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山水甲天下吟竹花醉,亭槛风影月。意思是什么!谢谢!

稼轩长短句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稼轩长短句
稼轩长短句是大词人的作品集。是辛弃疾的号,辛弃疾艺术上与风格近似,而并称为“”。共收辛词六百二十余首。其词笔势纵横,雄健豪放,不为格律所拘,继承了苏东坡的词风,并在内容和艺术上进一步开拓了词的境界。
稼轩长短句简介
《辛弃疾长短句》、 《》,是南宋大词人的作品集。稼轩是辛弃疾的号。辛弃疾艺术上与风格近似,而并称为“苏辛”。《稼轩长短句》一书,共收辛词六百二十余首。其词笔势纵横,雄健豪放,不为格律所拘,继承了苏东坡的词风,并在内容和艺术上进一步开拓了词的境界。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都是著名的代表作。另外,作者还善陶铸经史诗文,和运用典故及比兴手法,委婉曲折地表达内心的情思。亦长于白描。词风虽以豪放为主,却不拘一格,沉郁,明快,流丽,妩媚,兼而有之。缺点是有的作品堆砌典故,冷僻晦涩,有“”之嫌。
稼轩长短句作者简介
(),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
辛弃疾画像
与齐名,并称苏辛。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辛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绍兴三十一年(1161)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进一步阐发《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为爱国诗人,与并称为&苏辛&.聚兵山东,节制忠义军马,留掌书记。绍兴三十二年,令奉表南归,高宗召见,授承务郎。宁宗朝累官至浙东安抚使,加待制,进卒。曾寓居江西上饶、达十余年。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
稼轩长短句主要内容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
都将今古无穷事,放在愁边。放在愁边,却自移家向酒泉。
偕叔高、子似戏作
花向今朝粉面匀,柳因何事翠眉颦?东风吹雨细于尘。
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闲愁闲恨一番新。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长安,可怜无数山!
,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一身都是愁。
独宿博山王氏庵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
清平乐 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亡念“无”),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 检校山园书所见
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多误身!
建康中秋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示儿曹以付之
万事云烟忽过,百年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鸡鸭成群晚不收,桑麻长过屋山头。有何不可吾方羡,要底都无饱便休。
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边流。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金家即聘周。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枕簟溪堂冷欲秋,断云依水晚来收。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鹧鸪天 送人
唱彻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别有人间行路难!
鹧鸪天 代人赋
晚日寒鸦一片愁,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渡,忽见东。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山行书所见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孤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夜夜费、一天风露。
庚戌中秋后二夕篆冈小酌
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是谁秋到便凄凉?当年悲如许!
随分杯盘,等闲歌舞,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
踏莎行 和知录韵
吾道悠悠,忧心悄悄,最无聊处秋光到。西风林外有啼鸦,斜阳山下多衰草。
长忆商山,当年四老,尘埃也走咸阳道。为谁书到便幡然?至今此意无人晓。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定风波 送卢提刑,约上元重来
少日犹堪话别离,老来怕作送行诗。极目无过雁。君看,梅花也解寄相思。
无限江山行未了。父老,不须和泪看旌旗。后会何日是?须记,春风十日放灯时。
为赋壮语以寄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宝钗分,,烟柳暗。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心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呜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将愁归去!
书博山道中壁
烟迷露麦荒池柳,洗雨烘晴。洗雨烘晴,一样春风几样青。
提壶催归去,万恨千情。万恨千情,各自无聊各自鸣。
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
君来正是眠时节,君且归休。君且归休,说与西风一任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山寺夜半闻钟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花梢红未足,条破惊新绿。重帘下遍阑干曲。有人春睡熟,有人春睡熟。
鸣禽破梦,云偏目蹙,起来香鳃褪红玉。花时爱与愁相续。罗裙过半幅,罗裙过半幅。
旅兴吴头楚尾,一棹人千里。休说旧愁新恨,树、今如此!
宦游吾倦矣,玉人留我醉。明日万花寒食,得且住、为佳耳。
修竹翠罗寒,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知无数。
只共梅花语,懒逐游丝去。著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初。燕兵夜娖银胡〔革录〕,汉箭朝飞。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鹧鸪天 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春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
着意寻春懒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
携竹杖,更芒鞋,粉粉开。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鹧鸪天 和子似山行韵
谁共春光管日华,野蒿花。闲愁投老无多子,酒病而今较减些。
山远近,路横斜,正无聊处管弦哗。去年醉处犹能记,细数溪边第几家。
一片归心拟乱云,春来谙尽恶黄昏。不堪向晚檐前雨,又待今宵滴梦魂。
冷,鼎香氛,酒寒谁遣为重温?何人柳外横斜笛?客耳那堪不忍闻!
困不成眠奈夜何!情知归未转愁多。暗将往事思量遍,谁把多情恼乱他?
些底事,误人哪,不成真个不思家。娇痴却妒香香睡,唤起说梦些。
溪边照影行,天在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
漫天来,才抵梅花半。最爱雪边人,楚些裁成乱。
雪儿偏解饮,只要金杯满。谁道雪天寒?翠袖阑干暖。
去年燕子来,帘幕深深处。香径得泥归,都把琴书污。
今年燕子来,谁听呢喃语?不见卷帘人,一阵黄昏雨。
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
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梨花也作白头新。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残雪。
要破帽、多添华发。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
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舟中记梦欹枕舻声边,贪听聒醉眠。变作笙歌花底去,依然,翠袖盈盈在眼前。
别后两眉尖,欲说还休梦已阑。只记前夜月,相看,不管人愁独自圆。
好个主人家,不问因由遍去〔口茶〕。病得那人妆晃了,巴巴,系上裙儿稳也哪。
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今日新欢须记取,孩儿,更过十年也似他。
再用韵和赵晋臣敷文
野草闲花不当春,却是旧知闻。谩道不如归去住,梅雨,又是。
前殿群臣深殿女,赭袍一点万。莫问兴亡今几主。听取,花前已羞人。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和晋臣赋落花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甚无情,便、。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记前时、送春归后。把都酿作、一江醇酎。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蔗庵小阁名曰,作此词以嘲之。
卮酒向人时,和气先倾倒。最要,万事称好。滑稽坐上,更对笑。寒与热,总随人,。
少年使酒,出口人嫌拗。此个和合道理,近日。学人言语,未会十分巧。看他们,得人怜,。
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长安道,投老倦游归。
七十古来稀。藕花雨湿前胡夜,桂枝风澹小山时。怎消除,须〔歹带〕酒,更吟诗。也莫向、竹边孤负雪。
也莫向、柳边孤负月。闲过了,总成痴。种花事业无人问,对花情味只天知。笑山中,云出早,鸟归迟。
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陶县令,是吾师。待葺个、园儿名佚老。
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休休休,更说甚,是和非!
和赵德庄韵
人已归来,杜鹃欲劝谁归?绿树如云,等闲借与莺飞。兔葵燕麦,问、几度沾衣?翠屏幽梦,觉来水绕山围。
有酒重携,小园随意芳菲。往日繁华,而今物是人非。春风半面,记当年、初识。南云雁少,无个因依。
近 博山道中效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齐菴赋,时筑偃湖未成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新堤路,问偃湖何日,。
带湖新居将成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秋江上,看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好都把轩窗临水开。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沉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
将,戒酒杯使勿近
杯汝来前,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平居猜。况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招则须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清愁不断,问何人、会?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曾识。是梦里、寻常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笑尘埃、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拆。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笑拍,问千丈、翠岩谁削?依旧是、西风白马,。似整复斜僧屋乱,欲吞还吐林烟薄。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呼斗酒,同君酌。更小隐,寻幽约。且丁宁休负,北山猿鹤。有鹿从渠求,定未知鱼乐。正仰看、飞鸟却应人,回头错。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绿。但试将、一纸寄,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栏干曲。
满江红 暮春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流水暗随红粉去,园林渐觉清阴密。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庭院静,忆。无说处,闲愁极。怕流莺乳燕,得知消息。尺素如今何处也?彩云依旧无踪迹。慢教人、羞去上层楼,平芜碧。
满江红 送提刑入蜀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攻名、收拾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革是〕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舟次扬洲和人韵
落日起,胡骑猎清秋。组练十万,列舰耸高搂。谁道投鞭飞渡?忆昔鸣〔骨高〕血污,风雨佛狸愁。季子正年少,匹马。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盟鸥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履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
破,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荫少,杨柳更须栽。
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回,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摩娑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
少歌曰:神甚放,形如眠。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
夜读《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瞻约同居山间,
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要,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年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书东流村壁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轻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未断,新恨。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近来多少华发!
念奴娇赋雨岩
近来何处有吾愁?何处还知吾乐?一点凄凉千古意,独倚西风寥廓。并竹寻泉,和云种树,唤作真闲客。此心闲处,不应长藉。
休说往事皆非,而今云是,且把酌。醉里不知谁是我,非月非云非鹤。露冷风高,松梢,醉了还醒却。北窗高卧,啼鸟惊着。
,呈史留守致道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席上呈固帅
兴元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位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安得车轮四角,不堪。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木兰花慢 送范倅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歹带〕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淳熙已亥,自漕移湖南,同官置酒小,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归未?,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倩何人、唤取翠袖,揾英雄泪!
水龙吟 为韩南涧寿甲辰
岁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
夷甫诸人,,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
绿野风尘,平章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事了,为先生寿。
水龙吟 过南剑双溪楼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沧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
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
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送归妾。
将军百战声名裂。向、回头万里,故人长绝。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谁共我,醉?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一尊搔首东窗里。
想渊明、停云诗臼,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
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正目断、路绝。我最怜君,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用前韵送杜叔高
细把君诗说:怅余音、钓天浩荡,洞庭胶葛。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
乍一见、寒生毛发。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金屋冷,夜调瑟。
去天尺五君家别。看乘空、鱼龙惨淡,风云开合。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
叹夷甫、诸人清绝!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
贺新郎赋水仙
云卧衣裳冷。看萧然、风前月下,水边幽影。罗袜尘生凌波去,汤沐烟。
爱一点、娇晕。不记相逢曾解佩,甚多情、为我香成阵。待和泪,收残粉。
灵均千古怀沙恨。恨当时、匆匆忘把,此仙题品。烟雨凄迷损,翠袂摇摇谁整?
谩写入、。弦断招魂无人赋,但金杯的砾银台润。愁〔歹带〕酒,又独醒。
凤尾,自开元《霓裳》曲罢,几番风月?最苦浔阳江头客,画舸亭亭待发。
记出塞、堆雪。马上离愁三万里,望、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
驿使音尘绝,琐窗寒、轻栊慢捻,泪珠盈睫。推手含情还却手,一抹《梁州》哀彻。
千古事、。贺老定场无消息,想北繁华歇。弹到此,为呜咽。
鹧鸪天 读渊明诗不能,戏作小词以送之
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
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陌上尘!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经行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去,去归休,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元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三三两两谁家女?听取鸣禽枝上语。提壶沽酒已多时,时须早去。
醉中忘却来时路,借问行人家住处。只寻古庙那边行,更过溪南乌桕树。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风雨处。
衰草残阳三万顷。不算飘零,天外孤鸿影。几许凄凉须痛饮,行人自向醒。
会少离多看两鬓。,何况新来病。不是离愁难整顿,被他引惹其他恨!
金谷无烟绿,生怕春风。微透暖薰笼。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
别浦鲤鱼何日到,锦书封恨重重。海棠花下去年逢。也应随分瘦,忍泪觅残红。
手拈黄花无意绪,等闲行尽回廊。卷帘散余香。枯荷难睡鸭,疏雨暗池塘。
忆得旧时携手处,如今。罗巾浥泪别残妆。旧欢新梦里,闲处却思量。
记得同烧此夜香,人在,月在回廊。而今独自睚昏黄,行也思量,坐也思量。
锦字都来三两行,千断人肠,万断人肠。雁儿何处是仙乡?来也恓惶,去也恓惶。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白居易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bái jū yì]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
,到其曾祖父时迁居,生于河南。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共同倡导,世称“元白”,与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和“”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逝世,葬于香山。有《》传世,代表诗作有《》、《》、《》等。
盛世大唐是最赋酒香诗意的时代。唐诗就像那时候的流行歌曲,一位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则是彼时的超级大明星,其中最著名之一的就是白居易。
白居易人物生平
白居易出生乱世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
白居易画像
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藩镇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县令(780年),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安居。白居易得以在宿州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
而白居易聪颖过人,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都白了。
白居易仕官生活
806年,白居易罢校书郎。同年四月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及第,授盩庢县
白居易拱谒画像
(今西安)尉。807年,任进士考官、集贤校理,授。808年任,迎取杨虞卿从妹为妻。810年改任京兆府户部参军,811年母亲陈氏去世,离职丁忧,归下邽。814年回长安,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任左拾遗时,白居易认为自己受到喜好文学的皇帝赏识提拔,故希望以尽言官之职责报答知遇之恩,因此频繁上书言事,并写大量的反应社会现实的诗歌,希望以此补察时政,乃至于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白居易上书言事多获接纳,然而他言事的直接,曾令感到不快而向抱怨:“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李绛认为这是白居易的一片忠心,而劝谏宪宗广开言路。
白居易贬谪江州
815年,宰相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其后白居易又被诽谤:母亲看花而坠井去世,白居易却著有“赏花”及“新井”诗,有害名教。遂以此为理由贬为
白居易半身像
江州(今江西)司马。818年,白居易的弟弟至江州与白居易相聚。当白居易被任命为忠州刺史时,白行简也一同与兄长溯江而上。途中与相遇于黄牛峡,三人相游之处被称为。在忠州任职的时间,白居易在忠州城东的山坡上种花,并命名此地为“东坡”。
同年冬,被任命为(今)刺史,819年到任。820年夏,被召回长安,任尚书司门员外郎。
白居易的母亲虽因看花坠井去世,然而白居易早有许多咏花之作,而依宋代的纪录,新井诗作于元和元年左右(新井诗今已失传),可见此事不能构成罪名。他被贬谪的主因,很可能与他写讽谕作品而得罪当权者有关。贬谪江州是白居易一生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以“兼济”为志,希望能做对国家人民有益的贡献;至此之后他的行事渐渐转向“独善其身”,虽仍有关怀人民的心,表现出的行动却已无过去的火花了。然而白居易在江州虽不得志,大体上仍能恬然自处,曾在北建草堂,并与当地的僧人交游。
白居易任职苏杭
820年冬,转任、。821年,加,始正式著五品绯色朝服,(绯色即朱色,为五品以上官员所用的服色)。转上柱国,又转中书舍人。822年,白居易上书论当时河北的军事,不被采用,于是请求到外地任职,7月被任命为刺史,10月到任。任内有修筑西湖堤防、疏浚六井等政绩。824年5月,任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秋天至,在洛阳履道里购宅。825年,被任命为刺史,5月到任
清代三十六诗仙图卷之白居易
。826年因病去职,后与相伴游览于、一带。
在杭州刺史任内,见杭州有六口古井因年久失修,便主持疏浚六井,以解决杭州人饮水问题。又见淤塞农田干旱,因此修堤蓄积湖水,以利灌溉,舒缓旱灾所造成的危害,并作《》,将治理湖水的政策、方式与注意事项,刻石置于湖边,供后人知晓,对后来杭州的治理湖水有很大的影响。离任前,白居易将一笔官俸留在州库之中作为基金,以供后来治理杭州的官员公务上的周转,事后再补回原数。当这笔基金一直运作到黄巢之乱时,当黄巢抵达杭州,文书多焚烧散失,这笔基金才不知去向。
西湖有,两岸栽种有杨柳,后世误传这即是白居易所修筑的堤,而称之为白公堤。事实上这道“”在白居易来杭州之前已存在,当时称为“白沙堤”,且见于白居易的诗作之中。
当白居易在杭州时,元稹亦从宰相转任浙东观察使,浙东、杭州相去并非太远,因而二人之间有许多往还的赠答诗篇。当白居易任满离开杭州时,元稹要求白居易交出全部的作品,编成《白氏长庆集》五十卷。
在苏州刺史任内,白居易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长七里西起东至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叫“”,简称“”。
白居易晚年生活
827年,白居易至长安任,配紫金鱼袋,换穿紫色朝服(三品以上官员所用的服色)。828年,转任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829年春,因病改授与太子宾客分司,回洛阳履道里。830年
白居易石刻像
12月,任河南尹。831年七月元稹去世。832年,为元稹撰写墓志铭,元家给白居易润笔的六七十万钱,白居易将全数布施于洛阳。833年,因病免河南尹,再任太子宾客分司。835年,被任命为刺史,辞不赴任,后改任命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封冯翊县侯,仍留在洛阳。839年10月得风疾。841年,罢太子少傅,停俸。842年,以刑部尚书致仕,领取半俸。
晚年白居易的生活,大多是以“闲适”的生活反应自己“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哲学。而844年,73岁的白居易出钱开挖龙门一带阻碍舟行的石滩,事成后作诗《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并序》留念,诗中仍反映出他“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观。
晚年的白居易大多在洛阳的履道里第度过,与唱和,时常游历于一带。作《池上篇》、《醉吟先生传》自况。845年,白居易74岁,尚在履道里第举行“七老会”,与会者有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与白居易;同年夏,以七老合僧如满、李元爽,画成“九老图”。白居易晚年笃信佛教,号香山居士,为僧如满之弟子。
白居易洛阳安逝
武宗六年(846年)八月十四日(9月8日),白居易去世于,享年75岁,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葬于洛阳香山。白居易去世后,李忱写诗他说:“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著有《》,共有七十一卷。
白居易主要成就
白居易官场
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十六年(800年)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代表作是《》十首,和《》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六年,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回故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
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武元衡和御史中丞遭人暗杀,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书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于是被为州刺史。王涯说他母亲是看花的时候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治郡,他被贬为。实际上他得罪的原因还是那些讽喻诗。
贬官(现九江)给白居易以沉重的打击,他说自己是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长。三年后由于好友崔群的帮助他升任忠州刺史。
元和十五年,暴死在,继位,穆宗爱他的才华,把他召回了长安,先后做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但当时朝中很乱,大臣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穆宗政治荒怠,不听劝谏。于是他极力请求外放。822年,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在杭州任职期间,他见杭州一带的农田经常受到旱灾威胁,官吏们却不肯利用西湖水灌田,就排除重重阻力和非议,发动民工加高湖堤,修筑堤坝水闸,增加了湖水容量,解决了钱塘(今杭州)、盐官(今海宁)之间数十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白居易还规定,西湖的大小水闸、斗门在不灌溉农田时,要及时封闭;发现有漏水之处,要及时修补。白居易还组织群众重新浚治了唐朝大历年间杭州刺史李泌在钱塘门、涌金门一带开凿的六口井,改善了居民的用水条件。
白居易文学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 “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早在元和初所作《》中,白居易就表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的倾向:“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俾辞赋合炯戒讽喻者,虽质虽野,采而奖之。”(六十八《议文章》)诗的功能是惩恶劝善,补察时政,诗的手段是美刺褒贬,炯戒讽喻,所以他主张: “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六十九《》)他反对离开内容单纯地追求“宫律高”、“文字奇”,更反对齐梁以来“嘲风月、弄花草”的艳丽诗风。在《新乐府序》中,他明确指出作诗的标准是:“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这里的“质而径”、“直而切”、 “核而实”、“顺而肆”,分别强调了语言须质朴通俗,议论须直白显露,写事须绝假纯真,形式须流利畅达,具有歌谣色彩。也就是说,诗歌必须既写得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还便于入乐歌唱,才算达到了极致。
白居易对诗歌提出的上述要求,全部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补察。所以他紧接着说:“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新乐府序》)在《》中,他回顾早年的创作情形说:“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时为事而作,首要的还是“为君”而作。他也说:“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伤唐衢二首》其二),并创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讽谕诗,但总体指向却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因为只有将民情上达天听,皇帝开壅蔽、达人情,政治才会趋向休明。
《》与《》是白居易写得最成功的作品,其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抒情因素的强化。与此前的叙事诗相比,这两篇作品虽也用叙述、描写来表现事件,但却把事件简到不能再简,只用一个中心
白居易坐姿画像
事件和两三个主要人物来结构全篇,诸如颇具戏剧性的事变,作者寥寥数笔即将之带过,而在最便于抒情的人物心理描写和环境气氛渲染上,则泼墨如雨,务求尽情,即使《》这种在乐声摹写和人物遭遇叙述上着墨较多的作品,也是用情把声和事紧紧联结在一起,声随情起,情随事迁,使诗的进程始终伴随着动人的情感力量。除此之外,这两篇作品的抒情性还表现在以精选的意象来营造恰当的氛围、烘托诗歌的意境上。如《长恨歌》中“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琵琶行》中 “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等类诗句,或将凄冷的月色、淅沥的夜雨、断肠的铃声组合成令人销魂的场景,或以瑟瑟作响的枫叶、和茫茫江月构成哀凉孤寂的画面,其中透露的凄楚、感伤、怅惘意绪为诗中人物、事件统统染色,也使读者面对如此意境、氛围而心灵摇荡,不能自已。
白居易个人作品
白居易主题
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
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 (《》其七)、“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其二)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龚颐正《》)。宋人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凡此种种,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
白居易诗歌理论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
《琵琶行图》
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和风格的多样化。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语言优美、、音调和谐,形象鲜明、政治讽喻。
白居易作品一览
《长相思》
白居易人物评价
白居易史书评价
臣观元之制策,白之奏议,极文章之壶奥,尽治乱之根荄。非徒谣颂之片言,盘盂之小说。就文观行,居易为优。放心于自得之场,置器于必安之地。优游卒岁,不亦贤乎!
赞曰:文章新体,建安、永明。沈、谢既往,元、白挺生。但留金石,长有茎英。不习孙吴,焉知用兵?
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虽中被斥,晚益不衰。当宗闵时,权势震赫,终不附离为进取计,完节自高。而稹中道徼险得宰相,名望漼然。呜呼!居易其贤哉!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赏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拨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五集,及所撰古今事实,为《六帖》,及述作诗格法,欲自除其病,名《白氏金针集》三卷,并行于世。
白居易历代评价
有吊白居易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此诗可作为白居易一生的概括。
新、旧唐书对于白居易的评价亦有不同。旧唐书对于白居易的文学成就给予高度的肯定:“昔建安才子,始定霸于曹、刘;永明辞宗,先让功于沈、谢。元和主盟,微之、乐天而已。臣观元之制策,白之奏议,极文章之壶奥,尽治乱之根荄。非徒谣颂之片言,盘盂之小说。就文观行,居易为优,放心于自得之场,置器于必安之地,优游卒岁,不亦贤乎。”新唐书描述白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又说:“居易在元和、长庆时,与元稹俱有名,最长于诗,它文未能称是也。”然而新唐书对白居易的人品则给予极高的肯定:“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虽中被斥,晚益不衰。当宗闵时,权势震赫,终不附离为进取计,完节自高。而稹中道徼险得宰相,名望漼然。鸣呼,居易其贤哉!”这种评价的变迁可能与的兴起有密切的关系。
对白居易的评价也有不一致处。苏轼曾提出“元轻白俗”的说法,对元白的诗风颇有微词。然而后来却常以白居易自比,例如“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又如“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虽才名相远,而安分寡求亦庶几焉。”苏轼对白居易的诗作,也有“白公晚年诗极高妙。”的评语。
辽金元三代
元好问:“并州未是风流域,五百年中一乐天。”在《论诗三十首》“一语天然万古新”句下,元好问自注:“陶渊明,晋之白乐天。”
以“白苏斋”为斋名,并有《咏怀效白》的诗作
主张性灵说的亦给予白居易极高的评价。
敕编的《》对白居易的诗文与为人均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白居易“实具经世之才”,并认为官员应以白居易的诗“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作为座右铭。
赞扬以白居易与为领袖的文学革新运动,认为可以达到以造成舆论,而有助于改善政治。因为与提倡新文学运动,在提倡白话、不避俗字俗语的风气下,白居易的诗歌因而很受推崇。包括、、等,都给予白居易极高的评价。然而对白居易的评价则不高。
白居易他国评价
白居易的文集在受到高度评价。,写,当时的人见道真的诗,认为与白居易的诗很像,这评语令道真很高兴,还特别记载下来,引以为荣。
白居易轶事典故
白居易自酿美酒
白居易自家酿的酒,质高出众,他为自家的酒作诗道:“开坛泻罇中,玉液黄金脂;持玩已可悦,欢尝有余滋;一酌发好客,再酌开愁眉;连延四五酌,酣畅入四肢。”(《白居易卷》)。白居易造酒的历史不但有记载,而且直到今天,还有“白居易造酒赏乡邻”的故事在渭北一代流传。
白居易素口蛮腰
素口蛮腰,蓄妓玩乐,始自东晋,唐代比较普遍。为了涤除人生烦恼,白居易以妓乐诗酒放纵自娱。从他的诗中知姓名之妓便有十几个,最出名的是小蛮和樊素。唐孟棨《本事诗·事感》中记载:“白尚书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白居易画像
白居易六十多岁时,他得了风疾,半身麻痹,于是他卖掉那匹好马并让樊素离开他去嫁人。可是,他那匹马反顾而鸣,不忍离去。樊素也伤感落泪说:“主人乘此骆五年,衔撅之下,不惊不逸。素事主十年,巾栉之间,无违无失。今素貌虽陋,未至衰摧。骆力犹壮,又无 。即骆之力,尚可以代主一步;素之歌,亦可送主一杯。一旦双去,有去无回。故素将去,其辞也苦;骆将去,其鸣也哀。此人之情也,马之情也,岂主君独无情哉?”
但在白居易70岁时,樊素和小蛮还是走了。白居易思念中写道:“两枝杨柳小楼中,嫋娜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五年三月今朝尽,客散筵空掩独扉;病与乐天相共住,春同樊素一时归。”
白居易藏书故事
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集贤校理,参与整理国家藏书。后擢翰林学士。元和十年(815)贬为江州司马。文宗即位,迁刑部尚书。武宗时以刑部尚书致仕。晚年
退居洛阳香山,自号香山居士,他对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 有卓著的贡献。在整理集贤院藏书时,使他有机会接触大量的藏书,对他的文学创作有很大的影响。私家藏书颇富,建有藏书楼,名“池北书库”。他曾作《池上篇》,言其“罢刑部侍郎时,有栗千斗,书一车”。著有《白氏长庆集》等。他曾以自己藏书为基础,编撰了一部词语佳句类书《白氏经史事类六帖》(又名《白氏六帖》),分为1 367门。宋代黄鉴著《杨文公谈苑》记载:“人言白居易作《六帖》,以陶家瓶数千,各题门目,作七层架,列置斋中。命诸生采集其事类,投瓶中。倒取之,抄录成书。”可见《白氏六帖》在最初搜集资料时,就开始以类汇集。另编有《元白因继集》、《刘白唱和集》、《洛下游赏宴集》(又名《洛中集》)等。
白居易家族成员
祖父:白湟
祖母:薛氏
长兄:白幼文
三弟:白行简
儿子:白阿崔
白居易史书记载
《旧唐书?白居易传》
《新唐书?白居易传》
《唐才子传》
白居易后世纪念
主词条:、
白园是白居易的墓园,位于龙门东山的琵琶峰。白居易在诗里曾说,“门前常
流水,墙上多高树。竹径绕荷池,萦回百余步。”白园的设计已八九分的接近于此了。
白园迎门的是青谷区。夹道两旁是青色的竹子,悬瀑溅出悦耳的水声,荷花池飘送着夏日的清凉。听伊亭和松风亭模仿唐代的建筑设计,“亭”通“停”,提醒游客停下脚步感受山谷的幽静。时间在山水间是慢的。听伊亭又叫草亭,因那首妇孺皆知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而建。
墓体区在琵琶峰顶,有墓冢和自然石卧碑等。中外仰慕白居易的游客和族裔都在此立石纪念。其中有块石碑用中文和日文刻着“伟大的诗人白居易先生,你是日本文化的恩人,你是日本举国敬仰的文学家,你对日本之贡献恩重如山,万古流芳,吾辈永志不忘。”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山西省太谷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朱金城.白居易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2
.国学网[引用日期]
朱金城笺注,《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88年。ISBN:6。
李商隐《刑部尚书致仕赠尚书右仆射太原白公墓碑铭并序》。
《新唐书?白居易传》:白居易,字乐天,其先盖太原人。北齐五兵尚书建,有功于时,赐田韩城,子孙家焉。又徙下邽。父亲庚,为彭城令,李正已之叛,说刺史李洧自归,累擢襄州别驾。
白居易拱谒画像取自南宋梁楷绘《八高僧图之三·白居易拱谒,鸟窠指说》,上海博物馆藏。
《新唐书?白居易传》: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竭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对制策乙等,调周至尉,为集贤校理。月中,召入翰林为学士。迁左拾遗。
《旧唐书?白居易传》: “今陛下肇临皇极,初受鸿名,夙夜忧勤,以求致理。每施一政、举一事,无不合于道、便于时者。万一事有不便于时者,陛下岂不欲闻之乎?万一政有不合于道者,陛下岂不欲知之乎?倘陛下言动之际,诏令之间,小有阙遗,稍关损益,臣必密陈所见,潜献所闻,但在圣心裁断而已。臣又职在禁中,不同外司,欲竭愚诚,合先陈露。伏希天鉴,深察赤诚。”
白居易半身像取自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孔继尧绘。
《旧唐书?白居易传》:“人为司门员外郎,以主客郎中知制诰。穆宗好畋游,献《续虞人箴》以讽曰:“唐受天命,十有二圣。兢兢业业,咸勤厥政。鸟生深林,兽在丰草。春蒐冬狩,取之以道。鸟兽虫鱼,各遂其生。民野君朝,亦克用宁。在昔玄祖,阙训孔章:‘驰骋畋猎,俾心发狂。’何以效之?曰羿与康。曾不是诫,终然覆亡。高祖方猎,苏长进言:‘不满十旬,未足为欢。’上心既悟,为之辍畋。降及宋璟,亦谏玄宗。温颜听纳,献替从容。憬趋以出,鹞死握中。噫!逐兽于野,走马于路。岂不快哉?衔橛可惧!审其安危,惟圣之虑。” 俄转中书舍人。田布拜魏博节度使,命持节宣谕,布遗五百缣,诏使受之。辞曰:“布父仇国耻未雪,人当以物助之。乃取其财,谊不忍。方谕问旁午,若悉有所赠,则贼未殄,布资竭矣。”诏听辞饷。”
《旧唐书?白居易传》:“是时,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既失志,能顺适所遇,托浮屠生死说,若忘形骸者,久之,徙忠州刺史。”
《旧唐书?白居易传》: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朔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七月,除杭州刺史。俄而元稹罢相,自冯翊转浙东观察使,交契素深,杭、越邻境,篇咏往来。不间旬浃。尝会于境上,数日而别。秩满,除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宝历中,复出为苏州刺史。文宗即位,征拜秘书监,赐金紫。九月上诞节,召居易与僧惟澄、道士赵常盈对御讲论于麟德殿。居易论难锋起,辞辨泉注。上疑宿构,深嗟挹之。大和二年正月,转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食邑三百户。三年,称病东归,求为分司官,寻除太子宾客。
白居易苏州石刻像刻于1827.11(清道光七年),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
《旧唐书?白居易传》: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虽中被斥,晚益不衰。当宗闵时,权势震赫,终不附离为进取计,完节自高。而稹中道徼险得宰相,名望漼然。呜呼!居易其贤哉!
《旧唐书?白居易传》:长庆四年,乐天自杭州刺史以右庶子召还。予时刺会稽,因得尽征其文,手自排缵,成五十卷,凡二千二百五十一首。前辈多以前集、中集为名。予以为陛下明年当改元,长庆讫于是矣,因号曰《白氏长庆集》。
《新唐书?白居易传》文宗立,以秘书监召。迁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大和初,二李党事兴,险利乘之,更相夺移,进退毁誉,若旦暮然。杨虞卿与居易姻家,而善李宗闵。居易恶缘党人斥,乃移病还东都。除太子宾客分司。逾年,即拜河南尹,复以宾客分司。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进冯翊县侯。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六年,卒,年七十五。赠尚书右仆射。宣宗以诗吊之。遗命薄葬,毋请谥。
《旧唐书?白居易传》:家贫多故,年二十七,方从乡赋。既第之后,虽专于科试,亦不废诗。及授校书郎时,已盈三四百首。或出示交友如足下辈,见皆谓之工,其实未窥作者之域耳。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时,皇帝初即位,宰府有正人,屡降玺书,访人急病。仆当此日,擢在翰林,身是谏官,月请谏纸,启奏之间,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欲稍稍进闻于上。上以广宸听,副忧勤;次以酬恩奖,塞言责;下以复吾平生之志。岂图志未就而悔已生,言未闻谤已成矣。又请为左右终言之。
.郑州日报[引用日期]
《旧唐书?白居易传》七月,除杭州刺史。俄而元稹罢相,自冯翊转浙东观察使,交契素深,杭、越邻境,篇咏往来。不间旬浃。尝会于境上,数日而别。秩满,除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宝历中,复出为苏州刺史。文宗即位,征拜秘书监,赐金紫。九月上诞节,召居易与僧惟澄、道士赵常盈对御讲论于麟德殿。居易论难锋起,辞辨泉注。上疑宿构,深嗟挹之。大和二年正月,转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食邑三百户。三年,称病东归,求为分司官,寻除太子宾客。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台北,庄严出版社,1991年出版。500页。
.郑州日报[引用日期]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出版。214页。
白居易坐姿画像取自陈洪绶与弟子严湛、儿子陈字清顺治六年(1469)绘《南生鲁四乐图》,瑞士苏黎世瑞特保格博物馆藏。
盖国梁等评注,《绘图本唐诗三百首》。万里机构?万里书店,香港,2000年初版,2001年五刷。
.大学语文研究[引用日期]
李再新《论白居易的讽喻诗》,《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04期
胡适《白话文学史》,胡适纪念馆,台北,1974年再版。
《新唐书?白居易传》: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初,颇以规讽得失。及其多,更下偶俗好,至数千篇。当时士人争传。鸡林行贾售其国相,率篇易一金,甚伪者,相辄能辩之。初,与元稹酬咏,故号“元白”。稹卒,又与刘禹锡齐名,号“刘白”。其始生七月,能展书,姆指“之”、“无”两字,虽试百数不差。九岁,暗识声律。其笃于才章,盖天禀然。敏中为相,请谥,有司曰“文”后履道第卒为佛寺。东都、江州人为立祠焉。
清少纳言《枕草子》,林文月译,洪范书店,台北,2000年初版,2006年三印。221页。
《唐才子传》: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覆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元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那波道圆《白氏文集后序》,载于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初版。
.凤凰网[引用日期]
李玉安 黄正雨.中国藏书家通典: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国际在线[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竹坞无尘水槛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