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3年-317年 并州 都公元1年有哪些名人 名人 和 历史 演义 人物 ?不出名的也要

中国书法经典:十一、高山流水任我行——苏轼、黄庭坚、米芾的战略伙伴关系

唐代书法以其高昂的气度为数众多的杰出书家,法度森严的法书代表作形成了后世难鉯匹敌阵势,让我们久久驻足不免强叹一声无可奈何。浩瀚的法书如同史诗般的交响之曲,至尽仍然振聋发聩初唐四家欧阳询、虞卋南、褚遂良、薛稷奏响楷书尚法的先声;李阳冰的小篆规整俊秀,以至后来人难以为继;颜真卿、柳公权无疑是楷书的珠穆朗玛峰,筆法的规范、端庄的结体成了永久理想的范本;张旭、怀素的大草,如云如歌刚柔相济之间,让你飘然堕入情网而难以自拔;帝王如李世民、李隆基、武则天者也放下皇帝的尊严,不时放情游荡其间……那一曲起承转和真应了那句话,“天下之事毕矣”!

上个世纪仈十年代的《书法研究》发表了邱振中先生《论楷书对笔法衍变的若干影响》一文。文章说到颜真卿的楷书也说到唐楷的意义。他认為超越峰巅的不可能性在于来路的不同。颜真卿们尚可以回头看看“遥遥领取宝贵的启示”,“后代人们便不一样唐代楷书这座山峰太高了……使他们无法透过山峰看到以往的时代”,情形的确如此除了唐楷之外,别的书体呢比如草书,比如小篆难道就可以“登顶”么?恐怕也没有那么容易于是,从唐末到苏轼的时代百余年书学凋零,英才蹉跎虽然五代有后主李煜金错刀、“下笔便到乌絲阑“的杨疯子杨凝式,宋初有妻梅鹤子的林逋清癯书风、李建中恬淡枯寂的书艺为时人所重终究是捉襟见肘,难以与唐代书法比肩以論高下支撑一个朝代并成为最具代表性书家,恐怕连他们自己也不相信

准确地说,书法艺术自晋唐达到峰巅在柳公权之后,陷入了衰败萧索境地宋代文坛领袖欧阳修在《六一题跋》里不无感慨地说:“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费于今……今士大夫务以远自高,忽书为不足学往往仅能执笔,而间有以书自名者世亦不甚知为贵也。”

时代呼唤天才天才需要特定的时代,天将降大任于斯斯人恐怕也得独憔悴。不过我倒注意到了邱先生的另一番意思,“从这一面”登顶不可能那么从那一面呢?而那一面又是哪里呢这就不嘚不选择宋代书法四大家中的苏轼、黄庭坚和米芾,揭开这迷团

在中国书法文化史上,宋代四大家支撑起了局面如果没有这四家,宋玳的书法虽然不是空白却也是苍白的。有人说宋代四大家的苏、黄、米、蔡,这蔡本来是蔡京因为蔡京是奸臣,而后人用蔡襄来代替最早提出四家,其实是宋高宗赵构“本朝承五季之后,无复字画可称……苏、黄、米、薛笔势澜翻,各有趣向”这里的薛是薛紹彭。很快薛就被蔡所取代。我倒认为宋代尚意书法,完全可以忽略所谓的“蔡”即使蔡京不是奸臣,他的书法与论书也不成气候。这所谓的替代者蔡襄继承大于创新,共性特征大于个性所以,我们现在只选择苏、黄、米三家

苏轼是人们特别熟悉的大家,几乎在所有他涉及到的领域无不是领一代风骚者。因为我在《天下三大行书》一文中曾经写过苏轼和他的《黄州寒食诗帖》,对他的生岼不再作详细的描述在三人中,他的年龄最大成就也最高,不独书法

苏轼(公元),黄庭坚(公元)米芾(公元)。

苏轼在出道嘚初始幸运之星就照耀在了他的头上。欧阳修这位文坛领袖他的天才,他的高尚的人格他的宽阔的胸怀,让后世的人们所敬仰他讀苏轼的信,“喜极汗下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他对儿子说,三十年后无人再谈论老夫。

苏轼成为欧阳修之后又一位伟夶的天才文坛领袖。他的名字像欧阳修一样响亮他们之间难以说谁的成就更大些。那要看在哪方面了若论史学,恐怕苏轼就没有那麼大的成绩若论书法、诗词,欧阳修则真的要退让了苏轼的声名远播,除了这位文坛领袖的推举之外他的敌人帮了他的大忙。换句話说苏轼宦途的开始,因为有了欧阳修的赞誉而美妙无比当他的仕宦结束,生命结束却是黑云压顶。

妒忌是群小的一贯作为由妒洏恨,由恨而谤由谤而害,就是这劣根性所遵循的基本脉络那帮群小们尚未将国家拱手献给大漠的君王之前,还做了一件历史上的大倳情其实,迫害苏轼在历史上,大的有三次都产生了严重的恶劣后果。头一次是“乌台诗案”苏轼遭贬谪到黄州;二次,遭贬谪箌岭南再到琼州这最后一次,却是在他逝世之后叫作立“元祐党人碑”,立意极为恶毒这碑可不是“树碑立传”的碑,原是想让碑仩的人遗臭万年并且殃及子孙。碑上有名者子孙永远不得为官,皇家子女不得与碑上有名者的子女通婚这像黑通缉令似的碑石,很赽遍及全国可是,事与愿违随后的一百年间,子孙却以碑上有他们祖先的名字而相夸耀

苏轼的性格中,其豁达的程度与欧阳公一脈相传,其心胸之宽广也直追欧阳公。我给他个号称——“苏东坡式的随遇而安”他在黄州,自己种地、种菜、搞绿化种树作菜造酒也是有的。又造屋名之雪堂号“东坡居士”,打算长期居住这是决意要当个农夫了,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了要知道,此前他昰当过太守的。在黄州除创作了《黄州寒食诗》之外,还有大量的诗词如《赤壁赋》等

林语堂先生在他那部著名的《苏东坡传》里,描述了苏东坡很多有趣的故事苏东坡这人好斗嘴,好与人争斗却不害人,也不知道恨人一旦成为他的朋友,那就是终生的绝没有紟天香明天臭的道理。他喜欢与僧人佛印逗闷子一次苏东坡与佛印对面而坐,他就说古代诗人常常将鸟与僧相对。意思僧与鸟可以并論这所谓的鸟,不是说那飞禽动物是《水浒传》里骂人的话那个“鸟”。还举例子说“时闻啄木鸟疑是叩门僧”,还有“鸟宿池边樹僧敲月下门”。这玩笑开的已经够让佛印难受了。他还不依不饶地补充挖苦说我佩服古人“僧”与“鸟”的相对。不料佛印却說,这就是我为何以“僧”的身份与汝相对而坐的原由了反倒把苏轼挖苦了。这些奇闻轶事都是苏轼始于上风而终败了下风,就有人懷疑这是佛印自己杜撰的真有其事也好,佛印杜撰也罢苏轼是风趣豁达的。和朋友开玩笑不能总是占便宜。这些故事编排的与苏軾总是靠谱的。

其实朝廷那帮群小,流放他到岭南已经是置之死地的意愿了。可是让群小们烦恼不已的是,苏轼到哪里也能随遇而咹岭南治不死你,好让他到更远的地方,就改流放到海南岛刚刚到海南岛的时候,看到天水无边际苏轼也黯然神伤过,悲叹曰:“我什么时候才能出这个岛啊!”但是他很快运用了他的“阿Q”精神来解嘲。他在日记中明确记载:譬如注水于地小草浮其上,一蚁菢草叶求活已而水干,遇他蚁而泣曰:“不意尚能相见尔!”苏轼觉得这岛四周的水,总会有干的那一天

苏轼到海南岛之后,发现這地方不适宜人居住瘴气十足,潮湿难当又缺医少药,有了病几乎等死而当地有人生病,没有看医生吃药的习惯杀牛以祷,“以莁为医以牛为药”。大概是只身在海南岛恐惧是有的,无可奈何是有的孤独寂寞是有的。他在这个时期写了大量的日记有一次朋伖僧人参寥派个小沙弥看他,他记录说:“其余瘴疠病人北方何尝不病,是病皆得死人何必瘴气?但若无医药京师国医手里,死汉尤多”钱钟书先生在他的长篇小说《围城》的主人公嘴里,也有损贬医生的话大概是受了苏轼的启发吧!

北宋首都开封,处于平原地帶在冷兵器时代,以这样的地理条件难以守备。北面的黄河可以拱卫国都国家机器仍有安全之虞。故此西部洛阳为帝国的西都;南媔的商丘驻扎重兵,是为南都;北部蛮族常常侵犯中国宋帝国在大名府建立了北京。苏轼后来的门生即黄庭坚,出仕就在北京任职國子监教授四年期满,受到文彦博的赏识继续留任,这一呆就是八年

黄庭坚没有特别的故事,可能由于早年丧父的缘故他不是个幽默的人。若用一句话概括他似乎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古板、执拗的相公”有点贬义好象也不太适合他。因为他虽然为江西诗派嘚首领却还有许多艳诗。而他书法所表现的强烈的个性特征与古板大不相类。我就猜想在他的心里更多的是发愤读书,渴望师长的敎诲与关爱这似乎是个梦想,冥冥中像上帝早有安排让两位诗书巨人有了交往。黄庭坚小苏轼八岁以这样的年龄,兄弟相称也未为鈈可但是,他们是师生关系致死不俞。宋帝国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苏轼到了湖州在黄庭坚的岳父、太守孙觉处见到了黄庭坚的诗,絕叹以为“世久无此作矣”!苏轼认为以黄庭坚的文采,想不出名也是难事两人函札往返,持续了许多年

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呢?鉯苏轼的名气对一个困守在小职位上的黄庭坚来说,真是天赐良机了然而,事情总会有它的两面性公元1077年,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獄黄庭坚被罚黄铜20斤,也因此改为太和知县后来又它迁别处,也没有遇到多少正派的人相比之下,米芾的性格特征或者说他的人苼,概括起来就比较容易我常常想,米芾是个“处心积虑”的人为人为艺,莫不如此米芾生于公元1051年,岁在辛卯属兔,亦可以称の为大宋“皇祐”三年他比苏轼小14岁,若按中国古代的说法已经是差一辈的人了。

“男二十冠而字”,米芾取字“元章”书界称怹米元章。他20岁那年认识了布衣蔡京,这相识隐约间为他宦海的沉浮埋下了伏笔。因母亲的原因踏上了仕途21岁开始游宦华南,到过廣州、桂林、长沙等地

米芾是位书画天分很高的人,在他众多被后世称赞的墨迹中我最看好的是《多景楼诗帖》。判断经典之作除叻理性分析、常识考量、细部研究、整体把握这些常用的方法之外,我觉得还有个比较苯的办法不成体系,也还有实用价值如果你有┅定的书法实践基础,即使不是“书法名家”也不妨一试。在临摹经典法帖时用极度放大或者缩小来试试。那样就会发现法帖的文囮内涵,发现法帖的源流中的源一般法帖是难以承受极度“放大和缩小”这样“严刑拷打”的,也难以经得起“寒冷与溽热”这样的热脹冷缩的

米芾是个到处拜访名人、高官的人,这是他生活中的一大活动项目而这让人不太喜欢的行为背后,却是因为书画艺术与仕宦嘚晋迁公元1081年,米芾离开长沙官职开始了造访活动。心高气傲的米元章在天竺净惠禅师处见到了苏轼题跋急不可耐的索纸疾书,不嘚不承认“匪敢并驾坡公”这是米芾一生中最为谦卑的一次,也许就这一次于是,翌年就到了黄州拜访遭贬谪的“农夫”苏轼去了。

这次造访不虚此行。苏轼画竹子从地一直画到顶端,米芾问苏轼为什么不逐节画,苏轼说“竹生时何尝逐节生”?苏轼酒菜招待了米芾醒酒后画了画。在米芾的记叙中还不忘挖苦一下别人,说是苏轼这张给他的画让别人借去了,却“借去不还”

米芾受用┅生的会面,不单在绘画上在书法上,才有后来的宝晋除受益于书画艺术外,还受到了苏轼的赞赏苏轼在《雪堂书评》中说米芾的書法:“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这钟王即三国钟繇,就是《三国演义》中说的《钟会分兵汉中道》的钟會的父亲而王献之的父亲,则是书圣王羲之了将米芾的书法说成是可以与钟王相提并论,完全是鼓励学生的意思但是,“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几乎就是对米芾书法艺术的永久性定评了

苏轼、黄庭坚、米芾,都曾拜访过变法失败、罢相失落、闲居钟山的王安石那个时候,王安石寡欢良多接见了很多文艺家,其中就有苏、黄、米三人王安石是个不修边幅的人,据说老婆不催促他洗澡他是一輩子也不会进浴室的。他的生活很糟糕不知道什么好吃,不知道贪污不知道给自己争得利益。这在古往今来的高官中是很难找到的┅个人。林雨堂先生痛恨、怒斥王安石到了失控的程度,在他那部才华横溢、妙趣横生的名作《苏东坡传》中游离主要情节之外,不惜用三章的篇幅来揶揄、挖苦王安石,指斥他祸国殃民隐约中说变法导致北宋灭亡。即使是持这样的态度对王安石的个人人品,也鈈得不十分不情愿地赞扬几句

诗人王安石见了米芾的诗作,大加褒赏还摘句写在扇子上。米芾投桃报李说王安石虽然不以书法名世,却是学过杨凝式的五年后王安石去世,米芾还曾经到墓地拜祭感怀知遇之恩。

一般说来在米芾的人生中,被称为“米颠”对这┅定评,我也不持否定的态度米芾的生活,都知道他是有洁癖的人如果生活在现在,就是和你握了手马上就会到洗手间的。可是這所谓的洁癖,有时候也要折扣很久以后,米芾得势成了皇帝身边的书画学博士。有一次皇帝让他当场写字受到了皇帝的夸奖。米顛的颠性大发跟皇帝撒起娇来。他说他用过的砚台已经不干净了,“此砚经臣芾濡染不堪复以进御”,胁迫皇帝赐给他米芾抱着硯台谢恩,弄得到处是墨渍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为了显示他的与众不同他还着奇装异服。这年他已经虚岁37岁。矫俗炫世的生活态喥已经了然。如果米颠的阿谀、无形再加上王安石的邋遢,这人就没法要了还好,他有那洁癖不是让人恶心到底的人。

大宋元丰仈年神宗驾崩,年仅10岁的宋哲宗即位太后垂帘听政。我没有考证据林雨堂先生说,宋代的皇帝们大都昏庸无能而几位听政的太后卻贤能无比。她不喜欢王安石和他的变法起用司马光、吕公著为宰相,政局的变化标志“元祐更化”的开始。按照惯例新皇帝登基,延续上届皇帝的年号终了总要改元的。公元1086年改元“元祐元年”,干支丙寅属虎。这虎年的九月苏轼从登州任上晋京,任礼部可以用“信宿三迁”来说苏轼了。这是苏轼一生仕宦的最高点二十多天的时间,连连升迁居职翰林学士、知制诰。他的弟弟苏辙、黃庭坚的岳父孙觉、舅父李常等也从全国各地聚首京师为官。

曾经因“乌台诗案”被罚过黄铜的黄庭坚在苏轼晋京的前一年九月已经茬京师。神交已久的苏、黄“元祐元年”第一次见面。米芾尚为闲散人员仍在搜寻晋代法书,并著《宝章待访录》企望继续搜寻。蘇、黄、米三人也因此时期有了共聚首的机会。那机会就是著名的“西园雅集”也开启了文人“雅集称颂”的先河,为后世历代文人、墨客集会所效仿米芾的《西园雅集记》记录这次盛会的情景,对苏轼、黄庭坚一派赞赏

宋代书法三大家聚首京师,这机会是难得的也是短暂的。他们三人在一起的时间约三年。苏轼在元祐四年任杭州太守,米芾在七年到汉代大儒、大书法家蔡邕的老家任县令雖然他们终生保持着联系,其中的两人也见过面比如,黄庭坚将自己的 “元晖”印章给了米芾成为书坛佳话,苏、米也有几次见面的記载但是,苏、黄、米三巨头再也没有机会以“三”相聚了机会就是那样的宝贵,让我们往往感叹感叹人生的不确定性。

我们后人讓宋代书法三巨头再聚首那就是他们的书法题跋、诗歌、散论了。这些书学论著是一次让后世书学者关注的盛会,是永远的经典我們从他们的论著中看到,他们是如何的翻山越岭找到了山的那一面而登顶。我们看到了他们在那条荆棘丛生的路上,是怎样的披荆斩棘他们的身后,有行者深深的脚印还有丢弃的贝壳。

毫无疑问苏轼是文坛的领袖,不独书坛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可是他茬非常尊奉师长的同时,也不肯在艺术上永远猫在苏轼的羽翼之下终究是书法、诗歌上可以苏黄并称。米芾是个奇怪的人他比苏轼小14歲。心高气傲的米颠从来就不肯拜师。

米颠癫狂的性格在他的《海岳名言》中表现得文如其人。他在登唐代那座山峰的时候发现从屾的“这一面”登顶,的确是登不上去于是,他说这山根本不值得登他除了对颜真卿给点面子之外,对唐代书法一律的指斥他说颜嫃卿《争座位帖》“颜杰思也”,再也不肯赞扬颜体楷书对其它书家的法书,常用语是“印版排算丑怪恶札,只可悬之酒肆”癫狂嘚米颠,不独对唐代书法如此的不恭敬对本朝的大家也颇多揶揄。皇帝问米芾本朝以书名世的书家怎么样《海岳名言》记载了他的召對词:“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韵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把宋代所有的名家都揶揄了一遍,皇帝就问你呢?他说:“臣书刷字”

只有米颠敢用这样的词句来评价经典书家,只有癫狂的性格才会有这样的语言。他的书法艺术实践证明他的确找到了山的那一面。于是他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宝晋斋》,搜集晋代法书成了他的唯一的正业。他说草书不入晋人格徒荿下品。据我个人观察、考量米芾书法细看和猛然间纵览,效果是不一样的细看他的法书,肉满气血足也不乏神韵,如十八女之变虽然米书缺少骨骼、筋脉,丰肌圆润有肉感。然则以米芾行书来照映在书法史上,无论空间广泛扩展还是时间延伸,都是难以估量的王铎受其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可以算作米芾第二其他不如王铎的传人,不计其数

苏轼的书学论著比较多,收在历代版本中的苏軾《论书》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诗歌、题跋函札往返,到处都是提取其要义,则是对“尽善尽美”的反叛他在攀登唐代的峰巅鈈可登顶之后,为后世书学杀开了一条血路在先贤们的书学论著中,长篇大论不多但是,大论多就是米芾说的“比况奇巧”,还有佷多都是具体的笔法只能从技术的层面入手。到了苏轼才有“书必有神、气、骨、肉、血”的认识。尤其他在诗中说“守骏莫如跛”那是对包括书圣王羲之在内的“尽善尽美”的挑战。“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吔;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以君子小人相对,用“态、气、心”三个方面来说看人的要点,其实就是看法书的要点

由于唐太宗的倡导,书坛的最高境界为王羲之的尽善尽美的书风所风靡越雷池一步则被视为异途。传为王羲之著《笔势论十二章·节制章第十》里有这样两句话:“不宜伤长,长则似死蛇挂树;不宜伤短,短则似踏死蛤蟆。”苏轼就说黄庭坚的字就是“死蛇挂树”,黄庭坚反唇相讥,说苏轼的字是“石压蛤蟆”。他们之间的玩笑话,其实是半玩笑,黄庭坚的草书的确有“死蛇挂树”的观感;苏轼扁而偏斜的结体,讥评“石压蛤蟆”也很形象。然则,如果没有走通“史无前例”的路子,放在宋四大家之首而后世没有争议,是不可能的。

一呴“《兰亭》虽真行之宗然不必一笔一画为准”,道出了黄庭坚与苏轼眼光上的同步书学史将苏黄并称,与苏轼紧密相连不能分割仳他年岁小的米芾,比他大得多的蔡襄想插在苏黄之间,几乎等于做梦米芾将唐代经典法书和书家一律指斥,对晋代法书却顶礼膜拜苏轼不那样,黄庭坚也不那样他们都老实承认,都曾经从唐楷起步甚至苏轼还给黄庭坚当面临摹过颜真卿的法书。“凡书要拙多于巧”是黄庭坚书法从理论到实践的基本形态,与苏轼的“守骏莫如跛”一脉相承脱俗是他耿耿于怀的,“士大夫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收在历代版本中的黄庭坚《论书》,从篇幅上和苏轼相去无几。也和苏轼一样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还有更多囿价值的书法论述在题跋、诗歌之中在攀登唐代峰巅不可登顶之后,他大刀阔斧:“幼安弟喜作草求法于老夫。老夫之书本无法也……不计较工拙与人之品藻讥弹。譬如木人舞中节拍,人叹其工舞罢,则又萧然矣!”黄庭坚书法对后世的影响的广泛程度从技术層面上非但大不过米芾,更大不过苏轼但是,他的书法艺术以长枪大戟为特征却是前无古人的,思路的开阔劈开荆棘所拓展的那条蕗,虽然在艺术上比较窄——尽管宋朝皇帝一度曾经临摹其帖却没有人能走通,所以也没有第二个黄庭坚然则,他在论述与实践提供廣泛的可能性上却是米芾望尘莫及,甚至苏轼也得退避他的门生我从黄庭坚存世法书《范滂传》中发现,他对简牍书法的发掘性光大是躲避唐楷“中虚”和避免“蜂腰”、断然不得出现棒骨的高妙所在。

公元1101年干支辛巳,属蛇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这辛巳年的正朤苏轼接到了可以自由居住的消息。在林雨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中描述得十分详细。虽然“我从海外归喜及崆峒春”,但是他嘚身体却出了毛病。他还开玩笑说他去了阎王爷那里,在黄泉路上遇到了坏蛋章享决心还阳。病重期间米芾多次来看望他,还给他送了药材两人于六月一日告别,相约在常州再见面“岭南万里不能死,而归宿田野遂有不起之忧”,果然在七月二十八日,平静哋去世了一个伟大的天才,用尽了浩然之气他自己曾经说浩然之气不随死而亡,这年距离靖康之耻的公元1126年北宋亡国还有25年。

黄庭堅因为“幸灾谤国”再次遭到贬谪贬所在宜州。1105年追随苏东坡而去。一代大家离开了人世间使得帝国过早地失去了一位杰出的艺术镓。然而当时的当权者,并没有拿人才当回事苏轼、欧阳修等一大批铁骨忠臣,有好下场的不多何况黄庭坚这样的小官。黄庭坚逝卋21年后北宋亡国。这个拿人才当粪土拿粪土当人才的时代,不将国家弄得乱七八糟最终导致灭亡才是怪事呢!

苏轼走了黄庭坚也走叻,米芾呢!

米芾因为其颠终于食了恶果,去职外放到淮阳出知淮阳军使,离开了朝廷与遭贬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多少让人感到意外本来,他与蔡京布衣相识相善也因为蔡京,得以与徽宗亲近成为皇帝身边的人。蔡京提拔米芾为礼部员外郎他没有反对而接受這一职务,这无疑是米元章的不幸也因此惹了众怒,朝臣终于再不能忍受这种不靠谱的干部提拔纷纷上书,极言利害提拔这样无形嘚人当那么大官是多么的不靠谱,“无以训示四方”

这一变故是晚年得志的米芾所始料不及的,沉重的打击很快让他病倒了公元1108年的開春,他想辞职没有得到批准,三月就去世了像他惊世骇俗的传奇人生一样,他的去世照样矫然不凡他订做了一口楠木棺材,起居飲食签署公文,都在棺材里去世前一周开始,饮食也与僧众一样不沾荤腥。临死前更衣沐浴,双手合十坦然去了香国。比黄庭堅多活了三年距离苏轼去世也只七年。

前文说过米芾是个处心积虑的人,为人惹人注意好穿奇装异服。行为怪异其洁癖并非是装絀来的。在搜寻晋代法书上用处心积虑就更加贴切。他用他高超的技艺弄了不少晋代真迹。有记载说看到一幅二王等名家法书,借詓临摹然后拿着原作和他的临作,让人家挑主人往往将他的临作当作原件挑走。他用这样的手段得到了不少晋代真迹,苏轼曾经作詩揶揄他乾隆皇帝误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定为真迹,和王珣的真迹《伯远帖》一起命名为三希并刊刻《彡希堂法帖》。据历代专家考订其中王羲之父子的法帖,就是米芾临摹品

我在写作此文前,我的书法家朋友忿忿不平叮咛我一定要批批米芾——在临死前,将他搜集到的晋代法书全部烧了可能还烧了包括唐代或者晋以前的法书,朋友说米芾“是书法界的罪人”王羲之父子存世法书已经没有一件真迹,全部是临摹品令人惋叹。不过若是让米芾负全部责任,有失公允唐太宗李世民喜欢王羲之书法,曾经得到数千纸真迹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时代,更有增加可是,“安史之乱”爆发唐宫廷起火,这法书比起人命来还是轻了些,可能烧了一部分宋徽宗赵佶也酷爱书画,也搜集到了相当多的法帖真迹仅仅《淳化阁帖》就数量惊人。北宋亡国金人掠走了金银財宝和皇帝父子,对书画付之一炬我想,这两次浩劫比起米芾个人藏品,多得会让人难以想象王羲之父子真迹不存,与这些大规模焚烧有直接的关系

书家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书家的性格、法书的艺术个性特征以及形成的原因,对我们有着不可估量的启示有待發掘。我们面对古代经典法书是继承还是创新的讨论几乎没有意义。欧阳修早就先知先觉说古代经典书法,大都是“纸条”并非为書法而书法,实在是天才的抒发欧阳公导夫先论开掘,影响了宋代书法的美学取向苏、黄、米三家成功地从山的那一面登顶,超越尚法、尽善尽美的藩篱以尚意相标榜并予以实践,令人感慨系之他们面对峰巅的勇气与力量,是我们今人仍然不具备的

中国书法经典:十二、峡谷沟壑有涛声——张瑞图、傅山、郑燮的人生与书法

历史的铁证:古人对书法比我们更有感情。

这感情多半是对书法的敬畏對书法的认同。写不好字是文人的耻辱而不是光荣。然则还有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文化环境的濡染与不可或缺这是古代中国人的一種普遍的风尚,帝王尊敬它百姓也敬重它——“如对至尊”。每当拿起毛笔坐在几案前的时候,一种庄严一种仪式,一种宗教般的凊感便油然而生不管是在起草皇帝的诏书,还是赶考应对还是百姓间的契约文书,乃至学生抄录诗文那庄严的程度,不比升国旗差箌哪里当我们说到无冕之王的王羲之,说到一代宗师颜真卿……免不了有一种不用言表的爱戴与崇敬正如欧阳文忠公所言:而想前人の高致也!

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才可以说书法才可以论书法的百态。

盘点书法经典不外乎书家的传奇人生,所处的历史时代对个人嘚影响以及成为经典的原由,乃至艺术的自身规律旁及所有人、所有艺术更为宽泛的价值趋向,不独书法和书法家欧阳修说:“逸筆余兴,淋漓挥洒或妍或丑,百态横生披卷发函,烂然在目使人骤见惊绝。徐而视之其意态愈无穷尽,故使后世得之以为奇玩洏想其为人也。”

也许我们这篇小文所要说的张瑞图、傅山、郑燮,为人也好为书也罢,人不一定可以成为典范书也不一定可以称の为经典。然而若是把他们的人生和书法艺术笼统说,并且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考量或可成为经典的个案。

一、长恨无歌——张瑞图(公元年)

张瑞图的代表性作品《赤壁赋》和《木兰歌》可以用一气呵成来定评。可是这又不足以说明什么,凡是有点功夫的书家莋到一气呵成都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虽然如此我们还得这样说,因为这所谓的一气呵成与一般的情况大有不同假如对书法没有太哆的概念,对书法没有太多的认识看张瑞图的书法,也会有个直观的感受——笔画太熟谙了其纯熟的程度,是历代书家所仅见的

对張瑞图这个人,我们几乎不愿意了解太多因为了解太多除了没有意义之外,就是让人恶心这是个给天下文人丢脸的文人,是个让人难鉯夸赞的人我们常常有感于文人的无形,没有规矩不修边幅,或者如米芾的着奇装异服或者如李白的当众出丑,或者如张旭者的以頭濡墨、奔走呼号而书这些文人无形,可以在后代人中转换成美谈张瑞图做为文人的无形,是无法转换成美谈的时止今日,我们还想躲开他以防止呕吐。

追逐权要向来为人所不齿

说到张瑞图,马上就让人想起河北肃(读许)宁文盲魏忠贤说到魏忠贤,要关涉到萬历、天启、崇祯三朝万历与天启间还有短命的泰昌皇帝朱常洛。无赖魏忠贤赌博无技血本精光,还欠了大批赌资魏忠贤是个无耻の徒,万历年间“自宫”变姓名李进忠被选入宫,后复原姓天启以降,魏忠贤得逞成为秉笔太监,朝野畏惧而其最为震惊朝野的,莫过于诛杀东林党人最为臭名昭著的,便是天启六年编修《三朝要典》“极意诋诸党人”,为太监树碑立传作恶终会有自食恶果嘚那一天,百姓讲终有报崇祯皇帝上任之初,显然要励精图治命焚烧《三朝要典》,将魏忠贤发配到凤阳实际上是软禁,随时准备逮捕魏忠贤作恶多端,自知难逃惩治自杀身亡。

张瑞图在万历三十五年廷试第三名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天启六年晋升礼部尚书,參与枢要而后来的武英殿大学士等一系列要职,《明史·魏忠贤传》里没有记载与魏太监是否有关系,然而,魏忠贤的生祠碑文,就出自这位尚书、大学士之手。这是让所有文人所恶心的也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恶果总要吃下去魏忠贤逆案使得已经致仕的张瑞图入獄三年,出狱之后回到家乡福建泉州。

人品不足论道的张瑞图让我将他写进《中国书法经典》系列文章中有点不情愿。仅仅就明代书镓而言鼎鼎大名者多得是。比如宋克沈度、沈粲兄弟,祝允明、文徵明黄姬水、唐寅,大家董其昌等等为什么选择张瑞图呢?是嘚我也踌躇再三,陷入复杂的矛盾之中书如其人这样简陋的理论当然是我们所不取的,这样的论述有时候会大有偏颇。我仔细打量張瑞图的书法就是前文提到的那两幅作品。发现什么了呢很显然,这不是我们司空见惯的法书在经典书法中,线条的取向大都以縱势向相。而张瑞图的草书则是取横势。横画排列密不透风即使本来该竖的笔画,也尽量往横势上靠拢只有在简牍、帛书中,有时候才有这样的笔画排列这就造成了紧张的气氛,一种不能草率脱离的作品尖刻的笔锋与锐利的方折,打破了传统圆转阵势成了书法史绕不过去一块坚硬的石头。

在整个中国书法史上这种法书几乎是没有过的。初看上去书写的内容难以辨认,很难认识到底写的是什麼字如果仔细看一阵子,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张瑞图所有的草书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纯粹的草书这所谓的纯粹,就是完全按照草书特有的规范去写没有任何一个字是用行草来代替。他的规范是严格的笔笔皆合规矩。但是从整体上看,又那么陌生而疏空荇距,紧紧压缩字距形成了鲜明的节律。

做人的极其不成功导致了张瑞图晚年的落寞、孤寂与悔恨。出狱后的张瑞图对禅宗虔诚起来他学禅定,以求安心之道可以想见,一个太子太保一个大学士,一个高官厚禄者何以拜倒在一个太监脚下,何以拜倒在一个文盲腳下而这一拜,愧对了多少文人愧对了多少当朝同僚,又愧对了多少师长与父老入狱的惊恐,出监狱后的羞赧生活落差之大,怎麼能不让他处于心海的波涛之中呢!他恨他羞,他愧想嚎叫,却没有了嗓门;他想哭诉却没有了眼泪;他想抽自己耳光,却没有了仂气打也打不疼。自杀没有勇气,活下去没有了意义。

他将他所有的生命意义托付给了书法

张瑞图的草书是“独一份”,他的书法天分很高绕过了王羲之、柳公权、赵孟頫这一宗,也绕过了王献之、颜真卿、苏轼这一宗后世学张瑞图的,没有一个成就大的可見,他的书法不可学然而,他之所以成为一家而在书史上占一席之地就是他的独创性。这独创性给我们的启示还是有积极意义的。其实书法大家们,哪个没有自己的独到的一面呢

张瑞图的人生大起大落,他的入狱寓偶然于必然之中当初的附逆为其做人狡诈多变,没有想到魏太监会倒塌得那么迅速与彻底预置永远得势的情节难以可靠。入狱之不情愿甚或惊恐,是始料所不及其书法,紧紧依著、贴附于其人生遭际之上企及解脱苦闷、搭救不可挽救的余生,即使独特依然逃脱不了“欲换凡古无金丹”古训。书法当然可以表現喜怒哀乐在经典书家中也属常见,甚或传为美谈但书法不是发泄的工具,也不是余生的作料或者靠山张瑞图书法缺乏人生的蕴藉,一味的砍伐宣纸缺乏温柔敦厚或者更为宽泛的内涵,其为独一份的名家而非大家终究是历史的公正。

二、气生道成——傅山(公元姩)

很久以前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段的新闻联播播出了一条新闻,说是在山西发现了一块巨匾上有四个大字,谁也不认识引起了全國观众的注意。后续新闻说很多学者有了答案,认出了那四个字也考证出写字的人了。写字的那人是明末清初的傅山而巨匾上的字昰用古文字书写的“气生道成”。

我很好奇傅山自己怎么解释这四个字呢?带着这样的好奇心我开始查找典籍,可惜资料太少。《清史稿·傅山传》也只是记述他生平大略。后来我在《书法》杂志上看到了一篇文章主要是论述傅山书法理论的,让人很是诧异不知道怹为什么会这样论述书法。这样寻找下去就找到了很多的传说式的资料和地方志记,都与书法关系不大更没有解释关于“气生道成”嘚任何蛛丝马迹。

医生傅山解救了不少病人让后人惊奇的是,他的主要医学成就在妇科还有专门的著作《傅氏女科》。没有确切记载傅山研究妇科病与妻子的早卒有什么关系,我倒愿意找到他研究妇科是因为妻子早卒所致的根据

学者、诗人傅山涉猎广泛,批注过包括二十一史在内的经史子集《荀子评注》、《淮南子评注》、《管子评注》等等。可惜留传下来比较全而可信的似乎就是《霜红龛集》了。

我特别羡慕古人的精力旺盛一生做那么多学问。我们今人查找资料容易而古人多有不便。我也特别羡慕古人的旁通一个人可鉯在很多领域展示才华。

傅山先生是出色的医生是有时候也诘屈聱牙的诗人,是史学家思想家,画家都有人知道。可是他并不以此名世,他在历史上最为响亮的却是书法家。

漫迹山林的傅山是山西阳曲人家庭状况很糟糕。妻子早丧儿子有病生活不能自理,得靠父亲的帮助才能勉强维持生命母亲也得他照顾,他的生活来源就是看病和卖药我想,就今天谁遭遇这样的家庭景况做学问很难了。如果情况发展下去或者说他的生意好些,可以维持比较殷实的日子

傅山以一介布衣名播朝野,始于袁继咸一案袁继咸曾在朝为兵蔀侍郎,与张瑞图正好相反不把太监魏忠贤放在眼里,以至于被贬为山西提学多年之后,魏忠贤余党山西巡按御史张孙振捏造罪名誣告袁继咸,陷其京师狱中史籍记载,“山约同学曹良直等诣通政使三上书讼之,巡抚吴甡亦直袁遂得雪”,袁继咸官复武昌道後来师生见了面,感慨系之史籍这样记载:继咸自九江执归燕邸,以难中诗遗山且曰:“不敢愧友生也!”山省书,恸哭曰:“呜呼!吾亦安敢负公哉!”

想那一群书生,不仅仅是为了老师更多的似乎还是道义。他们从四面八方聚首京师都是靠徒步行走的。或者囿人能够搭载一辆牛车或者借水路搭乘一叶小舟,但那几乎是步行为的就是搭救师长。

施恩图报并不算恶劣的品质但施恩不图报肯萣是品质优良。这等情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得多。不然的话就没有那么多行贿受贿的了。据说袁继咸曾经约傅山到鄂,可能要給傅山一官半职的傅山并没有借师长袁继贤的权力向上爬,而是继续他的行医问药

何以让傅山名震朝野呢?

若仅仅是搭救袁继贤给傅山带来好名声是可能的。若是轰动朝野必定得有惊天动地的举动。明亡傅山闻讯写下了“哭国书难著,依亲命苟逃”的悲痛诗句史籍记载:“甲申后,山改黄冠装衣朱衣,居土穴以养母。”这甲申有名人文章曰《甲申三百年祭》,看来很是不一般的甲申不錯,这甲申就是公元1644年可以称之为名崇祯十七年,准确地称顺治元年也和情合理也就是说,在明王朝倒塌之后傅山的主要活动是反清复明。

我在山西也见过窑洞居土穴并非是多么让人惊奇的举动。但是着朱衣则是有隐含意义的。“朱衣者朱姓之衣,暗含对亡明嘚怀念;石道者如石之坚,意示决不向清朝屈服”朱衣道人,是傅山“号”之一这“号”的寓意和实际行动,让他付出的代价是监獄

反清复明是明朝遗老的意志,这意志大部分来自“异族”的统治让这些知识分子受不了。傅山在这一时期与山西总兵官宋谦联系,密谋策划积蓄力量,初定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十五日从河南武安五汲镇起义宋谦被清军捕获后,供出了傅山于是傅山被捕,關押太原府监狱史书记载说:“顺治十一年,以河南狱牵连被逮抗词不屈,绝粒九日几死。门人中有以奇计救之得免。然山深自吒恨谓不若速死为安。”

站着求死与跪着求饶肯定不是一回事。站着是当汉子跪着是要当犬的。

世界上的事情往往让人琢磨不透求死的往往死不了,求饶的往往活不了

傅山之求死,或者说他出狱以后就没有怕过死,使得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以至于轰动朝野。凡昰有志于反清的大人物几乎都与他联系过,并与傅山结为“岁寒之盟”

大清国到了衰败的年月,诛杀了很多如谭嗣同这样义士这很愚蠢。清初康熙为泯除亡明遗老们的反清意识,令三品以上官员推荐“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人”“朕将亲试录用”。

给事中李宗孔、刘沛先推荐傅山应试傅山称病推辞,阳曲知县戴梦熊奉命促驾强行将傅山抬往北京。至北京后傅山继续称病,卧床不起诏令“傅山文学素著,念其年迈特授内阁中书,着地方官存问”

史书记载这段故事非常生动:康熙十七年,诏举鸿博给事中李宗孔荐,固辭有司强迫,至令役夫舁其床以行至京师二十里,誓死不入大学士冯溥首过之,公卿毕至山卧床不具迎送礼。魏象枢以老病上闻诏免试,加内阁中书以宠之冯溥强其入谢,使人舁以入望见大清门,泪涔涔下仆於地。魏象枢进曰:“止止,是即谢矣!””

傅山的倔强了然不惑;康熙大帝的心胸,也算是宽广;魏象枢精于官场借傅山仆地自罪拜天之时,马上就说就这样就这样,已经谢恩了

傅山用他的生命之交响完成了“气生道成”的注脚,让朝野不仅仅是轰动而是敬仰了,这也包括皇帝康熙在内傅山主张诗文应該“生于气节”,何况为人“气”可以解释为“气节”,道就不用多说了“气生道成”的气,还不仅仅是气节

气节是傅山一生不可動摇的信念,成了傅山坚守的最后的、也是最前沿的防线所有的谋生手段,或者是其学问的成败或者是其为艺为文,都离不开“气节”其书法为人所重,也就不奇怪了然则,这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在元、明、清三朝代,若论书法成就元代赵孟頫可谓一代巨匠,奣代董其昌温柔敦厚亦为一代大家可是,傅山说:“予极不喜赵子昂薄其人遂恶其书。”瞧不起以宋宗室的身份入元做高官的赵孟頫董其昌为清朝几代皇帝所珍重,所倡导傅山也抨击之:“好好笔法近来被一家写坏……尚焕焕姝姝自以为集大成,有眼者一见便窥見室家之好。”“贫道二十岁左右于先世所传晋唐楷书法,无所不临而不能略肖,偶得赵子昂、董香光墨迹爱其圆转流丽,遂临之不数过而遂欲乱真。此无他即如人学正人君子,只觉觚棱难近降而与匪人游,神情不觉其日亲日密而无尔我者然也。行大薄其为囚痛恶其书,浅俗如徐偃王之无骨始复宗先人四、五世所学之鲁公,而苦为之然腕难矣,不能劲瘦挺拗如先人矣比之匪人,不亦傷乎不知董太史何见,而遂称孟頫为五百年中所无贫道乃今大解,乃今大不解……然又须知赵却是用心于王右军者只缘学问不正,遂流软美一途……

与苏轼“吾闻古书法守骏莫如跛”的理念一脉相承,傅山提出了极其相近的理论:“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輕滑宁真率毋安排,足以回临池既倒之狂澜矣”有人说清初的傅山与郑燮以丑为美,殊不知这是对传统美学成法的挑战。不仅仅是悝论和苏轼一样,他们用书法实践证明了他们的远见卓识

傅山为人为书,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人还是需要有点气节的——尽管我们鈈必以“书如其人”为惟一标准来讨论一切问题但毫无疑问,书法作者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作品的地位。于右任云“道德千古事攵章六经来”,道德文章是文人标榜而坚守的准则一个让人鄙视的人,恐怕书法也不为人所重傅山给我们的启示非止为人为书,他在哆方面取得的成就非同一般。如果我们不把傅山当成书法家他可以是个学者;不把他当学者,他可以是个诗人或者文学家;不把他当攵学家他可以是个医生。所以他才有惟我独尊的理论底气,才有不可动摇的理念才取得那样的成就。尽管有人说傅山书法笔法单调我们仍然说,他的“单调”来自于他文化的厚重想今天搞文学的,做诗人的可能做不了小说家,小说家又很难做学问家散文便散攵,诗歌便诗歌小说便小说,分工精细到了井水不犯河水的程度这也是出不了大家的重要原因,书法界亦然虽然他的书法未必是“鉮品”,他的为人却达“神品”,他的做人与书法放在一起便是不差神品了。

三、难得糊涂——郑燮(公元年)

傅山逝世九年后郑燮出生在江苏兴化,为扬州八怪的重要书画家被后世称之为“诗书画”三绝,字克柔他出生后不久,全家移居兴化东门古板桥百花洲、范公祠和书院等古迹,使得古板桥有了名声而这兴化的古板桥,因为有了郑板桥而为世人所熟悉知名度越来越高。真可谓风助火勢火长风威,便使兴化这小地方有了威风

文化人多出自南方,南方也特别拿文化人当回事弄不弄就要立祠堂,或者纪念馆给我们嘚印象是,北方文化大家少得可怜南方人聪明,文化上不因循守旧出怪着也在所难免,这只是印象书法大家中,江浙就占了大部讓我们北方人好不悲哀。这当然有历史的原因晋代分东西两晋,东晋南迁士族也跟着移民。南北两宋当汴京开封沦陷,临安、绍兴嘚转移建都士族又移民。

我在这样的心绪之下琢磨着,郑板桥是不是北方移民到扬州的呢其实,他的祖上世居江南不过,他当官則是在北方的山东

以郑板桥的个性,他不是当官的材料从本质上说,他是个文人、艺术家不是官场中人。如果一个人除了当官之外就不会干别的,那当然就是职业官僚了除了当官你还会干别的,而且这别的水准还很专业这官当起来不免要放肆,总想着辞官什么嘚或者隐居。既然郑板桥不是当官的材料为什么要苦求呢!

中国书法史上,响彻云霄的大家又有几个久困山林的布衣如傅山、林逋、邓石如者?要么右军将军要么鲁郡开国公、太师;要么太守、翰林学士知制诰(皇帝的秘书)、太子太保,翰林学士承旨;要么尚书咗右丞尚书令,太子率更令等等官如郑板桥“七品令耳”,算是最小的芝麻了

“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的古训我设想,人生的态喥决定着艺术的走向这是我对艺术家人生追究的原因所在,而历史的环境却影响着艺术家的人生追求和态度郑板桥家庭有着文化传统,所谓“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一类人家。郑板桥不能不爱读书却没有天赋,据说他并不太聪明他的学习成绩不差,完全是苦讀的结果他要融入同学中,却不能与同学融洽这一半来自他的性格的桀骜不驯,另一半来自同伴的冷眼一个穷人家的孩子,一个从尛就没有母亲的孩子要融入到锦衣玉食的富家子弟之中,的确是艰难的事情郑板桥取得秀才的名分之后,开始承担家庭的重担当了敎书先生。大约三十之后他来到了扬州,靠卖字画为生字画这东西固然高雅,然而与傅山比起来,在生活上要艰难得多书画不是囚人都需要的,尤其生活艰难困苦的时候不需要它只是在生活优越的大家庭,才以它装点医生是谁也离不开的,不管你穷困还是富有不管你是高官还是百姓,面对死亡总是恐惧大于坦然。“十载扬州作画师长将赭墨代胭脂。”是郑板桥扬州十年卖艺生活的写照

潒徐渭一样,一个不合时宜的人偏要考取功名。这当然有生活的需要也有社会的需要。凡是要改变命运就得参加“高考”,才有出蕗公元1736年,岁在丙辰经过数年苦读,参加了会试名列二甲进士第88名,已经四十多岁他比徐渭幸运,比范进幸运徐渭参加八次高栲,总是在孙山之后范进中举,已经老太龙钟尽管44岁已经不年轻,却还不算糊涂依然耳聪目明。

高考及第之后理论上说国家要分配工作,这分配工作的事情由吏部主事要么有关系,要么就得拿银两而郑板桥什么都没有,只得在家耗着他也曾经拜访过高官与主倳,但是这所谓的“干谒”,是没有人理会的还落下了“狂生”之名。

口头不爱乌纱是清高文人说的话,不可当真然而,这还不能看作是郑板桥的阴阳之道古代知识分子,或者说古代的男人们背负的东西太多。一家甚或是一个家族的生活都要靠男人。这只是苼活问题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儒家思想的巨大影响没有功名的男人,是不能支撑一个家族的郑板桥也摆脱不了时代的局限。

尽管有嘚朝代规定官员70岁为退休年龄但是,没有几个真的能工作到70岁一般说来,官场鬼门关太多即使没有英年早逝,也逃不过被贬谪的命運终然不被贬谪,也可能被迫退隐年龄大约都在50岁左右。公元1742年郑板桥在很多人该退隐的年龄,受到礼遇国家给他分配了工作,距离他高考中榜已经六年

郑板桥在50岁上任的这范县,是鲁西的一个小县齐鲁虽为孔孟文化的发祥地,然则却一直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到关东谋生称为闯,已经成为一股潮流范县人口10万左右,而拱卫县城的就“四五十家”县政府就八九个工作人员,还不如今日之┅个科级单位的人员多想在京为官,纵然不是辅佐君王也可与高官大僚为伍,是郑板桥参加高考的期望而这弹丸小县,离他预期太遙远了一方“七品官耳”的印章,表明了思绪几分安稳,几分落寞几分无奈。

在这样的地方再有大本事,也难以展现范县县令鄭燮,不甘心一点作为也没有于是,他下令将破败的县衙围墙打了上百个洞颇有今日官府开墙透绿的风范。这打洞的目的据板桥先苼自己说,是为了“除前官恶习俗气”也可能他的前任县令鱼肉乡里,贪污纳贿这个举动给郑燮带来了好的声誉,以至于流传到现在洏传为美谈除此之外,并没有特别的记载还在空闲之余,编订了自己的诗集他性格的棱角,在这萧条之地并没有消磨光滑。后来怹有一首诗说:“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可以看作是他为人为官的写照。

郑燮的诗集中人們注重的是他同情民间疾苦的诗词。这部分内容很多“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作为一县的县令,时刻不忘民间疾苦已經是相当好的官僚了。而他调任潍县的县令并没有改变他的为政之道。潍县原本繁华大邑然则,是年灾荒连年有“人相食”的记载。范县的悠闲已经远去他得全力救济灾民。年景略缓而逃往关外的饥民也络绎返乡。这些事迹在他的诗集里都可以找到证据。

曾经當过乾隆东巡书画史的郑燮大约在潍县工作了七八年,终于走到了为官的尽头潍县再次发生旱灾,申请赈济灾民的批复尚未到达他巳经开始放粮。上司自然不愿意担当不救济百姓的恶人找个别的借口——有人告他“脏私”,迫使他以病辞职《清史稿》记载他的事跡非常简略:辞官鬻画,作兰竹以草书中竖长撇法为兰叶,书杂分隶法自号“六分半书”。诗词皆别调而有挚语。慷慨啸傲慕明徐渭之为人。

“有惠政”的郑板桥终于还是不被官场所容,回到扬州他临行时骑毛驴告别潍县乡民,诗云:“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蕭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杆。” 去潍之时百姓遮道相送,竟有画其像以祀者还为郑板桥建立了生祠,这是一县小官所难以得到的殊荣在历史上并不多见。

郑燮为人的纯真往往用另一种形式来表达。他在信函中说:“燮爱酒好漫骂人,不知何故历久而不能改。”

郑板桥最为人熟悉的莫过于《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一类惊世骇俗的语言与书法。他在《难得糊涂》的富款中說:“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这幅作品现在藏在潍坊工艺美术研究所,是为在潍县所作如果没有对人生的大彻大悟,如果没有人生的起伏跌宕如果没有宦海沉浮,如果没有经历那么多的不平与闹心昰不会写出这样的作品的。

大清帝国的康乾盛世固然被历史学家所称道,然而文字狱的黑暗也是事实,由此而发配宁古塔、充军的人數大得惊人士族群体讨论现实,要有思想要研究当时文化得失,等于送死表现在书画上,特别是书法上向故纸堆里讨生活,就成叻一股潮流因此,清代的金石之学特别发达

郑板桥的难以融入官场,由其强烈的个性所致他为人为艺,崇拜徐渭一方“徐青藤门丅走狗郑燮”表明了心迹。可是康乾盛世终究不是末世的衰败景象,他在泰山顶上卧居四十天等着乾隆皇帝对此并不反感,还有点沾沾自喜这就造成了他书法的价值趋向:一股啸傲江湖之气,一个以“味儿”取胜的艺术家在个性与社会整体的矛盾与悖论中体现出来。他不可能出现徐渭的状态也不可能有“大江东去”的气概,更不可能有傅山那坚决不合作惟我独尊霸气

从技术与艺术的层面说,尽管自称“六分半书”他书法中黄庭坚、和欧阳询的痕迹还是能够辨别出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的艺术追求,才造成叻他书法的扭曲与变态因此,康有为说他“失于怪欲变而不知变者”。后世学郑板桥只看到他书法的形貌,学起来总会有几分娇柔几分造作,几分不知所云书法界有一个郑板桥,我们从中得到启示:他不安于跟在别人的屁股后头喝西北风以其谐趣与怪诞,完成叻自家的书法状态我们欣赏他的创造性,但是书法界并不需要更多的郑板桥、乃至郑板桥式的书法。

中国书法经典:十三、高端的法書——李世民、赵佶、毛泽东书法一说

(在《中国书法经典》一书中没有此篇。所以朋友只能在这里看到。)

书法是面镜子可以返照人的性格;也是不可忽视的史籍,从一个侧面了解历史然而,我们更为关注的不是这样的问题比如了解人的性格。虽然我们对书法镓的性格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可是,那不是终极考量而是通过发掘书家的个性,考察如何作用于书法我们也了解历史,对书家所处的曆史时代有所交代可是,我们的终究目的仍然不是历史本身而是特定时代给予书家和法书带来的影响。这样的想法一经确立我就把目光的焦点集中到了历代国家元首上,他们是直接影响社会历史的人物

《宣和书谱》有《历代诸帝》这样的目录,著录宋以前十二个皇渧书法家记录潦草,人数也少大多又是唐朝皇帝。国家元首成为书法家这当然很难,因为他们没有过多的时间花费在这上面对于書法的态度,也不那么特别恭敬比如李世民就说:“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弃日”临习书法比虚度时光强那么一点而巳。如果江山坐稳当了在这上面下点工夫,也未尝不可即“四方无虞,乃留心翰墨粉饰治具。”

国家元首普遍热爱书法似乎唐代開了先河。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玄宗李隆基、女皇武则天都有书迹传世。宋朝历代皇帝也留心翰墨成绩也颇为不凡。然而书法為艺术之一种,不是人人都可以拿它当职业的于国家元首来说,国家安危存亡毕竟是头等大事情“国家存亡,匹夫有责”更何况国镓元首乎。

放着好好的道路不走——国家元首不好好当竟至于决意要当书画家的也不是没有,宋徽宗赵佶就是个典型的、有特别成就的書画家从来也没有痴迷于书法,从来也没有说过关于书法的理论好象一不留神,就成了大书法家那就是毛泽东了。我选了三件法书——行书《晋祠铭》、楷书《千字文》、草书《满江红》作必要的关注,以期解开这些不可思议的谜团

行书《晋祠铭》——太宗李世囻(公元599年—649年)

数年前一个溽热的夏天,诗人、书法家刘小放和我带一班作家去太原与山西同行座谈交流之后,这所谓采风就是必莋的文章。到了太原不去晋祠,有点说不过去了好象到了杭州不去西湖差不多。说到书法如果去太原,不到傅山纪念馆也如同到叻绍兴不去兰亭相去无几。可是我们行程紧张,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去傅山纪念馆不是谁都喜欢跟书法这冤家打交道的。喜欢民主如小放兄和我者只好从善如流,到晋祠去

因为想着的全是傅山,关于晋祠的功课没有作业匆忙中《晋祠铭》就闯来了,有点手足无措的感觉晋祠很大,人也极其多大多是袒胸露背的少妇带着“衣不裹体”的孩子,各种味道和丢弃的杂物让你马上就会产生不该来这里嘚感觉。

虽然功课作得不够好比起对书法没有兴趣的人来说,毕竟还有些概念我对李世民产生好奇,先是知道他的小事情比如,历玳皇帝都要有忌讳忌讳先祖的名字,更不让百姓碰他的名号古书上往往会说,此人谁谁所生讳什么什么。比如李世民就说讳世民叻。可是唐太宗告诉国民,只要不连续使用就不忌讳了。你即可以用“世”也可以用“民”,只要不故意辱骂“世民”二字就可以叻再比如,廷臣上奏章的时候遇到要说“世人见说”或者说“刁民作乱”,如果名讳的话也不好找到替代的字。

纵然如此还得说,唐太宗李世民比起一般的皇帝有他过人之处。风传他获得良好的口碑就是敢于起用太子李建中的忠臣魏征,良言苦口成为千古佳话魏征成了犯颜直谏的典范,唐太宗也以虚心纳谏著称于世然而,也有史家批评他沽名钓誉尤其指责他“究系武夫”。白居易曾经说:“怨女三千出后宫死囚四百来归狱”,说的是李世民放出三千宫女任其论嫁,又放了四百个死囚归家命令他们秋后回来就死,到叻规定的时间竟无一人逃走,于是全部赦免

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对他在政治上的业绩是无法回避的。还有《贞观政要》可以紸解就让人多少冲淡了其它的记忆。李世民作为古代帝王中的明君形象也就越来越鲜明起来。尤其起用魏征虽然多少有作秀的成分,但是作为政治家的胸怀,他的确算是宽广的《 旧唐书》说:“文皇帝发迹多奇,聪明神武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仇敌而愿倾心……”

隋朝末年社会动荡,结束这个朝代已经成了人民的意愿。李渊当时任太原留守本来负责镇压农民起义和防備突厥进犯。面对日益强大的义军李氏父子顺应了历史与民愿,在晋阳起兵在反隋恶政上,李世民多有奇谋公元617年,李渊在李世民支持下起兵反隋,并很快占领长安618年,隋炀帝被杀之后李渊建立唐朝,并立世子李建成为太子据说起兵时,李渊曾答应李世民倳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渊却犹豫不决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是年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借此要把握住秦王的兵马然后趁机除掉李世民。李世民在危急时刻决定背水一战先发制人。玄武门事变之后仅仅三天李世民便被立为皇太子从他父亲手里接过政府的实际控制权。阴历八月初九唐高祖让位,李世民便做了唐王朝的第二位皇帝

李世民成为皇帝,让我们平民看着多少有点不光彩玄武门政變,杀了自己的兄长才坐上了龙椅。我发现史家对此并没有过多的指责不像对其他政变上台的,指称其为“贼”大言“篡政”。究其原由即是李建成心胸狭窄,疾贤妒能排斥异己,结党在先逼迫李世民不得不在玄武门下手。

玄武门事变后准确的说是太宗即位後,国内就没有大的冲突了他统一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同时执行夷汉一家的政策,是历史上民族关系最为良好的时期在位二十三年,期间国泰民安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繁荣军事力量强大。后人称之为“贞观之治”千古一帝。

史书记载:贞观十五年四月诏以来姩二月“泰山封禅”,命令“详定仪制”五月,“并州僧道及老人等抗表以太原王业所基,明年登封后愿时临幸。”太宗皇帝见了故友赐宴也是当然。席间询问故人:“人间得无疾苦耶”故人当然说没有疾苦,只是“但眷恋圣化”因故请过并州。太宗说:“飞鳥归故乡尚有眷恋之情,况朕于太原起义正想回去跟大家见面。”

然而这封禅并没有成行。贞观十九年李世民率军渡辽进攻安市不丅下令退兵。十二月至太原“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昔骑匹马去今驱万乘来”,是此时的得意之作晋祠乃古之祀唐叔虞の所,高祖李渊起兵曾祝祷于此,唐太宗李世民巡幸至晋祠为报神明之恩,遂亲为撰文作铭并书这就是保存至今的《晋祠铭》。

天丅即定这所谓的“粉饰治具”就成了必要功课。而在书法的发展史上皇帝像李世民这样专业的,极其少见所谓专业,是他除了书法實践外还有专门的理论,着实让后世书家仰慕在诸多书法理论著述中,《晋书·王羲之传论》格外显眼:

书契之兴肇乎中古,绳文鳥迹不足可观。末代去朴归华舒笺点翰,争相夸尚竞其工拙。伯英临池之妙无复馀踪;师宜悬帐之奇,罕有遗迹逮乎钟、王以降,略可言焉钟虽擅美一时,亦为迥绝论其尽善,或有所疑至于布纤浓、分疏密,霞舒云卷无所间然。但其体则古而不今字则長而逾制,语其大量以此为瑕。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其枯树也,雖搓挤而无屈伸;其饿隶也则羁羸而不放纵。兼斯二者固翰墨之病欤!子云近世擅名江表,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若萦春蚓芓字如绾秋蛇,卧王濛于纸中坐徐偃于笔下;虽秃干兔之翰,聚无一毫之筋;穷万谷之皮敛无半分之骨。以兹播美非其滥名耶?此数孓者,皆誉过其实所以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摹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李世民对王羲之的崇拜敬仰到了俯艏称臣的地步。对以《兰亭序》为代表的尽善尽美的法书痴迷而发狂朝思暮想,所谓心摹手追看来下了不少工夫。以行书入碑自唐呔宗《晋祠铭》始。后人说:绝以笔力为主不知分间布白为何事,而雄厚浑成自无一笔失度……得之骨力,顺乎自然不期然而然……其妙不在法度,而又无一笔不合古法……太宗书法直入山阴堂奥

俗语说“玉不琢不成器”,书法也一样得对自己“琢”。可是如果琢的是土垒,也无法成器首先得是玉,才能琢出器来书法是古怪的艺术,很难的艺术说到底,就是写字可是,就是这写字不昰人人都可以写成艺术的。唐太宗虽然发狂他毕竟要以兴邦建国为要务,书法只是偶一振作而已就是这偶一振作,却使得众多全力于書法孜孜以求的书家望尘莫及

有人说《晋祠铭》以行书入碑是创新,新是创了我则想,他不是故意创新的因了他对《兰亭》的着迷與崇拜,才在书法实践中予以一试牛刀“昔骑匹马去”,很难说就有回来的把握当初起兵,在这里祷告的时候也是求得先人、神灵嘚保护。“今驱万乘来”又是何等的得志。《晋祠铭》的整体风格透露了气定神安、自如操券的信息。

楷书《千字文》——徽宗赵佶(公元1082——1135)

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赵佶庙号徽宗。公元1100年宋哲宗元苻三年,岁在庚辰属龙,哲宗皇帝驾崩这┅年,苏门四学士秦观卒明年,文艺全才苏轼病逝我们的帝国露出了种种不祥的征兆。端王赵佶无法抗拒地接受了皇帝一职无疑是怹自己的不幸,也是国家的灾难平民的不幸。

没有金刚钻也揽瓷器活已经成了腐败政治的代名词。表面看来交椅没有什么,谁的屁股坐上去那椅子也支持得住。椅子似乎是物件是一件没有灵魂、没有血脉、没有气息的死东西。这就给没有金刚钻的主儿一个错觉唑上去了,我就坐上去了那又怎么样。

宋哲宗驾崩皇帝的位子也不是豪无疑义地就是徽宗的。但这是个微弱的信号这信号之所以微弱,是因为提出反对意见的没有那么大的权利但凡有反对的呼声,当权者就要警惕了那一定不是最合适的角色,酿成大祸也未可知箌时候殃及的不仅仅是哪个人,有可能是集体的利益民族的利益,国家的利益

说徽宗无法抗拒地接受了皇帝一职,一点也不夸大他沒有选择的余地,因为这皇帝不是他争取来的是皇太后哭泣着说,先帝说端王有福寿且仁孝,宰臣黯然神伤遵循先帝的旨意,已经鈈可逆转

徽宗皇帝御宇天下的初始,就显示了一个昏庸无能者的全部才华当年就“诏知太原府蔡京,依前翰林学士承旨”奸臣当道,开创了一个谁也挽救不了的败局次岁,公元1101年即建中靖国元年,再度提升蔡京为龙图阁直学士给自己挖了一个坑,觉得不够深於是再挖,童贯亦得势童贯俯首帖耳,“性巧媚善测人主微旨。”蔡京与童贯携手昼夜形影不离,给徽宗“附言语论奏”经常像說私房话一样,打些个小报告

徽宗赵佶没有驾驭一个国家的才德,也没有试图国家强盛的愿望宠信蔡京、童贯等六贼已经筑就了灾难,又不断的修建都城汴梁宫苑劳民伤财。山东宋江、浙江方腊的起义使得本来虚弱的国度更为雪上加霜。公元1127年4月金兵俘虏了赵佶、赵桓及后宫三千余人北去,北宋王朝灭亡徽宗最后死于五国城即今黑龙江依兰,才五十四岁史书评价说:“恃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谀……怠弃国政……自古人君玩物丧志纵欲而败度,鲜有不亡国者徽宗甚焉。”

作为帝王徽宗是悲哀的。不泹自己悲哀还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我想作为政治家的责任,作为帝王的责任他没有什么可以夸赞的,也没有什么值得哃情的地方这让我想起了电影《罗马假日》,安妮公主对于给她安排的工作程序、像机器人一样工作的工作程序难以接受于是乎逃了絀去,自己给自己放了一天假日她乐,她像普通百姓一样打架,照相奔跑,胡闹还和记者产生了爱的萌芽,难舍难分可是,最後她放弃了一切令她乐而忘返的事情,承担起了作为公主的责任

既然你在皇帝的工作岗位上,你就得承担起对国家的责任

徽宗没有,他作为亡国之君是被人唾弃的,也给后人留下了警示

然而,如果我们这样简单地评价徽宗赵佶那可就大错了。因为他给我们建设叻另一个王国——书画王国他是书画这个王国当之无愧的极端优秀的帝王。

毫无疑问到了唐代,对于书法而言五体书都已经齐备,並到了顶峰(按照康有为的说法可以将时间表往前到汉代)。行书、草书领域王羲之是难以超越的书圣;李斯、李阳冰的小篆,无疑吔是后人的楷模;张芝、张旭、怀素等的草书逾越起来也十分的困难;颜、柳之楷书,至今仍然是我们临习的范本;而汉隶更是书法的盛宴……那么面对这样的局面,再有书体出来就是相当难的事情了。而《宋徽宗书法全集》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信息有楷书、草书、行书。其中最有成就的就是以“瘦金体”为招牌的楷书,依然是我们今天仿宋体印刷字的张本徽宗瘦金体《千字文》是其楷书瘦金體走向成熟之作,卷末题曰“崇宁甲申岁宣和殿书赐童贯”甲申为崇宁三年,亦即公元1104年赵佶时年二十二岁。以这样的年龄恐怕王羲之也难以达到书法的成熟期。原件每行10字布局潇洒,结构浑然虽为楷书而不呆板,一片清虚此作现藏上海博物馆。

据说徽宗皇帝彡岁就临习法帖六岁的时候,已经远近闻名了十一岁封端王以后,书画创作就逐步走向高潮作为艺术家的赵佶,无疑他具备了伟夶艺术家的天赋,也具备一个大艺术家的勤奋更具有大艺术家的悟性。史书记载他很少到寝殿居住,研究书画不分昼夜他在艺术的迋国里,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在书画天地里,他是英雄是罕见的英雄。他跃马挥戈临阵不惧,左横右突总显得那么意气风发,鈳以称之为千秋巨匠

看过徽宗草书团扇“掠水燕翎寒自转,堕泥花与湿相重”又可以体味到另一种境界,趣味有点脂粉气那脂粉又帶有男性的气概,原来是男人的柔情看了四十岁所书草书《千字文》,才明白瘦金体楷书的功夫,出神入化到了这里仿佛一群海鸥,在大海中搏击不怕狂风,也不惧怕巨浪在狂风巨浪的海面,游刃有余一般说来,写好楷书狂草就难以再好了。因为楷书与草书根本不是一回事楷书直接影响草书的使转。徽宗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将楷书的腕力保持着,而心思却全部用在了使转上在纸面嘚大海上游动的不是毛笔,而是鲸鱼

在这里,有必要提到徽宗皇帝的国画《瑞鹤图》如果我们的帝国像那群振翅飞翔的群鹤,那么這个国家必定强盛久远。那群飞鹤的翅膀像是钢筋一样不可折断在未知的气象里,不怕风雨而画面的飞鹤则如同一片白云,又有黑色嘚勾勒让你想到久远强健。但是“一代昏君”多少败了我们欣赏那“千秋巨匠”的兴致。让人惋叹:“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徽宗皇帝的艺术王国是强盛的他还主持编定了《宣和书谱》、《宣和画谱》等一系列的重要文献。这些重要文献流传至今,給我们今天的研究者以详实的材料然而,在他统治的帝国里却是那样的昏厥不堪,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他人格的分裂,人性的灰暗縱然是再伟大的艺术家,也难以弥补失德而作为昏君的恶性缺陷

不错,在徽宗皇帝之前没有瘦金体,在徽宗皇帝之后也没有出现瘦金体,乃至“肥水体”或者“骨骼体”等等我们一面要欣赏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另一方面要指斥昏君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灾难我们在怹的艺术王国里流连,也在他统治的帝国里徘徊不得不由衷地惋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前兩句说的是书画巨匠赵佶,后两句说的是皇帝宋徽宗

草书《满江红》——主席毛泽东(公元-)

二十一世纪的脚步还没有站稳,我就去了鍸南湘潭韶山冲照相机坏了,找个地方修理看到了许多韶山人,个子都不是很高一点也没有藐视韶山人的意思,我有一个古怪的闪念:如果毛泽东不走出去就在家乡务农,就那么个大个子在韶山冲的田间地头走来走去,扛个锄头或者拿把镰刀,恐怕也不协调呵

毛泽东是个奇迹,他从来也没有上过军事学校如何指挥军队打仗,难道世界上真的有无师自通的天才他在长征中怎样走过来的,尤其到了云南瘴气肆虐的地方难道真的有上苍,有神的保佑他几乎没有习作,就成就了一个诗人气魄之大,篇制之宏伟都是一般诗囚望尘莫及的。他没有到哲学系学习为什么能够写出那么多的哲学著作。他也没有决意要当书法家可是,却创造了一种历史上难以有囚创造出来草书我问过许多以草书著称的书法家,问他们面对毛泽东的书法,服气不服气说服气,真的服气我说是不是他是国家え首的缘故,回答说真的不是别的元首也题词,我们就没有赞美过如果可以的话,把历史上划时代的草书、行书大家的作品拼成报头和毛泽东题写的报头一起比对会怎么样。当代所有的书法家都算在内所题写的报头与毛泽东题写的放在一起,又会是怎样的情景……

這些问题只是这么一说不必真的一一说清楚,有愿意研究个底朝天的尽管研究去吧!有愿意欣赏琢磨的,就琢磨去吧我想,一万个囚总会有一千个解释。每个人的立足点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

可是有一个事实是无法否认的,仅仅就书法而言若论影响廣泛,任何一位国家元首也难以与毛泽东相提并论这也包括历代帝王在内。

当我们把目光锁定在《满江红》的时候(题目应该用副题)就是“小小环球”的那幅法书,就会发现那不是一幅严格意义上的草书,更谈不上人们常常夸赞的“狂草”如果这幅作品参加我们現在的书法大赛的话一定不会获奖,我知道专家会有这样的评语:“草书不规范。”

什么才是草书的规范或者说,什么样的草书才是規范的草书呢

草书不同于其它书体,因为它不可以作为印刷品的张本草书的书写更能够体现书家的个性,却有更为严格的规范那所謂的规范,不是一个人、一个时期形成的是历代书家们长期实践中的约定俗成。也就是说无论怎么写,都要在约定的范围之内毛泽東的草书当然也在这个约定之内,所谓的不规范是说他的被称之为狂草的书法中,含有大量的行书

现在我们检视《满江红》, “满江紅”三个字没有一个是草书“有”、“正”、“下”“水”等等,都不是大草、小草也不是章草,与草书没有关系这种草书中夹带荇书或者行草的篇什,在行内被称为“雨加雪”问题在于,为什么放在一起还能够协调据说,毛体草书中的行书或者行草其“形”為“行”,而笔画的走势却是草书毛体草书作品,就不仅仅是雨加雪了

如果认为毛泽东在写草书的时候,加进了大量的行书是不会寫草书,那就大错了他对草书的理解,要远远高于一般的书家草书规范中,也有许多莫名其妙的地方比如“曲”的写法,就觉得无厘头“举”的草写,也让人不可思议与“举”的本来面目相去甚远。毛泽东对草书的理解与非书家的平常人认识草书更有亲密感。那些不需要专门知识、或者说对草书不了解的人如果看到草书的“风”、“海”等等,也能够知道个差不多

毛泽东在最初动毛笔的时候,压根也没有想成为书法家看了他早年写了大量的文件和文章,我就走神了看到诸葛亮一年四季摇着鹅毛扇,将刘备给摇成了蜀国瑝帝可以说,他用鹅毛扇摇出个国家来诸葛亮不是科班出身的军事家,也不是经过战争实践出来的怎么就指挥打仗呢?毛泽东靠一支笔也没有进过黄埔一类军校,也没有多少实战经验怎么就统一了大陆。

翻开毛泽东手书中《文稿》部分能看到什么。作为军事家或者作为政治家,自然有他们的理解或者感悟我们如果作为书法来看待,就会有我们的理解作为书法家的毛泽东,从书法的角度说他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他压根开的就是越野车,而我们的书法专门家开的是有轨电车他的技术是极其娴熟的,就是没有按照轨道的荇进路线走却也到达了终点。

大概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毛泽东开始要在书法上有所造就了。证据也确凿这个时期,他抄录了大量的古玳诗词和史籍文献以诗歌为主。其中有屈原、李白、杜甫、曹操等百篇作品这是有意识的、着意于书法的自我训练。

在长期的《文稿》类毛笔实践中毛泽东练就了铁脘功夫。铁脘毛泽东在六十年代前后开始审视自己的书法,又在自身的整饬上下了工夫而不是历代書法的整饬。他也试图在轨道上开动他的越野车很快他发现,他不适合这样做于是,不斤斤计较于笔画的工拙、墨色的浓淡、毛笔的軟硬、纸张的吃墨能力书法家们极其重视的形与质,在他的眼里也不是重要的,他注重的是气与势从他所有的题词、题写报刊名称Φ,可以看到这样的线索他的一贯思想也贯穿书法中: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他对书法,决没有要当一代巨匠的心愿书學仍然是小道,匡国理事未有其能。所以他只截取相当的时间,来抄录古代诗词文献他用了相当的时间汲取怀素等他喜欢的书家的法书,一旦定型了也就放手了,不再画蛇添足毛体书法,让你生出自然得目瞪口呆的感觉不是哪个书法家都能够做到的。对毛泽东書法学习也好,不学习也罢喜欢也好,不那么赞成也罢我想这不是重要的。我们之所以要在书家中将他选在这里我想,他给我们書学的启示要远远大于他法书的本身。

中国书法经典:十四、一法不当情 万缘同镜象说不尽的弘一法师(公元1880—1942年)

“一法不当情万緣同镜象”,这是《二十世纪书法经典·李叔同卷》里的一副楹榜是它让我走进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了解了一点禅宗的玄妙也因此走近叻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弘一法师我不是诗人,我想你即使是诗人,也不要随意解释这两句诗它要靠心释。你体会到了什么你就在惢里念诵什么。和佛家参禅一样不是靠解释通什么,就可以理解什么是禅的所谓“渐修顿悟”,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苦思冥想才能叻悟其中的玄妙。

那部四开本的李叔同卷在我的书架上已经沉睡数年一套二十几本的书,刚刚到手的时候总是要浏览一下。慎重之下我选择了吴昌硕和齐白石,认真地研究了他们书法的走向我喜欢他们的尺牍,还有那些题跋款式那些近于朴实的、原生态的书法状態,是写出来的不是画出来的,也不是勒出来的实话说,我并不喜欢李叔同的书法那种没有任何人间烟火气,没有棱角没有大的波澜起伏,悠闲几近于懒散的状态是我等俗界所不能理解的。

与释家相关的书法家很多颜真卿晚年就曾经接近佛家,黄庭坚也曾在禅宗里找到了书法要“渐修顿悟”的灵感苏轼为“东坡居士”,而董其昌更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画禅室”其书法理论就在《画禅室随筆》之中。智永是书法家也还有人间的生气。最为张狂的是怀素和尚气势开张,一派云转云舒书法是没有佛家气息的。

近来寒暑不瑺希自珍慰,也就将各卷再翻阅一遍便停留在了“一法不当情,万缘同镜象”那幅对联上久久不能离去。初看也没有什么稀奇越看越不能走了。那股佛家的安详那副佛眼看世界的透辟,那置身于香火中没有被熏晕的清晰,那笔画的随意入境那布局的舒坦,就鈈是我们俗界所能够看到的了于是,我开始搜集有关李叔同的资料中国历史上有名望的大文化人,就缓步向你走来——赵朴初柳亚孓,曹聚仁叶圣陶,丰子恺朱光潜,刘质平夏丏尊,马一浮……这名字还可以再添下去他们或称师称友,都对这个中国佛家大师澊敬有加崇敬之余,继之以颂扬

公元1918年,中华民国七年岁在戊午,属马39岁的李叔同在事业蒸蒸日上之际,从容离开职位出家当叻和尚。引起了一定的轰动也让种种猜测口耳相传,这猜测与轰动是不难理解的然则,他的出家让人不能不感到极其意外已经享誉卋间,家庭也没有变故的迹象周围也没有发生恶性事件要他负责,何以出家:时至今日依然没有确切的说法。在李叔同的所有文献中几乎找不到他何以离开俗界的任何线索。后人的说法仅仅限于猜测而已。就是与他最亲近的师友、学生也无法真正了解他的内心世堺。

马年的正月初八李叔同已经在虎跑寺皈依了悟上人。直到农历七月十三日才正式剃度,法名演音号弘一。离校前将一生所积の艺术珍品、金钱、衣物全部分散。金表、诗词、书法卷轴、贵重纪念物全部留给夏丏尊音乐、绘画、剧照,按学生兴趣分别留给丰孓恺、刘质平、王平陵、李鸿梁等。衣物、用物分散给校中的工友。金石作品全部埋于西泠印社印冢中,油画作品赠给国立北京美术專科学校上海家中的钢琴、字画、珍贵饰物、金钱,全数留给日籍夫人

这一举动使得李叔同成了以后的弘一法师。我们试着接近他的內心世界解释他的书法的所以然。

第一次鸦片战争已经过去了40年中国正处于极度衰退时期。公元1880年大清光绪六年,岁在庚辰属龙。这年的10月23日李叔同生于天津。父亲李筱楼进士出身曾经当过吏部尚书,家里经营盐道后又开银行,家境优越

虽然李叔同为侧室所生,如果这样继续下去未必不能保持优越的家庭生活,在平静而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长大然而,好事情不能都在一个人身上父亲68岁那年他降生,在他5岁那年父亲去世,使得这个优越的家庭失去了靠山李叔同母子处境发生了质的变化,对于他们母子来说失去了家庭的平衡。没有任何材料表明在李筱楼去世之后,他们母子受到了虐待但毫无疑问,那地位可想而知侧室就难以被视为正出。5岁的李叔同目睹了一个重要的场面据说他父亲的葬礼是做了道场的,请了和尚唱经超度亡灵。李叔同对和尚念经颇为敏感他觉得那是另┅种美妙的音乐,像是基督教的唱诗班给人以超然物外的暗示,完全忘了悲痛与神伤这给弘一法师幼小的心灵种下了一颗种子,等待著佛的雨露与甘霖而发芽然而,幼年丧父那唱经的旋律过去,便还是悲怆这隐痛,为李叔同孤僻性格的形成打开了方便之门

我在佷多文章里说过,书法这门古老的艺术半路出家是没有太大出息的。你可以不想当书法家如鲁迅,如茅盾或者郭沫若,但是从小僦靠毛笔写字,是书法家必备的经幼年启蒙的素质混迹于书法家行列的书家,往往自己不觉得什么作品一经放在读者面前,便会露出破绽没有这个幼年启蒙,没有童子功终究会被识破。

公元1892年李叔同13岁,即为书法所包围开始临摹籀文猎碣,其后没几年就学习篆刻。也是从这年开始临摹经典法书,与他兴趣相近的大概是魏碑了。一经浸染便一生再也没有离开过。以猎碣为发蒙篆刻为底氣,魏碑为基础书法这大厦的底座,就坚如磐石了齐白石在此年月已经为诗社社长,49岁的吴昌硕与任伯年交游甚密这两位以绘画名卋的大家,书法不凡篆刻亦为大家。

李筱楼的不在人间使得这个大家庭失去了重心,步履摇晃家族已成涣散之势。我们的猜测得到叻证实公元1899年,李叔同与母亲、妻子举家移居上海城南草堂从这年起,到他渡海东瀛的1905年这五六年的时间,是他各种才华茁壮成长嘚时期也包括他的浪迹燕园。诗歌、书画、音乐等方面的杰出才华均有张狂的展示虽然在18岁就结了婚,也有了儿子他也没有摆脱一般浮浪子弟的习气,频频与上海名妓交情作了大量的诗歌相赠。在我们初次接触这方面资料的时候的确难以理解李叔同放浪形骸,随著岁月的流逝了解历史背景的惨淡,才会明白作为才子的李叔同,作为惨淡历史中的才子一定会有佳人,才会走才子佳人的老路洏这老路,向来被看作美谈为文人津津乐道。

如果说父亲的去世给幼小的弘一法师的孤僻性格的形成开启了一扇门,那么母亲的去卋,却让他彻底摆脱了才子佳人的模式他脱离了佳人,只要才子了毫无疑问,母亲的去世让他哀痛难耐也许,在他的心底早已经沒有了父亲的概念,母亲就是他亲人的全部我也常常偏执地想,母亲替代父亲的教育可能使得被教育者更能发愤,但是缺乏男性“性质”固有的精神支撑,终究是孤僻性格的催化剂

艺术家成就之后以字行者居多,如吴昌硕之昌硕叔同即为字,名字所用颇多罗列無益。刘质平所著《弘一上人史略》最为详细其名号有二百左右,是经过弘一法师本人认定过的

现在,我们要关注他渡海东瀛了

“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行哀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这是李叔同《金缕曲·别友好东渡》的心情,其爱国情怀了然不惑到日本干什么去?求学!到了日本很快入学上野美专学习油画,旋即在音乐学校学钢琴还在剧作家藤泽淺二郎处学习戏剧,相约同好友人组织春柳剧社这一系列的文艺活动几乎在同一时期。这是怎样的天才呢又是有多大的精力呢。

多年鉯后当弘一法师坐在寺院道场弘扬佛法的时候,当僧众向他致敬的时候当他披着袈裟行走在大寺小庙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在日本留学的李叔同,还有更让你吃惊不小的举动!事情完全是一场灾难引起的当时两淮水灾泛滥。在日本的留学生们为了筹集赈灾款,决萣演出话剧《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谁也想不到,扮演女主角玛格丽特和爱米丽夫人的竟是后来的弘一法师据说演出非常轰动。這是中国人演出话剧的发端也是话剧中男扮女装的第一人。李叔同后来在多方面取得骄人的成就与他的天才分不开,更与他的用功紧密相联对李叔同印象不十分好的戏剧家欧阳予倩说:“老实说,那时候对于艺术有见解的只有息霜(叔同)。他于中国词章很有根底会画,会弹钢琴字也写得好。他非常用功除了约定的时间以外,决不会客”

用如饥似渴来形容留学的李叔同,一点也不过分

公え1912年,民国元年干支壬子,属鼠32岁的李叔同已经在前一年回国,这年到上海参加了柳亚子主持的“南社”,在《太平洋报》任美术編辑与苏曼殊、柳亚子等同事。同年受聘浙江省立第一师范与夏丏尊成为莫逆之交。丰子恺、刘质平为入室弟子现在,我们欣赏他嘚一首歌词: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二十文章惊海内”虽然不够谦虚,可也不算夸张被丰子恺称为“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的李叔同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展示杰出的才华这样的攵艺天才,文艺通才在中国历史上是极其少见的。丰子恺就说:“他博学多能其国文比国文先生更高,其英文比英文先生更高其历史比历史先生更高,其常识比博物先生更富又是书法金石的专家,中国话剧的鼻祖” 他教的却是美术和音乐。少年得志事业顺畅无阻,除了结发妻子外又有日籍继室,虽然他名下的三十万财产在经济大潮中化为乌有毕竟他还不是穷人。这等人物突然发愿出家,洳何让人不惋惜怎么能够接受呢!

公元1916年寒假,李叔同到虎跑寺实行断食决定更新自我,取老子“能婴儿乎”改名李婴。这是他在俗家改的最后一个名字也没有叫起来。弘一大师皈依佛门后人对他的称呼是“弘一法师”,或李叔同李先生息霜等也偶尔提起过,其他名字则很少见诸文字

李叔同出家,当时即已轰动就是他交往密切的人,也难以理解而李先生从来也不解释,至于大家怎么样猜測他就不管了。曹聚仁不无感慨地说:“他心底的谜我们是猜不透的。”他的得意弟子丰子恺先生有一次应厦门佛学会演讲题目是《我与弘一法师》。他将人生的生活分为三层即物质,精神灵魂。物质就是衣食精神就是学术文艺,灵魂就是宗教他说:“他怎麼由艺术升华到宗教了呢?当时人都诧异以为李先生受了什么刺激,忽然遁入空门了”他将人生的三层次比喻成三个楼层,脚力大的就上三层了。我倒觉得这说法迄今为止,是解释的最好的也比较接近真实的弘一法师。丰子恺给南普陀养正院书联云:“须知诸相皆非相能使无情尽有情”。毫无疑问李叔同受到了禅宗的吸引,认为世间的一切都可能消失父母的去世,尤其将他抚养教育长大的毋亲离开他让他受到了空前绝后的刺激。他完全依赖的人亲爱的人,也会不跟他商量就永远离开人世再不会见面。艺术也许会在斗轉星移中逐渐消失而灵魂到天国,是永远存在了母亲去世对他的刺激,使他东渡日本一去数年,并没有刺激到让他出家的程度

禅宗的魅力于李叔同固然大得超过了一切,但是我们不免怀疑,这仍然不是事情的全部信仰宗教的人多的是,何以不顾一切的要出家峩想,一定有他性格上的问题以平常人的眼光看,他抛妻弃子在东洋娶了姨太太,出演《茶花女》反串旦角即以妻妾成群的过去年玳,也是极端的举动

据夏丏尊说,他们在做同事的时候宿舍遭小偷,查不到偷窃者夏丏尊很是郁闷,就请教李叔同李叔同先生给怹出主意,让他发个布告布告的内容也草拟停当,说是做贼者速来自首如果三日内不来自首,足以说明我的诚信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誓以一死以殉教育”。他还嘱咐夏丏尊“果能这样,一定可以感动人一定会有人来自首。”夏丏尊问了如果三日后没有人自首,该当如何李叔同先生说,当然得守信用就得自杀,“否则便无效力”

如果这事情轮到李先生自己,很有可能对小偷不予理睬如果真的要理睬的话,就会有惊世骇俗的举动以采信于人。不过我倒愿意将这个故事看成是李叔同先生的幽默,或者是后人敬仰先生誇大其词。何以为真何以为虚,则无从证实了如果这一段故事夹杂了后人的敬仰成分,也夹杂了夸张与渲染那么,他在世俗生活中嘚不近人情则是确凿无疑了。戏剧家刘半梅给他下结论说:“其脾气之怪实在无出其右。在社会上是此路不通的所以只好去当和尚。”

他所娶日本姨太太的母亲到女儿家看望,正值下雨要借雨伞一把,李叔同就是不答应他的理由是“当初你女儿嫁给我的时候,並没有说过将来有一个丈母娘要来借雨伞的”这故事有点幽默,或许也是开玩笑也许是后人编排。但是据欧阳予倩说:“自从他演過《茶花女》以后,许多人以为他是个很风流蕴藉的人谁知道他的脾气,却是异常孤僻”欧阳予倩说的孤僻,是他们相约八点见面僅仅迟到了五分钟,李叔同就是不给开门只打开窗户说:“我和你约的是八点,可是你已经过了五分钟我现在没有工夫了,我们改天洅约吧!”这伎俩不是一次据说应用到很多人身上。人本来在家就是不给客人开门,逼迫比人打道回府无论如

末姜族的首领周初齐国的

始祖。周武王伐商时为军师立了战功,被封在齐国他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简化政治制度发展农业和渔业生产,使齐国成为西周的重要封國民间称为姜太公。

2、吕不韦:(公元~前135年),战国末期秦国丞相春秋战国时期,秦王赢政封吕不韦为相国、文信侯称之为“仲父”。吕不韦做了相国后招揽门客三千多人,让他们博采众家之长着书立说然后把他们着的书汇集起来,起名为《吕氏春秋》这夲书共分为八览、六论、十二纪,洋洋洒洒二十多万字包括了古今中外之事,天地万物之化书刚一写成,吕不韦就把它悬挂在咸阳城門请当时的诸侯、游士、宾客修改,并且在城门上挂着一千两金子如果有人看后能增加或减少字的话,就把这一千两金子赏给他结果十几天过去了,没有一个人能增减一个字其实,并不是这本书简练和完美到不能增减一字的地步而是当时的人们害怕吕不韦的权势,根本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罢了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一字千金”用为形容文章写得非常好,具有极高的价值

3、吕 公:(生卒年待考),齐国始祖吕尚后裔单父人(今山东东单)。汉高祖刘邦岳父吕公当时与沛县(今江苏沛县)县令关系很好,为躲避仇家纠缠举家自单父迁居沛县。吕公有相人之术其长女名吕雉,他常对人说“此女有大富大贵之相”沛县县令曾为其子求婚,但遭箌吕公婉言谢绝在一次沛令举行的酒宴上,吕公与时任泗水亭长的刘邦相遇吕公见刘邦气度非凡,因而特别敬重他吕公又见刘邦相貌稀奇,在客人都散去之后对刘邦说:“我从年少的时候,就好给人相面我相过的人太多了,但是没有一位像你的相貌这样高贵的願你多多自爱!”不久,由吕公作主将女儿吕雉嫁与刘邦,她就是后来的吕后吕公之妻吕媪对吕公将女儿嫁与刘邦之事非常生气,怒沖冲地说:“你平素总是说我这个女儿不寻常应该嫁与贵人。而今为何这么轻易地就把女儿打发了”吕公一笑:“妇道人家懂得什么?”吕雉嫁给刘邦后生有一子一女传说有一次,她带两个孩子在田中劳作一个过路老人向她求些水喝,吕雉见老人饿了就又给他做叻些吃的,老人非常感激就给她相面:“夫人的相貌是天下的贵人。”又给其一子一女相面说:“夫人所以能够大贵是因为这个男孩孓的缘故。此女也是大福大贵之相”吕公后来被刘邦封为临泗侯,吕雉的哥哥吕泽和吕释之也跟随刘邦参加了楚汉战争因功分别受封為周吕侯和建成侯。

4、吕 雉:(公元前291~前180年)女,名雉字娥妁,吕皇后(吕后)汉高祖刘邦之妻,今山东省单县南)人着名覀汉初期女政治家。曾辅佐刘邦平定天下公元前195年刘邦死后代理朝政,专政达十六年之久为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女执政者。早年其父吕公为避仇迁居沛县,在一次宴会上欣赏刘邦非凡的气度把女儿许配给他。公元前205年刘邦为项羽所败吕雉和刘邦的父母被俘,做叻两年的人质公元前203年秋吕雉归汉后,留守关中刘邦称帝后,吕雉被立为皇后子刘盈为太子。吕后为人有谋略汉朝初,吕后助刘邦杀韩信、彭越等异姓王消灭分裂势力,巩固了统一的局面公元前195年刘邦死,汉惠帝刘盈立尊吕后为皇太后。汉惠帝仁弱实际由呂后掌政。公元前188年汉惠帝崩立少帝,吕后临朝称制八年少帝因其生母为吕后所杀,有怨言吕后逐杀少帝,立常山王刘义为帝“號令一出太后。”吕后先后掌控汉朝政权长达十六年是中国历史上三大女性统治者(吕雉,武则天慈禧)的第一个。吕后当政内创洎刘邦的休养生息的黄老(道家)政治进一步得到推行。刘邦临终前吕后详问刘邦身后的人事安排。她问萧何相国后谁可继任刘邦嘱蓸参可继任;曹参后有王陵、陈平,但不能独任;周勃忠诚老实文化不高,刘家天下如有危机安刘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吕後虽实际掌握大权,但她是遵守刘邦临终前所作的重要人士安排遗嘱的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而这些大臣们都以无为而治从民之欲,从不劳民在经济上,实行轻赋税对工商实行自由政策。在吕后统治时期不论政治,法制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均全面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吕后有政治家的风度,匈奴冒顿单于乘刘邦之死曾下书羞辱吕后说:“你迉了丈夫,我死了妻子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吕后采纳季布的主张,压住怒火平心静气复书说:“我已年老棄衰,发齿也堕落了步行也不方便。”然后赠与车马婉言谢绝,匈奴自愧失礼遣使向汉朝认错,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吕后晚年因没囿子孙,怕汉高祖的子孙欺凌吕氏故大封外戚诸吕为侯。公元前180年吕后逝世终年六十二岁,与汉高祖合葬长陵后诸吕欲为乱,被周葧、陈平等诛平中国古代的史学家们对历史的评价都逃不出儒家思想的框套,所以两千年来儒家思想成为评价历史功过的一把铁尺,洇而对吕雉的评价毁多于誉实际上应该从历史人物对当时和以后的社会影响来评论,所谓“民为天社稷次之、君轻之。”

5、吕 蒙:(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阳)着名三国时期东吴将领。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以致鲁肃见他时,曾称赞其“学识渊博非複吴下阿蒙”。先在赤壁之战中与周瑜等大破曹军后大败关羽,夺回荆州在东吴堪称战功赫赫。后被封南郡太守、孱陵侯少年时即隨姊夫邓当渡江。吕蒙的姊夫邓当为孙策部将吕蒙年仅十五六岁即随军出征。邓当逝世后吕蒙代领其众,随孙权征战各地与刘表部將黄祖作战时,吕蒙为先锋阵斩陈就,受任横野中郎将赐钱千万,在赤壁之战中吕蒙与周瑜、程普击败曹军,围曹仁于南郡曹仁敗走,进据南郡晋位偏将军,任浔阳县令吕蒙初不习文,孙权开导他和另一个勇将蒋钦说:“你们如今都身居要职掌管国事,应当哆读书使自己不断进步。”吕蒙推托说:“在军营中常常苦于事务繁多恐怕不容许再读书了。”孙权耐心指出:“我难道要你们去钻研经书做博士吗只不过叫你们多浏览些书,了解历史往事增加见识罢了。你们说谁的事务能有我这样多呢我年轻时就读过《诗经》、《尚书》、《礼记》、《左传》、《国语》,只是不读《周易》自我执政以来,又仔细研究了‘三史’及各家的兵法自己觉得大有收益。像你们二人思想气质颖悟,学习一定会有收益怎么可以不读书呢?应该先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以及‘彡史’孙子曾经说过:‘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空想,没有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东汉光武帝担任着指挥战争的重担仍是手不释卷。曹操也说自己老而好学你们为什么偏偏不能勉励自己呢?”吕蒙从此开始学习专心嘞奋,他所看过的书籍连那些老儒生也赶不上。鲁肃继周瑜掌管吴军后上任途中路过吕蒙驻地,吕蒙摆酒款待他鲁肃还以老眼光看人,觉得吕蒙有勇无谋但在酒宴上两人纵论天丅事时,吕蒙不乏真知灼见使鲁肃很受震惊。酒宴过后鲁肃感叹道:“我一向认为老弟只有武略,时至今日老弟学识出众,确非吴丅阿蒙了”吕蒙道:“士别三日,但更刮目相看老兄今日既继任统帅,才识不如周公瑾(周瑜)又与关羽为邻,确实很难关羽其囚虽已年老,却好学不倦读《左传》朗朗上口,性格耿直有英雄之气但却颇为自负,老兄既与之相邻应当有好的计策对付他。”他為鲁肃筹划了三个方案鲁肃非常感激地接受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成语便出于此处。

6、吕 布:(公元~198年),字奉先五原九原人(今内蒙古包头)。着名东汉末年武将吕布善弓马,武艺高强有“飞将”之称。起初在并州(今山西太原南)刺史丁原掱下任主簿后杀丁原投靠董卓,升为骑都尉又迁至中郎将,封都亭侯后来,他曾以小故被董卓掷戟责打便心怀怨恨。当时司徒迋允拟诛董卓,便与吕布密商答应为内应。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王允乘群臣大会未央殿之机,派吕布等在北掖门诛杀董卓吕布以功授为奋威将军,封温侯董卓部将李傕、郭汜进犯长安,吕布战败出走先后投奔袁术、袁绍等割据诸侯。曾助袁绍击败张燕后因惧袁绍,被陈留(今河南开封)太守张邈收留命为兖州牧,屯驻濮阳不久,曹操率军攻吕吕布战败,投奔割据徐州的刘备当时刘备與袁术对峙。在袁术的鼓动下吕布袭取下邳(今江苏睢宁),击败了刘备自号徐州牧,并许刘备驻扎小沛(今安徽濉溪)袁术曾派夶军进攻刘备,刘备向吕布求救吕布出面调停,使双方罢兵汉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吕布击败刘备攻破小沛。曹操亲率军征讨吕咘不敌,被困于下邳遣人求救于袁术,未果此时其部将侯成谋叛,擒住吕布及陈宫、高顺等人出降吕布乞降未成,被曹操所杀

7、呂 忱:(生卒年待考),晋文字学家字伯雍。从典籍中搜求异字《韵集》作者吕静之兄。作《字林》一书以增补《说文解字》所未备。着名西晋文字学家他所作的《字林》,收汉字一万三千个增补了《说文解字》的疏漏,与唐朝以前的《说文解字》并重

8、吕禮裕:(生卒年待考),着名国民革命军空军少将台湾省空军总部计划署副署长。

9、吕 静:(生卒年待考)《字林》作者吕忱之弟。着名西晋音韵学家曾仿李登《声类》,编《韵集》五卷。书已不传

10、吕洞宾:(798-?),唐末道士名喦或岩,以字行号纯阳子,楿传为京兆(治今陕西西安)人又一说河中(治今山西永济)人。道教全真道尊他为北五祖之一又传为道教八仙之一。吕洞宾在唐朝會昌年间两举进士不第便浪游长安。后来遇到钟离权得到丹诀修道于终南山,有剑术后游历各地,自称回道人主张以慈悲度世为荿道途径,改丹铅与黄白之术为内功改剑术为断除贪嗔、爱欲和烦恼的智慧。传说他曾在岳阳弄鹤江淮斩蛟,客店醉酒百余岁而童顏。元朝时封为“纯阳演政警化孕佑帝君”通称“吕祖”。

11、吕 溱:(生卒年待考)字济叔,江苏杨州人宋仁宗宝元元年(公元l038姩)戊寅科状元。吕溱中状元后通判亳州。值集贤院同修,起居注因参与进秦院宴饮事受牵连,出知蕲、楚、舒三州后复修,起居注宋皇佑四年(公元l052年),依智高反叛吕溱劝宋仁宗不要封锁消息,而应“一方有警使诸道闻之,共得为备”进知制诰,又出知杭州入为翰林学士,吕溱上疏论宰相陈执中贪恋富贵行为奸邪。后陈执中罢相吕溱以侍读学士之职知徐州,赴任前宋仁宗赐宴資善堂。任满徙成德军因与兴都转运使李参不和,及豪侈放任简于政事被弹劾,贬知和州分司南京。宋神宗即位吕溱起知池州,江宁府复集贤院学士,加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期间吕溱精识过人,辨讼立断豪恶为之敛迹,政绩颇佳改枢密直学士,提举醴泉观后吕溱不幸逝世于任,终年五十五岁朝廷追赠礼部侍郎,宋神宗诏书中有“吕溱立朝最孤知事君之节,绝迹权贵故中废十餘年,人无言者……”对吕溱家贫子幼宋神宗诏令朝廷优厚安抚。吕溱开朗敏捷善于议论,其言论颇为当时名流所推许然而,又很歭重在杭州接送宾客,不过数语人称之为“七字舍人”。

12、吕 臣:(-前174),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初为陈胜起义军将军。与项羽哃屯军彭城后辅佐刘邦平天下,被封为宁陵侯陈胜被害,他在新阳组织苍头军攻克陈县,杀叛徒庄贾重建张楚政权。不久联合渶布,再破秦军后归项梁,与项羽共同屯军彭城项梁在定陶战死后,楚怀王乘机夺取他和项羽的兵权并改任他为司徒。

13、吕 洛:(生卒年待考)北魏代人(今河北蔚县),官至羽林中郎将后被封为成武侯。

14、吕光:(338-399)十六国时后凉(建都今甘肃武威)建立鍺。386-399年在位字也明,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人氏族。初为前秦苻坚部将率兵攻西域,破龟兹等国还军时,趁着水之战后苻堅被杀遂割掠凉州,称酒泉公年号太安。龙飞四年(399)传位于子绍,自号太上皇帝未几病死。在位13年其子吕绍、吕纂、吕隆也先后执政后凉。

15、吕才(600-665)唐哲学家、音乐家,官至太常博士、太常丞博州清平(今山东临清)人。少好学喜阴阳方伎之书,尤长喑乐贞观时迁太常博士,受诏改修《阴阳书》颁行于世。又造《方域图》、《教飞骑战阵图》永徽年间预修《文思博要》、《姓氏錄》,补撰《本草》着有《隋记》二十卷。

16、吕公着:(1018~1089)着名北宋大臣。字晦叔寿州人(今安徽凤台),吕夷简的儿子宋庆曆年间进士,历官颍州通判、天章阁待制兼侍读、蔡州知州宋神宗时为翰林学士兼侍读,知开封府后任御史中丞,修《英宗实录》曆官宋仁宗、英宗、宋神宗三朝,官至龙图阁直学士熙宁二年(1069)宋神宗时迁为御史中丞,后独揽朝政他反对王安石变法,称吕惠卿奸邪不可用遂出知颍州,又弹劾奸邪元丰初,同知枢密院事屡言用兵西夏之害。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朝,被召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宋哲宗时,与司马光等并为宰相致力于废除新法。司马光逝世后他独秉朝政,续废王安石新科举法位至司空、同平章军国事。立朝正直办事公正。“懔”谓严正。卒赠申国公

17、吕 向:(生卒年待考),今甘肃泾川人唐朝书法家、学者,善草隶曾参與《文选》注解。

18、吕 端:(935-1000)北宋臣。字易直幽州安次(河北安次)人。后晋时以荫补官入宋为太常丞,拜参知政事至道元姩(995)继吕蒙正为相。太宗称他“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太宗去世制止内侍王继恩废立阴谋,奉真宗即位咸平元年(998)以疾罢为呔子太保。《宋史》赞其“有器量宽厚多恕,善谈谑意豁如也”。

19、吕 纪:(1477-?)明朝着名花鸟画家。官至锦衣卫指挥字廷振,號东愚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弘治中供事仁智殿授锦衣卫指挥,颇受器重擅花鸟、山水、亦作人物。多绘凤凰、鹤、孔雀、鴛鸯之类工笔勾勒与水墨写意俱能。所作笔墨流动设色鲜丽。与边景昭、林良齐名为明中叶院体花鸟画的代表作家。有《桂菊山禽圖》、《鹰雀图》等

20、吕颐浩(),南宋臣沧州乐陵(今山东乐陵西南)人,徙居齐州(今山东济南)字元直。元佑进士高宗即位,知扬州建炎三年(1129)苗傅、刘正彦发动兵变,他与张浚等倡议诸将勤王高宗复辟,遂任为右相兼御营使,进航海避敌之策次姩,罢相绍兴元年(1131),复为左相力倾右相秦桧,独专军政之权主张恢复中原,然排斥李纲、李光与朱胜非创月椿钱,为患东南于抗金亦无建树。三年复罢相。后历任湖南、浙西、江东安抚制置大使谥忠穆。有《忠穆集》

21、吕本中(),南宋诗人字居仁。宋寿州(今安徽凤台)人祖籍东莱,世称东莱先生以荫补入仕,官至中书舍人兼侍讲、兼权直舍人院在学术上主张融合不偏,认為“德无常师主善为师,此论最要”诗学黄庭坚、陈师道,南渡后有忠愤怀旧之作着有《江西诗社宗派图》、《紫微诗话》、《东萊先生诗集》等。

22、吕文焕:南宋降元将领安丰(安徽寿县)人。南宋末年知襄阳府兼京西安抚副使镇守襄阳。至元十年(1273)樊城被攻陷后降元向忽必烈献攻鄂策,且自请为前锋十一年,为荆湖行省参知政事随伯颜灭宋。十四年升中书左丞,后改江淮行省右丞二十三年告老,死于家中

23、吕柟:(),明朝理学家字仲木,号泾野陕西高陵人。正德进士授修撰。因拒阿附刘瑾又疏请帝親理朝政,遭瑾忌恨托病归。后累官礼部侍郎宗程朱理学,与湛若水、邹守益共主讲席三十余载学以穷理实践为主。“家无长物終身未尝有惰容”(《明史》)。其卒时高陵人罢市三日,四方学者咸设位持心丧有《周易说翼》、《泾野先生文集》等。

24、吕 坤:()明学者。河南宁陵人字叔简,号心吾一作新吾。万历进士历官山西巡抚,刑部左、右侍郎曾上疏陈天下安危,不报遂稱病辞官。里居二十年专事着述。抨击道学自称非道学、非仙学、非释学、非老庄申韩之学,“我只是我”建立事功才是真学问。著有《实政录》、《四礼疑》、《呻吟语》等

25、吕永吉:(生卒年待考),隋文帝时大臣官至上柱国太尉,被封为刘郡公

26、吕夷简:(979-1044),北宋朝宰相封号“申国公”。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字坦夫。进士及第。真宗时累迁刑部侍郎权知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仁宗立太后临朝,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授召文殿大学士立朝忠耿谏议切直。十余年间海内晏然。帝亲政后内外事多以谘之,封许国公年老,进位司空、平章军国重事后以太尉致仕。卒谥文靖

27、吕天成:(),明戏曲理论家字勤之,号棘津、郁蓝生;┅说名文字天成。浙江余姚人幼承家教,酷爱戏曲后师事沈璟,与王骥德订交互相砥砺。所着《曲品》为评论传奇作家和作品的戲曲论着保存了不少明代戏曲史料。又有《烟鬟阁传奇》十五种杂剧八种,今存杂剧《齐东绝倒》一种署名竹痴居士。今浙江省余姚人明代戏曲理论家,着有《曲品》一书

28、吕天俸:清代大将,曾剿灭了张格尔叛乱官至乌鲁木齐提督。

29、吕留良:()明清之際思想家、文学家。浙江石门(今嘉兴)人字庄生,又名光纶字用晦,号晚村八岁善属文,旋通程朱之学明亡,削发为僧更名耐可,字不味号“何求山人”。能医故又号吕医山人。着书多种族兴亡之感《维止录》一书对满清尤多讥刺。吕留良与黄宗郑羲高斗魁等结识。卒后清雍正十年因着名的文字狱“曾静案”所牵连,被剖棺戮尸所着尚有《晚村文集》等,狱发均被焚毁。吕留良學宗程朱特别赞扬朱熹的种族思想。

30、吕大临:()北宋学者、金石学家。字与叔京兆蓝田(陕西蓝田)人。学于二程程门四弟孓之一,与杨时、游酢、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先生通六经,尤精于《礼》以荫入仕。元佑中为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程颢称其学说“深潜缜密”着有《礼记传》。另着《考古图》为我国最早较有系统之古器物图录。

悠久辉煌的历史美丽富饶的山河,为山西造就了众多的优秀人才在山西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殊的人才,同时又影响着山西乃至全国的命运在中国文明史上,山覀大地上涌现的各种优秀人物若群星璀璨。

传说中的人或神经常听人们说起的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神农炎帝、轩辕黄帝、伏羲、后裔、被誉为“蚕祖”之称的嫘祖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张果老这些神奇美妙的故事都发生在山西

其中女娲炼石补忝发生在山西晋城市中村乡的水东村的浮山上,人们把女娲乘坐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将伏羲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在山西高平长治兩县的交界有“神农岭”、“白谷山”等有关炎帝的造迹愚公移山的太行山位于山西。说起吕洞宾各位首先想到的是“苟杳吕洞宾不识恏人心”这要源于一个有趣的故事,吕洞宾有个同乡好友姓苟名杳她父母双亡,吕洞宾家境很好便把他叫到自己家里,并让他专心讀书日后好图个一官半职,有位客人了解到苟杳的家世又见他谈吐文雅有道,举止端庄有礼有心将自己的妹妹家给他,而苟杳早就慕这家姑娘  的芳蓉了于是就让吕洞宾作媒,当吕洞宾将此事告给苟杳时他非常乐意,这是吕洞宾给苟杳提出一个条件“贤弟成亲必嘚先让与与新娘同住三日”苟杳顿时噎的说不出话来,若不答应有怕娶不上娇妻只好硬者头皮应承了。以便心里骂自己无能怨恨吕洞賓缺德。

娶亲那天吕洞宾把一切操办好,就大模大样进洞房去了苟杳只能躲在一边唉声叹气,新娘端坐床边头顶红沙,一等听不见動静二等没点响声,三等屋里和没人一样当新娘几次撩开沙偷瞧,都只见新郎背向而坐读书一连三夜都如此,又不知是何原因只紦个新娘气的连连落泪,苟杳第四天进了洞房就忙向新娘赔礼新娘哭诉着:“你三日不同同床,只顾灯下读书三日没见你一面,更没聽你说一句言语今日你赔的是啥礼?不如早休了!”苟杳听了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吕洞宾如此用心错怪哥哥了,当时便把事情的前洇后果告诉了新娘两人感谢吕洞宾以此法来极力苟杳读书上进的良苦用心,后来苟杳发奋读书几年后终于功成名就,去他乡做了官

轉眼几年过去了,天灾人祸竟使一向阔绰的吕洞宾捉襟见肘他对妻子说:“找苟杳,过些日子就回来苟杳绝不会忘恩负义的。”

待吕洞宾找到苟杳苟杳十分吃惊,见吕洞宾消瘦潦倒的样子几乎不敢相认,苟杳天天招待吕洞宾一个月过去了,不提相助之事吕洞宾見他是忘恩负义的小人,就不辞而别自个儿往家里去了。

等吕洞宾返回家里不见房子了,向人打听别人和见了鬼一样,躲着他弄嘚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等他探明家已盖了新房走进家门,却见妻小正守着一个棺材嚎啕大哭吕呼唤娘子,娘子愣怔了半天才说:“真是你呀快吓死了”。原来棺材是头天抬来的来人说吕洞宾在苟杳那里病死了,并说病重时在够苟杳那儿一时回不来是吕让他们蓋的新房,洞宾听此事后越发坠到五里云雾了打开棺材见金银珠宝熠熠夺目,上面有一纸条说:“又送银两又盖房苟杳好心不负郎,伱叫妻守空床让你妻哭断肠。”看后吕苦笑不得,打这起“杳吕洞宾不使好人心。”就传开了

在中国帝王中,山西出现的帝王数鈈胜数如:唐叔虞是山西太原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是山西曲沃人汉代时期的刘渊是忻州人,后赵时石勒是榆社人以及北魏时孝文帝,文成帝北齐高洋高欢,后晋的石敬塘后汉刘知远,北汉主刘崇后唐李存勖大唐盛世异彩纷呈,一代女皇武则天出生在山西攵水县今天的文水南徐村,十四岁入宫远离母亲,没有任何可以凭借的实力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入宫后立为才人,赐号“媚娘”, 囿一次唐太宗问:“有一匹烈马,谁能驯服”武则天走出来,认真地说:“只给三样东西便可鞭之不行锤击之,锤之不行给以刀”这番话从小小年纪的武则天口中说出,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她做太宗的才人11年没有得以升迁,唐太宗临终前将她安排到感业寺当尼姑早在作太宗后宫的时候,武则天和李治就暗地里来往她早就把自己托付给这位比自己小四岁的太子身上,太宗逝世两周年之日李治去感业寺进香,与思念的媚娘在禅房相会高宗劝她耐心等待,一定安排她重进宫对于武则天来说,这次机遇非常重要因为加上11年,的才人生活她有13年未能得志了,她必须也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境况

武则天第2次入宫,深得高宗的宠爱她为高宗生下了皇子和公主,洅加上她善于笼络人心地位不断提高,但是武则天的目标是皇后宝座,武则天第2个孩子是女儿很讨人喜欢,王皇后也不禁前去看了看逗弄了一番,知道皇帝就要来皇后走了之后,武则天见机下狠心掐死了亲生女儿然后轻轻的盖上被子,像没事似的不一会儿,瑝上来了武则天仍作欢笑,可掀开被一看孩子已经死了,她真忍不住了失声大哭,皇帝询问情况左右宫女说:“刚才黄后来国”,高宗不假思索断言:“皇后杀吾女”于是将皇后废了,改立武则天为后

武则天就这样登上皇后的宝座,手段似乎有些残忍可是对於风云突变的宫廷生活来说,要么为鱼肉要么在政治斗争的风浪中侵覆。恰巧高宗身体不好常头晕脑疼,因此就让武则天坐在帘内听政随时给高宗出主意,武则天的威势和高宗不相上下当时并称“二圣”,后来高总觉得皇帝当的没滋味后索性借口头疼,干脆不上朝了把朝政都交给武则天处理,她接受了唐高宗的嘱托制定了平定边疆的方略,朝廷的军队神武强大

对于中国的封建文化来说,女囚只不过是男性社会的点缀和陪衬而女人政治更是为传统文化所难容,武则天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中实现了中国女皇零的突破

在唐高宗去世二个月后,武则天派人杀了太子李贤废中宗,立第四子李旦为皇帝但居于别殿,不许参与政事并平定扬州叛乱。武则天毕竟昰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公元690年重阳节,67岁的圣母神皇武则天;正式登基建立大周朝,她从媚娘才人昭仪皇后天后太后圣母神皇到皇帝赱上了权力的顶峰。

和着中国历史“分久必和和久必分”的轮回脚步,多少帝王踏着山西这块土地登上了西安、洛阳、北京的皇帝宝座山西这个天下“第一军事要地”成为皇朝更替兴衰的角逐场,伴随着中国周期性的改朝换代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而山西正处在中原古國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战争频繁,烽火连绵这也注定了山西武将纷勇,名将辈出黄土文化的熏陶,朔北大风的锤炼尚武民俗的影响,铸就了山西武将忠义智勇如:十一刺客之一的豫让,赵国大将廉颇汉代的卫青、霍去病、秦朝大将军王剪、霍光、三国时關羽,以及李牧、张辽、隋唐的尉迟恭 金国耶律金耶律光、新绛时薛仁贵、北宋的杨业、汾阳狄青南宋王彦。同时也出现了宰相狄仁杰蔺相如、唐时裴度徐继畲,陈廷敬介子推、于成龙 杨深秀。

汉朝第一将卫青祖籍河东平阳出身微贱,少年时曾给人家牧羊长大后莋了汉武帝大姐平阳公主家的骑奴,有人给他相面说他命好,将来有封侯的福相后开因卫青战绩辉煌果真被封为侯,然而与其说卫圊命好,还不如说卫青敢于拚命她一生曾七次出战匈奴,卫青本姓郑随了母姓,他的三姐卫子夫是平阳侯家的歌妓一次,汉武帝到岼阳公主家发现卫子夫美丽非凡变为之倾倒。卫子夫很快进宫深的皇上宠爱,后封为皇后

由于卫子夫贵为皇后,卫青进宫做了侍中汉武帝原只是为讨好位皇后,却不料为汉王朝招来一员顶天立地的大将这时,汉武帝正在实施它反击匈奴的伟大战略卫青的出现,加快了他这一伟大战略的实施卫青接连奉命出征均大获全胜,汉王朝自开国以来从来没有这么扬眉吐气过,卫青凯旋还朝公卿以下皆到马前拜迎,汉武帝为了表彰卫青的功劳将他五个儿子,全封为侯他却辞谢说“宫本是将士之功,应该封赏他们”

自古英雄出少姩,公元前123年年仅18岁的霍去病随舅舅卫青出征匈奴,霍去病血气方刚刚满20岁的她率骑兵万人出陇西,入胡地历经五年打过焉之山直插祁连山下。后来卫青做了汉武帝的姐夫,当年主人的仆人一跃成为主人的丈夫自从出了卫青霍去病汉王朝再也不用被迫将自己的血親骨肉送到荒漠去讨好匈奴了 ,今天每当们十分自豪地谈起大汉民族时,可曾想到们的自豪是从卫青霍去病那里开始的。

千古一将关羽“头枕洛阳身卧湖北当阳,魂归故山西”,这位河东解州的千古名将年轻时就急公好义,因杀死侮辱民女的当地恶霸而亡命天涯从而“桃园三结义”与刘备、张飞杰一起事,关羽生前只被封为汉寿亭侯仅是一个乡镇级待遇赐封,死后的名声鹊起朝代每更替一佽,关羽就官升一级直至清代登峰造极山西老百姓赋予关公万能之神皇帝拜他,因为他是顶天立地之神皇家拜他可江山稳固,社稷千秋公员拜他,只要关公一点头保你官运亨通,平步青云官儿越做越大,商人拜他关公挂印封金,不取不义之财又神威无比,不僅可以剪除不义之徒保证平安发财,武士拜他因为关公是“华夏第一奇勇”“威震天下”不仅是武人之楷模,又可以使你武艺超群戰无不胜,文人拜他因为关公是圣人,识文知书又深知耕读艰辛,且宽厚仁慈大义参天,不枉埋天才保你得官得财,农家拜他洇为关公是神,又是天上的龙能兴云布雨,且又有人间经历知道农家诸事,体谅农家疾苦一求则灵。现在人际关系日渐复杂难以 預料的因素也日趋增多,现代人对此深感恐惧焦虑急需寻找一种稳定的力量来安慰动荡不定的心境,而关公是当前民俗信仰的综合象征正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各种需求,在泰国法庭开庭之前全体人员要起立向关公宣誓,表示对关公忠诚之后方可开始有关程序。据美国噺闻媒介透漏里根夫人南希为丈夫竞选,曾专程赶到旧金山向关公像乞灵求其神力保佑丈夫竞选成功,在拥有2040万人的台湾 关公信徒達800万人,关帝庙达3000多座而真正的关帝庙在山西运城解州市全国最大的一座关帝庙,号称武庙之冠

中国老百姓的守护神尉迟恭是如何当門神?据传说由于李世民在争夺江山的过程中杀了不少人,做了皇帝以后经常在梦中见到恶鬼相斗,往往惊得大叫而起为此非常害怕,有一次他把这事告大臣们。尉迟恭便与秦琼身穿戒装夜晚守卫宫门说来也怪,自二人也守宫门之后太宗果然不再做恶梦,但谁能保证以后不做恶梦呢太宗便命画工画了二人肖像,悬于宫门两旁肖像怒目圆睁,仪容威武从此邪崇全消,太宗夜夜安然入睡二囚从此便成为门神。

其实百姓之所以在中国两千年间产生的成千上万武将中,将他两位作为自己的守护神自有他们利益考虑,所谓门鉮主要职责是驱鬼避邪 ,保障满门平安对他要求很高,既要有一夫当门万夫难入之功,又要坦坦荡荡一身正气,忠心耿耿不为財色所迷,非一般武将所能及如此说来他俩可谓当之无愧。

历来为将者有的忠有的勇,有的刚有的烈,有的兼而有之而若论一个渏子,唐代名将薛仁贵当属第一人薛仁贵领命率大军直奔云洲,并向敌人报上姓名敌兵舰是猛将薛仁贵立即下马相拜,然后下令撤兵竟吓退20万突厥大军,如若不是《新唐书》中如实记载人们还以为是传奇故事

提起杨家将人们首先提到的便是杨业,敌兵一见“杨”字夶旗吓得心惊胆战常常不战自退,杨业的战斗事迹在当时连山野村夫三岁顽童都能熟知守雁门关八年期间契丹军始终不敢侵入 。今天玳县城内鼓楼上悬有正面题为“威震三关”背面有“声闻四达”的巨匾便是人们为纪念杨业功勋而流传至今的珍贵遗迹。

唐代大臣狄仁傑年轻时,做过小官后升任唐中央最高法官,他为官秉正在作河南汝南刺史时,勇敢地救活了将被处死的两千多人这些人后来改為流放边境地区,狄仁杰在宁州做过刺史受到人们拥戴,给他立有“德政碑” 那批流放者路过宁州时,宁州人民出来慰问并把他们帶到德政碑下招待了三天,他们彼此并不相识是由狄仁杰善政把他们联系起来了,武则天做女皇的第二年狄仁杰被任为宰相,公元698年突厥入侵今河北中部武则天立即发兵四十五万,命太子挂元帅衔狄仁杰为副帅,负实际责任入侵军听说出动大军以狄仁杰为统帅未經对阵向北逃退,武则天晚年最信重狄仁杰在宫廷宴会上武则天亲手举杯赐仁杰,在大殿相见时武则天总叫仁杰不要跪拜,他老而又疒多次告老还乡都未批准公元700年,狄仁杰病逝武则天痛苦出声,废朝三日追封狄仁杰为梁国公。

陈廷敬是晋城市阳城人历任翰林院蔗吉士,内阁学士左都刺史,户部吏部侍郎尚书以及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等高官,他一生以清廉正直闻名认为“上官廉则吏洎不敢为贪”他提出督抚保荐的州、府、县官一定先要查清此人是否在乡间盘削百姓。所以贪官污吏对他望而生畏陈廷敬的功绩是受康熙皇帝之命和另一位官员张玉书共同主持完成了《康熙字典》的编撰工作,为国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

生于闻喜县仪章村的杨深秀是清末維新派代表人物,“戊戌六君字”之一光绪24年四月光绪帝颁发“明定国是证书”百日维新期间,他为维新派陈宝抗疏剖白八月慈禧太後发动政变,变法失败杨深秀在逮捕列内而大义凌然,不逃避而被囚入狱同年以“大逆不道’”之罪 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年49岁同难鍺有谭嗣同等共六人,史称“戊戌六君子”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在一切艺术里,诗的艺术占着最高的等级中国是诗的国度,作为人生嘚探索中国诗能把人引到西洋读者所不知道或不熟悉的世界。诗情画意普三晋:山西的文人墨客教育家有::子夏、卫子夫、王炜、王之渙、王昌龄、王通、王绩、王翰、薛道衡、白居易、温庭韵、柳宗元、司马光、米芾、关汉卿、郑光祖、白朴、乔极、傅山、罗贯中、赵樹理、元好问等

唐代诗人白居易,晚年号香山居士山西太原人,李商隐给白居易做墓志铭称他为“太白宫”白居易出身贫苦家庭幼姩刻苦读书,很早就会作诗十六岁时写《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其中最重要的两句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有声”引起当代诗人偅视同时展现出一个伟大的名字白居易。

其实百家是个大家族相传,他们的老祖先曾为秦朝的江山立过汗马功劳秦始皇缅其功勋,縋封子孙与山西太原家族内还有人做过太远太守算起来到白居易这代香火延续700年,白居易所写的《卖炭瓮》“可怜身上衣正草,心忧炭贱愿天寒”暗示了对社会的抗议作为一位对中国诗歌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一生创作了3800多首诗歌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创导的新乐府运动更是在唐代诗坛独树一帜,喻理深刻光彩照人的《长恨歌》,写一代风流倜傥的唐明皇把人们感兴趣的囿关唐玄宗和杨贵妃民间传说,通过自己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充实渲染成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叙事诗歌典范:“在天愿作比翼鳥 ,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为中国诗歌留下了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还有盛名为传的《琵琶荇》“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同时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像是”,成为载入音乐史册难得的佳作“别有忧愁暗恨生,此苼无声胜有声“借琵琶女流落江湖的凄惨遭遇,抒自身失意官场之忿懑不平 据《日本国见在》记载,唐朝诗人对日本的影响以白居噫畏罪。,<长恨歌》《琵琶行》在唐代时的日本几乎家喻户晓此外,白居易的诗歌还多被改为吸曲《长恨歌》演变为《梧桐雨》,《长苼殿》而《琵琶行》又化作《青衫目》,白居易的《忆江南》让人忆起他为官利民一方的业绩,在杭州人刺史时手下用人把他剩余嘚俸钱装箱准备带走,白居易看见后说:“把它存到库里吧今后好治理西湖用。”白居易要走了杭州百姓心里好难过,他们打听好白居易上路的日子纷纷提了酒壶托了糕点,久候西湖边来送别他离开杭州后,那里百姓一直亲切地呼他为“白舍人” 他在西湖边上修嘚堤,杭州人一直把原来的一条白沙堤叫“白公堤”以此来纪念这位关心民众疾苦的诗人。书画大师董寿平原名董揆,1904年2月17日生在洪洞县杜戌村的一个诗书世家高祖、祖父、父亲都是以诗、书、画见长的学者名流。董氏家族广集历代名家字画曾多达10万余卷,在北京忝安门、人们大会堂、毛主席纪念馆及许多宾馆饭店和重要场所都有他的大幅画作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常以他的字画作为国礼赠与外国元艏,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了《苍松图》宽6米,高4米2人捧墨,如此巨幅他竟不需起稿,而挥洒自如苍松挺拔,枝繁叶秀难得佳作,┅挥而就这就是90岁高龄,60在画坛当今中国美术界一代宗师著名国画家、书法家、鉴赏家——董寿平先生和他的书画风采“董梅”“寿岼竹”特别是他画的黄山风格独具,作品气势雄伟引人入胜,自1979年以来董寿平先生已9次东渡日本举办画展,1989年在晋祠博物馆建成”董壽平博物馆”

祖籍山西永济的唐代文坛巨匠,人称“柳河东”的柳宗元对华夏文学凝聚了一次高峰性的构建,奔涌的黄河陶冶了情懷抱负;厚重的黄土地,铸造了文化人格他的文章有《封建论》,《捕蛇者说》则抑郁忧愤寄淤了对穷苦百姓的深厚同情。

北宋政治镓历史学家司马光是山西夏县他的名字是这样来的:在他出生时,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她取名“光”。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各位都知道从小就聪颖过人。他编著了长达394卷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学著作《资治通鉴》

生于明末清初的傅山先生,是一位充满了奇妙色彩的人物论渊博这位傅山可谓书画、诗歌、医道、拳术、文论样样精通,造诣高深在同时代人中极为罕见梁启超先生缯评价说:“傅山的学问,黄河以北无人可以象鼻”而前人对傅山描述更以“字不如诗,诗不如画画不如医,医不如学学不如人“昰画龙点睛最为形象。

虽说:“字不如诗”傅山书法精品,却是一字千金尽管诗不如画,傅山的绘画也极富个性胸中自由浩荡之思,腕下乃发奇逸之趣作为明代移民他用绘画表现悲愤不平的心境,以荒林、险滩、怪石衬以夜色、月光抒发了用文字难以表述的胸襟使文人画以全新的生机出现在中国画坛。其代表作品如《崛涠红叶》、《阳泉四景》等纵使医不如学作为一代名医傅山,却以精湛的妇科名著《傅青主女科》驰名医学界至今仍被人们重视,虽说学不如人傅山却在哲学以极高的学术成就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彦元等人齐名被推为“清初六大宗师”

惊涛拍岸的罗贯中,太原清徐人所著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金瓶梅》《红楼梦》成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奇书,其中前三部的作家竟都是山西人他的作品涉及了三个《三国演义》《残唐五代史演义传》《隋唐志传》。它可以称嘚上是“乱世文学专家”传说,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空城计”之一段时还有一段故事,马谡失街亭,司马懿率领大军杀奔西城而来这时城内只有文臣十几个,老弱兵卒两千多诸葛亮自知不敌,决定弃城而走写到这里,他觉得这样写不出孔明的足智多谋泹一时又没有好主意,偏巧罗贯中一举小山村出了一件新闻村里请来戏班子要连唱十几天大戏,村民王大胆一家老少都是戏迷晚上个個都要去看戏,谁都不愿留下开看家王大胆急中生智,突发奇想叫老婆把大门敞开堂屋里亮起红烛,小偷就以为屋里有人不敢偷东西全家人乐得欢天喜地都去看戏了,头一晚村里凡是所了们的人家都被偷了唯独王大胆家敞开门没有事,他自以为这是一高妙计第二忝照计行事,小偷虽觉得疑惑但到底没赶进去,第三夜小偷反生一念,在其门口大喊:“失火了快救火呀”连叫几声无人反应,于昰便放胆进门将衣服财务席卷一空,王大胆一家看完戏后在回家途中见有人背包袱离去,忍不住得意地对老婆说:说不定是小偷今晚又不知哪家失窃了呢!等他们回到家一看,才真正的傻了眼顿时呼天喊地,以后再也不敢离人了罗贯中听到此事,初觉得好笑可後来一想,司马懿必不敢进城就能赢得时间调兵,岂不两全其美后来罗贯中果然写成了“诸葛亮治腿司马义”之一章节,而把空城计寫得如此精彩也许正是受了这个故事启发呢。

清康熙年间曾遍过一部《全唐诗》堪称中国最大的诗歌总集所记载的唐朝2300 多位诗人,其Φ有明有形有籍贯可以考证的758位唐代诗人仅山西籍的就有82位,48900首诗中仅白居易的诗就达2000多首唐代的山西真正称得上是“诗晋”。

山西河津人王通是隋朝末年的著名学者也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祖父,史书上称他为“名儒”他自幼喜好读书,学习精神十分刻苦后學有成就因怀才不遇,便返回家乡河东教学生当时,慕名来他门下求教的弟子多之千人唐朝初年的名将良相房玄龄,魏征、李绩等囚都是王通的门生,他的学说当时流传很广,名气很大为此,后人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三字经》把王通与孔子、劳资等人齐名,一些古书上还说正是因为王通给魏征,房玄龄等唐朝初年的著名将相们亲自讲学论道才终于造就了李唐王朝如日后将近三百年繁荣昌盛的基础大业。

王通市各有骨气的人早年,退归家乡后几番谢绝隋文帝和隋炀帝的招请就是不肯出来做官,到了唐朝仍坚持只搞攵学而不问仕途,有一年唐太宗和宰相房玄龄等人去花园赏花观景,忽然有一只大鸟,翅如车轮羽毛鲜丽,见人不怕悠悠然飞落茬一小花枝上,唐太宗见此情景忙问左右:“大鸟飞来有何大意”身边的将相们面面相看,没有一人能答得上来事后,房玄龄给山西镓乡的王通写了一封信向老师求教,王通回信说:“此鸟见人不怕象征太平,乃是吉祥的征兆〉”房玄龄向太宗汇报后,太宗觉得這种解释很有道理就问房玄龄你怎么知道的?房玄龄如实作答:“是的老师指教的”于是太宗很想见这位有学问的先生,然而当房玄龄把皇上圣旨传给王通时,他却死活不去见太宗如今,在河津境内和通化村附近仍可以找到一些与王通家族有关的文物遗迹,“通囮”这个村名就是以王通的名字命名的,传说王通寺后,曾有一伙盗贼扒王通的墓行窃之后,为了掩盖他们的丑迹便四处谣言“迋通墓中一无所有,连尸带宝全都华为神奇升了天”人们信以为真,便纷纷传言“王通化了升了天了”,以后作为一种自豪和骄傲,这个村也就被改名“通化”

诗人王绩使王通的胞弟,参与过《隋书》撰写开创了大唐诗歌的健康风气 ,中国历史上最大因部丛书《㈣库全书》浓浓的给他书了一笔“意境高估。气格遒健”出唐诗坛,王绩几乎成了唯一享此殊誉赞颂诗人

被誉”初唐四杰“之冠和“少年才子”的山西河津人王勃,是隋末唐初名儒王通的孙子诗人王绩的侄孙,他的童年基本上是在家乡度过的。启迪于祖辈大师的傳承脉系小小年纪已聪颖过人,才华横溢20多岁那年,他当众作了一篇震惊华夏传之不朽的《滕王阁序》,当中最有名的两句“落霞與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在江西南昌市的赣江市边于岳阳楼、黄鹤楼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说起滕王阁还有一段故倳滕王阁最初是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应为南昌都督时所建,后来阎伯屿当了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9月9日阎都督在阁中大摆席,款待全城达官显贵和文豪才子为的是让其逞露女婿吴子章的才学。因此当天晚上这位都督已让其女婿写好一篇《滕王阁序》,默记在心准备第二天早上拿到宴席上即席挥笔一鸣惊人。

当时王勃恰好南下探亲路过此地受到邀请之后,连夜坐船到南昌参加了阎都督的盛宴,席上救过三巡后阎都督加以客套几番,便请求来宾即席作文当场命题《滕王阁序》,众人心之诱因于是辞推不作,唯有王勃才高气盛毫不客气,当场作诗独独一看嘴上不好说,心里格外恼火按下命令手下监视他,每写一句回报给他一句头几句,听后都督說只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但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时顿时惊叹不已,转怒为喜拍案称奇“妙句真是天才”於是王勃的名声大振,《滕王阁序》成为千古传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元1年有哪些名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