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张伯祖有几个

台湾本岛:2113行政区域涵盖台北市囷5261台湾、高雄市4102大部

侧之小基隆屿(俗称「小乞」)。

o 和平岛:昔称社寮岛隔八尺门水道并以和平桥与基隆市中正区正滨里相连,島上有荷西时期的圣萨尔瓦多城遗址

o 中山仔屿:因填海造陆与和平岛相连,属中正区平寮里以「千叠敷」海蚀平台地形闻名。

o 桶盘屿:以海堤与和平岛相连属中正区平寮里,设有基隆港船舶管制中心

o 彭佳屿(与花瓶屿、棉花屿并称为「北方三岛」)

o 拉鲁岛:位於日朤潭中央的小岛,旧称光华岛

o 渔光岛:本为半岛,配合港口打通切陆路但仍有桥连络。

o 富国岛:位於澄清湖内的小岛

o 钓鱼台列屿(8,另有3个岩礁)(争议区域中华民国(台湾)及日本国皆宣称拥有其主权)

# 中央屿(大央屿)、四角屿、鸡笼屿、桶盘屿、虎井屿。(原测天岛因填海造陆已并入澎湖本岛)

# 锭钩屿、鸡善屿、查埔屿、查母屿、香炉屿、番土豆尾屿、赤屿、溪塭、鼓架屿、雁情屿。(备紸:不含澎湖本岛;锭钩屿由4座岛礁组成官方地籍册合称一座岛屿)

# 白沙岛、目斗屿、吉贝屿

# 过屿、姑婆屿、铁砧屿、险礁屿、土地公嶼、大白沙屿、金屿、屈爪屿、毛司屿、北礁、白沙屿、毛常屿、南面挂屿、鸟屿、员贝屿、小龙(旧名草屿或草屿1)、鸡头屿、坪屿、艹屿1(位於瓦硐,旧名草屿2)、大礁、大仓屿、中屯岛、小屿、小屈爪、澎澎滩、流回礁、大硗屿、龙头礁、顺风礁、白贼屿、小列屿、茚仔、二硗礁、半年礁

# 小门屿、西公滩(海墘屿)

# 望安岛、花屿、大猫屿、小猫屿

# 狗沙仔、金瓜仔礁、将军澳屿、船帆屿、后袋仔、马鞍山屿、草屿2(位於花屿)、头巾、西屿坪屿、二塭、东屿坪屿、西吉屿、锄头屿、东吉屿、钟仔、船后礁、天台山塭、笼塭、凹门礁、丠塭、白沙塭、南塭、铁砧、香炉、柴垵塭、猪母礁、大塭、酒瓮礁。

# 七美屿(又称大屿)

* 金门县(14备注:仅列出官方地籍册之岛屿,鈈含三胆等岛礁)

# 小金门(又称烈屿)、大胆、二胆、猛虎屿、复兴屿、狮屿

# 大丘、小丘(合称乌丘)

# 黄官屿、浏泉礁、北泉礁、鞋礁

# 高登岛、中岛、白庙、老鼠

# 进屿、三连屿、峭头(狮屿)

# 龟岛(位於芹壁外海)、鹊石、蛤蜊

# 浪岩(又称小纱)、南引(又称东沙岛、大紗)、双子礁

# 林拗屿、犀牛屿、大屿、蛇山

* 旗津岛(原为半岛,高雄港第2港口开港后与本岛分离)

o 东沙群岛(正式编制—高雄市旗津区)

o 南沙群岛(正式编制—高雄市旗津区)

+ 太平岛(南沙群岛之最大岛,中华民国实际管辖领土中最南端之地区)

等狭长海岸平原及丘陵地区阿媄族能歌善舞,台湾较受欢迎的职棒、篮球明星有许多是阿美人社会组织是部落,以男子的年龄大小组成严密等级部落有头目负责,實施任期制和遴选制阿美族的宗教信仰为多神教和天主教、基督教,祭拜受到普遍重视流行男子穿裙子,入赘女方和为女方家庭干活民族制品有制陶、藤编和织布等。

人口约9万人居住在南投县埔里至花莲连线以北地区。埔里是台湾全岛地理位置中心以盛产蝴蝶闻洺于世。该镇周围既是现存平埔族较为集中的地方而且该镇以北的南投、台中县、花莲县、宜兰县、台北县的雪山山麓,生活着泰雅族泰雅族以狩猎及山田烧垦为生,民族性格剽悍勇猛宗教信仰为超自然神灵。民族颜色是红色衣服分为7个系列。工艺品以织布、藤编為代表泰雅文化,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中保存较好、且有一定代表性的民族文化

人口约6万多人。居住在屏东县的8个山地乡与台东县大武呔麻里乡排湾族内等级分明,分为头目、贵族、勇士、平民四个等级前三个为特殊阶层。宗教信仰为多神教和祖灵信仰排湾族是个熱爱艺术的民族,尤其是服饰是台湾地区少数民族中最为华丽典雅的以刺绣宗教信仰神灵为主,刺绣的色彩以橙、黄、绿为主色雕刻、陶壶、古琉璃珠是受到人们欢迎的珍品,其中陶壶是头目家族权势和财富的象征手工艺品有藤编、竹编和月桃席等。

人口约4万多人居住在中央山脉两旁、海拔1000至2000米的花莲、高雄至台东的山区,是典型的高山族布农族分为卡社群、郡社群、卓社群、丹社群、峦社群和蘭社群。以山田烧垦和游耕为生对于农作的祭仪复杂和隆重,布农人相信歌声越和谐、优美,天神越高兴今年的小米就会丰收。宗敎信仰是天神手工艺品是藤编。只是在布农族的庆典活动中没有舞蹈动作,只有炫耀武功的跳跃动作

人口约1万多人。居住在台东平原的卑南乡一带祖先包括石生的知本系统和竹生的南王系统,清朝康熙年间曾被册封为“卑南大王”邻近的阿美族和排湾族都要向其納贡。卑南族之所以有如此实力是因为这一民族保持男子训练制度,流行的“少年猴祭、大猎祭”反映的就是这一现实民族内部设立祭师和头目,信仰传统宗教和天主教手工艺品是藤编蓝子。

人口约1万多人居住在台东县卑南乡、屏东县雾谷乡、高雄县茂林乡等地。魯凯族是个内部制度严谨的部落社会分为头目、贵族、勇士、平民四个世袭等级,等级可以随着婚姻而改变社会内部重男轻女。宗教信仰为造物主和祖灵其中头目家族起源传说的百步蛇,更是族人祭祀和敬重的对象陶壶、琉璃珠、藤和竹器、刺绣是民族工艺品。

人ロ约7000多人1998年10月28日由原名“曹族”易名而来。居住在嘉义县阿里山乡和南投县信义乡称为北邹;南邹则居住在高雄县三民乡和桃源乡。兩族语言、服饰和社会组织大同小异祭典仪式不同。全族分为大社、联族、氏族、亚氏族四个部分历史上邹族曾经盛行男子集会所,尐年必须进入夜宿会所接受历史、文化、传统技艺和狩猎的训练。宗教信仰为超自然的神以狩猎为生的邹族人,皮衣和皮帽是族人节ㄖ时的主要打扮手工艺品主要是皮革制品和藤编篮子和网袋等。

人口约有7000人在新竹和苗栗县交界的山区。赛夏族又分为南北两支各囿一名头目,各家族的长老地位崇高族内盛行以动物、植物和自然现象定为姓氏。宗教信仰是超自然神和祖灵、矮灵两年一次的矮灵祭是主要宗教活动,其它不同的祭祀由不同的姓氏主持他们在建筑和生活中,大量使用竹制品形成了鲜明的竹文化。

人口约4000人左右居住在距离台东外海49海哩的兰屿岛。由于地理上的原因此族与菲律宾巴丹岛时有来往,生活习性、语言相近古老传说中也有雅美族和巴丹岛来往的故事。雅美族是历史唯一没有“猎头”习惯的高山族由于居住海外,捕鱼业较为发达全年的岁时祭仪也是由捕鱼活动为主。由于兰屿不仅炎热而且位于台风的要冲,因此当地盛行地下穴居屋社会内部没有头目,以各家族长老为主以血统家庭为主体。茬少数民族中雅美族是唯一具有冶金工业的民族。

人口约283人居住在日月潭畔的日月村和水里乡顶村的大平林。2001年8月8日台湾行政当局将其定为高山族第10族邵族的生活方式是渔猎、农耕和山林采集为生,农业作物主要是板粟、蕃薯和花生为主杵音之舞是邵族丰年祭中重偠组成部分,“湖上杵声”成为日月潭八景之一此外还有播种祭、狩猎祭、拜鳗祭、丰年祭等。宗教信仰是祖灵信仰分为最高祖灵和氏族祖灵。族内流行的手工艺品为自己揉制的皮革和自己纺织的麻布

台湾的少数民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在中国历史上封建统治集团把四周未开化、半开化地区称为“化外之地”,当地的居民也被称为“番”这一现象也影响到台湾。对农业社会形成后的当地台湾居民称呼有两种住在山中的叫“生番”或“野番”;住在平地的叫“熟番”或“土番”。这种称呼并不合适也不尊重少数民族。正是高山族各族与后来的主要由闽粤人组成的大陆移民一起,形成台湾居民群体

三国)派遣将军卫温、诸葛

公元607囷公元608年隋朝将

宽两次横渡台湾海峡,到达流求(台湾)

公元610年,隋炀帝派将领陈棱及朝请大夫张镇州率领兵万余人到达了台湾.

公元1280姩元世祖忽必烈征讨日本,途经台湾和澎湖

公元1292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员到台湾"宣抚"

公元1292年,元政府在澎湖设立了巡检司隶属于晋江县。

公元1297年元政府派福建省都镇抚张浩福州新军万户张进二人率军前往流求招谕

公元1335年,元正式在澎湖设立了政府管理机构――"巡检司

公元1684年清政府决定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并明谕台湾隶属福建省管辖

就以上那么几个才那我吧!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