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杜鹃山全剧郭子仪拜寿全剧

姜亦珊主演京剧《打金枝》
北京晨报讯(记者 和璐璐)由北京京剧院青年艺术家姜亦珊领衔主演的京剧《打金枝》将于11月11日至13日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此次活动由北京市文化中心建设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北京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承办。
北京京剧院青年艺术家姜亦珊是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在京剧艺术上兼修梅、张两大流派,师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薛亚萍老师,她的扮相俊美,唱腔动听,此次在《打金枝》中扮演公主。姜亦珊说:“我师父薛亚萍这次去美国讲学,我送她到机场,她临上飞机把这个剧本递给我让我看看。我知道《打金枝》这出戏最早是晋剧,以前我在现场看过评剧和豫剧,还看过李崇善老师京剧版本的录像,大家知道我是张派和梅派的青衣,在以往的演出中我都是以文戏为主的,而在这出戏中,我有很多闺门旦等跨一点儿行当的表演,希望观众来看看我和以往不太一样的表演。”
《打金枝》讲述的是唐代宗李豫将女儿升平公主下嫁平叛功臣的儿子,公主自幼娇生惯养,郭府上下平时都让着她。这天郭府隆重庆贺郭子仪寿诞,合家老少齐聚府上给郭子仪拜寿,惟独升平公主自恃皇家金枝玉叶,不去给公公拜寿。郭暖为此事受到兄嫂讥嘲,十分难堪,回宫后质问公主。公主不但不认错,反而盛气凌人,出言不逊,郭暖恼羞成怒,打了公主。公主当即跑到皇宫向父母哭诉委屈。郭子仪感到紧张,带着儿子到皇宫向代宗请罪。不料代宗并没有怪罪郭家,反而给郭暖加官晋级,并劝导小夫妻言归于好。
此次《打金枝》的皇后由尚派表演艺术家尚慧敏扮演,尚慧敏是京剧大师尚小云的长孙女,剧中唐王的扮演者是沈阳京剧院的演员常东,这出《打金枝》也是他父亲常和的代表作之一。此外,京剧小生表演艺术家叶少兰先生的高徒朱福,他也是姜亦珊的同学,将在该剧中扮演郭暖。山西晋剧院的国家一级导演崔向英任总导演。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姜亦珊主演京剧《打金枝》|打金枝|姜亦珊|京剧_新浪娱乐_新浪网
& 综合 &&正文
姜亦珊主演京剧《打金枝》
  北京晨报讯(记者 和璐璐)由北京京剧院青年艺术家姜亦珊领衔主演的京剧《打金枝》将于11月11日至13日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此次活动由北京市文化中心建设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北京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承办。
  北京京剧院青年艺术家姜亦珊是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在京剧艺术上兼修梅、张两大流派,师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薛亚萍老师,她的扮相俊美,唱腔动听,此次在《打金枝》中扮演公主。姜亦珊说:“我师父薛亚萍这次去美国讲学,我送她到机场,她临上飞机把这个剧本递给我让我看看。我知道《打金枝》这出戏最早是晋剧,以前我在现场看过评剧和豫剧,还看过李崇善老师京剧版本的录像,大家知道我是张派和梅派的青衣,在以往的演出中我都是以文戏为主的,而在这出戏中,我有很多闺门旦等跨一点儿行当的表演,希望观众来看看我和以往不太一样的表演。”
  《打金枝》讲述的是唐代宗李豫将女儿升平公主下嫁平叛功臣的儿子,公主自幼娇生惯养,郭府上下平时都让着她。这天郭府隆重庆贺郭子仪寿诞,合家老少齐聚府上给郭子仪拜寿,惟独升平公主自恃皇家金枝玉叶,不去给公公拜寿。郭暖为此事受到兄嫂讥嘲,十分难堪,回宫后质问公主。公主不但不认错,反而盛气凌人,出言不逊,郭暖恼羞成怒,打了公主。公主当即跑到皇宫向父母哭诉委屈。郭子仪感到紧张,带着儿子到皇宫向代宗请罪。不料代宗并没有怪罪郭家,反而给郭暖加官晋级,并劝导小夫妻言归于好。
  此次《打金枝》的皇后由尚派表演艺术家尚慧敏扮演,尚慧敏是京剧大师尚小云的长孙女,剧中唐王的扮演者是沈阳京剧院的演员常东,这出《打金枝》也是他父亲常和的代表作之一。此外,京剧小生表演艺术家叶少兰先生的高徒朱福,他也是姜亦珊的同学,将在该剧中扮演郭暖。山西晋剧院的国家一级导演崔向英任总导演。给郭子仪祝寿的京剧剧目叫什么名称_百度知道
给郭子仪祝寿的京剧剧目叫什么名称
我有更好的答案
京剧《满床笏》和《打金枝》都有涉及
应该叫满床笏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郭子仪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我也正为那个问题困扰,您能否把您现有的黄梅戏,楚剧,汉剧曲目的mp3发一份,豫剧,京剧也行,非常感谢!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var sogou_ad_id=731547;
var sogou_ad_height=160;
var sogou_ad_width=690;汉剧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hàn jù]
汉剧,旧称、(楚腔、楚曲),民国时期定名汉剧,俗称“二黄”。汉剧是湖北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也是陕西省的第二大剧种,主要流行于湖北省境地内/流域,以及、陕西南部、和广东部分地区。汉剧角色共分为十行: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腔调除了、二黄外,罗罗腔也用得较多。伴奏乐器有、、三弦、等。2006年入选。汉剧中的二黄唱调,是现代京剧唱腔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汉剧又有“京剧唱腔之祖山”的美誉。
汉剧剧种简史
汉剧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旧名、汉调。清代中叶形成于湖北境内,原以秦腔经襄阳南下演变出来的西皮为主要腔调,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荆河、襄河、府河、汉河四支流派,俗称路子。对湘剧、川剧、赣剧、桂剧、滇剧等剧种的形成发展都有影响。清、年间,汉调流传到北京,加入徽调班社演唱,逐渐融合演变而成京剧。[1]
汉剧角色共分为十行: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腔调除了西皮、二黄外,也用得较多。伴奏乐器有、、三弦、等。
民国元年( 1912 年),定名为汉剧。抗日战争爆发后,汉剧艺人参加了抗日救亡活动,成立了汉剧流动演出队。1962年建立了,主要演员有等。
日,列入第一批。
陕南地方戏剧,由流域的、民歌、发展而成,音调为汉中一带发音,与湖北汉调戏相似。长于文戏,气息浓郁,音调幽雅,唱腔婉转,道白柔和,语言风趣,表演细腻,纯朴大方,唱腔及念白巴山音韵很重,以川味见长。板式有上、下调之分,上调多用于表现悲怆、凄凉、愤慨情绪;下调多表现舒畅、明快豪放情绪。汉中市、西乡县、等地60年代以前多表演汉调二簧。
汉调二簧最初的发祥地为一带。最早的班社活动可以追溯到二年(1737)。1958年,据老艺人冯仁才、邱盛茂口述,蒿坪河东门寺的乐楼(戏台)上曾有“乾隆二年八月乾胜班在此破台”的题壁。生于乾隆三十六年的蒿坪河艺人杨履泰(杨家家谱),曾于乾隆末期至嘉庆年间领泰丰班在蒿坪河一带演出,享名一时。嘉庆至道光年间,杨履泰与其子杨金年继续领班演唱,并于西乡坝、屈家河,首次创办了汉调二簧科班,收徒六十余人,为二簧培养出“鸿”、“来”两辈艺人。“来”字辈最杰出的艺人为查来松和屈来寿,“鸿”字辈最杰出的艺人为贺鸿生。两辈艺人分散于安康、汉中、、关中及四川等地领班演出,并不断在各地举办科班,教授学徒,遂使汉调二簧在各地得以传播和发展。在其流行过程中,因受各地语言、民歌、地方戏曲的影响,相继形成了汉中、安康、关中、商镇四路二簧,清末民初出现了班社林立,艺人辈出的兴盛局面。[2]
汉剧属,早期称&楚腔&、&&,以后又称&汉调&、&汉戏&,俗称&二簧&。在鄂北有&一清二黄三越调&的谚语,在鄂东又有&一清二弹&之说,称汉剧为&乱弹&或&弹戏&。文献记载中曾有&湖广调&、&黄腔&、&皮簧&等称谓。辛亥革命前仍称&汉调&,从民国初年起开始改称&汉剧&。其主要声腔为西皮、二簧,在地方剧种中开创皮、簧合奏之先河,从而形成皮簧。汉剧流行于湖北省境内的长江和汉水流域及其邻近的、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的部分地区。
二簧兴起于长江中下游,系由安徽安庆徽班二黄发展而来。传入湖北的四平腔吹腔,经湖北艺人加工发展而成。西皮是由传入鄂西北襄阳一带的山陕梆子演变而来。汉剧前身为楚调。清朝中叶一些文献对此曾有记载。如乾隆五十年(1785)吴太初所著《燕兰小普》中记有:名伶时瑶卿&爱歌楚调一番新&。楚伶王湘云擅长《卖饽饽》,唱荆江秧歌、沙湖绵(沔)阳小曲。清范锴在其《汉口丛谈》中也曾记载:汉口楚调著名演员李翠官、隶荣庆部,擅长《贵妃醉酒》、《潘尼追舟》、《》。
汉调西皮、二簧合流并用,乃经过长期逐渐融合过程。清道光三十年(1850)刊印的所著《汉口竹枝词》中对这一融合曾有记载:&曲中反调最凄凉,急是西皮缓二黄,倒板高提平板下,音须圆亮气须长。&&汉口向有十余班,今止三部。&上述描写的是叶调元于道光十三年重游汉口时的见闻。书中还记述了前辈演员与当时演员在艺术上的继承关系,说&小金当日姓名香,喉似笙箫舌似簧。二十年来谁嗣响,风流不坠是胡郎。&从他的记述中可以看出,早在嘉庆末年,在汉口就有十余个唱汉调的戏班,他们既唱西皮,又唱二簧;既有正调,又有反调,已经是一个声腔完备的剧种。故汉调与皮簧在湖北的合流时间,应为嘉庆年间。[3]
清嘉庆、道光年间已有湖北艺人、余三胜、王洪贵、李六等先后赴京,搭春台、和春等徽班,以中州韵湖广音演唱皮簧,出现了&班曰徽班、调曰汉调&的局面。根据在湖北发现的汉调艺人米应先、余三胜等人的家谱等史料,证明当时北京的徽班,有的就曾以汉调艺人为骨干。米应先()就曾以演《》中关羽而名誉京师。余三声(),道光初年入京,曾掌管当时享誉京城的&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多年。春台班当时亦以汉调演员为台柱,以汉调皮黄为主要唱腔而蜚声梨园。
清嘉庆、道光年间,湖北各城镇经济繁荣,商旅云集,会馆庙宇林立,戏楼遍布,汉调戏班、科班亦随之兴起,为汉调的兴盛和发展提供了条件。汉剧在湖北的发展史上曾依流行区域而划分为襄河、荆河、府河、汉河四支流派,湖北方言叫作&路子&。 襄河路子以襄阳、樊城为中心,流行于光化、谷城、南漳、钟祥等地,以洪兴班最著名。襄樊又是&襄阳调&即西皮腔的兴发之地;府河路子以安陆为中心,流行于随县、枣阳以南、黄陂、孝感以北各城镇,以安陆桂林班最为著名;荆河路子以荆州、沙市为中心,流行于长江流域的荆河一线的宜昌、枝江、公安、石首、监利等地;汉河路子分为上下两路。上路以汉口为中心,下路以黄冈、大冶为中心,流行于鄂城、浠水、蕲春、阳新、通山一带。
清咸丰以后,受战乱影响,汉调曾一度衰落。同治、光绪年间汉口被辟为商埠后,汉调各路名演员、名教师
又重新聚集于此,并举办了天(老天字科)、双、喜三届科班,培养出一批后来享誉剧坛的汉调著名演员,如一末任天全、五丑、六外陈旺喜、七小黄双喜、八贴罗金喜、陶四喜、十杂王洪喜等。辛亥革命后,又有陈国新、张鉴堂等在&春满茶园&先后开办了天(小天字科)、春、长字三届科班,培养出吴天保、周天栋、郑天龙等一批优秀演员。这时期,汉剧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兴盛时期,汉剧艺人数量大为增加。余洪元、、陈国新等此时曾组织汉剧公会,登记会员最多时曾达七千人,而且一些流动班社的艺人尚未包括在内。到大革命时期,汉剧又突破陈规,吸收女艺人参加演出,并举办训幼女学社(又名新化女科班),培养出以新化钗(即陈伯华)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女演员。这一时期,汉剧在武汉再次出现了繁荣景象。汉剧艺人广泛与各剧种,特别是向京剧学习交流,使汉剧表演艺术得到了改进和发展。[3]
汉剧艺术特色
汉剧声腔以、二黄为主,兼有歌腔、、杂腔、等曲调。高亢激越,爽
汉剧《活捉三郎》
朗流畅。在汉剧中,地位不可或缺。它打法多样,分为大打、小打和串打。其中,串打配以马锣,节奏感强,气氛强烈。角色行当分为十大行:一生、二旦、三、四、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末脚以雍容的表演和醇厚深沉的唱腔取胜;旦行唱腔绚丽多彩,以声传情,声情并茂。
汉剧的声腔以西皮、二簧为主,兼有吹腔、杂曲、小调。西皮也称&下把&,定la-mi弦,唱腔高亢激越,爽朗流畅;节奏灵活多变,可塑性强,使用范围较广。西皮板式比较完整,有[慢板](习称慢西皮)、[正板](习称中西皮)、[快板](习称快西皮)、[西皮垛子]、[西皮一字],以及属散板类的[摇板]、[散板]、[导板]、[滚板]等。其中,[西皮垛子]是运用较多又最具特色的一种独立板式,其唱腔字多腔少,节奏紧凑,适于叙事,是西皮中常用的一种板式。二簧也称&上把&,定sol-re弦,曲调柔和委婉,舒展流畅,节奏较平稳。板式有[二簧慢板]、[二簧垛板]、[二流]、[二流垛子]、[夹板],以及属散板类的[摇板]、[散板]、[滚板]、[导板]等。[二流]是主要板式,有快、慢之分。西皮、二黄在传统演唱中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专用曲调和特定唱腔。如襄阳调、九腔十八板、灯笼竿、西反腔、黄反腔、马蹄调、琵琶词等。
汉剧唱腔中还有一些曲调优美活泼、节奏鲜明的杂曲小调,包括[昆腔]、[罗罗腔](七句半),[渭腔]、[耍孩儿]、[银纽丝]、[凤阳歌]、[鸳鸯鸟]、[过关调]等数十余种,以及民歌、杂曲等。多用于富有喜剧色彩、生活气息浓厚的小戏。汉剧的曲牌也十分丰富。传统的演唱和器乐曲牌有四百多首。按使用乐器的不同,分为唢呐曲牌、笛子曲牌、丝弦曲牌;根据曲调性能和使用范围,又分为军乐、礼乐、宴乐、物乐、喜乐、哀乐、神乐七类。这些曲牌或衔接唱腔,或配合身段、渲染气氛,具有丰富的表现功能。有些戏如《天官赐福》、《草场会》、《大封相》、《五才子》等,则是专唱曲牌的剧目。[4]
汉剧的伴奏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不同的唱腔使用不同的伴奏乐器,
汉剧《借牛》
皮簧腔主要以胡琴伴奏为主,二簧、、昆腔曲牌等,则以唢呐或笛子为主要伴奏乐器。近几十年来,文武场乐器有较大改进,如胡琴改为京胡;汉锣、汉钹改为音调高昂的奉锣、苏拨。汉剧锣鼓经十分丰富,打法多样,基本锣鼓点约有一百六十多个。大体上可分为[大打]、[小打]、[川打、[干打]、[湿打]五种组合方式。其中,由马锣、边鼓、大锣、钹组合而成的[川打],具有节奏鲜明、气氛强烈的特点,对于刻画粗犷、剽悍的人物形象和烘托场上火爆热烈的气氛,能起到独特的表现作用,主要用于西皮唱腔及舞蹈、武打的伴奏。如在《马武闹馆》、《扎高围滩》、《双卖武》等花脸、武生戏中,均用[川打]来衬托草莽英雄洒脱粗犷的性格,效果不错。[5]
汉剧与湖北清戏、湖北越调在民间素有&一清、二黄、三越调&之说
汉剧《闯王旗》
。其分行均为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十大行当。末、丑、夫用本嗓(俗称&堂音&);生以本嗓为主,并夹用边音(俗称&本夹边&);净、杂用边嗓;旦、小生用小嗓。
一末为老年生角,剧中多饰演年老的帝王、宰相、高官、学士、贤士、义仆等正面人物。末角中的代表人物是余洪元。他最先对唱腔、表演做了突破性尝试,创造了深沉苍劲、醇厚优美的&余派&唱腔,将末角艺术推向高峰。他在《兴汉图》、《白帝城》中饰演的刘备,以雍容的表演和醇厚深沉的唱腔取胜。在《两狼山》中扮演的杨继业,以慷慨悲壮的〔二簧慢板〕,把汉剧〔反二簧〕唱腔提到一个新的水平。此外,末角任天全、蔡炳南、胡双喜、刘炳南、魏平原、胡桂林、余春衡等也颇负盛名。
二净为唱工花脸,剧中多饰演谏臣名将,如《》中徐延昭、《》中的尉迟恭、《下河东》中的赵匡胤等。此外也扮演奸雄暴君,如《雁门关》中的潘仁美、《捉放曹》中的曹操、《毒胞兄》中的杨广等。二净以唱边音为主,行&背弓&腔,难度大。知名净角有罗敢生、郑万年、余洪奎、等。
三生为中年生角,重唱工,多扮演慷慨激昂、忠诚耿直的正面人物,如《文昭关》中的伍子胥、《辕门斩子》中的杨延昭、《法门寺》中的赵廉等。知名生角有冷少鸣(作品有《探母见娘》、《樊城路会》、《辕门斩子》),陈丁已、钱文奎、吴天保、尹春保、何鸣凤、徐继声等。其中以吴天保成就最大。他勇于革新,创造了高亢激昂、行腔峭拔的&吴派&唱腔。三生所扮人物大都是文的;虽有武的,但也以文唱为主,唱、念、做兼重的戏很多。由于重唱,又被称为&铁扁担行&。
四旦多饰演大家闺秀、中年妇女、皇后王妃和贞女烈妇,如《二度梅》中的陈杏元、《大保国》中的李艳妃、《二王图》中的贺后等。本角色表演端庄凝重,娟秀大方,重唱工。知名旦角有、、陈伯华、邓云凤、钱华等。她们的唱腔各有特色,其中以陈伯华成就最为突出。她融青衣、、闺门旦于一炉,创造了华丽多彩的&陈派&唱腔,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
五丑应工剧目很宽,可扮演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如老年的贫婆、幼稚的娃娃、昏聩的帝王、狡诈的小吏、耿直的老翁等。其表演以诙谐风趣为主,做工繁重,重腿功,讲究&裆劲&、&矮子步&等。
六外为重做工的生角,戏路较宽,如《》中的鲁肃、《表功》中的秦琼、《》中的宋江等,均以表演见长。如《表功》中的秦琼,念白多达百余句,边念边做,腰、腿、身、手、髯口、眼神各显其能,均有交代。
七小包括文、武小生。文戏如《贩马记》中的赵宠、《二度梅》中的梅良玉、《花田错》中的卞生等;武戏的靠把戏有《芦花荡》的周瑜、《黄
汉剧《宇宙锋》
鹤楼》中的赵云、《白门楼》中的吕布等。赤膊生(短打小生)常演《武松打虎》、《》等。知名小生有喻俊卿、黄双喜、董金林、李四立等。
八贴是以做工为主的花旦,多扮演年轻少女、风骚泼辣的少妇,如《花田错》中的春兰、《乌龙院》中阎惜姣、《》中的潘巧云等。也扮演与四旦同工的妇女,如《贵妃醉酒》中的杨玉环、《反八卦》中的柴夫人等。近世著名花旦有罗金喜、钟华卿、、小翠喜、万盏灯等。其中以董瑶阶最为有名,被尊为花旦中的魁首。
九夫多扮演老年妇女,在表演风格上有贫富之分,如《四郎探母》中的佘太君、《钓金龟》中的康氏等。
十杂为做工花脸,多扮演勇猛憨直的武将或飞扬跋扈的权臣。如张飞、马武、呼延赞等,以做和打见长。
汉剧传统剧目
汉剧传统剧目有660余个,多是历史演义故事和民间传说,如《英雄志》、《》、《李密投唐》等,以《》等剧的演出最为人称赏。汉剧还有很多杂腔小调和丰富的曲牌。专唱曲牌的剧目有《大赐福》、《草场会》、《五才子》等。
汉剧《百花亭》
抗日战争爆发后,汉剧艺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在郭沫若、田汉、洪深等人的领导下,组织了十个汉剧流动宣传队,由傅心一、吴天保、周天栋等率领,分赴川、湘、鄂西等大后方演出。在重庆、成都一带演出了《淝水之战》、《江汉渔歌》、《文天祥》、《岳飞》等剧目,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傅心一还在重庆北碚开办汉剧训练班,学生毕业后组成&五一汉剧团&,抗日战争胜利回鄂后改名为黄石市汉剧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汉剧再一次获得蓬勃发展的机遇。全省相继成立了二十多个汉剧团。1962年武汉市成立了武汉汉剧院,由陈伯华任院长,吴天
刘少奇与汉剧大师陈伯华
保、胡桂林、李罗克任副院长,承担起研究和革新汉剧的重任。1958年湖北省戏曲研究所举办了汉剧演员进修班,湖北省和武汉市戏曲学校分别开办了汉剧科,集中各行的优秀师资,培养出一批汉剧人才。 一批经过加工整理的传统剧目,如《宇宙锋》、《二度梅》、《断桥》、《兴汉图》、《水擒庞德》、《斩窦娥》、《急子回国》、《详状审陶》等曾在全国和湖北省历届戏曲会演中获奖或受到好评。其中,《宇宙锋》于1954年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成黑白影片;《二度梅》于1959年由武汉电影制片厂拍成黑白影片;新编历史剧《闯王旗》于1978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影片;移植剧目《》于1966年被珠江电影制片厂摄制成彩色影片;《》、《磐河桥》、《扫雪打碗》等剧被拍成资料片。[6]
汉剧传承意义
在中国戏曲发展历史上,汉剧为京剧的形成作出过特殊的贡献,对、、、、、等地方戏曲剧种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是研究戏曲板腔体系、戏曲音乐结构演变的重要史料和进行艺术创新的资源。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地汉剧团急剧减少,至今湖北省境内仅存两个专业汉剧院团,许多剧目和传统技艺正随着老艺人的谢世而失传,急需加以抢救和保护。
汉剧漳平汉剧
汉剧,早期称“外江戏”、“乱弹”,以皮簧高腔演唱。清代中叶常有外地戏班到漳平演出。光绪年间,在新桥逢湖、珍坂、云墩一带先后组建汉剧班社。逢湖的郑玉妹、珍坂的曾德枝和云墩的黄火吉等人除在当地演出外,还常到外地搭班串演,均以演旦角闻名。民国时期,在双洋、赤水、香寮、安坑、丁坂、钟秀、龙车、小潭、上坂和菁城等地均曾组建汉剧班社。活动时间较大、影响较大的有双洋的大罗天,珍坂的新福顺,香寮的大香山和钟秀的新顺天等。这些剧社除在漳平演出外,还外出龙岩、漳州、华安、长泰等地演出。演出剧目有《凤仪亭》、《金山寺》、《珍珠衫》、《百里奚认妻》、《打金枝》、《潘必政》等五六十个传统戏。其余剧社多在冬闲、春节期间活动。50年代后,大多数剧社改为农村业余剧团,配合党政中心工作和在节日开展演出活动。60年代初期,因活动经费筹集困难和要求改演现代戏,多数剧团停止活动。70年代后期个别剧团重新组建,但演出极少。
另有一种以提线木偶表演的汉剧,唱腔曲调与汉剧大同小异,人员较少,往往一人兼演唱数个角色。清末从永定、上杭、连城一带传入,多延请外地木偶艺人来平授戏,以师带徒,边演边学。民国初年始建班社。抗日战争前后,在菁城、福里、龙车、清源、新桥、双洋、和平等地先后组建木偶戏班。较为有名的戏班班主有;菁城的老隆盛班主张连三、隆盛堂班主张财三,永福的陈玉桂等。他们除在漳平演出外,还常应邀到龙岩、永安、大田、永春、华安等地演出。常演剧目有《大名府》、《郭子仪拜寿》、《文武魁》、《穆桂英挂帅》、《水漫金山寺》等。至50年代末逐渐衰落。60年代初,仅剩隆盛堂一家。“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张财三等被批斗游街,活动停止。1978年后,一些汉剧班社恢复活动,节日期间应聘到农村演出。80年代,在新桥、双洋一带仍有一些新建戏班在活动。[6]
汉剧广东汉剧
唱腔优美,以皮黄板腔体为主,兼收昆曲、小调、吹牌、大板、佛曲、安春调等,红净唱腔为独有特色;伴奏音乐分“文乐”、“武乐”两大类,以头弦为领奏主要弦乐,三弦、月琴、二胡、提胡、柳胡等作伴奏,清雅古朴。角色分为生、旦、丑、公、婆、净六行七当。剧目题材广泛,有民间传说、传奇、神话、各朝代故事和现代剧等800多个。汉剧为广东四大剧种之一,被誉为“南国牡丹”。梅州的广东汉剧院是演出汉剧的主要团体。
.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引用日期]
.湖北省政府官网[引用日期]
陈志勇.广东汉剧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
佚名.汉剧研究资料汇编:报刊杂志,2012
杨德萱.汉剧图文志:无,2012
湖北省博物馆.楚腔汉调 : 汉剧文物图说:湖北人民,2013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剧沙家浜全剧唱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