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综合与中外文学史68部有什么区别

The following error occurred:
The requested URL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
Please check the URL or contact the webmaster.1.在文化上,表现为对意识形态的回避、反叛与消解;
2.在文学观念上,颠覆传统的真实观,一方面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寻,另一方面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
3.在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更加平面化,结构上更为散乱、破碎,人物趋于符号化,性格没有深度,通常采用戏拟、反讽等写作策略。
四、论述题(共54分) 1.刘熙载曾云:“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就此请你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他评价的是苏词创作哪一方面的特点?这一特点对词史的贡献何在?(16分)
“以诗入词”是苏轼对词体解放的巨大贡献,在词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以诗为词”,简单说来,就是用写诗的方法写词,把诗的题材、形象、意境、创作方法尽情入词,使词“诗”化成为新的独立词体。“
苏轼以诗为词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词境的拓展。 苏轼革新词体内容和题材不断扩大,突破了词为“艳科”的旧藩篱,使词从“花间”“尊前”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 其二词风的改革。 苏轼打破了“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扫旧习,以清新雅练的字句,豪迈劲拔的笔力和纵横奇逸的气象来写词,使词作仿佛“挟海上风涛之气”(《花草蒙拾》),格调大都雄健顿挫、激昂排宕,形成了与苏诗风格相似的词风。 其三,风格多样化。
唐五代以来,词以婉约为宗,风格单一。苏轼认为,词的风格不应偏侧于婉媚一隅,而应如诗一般刚柔兼具,多姿多彩,横竖烂漫。
其四,以词陶写情性。 他把士大夫的情性志趣注入词中,并把士大夫的情性志趣与市民喜好的通俗文艺形式结合在一起。开拓了词的抒情功用,使词于合乐歌唱之外有足以自立的文学价值。
2.详细论析莎士比亚悲剧对古希腊悲剧传统的创造性继承。(18分)
一、悲剧主题的比较。古希腊悲剧主要表现的是人与自然、与命运的斗争;莎士比亚悲剧则表现的是一个旧体制向新体制过渡时的社会“失衡”状态。
二、悲剧人物的比较。古希腊悲剧的人物象所有的古典艺术一样,是类型化的,单纯明晰,大多数主人公的善恶基调都是极其鲜明的。而莎翁悲剧的不朽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则来自于它所创造的那些复杂而丰满的人物,他们极大地满足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是个性化的。
三.悲剧冲突的比较。在古希腊悲剧中,戏剧的冲突显得表面化和绝对化,剧作家们多半注重对冲突外在形态的描写,主要描写人物在与命运抗争时所受的种种打击和磨难。在莎氏悲剧的冲突中,总的道德倾向是分明的;但作者并不满足于冲突表面的善恶分明,而是把他的笔深入到冲突双方的行为动机以及与冲突相联系的生活的各个层面中去,这样就可以使观众把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结合在一起去辩证地分析人物事件。再者,莎氏悲剧冲突中,主人公的行为动机首先是出自个人的愿望或情欲,而不是其它。
3.论述《四世同堂》的文化反思色彩 。(20分)
16 1、 小说中心的祁家,实质上是中国封建礼教堡垒的象征,祁老者引为自豪的“四世同堂”正是传统家庭伦理的理想结构。老舍抓住了维系这个堡垒的内在文化纽结,把它置于小羊圈胡同的具体环境和广阔深邃的民族抗战的历史文化背景上加以表现,对体现了民族文化精髓的北平文化进行了沉痛的反思。
2、 小说以明确的批判意识揭露了浮游在北平市民中的民族劣根性,以理性审视的目光,对“民族的遗传病”作了穿透性的剖析。企望在战火中焚毁国民性的劣根性,显示了改造与重塑“国民性”的努力。
西南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外文学史
一.填空题
1.诗指的是《诗〉流传中的《鲁诗》《齐诗》《韩诗》等三派
2.五代词的创作主要集中在西蜀/南唐两个领域
3.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是指_杜甫,黄庭坚,陈师道 陈与义 4.对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和艺术构思,历来有拥刘反曹,三实七虚的概括
5.民初言情小说代表作《玉梨魂〉的作者是徐枕亚,五四新文学革命时期,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主张的是胡适 6.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鲜明的幽默讽刺特色的小说家有鲁迅,老舍,张天翼,D沙汀,钱钟书。 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向文艺界、科学界人士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系统地阐述了双百方针。
8.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包括《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
9.欧里庇德斯被誉为――舞台上的哲学家
10.18世纪末在英国出现的一种凶杀小说被称为―哥特式小说―
11、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流派是――耶拿派
12、司汤达的《红与黑〉主要描写了维立叶市、贝尚松神学院、和巴黎木尔侯爵府三个典型环境
13、《双城记〉中的梅尼特医生和卡尔登,露茜,戴尔那都是狄更斯人道主义的化身 。 14、古希腊神话的主要特征是――高度人格化,神与人同形同性
二.名词解释
1. 唐宋派的散文史地位
唐宋派散文流派。代表作家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兴推崇韩愈、欧阳修,提倡学唐宋文章法度,故有此称。唐宋派活动于前后七子之间,对复古派“文必秦汉”的主张和摹拟、剿袭的文风深恶痛绝,认为文章应有自己的面目,不受形式束缚。唐宋派对确立唐宋古文历史地位起有积极作用。。唐宋派虽然指出了前后 七子复古派的弊端,却始终未能根本改变文坛局面。唯其散文创作对后世较有影响,如清代桐城派便承继了它的传统。
2. 志人小说的特点
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有以下几方面的艺术特点: 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
17 二是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 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 四是语言简练朴素、生动优美、言约旨丰。这些艺术特点对后世小说产生了很大影响。
3. 言文合一
近代先进知识分子为使语言和文学从古老的文言文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发挥改革社会的作用,便更系统有力地宣传言文合一的主张,即主张言文合一的意思就是文言文和白话文的相结合。
4. 与抗战无关论
1938年,梁实秋在《编者的话》这篇文章中说,“于抗战有关的材料,我们最为欢迎,但是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不必勉强把抗战截搭上去,至于空洞的“抗战八股”,那是对谁都没有益处的”。这一段话被当时的许多文人断章取义地误解,即认为梁实秋主张文艺与抗战无关。而实际上,梁实秋也主张抗战的文艺,不过他也主张保留纯文艺。
5. 地下文学
地下文学也称为潜在写作,是不同于时代共名的知识分子真实的心声迫切地表达。严格地讲,一九四九年后仍渐渐出现的中国地下文学主要地呈现为地下的诗歌,它包括了地下的诗歌刊物、地下的诗歌出版物及不断出现的地下诗人聚会及朗诵会,诗人,担当了地下文学历史中主要的角色和见证
最早的希腊哲学家被称为“自然派哲学家”,因为他们关切的问题是大自然与它的循环变化。自然派是哲学脱离宗教范畴,哲学家朝科学推理的方向迈出的第一步,成为了科学的先驱。同时,自然派也是19世纪40年代俄罗斯文学流派。该流派在文学上追随果戈里,在政治上反对农奴制。力求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代表作家有屠格涅夫、赫尔岑、陀斯妥耶夫斯基等 .
三、简答题
1.简述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内涵及其表现
沉郁是指其作品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题材的严肃,感情的深沉、深挚。 顿挫是指其表现手法的沉着蕴藉,出语谋篇的曲折、变化的多端、转换穿插的波澜壮阔以及韵律变化等。杜甫的诗,蕴含著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事的心态,便把这种喷薄而出的感情抑制住了,使他变得缓慢,低沉,回环起伏。几欲喷薄而出,但又不得出,缓急回环,跌宕起伏,是为沉郁顿挫。
2.简论辛弃疾的词风特色
一、贯穿他的全部词作的基本思想和主线,就是恢复中原的坚定信念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二、辛词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多有一种奔腾耸峙、不可一世的气派。
18 三、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题材的拓宽。
四、辛词的许多描述乡村风光和农人生活的作品,朴素清丽、生机盎然
五、辛弃疾和苏轼在词的语言技巧上都是有力的开拓者。前人说苏轼是以诗为词,辛弃疾是以文为词。辛词的语言更加自由解放,变化无端。
六、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另一特点,是广泛地引用各种典籍和前人的语汇及历史典故。
3.简述周作人的“美文”观念和创作
周作人在《美文》一文中说认为外国文学里的论文可以分作两类。一批评的,是学术性的。二记述的,是艺术性的,又称着美文。即他认同美文即是艺术性记述性的文章。
他创作的美文艺术上颇具功力:风格平和冲淡,以平易自然的态度娓娓道来;形式短小简洁,风格独特,在当时影响很大。
四、论述题
1. 试论汉赋抒情化的社会及文学史原因,并就其代表作进行分析 社会原因: 东汉中叶以后,宦官外戚争权,政治日趋腐败,加以帝王贵族奢侈成风,横征暴敛,社会动乱频仍,民生凋敝。文人们失去了奋发扬厉的精神,失望、悲愤,乃至忧国忧民的情绪成为他们思想的基调,这就促使赋的题材有所扩大,赋的风格有所转变。这种情况的出现始于张衡。
文学史原因: 散体大赋逐渐衰微。 张衡的《归田赋》。作者以清新的语言,描写了自然风光,抒发了自己的情志,表现了作者在宦官当政,朝政日非的情况下,不肯同流合污,自甘淡泊的品格。
2.有人说,金庸的小说真正突破了雅与俗的界限,受到了社会各层次读者的欢迎,请谈谈你的看法 ?
作为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金庸把江湖传奇与历史风云、侠义柔情与绝世武功、人生哲学与民族文化传统熔为一炉,开辟了武侠小说的崭新境界,使武侠小说的可读性和 文化品位都得到提升。
3.综合分析《罪与罚》的艺术特色
1情节结构完整、充满戏剧性。
如小说写拉斯科尼科夫的整个犯罪经过:由酝酿到实施;从犯罪后的精神混乱到自首;最后归依上帝,情节有头有尾。围绕拉斯科尼科夫的犯罪,设了许多悬念、情节紧张、扣人心弦。
2深刻的心理描写,作品被誉为“一份犯罪的心理报告”。 多种心理表现手法:如内心独白、梦境、幻想、直觉等表现人物犯罪前后近于疯狂的复杂心理活动,写出了他的紧张、痛苦、孤独、疲惫。
3“复调小说”的结构特征。
西南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中外文学史
一. 填空题
1. 明代台阁体诗人的代表是杨士奇,杨荣,杨溥 2. 中唐三大传奇指《莺莺传》,《霍小玉传》,《李娃传》 3. 元嘉三大家是指颜延之、谢灵运、鲍照 4. 老舍小说《四世同堂》分为三部,它们分别是《惶惑》,《偷生》,《饥荒》。
5. 沙汀被称为“三记”的长篇小说,分别是《淘金记》,《还乡记》,《困兽记》。 6. 小说《烟壶》的作者是邓友梅 7. 80年代,朦胧诗的代表诗人是舒婷,北岛,顾城 8. 古希腊神话的基本特点是――高度人格化,人神同形
9. 从新约看,早期基督教的文体语言是希腊文 10. 但丁创作神曲时使用的语言是意大利语 11. 霍桑《红字》看似一部描写爱情的小说,实际上表现的是宗教对人性的摧残。 12. 《静静的顿河》所描写的顿河地区走向新生活的民族是哥萨克民族。
二. 解释题
1. 齐梁文风
为满足统治者沉迷声色的需要,一些齐梁诗人以声律对偶装饰诗句,表现出绮丽浮艳的内容,形成了一种时代风气。传统诗歌及汉魏风骨不敌摇曳的情思与新被发现的声律的诱惑,使诗歌创作走上了一条宣扬色情、表现庸俗情调的道路。
杜甫.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
3.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1917年2月发表于《新青年》,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2017年吉林大学文学院614文学综合(含文学理论、中外文学史)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7年吉林大学文学院614文学综合(含文学理论、中外文学史)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青岛华研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国内教育...|
总评分0.0|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VIP价格: ¥32.00元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支付宝红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南大学中外文学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