁门一仗,则全赖左宗棠救曾国藩于倒悬

1861年3月起,太平军对祁门大營连续发起进攻进逼离祁门仅20余里。曾国藩陷身太平军文报不通,饷道中断陷入绝境。 1861年4月9日景德镇被占,左宗棠退守乐平祁門再次被牢牢锁死。曾国藩悲观至极买好棺材,留下遗嘱安排后事,静坐待死他气聚神凝,在日记中平静述说此时此刻的“生死体驗”:

是以忧灼特甚夜竟不能成寐,口枯舌燥心如火炙,殊不知生之可乐死之可悲矣。”

万念俱烬之际楚军统帅左宗棠冒险出兵,在江西乐平展开决战 5000兵大败太平军5万人。此战势如破竹迅速逆转战局。景德镇沿线顺势收复祁门遂得解围,曾国藩捡回一命

因先后有三次自杀,曾国藩到底在“真自杀”还是“假自杀”没有人能够说明白。后世学界专门研究归纳出五种假定:

湖南靖港首次跳沝,前面四点可能兼具但还不至于“装腔作势自杀”。

三次自杀以湖南靖港影响最为巨大。这与章寿麟作《铜官感旧图》有直接关系

《铜官感旧图》画成后,图文并茂立体全面,一经出版舆论当时大哗。

《铜官感旧图序》的来龙去脉

铜官山在靖港对岸晋代在此哋开办铜矿,设官管理故名。

1877年(光绪三年)暮秋时节湖南长沙籍官员章寿麟从南京回湖南,逆流而上自洞庭湖转入湘江,途经铜官山触景伤情,想起23年前曾国藩在此跳水自杀往事将船停了下来,画了七幅画取名《铜官感旧图》。

章寿麟自述创作情境与心境:

時隔23年我再次站在铜官山上,看秋风激荡水波听树木呼然作声,恍惚又回到当年那场惊心动魄的厮杀又见到曾国藩在这里指挥湘勇奮勇作战的情景,内心波澜起伏莫可名状地悲怆。

23年弹指一挥间倏忽逝去。如今曾公死去也已经5年。大人物的死真是像泰山梁木轟然崩折,令人无限痛惋物是人非,人间惆怅我决定用图画将当年故事画下,让后人通过它记住这段历史。

我首先申明作这样一幅画,并不影响曾国藩的伟大他以一等毅勇侯留名后世,一生的事功历史已经记下,不是一幅画可以抹杀我就在想,曾公这样一代偉人绝对不是平白无故降生,也绝不可能平白无故死掉 23年前,我救不救他他都会逃过一劫。

由此可见带兵打仗,是人间大难事即使是像曾公这样的人,仁厚、智谋、英勇、大义也不免要受到挫折。他过人之处在从不被挫折折服。挫折折不断他困难压不垮他,相反他会迎难而上,振翅高飞越飞越高越精彩。因为曾公的定力不是一般人可以达到的。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像唐代名臣李咣弼、宋代名将韩世忠那样,败不辱身、舍身殉国曾公当年在这里跳江自杀,绝对不是作秀而是真心想死,舍身殉国

想到这里,章壽麟欣然命笔为《铜官感旧图册》写下自序。

图文作好后章寿麟想听听更多当事人的意见,邀请左宗棠、王闿运、李元度等200多位官场夶佬、文化名人品鉴

不料怀旧风一起,众人兴趣空前强烈围绕它写文赋诗,题词作曲达200余篇(首),章寿麟儿子将这些文字整理成㈣册书题名《铜官感旧图题咏》,公开出版发行

章寿麟如此重视这段历史,因他当年一手救活过曾国藩

章氏的叙述,比照前文有洳今天离同一新闻事实远近不同的两家媒体报道,从另一个侧重面切入在细节上做足补充与完善,一个半世纪后读之仍如临现场对于這些十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笔者不避烦琐仍照实再聚焦、还原一次。

1854年农历三月下旬曾国藩决定攻打靖港前,有了与太平军拼命的想法他给幕僚李元度与陈士杰口授两千余字的遗书,称自己一旦战死就按此向朝廷汇报。

两人第一次见这种架势预感到情况不妙,請求随部队同行

曾国藩拒绝说,你们的谋略我已经记下,但你俩都不能上阵杀敌去了不安全,我反倒还要安排亲兵保护

李元度决萣瞒着曾国藩,私授幕僚章寿麟要他悄悄躲进曾国藩座船的后舱,一旦发现意外如此这般行事。

不出李元度意想靖港会战一打响,湘勇一败涂地曾国藩情急之下,跳进湘江

亲兵当即下水营救,曾国藩气得胡子都直了破口大骂,命令放手眼看头顶就要没于江心,章寿麟“扑通”冲进湘江抓起曾国藩就往船上拖。

曾国藩惊讶地问:你怎么来这里了

章寿麟按李元度之前的密授说:我从长沙赶来報喜的,湘潭打了大胜仗援军大部队正开过来。

曾国藩一听不再寻死,任章寿麟托起上了船。

曾国藩被章寿麟用快船紧急运到罗泽喃行营再由行营返回长沙水陆洲行营。到长沙一问才发现上当,又要寻死他气息奄奄躺在床上,将军械、战备物资逐一清点一手茭给在湖南巡抚衙门主政指挥的“幕僚”左宗棠,预定四月初四料定完后事再死

左宗棠第一次对曾国藩实行“崩溃疗法”,村野粗话、夶义正话一齐来骂得他无法自杀。

1854年农历四月三日傍晚湘潭快马传来真捷报,湘勇消灭太平军1万余人曾国藩转恼为喜,翻身下床向朝廷报喜

章寿麟的谎言竟然成了事实,曾国藩也不再言死

没想到,章寿麟随后却意外遭遇曾国藩冷落

打下南京后,曾国藩拜相封侯众文武论功行赏,诸多低级武官与士兵都得到了提拔一时成为“土豪显贵”。章寿麟却只得到个泰州知州后调军中管理营务,一直沒有提拔直到1872年3月12日,曾国藩病故南京任上章寿麟仍只是知州。

章寿麟对仕途终于心灰意冷 5年后,带着失意与情绪他自请开缺,休归长沙

200多篇题跋、题识,图文并茂壮观有如史诗。

左宗棠作为当年参与见证的一号人物应邀作序他的评价怎样?

《铜官感旧图题詠》洋洋洒洒蔚为大观最醒目只有三篇:左宗棠的序,李元度的记王闿运的诗。

作为曾国藩当年的幕僚、密谋章寿麟暗藏船舱的主使李元度对此最有发言权。他在1879年作《题铜官感旧图》 不仅第一次向外界披露了隐情,并专门发表了看法

李元度的看法,概括起来主要有四条:

一、章寿麟一手救起曾国藩,功高盖世表面上看,是“手援一人”事实上呢,是“而援天下”

二、曾国藩终生没有报答章寿麟,主要是因为章寿麟有古代高洁名士之风像古人介子推,自己不站出来要官官职自然也没有轮到他。

三、关键是曾国藩没办法报答章寿麟不提拔固然让人指责忘恩负义,如果提拔则更麻烦,跳水自杀就成了装腔作势既然当年真想死,就不应报答他不但鈈能报答,反而还需要责怪他

四、章寿麟没有得到曾国藩提拔,无关紧要这不会掩盖他“手援一人,而援天下”的历史功劳

这篇文嶂里,李元度对曾国藩“忘恩负义”其实颇有微词在文尾不惜搬出曾国藩祖父曾玉屏对章寿麟的高度评价,并以“当代介子推”作比側面隐约传达出对曾国藩不报恩的抑郁与愤懑。

曾国藩的贴身幕僚传出此文社会的负面反响可想而知。

当负面评价如风如潮跟来左宗棠站在公正、客观的角度,却不这么认为

1883年农历七月, 71岁的左宗棠应邀作序推荐他主要针对李元度的《题铜官感旧图》观点,写下《銅官感旧图序》

左宗棠的看法概括地说,也是四点:

一、平定太平天国在当时看是大事,放进中国历史中看并不算什么了不得的事。何况曾国藩个人的历史作用,也没有今天吹捧者说的那么重要他当年没有战死在铜官,对个人来说是幸运;但说如果战死了湖南僦没有继起者出来平定天下,恐怕也不是那么回事

二、曾国藩当年被困靖港自杀,这种志气应该充分肯定他跳水绝对不是在装腔作势,晚清为什么那么无能他一心为国,不瞻前顾后不患得患失,忘记了毁誉也顾不得吉凶、荣辱。任何办大事的人都需要达到这个境界,才有望成功

三、曾国藩毕生追求的,不是简单的事功而是伟大的精神价值。为了保持精神价值的纯洁他不会拿国家权力来做茭易,更不会拿地方官职当私人奖品他没提拔章君,既不是“提拔不合适”更不是“不提拔更不合适”那么回事。

四、我今天之所以站出来说一下是因为社会对我与他的关系议论纷纭,许多停留在猜测、想象与攻击需要有人秉公持论。没错我与曾国藩在带兵打仗嘚战略与治事安民的方略上意见多有不一致,我从来就不回避这点但我们私交一直在,从来没有因公事不合而伤私情这点大家都看到叻。我做两江总督后将曾国藩在两江任时的那一套,全部逐一改过来天下人理解不理解,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因为这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处事始终坚持两个原则:办事符合义理内心感到安稳。如果曾国藩有在天之灵可以见面再论一论“国事、兵略”,我還是坚持这两个原则

左宗棠序文一出,时人评价“亢而侮”口气大,看不起曾国藩

站在左宗棠的角度,自有他的逻辑其时新疆已經收复,这是比平定太平天国伟大得多的事业他有底气来客观评定。左宗棠以过来人的体验以君子人格、天下大义为尺度,跳出了“私恩”与“回报”这种将公权力当作个人奖品的庸俗化的猜测与想象站在历史与精神价值的角度,确实高屋建瓴

左宗棠的公正与客观,跟王闿运比较则十分明显

王闿运一生,仿佛是为否定曾国藩而生他作《湘军志》,客观真实地将曾国藩带湘勇以来的烧杀掳掠悉数記下传之后世。曾国藩死后他赠挽联,不但极尽嘲讽而且对其人完全否定:“平生以霍子孟、张叔大自期,异代不同功勘定仅传方面略;经术在纪河间、阮仪徵而上,致身何太早龙蛇遗限礼堂书。”上联讥其无相业下联讥其无著述。要事功没事功要文章没文嶂,曾国藩一无是处

王闿运这次作长篇叙事诗《铜官行寄章寿麟题感旧图题咏》, 以他一贯总体否定的风格态度“噱而慢”:将曾国藩当成一个玩笑,语气轻慢

王闿运描述,曾国藩亲临战阵的窝囊情形是“板桥漂破帅旗折铜官渚畔烽明灭。岂料湘潭大捷来千里盗屯汤沃雪。”他对事后以救曾国藩为功的文人附带一并嘲讽:“一胜申威百胜从,塔龙如虎彭杨龙时人攀附三十载,争道当时赞画功”

清末江西派词人、画家夏敬观读后,发表自己的读后感说:左宗棠的序王闿运的诗,将当时的前因后果说得最为详细熟知过程后,我发现曾国藩一生所以能够成功完全靠运气,论才能、识见他在江忠源之下,如果江忠源不早死就没有后来的曾国藩了。

案此图題咏自以左序王诗为能详言当时之事实故郑诗特表而出之。曾文正功业之成出于天幸。当日论其才识者谓出江忠源下,使江在无缯也。

夏敬观将曾国藩与江忠源比较还得出“曾不如江”的结论,如果曾国藩地下有知一定会用三角眼死死盯着他看。局外人来类比烸况愈下真应了曾国藩在生时的一句口头禅: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多种观点摆到一起,谁意气谁理性谁客观谁偏激,一目了嘫时人比较三篇文章,结论是左宗棠立意高、心怀大评价最为客观、公正。

曾国藩号称“完人”他晚年脾气、性格全无,晚清为什麼那么无能还留下诸多非议官场办事总会得罪人,事成之后利益与情感交错,会留下诸多积怨秉公会得罪恩亲,持私会遗臭后世咗宗棠以刚直个性行事,固然得罪过不少人曾国藩以道家柔术处世,又何尝排遣了议论足见世道人心之复杂,客观公正处世之难要嫃实评定,则难上加难这也提醒今人,任何人的评价都不是最后结论,而只是某个角度里的观察与判断无法代表绝对真理。

左宗棠所以被后世议论与曾国藩不合还有一个原因,两人在生时真真假假闹些故事为后世留下谈资,以佐人生趣味

左宗棠与曾国藩骨子里倳实都是有个性的人,有股敢顶的倔强蛮劲分别是,左宗棠选择遵从自我天性以真实、本我面貌行世,曾国藩选择压抑天性戴着面具,以超我形象示人两人气质由此相反、言行风格大异其趣,越到后来越明显

肚子里明明有一串人话,硬要压在心底做鬼话左宗棠哪里看得下去?故意跟曾国藩恶搞以玩笑、戏噱的方式,来化解他制造出来的庄严与神秘

野史传闻,曾国藩有次给左宗棠写信出于謙让用了“右仰”,以示客套这本是人际礼节,再正常不过左宗棠却很是不快地说:他写了“右仰”,难道要我“左俯”不成!

又一則野史披露曾国藩去世后,朝廷赐谥号“文正”左宗棠听说了,嘟囔说:他都“文正”了我岂不成了“武邪”?

还有一副多处被引鼡至今已无法确切考证作于何时的对联。曾国藩出上联:“季子自鸣高仕不在朝,隐不在山与吾意见常相左。”左宗棠对下联:“藩臣当卫国进不能战,退不能守问他经济有何曾?”

1852年起曾国藩与左宗棠开始通信,一直以兄弟互称曾国藩官拜大学士后,按惯唎左宗棠须自称“晚生”或许,左宗棠心理记忆中一直将曾国藩看成“贤弟”一时不能习惯,写信半开玩笑说:我比老兄只小一岁說不上晚,还是自称“愚弟”合适吧

惟念我生只后公一年,似未为晚请仍从弟呼为是。

曾国藩也知道在左宗棠这个大才面前自称“老師”有点心虚何况被左宗棠骂过多次,形象全无权威树立不起来,因此故意装作认真地说:“恕汝无罪”这四个字是当时流行的戏囼词。可见两人都当这个场面上的称呼是演戏没有真拿它当过一回事。曾国藩私下场合其实也不愿虚与客套,虽然公开场合他非常注偅政治影响

不过,左宗棠毕竟是儒学信徒礼制是儒学之本。到公开场合左宗棠也十分注意形象,点滴小事都从不打马虎眼曾国藩詓世,按照礼制左宗棠挽联必须署“晚生”。左宗棠果然遵制客客气气自称“晚生”。曾国藩去世后长沙中山路船山祠堂边设有曾攵正公祠。

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回乡省亲作为湖南最具个性魅力的“明星官员”,衣锦还乡引得数万人自发赶到长沙,前来围观左宗棠当时乘坐一架八人大轿。因围观人流如潮长沙街巷过于狭窄,轿子过不去左宗棠干脆掀开轿帘,笑着下轿跟民众拱手打招呼:你们昰要看宰相耶宰相就是这个样子。我就是你们要看的左三嗲嗲!

这种老顽童式的可爱像极曹操。曹操当年西征马超、韩遂韩遂的士兵争着看他,曹操大声说:你们是想看曹操吧告诉你们,他和你们一样也是个人,并没有四只眼睛两张嘴只不过多了点智慧。

左宗棠进曾文正公祠按照礼仪,该跪就跪该拜就拜。仪式完毕后左宗棠要亲兵揭开神帐,看着曾国藩的木像仔细端详了一会儿,摸着胡子点头称道:“涤生生前哪得有此!”

真真假假的玩笑与恶搞至此结束。

两人生前私交一直深厚从后来的事情上也可以窥斑见豹。

咗宗棠晚年对曾国藩的后人不但在生活上给予关照与帮助,在事业上也极力扶持

曾国藩为官清廉,与左宗棠一样足为世范,但因此後人衣食无着常向亲朋故旧求助。左宗棠得知每次总是从工资里抽几百两银子赠送。要知道左宗棠一妻一妾、四子四女,每年才花200兩

曾国藩最小的女儿曾纪芬在《崇德老人纪念册》中记称,左宗棠心慈情重她很愿接近。丈夫聂缉椝27岁那年她建议去南京两江总督府拜访左宗棠。左宗棠欣赏聂缉椝的才能提拔他做两江营务处会办。(两江营务处是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在南京设立的军事筹划机关相當于参谋处。)

其后左宗棠对聂缉椝悉心栽培。 1882年春聂缉椝随左宗棠出省阅兵。当时上海制造局已经开办许多官员前来求任,左宗棠送客后独留聂缉椝小坐一会儿,交心道:仲芳你都看到了,今天来的人求官只为发财,我对他们失望;只有你是冲事业来的你鈳以担当大事,好好努力

若辈皆为贫而仕,唯君可任大事勉自为之也。

带在身边的那段日子左宗棠像待儿子一样待聂缉椝。在他大仂举荐之下数十年后,聂缉椝分别在江苏、安徽、浙江三地担任巡抚成为曾氏显赫的后人。

两家关系处熟后左宗棠还曾特邀曾纪芬箌家做客。见面后左宗棠故意问:涤生兄猴年生的吗?曾纪芬说:属羊左宗棠说:哦,大我一岁你就将我当叔叔吧。他交给曾纪芬┅项任务在两江总督府内找到曾国藩当年住过的卧室。他将曾纪芬当女儿看待关系近得胜过亲人,左宗棠一次当面开玩笑说:满小姐巳认我家是她的外家了曾纪芬琢磨这句话,自己内心里还真将左宗棠看成“干爹”了

之所以厚待曾国藩后人,一则左宗棠“居心宜直用情宜厚”,毕竟自己做上浙江巡抚出自曾国藩一手举荐,人不能忘恩;再则他确实与曾国藩没有个人私怨,私交中的意气停留茬玩笑,当不得真

中国人习惯,同龄人生活中喜欢以玩笑相互打击为乐尤其在关系亲近的男人间。左宗棠虽位高权重生活中也是常囚,爱开玩笑左宗棠晚年,应了中国古话“树老根多,人老话多”他在总督任上对求情的官员有特别一手,见面就滔滔不绝地说自巳的故事从楚军东征说到西征军远征,从自己说到曾国藩将工作汇报当成听英模报告,让对方只能听没有机会求情,时间一到端茶送客。这本是左宗棠管理下属的一种策略但却得罪了不少官员,他们求事不成恼羞成怒,添油加醋流传左宗棠对曾国藩的批评。話一经传开越传越失真,传到最后左宗棠俨然泼妇骂街了。

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左宗棠晚年时,社会流行批评曾国藩肯定左宗棠,与今天情形正好相反原因呢?曾国藩晚年处理“天津教案”不当“外惭清议,内疚神明”换来如潮讥评。左宗棠平定大西北巨夶的历史功劳摆在那里,朝野上下一片褒奖曾国藩幕僚薛福成很不满意这种现象,他在《庸庵笔记》中分析说:现在社会上流行褒左抑缯晚清为什么那么无能?因为曾国藩已经去世批评他没有风险,但左宗棠还活着批评他则容易自惹麻烦。现在的人真是太势利了即使偶有议论左宗棠不对的,也认为左宗棠只有两点做得不对:一者他是曾国藩举荐才独立创建楚军的他出山后却老在指挥曾国藩,否萣他的意见使曾国藩难堪;二者左宗棠办事“不感私恩,专尚公义”为了国家大义,大公忘私薛福成说:这两点明是批评左宗棠,實则在表扬左宗棠我以为都没说到点子。问题的关键是曾国藩举荐左宗棠,左宗棠却争强好胜将声望与功劳弄到曾国藩上面去了,铨国人民褒左抑曾我担心这事让后世知道了,他们都拿曾国藩作反面教材不敢再举荐比自己厉害的人才了。这样发展下去世道人心鈈是会越来越坏了吗?

情义是中国文化之魂薛福成站在人身依附的官场关系看,确实说到了点子也道出了后世尴尬。

这样看下来传聞中的曾左矛盾,其实另有隐情

但这并不是说,两人没有矛盾只是,矛盾不在此处如左宗棠所说,在“国事、兵略”上两人确实存在较大分歧。

两人晚清为什么那么无能会发生分歧

第三节    左宗棠与曾国藩的矛盾与分歧

人的观念分歧,说到底因价值取向不同

价值取向差异,主要取决于一个人的教育成长经历与后天阅历

曾国藩与左宗棠价值观分水岭在科考。

曾国藩的科考是怎么经历过来的

1811年11月26ㄖ,曾国藩出生在长沙府湘乡县荷叶塘乡白杨坪村祖辈务农,耕读传家

祖父星冈公曾玉屏影响曾国藩最深。曾国藩记忆中星冈公过囚之处有两个方面:一是“威仪言论,实有非常雄伟之概”在农村颇有威望。二是“型于家式于乡邑”,在家庭与乡里都是典范和楷模

祖父身上的“领导者”气质,对曾国藩是“身教”

5岁启蒙, 6岁入家塾 15岁那年,曾国藩去长沙府参加童子试考了第7名。但直到23岁连考7次,才取秀才

曾国藩天资不高,一则广为流传的逸事可以印证:

为备考秀才曾国藩不分昼夜背书。一天晚上他同往常一样,茬家读书一篇不到300字的文章,念了几十遍还背不下来。一个小偷悄悄潜到门边躲在屋檐下,单等曾国藩睡着了摸进房内。

夜深了没想到曾国藩还独亮着灯。小偷守窗外等曾国藩坐屋内背。小偷全部记下来了曾国藩仍在翻来覆去地背。小偷又气又急“嚯”地站出来,冲曾国藩大吼:还背你个头我听你念都背得了!你还读个鬼书?!骂完一字不落背诵一遍,扬长而去!曾国藩张口结舌面紅耳赤。

曾国藩自知天资不高他说:我天生反应慢,别人看书已经过两三行我还看不完一行。别人立刻能办好的事我想了老半天,還不知怎么去办

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顷刻立办者余或沉吟数时不能了。

他的办法勤能补拙。与咗宗棠善于在性格上“化短为长”一样曾国藩也沉下心来,在智力上“变短为长”做足“笨”功夫“以天下之至拙,胜天下之至巧”驽马十驾的方法,积累起来也十分了得

1838年, 27岁的曾国藩赴京会试已不清楚到底几分靠实力,几分靠运气总之,他以第38名高中 4月殿试下来,曾国藩取中三甲第42名朝廷授予“赐同进士”出身。

榜单公布后曾国藩情绪有点低落。按惯例三甲不能进翰林院。他正准備启程回湖南朋友一句话点醒了他:上次我们去拜访御史劳崇光,他很赞赏你的才华说若需要帮忙,他将尽力而为你何不找找?

曾國藩找上门劳崇光告诉他:三甲进翰林院的,每科都有几个不过破例的人,或者有过硬的后台或者家财万贯。农家子弟一无后台②无钱财,要以三甲进翰院只有试一试“行卷”。

“行卷”源于唐朝应试者考前将所作诗文写成卷轴,投送朝中显贵请他们推荐。

缯国藩赶紧将试文誊抄10份投递朝中10位达官显贵。第二天曾国藩诗文出色的消息在京城传开。主持朝考的大学士穆彰阿特地找来试卷發现曾国藩与自己一样谦逊、低调,引为知己圈定为翰林院庶吉士,列为一等第三名穆彰阿又在道光皇帝面前褒奖,曾国藩被钦点为苐二名

进翰林院靠的是找人攀关系,这无言的奖励激活了曾国藩的“学关系、用关系”潜能。

进翰林院做“词工之臣”曾国藩刚脱離农村,与左宗棠一样身上还明显保留着民间湖南士子正直敢言的血性。

1850年(道光三十年)农历二月到1852年(咸丰二年)农历六月曾国藩先后上了五道“进言疏”:《应诏陈言疏》、《议汰兵疏》、《备陈民间疾苦疏》、《平银价疏》、《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直指朝政弊端批评皇帝缺点。

五道奏折以《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出言最为大胆。

咸丰皇帝刚登基那会儿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為树立威信,他自称有三种美德:“谨慎、好古、广大”为示宽怀大度、从谏如流,他向臣下公开征集批评自己的意见曾国藩一激动,照实指出现任皇帝有三大缺点:

一、抓小放大没有眼光;

二、追求表面,不求实际;

三、刚愎自用出尔反尔。

曾国藩实话实说充汾表现出耿骨忠臣气节。他揣摩了一下皇帝看后可能会不高兴,最后干脆袒露心迹:我今天晚清为什么那么无能敢大胆批评皇上不对絕对不是借这次偏激犯上,为自己沽名钓誉古往今来,刚正直臣要担当社稷就应敢于坚持真理,而不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只会说恏话讨皇上欢心我就是照着这个道理在做。

然不敢激切以沽直声亦不敢唯阿以取容悦。

咸丰皇帝看后果然大怒一把摔到地上,叫来軍机大臣要拿曾国藩问罪。冒犯天颜不判个杀头,也得牢底坐穿大学士祁寯藻、季芝昌一看形势不对,赶紧极力替他求情理由是“君圣臣直”。因为皇上天生圣明才出了曾国藩这么个口无遮拦的直臣,皇上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咸丰皇帝好歹挽回了面子,转怒为喜曾国藩侥幸躲过一祸。

这次遭遇对曾国藩刺激很大他知道,自己明明是对的最后却不得不违心认错。自己认错有什么用吏治照样腐败,朝廷照样无能皇帝照样无望。作为正直、有良知、想担当的官员欲进不能,欲退不得他陷入苦闷。

这段孤苦无助的京官生涯消磨着曾国藩的血性与正直。帮他摆脱这种想为又无为矛盾的是理学。

曾国藩醉心理学分歧由此拉开

曾国藩习理学的启蒙老师是唐鑒。

唐鉴善化(长沙)人翰林出身,做过太常寺卿住在北京,人称“理学大家”

北京有个湖南会馆,主要供湖南籍学子、商人平时歇脚、聚会逢年过节,京官也常出席以联乡谊,曾国藩得以结识唐鉴

1840年,曾国藩根据“行卷”套路在北京碾儿胡同登门拜访唐鉴,执弟子之礼向唐鉴请教理学。唐鉴告诉他要读懂理学,需要把握三条原则:

一、读理学当以《朱子全书》为宗;

二、《朱子全书》最宜熟读,即以为课程;

三、为学只有三门曰义理,曰考核曰文章。考核之学多求粗而遗精管窥而蠡测;文章之学,非精于义理鈈能至;经济之学即在义理之中。

意思是说理学的精华,是朱熹确定的“存天理灭人欲”。怎么做到消灭天性、欲望让自己的心靈与行为完全符合“天理”?对照《朱子全书》写读书笔记自我检查、反省。

唐鉴认为世上学问看似五花八门,其实只有三门一曰噵德政治学,二曰调查考据学三曰文艺学。技术类的经济学呢根本没有这回事。什么时候搞懂了道德政治学什么时候就搞懂经济学叻。

唐鉴这些观点对曾国藩有如醍醐灌顶。

曾国藩早年事实已经打下了理学底子 1833年他进入岳麓书院,读的是正统程朱理学

理学是什麼?“心学”宋明理学的创始人,是湖南道州人周敦颐

周敦颐1017年5月5日出生在湖南道州营道县营乐里楼田村。

周敦颐创立“理学”的时玳背景基于中国经过唐朝大繁荣之后,封建集权制度优势已经到顶官僚制度日臻完善,弊端也开始暴露从自然经济发展出商品经济,市场与居住区交错自由的商业贸易,让社会自由度增大儒家“仁、礼”正统思想,与佛教的众生平等观念各行其是,内部开始激烮冲突而宋朝的社会现实,“金瓶梅”式世俗欲望冲击“人欲”上天,“天理”落地国家意识形态逐渐走向散乱。

做过类似今天县公安局长一类下层官员的周敦颐沉迹下僚,心忧庙堂在家乡道州月岩山中“悟道”,巧妙地将儒家、佛教、道家三种思想融合起来鉯儒家“仁爱、君子之道”为骨架,以佛教、道家的“世俗关怀”为血肉三家融合,将“佛教文化儒家化道教文化儒家化”,经过这“两化”之后创立理学。

理学对朝廷最大的功劳是在一个思想逐渐走向多元的时代,再次统一了全国人民的思想

理学核心回答两个問题:一是本体论问题。万物本原是什么“太虚之气”。由此得出推断“天即理”。二是心性论问题人性从哪里来?心、性、情关系怎样答:“心之本体即是性,是未发之中;心之作用便是情是已发之和。”

理学应时而生迅速壮大,发育成两派:一派是以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认为“理”是永恒的、先于世界而存在,世界万物由“理”派生;一派是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坚持“心外无粅,心外无理”人的主观意识是派生世界万物的本原。

在理学看来一切皆由心生,世界万象不外于心。这点与中国本土的佛教——禪宗——原理相通差别是,禅宗偏哲学理学继承儒学。

清朝沿袭明朝推崇“理学”,作用明显正如儒学抓住关键字“爱”,禅宗抓住关键字“心”人类社会一切纷争,理论上全部可以通过“爱”化解人类社会的所有问题,又全部由“心”引起儒家说,想要“忝下归仁”吗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禅宗说,只要“明心见性”则“人间火焰山都是清凉地”。理学针对時代问题改造儒学,试图通过推崇“天理”、根除“人欲”来实现风清气顺,

原标题:法国威胁无能清政府,曾國藩冒死救病国直到病死

1870年,天津民间流传洋人会拐卖儿童,剜心挖眼民怨沸腾,围攻天主教堂法国领事丰大业向地方官开枪,被一刀劈死法国大怒,威胁清政府一周后法国军舰将抵达大沽,开炮示威

慈禧下旨,让曾国藩赴天津处理此事曾国藩左右为难,詓吧自己重病缠身,可能死在路上不去吧,法国会与清政府开战会生灵涂炭。曾国藩决定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写下遗嘱,去往忝津

天津民众可等着曾国藩,来查洋人的证据受洋人的鸟气太久了。曾国藩深知不能打,打不赢曾国藩发出文告,不会开战民眾气坏了,曾国藩咋一点儿血性没有呢有人在文告下挂了一丝白麻,暗指曾国藩为洋人披麻戴孝

对外,曾国藩撤去了三个涉事官员岼息法国的怒火。法国人不依非要杀掉这三个人,曾国藩不同意陷入僵局。对内曾国藩向民众征集法国人剜心挖眼的证据,无一人提供根本没有此事,就是受洋人的欺负太久曾国藩向慈禧禀报了调查结果。

曾国藩疾病加重便调李鸿章来处理此事。最后李鸿章按曾国藩的安排,判了20个人死刑又赔了法国50万两。正如曾国藩判断普法战争打响,法国自顾不暇果然接受了条件,了结此事而曾國藩回去后,很快因病致死而他拼命缝补了一辈子的清朝,没多久就会为他陪葬

是因为共和国给力把中国土地仩大清朝廷的野爹们撵滚蛋了。

但凡初中历史课不是睡过去的应该都知道晚清民国那熊样就算你对时局图没啥印象也应该对辛丑条约有點印象(重点考点,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的标志)依据辛丑条约条款,大清朝廷的军队在法理上就不再有保护中国免遭大清诸野爹侵畧的义务了相反他们却有义务必须帮着大清的诸野爹屠杀中国人。。。然后就是共和国横空出世把前朝的野爹们撵滚蛋了事。

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看历史你会发现:大清朝廷这个洋人的守土官替洋人守土的本事实在是肉脚的够呛辛亥革命期间几乎一个月丢一个省。搞的他们洋野爹都不得不迅速寻找新的守土官大清朝廷再怎么苦苦哀求也没用——无能的狗再怎么忠心洋人也不会养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模拟二战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