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历城区唐王镇唐王镇有几个村

济南市共有几个区 有详细的地图划分吗_百度知道
济南市共有几个区 有详细的地图划分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2017年济南市乡级行政区划一览历下区辖14个街道:解放路街道、千佛山街道、趵突泉街道、泉城路街道、大明湖街道、东关街道、文东街道、建新街道、甸柳街道、燕山街道、姚家街道、龙洞街道、智远街道、舜华路街道。市中区辖17个街道:大观园街道、杆石桥街道、四里村街道、魏家庄街道、二七街道、七里山街道、六里山街道、舜玉路街道、泺源街道、王官庄街道、舜耕街道、白马山街道、七贤街道、十六里河街道、兴隆街道、党家街道、陡沟街道。槐荫区辖16个街道:振兴街街道、中大槐树街道、道德街街道、西市场街道、五里沟街道、营市街街道、青年公园街道、南辛庄街道、段店北路街道、张庄路街道、匡山街道、美里湖街道、吴家堡街道、腊山街道、兴福街道、玉清湖街道。天桥区辖15个街道:无影山街道、天桥东街街道、北村街道、南村街道、堤口路街道、北坦街道、制锦市街道、宝华街道、官扎营街道、纬北路街道、药山街道、北园街道、泺口街道、桑梓店街道、大桥街道。历城区辖19个街道、2个镇:山大路街道、洪家楼街道、东风街道、全福街道、孙村街道、巨野河街道、华山街道、荷花路街道、王舍人街道、鲍山街道、郭店街道、唐冶街道、港沟街道、遥墙街道、临港街道、仲宫街道、柳埠街道、董家街道、彩石街道、唐王镇、西营镇。长清区辖7个街道、3个镇:文昌街道、崮云湖街道、平安街道、五峰山街道、归德街道、万德街道、张夏街道、孝里镇、马山镇、双泉镇。章丘区辖11个街道,9个镇:明水街道、双山街道、圣井街道、埠村街道、枣园街道、龙山街道、普集街道、官庄街道、相公庄街道、绣惠街道、文祖街道、刁镇、水寨镇、曹范镇、白云湖镇、高官寨镇、宁家埠镇、垛庄镇、辛寨镇、黄河镇。
采纳率:93%
详细看这里&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济南市现辖历下、市中、槐荫、天桥、历城、长清6区,平阴、济阳、商河3县和章丘市
你买一张济南地图就全解决了。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地图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求济南历城唐王镇东王村王氏宗辈排名我知道的有:振 尚 其 如,后面的不知道了_百度知道
求济南历城唐王镇东王村王氏宗辈排名我知道的有:振 尚 其 如,后面的不知道了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振、尚、其、如、以、为、立、而、念、有、时、粮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济南有多少个乡镇呢?_百度知道
济南有多少个乡镇呢?
我有更好的答案
  济南辖95个街道、46个镇、2个乡。  历下区辖14个街道:解放路街道、千佛山街道、趵突泉街道、泉城路街道、大明湖街道、东关街道、文东街道、建新街道、甸柳街道、燕山街道、姚家街道、龙洞街道、智远街道、舜华路街道。  市中区辖17个街道:大观园街道、杆石桥街道、四里村街道、魏家庄街道、二七街道、七里山街道、六里山街道、舜玉路街道、泺源街道、王官庄街道、舜耕街道、白马山街道、七贤街道、十六里河街道、兴隆街道、党家街道、陡沟街道。  槐荫区辖16个街道:振兴街街道、中大槐树街道、道德街街道、西市场街道、五里沟街道、营市街街道、青年公园街道、南辛庄街道、段店北路街道、张庄路街道、匡山街道、美里湖街道、吴家堡街道、腊山街道、兴福街道、玉清湖街道。[8]  天桥区辖13个街道、2个镇:无影山街道、天桥东街街道、北村街道、南村街道、堤口路街道、北坦街道、制锦市街道、宝华街道、官扎营街道、纬北路街道、药山街道、北园街道、泺口街道、桑梓店镇、大桥镇。  历城区辖15个街道、6个镇:山大路街道、洪家楼街道、东风街道、全福街道、孙村街道、巨野河街道、华山街道、荷花路街道、王舍人街道、鲍山街道、郭店街道、唐冶街道、港沟街道、遥墙街道、临港街道、仲宫镇、柳埠镇、董家镇、唐王镇、西营镇、彩石镇。  长清区辖4个街道、6个镇:文昌街街道、崮云湖街道、平安街道、五峰山街道、归德镇、孝里镇、万德镇、张夏镇、马山镇、双泉镇。  平阴县辖2个街道、6个镇:榆山街道、锦水街道、东阿镇、孝直镇、孔村镇、洪范池镇、玫瑰镇、安城镇。  济阳县辖2个街道、8个镇:济阳街道、济北街道、回河镇、垛石镇、孙耿镇、曲堤镇、仁风镇、崔寨镇、二太平镇、新市镇。  商河县辖1个街道、9个镇、2个乡:许商街道、殷巷镇、怀仁镇、龙桑寺镇、郑路镇、贾庄镇、玉皇庙镇、孙集镇、韩庙镇、白桥镇、沙河乡、张坊乡。  章丘市辖11个街道、9个镇:明水街道、双山街道、枣园街道、龙山街道、埠村街道、圣井街道、普集街道、绣惠街道、相公庄街道、文祖街道、官庄街道、垛庄镇、水寨镇、刁镇、曹范镇、白云湖镇、高官寨镇、宁家埠镇、辛寨镇、黄河镇。
采纳率:91%
来自团队:
截止到2012年底,济南共有55个乡镇,如下:章丘市:普集镇、绣惠镇、相公庄镇、垛庄镇、水寨镇、文祖镇、刁镇、曹范镇、白云湖镇、高官寨镇、宁家埠镇、辛寨镇、官庄镇、黄河镇槐荫区:吴家堡镇、段店镇天桥区:桑梓店镇、大桥镇历城区:唐王镇、董家镇、仲宫镇、彩石镇、柳埠镇、西营镇长清区:归德镇、孝里镇、万德镇、张夏镇、马山镇、双泉镇平阴县:洪范池镇、东阿镇、孔村镇、孝直镇、玖瑰镇、安城镇济阳县:回河镇、垛石镇、孙耿镇、曲堤镇、仁风镇、崔寨镇、太平镇、新市镇商河县:殷巷镇、怀仁镇、龙桑寺镇、郑路镇、贾庄镇、玉皇庙镇、白桥镇、孙集乡、沙河乡、韩庙乡、张坊乡
平阴镇、栾湾乡、安城乡、玫瑰镇、刁山坡镇、东阿镇、洪范池镇、李沟乡、孔村镇、孝直镇、店子乡共11个乡镇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来源: 作者: 时间:
  唐王镇 位于历城区政府驻地洪家楼东北24公里。面积72.74平方公里。16783户,58857万人。辖46个行政村,43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地韩家庄。
  金代属老僧口镇。明崇祯十三年(1640)属巨冶(野)河路。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属东北乡。民国十三年(1924)属老僧口乡。1945年划属章历县白云区。1950年为章丘县第三区。1956年由章丘县唐王区又划属历城县。1958年属平原公社唐王管理区。1961年属董家区唐王公社。1968年改称红卫公社。1972年改称唐王公社。1984年撤公社设唐王区。1985年撤区并乡设立唐王镇至今。
  韩家庄 位于巨野河北岸,东邻颜家村,西为唐王道口。1015户,3544人。设韩家庄东、韩家庄西村民委员会。村有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龙泉寺和两株雌雄古代银杏树。2001年8月,移民周世权、周世洪、周世柏3户13人,由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忠县 井复旦村迁入。
  相传,唐武德年间(618—626),名太孔庄(已有刘氏定居)。明永乐年间(),韩六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入。以姓氏得名韩家庄。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虞山路:韩家庄”,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北乡南绮园二:韩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老僧口乡南绮园二:韩家庄”。
  井家村 位于韩家庄以北7.5公里,小清河南岸,南邻卢家庄,东西北三面皆邻章丘市境。426户,1591人。设井家村村民委员会。
  明洪武年间(),原称耿家庄,因耿氏早居于此而得名。清光绪年间(),因天气大旱无雨,村民便向村中井里祈雨有应,加上后来耿姓户绝,故又改称井家村。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有“老僧口乡北绮园三:井家庄”的记载。
  娄家庄 位于韩家庄以北5.5公里,小清河南岸,东邻老僧口,西邻韩官庄。669户,2392人。设娄家庄村民委员会。农历四、九日逢集。有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娄家祠堂。
  据《娄氏族谱》记载:明永乐年间(),娄氏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建村,以姓氏得名娄家庄。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奉先城路:娄家庄”,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北乡南绮园二:娄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老僧口乡南绮园二:娄家庄”。
  康家庄 位于韩家庄以北6公里,小清河南岸,东邻卢家庄,南为娄家庄。129户,456人。设康家庄村民委员会。
  相传,明代名为康王庄,原村庙磬上曾铸有:明天启七年(1627)康王庄。永乐年间(),卢氏由村东卢家庄迁入时康姓户已绝,沿称康家庄。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奉先城路:康家庄”,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北乡南绮园一:康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老僧口乡南绮园一:康家庄”。
  卢家庄 位于韩家庄东北6.25公里,东邻老僧口,西为康家庄。484户,1724人。设卢家庄村民委员会。
  据《卢氏家谱》记载:卢氏于明永乐年间(),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建村,以姓氏得名卢家庄。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白云湖路:卢家庄”,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北乡南绮园一:卢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老僧口乡南绮园一:卢家庄”。
  老僧口 位于韩家庄东北6.25公里,东邻刘家庄,西为卢家庄。929户,3460人。设老僧口南、老僧口北村民委员会。农历二、七日逢集。村有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团圆殿(现拆建为移民房)。2001年8月,移民周达权、叶顺海、朱照云3户13人,由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忠县 井镇复旦、佑溪村迁入。2004年8月,移民张毓康、周宗培、黄秀均、易炳树、谭祥术5户33人,由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开县镇安镇南江、歇马又迁入。
  唐武德年间(618—626)名老僧渡口。金设老僧口镇。史志记载:《金史》“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镇六:老僧口”,《山东通志》“老僧口镇在县东北七十里。金设”,明崇祯《历城县志》“白云湖路:老僧口”,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北乡南绮园一:老僧口”,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老僧口南绮园一:老僧口”,《历城县乡土调查录》“有名重镇老僧口在县城东北七十里,二、七为集期”。相传,村西原“岱圣院”中有位老僧多行善,经常在赵王河上帮人来往渡河,村民念其功德,而得名老僧渡口。沿称老僧口。
  刘家庄 位于韩家庄东北6公里,东邻白云湖,西北为老僧口。192户,659人。设刘家庄村民委员会。
  明洪武年间(),刘基等诸户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建村,以姓氏得名刘家庄。县志记载: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北乡南绮园一:刘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老僧口乡南绮园一:刘家庄。”因住户增多,沿称大刘家庄。后仍称刘家庄。
  小刘家庄 位于韩家庄东北6公里,东邻大刘家庄,北为老僧口。属刘家庄村民委员会。
  村名来历及沿革与大刘家庄同。当初因在此定居的住户较少,后合并于刘家庄。沿称小刘家庄。
  北柴 位于韩家庄西北6.5公里,小清河北岸,南邻南柴,北邻章丘市境。352户,11197人。设北柴村民委员会。
  原名柴家庄,亦称北柴家庄。明永乐年间(),柴氏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建村,因名。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巨冶(野)河路:柴家庄”,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北乡安平五:柴家庄”,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北乡安平五:柴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遥墙安平二:柴家庄”。后因小清河从村中穿过形成北、南2个村,此处位北又称北柴家庄。以后柴姓户绝,沿称北柴。
  南柴 位于韩家庄西北5.75公里,小清河南岸,南为田家庄,北邻北柴。296户,959人。设南柴东、南柴西村民委员会。2001年8月,移民周宇平、周勇泽、叶兴平3户16人,由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忠县 井镇复旦村迁入。
  村名来历及沿革与北柴同。因此处位于小清河南,沿称南柴。
  太平庄 位于韩家庄西北6公里,东邻田家庄,东北为南柴。140户,463人。设太平庄村民委员会。
  明洪武年间(),郭、韩二氏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建村,取盼望安居乐业享太平之意,而沿称太平庄。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巨冶(野)河路:太平庄”,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北乡安平二:太平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遥墙乡安平二:太平庄”。
  田家庄 位于韩家庄西北5.5公里,西邻太平庄,北为南柴。203户,685人。设田家庄村民委员会。
  明永乐年间(),田清仁诸户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建村,以姓氏得名田家庄。县志记载: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北乡安平五:田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遥墙乡安平二:田家庄”。
  韩官庄 位于韩家庄以北5公里,小清河南岸,东邻娄家庄,西为南柴。576户,2011人。设韩官庄村民委员会。
  明成化二年(1466)名韩故庄。相传,曾有一位韩氏官员在此路过时病故葬于此,因名。以后,刘福清又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入。村民嫌“故”字不祥,而改称韩官庄。明崇祯《历城县志》有“奉先城路:韩官庄”的记载。
  渡口 位于韩家庄西北4公里,东邻北殷,北为韩官庄。253户,790人。设渡口村民委员会。
  明永乐年间(),原名船流渡口,亦称川流渡口。《李氏家谱》记载:李百岱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入建村。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奉先城路:船流渡口”,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北乡闵孝三:川流渡口”,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老僧口乡南绮园二:川流渡口”。因地处赵王河渡口而得名。以后因河道经常干涸,沿称渡口。
  北殷 位于韩家庄北4公里,南邻南殷,西为渡口。368户,1287人。设北殷村民委员会。
  原名殷千户庄。村中原碑文记载:明万历年间(),殷氏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建村,因始祖殷英元在朝为官被封千户侯,故名。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奉先城路:殷千户庄”,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北乡南绮园二:殷千户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老僧口乡南绮园二:北殷千户”。因分为两个村,此处位北,又称北殷千户。后沿称北殷。
  南殷 位于韩家庄以北3.5公里,南为岳家寨,北邻北殷。428户,1576人。设南殷村民委员会。村有2.5米粗古龙槐一株。
  村名来历及沿革与北殷同。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有“老僧口乡南绮园二:南殷千户庄”的记载。以后加方位,沿称南殷。
  张家圈 位于韩家庄西北4公里,东邻小郭家,北为南柴。209户,774人。设张家圈村民委员会。
  据《张氏家谱》记载:张灿于明洪武二年(1369),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建村,以姓氏得名张家圈。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巨冶(野)河路:张家圈”,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北乡南绮园二:张家圈”,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老僧口乡南绮园二:张家圈”。
  小郭家 位于韩家庄西北3.5公里,东为南殷,西邻张家圈。78户,277人。设小郭家村民委员会。
  相传,元末明初,名郭家庄,以姓氏得名。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巨冶(野)河路:郭家庄”,清康熙《历城县志》“巨冶(野)河路:郭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老僧口乡南绮园二:郭家庄”。明永乐年间(),程、赵、侯诸氏又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入。后郭姓户绝,而沿称小郭家。
  西八户 位于韩家庄以北4.75公里,东邻东八户,西南为北殷。549户,1940人。设西八户村民委员会。
  原名八户。明永乐年间(),张、刘、许三氏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入时已有住户定居。因户数少而得名八户。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白云湖路:八户”,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北乡南绮园二:西八户”,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老僧口南绮园二:西八户”。因此处位西,加方位沿称西八户。
  东八户 位于韩家庄以北4.75公里,北为老僧口,西邻西八户。347户,1366人。设东八户村民委员会。
  据《张氏家谱》记载:村名来历及沿革与西八户同。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有“老僧口乡南绮园二:东八户”的记载。因地处位东,加方位沿称东八户。
  岳家寨 位于韩家庄西北2.5公里,东南为韩新村,北邻南殷。304户,1009人。设岳家寨村民委员会。
  据《岳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年间(),岳行九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建村,以姓氏得名岳家寨。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奉先城路:岳家寨”,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北乡南绮园二:岳家寨”,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老僧口乡南绮园二:岳家寨”。
  樊家村 位于韩家庄东北2.5公里,东南为崔家庄,东北邻亓家庄。296户,1046人。设樊家村村民委员会。
  相传,元末明初,曾名郑家庄。《樊氏祖谱》记载:明永乐三年(1405),樊贵由直隶(河北省)冀州迁入,以樊姓改称樊家村。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奉先城路:樊家庄”,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北乡南绮园二:樊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老僧口乡,南绮园三:樊家庄”。
  亓家庄 位于韩家庄东北3.25公里,东为大徐家庄,西南邻樊家村。451户,1527人。设亓家庄村民委员会。
  明洪武年间(),亓鸿达由山西省山阴县淮安迁此建村,以姓氏得名亓家庄。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奉先城路:亓家庄”,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北乡南绮园三:亓家庄” ,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老僧口乡南绮园三:亓家庄”。
  大徐家庄 位于韩家庄东北4公里,东邻章丘市境,南邻小徐家庄,西为亓家庄。694户,2558人。设大徐家庄村民委员会。村北有唐王平原森林公署和唐王渔场。
  原名徐家庄。明洪武年间(),徐百领、徐百俊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建村,以姓氏得名。后沿称大徐家庄。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奉先城路:徐家庄”,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北乡南绮园三:大徐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老僧口乡南绮园三:大徐家庄”。
  西张村 位于韩家庄以西1.75公里,巨野河南岸,东为司家庄,南邻西王村。223户,772人。设西张村村民委员会。
  原名张家庄。清顺治年间(),张尧由章丘县小埠迁此建村,以姓氏得名。县志记载: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北乡明贤十一:张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老僧口乡明贤十一:张家庄” 。建国后,为区分同名村,加方位沿称西张村。
  西王村 位于韩家庄以西1.5公里,巨野河南岸,东邻东王村,北为西张村。177户,627人。设西王村村民委员会。
  明洪武年间(),名王家庄。王捷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建村,以姓氏得名。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巨冶(野)河路:王家庄”,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北乡明贤十一:王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老僧口乡明贤十一:王家庄”。后来因人口兴旺,分为两个村,此处位西,沿称西王村。
  东王村 位于韩家庄以西1公里,巨野河南岸,东邻司家庄,东南为唐王道口,西邻西王村。518户,1799人。设东王村村民委员会。
  村名来历及沿革与西王村同。此处位东,沿称东王村。
  司家庄 位于韩家庄以西0.75公里,巨野河北岸,南邻唐王道口,西为东王村。270户,950人。设司家庄村民委员会。村中有株唐槐抱着一株楸树同生共长,被誉为罕见奇观“古槐抱楸”。相传,为唐太宗李世民东征路经此地所栽。
  唐武德年间(618—626),名为司家庄。因司氏定居早,以姓氏得名。县志记载:清乾隆《历城县志》“正北乡南会清三:司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老僧口乡明贤十一:司家庄”。明洪武年间(),韩氏又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入,仍称司家庄。
  韩新村 位于韩家庄以北1.5公里,东为崔家庄,西北有岳家寨。153户,577人。设韩新村村民委员会。
  原名韩家窑,曾名辛庄。清康熙年间(),因韩六第十代族孙韩宗禄曾在此烧窑而得名。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有“老僧口乡明贤十一:辛庄”的记载。后沿称韩新村。
  崔家庄 位于韩家庄东北2.5公里,东邻小徐家庄,北为亓家庄。647户,2336人。设崔家庄村民委员会。农历四、九日逢集。
  唐武德年间(618—626),因崔氏定居较早,以姓氏得名崔家庄。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奉先城路:崔家庄”,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北乡南绮园三:崔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老僧口乡南绮园三:崔家庄”。
  刘六务 位于韩家庄东北3公里,西邻崔家庄,北为小徐家庄。367户,1333人。设刘六务村民委员会。
  明洪武二年(1369),原名刘连茹庄,曾称刘良务。刘连茹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建村,以人名而得村名。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奉先城路:刘良务”,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北乡南绮园三:刘连茹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老僧口乡南绮园三:刘六务庄”。后沿称刘六务。
  小徐家庄 位于韩家庄东北3.5公里,东邻章丘市境,南为刘六务,西邻崔家庄。586户,2262人。设小徐家庄村民委员会。
  明洪武年间(),徐氏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建村。为区分村北的大徐家庄,沿称小徐家庄。县志记载: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北乡南绮园三:小徐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老僧口乡南绮园三:小徐家庄”。
  王新 位于韩家庄以西2.25公里,巨野河以南,东邻唐王道口,北为西张村。87户,259人。设王新村民委员会。
  清顺治十八年(1661),原名新庄子,亦曾称躲水寨。王丙、王堂由西王村迁此,取新建村之意而得名。建国后,沿称王新。
  唐王道口 位于韩家庄以西,巨野河南岸,西为王新,北邻司家庄。988户,3506人。设唐王道口东、唐王道口西村民委员会。农历五、十日逢集。村有300多年的皂荚树。
  唐贞观年间(627—649),原名唐王渡口。相传,因纪念唐太宗李世民东征经此渡过巨野河而得名。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巨冶(野)河路:唐王渡口”,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北乡明贤十一:唐王道口”,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老僧口乡明贤十一:唐王道口”。后沿称唐王道口。
  东张村 位于韩家庄以南1公里,巨野河南岸,东邻纸坊村,南为王家坡。487户,1613人。设东张村村民委员会。
  原名张家庄。明洪武二年(1369),张肆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建村,以姓氏得名。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巨冶(野)河路:张家庄”,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北乡明贤四:张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董家乡明贤四:张家庄”。为区分同名村,加方位沿称东张村。
  颜家村 位于韩家庄以东,巨野河北岸,东邻于家村,南为东张村。425户,1499人。设颜家村村民委员会。村中有五杈宋槐一株。
  明洪武二年(1369),颜如须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建村,以姓氏得名颜家庄。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巨冶(野)河路:颜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老僧口乡明贤十一:颜家庄”。后沿称颜家村。
  纸坊村 位于韩家庄东南1.5公里,巨野河北岸,南为石徐村,西邻东张村。237户,848人。设纸坊村村民委员会。
  明永乐年间(),刘汉朝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建村。以村民多做手工纸坊业,沿称纸坊村。县志记载: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北乡明贤三:纸坊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董家乡明贤三:纸坊”。
  于家村 位于韩家庄以东2公里,巨野河北岸,东邻章丘市境,西南为纸坊村,西邻颜家村。183户,593人。设于家村村民委员会。
  据《于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年间(),于恩业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建村,以姓氏得名于家村。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平陵城路:于家庄”,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北乡明贤三:于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董家乡明贤三:于家庄”。
  王家坡 位于韩家庄以南2.25公里,东邻段家庄,东北为石徐村。298户,1026人。设王家坡村民委员会。
  明洪武年间(),王德春、王德荣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建村,以姓氏得名王家坡。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巨冶(野)河路:王家坡”,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董家乡明贤四:王家坡”。
  段家庄 位于韩家庄东南3公里,西北邻王家坡,东北为石徐村。295户,1029人。设段家庄村民委员会。
  相传,原名缎家庄。以村民擅长纺织绸缎而得名。《韩氏家谱》记载:韩陆于明代由直隶(河北省)枣强先迁至司家庄后又迁入。沿称段家庄。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巨冶(野)河路:段家庄”,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北乡明贤四:段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董家乡明贤四:段家庄”。
  石徐村 位于韩家庄东南2.25公里,巨野河南岸,东邻周家村,南为段家庄。380户,1315人。设石徐村村民委员会。
  明洪武年间(),原名徐家庄。徐氏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建村,以姓氏得名。县志记载: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北乡明贤四:徐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董家乡明贤四:徐家庄”。曾因村西北有座土地庙改名庙子徐家庄。后沿称石徐村。
  周家村 位于韩家庄东南2.75公里,巨野河北岸,东南为河阳店,西邻石徐村,东北2面皆邻章丘市境。278户,1041人。设周家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8月,移民周世忠、周世新、叶天万3户9人,由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忠县 井镇复旦村迁入。
  据《周氏家谱》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周敬富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建村,以姓氏得名。县志记载: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北乡明贤四:周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董家乡明贤四:周家庄”。
  河阳店 位于韩家庄东南4.5公里,巨野河北岸,东邻章丘市境,西为段家庄,西北邻周家村。170户,547人。设河阳店村民委员会。&&& 相传,元末明初,原名小周庄。县志记载: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北乡明贤三:小周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董家乡明贤三:河阳店”。因地处巨野河之阳即北岸,沿称河阳店。
浏览次数:
】【】【】
国家部委网站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外交部 发展改革委 科技部 教育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监察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土资源部 环境保护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部 商务部 文化部 卫生计生委 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资委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工商总局 质检总局 广电总局 体育总局 安全监管总局 统计局 林业局 知识产权局 旅游局 宗教局 参事室 国管局 侨办 法制办 新华社 中科院 工程院 发展研究中心 行政学院 地震局 气象局 银监会 保监会 社保基金会 自然科学基金会 台办 新闻办 档案局 信访局 粮食局 烟草局 外专局 海洋局 测绘局 民航局 邮政局 文物局 食品药品监管局 中医药局 外汇局 密码局 国家航天局 原子能机构 国家语委 国务院三峡办
省级政府网站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省会(副省级)政府网站 深圳 宁波 青岛 大连 厦门 哈尔滨 长春 沈阳 济南 南京 杭州 广州 武汉 成都 西安 福州 呼和浩特 石家庄 乌鲁木齐 兰州 西宁 银川 郑州 太原 合肥 长沙 贵阳 昆明 南宁 拉萨 南昌 海口
省内十七地市网站 济南 青岛 淄博 潍坊 烟台 威海 日照 东营 泰安 菏泽 临沂 莱芜 济宁 枣庄 德州 聊城 滨州
县(市)区政府网站 历下区 市中区 槐荫区 天桥区 历城区 长清区 章丘市 平阴县 济阳县 商河县
区内网站 纪委 组织部 宣传部 残联 团区委 临港经济开发区卫生局物价局
设为首页&&|&&&&|&&&&|&&&&|&&&
版权所有:济南市历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技术支持:济南市历城区信息中心技术信箱:&&&地址:山东济南市山大北路47号&&邮政编码:250100&&鲁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济南市唐王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