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日本人能看懂懂或者一样的吗

  古往今来大致有哪些人看懂了老子?  古往今来大致有哪些人看懂了老子?看着写下的这个标题,我笑了。不晓得这算不算,和能不能成为吸引网络众看客眼球的标题党。  古人早已作古,数千年后所有可资的证据差不多都已湮灭。或埋于地下而不可追寻。还说“古往今来”什么的,口气大得真是上了天。  而且,无论古人还是今人,不说别人看懂没看懂你怎么知道吧,就单说你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和判定别人看懂了?  哈哈,是的,这样的标题确实很蹊跷。它隐含着为此标题者的自以为是的无知和不知羞耻——自以为看懂了,其实是无知兼无耻——这样,恐怕就会引来但也完全可能算是有礼貌了因而有节制的唾骂:你根本没看懂就在这里搅坛与胡扯。  老子你也看得懂和你也配看得懂?!  面对唾骂,并不是每位中国人都有唾面自干的本领。因此,也要回唾一下:为什么说普通人就不能看懂老子了?  难道老子写出来就是为了叫人们看不懂的么?  TangS认为,所有打算阅读老子和已经阅读过老子的人,如果他带着和曾经带着“普通人能不能看懂老子,和老氏写书究竟是不是要让人看懂”这两个问题或类似的问题去阅读老子的话,那他便会得出下面的结论。当然,要说这结论,也是TangS推己及人的结论。是TangS读老子之后,属于TangS的结论。  结论1,老子一书是老氏写给普罗大众看的。  结论2,一般的,讲普通人看不懂和讲别人看不懂的朋友,其根本原因,是他自己看不懂和没有看懂老子。除此以外,还有特殊的,他实际看懂了但也要讲自己看不懂和批评讲看懂了的他人没看懂。  网友:新鲜。没看懂就是没看懂。竟然还有“特殊”的没看懂了?  TangS:是的,有人看懂了老子,但他会假装没看懂、看不懂。而又有看懂了的人,但当他看到有其他人真看懂了老子,他的内心却会害怕。他因此反而会说这些与他一样看懂了的人,其实没有看懂和看不懂老子。  这样的的两类人,就是这个“特殊”的,讲普通人看不懂和讲别人没看懂的“特殊人才”。  在这里,引用一下楼主在<学术中国>里“老子究竟讲了什么?……”中的篇章。链接地址   ……  《道德经·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的翻译——  我所说的都是非常简明易懂的,也是很容易去实行的【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但社会上还是会有一种“怪”现象,就是竟然没有什么人能读懂,没有什么人会照着去做和知道怎么做【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咱们人写书,总有他写这书的宗旨,如同我们平常做事总有目的、目标一样【言有宗,事有君。】  但是,正是民智未得开启,民众普遍性地无识无知,因此大部分人不知道我写这书的旨要。他们或认识不到,或理解不了,从而误会误解我。同时,那有些已经看明白了的人,却是有目的地“故意”误会误解我,从而阻挡和误导民众去真正认识和了解我【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出现这种“怪”现象,还是真正认识到了、理解和了解我的人数太少了啊。【知我者稀。】  而能按照我所说的去做的人,就更是十分难得地宝贵和珍稀了【则我者贵。】  所以,那些所谓“国家的治理者”们,他们明明怀揣贵重值钱的“宝石和美玉”,但他们表面却是穿着普通甚至破烂,总是以虚伪而不是真实的面目和状况示人,愚弄百姓和借机愚弄百姓。而有些“人精”,他们看懂了,也要说老子是天书,假装看不懂。【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楼主发言:265次 发图: | 更多
  要说实话呢,对一部书的旨意,只有两种人有资格讲人看懂没看懂。他们一是作者本人,二是得作者真传的阅读者。  就老子一书而言,作者已死数千年。所以,有德有道谦虚谨慎的大家学者,他们从来不会去评述他人,讲他人看懂或没看懂。他们更不会与人争辩,以来彰显自己对老子的懂。他们能作的大概只有一个,就是无言的行动一一研究、写作与出书——来表明自己的懂和不懂。  虽如此,不过,在这里,TangS认为,说说“古往今来有哪些人看懂了老子”还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一者,老子这位作者真的很奇怪。  他只写了一本书,内容也不长,文字也不多。用词用语即便我们两千多年后的今人来看也不复杂,可谓文辞非常朴实,全篇5千余言当中的生僻冷字至今几乎为零。  但是,老子竟然会在书中自我加以预测和对阅读者的设定“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就是前面说过的引用和翻译。)  而且,要说一些事,作者自己说说也就算了,未必会有他人当真。但是,后人还真的释注不下千余种,有据可查的三百多,硬是把老子搞得十分复杂难懂。并且,据说至今依然无定论,依然懂的人不多,甚至可能没有。  朋友,您说这奇怪不奇怪呢?老子是不是真的很特别啊?我们后人是不是也很奇怪和特别啊?哈哈。  二者,老子只有一个,但后来阅读过老子的人众何止兆万人。同样都是人,难道这后来者的兆万数量的他们都让老子猜中了?真的没有一个看懂?  如果我们都承认这点的话,这个实在是让人有点沮丧和失去信心。同时,这样也属于人自我贬低人认知的能力,自我否定自我进而否定人智的问题与结论。  所以,TangS认为不能承认,也不能这么认为。
  好了,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既然不能说老子写出来不是为了使人看懂,和不能承认老氏作古之后的兆万之众当中没有一个看懂,那么,就要承认和接受古往今来中有人看懂了老子,得了老氏写书的旨意。  因此,本楼的标题“古往今来大致有哪些人看懂了老子”也就不再是一句“无知兼无耻”的博眼球的故作文章,而是可以研讨,并能就此提出观点看法,是能写点文字和认真作个文章的。  也就是说,“古往今来大致有哪些人看懂了老子”是可以当成学问和课题来研究,来讨论开讲的。  如果要更进一步说,“古往今来大致有哪些人看懂了老子”,不仅可以当成学问和课题来讲,而且,研究“古往今来大致有哪些人看懂了老子”还对我们正确理解老子也是有帮助,甚至可以是曲径通幽地帮助大家理解认识老子的一个便捷的方法和途径!  对此,TangS就大致有结论:  1、汉代就是人们归纳整理与研究老子很有成果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有不少的人大致看懂了老子,得了老氏写老子一书的旨意。  2、同时,也是从汉代起,正是由于当时有人看懂了老子,其结果也就像老子自己估计预测的那样,开始逐步出现了对老子的“莫能知,莫能行”。并且,这种“莫能知”的情况延续至今。  支撑TangS有这两个大致结论的证据,就是老子《道德经》的章次划分在汉代得以完成和定型,和两个很重要但相互间有明显区别的对道德经的释注版本——王弼本和河上公本——同时在汉代的出现。  可以说,汉代是《道德经》总体“定型”的时代。  其后所有释注道德经的版本,都是沿袭的汉代“定稿”的章次。这个对照一下王弼本和河上公本,再对照一下后来的版本(汉代以后出土的汉以前的版本不算),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的。  从道德经的章次在汉代定型一事来看,汉代是人们研究道德经最为风行,也是最有成果的时代。  也就是说,汉代的人们处于一个中国人从没有看懂到看懂、从部分看懂到全部看懂、从少数人看懂到多数人看懂道德经的时代。之后,中国就进入了大部分人看不懂道德经、看懂了也不说自己看懂了而要说自己没看懂看不懂的转折性时代。
  而且,自汉以后,还有人,先不说他看懂没看懂,但他给老子披上了一层“道术”,也有人说是“邪道”的面纱,让更多的人从此走上误读老子的歧路,不再看懂,也不想看懂老子。  关于这个,下面引用一下百度百科有关词条就可以说明了。  “道教”百度百科——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现大量道教组织,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祖天师张道陵正式创立教团组织,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  “张道陵”百度百科——张道陵(34-156年),道教创始人。正一盟威道,即天师道创始人,尊称为“老祖天师”,“正一真人”、"三天扶教大法师"、高明上帝、张天师。著作《老子想尔注》,弟子有300多人,设立24治,奠基天师道。张道陵、葛玄、许逊、萨守坚合称四大天师。  这都是从汉代,具体一点,“转折性”从东汉,大面积转折从东汉以后开始的。
  哈哈,老子要你们懂毛线,写文章给你们看看已经是对你们的恩赐了。根器太差看不懂没有关系,选10句看得懂的照着做,就可以了。
  最懂老子的是老子老婆
  评论 @岭北乌有生:  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书是自己写的,但是要你对自己的书说出个道道来,恐怕也做不到。鲁迅就说过,曹雪芹能写红楼梦,却不一定能写红楼梦语言研究。老子一书5000字,有多少字是老子深思熟虑的,又有多少字是无意识留下的?让我说,全世界真正读懂老子的,一个没有,包括老子本人。  -----------------------------------  岭北先生的这话便陷入了虚无,也是人置人自我于痴妄和无灭之地了。  人及人的行为和思想,成受于何方,究竟是不是虚无,这个哲学意义太广大深奥,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的,也不是本楼的主题,咱们因此不讨论。  这里,单就老子而言,我的观点与您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  这个“截然不同”的结论的得出,就是老子的原话,也就是在本楼首当中引用过的《道德经·七十章》释读翻译过后的内容。建本楼,其中的目的之一,大致也可以说是对TangS翻译的这七十章次内容的由来细祥说明,和逻辑上的证明与解释。  在这里,再次把TangS释读的《道德经·七十章》辑出吧,聊供各位把玩。呵呵。  ------------------------------------   《道德经·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我所说的都是非常简明易懂的,也是很容易去实行的【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但社会上还是会有一种“怪”现象,就是竟然没有什么人能读懂,没有什么人会照着去做和知道怎么做【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咱们人写书,总有他写这书的宗旨,如同我们平常做事总有目的、目标一样【言有宗,事有君。】  但是,正是民智未得开启,民众普遍性地无识无知,因此大部分人不知道我写这书的旨要。他们或认识不到,或理解不了,从而误会误解我。同时,那有些已经看明白了的人,却是有目的地“故意”误会误解我,从而阻挡和误导民众认识和了解我【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出现这种“怪”现象,还是真正认识到了、理解和了解我的人数太少了啊。【知我者稀。】而能按照我所说的去做的人,就更是十分难得地宝贵和珍稀了【则我者贵。】  所以,那些所谓“国家的治理者”们,他们明明怀揣贵重值钱的“宝石和美玉”,但他们表面却是穿着普通甚至破烂,总是以虚伪而不是真实的面目和状况示人,愚弄百姓和借机愚弄百姓。而有些“人精”,他们看懂了,也要说老子是天书,假装看不懂。【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我们不禁要问,有汉一代,究竟发生了什么,发生了什么大事,才会导致如此对《道德经》释读牵涉老子书旨意理解结果的如此转折?  要研究分析和回答这个,TangS认为,应该要从汉代的社会大背景,即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两个方面找理由和原因。  由于这个问题的归纳和提出,跟《道德经》在汉代的定型至章次在汉代的“定稿”有关,咱们这里就先从《道德经》的“章次”来说起。  (说这个问题之前,上了一些搜索引擎,譬如度娘。不晓得是不是度娘不给力,发现这个章次研究几乎是《道德经》研究的空白。  貌似章次研究不是道德经研究应该有的,属于“网络社会学院”的学术研究的范畴。或人认为道德经的章次研究是不必要的,或认为道德经目前的章次是当然的,因此搜索结果是大面积的少有、没有异议。或人认为道德经目前的章次不合理,需要调整,而且竟然真有人按自己的理解,尝试着进行了调整。)
  关于TangS在上面的说法,又有网友要发表不同意见了,他提出了质疑:  我看TangS你很片面很武断,甚至很无知啊。  老子五千言,字字珠玑,里面的每句话,甚至每个字几乎都有特殊的含义,脱离章次几乎都能独立地形成文章,由此让后人皓首。  因此,《道德经》在汉代的定型至章次在汉代的“定稿”,这跟读懂老子有毛关系。你怎么能从章次的划分和章次顺序的定稿,来说人们看懂了呢?!
  公元纪年是个分界线,人神分离,人走上越来越物化的道路,公元前很容易懂的知识也开始不懂或不让大众懂,是不是跟天象有关还需多了解  另外没有啥原始社会,人类不是在进步而是相反
  还有人又说,要是道德经根本就没有章次,有章次不过章次之间也没有相互的关联呢?这个情况实在太普遍了,比如现在网络时代的你,一生当中共发了八十一篇微博,有人把你这八十一篇微博辑成了一本书。我问你,书中的这八十一篇微博之间,会有明显的内容关联吗?  对此两个“质疑”,TangS认为:  1、从有关历史记载来看,老子一书是“一气呵成”的。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  尹喜求书、老氏为文,尽管不可能是坐等立就,也应该不止是一天两天甚至有可能不止一月两月,但从构思到行文写就,一定应该时间跨度不会太长。毕竟是一生负绝学,立意构思素有酝酿,唯吐就此一篇啊。  所以,《道德经》章次之间是有关联的。  2、从老子一书自身来看,就是上面再次辑出的《道德经·七十章》的文字内容和TangS释读翻译来看,也是一气呵成的。  不然,漫无目的,和让人不知所云地乱写一通,就不会有“言有宗,事有君。”来自作者本人的,写此文章即时的感慨和对读者的阅读提醒。  3、章次,就是写文章的布局谋篇。所以,章次的定型,标志对作者旨意的把握之后,对作者文章布局谋篇的还原。  因此,TangS认为,既然老子是一气呵成的,那么,道德经章次的出现和整理定型,就标志人们对老子的看懂。  同时,补充一下,不论你看老子是为了什么,无论你看懂没看懂,读了老子后你应该会认为,老子一书是带有非常明显的目的性和对某类事物操作实践的指导性的。对此,TangS体感结论是,老子是一篇某类工作的“技术报告”,或者说“操作指南”。此也反映道德经的章次,具有整体一致性的关联。
  我只了解福兮祸兮那两句,说得很有道理体会很深。  
  或者,可以说,老子,就是一结构完整的题套规范、关键词明晰、摘要鲜明、阐释周备、论证有力、结论精彩、寄语殷切的格式非常正规的,关于某技术理论提出及应用指导方面的“学术发表论文”。  虽谈章次,上面又罗哩叭嗦的百十言过去了。不过好在已经引出了整理道德经“章次还原”的话题。不算走题,呵呵。  问题:一篇文章写好了,哪有什么“章次还原”的事情呢。难道,老子的章次曾经被打乱过么?  说到这里,TangS发现有网友会意地笑了。  是的,数百年流传中,或多或少,或严重或轻微地,老子的文字顺序肯定要,不一定是有意但有可能是迫不得已,和偶然意外却是生发必然地,被打乱,甚至发生文字丢失的。  这跟汉代,尤其是汉以前的春秋战国及秦朝等时代,当时的文字记录技术手段有关。
  当时什么样的文字记录技术手段呢?  关于这个文字记录的技术手段,TangS从朋友们会意的微笑中已经知道您其实已经知道TangS要说什么了。因此,本来可以简说的,但还是不得不罗嗦啊。这实在也是因为每一次楼主的“罗嗦”,就会带来一次楼主“自顶我肺”的正向激励,真有点让人欲罢不能啊。哈哈。  但是,TangS也发现&国学明&版块人声鼎沸得很。每次TangS的“罗嗦”一发出,很快地、毫不留情地,就会被他人的“声音”压下去。呵呵。  不过,这样“你方唱罢我登场”,或者说“不等你唱罢就登场”的热闹,还是让“水文”作者为“水文”所在版块的人气兴隆而欣喜的。  汉以前,咱们汉语言文字的常规记录技术手段几乎只有“简”。就是文字“写”在竹片或者木片上。在毛笔发明之前,还不是用软笔写的,而是用硬刀子刻的。  在汉以前至春秋战国时期也有丝织品,而且还是蚕丝制品。《诗经·卫风·氓》中的“抱布贸丝”“桑之未落”就说明了这点。  但却不是所有的丝织品都可以用来着墨写字,能轻易写上去,和写得清晰的。不相信的网友可以回家找一块丝绸试一下。  可以用来着墨写字的丝织品叫绢帛,是致密而又轻薄色淡的丝织品。大概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  请朋友们注意这个“致密而又轻薄”的特点要求,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丝织设备更新换代、丝织工艺相当成熟、织工技艺高超的产物。所以绢帛生产量少且成本高昂。大概只有王族可以偶尔一用,用来记载十分重要的东东。  最原始的纸在西汉应该就出现了。由于原始纸张制作工艺技术尚是发明实验阶段的原因,不仅未必好用,甚至也是成本高昂,所以未得推广,通常还是不用。  所以,汉代的文字记录技术是有纸有帛,但主要及大量的,时间上东汉初期以前,官方及民间的文字记录技术手段,还是用的简。  上面的这些,就是老子一书流传当中的抄写与保存、阅读与整理的文字记录的技术条件。
  因而,也所以,尹喜求书、老氏为文,尹喜不过一哨卡守关的军士或下级官吏,高一点讲,他是函谷海关的“关长”吧,也未必能拿得出和即便有也未必愿意拿出绢帛之类的东东,来给老氏划字的。  所以,TangS认为,最原始的老子是写在简上的。  而简,一根一根的竹木片,写上字后干了再串起来,然后形成篇幅篇章。大家可以由此想象,刚写成的老子一书,五千言,那是怎样的大小,怎样的重量,怎样的简牍数量,又是怎样的“章次”呢?  其后,至东汉“蔡伦纸”的出现,大约6、7百年里,“完整”的老子一书又是如何被搬运和储藏,被阅读与传抄,被保管与整理的呢?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这句话是说,我的话虽然很容易知道,很容易执行,但天下人都无法知道,都无法执行。为什么呢? 因为每句话都有它的前提,每件事都有它的缘由。言有宗,事有君。因为不了解话与事的前提与缘由,所以才会听不懂我在说甚么。知道我的人很少,能照我的话去执行的人很少(物以稀为贵)。  所以圣人虽带着玉,却穿得很破烂。这句话是要带出后面的知不知上那一段。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领导者明明知道,外表却要装作不知道,因为他要让下属敢于发言,而不只是让下属一味奉承领导者英明。  老子所说的前提与缘由,就是我所讲的,老子一书就是在如何在动态的环境中,去调整组织的关系来适应这种剧烈变动的环境。  由于环境变动剧烈,超过领导者所能预测的极限,领导者必须借用团队的力量来做决策,因而领导者必须要缩小自己,才能放大团队。  所以,领导者知道也要装作不知道,而领导者不知道又装作知道就会出大问题了。圣人不会出问题,因为他厌恶出问题。因为他厌恶出问题,所以才不会出问题。
  “学老而化,非老子。”非者,不是也,否定也。  因老子文辞至简,后人理解起来,便难免诠其意且繁且深。这是后人,尤其是两千多年后的后人在读老子的过程中无法避免的。  尽管老子的文辞有这个特点和这个也许是老子始料不及的效果,后人因此誉之为“万经之王”。  但是,难道不正是这个“万经之王”的效果,咱们反而要警惕,要反省与反问其后所有的千百万种的释注和理解——他们有些互为依存,有些却是相抵牾至不能共存——都是老子的意思?  造就老子的“万经之王”,真是老子写此书的目的吗?  还是咱们后人因前人难追,而自甘俯首、不得不放弃追寻之后的谦卑膜拜?
  @潘宜兴  -------  老子明白无误的,可以续补成“宗旨”一词的“宗”被变化而理解成了“前提”。而用来比喻说明“目的与目标”的“君”又被理解变成了“缘由”,也就是我们白话中的“原因”。这样的阅读者理解中自我生造的变化,太是让人匪夷所思。  又,老子一书内涵广泛,天地人文、国家政府、政治军事、经济民生、文化教育等,都有讲到,而潘先生的结论却只是“就是我所讲的,老子一书就是在如何在动态的环境中,去调整组织的关系来适应这种剧烈变动的环境。”这样简单!  所以,TangS真是不太知道潘先生平常真是这样研究和做学问的,还是其他的意思和目的用意啊,呵呵。
  上面几楼稍稍打乱了一下TangS的章次,和TangS对道德经“章次”的讲解,今天转回去。  何谓章次?章,就是写文章中的篇幅、章节和段落。次,就是顺序、次序。  具体到道德经,章次,就指德和道两篇的先后顺序,及德和道两篇的内容总共被分成了八十一章,然后这八十一个章节每个章节段落内容的划分,及划分之后八十一个章节在德道两篇幅中排列——或者我们说是老子写作的先后次序。  所以,TangS在前面说了,道德经章次的“定型”,标志阅读者理解道德经后,对老子一书作者总体布局谋篇的“还原”。而且,理解的不同,便会有还原的不同。  而“还原”之后道德经章次的不再变化——定型,便标志阅读者的看懂。这是集体的结论,而且还是跨时代和“跨专业”的不同阅读者之间“集体研究”的结论,故而,也是可信的。  这个事,帛书甲乙本和王弼本在德道两篇的先后不同,和八十、八十一两章分别在帛书和王弼本中位置的不同,就足可以说明了当时汉代及汉代以前的人们,对道德经章次的整理和还原工作,是存在过的。结合老子一书写作、保管、运输、阅读、传抄过程当中文字记录技术手段“简”的容易散乱和遗失的特点,这是无需怀疑的。
  补充接讲一下章次还原的“技术”。  咱们人写文章,所谓要划分文字章节段落,其实就是文意和内容的相对独立,因而我们把它们写在一起和归于一处。因此,已经划分了章节的文字,“承转起合”只限在章节内里。其章节之间,基本上就没有承转起合了。至少是没有文字上的承转起合了。  事实上,道德经八十一就是如此。在每一章中,差不多可以说,前面一两句往往是提出“观点、看法及要求”,然后中间加以“论证”或者“说明”,最后在章尾进行“总结”。这完全也是我们今天作文章,尤其是写议论及应用文,仍惯用的做派。  像潘先生把“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这明显是七十章内容意思的“总结”,硬是看成其后一章的引起,就是一个典型的错误。因为,既然是后一章的引起,那就归到后一章中去好了。而且七十一章的文字还很短,完全可以“添加”。但却没有任何一个“看懂了”道德经的人把它归到七十一章中去。这就说明,潘先生的这个“解”是孤得不能再孤的孤例。因此,也就是个错误。  同时,潘先生几乎就没有翻译“圣人被褐怀玉”这一比喻性文字的丰富内容及所代指。“是以圣人被褐怀玉”——所以圣人虽带着玉,却穿得很破烂——这个“翻译”要怎么说好呢?这其实是没有“翻译”!因为即便咱们成长于广为诟病的现行教育体制之下的高中生,甚至初中生都会,都知道这样翻译啊。  又,中国人历来讲究的是“好马配好鞍”、“佛要金装,人要衣装”。“怀”即“怀揣”,即“隐蔽性地持有”。丢弃一个要害性的“怀”字,那么,“虽带着玉,却穿得很破烂”这种装束风格的人,这是怎样的着装和现实中的存在啊!恐怕不仅现代不会有,古代也不会有吧!  另外,道德经中的“圣人”,先不说它的具体意思及所指,暂用“某一类特殊性人才”来界定吧。  但按潘先生有关的领导者的意思,我们可以推导他的“圣人”的意思,其地位和特殊性不仅表明他可能是领导,甚至还是更高级一点的领导,我们或言“大领导”。  我们不能排除“特殊人才”的特殊性的衣着品味。但是,当今的“大领导”,潘先生可曾见过哪位是这样“虽带着玉,却穿得很破烂”的穿着?
07:36:00  老子明白无误的,可以续补成“宗旨”一词的“宗”被变化而理解成了“前提”。而用来比喻说明“目的与目标”的“君”又被理解变成了“缘由”,也就是我们白话中的“原因”。这样的阅读者理解中自我生造的变化,太是让人匪夷所思。  又,老子一书内涵广泛,天地人文、国家政府、政治军事、经济民生、文化教育等,都有讲到,而潘先生的结论却只是“就是我所讲的,老子一书就是在如何在动态的环境中......  -----------------------------  宗与君都是人伦,我们讲认祖归宗,就是讲这个人的血缘。宗与君可假借用来说明本源与枝节的关系。宗旨一词,也是假借「宗」的概念,去说明文字的章节与内容的之间的从属关系。  那老子这一段内容的章节标题是什么?也就是说这段内容是附属在哪一个本源下呢? 我的认知是老子开宗明义所讲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谓的名,就是人类对于万物的命名。万物就是人类的环境,在命名之后,这个事物无法恒常,表示万物在变,表示环境在变,这就是我把老子讲的名可名,非常名,转成白话来讲,环境剧烈变化。而道可道,非常道,也是借用孙子兵法始计篇的「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因为两者是同时代的。跟随者对于领导者所提出的愿景之信任所建立的关系就称为「道」。但这个关系,也必须随着环境剧烈变化而有所变化,所以老子主张的是一个弹性的组织关系。  我检视过,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个概念,可以贯穿老子全书八十一章,证明老子并没什么复杂的动机,而是只想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老子说它的内容很简单,很容易执行,一般人会看不懂,就是没有搞清楚内容的本源。所以,如果你把你推测的本源与内容相结合,能够看起来很简单的,才可能是老子的本意。  话说回来,达芬奇说过,「简单是复杂的极致」。由这个角度来看,用这个简单的智慧,来贯穿万事万物,就证明老子这个人的高度,并非我们这种普通人可及。
10:01:00  补充接讲一下章次还原的“技术”。  咱们人写文章,所谓要划分文字章节段落,其实就是文意和内容的相对独立,因而我们把它们写在一起和归于一处。因此,已经划分了章节的文字,“承转起合”只限在章节内里。其章节之间,基本上就没有承转起合了。至少是没有文字上的承转起合了。  事实上,道德经八十一就是如此。在每一章中,差不多可以说,前面一两句往往是提出“观点、看法及要求”,然后中间加以“论证”或者“说......  -----------------------------  被褐怀玉是外表穿得很破烂,怀中隐藏着玉,前次写得比较简略,但上下文之间应该意思没有跑掉,无伤大雅。内在明明有好东西,却不表现出来。这与知道却说不知道,是同一件事情。  论语的章节是用内容的前两个字来命名,这说明,论语可能原来也是不分章节的,因为章节的内容可能没有区域的同构型,所以无法以此命名。老子的八十一章,可能原来也不分章节,是后人为了方便检索加上去的。  老子分成八十一章,在我看来是一气呵成,首尾相贯。在这种架构下,我才完全无法加上自己的见解,更何况连架构都是老子讲的东西。  圣人是通晓道理的领导者。圣,一个耳,一个口,一个王。一个能倾听,能说服的领导者。这种领导者才能令民与上同意,因为他了解跟随者的意愿,整合成一个共同的愿景,来建立与跟随者的关系。
  老子有言“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讲这个话,老子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是哪个意思呢?是不是“好人不辩论,辩论无好人”,进而“ 吉人寡语,贵人言慢,水平流缓,心平不语”呢?  又,假如让某位先生来翻译,他理解翻译的会不会是“高明的领导从不与跟随者辩论,也不会有与追随者之间的争辩。与追随者辩论争辩的表明他不是好领导,他当领导还不够成熟、不够格,不能与下属沟通一致,缺乏沟通的能力,没有及时建立领导者的威信。”呢?  貌似上面的两种翻译理解都是有道理的,从字面本意及其引申义的理解都是说得通的,甚至还真的开创和进入了研究与学习老子的新境界呢!
  重复发帖,已删除--斷刀98
  所以,这八个字,虽然只有八个字,但要“似是而非”地理解翻译起来,依然可以多种多样的意思组合,会传达出来不同甚至相反的意思。老子实在“善变”啊,哈哈。  这八个字摘自于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一直有人认为该章与道德经的其他章节,就内容来看,无甚关联,比较独立,甚至是后人添加、为售己私的伪作。  但因为它在《道德经》汉代定稿章次中的最后一章,TangS说它是“篇后寄语”的部分,所以,TangS认为要表达的却是这样两个意思:  1、会做事的一般不会与人争辩言说。因为他要努力做事,人生苦短,他没空与人“耍嘴皮子”【善者不辩】。那些总与人辩论耍嘴皮的人,不是不懂和不会做,就是“眼高手低”地做不好,和难以做成事【辩者不善】。  2、写得好的书、做得好的事、为得好的人,道理与根据和表征自在其中,别人都看得懂,无需再行解释和辩论【善者不辩】。也因此,那些有误会和导致争辩发生的,往往是自己存在漏洞和不足【辩者不善】。  不晓得会不会有网友驳斥我的这个“篇后寄语”的观点,质疑TangS的这两个释读。  如果此处不能被推翻,也即说TangS关于第八十一章是“篇后寄语”的观点成立了。那么,也即证明了《道德经》汉代定稿章次,表明了汉代那些参与定稿的人对老子的看懂。
13:24:00  老子有言“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讲这个话,老子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是哪个意思呢?是不是“好人不辩论,辩论无好人”,进而“ 吉人寡语,贵人言慢,水平流缓,心平不语”呢?  又,假如让某位先生来翻译,他理解翻译的会不会是“高明的领导从不与跟随者辩论,也不会有与追随者之间的争辩。与追随者辩论争辩的表明他不是好领导,他当领导还不够成熟、不够格,不能与下属沟通一致,缺乏沟通的能力,没有及时建立领导......  -----------------------------  有小结我的重点,值得嘉奖。但这段还差一点,很可惜,意思还是跑掉了。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这两句要对应「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领导者要保持中立(德),不要造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一旦分出了高下,一家独尊,在剧烈变动的环境中,旧的成员无法适应环境,又无法被领导者解构掉,就会成为阻碍进步的旧势力。新的能适应环境变化的新成员之关系因此就无法建立,整个组织就会跟不上时代。
  @斷刀98  非常感谢斑竹大人。  -----------------------------  (续正文)  汉代文字记录技术普遍得以改观和提升的,是东汉时期发明了量产而又价廉的“蔡伦纸”以后。  蔡伦(?-121),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向朝廷献纸,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即“蔡伦纸”。  此,一举改变汉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和文化发展的方向。  “蔡伦纸”的出现,和在当时世界上最广域和最多人口国度中的行政推广,是中国汉代影响人类文化及文明发展进程的大事,好比现代的互联网产生和应用,时人和后人对此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蔡伦纸的出现辅助了《道德经》章次的定型,自此以后,反映老子布局谋篇、为文为意的“章次”再也不会被打乱了。事实上,确实再也没有“乱”过。  再后来,纸质印刷道德经后,普通阅读者就省力省心多了。可以只用关注老子文字及文意的理解,当某某地方理解不通的时候,也不用再怀疑章次的顺序,而只去反省自己的水平。  同时,纸质书的出现也助了道德经的流传,因为至少纸质书就好携带得多了嘛。更多的人由此看到了道德经的“正版”书。  这多好啊!  由此,汉代社会也进入了全面理解释读道德经、追寻前人的黄金时期。  整个社会此后开创了阅读和释注道德经的新风潮,让更多的人阅读、读懂和接近读懂道德经,得了老子的旨意。
  但是,虽得了老子旨意,却不表示你能做什么。  这也是老子所言“莫能行”的情况之一。  这里,稍稍讲讲河上公本和王弼本的不同的释注方式,以及两书的“作者”——所谓“河上公”和王弼其人。  河上公本,释注的特点是每章独立,并且还给出了章题,貌似是每章旨意,或言“中心思想”的总结。  譬如,体道第一、养生第二、安民第三、无源第四、虚用第五……,还真的搞成了个人“微博”。不仅如此,作者“他”还不容置疑地给每篇“微博”出了标题。  想一想咱们理解老子的“善变”及还原他文意上的“活”,难道阅读者对河上公本此固化与限定人意的“标题”此举,和标题含义本身究竟是否恰当,不会有异议而没有异议?  又,在河上公本(宋麻沙本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故宫博物院影印·民国二十年)仅有的序言中——该序言落了款:太极左仙公 葛玄 造——关于河上公其人及其章句的成书经过等等,所说都是不可考。  该序言所介绍河上公道行作为的一些内容,直接是“装神弄鬼”,简直就是无稽之谈。(怎么个装神弄鬼法就不说了,大家不一定都看得到序言原文,但可以上一下度娘,看看里头百度百科关于河上公“……拊掌坐跃冉冉在虚空中……”,然后授书汉孝文帝的、神仙一样的能力事迹。)  而王弼本(武英殿聚珍版影印),虽不见得是“王弼本”中的原始善本,不过是清人(纪晓岚就是其中的一位负责校订刊印的工作者,而且还是主要负责人)从“明华亭张之象本录出”,但看它的释注特点,却是力求老子原文的原貌,然后断一下句读,只讲求对每句或每段作者自己理解到的意蕴,从不别出心裁地为章节加什么“标题”,也几乎没有对老子中的字词重新进行“加塞”式的组词,进而释老子原义。
  这两种方式,分别是作者和序言作者及考订校核、刊印出版工作者的什么态度?  TangS认为,这就是谦虚谨慎地“做学问”,还是装神弄鬼地“作伪书”的态度。  在TangS看来,河上公本,就是一伪作与伪书。它的章句,很多的解释,尤其牵涉“为圣”与“为民”两方面的理解和注释解释,几乎都走向了看懂真实意思之后的反面,或言侧面绕行。  所以,对于老子,河上公本是一个显然错误的指路标。而且,是有人故意设置的、错误的指路标。  TangS判断,葛玄才是河上公本的“真正”作者。  河上公本开篇之后,第一列为“老子道德经序”,第二列即“太极左仙公葛 玄造”。在这里,“河上公本”究竟为谁写,已经开宗明义——这也是一些喜欢装神弄鬼的写手特别爱好的“文风”——却是障眼的小把戏。  
  上面TangS说葛玄为流传甚广的河上公本的“真正”作者,其实也是无稽可考,只是妄断推测。  网络检索了一下葛玄的生平,未知资料及说法的确切来源,姑且依之如下:  葛玄(164~244),字孝先,人称太极葛仙翁。本琅琊人,后迁丹阳句容。高祖庐为汉骠骑大将军,封下邳侯,祖矩仕汉为黄门侍郎,父德儒历大鸿胪登尚书,素奉道法。故葛玄出身宦族名门。自幼好学,博览五经,十五六岁名震江左。性喜老、庄之说,不愿仕进。  后入天台赤城山修炼,遇左元放得受《白虎七变经》《太清九鼎金液丹经》《三元真一妙经》等,后遨游山川,周旋于括苍、南岳、罗浮诸山。后汉室倾覆,三国战乱,于是删集《灵宝经诰》,精心研诵“上清”、“灵宝”诸部真经。  又引“王弼其人”如下:  王弼(226—249),字辅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金乡)人。出身世家,其曾外祖父是东汉末身为荆州牧的刘表。“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然为人“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疾”。正始中,大将军曹爽擅权,王补台郎。十年(249),诛爽,弼受累牵,秋遭疠疾亡。(何劭《王弼传》)  这里,先修订一下本楼早先前面的说法。就是说当今关于道德经的三个最重要的版本(帛书甲乙本、王弼本、河上公本)其中王弼本和河上公本的成书时间为汉代的说法,准确一点讲,应该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期。延康元年(公元220年),魏王曹丕代汉自立。
  看看葛玄和王弼两人的生卒时年、身世和接触老子一书的时间,以及他们为学的生平,对照一下,大家发现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没?  确实很有意思!  第一,他们俩都是宦族名门,出身世家。这样,就有机会和条件接触到汉代对老子一书保护与研究、较常人更为丰富的,足资学习与研究的文化成果:这个时候,出生最早的葛玄离蔡伦纸的行政推广令都已经半个多的世纪过去了,文字记载工具的提升与长期应用已经使道德经的流传及研究更为广泛,更为深刻,有关“成果”也更多了。  第二,他们都是尚在青少年的时候——十多岁,放在咱们今天还只在上中学——就对老子一书有了“不同凡响”的理解与认知:葛玄是“自幼好学,博览五经,十五六岁名震江左。性喜老、庄之说,不愿仕进。”王弼则是“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  第三,从“成书”时间来看,如果葛玄真是河上公本的作者,那么,河上公本与王弼本的成书时间几乎都会接近一致。  据今人高明先生考据结果——河上公本实际成书时间要晚于王弼——“……今据老子甲、乙本勘校,书中讹误尤多,不仅非汉人所为,而且晚于王弼。”《帛书老子校注·帛书老子校注序·二页》高明 撰(中华书局,1996年5月第一版,ISBN 7-101-01343-0/B·252)。  又据高明先生所言:“……王注本文笔晓畅,流传在文人学者与士大夫阶层;河上公注本通俗简要,流行于道流学子与平民百姓之间……”《帛书老子校注·帛书老子校注序·三页》  这里要重点说说王弼。因为他是有人专门为他作过传的。  要说王弼的什么呢?这里,一是王弼【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二是王弼【然为人“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疾。”】
  这两点有什么好说的?难道有人作过传你TangS就要讲传啊?  是的。  王弼的人生很短暂,年纪青青,不过24岁就死亡了。但却有后来人——何劭(236-301年),字敬祖,陈国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司徒、太傅何曾次子,西晋大臣。少与晋武帝同年,有总角之好。晋国建立,为太子中庶子。晋武帝即位,以为散骑常侍,累迁侍中尚书……何劭博学,善属文,陈说近代事,若指诸掌——在王弼死亡接近100年后专门为王弼写了个传,纪念他,提示后人不能忘记这条年青的匆匆生命,要尊重和看重他。  我们现在知道了,王弼最为出色的人生成就,就是释注老子,人称“王弼本”“王本”。  所以,要研究“古往今来大致有哪些人看懂了老子”,我们实在没有理由忽视他。和忽略这一点。  又所以,除了要说前面已经列出的那两点,为了更好的还原一些古代人们看懂老子之后的历史细节,这里还要加上第三点:“爽用黎,於是以弼補臺郎。初除,覲爽,請間,爽為屏左右,而弼與論道,移時無所他及,爽以此嗤之。”——《王弼传》【何劭】。
  一、“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  这句话简单翻译一下:孩童时就有洞察事物的智慧,十多岁,就把《老子》一书掌握得很好了,通晓、精通老子,可以就通篇内容与人解说辩论,并总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观点。  《老子》一书,人们视为“天书”。几千年来无数人为之皓首而不得一二,未得其宗。现在,一位才十多岁的孩子就掌握“看懂”了!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除了说明了王弼本人的“天纵英才”——他是个天才——之外,是不是也向我们揭示了理解掌握《老子》的某种玄机?  “王弼其人”给TangS的启示和启迪就是:理解掌握“读懂”老子,与年龄无关,也与个人阅历及“博学”——多种多样的学习研究——无关。  而且从葛玄来看,王弼并不是“看懂老子与年龄无关”的孤例。  其实,像这种情况,哪怕是“孤例”,也是能证明结论成立的。因为,所谓这样的“孤例”是可以“复制”的,即能得到验证的。  对于老子的旨意理解,又有人说“悟道”。  个人为,看懂老子还是不能说是“悟”,似悟非悟吧。  理解与掌握老子的途径,不是佛学意义上的那个“悟”。不是悟,或说不全是悟,也不只有悟的。不然,千百年来,得悟开悟的高僧何止千万人,而为什么“王弼”至今只有一个呢?!哈哈。  TangS说:就王弼而言,“看懂”老子需要的是“察慧”——洞察事物的智慧。
  二、然为人“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疾。”  虽然同为“看懂”了老子的“小孩子”——青少年,但王弼的为人和个性上,显然与葛玄等不同。  葛玄是“十五六岁名震江左”——十五六岁时,就学名响亮,得到了江南官方及士人的交口赞誉和称颂,说不得的喜爱、夸赞和钦佩。  只是葛玄对“从政”不感兴趣——“性喜老、庄之说,不愿仕进。”  而王弼则是“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疾。”——经常指出他人(士君子)对老子一书理解上的缺点和认知错误,并且言语中还“花椒”和“麻辣烫”这些人,因此被当时搞学问当官的人(士君子)所恼怒、痛恨和害怕。  三、“爽用黎,於是以弼補臺郎。初除,覲爽,請間,爽為屏左右,而弼與論道,移時無所他及,爽以此嗤之。”——《王弼传》【何劭】。  这个又讲的什么情况呢,白话翻译一下:  曹爽采纳了王黎的意见任用了王弼。王弼补台郎后,上班伊始,按规矩向曹爽“报到”拜码头。  他们俩见面后,王弼要求单独跟领导谈哈子话。曹爽同意了。并且把左右也支走了,安安静静地想听王弼“经世治国”的“宏图大策”。  结果,王弼好家伙,跟领导的话题除了谈老子还是谈老子,谈老子谈了两个多钟头还意犹未尽也不谈点其他的。  忍受了王弼两个多钟头后,曹爽失望了,终于不耐烦了。幸好,“爽”领导修养好,没有特别的“不爽”,只是鼻子哼哼唧唧地冷嘲热讽王弼。
  网友1:王弼这个人不谙世事,不会做人又不会讨好领导,但这跟看懂老子有毛关系?难道这不正证明了葛玄对老子标志着宇宙真理和秘密的“道”的看懂,证明了王弼对老子的没看懂么?  你罗哩叭嗦地讲个王弼其人、王弼传,我看没意思。你TangS很无聊的一个人嘛!  网友2:TangS你痛快点,把你真正想说的意思说出来!
  能看懂李耳道德经的只有一种人,那就是此人成就李耳功德,否则无不是胡说八道。。。
  主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动态环境下,需要有弹性的组织关系。  章节一: 无,道。源自于易经的乾(天)卦。保持中立之意,防止旧势力独大,抗拒改变。  章节二: 有,德。源自于易经的兑(泽)卦。海纳百川之意,吸收能适应新环境的人才。  有与无同出而异名,表示章节一与章节二皆以这个主旨为前提。而全文又都以这两个章节为前提。  这个主旨就是老子所有陈述的前提,要看懂老子,就要知道老子全文都是基于这三个前提下讨论,老子说这样所有的小段落都可以知道他在说甚么。  举个例子,过去公司卖伞赚了很多钱,可是天气越来越干燥,这时候就要吸收卖冰的人才,但公司内部卖伞的一定会抗拒这种变革,不愿承认环境的变化,造成组织无法适应环境,这时候,领导者就利用道德经的概念来解决问题。  结论: 众妙之门就是这个主旨,这个主旨就是开宗明义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网友1:王弼这个人不谙世事,不会做人又不会讨好领导,但这跟看懂老子有毛关系?难道这不正证明了葛玄对老子标志着宇宙真理和秘密的“道”的看懂,证明了王弼对老子的没看懂么?  你罗哩叭嗦地紧到讲王弼其人、王弼传,我看没意思。你TangS很无聊的一个人嘛!  网友2:TangS你痛快点,把你真正要说的意思说出来!  ----------------------------------------------  这两天一直在想,一些网友的问题究竟要不要回答。因为开帖后楼主自己就提了好几个观点和问题,并且这些观点问题TangS认为楼主自己还没有很好地讲明白,一些甚至还没有讲。  现在就网友新的、但对楼主来讲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问题作答,会不会在旧问题没有讲完的情况下而提前引发新的问题,让帖子的议题方向因此发生改变。  又,要不要展开与一些网友之间的讨论。因为“老子天下第一嘛”,呵呵。总会有网友带着或接近带着这样的怡然自信和洋然自得(说老实话,TangS也是不能算例外的。哈哈),因此,一些网友观点固执背后的心态和真的目的用意,究竟难以捉摸。  而且,所谓讨论,其实就是争执辩论。而争执辩论,往往因参与者情绪和认知及能力,包括为人喜恶及态度立场,尤其是网络发言存在言无所忌,等等的原因,很多情况下当初的讨论最终变成一场各不相让的辱骂……污了人身,也污了帖子。  那么,回答还是不回答,讨论还是不讨论,真的是个问题!  哈哈。
  看到老子有言“勤而行之”和“为而不争”,大意是说要“少说多做”,甚至“不说而做”和“做而不说”。  楼主想了这几天,虽然未能闻道也根本不是所谓圣人,但按老子的教诲,把这个帖子按起初的规划搞下去及至搞完——勤而行之、为而不争——应该还是可以尽力去做到的吧。  所以,对于回答还是不回答、讨论还是不讨论的问题,TangS的决定:可以就“网友”的问题进行回答,但不就某些问题与人展开讨论。  因此,在这里,如果要简略地用一句话来回答上面网友1的问题,满足网友2的要求的话——罗哩叭嗦地讲王弼其人等等,TangS真正想说的意思——不晓得各位是不是也是这样认为:老子讲的“人间大治”,即是“儒法治世”的反面。或者说,老子所言“人间大治”的实质,从做法上来讲,基本是“儒法治世”方式的对立面。  而且,对于王弼理解到的、属于老子的“人间大治”,曹爽当初还是“挺感兴趣”的——不仅补了王弼的台郎,还专门安排时间,支开旁人,认真听了两个多小时。  但可能听了之后,感觉与当时主流的,以围绕“皇权”核心的“儒法治世”政治观念,或者说与曹爽固有政治思想理念的不符,甚至有天大的“矛盾”;又或者说,当时曹爽“理解了”但也觉得王弼是异想天开,老子的“天下大治”——寡淡无味的大道——实在难以实行和实行不了,而不能接受。  因此,最终,曹爽等还是不感兴趣——“嗤之”。  不过,当时王弼与曹爽之间的谈话,既是“爽为屏左右”,就是说没得第三个人在场的情况下,曹爽对于看懂了老子的王弼的态度,究竟是“嗤之”还是“不嗤之”,谁又能知道呢?  请大家注意【何劭】《王弼传》中的王弼之死。  王弼虽然是在牢房里关押时染病不治而死,其实完全也是因为曹爽政场勾心斗角失利于司马懿之后的“诛连”而死。而王弼除了工作关系,跟曹爽没有任何族亲血缘关系。  TangS认为,王弼的死除了可惜,也很冤枉。  但王弼因曹爽的死而死,既是当时人认为王弼与曹爽关系非同一般的侧面证明,未必不也是“时为士君子所疾”当中的这些士君子们对王弼(甚至对老子)“置之于死地而后快”蓄谋快意的间接证据。  补充一点说,因为王弼在身边工作了几年,曹爽会不会、算不算也是“看”懂了老子的呢?哈哈。  所谓“离尘、出世”只是一些“看懂了”老子的人们对世人民众的有意蒙蔽。  老子成书的真正目的和宗旨,是关于如何由“天下大道”入,而“人间大治”出的一部“治”书!  即老子是一部指导人们“入世”,指点广大民众“得道”的,关于人类社会和国家管理运行的,一部至尚的,政治理论和实践应用的书!  不晓得这个TangsReading的读书结论,会不会、算不算是多少人的“石破天惊”?
  那么,何谓老子“治”书?  其实,老子的这个“治”书的阅读结论,千百年来,不管看懂没看懂,人们对此其实并没有否定。五千言当中,太多诸如此类的关键词和关键信息了。  有人说:你看,治,不就是管理、不就是领导么,因此所谓“治”书,不就是我所说的“令民与上同意也”的“领导学”“平衡术”么。  但老子的这种“人间大治”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与时下“儒法”社会主流政治思想理论的格格不入,甚至相反,才会有前述王弼“时为士君子所疾”而最终冤屈早死的人生遭遇。  关于老子治书的结论,借用“令民与上同意也”简化来讲——“令民与上同意也”可不可以“令上与民同意也”?  或者说,老子的意思,和我们后人看懂的老子的意思,究竟是“令民与上同意也”还是“令上与民同意也”中的哪一个?  不过只有两个字的顺序之差,其内涵和结果便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至此,关于王弼及王弼本的事就基本讲完了。  包括《道德经·七十章》TangS的释注翻译为什么是那样的理由和原因,也“证明”和讲完了。  现在,梳理一下开帖至此曾经提到的几个观点和问题而没有讲和没有讲清的,在这里稍稍说明补讲。  补讲之前,要说一下孔子——丘生、仲尼、孔老二、孔子、孔圣人——是不是也算是看懂了老子的人。  现在不能确定孔二是否看到过成书以后的老子,但从有关历史记载来看,孔二是想方设法与老子有接触有交流的。  至于真正有没有面对面的接触,还不敢太确定。因为有人对司马迁的记载也是怀疑的。  这种接触和交流,有人说孔二千里迢迢赶去拜到在老子的门下,要做老子的学生。不过老子并没有收孔二当学生,只是简单地见面呱上了几句话。这几句很难确考的话,有人理解是老子对孔子的传道授业,又有人理解却是老子对后生晚辈孔二的严厉告诫。(请见《史记·孔子世家》今译二,http://blog.sina.com.cn/s/blog_2w2hh.html)  但是,这种接触和交流,也有人依据后来的考古证据——南昌西汉海昏候墓出土的屏风,也有人讲是穿衣镜,上面关于孔二的图像及生平中,把孔二的年纪往前提了十五、六岁——便说孔二与老子年纪相仿。那么,孔二和老子究竟谁是谁的老师还说不准呢。  当然,海昏候刘贺(刘贺(前93/92年—前59年),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西汉第九位皇帝,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已经比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晚了整整两代人。  那么,到底是前人言述的更确切还是后来人的生活起居使用工艺品上言述的更确切,众看官可以自行判断。呵呵。  所以,对此,TangS的结论是孔二算是“看”懂了老子的,并且为人“鬼精”处处与老子“对着干”——他反其道行之,一切皆从老子为“治”的对立面入手——而发扬光大了儒家的儒法合流的所谓“治世”。  孔二关于“治世”为政的核心指导思想和特征做派,不过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政在节财”,请见《史记孔子世家》今译四,http://blog.sina.com.cn/s/blog_2w40e.html
  补讲:老子一书是老氏写给普罗大众看的——关于老子的语言风格及其他  这个在这里只能简讲,因为是很枯燥也是很意外的内容,而且未必有普通阅读者对此会感兴趣。  可能众网友更想看到的,和早点看到的是TangS正式开始白话释读翻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好来验证,或者批驳与臭骂这位罗嗦的大话唐的肚里真正的货色。哈哈。  1、对比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来自普罗大众们的生活传唱,并于同时代被人辑选成书的《诗经》当中的风篇内容的文字和文辞特点,我们会觉得,老子与它们有点相仿。  我们看到,老子言事说理至结论,“赋、比、兴”的手法几乎全篇皆是,落实到了每一章里。TangS认为,这既是老子成书的时代佐证,也是老子不是后人伪作的佐证。  这个事不具体比较了,感兴趣的可以对照看《诗经》和《道德经》,会有体会结论的。  2、《诗经》一书我们今人来看已属不易看得懂,不大都能理解得到每篇的真意。但老子“仿”《诗经》的写法,在两千多年前的当时来说,应该看得懂的大有人在。  因此,如果说诗经是劳动人民的诗经的话,那么老子也是劳动人民的老子。  老子虽不是劳动人民所写,但是老氏为劳动人民所写。  即是说,老子是老氏写给普罗大众看的。  3、同时,文章要写得让普罗大众看得懂,这还是老氏有目的、有意识的主观安排——“吾言甚易知”《道德经·七十章》——这句话,就是老子的有意识地为了让普罗大众都能懂而特别采取的语言文字直白方式,或者说老子“仿”诗经的手法,来写作的证据。  4、老子写书,为了达意指事,大家理解起来方便,多用的比喻比兴。往往是先说自然界的,再说人界的。自然界的,就是道之所向。人界的,就是德之所指。因此,道、德二篇在汉后定型的顺序,是汉及汉以前,参与了章次定稿的人对道德经的看懂。  先道后德——人的出现,是一种“有”,无论怎么讲,都要晚于“道”,晚于“无”。  5、而且,比兴当中用来“打比方”的对象事务还很常见,只要是个人,对此对象事务几乎都会有过相关的经历,和有想象的。  譬如,老子就用了广受今人诟病,被“誉”为道之性学与房中术,实则无耻下流、万恶不赦的,女性生育性器——牝,大概出现了5次。其余还有根器、牡等——来形象比喻说明一些非常难以表述的事物及道理,好帮助普罗大众的阅读者去理解掌握老子。  所以,我们也就看到了,牝一字,既有帮助大家理解“玄之又玄”当中的“玄”,又有与大国、小国等为国经营管理相关的事务及道理。  6、大概是从庄子起吧,德指得、道指盗,一部好好的“道德”被歪曲为“盗得”——如果有,这也只是庄子的“玩世不恭”,不能讲是老子的意思。  而我们后人多把老庄并列,甚至混为一谈,却又誉其“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一书,要老实地承认,TangS还没有看。  但依此而论,TangS感觉人们是不是真的看懂了庄子,和庄子究竟是个什么样人,还真的很存疑。呵呵。
  7、关于《道德经》的“万经之王”论。  所谓“万经之王”,就是由于老子一书文辞的简略,甚至诡异,导致后来人在意思理解上的灵活多变,其后不同时代的不同的人们,都能从老子当中“看出”一部与他人不同的,属于阅读者自己的“道德经”。  这大致就是老子“万经之王”说法的由来原因。  其实,这只是一部好书的文字之道——人们阅读其中的文字产生的对于阅读者“人心”的改变,从“无”到“有”的美学价值及作用。  它并不代表老子写书的本意就是如此,更不能讲老子为文的目的就是如此。  好比一颗大树开花了,花开得可谓“繁花百出,各表一枝”,但它们开得再繁复,终究脱不了是树木开出的花。而我们大家都知道,花不是树,也不等于树。  而开花的动作与形态,也不是树木枝干伸张的动作与形态。  因此,就更不能讲“花开百出”中的每朵花都代表了树,那百花百样的内涵,都是老子的内涵。  所以,“万经之王”不过是老子这颗千古奇书、奇树,统御在“道”的运行而“树开百朵花”的结果。  它们不是老子的旨意,也不是老氏的本心。  而所谓“万经”的内容,更不是老子。  老子只有一经,便是《道德经》。  所以,那些赞誉和钦佩老子、说老子为“万经之王”的,TangS认为他们,便是对老子的没有看懂。  这些人或看不懂,或不去深思看懂,或是不愿意他人真正看懂。如此而已。
  网友:  只说别人看懂没看懂,罗哩叭嗦地,看了看都差不多快两万字了。说得让人直接失去了耐心。只好“无礼”地问个话:你TangS怎么看道德经,看懂了没有?  TangS:  不敢说看懂,呵呵。勉为其难地放上第一章的释读吧,借此与网友们交流。  ---------------------------  道德经·一章  【文引】  甲本:道,可道,非恒道也。名,可名,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嗷(徼)。两者同出,易名同胃(谓),玄之有(又)玄,众眇(妙)之[门]。  乙本: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又(有)欲也,以观其所嗷(徼)。两者同出,易名同胃(谓),玄之又玄,众眇(妙)之门。  王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备注:上文引自《帛书老子校注》高明 撰(中华书局,1996年5月第一版,ISBN 7-101-01343-0/B·252)。(*)内标注原文所通假的字。[* ]内载明帛书本缺损经甲乙本互为参照后补齐的内容。
  道德经·一章·TangS释读  “道”这个东西【道】,咱们人类不仅可以理解也是完全可以把握并进而在人类活动中加以依循和应用的【可道】。  在理解把握和依循应用的过程中,大家要记住一点:“道”本身并没有固定的表现形态。道一字的内涵,所谓规律规矩也好,方式方法也罢,甚至有人讲是“世界的一切真相”,或者说世界和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根本和基本原理,等等诸如此类的概念和意义,要因人而异,因事而作而述说,不是一成不变的。  因此,本文当中所出现提到的“道”字,其内涵也是据此丰富和变化的【非恒道。】……  “学术论文”式的释读模式——  篇首关键词及其名词解释:道 名 无 有 玄  本文当中所出现的关键词“道”,或是名词【道】,或是动词【可道】,具体当名词还是当动词,还是当其他的意思,要视情况应用来理解,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意思【非恒道。】  同时,本文所提到和出现的一些核心关键的事物和概念(例如道,德,无,有,大,等等),还是可以用语言文字来描摹和表述表达的【名】,我们如果用一个词一个字来概括这个语言文字上的“描摹和表述表达”的话,那就是“命名”的“名”了【可名】。  所以,这些用来描述表达的关键词“名”一字的词性及内涵也是变化的。有时是名词,即名称。有时是动词,如命名、描摹表达,等等。就是说,有时这些名字虽然仍是同一个词字,但在文中不同的地方却是不同的意思【非恒名。】  为了方便帮助大家认识和理解我们人类产生和存在于其中的天地自然这一“环境条件”,同时也是为了加以对应对照而有利于表达说明,我们用“无”来界定表达世界产生、天地有形存在之前【无名,天地之始也】;用“有”来界定表达世界万物的产生和之后的存在【有名,万物之母也。】  我们人类如果要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无”和“有”这所谓两个事物的名称内涵和状态实质的话,那么,观测和体感者的内心,总是要思想模拟,想象形成“无”的那种状态,我们就能发现“道”生发变化中“有”的奥妙和“无”的微妙【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一样的,观测和体感者的内心,思想模拟想象形成了“有”的状态,我们就会发现“道”生发变化中“无”的对应现象及表现,以及“有”的运动变化的特征【恒有欲也,以观其徼。】  “无”和“有”本质上表达的对象来源都是同一个,不过是名词称谓的不同,所指的其实都是“道”这一回事一件事,或者说是“道”的同一个事物的两种不同的形态或状态吧【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不过,说“无”和“有”它们是“道”的一体两面,本质上是一回事的话【同谓之玄,】这样概念的提出和内涵的理解上,确实有点深奥玄乎不好理解,这有别于我们一般人平常对事物存在状态的认知。  这样吧,我们简单通俗地把“玄”理解成,或正反或互补的两方相互生发变化和包容包含吧,那么【玄之又玄】即“无”和“有”等等,它们互为包容、互相生发变化,又是互为纠缠和嵌套——嵌套纠缠及纠缠嵌套。  这种“无”和“有”等等,相反两方面的“互为包容、互相生发变化”的“纠缠和嵌套”【玄之又玄】,既是产生和形成咱们这个现实世界里的全部变化的奥妙和微妙的根由,也是咱们人感知和认识了解这个现实世界里万般事物生灭变化背后原因真相的途径【众妙之门】。  ----------------------------  道德经·一章·TangS释读·要点  1、道德经·一章——核心关键词及其名词解释。  TangS曾对网友说过:第一章是释读翻译道德经中“至难”但也“至易”、“至首”却也“至尾”的,让许多人栽了跟斗、掉了陷阱的,人或从此不得其门而入,或不得其明而出的第一章。  说“至难”“至首”,大家都知道了,道德经开篇一下子就提出了道、名、有、无、玄,等5个至今还让许多人摸不着其中头脑的名词及概念——有人认为这就是全篇开宗明义的主旨,因此说其后八十章都是对第一章内容的演绎阐释,结果——为了穷究其义,是一辈子在里面摸爬打滚不出来。  说“至易”“至尾”,在TangS看来,“道、名、有、无、玄”这5个字其实等同于后世“学术论文”为例的关键词——不过就是关键词——《道德经》关键词及关键词名词解释。  其实,“关键词”跟“摘要”一样,虽是放在“学术论文”的起头部分,其实并不是正文的开头。所以,你说他是“篇尾”也可以。  而且,这5个关键词名称含义的解释,老子在第一章提出的同时就已经解释说明了。不明白和不理解的,不过是人们没有意识到和理解得了而已。  所以,TangS释读老子,其实是从《道德经》的“篇尾”——八十章开始的(八十一章是“篇后寄语”,也不是正文),详见《老子究竟讲了什么?释“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篇首变篇尾,篇尾即篇首,这个也是老子所谓的玄,和老子一书本身的玄之所在啊!  2、关于玄字的独特含义,差不多是老子发明创造的。  大致翻了一下几本字典,估计编字典的也没有弄懂,就直接把玄字注释为“深奥难懂的”,让人哑然失笑;或用玄字组词来解释,结果是越解释越不得要领,仍然是让人看不懂。  玄的意思,其实老子在第一章中已经“名”过了——“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简化而又直接地讲,玄,就是相反(其实并不相反)两种(其实只是一种)事物的混同及临界性的状态和存在。  这样表述如果还不好理解的话,那就只有举例来说明了。  例如,古往今来,咱们的“风水先生”是看懂了,或者说理解了玄字的。他们在造房修屋中有一个词叫“玄关”。  “玄关”具体所指的是房屋内里紧挨大门,用来家人出入的那一小块地方。  这一小块地方有何深奥难懂的呢?  就是,它既是主人及家人回家进屋的地点区域,也是他们走出房屋由此走进天地的地点区域。同一个区域点同时包含存在着进、出两种不同的功能状态。对房屋来讲,这个地方就是房屋内与外界发生人员进出交换变化的临界点——门启门闭,不是进就是出,既是进又是出——因此叫它“玄关”。  玄,也是可以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化,及其他的。套用一下老子:玄,可玄,非恒玄。呵呵。  道德经第一章之后,例如“玄牝”——女性生殖器:“人根”从这里“放进去”,然后过几个月,“孩子”从这里“生出来”——当然,第五章讲的是【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因此,“玄牝”在这里只是一种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土地和粮食要不停地进行耕耘生产收获的比喻:耕地即是大地的“玄牝之门”,此时,在耕地里劳作的人们就是“天地根”【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人们在耕地里忙进忙出,不是播种生产就是产出收获粮食——“五谷杂食”就是“玄牝之门”生出来的“孩子”——粮食的不停地生产与收获,即是人类繁衍生息不停的基础保障和有力证明【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其余,象玄览、玄德、玄同……等等当中的玄,阅读者作如此解,再依体例情况变化而调整所谓正反两例的内涵,大致就是了。
  看了上一楼,有网友发现了问题。就是“道”一字在这里跟“名”一字一样,只有“关键词”概略性的介绍描述,但“道”的名词方面的解释并没有。  也就是说,名词属性的“道”究竟是什么,我们大家还不知道。  其实,老子解释说明了。不过是放在正文中阐释的,便是《道德经·二十五章》。在此之前,也就是在道经的前半部分,老子反而说的是“人德”——人及人类社会当中的一些现象——在述说“人德”的过程中,已经说了好几次名词属性的“道”了,此时不得不说,同时也是文意内容的转折。  总结一下道德经定型之后的篇幅章次,TangS发现很有意思。  什么很有意思呢?  就是老子原本为一体,但却分成了德、道二篇。说是分成了德、道二篇,但他们又没有明显的区分,实际混为一体。道、德二篇中,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具体表现为,道篇的前半部分,言的大致却是德;德的前半部分,言的大致却是道。  因此,这个就很有意思,就是道德经篇幅章次定型之后的玄同,和玄之又玄的嵌套。  这个是不是很有意思?  “学术论文”这么写,TangS觉得还是很有意思的。可谓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呵呵。  下面释读《道德经·二十五章》,补充一下“道”的名词解释。  ---------------------------------------  【文引】  甲本:有物昆(混)成,先天地生。繡(寂)呵缪(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筮(逝),筮(逝)曰[远,远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乙本:有物昆(混)成,先天地生。萧(寂)呵憀(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也,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筮(逝),筮(逝)曰远,远曰反(返)。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王本: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备注:上文引自《帛书老子校注》高明 撰(中华书局,1996年5月第一版,ISBN 7-101-01343-0/B·252)。(*)内标注原文所通假的字。[* ]内载明帛书本缺损经甲乙本互为参照后补齐的内容。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不都说了,大家还是试用言语来理解?只可意会,无法言传。
  道德经·二十五章·TangS释读·文依王弼本参校帛书甲乙本意  在天地有形产生存在之前,有一个东西是混沌无形的,没有后来的大小变化及远近空间,但它却又是物性存在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它”无声无息安静得不能再安静,到处都是一样却只是一个。【寂兮寥兮,独立不改。】  当它开始运动变化,至周而复始地变化运动不停的时候,咱们人能感知的有形的天地世界万物就产生形成了。“它”是天地有形世界万物的母亲。【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这件事,这个“它”,我实在不知道怎么来说明描摹和表述表达好【吾不知其名】,但用“道”字来指代吧【字之曰道。】  如硬要勉强地对它加以描摹和表述表达的话【强为之名】,只好用“大”来近似地说明了【曰大。】  大,又该如何近似地说明呢?  大,就是“涨大变化消亡往返循环”当中的大,但又是指“涨大变化消亡往返循环”全部的大——大是涨大变化【大曰逝】,涨大变化也是消亡【逝曰远】,消亡之后又是消亡的反面即新的涨大并由此往返循环【远曰反。】——用一句话,大是“自我生发涨大消亡并又重新循环”的大。  因此【故,】“有物混成”的“道”一直在“涨大变化消亡往返循环”。【道大。】  我们人能观测到的宇宙上“天”一直在“涨大变化消亡往返循环”。【天大。】  我们人类生存的脚底下这“地”一直在“涨大变化消亡往返循环”。【地大。】  同时,万物之灵、人中之“王”——产生于咱们人类当中的管理者,本身也属于人类,代表着人,可谓咱们人类的“三哥代表”——人类和他们的王,也应随着繁衍演进,也是“涨大变化消亡往返循环”的。【王亦大。】  再特别地强调和补充说明一下。  前面的这些,就是我们人类能感知认识到的现实世界当中的所谓四个“大”——涨大变化消亡往返循环——【域中有四大。】  有人不能完全认识和理解,说前面是三个自然事物,而人却是有欲唯心。为什么要把“人类和他们的王”也要列入四“大”其一呢?  其实啊,人的肉体孕育、产生、长大、变化、消亡复又生生不息于天地间,他的思想和精神的产生、形成和存在要依附他肉体的产生、形成和存在。所以,无论人的肉体还是精神思想,都是道生万物当中的一种(或两种,如果人的思想精神也可以独立地算万物当中的一种的话),都属于道,都是自然的产物。  因此,把“人类和他们的王”也划分统属于四“大”当中的一个,不仅不“违规”,反而是十分恰当与合理的。【而王居其一焉。】  简单说吧。  人产生于地,行动要受地的制约,因此人法属于地,可以取法和归属于地。【人法地。】  地产生于天,运行要受天的制约,因此地法属于天。【地法天。】  天产生于道(有物混成的道),运动要受道的制约,因此天法属于道。【天法道。】  而“有物混成”的“道”呢,它是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存在在那里,法属自然。【道法自然。】  按照上面的逻辑及生发顺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么,咱们万物之灵的人类,就可以取法于地归属于地,也进而可以取法于天归属于天,更进而取法于道归属于道,最终取法自然归属于自然——也即,咱们人类也是产生于自然归属于自然,人和人类社会的一切都是自然的产物,都是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存在的。  或者换个说法。  按照上面的逻辑及生发顺序,我们有结论:咱们人类也是产生于自然归属于自然,人和人类社会的一切都是自然的产物,都是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存在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咱们万物之灵的人类,就可以取法于地归属于地,也进而可以取法于天归属于天,更进而取法于道归属于道,最终取法自然归属于自然——既然人和人类本身属于天地自然,毫无疑问,人和人类自然能得能用属于“天地自然”当中的“大道”。  -----------------------------------------  道德经·二十五章·TangS释读·要点  一、现在有人说这个“有物混成”是宇宙形成之前,最有可能的情况和形态是咱们现在广义相对论——宇宙物理学上的“黑洞”,等等,等等。  TangS觉得,对此,和对老子的此话,咱们都应该不置可否。如果硬是要研究和说明说清楚“有物混成”的“道”,不仅不必要,应该也不是老子的工作和他写此书目的。  因为,老子自己也不忌讳地承认他对这个“有物混成”的“道”也是不知怎样来描述说明和表达为好——“吾不知其名”——连“只可意味,不可言传”的情况都不是。  所以,后来阅读者释读出来的这“有物混成”的“道”的意思,大致可以说那不过是阅读者自己想象出来的意思而已,不能定性,至少不能完全定性为这就是老子的意思。  因此,在这个方面,当听到有人说“我破解了老子,破解了老子的‘道’,破解了老子的‘有物混成’是什么”的等等表白时,TangS最善解人意的,也是最好最高的评价就是“呵呵”了,呵呵。  呵呵,那你TangS在搞什么?  TangS在搞老子释读,作现代白话版的翻译,呵呵。  二、有网友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么,自然又法什么,终止在哪里?  终止,就在“有物混成”的道。  “道法自然”中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或“自然而然地存在”的意思,不要当名词来看,“道法自然”当中的法也不要再当动词来理解,这样就好了。  三、非常重要的内涵意思——大  道德经二十五章当中的大,不是普通大小的大,也不是地位高大崇尚的大。  老子说的这个大,内涵十分丰富。是涨大变化【大曰逝】,是变化消亡【逝曰远】,是变化消亡后又一轮新的涨大变化消亡【远曰反】即往返循环。循环和循环的各个阶段都是大的组成部分,都是大。  简单地讲,老子这里的大是一种循环和自我循环——某一件事,按照“涨大、变化、消亡、往返循环”的运动变化规律,不停地变化循环和循环变化——因此也可谓“无穷大”。
  河图就是老子论道的对象,它上面没有文字,所以不是通常的观点理论,而是华夏民族特有的逻辑方法,内涵辩证认识的路径,完整形态的逻辑模型。这一属性决定了老子五千言的内容不是什么宇宙观,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逻辑学。老子解析河图的特点是将逻辑图像转化为文字形态、句子结构,文章结构。  逻辑图像为什么能够转化为文字形态、句子结构、文章结构呢?因为汉字的属性与西方拼音字符不同,它的造字方法是与辨证认识的不同方法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不同的字义可以准确定位在认识结构上面,语言结构与认识结构不可分割开,这一属性决定:人们可以通过文字结构展示出逻辑结构。所以,才能够实现在逻辑图像和文字结构之间的相互转换。  由此可见,老学研究者如果不从文字里面隐含的语言结构出发,就不可能正确地解读老子五千言论述的内容。这就是2500多年来老子之谜不能破解的根本原因——老学研究者头脑中没有汉语逻辑方法,中国至今也没有创建出符合汉字属性和特点的逻辑学理论。学者们的思辨能力低下,只能采取走捷径的形式,从西方引进语法和逻辑知识,不能依据老子五千言与论述的河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创建起华夏民族固有的汉语逻辑和语法知识。  科学地解读老子五千言,唯一的途径就是将老子的文本内容准确定位在河图上面,从而使老子论道的对象——河图与老子的文本内容从外部分立的形式转变成内部一体,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形式。如今,能够完成这种辩证转化的时机已经到来了。谁先完成这项宏伟的工程,谁就能够创建起符合汉字属性的语法理论和逻辑学理论。  需要指出的是:汉语逻辑学与现行高校使用的逻辑学教材不同,它没有与文字形式不同的符号语言,而是西方学者正在探索的自然语言逻辑学。一旦符合汉字属性的逻辑学理论创建起来之后,自然语言逻辑学的探索过程也就终结了。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汉字的属性呈现出“字画同源”的特点,正是这个特点导致了人们可以在逻辑图像和文字结构之间的相互转换。进而导致老子能够用五千言解析河图里面隐含的各种逻辑方法。  俗话说,老子天下第一。如果在当今世界上有谁对这个结论提出质疑的话,那么,你就可以尝试一下,挑战一下。看看你能否用比老子五千言更少的文字解析中国古代的道——河图。现实中你只要用比老子五千言更少的文字解析了河图,你就能超越老子,站在世界第一、天下第一的领奖台上。否则,你就必须服服帖帖地跪倒在老子脚下,仰望老子坐在天下第一的宝座上。因为你没有本事用更少的文字解析中国古代的道——河图。
  前面TangS释读了道德经的第一章,也即是老子关于人国为治的学术论文的关键词的一章,自是为了证明道德经章次定型的人对老子这篇“为治”的“学术论文”的看懂了,才会如此“定稿”整理定型的。  为了说明和证明第一章是“关键词”的一章,虽然兼带又释读了第六章和第二十五章,但要证明,或者说明,道德经汉代定稿之后的章次符合当今“学术论文”的文体及布局谋篇的结构,光释读第一章还是不够的。  或者说,光找出第一章为论文关键词及其名词解释的一章是不够的,至少还要找出论文摘要,和正文开头——在道德经是论点的抛出,才基本算可以。  那么,“论文摘要”是那一章?没错,就是第二章!  在TangS看来,道德经第二章就是论文摘要。  第二章从道的“有无相生”当中的玄同和玄变,对应在人类社会当中的表现形式——美与恶、善与不善、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等等,举这些例子已经足够了,民众阅读者完全可以读懂的——进行摘要式提出。然后,作者再摘要式提出本文关于“圣人”为“治”的核心观点“无为”。  从文意来看,这几乎是目前对第二章最好的定位和释义。不然,很难解释第二章和第一章之间文意的跳跃性。另外,第二章内部“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与章内前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的“…是以…”的因果性也不是那么明显。尽管他们之间还是有关系的。  这里,要特别地说一说“圣人”。  圣人二字也是在第二章作为全文的首次出现的,从某个意义上来讲,也是关键词,但不过是我们后人切实理解老子、一窥道德经室奥究竟的关键词。  运用word文档检索了一下王弼本全文,圣人二字出现了31处(其实总共是32处,“弃智绝圣”的圣是圣人的省略),排在民33处之后(如加上百姓4处,“民”的概念总共出现了37处),因此,它是非常重要、是理解道德经文意、把握老子为文立场的关键词。  事实上,正是对圣人二字关系作者立场的理解不同,造成了人们释读道德经真实内涵、认识老子究竟是“为圣人计”还是“以民为本”的“为治”政治立场的分野!
  圣人二字这么重要,这么关键,那么,它是什么意思,又是老子的什么立场呢?  我们一般人看到圣人,就崇敬得不得了。好比百姓见了官,说不得的爱恨交加。  当然,百姓们主要的还是对圣人及圣人们的敬畏。因为古代的皇帝——管百官的人——就被称作圣人。  在这些皇帝们死了后,皇家官方知识分子就会遵惯例和新皇帝的旨意,给死去的老皇帝搞个表彰、赞誉、尊崇、怀念式的谥号,有时谥号还很长,当中就有圣。  除此,后来,还有臣子(往往还是德高望重、“学问”精深的大臣)们,在皇帝活着的时候,就在朝堂上或奏折中尊敬地称呼皇帝为“圣上……”。  这些个事,大家凡看过几集清宫电视剧的,一定对此不陌生。  因此,咱们普通人见官惧三分,他们往往也便由己及人,认为老子也是怕官进而尊官崇官,写道德经也是老子在向所谓圣人们示好和摇尾乞怜的。  咱们无论哪个学派,又无论是誉老还是毁老的人士,对于老子可谓圣人师的结论恐怕都不会反对的吧?  所以,如果老子是位合格的老师,是位好老师的话,那么,老子对待所谓圣人——学生们——的态度立场实在不能说是崇敬有加了。  同时,既然是老师对待学生,那么,老子老师也不会是敌对而抵触和谩骂学生的。但对某些“圣人”们,老子对歪搞、不学好的学生们“恨铁不成钢”的批评与责备则完全可以有!事实上,道德经中这样的批评责备还不少呢。  这样吧,TangS 认为,老子对待“圣人”们的态度,至少应该是像一位务实的学者那样,他对自然及人类社会的观测、观察及研究者的中性立场吧。  这个老子对待圣人们的“中性立场”,网友们应该可接受的吧?  誉老和毁老的两方,双方都公允地退一步:既不把老子拉进自己的队伍,也不把老子推向对手阵营。  说是这么说,由于有网友对道德经的断章取义从而论断老子为人民的阴险敌人,TangS觉得,恐怕这样的网友也许是难以接受的哦。呵呵。  其实,老子这【圣人】二字就是“职业服务于人类社会当中的国家管理与运行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与运行的人”好了。  如此而已。  如果硬要给这些“圣人”们加个职业光环,相对普通人来说,无非是熟练的、精通和擅长的(善通擅)而已。  并不带有老子的什么样的感情色彩。  老子眼里的圣人,没有道德光环,就是一职业。  老子也没有给所谓圣人们加持什么人性品质上高尚的“道德”光环。  道德经中能说明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将来在TangS释读中,完全可能会慢慢地提到,这里就不举例了。
  补充及参考:  老子道德经字词出现次数上的“以人为本”和“以民为先”。  王弼本中牵涉理解老子的关键字词次数表:  天,91处。  人,83处。(如减掉“圣人”当中的31处人字,还余52处。圣人也是人,所以依然归类属人。)  道,77处。  知,57处;智,8处。(合65处)  德,45处。  生,38处。  民,33处;百姓,4处。(合计37处)  圣,32处。(组合词“圣人”,31处。因为“绝圣弃智”当中的圣即圣人,为了骈排后文而省略了人字。所以圣人归属圣,取最值32。)  地,18处。  死,18处。  仁,8处。  圣人是人、民是人、百姓也是人,这样,老子一书出现人的相关字眼就达:人+民+百姓=83+33+4=120 次。是最高次数!  因此,老子是“以人为本”的。  而在120次人的相关字词中,未分类的人52处,民、百姓共37处,圣人31处。  观察到未分类的52处人中,其中大部分所指也是普通人身份,可以归属百姓进而归属民的,这样,民众的被关注提及量就远不是37处了。  可见,老子虽说了不少的圣人和圣,其实还是“以人为本”当中的“以民为先”的。  当然,上面的两个结论来源于word文档的检字功能,补充出来,以作大家阅读道德经时的参考。  要证明这两个结论,尤其是无可驳辩地证明第二个结论,还需要更多……呵呵。
  将老子第1章的文字定位在河图上    解说:道—可道—非恒道(非常道),名—可名—非恒名,二者内部都是“一二三”的结构,外部则是三一体的形态。从本质属性出发,我们可以将这两句话定位在河图三的位置上。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二者的逻辑结构一样,都是两分法——同一律的形式。从本质属性出发,我们可以将这两句话定位在河图二上面。  故:汉语中表明逻辑关系的专用字,这里是转折质变的形态,属于层次结构的区分。  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由于妙和徼二者同出而异名,所以不能将它们二者分割开,因此我们将它的结构定位在河图四上面。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一个完整的论述,符合真理的型——河图中心五的样式。所以我们将这段话定位在河图中心五的位置上。  综合论述:  一二两句定位在河图三的位置上。三四两句定位在河图二的位置上。  五六两句定位在河图四的位置上,最后一段定位在河图五的位置上。  直观形式的逻辑图是这样的:    这就是汉语逻辑的解析方法,它源自易经传授的图文并茂法:在图像和文字之间进行辩证的转化。  2500多年来,老学研究成果随着朝代的变更,一直在持续不断地展开。然而,所有的老学研究成果都是没有入道的表现形式。没有入道的标志就是不能按照易经传承的图文并茂法,将老子的语言结构准确定位在河图模型里面。如今,应用汉语逻辑的解析法给出的答案终于在我们的手中实现了。  逻辑解析的特点是步步走在真理的大道上,你无法质疑老子的文本与河图模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因为老子论道的对象就是河图。河图上面没有文字,所以只能从黑白点的结构出发,将老子的语言结构准确定位在河图模板上。
  @天语制作
06:33:00  将老子第1章的文字定位在河图上    解说:道—可道—非恒道(非常道),名—可名—非恒名,二者内部都是“一二三”的结构,外部则是三一体的形态。从本质属性出发,我们可以将这两句话定位在河图三的位置上。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二者的逻辑结构一样,都是两分法——同一律的形式。从本质属性出发,我们可以将这两句话定位在河图二上面。  故......  -----------------------------  若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定位在河图三上,那白三与黑八如何由道德经第一章解释?  同样的,其他四组中的阴阳与数字对应,也都没有解释到。天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人能看懂简体字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