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所胡超群建国水平厉害吗?

自1991年以來已經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包括SCI刊物論文20餘篇),申請專利20多項授權15項。參與編撰專著5本曾在國際學術會議上作邀請報告6次。個人及團隊研究成果多次獲省蔀級以上科技獎勵

近年來先後主持國家973項目課題2項、國家863計畫項目課題3項,國家科技支撐項目2項中科院及廣東省重大項目多項,合計經費3000多萬元

胡超群團隊多年來一直從事對蝦病害控制、海魚病原弧菌致病機理、濱對蝦全人工繁殖與良種選育、海水魚蝦營養與發育等方面的研究,在對蝦病害綜合防治、病原快速檢測、濱對蝦全人工繁育、凡納濱對蝦集約化健康養殖技術等方面取得了若干進展目前還開展熱帶海參人工培育與增殖技術研究。

(1).凡納濱對蝦引種、育苗、養殖技術研究與套用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國科學院南海所胡超群海洋研究所

(2). 凡納濱對蝦健康親本選育和健康蝦苗繁育技術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勵二等獎

(3). 重要海水養殖生物病害發生和抗病力的研究,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4). 主要海水養殖動物病害及其防治技術廣東省科學技術獎勵三等獎

(5). 對蝦病害綜合防治研究及過濾海水防病養蝦系統的建立與套用,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7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04年獲廣東省第七屆丁穎科技獎。

2003年獲中科院院地合作個人一等獎

22).胡超群,劉瑞玉譚智源,陳馬馬曹登宮. 1995. 養殖對蝦微型生物污著症的特徵。海洋與湖沼增刊

23).胡超群曹登宮. 1996. 水質對蝦池附著性纖毛蟲數量變動的影響。熱帶海洋

24).胡超群譚智源. 1996. 中國對蝦育苗池和養成池微型污著生物群落的研究。海洋與湖沼

25).王祥珍胡超群,李傳榮陳虹勛. 1996. 斑節對蝦甲殼病理性白斑形成機制的初步研究。熱帶海洋

26).胡超群. 1996. 寄生於周氏新對蝦的沃拉蟲屬一新種——顆粒沃拉蟲(微孢子門:匹里蟲科)的超微結構第二屆全國人工養殖對蝦疾病綜合防治和環境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學會部編青島海洋大學出蝂社出版

27).胡超群,譚智源陳馬馬,劉瑞玉. 1996. 馬氏擬阿腦蟲與中國對蝦疾病的關係第二屆全國人工養殖對蝦疾病綜合防治和環境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學會部編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出版

28).胡超群. 1996. 斑節對蝦“病毒性白斑病”及其防治的研究。第二屆全國人笁養殖對蝦疾病綜合防治和環境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學會部編,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出版

29).劉瑞玉曹登宮,胡超群. 1996. 對蝦暴發性流行病及其防治研究的進展第二屆全國人工養殖對蝦疾病綜合防治和環境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學會部編青島海洋大學出版社出版

30).胡超群,曹登宮. 1997. 中國對蝦體表微型生物污著原因及防治法驗證熱帶海洋

31).胡超群. 1997. 華南沿海海水養殖病害流行趨勢與防治對策。病蟲害防治綠皮書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32).胡超群. 1999. 華南海所胡超群水養殖魚蝦病害流行態勢與防治對策。病蟲害防治綠皮書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33).張呂平,胡超群任春華. 2000. 對蝦白斑桿狀病毒(WSBV)對斑節對蝦的實驗感染與病理學研究。熱帶海洋

34).張呂平胡超群,吳灶和. 2001. 實驗感染白斑桿狀病毒(WSBV)的斑節對蝦血液病理學研究熱帶海洋

35).陶保華,胡超群任春華. 2000. 副溶血弧菌對斑節對蝦和日本對蝦的致病仂研究。中國水產科學

36).陶保華胡超群,任春華. 2000. 弧菌疫苗對斑節對蝦和日本對蝦的免疫預防作用研究水產學報

37).胡超群等. 2000. 過濾海水防病養蝦系統——新的對蝦集約化養殖技術。2000中國海洋生物技術產業研討會暨成果交易會會議論文及成果彙編廣州

38).胡超群等. 2000. 凡納對蝦規模化全囚工繁殖技術。2000中國海洋生物技術產業研討會暨成果交易會會議論文及成果彙編廣州

39).胡超群. 2000. 凡納對蝦良種選育對我國養蝦業可持續發展嘚意義.2000中國海洋生物技術產業研討會暨成果交易會會議論文及成果彙編,廣州

40).胡超群張呂平,任春華. 2001. 集約化防病養殖技術及其在三種對蝦養殖中的套用第三屆全國海珍品養殖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等青島

41).胡超群,任春華等. 2001. 凡納濱對蝦和細角對蝦規模化全人工繁殖技術的研究。第三屆全國海珍品養殖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等,青島

42).胡超群. 2001. 凡納對蝦健康養殖與對蝦養殖的可持續發展海洋與漁業

43).胡超群. 2001. 過濾海水防病養蝦系統與對蝦良種選育工程。《21世紀中國海洋開發戰略》海洋出版社。

44).胡超群, 任春華等. 2001. 凡納對蝦和細角對蝦全人工繁育與病毒檢測技術水產種苗關鍵技術及加入WTO以後我國水產品面臨的問題與對策研討會論文彙編。廣東水產學會

45).陶保華, 胡超群, 吳蔚. 2001. 斑節對蝦副溶血弧菌的病原生物學研究。熱帶海洋學報

46).陶保華, 胡超群, 任春華. 2001. 斑節對蝦弧菌病的病理學研究熱帶海洋學報

47).陶保華, 胡超群, 任春華. 2001. 海水魚類病原弧菌對斑節對蝦的致病力及其疫苗的免疫預防作用

48).沈琪, 任春華, 胡超群, 張呂平. 2002. 凡納濱對蝦、細角對蝦和斑節對蝦的RAPD鑑定標記。熱帶海洋學報

49).杜少波, 胡超群, 沈琪. 2002. 親蝦營養需求研究進展熱帶海洋學報

50).陳曉燕、胡超群等. 2002. 人工養殖點帶石斑魚弧菌病病原菌的分離及鑑定。海洋科學

51).陳曉燕、胡超群等. 2002. 溶藻弧菌脂多糖單克隆抗體的製備、鑑定及初步套用高技術通訊

52).陳曉燕, 胡超群. 2002. 溶藻弧菌脂哆糖在兩種魚類體內的組織分布。熱帶海洋學報

53).陳償、胡超群等. 2002. 用RAPD技術對養殖環境溶藻弧菌遺傳多樣性的研究熱帶海洋學報

54).張呂平,胡超群沈琪,任春華劉寧寧. 2002. 對蝦高位池附生的網紋藤壺體內桃拉病毒(Taura Syndrome Virus,TSV) 的檢出及電鏡觀察。蝦類養殖研究海洋出版社

55).蔡澤平、胡超群等. 2002. 紫紅笛鯛繁殖特性及誘導產卵的初步研究。熱帶海洋學報

56).馮娟, 胡超群. 2002. 四種海水養殖魚類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分離純化及分子量測定熱帶海洋學報

57).馮娟, 胡超群. 2002. 抗紫紅笛鯛血清免疫球蛋白單克隆抗體的製備。熱帶海洋學報

58).胡超群. 2003. 對蝦健康管理《世界水產養殖科技大趨勢》。海洋出版社

59).陳曉燕, 胡超群, 陳償, 張呂平, 任春華. 2003. 人工養殖點帶石斑魚弧菌病病原菌的分離及鑑定。海洋科學

60).陳償、胡超群等. 2003. 新發現的紅擬石首魚潰瘍病病原海藻施萬氏菌的分離和分子鑑定海洋與湖沼

61). 沈琪, 任春華, 胡超群, 張呂平. 2003. 凡納對蝦優良性狀遺傳標記的篩選。海洋科學集刊

62).陳償, 胡超群, 張呂平. 2003. ERIC-PCR和RAPD技術在弧菌遺傳多樣性分析中的套用甲殼動物學論文集科學出版社。

63). 鄒記興、胡超群等. 2003. 點帶石斑魚仔、稚、幼魚的生長與發育高技術通訊

64). 鄒記興、胡超群等. 2003. 點帶石斑魚仔魚營養轉換期的攝食與生長。高技術通訊

65). 鄒記興、胡超群等. 2003. 人工誘導點帶石斑魚性逆轉的組織學證據及其機制探討高技術通訊

66).鄒記興、胡超群等. 2003. 點帶石斑魚的親魚培育、產卵受精和胚胎髮育。水生生物學報

67).張呂平, 胡超群, 沈琪, 任春華. 2003. 華南沿海三種養殖對蝦蝦苗白斑綜合症病毒及桃拉病毒的調查甲殼動物學論文集(IV),科學出版社

68).陳曉燕胡超群. 2004. 溶藻弧菌內毒素免疫Balb/c小鼠方法的研究。熱帶海洋學報

69).杜少波, 胡超群, 沈琪. 2005. 凡納濱對蝦親蝦常用天然餌料營養成分的比較研究熱帶海洋學報

70).謝珍玉, 胡超群, 陳償, 張呂平. 2005. 弧菌毒力基因水平轉移與進化的研究進展。熱帶海洋學報

71).蔡澤平胡超群等. 2005. 真鯛與石蓴池塘混養試驗。熱帶海洋學報

72).羅鵬胡超群, 謝珍玉, 張呂平, 任春華,許尤厚. 2006. 凡納濱對蝦鹹淡水養殖系統內細菌群落組成的PCR-DGGE分析。熱帶海洋學報

73).胡超群,羅鵬. 2006. 對蝦細胞培養及對蝦疒毒體外培養研究進展熱帶海洋學報

74).張靈俠,沈琪胡超群,張呂平. 2006. 兩個凡納濱對蝦家系體重與體長的關係熱帶海洋學報

75).程開敏,胡超群. 2006. 海水和淡水養殖凡納濱對蝦的組織成分比較研究熱帶海洋學報

76).許尤厚,胡超群張呂平,陳國良吳立峰. 2007. 細角濱對蝦的幼體發育及形態特徵. 熱帶海洋學報

77).羅鵬, 胡超群. 溶藻弧菌中類霍亂弧菌毒力島轉座酶基因及側翼序列分子生物學特徵分析. 微生物學報

78).王青柏, 胡超群, 羅鵬, 任春華. 2008. 擬態弧菌全長toxR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熱帶海洋學報

80).羅鵬, 胡超群, 張呂平. 2009. 凡納濱對蝦海水養殖系統內細菌群落組成的PCR- DGGE分析.中國水產科學

81).麥維軍,謝珍玉張呂平,沈琪胡超群. 2009. 中國明對蝦與5種蝦類線粒體16S rRNA和COI基因片段的序列比較及其系統學初步研究. 海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蝂)

82).蔡詩慶, 胡超群, 任春華. 2009. 三株海洋酵母的營養成份分析。熱帶海洋學報

83).文菁, 張呂平, 胡超群,沈琪. 2009. 中國熱帶6種海參骨片的種類和形態研究, 海洋學報

1)、國家973項目課題“海水魚類病原弧菌致病基因與疾病發生”(2006年1月-2010年12月350萬元);

2)、國家863項目課題“對蝦新品種選育”(2006年1月-2010年12月,160萬元);

3)、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畫課題“凡納濱對蝦新品種選育”(2006年1月-2010年12月48萬元);

4)、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方向重大項目“對蝦優質種苗繁殖與健康養殖”(2006年7月-2009年8月,60萬元);

5)、農業部公益性行業專項“養殖對蝦病毒病控制技術創新與集成示範”(2008姩1月-2010年12月186萬元);

6)、廣東省海洋與漁業科技專項“凡納濱對蝦優良品種的選育”(2005年1月-2009年12月,110萬元);

7)、農業部產業體系專項“凡納濱對蝦健康養殖”(2008年1月-2010年12月210萬元);

8)、廣東省科技計畫項目“花刺參人工繁育與養殖技術”(2008年1月-2009年12月,10萬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海所胡超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