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喝水很多,人一天喝水多少升3升也不够

|||||||||||||||||
每天3升水你喝够了吗?如何监测自己体内水含量
  天儿热汗多,及时给身体补充水很重要。水对人类的生活来说非常重要,它占人体体重的50%到70%,能起到维持人体机能正常的作用,因为生病、运动等状况而导致的脱水会让我们感到恶心。一开始,我们会感到口渴和疲倦,然后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头痛,最终,我们会变得暴躁,体力下降,心理承受能力也变差。
  人类会因为呼吸、排泄和皮肤毛孔散热而失去水分,健康的人通常通过饮食来调节身体内的水含量,但是对于婴儿、病人、老年人和那些从事剧烈运动的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高温环境下则更加困难。
  那么,当人类身体出现脱水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我们每天该喝多少水才对身体有利呢?
  感到口渴,其实你已进入了脱水状态
  当你感到口渴的时候,你的身体其实已经进入了脱水的状态,事实上,你的口渴反馈机制已经在缺水的感知方面出现了延迟,也就是说,你应该补充水了,而且应该补充的水比你想象的还要多。
  研究表明,即使是1%的脱水状况也会对情绪、注意力、记忆和运动的协调性造成负面影响。虽然每个人的各项健康指标都不尽相同,但是脱水会导致脑组织液的减少,从而导致脑容量的降低,细胞功能也暂时无法正常运作。
  大脑也会因为缺水,产生口渴的感觉
  如果你的身体正在流失水分,而你没有进行及时补水的话,你的血液就会变得更加黏稠,黏稠度高到某一个点之后,就会触发肾脏的保护,这样的结果就是,你的小便少了。当你的血液变得越来越黏稠的时候,你的心血管系统想要通过增加心率来维持血压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
  当你在锻炼身体或者面对高温环境的时候,你的身体会因为出现脱水而向你“发送警报”,这个时候,你的身体出现疲劳或者崩溃的风险就会增加,比如当你突然站起来的时候有可能出现昏厥等等。另外,水分的缺失还有可能阻碍身体对体温的调节,使得身体温度高于正常的范围。
  在细胞层面上来说,人体内的水分会被其他部位吸收,比如血液就会通过水分来维持血压,细胞会因为缺水而出现收缩,大脑也会因为缺水而产生口渴的感觉。
  每天喝水
  喝多少水才合适
  既然水那么重要,我们应该喝多少水才合适呢?
  事实上,人体正常的水分需求跟很多方面的因素有关,比如身体各部分的含量、新陈代谢、饮食、气候和服装等等。
  令人惊讶的是,第一份关于水的摄入量的官方指南出现在2004年,根据医学研究所的研究,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每天摄入的水量分别是3.7升和2.7升。大约80%的水分应该通过饮料,包括水、咖啡和酒精等摄入人体内,剩下的20%则来自食物。
  如何监测
  自己体内水含量
  首先,要追踪自己的体重,并且保持1%左右的浮动范围。只要连续三天记录自己的体重(比如刚起床和早餐前),就能够根据平均值算出你体重的基线水平。
  另外,要注意自己的尿液。你每天应该小便三到四次,尿液应该是淡色并且没有强烈的臭味。如果你的排尿频率没有那么高,尿液颜色较深或者刺鼻的话,则应该多喝水。
  还有,要有意识地饮用足够的液体,时不时的饮水能够避免出现口渴的感觉。
责任编辑:王书香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多走路、多喝水、你以为养生,其实折寿!3大流传最广的养生法,太要命
多走路、多喝水、你以为养生,其实折寿!3大流传最广的养生法,太要命
日10时10分来源:
提示:点上方"EMBA"↑商学院第一公号,免费订阅本刊!更多交流请添加微信:YYL242
财链社专业区块链财经媒体与社群。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国医大师健康,转载已获授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营养科主任夏萌提醒,常吃五谷杂粮粉对血糖的提升速度更快,对身体不利。天天这么吃很有可能吃出糖尿病,要了命。
很多时候,你以为是在养生,其实是在养病!不仅非但不能延寿,反而折寿!这些我们常做的“养生”害了很多人,再这么做迟早会要命!
1、五谷杂粮粉:吃出糖尿病!
俗话说,多吃五谷,不生杂病!很多人都知道吃五谷杂粮的好处,于是“五谷杂粮粉”悄然流行起来,觉得杂粮粉又方便,好处又多!但其实恰恰伤身。
吃五谷杂粮之所以有助于健康,一方面五谷杂粮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促进肠胃蠕动;另一方面也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但把杂粮磨成粉后,膳食纤维没了,剩下的只有淀粉和糖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营养科主任夏萌提醒,常吃五谷杂粮粉对血糖的提升速度更快,对身体不利。天天这么吃很有可能吃出糖尿病,要了命。无论有没有糖尿病,都不建议多吃。糖尿病病房一听患者吃杂粮粉就一个头两个大。一句话,吃杂粮不过是因为希望吸收慢一点,打成粉这样增加血糖吸收的事情,真是得不偿失。
2、天天喝粥,喝出心梗?
喝粥是由你的胃肠能吸收多少来决定的。你能吃饼的话我们就不要去喝粥,能吃馒头,你就别吃那个烂面条。一般来说在医院里边,喝粥的人都是那种身体特别不好的,特虚弱的。喝点粥 ,一旦稍微能吸收了,身体好一点了,就让他往上调,就变成普食了。
上述夏萌教授说,我们有个病人,是东北那边的,因为他自己和老伴身体不好,后来他就去了哪儿了呢,去了海南三亚,每天他吃的绝对是环保的,每天早上要喝杂粮粥加苹果,中午吃点粗粮加蔬菜,晚上基本上就吃点蔬菜,粮食都不怎么吃。这种情况下,最后这个人每天还要去运动,还要打高尔夫。
他觉得他很注意了,非常注意,低脂、低盐、低糖,他全做到了,但是他得心梗了!往这儿放了三个支架。
然后我就问他早上怎么吃的? 他说每天都是杂粮粥加一个苹果,这里缺什么啊,缺蛋白质,缺蔬菜,这些东西都不够!
3、辟谷养生:毁了肠胃!
近些年来,“辟谷养生”越来越受追捧,不吃谷物、肉、蛋等,仅依靠喝水、打葡萄糖来代替三餐,称能“清理肠胃”,你以为这种“辟谷”方法真能养生吗?
中医专家解释,“辟谷养生”并没有中医的理论基础,而这种“断食辟谷”的方法也并不符合人体的生理规律。从现代循证医学的角度来看,目前并没有证据直接证明辟谷对身体有好处。
辟谷会打乱胃肠道的正常运行、肠道的通透性、消化液的分泌,还有营养物质的吸收等受到影响,易引起身体代谢紊乱,会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4、每天8杯水:伤了肾!
知名国学、古中医研究者,《至简古医——道鉴伤寒论》一书的作者刘希彦说,八杯水的概念现在很盛行。常规来说,东方人每天八杯水,偏多了。因为东方人的体质偏寒,西方人的体质偏热。从体征上说,西方人热情,毛发重,相对个子也高,性情比较急躁,体味也重。东方人毛发少,皮肤细致,不像西方人皮肤粗糙,整个体质偏寒。所以,偏热偏寒的体质的差别,天地能量场所赋予的禀赋的差别,决定了我们生活习惯的差别。水是阴性的物质,东方人喝多了会出问题的。
喝水多有什么危害?这需要讲一下水在人体里的运行。水喝进人体,通过脾脏运化,先由脾脏供给给肌肉。脾主肌肉就是这个意思。水喝多了代谢不掉,会囤积在肌肉里。所以喝水多的人往往身体沉重、乏力、不想动。有的人上网多了,一窝一整天,上厕所甚至喝杯水都懒得动,这种情况是湿证。脾脏还会把一部分水液营养上输给肺,进入呼吸代谢。肺主皮毛,水液代谢失衡,会发生身体浮肿、脸肿。
很多都市女性一边喝很多水,宣称要做水女人,一边又说浮肿怎么办?去瘦脸、抽脂、动刀子。实际上她们是在一种错误的观念里恶性循环。人体70%左右都是水份,多了少了都不好。中国人说适度为好,喝下去的水代谢不掉,就会形成湿证,东方人有湿证的很多很多。
就算是感冒,中医很多时候诊断也和湿证有关系,所以并不是所有感冒都适用于用多喝水来解决。水是阴性的东西,当身体呈热性反应时,水是有用的,当身体呈阴性反应时,多喝水反而会加重病。
5、每天2万步:毁了膝盖!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说过: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运动是“走路”。
朋友圈推出的“微信运动”功能,记录每天得步数,和朋友们比赛。于是“晒步数”也成了朋友圈的一种潮流,很多人每天都走个1、2万步。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每天这么走,膝盖却废了!
每天一万五,走出滑膜炎前不久,杭州的刘先生想通过暴走减肥,每天走的步数都在15000以上。没想到,不到一星期,就患上了膝关节滑膜炎!医生说,刘先生是走得太多了!属于过度运动,已经伤害到了身体!
日行2万步,膝关节积液张阿姨今年50多岁,平时爱好锻炼身体的她,经常到附近公园散步,基本上每天2万步打底。
没想到,这种追求养生的方式给她带来大麻烦。正是因为走路太多,对膝盖产生了损伤,时间长了,原本应该起到润滑关节作用的关节腔液越来越多,这才形成了积液。
日走3万步,伤了大腿骨一位60多岁的病人,这位病人体重60公斤,身高1.6米,从一个半个月前开始,这位病人每天暴走15公里,每天接近3万步。
刚开始锻炼有点腰酸背痛也正常,但走了半个月以后,一站起来就觉得右边大腿根部疼痛,当时还可以走路,就以为是扭伤了,撑着没到医院去。后来,越来越疼,病人才到医院,一检查才发现,原来是大腿的骨头断了......
每天走个1万多步、2万步都是错误的。正常人每天应该走步,里程3-5公里比较合适。如果天天都是2万步,很有可能会伤了膝盖。因此千万不要以为每天走个几万步是在养生,其实是在养病!
6、乱补维生素:吃出结石!
维生素种类较多,功能各异,不仅对治疗维生素缺乏病有特效,而且对其他一些疾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但有些人却夸大了维生素的作用,不管生何种病,都把维生素当作万能品,这也是对维生素的一种错误认识。
如果机体不缺乏维生素,无论患何种病,服用维生素都是一种浪费,甚至会加重病情。
例如,胃溃疡患者大量服用维生素C,不仅无效,而且还会加重对胃的刺激。平时有人把维C泡腾片当作提高免疫力的药品,但其实维生素缺乏者才需要补充,一旦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C还会导致尿路结石,加速动脉硬化。
7、胡乱进补:吃出了癌!
很多人都觉得“保健品”有病能防病,没病能保健。但其实乱吃保健品吃出了病,吃出癌症的例子还真不少。
小编的朋友毕业后进了一家电视台,上班后的第一个春节前,决定给爸妈准备一点礼物。经朋友推荐,我买了鹿茸、鹿筋和鹿胎,鹿茸泡酒,鹿筋熬汤,鹿胎制膏,拎回家送给爸妈。
儿女买的补品,父母自然会放心吃。不料第二天一大早,爸爸鼻血不止,而妈妈在马桶上坐了足有40分钟,最后把爸妈折腾进了医院。
很多人注重养生,但其实是在养病。比如他们去吃大量补药,导致脉搏又沉又紧,气血不流通,还有人吃补药吃出了癌症。而子女因为孝顺父母,给患了癌症的父母买人参和黄芪补身体,结果加速癌症转移。其实人到中年,不应该吃补药而应该多吃素,因为补药补品会给人身体带来过多负担,对气血有伤害。
很多长寿的人基本都不会乱吃补药,平时就吃好三顿饭,从不乱吃,结果越来越好,精力越来越充沛,脑子也越来越好使。
8、趁热吃:吃出食道癌!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爱吃,也热爱“食补”。炒、爆、熘、烧、焖等五花八门的烹饪方式,而且有什么东西都“趁热喝”、“趁热吃”的习惯。
嘴的欲望是满足了,消化系统的负担就太重了,人们吃热的食物、多喝热水,但却没想到过热饮食对食道的伤害。
自吞咽开始,至蠕动波到达食管末端进入胃部,这个过程大约需要9秒钟。如果把超过65℃的热食吞下去,这就意味着,每吃一口,我们食道要经过9秒钟被烫的梦魇。食物温度过高,会灼伤食管黏膜并使之坏死,长期下去,可使该部位癌变。
专家提醒,人的食道,十分柔嫩,只能承受50℃-60℃的温度,超越这个温度,食道的黏膜就会被烫伤。日常生活中,不要吃过烫食物,温度都尽量控制在65℃以下,刚出锅的菜晾一晾再吃,捞出的火锅菜放在盘里晾一会儿,刚沏好的茶不要贪图品茗的快感。
看完这些大家可能有些迷茫了,国医提醒大家,养生千万不要过度,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养生方法。
临走请点下方留个手印,如觉得文章不错,请分享给亲朋好友让更多的人看到。
商务合作:yangqin6060(微信)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多走路多喝水,你以为在养生,其实是在折寿!
版权声明:本文由入驻中金在线财经号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金在线立场。如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及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
网友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24小时热文
1鲜花=0.1元人民币=1金币&&&&打赏无悔,概不退款
重复、旧闻
与事实不符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373被浏览190,337分享邀请回答4456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822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天喝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