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子午谷奇谋易中天成功了能歼灭多少魏军能阻挡魏军

用魏延的军事思想,能打败司马懿吗?
回答者:【永远多远山西文水六中教师】
魏延身份有些特殊,特殊到连我也分不清他究竟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他有名声,并不属于默默无闻的历史过客,但他也算不上是一个主角,他能被世人所记住,只因为他和诸葛亮有关系。诸葛亮是谁?恐怕不会没有人知道,在中国,不,在世界上,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他实在是太有名了。再被一部名叫《三国演义》的历史小说烘托一下,有名到近乎被妖魔化。这本书的影响力非常的大,许多人把书中的角色和历史人物混淆了,就连这一章所写的历史人物也没能例外……还是不知道他是谁?有这一号人物吗?好吧,没关系,接着往下看。众所周知,三国时代里,对君主的忠诚最能苍天可鉴并以此名扬天下的人,非关羽莫属。他的义绝也是无人不晓,哪个读过《三国演义》的人不知道关羽对刘备的忠诚?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那又是谁,因为“背叛”君主而遗臭于历史之中?看到这里,也许你已经知道了他是谁了,也许你还是不知道这个人。其实“背叛”写着有点牵强,既然书中这么记载,我姑且也只好暂时这样写下来了。他有勇武,能纵马上战场且箭术奇佳,却不是因为这个而出名。他有将才,能独当一面指挥千军,却也不是因为这个而出名。他有战绩,南征北战立下了无数的功劳,却也不是因为这个而出名。他的名声只和一个热词紧紧联系在一起,那就是“反骨”。看到这个词,你应该猜出来是谁吧?如今上千年都过去了,多少历史人物尘归岁月被世人遗忘。但提到这个热词,任谁都能想起他。他是谁?你也许已经知道了,这个人,就是这一章所采访的历史人物——魏延。他可是被“反骨”这仍然焕发着强大生命力的两个字折磨了上千年,如同枷锁死死扼制住,却无处诉苦,甚至还要承受后人无数的非议,世人对他早已盖棺定论,他也早就是反叛的典型。这公平吗?这是真相吗?没人能说得清,但历史是位任性的小姑娘,迟迟不肯作出应有的表态。一筹莫展的我不好欺负这位小姑娘,只能在已有些岁月的文字中,去寻找被埋藏已久的真相,什么为虚?什么为实?尽在这一章。在正式开篇之前,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三国志》和《三国演义》虽然是同一背景,却是不同性质。所以,魏延这个人也有两种不同版本的人生历程,在对比之下大致上是相同,然而在细节方面则相差十万八千里。基于这次要正经严谨地写文,所以,我们先来看看《三国志》正史里来自魏延的简短人生说明:魏延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因为作战勇猛屡立战功深受刘备的器重。在《三国志》这部正史里,他是作为一名部曲跟随刘备入川,并数有战功被任命为牙门将军,刘备在攻下汉中后又将其破格提拔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里,以有限的兵力抵御曹魏的进攻,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北伐期间魏延多次请求诸葛亮分配他一万精兵,让他率军另走一路攻入关中,最后再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但诸葛亮一直不允许,魏延暗叹孔明懦弱,认为自己不能完全发挥才能,心怀不满。因为与长史杨仪不和,在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激化,相互争权,最后魏延败逃,被马岱领兵追斩,并被夷灭三族。这样的人生说明是不是看着特别没意思……简直是乏味到掉渣……但没办法,正史就是这样。而在《三国演义》一书中,魏延被写成了一个脑后生反骨天生要造反的人。同样,在《三国演义》里,他的形象也因此变得颇为吸人注目,而且还有着他在投奔刘备之前的精彩故事。首先他是在《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中第一次露脸。可不要看魏延第一次上台,那时的他就表现得不同凡响,大有抢主角风光的势头。章节中的刘备当时在曹操大军追击之下,带领大批百姓,撤离樊城,来到襄阳城门下,打算和刘琮一起合力抵御曹操。蔡瑁、张允得知刘备唤门,径来敌楼上叱军士乱箭射下。城外百姓皆望敌楼而哭。城中忽有一将带领数百人径上城楼,要来杀蔡瑁张允。而这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将领就是魏延。他大呼曰:“蔡瑁张允卖国之贼,刘使君乃仁德之人!今为救民而来投,何得相拒!”说完抡刀砍死守门将,遂开城门,放下吊桥,大叫:“刘皇叔快领兵入城,以讨国贼!’”但是刘备怕惊扰百姓不愿乘机入城,转走江陵,而魏延和文聘交战数合,因为寡不敌众,也只得逃离襄阳,投奔长沙的韩玄。在《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孙仲谋大战张文远》是魏延第二次出场。赤壁之战后,刘备率军进攻南郡,当时的关羽率军进攻长沙,并与黄忠阵前交战,长沙太守韩玄因为黄忠不肯拉弓放箭射死关羽而下令将他斩首,眼看蜀汉未来五虎上将之一的黄汉升就要死翘翘了,魏延因为韩玄不重用他,不得志而积怨,没能夺得阵前先锋和关羽对阵的戏份正憋了一肚子火,另一方面激于守城大将受屈的义愤,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又是挺身而出,挥刀杀入,砍散刀手,救起黄忠,大叫曰:“黄汉升乃长沙之保障!今杀汉升,是杀长沙百姓也!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当众共殛之!愿随者便来!”救了黄忠之后,他露臂一呼,相从者数百人,然后直杀上城头,一刀砍韩玄为两段,提头上马,引百姓出城,投拜云长。魏延这两次关键时刻的“亮相”,形象都十分正面,让人印象深刻。在第一次出场中虽然没能让刘备进城主导荆州局势而自己也不得不奔逃长沙。却也能看出他爱憎分明的一面,以及信念所向,要知道魏延这种举动可不仅仅是见义勇为就能解释的,但凡威胁生命和地位的举动,正常人都不会这么做,刘备死就死喽,关老子屁事。但魏延不愿意看到刘备这位名声远扬的仁主就这样命丧黄泉,更不看不惯蔡瑁张允的小人嘴脸!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他还是分得清,什么时候该做什么样的事情,他也明白。而在第二次出场已经到了五十三回,时隔十二回,依旧没有淡化魏延的磅礴正气,为了刘备,为了长沙,他再次做出惊人的举动,率领官吏百姓攻杀韩玄。这一次的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爱憎分明,他的磅礴正气,让魏延得以在长沙城中一呼百应率领吏民,难道这不是人心所向吗?如果说第一次只是心血来潮,那么同样的举动来了第二次,就不得不说是魏延那远超常人的见识与胆略,换作是你,让你上,你上?纵观历史场合里的每个历史人物,能拥有远超常人的见识与胆略,在比例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相貌不俗,魏延自然也不例外,在《三国演义》里面,还专门描述了魏延的相貌——“身长八尺,面如重枣。”生得如同关羽模样,而红脸在中国戏曲艺术表现中象征忠义,正直和勇敢。不仅如此,魏延这个人长得相貌堂堂,武艺也是独魁,策马就能耍刀拈箭,以勇猛作战著称于军中!按说这样一个人,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在,可不是随便就有的,有一个算一个,哪怕没有国宝级,也有一级保护的档次。按照剧情发展,魏延在军中应该是平步青云,然后在某战中立下不朽的战功供世人传颂。只是情况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般,从后面的故事来看,他的经历却远不如关羽顺畅,地位也远不如关羽显赫,更不像关羽那样深受后人尊崇。他为蜀汉南征北战二十三年,直至双鬓露白,都没能像黄忠那样留下“忠勇老将”的美誉,一辈子都是在打仗战功累累,进入五虎上将之列都不过分,最后却被自己人冠于“反贼”之名身首异处。
回答者:【永远多远山西文水六中教师】
接下来要说明阳溪之战在不经意中带来衍生效果。大雨固然是魏军撤退一方面的原因,但却不是真正的原因!假设在当时并没有下雨,长安的三路伐蜀大军仍能继续行进。当魏延在阳溪击败郭淮的凉州部队的消息传出去后会怎么样?无论是魏国政治高层,还是三路伐蜀大军的指挥官都会惊慌失措!因为郭淮的战败意味着在陇右地区魏军已经没有足够力量可以抵挡魏延进攻,综合魏延在子午谷奇谋表现出来的冒险性,也就是他兵行险招的战斗风格,一旦让魏延领兵从魏军薄弱的地方进行突击,绝对能杀到长安伐蜀大军的后方,直接截了魏军的后路,到时魏延作为本土地形地貌最熟悉的人,来个据险而守,魏军能奈他何?只怕会被磨死在蜀汉境内。魏国也想到了这一点,他们知道再这样下去己军优势将会不复存在,只能选择撤退。我的结论是,于其说魏军的撤退是因为大雨,倒不如说是因为魏延在阳溪之战取得了胜利,不经意间达成了其实并不存在的堵截战略计划,成功逼退了魏军。但无论原因为何,汉中都得以保全,蜀汉也得以保全。而对于魏延来说,阳溪之战带来不在于他在什么情况下击溃多少敌人得到多显赫的功绩,而在于魏延在此次战役中所表现出来的军事素质和能力,在危急时刻判断出敌情,并能够及时应付,这是作为一个名将最重要的素质,以令人难以想象的理智和镇定稳住了局势,并适时出击反败为胜,而这是作为一个名将必需的能力。早在刘备遴选汉中镇守者人选的时候,就已经看出魏延具有大将之才,试问,一个多谋善断,智勇兼备的将军,这样难道还不具备成为名将的资本吗?当刘备在看到魏延这个人的时候,已经明白蜀汉又多了一名优秀的将领,兴复汉室一统天下的几率又多了一分,当然,这只是他自己的想法,因为他的话,只说对了一半。离开阳溪的魏延已经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将领,或者说他已经超出了普通将领的水平局限。阳溪之战,在士兵的心中,魏延能带领他们战出名堂战出功绩,而且还能活下来!阳溪之战,在魏国高层眼中,魏延成了威胁,是继“五虎”之后的实力派领军人物。这就是一战成名!魏延虽然上过无数次战场,见过太多的生死,却缺乏一次足够吸引天下人目光的战役。没有粮草,没有补给,没有后勤,没有援军。魏延带领一支不足万人的部队硬生生地在敌境内击败人数数倍于己的敌人。在那个时代,能有如此军功的人绝对能出名,最惊讶的莫过于蜀汉的统治阶级,这样的人太稀有了。魏延一路向前跟随大军回到了成都,在华丽的宫殿内,蜀汉权贵济济一堂,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刘禅要为这位战功赫赫的将军举行一场隆重的受封典礼——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只不过,在美丽光环下,集万千尊崇于一身的魏延怎么也不会想到,四年后,还是在这座华丽宏伟的宫殿中,在蜀汉权贵的误导下,刘禅下达了魏延谋反的诏令,一代忠君之将瞬间沦为反贼。刚入蜀的魏延还是一名地位低下的家兵,离开阳溪的魏延成了蜀汉手握兵权的大将。从士兵到名将,从平民到封侯,魏延用鲜血和尸骨堆积成梯,攀上了人生的巅峰。纵观整个蜀汉,再也没有人像魏延一样,没有出身,没有后台,没有文化,没有社会关系,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爬,全凭自己的努力,最后成为名将位列侯位。你告诉我,除了他,蜀汉还有谁能够这样?没有,一个都没有。都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因阳溪之战而名扬天下的魏延忽然发现,战争很美妙,能给他自己带来财富和地位,后来战争缠上了魏延,并一步步将他拖入水中!想功成身退?阳溪之战后,就已经晚了。公元231年(建兴九年),诸葛亮决定对魏国再次发动北伐,他也是刘备信任的人,对蜀汉忠心耿耿,愿意为兴复汉室付出一切。可是作为邻居的魏国依据拥有强大的实力,仍然是蜀汉最可怕的敌人,如果再不行动重创这个邻居,凭借蜀汉这个小国家,是不可能和魏国抗衡。于是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行动正式开启。而魏国方面,魏明帝有些不耐烦了,直接派出司马懿。作为不弱于诸葛亮的智者,实力绝对不会简单。但让人出乎意料的是,第四次北伐战役中,司马懿居然吃亏了,还是大亏。据《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记载,“宣王(指司马懿)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当时的情况:司马懿率领魏军到达祁山后,不断逼近蜀军又不断安营固守,上自张郃,下到贾嗣、魏平,都对司马懿这种作战方案感到不满,贾魏二人甚至讥讽司马懿“畏蜀如虎”。这时候诸葛亮率领蜀军围攻祁山,并让王平负责祁山的南面。司马懿看准机会,自己率军进攻诸葛亮,而张郃率偏师攻打南围的王平阵地,让蜀军之间无法救援。魏军的整体实力远比蜀军强大,而且魏国将士求战心切气势正旺,诸葛亮察觉到蜀军此时和魏军进行决战,只会让局势变得越发不利,急忙指派魏延、高翔、吴班率领部队迎敌……原话中【赴拒】的“赴”字就已经表明出军情的十万火急,尤其是在军事攻坚战上,更是一刻战机都耽误不得,由此可见,当时的情况是非常紧急的,魏延等人此次卤城周边作战也是事出情急,并非诸葛亮早有安排,更不是故意露出破绽引司马懿主动出击。与此同时,魏延带着复杂的心情从蜀军营垒出发了。此次他的战略和上一次大致相同,一样还是违背常理发动主动进攻,可是司马懿和魏军都不是吃干饭的,如果还像上次那样玩命冲锋,这次可能就回不来了。那该怎么办?抱歉,史料实在是太少了,又不能借用《三国演义》里的故事,我只能选择暂时跳过这个坎。然后?战斗对象不详,战斗目标不详,战斗地点不详,具体的交战内容不详。史书就只说明了来袭的魏军被魏延所率部队打得打败,连杀带赶,把司马懿和魏军赶回了营垒,魏军死了三千人,丢下五千副铠甲和角弩三千一百张,司马懿不得不率领残军撤回魏军营垒。写到这里,我又忍不住想损陈寿了,只提前半段,不提后半段,然后直接跳到结果,这算那门子的载史?不过只要有了开始和有了结局,那么我就能再次推测演变出一个逻辑可信的中间过程。这一支奇袭部队在出发后由谁指挥?这很重要,因为这关系到这次战斗后归功于谁。毫无疑问,魏延就是这支奇袭部队的主将,从官职大小以及资历就能看出来。虽然他已经不再愿意去干这些活,毕竟自己只是打工的,每个月按时拿工资,出兵打仗成了义务劳动,干好了不见得自己还能得到什么赏赐,毕竟自己在蜀汉已经仅次于诸葛亮的实权人物。干坏了却还要为此负责,这样的差事谁会愿意干?可蜀军的元帅诸葛亮不是一个可以商量的人,谁让你当年表现得那么好!就是你了!不干也要干!但诸葛亮对魏延并不完全放心,而是在这一支部队指派高翔、吴班作为副将,让他们跟魏延共分这支部队的指挥权,也不为他们制定作战计划。我想不明白,诸葛亮为什么要让魏延等人“赴拒”司马懿?作为蜀军元帅的他,难道他不应该亲自率军和魏军决战吗?明明是司马懿很胆小,屡次不敢与蜀军交战,只敢龟缩在营地里。怎么魏军和蜀军一要交战,就闹成了诸葛亮紧张起来了,急忙调遣魏延等人率兵迎战?甚至在魏延击溃司马懿的部队后,号称三国第一军事家的诸葛亮也没有亲自率领蜀军扩大战果,以当时的局势而言,蜀军是占据有利局势的,就等诸葛亮率领作为生力军的蜀军主力把溃逃的魏军聚而奸之,这场战役中,作为蜀军元帅的他究竟去干嘛了?这根本就是把烂摊子丢给魏延收拾,魏军来势汹汹,该怎么抵挡难道不应该是蜀军主帅想办法吗?竟然只丢给魏延一支也不见得有多少人的部队,然后让他自己想办法想计划怎么去抵挡……好高难度的任务。任务难度虽高,但魏延还是成功了:“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重点来了。先来看看【获甲首三千级】这一句话,如果只是斩杀了三千魏兵,直接写“斩(获)首三千级”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多花笔墨写上“获甲首”?这个甲究竟是指什么?后来我在翻阅春秋战国史籍的时候,才得知,这里的“甲”指的是“带甲之士”,所谓的带甲之士意思并不是穿戴铠甲的士兵,而是精锐部队,如果时代是放在春秋,带甲之士例如是魏国的武卒,齐国的技击,赵国的百金之士、胡刀骑士,楚国的材士。如果时代是在三国,结合玄铠和角弩这些字眼,魏延率部击败的可能是魏军的重装步兵和劲弩手。“玄铠”中的玄,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指颜色,一种是指材料。即暗红色的铠甲或是玄铁制成的铠甲。很多人都认为此玄指的是颜色,而不是其材料。因为玄铁就是黑铁,属于碳素钢的一种,以其表面容易氧化发黑得名。还有一说玄铁即为陨铁,就是陨石含有的铁元素。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玄铁受到冶炼锻造后,就能成为一种稀有的金属——玄铁精,它的密度和硬度是目前已知金属中最大的,而它的质量却又是已知金属中最小,还永不锈蚀,可以通过添加其它材料改变颜色,是制造器物的极品材料。只是储量极少,开采极其困难,以当时的科技,冶炼也不容易,怎么可能批量制成铠甲并分配到军队?五千副玄铁制成的铠甲,可不是小数目。所以“玄铠”已经被确定为暗红色的铠甲(《说文》:黑而有赤色者为玄),但是,问题又来了,玄色在汉代属于皇室的专属颜色,而不是(金)黄色,虽然汉室已经被曹魏取代,可是文化和思想依旧还是承袭汉室,在根本上并没有任何改变。然而能穿戴玄色铠甲的部队,除了皇室近卫羽林军(虎贲军),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部队有资格穿戴玄色铠甲。皇室近卫军,怎么会跑到战场上?甚至归属司马懿指挥?更让人不解的是,作为皇室的近卫军,很少放置于正面战场作战,而是放置于后方实行保卫作用,是属于防守系的特种部队,那怎么会和魏延的奇袭部队交战?我不是三国时期的人,不能亲眼目睹,也不能穿越回去证实这些问题,还是只能猜测。司马懿作为托孤大臣,魏明帝曹睿对他算得上信任有佳,甚至在死前再次指派司马懿作为托孤大臣。这也不难解释本来用于保护皇帝的近卫军为什么会出现司马懿的军营,大概是曹睿想到此战艰辛,就派遣自己的近卫军前往战场协助司马懿,或者在危机四伏的战场保护司马懿。这里面有太多的可能性了,就不花笔墨一一列举。那么近卫军怎么会出现在正面战场上?从【宣王还保营】就说明了司马懿亲自上阵率兵出击,大有一举歼灭诸葛亮的气势,后来被魏延率部击败逃回了营垒。而在之前用作保卫职能的近卫军就需要紧紧跟随司马懿,而不是待在营垒悠闲看戏——重点就是,魏延在“误打误撞”下竟然率兵攻到司马懿所在的部队,军事学术用语就是“斩首行动”。恐怕司马懿也没能想到魏延会突然出现并发动进攻,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击败。然后我再来对比双方的部队实力。当时的蜀军奇袭士兵是不是精锐部队不详有多少人不详,但魏军的近卫军可是实实在在的特种士兵。在《史记·繁殖列传》就有写到成为皇室近卫军的士兵究竟都是些什么人,这些人多是关中地区向西和北延伸的北地、上郡、安定、西河向天水、陇西、武威这些国家边境的居民,因为地接边塞,民风强悍质朴,崇尚武力,“以射猎为先”,“不耻寇盗”,“以材力(身强力壮之人)为官,名将多出焉”。从玄铠推测出近卫军先暂告一段落,再来说说“角弩”。说实在的,我看到后,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什么东东。表示只听过角弓,角弩又是什么?会不会是史官写错了?我看不像,连战利品数量都如此精确,不像是写错了,可见“角弩”是的确存在的,来看看度娘是怎么解释角弩的:【角弩】用角为饰的强弩。其威力如何,晋葛洪所著的《抱朴子·登涉》用一种水生动物解释:“短狐,一名蜮,一名射工,一名射影……口中横物角弩,如闻人声,缘口中物如角弩,以气为矢,则因水而射人。”这种水生动物可以在武侠小说和玄幻小说中找到其身影,其名曰——“含沙射影”。在小说中这种水生动物被大幅度神化,说这种生物能口含水沙(水银)专射人的影子,一旦影子被射中,这个人就会身中剧毒。其实以现代知识来解释,这种水生动物是一种肉食性淡水鱼,口腔结构特殊,能内含一口水,通过空气挤压将那含着的那口水以喷水枪的方式激射出去,将挂在芦梗上的昆虫击落到水中吞食(想更深入了解的童鞋可以致电度娘)。而这种鱼所喷射出来的激流,首先它细小,属于透点式攻击,迅速,昆虫还未来得及飞走就已经被击中,强劲,昆虫一旦被击中就会掉落到水中了,而且能喷射到极高的地方,成年鱼甚至能射落掠过水面的鸟类。能办到这四点全凭它那型似“角弩”的口器,由此可见,角弩威力如斯。也就说,魏延率领奇袭部队,在“误打误撞”的情况下攻到司马懿所在的亲兵部队,然后直接和近卫军以及角弩士这两支魏国精锐部队对战。跟这些人搅和在一起玩命,能够自保就不错了,谁还奢求一两个人头?但魏延就是做到了!率领蜀军击杀了魏国的精锐部队三千人!还得到了五千副玄铠和两千一百张角弩,司马懿则在剩余的亲兵护卫之下逃回了营垒再也不敢出击……史称司马懿“畏蜀如虎”。我想这个“蜀”恐怕不单单指诸葛亮,还包括魏延在内。有人也许会这么问,既然魏延的军事能力这么牛逼,为什么诸葛亮不让他成为北伐遗志的继承者,反而选择姜维?以诸葛亮的智力,不可能分不出魏延和姜维谁更会打仗作战。在史书上白纸黑字也写得很明显,魏延因为“反叛”,和王平对战一触即败,最后兵败身死。而姜维则作为大将领兵九伐中原并以一己之力率领蜀军抵挡魏国邓艾钟会的伐蜀部队,从这里难道不能看出姜维的军事能力远比魏延的军事能力强吗?我很想告诉你,你的观念你的认为,都是错的。你被文字所蒙蔽了,从而理解错了历史。魏延和姜维的军事能力,究竟谁更强。其实可以从汉中防御战略的对比中看出来。(灵感非原创)“曹举天下而来,为大王拒之. 偏将十万之从,为大王吞之。”“如果曹操举倾国之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是一偏将率十万大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吞并了他。”很多人读到这一句话的时候,要么觉得魏延太狂妄迟早会吃亏,要么觉得魏延豪迈而大加赞扬。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他这一席话实际上暗藏了两种军事战略,而这两种战略日后交织于蜀汉的历史之中,直到它的覆亡。魏延虽然立下了要吞并曹魏十万之众的豪言壮语,作为汉中太守的他还是采取了务实的防御战略,首先在汉中通往关中的要隘修筑营寨,屯兵据守。即调派重兵把守汉中外围的险要据点,将入侵的敌军阻挡在汉中平原之外,这就是汉中的初期防御战略。这种战略可精略为【御敌于外】。由于秦岭山势险峻,因此敌军的行军路线比较固定,基本只能沿着既有的几条道路进军。如果能成功封锁敌军的进军通道,敌军难以迂回,攻关不克,就不得不退军,而且汉中周围山川林立,缺乏机动迂回的空间,而在狭小的空间内敌人的数量优势也无从发挥。从军事常理来看,这种战略无疑是最为稳妥的也是最为适应的。但这种战略的缺点是防御面积较广,虽然通往汉中的道路有限,但都需重兵驻守,而且相距较远,无法呼应。自孟达叛降魏国后,汉水下游的上庸、房陵落入魏国之手,汉中又面临着东部的威胁,防御压力进一步上升。公元226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第一次北伐,率军进驻汉中,正式接管了汉中的防务工作。诸葛亮基本承袭了魏延所制定的汉中防御战略,并且为了进一步巩固汉中的防守,于公元229年第三次北伐后,在沔阳建筑汉城,在城固建筑乐城,作为汉中的防御掎角,并为前线提供适时支援。至此汉中的防御系统基本完善,形成了以前线外围为第一战线,以汉、乐两城为第二战线,以南郑、阳平关为第三战线的阶梯型防御系统。不久,蜀国的汉中防线就迎来了第一次考验。公元230年七月,由于屡受蜀汉北伐侵扰,曹魏大司马曹真上奏魏明帝曹睿,请求伐蜀,希望能一次性攻克蜀汉。于是曹睿指派曹真司马懿张郃率领三路大军从长安出发,甚至让后将军费耀、雍州刺史郭淮兵出凉州,南下进军牵制蜀军。得知魏军发动全面进攻,诸葛亮也迅速做出了对策,亲自率军至城固、赤坂两地,扼守魏军进攻汉中的必经之地,并且派魏延、吴懿迎击郭淮、费耀,甚至让李严率军两万增援汉中。两军第一次交锋是在兴势,魏军先锋夏侯霸率领先锋军偷偷绕过驻守着蜀军主力的赤坂抵达兴势,刚在兴势扎营休整,就被蜀军发现,结果遭到了蜀军的围攻,夏侯霸只能边打边逃苦撑到魏国援军抵达才得以逃脱解围。而曹真率领的魏军主力由于道路艰险而行军迟缓。之后天气状况恶化,连降大雨,道路断绝,无法进军。九月,曹真受诏撤退,魏延、吴懿也在阳溪大败郭淮、费耀,魏军的这次对蜀进攻无果而终。汉中防线迎来的第二次考验是在公元244年。在当时诸葛亮早已逝世,魏延也以“叛贼”之名被击杀。汉中的情况也不比当初,有了很大改变。先是公元241年的时候,蜀汉大司马蒋琬为了支持姜维进攻凉州,方便联络羌族势力,决定移出驻守汉中的蜀军主力,让其屯驻在水路交通发达的涪县,这样的部署,使得汉中兵力骤减至不满三万人。当时的汉中防务负责人是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王平。公元244年,魏国大将军曹爽为了树立威信,不顾司马懿的反对,于三月发兵十余万,从骆谷进攻汉中。由于敌我实力差距悬殊,有人向王平提出放弃外围防线,集中兵力固守汉、乐二城,虽然会让魏军进入汉中平原,但是只要涪县的蜀军主力抵达汉中后就能进行反击。王平认为这种做法十分危险,涪县的蜀军主力距离汉中有千里之远,根本来不及援救,如果让魏军进入汉中平原,若是汉、乐二城的蜀军没能抵挡住十万余魏军的进攻,就等于放弃了作为最后防线的阳平关,相当于打开了入蜀的大门,对蜀汉来说就成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他承袭魏延的汉中防御战略【御敌于外】,指派护军刘敏率兵据守骆谷的出口兴势,而自己则亲率主力部队作为后援,凭借险要之地阻击魏军以此拖延时间等待援军。于是刘敏率军据守兴势,并且采用虚张声势的计策恐吓魏军(“旗帜横亘百余里”),王平则率军在后边援助,防备魏军分兵袭击刘敏。当曹爽率领大军抵达兴势后,受到阻击无法顺利前进(“关中及氐、羌转输不能供,牛马骡驴多死,民夷号泣道路”)。此时的蜀大将军费祎已经率军抵达汉中,参军杨伟、太傅司马懿力劝曹爽退兵。五月,曹爽引兵撤退,途中遭到了费祎率领的蜀军主力截击,魏军死伤惨重,勉强撤回关中。分析以上两个战例,汉中这种“御敌于外”的防守战略,对于国力相对较弱但拥有地形优势的蜀汉而言无疑是一种务实的选择。魏军两次大规模进攻,都因为这样的防守战略无功而返。尤其是兴势之役,由于道路的险要之地均被蜀军扼守,魏军受困于山谷之中,数量优势无法发挥,后勤补给困难,处境十分被动,最后在撤退途中被蜀军主力打得打败,在死伤惨重的条件下才勉强撤回关中地区。在这里就能看出魏延过人的战略目光,他知道蜀国军力远不及魏国军力,如果硬碰硬蜀国绝对会输的很惨,那么进攻行不通,那就选择防守,一个字——拖!魏延认为魏军远离本土,不利于持久作战,如果蜀军在险要之地驻防不断骚扰魏军,时间一久,魏军的后勤补给一定接济不上,要知道十几万人在外征战,吃喝拉撒睡都得用钱,攒了多少年的粮食估计也吃得差不多了,哪怕魏国地大物博,也不可能负担太长的时间。连就后来司马懿都是照着这种防御战略面对诸葛亮的北伐——我就死拖着不跟你打!你奈我何?靠着这种赖皮式的防御战略,司马懿在五丈原活生生拖死诸葛亮。自公元230年的伐蜀之战后,司马懿就再也没有征伐蜀汉,一直到了公元244年曹爽起兵进攻蜀汉的时候,他都是选择反对,因为他明白这种防御战略的厉害之处。只要这种防御战略还在,汉中就成了魏国西征之路最硬的一块骨头,就算真得能啃下去绝对也会崩掉满口的牙。如果你不去啃,魏蜀之军,加起来也有二十万人,这么多拿着明晃晃兵器的纯爷们就只能在汉中和骆谷这一线玩消磨战,打仗就得花钱就得吃粮,蜀国那边是没问题,他们也就在高处险地对你放箭放火加偷袭,再不济也能躲在营垒里睡觉保存实力,就是不正面决战。魏军就变得很被动,进攻吧,又做不到速战速决,巨额军事开支的事实又摆在那里,不进攻吧,一大群人难道是跑来观光旅游的?如果把打仗比喻成搞对象,那双方得你情我愿,然后找个空旷的地方拉开架势干一场。很明显魏军属于单相思,蜀军已经明确表示:“你愿意打,我还不愿意陪呢!得了,你不愿意回家,咱们就这么耗着!”魏国打也不是,退也不行。想打吧,蜀军懒得理你,撤退吧,眼前数万蜀军在看着,你敢撤吗?估计日后的诸葛亮在五丈原绝对是要泪奔……心里不仅郁闷而且憋屈,我想着这也是他的死因之一。本来嘛,有了合适有用的战略,后来人只要跟着实施就行了,至少吴懿和王平在接任后就做得很好。可模仿是简单的,创意却很难的,尤其是那种前无古人、毫无参照标准的创意,更是难上加难,魏延的【御敌于外】防御战略在历史进程下受到了挑战,非要有人装逼搞出一个新玩意出来。公元256年,姜维进封大将军,掌握了蜀国的军权。在汉中防务方面,姜维认为这种【御敌于外】的军事战略,虽然能够有效地阻挡敌军,但是“不获大利”,无法有效扩大战果不能对魏军造成重创。于是他开始了汉中防御战略的转变,建议后主:“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听敌入平,重关头镇守以捍之,令游军旁出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运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简而言之,即是一反之前全力阻止敌军进入汉中平原的战略思想,而是放弃外围防线,放任魏军进入平原,而是蜀军主力退守汉、乐二城,并且重兵镇守阳平关,把魏军关在汉中平原,再实施坚壁清野(迁移民众和物资),使魏国的补给线拉长,再加上游击战造成敌人疲乏。待到魏军粮尽退军之时,则全军出击,和游击部队一起歼灭魏军。这种防御战略可以精略为【诱敌深入】。姜维实施的这种防御战略,看上去比【御敌于外】更为“有用”,“如果”实施成功就能得到很大的战果。只不过,在战场上,计划很少能跟上变化的,如果没能实施成功呢?那会怎么样?会死翘翘。一旦魏国大军进入了汉中平原,就如脱缰野马一样难以控制,其兵力上的优势也得以发挥,蜀军拿什么去拦住魏军?可以说姜维的新战略其实非常危险,这一战略的关键在于阳平关,如果魏军攻关不克,就会被关在汉中平原,时间拖得越久蜀军越有优势,如果魏军集中战力,当阳平关失守,就代表进入蜀地的道路被打通,作为蜀地门户的汉中就失去了防守意义,局势就会变得难以收拾。只是“如果”还好,猜测而已,但很不幸的是,历史恰恰就是按照不好的轨道向前发展……很多人都认为,正是姜维这一错误战略才直接导致了蜀汉的灭亡。那么姜维在当初转变汉中的防御战略究竟图什么呢?费那么劲头去改变到底是什么原因?这个原因,就藏在我们之前提到的“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这句话实际上暗藏了两个战略方案。一个是前半段的【拒之】,一个是后半段的【吞之】。魏延的意思是指,如果是军事能力极强的魏将率领魏军主力进攻,就不要没事找事去作死,老老实实地聚兵于险要之地【拒之】就可以了。如果是普通的魏将率领小股部队前来,就要抓准机会适时出击【吞之】。纵观历史进程,汉中镇守者从魏延到吴懿再到王平,他们的战略计划着重于“拒之”这个核心。从魏延镇守汉中开始算起,均采用重兵坚守各个营寨以防御外敌的战略,所以汉中防线固若金汤,没有让一个敌兵进入自己的防区。就连日后接任汉中镇守者的王平也是完全按照魏延的既定方针来办,也以少胜多,在兴势战役里以三万守军活生生“拖死”曹爽率领的十余万魏军。而姜维则把重点移向了“吞之”,认为交错防守各个营寨,虽然合乎《周易》“重门”所说的道理,但只可防御,却不可以获得更大的胜利。目的也很明确,在于“获利”,就是重创来犯的魏国主力。那么问题就变成姜维为什么要急切于“吞之”和“获利”呢?连诸葛亮和魏延这样的前辈都没敢去实施,是什么驱使着姜维呢?我想,原因大概是蜀汉与曹魏的国力差距正在逐渐拉大。蜀汉僻处大陆西南,除了成都经济发达之外,蜀地大多地方尚未开发,哪怕是放到现在,四川都还有不少地方人烟稀少经济水平落后。而相对于蜀汉而言而言,魏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随着中原战乱的结束,生产也日渐恢复,其经济和军事实力开始远超吴蜀,甚至在这一时期已经可以和吴蜀两线同时作战。因此姜维基于这方面的担忧制定了新的汉中防御战略,希望通过“获利”缓解魏蜀两国的国力差距。结果轻易改变魏延所布置的战略部署,成了导致蜀汉最直接的灭亡原因——被钟会和邓艾所率的魏军长驱直入《三国志·蜀书·姜维传》。至于姜维的九次北伐中原……所带来的作用和效果甚至还不如诸葛亮,北伐再多有个卵用?我可不是在故意在黑姜维,就连陈寿所著《三国志》都评价这二人:魏延以有勇有谋而担当军事重任……姜维稍具文才武略,志在建立功名,但穷兵黩武(注意这是贬义词),决断缺乏英明周密……对于姜维的军事行动,陈寿更是毫不留情地借用《老子》中一句话:“治理大国有如烹小鱼一样。”况且刘蜀这么一个蕞尔小国(意思就指责姜维不想着如何治理弱小的蜀国,反而耗损蜀国不多的国力去征伐敌国)。只能说姜维的战场阅历相对于魏延而言,还是太少。魏延在第一次出现是在公元211年,一直到他死后的那一年都已经有二十四年,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魏延从东杀到西,大大小小战役都有参与,或是先锋或是大将,歼灭的敌军近十万,对蜀汉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姜维刚来蜀汉的时候,是个还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在这之前也没有什么上战场锻炼的机会,在诸葛亮死后,蜀汉的对外战略从鹰派思想转变为鸽派思想,蜀魏之间只有小规模的遭遇战而不是大型的会战。当姜维掌握蜀汉军权后,他就有些等不及了,迫切地需要用战争证明自己的能力,反而把蜀汉一步步拖入了灭亡的深渊。难道从这里,还看不出魏、姜二人军事才能高低之分吗?当然,这也只是我的片面之词。魏延和姜维到底谁更能打仗,无论怎么猜测怎么对比都无法解开谜底。或者,这个问题答案本来就没有答案,战争是若干因素的结合体,除了战场上刀与剑的拼杀,还包括外交、内政等等一系列战场之外的因素,其中任何的环节都对胜负起着重要作用,如果真要问谁更厉害一些,我觉得最公平的方式是把两个人约出来单挑……不过以我之见,就算是单挑,魏延的胜率还是比较大的,他可是先锋军大将,一步一脚印刀口舔血通过杀人升功是全军冲在最前面的人,姜维虽说文武双全,但在《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没能找到他跟谁谁单挑取胜的事迹。如果非要拿姜维和魏延做比较,姜维只有在人生结局上才能赢过魏延,毕竟魏延被诬陷为“反贼”嘛,最后还被“自己人”斩杀,落下一个“不忠不义”名声,到现在还因为“反骨”被后人垢病。姜维就比较好运,只是命丧于乱兵之手,但好歹还有忠烈之名。那为什么诸葛亮死在五丈原的时候,不肯重用魏延让其成为北伐遗志的继承人呢?个人猜测,就是刘备和诸葛亮亲信阵营之争,再简明一点就是政治斗争——争权。有人就会问,只是争权而已,那魏延为什么还会死?大不了就是被流放到不毛之地接受再改造。然而各朝各代的政治斗争能这么单纯,现代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宫斗电视剧和有关朝廷密闱的书籍了,争权的同时,夺命也是必要的,砍了草怎能不除根?在《三国演义》,诸葛亮认为魏延有“反骨”,是一个天生要造反的人,是不能大用的。但刘备则认为马谡“言过其实”,也不可以大用。可诸葛亮就是不信邪,结果马谡在街亭被打得打败,整个北伐节段全面崩溃。要我说,要是刘备还活着,哪里论得到纸上谈兵的马谡去守街亭,更不可能让有名将之能的魏延负责接应。但没办法,诸葛亮就是认定了魏延脑后有反骨,甚至死前都密授马岱于阵前斩杀“反贼”魏延。而在《三国志》就成了杨仪和魏延互相争权,甚至演变成发兵攻打的地步,完全就是内讧的节奏。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使自发。亮适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因与祎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祎给延曰:“当为郡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祎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觇仪等,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延大怒,(才)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邀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载录那么大一段古文,就是为了说明。诸葛亮把魏延指定为断后者,考虑到一旦他不肯,那么大军自己进行。而魏延对此不服,和杨仪彼此攻击,而后主身边的人都“保仪疑延”,于是杨仪在政治和军事全面占优的情况击败了魏延,并踩着魏延的首级说:“庸奴,复能做恶否?”最后株连魏延三族。
回答者:【永远多远山西文水六中教师】
为什么会这样?只因为命运闲来无事,就对魏延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让剧情来了个惊天大逆转。就在魏延率引长沙官吏和百姓出城归降关羽后,来到刘备的帅帐中,同为降将的黄忠都能得到很好的待遇,魏延本想自己也是功不可没,所享受的待遇至少也不会比黄忠差,但想象和现实就是合不来,就因为诸葛亮一句评语直接让魏延陷入相当冤枉也相当尴尬的境地——“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意思就说魏延拿韩玄的俸禄却宰了自己的主公,这是不忠,作为长沙的守卫将领,却将长沙拱手让予敌人,这是不义,如此不忠不义之人必有反骨,日后肯定会造反,与其留到以后花大功夫解决这个麻烦,还不如趁早处理掉这个祸根。诶,诸葛亮似乎说得很有道理哦,这样的“恶人”一定要趁早宰了以绝后患。我只想问,这样会让三国时期乃至之后的千年岁月里多少名将谋士死于这样的观点?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像张颌,张辽,太史慈,吕布,法正等“恶人”都该死?请问“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依”意义何在?你是说可以投奔其他主公,但杀掉旧主公就是不对了!第一,乱世的法则本就是弱肉强食,你不懂就表示你太单纯不理解纷乱的三国时代。第二,辅佐新主公“逼死”,“囚禁”,“驱逐”旧主公,和当场宰了旧主公,在性质上并无不同,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似乎后者的做法更能给旧主公一个痛快。如果杀掉无能的主公迎取更有作为的主公是为不忠,如果将所守卫的土地让予敌人是为不义。难道诸葛亮还想要把长沙所有百姓全部杀光,只留下黄忠一个人?日后的谋主法正亦是如此作为,但诸葛亮有这么说?他完全可以在当时指着法正的鼻子说:“法孝直,你背叛刘璋相让益州土地,不忠不义,我现在就让主公下令把你给宰了!”但是他敢去惹刘备身边的这位大红人吗?法正是个什么样的人,诸葛亮不会不知道,他不敢去惹,也不敢去得罪法孝直,先不说法正的暗黑性格,单单是两人的地位差异,究竟是谁宰了谁还说不定。但魏延就不同了,他【没有出身】,【没有后台】,【没有文化】,【没有社会关系】,走到社会就是一个四无人员。诸葛亮要整这样一个地位略高于小兵的降将有什么难度?那问题就来了,诸葛亮为什么要花功夫去整一个降将呢?这个罗贯中不愿意多透露,而我也想不明白,除了想要在刘备面前秀范儿这样的狗血理由外,我实在想不出别的了。可就是因为这样的秀范儿,就是因为一句主观臆断的“脑后有反骨”,最终造就了魏延一生的悲剧,也导致一代名将蒙冤千年惨死于自己人手中。对于诸葛亮的这个无理由的举动,我只有一句话评价——没事瞎BB。有功不赏不说,无罪都能被说成有罪,除了一个“日”字,我实在是无言以对了。好在刘备虽然打仗不行,但政治学得不错,不失为一名创业期的明智之主,没有理会诸葛亮秀出的范儿,甚至有些反感:“若斩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望军师恕之。”言外之意就是“难道诸葛亮你觉得我营中从其他势力投奔而来的将领都是不忠不义之人,所以你要杀掉,这里究竟谁是老大?”念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从诸葛亮的瞎BB中救下了魏延,反骨事件方才暂告一段落,而魏延的小命也得以保全。然而这件事所带来的影响就是营中除了刘备本人外,其他人都用有色眼镜看着魏延,“原来就是这个家伙以后会造反”、“这个人以后会造反别跟他挨得那么近”、“他会造反必要情况可要仔细盯着”……造反!造反!造反!这两个字眼似乎成了魏延的个人标签,本是同一个阵营,却被同伴猜忌和不信任,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早知如此,当初他还会举义士共杀韩玄救下黄忠,据长沙归降关羽吗?我想会吧,说不会的只是我,不是他。如果我是魏延,就算我本没有造反的念头,天天被自己人这么误会,纯属就是想逼反我嘛,大不了老子找机会走人甩手辞职不干了!你诸葛亮不待见我,老子还不想鸟你呢,曹操和孙权可不见得会这样对我,如果也是这样,那这是命,我不怪你诸葛亮,我自己找个地方自裁。让人疑惑的是,魏延似乎并不在意周围人的目光,并没有像我所说那样找机会辞职不干,而是继续待在刘备的麾下发挥自己的勇武,数十年间冲锋陷阵屡立奇功。刘备率军入蜀,魏延随军前往,于刘璋的酒宴上奉庞统之命起身舞剑,意在乘隙杀死刘璋,但被刘璋部将阻止。进攻雒城时为争功勇猛突进却陷入苦战,幸得黄忠所救。在马超进攻葭萌关时出战,击败马岱,却被败退的马岱放箭射伤手臂。在瓦口关之战中奉命率军援助张飞最后击溃五子良将中的张颌。汉中之战中无视曹操的招降直接拈弓对曹操放箭,射中其人中(门牙);此战后被封为汉中太守,镇守益州的门户。在刘备逝世后,魏延随诸葛亮平定“南蛮王”孟获的叛乱,数次北伐先锋……从入蜀到蜀亡,这期间所出现的战役,他就占了十之有六,为刘蜀集团南征北战,东挡西杀近三十年的时间,确实是劳苦功高。只不过,但凡是一个被说成日后会造反的人,无论有多大的功劳,所得到的待遇只能是猜忌,因为这个人日后会造反呀!造反一般有两个结局,一个是登极入殿地位更进一步,一个是身败名裂死于异地,既然被人时时刻刻盯着,魏延就算想造反也不会成功,那等待他只会是后者——身败名裂死于异地。但这是果,并不是因,因是什么?在刘备集团里起兵造反。他的留下只会被说闲话,那魏延还留下干什么?等着“身败名裂死于异地”的悲催结局吗?只要是有脑子的人,都不会去吃这个果,如果魏延的留下是为了造一个不会成功的反,那他是何等“执著”?孤身投奔刘备,在阵前勇猛拼杀几次险死,立下无数的战功,显赫的,不显赫的都有,一个在军中有了地位有了名望的人,不愁吃不愁穿,在成都有族人军中有儿子,就是为了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去造反?照这样看来,这年头,想当一个反贼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居然要付出这么多。罗贯中可不管这些,在他眼里,魏延是个有反骨的人,有反骨的人,最终都会造反!然后他在《三国演义》里继续写道:诸葛亮临终前遗命杨仪统兵撤退,魏延对此有异议,希望能继续领兵北伐,遭到反对后率军攻击杨仪,而杨仪采用诸葛亮的遗计挑衅魏延,魏延大喝一声“谁敢杀我”后被潜伏在一旁的马岱所杀。不得不说,如果单单只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待,《三国演义》中的魏延,远远比《三国志》里的魏延更加生动更加有血有肉。只是,并不真实。既然为演义,就意味着它可以根据正史或者野史做不同程度的虚构,《三国演义》的“三虚七实”的写法就掩盖了不少历史真相,让我们不自觉地用有色眼镜看待魏延,所以我们不能把小说当成正史,从尊重历史的角度而言,我们更应该相信正史里的那个魏延。其实历史也好,演义也罢,你越是正着看,就越是雾里看花,糊里糊涂,假若你颠倒过来,倒也能看出个一二来。那么,即将正式开始澄清被误解的历史。相信你看完本章,你收获的不仅是知识,还有豁然开朗的精神境界,以及公正客观的历史任务评价。由于在书写此章之前参考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各方思想和观点嘈杂,基于写手水平有限,难免会出现错误和不妥当之处,求各位童鞋轻喷,谢谢啦。载入史书的魏延,出身平淡,没有什么名望,祖上也没有什么做大官的人,更没有什么背景关系,也就是一个家室比普通人强些的人而已(他有表字)。并不像《三国演义》里所说的那般,一出场就是荆州高级将领,拥有城门控制权,或是长沙太守韩玄麾下的将领还是守城主要负责人之一,这是不可能的。我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他的身份只是一个普通部曲(《三国志·魏延传》有载,“以部曲随先主入蜀”)。部曲二字值得我在这里花笔墨解释一番。这两个字解释得好听一点就是君主的直属亲信,也可以说是亲兵的一种,是可以与君主直接接触的人。说白了其实就是在君主麾下只求一碗粗茶淡饭的私人打手,社会和军中地位非常低微,因为部曲与家兵,在习惯上往往互称,而家兵跟亲兵又是同一性质。在一般史学论著中,都把部曲看作是地主阶级、势力军阀的私人武装力量和依附人口。但这种观点,还不够全面解释何为部曲。由于史籍记载的缺乏,要对部曲、家兵作一个比较全面的说明有一定困难,不过根据部分史料提及的线索,可以大致将这一阶层的来源、身份、地位作个简略的分析。部曲这个词,一般都认为它来源于秦汉时期军队编制的名称。因为《后汉书·百官志》有这样的记载:“其领军皆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比千石,部下有曲,曲有军侯一人,比六百石,曲下有屯,屯长一人,比二百石。”“其余将军,置以征伐,无员职,亦有部曲。司马、军侯以领军”。而部曲转化为地主阶级和军阀的私人武装力量和依附人口的代名词,经历了一个过程。从时间上来说,大致开始于东汉三国,从内容上来看分为两者,一是地主集团开始了对战争的参与,二是政府领兵制度的变化。东汉以来,门阀士族地主和豪族地主的势力急剧膨胀,他们广占田园,建立起庄园经济,以庄园经济为基础,统一同宗同姓,把同宗同姓中的中下层百姓吸引到他们的庄园经济中,以“同宗相济”、“析财共居”为号召,成为地方强宗大姓之首领。而这些中下层的贫苦百姓,一旦被地方豪强统治起来,实际上就变成了他们的奴仆——白天从事于庄园的农业劳动,夜晚要为他们守家看院。渐渐地,他们就变成为这些地方豪强的私人武装力量。当东汉末年这个时代被黄巾起义风暴席卷过后,这些地主集团的私人武装便纷纷投入了对政权争夺的角逐之中,由于这些私人武装力量是以军队(有纪律,有补给,有指挥)的形式出现的,所以在史籍里也把他们通称为“部曲”。事实上,这些以同宗同姓中中下层百姓组成的部曲,只是广泛意义上部曲的一部分,如果对部曲所含的种类进行划分,他们属于部曲(科)中的“家兵(系)”。既然是家兵,自然是按宗族家长制来统率队伍的,那些中下层贫苦的同宗同姓,只能充当士伍,而且他们一经从奴仆变成士卒,对主人的人身依附关系就需要更进一步进行加强,只能选择对主人唯命是从。所以,到两晋南朝以后,家兵的称呼在史籍里就很少再见到了。所有的私人武装力量,都被统称为部曲。像黄巾之乱刘备在涿郡聚合徒众的时候,关羽张飞就是属于刘备的部曲,后来刘备为平原相,关羽张飞这才分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而这也就说明,魏延在刘备阵营中,一开始只是一个阅历简单,资格浅薄的家兵而已,甚至连正式将领的名号都没有,纯碎就是一个奴仆。我甚至在一次探讨中做出假设,魏延其实早在刘备驻守新野时就前来跟随了,因为他是义和人,义和跟新野挨得非常近。以当时的局势来讲,刘备寄人篱下,不得不在刘表面前当孙子,而曹操正在追杀袁绍父子一点点消化官渡战役的战果,俨然已是北方的霸主。但魏延并不愿意傍大款抱大腿,而是在刘备最势孤力薄危难之际加入的。而不是去投奔实力更强的曹操或者刘表,由此看出他并非是那种趋炎附势,贪图利禄的人,而是跟着信念前来投奔刘备的。
回答者:【永远多远山西文水六中教师】
有人说,这个子午谷奇谋是《三国演义》里杜撰出来的,没有什么好讨论的。一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那之后?之后我才知道这个子午谷奇谋是的确存在的,在《魏略》里就能查到,不过原文是这样:“闻夏侯楙(时镇长安)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唯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但诸葛亮“以为此悬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因此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三国志》卷四十《魏延传》注引《魏略》。魏延每次随军北伐,都请诸葛亮给他统领万兵,另走一路攻关中,最后与诸葛亮会师于潼关,如同前汉将领韩信的例子,但诸葛亮一直不许,所以魏延经常说诸葛亮胆怯,恨自己之才不能尽用。依《三国志》补注《魏略》的记载: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曾在军议上提出建议,因长安守将夏侯楙怯而无谋,故愿自请精兵五千,由子午谷直取长安,并认为夏侯楙一定会弃城逃走,而诸葛亮认为此计悬危而不用。而诸葛亮与魏延关于北伐路线之争的公案,也引起后世史学家的浓厚兴趣,甚至为此争论不休,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一些学者认为,魏延献策由他率精兵五千,加上负粮五千人直出褒中,由子午谷偷袭长安,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趋长安会师,乃“奇谋”,若是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假如诸葛亮采用之,很可能北伐已经成功,可惜诸葛亮谨慎得近乎胆小,最后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而另一些史学家则选择支持诸葛亮“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的战略,认为出子午谷奇袭长安虽然听上去觉得是个好战略,但其可行性极小,小到近乎没有成功的希望。其中,反对的理由主要有四条:第一,子午谷道路险狭,危险系数极大,一旦没有及时走出子午谷,反而被魏军卡住了谷口,轻则劳而无功被迫撤退,重则全军覆没战死沙场。第二,镇守长安的夏侯楙未必会弃城而逃,就算是驸马,做了逃将也难逃重罪。第三,魏延就算率领奇兵攻下了长安,也未必能守住,最后只会被魏军抢占回去。第四,万一战略失败,相对于魏军来说,会对士气与兵力本就不高的蜀军造成很大的影响。那么这四点质疑有没有依据呢?我先不发表自己的观点,诸位接着往下看。先让我们看看度娘对子午谷的说明——子午谷,南北纵向,长约三百三十公里,北起陕西省长安县西南秦岭山中,南至石泉县;北方出口称“子口”,南方出口称“午口”。子午谷悬崖绝壁,栈道无数,其险要的原因乃在于秦岭。秦岭又称为终南山,山势西高东低,为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子午谷围于其中,其山势之险峻,途径之恶劣,则可想而知。《资治通鉴》记载:“子午:褒中县,属汉中郡,为王莽所通。”而反对的第一条理由就是地形问题,从上面所述的说明中也能看出子午谷的险恶,多为悬崖绝壁,属于狭窄的山路地形,这样的地形就决定了魏延所率的士兵不能多,因为士兵的数量大也就意味着战线长,战线一长就表示补给线跟着变长,这样的情况根本做不到保密,要是有一个樵夫或者土人看到后跑回长安告密,那时候别说“奇兵”了,能不能活着走出子午谷都是一大问题。同样,在当时的子午谷,“山地崎岖泥泞,不能通马”,如果连马匹都不能通行的地形,要说搬运攻城器械根本就是痴人说梦,而且要想作为一支奇兵打长安守军一个措手不及,“兵贵神速”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那也就说明,魏延的五千精兵就需要轻装奔袭,至少大部分士兵需要。再者,从子午谷出去后就是平原地区,然后才能到达长安,那么长安作为魏国的重镇,方圆数百里一定有数量不少的巡哨营寨,魏延却能率领着五千人大摇大摆地避开这些巡哨营寨攻打长安里“措手不及”的守军,敢情这几千人在魏军的雷达荧幕上体积不但不会成倍数的增加,反而会彻底消失,难道魏军用得还是国产货的雷达?愣是看不到这几千人。好吧,就算这五千人能隐身到达长安城下,那么问题就来了,作为魏国的重镇城市,长安哪怕再怎么空虚守军也不会低于万人,甚至还不算协防的老百姓。而长安又被魏国名臣钟繇经营了十年,可谓是粮草充足,民心可待,防守一支没有攻城器械而且疲于奔袭十日的轻装步兵有什么压力?魏延那一支“奇兵”部队拿什么攻城?就算是在电脑里打三国志也不可能把城给攻下来。大凡这种城池防守战,守将都都会第一时间向最近的城池或者营寨求援,夏侯楙完全可以让数量占优的魏军抵御住魏延的猛攻,然后再另派飞骑求援,哪怕关西地区只分出一万人的兵马回师救援,那时再加上长安的守军,魏延靠什么打赢魏军?靠嘴?而且魏延的五千人是子午谷过来的,无根之木进退无路,最后不被围歼就怪了。诸葛亮虽然胆怯只求平稳进军,但魏延给的这个战略建议完全没有什么卵用,先不说这个所谓的子午谷奇谋需要达成的前提条件是诸葛亮同意分出五千精兵陪魏延去送死,之后这五千人能在子午谷安然穿行十日而不被发现,并且粮草充足,走出子午谷后没有遇见魏军的哨探,长安周围的乡里百姓也全都等待蜀军解救他们,不仅无人报信还热情款待。在攻打长安时,五千轻装士兵能无视攻城器械,每个人都化身成为武林高手,一跃数尺徒手上城墙,空手夺白刃或者手撕守军,最后关西地区的魏军在听闻警讯后理都不理,就是任性地不派出任何援军,让长安守军自生自灭。这特么是开拍“抗魏神剧”的节奏?敢情魏延还是革命男一号?自带必定攻城成功的主角光环设定?真是牛逼啊,这都能打下长安整个魏国干脆伏首请降算了,三国还打个屁。那么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真如上面所说的那样不堪不可行吗?先别急着下定论,首先我并不是说实施了魏延的战略就会怎么样,即便实施了还是有出现许多不可预见的变数。只是觉得以当时的情况来讲,魏延的战略所带来的效果更明显更为有用。而且我认为,无论是从蜀魏战争长久的战略角度上来看,还是从这场首次北伐的战役本身来看,那些子午谷奇谋的反对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因为一点依据也没有。魏军究竟会不会在子午谷采取埋伏呢?说会的人,只能表示缺乏基本军事常识。先不说蜀军的军事行动是突然性的,是提前做了保密工作的。看到这里,就有人不服了,你说保密就保密了?你要假设保密成功了,我还假设保密失败了呢!就如之前所说的,魏延所率的部队要是随便被樵夫猎人之类的长安百姓看到了,不回去报信才怪。其实,这样的假设非常不合理。首先,子午谷的地形极为险峻,两面不是峭壁就是悬崖,一个樵夫一个猎人跑到这样地方究竟想干什么?你说为了砍柴打猎?那我就不明白,峭壁和悬崖这样的地方能有多少柴给你砍?如果你说打猎,像这样的地形,连人都不愿意多待一会儿,除了飞禽,我真的想不出还会有什么猎物值得这样奔赴险地。而且当时正处春初,冰雪尚未化冻,哪来的飞禽给你狩猎?所以子午谷有樵夫猎人出现是不符合事实。或许这个出现在子午谷的告密者是个神经病,没事找事做跑到悬崖峭壁这一类的地方玩,这时看到魏延率军出现,也不知道有没有看明白,于是就乐癫乐癫地跑回长安告密,那这样事情就变得有些悲剧性了:夏侯茂居然蠢到相信一个神经病的话派兵前往拦截,而魏延也因为一个神经病的告密而全军覆没于子午谷。这个假设,那么魏国的军队会不会“突然”出现在子午谷呢?我们不妨查阅《三国志》中的有关史料,其实还是那一段话,《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魏略》曰:“始,国家(指曹魏)以蜀中惟有刘备。备既死,数岁寂然无声,是以略无备预,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这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诸葛亮首次北伐带有极大的隐蔽性和突然性,魏国无论在军事上、物资上,甚至在精神上连一点准备都没有,既然不会突然出现军队,魏国怎么可能还会在人烟荒芜、崇山峻岭的狭长山谷中留下一支伏兵呢?难不成是跑到悬崖峭壁郊游野炊?好兴致。还有人以为子午谷在魏国境内,实际上根据地图,子午谷其实是在两国交界地区,离长安还比较远。子午道的确是奇险难行,但魏延作为当时的汉中镇守者,镇守汉中将近八年,对汉中一带的地理状况必然熟悉,同样,无论是哪个史学家都不能保证如今的子午谷路况在三国时代也是一样的。魏延敢于提出这样的战略计划,自然会把地形问题考虑进去,所以在这方面,他的判断应该是正确的,用不着我们这些后人去质疑。既然平安通过险峻的子午谷了,那么镇守长安的魏军究竟有多少兵力?守军的指挥官又是谁? 根据魏延的战前侦察,魏国长安的守将是安西将军夏侯茂,这个夏侯茂又是何许人也? 当魏延兵临城下的时候,他会想预计的那样弃城逃走吗?这些通通都有答案,请看:在《三国志·夏侯惇传》注引《魏略》就有详细的记载:①“惇弟廉及子茂素自封列侯。初,太祖以女妻茂,即清河公主也。”②“茂字子林,惇中子也。文帝少与茂亲,及即位,以为安西将军,持节,承夏侯渊处都督关中。茂性无武略,而好治生。在西时,多蓄伎妾,公主由此与楙不和。”③“亮于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茂少,主婿也,怯而无谋。……茂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从上面所载的史实就可以看出,此人为曹魏将领夏侯惇之子,曹操以女清河公主嫁之,凭着裙带关系当上高官,是一个空降到军营的关系户。也不难看出夏侯茂这个人从未带兵作战,由于西线一直平静无事,才派来此地做官的。可到了长安,只知道蓄养妓伶收纳小妾,和自家老婆的关系都处于紧绷状态,完全就是一个纨绔子弟类型的人物,要不是有个好爹,出到社会肯定饿死他。而魏延深知其人,所以判断“茂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是完全有道理的,这样的指挥官,一旦蜀军突然出现于长安城下,必定是手忙脚乱,怎么可能组织有效的防御和反击?从魏国后来的行动也可以得知:在魏国高层知道诸葛亮扬声兵出斜谷,马上就更换了长安的指挥官。 再来看看夏侯茂治下的魏军在长安有多少人呢?这个在《魏略》也有记载:“始,国家以蜀中惟有刘备。备既死,数岁寂然无声,是以略无备预;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陇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时应亮。”由于魏国根本没有想到蜀军会忽然会大举进攻,所以关西和陇右这一带地区的军防力量非常薄弱,基本上就只有各城镇极少量的地方守备军各,并没有高机动性的野战部队或者预备军队。从关中沿秦岭这一路的重要据点有陈仓、眉城、武功,以及主城长安,如果前三城各有1~2千守备军,长安有近万守兵,估计在这一线守军的确有万余人。只不过由于兵力需要分散部署,另外在北面的各城还需要5千到1万兵力用于防备少数民族骑兵等对各郡的侵扰。这样的守备状态,是很难对抗蜀军的突然进攻。所以,长安能用来反击魏延的守军甚至不足万人,这也是魏延为何敢于用五千人的轻装兵奇袭长安的原因。如果长安守军的兵力超过一万,恐怕魏延的疲惫之师就要被消灭在长安城下了。当然这些城池守军人数假设的确不够客观也不够真实,带有一定的瞎扯要素。但我只想问,一个戎马数年不论是攻城还是野战都有参与的将军,明知道对面守军人多,还要任性往上冲,你觉得哪个名将的脑子会这么愣?会没事给自己添堵? 至少夏侯茂还是幸运的,因为诸葛亮最终没有接受魏延的子午谷计划,所以他永远不会明白魏延的心酸。出身名门,生来就是夏侯家的公子哥,漫步在长安城里,所有认识的不认识的的人都要给他几分面子,他几乎不用努力就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凭借自己的父亲是曹魏开国元勋,凭借自己拥有的富贵家世,夏侯茂早年的生活太过于顺利。如果不是两军实打实地对垒,我也不能十分确定魏延的奇袭部队打得过夏侯茂指挥的守军,只是以社会学伦理来解释,一个是从没受到挫折百依百顺当祖宗供着从来没有经历过军旅生活的大少爷,一个是戎马无数场战役文能出谋武能策马杀敌的名将,我觉得胜算还是很大的。夏侯茂来到长安担任高官是为了享受生活,有什么事情丢给属下去处理就可以,自己很忙的,长安多少妞儿没泡?所以他谈不上是为了魏国打仗征战,更谈不上玩命。相反,魏延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就没读过什么书,是个文盲,除了为蜀国打仗杀人他就什么都不会,他有问题有事情也没有机会求教自家好爹,只能自力更生,在战场遇到险境只有靠自己。一边是吃喝玩乐连战场都没上过的纨绔子弟,一边是在实战中积累出无数经验的战场武将,蜀军的胜算又多了一成。直到这时,夏侯茂甚至还没有得到确切的情况,他知道蜀魏战争开始了吗?他知道他将要面对的对手是谁吗?知道他的对手是什么样的人吗?他知道魏延已经率军即将兵临城下了吗?他都不知道。另外,在《智囊》卷5的记载与魏略很相似,只不过把时间说成是:“魏延既大破魏郭淮等,迁大将军,假节,封南郑侯。时夏侯茂镇长安,亮在南郑,与群下计事。……”(以下与魏略的记载差不多)这样一来魏延提出的这个计划就是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了,这是不准确的。因为根据《魏略》记载:“至太和二年(228年),明帝西征,人有白茂者,遂召还为尚书。”说明这时夏侯茂早已不在关中,魏延这时候是不可能再说这样的话。 但是魏延可能两次提出这个计划:也就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和第二次北伐之前。因为第二次北伐前的形势与第一次很接近,只是缺少了突然性。但是由于第一次北伐失败,魏国也不会估计到蜀军这么快就会再次发动进攻,这也是一个有利条件。这大概就是魏延“辄欲请兵万人”的原因吧。在接着往下写之前,先说说我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同是历史爱好者提出一个新灵感,故而借用分享出来。我们都知道,在公元228年,蜀军在经过多年的准备之后,由诸葛亮领军向魏国大举进攻。这时候蜀军出现了两个军事战略,一个是诸葛亮的战略,派疑兵出斜谷吸引魏军主力于关中地区(街亭之战),大军安从坦道,攻取陇右,切断魏国关中与河西地区的联系,为进一步攻取关中打下基础。另外一个战略是魏延的出子午谷偷袭关中(长安)的战略。在三国历史上最终还是采取了第一个计划,结果是什么?诸葛亮虽然发起五次北伐(如果包括姜维的北伐那就更多了),也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战果,最后蜀汉还因为国力大幅度衰减而败亡。
回答者:【永远多远山西文水六中教师】
既然诸葛亮的战略计划无用,那么在当时采取的是魏延计划,历史会因此而改变吗?难说,但我们完全可以一对一的沙盘模拟出来。首先,我们要知道的信息——魏延的战略计划究竟是怎么样的?而这也是要说的新灵感,就是关于魏延的出子午谷偷袭关中的军事战略,其实是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记载于《魏略》里:“夏侯茂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于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茂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茂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腥聚合,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此县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 这个子午谷奇谋在上面已经解释过了,就不再累赘废话,我们来看第二个版本。第二个版本记载于《三国志··魏延传》里,原文是:“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如果童鞋们足够细心,可以看出这两个版本的前半部分在设想上是相同的,大致是用一万人的轻装部队走子午谷从而奇袭关中,不同的是后半部分:第一个版本是计划直接占领长安一带,待到诸葛亮率主力从斜谷来会合,目标是一举拿下咸阳(长安)和以西的关中地区;第二个版本则是要抢占潼关天险,将魏军增援拒于关外,然后和诸葛亮的所率主力部队完成对关中地区的合围,再慢慢攻克关中地区。 在此之前,大部分文章和资料均以为第一个版本是魏延的计划,其实不然,因为无论怎么假设,就以军事方面来讲,这样的战略计划还是很不合理,毕竟里面的变数太多了,所以也遭到普遍的反对。因为根据第一个版本,即使魏延的战略计划获得成功,也仅仅只是控制了关中的西面地区。更何况长安是魏国西京,又是雍州治所,仅城墙一圈就有80里长。就算魏延击败或赶跑守军占领了长安,也根本守不住。因为攻占长安,只能切断关中魏军的逃走道路,却不能阻击从中原赶来增援的大军。 当魏国的中原增援大军赶到后,必将在长安附近的平原地区与蜀军展开激战,甚至会演变成城池防守战或者巷战这一类的消耗战,这对于补给线拉得太长国力资源又相对弱小的蜀军是非常不利(长平之战就是很明显的例子)。长安周围一带属于平原地区,没有险要之地可供驻扎以此抵御住魏国援军的进攻,这对于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魏延来说,不会不清楚在这样的地形与骑兵和重装步兵为主的魏军决战是什么结果。一旦关中地区成为了战场,战争双方均不能依靠当地供应足数的粮草,只能通过后方进行运输,十万蜀军的粮草物资需要依靠汉中翻越秦岭供应。而魏军可以依靠河东、中原进行补给(有渭河水运),比较方便(曹操当年攻关中就是依靠河东的粮草),这样蜀军在后勤方面必不能长久,最后只会被拖垮。因此,魏延的第一个版本子午谷奇谋,从军事上看是很不合理的。而第二版本子午谷奇谋,则完全避免了这些问题。所以我认为,《三国志·魏延传》所记载的战略计划才是魏延向诸葛亮提议的真正计划,因为比较符合军事规律和历史规律的——“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这个计划精略解释就是魏延请求率领万人的蜀国精锐,以轻装状态快速走出险要的子午谷然后到达长安,然后在长安城外瞎喊几声,把夏侯茂吓跑或者吓得不敢轻举妄动。然后魏延就此绕过长安迅速东进夺取潼关等险要据点,并利用当地民众的粮食做补给,短时间内不会挨饿。而诸葛亮则率领还剩九万人的蜀国大军从斜谷出发围困关中各地,并急行军与子午谷部队尽快会合,最后一起坚守潼关、武关等险要据点,然后一方面分兵慢慢蚕食关中各地,一方面通过先要据点拒魏军于关外。 这就是所谓“韩信故事”,西汉时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然后主力东出潼关,分支军越陇山与从汉中向祁山的支军配合成钳形攻势取陇右。高祖还定三秦,一举而攻克关中。大体就是指西汉韩信率军开辟北方战场,作为第二军团攻代,燕,赵,然后入齐,与刘邦的第一军团完成对楚国的战略合围,而魏延的战略也是如此,两路出击,最后会合潼关完成对魏国关中合围成功,之后再慢慢消化战略成果。当然,这只是计划,要实现起来并不容易。那么要实现魏延计划,需要具备哪些必备条件呢?首先是突然性。利用刘备死后五年蜀军没有在北线采取任何军事行动,而蜀国比较有名的军事领导均已去世给魏国造成的思想麻痹,再者因为势力纠葛,汉中相对出口较少,很容易封锁消息,特别是战役准备的最后阶段,应当能够做到保密工作,当作好充分的战役保密工作后,便可以成功发动突然的袭击。而魏延的轻装部队所走的子午谷,人烟稀少,也没有什么迂回道路,只要先派出斥候,清理闲杂人物和秘密封锁道路,就可以保证在部队出子午谷前不被对手知晓。 第二就是行军速度。就算子午谷没有敌军埋伏,但险要之地久待并不是什么好举动,所以要尽快通过。然后绕过长安后抢在中原魏军接到求援信息前按照计划占领潼关这样的重要战略要点和据点,然后将魏国的增援部队阻挡于关中以外,不用主动出击只需要固守,诸葛亮的主力部队也需要快速行军赶来会合。只要不下雨,基于蜀军以山地兵见长,在秦岭中快速行进是军中基本技能,的确可以按照计划要求快速进军的。 第三是吴国的配合。只要利用好吴国在东线发动大举进攻的机会(或与其联合计划同时行动),这样一来,魏军在洛阳的战略机动兵团极有可能会调往东线,当蜀军在西线发动时,中原魏军的战略机动部队赶来增援的时间会被拖慢,使魏军在短时间内难以进行有力的反击。第四就是趁着魏国关中地区防御力量薄弱,能保证蜀军的突击部队能不出意外完成指定的战役目标,避免陷入两军对峙局面或被长安守军击退。只不过只要前面几个条件完成了,魏军就不会察觉到蜀军的奇袭计划,那也就不会增加兵力或更换指挥官。由于当时潼关处于魏国腹地,故平时不会有多少守关士兵。第五就是蜀军必须集中部队最强大的战斗和指挥力量,不可犹豫,务必一击必杀。而当时蜀军已经集中了十万大军(《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袁子》),为了发动这一次北伐,诸葛亮准备了多年的物资以及稳固后方,再加上魏延、赵云、吴壹、高详、王平这些活跃战线的将领,还有关西胡羌诱而招抚之以为臂助。可以说蜀军对魏国关中的守军处于碾压性的优势。诸葛亮、魏延分别率领的主力与偏师会师于潼关,然后魏延配合诸葛亮夺取陇右,这样八百里秦川,“咸阳以西”确实可以“一举而定”,如果蜀军一举攻克关中地区,魏国朝野震惊,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阻止蜀汉进一步进军,而不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收复关中。有人就担心了,那魏军会不会从新城、魏兴郡这一带突然进攻兵力空虚的汉中呢?这个假设成立的条件太少。因为新城等地到汉中也都是高山峡谷,道路艰险,魏军连守备的士兵都不够,怎么在短时间内集结大部队并做好进攻准备?更何况诸葛亮也考虑到这方面,专门从成都调兵补充被大量抽取兵力的汉中,诸葛亮为什么又要抽调汉中兵力又要调兵补充?这不是多此一举吗?这个在后面也会详解,不急。对比第一个版本和第二版本,魏延为什么非要计划出子午谷呢?我们都知道斜谷比子午谷好走得很,诸葛亮都选择走这一条路。如果我们仔细查阅地图就能找到答案,那是因为从汉中去潼关,子午谷是最近的一条路,也因为只有从子午谷出来才能突然出现在长安的后方!这样才能抢在长安部队反应过来前抢占潼关。魏延的计划从始至终都是为了抢占潼关天险抵御魏国增援部队完成对关中的合围,就如同“韩信故事”。 为此,有历史前辈大胆假设——①魏延所说的“子午谷”,其实并不是我们现代地图所构划的“子午谷”?魏延要万余人的蜀国精兵,会不会走的是另外一条道奇袭关中呢?毕竟没有哪个人能保证如今的子午谷路况在三国时代是一样的!这句话是重点。②魏延率兵要攻占的并不是长安,而是洛阳。当然,接下来的文段,你可以说我是在猜想,也可以说我是在意淫。虽然对我来说,这两个词并没区别。先来说说我意淫出来的“子午谷道”,史书读太多的同学也许会犯经验主义,觉得“子午谷道”理所当然是条陆路,而蜀军也是以山地兵见长擅长陆路行进,出兵时也一定会选择陆路。那么我的疑点就来了,这条所谓“子午谷道”为什么不能是一条水路呢?还是看地图,有一条黄河之外的水道,从天水起头一直顺流到潼关后才并流进入黄河中下游河段,而这条河道,名叫“渭水”,如果从斜谷出来后,再乘船一直顺流下来,绝对要比轻装奔袭要省时省力多了,而且能一口气绕过长安到达潼关,甚至途中还能遇到董卓时所建的堡垒郿坞,以我所掌握的资料,董卓败亡后,只有郿坞里面的财宝被处理了,而郿坞这座参照长安规格建造的堡垒并没有来得及被王允下令拆毁,就被郭汜李傕赶了下了台,史书也没有明确记载郿坞被拆毁,所以这座堡垒应该成了关中地区的其中一处物资或者粮草存放地。你没猜错我接下来要说的,就是魏延会奇袭这个地方以补充军资,或者直接在这附近向百姓征集粮草物资。怎么绕过长安在前面的文段已经说过了,因此魏延能很顺利率军以渭水之利快速到达长安。那么第二个假设就是魏延所要攻占的为什么是洛阳而不是长安?还是地图参模。洛阳是建在黄河边上的,准确的是黄河中下游的开始地,并顺带接连渭水,所以这个地方到了现代因为土木流失所以洪涝严重,而在当时,这符合堪舆之地四方镇合的风水论,是有山有水具有“王气”的宝地,更没有什么严重到一发不可收的洪涝水灾,如果是在东汉之前,洛阳城的底蕴可是比长安强不少。后来董卓迁都长安的时候,一把火把洛阳烧得干干净净,王气之城也被大火烧得变成废墟,虽然最后到了曹操手中重新修建,可一直修建到曹丕时期,洛阳城无论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城防方面,都未能恢复过来(数百年底蕴付之一炬,在战乱时期想用十年时间让这座大城恢复过来是不可能的,最多只能做到稳定)。我要说的是,“韩信故事”应该分为两个部分理解,第一,韩信率军走故道奇袭战攻克了关中,第二,在关中地区沦陷后继续向河南进军。如果说长安是关中的核心,潼关又是长安的门户,那么地处河南的洛阳就是潼关的门户。之所以假设魏延的真正目标是洛阳,是因为洛阳尚未休整过来,无论是守军数量,还是城池耐久都远远比不上长安,而且洛阳守将也绝对想不到一支蜀军部队敢绕过长安并攻占潼关后继续向洛阳发动进攻,因而洛阳近乎是不设防的状态。所以要攻下此城并不是什么难事。看到这里,有人认为我把攻城拔寨看得太简单,只是依靠数据进行假设就能认为魏延能攻下洛阳太不现实。先不说魏延走到潼关那一步骤整支军队已经是强弩之末的状态,最多只能坚守潼关抵御魏军等待诸葛亮率主力前来。怎么可能还有余力攻克洛阳?完全就是瞎扯。再者,魏延为什么不固守潼关反而要多此一举进攻洛阳?其实不然,“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和“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都表示魏延所率的士兵人数是万人,并不是五千,在粮草足够的情况,而且战略计划中也只是快速奔袭并没有直接和魏军交战,就算有所消耗也是非常小的,所以并存在强弩之末这样的说法。至于魏延为什么要攻占洛阳,依旧是假设,洛阳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起着连接关中和中原这两地的关键,也就是说洛阳被占据后,中原地区是不可能绕路通过洛阳进入关中地区,就如在诸侯在洛阳跟董卓对线的时候,都没有一路诸侯提出要派出疑兵在洛阳后方堵截董卓,只能面对面实打实在洛阳城下PK,当董卓迁城撤退的时候,曹操前往追击之时,不可能不会想到直接换路跑到董卓前面进行伏击,但是地形方面却造成了制约,迫使曹操只能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追击,结果还被徐荣反将了一军,打得曹操差点把命留在那里。如果依这个情况,曹军依旧不变,把徐荣换作魏延,是不是毫无违和感?为什么要这么冒险?当初孙策周瑜谋策从江东奇袭许昌岂不是更冒险?但依旧能看到它成功的可能性。这样一来,魏延的战略计划一旦成功实现,魏军不能援进关中,关中尽为蜀所有,统一大业的基石奠定矣。 看到这里,有人说我这样是在幻想,没有任何依据。不过历史小说不就是这样吗?在这个领域里,幻想和假设,以及猜想并没有什么实际区别,它们的意思都一样,谈不上依据不依据,严格来说,这一篇文并非是严谨的历史小说,而是将历史细节中不同的可能性串联到一起的一种尝试,这种可能性未必是史史,但却是有可能发生过,如果非要强行给它赋予一个类别的话,它应该属于一种对历史的再想象,毕竟历史呈现给我们的,永远只是一些不完全的片段与表现,而在这些片段的背后和间隙又存在什么,你我都不知道。从一段史实出发,中间是最狂野的想象,但最终又可以落实回另外一段史实上,让首尾彼此应和,这对于我来说,是很好玩的事情,现在我的观点假设已经提出,也算是我的对三国独特见解,所以不妥之处还求轻喷。现在让我们重新给第一次北伐中诸葛亮的计划和魏延的计划作个最后的分析总结。诸葛亮的计划是为了夺取陇右地区,以后再根据情况慢慢发展。魏延计划是直接夺取关中,一步奠定光复汉室的基础。诸葛亮的计划看似非常有把握,是安全、十拿九稳的计划。但是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从历史的实际看,诸葛亮所谓十全之计,在从228年到234年的5次北伐中,根本没有一次有成功的希望。即使是最接近成功的第一次北伐,由于魏军增援主力已经到达关中。就算街亭防守战没有失败,蜀军也会在陇右地区与魏军展开长期的作战,很明显,蜀军从汉中到陇右的运输线过长,根本无法支撑这样长期的作战。最后的结果很可能与东汉时期的隗嚣一样——失守陇右,所以诸葛亮不得不选择退军保存蜀军的有生力量。而魏延的计划看似冒险实着是最佳选择,可以在短时间内成功,而后集中兵力坚守险要的潼关、武关、蒲坂等地,确保关中的安全,而且可以防止魏军主力的快速增援。由于魏国陇右和河西地区兵力不多又分散,完全可以随后逐步加以各个击破。这对于国力弱小、兵力不足的蜀国来说,是比较理想的计划,一旦成功就可以依托潼关、武关、蒲坂津的天险,保卫关中,而这时关中将成为蜀军可靠的补给基地,蜀军最头疼的粮草问题也无忧了。诸葛亮自认为“安从坦道”,即可“平取陇右”,所谓“平取”,其实乃“稳取”之意。但恰恰是“稳取”相对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这样,魏军就能赢得时间向战区增援大军,使诸葛亮丧失了用奇取胜的战机。形成了弱蜀与强魏在陇右对峙打阵地战,这对于运输线遥远的蜀军来说,决不是战略上的好选择,最后蜀军的结局也只能是粮草物资消耗殆尽不得不撤退。就算给诸葛亮攻占了陇右地区,要想在陇右进行军事防御并不容易,除了正面的陇山隘口外,还有北面的高平迂回线路和南面的武都,这些都有可能遭到魏军的攻击。更何况陇右在人口、经济发达程度、对中原地区的威胁上均无法与关中地区相比,因此关中的失陷对魏国的打击是更为严重。 实际上“平取陇右”乃舍敌咽喉而取其无关痛痒之处,而且一击不成反而打草惊蛇。等到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曹魏在陈仓、关中等地已有重兵据守,关中遂不可再图,魏延之谋再不可行。这也怪不得魏延以下犯上地抱怨了——“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至于诸葛亮所言的“魏延之策乃冒险,一旦失利,蜀军损失太大,恐十万蜀军弃之死地,只轮不返”或者你所言的“万一失败,本来实力就不足的蜀军损失太大”之类的话。我认为,这实在是荒谬至极。试问古今中外,哪儿有用兵打仗不带有一点儿冒险性呢?袁曹在官渡决战时,曹操都置自己的大营于不顾,率百余轻骑火烧袁绍重兵驻守的乌巢粮仓,完全是置死地而后生。以及后来的邓艾偷渡阴平,比魏延的计划还要冒险百倍,结果不但胜利了,并且一仗就灭亡了蜀汉。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根本就没有什么“十全必克”的军事计划。为了完成光复汉室的大业,这样的风险是值得冒一下的。何况就连被诸葛亮称为“十全必克”的平取陇右计划,最后还不是一个兵败街亭,阵亡将士又何止万人? 更为重要的是,当时蜀汉国小力薄,无论军力、财力、人力均远不如曹魏,以弱蜀同强魏打旷日持久的消耗战、阵地战绝非上策。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应该攻敌不备,出奇制胜,一举攻克长安,予敌以重创。以弱抗强,不出奇兵,靠稳扎稳打就能取胜,古今中外未有一例这样的战事。其实我觉得诸葛亮的战略本意是占据陇右也就是凉州现在的甘肃一代,他是想要壮大的蜀国的国力资源,因为冷兵器时代一个国家的国力资源取决于一个国家的人口以及土地,毫无疑问诸葛亮的想法很好,可是你占领了又如何去守呢,诸葛亮几次北伐,粮草都是一个严重问题,再加上许多的因素。我觉得在当时的情况下魏延的意见或许更好些。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但军事谋略讲究的是奇正相合,诸葛亮用兵只见其正而不见其奇。无论魏延的关中偷袭不管成功与否,都要比诸葛亮的全军从斜谷出击要强,而事后也证明诸葛亮的计划虽然不能说完全错误,但中间的露洞实在太多,才导致了此次北伐的失败。不管诸葛亮出于什么原因(性格谨慎、不善出奇兵、压制魏延)而没有实行这个计划,实在是蜀国的悲哀。也正是因为战略计划的否定,造就出了一段真实度相当之高的野史故事。出处是哪里我找不到了,写出来权当是娱乐娱乐不必当真。这个野史故事讲的是魏延的表字,很多人看《三国志》和《三国演义》都知道魏延的表字是文长,只不过这并不是魏延最初的表字,他和关羽是一样的,只因后来改了表字。原文:魏延在蜀中,每随亮出,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而亮为万全策,不许。延志不得伸,心积愤懑。而又与杨仪交恶,深怨葛氏偏袒太甚。凡数年,腹部绞痛,发时汗如雨下,鞍马不扶。医者断曰:“将军情志所伤,忧思恼怒,而致横犯胃腑。此吞酸之症也。”延请其方。医者曰:“名姓或有碍。”云:“魏延,字馈阳,义阳人也。少时慷慨,于乡里乐善好施,多行义举,曾放言曰:‘但有寸金,必馈吾乡。’”故表字“馈阳”。后,人谓不详,遂改之。究竟是不是真的我不好说,但也不能否定,毕竟这些没有机会载入史书的小细节还是有一定的可能性。不过也能看出,子午谷奇谋的否定让魏延心里非常不好受,甚至严重到变成了心病,苦哉文长。可命运却有些不公,诸葛亮似乎存心压制魏延,如果只是一次也就算了,如果是两次就是大问题了。世人读《三国演义》,大多数人不解诸葛先生,为什么只是认准了出祁山这条路,看了《三国志》后,又变成不理解他为什么一定要从斜谷出发跟魏国抢陇右地区。他到底是平稳持重呢?还是骨子里胆小呢?无论是哪一样,不争的事实都是数次北伐都是无功而返,他在前后数十年的对魏征战中,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蜀国不但没有因此取得魏国的寸土之地,蜀军的锐气也被渐渐耗光,到了最后就连诸葛亮本人也因为司马懿坚守不战策略的逐步成功,被困扎在渭河之滨五丈原上活生生拖死在秋风萧瑟的寒夜里。还是第一次北伐的时代背景,诸葛亮就因为不接受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固执地选择派疑兵出斜谷吸引魏军增援主力于关中地区,让大军安从坦道,攻取陇右,切断魏国关中与河西地区的联系,为进一步攻取关中打下基础。而这个计划最关键的一部分就是“派出疑兵出斜谷吸引魏军增援主力于关中地区”,好争取到足够的时间让蜀军主力攻取陇右,最后切断魏国关中地区与河西地区的联系……相信不少童鞋已经知道我想要说什么了,不错,诸葛亮这一支吸引魏军增援主力的蜀国疑兵就是“街亭防守战”的守城部队。
回答者:【永远多远山西文水六中教师】
魏延并不愿意傍大款抱大腿,而是在刘备最势孤力薄危难之际加入的。而不是去投奔实力更强的曹操或者刘表,由此看出他并非是那种趋炎附势,贪图利禄的人,而是跟着信念前来投奔刘备的。只不过这个假设很快就被搭档推翻了,因为魏延也是人,是人就会有七情六欲会为自己着想,魏延不可能不考虑前景和代价就这么靠着说不清摸不着的“信念”去投奔刘备,没有人会这么傻,能这么傻的人只会是圣人,但魏延是圣人吗?很明显不是。假设应该是魏延是投奔了刘表,后来曹操占据荆州后,魏延就失去了工作,本想重新投奔曹操,但很快迎来了赤壁之战,结果是曹操被打得大败,然后魏延就投奔刘备了,在时间上也大致吻合三国演义里面的情节。同样,我不服又提出假设,那魏延为什么不去投奔孙权?那时候的孙权不是远比刘备强大吗?说到底还是信念支持着魏延去投奔刘备嘛……再然后……(这里省略几万字)出于尊敬,在这里提及一下私人部曲的兴起,感兴趣的童鞋可以细观,不感兴趣的童鞋可以自行略过这一段。私人部曲的兴起,与东汉末年政府领兵制度的变化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在东汉末年,由于黄巾军农民起义的爆发,东汉政府因为皇帝昏庸宦官当道,党人和外戚打得死去活来,整个国家被搞的一团糟,连足数的军队与物资都凑不出来,皇帝为了镇压这次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只好命令中央的九卿出任州牧,把原来分布在全国的州郡军队归属九卿(州牧)统领,目的是统一作战步骤剿灭农民起义军。谁知道,事与愿违,这些九卿一旦手握兵权,就立刻转变成头号军阀,拥兵自重,使属于国家的军队转化为私人武装,朝廷腐败,拿不出有效的治理方案只能听之任之。就这样各地军阀渐渐自养其兵,世代相袭,成为世代拥有私人部曲的军阀。这样一来,由国家募兵任将的领兵制度就转化为军阀世袭的领兵制度。并且,由于这些头号军阀开头,各地豪族世家地主和中小军阀也纷纷仿效,使军阀世袭领兵制成为这个一个时期的定制。虽然魏延现在只是一个小小的亲兵,但历史依旧选择赐予他一个舞台,任谁都无法遮住他的才能与潜质,接下来他就要崭露头角了,这一切的一切都要从他随军入蜀开始说起。汉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应刘璋之邀,入川帮助刘璋抵御张鲁,魏延以部曲的身份跟随刘备入蜀,而不是驻守于荆州后方,然后又随军北上抵抗张鲁的军队。在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刘备与刘璋关系决裂,起兵攻打刘璋,就是魏延率军勇猛直前最后攻克葭萌关,之后军队南下,刘备在涪城大破刘璋各部军队,并派遣黄忠、魏延等人分统军队平定广汉诸郡。刘备看到魏延屡建战功,将他升为牙门将军,完成了从小兵到将军的转型。当时勇冠三军的虎将赵云亦为牙门将军,二人官级相当。有人好奇牙门将军究竟是什么,我解释一下,这个牙门将军属于杂号将军的一种,在魏蜀吴三国均有设置,不过真有人担任此职的只有蜀国。可不要听到牙门将军是个杂号将军就露出鄙夷的神色!要知道任职者与主公关系亲近,需要常伴主公左右,不但要当保镖,甚至参议军谋,并代为主公统领麾下的直属亲兵!外军征伐时,牙门将军需要留守中央保护主公,当主公亲自征伐时,牙门将军负责统领亲兵作战。因此牙门将军的任职者不仅要具备过人的勇武,还要有出色的军事谋略,非文武双全的人不能胜任。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魏延随刘备攻克益州重镇雒城,并与诸葛亮、张飞等人一起包围成都。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夺取汉中,于沔阳自称汉中王,并以益州成都为王都。在前往成都之前需要留下一员将领镇守汉中。汉中作为益州的屏障,又是刘蜀集团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出征基地,所以其地理位置相当重要,镇守汉中的人自然是要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在当时,刘备手下的第一员大将关羽已经留守荆州,而刘备要选取大将镇守汉中的消息立刻像春风一样传遍了整个军营,所有的军头大佬都认为这个担任汉中太守的人选一定会是张飞,毕竟张飞跟关羽很早就在涿郡跟刘备混了,而且彼此的关系亲密无间,无论是比功劳还是比关系,都非张飞莫属。就连张飞也觉得这个位置除了他没有其他人能够当选了。(《三国志》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然而他们都想错了。“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皆惊。”刘备居然意外地提拔魏延为汉中都督、汉中太守,并将魏延从牙门将军破格升为镇远将军,他的称号并不是从天而降的。当魏延被赞礼官宣上台接受汉中太守印绶的时候,全军将士一个个都吃惊得长大了嘴巴,这是怎么回事?这不那个出身平淡的牙门将军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果魏延出子午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