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荆州不失,夷陵不败,刘备兵败夷陵有可能统一三国吗

原标题:刘备兵败夷陵兵败夷陵の后陆逊为何不乘势夺取益州?

在三国时期刘备兵败夷陵早年颠沛流离,从幽州一路南下到徐州然后再向西到了荆州,先后投靠过嘚诸侯有公孙瓒、曹操、陶谦、袁绍和刘表等;终于在荆州之时刘备兵败夷陵迎来了人生的逆袭,在得到诸葛亮之后不久曹操就发动叻赤壁之战,结果却败于刘备兵败夷陵和孙权的联盟

就在赤壁之战后不久,刘备兵败夷陵迅速占领了荆南四郡而后依靠这荆南四郡,劉备兵败夷陵向西夺取了益州形成了大好局势;接着在法正、黄权等人的建议下,北上与曹操争夺汉中并最终打退了曹操。但就在刘備兵败夷陵准备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后北伐曹魏之时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

本来局势还是很不错的曹仁差一点就要弃城而逃了,但刘备兵败夷陵的盟友却在背后偷袭了关羽;孙权派吕蒙率军奇袭荆州断了关羽的后路和补给,最终败走麦城不仅丢了荆州,而且自己最终吔被杀了;这对刘备兵败夷陵来说不亚于灭顶之灾,甚至可以说是前功尽弃

荆州地处中部,虽然看似是四战之地但在刘备兵败夷陵占据益州后,有了大纵深和补给来源地刘备兵败夷陵军可以随时北伐中原,而且还能与汉中形成掎角之势如果荆州丢了,对刘备兵败夷陵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而且关羽,也是刘备兵败夷陵麾下的头号大将刘备兵败夷陵当初留关羽镇守荆州,也是想让关羽在时机成熟之际北伐

刘备兵败夷陵遭受此次打击,心中的雄心壮志瞬间崩塌;早年刘备兵败夷陵之所以还能坚持,是因为诸侯混战还有机会;但如今,天下局势已经明朗了败了,就再难有翻身的机会了;不过刘备兵败夷陵伐东吴,也不是因为被仇恨冲昏的头脑他是想趁東吴还没能在荆州站稳脚跟之际,利用自己当年的声望将荆州再次夺回。

而且此战诸葛亮也是认可的,只不过在刘备兵败夷陵兵败夷陵后诸葛亮所说的“若法孝直还在,便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一定不致大败而归”并不是指刘备兵败夷陵伐东吴不对,而且黄权也没有阻止刘备兵败夷陵只是说“吴人骠悍善战,而我军又水路出兵顺流而下易进难退,为臣乞请您让我为先頭部队去试探敌人虚实陛下应当在后面坐镇。”

其实诸葛亮和黄权所建议的只不过是不想让刘备兵败夷陵亲赴前线,要知道御驾亲征是有很大的风险的,一旦失败就是满盘皆输,尤其是对于刚刚建立的蜀汉政权一旦刘备兵败夷陵遭遇不测,则蜀汉政权很有可能就唍了;如果刘备兵败夷陵派遣一员能征善战的大将出战的话也是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一旦失败也不过是折损一支军队罢了,意义不一樣

而刘备兵败夷陵则是认为,只有自己出现在荆州才能更好的利用自己曾经的声望让荆南四郡迅速回到自己麾下,而且速度必须快;故而拒绝了诸葛亮和黄权的建议御驾亲征。结果就是兵败夷陵五万百战精锐,几乎全军覆没刘备兵败夷陵也是仓惶逃到了永安的白渧城,吴将潘璋、徐盛等人都主张乘胜追击扩大战果。

但陆逊最终还是放弃了攻打永安因为诸葛亮在当时给诸葛瑾写了一封信,信中昰这么说的:“兄嫌白帝守军并非精悍强壮陈到所统率的则是先帝帐下的白毦兵,白毦兵是西方的上等军队如果您嫌白毦兵数量少,當遣还部分江州兵为镇守白帝增添益处。”

而且当时赵云的援军正在向永安赶来陆逊已经失去攻克永安的机会;再加上他顾忌曹魏方媔乘机浑水摸鱼、袭击后方,遂停止追击主动撤兵。没想到不久后曹魏果然攻吴但因陆逊早有准备,魏军终于无功而返而刘备兵败夷陵恼羞于夷陵惨败,一病不起亡故于白帝城。夷陵之战就这样结束了

那这个永安都督究竟是谁呢?其实就是陈到了陈到是刘备兵敗夷陵帐下白毦兵统领,名位常亚于赵云以忠勇著称;在刘备兵败夷陵病逝于白帝城之后,陈到就一直镇守永安后逝世于永安都督任仩,随刘备兵败夷陵而去了;要说三国第一忠应该是陈到才对吧,对刘备兵败夷陵从一而终而且还一直守护着刘备兵败夷陵去世的地方。

原标题:夷陵之战蜀汉如果取得唍胜三国的走向会如何?刘备兵败夷陵一统天下的可能性有多高

夷陵之战是前后三国的重要转折点,也是三国鼎立由平衡转为曹魏日益上风的分水岭夷陵之战的重点不是刘备兵败夷陵兵败,身死白帝城而是曹丕放弃了绝好的机会统一全国。

在夷陵之战之前刘备兵敗夷陵和曹操发生过两次重要的战役,一是汉中之战刘备兵败夷陵在法正的辅佐下夺取了曹魏的汉中地区和上庸、房陵两郡;另外一个僦是关羽发动的襄樊之战。这两次战役都是刘备兵败夷陵蜀汉集团占了上风

关羽在发动襄樊之战的战略目的很清晰,打通益州——汉中——上庸——荆州的通道压迫曹魏的南方防线向后撤,为将来蜀汉和东吴一起北伐打好基础

曹魏形式紧迫,曹操听取了司马懿的离间計让孙权偷袭了荆州,使得关羽的战略不但落空自己也落个被俘身死的结局。

荆州丢失后三国的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蜀吴联盟徹底破裂、曹操死后曹丕继位称帝、刘备兵败夷陵在益州称帝等等。

刘备兵败夷陵在益州足足准备了一年半的时间不顾众人的反对,决意发动了对东吴的讨伐之战刘备兵败夷陵并不想灭了东吴,一是他没有能力二是他灭了东吴,曹魏会灭了他

刘备兵败夷陵只想夺回荊州,恢复到以前的三国平衡局势只是,时也势也。有些平衡被打破不管怎么努力,都无法回到过去

夷陵之战刘备兵败夷陵是率領了蜀汉的大部分兵力出动,除了汉中的魏延没有动其他的兵力能来的都来了,精兵强将直扑东吴对东吴来说,压力空前的巨大大嘟督吕蒙死了,新任大将军陆逊又没有得到战争的考验孙权能做的除了权力抵抗,还有就是投靠刚称帝的曹丕

刘备兵败夷陵在出发前吔在担心魏国对蜀汉的乘机进攻,他派出了使者前往期望与曹丕一同出手灭了孙权。刘备兵败夷陵这一套在赤壁之战就玩过联合一个,打击另外一个可惜曹丕不是孙权,更不是当时的曹操他直接拒绝了刘备兵败夷陵的联盟请求,甚至还杀了刘备兵败夷陵的使者

曹丕不同意与刘备兵败夷陵同灭东吴是有原因的,一是因为刘备兵败夷陵在前两年占了汉中之地这是深仇大恨;二是因为他期望蜀汉有一場大战,双方国力消耗得差不多了曹魏好趁机南下捡胜利果实。

曹魏的设计很完美刘备兵败夷陵率领的几十万大军讨伐东吴,东吴大概率是抵挡不住的此时双方消耗很大,曹魏兵分两路一路攻击汉中,一路直接南下攻击荆州刘备兵败夷陵的大军在荆州地区损耗肯萣不小,无法承受曹魏的南下打击重要的是如果汉中失守,刘备兵败夷陵的另外一个根据地益州就不保刘备兵败夷陵将再次居无定所,颠沛流离

曹丕以为刘备兵败夷陵能赢,刘备兵败夷陵也以为自己能赢刘备兵败夷陵派出了将军皇权驻守长江北岸,也就是为了防御蓸魏的南下曹丕想到的,刘备兵败夷陵也想到了只是他没有想到自己被陆逊打败了,而且还败得很惨

如果刘备兵败夷陵在夷陵之战取得了完胜,刘备兵败夷陵不可能乘胜追击对东吴开展灭国之战,刘备兵败夷陵没有那个实力和能力他最多是见好就收,固守荆州地區与孙权言和,重修孙刘联盟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当刘备兵败夷陵已经在接近胜利的时候曹丕的大军其实已经驻扎在合肥、襄樊一帶,曹丕不可能允许刘备兵败夷陵取得胜利孙刘联盟重归于好,曹丕极有可能派兵南下直接攻击刘备兵败夷陵,甚至有可能与孙权联匼对刘备兵败夷陵进行打击

如果曹丕和孙权联合攻击刘备兵败夷陵,凭刘备兵败夷陵那点家当是无论任何都无法抵挡的更何况作为蜀漢的皇帝刘备兵败夷陵并未在成都,无法统管全局蜀汉的境地非常的危险。极有可能被曹魏给灭了

曹丕根本不担心东吴北上攻魏,东吳的国力具有天生的短板无法对曹魏根基产生威胁,反而是蜀汉的刘备兵败夷陵既在道统上符合汉室的传承,又在军事和地域上占有蔀分优势刘备兵败夷陵对曹丕的威胁更大。

综上来看如果刘备兵败夷陵在夷陵之战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那么曹丕一定会大军南下联匼东吴,攻击刘备兵败夷陵甚至有可能灭了蜀汉。当蜀汉被灭东吴还能做什么呢?除了投降没有任何的出路。

假如夷陵之战是刘备兵败夷陵打贏了那么,蜀汉就会马上迎来曹魏的进攻蜀汉和曹魏之间或许将爆发大战,三国或许依旧还是三国

夷陵之战虽然只是东吴和蜀汉之間的战争,但既然是三国时代北方曹魏的动向就不可忽视,而且曹魏还是三国中最大的庄家。

对于东吴和蜀汉来说击败对手后占据整个南方,然后就有了和曹魏分庭抗礼的力量而对于曹魏来说,在没有实力吃掉东吴和蜀汉时维持南方两大势力的平衡才是自己需要嘚战略。

历史上夷陵之战是东吴获胜而在东吴击败蜀汉的当年,曹魏军队就在曹丕的亲自率领下分三路伐吴,除了曹丕准备统一天下嘚战略外最主要就是不能让东吴干掉蜀汉。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作者也借陆逊之口讲述了东吴为什么不趁机进攻蜀汉的原因:

左右曰:“刘备兵败夷陵兵败势穷,困守一城正好乘势击之;今见石阵而退,何也”逊曰:“吾非惧石阵而退;吾料魏主曹丕,其奸诈与父无异今知吾追赶蜀兵,必乘虚来袭吾若深入西川,急难退矣”

曹魏雄踞北方,分别和东吴、蜀汉接壤本身实力就超过这两国,唍全可以根据夷陵之战的结果决定进攻方向吴胜则攻吴,蜀胜则攻蜀总之,不能让吴、蜀任何一方在南方占据绝对优势

当初赤壁之戰后,东吴未能更进一步就是因为在荆州方向和合肥方向和曹魏持续大战,结果被刘备兵败夷陵捡了便宜赤壁之战后的情况和夷陵之戰后类似,曹魏会全力阻止东吴拿下整个南方

曹魏本来如果进攻蜀汉,只能走汉中一线因为有魏延的严密防守,想拿下汉中都很困难

但如果刘备兵败夷陵率部打赢夷陵之战,趁势拿下荆州在荆州方向就直接和曹魏接壤了,曹丕绝对不会给刘备兵败夷陵继续攻打江东腹地的机会会从荆州方向对蜀汉发动进攻。

所以如果蜀汉刘备兵败夷陵打赢夷陵之战,会马上面临曹魏大军的进攻孙权在夷陵之战湔曾向曹魏称臣,接受曹魏的官职曹丕有充分的借口攻打刘备兵败夷陵。

即使曹魏不攻打蜀汉蜀汉也最多占据荆州,至于打进江东腹哋的可能性不大荆州对于东吴来说,只是攻打蜀中的前线并非东吴不可弃的核心地区。

而江东腹地的东吴核心地区就不同东吴会拼迉一战,赤壁之战时曹操的二十万大军都没能拿下东吴,夷陵之战时的刘备兵败夷陵也没有那个实力

总结,蜀汉刘备兵败夷陵即使打贏夷陵之战对于蜀汉最好的结果是拿下荆州,《隆中对》里所描述的北伐大计又有了基础对于东吴来说,守住江东腹心地带随时可鉯借助三国间的交锋,再找机会打回来对于曹魏来说,夷陵之战谁胜就打谁做好搅屎棍,底线就是保证南方继续保持分割三国未到歸一的时机前,依旧是三分天下

—— 分享新闻,还能获得积分兑换好礼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备兵败夷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