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有什么节日和风俗一共有多少个节日

汉族的主要传统节日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汉族的主要传统节日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还剩2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56个民族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成立后,经中央政府调查统计正式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其他为未识别民族
据2010年主要数据:其中人口比重最大,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1%左右。其它55个民族总人口偏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9%左右,故称其为。
未识别民族人口为640101人。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人口超过1600万(2000年)
;最少的是,人口不足3000人(2000年)
(未包括中印争议的60万珞巴族人
56个民族基本概括
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的古代起,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中华大地上,共同为和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贡献自己的才智。
据中国政府考察统计正式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其他为未识别的民族
据主要数据:人口比重最大,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1%左右,其它55个民族总人口偏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9%左右,故称其为。
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人口超过1600万(2000年)
;最少的是,人口不足3000人(2000年)
(未包括中印争议的60万珞巴族人
(未识别民族主词条:)
中国主体民族——汉族
中华56个民族服饰(漫画)全集(组图)
1999年 56个民族的邮票
56个民族各民族拼音表
56个民族拼音表(按拼音顺序排列)民族
ā chāng zú
è wēn kè zú
lì sù zú
gāo shān zú
luò bā zú
tǎ jí kè zú
bǎo ān zú
gě lǎo zú
tǎ tǎ ěr zú
bù lǎng zú
hā ní zú
máo nán zú
tǔ jiā zú
bù yī zú
hā sà kè zú
mén bā zú
cháo xiǎn zú
měng gǔ zú
dá wò ěr zú
hè zhé zú
wéi wú ěr zú
mù lǎo zú
wū zī bié kè zú
dé áng zú
jī nuò zú
nà xī zú
xī bó zu
dōng xiāng zú
jǐng pō zú
pǔ mǐ zú
dú lóng zú
kē ěr kè zī zú
qiāng zú
yù gù zú
é luó sī zú
lā hù zú
sā lā zú
è lún chūn zu
zhuàng zú
(表格内容来源
56个民族分布特点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中国各民族分布图
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有汉族居住。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间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省,有25个民族。
56个民族地理资源
中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据《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载,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中国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草原面积占全国的75%,中国著名的5大天然牧区,都在少数民族地区;森林面积占全国的43.9%;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55.9%;水力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65.9%。此外,还有大量的矿藏资源,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
56个民族各民族人口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了宽于汉族的生育政策。
为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国家有关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的精神,制定了该地区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政策,但其政策宽于汉族的生育政策。这使得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全国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中国少数民族:日为3532万人,日为4000万人,日为6724万人,日为9120万人,日为10643万人。
据2000年统计,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12.9533亿人。其中汉族115940万人,占91.59%;少数民族10643万占8.41%(同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11692万人,增长了11.22%;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523万人,增长了16.70%)。
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
各民族人口数据表(2010年)民族总人口男性人口男性比重(%)女性人口女性比重(%)男女性别比(%)
合计1,332,810,869682,329,10451.19650,481,76548.81104.90汉族1,220,844,520625,032,84851.20595,811,67248.80104.90壮族16,926,3818,689,48851.348,236,89348.66105.49回族10,586,0875,373,74150.765,212,34649.24103.10满族10,387,9585,401,81252.004,986,14648.00108.34维吾尔族10,069,3465,097,59450.624,971,75249.38102.53苗族9,426,0074,870,32851.674,555,67948.33106.91彝族8,714,3934,456,38251.144,258,01148.86104.66土家族8,353,9124,307,26051.564,046,65248.44106.44藏族6,282,1873,155,62550.233,126,56249.77100.93蒙古族5,981,8402,999,52050.142,982,32049.86100.58侗族2,879,9741,511,95952.501,368,01547.50110.52布依族2,870,0341,455,72050.721,414,31449.28102.93瑶族2,796,0031,458,84252.181,337,16147.82109.10白族1,933,510978,99850.63954,51249.37102.57朝鲜族1,830,929910,53549.73920,39450.2798.93哈尼族1,660,932863,37051.98797,56248.02108.25黎族1,463,064756,99251.74706,07248.26107.21哈萨克族1,462,588747,36851.10715,22048.90104.49傣族1,261,311625,17649.57636,13550.4398.28畲族708,651383,21354.08325,43845.92117.75傈僳族702,839355,37450.56347,46549.44102.28东乡族621,500317,49051.08304,01048.92104.43仡佬族550,746289,36952.54261,37747.46110.71拉祜族485,966247,66750.96238,29949.04103.93佤族429,709216,43950.37213,27049.63101.49水族411,847213,64451.87198,20348.13107.79纳西族326,295162,63549.84163,66050.1699.37羌族309,576156,53950.57153,03749.43102.29土族289,565148,05551.13141,51048.87104.63仫佬族216,257110,51651.10105,74148.90104.52锡伯族190,48199,57152.2790,91047.73109.53柯尔克孜族186,70894,64550.6992,06349.31102.80景颇族147,82871,31848.2476,51051.7693.21达斡尔族131,99264,86649.1467,12650.8696.63撒拉族130,60766,28150.7564,32649.25103.04布朗族119,63961,23051.1858,40948.82104.83毛南族101,19252,83652.2148,35647.79109.26塔吉克族51,06926,11251.1324,95748.87104.63普米族42,86121,43350.0121,42849.99100.02阿昌族39,55519,75149.9319,80450.0799.73怒族37,52318,90750.3918,61649.61101.56鄂温克族30,87514,66847.5116,20752.4990.50京族28,19914,41651.1213,78348.88104.59基诺族23,14311,74450.7511,39949.25103.03德昂族20,55610,03948.8410,51751.1695.45保安族20,07410,01649.9010,05850.1099.58俄罗斯族15,3937,28447.328,10952.6889.83裕固族14,3787,32550.957,05349.05103.86乌孜别克族10,5695,67353.684,89646.32115.87门巴族10,5615,26149.825,30050.1899.26鄂伦春族8,6594,03346.584,62653.4287.18独龙族6,9303,34948.333,58151.6793.52赫哲族5,3542,65149.512,70350.4998.08高山族4,0092,02950.611,98049.39102.47珞巴族3,6821,80348.971,87951.0395.96塔塔尔族3,5561,89953.401,65746.60114.60未识别民族640,101334,90852.32305,19347.68109.74入籍外国人1,44855738.4789161.5362.51(各民族男女人口数据来源:
56个民族各民族介绍
56个民族汉族
,全称大汉民族。
原名,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上古时期和部落的后裔,。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而得名,汉朝以前称“”或“”。还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截止2009年,汉族人口约为1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分布于世界各地。在中国大陆,汉族占总人口的92%;在,汉族占总人口的98%;在和,汉族分别占总人口的95%和97%。除中国两岸三地外,汉族在东南亚、北美洲和西欧也有较多分布。汉族民族服饰为。
56个民族壮族
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
壮族的先民是属古代群,与、有血缘递承关系,是岭南的土著民族。
有“布壮”、“”、“”、“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后来改为“壮族”。与南京的、成都的、苏州的并称“”。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牛魂、等等。壮族先民古骆越人曾创造过真正的文字,古骆越文字文物广泛分布于骆越故地并且质料多种多样,发现地点多为古祭祀遗址。百越文自秦朝书同文后已失传;古壮字为汉字边旁组合成的方块古壮字,现代壮文为拉丁壮字。壮族传统服饰为。
56个民族满族
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以辽宁省最多。
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居第二位。前身为女真族,汉-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读音“莫吉”),隋-唐称“黑水靺鞨”,辽-金时期称“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清朝以后,“女真”称为“满洲”,1911年后,改称满族。1115年,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国。明朝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新宾县二道河子畔的赫图阿拉城称汗建国,国号为“大金”,史称后金。 1644年满洲人入主中原,建立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清朝。清朝的建立,奠定了中国日后版图的基础。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是满族“族庆”之日。1989年10月,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
56个民族回族
是回民族的简称。
十三世纪,大批从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又叫)、、等。开斋节(也叫),又称大开斋,每年即9月为,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56个民族苗族
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
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最为隆重。
56个民族维吾尔族
“维吾尔”是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
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一带,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游牧过生活的“”。融合了汉人以及后来迁来的、、繁衍发展而形成了维吾尔族。维吾尔族的节日大都来源于伊斯兰教,是用来计算的。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有(即)、(即)和。前两个源于伊斯兰教,日期是按回历计算的,每年都在移动,因此有时是在冬季,有时则是在夏天或其它季节。
56个民族土家族
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
湖北省、贵州省以及四川省(属于重庆市)。土家族自称“”(意为本地人),有自己的语言。大多数人通汉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届时要吃。吃粽子。打粑粑,土家族过去迷信鬼神,崇拜祖先,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
56个民族彝族
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彝族自称繁多,因地而异,有“”、“密撒”、“”、“”、“阿细”等。建国后,以“彝”作为统一的民族名称。彝族过去崇拜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民间传统节日很多,主要节日有、及区域性的节日和祭祀活动,十月年是彝族的传统年,多在农历十月上旬择吉日举行。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56个民族蒙古族
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
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56个民族藏族
是汉语的称谓。
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即。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
56个民族布依族
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
布依族内部自称高度统一,因为是人后裔,所以布依族绝大部分都以“布依(布越)”自称。“布”是“人、民族”之意,“依”即“越”,是布依族族名专称。“布依”就是“依人(越人)”的意思;解放前,布依人被汉族称为“”、“”、“”、“土边”、“”、“绕家”等。1953年,贵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上层知识分子经过协商,一致要求统一用本民族共同自称“Buxqyaix”的音译“布依”作为本民族的名称,真正体现了“名从主人”的原则。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等,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
56个民族侗族
来源于秦汉时期的“”。
魏晋以后,这些部落被泛称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现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等地。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侗族传统节日各地日期不一,节日饮食常和宴客活动联系在一起,主要节日有、、、、等。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水牛王”。
56个民族瑶族
是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
瑶族人自称“”、“”、“”、“拉珈”、“炳多优”等,因经济生活、居住地区和服饰的不同,又有30多种称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瑶族。瑶族除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外,还有大大小小自己特有的传统节日30多个,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有、仁王节、。农历十月十六日的盘王节,是瑶族最为隆重的节日,它是瑶族人民纪念祖先的盛大传统节庆。
56个民族朝鲜族
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
是主要聚居区。朝鲜族的先民,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逃荒进入中国东北的朝鲜人和后来沦陷时期日本从朝鲜半岛强制迁徙过来的朝鲜人政治移民。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是: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清明、端午、。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悠久,早在每年8月15日便被确定为老人节。
56个民族白族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白族自称“”、“”、“”等,汉语意为“白人”。1956年,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白族。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另外还有“火把节”(又称)等民族节日。
56个民族哈尼族
据史书记载,
与、等同源于古代的,现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哈尼族自称很多,新中国成立后,统一称为哈尼族。哈尼族信仰多神和崇拜祖先,传统节日主要有“”(10月)、“吃扎扎”(五月节)。还有火把节此外还有“”(又称“”)和两个小节日。
56个民族哈萨克族
源远流长。
西汉时,天山北部的即是哈萨克族的先民。这些东迁的牧民得名“哈萨克”,意即“避难者”或“脱离者”。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少数分布在甘肃和青海等地。哈萨克族过去信仰,公元十一世纪前后,改信伊斯兰教。主要节日有和,还有“”节。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抛撒“”、糖,迎喜事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礼俗。
56个民族黎族
聚居在海南岛等地,
据考证,黎族是由古代“”族的一支发展而来。早在四五千年前,黎族的先民们就在海南岛繁衍生息,成为该岛最早的居民。黎族自称“孝”、“”、“美孚”等。黎族名称的使用始于唐代末期,沿用至今。黎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和“”等。黎族大多数节日与汉族相同,如春节,与汉族过春节的情形基本一致。黎族特有每年农历的节日“三月三”源于黎族先人繁衍后代的一个传说。
56个民族傣族
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远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
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六月举行的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称“桑勘比迈”。届时要,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56个民族畲族
自称“”,意为住在山里的客户,传说畲族的祖籍是广东潮州。
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浙江景宁、广东汕尾深汕区、江西、安徽等省,多数与汉族杂居。日建立浙江。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重视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为祭祖日,信奉鬼神。“三月三”是,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亦称“”。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每个节日吃什么都有一定的传统习惯。
其中广东汕尾市深汕区红罗畲族村 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56个民族傈僳族
在唐代称为“”。
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地区定居下来。日,建立云南。节日:主要节日有(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中秋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56个民族仡佬族
要分布在贵州省和。其余居住在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和铜仁、毕节、安顺、黔西南等4个地区,少数散居于云南和广西。居住在贵州省的占民族总人口97%以上。仡佬族以农业为主,平坦地区多种水稻,山区旱地多种杂粮,属稻作农耕经济文化类型。有自己的语言,属。语族语支的归属,学术界尚无定论。也只有少数老人通。信奉道教,有的也信奉佛教。
56个民族东乡族
十四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的许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聚居在甘肃省境内,其中半数以上居住在甘肃。东乡族开斋节又称&&,是东乡族民间的传统节日。按伊斯兰教规定:每年九月是斋戒月份,这一月的开始和最后一天,均以见新月为准,斋期满的次日,即为节日。因此,它既是民族节日,也是宗教节日。
56个民族高山族
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
包括十多个族群。“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高山族地区森林覆盖面积大,素有“森林宝库” 的美誉。高山族的节日很多。他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56个民族拉祜族
要分布在云南省南部的澜沧、孟连、双江、勐海、西盟等县。“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因此,在历史上拉祜族被称做“猎虎的民族”。祜族传统节日有,(即春节)、火把节、和等节日。其中最隆重的节日是过拉祜年。传说拉祜族兄弟是从葫芦里走出来的。大年初一,拉祜族男女老幼都要用葫芦盛水洗手,洗去过去一年的贫困,迎来新一年的五谷丰登。
56个民族水族
自称“海水”,
意为水人。早在秦汉以前,岭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就居住着许多部落,据考水族是从其中一个叫做“”的部落发展起来的。清代人们称其为“水家苗”、“水家”,解放后正式定名为水族。水族的节日中最隆重的是()和(),端节是水族民间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端节水语叫“借端”,是水族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最初的端节在每年农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每逢亥日进行。
56个民族佤族
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
以西和怒江以东的南段。原称“卡佤族”,196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改为现称。在一年一度的“取新火节”上,佤族人都将旧火熄灭,然后由德高望重的老人用古老的钻木取火的形式燃起新火,预示新的一年吉祥安康。每年凡遇重大节日和祭祀活动,佤族都要举行“”,以此来表达渴望丰收、祈求平安的心愿。
56个民族纳西族
原游牧在青海省黄河、
的,辗转南迁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纳西族。“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丽江纳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灵,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万物皆由神灵主宰。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的“” 祭祀狮子山,就是人们敬拜自然实体的公共祭祀庆典。
56个民族羌族
现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
羌族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早在三千年前,中就有关于的记载,他们主要活动在中国的西北部和中原地区。羌族居住的山区产有世界上稀有的熊猫、飞狐、金丝猴等。农历十月初一为羌族年节。年节的宴会又称“”。年节这天全寨人到“神树林”还愿,焚柏香孝敬祖先和天神。每逢节日、婚丧、祭祀、聚会、待客或换工劳动,除饭菜丰盛外,还必备美酒。
56个民族土族
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县,
其余散居在乐部、门源和甘肃天祝等地。土族自称“蒙古勒”或“蒙古尔孔”(意为蒙古人),旧称“青海土人”,藏族称之为“”。土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和农业,尤其精于养羊。“”是土族庆祝丰收的狂欢节。土族许多节日与宗教的关系十分密切,节日期间要伴有各种祭祀活动,并备有节日食品。
56个民族仫佬族
,在他们本民族的语言中,“”一词就是“母亲”的意思。
主要聚居于广西罗城等县,仫佬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多数人通汉语和,使用汉文。仫佬族过去崇信多神,节日较多。一年之中除十月、十一月之外,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三年一次的“依饭”节也叫“喜乐厚”是仫佬族最隆重的节日。“依饭”的目的主要是向祖先还愿,祈保人畜平安、五谷丰收。
56个民族锡伯族
世居呼伦贝尔大草原和流域。
18世纪中叶西迁至新疆等地,现多数居住在新疆、东北,内蒙东部以及黑龙江省的嫩江流域有散居。锡伯族民间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汉族相同。如:、、、西迁节等。即,是锡伯族人民不可忘记的民族节日,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 ,人们都将隆重开展各种纪念活动。“”是锡伯族人民另一个饶有风趣、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
56个民族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是自称,
柯尔克孜族
其含义有多种解释:“四十个部落”、“四十个姑娘”、“山里放牧人”或“草原人”等。柯尔克孜族多数居住在新疆南部。柯尔克孜族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按柯尔克孜族的历法,新月每出现一次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每年第一个月出现时即过诺若孜节,类似于汉族的春节。
56个民族达斡尔族
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
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意即“开拓者”。族源。十七世纪中叶,这个民族为维护祖国统一,打响了武装抗击沙俄入侵的第一枪。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也把春节当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正月十六为“”,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
56个民族景颇族
由唐代“”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
近代文献多称为“山头”,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各县的山区。日建立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县,1956年改为自治州。(目脑纵歌)是景颇族人民驱恶扬善,预祝吉祥幸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之后举行,为期2至3天。在景颇族的传说中是天上太阳召集地上万物参加的一种大型歌舞盛会,并由犀牛传播至人间,后成为景颇族最盛大的节日。
56个民族毛南族
主要聚居在广西环江县上、中、下南山区,
毛南族是岭西的土著民族。唐以前的、宋元明的是他们的祖先。史籍记载称毛南族为“茅滩”、“”,198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名为今称。毛南族的节日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必定祭祀祖先;二是多开展唱歌对歌活动。毛南族民间最大的节日是每年夏至后的。农历五月的,清明节“赶祖先圩”和元宵节“放飞鸟”也是他们独有的纪念活动。
56个民族撒拉族
主要聚居在地处黄河沿岸的青海省地区。
撒拉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通用汉文。撒拉族男儿,多以上山伐木、下河板筏为生。此外,养蜂是撒拉人最喜爱的副业生产,园艺也是他们的特长。撒拉族主要节日有开斋节、等。最大的传统节日为古尔邦节,每当节日来临,撒拉族都要宴请宾客,煮手抓羊肉,炖鸡肉,做糖包、油炸蛋糕、炸馓子,做“比利买海”(油搅团)、“木丝日”(一种以油、熟面等为馅的包子)和各种烩菜。
56个民族布朗族
是古代的后代。
唐时称“”,元、明、清时称“蒲蛮”,由于居住的地区各异,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称。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称为布朗族。布朗族过去崇拜多神,普遍信仰,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宗教活动有关。其中最具特色的节祭日有:、、等。山康节是布朗族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傣历六月中旬举行,一般为3天。
56个民族塔吉克族
虽然有的特征,
但从远古时代起,他们就生息繁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现百分之六十的塔吉克族人聚居在新疆,其余分布在沙东、泽普、叶城和皮山等县。日建立塔吉克自治县。塔吉克族的节日与当地、、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基本相同,其节日食品也大致相似。每年斋月前的一个月,塔吉克人都要举行。奇地前笛尔节是塔吉克族人最重视的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多在三月举行。
56个民族阿昌族
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
因居住地的不同,还有“蒙撒”、“蒙撒禅”、“对撒”、“汉撒”等自称。解放后统称为阿昌族。,是阿昌族人民的传统集会,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会街原属宗教集会。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出洼(开门)、、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和春节。
56个民族普米族
的族源属于中国古代西北游牧民族氏支系,“普米”意为白人。
主要居住在云南省的,丽江地区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和。普米族过去崇拜多神,敬奉祖先,节日大都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如大过年(春节)、清明、立夏、端午节、火把节、等节日。过去普米族民间每隔三年一年举行一次较大的小天地神灵的祭祀活动由全民族或全寨共同举行。
56个民族鄂温克族
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
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在北纬52度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至今仍有的脚印与炊烟,其定居点便是有“”之称的鄂温克猎人村。是鄂温克族的宗教节日,但也举行一些文娱体育活动,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除春节等节日与临近其他民族的节日一样外,鄂温克族还要在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的“米阔勤”节。
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分海拉尔、、三种方言。没有文字,牧区一般用蒙文,农区和林区通用汉文。
鄂温克族的民间文学十分丰富,鄂温克族的口头创作有神话、故事、歌谣、谜语等,还善于用桦树皮刻剪成各种工艺品。他们能歌善舞,民歌优美动听,风格独特,即景生情,即情填词。 鄂温克族人在森林中没有固定的住所,“”是他们的传统民居。“撮罗子”,叫“希椤柱”,它的外形如同的“”,高约3米,直径约4米,是一种圆锥形建筑物,实际上是用松木杆搭成的圆形窝棚,也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帐篷。“撮罗子”的遮盖物随季节变化有所不同,夏季一般用桦树皮,冬季则用麂、鹿皮包裹。
56个民族怒族
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族自称“怒苏”、“阿怒”和“阿龙”。与、、藏族、白族、汉族、等民族交错杂居。怒族传统节日有过年、和、,其中以过年的节日气氛最浓,既隆重又古朴。是云南省一带怒族人民的民间传统节日。当地又称鲜花节,于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
56个民族京族
主要聚居在素有“”之称的防城各族自治县
江平乡的澫尾、巫头、三个小岛上。京族,历史上自称为“京”、“越”或“”,1958年,根据本民族意愿,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京族主要信仰道教,少数人信仰。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及等。其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是“唱哈节”(歌节)。唱哈多在哈亭举行,哈亭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建筑物。
56个民族基诺族
聚居于云南省景洪县及其附近地区。
基诺族自称“基诺”,汉文译称“”。1979年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中国的第55个少数民族。基诺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原始宗教,但对祖先的崇拜居主要地位。传统节日以过年为重,具体时间由各村寨自定,但多在农历腊月间进行。每年阴历九月,基诺族就要过一年一度的了,当地人称“好希早”。
56个民族德昂族
原名“”。
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崩龙”是他称,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称“德昂”,意思是“石岩”。德昂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远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西岸。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泼水节、、、等,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
56个民族保安族
因信仰伊斯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又被称为“保安回”。
1950年根据本民族人民意愿,定名保安族。保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甘肃省一带。保安族通用汉文,多信仰伊斯兰教。著名的的生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尤为藏族人民所喜爱。保安族的节日同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相同,如、、圣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馓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
56个民族俄罗斯族
是从18世纪后逐渐从南迁到中国新疆等地的少数民族。
在封建军阀统治新疆时期,被称为“归化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俄罗斯族”。主要散居在新疆各地,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有少量分布。中国俄罗斯族的风俗习惯与前苏联的俄罗斯族基本相同,多信,俄罗斯族非常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最为隆重。过节前一周,不吃荤,只吃素。
56个民族裕固族
聚居在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其余居住在酒泉黄泥堡地区。
裕固族自称“尧乎尔”、“两拉玉固尔”。裕固族起源于唐代游牧在流域的。明初,陆续迁至一带,逐渐形成了裕固族。裕固族的节日习俗反映着本民族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裕固族的幼儿剃发仪式别具特色,按照传统,裕固人家的小孩长到3岁时才第一次剃发,届时要举行较为隆重的仪式。剪马鬃是裕固族特有的节日习俗。
56个民族乌孜别克族
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族人最早居住在中亚各地,元朝时称为“”、“”等,15世纪,逐渐形成民族。乌孜别克族有自己的语言,信仰伊斯兰教。乌孜别克族主要节日有“”、“”、“”等,孜别克族的传统节日与当地其他信奉伊斯兰教民族的节日基本相同,以肉孜节和古尔邦节为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
56个民族门巴族
据藏文史籍记载,
门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山区繁衍生息。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脱、林芝、错那等县。“门巴”意为居住在的人。门巴族沿用,节日也与藏族相同。节日期间要杀牛宰羊,置办丰盛的酒菜,宴请宾客。相传藏传佛教的佛祖诞生和圆寂的日子是藏历四月十五日,为了纪念这一天,门巴族地区的所有寺庙念经祈祷,举行各种宗教活动。
56个民族鄂伦春族
“鄂伦春”是的自称,
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 “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使用驯鹿的人们”。清朝以前,人们一般把鄂伦春族称为“”、“打牲部”或“”。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鄂伦春族。每年的6月18日是鄂伦春民族传统的节日--。这一天,鄂伦春人都要点燃篝火,载歌载舞,欢庆自己民族的节日。腊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习俗。鄂伦春的先人们和火结下了不解之缘,对火有着特殊的感情,对篝火无比亲近。
56个民族独龙族
曾被称为“”、“”等。
解放后根据本民族的愿望,正名为独龙族。现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本世纪中叶,独龙族还处于原始公社的解体阶段,妇女还崇尚纹面的习俗。独龙族过去的宗教信仰尚处在较原始的自然崇拜或万物有灵阶段,即使是唯一的年节(独龙语:)也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的。过卡雀哇于每年冬腊月的某一天举行(各地时间不一),节期的长短常常以食物准备的多寡而定。
56个民族塔塔尔族
主要分布在新疆伊宁、塔城、乌鲁木齐等城市。
古称。“塔塔尔”一词原意为“茅舍”。属,现一般通用或,主要经营商业和手工业,信仰伊斯兰教。塔塔尔族节庆、礼仪食俗同当地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相似。塔塔尔族的“”,又称为“”,多在春天风景优美的地方举行,有歌舞,还有摔跤、拔河、赛马等集体活动。
56个民族赫哲族
的先民自古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
历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 等不同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意为居住在“东方”及江“下游”的人们。是赫哲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农历的7月15放河灯、祭河神,以此来祈祷、祝福族人平安、捕鱼丰收。
56个民族珞巴族
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
人口只有2300多人(2000年;未包括中印争议的60万珞巴族人
),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解放前仍存在家庭奴隶制。1965年8月正式确认为单一民族。居住在、一带的珞巴族沿用,所有的节日和祭祀活动与藏族无多大区别。希蒙的珞巴族称年节为“调更谷乳术”节。不少地方还保留有“氏族集合”的古老习惯。早印占区,也有许多珞巴族同胞。
56个民族宗教信仰
中国是一个有着多种宗教的国家,主要有、、、、等。中国大陆官方实行宣传教育,汉族主要信仰佛教、道教。
中国少数民族群众大多有宗教信仰,有的民族群众性地信仰某种宗教,如藏族群众信仰。中国政府根据《》关于公民有的规定,制定了具体政策,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保障少数民族公民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
中国少数民族中信仰藏传佛教(俗称)的有藏、蒙古、土、裕固、门巴、普米、纳西7个民族;信仰(俗称)的有傣、布朗、德昂等民族和部分佤族;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保安、撒拉、柯尔克孜、塔塔尔、乌孜别克、塔吉克10个民族;信仰基督教的有彝、苗、拉祜、景颇、傈僳等族的一部分。俄罗斯和鄂温克族的一小部分人信仰。在独龙、怒、佤、景颇、高山、鄂伦春、珞巴等一些少数民族中,还保持着原始的自然崇拜和多种信仰。
各民族群众,不论信仰何种宗教,他们正常的宗教活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在少数民族散居的地区,他们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也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56个民族生活状况
56个民族生活质量
(Quality of Life,缩写:QOL)指数的值在0与100之间。一般把生活质量指数小于60的归于生活质量较差,指数在60~75之间的归于生活质量一般,在75~90之间的归于生活质量较好,90以上的归于生活质量好。各个民族按照生活质量指数的高低分组见以下“表1”、“表2”。
表1 - 1990年中国各民族生活质量指数PQLI(人口素质)指数
柯尔克孜族
乌孜别克族
资料来源:根据全国第四次、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算出
表2 - 2000年中国各民族生活质量指数PQLI(人口素质)指数
柯尔克孜族
乌孜别克族
资料来源:根据全国第四次、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算出
根据“表1”和“表2”可以看出,1990年,属于较差一组的民族有12个,归入好的一组的民族只有2个;而到2000年,生活质量指数小于60的民族已经消失,生活质量指数大于90的民族已增加到12个。这再一次说明中国人口生活质量在提高,且这种提高是普遍的。
56个民族人口素质
根据以上“表1”、“表2”的数据看出,(The Physical Quality of Life Index,缩写:PQLI)指数在75以下的,即生活质量属于较差和一般的,全部为西部世居民族。按生活质量从低到高对56个民族排序,前30位都为西部世居民族。
56个民族语言文字
56个民族语系分布
中国56个民族使用的语言分别属于五大语系:、、、和。
包括和藏缅、壮侗、苗瑶三个语族。汉语在语言系属分类中相当于一个语族的地位。据1990年中国人口调查的数字估计,说汉语的人口有11.09亿多。在中国说语言的人口约有2200万。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甘肃、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包括、、、、、、、、、、、、、、、、、、、等。在中国说语言的人口有2300多万。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贵州、湖南、广东、海南五省。包括、、、、、、、、、等。在中国说语言的人口约有940万。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东五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包括、、(瑶)和。
阿尔泰语系
包括蒙古、突厥、通古斯--满3个语族。在中国说语言的人口约有550万。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辽宁、吉林、青海、甘肃等省。蒙古语族包括、、、、和。中国说语言的有840多万人,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甘肃、黑龙江等省。中国境内突厥语族包括、、、、、、和。在中国说语言的人口约有20万。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通古斯--满语族包括、、、和。满族通用汉语。
又称。中国台湾省属这个语系的。高山族使用、、、、、、、、、、等语言。主要分为3个语群:、、。
()语言的人口约44万,分布在云南省南部边疆地区。该语系在中国境内包括、、。
只有属于的和属于的。说俄语的有1.3万多人,说塔吉克语的有3.3万人,共约4.6万人。语言研究在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方面,中国有些少数民族在古代就有自己的语文学家。他们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研究,写出著作,取得重要成就。藏语学者于7世纪参考,根据藏语的语音结构,创制。他还写出《》、《》等语法著作。19世纪中叶,司都·却吉久赞出版《藏文文法》。维吾尔族至晚在8世纪就参考创制。维吾尔族学者在11世纪调查和一带的突厥语言,编写《》。蒙古族学者于14世纪初写的《》奠定了蒙文正字法的基础。中国现代语言科学工作者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调查研究少数民族语言。
56个民族语言濒危
语言濒危是一种全球现象。根据(UNESCO)发布的《》,在全世界现存的6000多种语言中,有一半以上的语言濒临消失的危险。中国虽然不在语言濒危的热点地带,但至少也有数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UNESCO将西南地区、东北地区、陕晋黄河中游地区列为中国濒危语言最集中的地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发展中国家。除汉族外,已确定民族成分的有55个少数民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5%,分布在占全国总面积约55%的土地上。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已全部使用汉语外,其他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少数民族语言正在面临消亡的危险。尽管中国在少数民族语言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其语言多样性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即使使用人口超过1000人的语言,也并不说明它们有较强的生命力。例如,满族虽然有1100多万人口,但会说满语的人却已经不足百人,而能精通满文的不到10人,他们都是年过八旬的老人;这些老人辞世之时,也将是满语退出历史舞台之日。有关人士担忧:如果满语消失,很多清代史实再也没有解密的机会了。
对此,中国知名学者周海中教授指出:当今处于弱势的民族语言正面临着强势语言、全球化、互联网等的冲击,正处于逐渐消失的危险;因此有关机构和语言学界都应该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抢救濒临消失的民族语言。保护民族语言,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也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
56个民族文字概况
汉、回、满三个民族通用,回族最早使用,后使用汉文,但加入了一些、成分;满族原使用。蒙古、藏、满、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彝、傣、拉祜、景颇、锡伯、俄罗斯、壮、布依、水、傈僳、白等17个民族各有自己的文字。这些文字多数都有较长的历史。其中蒙古族使用一种竖写的拼音文字,通用于蒙古族地区。居住在新疆的蒙古族还使用一种以通用的为基础而适合卫拉特方言特点的拼音文字。云南傣族在不同地区使用4种。上述15个民族共使用17种文字。此外,傈僳族中大部分信仰基督教的群众,使用一种用大写及其颠倒形式的字母拼写僳僳语的文字,还有少数人使用当地农民创制的僳僳音节文字“”。云南省东北部一部分信仰基督教的群众使用一种把表示声、韵、调的符号拼成方块的。云南佤族中信仰基督教的少数群众使用拉丁字母形式的。壮族、白族和瑶族中还有一部分人使用在汉字影响下创制的、方块和方块瑶字。布依族人在解放前的使用的古文字大致有三种:一种是方块布依字,一种是在宗教典籍中发现的符号型文字,一种是拼音型文字(包括CV型文字和传教士创制的主要用于翻译的拉丁字母文字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已使用文字的民族有21个,文字种类有24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又为壮、布依、苗、侗、哈尼、僳僳、佤、黎、纳西、白、土、瑶共12个民族和景颇族中说的人使用拉丁字母为基础新创制了拼音文字。其中苗族因方言差别大,分别给其黔东、湘西和川黔滇三个方言创制了文字,给滇东北次方言也设计了一种文字方案。因此,共有16种拉丁字母形式的新文字。还有一些在历史上使用过,后来停止使用的文字,即、、、、、、、契丹大字、、、、、沙巴图画文字、、、、等17种文字。这17种在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文字,加上使用的40种文字,共有57种文字。
中国不但语言类型较多,文字类型也很丰富。从类型上看中国文字有非字母文字和字母文字两大类。属于非字母文字一类的:
①。在中国发现的图画文字有两种。一种是云南省的,另一种是四川省的尔苏沙巴图画文字。这两种文字共同的特点是:尚未形成固定的行款,有从左向右的,也有由右到左的,既有由上到下的,也有由下到上的;常常利用字组构成的形象来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读出来的经文中的词语,一般都比写出来的字多。这两种文字都还不是成熟的文字,只是文字的雏形。
②。它既包括整体像某事物形体或状态的字和以象形字为基础构成的指事字,又包括由多个单体象形字结合构成的会意字和形声字。词根是单音节的语言使用这种象形文字,基本上都是一个字读一个音节。云南纳西族的象形文字和贵州的中的大部分字,都是一个字读一个音节。纳西族的象形文字有以下三个特点:一个字只能读一个音节;以单体象形字为主,也有形声字、会意字;就文字的作用说,已经由表意发展到表音。
③化汉字和在汉字影响下创制的几种文字。有两类情况:字形结构虽受汉字的影响,但有自己的特点,借用汉字不太多。属这一类的有契丹大字,和;大量使用音读汉字和训读汉字的方法表达自己的语言,也用形声或其他方法创制表达本族语词的新字。、方块、方块和方块瑶字,都属于这一类。
④。音节文字的共同特点是每个字表示一个音节,笔画比较简单。这一类文字,发现的有三种,即、纳西族的和云南维西县部分地区的使用的“”。
字母文字也称拼音文字。中国民族的字母文字可按字母形式的来源和其他情况,分成以下七类:
①、、、、。这些文字的字母都是直接或间接参考印度的某种字母创制的。
②、、、、。窣利文来源于时代的阿拉米文草书。回鹘文字母是参考窣利字母创造的。以后蒙古文字母的制定又参考了回鹘字母,满文字母的制定则参考了蒙古文字母。锡伯文是满文的延续。
③、、、。这四种文字都以为基础。同一字母的单写,在词头、词中、词尾、书写形式略有不同。
④,根据早期发现的地点,又称鄂尔浑。
⑤和方块。这三种文字在汉字的影响下,都把属于一个音节的字母拼成一个方块。
⑥。新疆的伊犁、塔城等地有近3000人,他们使用俄文。
⑦形式的文字。、和的文字,都是拉丁字母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就使用。
中国的少数民族中,还有一些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或已有文字但不完善的,也根据他们的意愿、创制文字或者选用对他们适用的现有文字,如的拉丁文字。
.澎湃新闻.[引用日期]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引用日期]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
.人民网.[引用日期]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
.中国网.[引用日期]
.腾讯.[引用日期]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引用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国家统计局[引用日期]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
.中国航空旅游网.[引用日期]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
.中国语言文字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族有什么节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