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流青山不在绿水长流含义悲,是什么含义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苏州学年期末高一语文试卷讲评(共35张)讲义.pptx 35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苏州学年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讲评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纸光是金色的,是那种也许还未打磨或打磨过了又随着光阴的 ▲  越来越朴实、贵重的金色。那些书油墨都很 ▲,很清新。它的有些灰旧的沉默的色泽和铅字,太与内容▲ ,太至情至美地和谐了。
A.流失 纯正 浑然一体
(流逝:多指光阴的消逝;
流失:大多用在水土、文物、人才的消失。
香纯:气味、滋味香而纯正;
纯正:纯粹,纯洁正当。
浑然一体: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
水乳交融: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互联网+”不仅推动了农产品供需两方直接对接,实现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也渐渐地、深刻地改变了农业这个传统产业的质量。
B.防止考生作弊的手段已从道德层面延伸到技术层面,手机探测仪、录像监控设备等将对防止考生作弊起到震慑作用。
C.覆盖城乡的文化设施网络已基本建成,但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总体水平仍然较低,距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D.每次大考前的学习无疑都是紧张的,这就需要我们有很强的心理调适能力。难道我们能否认考前复习最忌心浮气躁吗?
搭配不当,“质量”可改为“面貌”
删除“防止”
结构混乱,应为“距离……还很远”或“和……还有较大差距”。
3.下列句子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句是
A.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审美兼顾了对象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  ▲ ,▲ ,▲ 。▲ ,▲ ,▲ 。所以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观认为自然环境美,美在生态文明。
①当代的自然环境审美,自然属性中彰显了生态性
②这两者的统一实质就是自然的文明化
③自然属性是自然美的基础
④综合起来就是凸显了生态文明的内涵
⑤社会属性即自然物对人的以“居”为核心的生活的意义
⑥社会属性中强调了生态性之于人的意义
A.①⑥④③⑤②
B.③⑤②①⑥④
C.③⑤④①⑥②
D.①⑥②③⑤④
5.下列有关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六义”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B.欧·亨利是世界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的常春藤叶》。其小说结尾出乎意料,合乎情理,被称为“欧·亨利式结尾”。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中的“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而“传”指史书中的人物传记,如《陈涉世家》。
D.杜牧,晚唐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的《阿房宫赋》一文借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晚唐统治者发出警告,表现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传”是解释六经的著作)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智力:智慧和力量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不必:没有必要
B.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杳:没有音信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趣:往,赴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D.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厥:其,代词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c(不必:不一定;杳:远得不见踪影;望:农历每月十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罗隐,字昭谏,钱塘人也,善属文。恃才傲物,尤为公卿所恶,故六举不第。时长安有罗尊师者,深于相术。隐以貌陋,恐为相术所弃,每与尊师接谈,常自大以沮之。及累遭黜落,不得已始往问焉。
罗隐,字昭谏,是钱塘人,擅长写文章。他倚仗自己的才能轻视他人,很被达官贵人忌恨,所以六次参加科举考试都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香港挂牌论坛高手>手机报码室开奖结果手机版>香港挂牌生肖之全
欢迎来到香港挂牌论坛高手!
香港挂牌论坛高手退伍军人凭退伍证领取三种补贴!符合条件
阔绰
绮丽
不久
柯南剧场版《零的执行人》即将上映!江户
明日至14日西安市降雨又降温
如何改善游泳肩及其恢复 泳姿是致肩疼主
伯母
哺育
故意
补交
藏语
笔端
笨蛋
首尾
发髻
车夫
极端
厌恶
编导
讲解
24小时热门排行
24小时推荐排行
权重4 联系QQ:(联盟勿扰)
合作媒体: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香港挂牌论坛高手
闽ICP备号-1&&苏公网安备 26号林淞月老师讲绝句 - 美篇
/&&&&林淞月老师讲绝句
扫码分享到微信
林淞月老师讲绝句
绝句的写法第一讲·绝句的起源和发展  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探讨诗词,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绝句。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七绝和五绝。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5个基本知识:1.绝句的起源及发展历程2.古绝与律绝的区别3.绝句的表现形式特点4.绝句的格式5.绝句的对仗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一、绝句的起源及发展历程绝句与律诗,基本上是在唐朝时代逐渐产生并定型的诗体;先有律诗还是先有绝句,目前尚无查考和论据。有绝句起源于律诗一说,绝句,又叫截句、断句。其格律关系,可视为分别截取律诗的某两联而构成,有截取律诗的前两联,也有截取律诗的后两联,或截取律诗的中间两联,还有截取律诗的首尾两联。为了押韵的关系,截取律诗首尾两联的居多。实际上在唐代律诗产生之前,就已经有绝句了。至于这种形式的歌谣,历史更为遥远,甚至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的《逸周书。周祝》篇,汉魏南北朝也多有五、七言形式的歌谣,南朝徐陵编《玉台新咏》收录有《古绝句》,其他的文人创作有梁简帝《夜望单飞雁》,北齐魏收《挟瑟歌》 以上例子大体具备了绝句的押韵形式,只是尚未严格律化而已。至隋,律绝开始出现,无名氏《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和唐以来的绝句已完全一样。对于绝句的起源,我们大体知道着点就行。接下来我们看第二个问题:二、古绝与律绝的区别先分析两首诗【登庐山五老峰】李白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请标出 这首诗的平仄,然后分析 符合 替对沾 要求说出这首押的平声韵还是仄声韵?像这种虽然押平声韵,但是不符合粘替对的,有三平尾 、三仄尾的绝句,我们称之为古绝。再看首《三绝句》其二杜甫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大家看这首诗押的是平声韵?还是仄声韵?即不符合粘替对,还押仄声韵,对吧?像这种不符合粘替对的,押仄声韵属于古绝。大家明白了古绝的特点了吗?一句话:不讲究平仄格律的称"古绝"。好 我们接着看【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北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大家标出平仄来,分析一下符合粘替对要求吗?找出韵字 ,看属于平水韵的哪个韵部里面的?(十灰)像这种符合替对沾要求,又押平声韵,韵字在同一韵部里的绝句,我们叫它律绝。后人把唐以来有严格格律的绝句名为律绝,唐以前的没有严格格律的名为古绝,他们之间的过渡名为拗绝,其发展顺序为,首先是古绝,其次拗绝,再次律绝。每首绝句,只有四句,也分五言和七言两种。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绝句简称"七绝",不讲究平仄格律的称"古绝"。三、绝句的表现形式特点绝句的表现形式特点,与律诗差别较大。绝句字少,其"体形"之小,则决定了必须以灵活灵动来发挥特长。写绝句必须要以灵动为要写作主格调,这是由其体裁特点所决定的,字少,没那么大的铺排空间,不允许你从容地渲染个够再发挥情绪。所以,其凝练性要求更高,而且要句句精警,吸引眼球。其结构特点又体现不同的形式。绝句就是以最经济的创作手法,描出所写对象中最精彩的一段或一方面。举例从军行·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这首诗就是以最经济的创作手法,描出所写对象中最精彩的一段或一方面典型例子。充分暗示了唐军的士气和威力。七绝和五绝也存在着差别,七绝是诗之精灵。认识其特点,才能更好地掌握其写作规律,也使之写作训练有迹可寻,有规律可言。至于五绝呢,比较不好说了,这种形式的诗格更象是一种"返朴归真"。五绝个头最小(仅20字),却反而不适合以灵取胜了,以小见大才是它的特点所在。诗写到五绝,反而要一字压千斤,个头虽小,要求却反而是一种凝重和大气。这种"返朴归真"之高境界高难度,是近体诗中最难掌握的!不懂诗的人往往觉得它字最少,所以好写,其实正相反。钻石个小,其华丽大气,却远胜一块巨大的石头。
四、绝句的格式绝句的格律,有四种格式,分为五言、七言的平起式和仄起式,举例如下:1、 平起首句不入韵为正格五言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2、 平起首句入韵为别格五言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七言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3、 仄起首句不入韵为正格五言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4、 仄起首句入韵为别格五言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正格绝句首句不入韵,只需二、四句末一字押韵即可;别格绝句,即首句平声收尾,其句末字须入韵,也就是说一、二、四句末字押韵,以构成和谐而美妙的音乐性。&五、绝句的对仗一般地讲,绝句可用对仗,也可不用对仗,是否用对仗完全是自由的,不强求。不对仗的例子: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卢纶·塞下曲(第二首)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如果视为截取律诗的中间两联,就可以全诗用对仗,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李益·塞下曲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反之,如果视为截取律诗的后两联,则前联对仗而后联不对仗,例如: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又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绝句如果用对仗,往往用在首联。&&例:&八阵图/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郿坞/苏轼&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些基本知识吧!谢谢大家。&作业:一&辨别题标出下面两首诗的平仄,然后辨别&,那首诗属于古绝,那首诗属于律绝?《过燕支寄杜位》岑参&燕支山西酒泉道,北风吹沙卷白草。长安遥在日光边,忆君不见令人老。《赠花卿》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二&回答题阅读下面这首绝句,回答&这首绝句&&属于仄起入韵式还是平起入韵式?《长门怨》李白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三&填空题,并标出诗题&和作者&(一)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二)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待续……
绝句的写法第二讲---七绝的风调与特点: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5个基本知识,现在我们大家一起回忆一下都是什么:1.绝句的起源及发展历程2.古绝与律绝的区别3.绝句的表现形式特点4.绝句的格式5.绝句的对仗&这一节课我们学习2个内容:1.七绝的风调:2.七绝的特点:(七绝的通俗性、七绝的含蓄之美、七绝的语言精炼婉转特点 )好,我们先看第一个内容1.七绝的风调:什么叫风呢?这里的风可不是东南西北风哦,这里的风就是七绝必须具有抒情特色。换句话说七言绝句最适合抒情。什么叫调呢?调就是指必须严格遵守格律,适于歌唱(唐代的七言绝句&,是可以用来教坊谱曲歌唱的,宋代另当别论了。)具体地说七绝诗要平仄严格,没有拗体,全部押平声韵。下面我们用具体的例子来加深理解:《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我们分析一下:全诗由"笛声"写起。袅袅如丝、悠扬婉转的笛声,不知自何处飞起,所以首句采用疑问的句式。笛声时断时续,似有若无,故有以"暗"字冠于"飞"字之上。接下一句写笛声随风声灭,洒满了整个洛阳城。"散""满"二字,用得极为妥帖,利用"通感"的修辞手段,将听觉通于视觉,形象地写出了夜阑更深,笛声飞扬的环境气氛。第三句笔锋一转"此夜曲中闻折柳"将笛声的内容点明。《折杨柳》是汉横吹曲,内容多表现离愁别绪。从"闻折柳"三字即可以想见那笛声的深沉哀婉了。处于春夜良辰,客居异乡的旅人自然会生寂寥索然之感,更何况又听到那忧伤如诉的曲调,怎能不触动远别家园的游子那一副思乡的柔肠呢?所以第四句自然而然便用"何人不起故园情"的反问句式作结。整首诗诗缓缓写来,不急不徐,深切地表达了对故乡眷念的感情。这首诗就合乎"律绝风调"的要求。全诗抒发了一种荡人心神的乡思,柔情如水,感人至深,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就全诗的形式音韵来说,其一,基本上合于平仄规定;其二,全诗押平声韵,语调舒长,不升不降,适于吟唱;其三尾句以问句结之,以便一唱三叹,更能收到"语近情遥"、"有弦外音,使人神远"(沈德潜《唐诗别裁》)的艺术效果。总结:一:律绝最适合抒情,二:律绝格律要求严守。这样的例子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大家以后在阅读的时候要细细品味一下,看看是不是我们讲的那样适合抒情和格律严谨。下面我们在学习一下第二个内容:2.七绝的特点:第一个特点七绝的通俗性我们欣赏一下赵师秀写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首流传非常广哈,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这诗里最后一句,很经典。"闲敲棋子落灯花"一种悠闲自得的心境哈。这首诗读来流畅顺口,自然而然,生活气息特别浓厚。我们看不出有什么刻意雕琢堆砌的痕迹,娓娓道来如说家常。好,这就是我们要认识的"七绝"体裁的另一个特点---通俗性。所谓七绝的"通俗性"不等于平时说话时的那种口语。它明白、流畅而顺口,使人一看就知道啥意思,不用去翻字典查典故,不用多去转脑筋琢磨诗句到底写的是啥意思。也就是说,可读性强,易上口,字面不艰涩,好懂。但是这种"通俗"却非真俗的。我们看这首《约客》,前两句就采用了比较工整的对仗。整首诗,也是严格按照近体诗的格律而来,该"对"的地方对上了,该"粘"的地方也"粘"上了。合辙押韵。写七绝,通俗流畅性是比较明显的特点,我们可以试着读一下那些前人的七绝名篇,基本都具有这样的特点。那么我们下笔的时候,就不要故做深沉地把七绝写的那么艰深难懂了,尽量少"引典",特别是那些多数人都不很熟悉的典故,尽量不要引用。如果真的想引用,就引那些妇孺皆知的典故。这一点,一定要注意。七绝,写的就是一时一刻的感想和印象,它不需要那种深刻的反思沉思严肃思。篇幅所限,你想深也深不下去呀,厚也厚不起来呀,不如就地取材,触景生情,即情起句。比如这个《约客》,那就是说作者约了客人,客人却没来,在那闲等的无聊,闲听外面淅淅沥沥地下着雨,敲敲打打地玩弄一下棋子,看着那灯花一绺一绺地滴落,喀嚓地给个镜头,就是这么个画面----一闪念的写照!总结:七绝的特点:通俗性,七绝适合就地取材,触景生情,即情起句七绝的第二个特点是含蓄性含蓄的意思就是:(言话、诗文)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对于律诗也好绝句也罢含蓄无外乎就是做到笔尽意不尽。也就是把你的诗延伸到句号以外无穷远,给人留有想象余地。。。不能说满了。我们看例子:
黄鹤楼 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首诗:这是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叙事中略加点染,写出柳如烟,花似锦的一派春光,无情言,但惆怅之情跃然纸上。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三四句着意写友人走后舟行帆远,天际水流的情景,第三句诗人久伫楼头,凝目远望,心绪万千,此后如何?他并没有说明吧?只写到惟见长江天际流,然而悠悠不尽的天际流水又能容得下读者多少黯然神伤的联想啊?在此诗人不是赤裸裸地倾吐自己的情感,也不是客观的描写自然景物,而是情感和客观景物完全的结合在一起。再分不清哪是写景,哪是写情了。这首诗如此平淡自然,含蓄之深令人神往。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的图画。"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呀!含不尽之意在句号之外。那么我们下面再欣赏一首李白的诗,进一步理解绝句"含蓄"这一特点:越中览古 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首诗: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勾践还宫的情况。消灭了敌人,雪了耻,战士都凯旋了;由于战事已经结束,大家都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了出来。越王回国以后,踌躇满志,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花朵儿一般的美人,就占满了宫殿,拥簇着他,侍候着他。"春殿"的"春"字,应上"如花",并描摹美好的时光和景象,不一定是指春天。只写这一点,就把越王将过去的卧薪尝胆的往事丢得干干净净表达得非常充分了。都城中到处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是多么繁盛、美好、热闹、欢乐,然而结句突然一转,将上面所写的一切一笔勾消。过去曾经存在过的胜利、威武、富贵、荣华,现在还有什么呢?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这一句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慨叹出之。过去的统治者莫不希望他们的富贵荣华是子孙万世之业,而诗篇却如实地指出了这种希望的破灭,这就是它的积极意义。诗篇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一般地说,直接描写某种环境,是比较难于突出的,而通过对比,则获致的效果往往能够大大地加强。所以,通过热闹的场面来描写凄凉,就更觉凄凉之可叹。如此诗前面所写过去的繁华与后面所写现在的冷落,对照极为强烈,前面写得愈着力,后面转得也就愈有力。为了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诗人对这篇诗的艺术结构也作出了不同于一般七绝的安排。一般的七绝,转折点都安排在第三句里,而它的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这种写法,不是笔力雄健的诗人,是难以挥洒自如的。这个写法,我们目前还不学习,今天只学习如何是把诗意延伸到句号之外,也就是学习他人写诗如何含蓄的。就这首诗来说,作者并没有把这首诗的抒情主题,直接的告诉大家,而是通过盛与衰的强烈对比中,含蓄的透漏了诗的主题,给我们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从以上两首诗的分析,我们基本了解七绝最主要的特点必须讲究含蓄 ,所以我们在以后阶段学习创作过程中,必须把诗意意思延伸到句号之外。总结:诗忌直露,贵在含蓄。律绝,因字少,不允许有更多的笔墨去写表述许多内容,所以含蓄尤为重要。七绝的第三个特点是语言精炼婉转《劳劳亭》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我们还是一起来分析一下:这首诗起句平直,二句从容承之。大家注意亭与处,它们关联很紧密,点明了劳劳亭即是送客伤心之处。一二句啥意思呀?天下最伤心的地方,就应该是经常送别的劳劳亭了。很精炼吧?不拖泥带水的。很精炼地点明点明了劳劳亭即是送客伤心之处。再看三四句,三四两句是全诗的结穴所在。"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联系当时折柳送别的风俗运用拟人化的笔法,婉转的赋予"春风"以人的思想感,于是不解事的春风,也懂得了离别之苦了,故而迟迟不让柳条以青,以阻止人们离别之苦。这样,本无生命的"春风"也就具有了鲜明生动的个性这种别开生面的想象,正是本诗发人联想,耐人寻味之处。
语言婉转含蓄,把自己要说的话不直接说出,而是委婉的通过柳这个意象转出,精炼&婉转。总结:绝句的特点:一是精炼,二是婉转。&&绝句篇幅短小,特别要注意精练、婉转。所以&我们在以后在绝句的创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将主题精炼、婉转、含蓄的表达出来,切忌直言,切忌累赘。绝句的基本特点归纳起来就是:通俗、精炼、婉转、含蓄。这一课就这些吧,慢慢消化。[微笑]
绝句的写法第三讲·绝句的章法和渔洋绝句第一法上一节课我,我们学习了1.七绝的风调:(最适合抒情)2.七绝的特点:(七绝的通俗性、七绝的含蓄之美、七绝的语言精炼婉转特点&)&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两个内容:1.绝句的绝句的章法
2.渔洋绝句第一法&好,我们先了解绝句的起承转合 。1.绝句的章法:在了解起承转合前,先说说创作前的准备工作。俗话说得好呀"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句对吧?俺没说错吧?那么如何来创作绝句呢?现在来说也就是如何来创作七绝呢? 首先是立意。啥叫立意?这个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也就是确立作品的主题。说白了就是你这首诗想要说些啥,想要告诉大家一个什么道理或者说要表达什么主题。立意是一首诗的灵魂。无论诗作吟何内容,只要在立意上有独特的意义,就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例如于谦的《石灰吟》,石灰作为一种物体,其本身不具备诗意,就像大路上的灰尘一样普通,可是于谦赋它一种精神:"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使得石灰的形象大放光彩,所谓微言大义,即此也。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三个字上,即:真、新、深。&1、所谓"真",即是真情实感,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了解的东西,这样才能做到有自己真实的感受,刘熙载在《诗概》中说:"诗可以几年不做,但不能一首不真"。例如李白的诗:&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从语言的角度看,其实这首诗就是大白话:我乘舟正要走了,忽然听到岸上有人唱歌而来,虽然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但也不如汪伦送我的情深。语言上几无雕饰,但却成了千古名诗,就是因为这首诗是李白的切身感受,汪伦对李白的盛情令李白非常感动,这首诗表达的感情情真意切,所以能打动人。当然,说是要真,却不是像照相机一样去照搬实际生活,需要在生活的基础上加以夸张、提升,这样才会更有意味。2、所谓"新",就是要出新,就是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意是独特的,是别人没有过的。姜白石曰:"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诗便不俗"。同一件事物,从不同侧面去观察,去思考,所得到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所以,写与别人不同的意,才能出新,才能不落俗套。同写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写的是梅的品格,高洁孤傲,以梅抒志;而"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写的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样写夕阳,杜甫写的是"落日心犹壮",好一似"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李商隐写的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种悲观慨叹之情;新,就是要立新除旧,就是有新思想、新感觉、新视角,这样的诗才会令人为之耳目一新,才有生命力,才有价值。&&3、所谓"深",就是要深刻,要曲折含蓄,要令人回味。中国文人是含蓄的,文化艺术讲究的是有回味,有想象,如音绕梁,三日不绝,让人细品,越品越有味道。作为中国文化最直接的承载,诗也应具有这样的特点。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的这首《出塞》写的是征人戍边的情形,但却透过诗的语言,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有为将军的渴望,颇有一种"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感慨,全诗时空转换,既有历史长河的久远,也有"万里"空间的辽阔,给人的想象空间很大。再如:&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在《赠别》中不写人垂泪,写蜡烛垂泪,但虽然写蜡烛垂泪,人们读起来,会立即联想到此时写的已经不是蜡烛了,而是写人了。字面委婉,内心深情,余味不尽。又如今人郭定乾写的《插秧》:&白水汪汪万顷田,一田好作一诗笺。疏疏写下千行绿,如此文章最值钱。这里作者把田比作诗笺,把插秧比作写文章,最后一句感叹:"如此文章最值钱"。为何这个"文章最值钱"呢?读者可以通过对全诗理解,进行想象,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丰收,民富国强,焉能不值钱?这种深刻,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与强大生命力的。&&
总之呢,七绝的立意要新、要真、要深。。。第二是选材围绕主题选材,所选材料必须为主题服务,比如你要写哀怨的情感,那么你就选一些凄凉的物象,秋风呀 雨呀 落花呀 流水呀。。。我们写诗,离不开写景的,通常是借景抒情,喻物言志的。有了你的选材,也就是有了你寄托感情的物体(我们叫它"意象"),那么这些意象就会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我们叫它"意境")。主题确定好了材料也选择好了,咱就得动手写吧,这时有个谋篇的问题。布局谋篇就是诗的章法。 这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绝句的章法有一个大原则:叫"起、承、转、合。"从一般概念上来讲,这个七律的谋篇非常相似。但是,我们要注意到,所谓诗的章法就是诗的结构,而七绝的结构要比七律小的多(至少在外形上)。麻雀虽小,五脏具全,砍掉一半的篇幅,还要完成"起承转合"是不是难度更大了?从这点我们也可以看出,七绝,远不是我们未入门时想象的那么简单。起,就是把想要说的事情,想一个办法开个头。用这个话头,来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 转,就是不能一味地自说自话,全是流水帐,要制造些波澜。表面意思是往远了扯,但内在的联系是紧密地含在里面的。合,就是不能话题扯得过远,要结束了,总要回过头来,做个总结,才算完。绝句只四句,所以每句分别承担了起承转合的具体任务。一般情况下是这样的,但也有特例的,比如上一节我们介绍李白的那首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这首七绝前三句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这种写法,不是笔力雄健的诗人,是难以挥洒自如的。这个写法,我们目前还不学习。一般是绝句第一句承担了起的任务,第二句为承笔,把起句的情、景、事进一步补充完整。第三句,承担了转得任务,主题思想的升华。第四句扣题,结束全诗。下面我们详细的谈七言绝句起、承、转、合1》七言绝句的起句 起的法子比较多,或写景起,或者叙事起,或者抒情起。这些呢,要看什么题目,就预备如何写法, 大体的说。起句以写景为多,叙事抒情次之,写景之所以多,是因为因景生情,或借景抒发情怀,或借景怀古。或借景伤今,或借景怀人,初学要巧妙的利用写景在一、二句将时间(切忌只说)场景人物(可用省略主语的办法)施事行为等等做一个简单交代就行。等以后熟练了 ,可以利用其他法子。
下面举例子李白《送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 (时间) 忽闻岸上踏歌声&&(地点)《下江陵》朝辞白帝彩云间(时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实施行为地点、时间的进一步放大)再如庐山东南五老峰(地点)青天削出金芙蓉(五老峰景进一步的描写)注意哈:我们说的是初学者以景兴起的七绝的写法 起句适合平写,至于起笔要抓住眼球呀等等"高"起的写法,这些俺感觉更适合于叙事起,或者抒情起,以后我们慢慢接触学习。对于初学者我们还是以景起较好。2》七绝的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承句如张俞的《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起句是陈述,承句对起句来说,从时间上来讲是顺承,从意思上来讲,是对起句的发展,"入城市"后怎么样呢?"泪满巾"。起承自然,更重要的是为第三句的转,做好了铺垫,好好的怎么就会"泪满巾"呢?多接第一句的意思,或延伸,或发展,或渲染,或补充。如果起句起的平淡些,那在第二句,可以把它抬起来。我们看这个例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起句平写"李白乘舟将欲行",很平常的陈述句。但是次句的一个"忽闻"就把诗意提了起来,让人读下去的兴趣就来了。但"亮点"不可过多,尤其是七绝的体裁,字数本来就少,突出一个"亮点"就足够了。总的来说,承句还是以稳妥为主。如果起的"高",那它就应该接应一下,并缓冲一下这个高调,并为转句做好准备。3》转句,要突兀绝句的功夫在第三句上,这个我们我们学习古诗词的时候渔舟姐姐一再强调的。第三句的转,可谓是全诗最着力的地方,只有转得好,才能翻出新意来,绝句的神韵才能绽放出来。那么第三句如何才叫转得好呢?四个字(若即若离)也就第三句宕开一笔,和一二句有点内在联系就行。如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同,想听清猿梦里长。在橘柚飘香"江风引雨"之时,作者和友人"醉别江楼"注意第三句,巧妙的在第三句宕开一笔,精巧虚拟出友人的别后之景:夜泊潇湘之上,一轮孤月高照,愁绪萦怀,辗转难眠,让人悟出不言之言,他第三句&没写写二人情深意切的难舍之语,也未写离别之景。而是宕开一笔虚拟了一个场景,第四句也就顺流而出了。忆君干啥呀?想听清猿梦里长呗。。。是真的想听清猿鸣么?我们不仅联想翩翩了,笔戛然而止,而意不尽。再看个例子:《横江词》其五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第三句"郎今欲渡缘何事?&" 以问句转宕开一笔,翻出新意。转句,是绝句的最高点。即便是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我们所谓的"高"一般是指语气上的高调,语气上给人的刺激性而言。比如,疑问句,否定句,否定之否定等语气的运用,最能代表这种含义。这类的语气用在了首句,首句就精神了,用在了转句,转句就精神了。语气的搭配使用也要合理。&总结七绝转句的要求:语气上要突兀精神,语意上要提升转折。转句,是我们必须予以重点雕琢的。4》结句要收中带散不论是七律还是七绝,其结总是无法用语言准确描述出来特点。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说他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说句实在的,诗之结,才是最难写的。写的不好,前面的精彩会被它一下子抹杀掉,写的好,那么前面的平庸反而成了它的铺垫和伏笔。但是,一般的经验而言,结句,是要跟着转句走的。但是难点在,不仅仅接应转句,在接转的同时,还要照应前面的意象描写,也就上面我们所说的"收束"作用。合句多数情况下是全诗的诗眼。或点明主题,或深化主题。这里再来品味一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看这个结句"不及汪伦送我情","不及"接的是"深千尺",但是写上了"送我",就照应了前面的起承二句的描写了,与"乘舟将欲行""岸上踏歌声"都呼应了起来,浑然一体。诗句在此嘎然收住,诗意却由此散发开来。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回头看去,看那乘舟欲行之景象,又仿佛看到踏歌而来的汪伦的身影。这种接续和照应的运用,使我们产生的是对整体诗意的回味。想象这种送友的情谊,其实已经曼延到诗句之外了。结句,可以写的轻松自然,但是必须具有这些效用。写到这里我想起来郑板桥《咏雪》诗中可以看出:"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如果没有结句,此诗无以言诗,但正因为结句出彩,才使状如数数的句子成为一首很有味道的诗。
七绝,很好写,但是很难写好。七绝是最能体现诗味的一种体裁,所以大家都喜欢。容易上手,格律平仄也好记。但是这种容易之中却藏着更多的不容易。绝句的创作(一)渔洋绝句12法第一法渔洋是清诗人王士稹的号。他的绝句有法度,有神韵,所以我们学习绝句,先从他的12法学起。以前我们学习的空空道人的56法。渔洋绝句12法是他心血的凝结。其中1至8法为第一部分,这部分主要是以第三句为主,第四句紧抱第三句表达主题。这周我们就练习第一法第一法;前二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赋陈,就是直接叙述;兴起,就是以第一句写景步骤 一 立意 二 选材 三& 章法安排
[起句] 用写景的办法 交代清时间 [承句]交代清地点& 人物,施事行为等。一二句要点& 平铺直叙 交代清时间地点 就可以了。[转句]&是关键,这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创作成败。所以&,所以必须狠下功夫。第三句用含有否定词的句子转折 宕开一笔, 另立新意(注意 要和第一句若即若离,重在离,不能和一二句抱得太紧。同时要兼顾和一二句要有内在的联系)合句&&抱紧第三句,扣主题,或议论或感慨。
例诗: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第三句,以含有"不与"否定词的句子-东风不与周郎便宕一笔 另立意新意,从另一方面着笔:再看几首例子。大家注意第三句
寒雨秦邮夜泊船,南湖新涨水连天。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高邮雨泊
扬子桥头鸡未鸣,瓜洲城外日东生。风波不惮西津渡,一见金焦双眼明。闲踏春泥著屐来,烟波百曲孝侯台。柴门径僻少人迹,门外野棠花乱开。—访纪伯紫隐居
宫柳烟含六代愁,丝丝畏见冶城秋。无情画里逢摇落,一夜西风满石头。—题沈朗倩石崖秋柳小景
青溪水木最清华,王谢乌衣六代夸。不奈更寻江总宅,寒烟已失段侯家。—秦淮杂诗十四首之六
作业:七绝一首 题目 韵部自拟
诗友们大家好!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绝句的章法以及《渔洋十二法》之第一法,还有简单了解了一下立意的问题。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意境说以及《渔洋十二法之第二法》一、意境&&&&&&&&&记得凇月刚刚学习写诗的时候,写完了以后请诗友们给点评,诗友们说:没有意境,或者说意境不美。当时凇月一头雾水,莫名其妙,意境是个什么呢,凇月就开始查找和询问诗友以及词典,《辞海》里说: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就幽远的审美物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就是能与作者产生共鸣,能够读懂作者想要说什么,表达什么?是快乐?还是忧伤?是美,是丑?王国维说:"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这句话不难理解吧?&&&&&&&&王昌龄在《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身处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于意而思于心,则得其真矣"。他把诗的意境分成三格:我们一个个具体分析&&A、言物者为下格。只是简单对事物进行直接描写,没有主题的升华,没有美的提炼,诗品则下矣。记得凇月曾经临屏的一首诗,拿来博君一笑。【夜思】&凭窗空对月,瘦影漫亭楼。墨冷诗怀寂,花残语未休。这首诗写出来,凇月自己觉得主题也是不错的,直接把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没有铺陈,没有联想,让人读起来无味,看过之后没有引起啥共鸣来。再比如有首民谣:&&终日奔走为了饥,才得饱食又为衣;冬有绫罗夏穿纱,堂前缺少美貌妻。&大家说这个能算是诗吗,只是一笑而已,能引起共鸣吗?B、言情者中格。是将作者自己的身心,投到强烈的感情体验之中,将意象融为一体,即把客观事物理解体验之后,化为个人感情,并经过酝酿加工所形成的境况。.《中秋问月》:&月挂中天酒未干,月圆人却醉凭栏。&&嫦娥垂问腮前泪,谁锁牛郎又一年?&由月挂中天之景与醉凭栏之活动,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可以想象的画面:在中秋的明月之下,主人翁醉依栏杆,抬头望月。这个人在中秋万家团圆之日,却一个人孤独地以酒自醉,为何?很容易就会联想到,他在相思之中,在思念远方的什么人。这就是将个人的感情"相思"与中天挂月、醉依栏杆联系到一起,情与景相融。&&C、意境者上格,偏于言志。即作者将物境、情境都融为自己的意识、感情,使之升华到最美好的境界。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以衰老多病之身,尚想为国戍边,不忘抗战报国,将梦境和现实相结合,表现诗人报效祖国忠心不衰之情,读来悲壮苍凉!三境相互融合,在抒情中表意,在明意中言情。&&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是我们在创作中必须掌握的。主要有:&&&&&&&& 1、以少总多。诗歌所要反映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不能把生活中的所有现象都罗列进诗中,所以需要有一个选取、删简的过程。李东阳题的《墨竹》诗中说:&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他所说的画法与诗法相通,都要讲究简洁,尤其是绝句,更要简洁。画竹不是把所有的竹叶都画出来,而是只简要地画上几片竹叶,疏朗自然,却能使人从中体会出竹子萧萧作响,满堂风雨的韵味。王安石说:"浓要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也是这个意思,从"红一点",就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万紫千红的景色。这就是"以一总万、以少总多"。&&&&&&&& &2、以小见大。以小景传达大景大情,以小事写大内容,以小物写大主题。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上一节课我们读了如杜牧的诗《赤壁》:&折戳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个是渔洋第一法的例子哈,第三句用表示否定的词语。这里我们不看章法,我们只看意境。二乔只是两个美女,但她们却代表着东吴政权的尊严,两个妇女如果被俘,这在战争中实在是小事,但在这里却意味着东吴政权的灭亡。这种小中见大的手法,是我们在诗中经常使用的。再如黄巢《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花在什么时候开放,似乎并不是什么大事,但这里作者却要把在秋天开的菊花放到春天来开,体现作者改变现实的思想,这也是以小见大。&& 3、即物寓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如苏轼《花影》:&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诗中对花影描给得很形象,而其真正的用意,却是历来小人得志,挥之不去,却之又来。又如曾巩《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诗中说是严冬刚刚过,柳条还没有变黄,可是它却凭春风一吹,马上就猖狂起来。柳条乱舞,柳花乱飞,只知道一时蒙天蔽日,好象整个世界都是它的,哪里知道秋后还有清霜,那是它叶落枝枯的时候。这里诗人以柳作比,描画出一些善于逢迎拍、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形象。诗中有鄙视、嘲弄、劝喻、警告,这才是作者"咏柳"的真实目的和寓意所在。&&&&&&&&& 4、虚实相生。虚是主观思想感情,实是客观景物形象。诗中如果只有虚,就会抽象说教,没有诗味;如果只有实,就会现象罗列,没有生气、情趣。古人云:"虚者枯,实在塞",所以要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比如凇月的一首拙作:七绝-梦醒有记梦里听君唤似真,回眸寻处却无人。风霜两鬓流年误,空把诗愁写一春。
这里不是想说凇月写的有多好,只是为了说明虚实相生的这个写法而已。我们看一二句写实,第三四句写虚。这种虚实结合,给人的感觉既言之有物,也有诗味。这是前实后虚的写法。再如《闲情》:&半世多风雨,前尘老姓名。&云中千岭暮,江上一苇轻。&前两句也是写虚,感叹半世的风风雨雨,连姓名也感觉经历了苍桑。后两句写实,写千岭暮,写江上苇,其实是写闲情。总之诗词的意境美需要诗词语言的曲折与含蓄。我们可凭景物呀、借代呀、比喻呀、典故呀、联想呀等等手法来表现诗词的含蓄与曲折。(关于如何表现诗词的含蓄与曲折,我们以后慢慢探讨)诗贵含蓄与曲折,但是呢又不能直白了,这个度不好把握,只能靠大家慢慢的领悟!接下来,我们谈谈渔洋的第二法的写作特点。二、渔洋绝句12法之第二法上一节课我们说了大部分的七言绝句章法只在一、二句正说,三、四句转折,它并不像律诗一样有明显的起承转合。短短四句话,你要想做到婉曲回环,就往往以第三句为主,而以第四句承接之。但是也有以第三句为辅翼,第四句转折者。绝句要诗绝意不绝,渔洋的处理方式就是结句大都宕开一笔,仅就情景加以渲染勾勒,绝不直接说出主题,而把联想的空间留给读者。也就是所谓神韵之法。好,我们看他的第二法第二法的主要特点是:前二句说一事,第三句以表示转折的连词承接 ,比如:却上、却是、惟馀、祗馀......下面我们通过分析这首诗来理解虎山桥畔尽层松,掩映寒流古寺红。却上重楼看邓尉,太湖西去雨蒙蒙。——虎山擅胜阁眺光福以雨阻不得往第一二句写虎山桥畔松林掩映流水古寺这一件事,主语--松,谓语--掩映,宾语--古寺,也就是说松掩映古寺这一件事情。哪里的松树呀?虎山桥畔的 做定语,对吧?大家明白了吗?这一二句实际就是一句话分开来说的。我们学习过杜甫的章法的时候也讲过的,大家可以再复习一下讲义。再看第三句,笔锋一转,在一二句的基础上,用一转折词& "却上",将视点由一二句的"虎山桥畔松林掩映流水"转到"&登楼观赏邓尉山上"了。第四句,紧紧的顺着第三句来写,到邓尉山上了你看到了啥?"太湖西去雨蒙蒙"呀,扣诗题"眺&"字。仅就情景加以渲染勾勒,没有直接说出主题吧?而是要读者去想,你想到了什么?这就是这一法的要点。再总结一下创作要点:一、&一二句说一件事,注意第二句和第一句的意思要衔接紧密。二、第三句用以转折词,把一二句转到另个方向,第四句要顺着第三句来写,紧扣主题。
例诗结绮临春尽已墟,琼枝璧月怨何如。惟馀一片青溪水,犹傍南朝江令居。——秦淮杂诗十四首之二不复黄衫舞马床,更无片段荔支筐。祗馀今古青山色,留与诗人吊夕阳。——骊山怀古八首(之七)第二法我们就简单分析到这里吧,希望大家认真揣摩例子,注意第三句一定要用上表示转折的词,第四句接着第三句来写的。作业呢 大家可以练习写一些七绝。题目可以自拟。
诗友们大家好!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意境的一些知识以及《渔洋十二法》之第二法。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语法以及《渔洋十二法之第三法》首先我们来学习语法。一,语法&&&&&&&&&诗作为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一般情况下它还是要遵循语法的规律的。但诗又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因受到格律的制约,比如字数呀、平仄呀、押韵呀等等,所以在语法上又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倒装。我们写诗,有时候为了平仄与押韵的要求,将符合语法要求的词、成份及句子通过后语前置的方法,这就是倒装。主要有:&A》.词的倒装有些词,根据平仄和押韵的需要,对其前后顺序进行颠倒。如:天地、东西、千万、斗牛、古今、往来、辛苦等,这样的颠倒并不会影响意思的表达。比如:杜甫《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草堂资》客里何迁次,江边正寂寥。肯来寻一老,愁破是今朝。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他乡唯表弟,还往莫辞遥。"还往"这是为了平仄的要求倒装;&B》.成份的倒装。即把句子成份按语法应在后面的,放到前面了。&&其一,主谓倒装。如魏征《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应为"古木寒鸟鸣,空山夜猿啼"。&&其二,主宾倒装。即宾语前置。如祖咏《望蓟门》: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第一句应为"积雪生万里寒光"。&其三,补语提前。如杜甫的《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中的之一: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银甲弹筝用,金鱼换酒来。兴移无洒扫,随意坐莓苔。
"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按正常的语序,应是:"风折笋绿垂,雨肥梅红绽",这里的"绿垂"与"红绽"都是补语。&C》句子倒装。有的是半句倒装,有的是整句倒装。如张仲素《春闺思》:"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应是:"昨夜梦渔阳,提笼忘采叶",因为昨夜梦到了渔阳,以至于在今晨仍然在想着梦中的情景,而忘了采叶。再如孔仲平的《寄内诗》:&&&&&&&&&&&&&&&& 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 &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按一般的顺序应是:&&&&&&&&&&&&&&&& 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 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虽然这样写诗意上也流畅,但显得过于平直,没有韵味。而将两联转过来,意味就大不相同。&2、成份的省略&&&&&&绝句的语言要特别精炼,它的每一句都有字数的限制,且要符合声韵的要求,因而凡是能够精简的字词,要尽量精简省略。&A&省虚词。这是一种常见的方法。如:王湾《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与"入"字后都省略了"于";还有王维的"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在"蔓"与"花"字后各省去一个"因"字,"弱"与"轻"字后各省去一个"而"字,也就是"因菱蔓弱而难定,因杨花轻而易飞"。"南山晴有雪,东陌雾无尘","山"与"陌"之后各省一个"虽","晴"与"雾"后各省一个"而"字。也就是"&南山虽晴而有雪,东陌虽雾而无尘"。这是几个省略虚词的例子哈,其实我们写作的时候省略最多的是虚词了。B&省实词。如明谢榛的《秋闺曲》:"可怜南去雁,不为倚楼人",这"倚楼人"后面省去了"捎书"类似的文字;王夫之《补落花诗》:"尽情扑翅欺蝴蝶,塞耳当头叫子规",这"欺"后面省去了"人的"。&&C&省平行语。如"桃叶传情竹枝怨","枝"后省了一个"传"字,应该是"桃叶传情竹枝传怨";同理,"西涧流水东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其实应为:"西涧流水东涧流水,南山云起北山起云"。&D&省人名、地名、书名等。当然这里能简省的都是有名的。如:"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玉关"就是"玉门关",省了一个"门"字,但人们仍然能明白;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指的是"王导"与"谢安",大家都明白的。&&3、互文&诗中有些字词本应合在一起用的,但有时却因字数、平仄等限制,而被省略了,有点类似于"省平行语",但这种省是前面省了后面有的,后面省了前面有的,互相表意,所以叫互文。如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全句意思应该是:"万壑树参天、响杜鹃,千山树参天、响杜鹃",前句省略了"响杜鹃",后句省了"树参天";戴复古的"东园载酒西园醉",应是:"东园载酒醉,西园载酒醉","东园载酒"后省了"醉"字,"西园"后省了"载酒"。关于这个语法知识呢,我们就学习这些吧。下面我们来学习《渔洋十二法之第三法》二 渔洋绝句第三法我们先看一个例子: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我们大家看一下第三句"借问酒家何处有?"这第三句所问的地点,接下来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是对于第三句的回答也就是说第三句和第四句是语意连属关系,没有断裂的。再看一首诗。《七绝·满窗香》渔舟晚唱兰亭有画满轩呈,月落乌蓬重晚情。何处袭来香一楫,分明桥上卖花声。 这首诗是渔舟唱晚姐姐的佳作哈。第三句用花香从何处袭来设问,第四句用桥上回答第三句,语意连属韵味深远。总结:1、要点:第三句故作假设或设问之辞,第四句答之。2、关键:三四两句语意必须连属,万不可断裂。
第三句的问法也有区别的,大致有四种问法。一是第三句用"借问"、"欲问"、"试问"、"为问"等字作起,其下并著以"何"、"谁"等字,以明其所问之事,而第四句则答之之词也。如唐高适《塞上闻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明汪本《舟中有成》:&故乡南望渺无涯,水面云深日又斜。欲问浮生何所似,试来风处看杨花。二是第三句亦用 "为问"、"试问"等字作起,以三四两句作连属诘问语,故"无"、"几"、"何"、"谁"等字著在第四句,而不在第三句。如唐杜牧《秋浦途中》潇潇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雨岸浦。&&&&&&&&&&&&&&&&&&&&&&&&&&&&&&&&&&&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宋苏轼《又和景文韵》:&&&&&&&&&&&&&&&&&&&&&&&&&&&&&&&&牡丹松桧一时栽,付与春风自在开。&&&&&&&&&&&&&&&&&&&&&&&&&&&&&&&&&&&&&&&&&&&&&&&&&&&&&&&&&&&&&&&&&&&&&&试问壁间题字客,几人不为看花来。&&&&&&&&&&&&&&&&&&&&&&&&&&&&&&&&三是以第三句作诘问语,用"何"、"谁"、"几"、"安"、"那"等字作起,或以第四句作答,如唐白居易《魏王堤》:&&&&&&&&&&&&&&&&&&&&&&&&&&&&&&&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如明陆容《题画》:&&&&&&&&&&&&&&&&&&&&&&&&&&&&&&&&&&林屋重重枕野塘,水花千顷一归航。&&&&&&&&&&&&&&&&&&&&&&&&&&&&&&&&&&&&&&&&&&&&&&&&&&&&&&&&&&&&&何年了却公家事,来趁山人几日凉。&四是亦以第三句作诘问语,但"何"、"谁"等字不著在句首而在句中。如唐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日暮征帆泊何处,天涯一望断人肠。&&&&&&&&&&&&&&&&&&&&&&&&&&&&&&&&明钟顺《清夜闻笛》:&&&&&&&&&&&&&&&&&&&&&&&&&&&&&&&&&小楼人醉月初斜,归思迢迢隔海涯。&&&&&&&&&&&&&&&&&&&&&&&&&&&&&&&&&&&&&&&&&&&&&&短笛谁吹断肠曲,满庭香雪落梅花。4.创作步骤:【起】&第一句用眼前景物,点明时间。&【承】&点明地点,人物实施行为,空间环境。初学时必须注意这点:【起句】和【承句】&&要语意必须连属关系,千万不可断裂。【转&】&以假设或设问来转换。要在1、2句那个时空环境中提升高度,将主题点出。【合 】 紧抱问句(也就是第三句),做回答。诗例如下:风雨崖山事杳然,故宫疏影自年年。何人寄恨丹青里,留伴冬青哭杜鹃。——题胡玉昆宋梅图为程翼苍
宣宗玉殿空山里,箫鼓楼船事已非。何似茂陵汾水上,秋风南雁泪沾衣。——裂帛湖杂咏六首之四太华终南万里遥,西来无处不魂销。闺中若问金钱卜,秋雨秋风过灞桥。——灞桥寄内二首之二
嘉阳驿路俯江流,寒雨潇潇送暮秋。谁识蛮中风景别,洋州风竹戴嵩牛。——夹江道中二首之二前旌已拂鹿头关,风雨勾留不肯闲。何处行人最愁绝,潺亭亭下水潺潺。——罗江驿夜雨
沔上风流万古存,鱼梁洲畔向江村。何如但作鸿冥好,采药相携去鹿门。——落凤坡吊庞士元&关于第三法的诗例,大家回去以后要好好学习 认真揣摩一下。今天就这些吧,感谢各位。作业:《七绝·题目自拟》请诗友们慢慢消化吧
诗友们大家好!上一节课我们分享了第三法和关于语法的一些基本知识。今晚我们一起探讨绝句的表现手法以及渔洋绝句第四法。一、表现手法:记得在前面和大家探讨过:诗词的意境美需要诗词语言的曲折与含蓄。我们可凭景物呀、借代呀、比喻呀、典故呀、联想呀等等手法来表现诗词的含蓄与曲折。我国古代的诗论中,把赋、比、兴三个字概括为诗创作的三种表现手法。明人王文录说:&作诗不明赋、比、兴,医药不明君臣佐使也,岂得为诗?&朱熹曰:&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地说:所谓赋,就是写实,平铺直叙,直言其事;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所谓兴,就是开头先写别的事物,引起下面所要说的正文。我们先看看什么叫赋?1、赋。就是直接陈述,直描情状,直抒胸臆,直写人物,直写景物。是告诉我们&是什么&的问题。唐以前的人们写诗用赋比较多,后来越来越含蓄,赋少也。比如项羽的《垓下歌》:&力拨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一首表现英雄末路、敷陈其事的悲歌,直抒胸臆,慷慨激昂。赋的要求一是要交待清楚,明白;二是要讲究曲折、起伏,不能平淡如水,没有诗味;三是要有主线,尤其是叙事诗。用在绝句中的赋法唐以后不多,但也有很多名篇。比如李清照的《乌江》:&生当作人杰,死也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首诗其实就是对项羽自杀乌江的写实,作者直抒胸臆,写出了自己的看法。再如唐张谓《题长安壁主人》:&世人交结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人。&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揭露金钱对人心的侵蚀,势利对社会的污染。通篇议论,纯用赋法。&然后我们再看什么叫比?&2、比。也就是以彼物比此物,是告诉我们&像什么&的问题。就是比喻、比拟哈。在绝句的创作中,比是一种经常的、大量使用的表现方法。巧比妙喻的目的,是为了使诗词比用直接陈述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比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比喻:比喻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用比喻法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比喻又有以下几个方式:&明喻:就是比较明显地打比方。如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此诗中&尖山似剑芒&就是明喻。再如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此诗中&露似真珠&&月似弓&也是明喻。隐喻:也就是暗喻,比喻关系暗含在其中。如文天祥《扬子江》:&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这里&臣心&就像&磁针石&,就是一种隐喻。再如唐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本诗是朱庆余在考前怕自己作品不符合考官的要求,给张水部(即张藉)所写的一首诗。以新妇自比,把考官比作公婆,向张征求意见。通篇都是都是以比体写成。张藉接诗后,也回了一首《酬朱庆余》:&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诗的大意是说朱庆作像一位采莲的姑娘,长得漂亮,歌喉又好,别看那些姑娘穿得很华美,但不值得人们看重,她们怎么能抵得上这位采莲姑娘,她那美妙的歌喉,一支轻歌就可以值上万金啊。从而打消了朱庆余&入时无&的顾虑。朱庆余的诗写得妙,张藉的答诗也是比得妙,珠联璧合,传为千古佳话。&&借喻:是一种省略性的比喻,直接用比喻物来代替被比喻物。如林岫的《母牛叹》:&&洋奶原来国货装,国人崇外助奸商。&犊儿换姓君休怪,隔壁阿毛改太郎。&以&太郎&来比喻外国的事物。陈子昂《送魏大从军》:&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这里借汉时的匈奴,指与唐交战的外族;魏绛为春秋晋国大夫,借指友人魏大。再如李白的《黄鹤楼闻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这其中的迁客指的贾谊,贾谊以年少才华横溢名闻于朝野,遭到权臣之嫉,被贬长沙。这里,李白就是以贾谊比喻自己,借贾谊说自己。这在唐时是非常普遍的,唐代的诗人往往都喜欢以说汉喻唐,如《长恨歌》开篇就说:&汉皇重色思倾国&,说是汉皇,但其实就是借指唐玄宗。&第二、比拟:这是一种把物比作人,或者把人比作物,或者把甲物比作乙物的一种方法。如秦观的《春日》:&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这是把物比作人。把春雨后的花草拟人化,芍药会有情含泪,蔷薇会无力卧枝,把它们写活了。再如李纲的《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这是把人比作物。把自己比作病牛。再如杜荀鹤的《再经胡城县》:&去风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这是以物比作另一物。诗中把县宰的朱绂和县民的鲜血联系在一起,这是两种颜色相同而性质相反的事物,其原因是什么,则让读者自己想象。&第三、对比:通过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来突出事物的特点。这也是一种绝句中常用的方法。有横比与竖比之分。如袁牧《马嵬驿》:&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这是一种横比,以不同人之间相比,用唐玄宗、杨贵妃长生殿别离与平常百姓别离进行对比,鲜明地突出表现了作者重视和同情普通民众的思想感情。又如肖永义《答友人》:&旧梦随风散作文,文章秋水待浮尘。&&十年窗下三千纸,不及歌坛一曲新。&这也是一种横比。诗人用十年艰苦所写的诗文,与歌坛上歌星的一支新曲作比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如李清照的《偶成》:&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情似往时。&这是纵比,就是通过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对比。拿十五年前的事与现在相比,时过境迁,今昔不同,对比鲜明。如崔护的《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拿去年与今年相比,物是人非,令人感慨。&3、兴。兴,作为艺术手法,主要用来渲染气氛,触影生情,有时候也在音节上起到和谐的作用。往往说的是&由什么想起什么&的问题。&兴者起也。即起发端的作用,以便为下文开头。朱熹云:&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在全诗或段落开始,先说些同要说有事物无直接关系,或没有明显联系的话,但却有启示的作用,引导下文。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前面两句起兴,写少女不知道愁是什么,高高兴兴上得楼来,这本来都是与&闺怨&无关的,可是上楼后忽然看到杨柳了,想到折柳而别,送&夫婿觅封侯&是错误的,如今自己独守空房,由此产生了怨。再如&&&&&&&&兴而比也。即既有发端作用,也有比的作用。诗经的开篇第一首《关雎》就是一个例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开篇写水鸟相爱,联系到男女相爱,以水鸟相爱来比喻男女相爱。兴与比都有之。在绝句中这种写法也是比较普遍的。关于赋比兴我们就探讨这些。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渔洋绝句十二法之第四法》二&&渔洋绝句12法之第四法1、&要点&前二句说今事,第三句追忆畴昔,多用年来、忆、记等词。2&、创作步骤:【起】点明时间【承】在第一句的基础上,交代清事情【转】用忆、记等转接,将时间拉回到过去某一地点。【合】抱紧第三句,交代清忆、记的事情
3&、第三句用表&记忆&之字(如&记得&、&长记&、&略记&、&犹记&、&犹忆&、&忆得&、&尚忆&、&还忆&、&偶忆&、&长忆&、&最忆&、&忽忆&、&空忆&、&却忆&等。
例诗枫叶萧条水驿空,离居千里怅难同。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夜雨题寒山寺寄西樵礼吉二首之二连山喷雪浪嵯峨,片片乘流竹箭过。忆昨伤春三月暮,江东门外柳枝多。 ——大风渡江三首之三名园一树绿杨枝,眠起东风踠地垂。忆向灞陵三月见,飞花如雪飐轻丝。 ——杨枝紫云曲之一波绕雷塘一带流,至今水调怨扬州。年来惯听吴娘曲,暮雨潇潇水阁头。  ——绝句白沙江头春日时,江花江草望参差。行人记得曾游地,长板桥南旧酒旗。 ——真州绝句五首之二郁冈山下雨潇潇,山店寒更断丽谯。遥忆青溪杨柳岸,一篙新绿涨江潮。  ——雨宿山家二首(之一)卢师昔日经行地,惆怅苍崖古木风。最忆深秋飞瀑下,四山寒叶乱流中。 ——卢师山水轩面面似船窗,沙燕鵁鶄尽作双。忽忆梦回闻柁鼓,一枝柔橹破烟江。  ——裂帛湖杂咏六首之三今天就探讨这些,例诗请大家没事时一定要好好揣摩一下。
诗友们大家好!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探讨绝句的表现手法。也就是赋、比、兴,以及渔洋第四法的写法。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典故和渔洋第五法的写法。好,我们先学习用典。一、用典&&&&&&&& 用典是古今诗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运用大家熟知的典故、典藉来说明事物,表达情感,阐述观点,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袁枚曰:&人有典而不用,犹之有权势而不逞也&,这说明用典是理所当然的事。&&&&&&&& 1、用事。就是把历史故事提炼成诗句,借以评价历史人物事件,或以古喻今、借古讽今,或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用事最常见的是咏史、怀古之类的。如李白《永王东巡歌》:&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
这首诗写于李白作为永王李磷幕僚时写的,当时处于安史之乱中。诗中用了两个典故,一是永嘉,这是晋怀帝的年号,这一年前汉刘曜攻陷京都洛阳,天下大乱,以此来形容安史之乱,非常贴切;二是谢安石,就是谢安,前秦苻坚率兵进攻东晋,谢安东山再起,大破苻坚于淝水,史称&淝水之战&,表达了诗人希望有本领的将领能够平定安史之乱的愿望。再如某君的《端午》:&端午九歌扬,楚天闻粽香。&濯缨于汩水,千古话沧桑。&这是一首怀古诗,用典是最常见的。此诗中几处用典,一是&九歌&,乃屈原之诗一;二是粽香,端午吃粽,民俗也,以祭祀屈子;三是汩水,汩罗江,乃屈子投江之处。以上三典都是与屈原有关,借之来怀念屈原是非常自然的事。&2、用句。就用前人典藉中的句子,引用到自己的诗中。如苏轼的《送人守嘉州》:&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谪仙此语谁解道,请君见月时登楼。&这是直接引用,前两句是李白《峨眉山月歌》中的原句。《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嘉州是现在的四川乐山县,李白当年写《峨眉山月歌》是经平羌江而下写的诗,平羌江于乐山县流入岷江。于是苏轼在送友人去嘉州的时候,自然想到李白的这首诗,进而引入诗中,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是比较恰当的。呵呵,这个用句的典故哈 貌似就是盗用哈。再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是套用前人句子的一种方式。南朝苏子卿《咏梅》中有:&只言花是雪,不悟有香来&,王安石进行修改,套用。又如毛泽东《为女民兵题照》:&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这诗中化用了杜甫的《丹青行》中的:&英姿飒爽来酣战&之句。3、用词。就是把故事前人的文句,缩简为一个词语用在句里。如周恩来的诗:&大江歌罢棹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在这首诗里用了四个典:一是&大江歌罢&,让人想起了苏轼的《赤壁怀古》;二是&面壁十年&,让人想起了达摩面壁十年的典故;三是&破壁&来自神话传说,南北朝时张僧繇在壁上画龙从不点睛,说是点睛就会成真龙飞去,有一次别人促其点睛,结果龙真的破壁而去;四是&蹈海&,战国时鲁仲连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说如果不能实现,宁可&蹈东海而死&。&&&&&&&&&&用典也不可随便用,要注意:一要用得自然得当,忌生搬硬套;二是精而勿滥,用多了,成了典的堆累了,那就是说别人的话,没有自己的声音了;三是要熟不要生,忌用生癖的典。别人都不知道的典,用了白用,不能说明问题,反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另外,用典故的要在诗后注明什么典故。今天我们简单地学习了关于典故的小常识。虽然诗词了用上典故显得那啥 --貌似我们有文学功底哈,但是,对于初学者,我们还不建议用典故的。另外,七绝里尽量要少用典故或者不用典故。我们看第二个问题:二、渔洋第五法:要点:前二句说往事,第三句则用而今、此日等词点明今事,以见今昔之感。创作步骤【起句】 点名时间& 。注意不能直接用表时间的的词语。【承句】&交代清地点 事情,要紧抱起句,在第一句的基础上延伸扩展&。起承两句交代清一件事即可,语意要连属,不可放松。(时间事件是过去发生的)【转句】&将时间拉回到眼前。
用此日,而今,等词语 转接,另述一事,和 一二句过去发生的事情形成鲜明对比 。【合句】紧抱第三句&,将事件叙述完整。并用眼前的景物藏住自己情感,忌讳直接叙述情感。例如扬子秋残暮雨时,笛声雁影共迷离。重来三月青山道,一片风帆万柳丝。  ——江上望青山忆旧二首之一渔阳三月无芳草,客思离情不奈何。此日淮南好天气,青骢尾蘸鸭头波。  ——花朝道中有感寄陈其年三首之一白波青嶂非人境,忆住江南过五年。今日长征老鞍马,菰蒲春雨梦江天。  ——胡元润画六载隋堤送客骖,树犹如此我何堪。销魂桥上重相见,一树依依似汉南。  ——赵北口见秋柳感成二首之二与君五载扬州梦,细马吟春皂荚桥。岁晚幽州复相送,九门风雪压盘雕。  ——送陈其年归宜兴二首(之一)故人消息比何如,万里江湖岁又除。山寺到来先一笑,春风石壁见君书。  ——退谷见朱锡鬯李武曾潘次耕蔡竹涛题名剩水残山只益愁,梓州荒绝接隆州。眼明今日盐亭路,十里鹅溪碧玉流。  ——鹅溪灞桥杨柳碧毵毵,曾送征人去汉南。今日攀条憔悴绝,树犹如此我何堪。  ——灞桥柳照壁孤檠不自聊,隔牕寒雨打红蕉。惊回一枕乡园梦,身在西川金雁桥。
作业,可以找个图配诗,题目自拟。
日诗友们大家好!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典故和渔洋第五法的写法。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绝句创作过程中意象的有关知识以及渔洋绝句第六法的写法。&一、略谈绝句创作过程中意象1、意象的界说大家都知道,所谓"象"就是物哈,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说白了就是借物抒情。也就是作者情感意识与外界的物象交会,经过观察、审思与美的酿造,成为有意境的景象。然后通过文字,利用视觉意象或其他感官意象的传递,将完美的意境与物象清晰的重现出来&,让读者如同亲身感受一般,领略其中的美。2&、绝句创作过程中组织意象常用的的几种手法。第一、多利用动态的动做为意象,少点静态的陈述。先看王维的《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再看杜甫的《少年行》马上谁家白面郎,临街下马坐人床。&不通姓名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这两首绝句,所写的人物性格身份都很相似,就技巧方面说,都是一流的作品,我们比较一下哈。相同点:"系马高楼垂柳边"类似"临街下马坐人床","白面郎"类似"游侠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类似"指点银瓶索酒尝"不同点:王维的少年很抽象,而杜甫的少年郎就很具体,"白面郎"有色泽、有形象,就好像活生生的站在我们面前一样。&"相逢意气为君饮"这句是叙述式的,而"意气"很抽象,怎么意气为君饮呢?不能再读者面前形成一个恣情纵饮的真实的场面。而杜甫的《少年行》就不一样了,他让这个少年好像自己在表演一样。"临街下马坐人床"我们看哈,他把马直接骑到人家阶前,一句话也不说,就坐在马扎上。手一指,高声喊道:"店家,拿酒来!"整首诗全部少年郎是动态的表演。把一个活生生的豪爽少年鲜活的交给读者。人物的表情动作可以用动态写,那景物的状态能不能用动态去写?我们看下面两句薄云岳际出&&初月波中上(何逊)薄云岳际宿&&初月浪中翻(杜甫)何逊的&这两句&只是一幅图画,何逊&写的是实景,波中上是幽静的。&杜甫&则轻轻一改,从模拟景物的情态入手,浪中翻&抓住月的动态,把波月写活了&。我们读起来&&立即眼前出现&波光粼粼,新月初上的&画面浮现在眼前。通过这两首诗&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如下结论【结论】写作时&诗句要精简生动,静态的叙述要尽量少,不要用分析或说明的文字去表现人物事态,与其直接叙述人物事态,不如让他自己标表演给我们,因为人物自己的动态表演能构成生活的场景生气盎然,这样&&作品的意象更清晰。第一种技法&&&&大家能通过&上面的例子&弄明白不
第二、多用比的创作手法,少点抽象理论陈述。比如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梅尧臣在《赠杜挺之》揽君荆山做&&江鲍堪动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下面那四句&&都知道是太白句子两首都是说平淡的诗境梅尧臣是说平淡的诗境难以到达,但他以说理的形式出现在读者眼前&所以&我们读起来就感觉很模糊,也难理解&,到底平淡的是诗境是啥,我们读不出,更体会不出。李白说平淡的诗境很可贵,他就用了【比】的创作手法用出水的莲花来&比喻诗境,我们一读就懂平淡的诗境就像出水的芙蓉,清新可爱,不假雕饰,出俗独立。用很具体的意象&代替了抽象的理论。生动的交代清了平淡的诗境。【结论】比的手法应用,可以把抽象的理论,化为具体生动的意象。第三、利用通感的手法,是意象鲜明逼真。通感的概念,我们已经学过,这里不再赘言了。我们还是用具体的例子加以分析吧。陆游&的《即事》小山榴花照眼明,青梅自堕时有声。柳桥东岸倚筇立,聊借水风吹宿酲。
第一句写榴花照眼,是视觉吧?对吧?第二句青梅堕地是听觉,对吧?第三四站立桥头风吹酒醒,是触觉吧?整首诗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来描写的,这就是通感的妙用。当然啦我们还可以深入的分析,梅子的青和榴花的红,是视觉,柳桥东岸也可以理解为眼中看到的,青梅、酒酲还可诉之味觉,因为梅子熟到落地,肯定带香味,另外喝酒的人都知道酒醒时那就味大的很。风声和落梅一样,我们可以听的到。这首诗就像全身长着耳朵眼睛,充满感觉,美不胜收呀!
【结论】利用通感的手法,调动的视角、嗅觉,听觉去感受意象。让意象带声带光,带香带味,让人有真临其境的感觉。绝句&四句&啊&咱们应该充分利用通感手法&&不怕学不会&&&&只要多练。
第四、在合句上,集中精力抓细小的景物,给他一个特写,让这个细小的意象变成突出的意象。如&王安石《寄碧岩道光法师》万事悠悠心自知,强颜于世转参差。移床独向秋风里,卧看蜘蛛结网丝。注意合句,将镜头落在落在床角上,集中描写丝网上的蜘蛛,抓住这个特写,给予细致突出描写,让这个特写的小镜头,载满着情绪,形成个突出的意象。
【结论】在合句上&把自己无限的情感,集中托付在某一个细小的景物上,给予极大的特写,能让读者以惊讶的目光去关注他。第五、抓住物象的特征,利用夸张的手法,给读者以以外明确的印象。夸张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下面我还是以具体的实例来分析如何利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来描写物象特点。【城上吟】 唐 子兰古冢密于草,新坟侵官道。城外无闲地,城中人又老。
我们来解析:城外的古冢新坟,比草还密,夸张了吧?侵占到官道上了,整个城中已经没有一丝闲地,而城中又迅速的老去一批人,这就是 极大的夸张范例。使人对于生命的短暂,死亡的流行,有了何等深刻的感知?还有我们最熟悉的那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的哈,夸张。很形象吧?还有"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夸张吧?总之呢,夸张的妙用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第六、利用对比的手法,衬托意象悬殊比例。使意象倍加鲜明。如"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轻舟"和"万重山"的对比;"万山如墨一灯红""万"与"一 "的对比,"墨"跟"红"的对比。这两个例子是句内 的对比。"将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首诗是两句之间的对比。今天我们又学习了绝句创作中意象再现的几种技法,希望大家通过例子仔细揣摩。我们初学者来研究和学习这些技法,对于我们会有很大的帮助的。二、接下来我们来学习渔洋绝句的第六法的写法。1、要点:前二句直赋眼前景,第三句以好是、分明、好到等词著以作者的评论。2、构思过程:1)前二句前二句直赋眼前景,注意语意联属,写景或由远到近,或者由近到远,景物的配置要大小合理。2)第三句以叙写人事或者抒情来转接,句中用好是、分明、好到作简要的评论。注意转要出新意主题要升华。3)第四句抱紧第三句,要做到笔尽意不尽。 例诗: 江干多是钓人居,柳陌菱塘一带疏。 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真州绝句五首之四 万壑千岩云雾生,曹娥江外几峰晴。 分明乞与樵风便,身向山阴道上行。--千岩竞秀图   龙山晴雪马蹄长,山翠湖云罨画香。 好到旗亭寒贳酒,双鬟低按小秦王。--送家兄礼吉归济南二首之一   竹公溪水绿悠悠,也合三江一处流。 珍重嘉阳山水色,来朝送客下戎州。--竹公溪二首之二   蛮云漏日影凄凄,夹岸萧条红树低。 好在峨眉半轮月,伴人今夜宿清溪。--清溪大家回去以后可以把范例细细琢磨研究一下,多读多写,才能写好诗。今天,就到这里,感谢大家!
日凌晨诗友们大家好!上一讲里,我们学习了意象的有关知识和渔洋绝句的第六法,这一节课我们学习诗的空间设计问题以及渔洋绝句之第七法。
一、诗的空间设计:1、空间的扩张:我们写诗会发现景物的描写由近到远,先写小景物,再描写大景物,画面的视野会愈来愈广阔,诗中的空间也就越来越扩大。在空间设计中,小大景物的比例悬殊越大,越能感人。我们看下边这首诗:卢纶的《塞下曲》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诗的一开始,是让一支&金仆姑&(弓箭的翎羽)占满了整个画面的,然后接着描写弓箭尾旁边有飘带的帅旗,接着写帅旗旁边的发号施令的将军,最后将镜头拉到很远的千军万马的昂扬气势上。短短的四句话,从一支极其微小的弓箭扩张到千军万马的营帐以及庄严的军容上。这种从小景物写起,最后到大景物上,它们的大小的悬殊比例,更能展现出巧妙的空间设计的手段高明。又如;黄景仁的《新安滩》一滩复一滩,一滩高十丈。&三百六十滩,新安在天上。这首诗在空间设置上,采用了自高而下的悬殊比例,自浙江桐庐往安徽屯溪去,沿着新安江上溯,有许多水浅滩,小船要靠竹篙和缆绳才能划上去。一滩一滩,十丈一滩,阶梯式的层层高上去,经过数百次的加高,新安好像在天上了,诗中的空间扩张很有序,用仰视的角度,一滩一转,越转越上,从水面直转到天上去,一望这空间高下的比例,水流的湍急、航路的艰难就不言而喻了。又如六方平的《春怨》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全诗的景物是按着&纱窗--金屋--空庭--大门,描写的空间由内向外扩展的。2、空间的凝聚这种写法正好与空间的扩张相反,先写大景物,而后缩小到小景物,画面由远及近,视野越来越小,最后选择一个小景物作为视觉的凝聚点,把笔墨金钟在上面,给予特写。我们看例子: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月黑雁飞高&是整个立体空间。月、雁构成高低层次,画面的立体感很强烈。&单于夜遁逃&,它将视觉拉到地面,平面上的大地,一逃一追,一远一近,两个点,在夜色中,构成一种广袤的迷茫辽阔感。我们细读这首诗,由第一句立体转入地面时,会觉得空间感已经缩小了许多,对吧?&欲将轻骑逐&,写近处的追逐者,由地面上远处的逃者到追着,视野又比广袤的迷茫辽阔的视觉小了许多,到诗的结尾&大雪满弓刀&,纯粹将视觉凝聚在追者的大刀上的雪花上,整首诗也就停滞在这个凝聚的小景物上。这种取景是&空间的凝聚&。接下来我们看第三种空间设计。3、空间的转向诗中的取景,不外乎远观、近观、仰视、俯察、前瞻、后顾等方法,诗人在摄取景物时,有时是从一个角度去摄取,有时则将摄取点前移或者后退,有时则左右远近仰俯转向,我们看查慎行《青溪口号》来船桅杆高,去船橹声好。上水厌滩多,下水惜滩少。本诗的取景角度并不是固定不移的,而是在移动中取景(视点移动)。将各个角度所把握到的行舟的特性综合在一首诗的画面上,上水的船先看到桅杆,下水的船响起了轻快地橹声,上划的船嫌水滩太多,划下去时嫌水滩太少,诗人从两份反方向的角度去取景,形成了对比,产生趣味。这种取景就是&空间的转向&。4、空间的深度一首成功的诗,在空间设计上其取景&,必须仰仗景物的远近大小布置、光线晦明的映衬,来强化空间的深度。例一、用动态方向的改变来显示空间的深度的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这首诗,原是一连串的慢动作,显示伫立痴望,因为庭阶露重,便放下了水晶帘,但人儿依然在这里痴望,就空间而言,人物并不曾移动,就动作而言,首尾只是一味的痴望,但在这幽静的诗句里,却包含了四个动词,从下面【生】起白露,到从外面【侵】了罗袜,从上面【下】水晶帘到里面【望】秋月,各种不同的方向改变,感觉上有许多层次不同的空间,尤其是一二句写寒露侵来,三四两句写痴人望出去,这种无意间内外移动的描写,表现出空间的深度,再则由白露、罗袜、水晶帘、秋月都带着丝丝发亮的性质,使全诗字面的组合统一而和谐,房内玲珑的帘光,台阶上晶莹的露光,天上皎洁的月光,虽然都是半晦不明的东西,却远近有致的点出了空间的深度。例二用景物远近的布置来显示空间的深度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一句取的是天边的远景,&江枫渔火对愁眠&这一句取的是船侧的近景,一句写天,一句写水,这濛濛的水天夜景已将上下远近空廓的空间构成,三四句远近景物的配置,远处有姑苏城外寒山寺,近处有夜泊的客船,这些或远或近的景物,表现出四面八方或晦或明相互配置的轮廓,又仗着钟声,使空间由了明确的深度。反过来说,正是空间有了深度,所以夜半的钟声听来也有了特殊的味道。5、空间的改造诗中的空间,可以是现实世界空间的再现,同时也可以根据是人的情感,将其改造。看下面的例子看下面的例子刘禹锡 《和令狐相公别牡丹》平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这首诗作于公元808年2月,当时令狐楚已经被命为兵部尚书、东都守令,3月才从长安出发到东都洛阳去,所以说花道开时不到家,东都洛阳离长安并不远,但诗人为了夸张这离别的情绪,说一踏出长安的东门(春明门),就像是天涯之隔了,更可况是远道洛阳去呢,身在春明门外,已经与在天涯相似,那能在关切故园的牡丹开与谢?这样分析,诗人所改造的空间(春明门外即天涯),虽然和现实世界的空间不相符合,但就诗境而言,却是很惬意的。又如刘禹锡《题寿安甘棠馆》门前洛阳道,门里桃花路。尘土与烟霞,其间十馀步。寿安城在洛阳西南七十里,旧时称甘棠县,这甘棠馆的大门正面临着通往洛阳的大道,车马交驰,红尘滚滚,甘棠馆的大门内,则是桃花灼灼,清幽绝俗,门里门外,只有十来步,就分明割成两个俗雅悬殊的世界,依现实的验光看,门外的车声飞尘如何不能传进门内来呢?门内的花光霞影又如何能不透露到门外去?但在诗人的主观感觉下,一道门就间隔着两个完全不同的空间,十几步外,就有尘土和烟霞的不同,红尘与仙境的殊异。6、空间的简化诗的字数有限,所以啊 我们在取景时,万不可把看到的所有景物都一一的填充到诗中去,把诗写成景点介绍说明书之类。所以在空间取景时,选取要对面前的景物进行简化。选取一两件景物,细致的去配置、描写,使诗的空间趋于单纯化、固定化。比如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全首属于问答式结构,用亲切的口吻,谈故乡,但故乡一词唤起的概念是十分笼统的,他代表着一个庞大的空间,也很抽象空泛,故乡可写的事情很多,景物也很多,但本诗 ,作者在三四句,将故乡许多景物给予简化,只选择绮窗和梅花两个很具体的景物,布置出一个精美的小空间,以绸糊的绮窗作底,衬托寒梅,这寒梅是空间简化处理后独存的景物,在诗的空间中,十分耀眼,诗的趣味也随着空间的简化充分的表达出来。又如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第一句写宦情羁思,全属于抒情,第二句写春意转迷,半情半景,但这两句十分抽象空洞,到三四句,全部写景,山城过雨百花尽,一句 所描写的空间很大,但山城 百花等字面仍然觉得很空泛,意象 不是很鲜明,到榕叶满庭莺乱啼句,实写出作者眼前的实在景物,一个只有庭院大小的空间,积满榕叶 ,莺声乱啼,空间缩小了,景物也有聊过滤性的选择,以榕叶关合着诗题,以莺乱啼的乱字,道出情思凄凄、春意转迷的原因,所以 末句时压缩着许多暗示 在景物里。这就是在空间取景时,选取要对面前的景物,是对眼前景物进行简化,选取一两件景物,细致的去配置、描写感人的魅力所在。关于诗的空间设计我们就说到这里吧。我们以后在读诗的时候一定不要瞎读,要分析诗人是如何安排他的空间的。慢慢摸索吧!最后我们来学习渔洋绝句第七法:二、学习渔洋绝句第七法1、【要点】一二句就题直起,亦直赋眼前景、心中情,第三句以叙写人事转接,而结句则必由实返虚,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读渔洋最须注意此等处,以其有神韵也。2、【起句】 直接切题以眼前景兴起。3、【承句】紧抱首句,进一步将眼前的景扩展,为三四句做铺垫,注意语意的联属。4、【转句】第三句以叙写人事转接,即&实接 &仔细揣摩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含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