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更多人死于心碎 电影》索尔贝隆 eupb或者txt文件

求《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电子版要索尔贝隆的PDF或TXT都可以_百度知道
求《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电子版要索尔贝隆的PDF或TXT都可以
我有更好的答案
采纳率:74%
来自团队:
您好,以下是您要的资源,希望喜欢,谢谢!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贝隆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求《崩坏 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pdf或txt文档下载_百度知道
求《崩坏 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pdf或txt文档下载
我有更好的答案
,密码:zqfa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谁有 数值分析 索尔 pdf 的啊?_百度知道
谁有 数值分析 索尔 pdf 的啊?
谁有 数值分析 索尔 pdf 的啊?麻烦发我一本,谢谢啦!iamwudi#163.com (请将#换成@,谢谢!)谢谢!
数值分析作者: 索尔 (Timothy Sauer)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译者: 吴兆金 / 王国英 / 范红军
我有更好的答案
数值分析作者: 索尔 (Timothy Sauer)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译者: 吴兆金 / 王国英 / 范红军
感谢啊,太感谢了。
采纳率:67%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数值分析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p&这个问题挺有意思,非数学专业,就从计算机的角度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吧。&/p&&p&&br&&/p&&p&---我是条分割线----&/p&&p&&br&&/p&&p&为了分析这个问题,我先用y-cruncher跑出了π的前10亿位,感觉应该够用!&/p&&p&不够用也没办法了,内存有限,而且跑程序时CPU占用率100%,风扇吹的我心慌。&/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v2-91a4bf0b200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72& data-rawheight=&1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91a4bf0b200_r.jpg&&&figcaption&让人无奈的占用率&/figcaption&&/figure&&p&&br&&/p&&p&计算前10亿位共用时190.515秒,数据以txt的格式保存,大小976.563MB。&/p&&p&&br&&/p&&p&&br&&/p&&p&下面开始我们的分析工作。&/p&&p&&br&&/p&&p&先简单的搜索一下,发现自己能想到的几个六位数字都出现了(包括我的银行卡密码)&/p&&p&举几个例子:&/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bdf450e5ed175e49c9d082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12& data-rawheight=&6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2&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bdf450e5ed175e49c9d082_r.jpg&&&figcaption&000000出现在小数点后第1,699,927位&/figcaption&&/figur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a393e1fc3f2e67cc78c1edc0054dc59f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12& data-rawheight=&6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393e1fc3f2e67cc78c1edc0054dc59f_r.jpg&&&figcaption&111111出现在小数点后第255,945位&/figcaption&&/figur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ebe9e56f1caba6b7cc67a5a0f213b069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12& data-rawheight=&6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ebe9e56f1caba6b7cc67a5a0f213b069_r.jpg&&&figcaption&222222出现在小数点后第963,024位&/figcaption&&/figur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f7ae6ac88c74dc2e51da3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912& data-rawheight=&6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f7ae6ac88c74dc2e51da3_r.jpg&&&figcaption&123456出现在小数点后第2,458,885位&/figcaption&&/figure&&p&&br&&/p&&p&&b&注:每行有1024个字符,所以计算公式应为1024*(行数-1)+列数-2,其中2为开头的“3.”&/b&&/p&&p&&br&&/p&&p&但是不可能手动把999全验证一遍吧(虽然我今天很闲),还是要写个程序跑一下。&/p&&p&&br&&/p&&p&&b&不考虑复杂度问题的话,&/b&代码很快就写完了,只有短短的14行。&/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pwds = []
for num in range(1000000):
pwds.append(&0& * (6 - len(str(num))) + str(num))
with open(&Pi-.txt&,&r&)as f:
pai=f.read()
#输出字符串的长度和π的前109位
print(len(pai),pai[0:110])
for pwd in pwds:
stat.append([pwd,pai.index(pwd)-1])
if len(stat) % 1000 == 1:
print(stat[-1])
with open(&Pi-stat.txt&,&w&)as f:
for data in stat:
f.write(data[0]+':'+str(data[1])+'\n')
&/code&&/pre&&/div&&p&&br&&/p&&p&因为我用的是index,&b&如果密码不存在的话,则会直接抛出异常。&/b&但是我的直觉是999是都存在的(其实是我懒得多写代码了)&/p&&p&&br&&/p&&p&检索的速度大概是1000条/秒,接下来就是耐心的等待过程。&/p&&p&&br&&/p&&p&程序跑完了!不出所料,&b&所有的六位银行卡密码在π中都是存在的。&/b&&/p&&p&最后出现的密码是569540,位于小数点后14,118,307位.(10亿位有点过剩啊!)&/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v2-dc0a499c84c4743ef0deaa18b3be262e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61& data-rawheight=&6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1&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c0a499c84c4743ef0deaa18b3be262e_r.jpg&&&figcaption&统计数据截图&/figcaption&&/figure&&p&同时我也把数据上传到百度网盘了,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下载看一下。&b&所有需要的文件都在最下方。需要的朋友自取。&/b&&/p&&p&&br&&/p&&p&&br&&/p&&p&&br&&/p&&p&留个彩蛋~&/p&&p&虽然π是无限不循环的,但是对我来说&b&只截止到小数点后7,599,477位。&/b&&/p&&p&&br&&/p&&p&---又是条分割线----&/p&&p&第一次收到这么多的赞。&/p&&p&于是我又写了个程序把π前10亿位中的生日给跑了出来,生日的范围为共计101年。&/p&&p&上代码~供有兴趣的朋友研究,可以一起讨论如何计算的更快。(感觉这个完全可以出一个面试题的!我水平是不太行,下面是我想到的方法。)&/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month = {'01':31,'02':28,'03':31,
'04':30,'05':31,'06':30,
'07':31,'08':31,'09':30,
'10':31,'11':30,'12':31}
def judge(Jdate):
if int(Jdate[0:4]) & 1920 or int(Jdate[0:4]) & 2021:
return False
if int(Jdate[4:6]) & 12 or int(Jdate[4:6]) == 0:
return False
p = month[Jdate[4:6]]
if int(Jdate[4:6]) == 2 and int(Jdate[0:4])%4 == 0:
if int(Jdate[6:8]) & p or int(Jdate[6:8]) == 0: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with open(&Pi-.txt&,&r&)as f:
pai=f.read()
#输出字符串的长度和π的前109位
print(len(pai),pai[0:110])
for num in range(2,len(pai)-8):
if judge(pai[num:num+8]):
stat.append([pai[num:num+8],num-1])
if num % 1000000 == 0:
print(num)
stat.sort()
with open(&Pi-birthday.txt&,&w&)as f:
for data in stat:
f.write(data[0]+':'+str(data[1])+'\n')
&/code&&/pre&&/div&&p&&br&&/p&&p&&br&&/p&&p&---还是条分割线----&/p&&p&&br&&/p&&p&&b&大家不要私信给我发银行卡密码了!很危险的!真要查的话,可以看评论置顶,有个朋友分享了在线查询的链接。范围精确到2亿位。&/b&&/p&&p&&br&&/p&&p&下面的内容非程序员可忽略...&/p&&p&经评论区的朋友们启发,而且实在受不了别人喷我程序运行的慢了。又写了一个更快的检索&b&6位数字(就是所谓的银行卡密码)&/b&的算法。&/p&&p&感兴趣的程序员可以看一下。我感觉速度还行。十几秒钟就能检索完毕。更快的我暂时也还没想到..毕竟答主还只是一个大二在校生,也没搞过ACM竞赛,水平有限。&/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将999存到字典中,初始化出现的位置为正无穷(用10亿+1代替)
for num in range(1000000):
dic[&0& * (6 - len(str(num))) + str(num)] =
with open(&Pi-.txt&,&r&)as f:
pai=f.read()
#输出字符串π的长度和π的前109位
print(len(pai),pai[0:110])
#p=1,跳过了&3.&
#p允许的最大数值
p_max = len(pai)-1000000
倒序查找,开始时从第1000001位向第1位检索,
检索到第1位时,若字典中仍存在无穷大,则从
2000001位向1000001位检索。以此类推,直到
字典中不存在无穷大或者p大于p_max
in dic.values() and p&p_max:
for i in range(p+1000000,p,-1):
pwd = pai[i:i+6]
if i & dic[pwd]:
dic[pwd] = i-1
if i%100000 == 0:
p = p+1000000
with open(&pi-stat.txt&,'w')as f:
for item in dic.items():
f.write(item[0]+':'+str(item[1])+'\n')
&/code&&/pre&&/div&&p&&br&&/p&&p&&br&&/p&&p&---打开彩蛋的分割线----&/p&&p&&br&&/p&&p&一周前的彩蛋要打开了。&/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v2-3cebd95a077e147eae73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79& data-rawheight=&6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9&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3cebd95a077e147eae73_r.jpg&&&figcaption&小数点后第7,599,469位至第7,599,477位&/figcaption&&/figure&&p&小数点后&b&7,599,469&/b&位至&b&7,599,477&/b&位是&b&,&/b&也就是号,一个女孩的生日咯~&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27bb3ff0cba672ac65eed& data-hash=&27bb3ff0cba672ac65eed& data-hovercard=&p$b$27bb3ff0cba672ac65eed&&@宫野津优纪&/a& &/p&&p&&br&&/p&&p&&b&PS:发现好像有人通过我的回答直接关注了她,而且这些人也不关注我,我已经统统拉黑了。&/b&&/p&&p&&br&&/p&&p&&br&&/p&&p&&br&&/p&&p&&b&需要的文件在这里~&/b&&/p&&p&&br&&/p&&p&&b&六位银行卡密码出现位置&/b&&/p&&p&文件:&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pan.baidu.com/s/1smIZWxJ&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i-stat.txt&/a&&/p&&p&密码:8rc9&/p&&p&&br&&/p&&p&&b&生日出现位置&/b&&/p&&p&文件:&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pan.baidu.com/s/1i6ULDM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i-birthday.txt&/a&&/p&&p&密码:v4o4&/p&&p&&br&&/p&&p&&b&10亿位圆周率&/b&&/p&&p&文件:&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pan.baidu.com/s/1df9cc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i-.txt&/a&&/p&&p&密码:drq8&/p&&p&&br&&/p&&p&&b&2500万位圆周率&/b&&/p&&p&文件:&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pan.baidu.com/s/1qZNfSH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i-.txt&/a&&/p&&p&密码:0aq8&/p&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非数学专业,就从计算机的角度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吧。 ---我是条分割线---- 为了分析这个问题,我先用y-cruncher跑出了π的前10亿位,感觉应该够用!不够用也没办法了,内存有限,而且跑程序时CPU占用率100%,风扇吹的我心慌。 计算前10亿…
美国为什么叫美国?&br&&br& 明朝时,中国第一次知道地球是圆的,也第一次知道世界上还有五大洲四大洋,这时对America的译名就叫“亚墨利加”。&br&&br& 而美国人和中国直接打交道很晚,到十八世纪才有美国人到广东,所以当时广东人以粤语发音将America翻译为“咪唎坚”、“弥利坚”或“米利坚”,也有叫“咩哩干”的,还有以美国国旗特征而称呼其为“花旗国”的。当然,这都是民间的称呼。——话说日本人把美国叫“米国”,就是受了咱大广东人“米利坚”的影响。&br&&br& 鸦片战争后,美国人也大量来到中国,当时称英国人为“英夷”,当然也就称美国人为“咪夷”了,谁叫他们是“咪唎坚”呢。不过这名字太有喵星人风格这事大家忽视就好。&br&&br& 后来中美签订《望厦条约》,条约当然不能采用“咪夷”这种强烈的喵星人风格,于是里面称为“亚美理驾洲大合众国”,这应该是当时官方的确定称呼了。&br&&br& 到洋务运动时,和外国打交道增多,估计洋务派也觉得既然要向人家列强学习,怎么着也得先给人家一个好名字吧。所以曾国藩在奏折中,把“米利坚”和“美理 哥”两个早期译名掐头去尾,合二为一,打造了“美利坚”这个词。于是“亚美理驾洲大合众国”理所当然就变成了“美利坚合众国”。后来又嫌六个字麻烦,又简 化成了“美国”。——说起来,“美国”的版权还在我大文正公手里呢。&br&&br&日本为什么叫日本?&br&&br&“日本”这个名字可不是从“Japan”翻译过来的,人家自己就叫日本。公元607前,日本圣德太子摄政,向中国隋炀帝送了一份国书,抬头云“日出处天子致日没出天子”,隋炀帝一见大怒,以为无礼,将国书退了回去。这个“日出处”就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也就是日本的意思,这也是“日本”一意最早出现。&br&&br&《史记正义》记载,武则天时改倭国为日本国。武则天改国名,必然不是凭空生造,肯定是日本国内自称“日本”,武则天才按照名从主人的原则,将其汉名改为“日本”的。&br&&br&“日本”这个词,日本人自己读作“泥轰”,那为毛英语中称作“Japan”呢?有两种说法,一种据说是古代中国北方人对“日本”二字的发音是Jih Pen Kuo,葡萄牙人给听岔了,听成了Jipangu。于是就把日本叫“Japan”了。还有一种说法,说是中国古代南方人对“日本”二字的发音是“Yatpun”,荷兰人听岔了,听称了“Japan”。——也不知道真的假的,放这里故备一说。&br&&br& 最后顺便说说英国为什么叫英国?&br&&br& 因为英国最早是英格兰王国,后来和苏格兰王国合并,才成了大不列颠王国。再到后来合并了爱尔兰,就成了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至于现在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咱们就不说了。)&br&&br& 当年利玛窦第一次把英国介绍给中国的时候,还不是大不列颠,更 不是联合王国,而是“England”,当时利玛窦就翻译为“谙戈利亚”。后来,“England”又被翻译为“英圭黎”、“英吉利”等等名字,最后被确 定为“英吉利”。之后英格兰王国变成了不列颠王国,又变成了联合王国,但中文却都用“英吉利”来代表了。那么,“英吉利国”当然就简称英国了。&br&&br& 中英《南京条约》中,称呼英国为“大英”,但落款处对英国的正式称呼是“大英伊耳兰等国”,这个名字把我搞糊涂了好久,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找资料,发现《南京条约》的英文版,才恍然大悟,原来“伊耳兰等”就是“Ireland”,“大英伊耳兰等国”就是“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美国为什么叫美国? 明朝时,中国第一次知道地球是圆的,也第一次知道世界上还有五大洲四大洋,这时对America的译名就叫“亚墨利加”。 而美国人和中国直接打交道很晚,到十八世纪才有美国人到广东,所以当时广东人以粤语发音将America翻译为“咪唎坚”、“…
&p&&b&根据题主的问题,先上结论:如果只打算看一个版本,那就是10周年演唱会。&/b&&u&&b&但是不推荐这种方式。&/b&&/u&下面我会说原因,我们先来看看音乐剧《悲惨世界》究竟有多少版本。&/p&&br&&p&&b&官方发行的英文版本有5版CD和2版DVD:&/b&&/p&&br&&p&&b&1985年Original London Cast,伦敦原版,简称OLC&/b&&b&,2 CD;&/b&&/p&&br&&p&&b&1987年Original Broadway Cast,百老汇原版,简称OBC,2 CD;&/b&&/p&&br&&p&&b&1988年The Complete Symphonic Recording,交响乐完整版,简称CSR,3 CD;&/b&&/p&&br&&p&&b&1995年10th Anniversary Concert,10周年纪念演唱会,简称TAC,DVD,2 CD;&/b&&/p&&br&&p&&b&2010年New 25th Anniversary Production (Tour Cast),25周年巡回演出版,2 CD;&/b&&/p&&br&&p&&b&2010年25th Anniversary - Live at the O2,25周年纪念演唱会,简称25AC,DVD。&/b&&/p&&br&&p&&b&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未发行的音频,在《悲惨世界》粉丝圈流传的也比较广,是21周年(2006年)时BBC录制的一场驻演录音,做了部分剪辑并加入了一些剧情上的解说,也算是官方录制了,没有CD。&/b&&/p&&br&&p&以上这些版本可以说各有所长,当然也各有短板,想要全面了解这部伟大的作品,最好的欣赏方式还是对各个版本都有个大致的概念。自音乐剧《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以下简称LM)1980年在法国上演,直至今日,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以各种语言在表演,版本不计其数,难以比较。&b&由于问题中涉及的都是官方英文的版本,大部分人也是对英文版本更熟悉,我也主要就英文版本来回答,分版本简单说说我的看法。&/b&回答会尽量正经,但不可避免会参杂少许八卦。&/p&&br&&p&1980年,法国词作家Alain Boublil和他的搭档曲作家Claude-Michel Sch?nberg合作的LM法语概念版专辑在法国问世。同年9月,在巴黎体育馆,LM的第一个舞台版本上演。由于当时的版本在各个方面都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再加上演出被安排在两场马戏之间,这部剧在巴黎上演了56场后就下档了。直到几年以后,英国的“金牌制作”Cameron Makintosh无意中得到了这张概念版专辑,当他听到At the end of day一曲时,敏锐的意识到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他找来了著名的专栏作家和评论人Herbert Kretzmer进行歌词上的翻译和再创造,又启用了强大的舞台设计、导演和编曲的团队重新打造这部剧。终于在1985年,LM的伦敦原版在伦敦西区巴比肯剧院(Barbican Theatre)上演。一切就从这里开始了。&/p&&br&&p&&b&1985年Original London Cast,伦敦原版,简称OLC&/b&&b&,2 CD&/b&&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a7ed2f4f06d3e415408c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br&&p&&b&Valjean - Colm Wilkinson&/b&&/p&&p&&b&Javert - Roger Allam&/b&&/p&&p&&b&Fantine - Patti LuPone&/b&&/p&&p&&b&Thenardier - Alun Armstrong&/b&&/p&&p&&b&Mme. Thenardier - Sue Jane Tanner&/b&&/p&&p&&b&Eponine - Frances Ruffelle&/b&&/p&&p&&b&Marius - Michael Ball&/b&&/p&&p&&b&Cosette - Rebecca Caine&/b&&/p&&p&&b&Enjolras - David Burt&/b&&/p&&br&&p&1980年的法语概念版只是现在这部伟大的音乐剧作品的雏形,OLC才是她真正的起点。但OLC作为LM的第一个正式版本,尽管在cast(以下称“卡司”)上有很强的实力,在编曲上还是存在一些不足的。&/p&&br&&p&这个版本最大的优势就在卡司上,选角极为用心。男主角的扮演者Colm Wilkinson应该算是最经典的Valjean了,他不仅参与了OLC,在随后的百老汇原版以及10周年纪念演唱会上,他都成功的表演了这个角色。Colm Wilkinson早年曾是摇滚歌手,声线偏沧桑,之前在Andrew Lloyd Webber的名剧《基督耶稣万世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里作为Judas的扮演者出现,获得了不错的评价。他的特点是低音虽然稳健沧桑,但高音却明亮有力,非常适合Valjean的歌曲的音域特点,几乎可以说是为了这个角色而生。LM中最重要的女性角色Fantine在这个版本中也有个很给力的扮演者Patti LuPone,这个名字在百老汇的音乐剧圈子里有极大的分量,她曾是百老汇原版《贝隆夫人》(Evita,作者Andrew Lloyd Webber)的女主角,并因此获得了托尼奖,而且这不是她的第一个托尼奖。Patti LuPone声名如此,自然在唱功和表演上都没什么硬伤,她的Fantine整体是比较内敛一些的感觉,和之后一些着力表现悲惨的演绎方式略有不同,声音相对是比较醇厚的。&/p&&br&&p&OLC三角恋的三位扮演者都非常优秀,扮演Marius的Michael Ball就不用过多介绍了,名满天下的球,被认为是LM有史以来最好的Marius没有之一,也曾在交响完整版和10周年纪念演唱会中扮演这个角色。Ball声音特点是温柔醇美,音域极广,而且感情饱满,流露自然,绝对是音乐剧界难得的好演员,他长于表演温和体贴的好情人,表演时眼神纯洁无害沉醉深情,年轻时长得也是娃娃脸很纯良的感觉(现在不行了,身材和名字一样,球了),因而Marius以及《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作者Andrew Lloyd Webber)中的男二号Raoul是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角色,虽然后者的首演并不是他,但他绝对是最具有名气的扮演者之一。Cosette的扮演者Rebecca Caine是风格比较学院派一些的音乐剧演员,声音的特点比较纯洁端庄,算是很淑女的一类女高音,从声音来说非常适合Cosette这个角色,但并不是我本人最喜欢的Cosette。我觉得她的感觉有点过于平稳,而对于Cosette这个角色,我更倾向于偏甜美动情的风格。Rebecca Caine在86年之后曾做过伦敦首演版《歌剧魅影》中,女主角Christine的扮演者Sarah Brightman的轮换演员(注意是轮换不是替补),她的功力可见一斑,但如果比较她和Sarah Brightman的声音特点,她那种过于端庄的特点就会更加明显,就Christine这个角色来说,不如Sarah Brightman的纯美。Rebecca Caine是89年加拿大版《歌剧魅影》的首演女主角,有趣的是,首演男主角正是Colm Wilkinson,但就《歌剧魅影》这部剧来说,我个人的感觉,这两个人都有点miscast了。扯远了,回到我们的主题。OLC在In my life这首曲子前面有一小段Cosette的独唱,在其他的版本中都被删去了,对于喜欢Rebecca Caine的人来说,算是个小福利了。这一版的Eponine是个亮点,虽然扮演者Frances Ruffelle不至于像Michael Ball之于Marius那样不可替代,但也绝对是个和角色非常贴合的选择。Frances Ruffelle的声音其实并不是平常被认为的那种好嗓子,有点哑,有点憋,高音颤颤巍巍有时让人捏把汗(不过事实证明也只是捏把汗,没出过什么严重失误),但也正是她声音的这些特征,很是符合Eponine单薄可怜的角色特点,单恋的深情中带点卑微,非常动人。Frances Ruffelle的精彩表演让她和Colm Wilkinson一起在两年后的百老汇原版中继续扮演Eponine。&/p&&br&&p&最后一个值得说说的角色就是酒店老板Thenardier的扮演者Alun Armstrong,他的声线气质形象和角色的契合程度简直令人叫绝,这个角色在音乐剧的改编中变成了一个类似于丑角的猥琐滑稽的形象,给LM整部剧悲惨的基调增加一点笑果,Alun Armstrong完全领会到了这个精神并且完美的表现出来的,他也因此在10周年纪念演唱会上继续了他全场爆笑的神话。这个版本中的其他角色个人认为就比较中规中矩了,亮点不多,就不再说了。&/p&&br&&p&&b&总体来说,OLC是现在的LM成形后的第一个版本,舞台和配乐上还略显单薄,但从它的纪念意义和强大的卡司来说,还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版本,很值得认真欣赏的。&/b&&/p&&br&&br&---------------------------------------------------------------------------------------------------------------&br&&p&&b&1987年Original Broadway Cast,百老汇原版,简称OBC,2 CD&/b&&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61eb6ab48dc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25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br&&p&&b&Valjean - Colm Wilkinson&/b&&/p&&p&&b&Javert - Terrence Mann&/b&&/p&&p&&b&Fantine - Randy Graff&/b&&/p&&p&&b&Thenardier - Leo Burmester&/b&&/p&&p&&b&Mme. Thenardier - Jennifer Butt&/b&&/p&&p&&b&Eponine - Frances Ruffelle&/b&&/p&&p&&b&Marius - David Bryant&/b&&/p&&p&&b&Cosette - Judy Kuhn&/b&&/p&&p&&b&Enjolras - Michael Maguire&/b&&/p&&br&&p&由于LM在伦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理所当然的,百老汇为她敞开了大门。在伦敦首演两年之后,LM经过了美国人微调,在百老汇正式上演。我见过有些人对于百老汇原版抱着一种带点不以为然的态度,所以想说说我的看法。在音乐剧的领域里,伦敦西区之于百老汇,有点类似于奥地利之于德国,前者永远不缺乏创意,而创意真正走向细节的完美,走向商业化的运作,却需要后者的帮助。当然这话并不绝对,比如说我绝不敢说西区的音乐剧不赚钱,那“金牌制作”Cameron Makintosh就是个吃干饭的,再比如说我也绝不敢说百老汇没有原创好剧,那Wicked(《邪恶坏女巫》)是什么,Chicago(《芝加哥》)又是什么?仅仅是相对而言。但是我还要插一句,个人观点,百老汇的原创剧总体来说确实和西区原创剧是有差距的,就像好莱坞的电影,大多数时候还是离不了甜腻腻的表演风格,人海战术式的集体舞和幸福美满的大团圆结局,总是少点荡气回肠的大气和引人思考的深度(看看《悲惨世界》!)。LM的百老汇原版和伦敦原版的区别也就在这里。&/p&&p&百老汇原版在编曲上更加用心,CD的整体效果听起来更恢弘大气,比之OLC的单薄进步不少。并且到了OBC,这部剧已经算是定型了,后来在其他地区其他语种的演出中,也主要是沿用了OBC的编曲和舞台。从LM整个的发展来看,OBC具有很重大的意义。&/p&&br&&p&从卡司的情况来看,OBC可能稍稍弱于OLC,但真的仅仅是稍弱。在OLC的评论里我说过,OBC中Valjean和Eponine的扮演者还是那两位,因为表演非常好,这两套CD的时间只间隔了两年,这两个人的表现变化不是很大,不多说,但要提一下,由于Frances Ruffelle的Eponine太深入人心,她在当年的托尼奖中得到了一个最佳女配角的奖项,也是LM历史上唯一两个表演奖之一,另一个表演奖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这位。如果让我只提一个OBC的优势,对于我来说,那就是Michael Maguire的Enjolras。OLC那位Enjolras作为热血学生革命军领袖实在是弱了一些,很多时候还被演Marius的球在声音上绝对的压过了,但Michael Maguire就不一样了。此君时年32岁,身高190+,长相正派且……非常帅,歌剧演员出身,声音中气十足,明亮强势,低音稳健雄浑,高音直上云霄,难得的是那种满溢着直往外冒的革命热情,光听听CD都热血沸腾。可惜OBC在Enjolras的选曲上还是偏少,The first attack之后就没他什么事儿了,The second attack没有了我就忍了,Final battle居然也被砍掉了,要是光听CD,都不知道这个角色后来干什么去了。好在Michael Maguire也足够优秀,几年之后参与了10周年纪念演唱会,虽然那次还是有不少遗憾,此是后话。Michael Maguire这样的表演,不得托尼奖也难,他在当年取得了一个最佳男配角的奖项。说到Enjolras就想起来OBC的酒鬼Grantaire也非常不错,Anthony Crivello,也是10周年演唱会的演员。Judy Kuhn的Cosette在OBC中也算是一个亮点了,OLC中Rebecca Caine的优点她大抵都有,还甜美很多,并且OBC在选曲上也给了她比较多的发挥余地,作为整部剧里不那么压抑的一个正面角色,Judy Kuhn还是达到了人设效果的。她在当年的托尼奖中得到了最佳女配角的提名,以这样一个特点不是很鲜明的角色得到提名,还是很可以说明她的出色的,因此也参与了10周年的演出。还想提一句的就是OBC里的Marius,扮演者是David Bryant,这个演员我不是很熟悉,不做过多的评说,只是在听CD的时候,觉得他有些地方其实还是很像球的,可就是有点什么说不上来的感觉让人觉得有点怪,很可能是球的Marius珠玉在前,后来者就这么被炮灰了。&br&&/p&&br&&p&&b&总结一下就是,OBC让LM走向成熟,在编曲和舞台设计上基本成型,尤其编曲效果很好,被之后的版本广泛应用,在卡司的选择上较之OLC稍稍弱一点,但也不乏亮点。&/b&&/p&&br&&br&-----------------------------------------------------------------------------------------------------------------&br&&p&&b&1988年The Complete Symphonic Recording,交响乐完整版,简称CSR,3 CD&/b&&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efad28f3a2d_b.jpg& data-rawwidth=&301&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1&&&/figure&&br&&p&&b&Valjean - Gary Morris&/b&&/p&&p&&b&Javert - Philip Quast&/b&&/p&&p&&b&Fantine - Debra Byrne&/b&&/p&&p&&b&Thenardier - Barry James&/b&&/p&&p&&b&Mme. Thenardier - Gay Soper&/b&&/p&&p&&b&Eponine - Kaho Shimada&/b&&/p&&p&&b&Marius - Michael Ball&/b&&/p&&p&&b&Cosette - Tracey Shayne&/b&&/p&&p&&b&Enjolras - Anthony Warlow&/b&&/p&&br&&p&澳洲人对LM的有很大热情,89年澳大利亚国庆的时候,悉尼就举办了一场LM的演唱会,从录像的情况看,男女老少从白天起就齐聚在演唱会的露天现场,耐心等待晚上的演出。所以88年澳洲人出钱搞了这一套CSR显得一点都不奇怪。除了篇幅过长的原因之外,一般音乐剧的首演卡司也很少会出完整版的CD,毕竟音乐剧是靠剧场赚钱的,所以OLC和OBC都只是精选集。CSR对于LM的意义就在于完整,虽然目前它已经不是唯一的完整版了,但在2010巡演版CD问世之前,这是唯一的官方授权的合法的完整版CD,在所有语言范围内应该都是的。&/p&&br&&p&CSR卡司中有美国人,英国人,甚至还有日本人,当然也少不了澳洲人,非常国际化。由于这个版本的卡司来自世界各地,所以是大家在不同的地方录完音经过后期的制作合成在一起的,赞一下后期。CSR提供了一个可以说很完美的Javert,Philip Quast。Philip Quast首先声音很正,凛然正气的感觉,而且比较冷,比较无情;其次,他很会演戏。Philip Quast的Stars不用多说,最好的一个版本,他的Javert's suicide也非常好,那种信念崩塌的摇摆和绝望很到位。这一版中Enjolras的演员也是个大牛,Anthony Warlow。和OBC的Michael Maguire一样,他也是歌剧演员出身,90年时担任了澳洲首演《歌剧魅影》的男主角,是当时这个角色最年轻的演员。他曾经帮助录制过概念版的《变身怪医》(Jekyll & Hyde,作者Frank Wildhorn),虽然从没有在舞台上演过这个角色,但这套CD一直被奉为经典,这个剧目的其他版本都无法超越。一直以来,Anthony Warlow和Michael Maguire谁才是更好的Enjolras的讨论从来都没有停过,个人感觉,金发的Anthony Warlow当年也很帅,风格上比较理智和冷感,坚毅刚强,从形象和个人气质的角度来说,比较贴合小说里的Enjolras,但在舞台上,我喜欢Michael Maguire。CSR中唯一的一位日本演员Kaho Shimada扮演的是Eponine,很受好评。她基本也是Frances Ruffelle那一路的风格,不过嗓音特点没有Ruffelle那么强烈。比较有趣的是她其实是一句英文不会说的,不过听歌几乎听不出来什么口音,很强大。这版的Marius还是球,神一样的Marius。CSR除了以上这些优点以外,它的配乐也是很考究的,总体来说是制作非常精良用心的一个版本。&/p&&br&&br&&b&CSR是LM的第一个官方授权的完整版本,卡司来自全球各地,有亮点,编曲考究。&/b&&br&&br&&br&&b&---------------------------------------------------------------------------------------------------------------------&/b&&br&&p&&b&1995年10th Anniversary Concert,10周年纪念演唱会,简称TAC,DVD,2 CD&/b&&/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2858fbbf9b79f44647cdeea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2858fbbf9b79f44647cdeea_r.jpg&&&/figure&&br&&p&&b&Valjean - Colm Wilkinson(OLC & OBC)&/b&&/p&&p&&b&Javert - Philip Quast(CSR)&/b&&/p&&p&&b&Fantine - Ruthie Henshall&/b&&/p&&p&&b&Mme. Thenardier - Jenny Galloway&/b&&/p&&p&&b&Thenardier - Alun Armstrong(OLC)&/b&&/p&&p&&b&Eponine - Lea Salonga&/b&&/p&&p&&b&Marius - .Michael Ball(OLC & CSR)&/b&&/p&&p&&b&Enjolras - Michael Maguire(OBC)&/b&&/p&&p&&b&Cosette - Judy Kuhn(OBC)&/b&&/p&&p&&b&Grantaire - Anthony Crivello(OBC)&/b&&/p&&br&&p&OLC问世10周年时,在伦敦的皇家阿尔伯特大厅(Royal Albert Hall)举行了一场LM的演唱会。LM在制作的初期必定是制作人Cameron Makintosh的野心之作,10年过去了,从这场演唱会的规模和阵容也可以看出,Makintosh是抱了十成的信心将它做成音乐剧史上独一无二的盛会,然后他就做到了。TAC被称为“梦幻卡司”(dream cast),已经不能用强大来形容了,在演员选择上,集合了10年来英语演出中的几乎所有最贴合角色的演员。在TAC之前,除了去现场之外,没有任何合法的手段可以让音乐剧粉看到演员的表演,可想TAC对于一代又一代音乐剧粉是个多大的福祉。音乐剧中和卡司一样重要的无疑是舞台,TAC虽然是个演唱会,但还是最大限度的展现了舞台——在现场有重要场景的呈现,包括了演员表演和布景。看过视频的人应该能注意到,TAC的现场安排是比较独特的,虽然音乐剧的演唱会中带妆演唱很常见,但演员齐刷刷的坐在舞台上,身后就是规模庞大的乐队,以百人伴唱团为背景,还是极其罕见的。在驻演中,乐队的规模自然要小的多,百人伴唱也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这伴唱团里还有日后在音乐剧界混得风生水起的Steve Balsamo和John Owen-Jones(之后我们会提到他)。废话这么多,只是想证明,如果此生只能接触音乐剧LM的一个版本,那就是TAC,没有其他选择。&/p&&br&&p&我在前面的卡司列表中注明了TAC的演员在我们前面提到的哪些版本中出现过,其实大部分都是熟人,所以我们只说重点。Colm Wilkinson还是那么棒,多年过去了,他的嗓音要更加沧桑一些,可是高音依旧明亮,看起来老爷子对于参加TAC也是很激动的,几首大歌的后面都有明显的炫技,虽然明显,但还是让人振奋。如果要说和前面版本的比较,我个人觉得,演唱会的情绪更饱满,更动情一些,对于这场出现的所有演员都是如此。表演上,除了大部分时候的悲天悯人,和Javert的对手戏中的剑拔弩张,对Fantine的怜悯和内疚,对Cosette的慈爱,对Marius爱屋及乌的怜惜,都非常出彩。音乐剧演员在调动情绪上确实很有一手,虽然只是场演唱会,但表演上竟然能做到一点不打折扣,买票和DVD的观众真是赚到了,下载的观众……就低调点吧。如果光听CD,大概不能完全感受Philip Quast的大神风范。对于他嗓音的溢美之词我就不多说了,锵锵冷冽,直逼人心,Philip Quast的神更多的在于他的表演。此人身材高大,目光如电,在舞台上唱完stars以后,情绪还没出来,无视观众如雷鸣的掌声,眼睛一瞪,不怒自威,没做过啥亏心事的我,隔着电脑还是感觉到腿隐隐发软。Javert's suicide一场中,小警察信念崩塌,在地裂山摇中破碎和绝望,那个眼神,简直了!这场戏中他扯散了一绺头发,谢幕的时候还散着,但是表情已经变得平和自如,冲着欢呼的观众微微一笑,恰如猛虎嗅蔷薇。强推Philip Quast和Colm Wilkinson俩大神的confrontation,前者冷冽干净,后者醇美坚毅,初次合作就默契到无法形容,真是天作之合。&/p&&br&&p&TAC的Marius还是球演的,球的每一场表演都吐血赞,温柔到眼睛里都快滴出水来,并且能明显感觉到这个35岁的男人身体里住着一个20岁的青年,在革命和爱情之间摇摆不定,在战场上依然带着些许的怯懦和不安,却也能在结束之后痛彻心扉的愧悔自责并且为了心爱的姑娘真正成长成一个有担当的男人。这一版的Empty chairs at empty table是我认为最好的版本,每次听到都能被激起强烈的情绪。&/p&&br&&p&Enjolras是OBC里的Michael Maguire,我最爱的Enjolras。TAC演出的时候,Michael Maguire其实已经不太活跃在舞台上了,这中间有一小段渊源,也是他本人的一些问题,这里就不细八了。提到这个事情,是因为在TAC中,可以明显感觉到Michael Maguire唱功的退步,大大小小的破音随处可见,作为一个歌剧出身的演员,还是挺难堪的一件事。破音的缘故也有可能是更广为流传的感冒的说法,但我觉得和他上台频率的降低也有很大的关系。好在TAC是有DVD的,我们还可以看他精彩绝伦的表演,还有他真的十分帅气的外形。Cosette和Grantaire的扮演者Judy Kuhn和Anthony Crivello也都是OBC的演员,在演出中也都有不错的表现。这场演唱会虽说是在伦敦举行,也是OLC的10周年纪念,但卡司中还是很注重百老汇演员的,足见主创人员并没有忘记百老汇为LM做出的贡献。&/p&&br&&p&TAC中也出现了一些比较新的面孔,最有名的就是Eponine的扮演者Lea Salonga。Lea Salonga是美籍菲律宾人,18岁在伦敦以《西贡小姐》(Miss Saigon,词曲作者都和LM一样)的原版首演女主角的身份成名,自成名以来一直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和人气(迪斯尼那部《花木兰》里的那首reflection,电影里的演唱者就是她)。我个人虽然算不上Lea粉,但也非常喜欢她,萝莉长相,御姐声线,嗓音明亮高亢。虽说可能Frances Ruffelle的Eponine成就更高些,但我真的喜欢Lea Salonga的。Lea Salonga版比较强硬一些,有点乡野气息,更符合Eponine的背景特征——从小在街上混的少女。她的On my own经常被评价太凶,可是我听起来,却觉得更有一种倔强的可怜,反而让人更加心疼。她和球合唱的A little fall of rain配合非常默契,而且这算是一次很有纪念意义的合作,因为在《西贡小姐》选角的时候,男主角Chris其实最先考虑的是球,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换成了Simon Bowman(这个人和LM也渊源比较深,曾是Valjean的A角,不过因高音悲剧经常被吐槽,他也出现在了25AC的现场,4个Valjean合唱Bring him home的部分),所以如果不是意外,球和Lea本来在89年就可以合作的。Lea Salonga成名早,所以TAC时期其实还很年轻,只有较为短暂的百老汇驻演Eponine的经历,她会出现在TAC的舞台上,除了她本身的实力和名气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Frances Ruffelle的前夫John Caird是TAC的总导演,因而Frances Ruffelle不愿参与演出。Lea Salonga声音漂亮,但表演上略显过火,比较面目狰狞,在特写镜头的时候尤为明显。Lea Salonga在25AC中扮演了Fantine,她在06年百老汇复排版中曾是这一角色的驻演演员。这一场Fantine的扮演者Ruthie Henshall非常符合我对Fantine的想象,声音听起来就是个年轻的美女,温和柔美中有被压抑着的痛苦。她的声线和Lea Salonga也非常搭调,在Valjean临死前两人的一段合唱极其治愈和救赎。Thenardier的表演者就是OLC的那位,和演他夫人的Jenny Galloway配合的非常好,一瘦一胖,插科打诨,简直high翻全场,谢幕的时候Jenny Galloway一出现,不仅观众很热烈,连后面的Lea Salonga都在一边跳一边拍手。&/p&&br&&p&TAC还有一大特色就是有两首返场曲,一个是17国Valjean共唱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可以听到各种奇葩语言唱这首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歌曲,非常有趣;一个是大合唱One day more,除了感受恢弘气势以外,还可以感受下Lea Salonga的大亮嗓,一群人压都压不住。&/p&&br&&p&&b&TAC是带妆演唱会,有DVD和CD,呈现了一部分舞台,现场奏乐,有伴唱的百人合唱团,卡司强大到梦幻的程度,各个方面讲都空前绝后,绝对不能错过,而且要CD配合DVD欣赏。&/b&&/p&&br&&br&------------------------------------------------------------------------------------------------------------------------&br&&p&&b&2006年BBC audio,21周年BBC录音剪辑版,无CD&/b&&/p&&br&&p&&b&Jean Valjean - John Owen-Jones&/b&&/p&&p&&b&Javert - Hans Peter Janssens&/b&&/p&&p&&b&Fantine - Sophia Ragavlelas&/b&&/p&&p&&b&Eponine - Sabrina Aloueche&/b&&/p&&p&&b&Thenardier - Chris Vincent&/b&&/p&&p&&b&Mdm Thenardier - Tracie Bennett&/b&&/p&&p&&b&Marius - Jon Lee&/b&&/p&&p&&b&Cosette - Gina Beck&/b&&/p&&p&&b&Enjolras - Simon Bailey&/b&&/p&&br&&p&LM在伦敦演出21年的时候,有一个规模不是很大的纪念活动,当天演出结束,OLC的主要演员都到场,和驻演的演员一起合唱了One day more。BBC Radio 2录制了这场演出,做了一些剪辑并配上了旁白,在广播里播出了。这场的卡司就是当时驻演的卡司,LM演出这么多年,不可能每个演员都是名角,但一部戏要撑着演下去,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台柱。在这场演出中,台柱就是演Valjean的John Owen-Jones。John Owen-Jones在近十年的西区地位非常稳固,西区两部大戏LM和《歌剧魅影》中,他都是最受欢迎的男主角,这些年也基本就是在这两部戏之间换来换去。John Owen-Jones也算是稳健的学院派,高音非常漂亮,天生的音乐剧演员,很会用声音演戏。见过很多用John Owen-Jones的Valjean来和Colm Wilkinson比较的,好吧,这种事情很残酷。Colm Wilkinson是一个很适合Valjean的演员,他的声音就是那一型,他也有不俗的演技和唱功,既有天份又有技巧上的加分。John Owen-Jones个人特点少一些,他在舞台上依靠的就是功力,也许他每一个角色听起来都不一定是那个角色的最佳选择,但他可以胜任更多的角色(Colm Wilkinson的《歌剧魅影》就非常惨,非常非常惨)。John Owen-Jones从二十六岁就开始演Valjean,是最年轻的A角Valjean。他在LM里的每一首歌都非常推荐,他的沧桑感可能稍微不那么明显一些,更温和朴实,比较悲天悯人的感觉,虽然有让不少演员羡慕嫉妒恨的高音,但他不炫技,而是比较倾注感情。如果想要欣赏John Owen-Jones的Valjean,那就不要放过这个版本,因为他的另一个版本有一些缺憾,之后会提到。这个版本中的Cosette的演员Gina Beck我很喜欢,她的风格和OLC以及OBC的那两个都不太一样,她更加灵动,稍微活泼一些,少女的感觉更明显。Gina Beck也是西区这几年来比较一线的演员了,在《歌剧魅影》和《坏女巫》这种一线剧中都担任过女主角。这个版本卡司上就弱多了,可是有John Owen-Jones的常态演出可以听,也是非常难得的。&/p&&br&&p&&b&无CD的录音版本,因流传广泛且为BBC官方录制而被收录,驻演的不完整录音,卡司有亮点,可作为了解驻演情况使用。&/b&&/p&&br&&br&--------------------------------------------------------------------------------------------------------------------&br&&p&&b&2010年New 25th Anniversary Production (Tour Cast),25周年巡回演出版,2 CD&/b&&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edc569e1ba519c2e3b66d9_b.jpg& data-rawwidth=&748& data-rawheight=&7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edc569e1ba519c2e3b66d9_r.jpg&&&/figure&&br&&p&&b&Valjean - John Owen-Jones&/b&&/p&&p&&b&Javert - Earl Carpenter&/b&&/p&&p&&b&Fantine - Madalena Alberto&/b&&/p&&p&&b&Eponine - Rosalind James&/b&&/p&&p&&b&Thenardier - Ashley Artus&/b&&/p&&p&&b&Mdm Thenardier - Lynne Wilmo&/b&&/p&&p&&b&Marius - Gareth Gates&/b&&/p&&p&&b&Cosette - Katie Hall&/b&&/p&&p&&b&Enjolras - Jon Robyns&/b&&/p&&br&&p&到2010年,LM已经在西区以每周八场的频率连续演出25年了(在百老汇就不行了,87年到03年是一直在演,停演了3年,到06年又复排演出,08年又停演,不过今年马上要出个复排版,男主角是音乐剧界当红的大明星Ramin Karimloo,他也是25AC里Enjolras的扮演者),所以搞个大点的纪念活动也是理所当然的。2010年的LM一共有三套重要卡司,一个是西区驻演卡司,一个是后面要提到的纪念演唱会卡司,还有一个就是巡演卡司。巡演的舞台及乐曲编排和驻演有所不同,是一个全新的版本,在英国的主要城市和巴黎进行了近一年的演出。这套巡演的CD,就是在曼城演出时的实况录音,所以这套CD是继CSR之后的有一个全剧版本,并且是现场版!&/p&&br&&p&既然是拉出去赚钱的,当然要有点赚钱的诚意,因此这套卡司还是很可圈可点的,至少他们贡献出了John Owen-Jones这种大牛,要知道,那一年伦敦人都见不到John Owen-Jones啊。这套CD原本应该值得更多的赞誉,如果不是John Owen-Jones在录音当天感冒了的话。其实他的声音还是很漂亮,但状态上大概多多少少受了些影响,如果不是要录音的话,估计那天上去的应该是替补。这一版Javert的演员Earl Carpenter和John Owen-Jones私交很好,两人在西区的时候就曾长期合演这部剧,配合的非常默契,也值得一听。Earl Carpenter虽然不能和Philip Quast这个级别的Javert相提并论,但也算是一个挑不出什么毛病的选择了。他在随后的25周年纪念演唱会上串了一个小角色——拯救了Valjean的那个神父,大家都说他演神父略猥琐,有兴趣的可以去找来视频围观一下。该版的Marius是英国选秀节目Pop Idol 2002年出来的亚军Gareth Gates,灌过几张CD,现在似乎是在音乐剧界工作。Gareth Gates声音很年轻,听起来比较柔和,声音的气质上比较符合Marius,得到不少好评。饰演Cosette的Katie Hall,嗓子非常好,和21周年的Gina Beck有点类似,比较少女,感觉年代越近Cosette的风格越趋近于低龄化,但嗓子特别圆润好听的还是少数。Katie Hall在西区时担任过《歌剧魅影》女主角的替补,不知道为啥没演过A角,希望不是因为长得不够漂亮,不过她在后来的《歌剧魅影》25周年巡演中担任女主角的A角。除此之外,这一版的Fantine也有一副好嗓子,不过这个演员我不是很熟悉。&/p&&br&&br&&b&继CSR之后又一完整版,且是巡演的现场版,全新版本,和之前有所不同,卡司有亮点。&/b&&br&&br&&br&&b&-------------------------------------------------------------------------------------------------------------------------&br&&/b&&p&&b&2010年25th Anniversary - Live at the O2,25周年纪念演唱会,简称25AC,DVD&/b&&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9abfabdee_b.jpg& data-rawwidth=&270& data-rawheight=&40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0&&&/figure&&br&&p&&b&Jean Valjean - Alfie Boe&/b&&/p&&p&&b&Javert - Norm Lewis&/b&&/p&&p&&b&Fantine - Lea Salonga&/b&&/p&&p&&b&Eponine - Samantha Barks&/b&&/p&&p&&b&Thénardier - Matt Lucas&/b&&/p&&p&&b&Madame Thénardier - Jenny Galloway&/b&&/p&&p&&b&Enjolras - Ramin Karimloo&/b&&/p&&p&&b&Marius - Nick Jonas&/b&&/p&&p&&b&Cosette - Katie Hall&/b&&/p&&p&&b&Grantaire - Hadley Fraser&/b&&/p&&br&&p&平心而论,25AC还是有优点的,只是被过多的槽点掩盖掉了。25周年这个点也是从OLC开始算的,如果说TAC的定位是音乐剧史上独一无二的盛宴,那25AC野心无疑更大。在O2剧院举行的这场演出,不再局限于音乐剧界,而是网罗了各个行当会唱歌的名人,自然也就吸引来了更多的关注,为推广LM以及音乐剧做出的贡献不可忽视。虽然遭到了音乐剧粉的抨击,但音乐剧粉毕竟只是极小的一部分人,而且不管什么人来演出,LM死忠都会买票买DVD(下载……),为了更广大的利益,他们的感受就不必考虑的那么多了。Cameron Makintosh“金牌制作”的名字绝不是白叫的,25AC带来的宣传和商业上的成功非常巨大,25AC后,伦敦西区LM的票房又掀起了一波高潮,对于一部已经连演25年的音乐剧而言实属不易。故而这场虽然被挑剔的音乐剧粉戏称为“各行各业唱LM”的演唱会,实质上是达到了主创人员的预期效果的。&/p&&br&&p&这场的Valjean扮演者Alfie Boe是位正宗的歌剧演员,也具有歌剧演员的基本特质,比如声音圆润饱满,非常响亮,比如面部表情……变化不大。歌剧叔在唱功上秒杀在场的全部演员,包括后面加演场的那些个一线音乐剧演员,但是,在情感表达上,确实不是音乐剧的风格,太过平淡冷静,我觉得很是不习惯。Javert由黑人演员Norm Lewis饰演,他也是百老汇复排版的驻演Javert之一,作为百老汇的资深演员,表演无硬伤,不过个人而言不是特别喜欢他的唱腔,稍微有一点哑。Fantine是Lea Salonga演的,见过一些对Lea版Fantine赞誉很高的评价,但我还是更喜欢她的Eponine,总觉得她演Fantine稍微有点过激,当然她的唱功还是那么棒。&/p&&br&&p&原本在这一场中主要的角色是不应和巡演版有重合的,但是本该饰演Cosette的女演员Camilla Kerslake因病无法参加演出,所以巡演版的Katie Hall接替了她。Katie Hall虽然算不上漂亮,但气质和表演还都是可圈可点的,是这场演出中我比较满意的几个演员之一。这一场中的一大亮点无疑是Eponine的演员Samantha Barks,90后小妹子,长相甜美,嗓音明亮,小蛮腰盈盈一握,表演时楚楚可怜还有点犟,没法不爱。大概因为表演太成功,所以顺利被电影版录用,在2013年大热的那部LM改编电影里饰演了同一个角色。如果Katie Hall和Samantha Barks的表演有时看起来有点出戏,那应该是同一个原因,就是和她俩对戏的那位失败的Marius——Nick Jonas。这人估计不用介绍,Jonas Brothers的成员,流行歌手,没法说严要求高标准什么的,请他来也就是为了个票房号召力,问题在于他自己明显也感受到了自己与现场其他演员的实力悬殊,一直是一张苦大仇深的囧脸,搭配上憋红了脸卯足了劲往上顶也顶不上去的音量,看着都痛苦。不过他和LM也算有渊源,他小时候曾经在百老汇演过小男孩Gavroche,也达到了主创人员对他在票房号召力方面的要求——至少在演出的那几天,youtube上点击率最高的几段偷拍录像全是有他的,不得不承认,流行歌手的粉在数量上确实有极大的优势。&/p&&br&&p&Enjolras的扮演者Ramin Karimloo是近几年从西区红起来的大明星,人美嗓亮,就是演什么都像打了鸡血。25AC之后不久,他在西区演了三个月的A角Valjean,后又在加拿大版LM中演了Valjean,马上还要在新的百老汇复排版中饰演这个角色,基本已经走上了人生巅峰,我们祝福他。这一场给Enjolras配的Grantaire的演员也是Ramin Karimloo现实生活里的好基友Hadley Fraser(呃,还是说明一下,他俩都是直的)。Hadley Fraser外号是肉排,Karimloo被称为拉面,肉排面组合在还是小人物的时候就一起组乐队,后来拉面演Enjolras肉排就演Grantaire,拉面演Valjean肉排就演Javert,拉面演Phantom肉排就演子爵(《歌剧魅影》),没有比这更契合的了。Hadley Fraser也是个好演员,酒鬼演的很到位,个人觉得比Karimloo的Enjolras分寸把握得更好些,他在电影版里也串了个小角色,和学生军喊话的那个警察。Thénardier的扮演者Matt Lucas也是个名气大到不用介绍的主儿,电视明星,多才多艺,最著名的作品应该算是《小不列颠》了吧,就是里面那个胖子,不过他唱音乐剧还是差把劲儿。他夫人的扮演者和TAC是一个人,感觉年纪大了好像没有以前那么high了,还是挺遗憾的。&/p&&br&&p&25AC在卡司上实在很难满足欣赏音乐剧的要求,但舞台效果等等还是甩了TAC几条街的,毕竟差了15年,而且好像合唱团的规模也更大了,英国人看起来也发现了人海战术的优势。演出的最后有一些很激动人心的安排,从现场观众的反应也能看出来效果极佳,比如有的姑娘哭得妆都花了。首先是呈现了2010年的三套LM卡司——巡演版,伦敦驻演版和25AC,光这三套卡司都涵盖了不少名角。接下来,是由原版的Colm Wilkinson、巡演版的John Owen-Jones、驻演版的Simon Bowman以及当晚的歌剧叔Alfie Boe四个Valjean一起演唱的Bring him home,这个有多震撼我就不试图表达了,直接去看视频吧。虽说Colm Wilkinson年纪放在那里,嗓子多少还是受了影响,且Simon Bowman一直以来高音都比较的悲剧,但John Owen-Jones还是引来了一群女粉丝的尖叫,只可惜歌剧叔一开口,他们仨都歇了。然后是OLC原版演员上场,合唱One day more,除了Enjolras是由Ramin Karimloo代替的,其他该来的都来了,这么多年了,真心不容易。演出的最后,制作人Cameron Makintosh、原版词曲作者Alain Boublil和Claude-Michel Sch?nberg,以及英文版词作者Herbert Kretzmer都来到现场,除了英文版词作者外,其他三人都做了感人的演讲,看一次哭一次。&/p&&br&&p&更多关于25AC的内容,可以参看这篇文章:&/p&&p&&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music.douban.com/review/516114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解释一下关于2010年音乐剧《悲惨世界》多个版本的问题 (评论: Les Miserables (2010 25th Anniversary Tour Cast))&/a&&/p&&br&&br&&b&25AC在卡司上融合了不同文艺圈的名人,为LM打了一个轰动的广告,但对于音乐剧粉来说,卡司并不讨喜。舞台比TAC的效果好。返场有亮点。&/b&&br&&br&&p&----------------------------------------------------------------------------------------------------------------------&/p&&p&&b&综合上面的内容,我还是觉得无法给出“最好的版本”,只能再次重复,如果此生只看LM的一个版本,那就是10周年演唱会,CD配合DVD。但是不推荐这种方式。&/b&&br&&/p&&br&&p&最后,上一张我的LM的CD的图,5个版本的CD只差25周年的巡演版,作为John Owen-Jones的粉却没有收到这一套,很是遗憾。&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b0d413d6664dece8a7235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b0d413d6664dece8a7235_r.jpg&&&/figure&
根据题主的问题,先上结论:如果只打算看一个版本,那就是10周年演唱会。但是不推荐这种方式。下面我会说原因,我们先来看看音乐剧《悲惨世界》究竟有多少版本。 官方发行的英文版本有5版CD和2版DVD: 1985年Original London Cast,伦敦原版,简称OLC,2 CD;…
&p&&b&终于在知乎找到一个能让我充满信心来回答的提问了!!!谢谢题主!我2011年看了两遍英文版《巴黎圣母院》。带着骨灰粉丝的心态和观察,以及半专业音乐人的批判精神,当时写下详尽剧评,具体分析了英文版(AB角)和原卡司DVD版的优劣,并附上许多视频链接用以佐证并与该剧粉丝分享。现稍作修改,如下:&/b&&/p&&br&&p&作为十年的骨灰级粉丝,写一篇《巴黎圣母院》剧评是我当仁不让的责任。然而,仿佛是羞于表达爱意的初恋者,我酝酿多时却难以下笔,怕是写出拙劣的文字而愧对这部鸿篇巨著。&/p&&br&&p&对于这次英文版《巴》剧的评价,总的来说,本来也没报以过大希望,因此失望也在该有的限度之内。&/p&&br&&p&在此,先献上98原版&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rrurl.cn/7OpWoi&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otre Dame de
Paris(巴黎圣母院》)&/a&视频。&/p&&br&&p&用力吐嘈!开始!&/p&&p&&strong&&u&法语原卡司/英文中国巡演卡司 - 演员评点:&/u&&/strong&&/p&&strong&诗人Gringoire&/strong&&br&&p&诗人一直是整部剧以及小说中我最最喜爱的角色,这个时而疯癫时而正经的人,狂热地爱着自己的人生角色,却又能不时抽离尘世冷眼旁观,既纯粹又复杂,既鲁莽又细腻。我甚至年轻的时候专门将书中描述诗人的部分一句句调出来看,为他写过人物评论。&/p&&br&&p&诗人的原版扮演者Bruno Pelletier一开口就震慑全场。他魅力四射地横扫一切。在官方摄像版即98年的巴黎首演版中,Bruno出场的几句演唱几乎没有任何肢体动作,他就这么站在幕前,抛媚眼、挑眉毛,用辨识度极高的声音和适时的喘息换气,娓娓道来。仅此而已,却已霸气外漏(详见以下链接)。他的这般演绎,风头赶超主角卡西莫多。很多人看完出剧场后一路哼着&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rrurl.cn/55IEj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e temp des cathedrales》&/a&(即著名的开场曲及返场曲《大教堂时代》,此版Bruno版本)回家,不是没有道理的,歌声久久萦绕不能退却。但是你看完英语版还哼回家,个么,……,好吧只能说狮子头(即本剧作曲Richard Cocciante)写得太好了。&/p&&br&&p&反观本次来沪的英语版的AB角两位诗人,硬是把最有魅力的诗人演成了一个疯癫的戏子,没有哪怕一丁点诗人的城府和气质。相交于Bruno出场的淡定从容,英语版的诗人简直像是打了兴奋剂的猢狲。那位号称“帅哥诗人”的A角Dennis,仅以一个标准动作来表达一切复杂情感:双腿屈膝、双手托举。配上瘦骨伶仃的身材,此人活像一个快要散架的起重机,真是让人匪夷所思。&/p&&br&&p&《音乐爱好者》杂志对其的评述很到位:“诗人的扮演者将《大教堂的时代》唱得支离破碎,本应一气呵成却被莫名断句,那种咄咄逼人的气势顿时荡然无存。这位雨果的化身,在四百多年后仿佛置身于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中,而不是恢弘的巴黎圣母院。”原本,我以为《巴黎圣母院》剧中七角色最难以替代的是卡西莫多,却不料在诗人这儿遇到了滑铁卢。&/p&&br&&p&听一下B角诗人Tim的糟糕音准:&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rrurl.cn/30525w&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Où est elle&/a&&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rrurl.cn/30525w&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英文版&/a& 对比一下&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rrurl.cn/q5h1l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Où est elle》法语版&/a&。对比时另请注意,这段中由于法语唱词发音的关系,诗人的高音其实唱得很别扭,但是Bruno神奇地完成了!英语版的都是大开口音,音准还这么烂,无法忍受!&/p&&p&再献上98原版Bruno演唱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rrurl.cn/e6he35&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une》&/a&,惊天地泣鬼神!然后你会明白来沪英语版的AB角简直是臭狗屎。顺便说一下,视频中Bruno的乌黑长卷发是真的,另外不要再说他像迈克尔杰克逊了。&/p&&br&&p&为证明Bruno13年后实力不减当年,我没爱错人,再献上2011年Bruno在《巴黎圣母院》原版卡司告别演唱会上献唱片断&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rrurl.cn/4jhSg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une》&/a& 。依旧惊天地泣鬼神啊!&/p&&br&&p&&strong&卡西莫多Quasimodo&/strong&&/p&&p&原版中卡西莫多的表演者Garou有着独特嗓音和1米92的身高,仿佛就是为卡西莫多而生的特型演员。Garou本人又是个帅哥,因此即使扮得再丑也挡不住扑面而来的帅气。&/p&&br&&p&这次英语版的AB角卡西莫多外在条件都没有Garou适合这一角色,AB角的演绎方式也稍有不同。A角Matt不怕自毁声带地刻意模仿Garou的“烟斗嗓”,精神可嘉。然而一到高音区就露了馅,人家Garou这是浑然天成的音色,无论在哪个音区听上去都是一样的嘶哑而惨烈。而Matt辛苦地憋了半天烟斗嗓,一到高音区要么憋着唱不上去要么就原音毕露。并且,Matt的身高和脸蛋都差了Garou不是一个档次,导致被困在大转轮上的时候,脚都是腾空的,像小丑而不是怪物。没办法,这是硬伤,只能吃闷亏。B角Nigel的演绎倒是可圈可点,没有嗷嗷地学Garou,虽然不能堪称经典,但至少很自然。&/p&&br&&p&看一下&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rrurl.cn/2ppjn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arou的身高和身板&/a&,1米92不是吃素的。多有存在感的卡西莫多!英语版的小个儿卡西莫多,像是吃了爱丽丝仙境里面的缩小魔法药一样的,短了一圈。&/p&&br&&p&听一下Garou的原声,就是哑哑的,低频特别得特别。献上&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rrurl.cn/bj486z&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巴黎圣母院》花絮片断&/a&(绝对珍贵资料,我忘了当年怎么下到完整版的了)。让我们一起见证卸妆后卡西莫多扑面而来的帅气吧!!!&/p&&br&&p&再献上&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rrurl.cn/dzgHn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arou演唱会&/a&视频,简直是帅死了。&/p&&br&&p&&strong&艾斯梅拉达Esmeralda&/strong&&/p&&p&很多人不喜欢原班人马中演绎艾斯梅拉达的Helene(她并不是最初入选的演员哦)。号称法语乐坛流行治愈系天后的Helene,实在没有传统音乐剧演员的嗓音,演唱实力在这七人演唱班底中垫底。在《巴黎圣母院》花絮中,仅有她被狮子头Richard Cocciante纠正了发音和唱腔。因此,后来者要超越Helene的艾斯梅拉达,不是什么难事。&/p&&br&&p&难就难在,你遇到了我们这帮骨灰粉丝。&/p&&br&&p&英语版的艾斯梅拉达Candice,除了长相一般外,其他先天条件都优于Helene。唱腔上较之Helene奔放许多,一些Helene用假音的地方她都能轻松大嗓门放出去。但是唱歌不比嗓门大,老是大嗓门吼,韵味都被她吼掉了。在表演上Candice有个很怂的点。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迎合中国市场还是怎么地,硬是将波希米亚风情演成了东北大秧歌。《波希米亚人》前的那段舞哦,扭得极其别扭,配上艳红的灯光配上翠绿的裙子,手里再揣两块红手绢就能唱二人转了,之后还有一声淫荡的笑。相较之,Helene姐姐这段表演虽然比较平静,跳舞的部分只是粗粗带过,但是一叉腰,一走步,一眨睫毛,波希米亚风就吹起来了。客观地说,Candice的表演也不至于很差,但无功无过,让人讨厌不起来,也喜欢不起了。二字:无感。&/p&&br&&p&另外,纯粹个人癖好:讨厌英语中“Esmeralda”这个发音,对比法语发音,英语里面Esmeralda的“r”卷舌得很腻味。&/p&&br&&p&&strong&小百合&/strong&&strong&Fleur-de-lys&/strong&&/p&&p&原版的百合是个17岁的小姑娘,声音尖锐而纯净。虽然唱段不多,但是表演精准到位,唱方面也没有什么让人挑刺的地方。在跟艾斯梅拉达合唱&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rrurl.cn/j4s1o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eau comme le soleil〉&/a&(容我私心,这段从1分钟开始,之前是艾斯梅拉达和诗人的床戏,这段也超多人爱,小巧精致,表演传神)时,盖过了艾斯梅拉达。两人音色极其不同,但由于艾斯梅拉达的二声部声音较弱较柔和,因此和声却极为和谐。在英文版里,两个女声都很强势,和声时两声部像在抢戏,相冲。&/p&&br&&p&英语版中,小百合,音准音色都在艾斯梅拉达之上,发挥比较平稳。比较喜欢的是她唯一的一段独唱〈La Monture〉,表演方式跟原版大不同。为了显示百合的性情转变,英语版中小百合为爱争风吃醋,居然爬到了Phoebus的腿上,蹂躏其胸进而调戏他,尽情展露出凶残和诱惑的一面,更有戏剧张力,确实是不错的改编。&/p&&br&&p&至于微博上有网友说小百合唱得烂同时说爱死诗人的,我就无法理解了。要么你把角色搞错了?&/p&&br&&p&献上98原版小百合的独唱&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rrurl.cn/9mhnpk&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La Monture》&/a&,没有英语版那么放荡。各有千秋。&/p&&br&&p&&strong&主教Frollo&/strong&&/p&&p&原版主教Daniel大人绝对是功底深厚。98首演后14年的今天原版人马再度献唱。已经是花白头发老爷爷相貌的Daniel大人,声音依旧浑厚扎实。更可怕的是,他会分裂术。将声音关掉,你会发现他活脱就是一个慈祥的老爷爷,在演唱会上一直保持咪咪眼微笑着。闭上眼睛听他唱,又活脱一个阴暗扭曲的主教形象。&/p&&br&&p&在此,隆重献上剧中最最最有名的唱段&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rrurl.cn/kx4y8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Belle》&/a&(原卡司演唱会版本)。大家可以看到卸妆的卡西莫多、主教和Phoebus。三个男人,两个190+的人加一个185+。注意看Garou的胸毛,我头一次不讨厌身上长毛的男人哦!而且觉得这身毛特别适合他,长得恰到好处。&/p&&br&&p&有个网友点评的极其到位:卸下妆容,三人印象大逆转!怪人挺拔而清秀,神父眼带慈爱,腓比斯颓废的外表下仍是一股清亮的嗓音~!不过我最爱的还是不知姓名的吟游诗人~&/p&&br&&p&额 不知姓名……好吧&/p&&br&&p&英语版的主教,唱得真的不错。除此之外,就是长得比较阴暗,没有Daniel那么喜庆温暖,不过这角本身也不需要喜庆脸。由于他的演唱水准远高于其他几人,因此合唱时又显得不和谐了。特别是他跟诗人合唱第二幕开场曲《Florence》,惨不忍听。英语版这两个诗人的破功底,哪里是主教的对手。甚至没有主教的帮忙,B角诗人调都有点抓不准了。搭上个不怎么地的对手,真是对演员的考验啊。&/p&&br&&p&在此献上98原版&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rrurl.cn/9QMl2z&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lorence》&/a&,完美的和声。然后看过英语版的你会彻底把英语版诗人打成炮灰。另,这段歌词意味深长:圣经摧毁教堂,而人杀死上帝。&/p&&br&&p&&strong&菲比斯Phoebus&/strong&&/p&&p&原版Patrick是个标准男高音,这人本身就喜欢炫技,长的也有一点浮夸,所以角色跟他契合度很高。英语版的Phoebus,音色也是很浮夸的,高音唱段也能胜任。《Dechire》就表现得不错赢得满堂彩。然而,细节才见真功夫。Phoebus跟艾斯梅拉达的那段床戏《La Volupte》才是真正的考验。不出所料,英语版Phoebus在处理“Destiny”这个高音的时候,走音明显。Patrick厉害就厉害在,十几年来,在杂七杂八的场合演绎的《巴黎圣母院》唱段找不出一点毛病,而且每次都要炫技,每次还都炫得不一样。&/p&&br&&p&在此放上原版的Patrick独唱段落&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rrurl.cn/emhF5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Dechire& &/a&。对比一下英语版的有偏差的音准&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rrurl.cn/cgRS4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迷途知返&&/a&。&/p&&br&&p&有功底,才有资本浮夸。&/p&&br&&p&另外,纯粹个人癖好:讨厌英语中“Phoebus”这个发音,对比法语发音,英语里面Phoebus的“u”发得很山寨。&/p&&br&&p&&strong&丐帮主Clopin&/strong&&/p&&p&由于这个角色本身就相对不是非常重要和出彩,对本来的演员也无太大感情,因此无法有过多评论。但总体来说这次的两Clopin还是远不及原版。当唱段的旋律性不是那么强时,英语版Clopin就露了马脚,由于找不到音准他们几乎是在念唱词。这个严重的问题同样发生在诗人身上。特别是B角诗人,在唱〈La Fete des fous〉之时,简直是没有音准可言。让初次听的人,以为这段就是念白而已了。这种水平有点烂出底线了。&/p&&br&&p&另外,英语版Clopin也没有像法语版的小黑黑那样,到处飚高八度。&/p&&br&&p&&b&对卡司的总结:&/b&&/p&&p&与我同去的一朋友,看了半场,走了,说没什么好听的。如果之前没有十年对该剧的了解和喜爱,如果不知道《巴黎圣母院》能够被演绎到怎样的高度,估计我也不会给这部剧打高分。以此来看,要完成一部伟大的剧,真是哪个环节也不能疏漏。纵然狮子头和墨镜兄(本剧词作者:Luc Plamondon)搞出那么赞的东西,如果演员差一点,那整部剧就砸了。也难怪此剧后无来者,原版的功底和诠释都太过完美又太有个性,定下了后人难以模仿和超越的基调。对于心中烙下原版刻痕的骨灰粉丝们来说,新的演绎的确较难以接受。就像你跟你爸妈生活了十年,突然有一天小区里一对老俩口操起一口外语认你做儿子/女儿,你怎敢认亲爹亲妈呢。&/p&&br&&p&&strong&&u&有水准的吐糟及无尺度的花痴部分结束。&/u&&/strong&&/p&&p&&strong&&u&下面是有关该剧除卡司部分的一点讨论,以及其他对音乐、音乐剧及舞台艺术的疑问和思考:&/u&&/strong&&/p&&br&&p&&b&为什么原版和声那么和谐而翻版那么挫?&/b&&/p&&p&除了已被吐槽过的音准失准问题,音量的问题也值得探讨:两声部时,旋律声部一般要更强一些。三声部时,譬如三音和弦do mi so,mi就要轻一点。但是不知道唱歌的人喜欢抢戏还是怕自己不唱响点会被带走,总归要飙音量。媒体宣传时总喜欢用“飙歌”一词,殊不知多么业余。还是那《巴黎圣母院》举个例子,前面的那段《Belle》是正面的,现在听个&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rrurl.cn/chtMjh&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反面教材的《Belle》和声&/a&,是韩国版的,卡西莫多出来会比较惊悚,而艾斯梅拉达不停自摸隆过的胸。男女老少都有个心理准备。&/p&&br&&p&&b&现场版比DVD版看起来爽在哪里?&/b&&/p&&p&由于原版的烙印过深,因此即使是原班人马的再度演绎,骨灰级粉丝也会挑出不少刺来。这就是舞台上的演绎能经久不衰的原因。所有的细节——一个尾音、一个撇嘴、一个手势、一个迷眼——都是剧迷们往返剧场、再三品味的不二原由。舞台拥有电影无法拥有的现场感和未知数,以及随之带来的紧张和惊喜。这也是为什么舞台剧作可以经久不衰演绎十几二十甚至几十年的根本原因之所在。电影翻拍周期很长,还需巨大的精力和财力。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音乐剧和一切舞台艺术一样,每场演出都是一次重新演绎,都需要再创作,也需要观众的不断欣赏和点评。有人批评所谓的骨灰级粉丝无法摆脱成见而接受重新演绎的版本。作为资深粉丝来说,对剧作被再演绎和再创作的宽容底线在哪里呢?&/p&&br&&p&&b&又为什么很多人觉得DVD反而比现场好看很多?&/b&&/p&&p&透过最近观看的几个演出(DVD以及现场),突然意识到现场拍摄和剪辑艺术对演出的美化效果实在是太厉害了。之前在Maolive看一场showcase,就是普普通通一个五六人的band,场面不大,主唱也嫩得很。但是从摇臂里面一看,现场感和贵气程度立马提升好几个档次。在现场看《巴黎圣母院》也是一样,由于剧场太大,看不到很多表演的细节,特别是坐在山上的朋友们。即使带着望远镜也难以捕捉埃及眼线、青筋暴起和小兰花指(爱诗人的人们你们懂的)。&/p&&br&&p&因此,这就引发了对于“还原演出真实”的问题。有人问,说一场音乐会,或者一首录音,怎样的修饰才是最好的?答案很难说,有的人就喜欢修得没有瑕疵,但是音乐界普遍推崇的是对原声的还原。这我也认同,但问题是,原声是什么?歌者自己听到的音色和你我听到的都是不同的,在厕所唱和在录音棚唱也是不一样的,在剧院的每个角落听到的也都是不同的。那么什么才是对声音的还原?同理,什么才是对一场演出的真实还原?拍摄和剪辑到底是对演出的美化还是彻底还原?&/p&&p&&b&为什么《巴》剧翻版口碑差且没有法语复排版,而《剧院魅影》却正相反?&/b&&/p&&p&对于《巴黎圣母院》粉丝来说,最残酷的事情是,在略显山寨的英语版演出同时,法语原班人马在巴黎的Bercy体育馆举行了三场《巴黎圣母院》的告别演唱会,以宣告这个经典版本的《巴黎圣母院》永远成为回忆。&/p&&br&&p&有去现场膜拜的爱音客传回了视频和照片。十余年过载,尽管诗人Bruno已年过半百双鬓泛白,但声音依旧磅礴而妖娆,丝毫不减当年。但原版过于华丽并非是后继无人的理由。这体现的恰恰是法系音乐剧产业相对纽约和伦敦的不成熟之处。相较之,韦伯的《剧院魅影》在这点上就似乎无人能及。《剧院魅影》经久不衰近三十年,每个剧院的每一任魅影都是角儿,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创新之处,不少魅影得到了全世界乐迷的普遍认同。在2011年的《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最后,居然有五位魅影共同登台献唱,老中青三代,几乎不分上下又各有千秋,实属不易。不愧为世界四大音乐剧之首。&/p&&p&&b&&br&如何评价媒体和非骨灰级观众对此次英文版《巴黎圣母院》的评价?&/b&&/p&&p&从再创作的角度上来说,此次英语版的《巴黎圣母院》绝对算不上成功。虽然它得到了一些在我看来比较门外汉的观众的认可。也正是中国起步晚、不成熟的音乐剧市场,使得二三流的剧团也倒能够征服一批观众,只要马脚不露得大到绊人摔跤,都能得到褒奖。不过其中水分多少,各自心中有数。&/p&&br&&p&在主流媒体中也未见到任何切中要害的剧评,因为发的都是公关稿,你们懂的嘛。&/p&&br&&p&对该剧真正到位的剧评都在民间。&/p&&br&&p&大言不惭说,就在这里。&/p&
终于在知乎找到一个能让我充满信心来回答的提问了!!!谢谢题主!我2011年看了两遍英文版《巴黎圣母院》。带着骨灰粉丝的心态和观察,以及半专业音乐人的批判精神,当时写下详尽剧评,具体分析了英文版(AB角)和原卡司DVD版的优劣,并附上许多视频链接用…
突尼斯小贩自焚事件。&br&&br&日,突尼斯一个26岁的年轻人,默罕默德布瓦吉吉在街头当小贩,与城管起了冲突,摊子被砸,人被打,不断上访要求收回摊子却被置之不理,&br&最后在政府大门前泼油自焚。&br&这件事真的很小,翻看当年12月17日的新闻,甚至连中东的半岛新闻都没有刊登任何消息。&br&&br&此事作为引线,由此引发的阿拉伯之春愈演愈烈,引发阿拉伯之冬,全体阿拉伯国家都被波及到了,几乎无一幸免。&br&&br&我大概介绍一下阿拉伯之春,貌似很多人都不了解,此事的影响实在深远。&br&&br&&b&突尼斯&/b&:布瓦吉吉自焚后,视频传到了推特上,引发了民众的不满,从12月底,不断有人上街抗议游行,因为经济的衰退,政府的腐败,通货膨胀等;抗议者与警察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甚至造成了几十人的伤亡,有人开始模仿布瓦吉吉自杀,到了1月初,学生与教师也走上街头进行罢工抗议,同时,突尼斯境内的近8000名律师同时罢工,总统本阿里在多次镇压无效后开始实行宵禁以及部署了军队,1月10日,本阿里宣布关闭境内所有学校与大学,在此之前他已经开除了多名内阁官员。但局势已经完全不受控制了,1月14日,本阿里无奈逃往沙特,结束了他23年的执政生涯,国内成立临时政府,对本阿里展开国际通缉。因茉莉花为突尼斯国花,史称“茉莉花革命”&br&&br&&b&埃及&/b&: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成功后,总统候选人埃尔巴拉迪就说埃及有可能出现“突尼斯式爆发”,但没人重视。然而1月25日,埃及就出现示威浪潮,此时离本阿里逃往沙特仅过了11天,当时正值法定警察假日,示威活动基本没受到阻挠,超过100万人在开罗和亚历山大参与了示威,部分人带了突尼斯国旗以明志,要求穆巴拉克下台,要求军政府解散,这次冲突造成了上百人死亡。&br&穆巴拉克一度封锁网络,实行宵禁,但还是没有好效果,最终他妥协了,他宣布他与他儿子不会参加竞选总统,并于2月11日辞去总统职务。&br&政府当时允许士兵对示威民众自由开火,但军方以“保护人民”为由而拒绝了。(其实是托词,后来军方镇压穆兄会支持者时候就不说保护人民。)&br&次年6月,穆巴拉克被判处终身监禁。&br&这次示威活动后期成为了骚动,甚至有歹徒洗劫了埃及博物馆,部分文物遭到损坏,甚至包括木乃伊。&br&之后自由派,穆兄会与军方轮换掌握政权,每次更迭都是骚乱示威与流血抗议。&br&&br&&b&利比亚&/b&:突尼斯与埃及的成功政变鼓舞了利比亚人,2月15日,利比亚发生大规模反政府抗议活动,3天后,反对派控制了第二大城市班加西,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利比亚反对派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973号协议,设立禁飞区,两天后,法国,美国,英国开始轰炸卡扎菲部队。来自欧洲和中东的27个国家加入了此干预活动。10月20日,卡扎菲在苏尔特被射杀,第一次内战结束。&br&值得一提的是,卡扎菲死后,各地军阀与部落皆不服从临时政府,班加西等地宣布自治,次年9月11日,班加西大火事件,美国大使死亡。&br&利比亚第二次内战直到今天还没结束,死亡人数与难民人数还在不断上升,成百上千万难民逃往欧洲。&br&&br&&b&也门&/b&:1月中期抗议开始爆发,抗议修宪与腐败,要求萨利赫下台,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卡曼呼吁了2月3日的“愤怒日”,数万人走向街头抗议。与此同时,亲政府的团队也开始示威力挺萨利赫。但因为突尼斯与埃及的胜利,4月23日,萨利赫接受了海合会的调停,辞去了总统,但后来又反悔,拒绝签署辞职协议。6月3日,萨利赫在清真寺遭到炮击,随即前往沙特疗伤。9月4日,也门爆发最大规模抗议,9月23日,萨利赫回国,11月23日,萨利赫辞职。&br&说一下后续,3年后的2014年,也门陷入教派战乱,伊朗支持的什叶派胡赛武装攻下总统府,同时逊尼派激进基地组织也趁机扩大地盘控制石油产区,政府军则相机反攻,整个也门陷入三支军力大混战,平民死伤惨重。2015年3月底起,沙特和埃及为主要力量下集结了十余国逊尼派联军,开始进攻也门胡塞武装地区,战乱中多国撤侨。&br&&br&&b&叙利亚&/b&:抗议活动于1月26日开始,示威者呼吁政治改革,初期并未发生大规模冲突。3月15日,数千示威者开始在大城市集会,第二天,网络上流传数千烈士被逮捕的说法,之后示威活动开始愈演愈烈,4月18日,十万人静坐霍姆斯广场要求阿萨德下台。到7月,政府开始用极端手段对付示威者,8月,大量示威者遭到射杀,政府军声称打击的是武装分子。与此同时,反对派已经形成多股势力。联合国拟制裁阿萨德政府,被中俄否决。&br&之后isis乘乱进入叙利亚发展,势力随即迅速庞大起来。截止到16年8月,内战还没结束,数百万人因战争沦为难民,逃往欧洲。&br&&br&&br&&b&巴林&/b&: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巴林主要为教派斗争。2月14日开始,受突尼斯革命的影响,示威者开始走上街头,要求公民更多的政治权利与取消逊尼派特权,之后部分什叶派示威者提出了推翻瓦哈比派王室的要求。2月17日,巴林出动军队镇压了示威者,3月14日,沙特与阿联酋1500名军警进驻巴林帮忙平乱,以维护瓦哈比派王室。之后哈马德国王宣布3个月紧急状态。&br&这些示威者大部分还是要求教派平等以及抗议来自巴基斯坦的逊尼派移民。&br&结果巴林取缔了国会最大的反对党,并抓捕了多名煽动示威的人员。&br&次年10月30日,巴林宣布进入紧急统治状态,禁止一切集会活动。&br&&br&&br&&b&阿尔及利亚&/b&:示威活动一直存在,但受到了突尼斯革命的影响,民众开始激进起来,抗议者初期仅要求政府降低粮价,但后期更多开始针对总统阿卜杜拉,要求其下台。民众甚至模仿突尼斯人以自杀明志。&br&1月22日,反对党与警察发生了大规模冲突,19人伤亡。2月3日,总统宣布废除国家安全法,电视台等媒体向政党开放。2月22日,19年的紧急状态法令被废除。同时,阿尔及利亚预备修宪。&br&&br&&br&&b&伊拉克&/b&:抗议紧跟着突尼斯革命,在初次抗议便造成了45人死亡,一些抗议也包括对沙特干预巴林的不满。为了防止动荡,总理马利基宣布不会参选第三任期。但示威依然在持续,抗议政府腐败与外国势力干政。isis也借此壮大,随即夺得多处区域,3年后,以成为伊拉克境内第一大反对派势力。&br&&br&&br&&b&科威特&/b&:2月初,发生多起反政府和平集会,示威者要求首相纳赛尔下台。因为示威相对温和,并未发生流血冲突。11月28日,纳赛尔领导的内阁集体辞职。&br&之后国防大臣贾比尔担任首相,政坛多次动荡。&br&&br&&br&&b&加沙地带&/b&:由于哈马斯支持的穆兄会,在军方推翻穆尔西后,埃及对加沙地带实行封锁,境内开始清洗巴勒斯坦人,并摧毁了多个作为生命线的走私隧道,对加沙渔民进行封海处理。&br&以色列也在11年与14年先后发动军事打击,哈马斯死伤人数上万。&br&之后哈马斯支持者对以色列制造多起恐怖袭击,以色列则封锁了阿克萨清真寺作为回应,巴以局势彻底恶化。&br&&br&&br&&b&以色列&/b&:因埃及的局势动荡导致极端主义开始膨胀,大批人士在戈兰高地试图冲击以色列占领区,军队以开火回应。&br&国内也开始发起游行抗议活动,初期为小规模,后于7月中旬发生帐篷抗议事件,抗议规模迅速扩大化,每周都有近10万人游行。初期为抗议高房价,后扩展为减税,提薪,增加休息日等问题。&br&&br&&br&&b&吉布提&/b&:1月28日,受到突尼斯革命影响,政府宫外出现示威者,要求总统奥马尔不再连任。&br&2月19日,冲突升级,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冲突,出现人员伤亡。&br&3月11日,安全部队破坏了抗议逮捕了反对派主要领导人,抗议失败。&br&&br&&br&&b&马里&/b&:利比亚内战导致大量武器四处流散,增强了基地组织北非分支的实力,北非不稳定因素大幅上升。图阿雷格分离主义者在圣战分子帮助下趁机控制了马里北部地区,称阿扎瓦德独立国。稍后基地组织和西非统一圣战运动等圣战者又击败图阿雷格人,控制了马里北部。2013年1月,基地组织继续进攻南方,法国出兵协助马里政府作战,迅速收复北方主要城市,但局部冲突不断。&br&&br&&br&&b&毛里塔尼亚&/b&:示威活动于2月26日开始,其本身并没有任何政党或部落的支持,仅要求总统下台。之后政府逮捕了主要的组织人,封锁了部分社交网络。&br&&br&&br&&b&沙特阿拉伯&/b&:几乎没有受到影响,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作出了经济让步,批准妇女部分投票权,但仅限于字面上。&br&&br&&br&&b&阿曼&/b&:2月25日,第二大城市苏哈尔发生大规模游行,首都马斯喀特也爆发了示威游行,与其他中东国家不同的是,示威者的政治诉求是重组内阁,为私有企业加薪,并未要求国王卡布斯下台。部分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冲突,为缓和局势,国王卡布斯宣布解散所有内阁,给予议会立法权,并作出经济让步,对所有私有企业雇员加薪百分之四十三。&br&&br&&br&&b&摩洛哥&/b&:2月20日起,民众展开民主示威活动,要求宪政改革。3月9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宣布宪政改革,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将国王权力移交总理与国会。7月1日,全民公决新宪法,摩洛哥以和平方式进入君主立宪制度。&br&&br&&br&可以看到,阿拉伯之春绝非一个单纯的民主示威活动,其中参杂了不同的教派冲突,国内外势力冲突,世俗派与宗教派的冲突,王权与神权的冲突,王权与相权冲突,甚至是部落间利益冲突等等等等,各国间的示威活动也都不尽相同。&br&&br&之后isis的兴起,难民潮涌入欧洲,恐怖袭击成为新常态,英国脱欧等等事件,都是阿拉伯之春的后续引申,这件事的影响直到现在还没结束。&br&&br&一件事情的影响,不单单要看其本身的大小,更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突尼斯小贩自焚事件。 日,突尼斯一个26岁的年轻人,默罕默德布瓦吉吉在街头当小贩,与城管起了冲突,摊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贝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