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一个问题,徕卡M接福伦达镜头(日)M口最值得拥有的镜头是哪

能用蔡司ZM镜头和徕卡M镜头还可鉯通过一个简单的接环接50年代以前的L39螺口旁轴镜头。

从问题看你对旁轴相机并不熟悉旁轴相机取景器视野和放大倍率是固定的,不会随著所配镜头焦距的变化而变化不同镜头的取景范围要靠框线确定。.52的意思就是说这台相机的取景器放大倍率是裸眼的0.52倍。你在透过相機取景器时会明显感到景物小了一半左右。

21/35框线就是说21mm和35mm的取景范围框线同时出现在取景器里,里面小的框是35mm镜头取景范围外面大嘚是21mm镜头取景范围。所以在R4A上使用35mm镜头就开始困难50mm镜头只能勉强使用,它的框线已经非常小不利于取景对焦。

这是一台为方便使用25mm和21mm廣角镜头的旁轴相机而最常见的.72倍率旁轴相机是没有这两组框线的,使用比25mm更广的镜头就需要附加取景器

针无两头利,R4A使用更广的镜頭方便使用标准镜头和中焦镜头就麻烦。50毫米标头只能勉强使用75、85、90和135镜头就要使用附加取景器。另外旁轴相机的对焦基线是固定嘚(在使用比标头更广的镜头时,对焦精度比任何单反都要高得多)有效基线要乘取景器放大倍率。R4A放大倍率小直接影响了其对焦精喥。

所以如果你最擅用的焦段是28、25、21这3支镜头并且目测距离并利用景深估焦的本事过硬,那么这台相机是适合你的如果你最常用的是35、50这两支镜头,并且打算用75、85、90镜头对精细对焦要求高,它就不适合你

事实上R4A比较冷门。始终宽大明亮的取景器、极长的对焦基线都昰旁轴的根本优势而且很少有人的主力镜头是28mm以下的大广角。偶尔使用超广角镜头时人们一般会选择额外的附加取景器。

知道R4A是干什麼用选头就简单了。

21最牛的是徕卡M21/1.4这支镜头很贵,强在有1.4的超大光圈不太注重这个大光圈的话,蔡司ZM21/2.8、ZM21/4.5像质也是一流的而且畸变、眩光、色彩都更好,却便宜得多

徕卡M镜头现在大多都在德国本土生产,价格高昂上述两支的价格分别是3万多和5万多。蔡司ZM大多都在ㄖ本生产只卖几千块,性价比非常高;只有ZM15/2.8和ZM85/2是德国生产的价格分别是近3万和近2万了。

你如果是打算尝试一下旁轴相机和徕卡、蔡司鏡头那么稳妥的廉价机身方案是买台二手的R2A或R2M。R2、R3、R4的区别主要就是取景器倍率分别是.7、1、.52。它们间是并列关系不是升级关系A表示電子快门,M表示机械快门

[35/2.5 徕卡M接福伦达镜头] 有两种版本價格较平,多层镀膜、表现锐利的螺口镜头

[35/2.8 Summaron] 年生产,银色表现尚好,但没有Summicron出色有两个版本:带眼镜用于M3的和没有带眼镜用于M2的。無眼镜版本的产量是有眼镜版的一倍二手镜头容易发现灰雾。

[35/3.5 Summaron] 年产银色,便宜、表现尚好有两个版本:带眼镜用于M3的和没有带眼镜鼡于M2的。两个版本的产量大致相当二手镜头容易发现灰雾。

年为Minolta产徕卡CL机身而生产是一支较为便宜的、表现锐利的镜头。若装在M机身仩会带出50mm的取景框线徕卡公司宣称这款镜头可能与M机身和其它徕卡旁轴机身不匹配。不过很难相信实际使用中会有什么对焦问题包括峩在内的许多人都认为这类警告只不过是徕卡公司的市场策略,因为它害怕40/2的销售会冲击那些更昂贵的M系列镜头此外,有证据显示这支鏡头还不是多层镀膜

[40/2 Rokkor] 年为Minolta CL生产,表现非常锐利安在M机身上会带出50mm的取景框线。前文关于40/2的评论同样适用这里此版不同之处在于镜头編号是印在滤镜环上的。

[40/2 Rokkor] 年为Minolta CLE生产前面的评论同样适用这里。此版的不同之处在于镜头编号是印在镜筒上的而且还是多层镀膜。

2000年生產的第一支徕卡螺口Pentax镜头光学设计与Pentax的43/1.9非球面单反镜头一样。只为日本市场生产了800支银色和1200支黑色配有取景器。我不知道Pentax是否还会生產其它限量的(如31/1.8、50/1.2、77/1.8)徕卡螺口镜头这支镜头受到了Pentax用家们狂热的追捧。因为有非球面镜片设计这成为徕卡CL 40mm镜头里表现最锐利的一支,只是需要加个转接环用市场价格约为150000日元,不便宜

[50/1 Noctilux] 1976年生产至今的各个版本都是相同的光学设计。尽管有三个50/2加起来重它仍有许哆忠实的追随者。已经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好的超高速镜头所有版本的Noctilux都因为产量稀少而将会成为今后的收藏品。若想舒适地使用这支鏡头可以考虑有额外25%对焦精度的M3或M6 0.85机身。后期Noctilux的镀膜被认为有所改进


----- 第一版,镜筒没有印“50”外接遮光罩,非常扎实的工艺是我喜歡这一版本的主要原因(译者按:该版是E58滤镜尺寸,后期全部改为E60滤镜尺寸)
----- 第二版镜筒上印有“50”,外接遮光罩
----- 第三版镜筒印有“50”,内接遮光罩我个人更喜欢外接遮光罩的设计。前三版都是加产

[50/1.2 Noctilux] 年产这是一支稀有并极受收藏者追捧的镜头。从经济角度考虑朂好别买它来拍照片。新版的50/1 Noctilux比它更便宜、光圈更大、而且被普遍认为在各档光圈的表现比它更优秀

[50/1.4 Summilux] 有两种光学设计版本,平均年产量約有2000支因此这款Summilux镜头比我们想象的要稀有的多。最近对焦距离是40英寸有黑色和银色。


----- 第二版 年银色,改进的光学设计编号自1844001起
----- 第彡版 黑色氧化铝
----- 1997年的钛色镜,配合钛色M6而限量生产

[50/1.5 Summarit] 银色50年代初期的“超级”快速镜头它的优点和缺点都很突出,故此人们要么喜欢它偠么不喜欢它。简单地说这是一支镀膜过了的早期Xenon镜头。虽然它比后期的Summilux镜头明显偏软但它也能拍出不锐利却美妙的作品。二手镜头嫆易有灰雾和擦痕


----- 第一版 固定的光圈刻度与转动的光圈环
----- 第二版 固定的光圈指针与转动的光圈刻度

螺口的收藏版。我加入这款镜头是因為它也可以成为M机用家的主要选择这是徕卡的第一支f/2.0镜头,二战前的年生产产量极高,因此二手多见价格低廉。尽管没有镀膜也鈈太锐利,但是它有不同寻常的优势从f/2到f/4的光圈,它给彩色照片带来的那种柔和美丽的效果是其它的便宜镜头无法给予的这款镜头非瑺适用于人像、风光和人体摄影。虽然这类二手镜头容易有擦痕或灰雾但这些瑕疵反而能加强这款镜头的特殊效果。因为机身设计的问題它用于M5或CL机身时不能缩头。

[50/2 Summicron] 出了非常多的版本容易让人搞混。许多人认为这个summicron是所有品牌50mm镜头里最好的因此它也广泛成为其它50mm镜頭用于测试和比较的标准镜头。

----- 第一版 年生产的银色缩头表现虽好,但还是不如后期镜头因为机身的设计问题,用于M5和CL机身时不能缩頭7片镜,前镜片的镀膜非常容易划伤或出现灰雾最近对焦距离40英寸。


----- 第二版 年银色Rigid有少量特别定制的黑色版本。从审美上考量这款镜头的外观非常漂亮,因此用家和收藏家都追捧它几年前,一个日本的摄影杂志测试了这款镜头认为它是所有50 summicron里面清晰度(折衷了反差)最高的。它曾经被认为与第一版的summicron有着相同的光学设计但是现在已经被证实两个镜头的确存在一些不同之处。7片镜前镜片的镀膜非常容易划伤或出现灰雾,最近对焦距离40英寸

----- 第三版 年银色DR(Dual Range)版。这是第二版改制的具有特殊近摄功能据美国最著名的(可惜已經停刊)摄影杂志“现代摄影”的测试,这支50 DR是所有曾被测试镜头中清晰度最高的同样是7片镜,所有M镜头里它的近摄能力最强虽然多數“专家”称它的光学设计与Rigid相同,但是许多经验丰富的DR用家却宣称两支镜头的表现有区别并相信是因为它们的光学设计不同所造成的。由于多了一个架眼镜的平台DR没有Rigid那么外观迷人。尽管如此它还是受到用家的追捧。前镜片的镀膜非常容易划伤或出现灰雾


DR镜头有兩组的对焦范围,因此命名“Dual Range”(简称DR)DR只能在没有戴眼镜的情况下装上机身。那只眼镜是个可以随时装卸的取景配件能轻松地安放茬相机取景框前面的镜筒上部。眼镜的外形很象35八枚玉的眼镜当镜头装在机身上后,先转动镜筒至其最近对焦点然后才安上眼镜,只囿这样才能正确开始进行近摄安上眼镜后,拉出镜筒少许这时镜筒的对焦环又能向更近拍摄距离转动了。实际使用时你会感觉简单的哆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经验丰富的徕卡用家都认为DR summicron不仅是他们最喜爱的50标头还是他们最喜爱的镜头,就是这样这支镜头集高清晰度囷低反差于一身,并且有极优美的焦外成像
50/2 DR也许能用在M6上,但是你一定要在安装镜头前把对焦环设置在无穷远的位置否则,镜头很难咹上或卸下机身有人曾说在M6上DR无法做到最近距离合焦。我没法确定这个问题是出在机身或镜头上还是出在使用不当上。香港的Howard *****mer说很难茬M6 o.85 #2296539机身上使用后期DR镜头的近摄功能尽管将镜头安上机身没有问题,但是机身内部的某个部件显然阻止了镜头的近摄工作我现在还无法確定是否所有的M6 0.85机身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所以买DR用于M6的话,先试一试总是个好主意
早期的DR版本最近对焦至19英寸,且对焦环上有feet或meter刻度(不是同时有)另外还标注放大倍率从1:15到1:0.75。它的眼镜上有个带框的商标里面写着“E. Leitz Wetzlar”。
后期的DR版本最近对焦至20英寸且对焦环上同时刻有feet和meter,没有再标上放大率它的眼镜上刻有“LeitzWetzlar”,没有商标框对焦环的压花更大更深。我还注意到后期DR镜片上的镀膜更加“暖调”泹不能肯定是否所有后期DR都是如此。后期DR的眼镜无法用于前期的DR镜头但是前期的DR眼镜却能用于后期的DR镜头。
----- 第四版 黑色镜筒没有印“50”,无对焦杆或锁其表现无法与前后期的summicron相比。6片设计是继DR后50mm镜头里能对焦最近的镜头,可最近对焦28英寸
----- 第五版 黑色,镜筒印有“50”有对焦杆,无内置遮光罩我认为它比有内置遮光罩的后期版本更易使用,因此也是更好的选择当然,我是使用外置遮光罩和对焦撥杆的坚决拥护者6片镜,仅有195克重德国生产。
----- 第六版 1995年至今银色和黑色,镜筒印有“50”内置遮光罩,无对焦拨杆与前一版的设計相同,黑色重240克、银色重333克

[50/2 Elcan] 为军用M4机身——KE7A而生产。极其稀有和昂贵Elcan是“E. Leitz Canada”的缩写。它早先是徕卡的一个加拿大工厂后来出售给叻Hughes,后来又被美国的General Motors收购最近又被卖给了Raytheon。这个厂至今还在生产一些经过挑选的徕卡镜头它的特长是生产军用镜头。

[50/2.8 Elmar] 年产银色镜头昰原始Elmar设计的终极版本,受用家和收藏家喜爱因为机身的设计问题,用于M5和CL机身时不能缩头4片镜,镜片容易出现灰雾

[50/2.8 Elmar] 新的复古设计鏡头,1994年与M6J一起生产有银色和黑色。因其镜筒上印有“50”而易于分别不知为何,这款镜头非常受欢迎它的光学表现尚好,但还不如50mm summicron嘚3、4、5版好它比Summicron少了一档的光圈,而且比4版的Summicron只轻了25克不仅如此,它的制作工艺无法与前一版本()相比从各方面衡量它都不尽如意,那为什么还要买它因为机身的设计问题,用于M5和CL机身时不能缩头

[50/3.5 Elmar] 银色螺口缩头。我认为这是一支值得徕卡M用家认真考虑的50mm镜头即使要加上一个转接环,它仍然是所有能用于M机身上的最轻最小的镜头 —— 比M 50/3.5或M 50/2.8 Elmar还要小更重要的是,当缩头后它仅从机身突出来1/4英寸!!!建议选一个战后产的有镀膜版本,而且准备好请专家清洁它因为二手的它极可能有灰雾在镜片上。总之它不寻常的尺寸和优秀嘚光学表现都令它成为你重要的选择之一。因为机身的设计问题用于M5和CL机身时不能缩头。

[50/3.5 Elmar-M] 年产的银色缩头经典的Elmar设计,成像锐利因為机身的设计问题,用于M5和CL机身时不能缩头


Leica M卡口中长焦段镜头

[65/3.5 Elmar] 用于Visoflex系统的徕卡M机微距镜头。必须通过visoflex配件而用于M机身它有极高的评价,而且被认为是Leica最好的M镜头之一


----- 银色版,年生产
----- 黑色版年生产,改进的光学设计相对稀有,我发现它的数量仅有银色版的三分之一

[75/1.4 Summilux] 1980年产,极高的好评我个人认为它作为人像镜头还不够长。所有的75/1.4 summilux都因为产量稀少而将会成为收藏品总之,这支重量级的镜头有着了鈈起的好评和一大群热情的簇拥者若想舒适地使用这支镜头,可以考虑有额外25%对焦精度的M3或M6 0.85机身(译者注:75/1.4安在M3机身上只能看到50mm的取景框线,因此并不合适)


----- 第一版用外置遮光罩,加产相对更加稀有,E58滤镜尺寸(译者注:应为E60)
----- 第二版内置遮光罩,加产E60滤镜尺団,编号3223300起
----- 第三版1998年起德产,据称比前期版本的体积略小

[90/2 Summicron] 这是一支很长寿的镜头1957年开始生产,有两大版本和众多变型没有被大家注意到的是所有90/2的产量都极小,所以从收藏的角度考虑早期银色版本的二手价格显然被低估,与其价值和稀有度不相称


----- 早期银色,外置遮光罩可卸下镜头前组用于Visoflex
----- 大头银色,内置遮光罩可卸下镜头前组用于Visoflex
----- 大头黑色,内置遮光罩镜筒无“90”, 可卸下镜头前组用于Visoflex
----- 1980年產黑色体积只有前期版本的2/3大,镜筒印有“90”收起内置遮光罩后会遮挡住光圈刻度。光学表现接近前期的版本镜头前组不可卸下。
----- 1982姩产黑色镜筒印有“90”, 收起内置遮光罩也不会遮挡住光圈刻度

[90/2.8 Elamrit] 年生产,银色和黑色两种可卸下镜头前组用于Visoflex系统。与新版不同的昰它没有内置遮光罩二手镜头容易有镜片灰雾。


----- 黑色产量稀少,约为银色产量的1/3

[90/2.8 Tele-Elmarit肥版] 年产徕卡第一次试图生产短小的90/2.8镜头。普遍被認为光学表现不错但是还不如后期镜头。现在很难找到这款镜头了


----- 年产,肥版几乎全是黑色
----- 年产,肥版全是黑色

[90/2.8 Tele-Elmarit 细版] 年产,是徕鉲最轻最小的90/2.8镜头它的尺寸与CL 90/4 Elmar大致相同,尽管光圈大一档这是一支很好的旅行用镜头,虽然有人抱怨过它的锐利度但也有人赞赏它。美国“现代摄影”杂志评价它比90/2 Summicron更锐利这令许多摄影师惊诧不已。


我个人的体验是5%的几率这支镜头会慢慢出现问题。不知道什么原洇它的后组镜片会逐渐产生严重的蚀刻,当然发现及时的话可以请专家清洁就能防止蔓延如果任其发展,则清洁也无济于事只会更嚴重伤害镜头及其表现。如果这样你只能把它当作镇纸来用了。由于这颗镜头的后组镜片是密封的即使你找到可更换的镜片,更换的費用也极其昂贵
----- 银色版,极其稀有和珍贵因为只少量生产后就改为黑色版了
----- 大多数黑色版是加产,德产的数量极少
----- 普通黑色版加产,镜筒无“90”
----- 后期版本镜筒印有“90”
----- 所有以上镜头都是相同的光学设计,只是外形不同而已

[90/2.8 M-Elmarit] 1989年生产的小巧镜头许多人认为它是90mm镜头里表现最锐利的一支。与同款R镜使用相同的玻璃制作令人意外地重。镜头前组不可卸下镜筒印有“90”,内置遮光罩这支镜头将在2003年停產,取而代之的是90/4 微距-Elmar

[90/3.5 Apo-Lanthar徕卡M接福伦达镜头] 2000年推出的黑色和银色的螺口镜头,6片5组最近对焦1.2米,E39最小光圈f/22,是目前唯一的多层镀膜90mm螺ロ镜头

[90/4 Macro Elmar] 2003年9月生产,独特的镜头设计第一支长过50mm的近摄镜头,有黑色和银色没有近摄接环时,最近对焦0.76米;有近摄接环时最近对焦距离与50/2 DR一样是0.5-0.77米。最大1:3放大比率可惜它的微距对焦环不能用在其它90mm镜头上。不过幸好它的外置遮光罩可以反过来接。E39滤镜尺寸

[90/4 Elmar] 这是50姩代产的老镜头,表现尚可后期的质量更好。4片镜性价比高,今天成为最便宜的M镜头之一更老的30年代生产的90/4 Elmar镜头虽然没有镀膜,但昰能为你的黑白和彩色照片增添一种陈旧的经典感


----- 银色Rigid版年产,轻小二手市场里普遍被低估。可卸下镜头前组用于Visoflex后组是银色镜筒佩黑色环。早期是E36后期是E39。
----- 银色缩头年产缩起来后能与机身一起放进EV相机套
----- 银色三片镜,“直筒”的elmar属于收藏家的稀少镜头。

[90/4 Minolta Rokkor] 年为CLE洏产多层镀膜,与早期的90/4 Rokkor相比尺寸几乎一样不同的是其编号印在镜筒上面,而不是滤镜环上

年产,巨大的镜头配有1.4倍的放大眼睛,这样相机的135mm取景框线变大易于取景对焦。可以在M2/4/5/4-2/4-p/6上有效地利用90mm取景框线来使用135mm镜头也可以在早期的M3上使用。因它的体型巨大在二掱市场不大受欢迎。只有黑色内置遮光罩,可卸下镜头前组用于Visoflex


----- 对焦环配有“Heavy Ribs”,放大取景眼睛用螺丝固定
----- 对焦环配有“Heavy Ribs”放大取景眼睛浇铸固定
----- 1975年产,光学设计与R镜一样两节遮光罩变成一节。
----- 后期有“135”印在镜筒上

[135/4 Tele-Elmar] 年产,只有黑色光学表现优秀,非常受欢迎嘚一支长寿镜头


----- 第一版外置遮光罩,可卸镜头前组凸边的对焦筒,镜筒无“135”
----- 第二版1985年起内置遮光罩不可卸镜头前组,有棱纹的对焦筒镜筒无“135”
----- 第三版1993年起内置遮光罩,镜筒印有“135”

[135/4.5 Hektor] 年产银色可卸下镜头前组用于Visoflex。它可以说是最便宜的徕卡M镜头二手市场极多見,光学表现不赖因为1997年的“Leica Viewfinder”杂志上的一篇评论而使它突然变得受欢迎起来,令一些多年无法将其脱手的经销商惊喜不已

注: 1、mahler9補充,35mm Summicron 八枚玉第一版也有生产黑色版,不过数量较稀少 35mm Summicron 第二版,银色六片镜" —— 应该只有黑色

2、译者补充,50mm f/1.0 Noctilux的第一代是E58外置遮光罩;苐二代是E60,外置遮光罩;第三代以后都是E60内置遮光罩。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徕卡M接福伦达镜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