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 施一公和施一公,到底是骗钱的还是爱国人士

科研经费分配还是拉关系?学者博客热议科技部回应
黄秀清:施一公、饶毅两位教授把好事搞砸了
E-mail推荐:&&
点击播放按钮,可以“听”新闻
  朱猛进老师对科技部回应施一公、饶毅《科学》社论进行了解读,有一定道理。从科技部的官员下面这段话可以解读出新的东西:  (近年来,973计划在农业、信息、材料、能源、人口与健康、资源环境、综合交叉和科学前沿等领域,解决了一批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例如:超导材料科学,脑结构与功能的可塑性,太赫兹重要辐射源及探测,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培育活体小鼠、化学复合驱采油、高强度钢等一批世界瞩目的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也为世界科学事业做出了贡献。这些成就凝结着承担科研任务和参与规划、立项、评估、管理的一大批科学家、科技管理人员的辛勤汗水和求实奉献的精神,我们诚挚感谢他们为我国基础研究所作的杰出贡献。)  请注意,这段话没有专门提施一公和饶毅教授从事的生命科学!在列举了为我国基础研究所作的杰出贡献的基础研究中,没有提及施一公、饶毅教授的任何工作。其实这位官员最想说的是,国家为你们提供了足够好的科研条件,你们两位也拿了不少钱,可并没有做太多贡献,科技部已经很不满意了,你们居然还跑到外面乱嚷嚷。话又说回来,施、饶两教授有点操之过急,现在就试图简单地借助外力对经费分配体制进行改革,有点异想天开,应该先静下心把自己的科研工作做好,一旦手里有被认为“为国争光”的硬家伙,再从内部寻找改革的突破口,外力的介入只能起到副作用,现在看来,两位把好事搞砸了。 &&
(责任编辑:马丽)
更多关于&&的新闻? ? ? ? ? ? ? ? ? ?
我要发表留言&&
&&&&&&&&&&&&&&&&&&&&&&&&&&&&&&&
&&&热图推荐
&&&精彩新闻
??? ?? ? ?????&?&
&&&播客?视频
&&&探索?视界
&&&推荐专题?自然探索?地球故事?人类起源
???富平县为何敢公然践踏法律? 湘潭副局长咋离奇死亡天上人间"小姐"咋想重操旧业? 一女斗二贼30人旁观
&&&无线?手机媒体
发短信上手机人民网施一公显然比饶毅更适应中国
已有 32508 次阅读
|个人分类:|系统分类:|关键词:中国,施|
& & & &Liuli乌鸦嘴,但凡他预测精选者必不会被精选,这回你再预测一下? & & & 我对热门话题历来是不感兴趣的,可最近曹大侠网上网下很忙,大家伙拿我当五一消费券一次又一次地消费,敢情本大侠成了你们手中廉价的赠券?俺今天跟儿子下了战书,比赛写作文,他写对我的印象,我写对他的观感,这小子平时写东西时能写一句绝不写两句,老师布置的作文也是能短则短,好几次作文要求字数不低于多少,我便认真数了数,人家把握得很准确,刚好是那个底线。我对他说:“我们两个作文的评价标准之一是长度,越长越好,看谁能写出花样来。”儿子说:“你放心吧,我扁你时一定会文采飞扬的。” & & & & 施一公先生成了最近科学网炙手可热的人物,皆因他入选了米国院士,激赏之余,中国科学院又成了靶子,你们这是在帮施一公还是在害施一公呐? & & & &对于施一公先生上次的院士落选,大家褒贬不一,有质疑施一公身份的,也有质疑科学院公平的,可人家施一公先生很聪明,什么也不说。记得有位哥们曾经告诉我:“我那天跟老J说了,看你在科学网博客很火,替你捏把汗。”我问他老J怎么说,他告诉我:“老J说了,你博客写得越好,说明生活中越不得志。”其实,对我而言,写博客不过是做点积累,无所谓得志不得志。都这把年纪的人了,既不可能当杰青,更不可能选院士,仕途更是无门可走,还有什么得志不得志可言?性格决定命运,我最聪明之处就在于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性格非常了解。不过老J的话具有90%以上的准确率,在中国,无论是官场还是学术界,你倘若有什么追求,最重要的一点是“低调”,无论你学术水平多么高,你都需要做大智若愚、谦卑恭敬状,否则你的前途多半不妙。 & & & & 施一公先生曾经也犯过傻,例如他与饶毅先生一起在《Science》撰文抨击中国学术界,这是犯大忌,很容易得罪那那啥。他在回国之后大谈特谈爱国主义,这是犯大傻,大陆人在大陆都爱了这么久的国了,你丫刚回来没几天便教导我们爱国,你在大洋彼岸爱的哪个国?不过施先生及时对自己做了调整,瞧,他既不在公开场合丫丫,更不在科学网写博客了。有追求的人在科学网写博客是要付出代价的,不是得罪足以影响你的追求的实力派,就是遭广大网民鞭挞,还可能让一些对你不放心的人怀有戒心,万一你哪天在博客里捅出点什么事来岂不是糟糕?所以最明智的做法是不写博客。在此也顺便告诫科学网上的年轻人,只要你们还有追求,最好三缄其口,莫图一时嘴巴痛快,否则将自食其果。 & & & & 不管饶毅先生是否宣布不再参选中科院院士,以他在科学网上的高调,注定了他与院士无缘,饶先生最划不来的是,他的高调既得罪了影响他前途的人士,在科学网上似乎也没能赢得一片赞扬声。当然,也许饶先生是性情中人,对这些本不介意,饶先生在西北大学当上了正教授,又在中国第一学府之一的北大风彩照人,自然不在乎科学网民如何看他。 & & & & 对于施饶二位的学术水平,我无资格作评判,但他们两位回国后的成败则是命中注定的。施一公第一次参选院士失败了,这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实上,有多少人是一次参选就成功的?失败一次很正常,何况的确有失败的理由,因为施一公先生的失败而质疑院士们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了。我相信,施终究会成功的,而且他的成功也许远不止于院士,谓予不信,那就拭目以待。至于饶毅先生,我倒是奉劝一句,比较明智的选择是学习王鸿飞先生复归去兮大洋彼岸。&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曹广福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46
推荐到博客首页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饶毅海归之后:最大的痛苦,是中国的人际关系|饶毅|中国|新京报_新浪新闻
  日,我们从永安路106号出发,记录这个国家一点一滴的变化。12年后,我们选择了30人&&他们无论身处喧嚣躁动,抑或遭遇时代逆流,均以不变的信念应对万变的困局。
  在岁月的年轮中,他们有快意、有消沉,有对酒当歌、有失意彷徨。在一次次的磨砺中,不忘初心,举步向前。
  在这里,时间是对信念的敬意。
  本期人物:饶毅
  饶毅,著名海归生物学家。曾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参与中国科研体制改革20年,多次撰文抨击中国科研体制和科研文化,被称为“温和的改革派”、“批评性的建设者”。
  十一假期的午后,燕园的阳光不错。一年前,饶毅的办公室和实验室,都搬到了校园东南角的一栋楼里。这一次办公室和实验室终于集中起来了。每天早上起床,他再也不用纠结,到底是去办公室,还是去实验室。
  饶毅新办公室北面的墙边,倚着一个大书柜,门是透明玻璃的,里面塞满了英文大部头。饶毅穿着红毛衣,靠在书柜玻璃门前的椅子上。他现在的生活,除了到北大授课,指导学生实验,参加学术讨论,就是为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撰文选稿。
  说到《知识分子》的时候,他眼睛亮了起来。
  “这是我坚持了42年的事情。”饶毅说,创办《知识分子》,和他小学四年级时,和小伙伴一起办墙报一脉相承。因为,都是和一群人,做好玩、有意义的事情。
  饶毅和小学一起办墙报的同学
  8年前,饶毅和施一公先后回国到北大和清华任教,当时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被认为是中国科技界吸引力增强的标志之一。
  随后,在北大生科院院长任上大刀阔斧的改革、撰文抨击科研体制和文化、2011年落选院士,都一度将他推上风口浪尖。
  饶毅说,他坚持做的两件事&&科学文化传播和科研教育体制的改革,目标永远是动态的。“这样的目标才有趣。”他说,有合适的机会,他还是会站出来呼吁,或者身体力行。
  分享知识是好玩、有意义的事
  10月5日下午5点30分,诺奖委员会传来捷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饶毅的晚饭时间被密集的电话打断,他停下晚饭,开始为他主编的微信公号《知识分子》撰稿。
  文章是旧文,是2011年饶毅与人合作的一篇文章,讲述了屠呦呦和张亭栋从中药中发现化学分子的成就。在公号推送文章的按语中,他连发了六个反问,希望大家反思中国科学界的问题。比如我们的体制,在浪费钱,还是能够出现更多的重要工作?我们的文化,是在压制人,还是能够支持更多的屠呦呦、张亭栋?我国科技界由无德、无才、无能主导的现象,是否应该得到改变&&
  文章当天的阅读量超过了50万。
  作为一个刚刚上线一个多月的微信公众号,这样的成绩让他很满意。
  与此前和鲁白、谢宇创办的《赛先生》相似,《知识分子》也是一个致力于传播科学知识的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上线后,饶毅除了撰写科普文章,偶尔也写影评。对于传播科学知识,饶毅和编辑们近乎狂热&&公众号每天只能推送一次,一天晚上23点,编辑部刚刚推送文章后,凌晨刚过又迫不及待推送了新的一期。
  每天早上醒来,饶毅看到好玩的科学研究成果,或者不错的文章,都会发给编辑部,让编辑找时间在公号上推送。在他看来,每一次分享,都是在和公号背后数目庞大的订阅者“共享人类的知识、共析现代的思想、共建智趣的中国”。
  漩涡中的改革
  时间回到八年前,45岁的饶毅刚刚回国担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呼吁了多年的中国科研教育体制改革,这一次,终于找到了支点。
  甫一上台,关于学院机制体制、改变院内学术风气的政策迅速铺开:教授预聘制,2007年以后,新晋科研人员的起步职称只能是助理教授,十年内两次通过国际同行评审才能晋升;实验室交接制,一改原有的“大教授培养小教授”制度,“老教授”退休后,PI(实验室负责人)不能由原有的副教授自动接管,而要全球海选;学生课程改革,本科生革新授课方式,研究生实行轮转制&&
  “改革带来了一些可喜的变化。”饶毅兴奋地说。
  比如学生们学习的动力更足了。饶毅说,他从学生中感受到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就连中秋节,学生们也要拉着他去学术讨论。
  另一个明显的变化是,这几年生科院培养出的学生,出国的人数更多了,“可见学生和国际更接轨了。”
  多位受访的北大生科院老师也向新京报(微信公众号ID:bjnews_xjb)记者表示,确实感受到了改革带给学院的活力。一位老师举例,饶毅改革中建立的公共仪器中心,改变了以前实验器材被一些老师独占、成为私有财产的状况,“器材的利用率提高了很多”。
  但改革总是伴随着阵痛。学院内部,支持的声音有多少,反对和怀疑的声音,就有多少。
  2008年,当饶毅提出要关闭一个木本植物发育生物学实验室时,立刻遭到该实验室负责人、一位退休教授的反对。这位老教授在网上发帖,希望饶毅“刀下留人,不要将基础科学赶尽杀绝。”
  饶毅在博客上做出了回应:PI(实验室负责人)的决定权在学校,不是在个人,而且每个PI都要达到一定的学术标准。
  2008年周光召生日,饶毅和周光召夫妇
  这个事情的结果是,实验室最终关闭,人员得到妥善安排。但这位老教授却永久地站在了对立面。北大生科院的一位老师告诉新京报记者,这个事情恰好反映了学院内部新旧两种体制并存,无法融合的现实。
  但生科院的一些老师,还是敬佩饶毅当年推动改革的勇气和魄力。“他的改革很有成效,可惜北大是一个老学校,里面的关系盘根错节、错综复杂,还有一些想法很好,但被困于中国特色。”一位老师评价。
  2013年9月,饶毅正式卸任。一次午饭,生科院的一位老师问他,为什么不愿意继续当院长。饶毅想都没想就回:“你见过哪个院长,做出杰出成就的?”
  其实此前,饶毅已经多次表达过卸任的想法。他的理由是,卸任院长职务,才能知道是否建立了稳定的体制机制,才算真正完成改革。如同他在2003年时,把主持了三年的bio2000课程,交给其他老师主持一样。“不同的老师,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
“四十几岁学吹打”
  饶毅觉得,比起老教授的“明枪”,让他更苦恼的是“暗箭”。
  “我最大的痛苦来自于中国的人际关系。”至今为止他都觉得,回国后的前两年,面对内忧外患,是他最苦闷的时期。
  比如一些不喜欢他的人,在某些项目评审中有倾向性,刻意为难他的项目。
  比如原来关系要好的朋友,在他当院长之后,莫名其妙地开始疏远他。
  这些零零碎碎的事情,拼凑起了饶毅最苦闷的两年。国内的同龄人已经浸润在这种文化里,对所有的恶意都做好了准备,而他离开中国22年再回来,要重新交学费,是“四十几岁学吹打”。
  那时候,饶毅大多数朋友都在美国,儿子年纪还小。“不知道要跟谁说,因为难以确定谁值得信任。”他担心,如果向别人倾诉,万一被说出去,可能会让事情更加恶化。
  2001年,饶毅和儿子在郊外骑自行车
  彼时,同是改革合作伙伴的施一公,是他的主要倾诉对象。对施一公来说,那也是他们抱团取暖的时光。
  一次,施一公发短信给饶毅,倾诉他的挫折和苦恼。几分钟后,饶毅回信:“千万不要轻易撤,困难肯定很多,本来就是要克服才来的。”没等回信,饶毅又来了第二条短信,“如果要撤,提前告诉,也许一道:当然最好不要,单枪匹马太难了。
  后来,施一公说,他当时也没有想过要撤。与好朋友共同进退,互相倾诉,就是苦闷最好的排解方式。
  鲁白和梅林,是大洋彼岸的支持者。“每天要接到饶毅的三四封邮件,一个礼拜打好几次电话,有吐槽,但更多是苦水。”鲁白向新京报记者回忆,他能做的只是安慰,让饶毅坚持。
  饶毅觉得,自己具有过滤负面情绪的特殊功能。“时间一长,什么都忘了。”多年前的苦闷,当时化成苦笑,最后都不记得了。
  “丘吉尔有一句名言‘成功就是从失败到失败,也依然保持热情’,对我来说,是‘高兴就是从痛苦到痛苦,也依然保持热情’”。他说。
  这段时光,反向激励了鲁白。看多了饶毅的倾诉,还在美国的鲁白觉得“回国遇到的困难也不过如此嘛”。2009年,鲁白也回国,出任一家跨国公司中国区研发部副总裁。
  做一个有趣的人
  卸任之后,饶毅觉得生活更加纯粹了。最喜欢的科研和教学重新回归,成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
  偶尔他还会想起,网友曾把他叫做“科学界的鲁迅”。因为2004年和2010年,他在《自然》增刊和《科学》与人合作撰文抨击中国科研教育体制,犀利直白的言辞,让人印象深刻。
  时过境迁,饶毅觉得,“批判性的建设者”这样的标签也已不再适合他。现在,他更希望做一个有趣的人。
  在学生和朋友眼里,他早已经是“我行我素的半老顽童”。
  饶毅的一位学生回忆,一次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年会上,大家都在认真听报告,突然发现前排有水滴下来。大家都以为是房顶漏水了,最后才发现是饶毅悄悄把水洒到了空中。
  另一次,是他和施一公一家去京郊一个度假村。碰巧,度假村里正在举行一场婚礼。还没和施一公聊几句,饶毅就跑到婚礼现场与人交谈了。施一公还有些纳闷,以为饶毅碰到熟人了。不一会儿,饶毅灰溜溜地回来了,说他假装新娘的舅舅进去,结果被新娘家人发现了。
  再比如,当很多科学家都在研究普通人连名字都听不懂的项目时,他研究的是果蝇打架和小白鼠的性取向问题。饶毅的一位学生说,饶毅在科研方面的兴趣很广泛,很喜欢有趣的研究。
  北大生科院不少学生还记得,2009年元旦晚会上,饶毅和学生一起表演相声《讨饶》的段子。学生问:“你和施一公写中国科学教育应该改革的文章,赚了多少稿费?”饶毅回:“他们经常忘记给我稿费。”
  忘给稿费当然是一句玩笑,但写文章的初心&&推动科研教育体制改革,饶毅从未忘记。短暂的沉默可能只是缺少时机。
  鲁白说,饶毅永远懂得在适当的时机推动相应的改革。比如,2011年,饶毅落选院士,立刻撰文声明以后不再参加中科院院士评选,本意是希望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科学家的评价方式上来。“他不在意这个声明可能带给他的负面影响,他是无私无畏的。”
  屠呦呦获诺奖或许就是这样的时机。
  从10月5号开始,在《知识分子》上,饶毅每天都编发有关屠呦呦的文章,每一篇都不忘反思中国科研体制。在这个时刻,他一直坚持的两件事&&科学文化传播和科研教育体制的改革,第一次实现了统一。
  新京报记者 张维 编辑 胡杰 主图摄影 侯少卿
   饶毅和新京报的12年
  日,《新京报》刊发《饶毅:落选院士并非学术原因》,这是8岁的《新京报》(微信公号ID:bjnews_xjb)和49岁的饶毅第一次相遇。
  自此,《新京报》见证了饶毅生命里重要的节点事件:2011年落选院士,2013年卸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14年创办微信公众号《赛先生》&&
  同题问答
  新京报(微信公号ID:bjnews_xjb):你的理想是什么?目前实现得怎么样了?
  饶毅:做科学文化的传播和推动科研和教育体制的改革,这些目标永远都是动态的,没有终点的。动态的目标才有趣。
  以后要和这些人一起继续做下去。这些年的效果是很明显的,科研和教学的成果都提高了。希望我们的改革可以影响到其他地方。
  新京报:在你的生命里,有哪些东西是你一直坚持的?
饶毅:比如从小学办墙报到创办微信公号《知识分子》。比如推动中国科研教育体制改革。
  新京报:坚持带给你最大的快乐是什么?痛苦呢?
  饶毅:如我前面说的,交一群朋友,做好玩、有意义的事情,这本身就是一种人生价值。我碰到的痛苦,都是中国的人际关系,直到现在都是。
  新京报:你的座右铭或者你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什么?
  饶毅:我思,我试,我乐。想些事情,具体去做,之后不管什么结果,都高兴。
  新京报:你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饶毅:在中国,不能太轻易地相信一个人。我这个人很乐观,所以我经常轻信人,我注意到自己做事的方法可能有问题。经历了很多,因为太轻信别人,所以别人背后捅你一刀的时候会很难过。
  新京报:你觉得自己最奢侈的是什么?
  饶毅:我的主业(做科学研究)是可以让自己高兴的事情。我的工作让我可以不以时间和精力去拼事业。
  新京报:你最看重朋友的什么特点?
  饶毅:可靠,有趣,有意义。可靠就是可信任;谈吐、见解或者职业里面至少要有一项有趣;有意义就是他对国家和社会有价值,赚很多钱是没有意义的,但赚钱教了孩子或者解决了农民的生产问题,这才叫有意义。
  新京报: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目前的心境?
  饶毅:有趣。
  编辑:胡杰 李媛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中国如果能军事介入境外反恐战场,起码对中国而言是多赢的局面。因为,中国本身就有存在极端组织的恐怖威胁,不管你打不打,这些极端恐怖分子都会盯住中国的。就像普京说的,对恐怖分子就得“先下手为强”。
用食堂消费水平来认定贫困生简单易行,只需坐在电脑前统计数据即可,但这种简单生硬的方式既不可能实现“精准扶贫”,还容易造成对贫困生的心理伤害。
能否恢复六方会谈,如何恢复六方会谈,半岛各方都有自己的盘算,即使恢复也仍然不会一帆风顺。但朝鲜半岛经不起另一个70年的折腾,这应该成为各方的共识,也应该是各方思考半岛问题解决之策的出发点。
她风韵犹存的身姿,温柔动听的话语,体贴周到的关爱,八面玲珑的智慧,在久经革命考验的老领导坚硬的心里吹起阵阵涟漪,也重燃了他久违的激情。老领导于是亲自出马,动用一切资源为Y的前程铺路,将她超常规提拔为县级主要领导。同为国内生物学大牛,饶毅和施一公谁更牛?
饶毅,博士、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前院长()、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学术副所长,神经内科学Elsa Swanson讲席教授、Feinberg临床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主任。2007年饶毅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13年9月卸任。曾任生命科学院院长,曾主持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等支持的Gordon国际会议。为三十多种国际杂志审稿、经常正式应邀为世界重要学术机构演讲。年在旧金山加州大学读研究生,1986年起随美国科学院士Y. N. Jan和L. Y. Jan教授做博士论文研究,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神经发育的分子机理。年在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系做博士后, 随美国科学院士D. A. Melton教授,研究神经诱导的分子机理。年任教于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解剖和神经生物学系。2004年起任西北大学医学院神经科教授、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实验室研究方向是高等动物发育的分子信号。饶毅教授曾为2011年增选的有效候选人。2013年9月饶毅已正式卸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职务,他表示,科学家不能留恋行政职务,将在科研和教学上投入更多精力。施一公,结构生物学家。教授。日出生于河南省郑州,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95年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细胞凋亡及摸蛋白两个领域的研究。在Smad对TGF-的调控机理、磷酸酶PP2A的结构生物学方面做出过有国际影响的工作。曾获国际赛克勒生物物理学奖、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谈家桢生命科学终身成就奖、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2014年度爱明诺夫奖等奖项。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外籍成员。[1]2014年12月,中科院院士施一公教授出任清华大学校长助理。1967年,施一公出生在河南郑州小郭庄。1972年,离开小郭庄,全家搬往200公里之外的驻马店镇。1984年毕业于,并获一等奖(河南省第一名),保送至生物科学与技术系,1989年提前一年毕业,获得学士学位。1995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1998年—2008年,历任美国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教授、Warner-Lambert/Parke-Davis讲席教授。[2]2008年,婉拒了美国休斯医学中心(HHMI)研究员的邀请,全职回到工作,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日当选为院士;4月30日 当选外籍院士;[3]日当选院士。[4]日,(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宣布授予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2014年度爱明诺夫奖(Gregori Aminoff Prize)[5]。日施一公以校长助理身份,会见匈牙利罗兰大学校长巴纳·德布勒森一行。日证实,施一公教授已出任清华大学校长助理。
文人相轻,你这没法比,况且超过步行街平均水平了
说成绩,一般分为外界的肯定和奖励,以及做学问的功底。
施一公我不是很了解。饶毅我是通过看他的博文、外界的风传来讨论。所以都不会很贴切。但好歹也勉强生物学的学徒之一,所以斗胆说说。
施一公是做结构生物。简单的说就是分析生物分子结构的。过去看细胞结构,现在直接研究细胞里的各个分子的结构。这个研究很基础也很重要。假设我们了解每个生物细胞的每个分子结构,那么我们就可以针对性开发出药物去改变分子结构,从而达到治病的效果。所以这个研究很重要很基础。
不过,研究细胞分子结构的工具、方法等等,不是施一公的强项。也就是说他是用别人开发出来的工具、方法来做研究。当然,同样的工具、方法,有玩的漂亮的,有玩的笨拙的。我不懂,所以无法评论。
或许未来我会请他们帮忙做相关细胞生物的分子结构分析。
总的来说,做别人要用的工具和方法,这样的普适性的价值更大。比如哈佛的庄小威教授、北大的谢晓亮教授,他们做的就是生物科学家们要用的工具。其价值要大很多
[&此帖被自由翱翔者在 14:03修改&]
学习装比来了
饶毅选择的方向是神经发育与行为科学。
比如,他曾经的研究课题是性行为的神经发育,其中一个就是同性恋的基因与神经。这些研究非常有意思。人为什么会是同性恋,人为什么会抑郁,人为什么会犯罪,人为什么感到高兴等等,这些都是神经生物学的研究课题。如果在这方面做出巨大贡献,那么其影响将非常巨大。饶毅在这些方面是世界顶级的研究者之一。
饶毅学问广博,兴趣爱好较多。比如他的博文里曾经致力中国早年的生物学研究历史钩沉。让我们知道中国也曾有多个世界顶级水平的生物科学家。
但他的研究领域相对偏,研究困难度非常大。既有的生物学研究工具要在行为科学与神经发育之间找出必然确定的联系是非常困难的。相对施一公而言,饶毅的研究课题不热门,研究困难度大很多。所以饶毅得到的学界奖励和肯定要少些。但这并不是说饶毅的研究能力和水平差。
科学家有时候是要讲运气的。你研究的课题如果很困难,说不定一生就这样蹉跎了。别人的研究能力、学问跟你差不多,但在一个富矿领域,很可能就会名留青史……
饶毅跟施一公是好朋友,他们在美国时就为了维护华裔学者的利益而走在一起。因为各种因素,做同样的工作和成绩,华裔更不容易被学界认可。别的不说,就举例庄小威教授。201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就是奖励给超微结构的显微镜,庄小威 实际上是该领域的开创者之一,但却没有拿到诺贝尔奖。这跟哪个说理去?饶毅、施一公很热心,看到学界里的种族歧视。所以饶毅联合很多人一起维护华裔学者的利益。
不过,很显然,美国毕竟是白人的天下。饶毅和施一公最后还是回国了。为什么?我想大家都懂。
[&此帖被自由翱翔者在 14:07修改&]
说实在的,还是希望多几个像饶毅、施一公、王晓东这样的学者回国。
谢晓亮可能会全职回国了,庄小威没动静-----不知道2014年的诺贝尔化学家是否会刺激到她。她不是经常说:国籍、种族、性别不影响吗?但为什么同样是做超微结构的光学显微镜研究,她为什么没拿到奖?别人却拿到了呢?说种族、性别(庄小威是女性)没影响?我不信。2014年的诺贝尔奖她错过了,也许她这一辈子最重要的成就就这样永远错过诺贝尔奖了。就如当年细胞凋亡领域的王晓东一样。也是同样的工作,别人拿奖,你坐着看。王晓东就回来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268人参加团购228.00元&349.00元
427人参加团购135.00元&399.00元
494人参加团购539.00元&999.00元
139人参加团购189.00元&699.00元
645人参加团购249.00元&499.00元
231人参加团购109.00元&529.00元
292人参加团购359.00元&699.00元
1730人参加团购679.00元&1199.00元
28人参加团购89.00元&299.00元
709人参加团购109.00元&179.00元
36人参加团购109.00元&299.00元
155人参加团购279.00元&599.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饶毅 施一公 颜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