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历史不可戏说是可以认知的,但又是不可穷尽的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研究和发展的过程.从“天圆地方说 到“地心说 .“日心说 .到后来科学家又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上述事实说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 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③人们不能完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实 ④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深化 A.①②③ B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研究和发展的过程,从“天圆地方说”到“地心说”、“日心说”,到后来科学家又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上述事实说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 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③人们不能完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实& ④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深化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②③④&&& &&&&&&&&& D.②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金版1+1同步双测高二思想政治下
美国的“火星探路者”号卫星发回珍贵图片资料,确认火星几十亿年前曾经发生过特大洪水。科学家认为,火星上是否曾经存在过生命,还须通过收集火星岩石标本,并在实验室里进行分析才能回答。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这一事实表明
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②人类已经能够认识一切自然现象
③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
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材料表明,认识不断扩展和深化的根本原因是
人们的认识能力不断发展
客观世界不断变化,认识手段不断发展
世界上的事物是无穷无尽的
人永远不能穷尽世界的认识
科目:高中政治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研究和发展的过程,从“天圆地方说”到“地心说”,再“日心说”,到后来科学家又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上述事实说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 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③人们不能完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实 ④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深化 A.①②③&& &&&& B.③④&&& &&&&&&&&& C.②③④&&& &&&&&&& D.②④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2011年四川省雅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卷
题型:单选题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研究和发展的过程,从“天圆地方说”到“地心说”,再“日心说”,到后来科学家又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上述事实说明①认识具有反复性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③人们不能完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实④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深化A.①②③B.③④C.②③④D.②④
科目:高中政治
题型:单选题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研究和发展的过程,从“天圆地方说”到“地心说”、“日心说”,到后来科学家又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上述事实说明①认识具有反复性&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③人们不能完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实&④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深化A.①②③B.③④C.②③④D.②④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赞助商链接
当前位置: >>
史学理论与方法课件
史学理论与方法主讲 郑家福 教授 一、史学理论与方法课程的性质、研 究对象、内容和特点(一)性质 1、历史学各分支学科的概括和综 合。 2、与其他历史学各分支学科并列 的学科。 ?史学理论与方法是关于历史科学 的一般性学科,具有多学科概括 和综合的性质。 研究学科的性质,应考虑以下实际情况1、该学科科学研究的实际情况; 2、高等院校专业学科对本学科教学的实际 需要; 3、当代科学发展对本学科的实际要求。 学科的日益分化:产生了众多的历史学科;? ???史学的综合性发展: (1)加强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系, 不仅形成了一些新的边缘学科和综合性学科,还吸收 了这些学科领域的理论、方法、概念、范畴、逻辑体 系等,促进了史学观念和方法的更新。 (2)在各门具体历史科学研究中,提出了一些具有普 遍意义的理论、观念和方法等问题。 (3)反映了史学各学科之间固有的内在联系,使各学 科之间的关系更加明了。并从整体上证实了历史科学 的整体性,使历史学科内部的知识体系得到了更加确 切的说明。 (二)研究对象、范围和内容对象:历史学本身;或人类认识历史的主体活动 内容: (1)史学本体论:①史学的性质; ②史学的 发生 (2)史学认识论 (3)史学方法论 ①历史研究的方法 ②历史研究成果的表述和编纂的理论和方法 (三)特点(1)反思性。 (2)概括性。 (3)理论性。 二、学习的意义(1)掌握历史科学的基础理论方法,是历史 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 (2)掌握历史科学的基本方法,并自觉地运 用辨证的思维方法开展研究工作,才能完成 历史科学赋予给我们的根本任务。 (3)掌握历史科学本身发展的规律性,才能 明了史学发展的方向。 中心任务 :利用现代思维与现代科学方法的丰硕成 果,从历史研究工作的实际出发,对研究工 作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进行系统、具体、 深入的考察,揭示它们各自的思维活动及研 究方法的特点,以推动全部史学工作适应时 代的需要,并沿着科学化、现代化的轨道迅 速前进。 三、学习的方法(1)与专业知识的学习相结合。 (2)与理论思维的训练相结合。 (3)与实践相结合。史学实践,是指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 去观察、分析和研究具体的历史问题。 社会实践。 四、需要弄清楚的两个关系问题(一)历史唯物主义与史学理论的关系 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不能用唯物史观去代替 史学理论,也不能把唯物史观与史学理论绝对对立起 来。唯物史观既是具体的史学理论,又是历史哲学, 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哲学。作为历史哲学的一部分, 它是我们研究历史和史学理论的指导思想和普遍的方 法论。因此,史学理论应当包括唯物史观的某些理论、 方法,而不能把史学理论等同于唯物史观。 (二)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的关系 历史理论:是指历史运动本身的理论和方法。 史学理论:是指史学自身发展过程中提出的理论 和方法论问题。 历史理论研究的对象:客观的历史; 史学理论研究的对象:历史学自身。 “思辩的历史哲学” “分析的或批判的历史哲学” 五、教学要求与安排? ? ? ? ??(一)教学安排 (二)教学要求 1、认真听课,积极参加问题讨论; 2、做好课堂笔记; 3、勤于读书; 4、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勤、静、思? ?? ? ? ? ? ?良史之才 21世纪还应当具备适应现代社会和经济环境的生存与 发展的能力,以及自主性、创造性、发展性等重要的 素质。应具备5种能力和3种素质。 五种能力是: (1)综合利用与支配各种资源(时间、资金、设备) 的能力 (2)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3)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 (4)综合与分析能力; (5)运用技术的能力。 ? ? ??三种素质是: (1)基本技能,包括阅读、倾吸、表达、运算能力; (2)思维能力,包括创新、抉择、发现并解决问题、 抽象思维、学习并掌握新技术、分析并运用事物规律 解决问题; (3)个性品质,包括责任感、敬业精神、自立、自信、 自治、自律、正直诚实、遵守社会公德。 复习思考题???1、简述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对象、内 容体系和学科特征。 2、什么是历史理论?什么是史学理论? 二者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3、简述历史唯物主义与史学理论的关系。 参考书? ?? ? ? ? ?国内书目: 1、葛懋春:《历史科学概论参考资料》上、下册。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2、吴泽:《史学概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年。 3、白寿彝:《史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 4、田昌五:《历史学概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 年。 5、赵吉惠:《历史学概论》,三秦出版社1986年。 6、姜义华、瞿林东等:《史学导论》,陕西人民出 版社1989年。 ? ? ?? ? ?7、赵吉惠:《历史学方法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年。 8、彭卫等:《历史学的视野――当代史学方法概述》。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9、吴廷嘉等:《转折点上的思考――史学理论探疑》,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10、宁可:《史学理论与方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出版社1992年。 11、贾东海等:《史学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4年。 12、红旗杂志社编《历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红旗 出版社1983年。 ? ? ? ? ? ? ? ? ?13、王旭东:《史学理论与方法》,安徽大学出版社 1998年。 14、何兆武、陈启能:《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上海 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港台书目: 1、杜维运:《史学方法论》,三民书店1985年 2、黄俊杰:《史学方法论丛》,学生书局1981年。 3、王尔敏:《史学方法》,东华书局1983年。 4、许冠:《史学与史学方法》,香港龙门书店1976年。 5、张致远:《史学讲话》,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4 年。 6、罗光:《中外历史哲学之比较研究》,中国文化丛 书1982年。 国外文献? ? ? ? ? ???1、杰弗里? 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 译文出版社1987年。 2、(英)R? 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中国社会科 G? 学院出版社。 3、(苏)E? 茹科夫:《历史方法论大纲》,上海译文 M? 出版社 4、(法)雷蒙? 阿隆《历史学导论》。 5、(法)勒高夫:《历史的构造》。 6、(美)西达? 斯考克波尔:历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 方法》。 7、(美)福格贰、(英)埃尔顿:《两种史学观》, 三联书店。 8、(法)勒高夫:《历史学研究的新方法、新问题、 新对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9、(意)贝奈戴托? 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与实 际》,商务印书馆1982年。 10、(英)爱德华? 霍列特卡尔:《历史是什么》,商 务印书馆1982年。 11、(法)马克? 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 科院出版社1992年。 12、(苏)茹科夫:《历史方法论大纲》,王耄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13、马克斯? 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等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14、拉迪里:《历史学家的思想和方法》,杨豫等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 ? ?期刊类:1、中国社会科学院《史学理论研究》 2、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历史学》 3、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中心《史学理 论和史学史学刊》 4、北京师范大学史学所《史学史研究》 5、华东师范大学海外研究中心《海外中国学评论》 6、History and Theory 7、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 ? ? 第一章历史和历史科学 第一节历史历史学历史科学一、什么是历史 (一)定义古汉语: 史书或史籍。 古希腊语: 探索、调查、研究;学术、知识、 经验…… 《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 编辑室编): (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指某种 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的经历; (2)过去的事实; (3)过去事实的记载; (4)指历史科学。 黑格尔 : (1)客观的历史:指已经过去了的自然界 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 (2)主观的历史:人类对客观存在的历史 过程的认识。 1、广义的“历史”泛指一切事物发生、发展、衰亡 的运动过程,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 史。 马克思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 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 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 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个方面是密 切相连的。”(《马恩选集》V1,P21) 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 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的论述(1)一切科学都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科学都应当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 (2)一切科学都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对这一历 史的研究,从广义上讲,也是历史科学的一部分。 (3)一切科学都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人类与自 然关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科 学都应属于人类社会历史、人类与自然关系史的一部分。 2、狭义的“历史”(1)人类社会过去的事实,或者说人类 社会已往的发展(运动)过程 。 (2)人类社会过去事实的记载或阐释 (如史书、史籍)。 (3)历史学科。 (二)历史的特性(1)客观性 否认历史客观存在性的学者: ――(美)卡尔? 贝克尔:“在历史学家创造历史事实之前,历史 事实对于任何历史学家而言都是不存在的。”;“历史事实就不是 过去发生的事情,而是可以使人们想象地再现这一事件的象征”, “一个概括许许多多简单事实的概括”。 ――(意)贝奈戴托? 克罗齐:“历史存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上,它 的资料就在我们自己的胸中。因为,只有在我们心怀之中才能找到 那种熔炉,使确凿的东西变为真实的东西,使语言学与哲学携手去 产生历史。” ――(英)罗宾? 柯林伍德:所谓史实,是历史学家“历史观念的产 物”,历史的基础不是史实,而是解释和历史思想。 “一切历史 都是思想史”,“并且因此一切历史都是在历史学家自己心灵中重 演过去的思想。” ――(奥)卡尔? 波普尔:“不可能有一部‘真正如实表现过去’的历 史;只能有各种历史的解释;因此,每一代人有权利去作出自己的 解释。” ――(德)卡尔? 雅斯贝思斯: “对于我们,历史乃是回忆。” ――(法)雷蒙? 阿隆:“历史是由活着的人和为了活着的人而重建的 死者的生活。” “有关过去的意识是由历史的存在构成的,而人真正地有一个 过去,只是由于有一种关于过去的知识,因为只有这种意识才有引 起对话和选择的可能性。” ――(英)爱德华? 卡尔:“历史就意味着解释”。“相信历史事实的 硬核客观地、独立地存在于历史学家的解释之外,这是一种可笑的 谬论,然而这也是一种不可根除的谬论。” ――(英)奥克肖特:“历史不是别人而是历史学家‘制造出来’的, 写历史就是创造历史的唯一办法。” ――(近代)何炳松:“史家所见,皆非本真,盖仅心灵上之一种印 象而已”;“就事实本质而论,世间并无所谓历史的事实。” 为什么说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有两种生产存在: ①物质生活资 料的生产:满足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 需要和生活需要;②人的自身的生产:繁衍后代。 由于人类社会两种生产的存在,所以,在 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就形成了不同形态的物质 生活资料的不同生产方式和人自身体质形态的不 同特点。 人类留下的大量痕迹可以证明:①历史文献; ②历史遗物(或历史文物); ③ “口碑”:一 代一代流传在口头上的历史或传说。 (2)过时性(过去性、消逝性)历史是人类社会已往的运动发展过程, 它不能直接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历史”是时间的生存物,在时间上属 于过去。 (3)规律性人类社会的历史是有规律可循的。马克思称历史规律性问题为“历史之迷”。 否认历史发展存在规律性的理由: ――社会生活是一幅杂乱无章的、由偶然事件堆积起来的图画,历 史事物之间并不存在普遍的联系。 ――社会生活即使有联系,但这种联系和发展秩序也是由某种神秘 的精神(如上帝和神的意旨,或者人的意志或精神因素)赋予的, 是一种“奇怪现象”。 ――黑格尔:“普遍精神”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 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 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 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合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 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 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 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 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 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 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 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 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 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 部 庞 大 的 上 层 建 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 ”(《马恩选集》V2,P82-83) 马克思经典论述的意义①描述了整个人类历史的总画面; ②揭示了人类社会内在的历史逻辑; ③确立和显示了科学历史观理论体系的“骨 胳”和“框架”; ④提供了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方法的基础。 历史发展的规律性①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现实的、合乎规律的、以 物质生产的发展为基础的“自然历史过程”。 ②社会基本矛盾推动历史前进,推动新旧社会的更 替,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规律的特点: 1)客观性。 2)必然性。 3)前进性。 4)重复有效性和普遍适应性。 (4)由人的活动构成的。自然过程:盲目的、不自觉的、不需要人 的参与 。 社会历史过程:“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 或凭激情行动、追求某种目的的人”参与。 问题:人的有目的、有意志的社会活 动同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二者如何统一?在社会生活(或社会历史领域)中,人们虽 然都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在进行活动,但人们预 期的目的是彼此冲突、互相矛盾的,而无数个别 愿望和个别行动发生冲突的结果,就会“造成一 种同没有意识的自然界中占统治地位的状况完全 相似的状况。” 二、历史学与历史科学(一)历史学 1、什么是历史学? 又称“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部门。是一门研究 和 阐述人类社会已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科。具体讲,历史 学是按照一定的历史观点,利用历史资料,研究已往的 客观历史过程,并用语言文字或图象把它表示出来的一 门学问。 2、历史学的结构(1)从历史学的学科构成体系考察: ①反映不同历史范围和过程的各种史学, 如通史、断代史、专门史等。 ②研究史学一般原理和史学方法论(历史 本体论、史学认识论、史学方法论)的历史科 学概论。 ③研究史学自身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史学 史。 ④研究史料及其运用方法的史料学。 ⑤研究史学成果表现形态的历史编纂学 。 ( 2)从历史学研究的层次考察:第一等层次:基础层次。包括史料、历史文 献、考古资料、金文、甲骨资料,等等。 第二等层次:完成层次。是对历史过程、本 质规律的揭示和叙述,包括通史、国别史、断代 史、各门专史等。 第三层次:高超层次,即史学理论和史学方 法。 (3)根据历史学家的思维认识层次考察:①低层史学:以确立个别的历史事实的存在形态― ―历史事实的“复原”为任务。其工作方法主要是考释 和描述。真实性和准确性是它的主要价值标准。 ②中层史学:以探究个别史实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目 的。它追求的是对个别史实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合理解释。 主要工作方法是分析和归纳。 ③高层史学:以建立历史演化的一般法则和理论模 式为目的。它的工作方法是抽象的。假设和想象是它工 作方法的一大特征。 ④哲学史学:是从哲学的角度对整个历史学进行的 思考,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 史学方法论等问题。其工作方法和价值标准主要是哲学 的思辨性。 (二)历史学的学科特征和学科精神1、学科特征(学科个性) ①从研究对象看: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动态 的、整体性的研究。 ②从研究内容看:研究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 过去:1)总结历史文化。2)用现实的眼光来研 究历史。――资料性和基础理论性学科(“实证 学科”) ③从学科发展看:是一门源远流长,十分成熟、完 备的学科。 2、历史学的学科精神历史学对人类社会过去的探究,体现 出的是历史学家本于人类理性判断和以独 特的逻辑建构起来的主体化的历史内容。 正是基于人类所具有的求知欲望、探秘的 好奇心理、保留历史记忆的观念和面向未 来的自信,才赋予了历史学独特的精神― ―历史学精神。 历史学的学科精神的主要体现:(1)尊重客观历史事实的求真精神 。 (2)探究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精神 。 (3)学科方法上的兼容精神。 (4)品评历史人物的惩恶扬善精神。 (5)记录人类文化和民族传统的传承精神。 (6)培植民族凝聚力的聚合精神。 ①帮助人们形成共同的民族意识。 ②培植了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③培植满足认同意识和爱国主义传统。 (7)与文明共进的时代精神。①历史学的形式和表述方式会随时代的变 迁而不断更新和改变。 ②历史学所表达和承载的内容能及时反映 社会的新变化。 ③所有经过历史学家们加工过的“主体化 历史”都是当代史,具有明显的时代性。 ?(8)关怀社会生态的人文精神。 历史学研究的取向和目的是对人自 身的关怀。 历史学立论有三个最基本、最普遍 的价值标准:一是是否符合人类的进步; 二是是否符合人性的要求;三是是否符 合人类生存、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 ? ????(9)总结过去,面向未来的尚智精神。 费孝通:“文化自觉” ①以伦理的或道德的准则警醒人们,教育人们,协调 和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 ②以历史的经验启迪人的心智,丰富人们的智慧,使 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管理国家和社会; ③以历史上的种种制度模式和思想模式,提供现实选 择的思考; ④以众多历史人物的事迹、言论向人们提供做人的标 准。 (三)历史学的产生和发展1、人类历史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图腾神话:表现了原始人群最初的、朦胧 的历史意识。 历史传说:反映的历史内容包含着更多的 真实成分。 文字史诗:《吉尔伽美什史诗》、《梨俱 吠跎》、《荷马史诗》等。 散文说书家(记事家)、史官:由神话和 传说向历史著述过渡――由原始的历史意识向 历史学家自觉的历史思维过渡。 2、历史学的的产生和发展(1)鉴戒史学(传统史学)。 西方(欧洲):从希腊、罗马到文艺复兴 以前的史学(前5世纪到公元13世纪(前403年 希罗多德的《历史》为标志)――1800年。 中国:从春秋末年孔子修《春秋》到戊戌 维新运动以前的古代史学(前5世纪到公元19世 纪)――2400年。 鉴戒史学的特点:历史在人们眼中是一个直观的经验过程,同人们的 社会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先辈们的是非功过, 前人的经验教训,对后辈有直接的鉴戒作用。鉴戒史学对历史学家的要求: ①对客观的历史过程和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作出 选择和评价; ②利用历史歌颂王权,歌颂统治阶级的功业; ③利用历史的榜样来赏善罚恶,对政治家进行教 诲,对民众进行道德灌输。 中西传统史学的异同:①中国传统史学积累起来的文献异常繁富,而且 有突出的连续性,完整地记载了中华文明演进的历史进 程。这不独西欧各国的传统史学无法比拟,在世界各国 中也是罕见的。 ②在历史观上,中国传统史学基本精神是记述人在 历史活动中的重要地位,积极鼓励人们入世,并按照一 定的伦理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去建功立业,具有人本主 义传统。西方传统史学在古希腊时期虽然也有人本主义 精神,但进入中世纪以后,则完全沦为神学的附庸。 ③史学发展的进程不同。 (2)理性史学阶段起源于14――16世纪在文艺复兴运动影响下产生的人 文主义史学。 人文主义史学:主张历史研究应面向世俗和人间,把 历史视为人的行动的记录,把挣脱了宗教桎梏的、有意识 的人视为创造历史的力量。 理性史学的特点: 第一、在历史本体论上,树立了历史进化观。 第二、在历史方法论上,是科学方法的不断运用。 实证主义史学:是指兰克学派的所谓“科学史学”, 以及在法国孔德和英国约翰? 穆勒的实证主义哲学影响下 产生的史学。这种史学主张用严肃的科学方法去考证史 料,得出确切可靠的事实,再以极其客观的态度把这种 事实如实地叙述出来。 浪漫主义史学:重视在撰史时抒发个人的情感和理 想,强调历史学家个人的才能和作用,并反对理性史学 的非历史主义的推理和脱离现实的玄想。以德国的赫尔 德、米勒、法国的米芝勒、夏多布里昂等为代表。 “新史学” (3)科学史学阶段 即马克思主义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3、历史学发展为历史科学(1)历史科学的产生 马克思、恩格斯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历史唯物主 义学说,使历史学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历史学发展为历 史科学。 (2)历史科学与以前历史学的联系和区别 ①联系:历史学发展为历史科学是以往历史学中优 秀成果带有科学性因素的继承和发展,是历史学发展的 一种必然结果。 ②区别:1)社会历史背景不同; 2)指导理论不同 ; 3)服务对象不同。 三、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哲学与史学 (二)史学与文学 文中见史,史中见文。 (三)历史学与地理学 (四)史学与考古学 (五)历史学与美学《左传? 成公十四年》:《春秋》记事:“微而显,志而晦,婉 而成章,尽而不污。” (古希腊)卢安奇(或译琉善,125―192)《论撰史》:真实之 美、秩序之美、文字表达之美。 “华而实” “平易流畅”(六)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 李大钊《史学要义》对历史学与各门社会科学和 自然科学的关系的分类: 第一类,言语学、文学; 第二类,哲学、心理学、论理学、伦理学、美学、 教育学、宗教学; 第三类,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社会学、统 计学; 第四类,人类学、人种学、土俗学、考古学、金 石学、古书学、古文书学; 第五类,关于自然现象的诸种科学,及其应用诸 科学(包含医学、工学等); 第六类,地理学。 历史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的内核: 第一,历史学要借助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其他学科也要借助历史学的成果和方法。 第二,历史学是其他社会科学的基础。 第三,历史学与其他学科加强联系和交流, 是当代史学发展的新趋势,而历史学成为沟通其 他各门学科的桥梁和纽带。 四、当代国际上史学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一)趋势: (1)从研究个体和具体的历史事件转向研 究普通规律,把历史学和社会科学都作为最终 以人类为研究的对象的科学加以尝试。 (2)历史学家的视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扩 展。 时间上:逐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世 界史坛上的地位,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历史理论 与和方法论,以及新的史学流派。 空间上,开拓和发展了新的研究领域。 形成原因:(1)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 世界稳定发展的进程,同时也动摇了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对旧世界稳 定性的信念。 (2)殖民主义体系的纷纷瓦解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马克 思主义史学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物质空间。 (3)“二战”以后,世界历史进程本身所出现的新变化,打破 了以精英人物为中心的史学研究局限,而把研究重心转向下层民众 的历史。 (4)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大地提高了史学家们认识世界、 认识自然、认识人类社会和人类本身的能力。 (5)世界政治力量的变化和亚洲、非洲等各国的崛起,使欧、 美等国历史学家意识到了“欧洲中心论”历史观的局限性,以及了 解和认识过去被忽略的亚、非国家的传统和历史演变所具有的重要 的现实意义。 (二)特征 (1)从单向化趋势转向整体化。 (2)精微化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3)跨学科研究异军突起。 (4)数量研究日趋盛行。参考论文: 陈启能:《战后西方史学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光明日 报,00? 3 10? 11? 第二节历史科学的功能一、历史科学功能的含义 历史学的成果对社会整体所产生的作用或 效能。 二、历史学在人类认识活动中的功能 (1)历史学对认识现实的功能或作用。 (2)历史的启示功能或作用。 (3)历史学在思想教育方面的功能或作用。 三、历史学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功能(1)开展咨询,参与决策。 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 (2)参与社会成员中某一阶层、某一集团、某一群 体变革现实社会的要求。 (3)史学对于社会教育的参与。 刘知己:“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 (4)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 H? 罗考夫:《历史学和经济学》 四、历史学的科学功能指历史学的发展会不断地影响和推动它以外 的各门学科的发展。五、历史学在思维科学中的功能历史思维 历史学功能的特征: (1)整体性。以整体的方式发挥功能。 (2)潜在性。潜移默化地在发挥作用。 (3)间接性。直接的少,间接的多。 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历史?历史有哪些特征? 2、什么是历史学?历史学的学科结构怎样? 3、简述历史学的精神。 4、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 的论断。 5、什么是鉴诫史学?什么是理性史学?鉴诫史学的特征是什么? 6、试述中西传统史学的异同。 7、历史科学与以前历史学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8、简述当代国际上史学发展的总趋势及其特点。 9、试述历史学的功能。 参考论文:1、沈嘉荣:论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特性与任务,江海学刊,、(美)特拉斯克:论历史学与决策者,历史学,、竺洪亮:试论历史学的特点,历史学,、李开元:史学理论的层次模式和史学多元化,历史研究,1986? 1; 历史学、论历史学的学科个性及其相关问题台,史学理论,、刘志琴:史学功能的变迁,光明日报,? 7、刘雪松:试论史学的社会价值,历史学,、马雪萍:论历史学的科学功能,历史学,、杨维继:历史研究的社会功能,历史学,1991? 3 10、何晓明:史家的主体意识与史学的社会功能,历史学,、纵瑞华:历史学的社会功能的辨析,历史学,、启良:论史学职能,历史学、朱建华:历史究竟是什么?世界历史,1989? 1;历史学,、肖毅强等:论历史主体的自觉活动与客观规律,历史学,、陈启能:历史学与人的问题研究,史学理论,1989? 2;历史学, 、魏承恩:重新认识史学的社会功能,历史学,、郭国灿:关于史学与现实关系的再认识,史学史研究,、史波:历史学与现实,历史学,、葛承雍:历史科学在战略决策中的作用,历史学,、历史科学的特点及社会功能,世界史研究动态,1986? 5 21、赵吉惠:论历史学的层次结构与观念变革,史学理论,、许敏:西方历史学的发展及其启示,社会科学,、程大方:论史学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特点,安徽大学学报,、李桂海:历史研究与社会需求,历史学,、(美)F? 杰克逊? 特纳著,李潮译,历史的意义,世界历史研究动 态,、万利生:对历史学社会功能的认识与评价,湖北师院学报, 、吴廷嘉:史学研究与社会需求,天津社会科学,、张东藩:历史科学的社会功能,湖南师大学报,、步平:关于史学功能的超越性,学习与探索,1987? 4 30、佳木:历史与人生――史学的社会作用新论,历史学, 、赵世瑜:实现史学价值与社会条件,历史学,、陈启能:《战后西方史学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光明 日报,00? 3 10? 11? 33、赵兴彬:论历史学功能与结构的关系,山东师大学报, 、李桂海:历史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学习与探索, 1994? 3 第二章历 史 认 识 序言一、什么是历史认识? 历史研究从认识论角度的称谓。是历史认 识主体对历史认识客体的能动反映。从本质上 讲,是历史认识主体对历史实际所提供的各种 客观信息,依据预先确定的目的,按照既定的 价值取向,借助特定的认知结构进行思维操作 的过程。 二、研究历史认识的重要性(1)可以使人们更加自觉地发挥历史研究 与历史认识在人类知识体系和社会活动体系中 的机能。 (2)可以纠正现实历史研究和历史认识活 动中的反科学的、非合理的实践,从而把历史 研究和历史认识确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之上。 三、历史认识与一般认识的区别1、共性 都是一种能动反映,是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的能动 反映。 2、个性(区别): 一般认识:直接认识 历史认识:间接认识四、近年来国内关于历史认识问题的研究情况和 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历史认识客体、主体和中介一、历史认识客体(一)什么是历史认识客体? 是历史认识主体的认识对象。指人类社会已 往的客观存在。包括个别的历史事实、完整的历 史过程、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等不同部分。 历史客体 历史存在 (二)历史认识客体的特点(1)客观性。历史客体的存在形态是一种自 在之物,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物质性实体。 汤因比:人类文明在过去与现在的时间接触 上的类型:①过去将它的一部分传递给现在,这 一部分在现在得到生长;②过去垂死,但孕育产 生了胎儿,形成了“亲体――子体”的关系;③ 复兴,即一个成长了的文明和它久已死去的亲体 的“阴魂”的接触;④复古,即一个社会企图回 到自己发展过程的早先阶段。 (2)过去性(过时性、消逝性、一度性、不可重现 性)。指人类社会已往的历史行程已经消失,永远不可能 再以原来的时间、原来的地点、按照原来的面貌重新出现。 对历史认识的影响: (1)使认识主体与历史客体之间不能建立生动的、 直接的统一关系,不可能对所要认识的事物获得生动的、 感性的认识,从而使主体的认识失去重要的经验基础。 (2)使历史学家只能通过历史资料去复原历史的原 貌。 (3)使历史认识的检验发生特别的困难。 二、历史认识主体(一)什么是历史认识主体? 指历史认识者,包括历史学家、社会精英 层、全体社会成员等不同层次的人。主体意识 “图式”或“框架”(二)主体的认知结构 指历史认识主体(历史认识者)的主观条 件和客观条件相结合而构成的认识能力,包括 认知环境和主体意识。 1、认知环境 指主体认识历史时所处的时代条件(背景) 和时代需要。 认知环境对历史认识的影响: (1)影响史家的认知兴趣和认知角度。 (2)影响史家的认识水平和深度。 (3)影响史家历史认识的方法和手段。 2、主体意识 (1)什么是主体意识 或称主体意识结构。指认识主体具有的意 识条件(主观条件);或者说是指历史认识活 动中,主体认识能力的各种因素组成的整体认 识结构。 单数:史家个体的主体意识结构; 复数:史家群体的主体意识结构。 (2)形成史家主体意识结构的因素 ①哲学观点。 ②政治立场。 ③知识基础:知识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 认识能力。 ④生活经验。 ⑤情感。 ⑥性格气质 (3)认识主体的主体意识结构对历史认识的影响 ①作为单个的认识主体(历史学家),由于表现 出不同历史学家自身的认知结构有所差异而产生的差异 性和特殊性,导致不同历史学家对史事的认知和把握也 有很大的差异性。 ②作为历史学家群体的主体意识,由于表现出不 同的历史学家所处的认知环境相同而产生的同一性和普 遍性,从而导致了不同的历史学家对史事的认知和把握 具有许多相通一致的地方。 范式:指在科学发展的不同阶段,为研究者共同 掌握的理论和方法。 (库恩:《必要的张力》 ) 三、历史认识中介(一)什么是历史认识中介 又称中介客体,或史料客体,即历史资料。 在历史认识活动中,主体与客体不能建立直接的 对象性关系,和主体建立直接对象性关系的只能 是史料。因此,史料就成为历史认识主体达到对 历史客体认识的中介桥梁,成为主体认识的第二 对象。 历史客体:或称原本客体或第一客体。 (二)中介客体(历史资料)的范围前人的分类: (1)传说和遗物;(2)文字和非文字;(3)原料 和次料;(4)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5)有形史料和 无形史料。 按照史料的性质和存在形态,可分为: (1)各种遗址、遗物。 (2)各类文字史料。 (3)各种口述历史资料。 (4)各种非物质历史遗迹。 (5)录音声像资料。 (三)中介(史料)客体的特性(1)客观性。 ①史料具有和原本客体(历史实际)相类似之处, 它独立存在于人的主体意识之外,不以主体意识为转移 的。 ②史料的客观性还存在于它的内容之中。 (2)有限性。 ①可供历史学家利用的史料有限,或者说,能够被 历史学家纳入研究范围的、对象化的史料有限。 ②史料所反映的历史实际有限。 (3)价值性(可信性和可用性)。 “证据” 四、实现历史认识的途径 (一)主体、客体、中介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动的统一关系。是历史认识主体和历史 认识客体经由中介史料,在人类社会实践和历史 研究科学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统一。 历史客体是历史资料之本,历史认识之源; 历史资料是历史客体赖以呈现的主要工具, 是主体借以把握历史真实情况的主要依据; 历史认识主体 决定着能否正确清理出各种 历史资料与正确面对历史客体。 (二)实现历史认识的途径1、人类社会实践 2、历史研究的科学实践历史学家总体的科学实践:一是指同时代 众多的历史学家分别进行或协作进行的研究活 动;二是指不同时代历史学家科学研究活动的 不断积累。 五、历史是可认知的,又是不可穷尽的历史认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辨证统一。(一)历史是可以认知的(1)史料是历史认识的媒介和桥梁。 史料是历史实际遗留下来的痕迹,储存着历史的信 息。 承认史料搀杂着人的主观因素,并不能以此否认史 料储存有客观真实历史信息的事实,因为: ①历史上出现的事物,有些非利益的因素,如时间、 地点等,是不容易受到主观偏见影响的。 ②历史事物因受记录者主观因素的影响所 发生的偏误,并不是完全不可以克服的障碍。 ③可以通过对比、考辨不同记载者对该事 件的不同记载找出历史的真相。 ④可以用实物史料或带实性的文字史料去 纠正记录者的偏说。 王国维:“二重证据法” (2)可以通过解剖现实来认识历史。 ①现实是认识历史的已知条件。 ②历史规律的特点,现实比历史表现得更 充分,使人容易看得清晰 。 ③认识社会历史规律需要理论的指导,而 现实的理论比历史的理论更完备、深刻。 二)历史认识是不可穷尽的(1)史料中储存的历史信息是不可穷尽的。 (2)新史料会不断发现,史料的范围会不断 扩大。 (3)历史学家对历史的认识水平会随着时代 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4)历史实际自身运动发展的未完结性,也 决定了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不可穷尽。 第二节历史认识的过程指历史认识主体、中介史料、历史客体三极相互 作用、相互统一的过程。 学术界的观点: ①两阶段论:感性认识阶段和理性认识阶段 ;经 验认识阶段和理论认识阶段 。 ②三阶段论:感性认识阶段→知性认识阶段→理 性认识阶段 ;考实认识阶段→抽象认识阶段→评价认 识阶段。 ③四阶段论:初级认识阶段→中级认识阶段→高 级认识阶段→超级认识阶段。 一、确定个别历史事物存在形态阶段个别历史事物:指某一具体的历史事实;或 某个历史现象;或一个历史过程。 存在形态:指“个别历史事物”的本来面目, 或确凿的历史事实。 1、从错综复杂、相互矛盾的各种历史资料 中清洗出历史事实。 审核历史资料的方法主要有: ①考证(又称考据)方法。陈垣《通鉴胡注表微? 考 证》: 1)理证:指有些史料,从道理上讲值得怀疑,但是又 无确凿的证据,只得根据逻辑推理来判断其正误的一种方 法。 2)书证:指利用诏书、上书等各类档案资料以及各种 书籍为依据,考证史料正误的一种方法。 3)物证:指以出土的龟甲、金石以及其他考古器物为 依据,考证史料正误的一种方法。 反证法:指有些古书虽然佚失了,但还有一二佚文或佚 说散见在其他书籍中,只要把它们引来和今本作比较,一旦 发现有不同之处,就可以反证出今本的不真。 ②训释方法。 包括训释文字,疏释典章、考释名物(名号、 器物)等。 ③辨伪方法。辨别伪书、伪事。 2、集合相关的若干被清洗的历史事实, 复原历史过程。把前一阶段清洗出来的一个个历史事实,分别按照 时间、空间范围,以及这些历史事实自身相关相类进行 整列和编排,以大致复原已经过去了的历史事实。 编排的方式: ①按照史实的时间先后顺序,可以把它们编排成各 种编年史、年谱、日志、大事记、年表、实录,等等。 ②按照空间位置的不同,可编排为各种地方志、区 域史、国别史、世界史等。 ③按照史实自身的联系,可以编排为各种 志,如二十四史中的天文、地理、食货等志。 ④可以把时间、空间以及史实内容综合起 来编排成各种通史、断代史。 ⑤还可以按照史实的类别,用归类的方法 编排成各种专门史。 二、认识历史本质和规律阶段通过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来实现。主要方法有:对 照比较法、分析概括法、归纳演绎法、典型解剖法等。 特点: ①对历史的考察,是一种全局性和整体性的考察。 ②已经深入到了历史的现象背后,着重揭示历史 事物的内部联系。 ③带有较浓厚的理论色彩,与历史事实有较远的 距离。 评价性认识:指历史学家通过自己的知识、 感受等,对历史事物在历史和现实中的价值作 出判断。主要评价历史事物在当时的价值 (“当时价值”、“原生价值”)、以后的价 值(“延伸价值”)和抽象价值(“超时价 值”)。 评价的内容: ①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及其在 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 ②评价历史事件的意义; ③判定文化遗产的价值。 ④评价各种历史现象(如典章制度、 风俗习惯等)的意义、价值和影响。 第三节历史认识的思维方式历史思维方式 :或称多维性思维、立体 性思维。是一种集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直 觉思维三种思维方式于一体的综合性思维。 或者说是一种以逻辑思维为主,包括形象思 维和直觉思维在内的多维性思维方式。 一、形象思维直接用具体的历史形象进行思维。 形象思维在历史认识中具有如下作用: ①能够整体性地、立体化地把握和再现历 史上各种个别的人和事。 ②能够借助于残缺不全的、零散的有限史 料去复原历史形象。 联想 想象 ③能够借助于精神的沟通与感情的共鸣去 理解历史实际。 ④可以通过具体形象的历史画面本身,展 示历史的实际、历史的真理,使历史认识的成 果更容易为一般社会成员接受,从而变成一种 普遍的精神财富。 二、逻辑思维又称抽象思维。指用从历史事物中抽象出来 概念、理论、数字等材料进行思维。 逻辑思维的细胞是语言、概念。它包括形式 逻辑、辩证逻辑、数理逻辑等在内的逻辑思维方 式。 逻辑思维在历史认识活动中的作用: ①可以使历史学家在面对自己的认识对象时, 能够更好显示和发挥自己的主体性。 ②是再现历史形象必不可少的前提。 ③可以帮助历史学家认识历史活动自身的 内部联系,对历史事物的产生和演化作出合理 的解释。 ④可以帮助历史学家的历史认识从具体上 升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从而深化历 史学家的历史认识。 三、直觉思维俗称灵感、顿悟,是人类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一 种思维方式。 直觉思维的作用在于:在历史认识过程中,对于某 些历史事物,历史学家们虽然进行了长期的形象思维和 逻辑思维,其秘密仍然难以解开。然而,正当山穷水尽 的时候,突然明白了,豁然开朗。 为什么直觉思维能够在历史认识中起作用呢? ①由于历史资料的残缺不全,对于不可能原封不动、 完美无缺地展示其本来面目而又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 历史事物,有难以把握之处和潜在的所有方面。 ②历史认识主体自身也处于发展过程中,主体的认 识能力是不可穷尽的,还有许多尚未被了解、尚未发挥 出来的潜在认识能力。 第四节历史认识的检验一、历史认识是一种真理性的认识 指历史是可以认识的,历史认识具有客观性。 或者说是指历史认识主体可以通过中介史料,在 人类的社会实践和历史研究的科学实践的基础上, 达到对历史实际和历史规律的认识。 二、历史认识的检验(一)历史认识是一种真理性的认识 (二)历史认识的检验检验的方法: (1)以史料检验 步骤: ①检查与课题相关的直接史料的搜集和利用是否比 较完备,重要的史料有无明显的缺漏; ②检查与课题相关的间接史料结构是否比较合理, 史料的数量与质量是否符合研究的基本要求; ③审核史料的可用性和可信性程度,审定 对史料记述的和表现的内容所进行的考证辨析 是否严密可靠,对相异或相矛盾的各种内容是 否作了应有的注意和交代; ④充分利用各相关学科的知识,审核对史 料的解释和分析是否准确、深刻。 (2)以科学认识为尺度检验 科学共同体:指由一群持有共同的基本观点、基本 理论、基本方法和共同的思维模式、理论和方法上的共 同信念的科学家集团或群体。 检验的方法: ①必须将这一认识放到该时代科学共同体的总思维、 总认识中去,看它能否经受得住这个总思维、总认识的 考核,看它在这个总思维、总认识中处于什么地位。 ②必须把这一认识放到人类认识发展总过程中去, 看它如何在前一时代已经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有所前进、 有所提高,解决了前人所面临的哪些矛盾、哪些难题, 它所完成的新突破、新发现如何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新 的基础,提供了较高的起点。 (3)在现实的社会实践中检验 指根据历史认识作用于现实社会实践所造成的社会 效果去检验历史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检验的方法: ①通过由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保存在现实生活中的 历史的基因、遗传密码来检验。 ②通过现实社会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历史进行 相互检验。 摩尔根:《古代社会》 人类社会的总实践 ?思考题: 1、什么是历史认识?为什么要研究历史认识? 2、历史认识与一般认识的区别何在?为什么? 3、什么是历史认识客体?历史认识客体的过去性对历史认识有哪些影响? 4、什么是历史认识主体的认知结构?认知环境对历史认识有何 影响? 5、什么是历史认识主体的主体意识?它是由哪些主要因素构成的? 6、试述历史认识主体的主体意识结构对历史认识的影响。 7、什么是中介客体?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8、简述历史认识主体、客体、中介三者是如何实现统一的? 9、为什么说历史是可以认知的,但又是不可穷尽的? 10、试述历史认识的过程。 11、简述历史认识的思维方式。 12、历史认识如何检验? 13、什么是史料的有限性?史料的有限性对历史认识有何影响? 14、简述史料的基本特性。 ?参考文献:1、《历史认识论纲》,见留泽华等《历史研究方法论文集》,河南人 民出版社1987年。 2、王正平:《历史认识对象的特点》,历史研究,1988? 1。 3、刘福森:《论历史的客观性》,历史学,1991? 12。 4、谢本书:《论历史认识》,云南社会科学,、林接生:《略论史学认识真理性性的检验》,历史学,1989? 4。 6、吴怀祺:《关于历史认识的思考》,历史学1988? 9;江汉论坛, 1988? 3。 7、李德勤:《历史学的认识特征和历史教学》,历史学,1992? 12。 8、祝马鑫:《论历史的可知性》,史学史研究,1987? 1;历史学, 1987? 4。 9、曹佰言:《论历史认识的实践问题》,华东师大学报,1989? 1;历 史学,1989? 7。 10、徐兆仁:《历史认识的十大特征》,社会科学研究,1987? 6;历 史学,1988? 1。 第三章历史观与历史动力 第一节历史观一、历史观及其两种体系 (一)什么是历史观? 又称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总体看法, 或者说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一些带有普遍性或根本性问 题的看法。 (二)历史观的形成 在一定时代的生产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人类总体 认识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对前人历史认识成果的批判与 继承,凭借自己的主体意识,对社会历史进行研究,从 而得出对社会历史的总体认识,形成一定的历史观。 (三)历史观的两种体系划分的尺度: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理由: 第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 一切社会历史学家研究问题的出发点。 第二,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回 答不同,必然决定着对其他社会历史问题的不同 解答。 二、唯心史观(一)什么是唯心史观? 又称历史唯心主义,或唯心主义历史观。指 凡是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把人们的思 想动机、卓越人物的意志或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 量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把全部历史 的发展归结为少数英雄人物的创造,否定社会历 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否定物质生产对社会发展的 决定作用,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否认阶级斗 争,这种思想体系就是唯心史观。 (二)唯心史观的表现形式①“天命”史观或“神权”史观。②“圣人”史观。 ③英雄史观。 ④循环史观。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三)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列宁说:“第一,以往一切历史理论,至 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 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发现社会关系 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 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第二,过去的历史 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 (四)唯心史观产生和长期存在的根源①阶级根源:剥削阶级需要利用唯心史观 去维护其统治。 ②社会历史根源:即人们对社会历史发展 的认识,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③认识根源:如果只看表面现象,似乎人 们可以凭借自己的主观愿望随意地创造历史。 这就容易使人们在认识上夸大社会意识的作用, 从而陷入历史唯心主义。 (五)唯心史观的历史地位①许多唯心史观的历史学家对历史都有一种强烈的 使命感,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珍贵的历史资料。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 万世开太平。” ②唯心史观的历史学家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和理解也 有不少真知灼见。这些优秀因素,成为后来马、恩创立 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是留给人类的优秀财富 和精神食粮。 三、唯物史观(一)什么是唯物史观?又称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主义历史观。凡 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发展有其 自身的客观规律性,生产力归根结底对社会发展 起决定作用,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推动社 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种对社会历史认识的思想体系,即是唯物史观。 (二)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第一,消除了用人们的思想动机解释社会历 史发展的非科学的理论,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存在 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第二,消除了唯心史观对人民群众作用的歪 曲,正确地解决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及其对历史研 究的意义①人类社会历史是不以研究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 观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人们研究历史, 探索规律,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出发,详尽地占 有资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态,揭示其内在联系,得 出相应的结果。 ②人类社会及构成人类社会的各个部分,都是以总 体体系方式存在的。一般情况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 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不应忽视人的意识的作 用,以及政治的、法律的上层建筑的作用。因此,我们 应对人类社会及其组成部分进行系统的研究,探讨它们 各自的结构和功能,从而对人类社会的历史有一个整体 的、透彻的了解。 ③在客观历史过程中,一切社会历史因素都是 相互作用的。但最终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 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因此, 我们必须从社会各因素的“交互作用”中解释历史发 展的“力的平行四边形”原理,从而对全部的历史发 展过程获得统一的、科学的解释和理解。 ④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有规律运动和发展的。 因此,它显现为历史过程以及构成历史过程的各种社 会现象也是运动的、发展的。因此,人们要用发展的 眼光看待历史上的一切,用辨证的观点去把握对象的 基本联系;同时把研究对象提到一定范围之内,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准确地把握对象。 ⑤社会和历史事物的发展变化,有进化和革命两 种形式。只强调阶级斗争和革命性变革的作用是片面的。 同时应看到,事物的渐变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导致渐 进过程的中断,出现质的飞跃,实现从低级到高级、从 旧质态到新质态的发展。因此,对社会和历史事物的发 展变化,要从质和量的统一上去准确地把握。 ⑥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源,在于它的各种错综复杂的 内部和外部矛盾。矛盾各方的又斗争又统一,推动事物 的前进。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 盾,以及由此派生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还有 其他各种呈网络状的矛盾,便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 ⑦在客观历史行程中,环境创造人,人又创造环境。 因此,对历史进程的考察,不仅要分析社会生活的经济 方面,而且必须研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要研究 历史,还要研究人和人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 阐明历史。 ⑧社会历史研究不是一个消极的反映过程,而是 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过程。所以,研究社会历 史既要注重对历史客体的研究,同时还必须注重研究历 史认识的主体,探讨历史认识主体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 及其影响,正确认识历史研究的过程。 (四)正确运用唯物史观(1)必须坚信唯物史观。塞利格曼:《历史的经济解释》 拉布利奥拉:《论历史唯物主义》 杰弗里? 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马克思主义作为 哲学和总的观念,从五个方面对历史学家的思想产生了影响:首先, 它既反映又促进了历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从描述孤立的――主要 是政治的――事件转向对社会和经济复杂而长期的过程的研究。其 次,马克思主义使历史学家认识到需要研究人们生活的物质条件, 把工业关系当作整体的而不是孤立的现象,并且在这个背景下研究 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历史。第三,马克思促进了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 的研究,尤其是他们在社会和政治动荡时期的作用。第四,马克思 的社会阶级结构观念以及他对阶级斗争的研究,不仅对历史研究产 生了广泛影响,而且特别引起了对研究西方早期资产阶级社会中阶 级形成过程的注意,也引起了对研究其他社会制度――尤其是奴隶 制社会、农奴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出现类似过程的注意。最后, 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在于它重新唤起了对历史研究的理论前提的兴 趣以及对整个历史学理论的兴趣。” (2)必须掌握唯物史观的思想体系及其立 场、观点和方法。 (3)必须把唯物史观原理同具体的历史研究 结合起来,在唯物史观理论和方法指导下,对具 体的历史现象进行具体的分析,找出隐藏在这些 现象背后的历史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节历史发展动力一、历史动力与历史观 (一)什么是历史动力 (1)一般意义:指推动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力 量)。不仅包括影响历史事变进程的经济因素,还包 括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法权与制度、历史传统、个人 意志、性格、欲望,等等。 (2)具体意义:指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或决定性力量、主要因素。 (3)可能动力和现实动力:推动历史发展的诸因 素,只是历史发展的可能动力,只有这些因素彼此结 合,经过相互交错,才能成为现实的动力。 (二)历史动力问题与历史观的关系1、历史动力问题是历史观的一个组成部分。 历史观是主要回答的问题:历史是什么?历史为什 么会如此? 2、历史动力问题是历史观的核心。 有怎样的历史动力观,有怎样的历史观。不同历史 观的区分,其核心是动力观的区分。 (三)两种对立的历史动力观 1、唯心史观的历史动力观凡认为某种意识或精神因素是决定历史发展的动力 者,称作唯心史观的历史动力观。 “天命论”或“神意论” “理性”或“意志” 2、唯物史观的历史动力观 凡是承认社会物质因素或经济因素是历史发展的决 定力量,称作唯物史观的历史动力观。 机械唯物史观的历史动力观:又称庸俗唯物史观的 历史动力观,指仅片面地把经济因素说成是历史发展的 唯一因素。 (四)学术界关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研究综述(1)生产斗争、生产力说。(2)阶级斗争说。 (3)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交替推动历史发展。 (4)社会基本矛盾说。 (5)合力说。 (6)物质利益说。 (7)客观的社会需要说。 (8)人民群众说。 (9)科学技术是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力。 讨论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讨论者各自的主体意识结构的差异,对马 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认识不一,理解得有深有浅, 因而得出的结论也大相径庭。 (2)使用的概念也比较混乱,争论的前提不统一, 使动力问题的讨论更加复杂。 (3)参加讨论的文章虽然多,但大都是泛泛地从理 论上进行一般阐述,尚缺乏很有见地的、有深度的理论 联系实际的分析文章。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 本动力 (一)什么是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 矛盾。它体现着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的矛盾, 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和源泉,决定着 社会的性质,制约和推动着社会形态的更替和演变。(二)什么是基本动力?在一个复杂的动力系统中,对社会发展起经常性 的、主导性的作用的那部分动力,称为基本动力,其 他因素或力量都不能离开它孤立地、单纯地起作用。 (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性(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最根本的,它决定 和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变化和发展。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也必然受到经济基 础和上层建筑的影响。 关系: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 筑的层层决定和层层反作用的关系;反作用的关系服从 于而又制约着决定的关系。 (四)为什么说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 发展的基本动力?(1)根据唯物辩证法原理,物质世界之所以是无限发展的,其根 本原因就在于它的内部矛盾性。而社会内部的矛盾,最基本的就是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两对矛盾或其中任何一对矛盾的两 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都表现为对立统一的关系,都处于矛盾运 动中,是不能分割的社会矛盾统一体,成为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 “生产力根本说”或“生产方式根本说”的错误在于: ①不能说明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转化是如何实现的。 ②即使在社会量变时期,把工作重点已经放在发展生产力和解 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上面,同时也要更加细致、更加全面地 用大量的精力去解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③社会基本矛盾对社会历史的推动,在各个历史时期表现形式 是不同的。 第三节关于历史发展的“总合力”问题一、经典作家对历史发展“总合力”的论断恩格斯《致约翰? 布洛赫》( 1890年9月):“历史是这样创 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 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能成为它所 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 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 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 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任何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 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以往的历史总是象一 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 但是每个人的意志――其中的每一个都希望得到他的体质和外部的, 终归是经济的情况(或是他个人的、或是一般社会性的)使他向往 的东西――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 一个总的合力。然而Z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作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 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 力里面的。”(《马恩选集》V4,P478―479) 二、学术界对“总合力”的不同理解(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主要形式――生产斗争、 阶级斗争、科学实验等各种主要推动力的总汇集。 (2)所有作用于历史的因素的综合,是各种力量 相互冲突、相互融合而成的“平均数”。 (3)历史发展的动力不是一个,而是许多个,它 们构成多层次的动力系统,共同推动社会前进。 (4)讲的是人们的意志、愿望在创造历史中怎样 发挥作用的,讲的是动力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非 决定性的因素,是精神性的东西。 (5)合力论所探讨的是隐藏在这些意志冲突后面 的客观动因和历史规律的作用。 三、应怎样理解恩格斯“总合力”论断(1)所谓“总合力”,是指最终成为创造历史、推 动历史发展的实际力量,或现实力量,而不是指可能动 力。因此,它不是单纯的各种力量的简单相加。 (2)“总合力”的形成,是由无数单个力量,经过 相互冲突、相互交错――像平行四边形四条线互相交错 那样――而融合成一个总的平均数,即总合力。 (3)“总合力”具有三个方面的特性: ①整体性。 ②不平衡性。 ③不自觉性和不自主性。 (4)“总合力”主要向人们说明了如下三 个方面的问题: ①说明了历史象自然过程一样,有其自身 的客观规律运动过程。 ②说明历史动力应该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结 构,各种动力因素是按照不同层次有机地联系 在一起的。 ③“总合力论”不仅说明了哪些因素是历 史发展的动力,更主要的是说明了这些因素是 怎样推动历史发展的,从而帮助人们对历史认 识的深化。 ?参考论文: 1、蒋大椿:《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宋士堂等:《马恩列斯的史学理论概述》,《历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红旗出版社,1982年。 3、罗益群:《用唯物史观指导史学研究》,学习与思考,1981? 2。 4、胡绳:《社会历史研究怎样成为科学》,历史研究,1956? 11。 5、蒋大椿:《历史学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历史研究,1983? 2。 6、吴忠:《论恩格斯晚年的历史观》,社会科学战线,1991? 1;历史学, 1991? 2。 7、严平:《马克思的历史观及其历史方法论评述》,江西社会科学,1988? 4。 8、田昌伍:《两种历史观》,文史哲,1983? 2。 9、李展斌:《唯物史观的理论来源探讨》,河北师大学报,1983? 1。 10、庞卓恒:《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动力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中国社会科 学,1980? 5。 11、刘大年:《关于历史前进的动力问题》,近代史研究,1979? 1。 12、陈依元:《简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福建师大学报,1981? 3。 13、汤再林:《社会基本矛盾推动历史的发展》,社会科学研究,1980? 1。 14、刘大年:《说“合力”》,历史研究,1987? 4。 15、吴廷嘉:《合力辩――兼与刘大年同志商榷》,历史研究,1988? 3。 ?思考题:1、什么是历史观?它有哪两种体系? 2、试述唯心史观长期存在的根源及其历史地位。 3、简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及其对历史研究的 意义。 4、如何正确运用唯物史观? 5、什么是历史动力?历史动力问题与历史观的关系怎样? 6、简述学术界对历史动力问题的研究与讨论情况。 7、为什么说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 8、如何理解历史发展的“总合力”问题? 第四章 历史人物评价 的理论和方法 前言一、评价历史人物的目的和意义 (1)从历史和历史人物的关系看,人是历史活动的 主体,历史研究离不开对历史人物的研究,历史人物是 历史研究的中心内容。 (2)从历史研究的目的看,历史研究的目的是发现、 总结历史规律。我们可以通过对历史人物活动的探讨, 揭示出支配历史人物活动的物质力量,为发现和阐明历 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提供有利条件。 (3)从继承历史遗产的角度来看,一方面必须对 “全部历史都应该开始重新研究。”另一方面,必须区 分那些是糟粕,哪些是精华。 (4)从进行思想教育的角度看,也必须要研究和评 价历史人物。 二、学术界关于历史人物评价问题的讨论 (1)五十年代初期 (2)50年代末期(59年以后) (3)1976年以后 第一节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人民群众”的含义 (1)“人民群众”是相对个别人物而言的,它 有质和量的规定性。量的规定性是指多数人,质的规 定性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 (2)“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是随着历史的 发展而有所变化的。在阶级社会中,“人民群众”是 指一切起进步作用的阶级,其中也包括一定历史时期 之内的某些剥削阶级。 (3)在任何时期,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广大劳动 群众,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 (二)唯心史观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歪曲 创世观:历史动力观落实到人,即为创世观。 (三)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的原理不能摇。一条基本原理,它既是历史观,又是方法论。它的科学 性、真理性是不能否定的,也是无法否定的。 (2)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中, 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余霖、安延明:《历史是整个人类创造的――“奴 隶创造历史论”质疑》(《文汇报》 日) 黎澍:《论历史的创造及其他》(《历史研究》 1984年第5期)(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主义的 共识: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之一,不能动摇,应该坚持。 (2)提出质疑的同志对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原理 有误解之处: ①不能把“创造历史”活动误同为“参与历史” 活动,应把二者区别开来,历史活动是人人参与的, 但不是人人都在创造历史。 ② “人民群众”概念不能误认为是凝固不变的。 ③马、恩、列对此原理都有过明确的阐述。 二、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个人、历史人物、杰出人物的区别个人:指历史上的每一个人,他们对社会历史多多 少少都起过一定的作用,只不过作用有大有小。历史上 的各个个人,按照他们对历史影响的大小,可以分为普 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指在个人当中,对历史影响较大,在历 史进程中明显留下自己意志印记的个人。 杰出人物:指历史人物中对社会历史起进步的、积 极的、正面影响的人物。 (二)杰出人物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马克思曾引证爱尔维修的话说:“每一个社会时代 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 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 每当社会的发展提出某种需要解决的历史任务时, 伟大人物就会应运而生。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的领袖 人物。 (三)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1)杰出人物的出现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 但个人的思想、能力和品质的差异,对历史的发展也起 很大的作用。代表先进阶级的杰出人物,能够推动和加 速社会的发展。 (2)剥削阶级中某些进行社会改革的代表人物,一 方面是人民群众的统治者,压迫者和剥削者,另一方面 也在一定程序上代表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前进趋势。 (3)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与人民群众在历 史上的决定作用是一致的。 ①杰出人物的活动是受客观历史条件制约的,他们活 动的舞台,必须建立在客观许可的条件上。 ②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由他 们所代表的阶级决定的。 ③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如何,关键在于是否得 到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拥护。 (4)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杰出人物,对 于人类科学文化的发展,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有积 极的推动作用。 (5)杰出人物在历史上作用的表现: ①杰出人物能更好地反映历史发展的要求。 ②杰出人物能加速历史的发展。 1)个别历史事件的决定者。 2)成熟了的历史任务的发起者。 3)完成已提出的历史任务的组织者。 结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杰出人物是人民 群众实践的产物,即“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 对历史只能起加速或促进的作用。而且这些加速 促进作用,也只能在人民群众的实践过程中发挥 出来,没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就不可能 有杰出人物自身和他在历史上的作用。因此,我 们在看待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时,不能把它 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等同或并列起来。 第二节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问题一、不同阶级评价历史人物有不同的标准 二、我国史学界关于评价历史人物标准问题的讨论 (一)评价历史人物是否有共同的标准问题 ①不应有固定的、统一的标准。 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 ②应有统一的,固定的标准。 (二)关于历史人物评价共同标准的争论(1)“当时当地”和“当时当地大多数人的意见” 标准。(吴晗 ) (2)以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或阻碍作用为评价的 唯一标准。(郭沫若等) (3)以推动还是阻碍历史发展,对人民有利还是有 害两个标准评价历史人物。 (4)三标准论。即:第一,对人民有贡献的和有利 的;第二,在一定历史阶段上起进步作用的;第三,可 以表现民族高贵品质的。 此外:①应把气节观作为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 之一。(苏双碧、肖黎) ②评价标准多元统一论。 ③新三标准论:1)对物质文明发展所起 的作用;2)对精神文明建设所作的贡献;3) 注意社会矛盾已白热化,历史已到了前进与后 退的关键时刻,历史人物发挥了什么作用 。 ④生产力标准论。 第三节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人物评价方法的内容: 知人:真实地再现历史人物活动的过程; 论世:评论历史人物活动的过功是非与成败 得失。 一、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一)什么是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 指把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放在他(它)所处的具体 历史条件下去考察,决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 历史条件:指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所处的时间条件、 空间条件以及与时、空条件相联系的社会经济、政治、 文化、思想等条件。 历史主义方法的三个基本观点: (1)具体的观点,即把所研究的历史现象或人物放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做具体分析。 (2)发展的观点,即把历史现象放在历史的运动发 展过程中做动态分析,避免简单的、僵化的、停滞的静 态分析。 (3)联系的观点,即把历史现象放在整个历史发展 的有机联系中去分析,避免孤立的、片面的解释。 (二)历史主义分析法对全面评价 历史人物的作用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的意义在于: ①明了历史条件,就能明了历史前进的方向,才能 判断出历史人物是否顺应了历史的发展,从而明确历史 人物是属于肯定的还是否定的人物,应该给予何种历史 地位等等。 ②具体分析历史条件,才能明了时代的要求,并按 照时代要求去判断历史人物是否有贡献,以及贡献的大 小、局限何在等等。 ③具体分析历史条件,才能了解历史人物成长的社 会生活环境,了解历史人物成长为这样或那样的历史人 物的原因,从而对其作出科学的判断。 (三)必须克服非历史主义的错误倾向 ①苛求古人。②拔高、改铸古人。 ③简单类比。 二、阶级分析法(一)什么是阶级分析方法 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和方法观察和 研究有阶级的社会中的历史现象,就是阶级分析方法。 (二)评价历史人物为什么要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 在阶级社会里,人是划分为阶级的,个人的思想行 动总是一定阶级利益的表现。 (三)如何对历史人物进行阶级分析 (1) “为谁服务,对谁有利。” (2)与历史主义分析方法相结合。 (四)如何看待历史上的剥削阶级人物判断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既要从生产资料占有关 系和社会地位出发,也要考察他的社会政治活动和思想 观点,具体分析其思想行动、社会影响以及他一生的发 展过程。 (1)对阶级地位或阶级意识转化的历史人物分析, 必须具体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与他个人的经济基础,以 及他的思想行动在某些环节上的变化。 (2)对代表各阶级共同利益的伟大行动的历史人物, 不应孤立于一个阶级去评价,而应把民族利益和人民要 求估计在内。 (3)对阶级分化中阶层斗争的历史人物的分析评价, 不可忽视他们在阶层矛盾斗争中的某些积极意义。 任何一种具体方法,都有其长处,也都有其 短处。因此,高明的评价者是不会固守某一模式 而拒绝其他,而是要集各种方法于一体,并对各 种方法进行去粗取精,扬长避短,优化、锻造出 一种新型的综合评价模式。 三、怎样判断历史人物的功过(1)全面与重点相结合。 (2)从发展观点看人物,注重其晚节。 历史人物的变化情况:①愈来愈好;②愈来愈 坏;③由坏变好;④由好变坏;⑤时好时坏;⑥平平庸 庸。 (3)主流、支流分析法。 (4)方面分析法。 (5)阶段判断法。即根据历史人物在不同阶段所起 的不同作用去判断其功过。 (6)总体判断法。即从总体上看历史人物对历史的 发展是起促进还是促退作用,从而对其功过作出结论。 四、关于历史人物的翻案问题历史人物的翻案,是指重新审定某些历史人 物的评价,或者说是对某些历史人物以往评价作 重新审定。 历史人物翻案,有着强烈的政治性,有明显 的社会影响。因此,必须慎重。 四、评价历史人物要注意处理的几种关系(一)关于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关系 主观动机:即一个历史人物在其行动之前,对其行 动的设想、要求、愿望、目的等等。 客观效果:即历史人物行动的效应、结果或既成事 实。 (二)关于局部与全局的关系 又称部分与整体或眼前与长远的关系。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全局重于局部,长远利益重 于眼前利益;但也不能只讲全局而不顾局部。要把局部 作用与全局作用统一起来,正确分析历史人物的局部意 义和全局意义。 (三)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历史人物 主观能动性的关系①历史人物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认识 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不能违背客观规律。 ②历史规律只是规定了历史发展的总方向和客观条 件,而决定历史人物活动方向的主要是个人的主观能动 性。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如何,一方面可以决定历史 人物所取得的成就的大小;另一方面,还可以改变历史 人物的阶级属性。 (四)具体分析、区别对待 历史人物活动的领域不同,评价标准的运用也就有 所不同,要区别对待,具体分析, ?参考论文:1.吴泽、谢天佑:《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若干理论问题》,《学术月 刊》.吴晗:《论历史人物评价》,人民日报, 3.《学习》编辑部:《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学习51年第四卷, 第12期 4.谢本书:《试论历史人物的评价》,史学月刊,.赵纪彬:《关于评价历史人物的几个理论问题》,光明日报,
6.张研彬:《略论历史人物评价的几个问题》,历史教学,.孙文范、李治亭:《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人物评价》,史学月刊, .郭沫若:《关于目前历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新建设,.尚钱:《有关历史人物评价的几个问题》,历史研究,.师宁:《有关历史人物评价的两个问题》,人民日报, 11.杨荣国:《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文汇报, 12.瑞云:《对评价历史人物的几点意见》,光明日报, 13.稽文甫:《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关于历史评价及其他》, 河南人民出版社,1956年 14.苏双碧、肖黎:《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几个问题》,光明日报,
15.万发云:《关于评价历史人物的几个原则问题》,光明日报,
16.剪伯赞:《关于历史人物评论中的若干问题》,新建设,.宁可:《论历史主义和阶级观点》,历史研究,.春龙:《必须反对把古人思想现代化》,文史哲,.李蔚:《略论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兰州大学报, .史苏苑:《关于历史人物评价五题》,史学月刊,.荣孟源:《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54年 22.罗竹凤:《关于历史人物评价》,中华文史论丛,.苏双碧:《论历史人物评价》,近代史研究,.彭明:《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历史教学,.李治亭:《马克思主义与历史人物评价》,学样研究丛刊, 1981.2 26.单宝:《历史人物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争鸣,1988.5、历史学, .李屏南:《历史人物评价三题》,湖南师大学报,1989.4、历史 学.田昌五:《历史是怎样创造出来的――谈历史人物评价问题》, 山东大学报,1988.1、历史学.朱智文:《论历史评价》,甘肃社会科学,1991.2、历史学 .王正:《近年来历史创造者问题讨论综述》,理论与现代化, 1991.12、历史学.肖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不能动摇》,阵地, 1991.3、历史学.韦实:《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不容否定》,求是, .蒋大椿:《关于历史创造者的理论考察》,世界历史,.赵文纲:《论历史人物评价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评论, .郑家福:《从〈史记〉看人物传记在史学中的作用》,光明日报, 、历史学1991.5 ?思考题1.评价历史人物有何重大意义?2.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如何理论 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3.试述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问题。 4.评价历史人物为什么要进行历史主义的分析和 阶级的分析? 5.怎样判断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 6.评价历史人物应注意哪些关系问题?试举例说 明。 第四章历史研究的方法(一)――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利用方法 第一节史料的搜集一、史料搜集的途径和方法 1.途径 ①利用各种工具书搜集史料。 《四库全书总目》、《中国丛书综录》、《二 十四史人名索引》、《全国主要报刊资料索引》、 《中西回史日历》、《中国历史学年鉴》 ②通过平时读书阅报积累资料。 ③注意从考古发掘中搜集新史料。 ④利用采访和调查,搜集历史文物及口碑资料。 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学术研究史料。 利用学校“数字化图书馆”搜集各种资料;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优秀博硕 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人 大复印资料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金报兴图报 刊库等 2.搜集与积累史料的手段指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用一定的物质形式去保管、 储存和编制所搜集的史料。 ①摘录卡片。 ②剪辑报刊资料制成资料袋。 ③自制专题资料目录索引。 ④录音、录相、复制拍照和附制模型。 ⑤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如电脑)编辑、存储史料。 二、史料搜集的范围与内容1、专题史料。 2、定性分析资料和定量分析资料。 定性分析资料:指能够对研究作出具有结论性或论 断性的资料。 定量分析资料:指研究所必需的数据资料。 3、积极史料与消极史料。 “某时代有某种现象,谓之积极的史料。某时代无 某种现象,谓之消极的史料。” (梁启超) 4、学术动态资料。 第二节史料的鉴别与校勘一、史料鉴别的重要性二、史料的校勘 1.什么是校勘 校勘,又称校雠准或雠校。指广聚众本,并用善 本或古本为底本,校正、勘误古书字句错误的方法。 2.校勘史料的原则与内容 ①存真。求古本之真;求事实之真 ②校异。只把各种本子的异同罗列出来,不作是非 判断。 ③订讹。订正史料文字的讹误,并说明其产生讹误 的原因。 文献资料讹误的内容: ①误字; ②脱字; ③衍文; ④错简。即篇章简策发生错乱。 3.如何校勘 (1)寻找书籍的版本:前提条件。 (2)确定校勘的底本。 (3)校勘。 清人校勘的方法:①用两本对照,或据前人征引,记其异同, 择善而从。 ②根据本书或他书之旁证、反证,校正文句 原始之讹误。 ③根据发现著书人之原体例,刊正全部通有 之讹误。 ④根据别的材料校正原著之错漏。 陈垣《元典章》 “校法四例”: ①对校法 :“即以同书之祖本或别本对读, 遇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其主旨在校异同, 不校是非。” ②本校法 :“以本书前后互证,而抉摘其异 同,则知其中之谬误。” ③他校法 :“以他书校本书。” ④理校法 :“遇无古本可据,或数本互异而 无所适从之时,则须用此法。” 4.校勘成果的处理 清人意见:一是直接改正错字。二是不轻易改字, 只须注明其错。 “校勘记”的写法: ①附加法:一是在定本后面附加校勘记;二是把 校注混合在章节或段落之后。 ②夹注法。即把文字校勘与字义混合编次,用小字 夹注于正文中。 ③单独成本。即把校勘所得,写成读书札记,久积 成册、刊布于世。 三、史料的考据和辨伪(一)考据1.什么是考据 也称考证,在广集史料的基础之上,证明史料的真 伪,辩明是非,以求为历史研究提供真实可靠史料的研 究方法。 2.考据的范围和内容 (1)考订古书:考订作者、年代、卷次、文字异同 等。 (2)考证史事:考证是非、有无、时间的先后等。 3.考证的方法 陈垣《通鉴胡注表微? 考证篇》: ①理证。 指有些史料,从道理上讲值得怀疑,但是又无确切 的证据,只得根据逻辑推理来判断其正误。 ②书证。 指利用皇帝的诏书、大臣的奏章等各类档案资料以 及各种书籍为依据,以考证史料的正误。 ③物证。 指用出土的龟甲、金石以及其他考古器物为依据, 考证史料正误的一种考据方法。 (二)辨伪1.什么是辨伪? 考证史料,辨认古书真伪的研究方法。 (明)胡应麟《四部正讹》:“余读秦汉诸古书, 核者伪几十七焉。” 2.伪书的种类及其产生的原因 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对古书托伪的分类: ①全部伪。 《鬼谷子》、《关尹子》、《孙子家语》 ②部分伪。 《庄子》、《左传》、《史记》 ③本无其书而作伪。《亢仓子》、《子华子》 ④曾有其书,以后失传而作伪。 《列子》 ⑤内容不尽伪,而书名,人名皆伪。 《管子》、《商君书》 伪书产生的原因:有意作伪者: (1)托古。 (2)邀赏。 (3)争胜 。 (4)炫名。 (5)诬善。 (6)掠人之美。 无意作伪者: (1)因该书的作者不详而被误题或妄题。 (2)因分辨不清后人的注释,而把它们一概混入 正文。 (3)因该书有后人续写部分不详而与原作相混淆。 (4)因后人对该书的编辑之误,而被掺入他人的 作品。 3.辨伪的方法①利用目录学知识辨伪。 ②利用逻辑学常识辨伪。 ③利用文体、语言常识辨伪。 ④利用学术史知识辨伪。 ⑤从伪书依据的材料上辨伪。⑥利用反证的方法辨伪。 4.辨伪成果的利用 首先,要正确对待已被前人确定下来的众多 伪书,使它们重新为我们服务。 第二,既要充分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又要 及时更新其过时了的观念,使辨伪工作不断取得 新的成绩。 复习题? ???? ? ? ?1.什么是图书目录?它对史料搜集有何作用? 2.古典图书目录有哪些种类?四部分类的基本内容如 何? 3.何谓版本?如何鉴别古书的版本? 4.简述史料搜集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5.何谓校勘?如何对史料进行校勘? 6.如何考证史料? 7.古代伪书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种类? 8.如何辨伪和处理辨伪的成果? 参书论文:? ? ? ? ? ? ?1.关于古籍整理的一些问题 崔文印 史学史研究 .经史子集(我国的古籍及其分类) 楚庄 天津师大学报 .明清书籍作伪的种种手段及其识别 何槐昌 图书馆研究与 工作 .郑振铎对古籍文献的搜集和整理 熊光荣 学术论坛 .史料真伪谈 荣孟源 清海社会科学 .光考据不行,还需要思辨 赵俪生 文史哲 .查找古文献资料有哪些类型的索引 白化文 文史知识 1982.12 ?第五章历史研究的方法(二) 第一节??历史比较研究法一、什么是历史比较研究方法简称历史比较法,是指对不同时间 和空间条件的历史事物,通过多种方式 进行比较对照,判照其异同,分析其缘 由,从而找出历史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 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求常求变、求同求异? 二、历史比较研究方法的客观基础与理论依据? ?? ?客观基础: 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是多样性的统一,具有运 动方向的一致性和发展进程的不平衡性、以及 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特征。 理论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历史观 三、历史比较法的功能(史学意义)?????1.有助于打破公式化、教导化的死气沉沉的僵局,促 进史论密切结合。 2.可以克服史学研究的片面性、狭隘性,便于发现历 史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同异关系。 3.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全局与局部的同异关系, 为深入探讨历史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创造条件。 4.能在历史研究中起到一种验证假设的作用。 5、可以起“间接实验法”的作用。 四、历史比较法的类型与程序?? ??(一)类型 即选用何种思维方式、思维模型进行历史 比较研究。 法国学者马克? 布洛赫的分类: ①“一般比较”:选择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相隔 很远的几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进行比较。 ②“历史的比较”:选择处在同一时代而又相 互邻近的几个国家或地区,对其社会进行比较。 苏联学者的分类:? ? ? ? ? ? ??? ?①历史类型性比较 ②历史“渊源”上的比较 ③历史上国家之间相互影响的比较 当代西方学者的分类: ①作为理论的并行论证的比较 ②作为事物来龙去脉的比较 ③作为宏观因果分析的比较 从时间和空间范畴分类: 时间上:可分为共时性比较和历时性比较 空间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的认知历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