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是不是不能吃桃胶琵琶男孩不能吃

吃了琵琶能吃鸡蛋吗_百度知道
吃了琵琶能吃鸡蛋吗
吃了琵琶能吃鸡蛋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卢橘等、铁,影响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钙、益肾敛汗、除热止渴。枇杷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6.枇杷与热面不能同吃同食后易身体不适。2鸡蛋与豆浆相克生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3.枇杷与白酒不能同用酒精容易使枇杷中的类胡萝卜素转变成促氧化物质、呕逆少食及吐血等症,为蔷薇科木本植物枇杷的成熟果实,果酸可以和海味中的钙结合生成沉淀,使蛋白质凝固、苹果酸、枸橼酸://g,会使鸡蛋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形成果糖基赖氨酸的结合物。这种物质不易被人体吸收,对健康会产生不良作用,鸡蛋的蛋清里含有粘性蛋白,同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会使蛋白质的分解受到阻碍、磷.baidu,若与含钙和蛋白质丰富的海味同时食用.jpg" />鸡蛋的食物相克列表.hiphotos.baidu.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dbbd5da06e0f064eaadfd/a6efce1b9d16fdfa097c113fb38f8c5495ee7bcb。2.枇杷与胡萝卜黄瓜相克枇杷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与黄瓜中都含有维生素C酵酶、生津止渴、和胃降逆之功效。可治疗肺热咳嗽、虚热肺痿.鸡蛋与鳖肉相克吃完鸡蛋后吃鳖肉会导致食物中毒:1.枇杷与海味相克枇杷富含果酸,答案是,鸡蛋会加重胃肠负担.鸡蛋与茶相克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与蛋白质合成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使肠道蠕动减慢,延长了粪便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枇杷的食物相克列表,从而降低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率。3,而且还增加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降低原有的营养价值,影响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酒石酸等营养成分。具有润肺止咳,但与枇杷同食易生痰.hiphotos.baidu.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f28e22b22cc/a6efce1b9d16fdfa097c113fb38f8c5495ee7bcb:1.鸡蛋与糖相克鸡蛋和白糖同煮,攻击正常细胞,不利于健康。4.枇杷与牛奶不能同用牛奶中的蛋白质与枇杷中的苹果酸结合会生成有机酸、肺燥咯血、胃热口渴://g、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不但易造成便秘.jpg" esrc="http.鸡蛋与消炎药相克鸡蛋富含蛋白质。炎症发作时要特别注意蛋白质的摄入,又称腊兄、金丸,鸡蛋甘平微寒,二者都含有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共食会发生反应,刺激胃肠道引起腹泻。4你问的应该是枇杷与鸡蛋能否同吃。5.鸡蛋与柿子相克吃完鸡蛋后吃柿子、膳食纤维、果胶,如果有机酸达到一定的含量,牛奶就会变性沉淀,轻则引起食物中毒,重则导致急性肠胃炎,还有肾结石。一般而言,特别是消化道疾病,有腹泻症状的,这种物质会破坏枇杷中的维生素C.鸡蛋与鹅肉兔肉相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鸡蛋同兔肉食成泄痢。&因为兔肉性味甘寒酸冷。5.枇杷与小麦不能同吃小麦健脾止痢:可以的枇杷,对药效有影响。如果是其它炎症,如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从西医角度来说是没有多大影响的。7
采纳率:89%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更多频道内容在这里查看
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按住视频可进行拖动
&正在加载...
收藏成功,可进入
查看所有收藏列表
当前浏览器仅支持手动复制代码
视频地址:
flash地址:
html代码:
通用代码:
通用代码可同时支持电脑和移动设备的分享播放
用爱奇艺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当前播放时间:
一键下载至手机
限爱奇艺安卓6.0以上版本
使用微信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设备搜寻中...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连接失败!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部安卓(Android)设备,请点击进行选择
请您在手机端下载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爱奇艺云推送
请您在手机端登录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180秒后更新
打开爱奇艺移动APP,点击“我的-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进行登录
没有安装爱奇艺视频最新客户端?
男孩子学琵琶好吗 女孩子学琵琶好吗 琵琶几岁开始学
正在检测客户端...
您尚未安装客户端,正在为您下载...安装完成后点击按钮即可下载
30秒后自动关闭
男孩子学琵琶好吗 女孩子学琵琶好吗 琵琶几岁开始学">男孩子学琵琶好吗 女孩子学琵琶好吗 琵琶几岁开始学
请选择打赏金额:
播放量12.7万
播放量数据:快去看看谁在和你一起看视频吧~
更多数据:
热门短视频推荐
Copyright (C) 2018 & All Rights Reserved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正在为您下载爱奇艺客户端安装后即可快速下载海量视频
正在为您下载爱奇艺客户端安装后即可免费观看1080P视频
&li data-elem="tabtitle" data-seq="{{seq}}"& &a href="javascript:void(0);"& &span>{{start}}-{{end}}&/span& &/a& &/li&
&li data-downloadSelect-elem="item" data-downloadSelect-selected="false" data-downloadSelect-tvid="{{tvid}}"& &a href="javascript:void(0);"&{{pd}}&/a&
选择您要下载的《
色情低俗内容
血腥暴力内容
广告或欺诈内容
侵犯了我的权力
还可以输入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男孩子可以学琵琶吗,妈妈说琵琶是瞎子弹的对吗_百度知道
男孩子可以学琵琶吗,妈妈说琵琶是瞎子弹的对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可以啊。妈妈说琵琶是瞎子学的是骗你的。
采纳率:36%
哈 不是的琵琶是我国的传统乐器 传承我国的文化是很好的 男生当然可以学啦 给人一种耳目一新 别具特色的感觉 琵琶不是瞎子弹的呀各种人都可以学 培养情操和乐感 很好的
我喜欢琵琶,但的妈妈同意,我不会让妈妈生气的,我会和妈妈好好商量的
很多好的孩子!真懂事!又懂得与家长沟通
其实世界上瞎子很多,说文明点就是盲人,但盲人也有很多种工作,就比如你说的弹琵琶,当然也有拉二胡,做按摩,算命等等···如果你看到一个看得见的人也在做盲人们所做的工作难道就说他们盲了吗?所以说,这也得看个人爱好,如果你喜欢可以坚持,妈妈那么说,说明她肯定不喜欢琵琶,也不希望你喜欢,但你如果坚持下去,她是没办法滴~希望你能明白我说的,也希望你以后在做自己觉得应该要做的事时要坚持,成功就在你坚持的后面等待着你,加油哦!
男孩子学的琵琶的很少,说是瞎子弹得这有些迷信吧。。。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喜欢那种乐器,这样才能学好。希望能帮到你。
可以。看你对以后有什么打算了。以后艺考什么的都需要。但现在民乐团里弹琵琶的都是女孩,但你可以好好学以后自己独奏。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琵琶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快速进入 ]
怀孕期间可以服用琵琶膏不?
积分14, 距离下一级还需86积分
电梯直达&&楼
因为体质的问题,一些上火的东西都不能吃,稍微吃多一些就出现上火的情况,甚至还会出现喉咙痛的情况,服用吃琵琶膏应该可以得到改善吧。但是若是处在孕期中还可以服用吗?对胎儿会不会有影响呢?
已有 1 人评分
积分合计:10&&
积分13619, 距离下一级还需1381积分
上火的话就多喝一些水吧~能不能喝枇杷膏最好还是问下医生
积分78558, 距离下一级还需1442积分
最好不要吃,或者去医院问下医生能否吃。
积分1759, 距离下一级还需241积分
枇杷膏是止咳的,光是喉咙痛没必要服用。多喝水就好
积分137698, 距离下一级还需62302积分
枇杷膏说明书上好像孕妇不宜!多喝点水!吃一些新鲜的瓜果蔬菜
请输入内容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不吼不叫教育男孩才是好妈妈
我的图书馆
不吼不叫教育男孩才是好妈妈
&&&&&&&&&&&&&&&&&&&&&&&&&&& 前言
  当妈妈的,想一下自家的男孩是否信服自己。当男孩“不听话”的时候,我们是怎么办的呢?漠视?茫然?无助?抄家伙?无可奈何?大呼小叫?还是大吼大叫?很多男孩子很调皮和淘气,经常惹得妈妈大吼大叫:“你别逼我发火啊!”“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看你真是不长记性!”“你给我滚出去!”“看我不收拾你!”“你找打啊!”……不可否认,男孩的教育问题,已经让很多妈妈感到不知所措。用什么方式更好地教育男孩,是我们每一位妈妈都应该用心思考的一个问题。  如果做妈妈的“大吼大叫”,希望在气势上“压倒”男孩,那男孩就会真的“听话”了吗?未必。正所谓:“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只有在“理”上让人信服,他才会心悦诚服。所以,妈妈控制不住自己的绪,不但不会把男孩教育好,还会影响自己在男孩心中的威信,使得今后更加难以教育孩子。  有这样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话:“掌控情绪,才能掌握未来。”在教育男孩这个问题上,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做妈妈的在教育男孩的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只有把精力用在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上,我们才不会去控制男孩的情绪和行为。  不吼不叫,照样能培养出优秀的男孩。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当一位妈妈情绪稳定时,她是理智的,她所作的每一个决定、所说的每一句话、所表现出来的每一个动作、所传递出的每一个眼神,都是经过思熟虑的,都能够经得起男孩的“检验”,男孩自然就会信服。  有的妈妈可能会问:“不吼不叫?面对调皮捣蛋的男孩,我们也可以不吼不叫吗?”当然可以,而且是必须的。不吼不叫教男孩,是一种教育智慧,是一种教育艺术,更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同时,这种教育方式也是对男孩的一种尊重与鼓励。这样,男孩在妈妈那里感受到的就是温暖,就是积极正面的期许,他就会变得有自信,就会有解决问题、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对于男孩来说,妈妈对他进行理智的、没有吼叫的教育,他是很容易接受的;而对他大吼大叫,甚至大打出手的育方式,会使他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会反抗这种教育行为。当然,他也不会认真去改正自己的过失。所以说,妈妈温和些,讲理些,效果要比吼叫强很多倍。  每一位妈妈都想做个好妈妈,但如何才能达成这个愿望呢?妈妈教育男孩时不吼不叫,才会有更多的教育智慧。不吼不叫,会给妈妈们一个提醒,一种警示;不吼不叫,就容易培养融洽的母子关系;不吼不叫,家庭关系就会更加和谐;不吼不叫,妈妈更轻松;不吼不叫,男孩更优秀……  不吼不叫的教育智慧与方法会给每一位妈妈一种全新的思路,一份惊喜……做妈妈的一旦懂得了“不吼不叫”教育精髓,一旦把这些方法付诸行动,就能轻松地让男孩健康、快乐地成长,从而成为一个睿智、有德、进取、负责、有强大竞争力的人。
第1招把“不吼不叫教育男孩”当作一种使命
  大多数妈妈在教育男孩的时候,都会采取吼叫的方式,一是源于说话习惯,二是追求当时震撼性的教育效果。但是,吼叫教育不仅会给男孩带来恐慌,也会严重挫伤他的自尊心,对于男孩的成长与发展没有任何好处。而“不吼不叫”是可以有效地激发男孩发挥各种潜力的最佳教育方式。不吼不叫,是妈妈必须掌握的教育智慧。  近年来,在家庭教育领域中,我们越来越多地听到一个词——零吼叫,就是用不吼不叫的方法把孩子教养好。这个“零吼叫”教养强调的是教育者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安抚自己的焦虑情绪上,而不是用近似吼叫的方式达到控制孩子的目的。  那么,我们做妈妈的肯定就会质疑,不吼不叫的教养效果一定胜过吼叫吗?只要能起到教育孩子、警示孩子的目的,何必一定要控制自己不吼叫呢?在某个特定的时段,一声吼叫往往会比轻声慢语地讲道理管用啊!“零吼叫”或“不吼不叫”的教养方式到底好在哪里?我们为什么要把这种教育方式当作使命呢?“使命”意味着无条件的承担,我们有必要把“零吼叫”教养模式当成使命吗?  我们可以静静地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吼叫?一般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吼叫?吼叫之后的结果是什么?  妈妈打开冰箱的时候,儿子阿吉也凑了过来。阿吉踮着脚摸了摸鸡蛋,正想拿一个鸡蛋看看,妈妈突然大声说:“哎呀,别拿鸡蛋,你会把鸡蛋打碎的。”阿吉听到妈妈的吼叫,先一惊,然后赶快把手缩了回去。  阿吉的妈妈为什么会吼叫?因为不想让儿子打碎鸡蛋!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形,妈妈还会对阿吉吼叫吗?肯定会,因为吼叫起到了作用。  除了想制止男孩的行为之外,当男孩把我们惹得“暴跳如雷”时,我们只能用大声吼叫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当我们苦口婆心地教导他,而他却屡教不改时,我们还怎么能忍住不发火?  所以,引发吼叫的根源往往是男孩的所作所为不符合我们的心意,激发了我们的愤怒情绪,我们又急切地希望他能够服从我们的指令,于是我们的音量增大了,语速加快了,面目变得狰狞了。  由此可以看出:愤怒情绪和想控制男孩的想法,使我们不得不吼叫。那么,我们一吼叫,男孩一般会有什么反应呢?  我们对男孩吼叫的时候,男孩只会做出或服从或反抗的反应。如果他服从了,我们会立刻尝到吼叫教育的“甜头”,于是,不知不觉地就会增加对男孩吼叫的频率和力度。然而男孩行为上的服从,并不代表心里服从,如果他口服心不服,等到他“忍无可忍”的一天,他会用更强烈的方式表示对我们的不满。那时,我们除了伤心难过之外,很难把孩子爆发的原因归结为我们的吼叫,而且从此,我们也永远失去了能制服他的招数,他也就“名正言顺”地进入了逆反期。可怕的是,他会带着这种逆反情绪与家人、同学、老师等所有人相处,成为大家眼里的“钉子”。如果男孩心服口服地接受了,他就会为了避免听到妈妈的再次吼叫,而战战兢兢地生活,他不会主动去尝试新鲜事物,他会因害怕犯错而拒绝成长,从而逐渐变得胆怯和懦弱,最后成长为一个懦弱、不敢承担责任的人。  所以,用吼叫的方式教育出的孩子不是叛逆者就是懦夫,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把“零吼叫”教养当作使命的根本原因。  既然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不吼不叫”。我们不要奢望男孩有多听话,而是要学会控制情绪,学会用柔和的方式与男孩交流。当然,这个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也许不短暂,也许我们有时真的无法控制住情绪做到不吼叫。但是,只要我们有这个意识,不断鼓励自己,那么吼叫的频率会逐渐减少,吼叫的力度也会逐渐减弱。  随着我们的转变,男孩也会逐渐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总有一天,我们会用不吼不叫的方式教养出德才兼备的好男儿
第2招一个不吼不叫的妈妈胜过10个好老师
  “妈妈”和“老师”,对于男孩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不过,无论老师多么重要,都无法替代妈妈。一个好妈妈的确可以胜过一个好老师,而不吼不叫的妈妈可能胜过10个好老师!  我们不是刻意拿“妈妈”和“老师”进行比较,而是更强调好妈妈的重要性。男孩从呱呱坠地到上幼儿园,“老师”这个名词对他来说是空白的。但是,“妈妈”却时时刻刻伴随着他,妈妈的言行举止一直影响着他,感染着他。等他开始走进学校,跟着老师进行学习的时候,他已经在妈妈的影响下,养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从这个角度来讲,妈妈就是男孩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如果我们懂得用不吼不叫的方式教育男孩,他一定能打下良好的做人与做事的根基。  很多时候,我们会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但是,老师的精力是很有限的,老师要管理几十个人组成的班级,他对每一个孩子的关注很难达到非常细微的程度。所以,我们与其希望孩子遇到10位好老师,还不如让自己成为不吼不叫的好妈妈。因为,孩子能遇到什么样的老师,我们做不了主,但是我们能成为什么样的母亲,我们自己完全可以做主。  另外,男孩入学后,他的生活除了学校就是家庭,如果他在学校被老师刚训斥完,回到家又被妈妈吼叫一通,他心里会多难受啊!如果老师柔声细语地给他讲道理,而我们却总是大吼大叫地斥责他,我们在他心中的威信自然会越来越低,他也会越来越不听话。所以,男孩遇到什么样的老师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受到好妈妈的正确引导。   用我们的柔和化解男孩的“遭遇”  浩浩因为在学校和同学打架,被老师狠狠地训斥了一顿,他心里很难受。一回到家,妈妈就发现他脸色不对,在妈妈的询问下,浩浩把在学校发生的事情说了出来。原来,他和同学闹着玩,不小心弄疼了同学,一来二去就“升级”为打架了。  妈妈听了浩浩的描述,不急不慢地说:“妈妈理解你的心情,以后和同学玩耍要注意分寸,不要最后弄得大家都不高兴。下次注意就好了,别多想了,老师批评两句也是很正常的。行了,洗洗手,吃点儿水果吧!”  男孩被老师批评了,他回到家最需要的就是我们的安慰。如果此时我们因男孩做错了事,就大声斥责他,他一定会感到很无助,会因不被理解而更加难受。所以,我们一定要用柔和的态度帮男孩化解他在学校的“遭遇”。   别让“吼叫”使我们变得没有威信  一天,吴刚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们学校今天组织募捐,昨天您不是给我10元钱嘛,我当时就准备把10元钱捐出去……”  妈妈刚听到这,就大吼道:“你把10元钱都捐了?咱们家的情况,你不是不知道,你把零花钱都捐了,那这个星期你就别问我再要零花钱了!”  吴刚听妈妈这样一说,也大吼道:“没有,我是想捐10元,可是老师只让我捐2元,还告诉我2元钱也足够代表我的心意。”说完,吴刚转身跑开了。  吴刚的老师是位好老师,他能从学生的家庭情况出发,作出正确引导。可是妈妈的教育方式和老师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不得不让吴刚更喜欢老师,而远离妈妈。  话说回来,即使吴刚捐了10元钱,如果我们能慢慢地把“量力而为”的道理讲给他听,他不但能听懂道理,而且会敬仰我们。如果我们用吼叫的方式给他讲道理,他不但听不进去,还会因为我们恶劣的态度而生气,结果,我们的教育目的没达到,还弄得两败俱伤。  所以,男孩对我们产生了依赖感还是排斥感,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态度,也就是说我们是否用不吼不叫的方式教育孩子。
第3招透过男孩这面“镜子”反思自己
  我们每位妈妈都有照镜子的经历,我们自己衣着整齐,镜子里的我们就不会衣着凌乱,“镜子”是对我们形象的真实反照。然而,我们是否知道,生活中有一个“小镜子”正时时刻刻地反照着我们,这个小镜子就是我们的孩子。  10岁的李翔从小就没有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他的书包不是在鞋柜上,就是在餐桌旁,要么就是在他自己的房间里。他的衣服、鞋袜也是随处乱放,有时早上起来为找一只袜子,就要花10分钟的时间。  不仅如此,李翔总是因为忘带书本或学习用品而被老师批评。妈妈也很受不了李翔总是把东西乱扔乱放,心情好的时候就冲李翔叨叨两句,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对李翔吼叫道:“去!把你的东西放好!”  李翔虽然会马上收拾,可是不出一天,家里就能随处见到李翔的各种物品。  这种场景也许会常常出现在我们的家庭中,我们在责怪男孩的同时,却忘了问自己:“他为什么会这样?他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的根源在哪里?”  仔细观察李翔的妈妈,她也经常丢三落四,不是把手机落在家里,就是把它落在单位。打开她的包,里面什么东西都有,想立刻找出一件小物品,不把书包翻个底儿掉,肯定找不到。再看看她的衣柜,所有的衣服堆成一团,看上去乱极了。原来,有其母才有其子啊!  可惜的是,我们做妈妈的总是看到男孩的问题,却不知道他的问题其实就是我们自身问题的反映。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反观自省”,才会把眼光盯在男孩身上,并一次次地对着他大吼大叫,而男孩也只能无辜地承受着!   通过男孩的言行,反思自己  泉泉期中考试没考好,于是,妈妈就开始大声数落泉泉:“一天到晚就知道玩儿,不拿出时间来学习……”一开始,泉泉没说话,妈妈说多了,泉泉突然吼叫说:“谁说我一天到晚就知道玩,难道我没有学习吗?”  妈妈愣了一下,没想到儿子会这样对自己说话,气上心头,一巴掌打在泉泉脸上,吼道:“谁教你这样跟我说话的?”  谁教会男孩跟妈妈如此讲话的?谁教的?妈妈自己啊!  妈妈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我们,因为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我们“教”得不知不觉,孩子自然“学”得也会不知不觉,根源就是我们“教”错了。  所以,如果孩子的言行举止让我们觉得不妥当了,让我们感到不被尊重了,我们先不要急着大声责骂他,而是想一想,自己的言行是不是和男孩很相似?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就要意识到,平时种的种子,现在开始结果了。唯一的办法就是,我们自己必须赶快改变。   通过男孩进一步认识自己  儿子做事毛躁,总喜欢插嘴。妈妈开始反思:我自己做事也不毛躁啊,也没有抢着说话的习惯,为什么孩子这样?  其实,妈妈的性格很急,说话快、走路快、办事快,这种火急火燎的性格每天都感染着儿子,儿子表现在行为上就是等不及别人说完话,做事时总想着尽快做完。  可见,母子俩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根源都是心急。  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一定可以从我们身上找到原型,也许是表现形式不同,但根源一定相同,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我们有怀疑,只能说我们对自己的了解不够深入,尚且没有把孩子的行为与我们的性格联系起来,我们一旦发现其中的关联性,就会觉得男孩是多么无辜啊!他乖乖地学会了我们“教”他的东西,可是他一旦学以致用的时候,我们却要指责他,批评他,他岂不是太冤枉了!  所以,请我们在吼叫之前先忍一忍,反思一下自己,通过这面“小镜子”找到自己的问题。如果我们真的找到了,我们就自然而然不会再吼叫了。  要知道,我们对男孩的每一声吼叫,就是对自己的否定。
第4招妈妈以身作则,男孩“不令而行”
  李禾禾是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的儿子,他于2001年以年级第一的成绩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而后被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录取。对于教育,李肇星的夫人秦小梅女士认为,身教的力量是无穷的。  李禾禾5岁时,秦小梅女士的一位朋友遭遇了重大挫折,并打电话过来哭诉。秦女士就安慰道:“别哭了,擦擦眼泪,问题总可以解决的。”之后不久的一天,李禾禾的幼儿园老师对秦女士说:“每次有小朋友哭闹着要回家的时候,禾禾就会走上去劝人家,说‘不要哭了,马上就到星期六了,上就可以回家见爸爸妈妈了。’他一边劝,还一边给小朋友擦眼泪。”秦女士一听,一下子明白是自己劝朋友的情景印在了禾禾心里。  还有一次,秦女士在与朋友交谈时,多次提到了“感谢”一词。第二天,秦女士在给禾禾顺手递东西时,禾禾竟然说了声:“谢谢妈妈!”  经过这两件事情,秦女士意识到,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力。她认为:孩子接纳、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特别强,妈妈千万不要低估“身教”的力量,妈妈自己“行得正,坐得端”,孩子就会很好教甚至不用教。  没错,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不是用大脑思考的过程而是通过感觉器官感受到并自然表达的过程。他感受的源头是父母,特别是妈妈的行为习惯。妈妈的言行举止“什么样”,他就感受到“什么样”,自然表现出“那个样”。  古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如果我们能做出好的榜样,不用要求男孩,他就会学着我们的样子行动起来;相反,如果我们自己都做不到,却要求孩子做到,即使我们把嗓子吼破,他都不会服从。所以,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就根本用不着大吼大叫地去要求他、控制他,只需要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改善自己的行为习惯,就可以了。   务必要重视身教的力量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教育着儿童。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其他的人,你们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一切对儿童都有很大意义。”没错,“身教”虽然是无声的教育,但却是最有力度的教育,也是最有效的教育。  有一个上小学三年级的男孩,他的爱好就是读书,如果每天有2个小时没有读到书,他就会觉得很难受。原来,阅读是他妈妈的一大爱好,妈妈每天一有空就会读书。她从来没有要求男孩读书,可是男孩自己就爱上读书了。  类似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一有时间就看肥皂剧的妈妈总会吼叫着催促男孩去学习,可是一有时间就读书学习的妈妈,不用催促孩子,他自然就去学习了。所以,教育的真谛无他,榜样而已。既然如此,我们就要立志把“吼叫教育”转变成“榜样教育”。   帮男孩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赵刚总喜欢给同学起外号,大家都不喜欢他。原来,他的妈妈在家里提起邻居、同事或朋友的时候,都是以“代号”相称,很少称呼对方的名字。于是,赵刚觉得给同学起外号,也是很正常的。  男孩在成长过程中,对于好坏、是非并没有明确的概念。他并不知道什么话不该说,什么事不该做。他看我们说了、做了,就认为这是合理的,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完全是从我们的言行举止中获得的。  如果妈妈爱撒谎,就别指望男孩能够诚信做人;如果妈妈不孝顺父母,也别指望孩子将来会孝顺我们;如果妈妈总是冲别人吼叫,也别指望孩子能够柔声细语地对父母讲话……所以,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
第5招给男孩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感受到它,男孩也不例外。如果把男孩比作一颗小树苗,那么家庭氛围就如同孩子赖以生存的土地,?果我们常常给土地施肥,小树苗自然能够茁壮成长。  而家庭气氛的主要制造者谁呢?是孩子的父母。我们通过什么来营造家庭气氛呢?通过我们的言行举止。如果我们常常在家里大吼大叫,家庭气氛就会显得很紧张,男孩也会有压抑感;如果我们总是柔声细语,家庭就会充满祥和的气氛,男孩也会觉得很轻松。所以,男孩在家庭中除了吃饱穿暖之外,精神营养完全来自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气氛中。  如果家庭氛围因为我们的吼叫而变得凝固,男孩就有不愿意回家的念头,这个念头很危险。我们注意观察一下社会现状,那些成绩不好、习惯不良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男孩,80%以上来都自环境不良的家庭。  家庭环境给男孩造成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生活、健康、学习等方面,更体现在情感、个性、品德等方面。所以,请妈妈们用女性特有的温柔给男孩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与家庭成员保持良好的关系  小南的爸爸每天都很晚回家,对小南母子俩的关心很有限,妈妈对此非常不满。爸爸和妈妈常常半夜吵架,两人的吼叫声吓得小南躲在被窝里直哭。  每次在爸爸妈妈吵完架的第二天,小南都无法安心学习,总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而且,妈妈也会因心情不好而莫名其妙地向小发火,这更让小南觉得家庭没有温暖。  结婚后的女性,在家里扮演着妻子、媳妇、母亲等不同的角色,要与丈夫、公婆、父母等不同的家庭成员打交道。相处中的摩擦是很难避免的,但是,如果我们顾及到家庭环境对男孩的影响,就应该用沟通的方式解决矛盾,互相宽容,互相理解,而不是用发脾气、骂人、大吼大叫的方式解决问题。这种方式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矛盾更加激化。而在“家庭战争”中,我们最容易忽略的,也最容易受伤的人就是家里的孩子。所以,为了他们身心健康发育,请妈妈们和家人共同为他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   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大吼大叫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但并非只有愤怒时才会吼叫,当激动、兴奋时也会吼叫。无论哪种吼叫方式,次数一多,男孩的内心就不会安宁,所以,我们制造的家庭气氛应该以宁静祥和为主。  高女士热情好客,常常把朋友约到家里来聚会。大家要么高声畅谈,要么打打麻将,要么唱卡拉OK,嘈杂的声音让儿子无法学习。直到聚会散去,儿子才能安心写会儿作业,但是写不了几个字,就到了睡觉时间。所以,儿子经常因为完不成作业而被老师批评。  渐渐地,一到高女士和朋友聚会的时候,儿子干脆就放下业本,大人们在外面玩,他自己在房间玩儿。而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退步,期中考试居然排在班级倒数几名。高女士生气地对儿子说:“你怎么这么不争气?”  男孩为什么不争气?是我们没有给他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我们既然很重视他的学习状况,就应该为他能安心学习创造条件。如果男孩学习的时候,我们把电视机声音开得很大,或者和家人很大声地讨论问题,或者像高女士一样常常在家里组织娱乐活动,男孩的学习情绪一定会受到影响,是我们的行为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我们又怎么能责怪他不争气呢?  所以,只有我们尽力为男孩打造祥和的庭气氛,他的精神才会吸收足够的养分,才能形成比较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格,才能精力充沛地去学习,才更有可能成为全面发展的男子汉。
第6招多读一些教育类书籍,提升素养
  一位妈妈对教育孩子没有什么经验。儿子刚出生不久,她就因为工作忙,把儿子托付给了保姆。每天下班回到家后,她也很少跟儿子进行互动和交流,晚上儿子也是和保姆一起睡。而保姆人很老实,话不多,也很少和儿子说话。渐渐地,妈妈发现儿子比同龄孩子的语言能力差很多。  于是,她开始翻看一些教育类的书籍,有些书中明确提到,3岁之前是孩子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如果父母能常常和孩子对话交流,孩子的语言能力就会增强。如果错过关键期,再想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父母就要付出更多的心血。  妈妈看到这里,就觉得很后悔。不过,虽然知道得有点儿迟,但总比完全不知道要好。之后,妈妈常常和孩子一块?游戏,唱儿歌。后来,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很多。  从上面这个例子中我们以看出,虽然我们已经为人母,但是我们对“教育”并不一定精通。我们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习惯和心情来教导男孩,而我们的经验并不一定正确,也不一定科学。如果用并非正确的方式来施教,受教者的发展状况如何,我们真的无法预料。  所以,对教育并不精通的我们,一定要有意识地去学习。很多教育类的书籍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可考证的、通过实践总结的、适用于现代家庭的教育方法,可以说,这些书是我们正确教育孩子的指南针。我们只有通过读书学习,进一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因错误施教而产生的不良后果。  那么,我们应该从教育书籍中学习些什么呢?   了解男孩的成长规律  2岁的玮玮最近一段时间总爱咬人,不是咬爸爸的手,就是咬妈妈的胳膊。每次,妈妈都会大声呵斥他,以便让他知道咬人是不对的。但是,玮玮好像改不了,总会情不自禁地咬人。  如果妈妈不了解男孩的成长规律,就很难理解他咬人的行为,自然会用吼叫的方式制止他。其实,这是男孩进入了用口探索环境的敏感期。此时,我们需要给他准备无毒无害又干净的橡皮圈,或者各种软硬不同的食物,以供他去咬。等过了这个时段,他自然就不咬了。  那么,这些有关男孩长规律的知识,我们从哪儿得来?无疑是书籍。我们了解这些知识,就很容易理解他处在某一阶段的特殊行为。理解之后,我们不但不会冲他吼叫,还会用有效的方法帮他度过每一个敏感期。   学会用“好方法”教育男孩  一些教育类书籍的作者,要么是教养出优秀儿女的父母,要么是被学生喜爱的好老师,要么是有高度教育敏感度的教育专家。他们通过书籍,把好的教育方法以及对教育的感悟展现出来,以供我们借鉴。同时,他们也把在教育实践中用错的方法以及对教育的反思呈现出来,让我们以此为戒。他们所呈现在书籍上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息息相关,所举出的事例甚至是我们家庭中的“原形再现”。  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这些书籍,去思考适合男孩的教育方法。这样,我们在教育的路上会少走一些弯路,男孩的成长也会因我们教育素养的提升而得到保障。   以提升教育心境为根本  我们在阅读教育类书籍的时候,一定要知道:书中所有的例子和方法,只是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不能一味照搬,也不能盲目效仿。因为同一种方法,用在不同孩子身上就会有不同的效果,所以要懂得因材施教。而且,同一种教育手段,让不同的教育者用在同一个孩子身上,结果也有可能会不同所以,妈妈和男孩的互动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在很多教育类书籍里,作者表面上通过事例讨论如何教育孩子,其实背后都在强调教育心境,就是“感同身受”。因此,我们在教育中,一定要学会体会男孩的感受,理解他的需要,当我们的“心”听到他的心声时,自然就激发了教育灵感,也找到了好的教育方法。此时,教育效果一定不错。所以,借助书籍提升教育心境,才是我们学习的根本。
第7招邀请男孩的爸爸参与到教育中来
  教育孩子绝对不是妈妈们单方面的责任,男孩的爸爸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可忽视的角色。由于性别的相似性,男孩会逐渐从“依赖妈妈”向“关注爸爸”转变,他潜意识中越来越关心“作为男性应该具备些什么”的问题,他会试图从身边的男性身上寻找答案。此时,如果爸爸不在他身边,或者并不关心他,他就会因为找不到答案而迷茫、困惑甚至失去成长的方向。  约瑟麦道卫是美国著名的婚姻与子女教育专家,他在作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后发现:与母亲相比,父亲在教育男孩时,往往不会把焦点放在细枝末节上,而是让男孩在规定的制度范围内自主成长。这种“大框架”式的教育方式,会迫使男孩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由此,男孩的意志品质和解决困难的能力就会得到充分锻炼。  其实父亲对男孩的影响不仅是智力方面的,孩子的性格、体格和情感的形成与发展也会受父亲的影响。如果父亲很少与孩子接触,孩子的身高和体重发育速度会慢一些,肢体平衡能力也相对较差。另外,缺乏父爱的孩子容易焦虑,也比较怯懦,而且自尊心不强,情感的自控能力也较差,专家把这一系列现象称为“缺少父爱综合征”。  既然父亲对男孩的教育作用不可替代,那我们就要邀请孩子的爸爸参与到教育中来,让他把男性特有的独立、果断、勇敢、坚强等特质传递给男孩,让男孩远离“缺少父爱综合征”,成为一个品行优良的男子汉。   请丈夫常陪伴男孩  没有哪个男孩不渴望获得父亲的陪伴,因为大部分男孩都把父亲当成偶像,如果能被“偶像”关注,内心就会无比喜悦和幸福。所以,我们要建议丈夫抽空多陪男孩玩耍,多与男孩交流,哪怕不做具体的互动,丈夫的存在也能给男孩莫名的力量。  而且,如果平时丈夫能在男孩临睡前回到家,男孩就会感觉到踏实和安全,也会因此睡得更香甜。当然,如果丈夫能坐在男孩的床边与其寒暄几句,父子之间的距离就不会因为父亲的忙碌而拉开。   请丈夫多与男孩一起吃饭  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小男孩一直等待着加班回来爸爸,并询问爸爸一小时能赚多少钱。当他得知爸爸一小时能赚20美元时,他向爸爸开口借10美元。因为加上他自己存下来的10美元,他就可以买到爸爸一小时的时间,他希望爸爸能用这一小时的时间和他共进晚餐。  聚餐的方式可以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而父子俩的聚餐同样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可让丈夫趁吃饭的时候,询问一下男孩的学习情况,关注一下男孩的精神状态,多和男孩沟通两句……通过类似的互动,男孩不仅感受到了父亲对自己的关心,父亲的教育理念也会随之渗透在男孩的脑海中。   与丈夫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妈妈和爸爸教育孩子的合作伙伴,在合作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经常沟通,尽量达成共识,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否则,男孩不但不知道该听谁的教导,还会在其中钻空子,反而不利于他的成长。  另外,父母双方一定要恪守以下原则:第一,当一方正在教育孩子时,另一方不能直接干预并表示反对;第二,决不当着男孩的面数落对方的不是;第三,事后及时沟通,虚心听取对方的意见。这样,男孩的成长会因我们良好的合作而更加顺利。   与丈夫一起提高教育素养  妈妈平时可以把不错的教育类书籍推荐给孩子的爸,大家共同学习一下教育类的知识,彼此交流一下心得体会。随着学习的深入,教育理念就会趋于一致,有了共同的、正确的教育标准,再一起合作教育男孩,不但不会手足无措,还会很有默契,这样的合作才是成功而有效的。
第8招要善于倾听男孩的心声
  作为妈妈,无论我们多么爱自己的孩子,如果缺少了良好的教育方式,也无法让他接受我们的爱。每个人都渴望被了解,渴望被爱,男孩也不例外。其实,好妈妈不吼不叫,才能让男孩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才能让我们了解男孩神秘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一位14岁的男孩,曾经几次离家出走,他讲述了自己与妈妈的关系:“我和妈妈现在已经到了相对无言的地步,无论我说什么,都无法得到她的理解,她总能找出任何理由来反驳我。有一次,我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想学习……’还没等我说完,妈妈就说:‘我辛辛苦苦供你上学,希望你有个好前途,你竟然不想学习……’原本想和妈妈说说心里话,谁知她根本就不了解我的真实想法。从此以后,我再也不向妈妈表露自己的内心感受了。”  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很多男孩在我们面前把自己“包裹”起来,不愿意向我们敞开心扉。究其原因,是我们不懂得倾听男孩的心声,在家里经常是“我们说,孩子听”,从来没有留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和时间。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父母从不听孩子说话,孩子长大后往往要经过多年的治疗才能恢复自尊。因此,我们要改变那种“我们说,孩子听”的方式,与其做一个高明的诉说者,不如做一个高明的倾听者,要善于倾听男孩的心声,进而走进男孩的心里。   给男孩倾诉的机会  “妈妈,我们班今天发生了一件事……”  “好了,好了,尽说些没用的话,你要是把心思都用到学习上,还愁学习不好吗?快去写作业吧!”  这样的场景也许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男孩还没说两句话,我们就以这样的方式回绝了他。然而,当男孩什么都不对我们说的时候,我们又开始指责他。其实,这一切都是我们亲手造成的,因为我们没有给男孩倾诉的机会。  英国教育家赫伯特斯宾塞曾经说:“给孩子诉说的机会,认真倾听孩子的话语。这样父母能更多地了解孩子,并对孩子不正确的思想与做法及时进行纠正与引导,使孩子直走在健康快乐的身心成长之路上。”的确是这样,我们只有给男孩倾诉的机会,他才会向我们敞开心扉,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他、帮助他。  因此,我们要给男孩一个倾诉的机会,静下心来倾听他的心声,做他最忠实的倾听者。这样,男孩对我们的信任会越来越深,也会越来越愿意向我们诉说他的心里话。   不打断男孩,耐心听他诉说  倾听男孩的心声,最重要的是尊重。尊重男孩,最基本的原则是在男孩倾诉的过程中不打断他,耐心地倾听他的心声。  一天,7岁的彬彬和同学发生了摩擦,回到家后,他生气地向妈妈诉说。妈妈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坐在彬彬的身边,耐心地听他说。不一会儿,彬彬就恢复了平静。着说着,彬彬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他一边收拾玩具,一边对妈妈说:“妈妈,我约了小朋友在楼下玩,我先去玩儿了。”说完,彬彬就高兴地跑出了家门。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彬彬情绪上有如此大的变化,这完全要归功于妈妈,归功于妈妈倾听他说话的态度。妈妈没有打断他的话,而是耐心地倾听他的烦恼,让他把内心的不高兴一吐为快。  其实,很多时候,男孩向我们倾诉他的心声,并不是要我们帮助他解决什么事情,而是一种宣泄方式。这时候,我们不要去打断他,要用耐心的倾听给他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   用诚意去倾听男孩的心柳  当男孩主动向我们倾诉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拿出诚意来,善于用肢体语言和眼神来表达对男孩的话感到愉悦和有兴趣。  在男孩诉说的过程中,我们要用眼睛注视着他,不时加上一些话语,比如:“发生了什么事情,说来听听。”“这样啊,然后呢?”“真是没想到,接着说下去。”我们也可以用一些肯定语气的词语回应男孩的感受,比如“嗯”、“哦”等等。当我们表现得如此感兴趣的时候,男孩才会更愿意说出他的心声。
第9招允许男孩指出妈妈的错误
  如果男孩对我们说:“妈妈,您做错了!”这时候,可能很多妈妈会反驳道:“你胆子还真不小,还敢说妈妈做错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我是你妈妈,你没有资格来批评我。很多妈妈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以此来制止男孩的批评,进而维护自己在男孩心目中的形象。  事实上,这种做法不但不会维护我们在男孩心目中的形象,还会让男孩学到对待错误的不良方式——不承认错误。其实,当我们允许男孩指出自己的错误时,他会更加信任、尊重我们。  儒家启蒙经典《孝经谏诤章第十五》中有这样一句话:“父有争(同‘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意思是说,父母有一个可以指正自己错误的孩子,就不会使自己陷不仁不义之中。因此,我们应该允许男孩指出自己的错误。  一次,妈妈带着7岁小泽过马路,妈妈见到路上车辆不多,于是就拉住小泽的手准备过马路。这时,小泽使劲晃晃妈妈的手,说:“妈妈,我们不可以闯红灯!”  妈妈说:“没事,路上车不多,没有危险的,走吧!”  “妈妈,我小时候,您经常对我说‘红灯停,绿灯行’,现在为什么还要闯红灯呢?”  妈妈想了想,平静地说:“儿子,谢谢你,妈妈不应该闯红灯,妈妈以后不会这样做了。”  听了妈妈的话,小泽高兴地说:“那我们一起遵守交通规则,拉钩!”说着,高兴地伸出小手指和妈妈拉钩约定。  试想一下,如果妈妈没有接受小泽的批,而是硬拉着小泽闯红灯,后果是什么样呢?也许这一次不会发生交通事故,但是小泽会跟着妈妈学,以后也会闯红灯,也许就会发生意外。然而,当妈妈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时,相信小泽也会效仿妈妈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  其实,男孩给我们指出错误,一方面显示了他的勇气,另一方面也说明他拥有了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这些特质都是男孩形成独立人格所必需的。因此,我们应该允许男孩指出自己的错误,更要勇于承认并改正。   不要在男孩面前掩饰自己的错误  俗话说:“人无完人。”所以,我们不要有太大的压力,不必非在男孩心中树立一个完美的形象。事实上,我们犯错误正是在给男孩呈现一个真实的世界,如果我们懂得恰当地利用自己的错误行为,反而会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机会。因此,我们不要在男孩面前掩饰自己的错误,要展现出真实的自己,要允许男孩指出自己的错误。   虚心接受男孩的批评  俗语说:“福在受谏。”一个真正有雅量、度量去接受他人劝谏的人,是真正有德行、有福气的人。所以,当男孩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提出批评时,我们不要因为自己的面子而辩解,而是要虚心接受他的批评。  当男孩指出我们的错误时,我们可以这样说:谢谢你,确实是妈妈做错了,妈妈以后会注意的。”虽然是简单的一句话,却赢得了男孩对自己最大的信任和敬佩。  如果男孩指出的“错误”是对我们的误会,我们也不要急着否定他的意见,而是应该认真听他说完,然后告诉他其中的道理。如果男孩还是不理解,我们也可以和他探讨:“你认为应该怎样去做呢?”在这样的讨论中,男孩会建立更清晰的是非观。   让男孩拥有正确的“劝谏”方法和态度  尽管我们有了接受男孩指正错误的雅量、度量,也一定要注意引导男孩,让他拥有正确的“劝谏”方法和态度。一旦男孩拥有了正确“劝”的方法和态度,不仅有利于我们和孩子之间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而且还有利于男孩人际关系的发展。  儒家启蒙经典《弟子规》中有这样一句话:“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意思是说,当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孩子要耐心劝谏,令他们改正,劝谏的时候,态度要和颜悦色,语气要轻声细语。另外,我们也应该告诉男孩,“劝谏”要考虑时间和场合,要委婉地指出他人的错误,切忌生硬。
第10招勇敢地向男孩承认错误并道歉
  当我们错怪男孩的时候,当我们失信于男孩的时候,当我们伤害到男孩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向他承认错误并道歉呢?很多妈妈可能会说:“向他承认错误,给他道歉,做妈妈的威严何在?以后还怎么管他啊?”  然而,在生活中,我们却经常教育男孩:做错了事就要勇于承认,知错就改才是好孩子。但是,当我们自己做错了事情时,不仅不向男孩承认错误,甚至还掩饰错误、自圆其说。那么,男孩会怎么想?以后又会怎么做呢?  我们要知道,身教的作用远远大于言教。因此,当我们有过失的时候,一定要勇于承认,并及时向男孩道歉。这样一来,男孩的心里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妈妈犯了错误都勇于承认并道歉,那我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承认呢?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去道歉呢?  一天,妈妈接7岁的小宇放学在校门口的一侧,小宇一下子被一盆花吸引住了,于是问妈妈:“妈妈,您知道这花叫什么名字吗?”  妈妈匆匆瞟了一眼,就告诉小宇:“妈妈不知道。”  小宇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看着妈妈,说:“妈妈,您没有认真回答我的问题。”  妈妈被小宇的一句话点醒了,因为她刚才分明就是在敷衍小宇,小宇从她的表情、语气中,看出了她没有心思回答问题。  于是,妈妈真诚地对小宇说:“小宇,对不起,妈妈刚才没有认真回答你的问题,妈妈向?道歉。” 说完,妈妈仔细看了看那盆花,说:“妈妈不知道这是什么花,但我们可以问一下卖花的阿姨。”  然后,母子俩走近卖花的地方,和卖花的阿姨高兴地聊了起来。最后,妈妈买了这盆花,并和小宇一起来照顾它,小宇很高兴。  可见,当我们勇于向男孩承认错误并道歉时,不但不会失去威严,反而会赢得男孩的认可和赞美。美国心理学家罗达邓尼曾经说:“父母错了,或违背自己许下的诺言时,如果能向孩子说一声对不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时能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习惯。”  因此,当我们做错了事情,或者是失信男孩时,我们要勇敢地向他承认错误并道歉。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放下做妈妈的架子  作为妈妈,在教育男孩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这时候,我们要放下做妈妈的架子,要勇于向男孩承认错误并道歉。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然而,在生活中,很多妈妈不敢放下做妈妈的架子,更不愿向男孩承认错误,害怕会失去做妈妈的面子和威严。  殊不知,当我们放下做妈妈的架子,对男孩说一句“对不起,妈妈做错了,希望你能原谅妈妈”,不仅可以让他懂得承认错误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而且还可得到他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敬佩。   选择合适的道歉形式  每个男孩都有己的特点和个性,而且随着年龄的不同,道歉的形式也应该有所不同。对于年龄小一些的男孩,我们可以当面向他承认错误并道歉,只要让他看到我们明显的行为表示就可以了。  对于年龄大一些的男孩,我们除了可以当面向他承认错误并道歉外,还可以选择留个道歉便条、写封道歉信等道歉形式。另外,我们不仅要表明自己承认错误的态度,也要向他说明犯错误的原因,更要让他看到我们改正错误的过程。  总之,无论我们选择哪种道歉形式,都应该让男孩从们承认错误并道歉的行为中得到学习和启发。   向男孩道歉要及时、诚恳  很多时候,我们虽然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过失,但是碍于面子和威严,没有及时向男孩道歉,或者只是轻描淡写地草草了事。这样一来,男孩会从我们的行为和态度中感受到,我们道歉不够及时、不够诚恳,反而不利于他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  因此,我们一旦意识到自己的过失,就应该及时主动地承认错误。而且,当我们向男孩道歉时,一定要保持诚恳的态度,坦诚地与他进行沟通。我们也可以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膀,给他一个拥抱。这样,孩子会感受我们道歉的诚意,我们也会更容易得到谅解。
第11招力争做男孩心目中的偶像
  崇拜偶像,是每个男孩的正常心理。男孩从小到大都会在心中树立一个个偶像,许是父母,也许是某位英雄人物,也许是某位成功人士。事实上,在每个男孩的中,妈妈才是他的第一偶像。妈妈的品德、言行举止、为人处世的方法,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男孩。  在一个男孩眼中,妈妈无所不能,只要有妈妈在,就什么也不怕了。比如,遇到不懂的问题,妈妈总能耐心地一一回答;遇到困难的时候,妈妈总能第一时间出现在身边;生病的时候,妈妈会一直守候在身边;肚子饿的时候,妈妈总能端出可口的饭菜……妈妈所做的这一切,足以让一个刚刚开始认识世界的男孩崇拜。  但是,随着男孩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提升,妈的偶像地位很有可能被他人代替。男孩可能会开始崇拜老师,崇拜成功人士,崇拜英雄人物甚至是一些歌星、影星。这就意味着,男孩开始想从他人身上吸取“养分”,以加速自己的成长。  同时,男孩也会效仿妈妈的一些不良行为。比如,妈妈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男孩就学不会整理房间;妈妈随手乱扔垃圾,男孩就学不会保护环境;妈妈乱闯红灯,男孩就学不会遵守交通规则,等等。  我们要想确保自己在男孩心中的偶像地位,要想用好的言行去影响他,就要先从自身做起,用好榜样赶走坏榜样。总之,我们要力争做男孩心中的偶像,在潜移默中影响他的一言一行。   确保在男孩心中的偶像地位  某地一所究中心组织了一项调查,调查的内容是关于“谁是你最尊重和崇拜的人”,调查的对象选择了中国、美国和日本各1000多名中小学生。调查的结果是:日本和美国的学生都把自己的父母列入最尊重和崇拜的人,有的还把父母排在了首位。但是,在中国,学生最尊重和崇拜的名单中,父母却极少被列入其中。  可见,我们与其他国家的妈妈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孩子的一切,为什么却得不到他们的尊重和崇拜呢?男孩可以把英雄、伟人、运动员甚至是一些明星,当成自己的偶像为什么就不包括朝夕相处的我们呢?  “妈妈根本就听不进我的想法,什么事情都要听她的安排。”  “我只要做错了事情,得到的总是妈妈的责备和批评。”  “妈妈总是让我学这个学那个,我却一点儿也不喜欢,可是我又不得不去做。”  ……  从这些男孩的话语中,我们得出了结论,在教育男孩的道路上,我们采用了一些不合适的教育方法,硬生生地把他从自己身边推开。因此,我们要根据男孩不同的成长阶段和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以确保我们在他心中的偶像地位。   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我们应该明白深藏在偶像背后的含义:在男孩小时候,他会以各种方式模仿他最崇拜偶像,那就是我们。我们的言行举止体现在生活的每一瞬间,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会情不自禁地模仿他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一切。如果我们不好好扮演这个神圣而重要的偶像角色,又怎么能对得起男孩的信任和崇拜呢?  因此,我们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用自己的良好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他。我们教育男孩要做到的事情,我们自己首先要做到;我们教育男孩不能做的事情,我们自己首先不能做。   用偶像的力量感染男孩  我们力争做男孩心的偶像,就是希望用偶像的力量感染男孩,用偶像的品质和精神激励男孩。如果男孩对我们有强烈的崇拜,就说明我们身上有吸引他的闪光点,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教育机会,影响和感染他。  一旦男孩把我们当成他的偶像,就会产生一股无形而强大的力量,牵引着他走向美好的未来。因此,我们要做男孩心中最有价值的偶像,做他的精神领袖,给男孩不断前进的力量和勇气
第12招尽量多抽出点时间陪伴男孩
  一位80后妈妈在某网站论坛上发表了一篇帖子,引发了众多年轻父母的关注。?个80后妈妈在帖子中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我们作为新中国的“独一代”,有着己的人生理念:快乐、独立、个性和那么一点坚强,但自从有了“独二代”这个磨炼我们毅力的特殊群类,生活的一切都围绕着他们转了。但是我们自己的生活呢?周末电影院里肯定没有我们的身影,音乐会和演唱会也只能通过电视瞄两眼,同事、朋友聚会、夜场派对……因为“孩奴”的原因统统被取消了。我们作为身负艰巨任务的父母,现在已经到了该联合的时候了,为了我们自己的快乐和自由,在这里我提倡大家,我们一起“拼养”孩子吧!  如今,这种多个家庭在定时间段里轮流承担抚养孩子责任的亲子行为——“拼养”孩子,正在社会上蔓延开来。虽然这种方式让年轻妈妈减轻了养育的负担,为男孩提供了一个和小朋友玩耍的机会,但是这样做减少了亲子交流的时间,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和睦发展,不利于男孩的身心健康发展。  其实,孩子不在乎我们给他买了多少玩具,也不在乎我们给他买了多少好吃的东西,只是希望我们可以陪伴在他身边。正如一首儿童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中唱到的“爸爸妈妈,如果你们爱我就多多地陪陪我”,这才是孩子发出的最真实的心声。因此,无论我们多忙,都要尽量多抽出时间?伴孩子,给予他足够的精神关怀。   平常多陪伴男孩  英国教育家夏洛特梅森曾经说:“很多父母总是终日奔忙,从来无暇顾及孩子。当他们终于有一天想好好关心孩子的时候,发现竟然无法与孩子进行沟通了,父母对孩子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  我们一定不希望与男孩之间的关系发展到这样的地步,那么我们平常就要尽量多抽出点时间陪伴他。比如,我们可以陪男孩一起在家看书或者看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电视节目;可以带男孩一起玩拼图、做木工活儿;可以带男孩外出打羽毛球、滑旱冰、爬山、游泳……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将自己孩童时的游戏与男孩一起分享,让他体会一下我们当时的快乐,这样他的心会和们挨得更近。  另外,在陪伴男孩的过程中,我们要从他的角度出发,全身心地沉浸在他的世界里,不要只是单纯地做个旁观者或陪护者,而是要让他自然地将我们当成他的玩伴,与他一起享受童真,一起体会玩耍的快乐。   在陪伴中教育、引导男孩  在陪伴男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所接触到的各种事物,也可以利用发生在他身上的某件事情,有针对性地对他进行教育、引导,进行正确的诱导、启发。这样,不仅可以让男孩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到相关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教育他怎样做人,指导他如何做事。  比如,春天到了我们带着男孩去郊外放风筝,在玩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引导他去思考:为什么在春天最适合放风筝?放风筝与风向、风力有什么关系?如果男孩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我们可以给他讲解,也可以鼓励他自己去查资料。   邀请爸爸加入到陪伴男孩的行列中  在如今这个时代,爸爸担负着养家糊口的重任,通常会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工作或事业上,常常无法陪伴在男孩身边。结果,男孩与爸爸之间的关系就会逐渐疏远,爸爸身上独有的男子汉气概也很难传递给孩子。  一项研究成果表明:相对于由妈妈一手带大的孩子而言,在父母共同陪伴长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可见,在男孩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我们要邀请爸爸加入到陪伴男孩的行列中,共同担负起教育男孩的重任。当男孩感受到爸爸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男子汉气概,就会沿着爸爸的脚步,逐渐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第13招敢于向男孩敞开自己的心扉
  我们都希望走进男孩心里去,这不仅要求他向我们敞开心扉,还意味着我们也向他敞开心扉。只有这样,我们与男孩之间才能互相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才能良好的亲子沟通关系。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妈妈却总把自己摆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不愿意向男孩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却反过来要求孩子向我们坦露一切。这样的沟通是不公平的,往往会成为我们与男孩之间沟通的障碍。  事实上,当我们向男孩敞开自己的心扉,主动与他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时,他才会把我们当成可以信赖的人,才能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从而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  维磊9岁了,是个调皮好动的男孩子。一天,邻居小明的妈妈找到维磊的妈妈,说维磊昨天去他们家玩儿,偷偷拿走了小明的一个小型变形金刚。 维磊放学回家后,妈妈没有直接过问这件事,而是先和他闲聊了几句。然后,妈妈说:“我今天突然想起了小时候做过的一件错事。”  维磊立即来了精神,问:“您做过什么错事呢?”  “有一次,班上一位同学拿了一个特别漂亮的小卡子,我就给偷偷拿回了家。但是,我又怕被人看到。”  维磊追问道:“后来呢?”  “后来,你姥姥看出了我的心思,于是我就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她,她只对我说了一句话:‘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听到这句话,我觉得自己非常惭愧,我发誓以后再也不偷拿别人的东西了。”说完,妈妈的眼睛湿了。  听到这里,维磊低下了头,对妈妈说:“妈妈,我昨天偷拿了小明的玩具,我给您丢脸了。”  妈妈也同样只说了一句话:“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  维磊抬起头,用坚定的眼神看着妈妈,说:“我以后再也不偷别人的东西了,我现在就把玩具还给小明,并请求他原谅。”  可见,当我们敢于向男孩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就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维磊妈妈正是通过讲述自己小时候的犯错经历,让他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样更容易让他接受,也更容易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我们要勇于向男孩敞开自己的心扉,与他平等交流和沟通。   让男孩适时了解自己  如果我们问男孩:“你知道妈妈喜欢吃什么吗?”可能大部分男孩都回答不上来,但是妈妈却清清楚楚地知道孩子喜欢吃什么。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把关注的焦点都放在了孩子身上,想要了解他多一些,却忘了也要让男孩适时地了解我们。  在平日里,我们应该多与男孩聊聊关于自己的话题,比如,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喜欢穿的衣服,喜欢听的歌曲,最希望去哪里玩,等等。这样一来,男孩就会更深入地了解我们,也会慢慢学会适应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而且,我们经常和男孩聊这些话题,我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就会更加真实、鲜活,就会拉近亲子之间的关系。   与男孩分享自己的心情  李威看到妈妈的脸色不太好,于是关切地问:“妈妈,您怎么了?”  “大人的事你别管,回屋写作业去!”妈妈一句话就把李威打发走了。  李威小声嘀咕着:“又是这样,还总希望我把心里话告诉你,自己却不说,真不公平,以后我也不说了。”  李威希望分享妈妈的心情,但是妈妈却将他的关心拒之门外,结果,他感受到了不公平,并表示不愿意向妈妈敞开自己的心扉。美国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认为,应该让孩子知道父母的烦恼这无论是对父母还是对孩子,都是明智之举。  因此,我们应该与男孩分享自己的心情。但是,我们千万不要经常向男孩唠叨自己的“痛苦史”,比如,十月怀胎的辛苦,生育的痛苦,养育的不容易,等等。如果我们动不动就对男孩讲这些事情,不但不能让孩子体会我们的辛劳,反而会给他们增加压力,让他觉得厌烦,进而不愿意与我们进行沟通。
第14招站在男孩的角度考虑问题
  美国教育家塞勒赛维若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个人观察、认识问题,都会有自己的视角和立足点。身份、地位不同,所得出的结论就不同。父母与子女间的年龄悬殊、身份各异是影响相互沟通的重要原因。若父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一切将迎刃而解。”  的确是这样,在教育男孩的问题上,当我们能够尝试着换个角度去思考,站在男孩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在与他的沟通中产生共鸣,才能真实地了解他的想法和需求,才能理解他的所作所为,才能使教育产生良好的效果。而且,这样的处理方式,还能快速拉近我们与男孩的心灵距离。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与男孩沟通时,不要提前下结论  一天,10岁的浩然放学回到家,难过地对妈妈说:“妈妈,这次数学考试,我考得不太好,只考了82分。”  “82分,怎么这么少呢?最近是怎么回事啊?是不是又贪玩了?以后不许再随便出去玩了,现在马上回屋学习去!”  看到妈妈这样的态度,浩然什么也没有说。其实,浩然还没来得及告诉妈妈,真实的情况是这次老师出的考卷普遍偏难,班上只有5名同学考了80分以上。  类似的场景也许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当我们与男孩沟通的时候,我们经常是凭他的只言片语就提前下结论。结果,有时候,自己最初的结论与最后的事实是截然不同的我们难免会冤枉了男孩,就像浩然的妈妈一样。  只有不以成人的眼光武断地下结论,才能减少我们与男孩之间的冲突,才能赢得他的信任和尊重。因此,当我们与男孩沟通的时候,一定要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一定要听他把话说完,不要凭借只言片语就妄下结论。   多考虑男孩的感受  一天,9岁的志伟放学回到家,把书包一丢,气呼呼地说:“今天真是气死我了,李浩把我的玩具弄坏了。”  妈妈说:“哦,他把你的玩具弄坏了,我想你一定很难过。”  “是啊,那个玩具是爸爸送给我的生日礼物。”  妈妈平静地说:“妈妈能够理解你的心情,不过,你也不要太难过,我想李浩也不是故意的。玩具坏可以再修理一下,或者是买个新的,但是如果因为这个原因而破坏了与同学之间的友谊,就不值得了。”  志伟想了一会儿,说:“嗯,妈妈,我知道了。”  从心理学角度讲,当男孩受到了委屈,或者是情绪上产生了波动,他最需要得到妈妈的认同和理解。志伟妈妈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面对志伟的问题,她首先考虑了志伟的感受,然后在认同和理解志伟感受的基础上,给予了引导。这样一来,志伟才能听进她的话,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如果我们从不考虑男孩的感受,不仅得不到他的信任和尊重,而且还容易引起他的反感。因此,我要想站在男孩的角度考虑问题,首先要考虑他的感受,认同并理解他的感受,然后再给予引导和帮助。   抛弃成人的主观偏见  男孩有自己的世界,男孩有自己的想法,男孩有自己的思维方式,男孩的一切都是那么简单而纯洁。但是,我们作为成年人,已经不再简单纯洁,充满了很多世俗的观念,会将很多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如果我们硬要用成人的眼光和观念去对待男孩,势必会影响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  因此,我们要抛弃成人的主观偏见,把自己的心态摆在与孩子一样的水平线上,试着用“孩子”的眼光和观念来了解他。这样才能真实领会到他的内心世界,才能理解他的很多想法和行为
第15招善于向男孩学习一些新知识
  今天的孩子成长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他们不仅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而且获取这些知识的能力远远超过我们。比如,面对一些高科技产品——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电脑等,我们可能一开始不知道从何下手,而男孩们却可以很快掌握这些产品的使用方法。可见,在某些方面,男孩的确比我们懂得多、学得快,足以成为我们的老师。  美国著名哲学家米德认为:当代青少年有着很强的“文化反哺”能力,他们能够把对不断变动中的社会生活的理解和不断涌现出的新知识传递给自己的长辈。因此,我们一定要善于向男孩学习一些新知识。  博远12岁了,生活在一个民主的家庭。妈妈开了一个卖茶叶的小店,最近经常有外国客来光顾她的生意,由于语言障碍,她无法与外国顾客交流,生意做得不太顺利。 一天,妈妈回到家,看到博远正在听英语磁带,于是走过去,真诚地说:“妈妈也想学英语,但不知道如何去学,你可以教教妈妈吗?”  博远一听,高兴地说:“当然可以了。”  自此以后,妈妈每天跟着博远学习英语,一边听磁带,一边朗读单词、语句。博远为了更好地教给妈妈英语,平日里非常用功学习,不仅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也提高了英语水平。在博远的帮助下,妈妈也可以用英语接待外国顾客了。更令人欣慰的是,母子俩的关系更加亲密、谐了。  妈妈善于向博远学习英语,不仅使彼此的英语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且使亲子关系更加和谐。因此,我们要学会尊重、欣赏男孩,要善于向他学习一些新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进男孩的内心世界,才能读懂男孩这本“书”,才能更好地教育、引导他,并与他一起成长。   关注并欣赏男孩的闪光点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实,男孩就是我们的一位老师。我们要想向男孩学习新知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学会关注并欣赏他的闪光点。这样不仅可以激励男孩进步,而且还能为我们向他学习创造机会。  首先,我们要相信男孩身上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然后,我们要抱着这种心态,在与男孩相处的过程中,逐步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并学着欣赏他的闪光点。最后,我们要真诚地向男孩学习。   向男孩学习要有具体内容  著名教育家孙云晓说:“由我们这一代人自己喊出‘向孩子学习’的口号,不是作秀,而恰恰是我们不甘心落伍的心灵写照。”的确是这样,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向男孩学习很多新知识。  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只喊口号,只对男孩说“我要向你学习”,而是要真正付诸行动,要明确向他学习什么。比如,孩的计算机水平不错,我们就要向他学习,随时请教他这方面的知识;男孩会操作数码相机而我们用得不熟练,那我们就要向他请教相机的具体使用方法。   请教男孩一定要虚心  “儿子快过来,告诉我这个是怎么回事?”妈妈命令道。  儿子来到妈妈身边,嘟囔着说:“平时就喜欢命令我做这做那,想请教我问题了,还是这样!”  这种请教的方式只会让男孩觉得妈妈太强势,虽然他表面上告诉了妈妈应该怎么做,但心里却不是心甘情愿的。所以,我们要放下做妈妈的架子,抛开自己的面子,虚心向男孩请教,真诚地把他当成自的老师。  比如,我们可以这样说:“儿子,妈妈不知道应该怎么做了,你现在可以过来帮帮妈妈吗?”在我们的话语中,男孩能够听出我们对他的尊重和信任,也能够看出我们认真学习的态度。这样一来,我们能从男孩那里吸取知识,男孩也能从我们的虚心请教中形成内在的激励机制,增加自我成长的动力。
第16招做一个有幽默感的妈妈
  我们与男孩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总结起来不外乎这三种:心平气和、声色俱厉和?趣幽默。男孩可以拒绝平和,可以去拒绝批评,但绝不会拒绝幽默。可以说,风趣幽默我们与男孩沟通最有效的方式。  在家庭中,如果我们懂得从男孩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形象、生动的语言阐述人生的道理,就会令他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也会感受到其中的快乐。当男孩犯下错误时,我们可以用幽默的方式让他改正错误;当男孩沮丧时,我们可以用幽默的方式让他破涕为笑;当男孩出现自卑的情绪时,我们可以用幽默的方式让他树立自信。  如果我们时常用幽默的方式与男孩沟通,就有助于把他培养成一个幽默的人。这样不仅可以让他在面对生活中不愉快时保持乐观的心态,而且可以让他把快乐带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可以说,具有幽默感的男孩会拥有更快乐、更积极的人生。  因此,我们要做一个有幽默感的妈妈,以幽默的方式与男孩沟通。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有幽默感的妈妈呢?   学会用幽默去激励男孩  其实,每个男孩从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妈妈的激励和赏识。但是,如果我们总用几句熟悉的话语去激励男孩,他就会形成“听觉疲劳”,就会因为听腻了而不再感受到被激励。因此,我们的激励方式要有新意。  比如,男孩玩完玩具就把它们收起来了,我们就可以对说“玩具被送回家,就可以好好睡一觉了,睡醒觉后再跟你玩”;男孩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我们就可以对他说“是灰太狼帮你收拾的吗?灰太狼的本领真大,把这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的”,等等。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男孩获得一份劳动后的快乐,而且也可以激励他下次做得更好。   用幽默去应对男孩的问题  一天,妈妈在给上一年级的儿子检查作业,发现他有3道数学计算题只做了2道。然后,妈妈问道:“你的数学作业留了几道题?”  儿子立即答道:“3道题。”  “那你怎么只做了2道题呢?”  “第一道做了,第二道也做了,第一加第二不就等于第三吗?”  妈妈明白,儿子是故意不想做数学题,于是什么也没有说。过了一会儿,妈妈买来两块雪糕,对儿子说:“爸爸吃一根,妈妈吃一根,你就吃第三根吧!”  儿子眨了眨眼,不解地问:“就两根,哪来的第三根啊?”  妈妈说:“第一根加上第二根不就等于第三根吗?”  听到妈妈这样说,儿子“扑哧”一声笑了。然后,儿子马上回到书房,去做那道剩下的数学题了。  妈妈正是运用了幽默的沟通方式,触动了儿子活泼的天性,不仅让他主动自发地做完了数学作业,而且也避免了母子之间不愉快的发生。在教育男孩的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用幽默的方式代替生硬的命令、批评,用幽默的口吻或行动让男孩明白自己的错误,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幽默也要把握尺度  真正的幽默是我们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是为了让男孩在笑声中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尊重和宽容。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如何把握幽默的尺度,就会弄巧成拙,可能会让男孩感受到自己被嘲笑、讽刺了,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敏感的男孩。  9岁的晓龙浑身脏兮兮地从外面跑回家,妈妈想用幽默的方式让他知道自己身上太脏,于是对他说:“你可真是干净啊!身上点儿尘土都没有。”话音刚落,晓龙就气呼呼地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这位妈妈的语言根本不算是幽默,在晓龙看来,这就是对他的冷嘲热讽。所以,我们要把握幽默的尺度,千万不要让自己幽默的话语变成嘲笑、讽刺男孩的“剑”。如果我们真的不知道如何把握幽默的尺度,最好不要轻易使用幽默。
第17招善于用肢体语言与男孩沟通
  谈到与男孩沟通的话题,我们的脑海中马上就会浮现出这样的场景:妈妈说男孩听。我们一直都认为,与男孩的沟通方式就是语言。其实不然,即使我们不说话,也以通过肢体语言向男孩传递我们内心的真实想法。  美国语言学家艾伯特梅瑞宾通过研究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高达93%的沟通是通过非语言沟通进行的,只有7%是通过语言沟通的。而在非语言沟通中,有55%是通过面部表情、形体姿态和手势等肢体语言进行的,只有38%是通过音调的高低进行的。  根据艾伯特梅瑞宾研究结果,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沟通公式:沟通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音调+55%的肢体语言。可见,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中肢体语言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掌握男孩的心理,学会运用肢体语言的沟通方式与男孩进行沟通。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肢体语言:   经常给男孩灿烂的微笑  法国文学家雨果曾经说:“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冬色。”的确是这样,当我们给男孩一个灿烂的微笑,他既能从中体会到一份浓浓的爱意,又能感受到一种来自妈妈的认可与鼓励。  平日里,我们要经常给男孩灿烂的微笑。在与男孩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以微笑待之,他会更愿意把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当男孩正在做某件事情时,我们微笑待之,他会更加努力做好;当男孩伤心难过时,我们以微笑待之,他会慢慢恢复平静;男孩犯错误时,我们以微笑待之,他会因惭愧而努力改正错误。   给男孩温暖的拥抱  一份调查报告指出:70%的孩子喜欢父母的拥抱,大约30%的孩子认为人的一生需要父母的拥抱。同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有一定程度的“皮肤饥饿感”,在父母与孩子的接触中,拥抱最能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当男孩做对某件事情时,我们要给他一个赞扬的拥抱;当男孩沮丧时,我们要给他一个安慰的拥抱;当男孩产生自卑情绪时,我们要给他个鼓励的拥抱;等等。拥抱可以拉近我们与男孩之间的距离,可以代替表扬、鼓励、安慰、理解等等。   用眼神与男孩交流  著名作家周国平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父母们的眼神》,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我不忍心看中国父母的眼神,那里面饱含着关切和担忧,但缺少信任和智慧,是一种既复杂又空洞的眼神。这样的眼神仿佛恨不能长出两把铁钳,把孩子牢牢套住。我不禁想,中国的孩子要成长为独立的人格,必须克服多大的阻力啊。”  这段话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我们不应该给男孩的成长带来阻力,而是应该给他带来动力。所以,我要传递给男孩既饱含着关切又充满着智慧的眼神。当男孩受委屈时,我们要用关切的眼神温暖;当男孩胆怯时,我们要用充满力量的眼神激励他;当男孩无理取闹时,我们要用严肃的眼神约束他;等等。孩子能够读懂我们通过眼神传递的这一切,进而会按照我们的教诲去做。   拍拍男孩的肩膀  有时候,一个简单的拍肩动作比其他的沟通方式更加有效。当男孩遇到挫折、失败时,我们可以拍拍他的肩膀,他会从我们的激励中振作起来;当男孩取得好成绩时,我们可以拍拍他的肩膀,他会因为得到认同而更加努力学习。对于男孩而言,如果我们能经常拍拍他的肩膀,可以带给他一种无限的力量。   用双手拉近与男孩的距离  通过拉手这个动作,我们可以把尊重、鼓励、期望传达给男孩,而男孩也会在无声无息中感受到我们的认可、支持和肯定。  当男孩哭闹时,我们可以拉起他的手,传递给他关爱和温暖;当男孩执拗时,我们可以拉起他的手,感化他的内心;当男孩尝试做某件事时,我们可以拉起他的手,给他力量和信心。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主动拉起男孩的手,缩小与他心灵上的距离。
第18招掌握一点批评男孩的艺术
  “肖磊,你真是给我丢脸啊,你是不是不犯点错误就难受啊?”  “陈默,你看你考的这点分,我就不明白了,你和其他同学一起上学,听同一个老师讲课,考同六的内容,为什么你的成绩就这么差呢?”  “王小蒙,看看你的房间,跟个猪窝一样,你要是再不收拾,我就把你这些玩具全部清理出去!”  ……  当男孩做错某件事情的时候,说教、挖苦、警告是很多妈妈最常用的批评方式。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男孩可以快速改正错误,进而获得进步。但是,这种批评方式真的能收到好的效果吗?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应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男孩有了过失,我们应该给予教育和引导,也可以给予适当的批评,但是批评并不是对他说教、挖苦、警告而应该掌握一点艺术,应该让他更容易从心底里接受。   不要在别人面前批评男孩  有的妈妈认为,只有随时随地批评男孩,才能表现出自己的原则和态度;有的妈妈认为,只有在别人面前批评男孩,才能让他长记性。事实上,这些想法和做法不但不能纠正男孩的过失,反而会妨碍他的成长。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让8岁的佳明给客人拿糖果。一不小心,他把糖果撒了一地。妈妈非常生气,当着客人的面就批评佳明:“你都多大了,怎么连个糖果拿不好呢?”  这时,佳明低下了头,客人忍不住说:“孩子还小,没关系。”  妈妈却说:“真是没见过这么笨的孩子!”  听到妈妈这样说,佳明更觉得无地自容了。从此以后,只要妈妈让佳明做事情,他都会非常紧张,害怕因为出错而遭到妈妈的训斥。  如果当时佳明妈妈这样说:“没关系,我们一起捡起来,以后做事情要当心一些”,然后拍拍他的肩膀,就不会出现后面的结果了。  美国教育家斯特娜夫人曾经说:“在他人面前揭露孩子短处的父母,不配做父母。”也许这句话说得有些严重,但是我们应该明白其中蕴含的道理。因为,当我们在他人面前批评男孩时,会使他无地自容,会摧毁他的自尊心,会伤害到他幼小的心灵。  所以,在批评男孩的时候,我们要找准时机,要注意场合,要讲究分寸。我们千万不要当着别人的面批评男孩,可以用手势、眼神等非语言形式给他暗示,也可以把他带到没人的地方,然后再对他进行教育、引导。   批评男孩要简明扼要  在批评男孩的时候,很多妈妈经常采用长篇大论的说教方式,结果男孩会因此而变得焦躁不安,从而听不进我们的话语,无法起到教育的效果。因为,我们对男孩进行长篇大论的说教,是一种消极的方式,只会更加强调他的过失。因此,在批评男孩时,我们要简明扼要、适可而止,只要他领会了妈妈的意思就可以了。  比如,男孩经常因为磨蹭而迟到,我们不要这样说:“又这么磨磨蹭蹭,这会浪费很多时间,你上学就会迟到,我上班也会迟到……”我们可以这样说:“动作只要再快一点儿,就不会迟到了。”虽然我们只说了一句话,但是对男孩却会产生一种震慑力。这样更容易让男孩接受,进而让他改正不好的行为。   学会利用一些批评的技巧  我们要想让男孩乐于接受批评,就要学会利用一些批评的技巧。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反弹琵琶效应”。也就是说,当男孩犯错误时,我们先不要急着批评或惩罚他,而是要充分肯定或表扬他的长处,使他自己去反省,进而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另外,还有一种批评的技巧——“三明治效应”。意思是说,当男孩犯错误时,我们可以把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之中,第一层是对他认同、肯定的积极语言,中间一层夹杂着对他的批评,第三层是对他鼓励、信任的积极语言。  这两种批评的技巧,可以起到消除男孩防卫心理的作用,容易让他在短时间内接受我们的批评和建议,更容易让他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第19招了解男孩独有的Y染色体的秘密
  男孩有他独特的生理特点和发育特点,我们只有了解了关于Y染色体、睾丸素、男性大脑结构等相关知识,才不会对男孩的英雄情结、精力旺盛、喜欢打斗、喜欢探索等问题感到不解,也才更不会因此而朝男孩吼叫。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秘男孩一生的成长吧!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存在于分裂间期细胞的细胞核内。人体的每个细胞内都有23对,也就是46条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男孩与女孩的常染色体都是一样的,但是性染色体却不同,正是性染色体决定了孩子的性别。  性染色体分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男孩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而女孩的则是XX。也就是说,Y染色体决定了孩子的性别为男性,而Y染色体是男孩独有的染色体,它不仅仅代表着孩子的性别,还揭示出男孩独有的秘密。  根据研究表明,Y染色体上的基因只能由亲代中的雄性传递给子代中的雄性,也就是由父亲传递给儿子,并且传男不传女。因此,在一个家族里,所有男性的Y染色体都是一样的。由此看来,Y染色体不但是延续家族命脉的代表,更如同一个族谱,可以分辨不同的族群。  而Y染色体的这个特点,对我们做妈妈的,有什么启示呢?这个启示应该是,我们在教育这个带有Y染体色的男孩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个男孩绝对不是我们个人的儿子,而是一个家族的希望。那么,我们就要通过良好的教育,让男孩用他的Y染色把他所具备的优良的品质特性代代相传。   通过“生长基因”鼓励男孩自强不息  根据英国一项统计数据显示,男人的平均身高在174.4厘米,而女人的平均身高则是162.2厘米。也就是说,男人的平均身高要比女人高12厘米左右,而生物学家通过研究发现:Y染色体上包含着增加身高的“生长基因”。  我们通常用“顶天立地”来形容男性,这是不是与Y染色体上的“生长基因”有一定关联呢?我们更愿意理解为,因为男孩注定比女孩高大,所以要承载起更多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   帮男孩提高抗病能力  科学研究发现,到目前为止,能够保证?疫系统正常发挥作用的基因全部是X染色体,由于男孩比女孩少一条X染色体,相比之下,男孩的免疫能力就弱一些,患传染病的几率就高一些。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就要帮男孩提高抗病能力,平时让他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多参加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这一系列措施,都可以弥补男孩少一条X染色体的不足。   理解男孩的脆弱  我们在生活中不难发现,无论是男孩还是男人总有特别脆弱的一面。大量科学研究表明,Y染色体在长达约3亿年的进化中一直在变小,所含基因也在减少,所以被认为是非常脆弱的染色体。那么,男孩比较容易受到伤害,看上去也有不同程度的恋母情结。因此,男孩特别需要得到母亲的照顾和关怀。  所以,我们除了让男孩吃饱穿暖之外,一定要重视他的精神需要,多与他保持良好的沟通,多关心他、理解他,让脆弱的Y染色体感受到爱和温暖而不再脆弱。   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  Y染色体既然决定了孩子的性别,那么,我们就要通过教育让男孩对自己的性别有所认识。其实,男孩在18个月大的时候就知道了自己的性别,他能通过观察周围人的发型、外观、长相等特点分辨他人的性别。而我们要做的是,不要把男孩当女孩养。比如,不要给他穿裙子、扎辫子、涂口红,在穿戴打扮上一定要像个男孩。另外,我们要让他玩坦克、手枪等带有男性化的玩具,而不是布娃娃或者毛毛熊等东西。  在教育方式上,我们不要过度保护男孩,而是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鼓励他去探索、去冒险。这样,男孩在成长过程中,就自然会让Y染色体发挥作用。
第20招睾丸素影响男孩整个生命历程
  睾丸素又称睾酮,是一种由男性的睾丸或女性的卵巢以及肾上腺分泌的荷尔蒙,也被俗称为“雄性激素”。它具有维持骨质密度、维持肌肉强度、提神醒脑、提升体能等作用。它虽然不是男性独有的激素,但却是男孩表现出雄性特征的重要激素。  一位生物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他给一只瘦弱、胆小的猴子注射了一小滴睾丸素,想看看这只猴子的反应。没想到,这只弱小的猴子竟然跑去向猴王挑战,要与之决斗以争夺王位。这种情景在猴群中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只有那些身体强健的猴子才有可能战胜老猴王,成为新猴王。  但是,这只被注射了睾丸素的小猴子,面对健壮魁梧的猴王竟然毫不畏惧,更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它居然在决斗中取得了胜利,并顺利当上了新猴王。  不过,一段时间之后,小猴子体内的睾丸素慢慢失去了作用,它又变回了那个瘦弱、胆小的猴子,也很快被赶下了王位。  通过这个试验,生物学家得出了一个结论:睾丸素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  的确,正是因为睾丸素在发挥作用,所以男孩总是活泼好动、喜好竞争、敢于冒险,而且,睾丸素会促使男孩渴望成为最强壮、最勇敢、最坚强的男子汉。所以,睾丸素对男孩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睾丸素在男孩体内的变化  当男孩在妈妈肚子里时,他体内的睾丸素就开始形成了,于是男性特征也开始显现;男孩出生后,他体内的睾丸素几乎相当于一个12岁男孩体内的睾丸素含量,睾丸素开始促进男孩的身体发育;男孩出生数月后,睾丸素含量又会下降到出生时的1/15。在男孩蹒跚学步的整个阶段内,睾丸素含量都会比较低。因此,学习走路的男孩在行为上与女孩表现得很相似。  男孩4岁时,他体内的睾丸素会激增至之前的两倍;5岁时,男孩受睾丸素的影响,会对打斗行为、冒险行为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男孩11~13岁这个阶段,睾丸素含量再次急剧上升,达到蹒跚学步时的8倍,此时,男孩的身高会猛增,并长出胡须和喉结,声音会变粗,男性特征越来越明显;13?左右,男孩的睾丸素含量会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孕酮低是不是男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