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社会背景世事如此炎凉,为什么水浒传之梁山好汉花屏却又如此有义气?

扫一扫短文学APP
扫一扫短文学APP
欢迎访问短文学 您还没有
当前位置:>>>文章内容
忠义双全的英雄人物,水浒传读后感1000字
时间: 14:41:25 && 阅读: 次 && 来源:
每个人都会怕死,但是,有的人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却可以不顾自身安危,只求社会稳定,百姓安居。而在《水浒传》中就有着108这样的好汉。
每当读完《水浒传》,人们总会发出不一样的感慨。那么,就让我们在《水浒传》的读后感中再次领悟一番!
第一篇、《水浒传读后感》
在成长过程中,无数本书滋养着我,伴我度过漫漫长途。我对书如鱼和水,紧紧系在一起不可分开。臧克家说过&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当一本书真正住进你的心里,你就会有这种感触。
小时受爸爸的影响,对书很感兴趣。爸爸便买来了几本名着以陶冶我的情致。但我太小,只是随便翻翻。
上学后发现小时爸爸买的书竟是四大名着,便来了兴致,随手拿了一本《水浒传》看看,却一下被吸引住了。小时的零碎记忆在一页页纸中被重现,记忆也随之深刻起来。当合上最后一页时,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灵久久地被那一个个英雄豪杰所震撼着,感动着。
在这昏暗迂腐,官官相护的年代,无数好汉被处处欺压。但乱世出英雄,在无法忍受的情况下,他们义聚梁山泊,汇成了一股连朝廷也不敢忽视的势力。在一次次征战中,他们为了义,救出兄弟,杀除贪官,却也冲为了朝廷眼中的最大贼。
在几经波折下,朝廷招了安,让他们四处奔波扫平其他势力,但结果却是,在百经沙场后散的散,死的死,就如同一部戏完结后的惨淡收幕。
那一个个个性鲜明的角色印我的脑海,挥之不去。急公好义的宋江,智慧多谋的吴用,豪迈大力的鲁智生,武艺高强的林冲等等,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他们是天上108位星辰,来到人间替天行道。他们豪气冲天,为了兄弟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在宋江的带领下,他们打倒贪官污吏,济世救民,颠覆了我们心中所谓的&义&。何为真正的义,谁也说不清。但他们却说明了一点善、正即义,民心所向即义。他们用自己的义,反对朝廷的腐败。
但当他们实力达到顶峰时,宋江却不顾反对要朝廷招安即使有义,却依然要顾到忠。不是所有义都是大逆不道,也不是所有忠都不能与义并存。也是他们四处征伐,扫灭那些本与他们同道的贼。
从那一刻开始,就发生了戏剧性的扭转。即使如此,朝廷依然是朝廷,它永不会为了你一点战功,而天真地以为你以忠顺。所以,当他们得胜归来时,硬生生地拆散了他们。
直到现在,我依然为他们的结局而感叹。但转念一想,觉得又能怎样呢?或许那已是最好的结局了。那个时代成就了他们,却也毁灭了他们。但到最后,他们的情也依然存在,想起吴用、花荣随宋江自杀,我眼中便盈满了泪水。
在书的世界中,我忘记了时间,只是为那一个个故事感叹,在书的世界中,我忘记了空间,任思绪随那些好汉心神往之。
书,带着我的灵魂在一点一滴中升华!
第二篇、《水浒传读后感》
读过《水浒传》,不禁感慨万千&&
看梁山第一头领宋公明,开始觉得忠义两全,然后又觉得他真能忍,其他官员欺负宋江,宋江也不说一句话,不反抗一次。但是事情出现了转机,晁天王为报答救命之恩,好心好意让宋江坐第二把交椅。从此,吴不离宋,宋不离吴的局面开始了。
宋江是个有义的人,但是又为何又做出架空晁盖,毒死黑旋风等不义之举呢?很简单,宋江是个小小芝麻官,没什么理想,能在江湖上混个&及时雨&&山东呼保义&等称号就已知足。但后来上梁山,做了副寨主。权力大了,想法也就膨胀起来。还想弄一个忠义两全的高境界,所以总想着招安。
宋江也是好汉中最不洒脱、最不自由的、每每捉来的有名望之士,宋大哥总是有着三部曲,一是喝退绑绳的小卒;二是亲自解绳;三是鞠躬倒茶。真能网络人心,也不嫌麻烦。可见,在创业之期,宋江还是&他时若隧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的。
说道洒脱还数二龙山老大鲁智深。打镇关西犯官司,是为了救一对并未有交情的父女。后来当了二龙山一把手,相邻的还有桃花山和白虎山。这两个山头与二龙山绝对不在一个层次,但鲁达并没有兼并山头的意思,何等洒脱!再后来,武松要跳槽,不跟二龙山干了,鲁提辖顺水推舟,接受了宋江的&招降&。
晁天王一看不高兴了,这不是明摆着抢老大的风头嘛!负气要带兵打仗,又中毒箭身亡。临死之前,说谁抓住史文恭谁就坐山寨之主,但晁盖也不想想,那么多头领都是宋江招来的,叫别人当众头领能乐意吗?可怜晁天王,白手打拼的梁山泊,都拱手给了宋公明,可悲!可叹!
宋大哥一门心思想招安,可以说吴学究起了极大地作用。吴用真阴,乃真小人也!晁天王在世之时,他远晁亲宋,二把手和三把手联合对敌晁盖。还有朱武,朱武的本事和吴用差不了多少,可人家智多星排天罡第三,朱武呢?别说第三,连天罡星也没混进去。
神机军师当初可是少华山坐第一把交椅,为什么不能得到重用呢?很简单,嫉妒之心人皆有之,吴用唯一可抗争的只有朱武,于是,把朱武调到卢俊义的手下,卢俊义是副手,不敢,也不能与宋江抗争,朱武知道有聪明也没地方使。梁山招安,朱武找公孙胜求仙去了。
而吴用、花容吊死在宋江墓前,林冲郁郁不得而终,真可谓聪明反被聪明误。而鲁达、武松这等莽汉,反而明哲保身,善始善终。
当然,最聪明的还属燕青,没有受到迫害,挑着一担金银财宝走了。
宋江的确是忠,只可惜愚忠,还害着一帮弟兄上刀山、下火海。只活得二十三人。
是非功过,难以评说。
第三篇、《水浒传读后感》
当合上《水浒传》最后一页时,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灵久久地被那一个个英雄豪杰所震撼着,感动着。那一个个个性鲜明的角色印我的脑海,挥之不去。急公好义的宋江,智慧多谋的吴用,豪迈大力的鲁智生,武艺高强的林冲等等,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一、鲁智深、林冲、武松等好汉上梁山前的个人经历;二、宋江在发配途中与各路好汉的奇遇以及最终上梁山的经历。
三、宋江带领梁山进行的几场战役;四、原首领晁盖去世后,宋江确立梁山首领地位以及大聚义的故事;五、大聚义后与官军的战斗以及受招安;六、征服企图进犯的辽国;七、打败割据势力田虎、王庆;八、在江南与割据的方腊作战并死伤大半,全书在悲剧性且引人深思的氛围中结束。
读完《水浒传,》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
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在书的世界中,我忘记了时间,只是为那一个个故事感叹,在书的世界中,我忘记了空间,任思绪随那些好汉心神往之。
书,带着我的灵魂在一点一滴中升华!
第四篇、《水浒传读后感》
在一个百赖的晚上,我随手拿起了一本已读过几遍的的《水浒传》,本来想趁此打发时间,结果让我有了写作的冲动。
我留恋于书中振奋人心的故事,我痴迷于书中可歌可泣的人物,更钦佩作者那独具匠心的表达方法。
书中向我们讲述了北宋时宋江等聚众起义的故事。来自五湖四海的好汉,因官场的压迫,因奸臣的陷害,被迫起义与官府对抗。虽然起义以失败告终,但是他们敢于斗争的精神深深影响了那些深受压迫的百姓。在这充满官逼民反的悲壮中,在这充满替天行道的豪情中,上演了一曲曲忠义的壮歌。
不必说宋江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吴用的足智多谋、林冲的能屈能伸,单说直言不讳的李逵,他性格直率,一身莽撞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遇事不分青红皂白,总是先打后骂,到头来不是吃亏就是后悔。但是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魄。最重要的是他身上有一种愿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仗义,单这一点,他让我肃然起敬啊!
水浒一百零八好汉为了一个义字走到一起,一个义字蕴含了太多意义,为了一个义字,他们愿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为了一个义字,他们愿为百姓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画,但有时需要用鲜血去写。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公车上给老人让座几乎人人都可以做到,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却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因为这需要过人的勇气,甚至是献出自己的生命。
义,何为义?正义。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举世皆浊我独清,总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誓将七尺酬明圣,怒指天涯泪不收&的岳飞。他们为了一个义字奋不顾身,因为义清楚地告诉他们,这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
一个心中没有义字的人,是不会这么做的,因为他的灵魂已与世俗同流合污,变得麻木不仁,奋斗的激情也被自己湮没。虽然书中一些好汉经常为一些小事与他人发生争执,甚至会搞出命案,但是他们所杀害之人是那些见利忘义之徒。
而且他们能为一个义字与朋友肝胆相照,同甘共苦。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大事,但义字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对情同手足的亲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过客讲义气,此乃大义。
我们中华名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热血筑成如今飞黄腾达的中国。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永不消逝的光辉。
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我们还应当从小事做起,让义字遍行天下。
第五篇、《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一书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
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奋斗的激情已经被冻结,只是他的灵魂被社会中一些丑恶的东西同化了。
我还清楚地记得《水浒传》英雄中有一个黑大汉,他生性鲁莽,性情暴躁,经常为小事与他人发生冲突,甚至搞出人命案。但他却能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令那些丧尽天良的家伙们闻风丧胆。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没有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发生,但&义&字却渗透着我们的生活。
对朋友讲义气,是小义。对素不相识的人或事物也用一种正义的眼光去看待,就是实际意义上的大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义的民族,当日本侵华,多少义气凛然的革命烈士,用他们的满腔热血,誓死不屈,才成就了今日蒸蒸日上的祖国。董存瑞舍身炸暗堡,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这些都是炎黄子孙大义的延续,是中国历史上挥之不去的光辉。
一个人,可以不相信神,却不可以不相信&神圣&。当前,我们青少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因此,这也是我们民族大义的根本所在。让我们相信这一份&神圣&,用自己的双手去维护这一份&神圣&。
第六篇、《水浒传读后感》
今天读完了水浒传,掩卷沉思,不禁感慨万千。为里面的人物的命运叹息。
水浒一百零八个好汉,个个都被逼上梁山,深感宋江义重,皆留下来效忠宋江,后来受招安后,破大辽,收田虎、王庆、方腊等贼人。从破大辽一百零八个人个个生还到最后收方腊只剩三十六个,最后面见皇上的也只有二十七个。可是他们为国家换来太平后,朝廷却奸臣当道,最后个个都死了,神聚蓼儿洼。
宋江等人的命运是悲惨的,可这一百零八人中也有不少到最后得以安享天年的。比如公孙胜、李竣武松、柴进等。他们大都是在完成大业后,急流勇退,没有做官,不受奸臣迫害,以致他们都的、舒心地生活着。相比起宋江、卢俊义他们都被药酒害死,他们的命运不就好很多了。其实人生需要的也是这种能够急流勇退的精神。
急流勇退,需要的是对功名利禄的舍弃,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还要有自知之明,知道当前局势,知道该退时就退,知道退一步海阔天空。而有的人在最高点却不退下来以致于丧失生命。韩信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刘邦的天下大部分都是韩信打下的,但是韩信的功劳实在是太大了,功高震主,最后被吕后杀害,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边就不一一指出了。
而适时的退却却能让自己获得更多。张良大力辅佐刘邦,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当天下已定,四海归心时,也正是他该享受容华富贵的时候了,可是,在刘邦预备赐予他五千户时,张良却断然拒绝,放弃功名利禄,请求作一个小小的留侯。
他曾说道:&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游。&他看到帝业建成后君臣之间的&难处&,欲从&虚诡&逃脱残酷的社会现实,欲以退让来避免重复历史的悲剧。
事实的确如此,随着刘邦皇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准则。在汉初消灭异姓王侯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
功成身退,是张良的选择,尽管身后投来的是惊异的目光,但事实证实,他的选择是对的,&狡兔死,猎狗烹&,不久,韩信被斩,彭越被杀,而张良得以保全。他放弃了暂时的功名,安享晚年,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流传百世,千古流芳。
可见急流勇退是多么有聪明的一个选择啊,物极必反,当人们在最高处的时候适时地退下来,不仅不会对个人的利益有影响还会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第七篇、《水浒传读后感》
&各无异心,生死相托,替天行道,保国安民,若有存心不仁者,天地不容,神灵灭顶。&&&《水浒传》
&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元末明初,世事黑暗,病态张狂。这乱世之中一举人因替穷苦之人辩冤纠枉辞官起义,却因领头人居功自傲,亲信佞臣疏远忠良,愤然浪迹江湖,与世隔绝。
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怀着满腔的热忱与悲愤,施耐庵遇到了同样处境的知己罗贯中,开始了水浒传的创作。
高俅,一个臭名昭着的泼皮无赖,在故事一开始就占用很多笔墨描写他如何因会踢毽子取悦人做了堂堂太尉;相反一个有万夫不当之勇能指挥八十万禁军的教头林冲,却因比武赢了高俅举家逃亡遭追杀。越是这不公的社会地位竞争描写,越激发了读者的同情与情绪波动,让人不禁捏了一把汗。
此后一群英雄曹盖等人使用智多星吴用的计谋,让身为押司的宋江也落草为寇,群起反之,这&官逼民反&的写作思想变渐渐的透露了出来;&怒杀阎婆&、&景阳冈武松打虎&、&血溅鸳鸯楼&、&火烧祝家庄&、&大破连环马&&&
这一群群个性鲜明,有血有肉,重义疏财的梁山好汉们,渐渐在社会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们招贤纳士,劫富济贫,攻打贪官,且所到之处军规严谨,接济百姓,在民间传为佳话。
可能你会惊叹,这不过是从民间搜集来的故事性强的罢了,凭什么跻身中国四大名着?这可不是空有虚名啊,你看他描写水功了得的浪里白条:&那人把竹篙一点,双脚一蹬,那条船便像箭似的划向江心,两只脚把船只一晃,便船底朝天,两人全落入水中。&,&点&,&箭似的&,&一晃&,写出了张顺的灵活敏捷。
相反,你再看陆地上称霸的&黑旋风&:李逵大怒,脱下布衫,双手一架,早抢了五六条竹篙在手,好像扭葱一般扭断了。这&扭葱一般&,让施耐庵传神的文字功底深入人心。当然我读这作品也常会有疑议:如文中&妖术&一次在吴用口中频繁出现。
如&武松打虎&那一章脍炙人口的故事,那吊颈白额大虎当时又饥又渴,跃起必高人数米,武松是怎样在醉酒的情况下抓住它头上的皮毛把它硬摁下去呢?我也知道武松的勇猛好战,但这段佳话在人民口中可渐渐成了神话。
事实上施耐庵是在愁家,愁国,愁天下的烦躁下能写出如此传神,把各种故事、人物个性融合地天衣无缝,在当时的文化水平来说已能鹤立鸡群了。我常常会努力想像鲁迅一般从他浓重的笔墨中看出一些词来。鲁迅从教科书里看出了满是&吃人&的词,而我从施耐庵的书中看出满是&胸怀&的气魄。
那一幕幕细到每一个动作的打斗让人俯首称妙;那&及时雨&宋江喜欢结识英雄好汉,仗义疏财,对有本事的人无论贵贱都好好款待,以此名扬四海的胸怀和后文不记前仇,善心待人的性格和亲密和气的领导气概都像极了施耐庵自己。
我想每一个在写人物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的体现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在创建人物属性的时候,都会出现自己的影子,而宋江就是施耐庵憧憬的、那个如己所愿的、能得到用武之地另一个的影子吧。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宋江挥笔一书,挥出了如此&落草为寇&的气概,如此昙花一现却现得轰轰烈烈的梁山好汉。
第八篇、《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揭示了官逼民反的道理。不过依我看,倒是表现了皇帝不惧民反的一面。
虽然历代帝王都惩戒贪污,但反贪不是他们的头等大事,他们最怕的是有人凯觎皇位。篡权当然不是那些&草民&力所能及的,只有权臣才能做到。因此,皇帝的精力主要用于防范功臣名将,对他们恩威并用,只要他们没有野心,搜刮一点民脂民膏,皇上是不会计较的,甚至还会鼓励他们这样做,如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就是这个意思。
而对于似乎天生就是任人践踏的&草民&,则不会这样煞费苦心了,只顾大胆地蹂躏就是了。所谓&柿子挑软的捏&是也。统治者也毫不讳言称九州之长为&牧&,把治理百姓说成是&牧民&。既然把百姓当成牛羊,就不妨用皮鞭、棍棒、刀剑来侍候,并对他们敲骨吸髓。
统治者奉行的是压迫有理政策,才不管什么官逼民反的道理呢!阮小五唱的:&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司家&恐怕要让宋徽宗窃笑。殊不知酷吏赃官是赵官司家一手扶植培养的,赵官司家的统治是靠他们维持的,把他们杀尽了,赵官司家岂不真成了寡人?这,赵官司家岂肯答应。这也就是童贯、蔡京、高俅们虽残民以逞却没有被赵官家伤及一点皮毛的秘密所在。
当然,官司逼民反的道理皇帝不会不懂。但是,面对&草民&们的揭竿而起,皇帝是不屑一顾的。他不相信这些&瓮牖绳枢之子&会干出惊天动地的事情。事实也大致如此。历代的农民起义,除了刘邦、朱元璋的义军能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外,其他的大都以失败而告终。
何况,由于农民起义领袖的软弱性和局限性,在义军有了一定的势力后,往往以此为资本向朝廷招安,捞个一官半职。即旧时民谣所说:&要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从而结束被动挨打的局面。但招安的主动权掌握在朝廷手中,加上他们对义军的愤恨,总要先将他们玩弄于股掌,不轻易答应他们的请降。
据《旧唐书&黄巢传》,王仙芝攻破鄂州后,曾7次向唐朝请降,不但此愿未成,王仙芝及数万将士还饮恨黄梅。反对王仙芝招安的黄巢,攻入广州后已拥有50万大军,还托人奏请唐朝封他为天平军节度使,朝廷没有同意后,又想请封他为广州节度使,最后因朝廷开给黄巢的价格太低而告吹,可见招安并非易事。
关于在招安中捉弄义军这一点,《水浒传》有更生动的描写。宋江为了招安,对俘虏高太尉&纳头便拜,口称死罪&,并大设筵宴,&宋江执盏挚杯,吴用公孙胜执瓶捧案,卢俊义侍立相待&,极尽巴结奉承之能事,求高俅&慈悯,救拔深陷之人,得瞻天日&。
高俅回朝后,将允诺招安之事置于脑后,宋江只得派燕青再一次走&枕头风&路线,趁宋徽宗&深入下层&与李师师同乐时,燕青奏知圣上:&宋江早望招安,愿与国家出力。&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徽宗终于答应了宋江招安的请求,并大骂童贯、高俅一顿。但也只是骂而已,并没有动他们一根毫毛。因为童贯、高俅对宋江的使坏,是对宋江&忠心&的严峻考验,童贯、高俅的所为,深合上意。我敢说,徽宗在骂他们时,心里早就准备奖赏他们了。
招降了宋江,不但消除一方内患,而且还可让宋江去征服那些不驯从的&草民&。这样,朝廷便多了一些得力的鹰犬,这等于扩大了赵官家酷吏赃官的队伍。以此来推论,统治者是不怕百姓造反的。
短文学微信号:duanwenxuewang,鼠标移到这里,一键关注。
赞赏金额:随机金额
选择支付方式:
赞赏金额:20元
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 (短文学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
猜你喜欢精彩阅读
如果您有更多好的建议,请与我们联系:“水浒”识小录_起点中文网_小说下载
扫描下载起点读书客户端
  1.《水浒传》出现最多的关键词之--朴刀
《水浒传》中除了为梁山泊好汉所向往“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酒肉外,出现最多的,而且与英雄好汉们生活密切相关就要算“朴刀”了。现在有了古代通俗小说数据库,方便多了,我们稍花点时间做点统计就会发现“朴刀”这种兵器只在《水浒传》中大量出现过。再细一点还会发现,它在百回本《水浒传》(有“天都外臣序”本)中共出现过207次,集中在前七十一回,前七十一回出现195次,后二十九回仅12次;《水浒全传》(一百二十回本)共出现222次,前七十一回出现188次,后四十九回出现34次。为什么会这样,后面再讲。而且,朴刀在其他通俗小说中出现得很少,只在明代小说中(有些是宋元话本)少量出现过。如《错斩崔宁》、《赵太祖千里送京娘》中各出现过一次。《汪信之一死救全家》(!喻世明言)出现3次,万秀娘仇报山亭儿(!警世通言》)18次。“万秀娘”这个故事在南宋末的!醉翁谈录》就有著录,名!陶铁僧》或《十条龙》。就“数据库”中有的数十种明代通俗小说中搜索,再加上传世宋元话本,朴刀出现的次数不过三四十次,而且明人对朴刀形制用法巳经不甚了了。
2.什么是朴刀
先说“朴”的读音。有的评书演员把它读作“谱”,不对,应该读作“泼”,在宋代也写作“泼”、“拨”、“搏”、“博”、“钹”等,完全取音,没有定字。它的外观如何呢?宋代兵书《武经总要》书中绘图介绍了当时用的八种刀,包括掉刀、屈刀、手刀、掩月刀、戟刀、眉尖刀、凤嘴刀、笔刀等,独不及朴刀;近代所著的数种兵器史,也不介绍朴刀,可见它早巳湮没无闻,而且在考古上也无出土证物;可见它只是流行于民间而不能登大雅之堂的粗陋的兵器(如钉耙之类,打仗虽能用,但绝不会上兵器谱),历代兵学家并不把它视为真正的武器。只是由于在《水浒传》中反复出现才被重视。一些学者强作解人,《辞源》把朴刀解作:窄长有短把的刀。
《汉语大词典》解作:
一种刀身窄长、刀柄较短的刀。双手使用,而且它们给出的图片与腰刀差不太多’其实认真读一下《水浒传》’根本不像这些工具书所说的那样“刀身窄长”和“短把”。
首先,应该弄明白的’它不是“短把”的腰刀(武经总要》中的手刀配上刀鞘就是腰刀),这在《水浒传》中多次提到。如第二回和第二十二回:
且说少华山上朱武、陈达、杨春三个头领,分付小喽罗看守寨栅,只带三五个做伴,将了朴刀,各跨口腰刀,不骑鞍马,步行下山,径来到史家庄上。
宋江、宋清却分付大小庄客:“小心看家,早晚殷勤伏侍太公,休教饮食有缺。”弟兄两个各跨了一口腰刀,都拿了一条朴刀,径出离了宋家村。
这两回都清清楚楚写明了,腰刀可以“跨”(同挎),也就是挎在腰带上,而朴刀则要“拿”或“将”(带着)。怎么拿呢?第十四回有“刘唐拈着朴刀赶来”的句子。“拈”是用手指拿,可见朴刀的“把”是很细的,用手指就可搞定,而腰刀则要“可把攥”(用手掌和手指拿)。
第二,朴刀是刀杆细长,刀头较小,类似于长枪、花枪,因之又称之为“朴刀枪”。第四十七回,写到梁山讨伐祝家庄。
石秀挑着柴,便望酒店门前歇了。只见店内把朴刀枪又插在门前。每人身上穿一领黄背心,写个大“祝”字。
第五十八回的“三山聚义打青州”描写梁山队伍下山“绣彩旗如云似雾,朴刀枪,烁雪铺霜”。不仅《水浒传》中这样写。南宋景定间所修的!建康志的“武卫志”中记载“军器库”中所储备兵器中就有“小朴刀枪一千三百八十八条”、“珠红油大朴刀枪一百条,’。朴刀与长枪形状相近,把柄细长,所以就能和长枪一样放在长枪架子上,以便使用。《水浒传》中有多处写到这一点,如第十四回,刘唐追雷横讨钱:
刘唐便出房门,去枪架上拿了一条朴刀,便出庄门,大踏步投南赶来。
刘唐在“枪架”上拿朴刀,晁盖也到“枪架”去找,奇怪“枪架上朴刀又没寻处”(被刘唐拿走)。也是因为朴刀细长这个特征,《水浒传》中写到放置朴刀时,常常用个“倚”字。比如武松夜闯鸳鸯楼,先“把朴刀倚在门边,却掣出腰刀在手里”。这里用词很细,因为朴刀长,不便于黑灯瞎火中杀人,所以把它倚立在门边,拔出腰刀,悄悄推门。
因为刀杆细长,朴刀能像撑杆跳的杆子一样撑着人往高处蹿越。《水浒传》第三十一回,写武松血溅鸳鸯楼之后,趁着夜色跑到孟州城下。武松“就女墙边望下,先把朴刀虚按一按,刀尖在上,棒梢在下,托地只一跳,把棒一拄,立在壕堑上”。这个细节也展示了朴刀的形状。
第三,朴刀的用法。从上面的例子朴刀的形状样子基本上定下来了。它细长,类似长枪。那么它如何使用呢?它的主要功能是“搠”,也就是刺与戳。
武松握着朴刀,向玉兰心窝里搠着。两个小的亦被武松搠死。一朴刀一个,结果了。走出中堂,把拴拴了前门。又入来,寻着两三个妇女,也都搠死了在房里。武松道:“我方才心满意足,走了罢休!”
这是武松在鸳鸯楼杀戮的尾声。描写动作的用词十分精确,朴刀的功能是“刺”,所以武松手的动作是“握”,而且一定是双手,因为要握住细长的朴刀杆儿,必须双手。从中可见武松用心之狠,此时用来砍人的腰刀巳钝,只能朴刀“搠”了。第四十三回写李逵追打李鬼:“李逵挺起手中朴刀,来奔那汉。那汉那里抵当得住。却待要走,早被李逵腿股上一朴刀,搠翻在地。一脚踏住胸脯,喝道:‘认得老爷么?’”我们看李逵使用朴刀时的姿势,用“挺”字,这个词乃挺直伸直的意思,只有用于“扎”、“刺”的兵器,才用“挺”字,这是与后面“搠翻”相应的。《水浒传》描写朴刀功能也有直接用“戳”的。第四十七回写杨雄石秀协助李应与祝家庄交战,“祝彪抵当不住,急勒回马便走。早被杨雄一朴刀戳在马后股上。那马负疼,壁直立起来,险些儿把祝彪掀在马下”。这些例子都说明了朴刀与长枪的功能差不太多,只是朴刀“刺”、“戳”的创伤面更大一些。不过,朴刀毕竟不能等于长枪,它还是有刀的功能的。“当下卢先锋当前跃马,杀人城中,正迎着皇叔方星。交马只一合,卢俊义又忿心头之火,展平生之威,只一朴刀,剁方星于马下。”卢俊义与方腊部队交锋时,连连损兵折将,十分气恼,见到方腊的叔叔方星不是“搠”了,而是挥刀而“剁”了。但这只是情急时的一种用法,而且十分吃力,所以才要“展平生之威”,剁不是朴刀的普遍用法。
通过上述三点我们对朴刀形制、用法有了个基本的认识。它应该是刀头小而尖,刀杆细而长,主要功能是“搠”,也能砍和剁,但使着很费劲,是特殊情况下的用法。为什么我们说它是一种非常粗陋的兵器呢?
3.介于兵器与农具之间的朴刀
宋代是个重文轻武的朝代。朝廷不提倡学武,对于民间的习武活动有着严格的控制,对于兵器也有严厉的管制。宋史《兵志十一》记载,宋代建国之初,就对兵器实行严厉管制:
开宝三年(970)五月,诏:“京都士庶之家’不得私蓄兵器。军士素能自备技击之器者,寄掌本军之司;俟出征,则阵牒以请。品官准法听得置随身器械。”时兵部令史冯继升等进火箭法,命试验,且赐衣物束帛。
淳化二年(991),申明不得私蓄兵器之禁。
连军士自备的“技击之器”,平时也要寄放在“本军之司”,到出征时,再打报告要,多麻烦,多荒唐。续资治通鉴长编也记载开宝四年禁河东诸州民徙内郡者私蓄兵器。
宋仁宗景祐二年(1135):
诏广南东、西路民家不得私置博刀,犯者并鍛人并以私有禁兵律论。初,转运使言,民为盗者多持博刀,捕获止科杖罪,法轻不能禁,故更此条。
当然,还有许多失载的禁令。“博刀”就是朴刀,也在被禁之列。
在此之前仁宗对于川陕路私藏、使用的朴刀也有禁令,但受到地方官的反对。
仁宗天圣八年(1030)三月诏:“川峡路今后不得造着袴刀,违者依例断遣。”五月,利川路转运使陈贯言:“着袴刀于短枪干、拄杖头,安者谓之‘拨刀’;安短木柄者,谓之‘畲刀’。并皆可着袴。‘畲刀’是民间日用之器,川峡山险,全用此刀开山种田,谓之耕火种。今若一例禁断,有妨农务,兼恐禁止不得,民者犯众。请自今着袴刀为兵器者禁断;为农器者放行。”乃可其请。
  天圣八年,宋仁宗下了一道荒唐的圣旨,禁止川峡路(今鄂西、重庆东西一带)造“着袴刀”。利州(今川北一带)转运使陈贯上奏言,这个诏书很难执行,“着袴刀”,不长,可以挂在裤腰上。它极简陋,安上短把就是用于“刀耕火种”的“畲刀”,是为农具;安上长把(也就是“短枪杆”)才是“朴刀”(“拨刀”)。川峡一带,山高路险,少有开阔的农田,老百姓全凭此器以开山种田。完全禁掉,根本不可能。于是,他建议不要禁着袴刀,不要禁安短把的畲刀,只禁“拨刀”就可以了。实际上,两种刀怎么能分开呢?刀头是活的,能装能卸。平常装短把儿种地,有需要了就换成长把儿的兵器。刀头能装能卸,在《水浒传》中也有细致的描写,第六十一回写卢俊义到山东与梁山好汉交战前做准备工作时:
卢俊义取出朴刀,装在杆棒上,三个丫儿扣牢了,赶着车子,奔梁山泊路上来。
这里的“朴刀”只是个刀头,安把之处有螺口,杆棒的一端有螺丝,而且是“三个丫儿”,安装好了,十分结实。
4.宋元通俗文学中,朴刀是盗匪的意象
朴刀虽然粗陋,但易得而便宜,并且不违法,所以常常为民众所用。这有些像现代北方农村常用的长把儿镰刀。山区农民外出,背个背篓,拿个长把儿镰刀,在山间行走时,清除荆棘,驱赶虫蛇,便利好用。
古代浪迹江湖的游民腰间挎上一把着袴刀,手执一条杆棒,就增加了安全感。《水浒传》中写到长途的旅行者几乎都带着朴刀(只要把着袴刀装在杆棒上就是)。第二十二回,写宋江和弟弟宋清出行:
宋江、宋清却分付大小庄客:“小心看家,早晚殷勤伏侍太公,休教饮食有缺。”弟兄两个各跨了一口腰刀,都拿了一条朴刀,径出离了宋家村。两个取路登程,五里单牌,十里双牌,都不在话下。
不仅逃罪亡命的宋氏兄弟,做贩运生意的客商也要拿把朴刀的。
熟悉江湖生活的“说话”人便把它编人话本之中,成为“说话”中的一类。并把与“江湖亡命”和绿林生活有关的作品皆归人此类。我们从宋元话本和宋金南戏、元杂剧中也可以看出使用朴刀杆棒者多是盗匪游民,如宋人话本!错斩崔宁中描写拦路抢劫的“静山大王”
头带干红凹面巾,身穿一领旧战袍。腰间红绢搭膊裹肚,脚下登一双乌皮皂靴。手执一把朴刀。
《大宋宣和遗事》写到晁盖智取了梁师宝的十万贯金珠后逃走,晁父为官府所拿,管押解官行至中途,遇着一个大汉,身材迭料,遍体雕青,手内使柄泼镔铁大刀,自称铁天王,把晁太公抢去。
“泼镔铁大刀”就是“镔铁大泼刀”,“泼”同“朴”。铁天王就是晁盖,其身份是江湖侠盗。警世通言》中的!万秀娘报仇山亭儿》
就是南宋罗烨!醉翁谈录》所记属于“朴刀”类的!十条龙》,当然,它经过了明人的加工。其中多处写到强盗与侠盗皆使用朴刀。万秀娘被苗忠等三个强盗抢劫前,作品这样写道:
《宝文堂书目》著录名为《山亭儿》。
大官人(指苗忠)听得说,三人把三条朴刀,叫铁僧随我来。”去五里头林子前等候'写到具有侠义心肠的穷人尹宗,为了奉养老母到一个庄上去窃取财物,不料遇到万秀娘自杀,便仗义救了她。尹宗使的也是朴刀。
忽然黑地里隐隐见假山子背后一个大汉,手里把着一条朴刀,走出来指着万秀娘道……《南宋温州南戏!张协状元》中五鸡山强盗上场时有段自白:
自家不务农桑,不忻砍伐,嫌杀拽犁使耙。懒能负重担轻,又要赌钱,专欣吃酒。别无运智,风高时放火烧山;欲逞难容,月黑夜偷牛过水。贩私盐,卖私茶,是我时常道业;剥人牛,杀人犬,是我日逐营生。一条扁担,敌得塞幕里官兵;一柄朴刀,敢杀当巡底弓手。假使官程担仗,结队火劫了均分;纵饶挑贩客家,独自个担来做已有。
这是刚刚从小农分化出的江湖人,为了谋财,什么犯法的勾当都敢干。正像他的身份一样,其所使用的武器还是从农具中分化出来的,“扁担”、“朴刀”都是官府不能禁的,但在那个冷兵器时代也一样是很厉害的武器。
《现在很难断定《水浒传》中哪些情节和文字是宋代遗下的、哪些是明代的最后写定者的手笔,但从书的行文中可发现许多矛盾'书中许多人物不论阶层、身份都使一把朴刀,如卢俊义还是大财主时,就使一把朴刀,做了山大王乃至成为朝廷的命官,仍然使朴刀,这与他身份不合。雷横、朱仝、武松等具有县衙门公人身份(吏胥)也使朴刀,他们带领的士兵、差役也用朴刀,仿佛对于他们也禁用兵器似的。《水浒传》中的“朴刀”使用泛滥,可能是最后写定此书的施耐庵巳经是明代人,他对于朴刀使用范围巳经不像宋人、元人那样清晰的缘故。
传世宋元小说中使用朴刀的一般都限定在盗贼或者是社会底层人士;高官、军人、衙役、富人一般不会使用朴刀。例如!碾玉观音》中咸安郡王用的就是“大青刀”、“小青刀”;讲史的!五代史平话》写到朱温、郭威这些出身底层的将领,他们也不用朴刀。写朱温为救刘文政劫法场:
打听得齐州扫洒法场,要出重囚。朱温与牛存节诈做卖柴人,藏刀仗放柴内,用大车载入城,藏刀在裤内。在法场人丛中,四散分布了人。到日中时分,有监斩官杨巡检名庆的,押刘文政赴法场处断。牛存节鸣锣为号,朱温等各执刀奔来,将刘文政夺了,出北门望鲍山路去。
故事中没有特别强调“刀”的类型,他们使用的武器就是“刀”。
唐末五代时期,没有兵器之禁,老百姓可以持有武器。此书中写郭威在战场与敌人交锋:
那时郭威跃马,手轮双刀,突入裴约阵上格斗,杀伤三十余人,将董璋抢归。
他使的是“双刀”。刘知远诸宫调写到诸军士用的兵器则是“麻札吊圈刀”,这是与盾牌配套的兵器。可见宋元通俗文学作品中,作者们对于使用朴刀人身份的定位是很清晰的,不会什么人都给他一把朴刀,否则“朴刀杆棒”的分类就没有意义了。
水浒戏的作者们的思想里非常明晰,只有强盗才使用朴刀。
元初李文蔚的!燕青博鱼》第四折!离亭筵歇指煞有几句描写燕青引以为傲的梁山强人的装束:
还了俺这石榴色茜红巾,柳叶砌乌油甲,荷叶样烟毡帽,百炼钢打就的长朴刀,五色绒刺下的香绵袄。
从燕青这段颇具自豪感的唱词中可以想象红头巾、乌油甲、荷叶帽、五色绵袄、长朴刀大约就是敢于树立旗帜起来造反的草莽英雄的典型服饰(元末造反的农民也着红巾。南戏!拜月亭》中第九出“绿林寄迹”,山上草寇静山大王戴上金盔就头痛,说还是戴“这红帽儿安稳”)。朴刀是这些草莽人物护身和向社会抗争与进攻的武器。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起码在江湖艺人眼中“朴刀”已经成为强悍的、带有武器的游民的意象。带武器的、强悍的游民,在当时正统人士眼中离盗匪不远了,至少是有盗匪嫌疑的。
这一点在元杂剧!争报恩三虎下山》中有所反映。当剧中济州通判赵士谦的小妾王腊梅怀疑梁山好汉关胜是盗贼,而士谦的妻子李千娇却为之辩护说他不是“贼”你道他是贼呵。(唱)他头顶又不又不曾戴着红茜巾、白毡帽。他手里又不曾拿着粗檀棍、长朴刀,他身上又不穿着这香绵衲袄。
从这段辩护词中可见在当时人们的印象里强盗、贼人、打家劫舍者的装束就应该戴红帽子、穿香绵衲袄和带杆棒朴刀。可见“杆棒朴刀”在元代巳经成为盗贼的意象。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朴刀。”
5.明代小说中的朴刀
到了明代,由于朴刀巳经退出江湖人的冒险生涯,通俗文学的作者偶然提到朴刀就不是从生活中来的,而是受到宋元话本的影响,从而对于朴刀样式、形制、用法和所代表的身份都不甚清楚了,这些我们与《水浒传》一比较就可以看出来。明末小说!禅真逸史》写南北朝故事。其第十五回:“门口转过一条大汉,手拿朴刀喝道:‘贼秃,往那里走!’一刀砍来,砍倒一个和尚,余者四散逃走。”朴刀把儿长’刀头小,不适于“砍”,特别交手者距离很近的情况下。前面说的卢俊义用朴刀“剁”那是在马上交战。《水浒传》中的好汉往往是一把朴刀,一把腰刀,近者用腰刀砍,稍远用朴刀刺或者搠。禅真逸史》第二十三回写山大王“按着胆,手里挺起朴刀”拦截杜伏威,这种握朴刀的姿势还对,可是一到使用便知作者不懂朴刀了,接着写道山大王“丢一个架子,将刀劈面砍来”。一看就是使用腰刀的架势。
在拟话本中也有这样的问题。今古奇观》中的!欺贫女怒触雷霆》写阴家大公子逼死了妻子朱氏女,老怀疑她的鬼魂作祟,“无人处,朱女每每在面前,因常佩一把朴刀,以刀挥去,便不见了”。朴刀那么长的把儿,怎么“佩”带?刀头很短也不适于“挥”,而且作为富家公子,怎么可能拿个近于农具的物件防身呢?这些都说明到了明代大多人对于朴刀巳经很陌生了。
  1.从古代的棒到宋代杆棒
说起杆棒’人们容易联想到山城重庆卖苦力的“棒棒”他们靠着一根棒棒(扁担)、两根绳子用肩挑背扛,包揽了山城大部分重物的搬运,在崎岖的山道小路上,多么先进的运输工具反而不如这最原始的棒棒’棒棒不仅是人类使用的第一批工具,也是第一批武器。冷兵器时代当老百姓手无寸铁,被压迫到极限,就会像贾谊!过秦论所说的陈涉那样“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起来造反,他们的“斩木为兵”就是把木头削制为杆棒,作为兵器,虽然原始,但也管用。
“棒”这个字,到汉末才出现,它是“桔”的俗字。最著名的有关“棒”的故事是!三国志注释中引!曹瞒传关于曹操的。说他年轻时曾为洛阳北部尉(相当于现在公安分局局长),这里治安不好,有权有势的人违法乱纪,小民受害。曹操履任之后,“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京师敛迹,莫敢犯者”。这是把棒子当作刑具了,连皇帝宠爱的小太监叔父都敢惩办,于是违法乱纪者收敛起来。南北朝期间,棒子在维持治安方面起到很大作用,“棒杀”一度成为流行词汇。
棒子不仅是打斗情急时,随便抓来用的武器,在正规战争中也有使用。南北朝时,北魏强人尔朱荣与当时武装造反的领袖葛荣交战时,尔朱荣告诫他的骑兵部队说:“步兵与骑兵交战,待两军逼近,刀就不如棒子好用。”所以,他要求每个骑兵秘密携带棒子一根,放在坐骑之侧。并规定此战不以杀敌多少为计功标准,用棒子打懵敌人即可。由于尔朱荣处置得当,这次他仅以“精骑七千”击败了葛荣号称百万的大军,而且于战阵之中生擒葛荣,成为以少胜多著名战例,也是尔朱荣生平一大功,棒子与有荣焉。
棒能偷偷藏在马侧而不被发现,估计不会太长,我想象大约与垒球棒差不多。
杆棒一词始见于宋代,棒和杆两词一结合,棒子变细变长了。
武经总要说它有四五尺长,这样杆棒就成为一种能够向敌人进攻的武器了。据说宋朝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就是手执一条杆棒打天下的。这虽不见于正史记载,但却在朝野盛传,似乎并非空穴来风。蔡絛的!铁围山丛谈中说:
铁棒者,乃艺祖仄微时以至受命后,所持铁杆棒也。棒纯铁尔,生平持握既久,而爪痕宛然。恭惟神武’得之艰难,一至斯乎?
“艺祖”就是指赵匡胤,其实这只是说他掌权之后玉斧、铁棒不离手,似乎有点象征权力的意思。民间通俗文学便把杆棒想象为赵匡胤的兵器。明代拟话本!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可能有宋人的故事为此篇雏形)中写道:
说时义气凌千古,话到英风透九霄。八百军州真帝王,一条杆棒显雄豪。
“一条杆棒”成为打天下的武器,那么自然也就会有对赵匡胤武艺高低的设想。元末罗贯中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中写赵匡胤还是平民百姓之时曾自述道:
论弓箭不曾差,使剑戟颇熟滑。提一条杆棒行天下,十八般武艺非敢道自矜夸。折末枪刀并剑戟,鞭简共椎挝。往常学成文武艺,今日货与帝王家。
这表明赵匡胤在江湖艺人眼中还是武术高手。在这个认知基础上就有了写赵匡胤发迹变泰故事的!飞龙传》。赵匡胤使用的兵器也是说话艺人说的“杆棒”,不过小说作者为了配合赵匡胤“真龙天子”的身份,把简单棍子变化为“蟠龙棍”。可以想象,这必是个铁棍,上面还有蟠龙纹饰。在后世整理本!飞龙全传中又把蟠龙棍进一步神化为“神煞棍棒”。这是赵匡胤的岳父张员外转赠的,并说:
贤婿,当日有位仙长云游到此,与老朽化斋,因老朽生平最敬的僧、道二种,为此盛设相待。他临去之时,赐我这件无价至宝,为赠答之物,名曰神煞棍棒。老朽不知就里,细问根由。他说此宝乃仙家制炼,非同凡品,必须非常之人,方可得此非常之物。凡是无事之时,束在腰间,是一条带子。若遇了冲锋之际,解落他来,只消口内念声“黄龙舒展”,顺手儿迎风一纵,这带就变成了一条棍棒。拿在手中,轻如鸿毛;打在人身,重若泰山。凭你刀枪剑戟,倶不能伤害其身。若遇了邪术妖法,有了此宝防护,便可心神不乱,勘灭妖邪。如不用时,口中念那“神棍归原”四个字,将手一抖,那棍依然是条带子。真的运用如神,变化莫测。老朽藏之已久,终无用处。今见贤婿这等英雄豪俊,故此相赠,做件防身兵器,一则免得提了这蟠龙棍行走不便,二则权当此物作一点系念之心。此宝刚柔并济,宛如勒甲鸾绦。随身防护束腰间,变化无穷玄妙。临阵即时光闪,冲锋刀剑难牢。仙传精器助天朝,打就江山永保。
匡胤即时分开门路,就将那棍法施展起来,把那勾、弹、封、逼、撸、挤、抽、挪诸般等势,上下盘旋,舞了一回。复念了一声“神棍归原”,将手一抖,依然是条黄金锦带。心下十分欢喜,将来束在腰间。
从杆棒升级到蟠龙棍,再升级到神煞棍棒,说明了江湖艺人对皇权的崇拜。社会底层人士由于文化水平低,更惯于用荒唐不经的情节制造“真龙天子”“轰动效应”,比“不语怪力乱神”的儒者更热衷制造皇帝崇拜。
2.宋代统治者对杆棒的态度
宋代官修综合性兵书!武经总要前集第十三卷有关于杆棒的介绍,这说明杆棒与朴刀不同,官方还是把它认定为一种兵器的。
右取坚重木为之,长四五尺,异名有四:曰棒、曰轮、曰杵、曰杆。有以铁裹其上者,人谓诃藜棒。近边臣施棒首施锐刃,下作倒双钩,谓之钩棒。无刃而钩者,亦曰铁抓。植钉于上,如狼牙者,曰狼牙棒。本末均大者,为杵;长细而坚重者,为杆。亦有施刃鍀者,大抵皆棒之一种。
作为兵器的杆棒有一定的规格和长度。它还可以再加工为“钩棒”、“铁狐”、“狼牙棒”、“诃藜棒”等。
杆棒虽然被朝廷视为兵器’但却没有被重视过,因而就没有被禁止过0而且北宋初乾德五年(967)宋太祖下诏:“比者强盗持仗,虽不伤人者皆弃市'自今虽有杆棒,但不伤人者,止计赃以论其罪。”“明火执仗”是抢劫犯罪的要件,执杖抢劫本来要杀头的,改为不伤人就不杀头,实际上是不把杆棒当作兵器看待的。
再举一个反面的例子。宋仁宗一度想加强地方维持治安的力量,扩大乡兵,于庆历元年(1041)“下诏:遍令天下各增募额外弓手”。通判睦州张方平表示反对,上书为皇帝分析利害八事。其第五条说:
敕文自教阅时量借甲弩器械,教习披带,教罢便仰管辖官员收纳入库;其弓箭刀锯及木枪杆棒之类,即许自置,以备本乡村教习者。夫奋梃揭竿,犹足以资啸聚之势,况人知斗战,家有利兵,不可启也。请令逐人所置弓箭器械,各自标认,悉纳州县,每当教阅,及遇有盗贼勾抽会合之时,据数给付,事毕随纳,常令官吏点检。其有损动,即番次给出,各令修换。
宋代实行的是募兵制,兵器及作战用具一般是由官家提供的。但由于增募的是“额外弓手”,没有为他们置办兵器的经费。于是在教练时可以使用公家兵器,练完还要交还“收纳人库”(宋仁宗时朝廷经济拮据,所以后来才有变法之举)。平时使用的还要“自置”,如“弓箭刀锯”、“木枪杆棒”等,都要求自己购置。张方平对此就很不放心。他把杆棒看得很重,他说古有揭竿而起的事,让老百姓自置兵器,让他们家有利兵,再人人会武,是很危险的事。但皇帝没有接受他的建议。
从这些记载可见宋代朝廷管制得特别严格的是那些精巧锋利和杀伤力较大的兵器。而朴刀杆棒,一来比较粗陋,打击力度小;二来人们日常生活中又不可少,它们的工具作用大于兵器作用;第三,它们不是骑在马上作战的兵器,而是步行打斗用的,杀伤力小。因此,统治者对于老百姓拥有这些兵器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时禁时放,缺少一贯之制。
北宋灭亡,中原一带饱受金人掳掠,宋王朝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武库、京师的兵器作坊(北宋时汴京有两所制造兵器的作坊,称东西作坊)受到毁坏。南宋建立后,在与金人作战中武器短缺成了严重问题。
建炎二年(1128)五月十三日京东西路提点刑狱公事程昌弼言:“今州县之间军器乏少。乞令诸州县择本土坚韧之木,广置棍棒,其长等身,径可及握,不劳远求,指日可办。比弓弩,则无挽拽之能否;比刀剑,则无锻炼之工程。用之以御铁骑则出其右,盖铁骑非箭凿锋刃可害。”从之。当然这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因为州县兵器库中没有了储存,才不得巳而用杆棒(文中称“棍棒”)。它“其长等身,径可及握”,取之极易。这种质地很粗糙的兵器,比起弓箭刀剑,制作简单,原料也很低廉。但金人骑兵,马也是身披铠甲,刀剑不能伤,还不如用棍棒扫马腿,所谓“人马逼战,刀不如棒”。这得到宋高宗的同意,甚至在朝廷主持的实战演练时也有棍棒和棍棒加上“刀头”的朴刀出场,这都显现了南宋初建时武器短缺的窘态:
  高宗建炎元年,始颁密院“教阅格法”,专习制御铁骑,摧锋破敌之艺。习全副执带出入、短椿神臂弓、长柄膊刀、马射穿甲、施用棍棒;并每年比拟春秋教阅法,别立新格行下。
一日短椿神臂弓给箭十只,射亲去垛一百二十步。长柄膊刀谓长一丈二尺以上,用毡皮裹为头者,余教阅振华军称膊刀准此,引斗五十次,不令刀头低坠至地。并每营拣选二十人,阅习放炮打者,长柄膊刀手本色相斗,并短椿神臂弓手、长柄膊刀手施用棍棒,各击虚三十次。
这仿佛当今演练和检阅还用三八式步枪和手榴弹似的。外行看着很热闹,实际上没什么战斗力。
3.《水浒传》中的杆棒
《水浒传》前七十一回可说是“朴刀杆棒”(后面详述这个词语)故事的集大成,因此杆棒是书中人物打斗时最常用的兵器之一。第三回写鲁达与史进看打虎将李忠在渭州卖艺,“中间里一个人,仗着十来条杆棒,地上摊着十数个膏药,一盘子盛着,插把纸标儿在上面,却原来是江湖上使枪棒卖药的”。宋代对于兵器管制很严,打把式卖艺的,也不敢轻用刀剑,以致街头卖艺、擂台比武,一般以徒手为多,即使使用武器,也多是木制的棍棒之类。
这在史书上也有反映。靖康年间,金人兵临汴京城下,钦宗皇帝任用妄人郭京组织“神兵”,郭京在汴京招募市井混混游民。“有薄坚者能用杆棒在街市作场,京取以为教头。京城居人,不论贵贱老幼,无不喜跃皆以天降神人佑助灭寇。惟有识者哂之,为之寒心。”“作场”指卖艺。薄坚卖艺用的也是杆棒。《水浒传》中林冲在小旋风柴进府上与洪教头比武也用的是杆棒。王进在史家庄教授武艺,师徒二人比武也用杆棒,在教授时虽说是十八般武艺,但还是以使棒为基础的,所以史进平时才用棒演练。
《水浒传》中善于使杆棒的是三位平民出身的英雄。这就是武松、石秀、燕青。虽然书中介绍卢俊义时,也说他是“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对”,但在实战的时候,他往往是把杆棒与朴刀头配合在一起,成为用来打斗和作战的朴刀,而非单纯用杆棒。
最能体现武松神勇的是景阳冈打虎,武松喝了景阳冈的十八碗美酒,“提了梢棒,大着步,自过景阳冈来”。“梢棒”是杆棒的别称,“梢”本义为细棍,与“杆”的意义接近。在与虎交锋时,因为酒醉,用力过猛,“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才扔了杆棒,三拳两脚,打死猛虎。对于石秀,作者用!西江月赞颂他:
身似山中猛虎,性如火上浇油,心雄胆大有机谋,到处逢人搭救。全仗一条杆棒,只凭两个拳头,掀天声价满皇州,拼命三郎石秀。
石秀武功和打斗风格也与武松相近。燕青实战中则是“背着强弩,插着利箭,手提着齐眉杆棒,专一护持中军”。他也是擅长徒手和杆棒。在与李逵搭救刘太公女儿,就用杆棒。
鲁智深给读者印象最深的话大约就是“吃洒家三百禅杖”了,鲁智深的兵器是禅杖。其实他未出家时也用杆棒。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之后怕吃官司,匆匆逃亡“提了一条齐眉短棒,奔出南门,一道烟走了”。这“齐眉短棒”就是杆棒,这在第四回做了交代。鲁达逃到雁门偶遇他搭救的金老儿,金老儿从鲁达手里“接了杆棒包裹,请到楼上坐定”。后来鲁达成为鲁智深后,杆棒也换了禅杖。实际上禅杖可以说是杆棒的变异。
《朴刀的故事》曾引元代水浒戏中的!争报恩三虎下山中的李千娇的唱词:
你道他是贼呵。(唱)他头顶上又不又不曾戴着红茜巾、白毡帽。他手里又不曾拿着粗檀棍、长朴刀,他身上又不穿着这香绵衲袄。杆棒与朴刀、红茜巾等成为盗贼的象征的意象。其实杆棒不像朴刀那样简单,主要是底层人物使用,杆棒比较复杂,连皇帝一级的人物都使过,然而杆棒常与朴刀联系起来是因为宋代产生一类文艺作品,这就是“朴刀杆棒”。
4.“说话”的分类
这里“说话”是指宋代通俗文艺演出方式,类似于今天的说书、评书、大鼓书等。上面说的“朴刀杆棒”不是指朴刀和杆棒两种兵器,而是指南宋以来说话的分类。
当代的评书、大鼓书等与宋代说话有一定的传承关系,北方流行的传统评书以武打的故事为主,传之于今日的大约二十九部。根据书的内容,大体可分为四类,包括:一,长枪袍带书:
《封神榜》《列国演义》、《西汉演义》、《东汉演义》、《三国演义》、《隋唐传》、《薛家将》、《五代残唐杨家将》、《十粒金丹》、《精忠说岳》、《明英烈》、《明清演义》;二,短打公案书:《粉妆楼》、《大宋八义》、《宏碧缘》、《明清八义》、《永庆升平》、《三侠剑》、《包公案》、《海公案》、《彭公案》、《施公案》、《于公案》、《小五义》、《水浒传》、《儿女英雄传》三,神怪书:《济公传》、《西游记》、四狐鬼书:《聊斋》。我们生活在今世,觉得这种分类没有什么意义,最多也只是便于掌握评书书目而巳。宋代说话也有分类,并把这些类目记载下来,这给后世研究者提供了十分宝贵的信息。因为传世的有关宋代说话评介资料十分稀缺,这些分类及其名目提供的信息是十分丰富的。
北宋孟元老记录汴京繁盛的《东京梦华录》在“市瓦伎艺”条中记载瓦子里的说话科目,比较简略,仅提到五种,都是最常见的,即:
讲史、说三分、说诨话、小说、五代史。
没有提“朴刀杆棒”、“发迹变泰”等类,不等于北宋没有这类故事。“小说”一类涵盖面广,许多后世提到的分类如“烟粉、灵怪、传奇、说公案”都可以包括其中。然而,关注到“朴刀杆棒”这一类内容的故事,并把它作为一类提出来是在南宋稳定下来之后,即12世纪中叶。
创作于13世纪初的《董解元西厢记》开篇就唱道:“打拍不知个高下,谁曾惯对人唱他说他?好弱高低且按捺。话儿不提朴刀杆棒,长枪大马。”13世纪初,在北方是金末;南方是南宋中叶。
此时通俗文艺作品巳经有了“朴刀故事”一类。“董西厢”一开篇就这样演唱,意在表明!西厢记是“银字儿”一类哀艳缠绵的爱情故事(当时分类为“烟粉”),与“朴刀杆棒”、“士马金鼓”类的武故事划清界限。宜于闺中人欣赏。
“朴刀杆棒”这一分类最早见于周应合的!都城纪胜。周是南宋中叶以后人士,都城纪胜记录了南宋初年至中叶杭州工商百业和服务业、娱乐业繁盛的状况。我们从“瓦舍众伎”的记载来看南宋初期,由于战乱,游民激增,影响到了通俗文艺作品。
一,由于江湖人多了,以通俗文艺为业者也多了;二,题材更丰富了,由于社会动乱制造着生死苦难、悲欢离合,“国家不幸诗人幸”,这些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因此!都城纪胜中“说话”分类细腻(如“说话有四家”之类)正反映了当时通俗文艺的繁盛与发展。
5.朴刀杆棒的涵义
历来通俗小说的研究者们没有把“朴刀杆棒”作为“说话”中的一类,给予充分的注意。胡士莹先生甚至把“朴刀杆棒”、“发迹变泰”一律归人“银字儿”之中,认为它们所表现的也是“哀艳动人”的故事。我们仅从字面上看“朴刀杆棒”的粗旷勇武与“发迹变泰”的大悲大喜,怎么能与“哀艳动人”联系在一起呢?这个结论离事实太远了,很难为人们所接受。数十年来一直研究说唱艺术的陈汝衡先生不同意这个意见,他在!说书史话中说:
所谓“朴刀杆棒”,是泛指江湖亡命,杀人报仇,造成血案,以致惊动官府一类故事。再如强梁恶霸,犯案累累,贪官赃吏,横行不法,当有侠盗人物路见不平,用暴力方式,替人民痛痛快快地申冤雪恨,也是公案故事。
也就是说,“朴刀杆棒”是讲述与“武”有关的故事的,但它又不是表现正规军队之间的对抗,其中的战斗所使用的多是短的或不太长的兵器,并且是以徒步和单个作战为主,仿佛戏曲中的“短打”。陈先生的叙述使“朴刀杆棒”的故事不仅与“银字儿”划清了界限,而且也和“士马金鼓”区别开来。陈先生在文中还点出了这些使“朴刀杆棒”者是“亡命江湖”的人和打抱不平的“侠盗”,“朴刀杆棒”的故事是表现他们的“亡命”生活的。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把这类作品与古代讲述的游侠与刺客生活的故事分别开来(游侠和刺客的故事可以称为古代的“短打”)。还要注意到!都城纪胜和!梦粱录讲到朴刀杆棒、变泰发迹都把它们附在“公案”类之后,无论是“武打”(朴刀杆棒)还是“发迹”(变泰发迹)都与公案(也就是被官府冤枉的案子)有关。这一点我原先也感到奇怪,因为我们一见“公案”马上就会联想到包公、海瑞断案的故事'其实在宋元时不然,“公案”类作品一般都带有平反“冤假错案”和打抱不平的因素。而造成冤假错案的一定都有官府势力或黑恶势力掺人其中。这就需要正义的武力去解决,朴刀杆棒就代表了出自社会底层的武力。我们一看元代的水浒戏就明白这个道理了。那些戏都是写梁山英雄的,也就是写“朴刀杆棒”的,但几乎个个都可以纳人公案戏范畴。
水浒戏的作者认为当时官府的权力掌握在异族的“达鲁花赤”(戏中往往用“衙内”来代表)手里,受冤枉者像窦娥那样空自呼天喊地也没用,而替天行道的“朴刀杆棒”一来问题就解决了。
于是,管他是不是戴着“茜红巾”、使用朴刀杆棒的盗匪呢!
  1.朴刀杆棒故事的创新意义
唐代诗人白居易与元稹有着兄弟般的友好关系。有一次元稹写了一首长达一百韵的长诗赠给白居易,以代书信。其中有两句是“翰墨题名尽,光阴听话移”。元稹自注:“乐天每与余游,从无不书名题壁,又尝于新昌宅说‘一枝花话’,自寅至巳,犹未毕词也。”新昌宅是白居易在首都长安的住宅,地新昌里。一枝花话是熟悉唐传奇的都知道的!李娃传。诗中说元白二人在白宅听“说话”,讲的是李娃传,从早上五点钟开始说,一直说到中午十一点还没有说完。如果艺人的说词记录下来,大约有四五万字,相当于中篇小说了。可见唐代一些说唱艺术产生并发展起来。这是世俗的,还有宣讲宗教故事的寺庙俗讲。韩愈的!华山女》写道:“街东街西讲佛经,撞钟吹螺闹宫庭。广张罪福资诱胁,听众狎恰排浮萍。黄衣道士亦讲说,座下寥落如明星。”诗一开始描写和尚俗讲演说因果报应,长安信众争先恐后去听讲,而道士讲道则寥寥无几。后来老道出高招,打出美女牌,令“华山女”描眉画鬓“升座演真诀”,轰动了长安和皇宫。另外还有介于世俗与宗教性之间的变文。
就唐代巳经有的说唱作品,我们与!都城记胜?瓦舍众伎中说唱作品的分类对比一下,看看宋代以前巳经有了的有哪些:
说话有四家:一者小说,谓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说公案,皆是搏刀赶棒及发迹变泰之事;说铁骑儿,谓士马金鼓之事。说经,谓演说佛书;说参请,谓宾主参禅悟道等事。讲史书,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最畏小说人,盖小说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顷刻间提破。合生与起令、随令相似,各占一事。商谜旧用鼓板吹“贺胜朝”,聚人猜诗谜、字谜、戾谜、社谜,本是隐语。
如“说经”、“说参请”就是唐代寺院俗讲;烟粉(男女情爱)、灵怪、传奇,就是!一枝花话之类;“铁骑儿”、“士马金鼓”是以正规战争为主的,变文中就有这类作品,如!张淮深变文》、《张义潮变文》、《李陵变文》都可以说是这类作品;“讲史书”,李商隐《骄儿诗》中的小孩“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应该就是“讲说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之事”的。所以说宋代说唱艺术上的各种类别大多在唐代巳经有了。唯有两种是宋人独特的贡献,即“朴刀杆棒”、“发迹变泰”两类,而且认为它们都与公案有关。
2.朴刀杆棒故事的性质
“朴刀的故事”和“杆棒与朴刀杆棒”两文中说到“朴刀杆棒”的故事都是以打斗为核心内容的,但这种打斗不是两国或两支正式的武装之间的交锋,只是一帮执短兵器、不穿盔带甲的人之间的打斗。
前文曾说到这是“短打”的故事。“短打”是借用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术语,它是指使用拳脚或短兵器与敌人打斗,打斗者不穿武将所传的“长靠”、“箭衣”,一般也不骑马(在舞台上就是不拿马鞭),穿的也属于短打扮,穿“包衣包裤”或“夸衣”,裤口袖口紧缩,显得干练利索。这样才有利于徒步作战、近战。述说这类故事的戏曲称短打戏,像!三岔口》、《快活林》、《八蜡庙》、《恶虎村》!白水滩》、《连环套》、《野猪林》(鲁智深的兵器是禅杖,似乎很像长兵器,其实,它是杆棒的变形,仍属于长兵器中的短兵器,一般用来徒步作战)之类。因此,借用戏曲中“短打戏”这个术语来定义宋元时期通俗文艺作品的“朴刀杆棒”的故事。只是短打戏所涵盖的内容更为宽泛一些。“朴刀杆棒”这一类故事主要是描写游民闯荡江湖生活的,朴刀杆棒是他们闯江湖的工具。
这种游民闯荡江湖的生活,小者是作奸犯科,大者则是违法乱政,造反闹事。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江湖人干的事情大多都是反主流的,是为主流社会所不容的。但因为这类故事内容的新鲜、刺激、富于趣味,又为各个阶层的受众所喜爱(人的内心大都怀有一种冲破既定秩序的冲动),长期处在边缘状态,甚至是禁而不绝。
宋代以前没有朴刀杆棒的故事,这是宋代江湖艺人的创造。
宋以前文学作品中述及“短打”的故事多是描写贵族或上层人士之间的打斗,或者说多是游侠与刺客的故事。这些游侠刺客手中所用的兵器大多是“匕首”(专诸刺王僚、荆轲刺秦王都用的是匕首)、“吴钩”(也称“吴刀”,是一种双锋两刃状如弯刀的短兵器)和“宝剑”(宝剑更能体现使用者身份的华贵,所谓“美人如玉剑如虹”),这些短兵器名贵而华丽,为富贵家庭的青年所喜爱,也与他们身份相合,因此“吴钩”和“宝剑”就成了象征游侠的意象。
这与游民、底层人士和盗匪密切相关的“朴刀杆棒”是大异其趣的。
曹植是较早以诗歌描写侠客(与汉代游侠不同的一种“游侠”)生活的,从这些描写中可以感受到如果侠客们要打斗的话也是近距离的短打。如!代结客少年场行中写道:
骢马金络头,锦带佩吴钩。失意杯酒间,白刃起相仇。
追兵一旦至,负剑远行游。去乡三十载,复得返旧丘。升高临四关,表里望皇州。九涂平若水,双阙似云浮。扶宫罗将相,夹道列王侯。日中市朝满,车马若川流。击钟陈鼎食,方驾自相求。今我独何为,坎凛怀百忧。
这是可以“十步一杀人”的侠客。侠客也会因杀人报仇、躲避官府的追捕而行游四方,但是他们不是穷途末路的流浪汉,一般也不会因为生活无着而去拦路抢劫。他们本来都是富贵人家的子弟,纵然一时不便,也是交游遍天下,自有朋友接济的,如同李白诗中所说“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而且许多朋友以能接济这样的侠客而自豪呢!
游侠即使不能像王侯将相那样风光,却也别有一种豪气。唐代陈子昂!感遇》诗第三十四首描写的就是一位“避仇至海上,被役此边州”的报国类的游侠,他们敢于攻击现实秩序,“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但就是远走避仇,处于逆境之时,他们所想的还是“每愤胡兵人,常为汉国羞。何知七十战,白发未封侯”。这些都是带有贵族气派的侠客,他们手中所执、腰间所佩的只能是金妆玉饰象征其贵族身份的吴钩和宝剑。
古代的刺客也是持短兵器的,但他们的短兵器多是匕首,它短小易藏,便于发动突然袭击。曹沫要盟,专诸刺王僚,荆轲刺秦王,都是为历代文人所熟知的。这种匕首虽然体积小,但为了发动突然袭击,要求兵器短小锋利,可以刺穿重甲,甚至要以剧毒之药淬之,以期一击而致敌人死命。因此,这种匕首也是以珍异名贵著称的,持匕首遂成为刺客的象征。连汉代砖刻中描述曹沬、荆轲故事的也多突出他们的匕首。
宋代以前的短打的故事大多是描写统治阶级之中的青年人追逐冒险生活的,但其基础是全社会的尚武精神,习武是统治阶级中的青年人不可缺少的教养。其中有些人不甘于平庸生活,向往冒险新奇’仗剑远游,才为歌咏游侠诗歌提供了新题材'五代以后,重文轻武,整个社会丧失了尚武精神,士大夫巳经彻底文人化,上层社会的青年沉溺于温柔富贵之乡,一些精英的所谓高雅生活,不过就是吟诗作文,拍曲填词,整个统治阶层都在弱化。好武之风下沉于社会底层,自宋元以来所谓“武林”都不免有些江湖色彩。偶尔一见的尚武好侠,也不过就是!儒林外史中的“侠客虚设人头会”一类的滑稽戏,那些推崇张扬武风的大多是非愚即妄的人物,如娄三、娄四公子之类。
所谓尚武之风下沉,也就是说尚武精神转移到主流社会以外的游民身上(他们如不“尚武”也难以生存),他们或为谋生,或为健身,有的甚至向往“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是宋代的通俗文艺作品中之所以产生了以“朴刀杆棒”为内容的武故事的根本原因。《水浒传》前七十回就是朴刀杆棒的故事。主人公多是游民和社会边缘人,手执朴刀杆棒,游走江湖,演出一幕又一幕活剧,为明代“水浒”成书奠定了基础,也是《水浒传》中最感人、最精彩的篇章。
3.“发迹变泰”的故事
如果说“朴刀杆棒”的“说话”是以演说游民生活的内容为主的话,那么“发迹变泰”则反映了游民的心态与向往。
“发迹变泰”,其义非常简单,就是现今普遍流行于口头的“发了”,也就是说由社会底层突然跃居社会高层,由一贫如洗暴发为富可敌国,由处处倒霉突变为万事亨通。总之,是从一无所有转变为无所不有,从万人之下变成万人之上。这种向往,不仅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游民有,也是不满足于现状的人们(用负面语言说也就是“不逞之徒”)的共同愿望。就人的本质来说,它也是人们的共同向往,可惜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于是,他们就想听一听或看一看别人的发迹变泰的故事以求得慰藉,因为文艺的功能之一就是使观赏者心中的愿望能够虚拟地实现。自己不能“发迹变泰”,看看别人也聊胜于无。
中国秦朝以后社会等级与经济上的阶级虽还存在,并且界限森严,不容混淆,但是绝非一成不变,而是时时处在流动之中。
唐朝中期以后,经济上的阶级分化与社会等级上的垂直流动日渐迅速。五代十国期间,游民或兵痞的发迹变泰和出身低微的宋朝太祖赵匡胤的皇袍加身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加上北宋的灭亡和南宋的建立,一些人从社会的顶端跌了下来,一些人由社会的底层升了上去,发迹变泰成了司空见惯的现象。特别是两宋小规模的兵变、民变以及游民结社反抗和绿林山寨扰乱社会秩序与地方治安出问题的情况特别多,据何竹洪《两宋农民战争史料汇编》记载,仅北宋就有三百余起,其中用“抚”的办法解决的有数十起,而且在北宋中叶以后,随着宋王朝的衰落,统治者更多地采取了“抚”的策略。总的来说,宋代三百多年的历史中,统治者对待大规模的骚乱的态度是以“抚”为主,以“剿”为辅。所谓“抚”也就是《水浒传》经常提到的“招安”。招了“安”,大小首领皆有官做。
《青琐高议?王寂传》中写到王寂造反以后,久而厌倦,又恰逢朝廷大赦,“一切无道得从自新”。此时作为领袖的王寂乃取酒饮其徒,告之曰:“山行水宿,草伏蒿潜,跳跃岩谷中。与犲虎为类,吾志已倦。今幸天子濡大泽,以洗天下罪恶,吾党转祸为福之祥,愿从吾者皆行,不然吾自为计。”党中有鼠辈眦睨,颜色拂厉,悖语嗫然,寂捽斩之座前。他皆跳跃叫呼曰:“吾今得为良民,归见故乡亲戚,死无恨焉。”
这段虽然是小说,但是很真实,的确反映了力量不够强大的造反者的心态。一般造反者希望归乡与亲属一起过安定生活,而造反队伍的领袖则向往获得一官。王寂也是如此。“朝廷闻其名,许自陈其艺,欲以一官荣之。”宋代历史上也有不少类似的例子。
绍兴六年(1136),福州一带自号“滚海蛟”的海盗郑广,纵横海上,“云合亡命,无不以一当百,官军莫能制”,朝廷没有镇压良策,于是,下诏招安,封郑广为“保义郎”。当了官的郑广在拜谒上官时众官不肯理他,他愤愤不平,写下一首“诗”云:
郑广有诗上众官,文武看来都一般。众官做官却做贼,郑广做贼却做官。
从“罪在不赦”的罪犯陡然升为管辖一方的官员,这种变化有多大,简直是天差地别,这不是发迹变泰是什么?这类事例,当时很多,乃至形成民该,广泛流传。
建炎后俚语,有见当时之事者。如“仕途捷径无过贼,上将奇谋只是招”。又云“欲得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欲得富,赶着行在卖酒醋。”
在两宋之交这种事件极多,游民从中发现了一条求生存、图发展的道路。此时也正是江湖艺人非常活跃和通俗文艺创作兴盛的时期,它们必然会在江湖艺人的头脑里留下更深的印象,目睹了世事沧桑、人海浮沉,“说话”才开发出了“发迹变泰”这一门类。
这类作品与其他题材的作品一样,是现实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在北宋相对还算太平的时代,那时虽然也有小规模的游民造反、农民武装反抗,但总的说来对社会影响不大,没有进人公众视野,因此艺人也就没有以此为题材的创作。
4.通俗文艺作品中的“发迹变泰”
作为游民的江湖艺人特别向往改变自己的处境,梦想一步登天,发迹变泰。他们在编演这类通俗文艺作品时寄托了对发迹变泰的向往,并把它表达得淋漓尽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话本写游民史弘肇、郭威的发迹变泰,并处处流露出羡慕之情。“这未发迹的好汉姓甚名谁,怎地发迹变泰?”“史弘肇是个发迹变泰的人”,“指望投拜符令公,发迹变泰”,“则是史弘肇合当出来,发迹变泰”。看说话人这样描写史弘肇发迹变泰后的景象:
做到单、滑、宋、汴四镇令公。富贵荣华,不可尽述。碧油瞾拥,皂纛旗开。壮士携鞭,佳人捧扇。冬眠红锦帐,夏卧碧纱厨。两行红袖引,一对美人扶。
除了文字华丽一些,其实质内容是不是与阿Q在土谷祠做梦自己成了“革命党”之后得意情景漫然无别?最后作者还要补上一笔:
周太祖郭威即位之日,弘肇已死,追封郑王。诗曰:结交须结英与豪,劝君莫结儿女曹。英豪际会皆有用,儿女柔脆空烦劳。
读者从这些叙述中可以感受到“说话”艺人垂涎三尺的情态,因为“发迹变泰”本身也是江湖艺人们强烈的向往。这种故事也在感染着当时的广大听众。
大约最早讲“发迹变泰”的是讲!新编五代史平话的江湖艺人。五代十国的最高统治者与文臣武将许多都出身于游民或兵痞。“新编五代史平话”中述及他们的“出身”特别是在表现其无赖的一面时,要比正史详尽多了。正史据官方记载和文献所修,多有讳饰。而“平话”则演出老百姓专爱听的统治者不甚光彩的故事,因此,统治者种种流氓行为是艺人们津津乐道的。有些民间传说,反映了江湖艺人对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但总的说来,“平话”还是摆脱了“为尊者讳”的桎梏,也许更真实一些。如《汉史平话》中写后来称为“后汉”皇帝的刘知远家世贫困,父亲早丧,随母改嫁到慕容家,因为其流氓习气,也不见容。后人赘于李家,受到妻舅的侮辱与排挤,在战乱之中只有当兵才有“发迹”(《汉史平话》巳经用“发迹”这个词)的可能。刘知远终于走上这条路,在乱世中脱颖而出,最后登上皇位。这个故事流传极广,刘知远的幸运,刘妻李三娘对丈夫的忠贞,以及她为此所付出的极其悲惨的代价,故事所体现的世态凉薄都特别能打动听众或观众。在说唱艺术中有《刘知远诸宫调》(现有残本,据考证是12世纪的金刻本),其中很细致地描写了在贫困与痛苦之中的李三娘看到刘知远初步发迹变泰的标志一“九州安抚使金印”时的行动和心态,她紧紧抱紧金印,不肯还给刘知远:
【黄钟宫·出队子】三娘变得嗔容恶,骂薄情听道破。
你咱实话没些个,且得相逢知细琐,发迹高官非小可。
【尾】金印奴家紧藏着,休疑怪不与伊呵,又怕是脱空谩唬我。
  这种女人对于富贵的态度不论在今人眼中,还是在古代文人士大夫眼中不仅不美,而且令人厌恶'可是作为江湖艺人一也就是游民知识分子,他们就是这样理解生活的一生怕这突然来的富贵是假的,要狠命把住一没有人对此加以指责。元杂剧作者刘唐卿有!李三娘麻地捧印(巳佚),从剧名来看可能更强化了这个令人作呕的场面与情节。而几经文人修改和刊刻的南戏!白兔记》便删去了这个情节,只是突出了三娘谴责刘知远的再娶,忘了苦难中的前妻。从这个细节可见江湖艺人与文人作者价值取向的差别。文人在发迹变泰面前总还有点矜持。
在皇权专制社会中最大的发迹变泰是登上皇帝宝座,特别是由出身于最底层的游民一跃而成为皇权专制社会金字塔尖上的人物,其中要经过多少艰苦的奋斗,有过多少传奇般的机遇,当事者要运用多少阴谋诡诈之术,干过多少背信弃义的勾当,使用过多么残忍不仁的手段才能实现!这些都是富于刺激性的通俗小说的题材。
《新编五代史平话》中所写的朱温、石敬瑭、刘知远、郭威,加上吴越国主钱镠(见!喻世明言?临安里钱婆留发迹》),乃至宋代开国君主赵匡胤(说到赵匡胤时艺人们有所忌讳)。这些从社会底层崛起的游民,因为行为全无规范,敢于向社会强行索取,没有任何顾忌与心理障碍。正是基于此,他们才能获得成功,从而发迹变泰,登上皇帝的宝座。他们是蔑视和根本不遵守现行的社会规范的。
在叙述这些故事时几乎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他们都是上天属意的贵人’即使在穷困潦倒之时,也会得到“天”在冥冥之中的呵护。他们遇到灾难就会逢凶化吉,有超自然的力量相助;他们睡觉休息时,不是蛇穿七窍,就是红光罩体。此时往往就会被有德、有远见之人识破,如果此人是老者就要把女儿嫁给他以改换门庭(如刘知远就是被李三娘之父发现的;郭威是被柴仁翁发现的一!平话》的说法);如果此人是位女子,那便非嫁他不可(如《史弘肇龙虎君臣会》:姓阎的**发现未来的高官史弘肇;从宫中被遣散的柴贵人发现郭威等)。这在士大夫或今人看来是十分可笑的,而且极庸俗的,可是在江湖艺人眼中这就是慧眼识英雄。《史弘肇龙虎君臣会》中写从后唐宫中遣出的掌印的柴夫人,十分富有,却要嫁卖狗肉的“郭大郎”(郭威),并派媒人王婆去说。这是为常人所不能理解的。王婆劝阻道:“夫人偌大个贵人,怕没好亲得说,如何要嫁这般人?”这件事连郭威本人都不相信,当王婆向他认真去说媒时,郭“心中大怒,用手打王婆一个漏风掌”,把王婆打倒在地。他认为“兀谁调发你来厮取笑”!这时只有柴夫人自己坚信:
自看见他是个发迹变泰的贵人!
所以非他不嫁,当然最后都是不负期待者所望的。正像上面所引《史弘肇龙虎君臣会》最后的下场诗所说,交朋友、结亲都是一笔投资,一定要认准人。这种模式不仅宋元通俗文学作品中如此,它一直影响到后来的各种类型的通俗文艺。许多通俗文艺作品中千篇一律的“大团圆”格局,就来源于此。后世的“才子佳人”、“洞房花烛”、中状元、做高官的模式就是“发迹变泰”故事的变种。直到现在,这种模式成了观众的心理期待的定式,因此许多现代作品,特别是面向广大民众的通俗文艺作品仍然摆脱不了这个公式。
发迹变泰不仅是作皇帝,当高官也可以。史弘肇(五代时人,见《史弘肇龙虎君臣会》)、赵旭(北宋时人,见!赵伯升茶肆遇仁宗》)、郑信(北宋熙宁间人,见!郑使节立功神臂弓》)、范希周(南宋时人,见!冯玉梅团圆》)、杨温(南宋时人,见《杨温拦路虎传》),这些故事中的主角除了赵旭外都是游民,他们或曾闯荡江湖,或曾参与造反,都不是宗法社会中的循规蹈矩之人。他们毫无例外地通过各种途径或手段成为高官。
从早期通俗文艺作品来看,其中叙述的发迹变泰的故事都是描写主人公做皇帝或做官的,也就是说通过掌握政治权力来改变自己的地位与处境。从这一点上来说作者一江湖艺人或书会才人都是“皇帝本位”和“官本位”的信奉者。他们认为只有掌握了权力才是发迹变泰的根本,有了权就有了一切(当时的现实生活也就如此)。至于通过发财致富来改善自己社会地位的故事还没有进人他们的视野之内(明代通俗小说就有了这个主题)。
这一方面是生活没有为作者提供这类素材,另外也与他们思想意识的局限有关。游民本是一无所有的,社会动乱才为他们提供了发迹变泰的机会,他们凭着一刀一枪改变自己的现实处境。中国自唐末以后哪一次大动乱没有造成大规模的、剧烈的社会垂直流动?在这样的垂直流动中,变化最大的就是原来位于社会顶层的皇室与原来处于社会底层的游民。这中间巨大的变迁是最引人注目的,并且是极富戏剧性的。作为游民的江湖艺人对这类题材有亲切感,容易引起共鸣与创作的冲动。至于平常时期一点一滴的财富积累,最后积沙成塔,成为富甲一方的财主,就很少有戏剧性(除了像传说中的沈万三发现了“聚宝盆”),很难成为通俗文艺的题材,何况这种资本积累在宋元时期还没有普遍出现,怎么会引起通俗文艺的作者的关注呢?
5.“发迹变泰”故事的社会影响
表现游民生活与理想的通俗文艺作品的大量产生,除了现实生活与作者思想意识上的原因之外,听众与观众的喜好更是决定性的因素。通俗文艺本质上是市场文艺,它是商品,受到市场的约束与规范,也就是说,听众或观众手中的货币决定着它的兴衰。
“朴刀杆棒”和“发迹变泰”这类以反映游民生活和梦想为主的故事,之所以繁荣到可以成为独立的品种,关键在于有许多对此极感兴趣的听众,也正是这个原因它历经数度打压而不灭。
在城市瓦子勾栏中,艺人面对的是平民百姓,其中不少是游民和接近游民的市井细民,如佣工、店员、小商小贩、手工业者以及游手好闲之徒。两宋京城汴京、临安之中还有一群特殊的听众一军人。前面讲过两宋禁军(俗称八十万禁军)多是游民无赖所组成,他们大多驻扎在首都以拱卫京师,无事时便容易聚众闹事。统兵者怕他们无事生非,便有意利用听书看戏以耗散他们多余的精力。京都艺人也懂得这一点,把他们当作重要的服务对象。东京梦华录?诸色杂卖》记载:
或军营放停乐人,动鼓乐于空闲,就坊巷引小儿妇女观看。
可见军营之中也常常聚集(放停)艺人演出,艺人的鼓乐一响,自然就会招引许多附近坊巷居住的小儿妇女(可能大部分是禁军家属,宋代是募兵制,可以带家属)一同观看。这是北宋的情况。到了南宋,这一点成为带兵将领的自觉意识。梦粱录?瓦舍》云:
顷者京师甚为士庶放荡不羁之所,亦为子弟流连破坏之门。杭城绍兴间驻跸于此,殿岩杨和王因军士多西北人,是以城内外创立瓦舍,招集妓乐,以为军卒暇日娱戏之地。
“杨和王”指杨沂中(杨存中),代州人,故他所统率的士兵多是“西北人”。南宋初绍兴间,杨率部勤王,驻扎在临安,他怕士兵背井离乡,过不惯南方生活,再加上闲暇生事,因此建立瓦舍,召集艺人,以娱悦士卒,发泄他们过剩的精力。由此可知,平时这些士兵必然也是艺人们的重要的听众和观众。因此,“说话”与杂剧中必然要有一些迎合他们的需要与口味,以及反映他们思想意识和精神需求的作品,这样才能拢住这批听众和观众。而生活状况、社会地位与这些游民听众十分接近的江湖艺人或书会才人,对他们的需求与口味也是不陌生的。这些听众大多数对那些“哀感顽艳”的才子佳人类的作品兴趣不大,而那些凭着朴刀杆棒打遍天下最终发迹变泰的故事,却一定能激起他们的共鸣。这些故事富于传奇性、刺激性,对那些流落在外回归渺茫的士兵们也有抚慰作用,何况表现游民英雄的故事里也包含着他们的梦想呢!而他们参军打仗又何尝不是类似于“朴刀杆棒”和“发迹变泰”的故事呢?韩世忠、岳飞等南宋初年一大批高级将领就是出身于社会底层。
“发迹变泰”类的通俗文艺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更表现出了游民的政治向往。其中渗透了游民对于当时政治现实的理解,他们认为出现了社会动乱就有了机遇,抓住机遇就可能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不仅在“说话”中这样讲,在戏曲中这样演,用这种思想意识去影响听众与观众(以致连近世的阿Q都懂得借“革命”之机发迹变泰;胡传魁也知道“乱世英雄起四方”之必然),有时甚至把它变成现实生活,自己真的这样去做。明初的陶宗仪在《辕耕录》第二十七卷“胡仲彬聚众”条记载:
胡仲彬乃杭城勾阑中演说野史者,其妹亦能之。时登省官之门,因得夤缘注授巡检。至正十四年七月,招募游食无籍之徒,文其背曰:“赤心护国,誓杀红巾”,八字为号,将遂作乱。为乃叔首告,搜其书名簿得三册,才以一册到官,余火之,亦诛三百六十余人也。
这是一位善于寻找机会发迹变泰的江湖艺人,看来还是江湖世家,因为不仅他会“演说野史”,其妹也是个行家。他熟知古往今来黑暗的政治操作(江湖艺人把这一点更加强化、赤裸裸化,从而更加放大了),巳经通过关系做了“巡检”的小武官,按照现实游民追求的标准巳经算发迹了,宋代一些被招安的授“保义郎”也就是正九品阶官,相当于职官巡检。当然,这离通俗文艺作品中经常写到的发迹变泰还很遥远,不能满足这位熟知话本野史艺人的欲求。当时正处于红巾大起义之中,他便以“护国”和镇压“红巾”为旗帜,聚集力量,待机而起,想在乱哄哄的武力政治角逐中分得一杯羹,从而彻底改变自己的地位。胡仲彬没有想到会被自己的叔父告发,戏未开场就结了尾。那些想借着这个机会跟着胡仲彬一起发迹变泰的三百六十余个“游食无籍之徒”,只是为了这一点点梦想而丢了脑袋。
  等级分明又缺少公正的社会中发迹变泰就成了底层人物期盼改变自己命运的黄粱梦。古代统治者对于稍微有点不服自己统治的“刁民”一律予以打压,明代连“口陈欲反之言,心无真反之计,又无状可查者”也归人“谋反”之罪(十恶不赦的大罪之首),而且不论首从,一律凌迟处死。就是如此严厉的惩治,揭竿而起者仍是前赴后继。近代地理学家张相文先生曾著!帝贼谱两卷,所著录的皆是历代敢于武装造反之人,根据成王败寇的原则,成事者就是帝王,失败者则为寇,全文收一共七百余人,宋代以后尤多。这一方面是老百姓身处苦难,使得许多人除了死和造反再也无法解脱,既然都是“死”,那就不乏敢于拼个鱼死网破之士;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宋代产生的发迹变泰理念的推动,它也培植了野心家,特别是那些久历江湖的游民,“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只是摆上桌面的台面话,最大向往还是打天下坐天下,然后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一统江山,唯我独尊。这些是宋代以后谁都懂得的至为浅显的道理。清代被雍正皇帝逮住的企图煽动岳钟琪谋反的书呆子曾静在其所著!知新录里也知道历代做皇帝的都是“世路上英雄做”,“甚者老奸巨猾,即该所谓‘光棍’也”,一语道破身披光环的真龙天子的实质。当然,被蛊惑起来的众人之中也夹杂了许多愚不可及的人物和妄人。
6.改朝换代的路径--从“朴刀杆棒”到“发迹变泰”
“朴刀杆棒”与“发迹变泰”这两类表现游民生活与理想的通俗文艺作品在宋代以前是没有的,我们应该充分肯定其原创性的意义,而且它们逐渐演变为一种模式深刻地影响了后来通俗小说的发展。从朴刀杆棒到发迹变泰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模式,并用此模式解释古代各朝代的兴盛衰亡。杜甫有诗云:“兵革自久远,兴衰看帝王。”“看帝王”不是看他是否真龙天子,而是看他是否能够选贤任能,遵循尧舜周公孔孟之道,杜绝战争,实行仁政,风俗归于淳朴,共享太平,这是古代一般文人士大夫的史观;而受到底层文化影响的江湖艺人对动乱持欢迎态度,认为这也是一种天理'在战乱中真龙天子出现,登上龙庭,拯民众于水火。真龙天子与帮他打天下的“短衣帮”的“世路英雄”共享富贵荣华。这种意识渗透在他们参与创作的许许多多通俗话本与讲史之中。
中国历史悠久,自古重视历史,通俗文艺兴起之后也有大量讲史作品出现。最初大多讲史作品基本上是编年史的改写,不少小说就是直接抄“资治通鉴”,如!唐书志传在写李世民与他麾下将领扫灭群雄,逐鹿天下时,大段大段地抄!通鉴。这些大多是底层文人创作。当江湖艺人参与之后,就有可能把本来属于“讲史”类的作品(如“东西汉”、“说唐”等)转化成为个人英雄传奇。艺人们在塑造这些“个人英雄”形象时往往远离历史,按照他们的理想好恶去处理人物,于是豪门贵族也好,文人士大夫也好,一律向游民靠拢,成为游民化了的形象。这样就把“朴刀杆棒”、“发迹变泰”两种故事类型设计成为一种“打天下坐天下”的模式,凡是改朝换代的历史都成了一些手执朴刀杆棒出身社会底层的草莽英雄挑战现实秩序、打倒“老贵”、跻身“新贵”的过程。
他们奉真龙天子为主子,在夺取天下的同时改换门庭。这逐渐成为江湖艺人惯用的套路,凡涉及改朝换代,概莫能外。例如唐兴隋亡是个代表了不同的贵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浒传梁山好汉排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