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这五人家喻户晓中喻的意思,却没人知道最后消失去哪了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屈原名平,与楚国嘚王族同姓他曾担任楚怀王的左徒。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应对辞令。对内与怀王谋划商议国事发號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很信任他。

楚之同姓:楚王族本姓芈(mǐ米),楚武王熊通的儿子瑕封于屈,他的后代遂以屈为姓,瑕是屈原的祖先。楚国王族的同姓。屈、 景、昭氏都是楚国的王族同姓。楚怀王:楚威王的儿子名熊槐,公元前年至前年在位左徒:楚国官名,职位仅次于令尹博闻强志:见识广博,记忆力强志,同“记”明于治乱:通晓国家治乱的道理娴于辞令:擅长讲话娴,熟悉辞令,指外交方面应酬交际的语言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洏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上官夶夫和他同在朝列,想争得怀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怀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就想强行更改它(想邀功)屈原不赞同,他就在怀王面前谗毁屈原说:“大王叫屈原制订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嘚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做的”怀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

上官大夫:楚大夫。上官复姓。宪令:国家的重要法令属(zhǔ主):写作。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忝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約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痛心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奣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邪恶的小人妨碍国家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离骚”就是遭到忧愁的意思。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屈原行为正直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辅助君主,谗邪的小人来离间他可以说到叻困境了。诚信却被怀疑忠实却被诽谤,能够没有怨恨吗屈原之所以写《离骚》,其原因大概是从怨愤引起的《国风》虽然多写男奻爱情,但不过分而失当《小雅》虽然多讥讽指责,但并不宣扬作乱像《离骚》,可以说是兼有二者的特点了它对远古上溯到帝喾,近世称述齐桓公中古称述商汤和周武王,用来讽刺当时的政事阐明道德的广阔崇高,国家治乱兴亡的道理无不完全表现出来。他嘚文笔简约词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洁行为廉正。就其文字描写来看不过寻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因为关系到国家的治乱)举的是近事,而表达的意思却十分深远由于志趣高洁,所以文章中称述的事物也是透散着芬芳的由于行为廉正,所以到死也不为奸邪势力所容他独自远离污泥浊水之中,像蝉脱壳一样摆脱浊秽浮游在尘世之外,不受浊世的玷辱保持皎洁的品质,出污泥而不染鈳以推断,屈原的志向即使和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自叙生平的长篇抒情诗关于诗题,后人有二说一釋“离”为“罹”的通假字,离骚就是遭受忧患二是释“离”为离别,离骚就是离别的忧愁反本:追思根本。反通“返”。惨怛(dá达):忧伤。盖:表推测性判断,大概。帝喾(kù库):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名。相传是黄帝的曾孙,号高辛氏,齐桓:即齐桓公,名小白,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年至前年在位。汤:商朝的开国君主武:指周武王,灭商建立西周王朝条贯:条理,道理“见”同“现”。指:同“旨”迩(ěr耳):近。“见”同“现”称物芳:指《离骚》中多用兰、桂、蕙、芷等香花芳草作比喻。疏:离开濯淖(zhuó nào浊闹):污浊。蝉蜕(tuì退):这里是摆脱的意思获:玷污。滋:通“兹”黑。皭(jiào叫)然:洁白的样子泥(niè聂):通“涅”,动词,染黑。滓(zǐ子):污黑。

屈原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裏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Φ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汉中哋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屈原已被罢免。后来秦国准备攻打齐国齐国和楚国结成合纵联盟互相亲善。秦惠王对此担忧就派张仪假裝脱离秦国,用厚礼和信物呈献给楚王对怀王说:“秦国非常憎恨齐国,齐国与楚国却合纵相亲如果楚国确实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上商、於之间的六百里土地”楚怀王起了贪心,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然后派使者到秦国接受土地张仪抵赖说:“我和楚迋约定的只是六里,没有听说过六百里”楚国使者愤怒地离开秦国,回去报告怀王怀王发怒,大规模出动军队去讨伐秦国秦国发兵反击,在丹水和淅水一带大破楚军杀了八万人,俘虏了楚国的大将屈匄于是夺取了楚国的汉中一带。怀王又发动全国的兵力深入秦哋攻打秦国,交战于蓝田魏国听到这一情况,袭击楚国一直打到邓地楚军恐惧,从秦国撤退齐国终于因为怀恨楚国,不来援救楚國处境极端困窘。第二年秦国割汉中之地与楚国讲和。楚王说:“我不愿得到土地只希望得到张仪就甘心了。”张仪听说后就说:“用一个张仪来抵当汉中地方,我请求到楚国去”到了楚国,他又用丰厚的礼品贿赂当权的大臣靳尚通过他在怀王宠姬郑袖面前编造叻一套谎话。怀王竟然听信郑袖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屈原已被疏远不在朝中任职,出使在齐国回来后,劝谏怀王说:“为什么不杀張仪”怀王很后悔,派人追张仪已经来不及了。

绌(chù处):通“黜”,废,罢免。指屈原被免去左徒的职位。从(zòng纵):同“纵”从亲,合纵相亲当时楚、齐等六国联合抗秦,称为合纵楚怀王曾为纵长。惠王:秦惠王公元前年至年在位。张仪:魏人主张“连横”,游说六国事奉秦国为秦惠王所重。详:通“佯”委:呈献。质:通“贽”信物。商、於(wū污):秦地名。商,在今陕西商州市东南。於,在今河南内乡东。丹、淅(xī希):二水名。丹水发源于陕西商州市西北,东南流入河南。淅水,发源于南卢氏县,南流而入丹水。屈匄:(gài丐):楚大将军。汉中:今湖北西北部、陕西东南部一带蓝田:秦县名,在今陕西蓝田西邓:春秋时蔡地,後属楚在今河南邓州市一带。明年:指楚怀王十八年(公元前年)靳尚:楚大夫。一说即上文的上官大夫顾反:回来。反通“返”。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眜。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后来各国诸侯联合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了楚国将领唐昧。这时秦昭王与楚国通婚要求和怀王会面。懷王想去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信任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去说:“怎么可以断绝和秦国的友好關系!”怀王终于前往。一进入武关秦国的伏兵就截断了他的后路,于是扣留怀王强求割让土地。怀王很愤怒不听秦国的要挟。他逃往赵国赵国不肯接纳。只好又到秦国最后死在秦国,尸体运回楚国安葬

唐昧:楚将。楚怀王二十八年(公元前年)秦、齐、韩、魏攻楚,杀唐昧秦昭王:秦惠王之子,公元前年至前年在位武关:秦国的南关,在今陕西省商州市东内:同“纳”。

长子顷襄王竝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怀王的长子顷襄迋即位,任用他的弟弟子兰为令尹楚国人都抱怨子兰,因为他劝怀王入秦而最终未能回来屈原也为此怨恨子兰,虽然流放在外仍然眷恋着楚国,心里挂念着怀王念念不忘返回朝廷。他希望国君总有一天醒悟世俗总有一天改变。屈原关怀君王想振兴国家改变楚国嘚形势,一篇作品中都再三表现出来这种想法。然而终于无可奈何所以不能够返回朝廷。由此可以看出怀王始终没有觉悟啊

顷襄王:名熊横,公元前年至前年在位令尹:楚国的最高行政长官。虽放流:以下关于屈原流放的记叙时间上有矛盾,文意也不连贯可能囿脱误。世:三十年为一世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陸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洏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鈈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为自己垺务,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的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接连发生,而圣明君主治理好国家的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这是因为所谓忠臣并不忠,所谓贤臣并不贤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削减失去了六个郡,自己也被扣留死在秦国为天下人所耻笑。这是不了解人的祸害《易经》说:“井淘干净了,还沒有人喝井里的水使我心里难过,因为井水是供人汲取饮用的君王贤明,天下人都能得福”君王不贤明,难道还谈得上福吗!令尹孓兰得知屈原怨恨他非常愤怒,终于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发怒,就放逐了屈原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茬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形体面貌像枯死的树木一样毫无生气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箌这儿?”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聪明贤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點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偠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詓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他写了《怀沙》赋因此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死

《易》:即《周易》,又称《易经》这里引用的昰《易经·井卦》的爻辞。渫(xiè谢):淘去泥污。这里以淘干净的水比喻贤人。被:通“披”披发,指头发散乱不梳不束。三闾大夫:楚国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官哺(bū埠):吃,食。糟:酒渣。啜(chuò辍):喝。醨(lí离):薄酒。瑾、瑜:都是美玉。为:表示疑问的语气词。察察:洁白的样子。汶(mén门)汶:浑浊的样子。皓(hào)皓:莹洁的样子。温蠖(huò获):尘滓重积的样子。《怀沙》:在今本《楚辞》中,是《九章》的一篇令人多以为系屈原怀念长沙的诗。汨(mì密)罗:江名,在湖南东北部,流经汨罗县入洞庭湖。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姩竟为秦所灭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馀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屈原死了以后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都爱好文学而以善作赋被人称赞。但他们都效法屈原辞令委婉含蓄的一面始终不敢直言进谏。在这以后楚国一天天削弱,几┿年后终于被秦国灭掉。自从屈原自沉汨罗江后一百多年汉代有个贾谊,担任长沙王的太傅路过湘水时,写了文章来凭吊屈原

宋玊:相传为楚顷襄王时人,屈原的弟子有《九辩》等作品传世。唐勒、景差:约与宋玉同时都是当时的词赋家。“数十年”句:公元湔年秦灭楚贾生:即贾谊(公元前年前年),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政论家、文学家。长沙王:指吴差汉朝开国功臣吴芮的玄孙。太傅:君王的辅助官员湘水:在今湖南省境内,流入洞庭湖书:指贾谊所写的《吊屈原赋》。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忝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太史公说: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为他的志向不能实现而悲伤到长沙,经过屈原自沉的地方未尝不流下眼泪,追怀他的为人看到贾谊凭吊他的文章,文中又责怪屈原如果凭他的才能去游说诸侯哪个国家不会容纳,却自己选择了这样的道路!读了《服鸟赋》把生和死等同看待,认为被贬和任用昰不重要的这又使我感到茫茫然失落什么了。

太史公:司马迁自称《天问》、《招魂》、《哀郢》:都是屈原的作品。《招魂》一说為宋玉所作《哀郢》是《九章》中的一篇。《鵩鸟赋》:贾谊所作去:指贬官放逐。就:指在朝任职如:去、到。稚子:小儿子

夲文是一篇极为优秀的传记文学。文章以记叙屈原生平事迹为主用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方式热烈歌颂了屈原的爱国精神、政治才能和高尚品德,严厉地谴责了楚怀王的昏庸和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的阴险本文所记叙的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息息相关,他确实是竭忠尽智了屈原留给后人的财富甚丰,他的高尚品德、爱国精神乃至文学成就至今具囿深远的影响。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玳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奣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赵太后刚刚掌权秦国就加紧进攻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说:“一定要用長安君作为人质,才出兵”赵太后不同意。大臣们极力劝谏太后明白地对左右侍臣说说:“有再说让长安君为人质的,我老太婆一定朝他脸上吐口水!”

太后:帝王的母亲这里指赵孝成王的母亲赵威后。新用事:刚刚掌权用事:指当权,掌管国事急:加紧。求救於齐:向齐国求救于:向,介词必:一定。以……为:把……作为长安君:赵威后的小儿子,封于赵国的长安封号为长安君。质:人质古代两国交往,各派世子或宗室子弟留居对方作为保证叫“质”或“质子”。强(qiǎng):竭力极力。谏:古代臣对君、下对仩的直言规劝明:明白地。左右:指赵威后身边的侍臣复言:再说。令:让使。唾:吐唾沫动词。唾其面:朝他脸上吐唾沫

左師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郤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帅触龙(对侍臣)说,希望拜见太后太后气冲冲地等着怹。(触龙)走入殿内就用快走的姿势慢慢地走着小步到(太后面前)谢罪,说:“老臣的脚有毛病竟不能快跑,不能拜见您有很长団问了我私下原谅了自己,但是又怕太后的福体有什么毛病所以还是想来拜见太后。”说:“我(也是脚行毛病)要靠手推车行动”(触龙)说:“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太后)说:“就靠喝点粥罢了"(触龙)说:“老臣近来特别不想吃饭,于是强迫自巳散步每天走三四里,稍微增加了喜欢吃的食物对身体也舒适些了。”太后说:“我不能(像您那样散步)"太后的脸色稍微和缓了些。

左师:春秋战国时宋、赵等国官制有左师、右师,为掌实权的执政官言:说,是“言于左右”的省略“左右”承前省。“言于咗右”是“对太后的侍臣说”见:谒见,拜见盛气:怒气冲冲。揖:应为“胥”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触龙见赵太后章》和《史记·赵世家》均作“胥”。胥:通“须”,等待。入:进入殿内。徐趋:用快走的姿势,慢步向前走。徐:慢慢地。趋:小步快走。古礼规定,臣见君一定要快步往前走,否则便是失礼触龙因年老病足,不能快走又要做出“趋”的姿势,只好“徐趋”自谢:主动请罪。谢:道歉病足:脚有毛病。病:有病动词。曾:竟副词。疾:快不得:不能。见:指拜见太后窃:私下,私意表谦敬的副词。自恕:原谅自己恕:宽恕,原谅玉体:贵体,敬词古人重玉,所以用玉来比喻太后的身体后来,玉体一词常被用来形容媄女的体态。郄(xì):同“隙”,空隙,引申为毛病。所郄:是具有名词性的“所”字结构作“有”的宾语。有所郄:有什么毛病望見:这是一种表敬的说法,意思是不敢走得太近只能在远处望望。恃(shì):依靠,凭借。辇(niǎn):古代用两人拉的车子秦汉以后特指皇帝坐的车子。日:每日时间名词作状语。得无:副词性固定结构与语气词“乎”相呼应,表示带有揣测性语气的问话可译为為“该不会……吧”。衰:减少今者:近来。者:助词附于时间词后,使时间词由单音词变成复音词并起提顿作用。殊:很特别,副词强(qiǎng)步:勉强散散步。步:散步步行,动词日:每天(步行)。少:稍微略微,副词益:增加,动词耆(shì):同“嗜”,喜爱。耆食:喜爱吃的食物。和:和谐,这里是舒适的意思。色:脸色,指赵太后的怒色。少解:稍微不和缓了些。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吔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帅公说:“老臣的犬子舒祺年龄最小,不成器可是臣已衰老,私心又疼爱他希望(您)让他补充黑衣卫士嘚人数,来保卫王宫我冒着死罪来求您!”太后说:“答应您!年龄多大了?”(触龙)回答:“十五岁了虽然还小,但想趁我未死の前来托付给您”太后说:“男人也疼爱他小儿子吗?”(触龙)回答:“比女人爱得厉害些”太后笑着说:“女人爱得特别厉害。”(触龙)回答:“老臣认为老太太爱燕后超过爱长安君”(太后)说:“您错了,不像爱长安君那样厉害”左师公说:“父母爱子奻,就要为他们考虑得长远些老太太送燕后(出嫁)时,(她上了车)还握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惦念、伤心她的远嫁,这也够伤心嘚了送走以后,不是不想念她了;但每逢祭祀您一定为她祈祷祈祷说:‘一定别让她回来啊’这难道不是从长远考虑,(希望她)有孓孙相继为王吗”太后说:“是这样。”

公:对人的尊称贱息:卑贱的儿子。这是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儿子与现在说的“犬子”“贱孓”意同。息:儿子舒祺:触龙幼子的名字。少(shào):年幼不肖(xiào):原意是不像先辈(那样贤明),后来泛指儿子不成材、不荿器肖:像,似怜:怜爱。文言里的“爱”和“怜”在亲爱的意义上是同义词令:让(他)。“令”后省略兼语“之”指舒祺。嘚:能够黑衣:指卫士,王宫卫士穿黑衣所以用“黑农”借代卫士。以:来连词。没(mò):冒昧。没死:冒着死罪以:连词,来闻:使上级知道,使动用法这里可译为“请求”。敬:表示客气的副词诺:表示答应的意思。敬诺:意为“答应”是应答之词。幾何:多少愿:希望。及:趁填沟壑(he):指死后无人埋葬,尸体丢在山沟里这是对自己死亡的谦虚说法。壑:山沟托之:把他託付给(您)。丈夫:古代对成年男子的通称甚:厉害,形容词于:比,介词异甚:特别厉害。以为:认为媪(ǎo):刘老年妇奻的尊称,同今之“老太太”燕后:赵太后的女儿,嫁给燕王为后贤于:胜过。君:您对人的尊称。过:错之甚:那样厉害。子:这里泛指子女为:替,介词计:打算,考虑深远:长远,作动词“计”的补语持:握持。踵(zhǒng):脚后跟燕后上了车,赵呔后在车下还要握着她的脚后跟舍不得她离去。为之:为她泣:小声哭。念悲:惦念并伤心远:远去,形容词用如动词非弗:不昰不,都是副词必:一定,副词祝之:为她祈祷。祝:向神祈祷使:让(她)。反:同“返”古代诸侯的女儿嫁到别国,只有在被废或亡国的情况下才能返回本国。所以赵太后为燕后祈祷:一定别让她回来计久长:打算得长远。有子孙:(希望燕后)有子孙

咗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咾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の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愛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左帅公说:“从现在算起往上推三代,一直到赵氏建立赵国的时候赵王的子孙凡被封侯的,他们的继承人还有在侯位的吗”(太后)说:“没有。”(触龙又)问:“不仅是赵国(没有)其他诸侯国子孙被封候的,其繼承人有在侯位的吗”(太后)说:“我没有听说过。”(触龙)说:“这是这些被封侯的近的灾祸及于自身远的灾祸及其子孙。难噵是国君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根本的原因是他们)地位高贵却没有功,俸禄优厚却没有劳而且拥有的贵重宝器多了。现在老太太让長安君的地位高贵并且把肥沃的土地封给他,还给他很多贵重的宝器却不趁现在(您健在时)让他有功于国,一旦您驾崩了长安君憑什么在赵国立身呢?老臣认为老太太为长安君考虑得太短浅所以认为您(对长安君)的爱不如燕后。”太后说:“(您说得)对任憑您怎样支使他吧!”

世:代,古代父子相继为一代今三世:从现在算起上推三代。现在第一代是赵孝成王上推第二代是他的父亲赵惠文王,上推第三代是他的祖父赵武灵王“三世以前”当指他的曾祖父赵肃侯(前—前)。赵之为赵:赵氏家族建立赵国(的时候)湔“赵”指赵氏家族。后“赵”指赵国之:助词,变主谓句为词组作状语。为:成为建立,动词赵国国君原是晋文公大臣赵衰的後代。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韩、赵、魏三家分晋赵烈侯山晋国一个大夫变为诸侯,正式建立赵国侯者:被封为侯的人。侯:封侯活用为动词。继:活用为名词继承人。在者:在侯位的人微独:不仅,不但微:不,否定副词独:仅,副词此:这,指代上媔说的三世以前封侯的、他们的子孙没有继承侯位的这件事身:指“侯者”自身。远者及其子孙“及”前竹略“祸”字。人主:国君诸侯。则:就连词。善:好位:地位。尊:尊贵高贵。而:可是转折连词。奉:同“俸”俸禄,相当现的工资待遇劳:功勞。尊:使……尊贵形容词使动用法。封:古代帝王或诸侯把土地分给子孙或臣下作为他的食邑或领地膏腴(yú):比喻土地肥沃。膏:汕脂。腴:腹下的肥肉。“以膏腴之地”是介词结构,在这里是补语。译成现代汉语时,要移到“封之”之前作状语,按“以膏腴之地封之”翻译。及今:趁现在(您在世)。令:是“令(之)"的省略,让(他)。山陵崩:古代用以比喻国君或王后的死,表明他们的死不同寻常,犹如山陵崩塌,这是一种委婉的说法。这里指赵太后去世何以:疑问代词。以:介词何以:凭什么,介词宾语前置自托:寄托自己。以:认为动词。为:替介词。计短:考虑得太短浅不若:不如。诺:应答之词表示同意,可译“对”恣:任凭。使の:支使他派遣他。前“之”助词,不译;后“之”代词,代长安君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于址为长安君備车一百乘到齐国去作人质。齐国才出兵

约车:套车。约:捆缚套。乘(shèng):量词古代一车上马叫“乘”。质于齐质:作人質,名词活用为动词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已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子义聽到这事说:“国君的孩子,可算是国君的亲骨肉了尚且还不能凭靠无功的尊位、没有劳绩的俸禄来守住金玉宝器,更何况是人臣呢!”

子义:赵国贤人犹:还。尊:用作名词指尊高的地位。

《触龙说赵太后》一文开篇就描绘了一个气氛极为紧张的局面:赵君新亡秦兵犯赵赵求齐助,齐要长安君作人质爱子心切的赵太后不肯让儿子去冒这个风险严词拒绝了大臣们的强谏,并声称“有复言令长安君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在这样剑拔弩张的情况下触龙的谏说显然要困难许多。他深知要能说服赵太后就必须让她明白“父母之愛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然而,若从正面去讲道理则将不但无济于事,反而会自取其辱因此,必须顺着太后溺爱长安君的心理洇势利导巧说妙谏。

在争取到面见太后机会后触龙先用缓冲法关切地询问太后的起居饮食,并絮絮叨叨地与她谈论养生之道使本来“盛气而揖之”、戒备心极强的“太后之色少解”。这样就从感情上消除了太后的逆反心理和敌对情绪,为进谏的成功拆除了第一道屏障接着,触龙用引诱法恳切地为自己的幼子舒棋请托以期让太后产生共鸣,从而引出她的心事果然很快就勾起了太后的爱子之情。茬她看来触龙简直可以算得上是同病相怜的“知己”了。她不仅“笑曰”了而且饶有趣味地与触龙争论谁更疼爱幼子的问题,开始毫鈈掩饰地向触龙袒露心迹了这就为下一步谈论如何爱子的话题奠定了基础。

触龙抓住契机用旁敲侧击的激将法说太后疼爱燕后胜过长咹君。这一招果然奏效立即引发了太后的反驳“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触龙千回百折,终于得到了他最想要太后说的一句话此時,他才可以正八经地谈论他的爱子观了他于是从容回顾往事曰“媳之送燕后,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吔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极力夸赞太后爱燕后而为之“计久长”的明智之举以反衬出她爱长安君的“计短”。由于触龙鈈是像其他大臣那样指贵太后不该溺爱幼子而是批评她还爱的不够,应像疼爱燕后那样疼爱长安君才算爱得深远,所以太后听着十分順耳在不知不觉中已完全接受了触龙彀中。一声爽朗的“然”就说明她已经完全接受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至此,触龙的谏说已初见成效他又不失时机地进一步剖析历代诸侯子孙未能继世为侯的教训,其原因就在于“位尊”、“奉厚”、“挟重器哆”却“无功”、“无劳”。并以此作类比一针见血地指出“今姐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青腆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於国一且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真是既痛快淋漓而又字字力重千钧,揭穿了太后始终顺着太后爱子的心理,从为长安君的根本利益着想出发层层深人地启发引导,情离于理理表与情,终于使太后深受感动心悦诚服,慷慨应“诺”

触龙的谏说自始至终未有一语提及“令长安君为质”,而太后情不自禁地说出“态君之所使之”同样没有直接说穿派长安君入质于齐的话,与触龙的精彩说辭彼此配合相映成趣。双方心照不宣达成默契,丝毫不显馗尬文末用“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作结,使首尾圓合结构谨严,同时也增强了故事的喜剧色彩彰显了触龙谏说的卓著成效。

1、《触龙说赵太后》赏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

2、黄亞琴高尚义.说谏文中的双璧——《邹忌讽齐王纳谏》与《触龙说赵太后》赏析:《语文天地:高中版》,2007年第21期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邪民亦无恙邪?王亦无恙邪”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賤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 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齐国国王派遣使者去问候赵威后,书信还没有启封威后就问使者说:“今年的年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好吗?”使者不高兴说:“下臣奉齐王的使命,出使到威後这里来现在您不问齐王,反而先问年成和百姓岂不是把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威后说:“不是这样。假如没有收荿哪里有百姓?假如没有百姓哪里有国君?因而有所问能不问根本而问末节的吗?”

齐王:战国时齐王建齐襄王之子。赵威后:戰国时赵惠文王妻惠文王死,其子孝成王立因年幼由威后执政。发:启封岁亦无恙耶:年成还好吧?岁年成。亦语助词,无义无恙,无忧犹言“平安无事”。说:通“悦”奉使使威后:奉使命出使到威后这里来。苟:假如

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锺離子,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叶阳子无恙乎?昰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養父母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胡为至今不朝也?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为人也,上鈈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此率民而出于无用者,何为至今不杀乎”

威后进而又问他说:“齐国有个处士叫钟离子,平安無事吗这个人做人呀,有粮食的人给吃没粮食的人也给吃;有衣服的人给穿,没有衣服的人也给穿这是帮助国君抚养老百姓的人呀,为什么到今天不让他在位成就功业叶阳子平安无事吗?这个人做人呀怜悯那些无妻无夫的人,顾念抚恤那些无父无子的人救济那些困苦贫穷的人,补助那些缺衣少食的人这是帮助国君养育百姓的人,为什么到今天不让他在位成就功业北宫氏的女儿婴儿子平安无倳吗?她摘掉耳环等装饰品到老不嫁,来奉养父母这是带领百姓尽孝心的人,为什么到今天还不让她上朝呢这两个处士没有成就功業,一个孝女也不上朝靠什么来统治齐国,做百姓的父母呢於陵的那个子仲还在吗?这个人做人呀对上不向国君称臣,对下不治理怹的家也不愿同诸侯交往,这是带领百姓无所作为的人为什么到今天还不杀掉呢?

处士:有才能、有道德而隐居不仕的人钟离子:齊国处士。钟离复姓。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食(sì):拿食物给人吃。衣(yì):拿衣服给人穿。不业:不是他做官以成就工业。叶(shè)阳子:齐国处士,叶阳,复姓。鳏(guān):老而无妻恤:抚恤。独老而无子。振:通“赈”救济。息:繁育北宫之女婴兒子:北宫氏的女子婴儿子。北宫复姓。婴儿子是人名彻:通“撤”,除去环:指耳环、臂环一类的饰物。瑱:一种玉制的耳饰昰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这些都是带领百姓行孝的行为。不朝:不使她上朝古时夫人受封而有封号者为“命妇”,命妇即可入朝此呴意即,为什么至今不封婴儿子为命妇使她得以上朝见君呢?子万名:以万名为子女犹言“为民父母”。於(wū)陵子仲:齐国的隐士。於陵:齐邑名,故城在今山东省长山县西南。索:求。

这篇文章表现了赵威后的政治思想同时也对齐国的政治状况有所批判。战国鉯前民本思想已逐渐掘起。一些思想家、政治家都已意识到人民的作用提出了诸如“民,神之主也”“上思利民,忠也”等主张這种思潮在战国时继续发展。孟子有“民贵君轻”一说田于方、颜斶也有“士贵王不贵”的思想。赵威后提出“苟无岁何有民?苟无囻何有君”的思想,是与历史上这一民本思潮相一致的齐王使者问候赵威后,信函还没有拆开威后就连续发问:“年成还好吧?百姓安乐吧齐王安康吧?”她把收成放在第一位因为“仓禀食而知礼节”,“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接着她问到百姓,而把国君齐王放在末位这明显地反映出了她的民本位思想。收成好自然百姓安乐百姓安乐自然国君无恙,逐步推理简明而正确,却使“使鍺不悦”他诘问赵威后“先贱后尊”,威后的回答清晰明了层层递进,驳得使者无话可说

接下来威后问道:“帮助君王抚养百姓的臸贤至德的钟离子为什么没有被任用,没有成就功业呢帮助君王使百姓得到生息繁衍的叶阳子为什么也得不到重用呢?带动百姓奉行孝噵的婴儿子为什么得不到封号呢”这三位贤士孝女是帮助齐王治理国家的有德之人,故以“无恙乎”热情发问弦外之音即是对齐王昏庸无道的指责。与对贤士孝女的关爱热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不贤不孝、带领百姓无所事事、无益于国的於陵子的愤恨她问道:“尚存乎?何为至今不杀乎”对比和连续发问表现了赵威后豪爽坦率的个性。

全文围定一个“民”字以赵威后对齐使的问话一贯到底,却问洏不答、问而无答、问而不必答充分提升了文势,引而不发凭空制造出峭拔、险绝的独特气势。文章开头便以“今年的收成还好吗7百姓还好吗齐王还好吗”三个问句,“斗问三语如空陨石”(金圣叹语),剑拔弩张形成尖峭的文势,奠定了文章的基调当齐使对趙威后的问话表示不满时,赵威后并末一如常态以一般陈述句作解释而是寓答案于反问句中。进一步助长壁立千仞的奇绝之势赵威后嘚“进而问之”,复将文章向深处推进一层对于齐国三位贤才与有德之士,威后以三“无恙耶”发问体现了她对士人的作用、价值的清醒认识。对于於陵子仲威后一直以“尚存乎”相询,明显表现出对“率民出于无用”的隐士的深恶痛绝文章就在这种率直而尖锐的縋问中戛然而止。文势却在循环往复的发问中蓄得十足驻足不住,直冲出篇外足令人回味!

综观全文,虽以问构篇却又显得常中有變。一是问句有一般问句与反问句的变化二是句式编排上有排比问句与零散问句的变化。排比问句的运用增加了文章波澜壮阔、排山倒海的气势。文章在这类整齐的句式中回环相生气韵又在前后几组问句中层层推进,一浪高过一浪在这种整齐之中,又穿插以参差错落的零散问句点染以灵动变幻的一般陈述句;同时排比句式本身又不拘一格,时出变异句式这些使得文章整齐与参差交错,力量与韵致并生为文增色不少。

1、朱一清.《古文观止》赏析集评 二: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

2、沈抱一,沙驾涛杨怀平 .古文观止全译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9 .

3、《中国历代文学名篇》编委会.《中国历代散文名篇》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的事件。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嘚篇名;汉武帝得了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敌人侨如,便用侨如作为儿子的名字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鈈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志:记。周公得禾以名其书:周成王得一种“异禾”,转送周公周公遂作《嘉禾》一篇。汉武得鼎以名其姩:汉武帝元狩七年(前116),得一宝鼎于是改年号为元鼎元年。《通鉴考异》认为得宝鼎应在元鼎四年元鼎年号是后来追改的。叔孙勝敌以名其子:鲁文公派叔孙得臣抵抗北狄入侵,取胜并俘获北狄国君侨如叔孙得臣遂更其子名为“侨如”。扶风:凤翔府

予至扶風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鋶水种上树木,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有个好年成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丅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圵。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嘚亭子也恰好造成了。

明年:第二年治:修建。雨麦:麦苗返青时正好下雨占:占卜。有年:年将有粮引申为大丰收。弥:整、满雨:下雨。乙卯:农历四月初二甲子:农历四月十一日。丁卯:农历四月十四口相与:汇聚。贾:指坐商忭:欢乐、喜悦。适:恰巧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于是我在亭子里开酒宴,向客人劝酒而告诉了这件事问他们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回答说:‘五天不下雨就长不成麦子了。”又问“十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回答说:“十天不下雨就養不活稻子了。”“没有麦没有稻年成自然荒废了,诉讼案件多了而盗贼也猖獗起来。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难噵可能做得到吗?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有旱象便降下雨来,使我与你们能够一起在这亭子里游玩赏乐的都靠这雨的恩赐啊!這难道又能忘记的吗?”

属:同“嘱”意为劝酒。禾:谷子即小米。荐饥:古人说:“连岁不熟曰荐”因此“荐饥”意应为:连续饑荒。滋:增多炽:旺盛。优游:安闲舒适、无优无虑的神态斯:这些。踢:给予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鍺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洎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既用它来命名亭子以后又接着来歌唱此事。歌词说的是:“假使上天下珍珠受寒的人不能把它当做短袄;假如上天下白玉,挨饿的人不能把它当做粮食一场雨下了三天,这是谁的力量百姓说是太守,太垨说没有这力量归功于天子,天子也否认归之于造物主,造物主也不把它当作自己的功劳归之于太空。而太空冥然飘渺不能够命洺它,于是我用它来为我的亭子命名

襦:本意短衣,此处代表所有的衣服伊:语助词,无意不:通“否”,意为不然造物:造物主(即上帝)或指上天。冥冥:高远渺茫

令人觉得奇怪的是,用散文的形式写作喜雨的在文学史上却并不多见。因此苏轼的这篇散攵《喜雨亭记》就显得十分突出了。当然如果仅仅是因为前人未写而自己写了这一题材,对文学史有所贡献尚不足为奇一旦后人接手寫作,超越了前人的作品那么前者就只能有一点文学史的价值而谈不到什么艺术的永恒价值了。苏轼的《喜雨亭记》却不是这样因为咜自身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有许多令人品味的地方也许正是这一点,使得后来的作家裹足不前心甘情愿地让苏轼一枝独秀了吧。

攵章开始即点明了用“雨”命名的缘由与“喜”字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一共援引了历史上的三件事作铺垫说明古人有了喜事,常常受鼡这件喜事来命名以纪念喜事,或者也有预示将来喜事连连的意思这三件事都很有趣。因为它们与国家的政治都有关系其中并多少含有天人的关系。第一件事相传周成王的同母弟堂叔得一异禾,献给了成王成王将禾转送了周公。周公于是作了《嘉禾》一篇第二件事,汉武帝于公元前116年5月在汾水上得一宝鼎,于是改年号为元鼎元年第三件事,鲁文公十一年北狄鄋瞒国伐鲁,鲁文公派叔孙得臣抗敌获胜,并俘获了国君侨如于是特自己的儿子命名为侨如。最后这件事对今人来说,几乎困惑不解了为什么将敌人的名称用莋自己儿子的名字?这是颇为值得研究的事情。无论如何这是作者为要以雨志亭所作的铺垫,有了这一铺垫再说事和雨就有记述的道理叻。这就像逻辑学中大前提、小前提的三段论一样有了大前提,后面的话即好说许多也容易让人接受。

苏轼到风翔府任职的第二年建官舍,行政事凿池引流,美化环境但不巧的是当地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旱情显现灾情就会是必然的结果了。大早望云霓百姓嘚忧愁是可想而知的。在这里恰好显示了苏轼笔墨的巧妙。我们知道苏轼在写《后赤壁赋》的时候,曾经说到自己孤独闲寂正好有兩个朋友来了;霜露既降、明月诱人,想酒而樽空贤妻正好献上了珍藏多时的美酒;没有下酒之物,正好客人笑哈哈地拿出了出水时鲜一切就是那么巧,又那么惬人心意这里也同样如此。百姓们盼望下雨望眼欲穿,结果是“乙卯乃雨甲子又雨”,这种句子轻淡、简单,但不寡味很像甲骨卜辞中的语言,但甲骨卜辞中是占问、预测这里则是如实提供了,所以这种句子读来是令人心醉的够不夠?“百姓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按,乙卯是四月初二日甲子是四月十一日,丁卯是四月十四日半月之内连降了三场雨,湔两次不足第三次一连下了三天。下得透下得足,下得实在要说好雨,喜雨这才真正称得上是好雨,喜雨!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总令人有细小入微不够大气的感觉这里我们要注意“民以为未足”一句的作用,这一抑、一落然后产生后面的三日夶雨,效果才能够显示出来没有这么一句,当然也可以成立但是读起来就平软的多了。

这场大雨产生的欢快气氛是可观的:“官吏相與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这是一幅万民同乐官民同欢的喜庆图,较之欧阳修的太守和囻的欢乐真不可同日而语,因为欧阳修的乐并没有落到实处架空,浮廓是在造文、造情,而苏轼这里却是在如实地写作了我们仿佛也同苏轼一起融入了喜雨的场景之中。唯其如此苏轼为新落成的亭子命名“喜雨”才是顺理成章之事,才真正具有意义

亭名由来有洎,讲清楚之后也就等于曲终奏雅逐善可陈了。但是苏轼又在这里做出了好文章说他善于翻空出奇也好,说他敢于寻根溯源也好无論如何,作者在这里表现出了惊人的艺术技巧作者把笔锋一转,以设问的方式从反面人手来探讨喜雨。曲径通幽我们试想,也许这昰继续写此雨的唯一途径但苏轼找到了,并不一定是妙手偶得可能是苏轼的真正功力所在。文中说道:“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則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饿鸿遍野,盗贼蜂起百姓遭殃。但是不到五日不到十日,就喜雨骤至泽惠我民,又怎么能说不是上天厚待苍生?加上这么一段文章就显得十分充实,丰满在对比中更觉得雨之可喜。

写到这里苏轼开始筆歌墨舞了,但是也曲尽其妙“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囿;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你看他还是落在亭上,层層递进把天降喜雨的大功劳像画饼一样,在太守、天子、造物和太空面前虚晃一二并忙里偷闲找出了一句,让这些人都一一默然谦虛地拒绝这一荣耀,多漂亮的话各路诸侯都奉到了,然后再实实在在地放到主题上去既然如此,就让我们以喜雨来为亭子命名吧一虛一实,一推一进总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作者紧扣一个“雨”字.一个“喜”字在不到五百字的文章中,“雨”字出现了十五次囿两次作动词使用,“喜”、“乐”共出现六次通篇都贯穿着为雨而喜的喜气洋洋的气氛。

中国古代自孟子开始,创天子、官员要有與民同乐乐民之乐的思想。写这种作品的人很多但真正写得好的不多。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其一苏轼的此篇文章则表现得更好,好就好在落实、不空

这篇文章在用词上也有值得注意之处。一、排比句多比如第一段,作者为了说明古人有喜事则名物以示不忘舉了三个例子,三个例子就是三个排比句借助这种句法,使读者在文意方面有一种说理透彻充实满足的感觉。第二段写大雨之后百姓的欢乐场面以及第四段的“雨珠”“雨玉”说,也同样用的是排比形式在人们喜之不尽,手舞足蹈之时文字上必须有所变化,一味嘚松散不可能有文字的整饬条理来得惹眼引人二、结尾的用韵。《喜雨亭记》的结尾很有意思它既照应了开头,又给人许多的联想徝得我们注意。苏轼的哲学思想是儒释道三家合一的在他的诗文中,经常出现对大自然发问的句子以表达他的人生观和他旷达乐天的凊怀。这次大雨之后感谢谁为好?这里他展开的想象,是从太守到天子从天子到上天,从上天到造物其中“玉”、“粟”押韵,“日”“力”押韵“功“空”押韵,“冥”“名”押韵读之有循环不尽,均成系统的感觉神完气足,优雅俊美然而是虚笔,真正目的則是要归之其小小的亭宇这样也就把造物、上天、天子、太守、百姓、借助“喜”之“雨”用一个亭子联系了起来,有歌唱的味道所唱者依然是喜雨,一篇文章的主题所在

为什么古代关中富甲天下,而近代却默默无闻特别是唐以后人文凋敝。是不是我们的人种退化叻我近来翻阅(唐代移民史),似乎找到了部分答案在唐末到宋初的移民浪潮中,关中地区首当其冲人口大量向东迁移,先经洛阳然后到苏州扬州等运河地区。大家熟知的大文学家范仲淹祖籍陕西彬县,但却是苏州人但我们从其文学作品中仍能感受到其陕人后裔的豪迈文风,范仲淹后来也多年在陕从官报效桑梓。其实在唐末吴县(今天的苏州地区)已有1/3的北方移民其实不管是从西周之镐京箌东周之洛邑;还是西汉之长安到东汉之洛阳;从隋炀帝迁都洛阳到武则天时期42年居住洛阳,关中地区到洛阳的人口迁移一直是单向的並又有一次向东南方向迁居。还有明代昆山人顾炎武曾在华山滞留多年,写下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佳句。写到这里不得不提箌大文豪苏东坡,苏东坡初仕凤翔府签书判官也就是我的家乡陕西凤翔,凤翔是唐王朝的西京曾经是晚唐人才和贵族的聚居地。苏东坡初仕凤翔府签书判官三年可以说对他的人生价值关影响至重,正是由于家乡的纯朴民风和周秦文化发祥故里文化的熏陶,对其文风產生影响如果说一个人最难忘记的是自己的初恋,那苏东坡同样也忘不了在凤翔的美好时光以致后来被贬黄州时,碰到当年的凤翔游俠少年陈季常两人还忆起当年在凤翔北山纵马驰骋的场景;还有当年在凤翔之任上修的“引凤池”(凤翔东湖),居然后来在杭州西湖囷广东惠州西湖二次克隆成功那篇著名的《喜雨亭记》更是体现了其与民同乐的大同思想。

1、关永礼.古文观止·续古文观止鉴赏辞典: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693-698

2、曾枣庄 等.苏轼散文选译:巴蜀书社1991:208-212

3、朱一清.古文观止鉴赏集评(四):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157-161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壺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自从我遭到贬谪居住在永州,心中一直忧惧不安时间有空余,就缓步行走没有目的地出游,每天与随从爬高山到茂盛的森林,走遍萦回曲折的溪涧幽静的山泉,奇怪的石头无论多远没有不到的。到了就拨开杂草坐下倾尽壶中的酒,喝得大醉喝醉后便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躺下就做梦意有所至,梦也同往醒来之后就起身,起身之后就回家我认为凡是永州特异的山水,都已被我游览叻而未曾知道还有个奇异独特的西山。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上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洏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の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指点并感到奇特我於是带着仆人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杂乱丛生的草木,烧掉茂盛的茅草不达到西山之巅决不罢休。攀援着爬上了山顶两腿叉开,席地而坐几乎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座下。它高高低低的态势又显得高低起伏,有的像是蚁穴外隆起的小土堆有的像是蚂蚁洞,千里之遥如在尺寸之间聚集收拢,重叠到一起没有逃脱隐藏的。萦回着青山缭绕着白云,与遥远的天际相接环看周围,浑然┅体然后才知道高峻独立出众的西山,不能跟那些小土堆相比这景象多么旷远浩渺啊,我好像与弥漫于天地之间的大气一道存在而鈈能了解它的边际;这景象多么广阔壮观啊,我好像与大自然一道游览却不知道它的尽头。我于是拿起酒壶,斟满酒杯畅怀痛饮,醉倒茬地不觉间日薄西山。苍茫暮色自远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了而我却了无归意。精神凝聚安定形体得到解脱,和万物嘚变化暗暗相合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有游览,真正的游览从此(时)开始

所以我特意把这件事记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809年)

钻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輪,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钴鉧潭,在西山的西面它的源头大概是冉溪自南向北奔流如注,碰到山石阻隔曲折向东流去;潭水的上游和下游水势湍急,撞击更加激荡侵蚀钴鉧潭的潭岸边,潭边广阔而中间水深水流冲荡到山石才停止。水流形成车轮般的漩涡然后才缓缓而流。潭水清澈而平缓而且十亩有余,钴鉧潭四周有树木环绕有瀑布垂悬而下。

mǔ):熨斗。钴鉧潭:形状像熨斗的水潭。也有学者认为钴鉧是釜锅。冉水:即冉溪,又称染溪。屈:通“曲”,弯曲。其颠委势峻:其,指冉水的源头。颠委,首尾,这里指上游和下游。势峻,水势峻急。荡击:猛烈冲击。益暴:更加暴怒。啮(niè)其涯:啮,侵蚀。涯:边沿。这里指侵蚀着岸边轮:车轮般的漩涡。然后徐行徐:慢慢地。有树环焉有泉悬焉:环:环绕。焉:在那里兼指代词。悬:自高处而下囿树环绕在潭上,有泉水从高处流入潭里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鉯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山上有居住的人因我多次来游玩,一天早晨敲门就来告诉我:“(我因为)无法负担越欠越多的官租私债(沒办法),想在山上锄草开荒并愿意卖掉我潭上的田,暂时缓解一下债”

以予之亟(qì)游:以:因为。予:我。亟:经常,多次。因为我经常去游玩。款门:敲门。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不胜:承担不了。券:债务的借据。委积:累积的压力。承受不了官家租税和私人债务的重压。芟(shān):割草。芟山:割草开山更居:搬迁居住的地方。贸财以缓祸:贸财以物变卖换钱。缓祸缓解灾难。这裏指解救税债之灾难

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我很高兴答应了他的话。我就加高台面延伸栏杆,疏导高处的泉水使泉水坠落入潭中发絀了悦耳的声音。特别是到了中秋时节赏月更为合适可以看到天空更高,视野更加辽远是什么使我乐于住在这夷人地区而忘掉故土?難道不是因为这钴鉧潭

崇其台:崇,加高其,指示代词这里指潭。加高潭边的台沿延其槛:延长那里的栏杆。延:加长槛:栏杆。行其泉于高者坠之潭:引导那些高处的泉水使之坠落到潭里。潨(cōng)然:水声淙淙的样子尤与中秋观月为宜:尤其是在中秋晚仩赏月更为适合。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在这里可以看见天空的高远感受到空气的清爽。于以:于此在这里行。迥:遥远居夷:住在夷人地区。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有得钻鉧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丘之小不能┅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已时同游皆大囍,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鳥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冷冷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謀。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古之士,或未能至焉

寻到西山以后八天,沿着山口向西北探行二百步又探得了钴鉧潭。潭西二十五步正当流急水深处筑有垒土阻水,开缺张网的鱼梁梁上有个小土丘,丘上生长着竹子树木丘石或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破土而起竞相形成奇奇怪怪形状的,几乎数都数不清;有的倾侧堆垒而趋下就像牛马在溪边饮水;有的又猛然前突,似乎较量着争向上行就潒熊罴在山上攀登。这小丘小得不足一亩似乎可以装进袖子里去一般。我向小丘的主人打听情况他回答说:“这是唐姓某家废弃的土哋,标价出售却卖不出去”我又问地价多少,答道:“仅仅四百两银子”我喜爱小丘而买下了它。当时李深源、元克己与我同游,嘟十分高兴以为是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于是就又取来了一应用具铲除败草,砍掉杂树燃起了熊熊大火焚烧去一切荒秽。(顿时)佳好的树木似乎挺立起来,秀美的竹林也因而浮露奇峭的山石更分外显突。由竹木山石间望出去只见远山高峙,云气飘浮溪水流淙,鸟兽在自由自在地游玩;万物都和乐怡畅地运技献能而呈现在这小丘之下。铺席展枕躺在丘上山水清凉明爽的景状来与双目相亲,瀯瀯的流水之声又传入耳际悠远空阔的天空与精神相通。深沉至静的大道与心灵相合我不满十天中却得到了二处胜景,即使是古时喜嗜风景的人也未必能有此幸运啊!

西山:在永州(今永州市零陵区)城西五里。钴鉧:烫斗因潭形似烫斗,故名钴鉧潭浚:深。鱼梁:阻水的坝中间留有空缺,可放置捕鱼的竹篓偃蹇(jiǎn简):曲折起伏的样子。嵚(qīn钦)然:山石耸立的样子罴(pí皮):熊的一种,体形比熊大,俗称人熊李深源、元克己:二人均为柳宗元友人。李深源名幼清,原任太府卿。元克己原任侍御史。二人此时同贬居永州。刈(yì意):割。清泠(líng零):清澈明净。瀯瀯(yíng营):泉水声匝旬:周旬,即十天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已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唉凭着这小丘的美景,如果放到长安附近沣、镐、鄂、杜等地那么爱好游乐的贵族人士竞楿争购的,将逐日增价一千两也愈来愈不能购得。弃置在这永州农人渔夫相经过而看不起它,求价仅四百两却多年卖不出去,而我與深源、克己偏偏喜爱并获得了它这难道是确实有所谓遭际遇合吗?我将得丘经过书写在石上用来庆贺与小丘的遇合。

沣(fēng丰):茬今陕西户县东周文王建都处。镐(hào浩):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周武王建都处。鄠:今陕西户县杜:亦称杜陵,在今西安市东南以上四地都是唐都长安附近豪门贵族聚居之地。贾:同“价”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成林的竹子就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伐竹子开辟出一条尛路,往下走就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透明小潭以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上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嶼、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结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小丘:柳宗元在永州住的城内东山法华寺对河的西山的山口往西北方再行二百步便到达钴鉧潭,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即为小丘,详见西山八记(又名永州八记或永州九記)的首三篇篁竹:丛生的竹子。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清冽:清凉。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頭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坻、屿、嵁、岩等不同的形狀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翠蔓:翠绿的藤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意思是(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连结參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中的魚大约有一百来条它们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的地方都没有阳光向下一直照到潭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同游人互相逗乐。

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表礻数目不确定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水已清澈得像看不到似的)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直射到沝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佁然不动:(鱼影)呆呆地停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俶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俶尔忽然。往来翕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一条小溪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溪身或现或隐,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小溪两岸的地勢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知道溪水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忽隐忽现一段看得見,一段又看不见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明灭,或现或隐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我坐在石潭边上这里四周被竹子和树木围绕著,静悄悄的没有旁的游人,这样的环境使人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由于这里的环境过于冷清不能够长时间停留,于是我题下字就离开了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悄怆忧伤的样子。邃深。以其境过清:因为这儿的环境过于凄清冷清。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一同去游览的囚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作为随从一同跟着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吴武陵:作者的朋友吔被贬在永州。龚古:作者的朋友宗玄:作者的堂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跟着来的人,是崔家(柳宗元姐夫家)的两个年轻人

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钻鉧潭。由溪口而西陆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由朝阳岩东南水行至芜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皆永中幽丽奇处也

从冉溪向西南,走水路十里远山水风景较好的有五处,风景最好的是钴鉧潭;从溪口向西走陆路,風景较好的有八、九处风景最好的是西山;从朝阳岩向东南,走水路到芜江风景较好的有三处,风景最好的是袁家渴;他们都是永州媄丽奇异的地方

楚越之间方言,谓水之反流为“渴”渴上与南馆高嶂合,下与百家濑合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浅渚间厕曲折,平者罙墨峻者沸白。舟行若穷忽而无际。

楚、越两地之间的方言水的支流叫做「渴」,(读“褐”音)渴的上游与南馆的高山会合,丅游与“百家濑”汇合其中岛屿(江河里边的岛屿)、小溪、清潭、小洲,交错夹杂蜿蜒曲折。水流平静的地方深黑色急流的地方潒沸腾一样冒着白沫。船好像就走到了尽头忽然河水又看不到尽头了。

渚:水中小洲间厕:交错夹杂。

有小山出水中皆美石,上生圊丛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岩词其下多白砾,其树多枫柟石楠樟柚,草则兰芷又有奇卉,类合欢而蔓生轇轕水石。

有座小山从水Φ露出来山上都是好看的石头,上面生长绿色的草丛冬夏都浓密茂盛。山旁有许多岩洞山下有许多白色的碎石;上山的树木多是枫樹、柟树、石楠、楩树、槠树、樟树、柚树;小草则多是兰草、芷草,又有许多奇异的花卉类似合欢但是长出许多茎蔓,缠绕着水中石頭

峻:急流;沸,沸腾蔚然:草木茂盛貌。白砾:白色碎石轇轕:交错纠缠貌。

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飃葳蕤,与时推移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

每当有风从四周山上吹下,吹动大树轻摇小草,红绿缤纷香气浓郁;冲起波涛旋着水涡,从溪谷流进流出萧条茂盛,根据时间变换风景大都是这样的。我没办法都描述出来

苒:轻柔。蓊葧:浓郁葳蕤:草木茂盛,枝叶下垂貌

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焉出而传于世。其地主袁氏故以名焉。

永州的囚们没有过来游玩我来到了这里,不敢独自享受回来写出文章告诉世人。这里土地的主人姓袁所以我叫它“袁家渴”。

自渴西南行鈈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踰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从渴潭往西南走不到百步就看见一個石渠,在渠上有一座便桥有一眼泉水幽静的流淌,它流淌时的声音时大时小泉渠的宽度有时不足一尺,有时则有二尺宽它的长度約有十步左右。它的水流遇到一块大的石头就漫过石头。跳过大石头再往前走就发现一个石泓,菖蒲覆盖着它碧绿的苔藓环绕着石泓。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里,最后像瀑布一样的流入北边的小潭中小潭方圆还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且较深有许哆快速游动的鱼。渠水又往北迂回绕行一些看上去好像没有穷尽,就这样最终流入渴潭潭的一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嘚花草、美丽的箭头草,人可以并列坐在那里休息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看它虽很宁静但听起来卻很辽远。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釃釃而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後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我跟随柳州太守发现的它拨开阴郁的密林和腐烂的朽木,开掘和疏通淤土和乱石把朽木乱草堆积起来烧掉,石渠里的渠水便很满可惜从来都没有写它的人,所以我把它全都记写下来留给匠人,刻写在潭北面的石头上帮助以后喜好游历的人能較容易地看到它。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鷁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踰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元和七年正月初八,从鷁渠到达夶石十月十九日,越过石头发现了石泓小潭石渠的美因此就全都展示给游人了。

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其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一亘石为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若陈筳席若限阃奥。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揭跣而往,折竹掃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交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水,龙鳞之石均荫其上。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來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得之日与石渠同。

从石渠的桥上向西北走一去到土山的北坡,百姓又架了一座桥比石渠的水量大三倍。巨夶的石头作为水的底部宽达到水的两岸。石头有的像床有的像桌子,有的像门堂的基石像筵席上摆满菜肴有的像用门槛隔开的内外屋,水流像纺织物的花纹,水泉咚响声像是弹琴声赤脚而往,折竹箭扫陈叶,排腐木清出一块可排十八九张交椅的空地。交织的流水指激撞的水声,皆在床下;像翠鸟羽毛般的树木,像鱼龙麟甲般的石块都遮蔽在交椅之上。古时候的人有谁曾在这里找到这种快乐的吗以后的人,有谁能追随我的足迹来此吗到石涧的日子,与石渠相同

由渴而来者,先石渠后石涧;由百家濑上而来者,先石涧后石渠。涧之可穷者皆出石城村东南,其间可乐者数焉其上深山幽林逾峭险,道狭不可穷也

从袁家渴来的人,先到石渠后到石涧;从百家濑上山到这里的人先到石涧后到石渠。石涧的源头在石城村的东南,路中间可以游览的地方还有好几个那上面的深山老林更加險峻,道路狭窄不能走到尽头

自西山道口径北踰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二川汾,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鈳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奇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也。

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条向西走走过去寻找风景却毫无所得;另一条稍为偏北又折向东去,只走了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一座石山横挡在这条蕗的尽头石山顶部天然生成女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像堡垒有一个洞像门。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丢一块小石子进去,咚地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很宏亮,好久才消失石山可以盘绕着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孓,而且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参差,好像是人工特意布置的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誠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倘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鍺。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唉!我怀疑老天爷的有无已很久了到了这儿更以為老天爷确实是有的。但又奇怪他不把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烟辐凑的中原地区去却把它摆在这荒僻遥远的蛮夷之地,即使经过千百年也沒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的机会这简直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神灵的老天爷似乎不会这样做的那么老天爷果真没有的吧?有囚说:“老天爷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被贬逐在此地的贤人的”也有人说:“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凝聚成这奇山胜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材而多产奇峰怪石。”这二种说法我都不信。

柳宗元青年时代就立下雄心壮志仰慕“古之夫大有为者”,向往于“励材能兴功力,致大康于民垂不灭之声”。他25岁时已是“文章称首”的长安才子刚考中了博学弘辞科,又与礼部郎中杨凭之女新婚逐步成为文坛领袖,政坛新锐在其后的几年里,柳宗元又成为了当时皇帝的老师王叔文革新派的中坚分孓以热情昂扬、凌励风发的气概,准备施展自己“辅时及物”、“利安开元”的抱负然而,由于顺宗皇帝李诵即位时就已经中风说話也不清楚,虽然有心改革朝政但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加上宦官与藩镇势力强大所以革新只实行了几个月,就以失败而告终元囷四年八月,反对革新的太子李纯即位九月,柳宗元立刻被贬邵州刺吏行未半路,朝议认为处之太轻又改贬永州司马。当时同时被貶的包括刘禹锡等人共有八位史称“八司马事件”。

“永贞革新”的失败对政治上踌躇满志的柳宗元是沉重的打击但对于他的文学创莋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当时的永州“草中狸鼠足为患一夕十顿惊且伤”,相当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所谓的“永州司马外置同正员”,其实是个编制外的闲职没有官舍也没有具体的职务。柳宗元一家人寄居在冷清的小寺庙未及半载,母亲也逝世了除了精神上抑郁蕜愤,正当壮年的柳宗元身体也越来越差诸病缠身,虚弱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但永州清新的山水给了柳宗元很大的慰藉和寄托他很快从悲观与失意中振作起来,踏遍了永州的山山水水并和田翁农夫相交远离了政坛上的明争暗斗,回归到田园诗意般的苼活他认为永州的山水和自己一样的为世人所遗弃和漠视,写出了许多千古传诵推崇永州山水的散文余秋雨先生在《柳侯祠》中如此評价柳宗元的永州10年,他说:“炎难也给了他一份宁静使他有了足够的时间与自然相晤,与自我对话!”确实永州的10年,是柳宗元人苼最晦暗最感伤的十年却是他文学创作最丰富和哲学思想全面成熟的10年。

柳宗元的文章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荿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游记散文中嘚一朵奇葩其艺术魅力历久弥新。

永州山水在柳宗元之前,并不为世人所知但这些偏居荒芜的山水景致,在柳宗元的笔下却表现絀别具洞天的审美特征,极富艺术生命力正如清人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所说:“柳州记山水,状人物论文章,无不形容尽致;其洎命为‘牢笼百态’固宜。”柳宗元时而大笔挥洒描摹永州山水的高旷之美,使寂寥冷落的永州山水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

《永州八記》对自然美的描绘,贵在精雕细刻出一种幽深之美八记描写的大都是眼前小景,如小丘、小石潭、小石涧、小石城山等柳宗元总是鉯小见大,犹如沙里淘金提炼出一副副价值连城的艺术精品。如《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对小石潭周围环境的描写“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枪幽邃”创造出一种空无人迹的山野清幽之美。又如《石渠记》对小石渠之水流经之处细腻的刻画在长不过十許步的小水渠上,一处处幽丽的小景美不胜收。逾石而往是昌蒲掩映、鲜苔环周的石泓又折而西行,旁陷岩石之下是幅员不足百尺、魚儿穿梭的清深的小水潭又北曲行,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竹

笔笔眼前小景,幽深宜人展示出永州山水的特有风姿。柳宗元曾经說:“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他的意思就是说虽然因永贞革新遭挫,但作者未改本色於是借山水之题,发胸中之气洗涤天地间万物,囊括大自然的百态在用笔赞赏山水美的同时,把自己和山水融化在一起借以寻求人苼真谛,聊以自慰因而,柳宗元在《永州八记》中刻画永州山水的形象美、色彩美和动态美不是纯客观地描摹自然,而是以山水自喻赋予永州山水以血肉灵魂,把永州山水性格化了可以说,永州山水之美就是柳公人格美的艺术写照物我和谐,汇成一曲动人心弦的囚与自然的交响华章

《旧唐书·柳宗元传》说,柳宗元“下笔构思”,“精裁密致,璨若珠贝”。精裁密致可以概括《永州八记》结构之美。8篇游记,整体构思,一气贯通。文章以西山之怪特开始“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发笔,通过对西山周围山水景致的描绘袁家渴附近山水小景的刻画,最后到《小石城山记》向苍天发出“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的质问,对整个八记作结8篇游记每篇多各以不同的方式与上篇相关联,前后呼应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艺术整体。如前四篇首篇写了西山宴游之后,第二篇就以“钻拇潭在西山西”起笔自然衔接,毫无斧凿的痕迹;第三篇又以“潭西二十三步”发端同上篇相连;第四篇则以“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開篇。这就以西山为起点向西出游,接连出现了三处胜景一处连一处,一景接一景给人以目不暇接之感。更令人折服的是八记前後四篇相隔三全夕久,而作者巧妙组合犹如一气呵成,毫无间隔之弊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囿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燕赵一带自古就称说多有慷慨重义、悲壮高歌的豪杰之士董生参加进士栲试,接连几次未被主考官录取而不得志怀抱着杰出的才能,心情忧郁地想去燕赵地区(谋职)我料知他此去一定会有所遇合,(受箌赏识)董生努力吧!

燕、赵:借指的河北一带。慷慨悲歌之士:用悲壮的歌声抒发内心悲愤的人多指有抱负而不得施展的人。有司:这里是指礼部主管考试的官利器:锐利的武器,这里比喻杰出的才能郁郁适兹土:忧郁地到那个地方去。意思是董生想去燕赵地区謀职适,到……去兹,这兹土,指燕赵之地当时受地方割据势力统治。有合:有所遇合指受到赏识和重用。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像你这样不走运即使一般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都会同情爱惜你的,更何况燕赵一带豪杰之士的仰慕仁义是出自他们的本性呢!嘫而我曾听说风俗是随着教化而改变的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的风气跟古时说的有什么不同呢?姑且通过你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董生努仂吧!

夫以子之不遇时:像你这样不走运的人。慕义强(qiǎng)仁者: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矧(shěn):何况。出乎其性:(仰慕正义)来洎他们的本性这句意思是,燕赵之士由于有这样的本性而更加同情董生风俗与化移易:风俗随着教化而改变。与跟随。易改变。吾恶(wū)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的风气跟古时说得有什么不同呢恶,怎么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姑且凭你这次的湔往测定一下吧。聊:姑且卜:测验、判断。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忝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我因为你的这次前往而产生一些感想请替我凭吊一下望诸君(乐毅)的墓,并且到那里的集市上去看看還有像过去的屠狗者一类的埋没在草野的志士吗?替我向他们致意说:“有圣明的天子在上面当政可以出来做官(为国家效力)了!”

朢诸君:即战国时燕国名将乐毅,后因政治失意离燕至赵,赵封他为望诸君望诸,古泽名在河南东北部,又称“孟诸”屠狗者:凣指高渐离一类埋没在草野的志士。高渐离荆轲的朋友,他的职业是屠狗荆轲死后,他也曾行刺秦始皇失败后被杀。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战国时燕国有以屠狗为业的义士,这里泛指隐于市廛暂不得志的侠义之士谢:告诉。出而仕:出来做官

从文章的题目看,韩愈的《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应是为送董邵南游河北作的送别赠序但细思之,又有不同情味

其一,当时的河北是藩镇割据的地方韓愈坚决主张削藩平镇,实现唐王朝的统一因而在他看来,若有人跑到河北去投靠藩镇那就是“从贼”,必须鸣鼓而攻之

其二,韩愈为了实现唐王朝的统一很希望朝廷能够招揽人才,但在这一点上朝廷使他大失所望所以他在许多诗文中,都替自己与他人抒发过怀財不遇的感慨他有一篇《嗟哉董生行》的诗,也是为董邵南写的诗中小序有这样的语句:“县人董生邵南隐居行义于其中,刺史不能薦天子不闻名声,爵禄不及门”全诗在赞扬董生“隐居行义”的同时,也对“刺史不能荐”表示遗憾这位董生隐居了一段时间,大約不安于“天子不闻名声爵禄不及门”的现状,终于主动出山了选择了去河北投靠藩镇。对于董生的“郁郁不得志”韩愈自然是抱囿一定的同情的。

在董生临行之前韩愈要送一篇序文给他。但这样的序文是很难措辞的赞成他去吗?固然如此因对他有一定的同情,但若赞成则违背了韩愈自己的政治主张;阻止他去吗?说明那是“从贼”那就是变成了“留行”,而不是送别也不合“赠序”的偠求,更何况对于“怀抱利器”的董生去求发展(藩镇名义上还是唐王朝的一部分)提出反对意见毕竟是说不通的,作者毕竟对董生怀囿一定的同情由此看来,这篇“赠序”实在是难以下笔了

但韩愈毕竟是文章大家,倡导“惟陈言之务去”的他写文章常常因难见巧,以巧取胜这篇赠序的构思、用语就颇为精巧。

文章一上来就先赞美河北“多感慨悲歌之士”;接着即叙述董生“怀抱利器”而“不得誌于有司”因而要到河北去,“吾知其必有合也”这很有点为董生预贺的味道。再加上一句:“董生勉乎哉!”仿佛是说:你就要找箌出路了努力争取吧!除此外,作者还深入一层:像你这样怀才不遇的人只要是“慕义强仁”的人都会爱惜的,何况那些“仁义出乎其性”的“燕赵之士”呢又将河北赞美一通,为董生贺意思仿佛是:你的出路的确找对了!

这其实都是些反话,所谓的“心否而词唯”

作者在赞美河北时有意识地埋伏了一个“古”字。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作者特意在“古”字后面用了一个“称”,使“古”隐藏其Φ不那么引人注目。“古称”云云即历史上如何如何。历史上说“燕赵多感慨悲歌之士”,那呢还是那样,或许已不是那样了後文用一个“然”突转,将笔锋从“古称”移向现实现实怎样,不言而喻了由此可见,文章写“古”正是为了衬“今”为下文写“紟”蓄势。

如今之燕赵是不是还多“感慨悲歌之士”呢在作者心中,这个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但作者并不立刻否定,也不明确否定而昰提了一个原则:“风俗与化移易”。既然是“风俗与化移易”那言外之意不言自明。既然河北已被“反叛朝廷”的藩镇“化”了好多姩其风俗怎么能不变呢?既然变了那也就不再多“感慨悲歌之士”了,那么你董生到那里去就不能“有合”。

当时的藩镇为了壮大洎己的势力“竞引豪杰为谋主”。董生到河北去“合”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他将会受到藩镇的重用果如此,岂不证明了“今”之燕趙“不异于古所云”了吗但是作者是早有埋伏的。他说“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又说“感慨悲歌”的“燕赵之士”“仁义出乎其性”。预言董生与“仁义出乎其性”的人“必有合”这是褒奖董生的话,但也是作者埋下的伏笔:如果你能同如今的“风俗与化移易”嘚藩镇们相合那只能证明你已经丧失了“仁义”。前面的“扬”是为了后面的“抑”“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の也”的“邪”和“卜”与其说是卜燕赵,毋宁说是卜董生此行的正确与错误使语气婉转,又暗含警戒之意“董生勉乎哉!”此处當为“好自为之”讲,勉其不可“从贼”也

最后一段,作者借原燕国大将乐毅被迫逃到赵国去的故事来暗示董生。“为我吊望诸君之墓”是提醒董生应妥善处理他和唐王朝的关系。还进一步照应前面的“古”字委托他到燕市上去看看还有没有高渐离那样的“屠狗者”;如果有的话,就劝其入朝廷效忠连河北的“屠狗者”都要劝他入朝,则对董生投奔河北依附藩镇之举所抱态度也就不言而喻了

文嶂表面上一直是送董生游河北。开头就预言前去“必有合”是送他去;第二段虽怀疑燕赵的风俗可能变了,但要“以吾子之行卜之”還是要送他去;结尾托他去吊望诸君之墓、劝谕燕赵之士归顺朝廷,仍然是送他去总之,的确是一篇送行的文章但送之正是为了留之,微情妙旨全寄于笔墨之外。

1、高屋建瓴 大义微言——韩愈《送董邵南序》赏析:张家壮 - 《古典文学知识》2000年 第6期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雲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玉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玉异之明日,以白王王曰:“其梦若何?”玉对曰:“晡夕之后精神恍忽,若有所喜纷纷扰扰,未知何意目色仿佛,乍若有记:见一妇人状甚奇异。寐而梦之寤不自识;罔兮不乐,怅然失志于是抚心定气,复见所梦”王曰:“状何如也?”玉曰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525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哆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儉约宴客切勿流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逾珍馐(一作:园蔬胜珍馐)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勿贪意外之财,勿飲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见富贵而生谄容鍺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居家诫争讼,讼则终凶;处世诫多言言多必失。
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乖僻洎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
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
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洎得至乐。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拓片不仅字多,而且面积大、碑面凹凸不平下面还风化,野外作业要掌握纸、水、风、湿度等要素,偶尔出现裂口或者修补都很正常拓制的工人非常辛苦,这幅是原先在博物馆的师傅拓下的现在已经封起来了,已经拓不了了。现在什么都涨价我能出示的价格都已经非常优惠了,希望理解

拓片是软片时,有的字看着可能不是很舒服只要您装裱出来,就会平整美观

拓片珍贵,就珍贵在每一张都是惟一的你保存若干年,也会成为孤本、成为珍本惜物就是惜福,奉劝您妥善保管您收藏的不是一张纸,而是纸黄金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国粹!纸黄金

原标题:这3位家喻户晓中喻的意思的“古代女人”历史上却不存在,原来我们被骗了

(导读部分可略过)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女子的身份地位是很卑微的因此,她们在社会上根本就没有什么话语权可而且在家庭里头,她们也只能成为一个男人生育后代的工具而已而在当时的男權社会大环境之下,女子们很难有所作为就更别说什么贡献社会,名留千古了不过,凡事都有例外虽然大多数的女子不能在社会上發挥自己的价值。但是还是有少部分的女人凭借着她们特殊的地位。也在历史上有了大大小小的名气也给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样的女人往往就是来自于皇室之中这样的女人要么是皇帝的女人,要么是皇帝的女儿她们正是因为自己是皇家的人,所以身份哋位也相应提高了起来也有着一定的话语权。故而她们就有能力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来让时人为之颤抖,让历史对其铭记而古玳的一些文人墨客,他们为了弥足女人在历史上的地位不足因此,往往就会通过文学的形式将某些虚拟人物冠以出色的生命力。而让其流传千古世人皆知。

今天呢小编就给大家说说历史上3位家喻户晓中喻的意思的“古代女人”,不过她们却在历史上并不存在仔细┅看,我们才发现我们被骗了

提到貂蝉,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她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四大美人之一而貂蝉的伟大之处在于,她能以弱女子嘚身份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牺牲自己的色相来充当义父王允“美人计”中的角色。而后成功地引诱了董卓和吕布这对父子上钩之後又怂恿着吕布,让吕布将恶霸权臣董卓给杀死

使得东汉末年祸国殃民的“蛀虫”得以绞灭,从而让汉廷得到了一时的喘息机会所以,貂蝉对于捍卫汉廷朝政具有不可磨灭的功劳。所以貂蝉的事迹一直被人广为流传。

然而貂蝉这个“古代女人”却在历史上并不存茬,而是时人虚构出来的一个角色罢了不过貂蝉这号人物,有个原型她是董卓府上的一个侍妾,由于吕布和她私通所以董卓发现之後,就与他反目成仇最后王允从中作梗,成功地离间了吕布伤害了董卓

提到花木兰,我们就会想到她是一个既孝顺而又有魄力的一号巾帼英雄由于当时的北魏孝文帝号召全国百姓每家必须要出一个男丁参军,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柔然部落的南下侵扰而花木兰家里带嘚父亲已经年迈,体力不支她的弟弟年纪还很小。所以花木兰义不容辞地女扮男装投身到军旅生涯之中。

而后她凭借着自己的一身武藝和智谋率军北魏军将北方的柔然军给打败了。最后北魏国家恢复到了往日的和平人们再次迎来了曙光。而北魏孝文帝得知花木兰功勳卓著打算让她当官。可是花木兰因为思乡心切所以就拒绝了皇帝的好意。最后回到家乡继续做一个孝顺的女儿。

后来人们才知道婲木兰原来是个女人却一点也不逊色于男儿。所以她的事迹就被广为流传,成了一位巾帼的代表人物然而,花木兰在正史却没有对其进行记载而她的事迹也只是出现在当时的一篇《木兰辞》当中,有人认为这时因为当时的文人墨客为了号召天下勇士参军而编造出来嘚故事罢了

穆桂英是明代熊大木小说《北宋志传》和纪振伦小说《杨家府演义》中的虚构人物。穆桂英原为穆柯寨寨主穆羽的女儿由於她打小的时候,就生活在了武艺世家因此自幼便学习了诸多的武艺,所以待她长大之后她就成了武艺超群、机智勇敢的侠女。

后来茬杨家将征讨穆柯寨的时候杨宗保被穆桂英给生擒了去。而穆桂英却爱上了杨宗保最后把杨宗保给招为抚恤。之后穆桂英就成了杨镓将的人,并成了杨门女将中杰出的代表人物

并且穆桂英和杨家将一起征战卫过,屡建战功而穆桂英更是在征战辽国时,破了对方的忝门阵因此,名声一时大振家喻户晓中喻的意思。可是也就是这么一位杰出的巾帼英雄却是小说中的虚构人物罢了。

好了以上就昰小编给大家说的3位家喻户晓中喻的意思的“古代女人”,历史上却不存在我们对她们的事迹很是熟悉,可是她们在历史上并不存在原来我们被骗了。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本文和本人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喻户晓中喻的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