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和钻石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哪个更具有价值

水和钻石的价值哪个大?_百度知道
水和钻石的价值哪个大?
如果是根据经济学原理呢?
我有更好的答案
经济学是研究供给与需求的理论,认为一切商品的价格是有供求关系决定的。也就是说如果很多人需求水
而水很少,而又没有其他的替代品 则水的价值完全可以超过钻石,价格上也是可以超过的。举个例子,沙漠里,一群富翁要渴死了
是一滴水重要还是一颗钻石重要
采纳率:19%
依据经济学,物以稀为贵,大部分地区还是钻石贵的
当然是水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钻石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水为什么远比钻石便宜
我的图书馆
水为什么远比钻石便宜
水为什么远比钻石便宜欧阳君山&水之所以不值钱,不是因为水不稀缺,而是因为人类抢夺了本不属于自己和当前的水份额,以至于根本不需要付钱,甚至被人类大肆浪费和污染——“爷卖崽田心不疼”嘛!——题记&按:当前,低碳经济正成为全球潮流。可什么是低碳经济呢?恐怕还没有谁说得清。自从英国政府2003在《我们的能源未来——创造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以来,全球社会有许多思考和探讨,众声喧哗,但在基本理论层面,真知灼见极其稀罕。让人想起《圣约·旧约·创世记》上一句话:“神说:要有光。”今日世界的最大麻烦就是没有智慧之光!&因工作偶然介入低碳话题,三五回合下来,指向的还是那三个字:“注目礼”!现分几篇短文,呈现对低碳经济的基本思考,供方家参考批评,亦欢迎纸媒连载或刊发:&1.低碳经济无关气候变化(《凤凰周刊》首发)2.水为什么远比钻石便宜(《法人》杂志首发)3.“公地悲剧”是怎样一个扯谈(待发)4.自由为什么须在宝盖之下(待发)5.低碳经济呼唤并塑造“世界政府”(待发)6.“碳配额”:谁是价值最大的人(待发)7.“碳通宝”如何可能(待发)8.“天”是什么意思(待发)&可以说,思考是突破性的,结论是颠覆性的。不只是开宗明义:即便没有气候变化,人类也需要走低碳道路。更重要的是,从经济学入手,为一系列基本问题作出澄清,如颠覆长期以来纠缠不清的所谓“价值悖论”,化解长久以来老生常谈的所谓“公地悲剧”,同时也对自由、价值和天这样的古老问题作出全新思考,再次强力表明:人类不只是要重思经济学,而且要以重思经济学为切入,重思整个哲学社会科学!也再次有力印证一鲜明论断:&(链接)&本文颠覆了经济思想史上长期以来纠缠不清的所谓“价值悖论”——亦称“钻石和水的悖论”,对既有经济学最基础概念之一的稀缺性提出颠覆性思考:不是水比钻石不稀缺,而是钻石远不如水的昂贵!目前的稀缺性概念是完全人类自我中心的,不只是狭隘,近乎胡说八道。&不断有人或好奇或怀疑或发刁,一些甚至饱含势利和傲慢:注目礼思想咋就颠覆了西方经济学?无论是需求的概念,还是稀缺性的概念,抑或价值的概念也包括均衡、产权、有限理性甚至“看不见的手”等其他基本概念,注目礼思想都有突破和颠覆,一锅端,一锅煮。但理论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因为目前还有一个基本“概念”没有颠覆,那就是——&我们不少人的不懂装懂!&相关阅读:(链接)===============================================水为什么远比钻石便宜&在刚闭幕的两会上,“低碳经济”无疑是个热门词。可什么是低碳经济呢?目下似乎还没有人能说清。但至少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低碳经济使空气变得有市有价,具体表现当然就是二氧化碳的交易。&从这一点切入或许能揭示低碳经济的本质所在。长期以来,空气虽然人人必需,人不呼吸,3—5分钟就会昏迷,10分钟就可能呜呼,但呼吸空气一向免费。即是说,虽然空气是个宝,但实际上是根草,一文不值。价格与价值何以偏离如此宵壤?&这不是开玩笑,而是写入经济思想史的一个公案——“价值悖论”,也称为“钻石与水的悖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就已关注到:“没什么东西比水更有用;能用它交换的货物却非常有限;很少的东西就可以换到水……相反,钻石没有什么用处,但可以用它换来大量的货品。”&原因何在?斯密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钻石的使用价值小,但交换价值大;水的使用价值大,但交换价值小。似乎无济于事,斯密又进一步研究了交换价值,提出生产成本决定交换价值,要获得钻石,需大量投入;而得到水,不费吹灰之力。&似乎有济于事,但问题是:所有稀缺性资源的价格都高,但并一定都生产成本高。后来的大卫·李嘉图推进一步,提出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前提,而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其交换价值之所以高,会因为两点:一是该商品的稀缺性,由于数量一定,劳动在成本中不构成大的作用,如黄金交换价值高,并不一定就是劳动含量怎么高;一是该商品所需要的劳动量高,所以交换价值高,一般商品即属此列。&李嘉图的说法具有相当的解释力,稀缺性的说法更成为流行。但并非没有不同意见,比如边际效用学派的重要奠基人卡尔·门格尔就指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不过价值的不同形态,区别只在于:使用价值是直接用途上具有价值意义,交换价值是间接意义上具有价值意义。&边际效应论认为,决定商品价格的不是该商品的总价值,而是其边际价值。拿钻石与水的悖论来讲,尽管水的总效用大于钻石的总效用,但钻石的边际效用却比水更大。如喝水,最初的几滴水有“救命”意义,但最后一杯水,就无用甚至有害了,这就是水的边际效用低。但钻石不一样,尽管最初没有救命意义,但由于稀缺,最后怎么也不至于没人要。&边际效应解释令人耳目一新,堪称反弹琵琶,最明显就表现在,门格尔认为是钻石有价值在先,人们大量投入成本去采掘在后;而不是之前所说的投入大量生产成本在先,钻石有价值在后。门格尔可能自认为超越了李嘉图,但其实只是幻觉,边际效应论最终还是逃不过稀缺性的魔咒,门格尔不过换了说法,有点像语言游戏。&按某些看法,钻石与水的悖论一直困扰18世纪和19世纪的经济学家,最终被马歇尔摆平。马歇尔的确很高明,抓住了互动,提出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具体讲,无论水多么重要,倘若供给充足,价格就低,甚至免费;钻石尽管不那么重要,但需求旺盛,而供给不足,价格就高,甚至奇贵。但显而易见,马歇尔仍没有摆脱稀缺性。&总的看,目前对价值悖论的解释都没有摆脱稀缺性。相应的,这也是对空气为什么不值钱的流行解释:虽然极其重要,但由于不稀缺,所以空气不值钱,大家免费呼吸。&这属于典型的似是而非!Windows也就是微软公司的“视窗”软件稀缺吗?一点也不稀缺,就微软公司而言,它几乎可以无限复制,甚至使Windows像洪水一样泛滥全世界,可Windows为什么还价格昂贵?&从产权的角度讲,同为不稀缺,Windows之所以价格昂贵,是因为它是一个有主之物,存在产权人;空气之所以不值钱,是因为它是一个无主之物,没有产权人,不是谁的空气,所以不值钱,乃至被严重污染,以至于变化气候的程度。任何东西要有价格,都需要有人把之作为自己的利益,要不然,再宝贵也难逃被糟塌的命运。空气、水、阳光乃至整个天下,其实都是需要有产权人的。既有经济学的产权概念仍不够清晰和彻底。&不仅产权概念存在问题,既有经济学所谈论的稀缺性也不够清晰和彻底。只考虑到人对空气或水的需求,没有考虑别的生物对空气或水的需求,更没有考虑整个生物圈对空气或水的需求,甚至也没有考虑下一代人对空气或水的需求。&钻石真的稀缺吗?蟋蟀不需要,老虎不需要,鳄鱼不需要,北极熊不需要,萝卜更不需要,整个生物圈别的生物都不需要,只有人而且是极其少数的一部分人需要,怎么能说钻石稀缺呢?不只是钻石,金银铜铁都不稀缺,就是全没有,也谈不上稀缺,因为除人之外的其他生物并不直接需求。&而水或空气呢?蟋蟀需要,老虎需要,鳄鱼需要,北极熊不需要,萝卜需要,全部生物圈的生物几乎都需要,而且全部生物的下一代也还都需要,怎么能免费呢?应该囤积居奇!&这就是钻石与水的悖论之所以发生,不是水不稀缺,而是因为人类抢夺了本不属于自己和当前的水份额,从而导致水的交换价值严重低估,以至低于根本就没什么使用价值的钻石。同样道理,空气之所以不值钱,不是因为空气不稀缺,而是因为人类抢夺了本不属于自己和当前的空气份额,以至于根本不需要付钱,甚至被人类大肆浪费和污染——“爷卖崽田心不疼”嘛!&整个大自然或地球都同样如此,并非不是个宝,之所以被当草,是因为人类抢夺了本不属于自己和当前的地球额度。抢夺确实是疯狂的,仅仅从“碳足迹”——即碳消耗量——来看,地球就已严重短缺,比如2004年美国人均CO2排放量20.6吨,如果人人都做美国人,当年全球排放的CO2当量在1320亿吨,相当于多少个地球的大气呢?区区9个,短缺8个。茫茫宇宙,方圆数十光年,目前只发现一个地球,往哪找去?&说到这,回应一下低碳经济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虽然主要因气候变化而生,但低碳经济并不单纯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即便没有气候变化,也即便某一天气候变化危机完全化解,低碳经济也依然会存在并发展,它实质上是关于大自然总体价值的经济。&价值是经济学最最基础的概念,没有价值,就无所谓经济,更无所谓经济学。所谓低碳经济,其实是对价值进行了重新定义,它发现了真正的价值,那就是大自然;也可以说,低碳经济就是为大自然所自动提供的产品与服务付费的经济。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趣味科普【经济学】一瓶水会比一颗钻石的价值更高吗 _酷玩_播视网
 搜索
 上传
 登录
分类
点击按住视频可以拖动
视频简介:
【经济学】一瓶水会比一颗钻石的价值更高吗@lawyerlulu字幕组
&分享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视频地址 :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flash地址 :
html代码 :
趣味科普【经济学】一瓶水会比一颗钻石的价值更高吗
相关视频推荐
专题推荐区
大家坐下唠唠嗑~
沙发空缺中,欢迎您对本视频评论!
沙发空缺中,欢迎您对本视频评论!
炫出最酷的你
扫描二维码了解更多酷玩资讯
酷玩排行榜苹果/安卓/wp
积分 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 积分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显身卡下一级可获得
权限: 自定义头衔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开心签到天数: 46 天连续签到: 1 天[LV.5]常住居民I
仅仅因为水的用途比钻石的用途大就能断定水的总效用比钻石的总效用大么?效用不就是人的心里满足程度么,从这个层次上来说,不应该是钻石能给人带来的心理满足程度大么。
发表于19楼
同意一半。
水的用处大,是对于把水作为一个整体而言。就一定时间、一定地点,一定数量的水而言,它的用途就没那么大,而我们每个人,总是生活中这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下。例如,我们现在通常有很多水可用,它可以让你满足各种需要,可能排名第一位的是解渴,第二位是给宠物喝,第三位是浇花。此时,假如你有三单位水可以让你满足上述需要,那么,水对你而言,其价值就相当于浇花给你带来的满足,不会比这更高。这就是水对 ...
其实,并不真正存在“钻石与水悖论”,所谓“悖论”,完全是亚当斯密以及其他古典经济学家推理错误的结果。因而,用效用解释价值这条路并非不通,而是他们没有认识到,真正决定一物之价值的,不是作为“钻石”或“水”的整体给人们带来的效用,而是它们的“边际效用”。
就每个人的行为而言,人们从来不必关心,作为整体的水与作为整体的钻石,谁的效用大谁的效用小的问题。这不是他们行为时所面对的选择。真正的问题是:每个 ...
所谓“钻石与水悖论”或“价值悖论”正是困扰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斯密在《国富论》中的表述是这样:没什么东西比水更有用;能用它交换的货物却非常有限;很少的东西就可以换到水。相反,钻石没有什么用处,但可以用它换来大量的货品。
对此问题,他的解决办法是这样:即价值二分法。一种称作使用价值(value in use),另一种被称作交换价值(value in exchange)。使用价值很高的东西可能交换价值很低甚至 ...
水和钻石不是一个层次的需要。水是基本需求,是第一位的,当水不能满足需要时,人就会不讲代价地去寻求,这时钻石就难有水的价值大了。当水满足需求以后,人就开始追寻更高层次的需求,这时,钻石的价值就会超过水的价值。
总之,价值来自需求。
观点有启发
总评分:&论坛币 + 5&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 |主题: 517, 订阅: 8
有道理,水与砖石那个效用大,需要一定条件下比较
水和钻石不是一个层次的需要。水是基本需求,是第一位的,当水不能满足需要时,人就会不讲代价地去寻求,这时钻石就难有水的价值大了。当水满足需求以后,人就开始追寻更高层次的需求,这时,钻石的价值就会超过水的价值。
总之,价值来自需求。
热心帮助其他会员
总评分:&经验 + 60&
论坛币 + 20&
热心指数 + 2&
对沙漠中一个即将渴死的人来说,一杯水或许远比一颗钻石价值更大,你说谁给他带来的“心理满足程度”大?倘若这个人此时还在乎“心理满足”的话。
效用这一概念,不是仅指“心理满足程度”。如果一个物品没有什么实际用途,那么它所能仅仅给人带来的“心理满足程度”也就无关紧要。
分析的有道理
总评分:&经验 + 60&
论坛币 + 20&
热心指数 + 2&
feig 发表于
水和钻石不是一个层次的需要。水是基本需求,是第一位的,当水不能满足需要时,人就会不讲代价地去寻求,这 ...是的~从需求层次上讲是这样的,而微观经济学上从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上来解释,有些牵强了
lwzxy 发表于
对沙漠中一个即将渴死的人来说,一杯水或许远比一颗钻石价值更大,你说谁给他带来的“心理满足程度”大?倘 ...对于沙漠中的人来说水的用途确实是比钻石大,那是因为除了水其他的对他来说都无关紧要,但这也仅是一种特殊情况…钻石的实际用途度对大多数人来说微乎其微,但他由价格所反映出来的价值和水比却大的惊人不是么
木八刀 发表于
对于沙漠中的人来说水的用途确实是比钻石大,那是因为除了水其他的对他来说都无关紧要,但这也仅是一种特 ...所谓“钻石与水悖论”或“价值悖论”正是困扰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斯密在《国富论》中的表述是这样:没什么东西比水更有用;能用它交换的货物却非常有限;很少的东西就可以换到水。相反,钻石没有什么用处,但可以用它换来大量的货品。
对此问题,他的解决办法是这样:即价值二分法。一种称作使用价值(value in use),另一种被称作交换价值(value in exchange)。使用价值很高的东西可能交换价值很低甚至没有交换价值;反之,交换价值很高的东西可能使用价值很低甚至没有使用价值(The things which have the greatest value in use have frequently little or
and on the contrary, those which have the greatest value in exchange have frequently little or no value in use)。
接着,他进一步解释道,交换价值由劳动决定:对于一个想要获取这样东西的人来说,事物的真正价格,在于获取过程中所要付出的劳动和努力(The real price of every thing, what every thing really costs to the man who wants to acquire it, is the toil and trouble of acquiring it)。
这即是亚当•斯密用以解决这个悖论的理论——劳动价值论(labor theory of value)。按照现代观点,我们已经知道这是个错误的理论。但在当时,这个试图解决“价值悖论”的错误被后来的李嘉图以及马克思继承,最终造成严重的后果。
这个理论是马克思理论成立的基石。在这个基石的基础上,马克思得出了合乎逻辑的结果:实行全盘的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
分析的有道理
观点有启发
总评分:&论坛币 + 71&
学术水平 + 14&
热心指数 + 15&
信用等级 + 10&
lwzxy 发表于
所谓“钻石与水悖论”或“价值悖论”正是困扰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斯密在《国富论》中 ...确实也是这样,使用价值和它的总价值并不等价,在钻石和水的问题上,钻石的交换价值远远大于水的交换价值,因此钻石的总价值反映在价格上才远大于水~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如果说水的总效用比钻石的总效用大,那就仅仅是从水的使用价值上来谈的罢了
木八刀 发表于
确实也是这样,使用价值和它的总价值并不等价,在钻石和水的问题上,钻石的交换价值远远大于水的交换价值 ...其实,并不真正存在“钻石与水悖论”,所谓“悖论”,完全是亚当斯密以及其他古典经济学家推理错误的结果。因而,用效用解释价值这条路并非不通,而是他们没有认识到,真正决定一物之价值的,不是作为“钻石”或“水”的整体给人们带来的效用,而是它们的“边际效用”。
就每个人的行为而言,人们从来不必关心,作为整体的水与作为整体的钻石,谁的效用大谁的效用小的问题。这不是他们行为时所面对的选择。真正的问题是:每个人,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点,对一定量的钻石与水,谁的效用对他而言更大?这才是作为行为人所面对的问题。
一般来说,每个人在特定的时点会有大量的水可用,因而,再增加一单位水对其而言的效用很小,相反,由于钻石的稀少性,再增加一单位钻石则会给其带来更大的效用。简而言之,钻石的边际效用远大于水。
但是,如前面我提到的例子,一个人倘若身处沙漠,饥渴难耐,那么,对这个人而言,手上的一颗钻石的效用甚至可能远远不及一杯水给它带来的效用。此时,一杯水的价值高于一颗钻石,完全合情合理。
现在,我们可能怀疑亚当斯密怎么会没有想到这一点,其实,现在很多看来很显然的理论,都是前人费十年、甚至百年才取得的成果。所谓“边际革命”的重大意义就在于此。不过,话说回来,现代不是也有很多人对此问题还困惑不解么?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钻石为什么比水贵?经济学这样解释它们的悖论钻石为什么比水贵?经济学这样解释它们的悖论财经报道百家号八十年代初期刚到比利时读书时,微观经济学是必修课。记得教科书上有一道问答题:钻石和水哪个更贵?出国前读过许多政治经济学的书籍,觉得这样的问题很奇怪,当然是钻石贵。可是书上的答案却说,这是个不明确的问题,很难笼统地说哪个更贵。这就是经济学上著名的钻石与水的例子。历史上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产品的价格,即市场上的交换价值,反映它对消费者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高,交换价值也高,于是卖得贵,反之亦然。听起来这是很有道理的,但钻石与水的例子却使得这一解释陷入悖论。人可以没有钻石,但不能没有水,水的使用价值显然高于钻石;戴在手指上的钻石并不像水那样不可或缺,但它的交换价值远高于水。包括亚当·斯密(AdamSmith)和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在内的经济学家们都没有能够圆满地解释上述悖论。劳动价值论为了说明价格是如何被确定的,近代经济学家转为考虑生产成本对价格的作用。他们发现交换价值与商品的生产要素有关,即劳动力和资本。由于资本也是固化的劳动力,所以价格最终由生产商品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就是劳动价值论。按照这个理论,钻石比水贵是因为生产它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长,因而生产成本高。但是问题来了,在沙漠里,当生命因为没有水而受到威胁时,哪个更贵呢?显然不应该是钻石。所以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格的说法还是没有圆满地说明钻石和水的悖论。劳动价值论于是解释说,需求和供给对价格也有影响,因此价格会围绕价值浮动,但这种浮动是暂时的,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价值。问题是这个解释过于勉强。浮动可以在很长的时间内发生,其范围也往往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价格背离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的例子举不胜举。建造房屋的成本在短期内变化不大,但房价却可能因为一条新建的地铁或公路、或者成立开发新区的消息大幅上扬。以国际原油市场价格为例,1999年在伊朗增加原油产量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双重因素下,原油价格降至每桶16美元,2000年以后需求的增长使原油价格持续上升,至2008年突破每桶100美元,并在2008年7月由于伊朗导弹测试事件达到创纪录的147.27美元。此后美国次贷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震荡,使油价在短短的4个月下降了100美元左右。近几年,由于美国页岩油的开发、石油输出国维持产量以及世界经济低迷,油价一直处在较低水平(见下图)。毫无疑问,生产石油的劳动成本在这几十年里不可能以同样剧烈的方式变动。因此用价格“暂时”偏离劳动成本来解释价格的变化难以令人信服。边际使用价值论价格是怎么决定的?一个不正确或有缺陷的理论会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除非卫道士阻止。历史上人们曾经相信托勒密的地心说,甚至天主教会也把它视为不能挑战的“正统”理论。为了解释某些行星的逆行现象,托勒密提出了本轮的理论,即这些星体除了绕地轨道外,还会沿著一些小轨道运转。但是后来人们发现解释天体运动时需要增加的本轮越来越多,系统越来越复杂,地心说因此逐步受到怀疑,代之以起的日心说最终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劳动价值理论认为价格是由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但是“浮动说”(即价格围绕价值浮动)却无法说明价格在变动很小的时间和空间里的剧烈动荡。这个理论完全解释不了钻石和水的悖论,于是它只有被摈弃的命运。十八世纪后期经济学家们为了解决上述难题,转向边际使用价值理论。他们提出决定价格的不是产品总的使用价值,而是最后一个单位产品的使用价值,即边际使用价值。例如,水对任何生命都很重要,但在水源相对丰裕的时候,最后一杯水的使用价值就很低。干旱的沙漠没有水,一杯水的使用价值就很高。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透彻地论述了这一边际原理,详细阐明了需求和供给对价格的同时作用。既然价格涉及到供求两个方面,只强调一个方面便是片面的。马歇尔指出,价格既反映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边际使用价值,也反映了生产者的边际成本。这就圆满地解释了钻石与水的难题。水之所以便宜是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水的边际使用价值和边际生产成本都很低,钻石之所以昂贵是因为其边际使用价值和边际生产成本均很高。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阐述了需求和供给对价格的共同作用,这一作用通过著名的供求曲线清楚地表示出来。在图1中,横轴表示消费者购买的产品数量,纵轴表示价格。图1显然,价格越高,买的数量越少,价格越低,买的数量越多。所以需求曲线(图中的红线)斜率为负。另一方面,价格越低,愿意生产产品的人越少,价格高了,产品供应就会增加,所以供给曲线(图中的蓝线)斜率为正。当最后一位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和最后一位生产者的生产成本相等(即最后一个产品的边际使用价值和边际生产成本相等)时,需求和供给的平衡就达到了。这时两条曲线相交点的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为P*和O*,这就是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供应。这一模型还解释了需求和供给变化对均衡价格的影响。图2表示需求不变,供给增加(即红线不变,蓝线向右移动)时,均衡价格从P1下降到P2。一个产品供应增加,价格自然下跌。图2图3表示供给不变,需求增加(即蓝线不变,红线向上移动)时,均衡价格从P1上升到P2。一个产品买的人多了,价格就会上涨。图3作者简介萧柏春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管理科学博士,现任美国高校商学院管理系主任,终身教授。毕业于常春藤名校,世界最佳商学院之一的沃顿商学院。担任国内多家著名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客座教授,并成为美国富布莱特基金会高级访问学者。从事收益管理,服务业的供应链和物流,运筹优化理论等多个领域的研究20余年。为多家公司提供企业运营管理咨询,在管理科学领域有着丰富的学术和业界经验。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财经报道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股市是中国经济的反向晴雨表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钻石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