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本小说 千岁千千岁说

我向你推荐一本书
【 liuxue86.com - 小学五年级作文 】
作文网小编为你精选的作文:
|   一本好书会让人学到许多道理,们在阅读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好书呢?如果有的话,不妨将这本书推荐给大家。下面是由为您准备的两篇《我向你推荐一本书》。
  篇一:我向你推荐一本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名人高尔基曾说过的话。对呀,书籍会让人增长只是。但是,让我最的书还数那本《小故事大道理》,这本书的确是一本好书这本书让我终生受益&&
  这本书主要告诉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对待任何事任何物。几个小小的自然段就会让我们从中读出大道理来。
  我有一个习惯,看目录,看吸引我的题目,看到第三排,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个题目:《守财奴和死神》我心里非常纠结:守财奴和死神有什么关系呢?我带着好奇心,疑惑不解地翻开那页。
  我捧着书,躺在床上,目不转睛地盯着书。本来我想一目十行,但是我下定决定:一定要把这篇文章读透、读熟。
  &从前,守财奴赞了许多钱&&一天死神来了,守财奴用钱跟死神换,可是死神死都不答应,守财奴只好要求给他一分钟写下遗嘱,守财奴写下了:人们,一定要,不管不有再多钱一都买不回一分一秒&&&读到这里,我的眼眶里就有泪珠在打架了。我想:任何金钱也买不到再短暂的时间,我们现在的多么美好呀!有的关心;有父母的;有同学的关照,我们是多么呀!守财奴一生只知道挣钱,而不知道享受。
  文中,我要向守财奴的是一定节约,不乱花钱,而我就有乱花钱的现象:
  一天,让我和出去玩,妈妈一再提醒我们不要乱花钱,而我因为兴奋不已,已经把妈妈的话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一出门,我就打算把钱用光,的确用光了,连回家的路费也是哥哥给的。现在,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节约用钱。现在再想想守财奴,我和他真是天壤之别,节约用钱是做人的根本!我一定要向守财奴学习!
  我从中不仅知道了节约用钱,还要珍惜时间。
  我又想起了那件让我犹新的事情:在,我上午在做暑假作业,我上午做了一两个小时,就喊累了,上午一直就不做了。
  至今读完这本书,才彻底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含义,今天我向你推荐这本书,之所以我喜欢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会让你从小故事中得知大道理!
  篇二:我向你推荐一本书
  大家好!今天我想大家推荐一本好书,这本书是作家乔 通著的《鬼丫头朱小朵》。
  这本书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描写了注销多的生活习性,它会教你如何做一个机智、勇敢的人!
  故事中的主人公有一个花一样没的名字&&朱小朵。可她的性格却和她的名字完全相反。注销多淘气、好胜、、勇敢,还有点儿小聪明。
  她会逗男生哭,回合好胜的男生pk,她还会打cs游戏,为了不让再打麻将,她就煞费心机的为爸爸做&麻将全席&。同时,她也会用计策帮素不相识的人讨回被窃的钱包,用出国留学网照顾一群无依无靠的小鸟,更会胆大的与人贩子进行智斗&&
  她就是这样一个风风火火的女孩子、一个调皮可爱的女孩子、一个英姿飒爽、聪明泼辣的女孩子!
  怎么样?你是不是想对朱小朵的故事有更深的了解,那就快点儿去读吧!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小学五年级作文网的资讯,请访问:
本文来源:
是孙中山,推翻了中国五千年以来的帝王封建王朝,也是他,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作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孙中山作文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写作技巧请继续关注
桂花是很多人都喜欢的花,金秋时节,桂花香飘十里,在老远的地方,一股桂花的清香夹着清新的新鲜空气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桂花情思”,欢迎大家阅读,仅供
火,给人类带来文明进步、光明和温暖。但是,火失去控制的,就会给人类及社会造成极大危害。作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11.9消防作文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写作技
大家都因为没有写作的基本功夫,而写不好写作文,到头来大家变成不会写作文,这就是今天基础写作的窘境。作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作文基本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写作
今天我们来看下考思辨类新材料作文的写法,希望大家能仔细看,干货不少。作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2018高考思辨类新材料作文揭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写作技巧请继
我向你推荐一本书
我向你推荐一本书400字求一本带H的小说_百度知道
求一本带H的小说
都市玄幻修仙的都可以,不要西方的,最好主角的女人经常被人上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戴绿帽子的我只想到阿宾 可是大部分人都看过 还有一个是yin 男 luan 女
采纳率:54%
《网络文学》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小说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求一本都市小说男主角是少爷有两个女仆什么都能干的
冷酷少爷的逆袭 女仆top执事女仆咖啡店开业倒计时——倒数第二天《吸血鬼少爷与天使 女仆 》樱花华年别吻我,跟班少爷二次元中超强能干萌 女仆
上一篇:  下一篇:求一本小说吧-百度贴吧
感谢你与本吧的一同成长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排名:
本吧签到人数:0
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求一本都市修真小说 男主刚开始在健身房打工,老板是女的和另一个女律师是女同,后来都被主角收了,
刺尾龙落寞地来向南方的倦意男巫求助。 “我想念那个少女。”龙说。 “你一开始就错了。掳掠她!拘禁
求一本小说,名字不记得了,女主好像是被天上的神仙从花果山带上天的金丝猴,偷吃了蟠桃掉下凡附身
小说开头是男主角苦练技能,无意中折断门锁,习成什么关节技,之后骑着自行车在街头巷尾折断别人手
求一本小说的名字 主角在考取功名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被地府的城隍抢走了
求一本类似于:恶魔独占 我的公主殿下 的小说 ,谢谢
都市异能小说 男主角失去人皇的身份 却得到了空间的力量 回到都市发现老师已经死了 去学校保护老师的
求一本求 男女主本来相爱,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分开了,男主为了女主去当兵,还是特种兵,在执行任务时
女主重生在六七年,
女主重生在六七年,
求一本小说 主角在网吧上网,因为电脑太卡就拍了一下,把玩的游戏里爆出来的戒指拍出来了,戒指了有
求一本小说 男主在一次执行任务时,遇到了坐在咖啡馆的女主。嫌疑犯把女主作为人质,女主没有一丝害
求一本小说 男主有精神疾病 女主来学校的第一天就被男主…了 男主好像还是女主的老师 女主一开始喜欢
穿越文,女主有很多个夫君,其中一个夫君名叫路西法是个战斗狂魔,还有一个是人皇,其他就不记得了,最
求一本小说 很久之前的了娱乐圈的女主好像是重生还是穿越是个演员男主是个混血 好像是演员还是模特
求一本小说,内容是这样的,主角从一个现代的寺庙被寺庙里的一个壁画吞噬了然后他就穿越了,主角的
主角忘了叫什么名字 大概几点 主角偶然得到圣界圣主的传承 主角的师傅喜欢泡妞 没事就喜欢上网泡妞 偶
求一本小说 主角是个修真者 偶然机会下得到一个外星科技 然后还造出来一辆地球上唯一一辆车 叫华夏金
是一本穿越文,到农家的,女主名字好像姓紫,有几个结拜的姐妹,然后因为一些事闹翻,女主穿越过去
男主有未婚妻 对女主一见钟情 女主7年后以另一个身份回来当男主的秘书 男二喜欢男主未婚妻最后在一起
内容大楷是未来地球考古人员发现小五行真解掀起武道这个考古人员是小说里的一大巨头,主角是丁春秋后
男主和女主开始是学生,之后毕业了男主是总裁女主到他的公司工作,俩人相恋,最后女主抓到了男主公
主角和同事出海,失事落入海底被一个五角星阵吸到了异世界,以6、7岁的身体每天背着一块大石头绕 着
女主妈妈叫狂女是个杀手,父亲姓展是个军人女主是重生的带着空间,这个小说叫什么名字
求一本小说 男主在一天里邂逅了呆萌女狼人和善良的女吸血鬼然后被邀请加入了什么组织里
事先说明,男男小说,是讲我是一个大学生,他说要教授去一个墓里,清洁古董,回来后就发生了怪事电
求一本穿越小说男主好像姓君,女主穿越之前是调酒师,当时是在纸质书上看的
女主英文名叫beata,开男主的车坠海
宫斗文:女主不爱男主型,小心谨慎,性子清淡,家里貌似是离京城很偏远的地方,家里貌似是隐士之家
男女主名字都不记得了,只记得一些情节。女主穿越到一个架空的大陆,里面涉及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个大陆上的人,有修炼者,侍者(一种没有修
名字忘记了 只记得男主被宗门抛弃 后来宗门非常后悔 经常被别的宗门首席弟子欺辱 想让男主重回宗门 有一句很经典 ,如果我们首席还在的话
求一本小说 内容是男主角有项能力可以让所有的女人爱上他 这项能力和月老牵红线能力类似 只能帮自己牵 里面武功排名是王品皇品帝品 求书名
女主全名我忘记了,好像叫小希,女主是被篮球砸到而魂穿的,穿到一个王爷的不好看的小妾身上,而且这个小妾还老红性出墙,女主没穿前的小妾是这样的,
应该是总裁文,女主得了重病,半夜拉着男主去看海,最后双目失明,男主也想跟随者女主去了,后来被女儿发现了秘密,不过女主后来凭着强烈的意志力活了
发贴红色标题
签到六倍经验
兑换本吧会员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
助攻总额: 43W
贴吧热议榜
发表后自动分享本贴
使用签名档&[转载]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希望对您有益。
——大声为孩子读书吧
吉姆·崔利斯著& 沙永玲
麦奇美& 麦倩宜译
天津教育出版社
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封面:大声为孩子读书吧
&&&&&&&&&&&&&&&&&&&&&&&&&&&&&&&&&
第一章& 为什么要朗读
第二章& 何时开始朗读
第三章& 朗读的阶段
第四章& 朗读要领与朗读禁忌
第五章& 持续默读:朗读的最佳拍档
第六章& 图书馆:家庭的、学校的和公立的
第七章& 从欧普拉、哈利·波特和因特网上学到的启示
第八章& 电视
附& 录:朗读书目
目录CONTENTS
&&& 绪论001
今日学生的阅读成绩与50年前的学生相比,真的是一塌糊涂吗?其实不然。今日学生的阅读水准与昔日不相上下。关键不在于分数,而是今日的世界比从前复杂多了。昔日也许还可以的成绩,却不足以应付今日的社会了。本书提供的方法能大幅度改善一般学生的学习成绩,让今日的学生有能力应付这个复杂的世界。
第一章&& 为什么要朗读017
阅读能带来什么好处?今日的世界有多么复杂?哪个国家的人阅读能力最强?全世界阅读能力强的儿童有什么共同之处?如果我朗读,孩子的阅读能力会进步多少?如果家长的词汇不够丰富,又如何教给孩子呢?不识字的父母如何读书给孩子听?父母是爱书人,这有多重要?为什么小说重要?……
第二章&& 何时开始朗读045
胎教是一个神话吗?能否推荐一些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就能学会阅读的书?什么时候开始教孩子读书?如果是我读书给孩子听,他的阅读能力怎么会进步呢?我该怎么做才能延长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到孩子多大时,我就该停止给他读故事了?读书给10岁左右的大孩子听,是不是在浪费时间?我现在才开始给孩子读书会不会太晚了?……
第三章&& 朗读的阶段081
哪一类书最适合婴儿?家长朗读时,孩子应该有什么样的正常反应?如何避免孩子撕书?为什么孩子总是喜欢反复听同一本书?儿童录像带和绘本有相同的学习效果吗?怎样的书才算是好的朗读教材?……
第四章&& 朗读要领与朗读禁忌127
& 朗读要领:尽早给孩子朗读。你越早开始,做起来越容易,效果越好……
& 朗读禁忌:别读自己不喜欢的书,因为你的厌恶情绪会表现在朗读上……
&&&&第五章&&
持续默读:朗读的最佳拍档135
学生们究竟读了多少书?如果让孩子随心所欲地看任何书,但不考他,结果会怎样?规定孩子读书,最后会不会让他们兴趣全无?奖励阅读计划不就是“贿赂”吗?我儿子爱看漫画,这样好还是不好?……
第六章&& 图书馆:家庭的、学校的和公立的175
为什么穷人不了解书是生活必需品?班级读物对危险区域的学龄前儿童有帮助吗?如何建立一个好的家庭图书馆?因特网成了主角,那图书馆的角色是什么?我如何用有限的经费使我的图书馆更成功?我们如何取得经费来改善图书馆?……
第七章&& 从欧普拉、哈利·波特和因特网上学到的启示203
欧普拉如何将看电视变成一种“阅读前的体验”?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效仿欧普拉的做法?《哈利·波特》属于经典文学作品吗?为什么《哈利·波特》如此受欢迎?为什么孩子们不再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了呢?如何在书籍和电脑之间取得平衡?如果学生们不是用电脑寻找研究数据,那么他们用电脑做些什么呢?……
第八章&& 电视237
电视到底有什么问题?对于“过度看电视”还有其他什么研究结果?如果看电视的时间长短才是主要的问题,那么现在的孩子都花多少时间看电视呢?看电视和阅读的效果不是一样吗?家长应该如何妥善处理看电视的问题?……
附录&& 朗读书目257
&在我的《夏洛的网》①
这本书中,夹着一张短笺与一张小男孩在蛋糕旁的照片。这是宾夕法尼亚州克莱纳一位名叫凯莉·柯林的家长寄给我的。“亲爱的崔利斯先生,上个月我在宾州黎巴嫩谷学院听了您的演讲。我刚为3岁的儿子德瑞克读完《夏洛的网》。我们认为应该与您分享一下我们的‘故事蛋糕’。我忘了告诉您,我给儿子读完这本书时,小家伙说:‘妈妈,再读一遍!’猜猜看我们正在做什么?猜对了———我们正在读第二遍。”
细问后,我得知德瑞克的妈妈并不是到孩子3岁时才开始读书给他听的。从德瑞克出生第一天起,他的妈妈就每天给他读一个故事———经常还不止一个。她从杰克·普鲁斯基(Jack
Prelutsky)的《小小孩朗读诗》(Read?鄄Aloud Rhymes for the Very
Young)开始读起,然后读儿歌。起初她从图书馆抱回一摞一摞的书,后来又提回一袋一袋的书。到小家伙3岁时,他已经准备好要听第一本小说了。
4岁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已经开始学着自己阅读了。他可没有参加什么正音班。有些人喜欢这类正音班,振振有词地说:“英语中才不过44个发音而已。”他们说得不错。然而这44个发音———每一种尾音、混音、双元音──都可以在《晚安月亮》(Good
Night Moon)、《给小鸭子让路》②
与《夏洛的网》这些儿童文学作品中读到。这就是柯林太太引领德瑞克阅读的方法。虽然她是位教师,但她也只不过是读书给孩子听并回答问题,除此之外,没有对儿子进行任何正规教学。
现在我们回到德瑞克上幼儿园的那一天,他第一次坐在课桌旁。想想这个小家伙已经听了十几本小说、上千本绘本,再加上他自己读过的书,以及他从这些读物中学到的上万个单词;然后,我要你想想坐在德瑞克身旁的小朋友,如果他们是典型的在美国幼儿园里长大的孩子,那么他们没听过大人念小说,过去5年里最多只听过几本破旧的绘本。
哪个孩子有较丰富的词汇,能较好地理解老师的话呢?哪个孩子在课堂上能够较持久地集中注意力呢?柯林太太将孩子送到教室门口时,孩子已经准备好了,而且具有学习的意愿。她必须投资230美元购买重达17英镑的图卡盒与发音录音带吗?她必须为德瑞克报名进入昂贵的贵族幼儿园学习吗?她必须将孩子带到计算机班,教他学习昂贵的软件吗?凯莉·柯林所需要的———所有人所需要的———不过是一张免费的图书馆借书证,以及愿意为孩子的将来付出时间与心血的决心。这项投资一天只要花15分钟,任何投资的回报都比不上投资在阅读上所得到的回报。
当我为了此书的第四版改版对凯莉·柯林进行访谈时,德瑞克已经6岁了,他可以给妈妈读绘本了。柯林太太刚为德瑞克读完杰瑞·史宾尼利(Jerry&
Spinelli)的《淘气包马吉》① 和罗尔德·达尔(Roald& Dahl)的《玛蒂尔达》②
。到第五版增修时,我再次与柯林一家人联系,得知德瑞克正在读《哈利·波特与火焰杯》(Harry Potter and the
Goblet of Fire)。他六年级期末考试科科优秀,正准备升入七年级① 的优等班。
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德瑞克,但每个孩子都应该拥有像德瑞克一样的机会。大量研究证实,给孩子朗读是培养阅读习惯最重要的因素。每天朗读15分钟是美国教育的秘诀。
如果给孩子朗读的做法能够更为普及,那么国家所面临的学校与社会问题将随之减少。世界愈来愈复杂,但学生的阅读水平却跟不上变化。请看看下面的调查结果:
从1971年到2000年,民主党执政12年,共和党执政18年,尽管他们进行了很多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标准,但学生的阅读分数却没有明显变化。
70%的高中毕业生想升入大学,但只有37%的学生的阅读水平可以应付大学教材。
80%的大学教员表示,新生的阅读能力不够,无法完成大学的功课。
大学阅读辅导班的报名人数激增,学生的阅读速度与理解能力均严重不足。&&&
&这本书出版的目的就是要改变这些现状。这本书献给初为人父母者、父母、祖父母、老师、校长、托儿所保育员以及图书馆馆员———这些承担着教育责任的人们哺育孩子的心灵,影响孩子的一生。
&这本书不是教孩子“如何”阅读,而是教孩子“渴望”阅读。诚如一句教育格言所说:“我们教孩子去热爱与渴望,远比我们教孩子去做重要得多。”事实是,有些孩子比其他人更早学习阅读,有些孩子阅读能力较强,这就是差异所在。有些家长认为早些开始学习比较好,他们让18个月的小娃娃对着识字卡片哇哇大叫。我对此的回答是:早未必好。晚餐时提早1小时到的客人,会比准时到达的客人更好吗?当然不是!
&然而,我关心的是那些没必要晚到的孩子,他们得在一本书上痛苦奋斗多年。他们不只错过学校学习内容的绝大部分,而且一直很难与书本建立联系,这种与书疏离的状况将伴随其一生。
&有些老读者或许想知道第五版与前四版有什么不同。我向诸位保证,基本的论点没有改变,但统计数字是最新增补的,还加上了令人兴奋的新研究成果与轶闻趣事。第四版出版后,政府对儿童阅读做了全美国与国际性的研究。我认为其中一项对42个家庭进行的研究最令人警醒,最有价值。在这个研究中,研究人员记录下每个家庭每天的日常谈话,并将之存入数据库。在收集了3年的资料后,研究人员根据资料计算孩子听到多少话,以及听到哪种类型的话,结果发现不同家庭间差距非常大。有些孩子听到1300万字,有些听到4500万字。由于幼儿园期间掌握的词汇量是以后学习顺利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这种差距就至关重要。第五版新书将一直探讨这些差异。
&在前两版中我曾提到,一名初中校长使用简单的阅读方法,将该校成绩从最后一名提高到第一名。本书的日本版也提到了这则故事,其中所说的“持续默读法”(SSR,
Sustained Silent
Reading)获得了日本教育界人士的青睐,如今日本有3500所中小学采用此法。(详见第一章)
&第五版新书增加了三个新主题:欧普拉·温芙瑞(Oprah
Winfrey)、哈利·波特丛书以及因特网。20年前第一版出版时,这些问题根本不存在。我将在本书第七章深入探讨。
&此外,我还用整整一章讨论电视,只是希望帮助大家控制电视,而非消灭这种传媒。研究结果显示,看太多电视与学习成绩不佳有直接联系。我将在第八章中回答父母的问题:“你能对电视怎么办?”
&我主要是从家长的视角来撰写每一版的———这也正是我撰写此书的初衷。但是后来,我有一半的时间与老师们一起工作———当家长没有尽到责任时,就要由老师来承担重大责任。如今有50多所大学院校把本书作为教育类课程的教科书。因此,我在书中一些必要的地方加入了注释,也许老师们在研究或教学中可以用到。另外,有些家长与老师经常问到一些有关朗读的问题,因此我在每一章中都安排了问句式的标题。比如说:
《朗读手册》绪论3
作为一名家长,你是如何成为此书的作者的?&&&
&这得从20世纪60年代说起,当时我是两个孩子的年轻爸爸,为马萨诸塞州一家日报写文章,还从事艺术创作。每天晚上,我为我的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读书。那时我一点也没意识到这对孩子的认知与情绪发展大有帮助,更没意识到这对孩子的词汇量、注意力和对书的兴趣影响深远。我给孩子读书只有一个原因———我爸爸给我读书。由于我爸爸给我读书,因此当我做爸爸时,我本能地认为自己应该继承这个传统。
&在马萨诸塞州春田市担任义工爸爸时(几年来,我每周到学校里去,跟学生们谈谈自己的艺术家与作家生涯),有一天,一个六年级的班级邀请我去演讲。
&一个小时的演讲结束后,当我收拾资料准备离开时,我注意到教室门口的书架上有一本小小说,那是玛里琳·萨克斯(Marilyn
Sachs)的《小熊的家》(The Bears’ House)。这本书吸引了我的视线,因为我刚为女儿读完它。
&“谁在读《小熊的家》?”我问。几个女孩举起了手。
&“我刚读完这本书。”我说。大伙儿的眼睛一下子全亮了。他们无法相信这个男人居然和他们读一样的书,他刚才还在谈自己如何进入报业,他们上个月才从报纸上剪下他的文章与画作!
&于是我向他们解释我是如何每天晚上为女儿伊丽莎白与儿子杰米读书的。我告诉他们,当我的儿女还小的时候,他们对图画最感兴趣。这难不倒我,因为我是艺术家,我也对图画感兴趣。我跟孩子们说了有关罗伯特·麦克拉斯基与《给小鸭子让路》的故事。我说:“你们知道吗?起初麦克拉斯基在画那些鸭子时怎么都画不好,非常苦恼。最后,他为了观察得更仔细,把6只小鸭带回了公寓,但是小鸭到处乱跑。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办的吗?说起来真是令人难以置信,但这是千真万确的!为了让小鸭安静下来,他竟然给小鸭灌酒!”
&全班学生为这个绝妙的办法鼓起了如雷般的掌声。
&接着我们谈《小熊的家》,为没看过故事的学生介绍内容,讨论大家喜欢这本书的哪些地方,又谈到大家曾读过这位作者的其他哪些作品。我还问大家最近读了什么书,很多人举手,谈了很多书。我又待了足足45分钟才离开。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一直在思考那天在教室里发生的事。老师写信告诉我,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地要求去图书馆借阅我谈到的书。我想不明白自己到底说了什么不寻常的事。其实,我只是谈了一些在自己家中受欢迎的书。
&我所做的只是发表“读书心得”。当我想到这个词时,我突然就明白是什么东西不寻常了———这可能是这些孩子头一次听到大人主动说起读书心得。我想,这些孩子很少听到老师这么说:“请大家多多包涵,今早我有些头昏。我凌晨两点才睡,读了一本非常棒的书,简直让我爱不释手。你们要听听这本书说了些什么吗?”
&为孩子发表读书心得,这激起了孩子的兴趣。其实,用“促销”这个词来形容更为贴切。于是我下定决心:从此以后,只要我到班级里去,就要在最后留出一些时间来讨论图书。一开始我会问学生们:“你们最近在读什么书?最近有谁读了什么好书?”
&在随后的几年中,令我沮丧的是,我发现学生们读的书都不多,不论是补习班还是尖子班。公立学校与教会学校也没有什么差别。但我也逐渐发现,在一些个别的教室里,孩子们在阅读———大量地阅读。我对此迷惑不解,为什么这些孩子如此热衷于阅读,而走廊对面的班级却完全不阅读?相同的校长、相同的年级、相同的教科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进一步探究后,我发现差异就在于站在教室前面的那个人———老师。几乎在每一个热爱阅读的班级中,老师都定期地给学生们朗读。或许老师也与阅读风气有关──不仅是我对自己儿女所做的亲子阅读。于是我到当地教育学院的图书馆寻找答案。我发现,研究结果显示,给孩子朗读可以提高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培养孩子对于阅读的兴趣。但我同时发现,关于这项研究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应该读到这项研究结果的人没有读到它。老师、教学主任、校长甚至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随即我又发现,许多学校甚至禁止老师读书给学生听,他们认为这种行为是浪费教学时间,会让学生变得懒惰。我还发现,一般家长、老师根本不懂什么是优秀的儿童读物。当我极力建议报社同事(他们大多大学毕业)给孩子读书时,我得到的回答是:“噢!我试过了,但那些书太无聊了!大人与小孩都打呵欠犯困。”
&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发现家长想给孩子读书时没有可用的书,甚至连书单也没有(除了那些文学教科书后边的附录),于是我决定编写自己的书单。起初,这差事简直是自讨苦吃(首印花掉我650美元———这是我们全家整个夏天的度假费用),而且只在地方书店接受预订。结果3年之内,在30个州及加拿大卖掉2万本。1982年,企鹅出版公司(Penguin
Books)看到了这本书,希望我将之增订为“朗读手册第一版”。后来有了英国版、澳大利亚版及日本版。
&在这本书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火种”的力量。第一版上市几个月后,有一位年轻的研究生刚刚做了父亲,他的朋友送了一本《朗读手册》给他。这位年轻人做兼职木工时,弗吉尼亚州的阿灵特夫妇为了迎接新生儿,找他干了一些活,他也把这本书当作礼物送给了这对夫妇。结果,这位妈妈不只是读完而已,她还写了一份读书心得给一位名叫艾比盖尔·冯布伦(Abigail
Van buren)的专栏女作家。
日,当她的信与艾比(Abby,艾比盖尔的昵称)的反应一同刊出时,企鹅图书在一夜之间收到了12万本的订单。你可以想象,在我们家,我们称她为“亲爱的、亲爱的艾比”。
&我与诸位分享此书的背景,并非沾沾自喜,而是要说明此书的理论经过了实践检验———美国的文化问题并非不可救药,我们知道如何治疗,而你可以帮得上忙。无论你是家长、祖父母、老师还是图书馆馆员,你都可以做出贡献。因此,本书前半部分有很多真实的例子,这些为阅读奉献的爱书人为孩子创造了一个美好的世界。他们有些人赫赫有名,但大多数是无名英雄──就像凯莉·柯林与德瑞克———但我相信,你读过他们的故事后会终生难忘。
《朗读手册》绪论4
在影像时代,阅读仍然重要吗?&&&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学校中几乎每一科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来学习的。我们必须先会读文字叙述的数学题,才能了解题意;如果我们不会读社会学科或自然学科的课文,就无法回答每个章节后的问题;复杂的计算机手册对操作非常重要,但我们必须先读懂其内容。
&你甚至可以说:阅读是今日美国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要素。以下是支持这个论点的定律,听起来很简单,虽不能说放之四海而皆准,但验证起来通常都是正确的:&&
&1. 你读得越多,知道得越多。
&2. 你知道得越多,你越聪明。
&3. 你越聪明,在校学习的时间越长。
&4. 你在校时间越长,获得的文凭越多,受雇工作的时间就越长———你一辈子赚的钱就越多。
&5. 你的文凭越多,你的孩子在学校的成绩越高。
你的文凭越多,你的寿命越长。&&
&反之,以下定律也成立:
1. 你读得越少,知道得越少。
&2. 你知道得越少,越早辍学。
&3. 你越早辍学,越早变穷,而且穷得越久。
&4. 你越早辍学,入狱的几率越大。
&这些定律的基础牢固地建立在:贫穷与文盲是相关的———贫穷与文盲会滋生绝望,导致犯罪。
82%的受刑人员都是辍学的学生。
低识字率阶层中的受刑人员,是一般人中受刑人员的两倍。
60%的受刑人员是文盲。
63%的受刑人员是累犯。
为什么这些学生会辍学离校呢?因为他们不会阅读———这影响到成绩单。改变毕业率,就改变了入狱人数,也就改变了整个国家的风气。一个国家的高中毕业率愈高,入狱人口就愈少。
因此,由常识可知,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我们要在它们毁灭我们之前先歼灭它们。一个阅读不够的国家见识不多;见识不多的国家,人民在家庭、商店、陪审团与投票所都会作出糟糕的抉择,而这些抉择最终会影响整个国家———无论是文盲与非文盲都会深受影响。
因此,大家所面临的任务是,让下一代的孩子深信,随身带书比带枪收获更多。
对读者的一则警告:如果我们只知道阅读在教育上的益处,而对不阅读所造成的伤害一无所知,仍然于事无补。因此,在本书中,我在这两方面均有探讨。家长、老师、图书馆馆员与校长们对阅读及儿童的不当做法并不会因为我们的置之不理而凭空消失。有些人认为,老师很少引导孩子阅读这类事,最好少提为妙。我对此强烈反对,只有引起大众注意,才可以改善情况。
本书前几章所引用的统计数字很可能让人以为,今日学生的阅读成绩与50年前的学生相比,简直是一塌糊涂。其实不然,今日学生的阅读水准与昔日不相上下。关键不在于分数,而是今日的世界比从前复杂多了。昔日也许还可以的成绩,却不足以应付今日的社会了。本书提供的方法能大幅度改善一般学生的学习成绩,让今日的学生有能力应付这个复杂的世界。&
《朗读手册》第一章&
为什么要朗读&
在本章中,我将探讨两个问题:为什么在当今社会为孩子读书如此重要?为什么朗读如此有效?&
10年前一个可爱的秋日早晨,我到小时候就读的幼儿园故地重游。那是新泽西州康涅狄格农庄小学的幼儿园,大约15个孩子坐在他们的故事毯上,仰着小脸望着我,眼神中充满期待。“今年你们谁想学习读书?”我问道。&
孩子们都毫不迟疑地高高举起手,许多孩子还得意地说:“我已经知道怎么读书了!”那种热烈的气氛就像幼儿园老师们曾经告诉过我的一样:每个孩子在开始上学时都想学习如何阅读。换句话说,孩子刚上学时,对阅读有着百分之百的热情与渴望。&
几个月后,“全美阅读报告卡”(the National Reading Report
Card)告诉大家接下来的事实:&
在四年级学生中,45.7%的孩子每天会将阅读当成休闲活动。&
在八年级学生中,只有27%的孩子为了兴趣而阅读。&
到了十二年级,只有24.4%的孩子每天享受阅读的乐趣。&
四年级学生中,每周到图书馆看书的孩子占40%,到了高年级就降到10%。&
&&&&&就像我在绪论中所说的,30年来,尽管进行了很多教育改革,但美国学生的阅读分数丝毫没有改善。幼儿园儿童百分之百对阅读感兴趣,但随着年级升高,我们失去了75%可能成为终身阅读者的人。任何企业若不断流失75%的客户群,都会在一夕之间摇摇欲坠。这正是美国现在所面临的危机。&
&&&&&&学校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出终身的阅读者———在毕业后的人生中仍坚持阅读与学习。但事实的真相是,我们只培养出学生阅读者———只为了应付毕业而阅读。如此一来,大多数人几乎很早就不再读书了。&
&&&&&&1983年,响应有识之士的倡议,在美国教育部的帮助下,由全国教育学院与全国教育协会组织,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了“阅读委员会”(Commis?鄄sion
Reading),专门研究导致阅读危机的原因及解决办法。这些学者在儿童发展、语言及学习阅读等领域都很精通。由于学校课程的每一项内容几乎都根植于阅读,因此阅读是所有问题与解决方案的核心,这是大家的共识。&
&&&&&&由于阅读是教育中最重要的训练方式,因此每年大约有超过1200份研究报告是以阅读为研究主题的。委员会耗时两年,详读了过去25年的10000多份研究报告,评估其中哪些方法有效,哪些或许有效,哪些无效。委员会于1985年发布了一项名为《成为阅读大国》(Becoming
a Nation of
Readers)的报告。我认为这是25年来最重要、最具“常识性”的教育文献。在主要的研究结果中,有两项简单的论述很震撼人心:&
&给孩子朗读,能建立孩子必备的知识体系,引导他们最终踏上成功的阅读之路。朗读是唯一且最重要的活动。&
&证据显示,朗读不只在家庭中有效,在课堂里也成果非凡。“朗读应该在各年级都进行。”&
&&&&&&专家口中“唯一且最重要的活动”意味着,朗读比成绩单、家庭作业、评估表、读书报告和图卡更重要。朗读是最便宜、最简单、最古老的教学手段,在家里或教室使用都再好不过了。朗读既简单又有效,甚至不需要高中文凭,你就可以用得得心应手。&&
《朗读手册》第一章2&
阅读能带来什么好处?
&一切都可归纳为一则简单的两个层次的公式:&
你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
你读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聪明。&
与危言耸听者的说法正好相反,美国并非文盲国家,一般美国学生都能阅读。在21岁到25岁的毕业生中,有95%可以使用印刷信息(简单句组成的段落)做日常工作,63%继续深造;而在1940年,继续深造者只占20%。今日的学生与祖父母那一代相比,思考的问题并不少,思考的速度也不慢。其实现在的学生更聪明。但今日的世界日新月异,一个人生存所必备的条件要比1940年复杂多了。多数美国学生,尤其是弱势群体,由于进步有限,难免会跟不上时代。全美国70%的工作阅读材料至少相当于九年级程度。
有什么事能像阅读一样做起来简单却成效显著呢?
&&&&&读书给孩子听就像和孩子说话,同样基于以下的理由:树立孩子的信心,带来欢笑,拉近彼此的距离;告诉孩子信息或向孩子解释问题,引发孩子的好奇心,激励孩子。在朗读中,我们还可以:&
在孩子的脑海中,将阅读与愉悦联系在一起。&
创造背景知识。&
建立词汇基础。&
树立一个阅读的典范。&
让我们看看终身阅读者是如何培养出来的。许多教育界人士忽略了两项有关阅读的基本“人生事实”。少了这两个定律的相互作用,教育改革的成效将微乎其微。&
阅读定律一:人类是喜欢享乐的。&&
阅读定律二:阅读是积累渐进的技能。
&&&&&现在我们来研究定律一:人类是喜欢享乐的。对于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人们会自愿地反复去做。我们去自己喜欢的餐厅,点自己喜欢的食物,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电台,探望自己喜欢的亲戚。反之,对于自己讨厌的食物、音乐及亲戚,我们则避之唯恐不及。这不仅是一条定律,更是一个心理上的事实。当我们的感官将电子与化学信息发送到大脑中的“有趣区”或“无趣区”时,人就会作出正面或负面的反应。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一位杰出的动物心理学家,将所有行为分成两种简单的反应:接近与回避。我们接近带来快乐的事,回避带来痛苦或不愉快的事。&
&&&&&&愉快就像胶水一样,能粘住我们的注意力,但只朝喜欢的方向吸引。当欣赏一部电影时,我们就会沉浸其中;不再喜欢时,这种投入的情绪即告中断。这种情况几乎适用于所有我们愿意去做的事。每当我们给孩子朗读时,就会发送一个“愉悦”信息到孩子的脑中,甚至将之称为“广告”亦不为过,因为朗读让孩子把书本、印刷品与愉悦画上等号。然而,很多时候,“不愉快”却和“阅读”与“学校”联系在一起。学习的经历可能是乏味的、无趣的、威胁性的与毫无意义的———接连不断的学习单、密集的发音练习,以及一考再考的小测验。如果一个孩子很少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只遭遇到“无趣”,那他的自然反应就会是回避。&
&&&&&这种现象将我们带到阅读定律二:阅读是积累渐进的技能。这意味着,阅读就像骑自行车、驾驶汽车或缝纫一样:为了要做好,你必须去实践。你读得越多,就读得越好。&
&&&&&最近25年的阅读研究证实了这项简单的公式———对任何性别、种族、国籍和社会背景的学生都适用。读得最多的学生,读得最好,成绩最高,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最长。相反,读得不多的学生,就无法很好地掌握阅读。在美国,不论大人还是小孩,大家读书都不多,因此阅读能力都不强。&
&&&&&为什么不多读书呢?因为根据阅读定律一,美国人在学校生活中获得了太多关于阅读的“不愉快”的信息,在家里又缺少“愉快”的信息,因此削减了对书本的好感。他们对书本避之唯恐不及,就好像小猫躲避热炉子一样。我在下一个问答中,可以为此提供充分的证据。&
《朗读手册》第一章3&
那些孩子带回家的习题卷子又如何呢?真的有帮助吗?&
&&&&&习题卷子的本意是增强学习效果,发现孩子在课程中不明白的地方,以便老师进行个别指导。然而遗憾的是,老师在指导学生时,为了让班上其他学生有事可做,会派发更多的习题卷子。于是,这项评估工具变成了控制学生的手段。习题卷子越来越多,通常每个学生每学年要写1000张,但结果学生的学习效果反而更差。你不妨看看第六章,藏书丰富的教室图书馆也可以让学生有事可做,而且效果好得多。&
&&&&&&最令人沮丧的是,研究结果显示,学生所做的习题卷子的数量与孩子最后的阅读水平居然毫无关系。然而,许多学校仍然一意孤行。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地区的教育局竟建议校长,一所500名学生的学校每个月应准备好6万张纸,用来印习题卷子。&
&&&&&从1972年起,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会(NAEP,
the National Assessment of Educational
Progress)一直追踪四年级、八年级与十二年级学生的阅读分数。结果发现,用课外读物当课本的学生和最能享受阅读乐趣的学生,分数最高。此外,该评估会的报告中说,38%的四年级学生阅读成绩不及格;所有学生中有1/3每天读参考书,做习题卷子;44%的四年级学生在班上没有固定的默读时间。&
&&&&&滥用习题卷子,后患无穷!如果让孩子每天做6张习题卷子,一曜?000张,而且听到的是:“孩子们!现在是阅读时间!”那么等他升入四年级时,他会认为做习题卷子就是阅读,并误以为自己痛恨阅读。&&
为什么不将印习题卷子的费用拿来买课外书?&&
1989年,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校区的3名研究人员将二年级小学生一年所用习题卷子的成本作了统计。不算学校硬件设备与老师薪水的成本,每位学生平均用了59.98美元。研究人员的结论是,学校大多认为印25张习题卷子要比买书简单。可是算起来,每位学生花在印习题卷子上的60美元可以买20本平装童书,整个班可以买500本。
我丈夫和我都很忙,从哪儿找时间给孩子读书?
每个人一天都有24小时———不多也不少。压根没有少时间这回事。过去30年来,有两位教授查看了成千上万的个人日志,对普通人每天的日程安排作研究。研究指出,最近10年来,美国人的闲暇时间比10年前每周平均多出5小时。大家感觉有压力的原因是,各种不同的工作接连不断地堆到身上。我们不仅是开车送孩子参加足球赛,还得一边开车,一边打手机定约会;在球赛中,我们要一边看球,一边与邻居讨论野餐的点心,还要不停地接手机。我们不是没时间──我们是没有喘息的时间。
要打破这种时间上的困惑,只要数数一天之中你经过了多少个录像带店,想想你家电视有多少个频道,再计算一下晚上7点半时商场外停着多少辆车就可以了。如果时间不够用,那么录像带店早该关门大吉,家里应该只有一台电视并只有10个频道,商场停车场也应该空着3/4才对。&
对于自己重视的事,我们一定抽得出时间。有时间自己阅读并给孩子读书的人,同样也是拥有24小时;那些没时间阅读的人,却有时间盯着电视看球赛或连续剧,有时间讲30分钟电话,还有时间为一件小事跑遍整个商场。每个人都有相同的24小时,只是用的地方不同。&
时间是成功的关键。追求成功的人,不论是运动员、会计、作家还是读者,都必须为成功投注时间。阅读习惯越早养成越好,因为在早期,其他人可以助一臂之力,也就是说,家长或保姆可以读书给孩子听。然而,如果在学龄前没有投入这些朗读时间,那么入学时,孩子必须独自接受挑战。在贫困学生的学校中,尽管学生成绩较好,但与普通学校相比,学生要多花70%的留校时间和做功课时间。关键是时间。&
在本章最后,让我们思考一下,影响亲子关系和孩子阅读态度的是什么?《洛杉矶时报》专栏作家克里斯·厄斯金(Chris
Erskine)在以下的文章中与我们分享了父子共读的体验。&
《朗读手册》第一章4&
阅读习惯让父子情牵一页
克里斯·厄斯金&
&儿子读着这段文字,然后停下来。他喜欢这段文字。对他而言,这里充满了真理,寓意深刻。他又读了一遍:&
“自古以来,人们渴望了解狗。可是谁也不知道狗是怎样一种动物。你会读到狗救助主人或救助溺水儿童的故事。有些人称之为忠诚,但我不会这么说。也许我错了,但我称之为爱──最深沉的爱。”&
儿子看了第二遍后,说:“书上关于狗的描述,没错吧?”&
我点点头,接着我们又朗读了一些内容,先是他读,再由我读。我们父子俩一页接一页,一章接一章,从头读到尾。&
“老爸,你是真心喜欢读书,对不对?”当我们在章节之间停顿时,他问道。&
& “没错!”我说。&
&的确,我爱书,就像我爱夏日里的冰品、秋天里的棒球一样。其实,我是为书而活的。&
现在,我儿子也在发掘书中的奥妙了。仿佛偶然间,这个12岁的小孩在简单的阅读中找到了乐趣。这种与书为友的亲密感是很难形容的。&
& “知道什么是‘友情’吗?”我问他。&
& “就像好朋友吗?”他问。
“就像好哥们儿。”我说,“你和书本就是好哥们儿。”&
& “抱歉,老爸,我听不懂。”&
& “没关系!”我说,“不断读下去就可以了。”&
&6个月前,我儿子对书漠不关心,他只有在逼不得已时才看书。有时即使是必须看书,他也未必会看。&
&6个月前,如果谁有让他阅读的秘方,我会一掷千金。就算没钱,我也愿意付15%的利息借款,背负6年分期偿还的重担。&
当时,我儿子认为书是给那些击不到中快速球或拦截不住直飞球的低能儿看的。他认为,书是“室内人”的专利,那些人躲开阳光,失去生活中其他美好的事物。&
后来,有一天,这个男孩扑通摔在沙发上,却没有弹起来。他必须在床上躺两个星期,成了自己最讨厌的“室内人”。&
这个男孩因此而昏昏欲睡。他不能看电视,药物让他虚弱,他连书都拿不起来。&
于是我开始读书给他听,就像他4岁时那样。我铆足了劲,读得绘声绘色。&
&&&&等他体力好一些时,我们父子俩就轮换着读,你一页,我一页。然后变成你一章,我一章。等他完全康复时,我们仍然这样朗读。&
现在每当要就寝时,他就会拿一些书来找我,我们肩并肩,一页一页一起读。&
& “老爸,你在听吗?”有时候他会问。&
& “嗯?”&
& “该你读了!”&
好吧!”我抖落睡意,打起精神。我们又读了一些。&
我儿子最喜欢冒险故事,比如《红色羊齿草的故乡》① 、《短柄小斧》②
。他喜欢的故事主角是在森林中走失的男孩,只有狗与猎枪相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这类故事,就像吃爆米花似的来者不拒。&
如今他对阅读的热爱已经不可遏制了。他甚至读报纸,从体育版开始看,一步步渐入佳境。&
他认真阅读体育版,就好像穷人读到富亲戚的遗嘱一样,字斟句酌,对于没有完全读懂的地方,还反复推敲。&
他尤其爱读晦涩的内容,他认为只有他才能发觉其中的奥妙。&
“孟迪尔的打击率只有0.194。”这个男孩难以置信地说,“0.194。”&
字体越小,他凑得越近;字体越小,他越珍视其中的信息。&
他读到一些更深入的体育消息:“杭特在高中时有5次无安打记录。5次无安打!”&
&他把这些信息保存在大脑里,在适当的时候拿出来用,也许是在球场上讨论球赛时,也许是在休息室辩论时。&
他指着一排细细的小字说:“明星赛在
7月7日,7月7日在柯斯球场。”在他寻找蛛丝马迹时,他停顿了一下。正是这些细节琐事使一个男孩成为一个男孩,或者是一个男人成为一个男人,或者,最好的是,男孩与男人的特质都有一些。&
“老爸,你在听吗?”他说,我们父子俩的鼻子都埋在早报中。&
“什么?”&
“你在听吗,老爸?”&
“我永远都在听。”我回答。&
《朗读手册》第二章&
何时开始朗读&
如果给智能不足的孩子朗读呢?&
在《卡索拉和她的书》(Cushla and Her Books)一书中,作者多萝西·巴特勒(Dorothy
Butler)讲述了卡索拉·姚门的父母如何在她4个月大时开始给她朗读。当她9个月大时,她已经对特定的一些故事有反应,并向父母示意哪些是她最喜爱的故事。5岁时,卡索拉已经能够自己朗读故事。使卡索拉的经历如此引人注目的重点在于,她出生时由于染色体受到破坏,导致脾脏、肾脏和口腔都有缺陷,肌肉有痉挛现象,这使她晚上的睡眠从来没有超出过两个小时。而且直到3岁,她才能用手握住东西。另外,她还弱视,无法看到自己手指尖以外的物体。卡索拉3岁时,医生们都诊断她是“心智及身体生长迟缓”,并建议把她送到特殊的收容机构去。然而她的父母在看到她对书本的反应之后,拒绝了医生的建议;取而代之的做法是,每天朗读14本书给她听。在她5岁大时,心理学家发现她的智能发展超出了一般孩子的平均水平,而且社交适应能力良好。
&卡索拉的故事出现在《朗读手册》的每一版里,而每次我都希望这个故事能够激发某个读者。有一天,我收到来自田纳西州孟斐斯市的玛西娅·托马斯寄来的一封信:&&&
&我们的女儿珍妮弗1984年9月出生,当时我们收到的礼物中有一本《朗读手册》。读了书中的前几章,我们对卡索拉的故事印象十分深刻,于是决定每天至少读10本书给珍妮弗听。她因先天心脏缺陷,必须住院7周做矫正手术,在这段时间内,她必须接受特别护理。我们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给她朗读的。我们无法在医院陪伴她时,会将故事录音带留下来,请护士帮忙给她播放。&&&
过去7年来,我们抓住所有可能的机会给珍妮弗读故事听。现在她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并且是班上阅读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她的阅读测验总是得满分,而且她懂的词语相当多。下课时,经常可以在学校的阅读教室看到她的身影;在家里,她也很喜欢和我或她爸爸坐在一起看书。&
让我们的故事与众不同的是,珍妮弗出生时,被诊断患有唐氏综合征①,她两个月大时,我们被告知她将会全盲、耳聋,而且严重智障。然而当她4岁接受智商测验时,她的智商却高达111分。&
在本书的第四版,我得到托马斯太太的允许,在书中使用了她这封信的内容。他们前几年搬家了,我花了许多时间才找到他们。一个夏天的午后,我打电话给他们,当时珍妮弗即将升上四年级,她总是在午餐时间和她三年级的老师分享她最喜欢的故事书。本书第五版发行前,我又和他们联系,珍妮弗已经完成在马萨诸塞州康克德市普通高中一年级的学习,由于她的英语成绩总是得A,获得了优秀成绩奖。&&
在我的听众中,最不需要我帮助的就是夏威夷火奴鲁鲁的盖瑞·库妮史玛(Geri
Kunishima)。她1992年、1993年和1998年都听了我的演讲,除了担任母亲的角色之外,她同时也是学校的老师。盖瑞和她的丈夫林迪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在他们的儿子史蒂芬出生后6个月,盖瑞开始怀疑他有些不正常,但医生告诉她没有什么问题。&&
&史蒂芬18个月大时仍然不会走路和说话,他被诊断出患有脑部传达信息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全症,而且医生断定他的脑部神经永远不可能再进一步发育。医生的话简直就是宣告史蒂芬没有任何希望。“他将永远无法走路或讲话,或做任何必须控制肌肉活动的事情,他将会是重度智障,你们几乎无法教会他做任何事。”那位医生说,而且建议他们将史蒂芬送到特殊的收容所去。&
当盖瑞·库妮史玛从一开始的震惊和极度沮丧中恢复之后,她突然想起,在两个女儿差不多跟史蒂芬一样大时,她和林迪就开始朗读故事给女儿听。他们的大女儿特鲁迪曾从弟弟的眼中看到一种光芒,似乎是等着他们去发现什么。因此,他们想,或许每天朗读故事给他听,会有点帮助。&
于是,每天晚上准备晚餐的时间里,他们其中一人就坐在史蒂芬身边读故事给他听,而且用枕头垫着他的头部,使他在听的同时能够看到书的内容。但似乎没有任何效果,史蒂芬毫无反应,他只是呆呆地凝视着。&
然而3个月后的一天,当特鲁迪说要去读故事给史蒂芬听时,她惊讶地发现,史蒂芬竟然开始用力挪动自己的身体,朝书架的方向爬去,接着他抓了一本书,并用力拍打书本,直到他将书翻开,然后盯着书上的动物图片看。第二天,史蒂芬重复了同样的动作,并拿了同一本书,翻到同一个地方。全家人看到这样的情景都欣喜若狂。“他有记忆能力了!”他们叫道。&
库妮史玛一家人决定更尽心地去帮助史蒂芬,他们读更多故事给他听,并帮助他做一些简单的肌肉运动。盖瑞推测,通常脑部某一部位的缺陷会通过某一种方式弥补过来,而这样的情形正发生在史蒂芬身上。他虽然进步得很慢,而且非常费力,但他的努力已经取得效果。史蒂芬到了4岁半仍然无法说出任何字,但接下来的一年里,他已经能渐渐地说出一些字,而且次年又进步了许多。虽然走路和学习对他而言就像登高山一样困难,但库妮史玛一家人却从没放弃。在史蒂芬13岁时,他终于能够自己走路和说话,并可以打篮球了,虽然打得不是非常好。更重要的是,他可以阅读和写字,并且达到小学的程度。&
我最后一次见到史蒂芬是在他高中一年级荣登新生荣誉榜时。现在,他们家在夏威夷办了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他们用从史蒂芬身上学到的经验来帮助有学习障碍的孩子。&
如果以上提到的姚门、托马斯和库妮史玛三个家庭都可以克服孩子的障碍而成功地教育他们,试想,正常的家庭如果能尽早开始,并认真地读书给孩子听,又会有多么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朗读手册》第二章2
如果你开始读书给孩子听,第一天会是什么情形?
当琳达·凯莉?鄄何塞特和她的丈夫吉姆于1988年感恩节将艾琳从医院带回家时,艾琳还不知道自己是多么幸运的女孩,但很快她就发现了。几年之后,当艾琳的母亲和我分享她有关朗读经验的日记时,我也发现了这个事实。既然我自己并未保留这种与孩子一同阅读的记录,而琳达甚至比我更早开始这项工作(我以前真是个无知的家长),我想在此我应该多谈谈琳达的经验。&
艾琳出生时,琳达担任小学老师已长达22年,而且她非常热衷于读故事给学生听。她将课堂上使用的教学方法以及给学生家长的建议,都运用在艾琳身上。虽然并非所有的家长都有时间像琳达那样做,但如果他们能用琳达所花时间的一半去读故事给孩子听,他们孩子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在下面的故事里,请注意艾琳从书本上自然而然学到的行为,以及书本内容与日常生活的关联性。&
艾琳出生第一天所接触的第一本书,是罗伯特·缪斯所著的《永远爱你》①,我先生用录像机将我读这本书的情景拍了下来。他本来对这本书的内容并不熟悉,但来回听了好几次之后,他深受感动并流下了眼泪。艾琳曾把那盒录像带与亲戚和朋友们分享,我也将它带到我之前任教的三年级班上,希望它也能对我们的下一代有所影响。&
艾琳出生后的4个月内,都是看一些软软厚厚的幼儿书,或是用又厚又硬的纸板制成的童书,这些书除了看之外,还可以当玩具玩。艾琳4个月之后开始喜欢各类的立体书,她总是每天看2至3次这样的书,而且每次长达45分钟。她也听我们唱歌或念诗,总是高兴地手舞足蹈。我们念的诗是从杰克·普鲁斯基所著的《小小孩朗读诗》中选的,我们总是跟着儿歌录音带一起唱。我们选用的立体书是像奇斯·摩比克(Kees
Moerbeek)所著的《谁在偷看我》(Who’s Peeking at
Me)一类的儿童书。&
&到艾琳8个月时,她渐渐对立体书失去兴趣,开始到处爬来爬去,寻找吸引她的新玩意儿。这期间,她很喜欢撕纸,所以我们给她一大堆杂志去玩,而这时给她看的书必须是很结实的。这个时期我们给她读的书也一直是这一类的。到她10个月大时,我开始很渴望读真正的故事书给她听,所以我决定将她放在儿童用餐的高脚椅上听我读故事书(这样才能防止她撕书),这么做效果很好,而且她的有些反应也让我感到惊讶。&
从一开始,我和艾琳之间就没有因为饮食而产生一般家长都要面临的与孩子的食物大战,因为我忙着读书给艾琳听,而不会太在意她吃了多少食物。我读故事时,艾琳通常自己拿着小零食吃,我也会喂她一些婴儿食品,她的用餐时间通常都是趣味盎然而且有意义的。往往最后她还会用手指着书架,要求我读另一本书。像这样用餐时听故事的情形持续了许多年,我一直都利用早餐及午餐时间读故事书。当她有朋友来访时,我们也在点心时间读故事书,我教学中所使用的大开本故事书更是深受小朋友们喜爱。&
在这期间,还发生了几件特别值得注意的事。我先生因为职务关系被调到东岸,两周才能回家一次。艾琳10个月到15个月的那段时间,用餐时大多只有我们两个人,所以读故事时间就变长了。对她而言,餐后再听20到40分钟的故事毫无问题。我日的日记里写着:“早餐后9本书;午餐后10本书、4首诗;晚餐后7本书。”而这样的阅读量已经成为家常便饭。&
10天之后,日,我在日记上写道:“早餐后艾琳要求读一本书。这个月底我们即将搬家,所以我决定选择弗兰克·艾许(Frank
Asch)的《再见了,房子》(Good?鄄Bye
House)。每当我读完一本,她马上又要求听另一本,最后我总共花了75分钟读了25本书。14个月的她一直保持着对故事的强烈兴趣,她总是认真地听,指着书上的画,说出几个字或发出一些不同的声音。”&
为了确保艾琳对每一本书都熟悉,通常我不会拿到一本新书就马上读给她听。开始几天,我会先慢慢将书介绍给艾琳,第一天我们只是看看封面,再谈谈这本书的大概内容,第二天才读1—2页,接下来的每一天再多进行几页,直到第五天或第六天,我觉得她对书足够熟悉了,才把整本书读给她听。&
我们搬到宾夕法尼亚州不久,我用之前6个月以来使用的方法给艾琳读艾瑞克·卡尔(Eric Carle)的《好饿好饿的毛毛虫》(The
Very Hungry
Cater?鄄pillar)。这本书的第二个句子是:“有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温暖的太阳升起。啪!有一只很小、肚子很饿的毛毛虫从卵里面跑出来了。”我刚要念出“啪”这个字,艾琳先说出来了,而且是用极生动的语调说出来的。那时,她才17个月。从那之后,她会在听熟悉的故事时,主动说出其中的一些字,这使得原本已经很愉快的读故事时间变得更有趣了。
《朗读手册》第二章3
&这对母女除了喜爱故事书,享受阅读时光之外,额外的收获是艾琳的语言能力一直在进步。当她21个月时,她就可以说出完整的句子;到了24个月时,她已经知道1000个词。这样的成就并没有借助任何识字卡片来完成。艾琳的父亲事实上也参与了读故事,他们有一些藏书被艾琳贴上了“爸爸的书”的标签,表示那些是爸爸读的书。&
&因为有了听故事的经验,艾琳很容易就能集中注意力,而且她对书的兴趣也一直在增长。到4岁时,除了绘本,她也可以听长达100页的长篇故事。当艾琳到了上小学的年龄时,她的母亲决定利用自己多年来的专业教学经验,自己在家教艾琳,而不是把她送进学校。他们觉得应该尽最大的努力给独生女最好的教育,也就是由具有22年教学经验的母亲亲自教育她。而且,以艾琳之前在家里学习到的知识,如果送她到正式的学校上课,那么第一年的教学对她而言将是多余的,很可能她会因为觉得太无聊而想哭。接下来的几年,琳达和艾琳每周都会和社区内其他在家自学的孩子碰面;到了艾琳12岁的时候,她每星期都花310分钟参加当地中学的音乐和体育课程。&
&意识到给孩子读故事所能带来的许多好处,和孩子听故事的能力与阅读能力的差异性(稍后有更多关于这方面的讨论),琳达决定继续读故事给艾琳听。读者如果对艾琳4岁至12岁之间所听的故事有兴趣,可以到我的网站(http://www.trelease.
com/erinlist.html)查阅艾琳的书单。艾琳的父母也尽一切可能使阅读变得活泼有趣。当他们全家到中西部去度假时,他们带艾琳去参观英迦尔斯的农场,并让她穿着特别制作的《草原上的小木屋》①里的服装,到英迦尔斯一家的坟上去献花。&
&艾琳阅读能力的进步也是个有趣的故事。在她5岁时,她急着想学习新的词及如何发音,而她在这方面也学得很快,但她拒绝看已经看过的书。那时,听父母读故事仍是她每天感兴趣的事,但当她的妈妈要求她自己试着读一本简单的故事书时,她说:“我才不读那些婴儿看的笨书呢,我要等到我会看长篇故事的时候再自己读书。”&
她妈妈听了有点惊讶,不过她想了一个办法。她带着艾琳去参加当地为4—5岁的孩子办的活动。他们担任活动的义工,工作内容是每周给孩子们读一次故事书。当那些孩子看着艾琳,等着听她读故事时,艾琳迟疑了一会儿,不过最后她还是读了一些大开本的幼儿书,比如《好饿好饿的毛毛虫》。很明显,艾琳已经学会了自己读书。&
&在艾琳即将升入二年级的暑假里,他们一家人去拜访一位朋友,这位朋友有个比艾琳大3岁的女儿。虽然这两个小女孩同时上床准备睡觉,但艾琳却像只夜猫子,总是不想睡。当她被告知可以在床上看书时,较大的女孩拿了一些她小时候读的书给艾琳看。第二天早上,艾琳在早餐时拿了一本书给她妈妈,并告诉她:“我昨天晚上看完这本书了。”琳达觉得艾琳大概只是随便翻翻而已,所以也没有想太多。第三天早上,艾琳又拿了一本书,表示她也看完了,于是琳达要求她读出其中一段,没想到艾琳真的读出来了,语调和发音完全正确,并且没有漏掉任何一个字。&
三年级即将结束时,艾琳的阅读、听力及词汇成绩都名列前茅。然而,她却从未花时间去做练习册。到了12岁左右,艾琳已经可以用一个周末的时间看完一本厚达732页的《哈利·波特》。更值得高兴的是,艾琳并不是个只会看书的书呆子,她也热爱游泳、足球,并参加了科罗拉多州隆蒙市的儿童圣歌合唱团。&
那几年,因为艾琳妈妈最初的来信,我有几次机会和艾琳共同用餐,甚至在宾夕法尼亚州和科罗拉多州的听众研讨会上当众采访她。她表现得泰然自若、热情、口齿清晰,并且带着点孩子气。她是我所认识的孩子中的佼佼者。尽管艾琳的能力和表现都极佳,吉姆和琳达仍然坚持读书给她听。但是艾琳仍然喜爱听故事吗?这个问题可以在她12岁生日时许下的愿望中得到答案。他们家计划到夏威夷庆祝她的生日,而她希望能够在一个特殊的时刻,在海滩上听完父母给她读的第500本小说的最后一页。这个特殊的时刻就是12年前她出生的时间。当然,她的愿望实现了。&
艾琳的例子被纽约奥尔巴尼地区的读书会引用在他们的宣传小册子上,供家长参考:“所有的婴儿出生时都是平等的,没有人会说话、数数、读书或写字,但这些孩子在进入幼儿园时却是不平等的。差异的原因在于,他们的父母是尽力培养他们,还是仅仅看着他们长大而已。”&
什么时候开始教孩子读书?&
从你拿起一本书,并且开始读这本书的那天起,你已经在教孩子读书了。这就是为什么芬兰的学生阅读能力都很高的原因,不管在家里或社区内,他们都可以看到一些读书的典范,而小孩子可以说是最善于模仿的了。以下的研究报告和趣事是最好的例子。&
研究发现,耳聋父母所生的婴儿由于长时间看着父母使用手语交谈,他们会模仿这样的沟通方式,在10个月大时,很明显地会有许多手势出现。这些手势就如同正常的孩子所发出的“巴巴巴”或“哒哒哒”的声音一样。这些还不具有任何意义的手势,就像正常孩子的牙牙学语。&
甚至大人对待书的一些行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孩子模仿。一天晚上,我在伊利诺伊州西蒙市的一所学校演讲结束之后,琳达和弗兰克·范·侯戈登夫妇告诉我他们的女儿安爱撕书的故事。安出生以来,他们家里一直有很多书报杂志可以看,而他们夫妇也从一开始就常读书给女儿听。然而,当安15个月时,她开始表现出一种让人心烦的习惯。她总会选一些书,很小心地翻到第二或第三页,然后将下一页撕掉丢在一旁,接着再往后翻一些页,撕去一页后又丢在一旁。书和杂志她都撕,而且似乎每次都做得有条不紊。&
安的父母耐心地告诉她,这是很顽皮的行为,并给她示范应该如何对待书籍才是正确的,但都没有用。每当她自己一个人拿着书,她总是很热心并专注地撕着。虽然她的父母亲听说过有的孩子会咬书,但撕书简直让人无法忍受。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一个15个月大的孩子会这样破坏书籍,而且她的行为看起来很有自信。一天晚上,他们夫妇正在看电视,琳达突然一动不动地盯着弗兰克,原来她看到弗兰克正在翻一本当天刚寄到的杂志,他翻了几页之后,将夹在里面的广告页撕掉丢在旁边,然后再翻几页,再撕去另一张广告页。琳达终于明白女儿为什么会撕书了。
《朗读手册》第二章4&
如果是我读书给孩子听,他的阅读能力怎么会进步呢?&&
听力的进步有助于阅读理解力的进步。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复杂?我们以英语中最常使用的词“the”为例简单说明一下。我通常会问听众,有没有人认为这个只有三个字母的单词很难理解,在300多位听众里,大约会有5位举手,而剩下的人总是在窃笑。&
接着我会问那些没有举手的人,要他们假装我是个来自俄国的交换学生,住在他们家里,而俄文里并没有一个字和英语的“the”意义相同。事实上,世界上许多语言都不使用这样的冠词,如汉语、日语、韩语、波斯语、波兰语、旁遮普语、克罗埃西亚语和越南语等。&
“现在,我是俄国来的交换学生,我和你们一家人住了3个星期。有一天,我问你们:‘我不懂你们一直在说的一个词the,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你们将如何向这名学生说明这个词的意义呢?”没有人主动回答这个问题,而且每一个人都不好意思地笑了。解释这个简单的词竟然变得很困难;然而,我们却都知道如何使用这个词,而且我们进幼儿园时就已经知道这个词了。&
我们是怎么学会的?当你3岁大时,妈妈会不会一早将你带到厨房,要你在桌子旁边坐下来,桌上放着练习本,然后开始教你:“‘the’这个词是冠词,放在名词前面,好,现在用你的绿色蜡笔把这一页里面的所有冠词都标示出来。”是这样学习的吗?当然不是。&&
这个拼法简单但用法难的词,我们是通过不断听到而渐渐学会的。事实上,我们从以下3个层面听到这个词:&
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听到(沉浸在这样的环境里)。&
我们听到心目中的“英雄”———母亲、父亲、哥哥姐姐(学习的榜样)使用这个词。&
我们听到这个词被使用在有意义的词句中———例如:饼干(the&
cook?鄄ie)、小睡(the nap)、蜡笔(the crayons)、厕所(the
potty)。&
当大人读书给孩子听的时候,有3件重要的事同时发生:(1)孩子和书之间产生一种愉悦的联结关系;(2)家长和孩子同时从书里学到东西;(3)家长把文字以及文字的发音灌输到孩子的耳朵里。&
这些字传到耳朵之后,会形成一种听得懂的词,像蓄水一般储存在记忆里。所传输的字多到一定程度之后,这个“蓄水池”就会开始溢出“水”来,也就是将听得懂的词转换成可以说出来、写出来及阅读中的词,这些都是从听得懂的词而来的。&&
&&&有没有什么东西是我可以买来帮助孩子提高阅读能力的?&&&&
&&&常有家长问我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买来帮助孩子快速提高阅读能力,像某种成套的工具或语言游戏之类。几年前我开始问同事:“当你们还是小孩子时,家里有什么东西使你们开始对阅读产生兴趣?你们买什么东西来帮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除了图书馆的好处之外,大家所提到的东西被我归纳成“3B”,而这3样东西几乎是所有家长都有能力负担的。&
第一个B是书籍(Books):让孩子拥有自己的书,在书里写上自己的名字,而且这些书不用归还给图书馆,甚至不必和其他兄弟姐妹分享。我到现在都还保存着自己买的第一本书、受到奖励所得到的第一本书,以及收到的作为礼物的第一本书。有一项针对以色列幼儿园的孩子所作的调查发现,阅读能力强的孩子所拥有的书籍,是阅读能力较差的孩子的10倍之多。&
& 第二个B是书篮或杂志架(Book Basket or Magazine
Rack):将它们放在可以最常被使用到的地方。在美国,人们在厕所里阅读所花的时间,可能比在图书馆或教室里阅读所花的时间还多。因此,建议你在厕所内放个书篮,并在里面装些书报杂志。&
另外,再放个书篮在餐桌附近。摆在快餐厅前的投币式报纸贩卖机并不是用来做装饰的,如果你将车停在停车场内,坐在车内观察哪些人会从贩卖机买报纸。你会发现,几乎都是单独用餐的人在买报纸。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每天至少有一餐要独自解决,那么对他们而言,餐桌旁就是个最重要的休闲阅读的地方。如果有本书放在桌上,他们将会拿起来翻看;当然,除非你愚蠢到要将一台电视机摆在餐桌旁,那就另当别论了。但在美国,这却是58%的家长常会做的事。&&
& 第三个B是床头灯(Bed
Lamp):你孩子的房内是否有床头灯或阅读小灯?如果没有,而你想要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那么第一件事不妨先去帮孩子买盏灯。买了灯并安装好,然后这样告诉孩子:“伊丽莎白,我们认为你已经够大了,可以晚一点睡觉。睡觉前,你可以像爸爸、妈妈一样,先在床上看点书,所以我们帮你买了这盏小灯。如果你想在睡前看书,我们会让它多亮15分钟(或更长,视孩子的年龄而定),如果你不想看书也没有关系,我们会按往常的熄灯时间将它关掉。”事实上,大多数的孩子为了能晚一点睡觉会愿意做任何事,即使是阅读。&
《朗读手册》第二章5&
到孩子多大时,我就该停止给他读故事了?&
一点都不给孩子读故事听,以及太早停止阅读,都是大错特错的。美国国家阅读委员会把朗读描述为“孩子小学毕业之前都应该保持的一种习惯”。委员会用最成功的企业之一麦当劳来举例。这个快餐连锁企业几乎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但它从未削减过它的广告预算。麦当劳每年花在广告上的费用都比前一年有所增加;平均起来,每一天的广告费用超出100万美元。麦当劳的行销人员从不会有这样的念头:“所有的人都已经知道麦当劳了,他们应该会自动上门,所以我们不必再在广告上花大钱了。”&
每当我们给孩子朗读时,我们就像在为阅读的乐趣做广告。但和麦当劳不同的是,我们每年都在削减广告预算,而不是增加预算。无论是在家里或学校,孩子越大,我们就越少给他们读书听。康涅狄格州的学校1990年所作的一项调查发现了这个典型的现象。这项调查的对象是某个中产阶级社区内的四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调查发现,只有8%的学生在接受调查的前一天晚上,有家人读故事给他们听。大部分的老师也发现,中高年级的学生也都有类似的现象,那就是很少听故事。另一项针对研究生院的学生所作的调查也证实,他们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时候已经很少听故事了。&
家长(有时候是老师)常会说:“他已经四年级了,怎么还需要我读书给他听呢?我们送他去学校不就是要他学会自己看书吗?”
其实在这个问题里面,有许多错误的假设。&
假设某个学生的阅读能力已经有四年级的程度,这是很优秀的。然而,这个孩子听故事时的理解力有几年级的程度呢?大部分人从来不知道这中间是有差异的,除非他们静下来仔细地想一想。举个简单的例子,过去7年,美国最受欢迎的电视剧是《天才老爹》(The
Show),每星期都有好几千万人观看这个节目,甚至包括一年级的小学生。即使这个节目现在重播,估计它仍然是全世界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猜猜看这个节目的剧本在撰写时是针对什么程度的人呢?这个剧本曾被送到专门的机构进行鉴定,结果是,大约具备小学四年级阅读能力的人才能看懂。&
那么,那些看这个节目的一年级小学生是否能自己阅读它的剧本呢?这些幼小的儿童中,大概有99%的人无法看懂。然而,当剧本由他人念出来,也就是由演员说出来的时候,他们就能够理解。研究儿童听力的专家表示,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听力在八年级时会达到相同的程度,在这之前,通常听力比阅读能力强。因此,孩子能够听懂并理解那些复杂、有趣的故事,却无法自己看懂故事书。这也是上天送给一年级孩子的最好礼物之一。一年级的学生可能会喜欢四年级程度的书,而五年级的学生也可能喜欢七年级程度的书。(当然,有时必须看书中主题的社会性程度而定,有些七年级程度的书的主题超出了五年级学生的社会经验,他们就不容易理解了。)&
既然我已经说明孩子听故事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之间有很大的差异,那么各位应该可以了解为什么当孩子大一点之后,仍应该继续读故事给他们听。听故事时,除了家长和孩子(或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之外,你同时也将较高程度的词灌输到他们的耳朵里詈螅腔岚颜庑┐蚀涞酱竽裕⒓且湎吕矗銮克堑脑亩聊芰Α?
以上是对给较大的孩子朗读的一些看法,现在让我们来谈谈较小的孩子。如果在你家里或所教的班里有才开始学习阅读的5—7岁的孩子,而你正持续地读故事书给他们听,那是非常好的,请继续下去。但是如果你还在读那些词很有限的书,像苏斯博士①的《戴高帽的猫》或《老巴身上跳》(Hop
on Pop)这类浅显易懂的童书,那么可以说你正在侮辱6岁孩子的脑细胞!&
让我们来看看这会是什么样的情形:一本只有225个字的书和一个已经掌握6000个词的6岁的孩子。这个孩子从4岁起就已经了解了那225个字,并懂得如何使用它们。如果这个孩子不问为什么必须重复听那些他早已学会的字,那我们才应该担心呢!&
对一个6岁的孩子而言,他才刚要学习自己阅读,这时孩子认识的词虽然有限,但在听故事方面,他可不是个新手,他已经听了6年,可以说已经有很丰富的听故事的经验了。而苏斯博士所著的那些词汇有限的童书,是特别为了让孩子自行阅读而写的,这里要强调的是,那类书并不是用来由大人读给孩子听的。&
关于听故事和阅读故事的程度差异的问题,近来在每年举办的“全美阅读日”活动中渐渐显露出来。这项活动从1997年开始,每年3月2日,也就是苏斯博士的生日那天,由数以千计的成人读书给上千万个儿童听,这是美国国内倡导阅读的盛会。美国国家教育学会(NEA,
the National Educa?鄄tion
Association)曾对1000位教师作过调查,发现在“全美阅读日”当天,这些老师们最喜欢选来读给孩子听的书中,排名前两位的都是苏斯博士所写的将词汇刻意控制在某个程度内的童书,也就是《火腿加绿蛋》和《戴高帽的猫》。既然这个活动是在每年春天举行,那么即使是幼儿园的孩子,那时候的词汇量也应该超出了听这种故事的水平。所以,如果老师们希望选择苏斯博士的书以表示对他的推崇,那么,在此提醒你,其实他所写的其他45本书中,大多数都比《戴高帽的猫》词汇量大,老师们不妨加以考虑。&
在本书第三章,我也将建议读者,除了这类词汇有限的童书之外,你也可以选择一些已经被许多幼儿园老师证实非常有效果的短篇小说。&&
读书给10岁左右的大孩子听,是不是在浪费时间?&&
关于读书给大孩子听,有以下两个有争议的问题:第一,你认为如今的青少年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已经足够甚至太多了吗?第二,你认为美国成人的阅读时间已经足够了吗?如果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我建议,孩子长大后,你就不用再读书给他听了,而是增加许多和书有关的活动,例如让他写报告、做论文、参加考试;然而这些事却会让孩子对书产生错觉,他们会认为读书是件苦差事,等到成人之后,就会逃避阅读。&
当然,我并不建议让上学变得像度假般轻松。我们必须承认,当我们试着让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时,我们就如同在向他们推销。想想大卫·奥格威(David
Ogilvy)的话,他的著作在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在广告界被视为圣经,他曾经建议一些知名大企业内撰写广告文案的员工:“推销时,你不能使人们因感到厌烦而勉强购买你的产品;相反,你必须让他们感到兴致勃勃而愿意购买。”在这里,我们要推销的东西是“阅读”,而朗读故事是一种令人愉悦的广告方式;反之,做练习册上的习题就是一种令孩子厌恶的广告方式。当孩子感受到的厌恶大于愉悦时,他们就会选择别的产品了。&
在要求孩子阅读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一些情况。有一项对一个幼儿园班级进行的为期8周的调查研究。这个班级里的藏书像小型图书馆一般,而老师每天都读故事给小朋友听。他们的藏书被分为三类:非常熟悉(老师一直重复读的)、熟悉(老师只读过一次的)和不熟悉(老师没读过的)。&&
研究人员观察小朋友在自由活动时间会选择哪一类书来看,他们发现“非常熟悉”的书被选的次数是“不熟悉”的书的3倍,而“熟悉”的书被选的次数是“不熟悉”的书的两倍。此外,这些实际上还不会自己阅读的小朋友在看“非常熟悉”的书时,通常会试着模仿老师朗读;但当他们看“不熟悉”的书时,只是快速翻阅而已。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平时老师“广告”的效果。&
当对30名七年级和十二年级中学生的阅读嗜好进行调查时,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孩子在看两类书:连载小说和受过推荐的书(较有深度的文学作品)。影响他们选择较有深度的书的最大原因是,他们在班上看到或听说其他同学有这样的书。研究报告指出,68%的中学生选书是因为老师或同伴们在讨论某一本书,这本书在班上显得很热门。所以当老师朗读给学生听时(不论是对较幼小的孩子还是大孩子),都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去找那些在班上被读过的书。&
《朗读手册》第二章6&
我现在才开始给孩子读书会不会太晚了?&
孩子永远不会因为年龄太大而不适合听故事,只是读书给较大的孩子听,不像读书给2岁或6岁的孩子听那样容易。&&&
要开始读书给一个13岁的孩子听,老师实行起来要比家长容易多了,因为无论家长的意图有多么善意,要在家中读书给青少年听总是很难。在这段社交和情绪发展才刚起步的年龄,孩子上课以外的时间都花在对性的兴趣、对将来的职业的焦虑上,并且希望在家人以外能形成一个小团体,以证明自己的存在。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所关心的事正在改变,而且他们待在父母身边的时间有限,所以父母并没有太多机会可以读书给他们听。&
但如果你能把握机会,也并非完全没有希望。不过当女儿正坐着观看她最喜爱的电视节目,或刚刚和男朋友吵了一架怒气未消时,绝不要尝试要求女儿来听你读故事。除了时机很重要之外,你阅读的长度也要考虑,应尽量缩短时间,除非你发现孩子有兴趣再听久一点。&
当孩子差不多12岁到14岁时,也就是青少年初期,你可以先试着和他们分享书中的一小部分,可能只有1—2页;当他们零星地问些问题时,你必须将希望他们阅读的心态轻描淡写地表现出来,不能让他们感到丝毫的勉强。当我的孩子杰米和伊丽莎白十几岁时,我通常只读我自己正在阅读的书的摘要给他们听,不管是不是小说。一天傍晚,我正在看费罗·萨姆(Fer?鄄rol
Sam)的《和骑师一起奔跑》(Run with the
Horseman),那是一本以南方为背景的很棒的小说。我想起之前曾看到儿子在田野里跟骡子玩,也看过他在屋子外面和公鸡玩,于是我想:“哇!杰米一定会喜欢这本书!”&
所以有一天早上,我叫住他:“嗨,杰米,听听这个!”&
他站在门边说:“对不起,爸爸,我正要出去和朋友见面。”&
“我知道,但我保证只要1分钟就好了。”他翻了翻白眼,很不情愿地坐下来,而我开始朗读一小段给他听时,就像我所预料的那样,他喜欢这本书。几个小时之后,他带着他的朋友们回来了,坐成一排,并要求我读给他们听。&
& 因为有太多的家长和老师总是对如何为青少年选择合适的书感到头痛,我在《读一读》(Read
It)一书中列了50本适合十多岁孩子的书,其中包括小说、非小说、短篇故事和一些从小说中摘录出的章节(看这些小说的全文会让孩子对阅读感到厌倦)、报纸上的专栏和每位作者的生平描述等。&
对于热爱阅读、把阅读当作消遣,且阅读范围很广的人来说,为十几岁的孩子选择合适的书不成问题,而必须对许多合适的书进行取舍才是难题。以下是我会为十多岁孩子选择的书,虽然这些书的对象是成人。&
&& 桃莉·海登(Torey
Hayden)的所有描写有心理障碍的孩子的书。她曾有过和这类孩子相处的经验,所以这些书都相当具有权威性,例如:《她只是个孩子》(One
Child)、《另一个孩子》(Just Another Kid)、《笼中孩子》(Murphy’s
Boy)、《别人的孩子》(Somebody Else’s Kid)、《沉默的洁蒂》(Ghost
Girl)等。&
&& 詹·布鲁温(Jan
Brunvand)的关于城市的传说、现代的民族传说之类的书,如《我发誓这是真的》(Absolutely true, I
swear),人们一直口耳相传的《太好了,不可能是真的:城市传说集锦》(Too Good to Be True: The
Colossal Book of Urban Legends)、《城市传说集》(The Big Book of Urban
Legends)、《消失的搭便车旅人》(The Vanishing Hitch?鄄hiker)、《令人窒息的多伯门》(The
Choking Doberman)、《墨西哥宠物》(The Mexican
Pet)和《咒语!再次燃烧吧!》(Curses!Broiled Again)等。&
曾获普利策文学奖的历史学家兼记者大卫·麦克库洛(David McCul?鄄lough)的《勇敢的同伴》(Brave
Companions),这本书介绍了美国历史上20位杰出人物。&
& 华尔街日报得奖记者亚历克斯·克罗威兹(Alex
Kotlowitz)所著的两本极受推崇的关于美国种族的书:《这里没有小孩子》(There Are No Children
Here),这本书描写居住在芝加哥最危险的公共住宅区内两个孩子的日常生活;以及《河的另一边:关于两个城镇、一个死亡事件和美国的窘境》(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 A Story of Two Towns, a Death, and
America’s
Dilemma),这本书描写密歇根州在班顿河港和圣乔瑟夫市之间被圣乔瑟夫河分开的两个城镇,这两个城镇里住着不同的种族。
《朗读手册》第三章&
朗读的阶段&
哪一类书最适合婴儿?&
就像我在第一章中提到的,在孩子刚出生的前几年,父母越经常地和孩子说话,孩子的语言能力就发展得越好。事实上,孩子在4—10岁之间接触新的文字,能刺激大脑的成长,其新陈代谢的速度是成人的两倍。这就是小孩子能很容易学会外语及乐器,以及他们常常需要午睡的原因。&
了解了孩子大脑发展的情形,家长就要为孩子选那些能刺激其视觉及听觉的书,也就是利用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彩色图画和活泼的声音。押韵的文字很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就是因为孩子最早听到也最熟悉的声音是母亲的心跳,而心跳的节奏与押韵文字的节奏类似。&
《鹅妈妈故事集》和苏斯博士的作品不仅在书名和内容上都押韵,而且它们对孩子产生的帮助也和后来一些研究者证明的理论相符合。马里兰州贝萨斯达市国家儿童健康与人类发展学会(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的学习研究专家里德·里昂(Reid
Lyon)博士发现,小孩子具有发掘出不同文字的韵律的能力,而这个能力对他们的语言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幼儿园的孩子如果对发“cat(猫)”这个韵脚有困难,将来可能也会有阅读上的困难。此外,许多小孩子的游戏都会搭配吟唱一些押韵的句子。很明显,孩子会觉得押韵的字念起来很有趣味,但为什么呢?研究者指出,这就类似人们潜意识里喜欢看花格子图案或是喜欢听音乐的和声一样,因为这些都提供了一种秩序感。&
& 耶鲁医学院的脑部研究专家萨利·雪威兹(Sally
Shaywitz)博士建议,家长应经常读书给幼小的孩子听,特别是那些带韵文的故事,而和孩子玩带韵文的游戏也是很有帮助的。&
押韵的文字对孩子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出生之前。在一项研究中,妇女在怀孕的最后3个月反复诵读苏斯博士的《戴高帽的猫》,结果婴儿出生52小时后,可以从其他未押韵的书中分辨出苏斯博士的韵文书。&
押韵的文字对婴儿如此重要的原因,在于韵文结合了各种声音、音节和韵脚,并且将这些混合之后形成一种节奏,孩子在摆动的摇篮里因为听到这些韵文而感到愉悦,并可能重复地发出单一音节的声音,例如“巴巴巴”的声音。&
韵文的书非常多,但我个人最喜欢的是道顿(Dutton)出版的《露西·卡森斯的童谣书》(The Lucy Cousins Book of
Rhymes),因为这本书的图画所用的都是基本色调,而且鲜明地刻画了各个种族的人物,书中收集的64首童谣都非常适合婴儿和刚学步的儿童。&&
许多家长都发现,孩子在做活动时,大人吟唱或诵读韵文给孩子听,可以在孩子心中加强韵文和活动的关联性。这些儿童韵文的录音带或光盘在一般图书馆或书店都可以找到。&
此外,当家长抱着孩子读故事时,亲子之间的肢体接触也会增加彼此的亲密感。要注意的是,在读书时千万别让孩子感觉到书籍本身比他更重要,因此要尽量与孩子保持肌肤的接触,尽量一边读书,一边拍拍他或抱抱他,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到被宠爱。&
《朗读手册》第三章2
如果我给孩子读故事的时间都很少,怎么还会有时间与孩子讨论呢?&&&&
只有想办法再抽出更多时间!如果这听起来似乎是痴心妄想,不妨想一想作家阿尔菲·寇恩(Alfie
Kohn)有关教育的金玉良言:“身为一位教师,特别是中学、高中或大学的教师,当他坐下来安排一堂课或考虑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之前,他应该先问自己这样的问题:‘当学生10年后回忆这堂课时,我希望他们能记起什么?’我在教高中和大学学生时,如果曾经问过自己这个问题,那么当时心中一定相当不安,因为我自己很清楚实际的情形,我不知道是否能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这个问题。事实上,课堂里往往只是学生们一张张迷惑的脸、离题的理论,或从书上选出一段毫无系统的段落或假设来讨论而已,我们真该问问自己到底在教室里教些什么。老师们有时都等到冬天即将结束了,才教学生用雪来做精巧的雕塑。”
就像我之前提到的,在读完故事之后的讨论非常重要。那些有较多课堂讨论的班级,学生阅读课的成绩也较高。在本书第五章,我解释了“讨论”这件事在欧普拉的读书俱乐部里成功扮演的角色,而这个俱乐部曾经让30本以上的书跃居《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然而排行榜上的书,有多少是由于大学教授或高中老师引导孩子阅读而成为畅销书的呢?&
非常遗憾,在学校里,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讨论,即使有,老师们通常也不允许学生发表太长的言论。研究显示,大部分老师在提问之后,通常只等待1秒或更短的时间就叫学生回答。然而,有更进一步的研究指出,如果老师们能够多等3—5秒钟,学生将会更踊跃地回答问题,而他们的逻辑思考能力和对复杂问题的思考能力也会有明显的改善。1992年,一些实习老师对537个幼儿园到六年级班级的上课情形进行观察,他们发现,读故事之前或之后的讨论时间,平均少于5分钟。&
在比较高的年级里,这种情形也并没有改善。1990年,有一项研究是观察15个大学班级,共331名学生,结果发现,总共900分钟的上课时间内,学生只问了49个问题,也就是每小时3.3个问题,这和幼儿园的孩子持续不断发问的情形比较起来,真是少之又少。&
到孩子多大时,就该停止给他读绘本了?&&&
我了解在陪孩子长大的过程中,有时候家长难免会觉得不耐烦,但当我听到以上这个问题时,总是感到气馁。事实上,好的故事书就是好的故事书,不论书里面是否有许多图画。就像在博物馆内展出的画一样,并没有一堆文字写在画的下方,但这些画仍然能够令我们感动,不是吗?&
据我所知,有一个托儿所的老师给孩子们读朱迪斯·凡尔斯特( Judith
Viorst)的《亚历山大和超级恐惧的日子》(Alexander and the Terrible, Horri?鄄ble, No
Good, Very Bad
Day),而有一所学校的英语老师每年朗读两次这本书给他的高二学生听,第一次在学期刚开始的9月,而第二次通常是应学生的要求,于次年6月再读一次。事实上,不同年级的每一个班级都应该将某一本绘本列在朗读的书单上。&
许多美国的学生从小学中年级开始,就不再有人经常读故事给他们听了,而且这些学生自己也不会把阅读当成一种消遣。我记得有一天我在加利福尼亚州给一群九年级的学生演讲,在21位学生中,竟然没有人听过魔笛手的传说,也没有人听说过莱特兄弟,而只有两个人听过《圣经》里的大卫和歌利亚的故事,这些学生的文化生活似乎太贫乏,极需要被填补。&
对于儿童时期已经错过一些绘本的青少年,以下是一些可以选择的书:罗伯特·霍尔(Robert Holden)的《哈梅林的魔笛手》(The
Pied Piper of Hamelin)、《睡美人》,以及芒罗·利夫(Munro Leaf)《爱花的牛》(The Story of
Ferdinand),它在50年前将《飘》(Gone With The
Wind)挤下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的位置。在美国,有许多高中生父母,仅纽约市,就有12000名幼儿园小朋友的母亲是十几岁的大孩子,如果这些大孩子本身对陪孩子成长的童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典好看小说完本推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