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嘉庆海州直隶州志正堂王良潼是哪里人?

浏览次数 103
浏览次数 103
浏览次数 103
出价实时更新服务:
正在连接...
快递¥22.00
查看相似商品烔炀东街“正堂陈示”(附图)
烔炀镇北街,南街与东街的交汇处,有一丁字形的三叉路口,叫中闸口,距中闸口约四米处的东街上,&座南向北的一边,在一家商店的陈旧的砖砌山墙里,&嵌砌着一块清代同治七年(1868年)刻的石碑。&碑宽89厘米,&露出地面的高度约122厘米,碑面向街,&&碑面的上边和左右两边,刻有5厘米宽的万字回纹形图纹。&碑的上方横刻着“正堂陈示”四个大字,每个字约10厘米见方。碑文字迹绝大部分清晰可认。现将碑文抄录如下:注:[*]为不清晰的文字&
&&&&&&&&&&&&&&&&&&&&&&&&&&&&&
钦赐花翎知府衔尽先补用同知直隶州巢*正堂知一*&*随带加一级记录一次陈拟禁约各条勒石烔炀镇一耕牛有功于人例禁私宰然愚民*法每不敌*私之肫今定例如有私宰耕牛者务诸绅董与地保&*&*&向前理论每条罚钱二十千存公以备修桥补路施*施药*倘此等顽民后犹不悟仍蹈前非当地诸绅董与地保**禀案本县闻知定捉严惩从重制罪不贷一近倒七戏名目淫词丑态最易摇荡人心关系风化不浅嗣后如有再演此戏者诸绅董与地保亦宜禀案本县捉拿定将此写戏点戏与班首人等一并枷杖一开场聚赌例有明禁开设烟馆亦非正业务当各自痛戒及早回头至于村庄居家往来非系亲族即是*&里尤不可在村内开设烟馆以致良家子弟渐*无*当地绅董及地保均当禁戒如不遵禁即禀本县断*一遇有命案总当报官相验听候审办果系**断*应得之罪不许自持尸亲先到伊家肆毁**妇女在婆家短见轻生其娘家亦不许纠领多人前往拼闹此等籍尸逞忿之风真属可恨当地绅董与地保应严禁如或不知本县闻此亦必急提重究&
&&&&&&&&&&&&&&&&&&&&&&&&&&&&&&&&&&&&&&&&&&&&&右仰远近知*同治七年八月初一日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夺魁,成为天门唯一的状元。其父蒋祥墀为翰林,其子蒋元溥为探花,其孙蒋启勋中翰林,曾孙蒋传燮中进士,蒋家祖孙五代进士,两登鼎甲、在科举场上实为罕见。现在,七屋台村已更名为状元湾村(属净潭乡),以彰显其功绩。在天门城区西湖岸边,有一条“状元街”,也是为了纪念蒋家世代在科举仕途上的功绩而命名的。有一门三进士,如清乙未进士蒋林,官至长芦盐运使,其子蒋良骐、蒋良翊
分别中辛未科、甲戍科进士,分别仕至通政使及知县;除此之外,还有蒋氏清朝探花蒋超;清朝金殿传胪蒋溥、蒋雍植。还有“兄弟进士”如:蒋峤和蒋岵;“父子进士”如:蒋雷奋和蒋应龙;以及“祖孙三代进士”
蒋叙伦、蒋庆第、蒋式瑆的科甲盛事。在一些典记辞书中,虽然介绍了些清代蒋氏进士的生平,但数量很少,且分散零乱,于此,以适应对蒋氏进士的研究。本文选取清代近300年间蒋氏文武进士作为案例,重点研究蒋氏清代文科181人;武科25人;总计206人文武进士的姓名、籍贯、地理分布、会试年、仕途、家世及额数等的统计。通过基本史料对蒋氏文武进士的科年、人数、籍贯和姓名题写错误进行了校订。作一简要介绍,进行初步探讨。谨献给对清代蒋氏各科殿试金榜有兴趣的贤达参考。
【作者】:蒋红波
【关键词】:清代 蒋氏 文武进士 家世
【目录】:一、
清代(年)蒋氏文科进士地理分布和额数的统计。江苏59;广西33;浙江21;河北14;湖北9;河南9;湖南9;福建5;山东5;安徽4;陕西4;云南3;贵州3;山西3;江西2;四川4;上海2
;广东1;辽宁1。计181人。
二、清代(年)蒋氏武科进士地理分布和额数的统计。
广西8;河北3;河南2;四川2;江苏1;广东1;山东1;贵州1;江西1;辽宁1;,山西1;籍贯不详3。计25人。
【正文】一、
清代年)蒋氏文科进士地理分布和额数的统计。江苏59;广西33;浙江21;河北14;湖北9;河南9;福建5
;湖南9;山东5;安徽4;5陕西4;云南3;贵州3;山西3;江西2;四川4;上海2 ;广东1;辽宁1。计181人。
1.江苏59人。
蒋德埈(),字公逊,号淳庵。清代贤士。江苏长洲县(今苏州娄关)人。娄关蒋氏第六世,天津兵备道蒋灿之侄。德埈性孝友。父亲生病,他刲股以疗。德埈后来考中顺治八年(1651)举人,顺治十八年(1661)以二甲71名中进士,授兵部观政候补推官(一作兵部主事)。他先居城内曹胡徐巷,因生性恬淡,便归隐甫里(今吴县市甪直镇)太平桥西上塘。乐善好施。康熙十四年(1675)吴中大饥,德埈发动地方乡绅设粥厂赈济贫苦百姓,并带头捐出全部积余,远近救活者达数千人。他还与兄维城创立育婴堂,收养孤儿与被弃儿童,每月发给哺乳费,以维持育婴堂的日常开销。他又创建永安桥,临终前还以130亩良田建义庄来赡养族人,另外120亩良田则捐给育婴堂。德埈于48岁去世,葬于真山。所著有《公逊文稿》等。百姓为纪念他,到官府请愿建祠于甪直,他的兄长维城同时被祀。德埈还被祀于乡贤祠、育婴遗爱祠;沧浪亭五百名贤祠也有祭祀,赞语是:“吉人为善,学道爱人;甫里尸祝,俎豆长新。”
苏州娄关蒋氏子孙兴旺,人才辈出,至清末共出16个进士、25个举人,为官者及文人学士不计其数,成为苏州一大望族。
蒋 埴(1640~?),字旷生,号卧云翁。江南省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市娄关)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戊戌举人,
康熙二十四年(1685)乙丑科第三甲第38名进士,康熙三十年(1691年)授浙江温州府乐清县知县。作风低调简朴,只身赴任,立志洁身清廉,革除陋规,听审诉讼时断案精明。乐清人久怀其德,光绪十七年(1891)于白鹤寺后建蒋公祠祀之,并祀张文君,因名二公祠。曾重建能仁寺右留云阁。能诗,工书翰,著有《乐清纪略》、《宦海慈航》。“九贤祠”位于苏州山塘普济桥下的蒋家祠堂,祀蒋氏的九位贤良:明代清流县蒋育馨、天津参议副司蒋灿、都督浙江总兵谥忠烈蒋若来、癝生私谥贞白先生蒋垣、奉天治中蒋圻、乐清县知县蒋埴、兵部观政进士蒋德埈、中书舍人赠侍郎蒋之逵、光禄寺少卿蒋文澜。原祠堂建筑已大部改建,尚存河沿的界碑“蒋家祠界”。
蒋 勋(生卒年不详),江苏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娄关)人。书画家。康熙三十年辛未科(1691)二甲第34
名进士,特授绥德直隶州正堂。同名同姓的有五代十国仙居人蒋勋,有台湾美学大家、文化教父蒋勋。
杲(生卒年不详),字子遵,江苏长洲县(今苏州娄关)人。天津兵备道参议灿四世孙。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癸巳恩科三甲第3名进士。历户部郎中,出知广东廉州府。《娄关蒋氏家谱》:“杲,文涵第四子,号篁亭。生于康熙癸亥,卒年四十九。著有《偏旁音训》、《家世旧闻》、《海北杂录》、《挹秀》、《于京》诸集。”又:“重光,文源第子,字子宣,号辛斋。府庠增贡生。生于康熙戊子,卒年六十一。著有《赋琴楼遗稿》、《缶音小草》、《呓语集》。”沈文悫《蒋辛斋传》:“辛斋试北闱,卧贴地,寒湿之气入于肌骨,于起卧垂十五年。虽绝意进取,然潜心稽古,手难展书,令仆执卷仰视,深夜悬灯帐中不辍。”《苏州府志》:“蒋司马宅在饮马桥北,兵部侍郎蒋元益所居,中有贮书楼,何焯尝授经于此。元益之父廉州太守杲,焯之弟子也。”昌炽案:杲兄棅,字子范,亦义门弟子。又:蒋重光藏书甚富,乾隆三十八年,诏开四库馆,征四方书。时重光已没,子曾莹检其所审定秘书百种进御,天子嘉之,敕赐《佩文韵府》一部,亲制七言诗,书于所进《职官分纪》之首,美其好古,复惜其不遇。人莫不荣之。《士礼居藏书题跋记》:“郡中赐书楼蒋氏,有宋刻《三谢诗》,书友吕邦惟携来。楮墨古雅,洵为宋刻上驷。卷端有‘郭氏木叶斋鉴定宋本’九字,末有篁亭墨迹。”又曰:“乙卯被灾,此书赖神物护持,得以无失。近作《再续得书十二图》,以此列入,名曰‘三径就荒’,盖犹不忘篁亭之遗也。”苏州娄关蒋氏子孙兴旺,人才辈出,至清末共出16个进士、25个举人,为官者及文人学士不计其数,成为苏州一大望族。
蒋恭棐(),字维御,一字迪吉,江苏苏州长洲县人。康熙六十年辛丑 科(1721)) 二甲第17
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充玉牒馆 纂修官。制诰典策,多出其手。又充《大清会典》、《五朝国史》馆纂修。后
告假归。以经学精深主讲扬州“安定书院”,卒于席。恭棐精于经学,工诗
古文辞。家富藏书,皆手自评点一过。著作有《西原草堂集》行于世。恭棐时整个大家族中有三十余人为官,其兄户部郎中蒋曰梅、弟刑部员外蒋楫、侄乾隆四年己未科进士、内阁中书蒋应焻,其余兄弟子侄辈均为监司、郡守、州牧、邑令等。
蒋文淳(生卒年不详),江南吴县(今苏州)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
年)己丑科殿试金榜第三甲第11名赐同进士出身。官职不详。
()字树存,号绣谷,又号苏斋,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清代诗人、画家。康熙年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九月任贵州省余庆县知事、思州府知府、山西朔州知州等职,花卉学陈淳,善写生,精画竹。
纂修《书画谱》得官,居官有政声,诗亦时露警句,名场中交重之。著有《绣谷诗钞》,中国古籍善本目录导航系统有他的两倍部作品,;曾编修《余庆县志》、《思州府志》等史籍。故爱苏轼,且与名家王原祁有故也。近年来,遵义方志办和民政局已经确定遵义市距今一百年以上最有影响的知名人物有五位,他们是遵义县的黎庶昌、郑珍。余庆县的袁尚纪、钱邦芑、蒋深等5人。《吴门表隐》有“朔州知州蒋深””墓“在黄土桥”(今苏州市相城区黄桥街道)的记载,黄桥原名黄土桥,因跨镇河的黄土桥而得名。蒋深是清前期人,这时黄土桥属长洲。《思州府志》是蒋深于康熙六十一(1722)年编撰而成,著录:“蒋深,湖南省长沙人,康熙年间进士”。《明清进士题碑录索引》无其人,今据民国《遵义地区志·文化志》全县志》列入。
蒋应焻(生卒年不详),江南吴县(今苏州市)人。乾隆四年己未科(1739)三甲第224名进士,内阁中书。
蒋应焻时整个大家族中有三十余人为官,
叔父户部郎中蒋曰梅、康熙辛丑进士蒋恭棐、刑部员外蒋楫,其余兄弟子侄辈均为监司、郡守、州牧、邑令等。乾隆时叔父蒋楫购得著名园林苏州环秀山庄。
乾隆八年,邑绅蒋文源、蒋应焻重建苏州水阁文昌阁、轩辕楼。
(),字希元,一字汉卿,号时庵,江苏长洲县(今苏州娄关)人。天津兵备道参议蒋灿五世孙。曾祖中书舍人赠侍郎蒋之逵;祖父蒋文涵;父廉州太守蒋杲,家居饮马桥北,中有贮书楼,何焯尝授经于此。乾隆二年十二月由内阁中书入直,乾隆十年复中乙丑科(1745)二甲第8名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官陕西道监察御史、山西、江西学政、兵部左侍郎、
乾隆四十年工部右侍郎。著有《清雅堂诗馀》、《志雅斋诗钞》等。墓葬苏州东渚镇龙山,已毁。清孔继尧绘蒋元益像,清代顾沅辑,道光九年刻本《吴郡名贤图传赞》。有蒋元益石刻像刻于1827(清道光七年),清孔继尧绘,石蕴玉正书赞,谭松坡镌,为《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一。叔父蒋重光,兄蒋棅、蒋焯,俱以藏书著名。苏州娄关蒋氏子孙兴旺,人才辈出,至清末共出16个进士、25个举人,为官者及文人学士不计其数,成为苏州一大望族。
蒋国华(生卒年不详),号古愚子。江南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市)人。乾隆二十二年丁丑科(1757)三甲第10名进士。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冀州知州。修冀南古郡之城郭。
蒋泰階(),字玉调、云簪,江苏长洲(今苏州市)人。父蒋曾爚。嘉庆十四年(1763年)己巳恩科第二甲第51名进士,授内阁中书,道光元年七月由起居注主事入直军机章京,历官山东道、湖南道监察御史。《滄浪亭五百名賢像》有蒋泰階石刻像。弟蒋庆均嘉庆十九年进士,官河南杞县知县。
蒋麟书(生卒年不详),江南苏州府元和县(今苏州市旧城区)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丙戌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31名进士出身。官职不详。有诗存世。
~),字亦堂,号肯庵,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乾隆四十年乙未科(1775)三甲第18名进士。曾任陕西永寿县知县。诗人。有诗存世。编《肯庵自叙年谱》。同名同姓的有明神宗四川掌印都司、福建南路参将江苏苏州人蒋基。
蒋曾煌(生卒年不详),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乾隆四十二年丁酉乡试中举人,乾隆四十三年戊戌科(1778)殿试金榜第三甲第15名同进士出身。诗人。有《辑蜕翁所见诗录》五册存世。蒋曾煌乾隆四十二年丁酉乡试与其弟蒋业谦、侄蒋元复、侄孙蒋荣三世同榜。蒋荣之子景曾,甲子科与其叔祖元封同登江南榜,叔瑛北榜,亦三世同科。
蒋万宁(生卒年不详),江苏吴县(今苏州)人,乾隆四十五年中举人,嘉庆六年辛酉恩科(1801)二甲第49名进士。清嘉庆七年河南封邱知县。《封邱续志》卷18,掌故一,《知县蒋万宁岁修护城堤详文》。同名同姓的有乾隆四十年把总蒋万宁。
蒋庆均(),字春祺,江苏长洲(今苏州市)人。父蒋曾爚。嘉庆十九年(1774年)甲戌科第二甲第19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官河南杞县知县。《滄浪亭五百名賢像》有蒋庆均石刻像。兄蒋泰阶嘉庆十四年进士,官湖南道监察御史。
蒋超曾(生卒年不详),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
嘉庆十六年辛未科(1811)第二甲第62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出任宝坻县知县;嘉庆二十五年十一月调补武城县知县。道光四年(1824年)任大名知县,开仓赈灾,奏免本县秋粮。超曾清廉自律,署中一切公费皆取之于俸禄,民间无丝毫摊派。
蒋元封(生卒年不详),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嘉庆二十四年己卯恩科(1819)殿试金榜第三甲第77名进士出身。家族后裔蒋元复、蒋荣、蒋景曾、蒋叔瑛等均享有功名。
蒋德福(生卒年不详),江苏长洲(今苏州市)人。清道光十五年乙未科1835)殿试金榜第二甲第10名进士出身。
蒋锡宝(生卒年不详),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1844)殿试金榜第二甲第79名进士,淮安府学教授。次子清末学者蒋清翊,曾孙台湾著名学者蒋一安。
蒋廷恩(),原名棠,字萼辉,号香杜,一号香度,江苏元和(今苏州市相城区元和街道)人。清代汉学家、诗人。岁贡生,嘉庆五年顺天乡试举人,嘉庆二十四年己卯恩科(1819)第三甲第93名赐进士。官内阁中书。有《晚晴轩诗钞》五卷。少聪敏,太子太傅、尚书衔礼部侍郎沈文悫公赏识之,遂以鼎甲自负,行多不遵正轨。屡试不售,落魄京师,尝馆于秋斋主人及予家中。年已花甲,性犹不衰,必欲致身科目。予尝笑谓人曰:“香杜不至盖棺棘闱中,其念不已也。”己卯年已六十八,始中进士,用中书舍人,香杜自喜过望,曰:“今始不负读书人也。”亦可谓有志之士矣。其妻悍,不容香杜置妾,每加杖责。一日薄暮,遁入予室,乞居停焉。予笑曰:“真可谓大杖则逃也。”后其妻死,毕子筠云:“天去其疾,香杜其有望乎!”果于明岁登第。后乞假归。嘉庆壬午年(1819)秋,力疾就道,卒于扬州旅舍,良可惜也。友安徽绩溪进士胡培翚。
蒋彬蔚(),号子良、字颂芬,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曾祖蒋耀宗、祖父蒋元复,父蒋兆鸿。早年从师郭祥瑞。道光二十九年,顺天乡试举人。咸丰六年丙辰科(1856)第二甲第15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升任文渊阁校理、武英殿纂修官。咸丰十一年、同治元年,任顺天乡试同考官。同治二年,任会试同考官。同治三年,任江西乡试副考官。同治二年,任湖广道监察御史,改刑科给事中。有兄蒋子玨、子蒋保忱,女婿举人恽彦瑄,亲家江西巡抚恽光宸。
蒋炳章(年),字季和,号虎衫,别号留庵,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清末爱国教育家。蒋氏吴县娄关支十五世孙,曾祖为雍乾时著名藏书家蒋重光。光绪十九年(1893)举人,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年)第2甲第70名进士,入翰林,授庶吉士。为翰林院编修,宣统元年(1909年)议员。民国初为江苏咨议局副议长,民国《吴县志》总之一。光绪32年,他与进士王同愈创办了闻名中外的苏州草桥学舍,草桥办学历程已愈百年,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历史学家顾颉刚、画家颜文梁、吴湖帆、版本目录学家顾廷龙、著名报人作家郑逸梅等。炳章书法尤为世称,虽是翰林中人之馆阁体,但从字体看,用笔与颜鲁公相近,布局落款,落落大方,,名家手笔。炳章旧居,在苏州南仓街北部东侧,人称“蒋园”,位置大致是今东园一带,占地将近三十亩。民国十八年,炳章六十六岁时,在儿子的操办下,还在桃园举行了耆年大会。1930年炳章在菉葭巷50号停止了心跳。子蒋伯年、蒋曾莹。
蒋之绂(生卒年不详),字赤臣,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徐州铜山籍。明崇祯丙子举人,顺治三年丙戌科会试中式,顺治四年(1647年)丁亥科参加殿试,金榜第二甲第32名进士出身。刑部主事。康熙《江南通志》卷31《选举志》作顺治三年丙戌科傅以渐榜进士。同治《苏州府志》卷63《选举志》作顺治四年丁亥科吕宫榜,即为民国《吴县志》纠正,县志卷13《选举表》作顺治三年丙戌科傅以渐榜进士,并注云:“按:同治府志列入吕宫榜,今仍从乾隆县志。”可见在著录问题上的游移不定。即使同一种文献,由于著录的角度不同,同一个人的进士年份也会有差异。
蒋永修(),字慎斋,号纪友,江苏宜兴人。清初著名的经学家。父明诸生蒋如斗。 顺治四年(1647 年)三 甲第77
名进士。顺治四年(1647)六月授湖广应山县知县,升刑科给事中,以“敢言,不避权贵”称,清世祖尝赞曰:“蒋永修,真谏官也。”后转户部给事中,升贵州平越知府、擢按察副使提督山东学政,后补湖广提学副使,期间广修书院,问津、濂溪、石鼓等著名书院“一皆鼎新”,后升陕西参政。著有《四垣疏稿》、《日怀堂遇集》、《孝经小学注》等等,述著丰颖,引人注目。
胤修、允修、永修同为一人,其人本名蒋胤修,进士題名碑即作“蔣胤修”,而上引《世祖實錄》卷104上諭,在康熙刻本《日懷堂奏疏》卷一即录作“蔣胤修”,而允修为后改之名,方志不載,实为失考。故《世祖实錄》中多用“蒋允修”。子清初词人蒋景祁。宜兴蒋氏一门人丁兴旺、人才辈出,成为宜兴最早、最大的望族,对宜兴一地的人文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北宋苏东坡寓居宜兴时,尝为宜兴蒋氏纂修家谱。北宋大文豪、谱牒大家欧阳修曾语:“义兴邑志,半为颖叔(蒋之奇)家乘。”一语道破了家族与地方之间的关联。时至今日,宜兴一地有数不清的“蒋”姓地名,蒋墅、蒋坫、蒋巷、蒋岭、蒋山、蒋家村、蒋家桥、蒋家头、蒋富圩等等。汉代以后,宜兴蒋氏成为我国蒋氏的最大支脉,后裔遍及江南各省。
蒋龙光(生卒年不详),字誉文,江苏宜兴人。顺治十二年(1655)乙未科史大成榜三甲第3名进士,授中书舍人,刑部郎中,通苏道,福建巡海道,江西西湖东道,浙江驿传道等职。著作有《日省录》、《庆集堂诗稿》等。有子霖远、蔚远。
蒋 曜(生卒年不详),江苏宜兴人。順治十五年戊戌科(1658)孙承恩榜殿试金榜第二甲第77
名赐同进士出身。官职不详。同名同姓的有东汉建武蒋横子、临湖侯蒋曜。
蒋扶晖(生卒年不详),江苏宜兴人。解元,康熙十二年癸丑科(1673)二甲第14 名进士。康熙三十二年怀安县知县。
蒋锡震(),字岂潜,号平川渔者,江苏宜兴人。清代文学家、诗人。康熙四十八 年已丑科(1709年)二甲第 34
名进士。翰林院编修、庆云知县。著有《青溪诗偶存》十卷, 《青桐轩诗集》六卷,《坡山集》一卷,《秋风集》一卷,《大芦寺源流考》一
卷等;《偶存》分二十二种,如《辍耕草》、《北征集》、《渡河集》等,详见《四库提要》卷一八四(中华书局影印本1670页)。
蒋翰勋(生卒年不详),江苏宜兴人。光绪年间进士,例选直隶州分州、江苏试用教谕。
撰《创建蒋二侯庙记略》。《明清进士题碑录索引》无其人,据民国十六年《湖岭蒋氏家谱》 补入。
伊(),字渭公,号莘田,江南苏州府常熟港口人。先祖蒋秀亢;父蒋棻崇禎十年进士、授广东南海县知县;兄蒋佶、蒋倜。康熙十二年癸
丑科(1673)二甲第 4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进呈《万世玉衡录》、《臣
鉴录》;“玉衡”论君主之道,“臣鉴”论臣子之道。得到旨意留览。十四年 (1675
年)七月,翰林院散馆,授陕西道监察御史,以巡城御史巡视中城。 十五年(1676 年),病归乡。十八年(1679
年)补任广西道监察御史。二十一年(1682 年)遭到忌恨者抵制,出授广东粮储道参议。二十四年(1685
年)迁河南按察使司副使、提学道。康熙二十六年(1687 年)主试开封府时
翻阅试卷通宵达旦,染病。二月以劳瘁卒于官,年五十七。清代书画家、诗人,性孝友,负才略,工诗文,善绘事,有《莘田诗文集》传世。墓在吴县观山南茆桥。子蒋陈锡康熙二十四年进士、官云贵总督、蒋廷锡官至文华殿大学士;之女画家蒋季锡;孙蒋涟、蒋泂、蒋洞、
蒋溥、蒋洲;玄孙蒋棆、蒋柟、蒋檙;后裔蒋赐棨、蒋元枢、蒋德兴、蒋维藩、蒋斌孟、蒋士骥、蒋士题、蒋韶怡、蒋祖德。
港口蒋氏家族,自始祖蒋伊至四世,世世有建树,代代有名人,其中蒋廷锡名声固然显赫,蒋溥、蒋元枢史称“宰相父子”,名声亦大盛。这三四代内做官者不计其数。七、八世,亦人丁兴旺,人才辈出。亲家康熙十二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工部尚书王鸿绪;女婿户部郎中王图炜。港口蒋氏家族谱系:即始祖蒋伊(一世)→蒋廷锡(二世)→蒋溥(三世,共六子,五子为官)→蒋尚恒(第六子,也是六兄弟中唯一的布衣,定居港口地区。其中第四子为台湾知府蒋元枢,即杨岱的亲家。是为第四世。)→而后分出两支:镇区支和水庄湾支(第五世)→蒋德兴(第六世)→蒋维藩(第七世,为蒋祖德先生曾祖父,此代开始蒋氏始崛起于港口镇)→蒋斌孟、蒋士骥、蒋士题、蒋韶怡(第八世,其中次子蒋士骥为即蒋祖德先生祖父,同治十年三甲153名进士。蒋韶怡号“龙潭”居士(龙潭,河名,位于杨无恙旧居“拏云精舍”之北),与曾朴交往甚密。)→到了蒋氏第九代在港口的影响早已如日中天,成了当地四大姓(还有杨、祈、顾,即杨无恙、祁龙威、顾达元家族)之首——直至张家港政协副主席蒋祖德(第十世)。
),字雨亭,江南苏州府常熟县港口人。祖父崇祯十年进士蒋棻;父康熙十二年进士、河南提学道副使蒋伊。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二甲
第二名进士。授陕西富平县知县,尽力赈灾。擢礼部主客司主事,迁员外郎。 经河道总督张鹏翮推荐,辅助两淮河务。康熙四十一年(1702
年),授直隶 天津道。康熙四十五年(1706 年),升河南按察使,打击盗贼。康熙四十七 年(1708
年)迁山东布政使,不久升任山东巡抚,政绩卓著,多有建言。康 熙五十五年(1716 年),擢升云贵总督。都统武格、将军噶尔弼率师入西藏,
称从云南运粮艰难,疏请从四川补给。四川总督年羹尧奏称,云南、四川均 有兵事,四川军粮不足以供应。朝廷于是责成蒋陈锡与巡抚甘国璧速运。康
熙五十九年(1720 年),朝廷降诏谴责云南筹济不力,贻误军机,蒋陈锡与
甘国璧均被夺职,并自费运米入藏。次年,卒于途中。雍正元年(1723 年),
山东巡抚黄炳言举报蒋陈锡在巡抚任内,侵蚀捐谷羡余银二百多万两,部议追查。其弟大学士蒋廷锡澄清陈始末,诏免赔偿半数。墓在江阴香山桃花涧。子五:蒋涟太仆寺卿;
蒋泂山西布政使加侍郎衔;蒋澍长芦盐运使; 蒋浩湖北德安府知府;
蒋淳恩荫生。蒋涟、蒋泂皆中进士。蒋涟(子);蒋泂(子);蒋澍(子);蒋浩(子);蒋湻(子);蒋楠(孙);蒋楷(孙);蒋柞(孙);蒋棆(孙);蒋柟(孙);蒋榕(孙);蒋欗(孙);蒋榛(孙);蒋橒(孙);蒋楏(孙);赵士春(姻亲);赵瑞南(岳父);钱大鼎(女婿);王瞻(女婿);宫雝(女婿);曹仪(女婿);孙女十三人;曾孙十三人。
蒋廷锡(),字酉君、杨孙,号南沙、西谷,又号青桐居士,
江南苏州府常熟县港口人。父蒋伊(康熙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御史),兄蒋陈锡(康熙二十四年(1685
年)二甲第二名进士),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己卯科举人,康熙四十二年会试落第,诏以与何焯、汪灏一同殿试,赐二甲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康熙四十九年修《渊鉴类函》,康熙五十年修
《佩文韵府》之纂修兼校勘官,康熙五十四年(1715 年)《御纂周易折中》 之南书房校对,康熙五十五年(1716
年)《万寿盛典初集》之总裁官。康熙 五十六年(1717 年)擢内阁学士,康熙六十年(1721 年)充经筵讲官,康熙六十一年(1722
年)任《分类锦字》之校勘官。雍正元年(1723 年)迁礼部 侍郎,调户部。雍正六年(1728
年)拜文华殿大学士,仍兼理户部事。次年加太子太傅。雍正十年(1732
年)卒于任内。谥文肃。特赐一等轻车都尉。是清代中期重要的宫廷画家之一,擅长花鸟,曾画过《塞外花卉》70
种,被视为珍宝收藏於宫廷。重编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共收医书 520 卷,采集历代名医著作,为中
医学类书之冠。著《青桐轩秋风》、《片云诸集》、《尚书地理今释》、《条奏疏稿》、《青桐轩诗集》、《坡山集》《片云集》、《秋风集》等。葬于港口湖下蒋氏祖茔。现保存完好的墓碑志铭:“清故光禄大夫经筳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兼理户部尚书事世袭一等阿达哈哈番”(阿达哈哈番,清爵名,即轻车都尉)。子二:蒋溥太子少保东阁大学士,蒋洲山东巡抚;孙蒋檙、孙蒋赐棨、蒋尚桓、蒋元枢、蒋大椿;曾孙蒋继勳。
蒋 涟(), 字檀人,号锦风,又号省庵,江南苏州府常熟县(今张家港市凤凰镇港口)
人。诗人。出身官宦世家。先祖蒋秀亢;曾祖崇祯十年进士蒋棻;祖父康熙十二年进士蒋伊;父蒋陈锡;叔父蒋廷锡。涟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乙酉乡试举人。
康熙四十八年(1709 年)己丑科第二甲第三十六名进士出身。选翰林院庶吉 士。五十一年(1712
年)四月,翰林院散馆,授编修。充《康熙字典》纂 修官。五十四年(1715
年)以翰林院编修充乙未科会试同考官。升右春坊右中允。充《御纂周易折中》、《御纂性理精义》缮写。五十九年(1720
年)右春坊右中允。十一月一日以右中允差任提督河南学政。雍正三年(1725 年): 以右中允充任日讲起居注官,四年(1726
年)右春坊右中允。升翰林院侍 讲,仍充日讲起居注官。五年(1727 年)翰林院侍讲,充《钦定诗经传说 汇纂》南书房校对。八年(1730
年):翰林院侍讲,充《钦定书经传说汇纂》 南书房校对。十一年(1733 年)升太常寺卿。十三年(1735 年)太常寺卿。
十二月四日迁太仆寺卿。乾隆六年(1741
年)三月十八日休致。墓在顶山。蒋氏常熟港口望族,自始祖蒋伊至四世,世世有建树,代代有名人。弟蒋泂、蒋洞、蒋澍、蒋浩、蒋淳;堂弟:蒋溥、蒋洲;后裔蒋棆、蒋柟、蒋檙、蒋赐棨、蒋元枢。
泂(生卒年不详),字恺思,江苏苏州府常熟县(今张家港市凤凰镇港口)人。画家。出身官宦世家。曾祖崇祯十年进士蒋棻;祖父康熙十二年进士蒋伊。
康熙五十二年癸巳恩科(1713 年)第二甲十名进士。历任工部员外郎,升工部郎中。康熙五十四年 (1715
年)出任云南按察使司佥事,旋即督云南学政。雍正元年(1723 年), 西北用兵,改凉庄道,以战功受年羹尧上奏表彰,于雍正三年(1725
年),升山西按察使,雍正六年(1728 年),迁广东布政使,次年改山西布政使。 雍正十年(1732
年),加侍郎衔。墓在吴县观山南茆桥。兄蒋涟、弟蒋澍,兵部郎中、蒋浩,德安知府;从子蒋元枢,乾隆举人,任福建知县,历升台湾知府。
蒋 溥(年),字质甫,又字哲甫,号恒轩。江苏省苏州府常熟(今张家港市凤凰镇港口)人。画家。
出身蒋氏常熟望族,官宦世家。祖父康熙十二年进士蒋伊
、父大学士蒋廷锡。雍正七年(1729年)获赐举人。雍正八年(1730年)庚戌科中式二甲第一名进士(传胪),改翰林院庶吉士,入直南书房,并承袭世职受封为一等轻车都尉。。父蒋廷锡卒后,蒋溥奉丧归里,受命安葬完毕即回京供职。雍正十一年(1733年),授编修,四迁内阁学士。乾隆五年(1740年),任吏部侍郎。八年(1743年)。出任湖南巡抚。十年(1745年),任吏部侍郎,军机处行走。十三年(1748年),会试总裁,升任户部尚书。十五年(1750年),加太子少保衔。十八年(1753年)命为协办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掌管翰林院事。两年后,兼署吏部尚书,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授东阁大学士,兼领户部。荣宠不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患重病,乾隆帝命徐大椿入京医治,大椿诊治后,直言其病已不可治。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逝世。去世前,乾隆曾两次亲往视疾。赠太子太保,谥文恪。葬于港口河阳山下湖下祖茔。碑文现保存于恬庄杨氏孝坊。兄弟蒋涟、蒋泂、蒋澍、蒋浩、蒋洲;子六:长子蒋檙乾隆十六年进士、兵部左侍郎
; 次子蒋赐棨安徽布政使; 子蒋尚桓贡生、无为知州;
子蒋元枢福建分巡台湾兵备道,子蒋惟枚褚暨县丞;子蒋大椿后部府同知。侄泰安县令蒋因培。港口蒋氏家族,自始祖蒋伊至四世,世世有建树,代代有名人,其中蒋廷锡名声固然显赫,蒋溥、蒋元枢史称“宰相父子”,名声亦大盛。这三四代内做官者不计其数。七、八世,亦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兄弟蒋棆、蒋檙;后裔蒋赐棨、蒋元枢。
蒋 柟(生卒年不详),字广荫,江苏常熟(今张家港市凤凰镇港口)人。
出身蒋氏常熟望族,官宦世家。曾祖蒋伊、祖父蒋陈锡均为进士出身,父蒋澍。蒋柟九岁能文,雍正八年(1730年)庚戌科二甲第10名进士,与堂叔蒋溥同榜。官至工部主事。
蒋 檙(生卒年不详),字作梅,江苏常熟县港口人。
画家。蒋氏常熟望族,出身官宦世家。祖父蒋廷锡、父蒋溥均官至大学士。乾隆十六年辛未科(1751)二甲第18名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升国子监司业、翰林院侍讲、左副都御史,晋兵部右侍郎,转左侍郎。因病卒于任内。朝廷赐祭葬,葬于港口河阳山东南湖下。蒋檙工绘画,善绘花卉。有《虞山画志》。葬于港口河阳山下湖下祖茔。兄弟蒋赐棨安徽布政使;
蒋尚桓贡生、无为知州;蒋元枢福建分巡台湾兵备道,蒋惟枚褚暨县丞;蒋大椿后部府同知。
蒋士麒(生卒年不详),原名摶南,字幼谷, 江苏常熟(今张家港市凤凰镇港口)人。
出身蒋氏常熟望族,官宦世家。康熙二十四年进士、云贵总督蒋陈锡玄孙。曾祖蒋涟、蒋泂皆中进士。道光十三年癸巳科(1833)第三甲第111名进士,曾任湖南嘉禾县知县,官至京城东城兵马司正指挥。蒋士麒为官清廉,恪尽职守。道光二十年,时值鸦片战争爆发,蒋士麒调任奉化,召集民众一起抵抗英军,守卫奉化城池,最终奉化转危为安。弟蒋士麟
蒋士骥(生卒年不详),别名蒋石枫,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现张家港港口镇)人。
出身官宦世家。蒋维藩次子;进士、翰林院编修徐兆玮的舅父。同治十年辛未科(1871)第三甲153名进士。曾任安徽庐江县令。据《重修常昭合志》人物志卷二十记:
蒋士骥为河南提学副使蒋伊六世孙,辞官后在常熟鹿苑、塘桥一带教书。常熟图书馆藏有《蒋士骥墓志铭》拓片,徐兆玮撰,蒋元庆书。兄蒋斌孟、弟蒋士题、蒋韶怡。港口蒋氏家族,自始祖蒋伊至四世,世世有建树,代代有名人,其中蒋廷锡名声固然显赫,蒋溥、蒋元枢史称“宰相父子”,名声亦大盛。这三四代内做官者不计其数。七、八世,亦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及至九世“纯”字辈,经历史风云,“纯”字辈蒋氏九世子孙。后裔现零星分布在北京、新疆、常熟及张家港。后辈留港口的不少,如蒋祖荫两子蒋光照、蒋光熙及后代;及其后代蒋康伯、蒋纯毅、蒋祖恩、蒋祖德等等。
蒋如瑶(生卒年不详),江苏江苏常州府武进阳湖(今常州市区南部),寄籍大兴。顺治戊子科举人,顺治六年(1649)己丑科刘子壮榜三甲第194名进士,顺治十二年陝西白水县知县蒋如瑶至,因历经战乱,城中愈加荒凉,蒋氏数年后修葺县城。如瑶一支为明代自宜兴迁至武进者,先世居开封,宋高宗朝与家从南渡。与寄籍大兴河南巡抚蒋炳同一家族。
埴(生卒年不详),字旷生,晋陵(今江苏常州市武进区)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乙丑科第三甲第38名进士,康熙三十年(1691年)授浙江温州府乐清县知县。作风低调简朴,只身赴任,立志洁身清廉,革除陋规,听审诉讼时断案精明。乐清人久怀其德,光绪十七年(1891)于白鹤寺后建蒋公祠祀之,并祀张文君,因名二公祠。能诗,工书翰,著有《乐清纪略》。
蒋芳洲(生卒年不详),江苏常州府阳湖(今常州市区南部)人。祖父蒋块;父内阁中书蒋金式。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1715)二甲第26
名进士。礼部员外郎。著有《陶诗注》一卷。从父兄弟五人,蒋芳洲为长,
弟蒋骥、蒋文元、蒋鹏翮为康熙四十四年举人、蒋汾功俱获文誉,里人称“里中五蒋,后来居上”。
蒋氏家族,初以医术起家,自芳洲七世祖起科名日盛,多有进士及第者,至芳洲一辈时,仍然兴盛不衰,芳洲两弟均登进士第。
蒋文元(生卒年不详),江苏常州府武进阳湖(今常州市区南部)人。父内阁中书蒋金式。康熙六十年辛丑科(1721)) 二甲第35
名进士,淮安府教授。兄弟蒋骥、康熙五十四年进士蒋芳洲、蒋鹏翮、雍正元年进士;弟蒋敦淳,举雍正二年乡试,后来历官云南江山、熠峨知县。外孙乾隆四十六年进士、广西荔浦县知县杨伦。
蒋汾功(1672~?
),字东委,号济航,江苏常州府武进阳湖(今常州市区南部)人。父蒋镐,伯父蒋金式。康熙辛卯举人,雍正元年癸卯恩科(1723)三甲第82名进士,官松江府教授。生平喜读《孟子》,精于经学,称为‘济航先生’。著有《奉石堂集》二卷
、《读孟居文集》六卷。
表兄康熙时生员、楚辞重要注家蒋骥,长表兄进士蒋芳洲、次表兄蒋文元、及兄蒋鸿翮俱擅文名,其里人有“里中五蒋”的赞语。子乾隆十七年进士,湖广道监察御史蒋和宁;
外曾孙乾隆四十六年进士、广西荔浦县知县杨伦。其交游者有陈祖范、顾栋高、方苞、
杨椿、杨方达等。在常州城内南溪后北岸有进士蒋汾功府第。自明代以来至民国时期,五百余年间,武进"八都台蒋氏"科甲宦名享誉一方。其家族学术积淀尤其深厚。康乾之间,蒋汾功之经学、蒋骥之楚辞学、蒋金式之杜诗学享誉江左。其下人物辈出,不胜枚举。可见家学对一个人治学之影响。家族祖籍实系河南开封。可考证的蒋氏祖是蒋继先,其在宋室南渡时,由河南开封府徙居到江苏毗陵,
此为江苏武进蒋氏之始。世系如下:二十世祖蒋达善,元、明间以医术名吴越间→蒋以纯,医术闻名当世→蒋鲁,以子而贵,诰赠中宪大夫通政司左通政→蒋宗武,以医术起家,授以御医、礼部左侍郎→蒋黼,亦因子而贵,赐赠文林郎南京山西道监察御史→蒋亨,正德六年进士,先后任闻喜知县、山西道御史、河南按察使佥事→蒋瑶,郡庠生、蒋瑫→蒋本慈,四川新宁县主簿→蒋煜为蒋本慈四子,崇祯元年进
士,授官湖北麻城县令,后来官至吏部文选司主事→蒋囗→蒋镐→蒋汾功→蒋和宁→蒋齐耀,官海澄县、蒋重耀,钱塘县知县→蒋方增,知瑞金县事→蒋凤启,监生,余杭县县丞→蒋曰豫,历署元氏知县、蔚州知州→蒋囗囗,早逝→蒋福琨,民国时任国民党最高法院法院推事、庭长→蒋维崧,著名语言文字学家、书法篆刻家。蒋氏家族可谓文化世家。
蒋和宁(生卒年不详),字用安,一字榕庵,又有字畊叔,号耦漁。江苏常州府阳湖(今常州市区南部)人。诗人。祖父蒋镐;父雍正元年进士蒋汾功。乾隆十七年壬申恩科(1752)二甲第6名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充方略馆武英殿纂修官,改湖广道监察御史,充贵州乡试正考官。壮年辞官即归里不出,以奖掖后辈为任。之学一传为洪稚存编修、黄仲则少尹、杨西河大令、赵味辛司马、孙星衍,继洪黄杨赵而起者,至今遂不可胜数。为“毗陵七子”之一
。这个群体带有明显的家族色彩。洪稚存、杨西河与蒋和宁家为至亲,赵怀玉与洪亮吉为中表兄弟,黄仲则家与蒋和宁家比邻而居,可以说蒋和宁的“一传”具有明显的家族特征。与刑部右侍郎王昶、翰林院编修蒋士铨等诗酒交游,法式善称其诗“皆能以工炼出之,不作凡响”。
叔父康熙五十四年进士蒋芳洲;叔父楚辞重要注家蒋骥; 叔父诗人蒋鹏翮;
长子齐耀;次子重耀。孙二:长方增,次礼增。外甥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洪亮吉。
蒋麟昌(),字静存,江苏常州府阳湖(今常州市区南部)人。祖父蒋梧;父河南巡抚蒋炳。乾隆四年己未科(1739)登二甲第9名进士,年仅十九岁,后任翰林院编修。年仅二十有二而殁,遗诗数十篇,存有《菱溪遗草》,收录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父炳为刻而传之。
其弟蒋熊昌,乾隆二十八年进士、颍州府知府。
同名同姓的有咸丰八年连城县县令蒋麟昌;清末辽宁盖平(盖县)人任盖平辰州书院国文讲师蒋麟昌。蒋麒昌一支为明代自宜兴迁至武进者。又《清代朱卷集成》中有武进蒋康的朱卷,其为蒋梧之后,列其世系甚详:“始迁祖讳敷,由宜兴迁居常州;二世祖讳大成;三世祖讳士英,诰赠光禄大夫;四世祖讳均佐,诰封光禄大夫;五世祖讳梧,总督仓场户部右侍郎,诰封光禄大夫……六世伯祖炳,雍正丙子举人,考授内阁中书军机章京内阁侍读监察御史太常寺卿。”
蒋熊昌(生卒年不详),字澄川,号真朴居士,江苏常州府阳湖(今常州市区南部)人。祖父蒋梧;父河南巡抚蒋炳。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1763)二甲第37名进士。三十七年正月由内阁中书入直、军机章京;官至安徽颍州府知府。有诗文存世。长兄蒋麟昌,乾隆四年进士;之女适常州府武进县监生刘逢会(南宁府同知刘图南三子)。
超(),字虎臣,号绥庵、华阳山人,江南镇江府金坛(今江苏金坛市朱林镇)人。清初学者、官员、书法家,佛教居士。父明崇祯十年(1637
年)进士蒋鸣玉。自幼好学,顺治二年(1645年)中举人,顺治四年(1647年)丁亥科中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内弘文院编修。顺治八年(1651
年)出任浙江乡试主考官。 顺治十二年(1655
年)任直隶学政。后擢为宏文院修撰。康熙六年(1667),吏部晋升翰林院修撰,委任顺天提督学政。康熙初年托病告退,过家乡而不返,遍游名山大川,隐居于四川峨嵋山伏虎寺。康熙十二年
年)正月,在寺中去世。当地官员为其出资,扶柩归乡下葬。文人施润章为其撰写墓志铭。著有《绥庵集》、《绥庵诗稿》、《峨嵋山志》、《蒋境》等。
蒋 扶(生卒年不详),字玉大,号慎思,江南金坛湖口(今江苏金坛市朱林镇)人。順治十八年辛丑科(1661)马世俊榜三甲第95 名进士
。官至内阁中书。
蒋 进()字度臣,江南高邮州金坛(今江苏金坛市)人。诗人。康熙已酉科举人,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科(1706年)
三甲第208名进士。官考功员外郎。子清代著名书法家蒋衡。同名同姓的有南唐皇帝李璟使者蒋进。
蒋 寅(生卒年不详),江南丹徒(今镇江市丹徒区)人,顺治十二年(1655)乙未科史大成榜三甲第157
名进士,次年知潮阳县,康熙6年(1667)任福建巡海道,康熙17年(1678)任浙江粮储道,康熙25年(1686)任云南按察使,后任贵州布政使司。
蒋宗海(),字春岩,一字星岩,号春农,一号青农、冬民,晚号归求老人,学者称春农先生。江苏丹徒(今镇江)人。清藏书家、鉴赏家。乾隆十七年(1752年)壬申恩科二甲第62名进士,授内阁中书官、军机处行走,年仅40岁,即辞官归隐。以培养士子为己任,先后主讲过如皋雉水书院、仪征乐仪书院、扬州梅花书院等,培养了不少文士,学人尊之为“春农先生”。工诗文,通汉隶。喜藏古書,藏书达3万余卷,多善本。乾隆三十八年(1773)诏求天下遗书时,扬州进呈的书最多,号称第一进呈大户,为了保证进呈书的质量,专门请蒋宗海去把关,“手选而后进呈”,后来扬州呈书以量多质高而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嘉奖。修纂《金山志》、《焦山志》、《平山堂志》,著有《春农吟稿》、《索居集》、《南归丛稿》等。父蒋豫;子蒋秷(一曰侄子),孙蒋延菖,延菖、玄孙蒋磏
、重玄孙蒋宝。六代人接办历时最久、影响最为深远的民间救生组织镇江京口救生会。专司打捞沉船和江上救生事宜,且影响遍及大江南北。
蒋中和(生卒年不详), 字本达,又字眉山,江南常州府靖江(今江苏泰州靖江市)人。顺治十二年(1655)乙未科史大 成榜三甲第 202
名进士,官兰阳知县。迁沧州州判。为文多拾李贽余论,而颇自喜。中著有《半农斋集》八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蒋继轼(),
字淑瞻,号西圃,江苏江都县(今扬州)邵伯镇人。画家。康熙四十七年举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癸巳恩科二甲第25
名进士,官翰林院检讨。藏书处有赐书楼,又有韵绿堂。纂修明史及百姓统谱,著有《韵绿堂集》。邵伯镇有蒋翰林府。友户部主事、员外郎孔尚任。生平事迹见《江南通志》。
蒋之兰(生卒年不详),江苏江都县人。雍正五年(1727)丁未科3甲第5名进士。授新泰县知县,创建新泰县东关外先农坛。雍正七年任高密知县。《江苏省通志稿5?选举志?扬州府》勘误作:甲辰科续榜。清·乾隆《新泰县志》卷:“蒋之蘭,清代江都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
蒋大镛(),字和叔、号九山,室名怡云草堂。江苏无锡河埒口人。进学文安广陵书院,师长翁同龢,道光十一年举人;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1844)第三甲第17名进士,历官直隶保定府雄县、通州知县,顺天、奉天府尹。曾随大臣会勘吉林将军库金往高丽议边界,卒于任所。
生平以清廉刚正著于时,政绩载《 光绪志·宦望传》。遗著有《怡云草堂诗词 存》、《
随轺日记》等。子汝侗、汝伦,孙士松,字遇春,光绪十年秀才,官候训导,民国后任江苏省议员。1923年任无锡商埠局会办,后任开源乡董十数年,热心公益事业,《纂修锡山蒋氏宗谱》三十卷;士栋;孙士松,字留春室,秀才,晚清数学家,学者
。曾孙哲卿,赴日本留学,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任锡金军政分府民政部副部长;民国2年当选为国会第一届参议,从民国初年到40年代,多次被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省政府任命过职务,无锡地方势力中其在上层的声望无与人比。玄孙蒋宪基,民国《无锡导报》老板、社长,无锡振新纱厂襄理无锡县人民公私社团联合会暨工商自卫团监察委员;后移居香港。无锡均来自宜兴蒋澄之后。江南之蒋出于阳羡。北宋元佑年间,蒋瑎卜居无锡开化乡许舍,河埒口蒋氏该支世祖蒋洪,
蒋氏第一百另三世孙,字公瑜,通经史,好山水,过梁溪而悦之,在明成化年间(年)由胡埭迁居开原乡梁溪北滨之河埒口,至今已有500多年,子孙繁衍,已形成锡山蒋氏宗谱一梅堂溪东河埒口上、下一支的望族。民国九年(1920)由第一百十五世裔孙士松、士荣和翼廷、谓卿及哲卿等族人捐资建造蒋氏总祠,该祠成为无锡蒋姓的宗祠。蒋介石也认同其先祖与无锡蒋氏同出一支。
蒋兆鲲(生卒年不详),字瀚槎,号南溟,一号茗仙。江苏丰县赵庄镇朱陈村党楼村人,祖籍丰县城西北蒋老家村。父蒋德璟为拔贡。兆鲲为长子,少年进学,受业于季芝昌、吕贤基之门。在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丙午科顺天乡试中式,次年(1847)联捷丁未科二甲第19名进士,选庶吉士。此时其父德璟来京省亲,患病不治,于是归里营葬,守丧三年。服阙后重新入京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参纂国史及修《宣宗实录》。录功,钦简东河(管理河南、山东境内的黄河河道事务机构)京员,差满即用知府(初制正四品,乾隆十八年改从四品),诰授朝议大夫,遇缺以道员(正四品)即补。道光皇帝颁旨加封中议大夫衔。于是蒋兆鲲奔波于黄河的治理工作中,竭尽全力为国家效劳,在东河任上一干就是经年,却很少顾及家庭,因功降旨晋封中宪大夫衔(正四品衔)。经年未有闲暇探亲。不久,得知其母生病,日夜奔驰数百里,归乡探望。不到一个月,其母去世。兆鲲因哀伤过度,得肺痿之疾,遂于同治元年正月十四日(1862年农历1月14日)捐馆于家,享年四十八岁。卒葬于党楼村北约三百步,墓穴寅山申向。著有《求是室诗存》。书法工隶,端庄隽永,直追汉魏。文学秦汉,汪洋恣肆,古气充之;诗学盛唐,些体古风,著有《求是室诗存》,刻板文革中被毁,诗集今不复见。祖父蒋大绅、父亲蒋德璟因覃恩而被例赠、封为儒林郎翰林院庶吉士加一级、承德郎翰林院编修加二级以即补知府、朝议大夫遇缺即补道员、中宪大夫等,祖母仇氏与母亲师氏以及妻子孙氏也分别被诰封为安人、例封为恭人,晋封为淑人。宠锡频颁,这在那个时代,可谓荣矣。但天不假年,蒋兆鲲竟至于英年早逝,可惜可叹。蒋兆鲲能够进士高第,首先得益于他的父亲蒋德璟。而他们父子双拔贡的科考名声,也被当时的丰县父老所称誉。弟兆骥、兆棻、兆轼、兆祺、兆霖。丰西蒋氏在清代,科举之盛,足可称道,是名副其实的文翰世家,书香门第。兆鲲的先祖世居丰县县城枌榆社,到他的三世祖蒋士登时,家业隆起,卒葬于丰城西北十余里,即今蒋老家。自四世祖春起、春腾开始,游泮入贡者络绎不绝。春起游太学,春腾入岁贡。春起四子,皆太学生,春腾三子,长子宾墀附贡、次子三子皆入县庠。宾墀有四子,长廷铨岁贡生,次廷锡太学生(清末河南夏邑知县蒋念熙的先祖),三廷监太学生,四子廷锦县庠生。
蒋廷监字公著,蒋兆鲲的六世祖,他们这支由他带领下,始从县城析居城西梁楼,廷监三子,伯澍武庠生,却雅好书画,仲泂太学生、季汉亦入太学。蒋澍四子,长子希圣太学生,次子龙骧武庠生,三子龙章岁贡生,四子龙友武庠生,龙骧出嗣叔父蒋泂。蒋龙骧,就是蒋兆鲲的曾祖父。蒋龙骧字祥斋,五子,长子大经,武庠生;次子大纶,乾隆辛卯科举人,而蒋大纶就是蒋兆鲲的启蒙人;三子大绅,县庠生,蒋兆鲲的祖父;四子大绪,从九品;少子大跋廪生。大绅35岁去世时,子蒋德璟才七岁,后赖大纶培育,始有成。而振蒋氏名声者,实始于蒋大纶。而蒋氏析居党楼,也是自蒋大纶始。蒋氏一门,出现了兄弟四游太学,叔侄两举人,兄弟双拔贡,父子双拔贡等科举现象,足以说明蒋氏不仅家资丰饶,而且有着重视教育后代的良好家风。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良好的家风,才会厚积薄发,而产生了像蒋兆鲲这样被选为翰林的人才,为丰县不景气的清代科考增加了可嘉可书的一笔。其后裔我国著名文史学家、复旦大学教授蒋天枢。
蒋超伯(1821?~1875),字叔起,号通斋。清江都(今扬州)人。文学家。幼颖异。九岁咏芦花,十五年会试第一,道光乙巳恩科(1845)第二甲第79名进士,咸丰七年十月由刑部主事入直。历任军机章京、广州府候补道、广东高州、潮州、广州及广西南宁等府知府,同治元年(1862)充广西乡试考官充方略馆纂修。官至按察使。十一年乞休归里,葺小盘谷。性耽吟诵,居恒手不释卷。按:蒋超伯生卒年可考。蒋氏《通斋自记》云:“道光元年辛巳九月十四日生。”是其生于1821年。“自记”记至光绪元年六月,时年55岁,其子蒋祖(勤心)以此为“绝笔”,是其卒年为1875年。《通斋自记》逐年记述自己的经历,可当年谱看,是蒋超伯最重要的传记资料,此当补入本条“传记资料出处”。此书光绪二年序刻本。又蒋超伯著作甚多,《辞典》列举了《爽鸠要录》等6种。据《江苏艺文志·扬州》卷著录,其已刊著作有27种,其中11种收入了《通斋全集》,另有12种未刊手稿本藏于台北中央图书馆,1976年由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以《通斋先生未刻手稿十二种》为名,影印出版,并收入该公司出版的《明清未刊稿汇编初辑》中。师长刘源灏。
2.广西33人。
蒋 肇(生卒年不详),字明五,又字石塘,广西全州(祖籍石冈,出生地全县才湾镇才湾下村)人。
祖蒋彦宾、父蒋景濬、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1703)三甲第72
名进士。进翰林院授检讨。甲午(1714年)升侍讲,为皇帝及太子讲读经史,后升为学士。他性格耿介,好酒,酒后失言,“曾醉骂权贵人比于圈牢中物”,即把权贵比作猪狗;酒后又以言语得罪同僚朋友,虽然酒醒时曾作《止酒诗》以自警,但言出祸随,终以醉言惹祸丢官。后来,李绂任广西巡抚,请他担任宣城书院(地址在桂林)院长,执教两年,雍正丙午(1726年)榜发,有23人中举或中进士。他一家是“一门四进士、三代三翰林”,四进士是蒋肇,侄子蒋林及其侄孙蒋良翊、蒋良骐
;三翰林则是蒋肇、蒋林、蒋良骐。据《全州蒋氏源流》载,全州石冈蒋氏一支,为梅潭十大房之一,后由梅潭迁石冈。在石冈,明清两代人才辈出,如正德年间蒋淦,官顺天府尹、工部右侍郎;嘉靖年间蒋焞、蒋敦以及万历年间蒋贵,均官御史;蒋贲官云南、四川按察佥事。因此,万历年间首辅内阁大学士叶向高为石冈蒋氏祠堂题联一幅:“累朝荣荫家声远,历代科名世泽长”,横额为“科甲传芳”,题匾至今尚存。阎崇年考证蒋肇子侄等,“先后有10人中举人,4人成进士。
蒋 纲(生卒年不详),字玉斋,广西全州昇乡石岗人。诗人。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科(1706年)三甲第177名进士,授翰林院检讨。
蒋洽秀(生卒年不详),广西桂林府全州(今全州万乡龙水)人,年五十二岁。由生员中康熙五十五年辛卯科举人,五十二年癸巳科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五十四年散馆,补授编修。雍正四年十月内引见,补授监察御史。六年五月内,补授户部山东司员外郎。九年二月内,大学士张廷玉等保举,补授户部陕西司郎中。十年七月内,大学士张廷玉等保送福建道员。九月初四日,吏部带领引见,奉旨命往福建以知府委用。雍正十一年任福建汀州府知府。《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九辑刊有雍正皇帝引见蒋洽秀的详细记录,并随手批注在引见蒋洽秀履历片上:“人似混账,平常人。因巡察山东不及,调用部属,经本部检选复用的。中中。”
蒋如松(生卒年不详),广西全州昇乡(今庙头镇大路下)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癸巳恩科三甲第111
名进士。历官国子监监丞、番禺县知县。友乾隆举人、官瑞金知县、散文家恽敬。
林(),字元楚,一字介庵,广西全州(祖籍石冈,出生地全县才湾镇才湾下村)人。曾祖蒋彦宾、祖父蒋景濬、父蒋时昂。康熙五十三年举人,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1715
年)三甲第49
名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入直南书房,十年间没有升迁。雍正4年调户部云南司郎中;历官福建延平府知府、邵武知府、浙江杭州、严州、金华三府知府。乾隆元年任长芦盐运使;天津钞关,负责征收水陆出入货物税银;中大夫等职。卒於家。蒋林墓现全县才湾镇才湾下村
。他一家是“一门四进士、三代三翰林”,四进士叔父蒋肇、蒋林、
子蒋良翊、蒋良骐;三翰林则是蒋肇、蒋林、蒋良骐。子蒋良翊、蒋良骐、蒋良骥、蒋良駰、蒋良駉、蒋良驌;女婿谢璠、曹石澜、谢之伯、
赵汝铭、曹文、唐启瑜;门生汪德容、孙蒋善长、蒋善承、蒋善士、 蒋善交、 蒋善启。
蒋士衡(生卒年不详),广西全州县昇乡(今庙头镇)歌陂村人。始祖为念三郎,字少五公,是周朝伯龄公第86代孙,蜀国大司马蒋琬公29代孙。祖父蒋三畏;父明代进士蒋遵箴。顺治戊子科举人,顺治进士、探花,诰授文林郎、任右布政使。兄蒋士忠是万历癸丑(1613年)进士,官至贵州左布政使;侄蒋偰乾隆元年丙辰科进士。
偰(生卒年不详),字敷五,号初亭,广西全州县昇乡(今庙头镇)歌陂村人。祖父蒋玮;父蒋允德。雍正丙午科以五经冠首,乾隆元年丙辰科(1736)三甲第181名进士。授户部主政迁山东司员外郎,钦差裕丰仓监督,升授奉政大夫。偰共有有兄弟五人,偰为长;次佐,本名伊,字聘三,号又亭;三傅,字师二,号参亭,今临桂县临桂镇蒋氏一族,皆为其后;四侨,字体四,号嗣亭;五亻巽,字升一,号伍亭。偰妻,濮氏克安公长女,重封太宜人。育有二子:长人文,字益观;次蔚文,字豹观。偰另有继嗣子一,名炳文,字彬观。经考证,偰公实为临桂人,籍今临桂县临桂镇,位列临桂蒋氏亲睦堂七世。全州昇乡歌陂村共有三位名人,分别为蒋遵箴(明代进士)及其儿子蒋士忠(明代进士)、蒋契(清代进士)。事实上,仅明代歌陂村就出过四个进士,蒋遵箴的爷爷亦为进士,他的第六个儿子蒋士衡“诰授文林郎、进士、探花,任右布政使”。所以大明朝廷曾为他们设立诰封碑,现在刻有“大明诰赠大中大夫南京光禄卿蒋公云谷诰赠淑人林氏诰赠淑人文氏神道”的碑还立在村前的大路
村前天官牌坊(也称棂星门)是该村最古老也是保存得最好的建筑物,是后人为纪念明朝吏部尚书蒋遵箴(少五公的第15代孙,号云谷,字仲喜)所建。
牌坊的石料非常考究,是从四川用船运回(另一说法是从河南开封迁来),清嘉庆元年复修。牌坊影壁为四柱三间,硬山顶,须弥座,额坊镌刻着“天眷两如”四个大字整幅浮雕画意深远,风格浪漫,构思非凡,颇见功力。
歌陂村除了有十多座大公堂外,还有一座光禄寺卿祠,此祠分上下两座,是明朝大中大夫光禄寺卿蒋云谷公祠。现如今,整座光禄祠只剩下六根完整的珍贵楠木,此外该村还有镜潭古渡、银河浣带、水岩垂钓、幽岩探胜等名胜古迹令人神往。
柱(热天挂肉都不易腐臭),原址改成了敬老院,供养着村里的孤寡老人。
蒋良骐(),字千之,一字蠃川(一说漯川),广西全州(祖籍石冈,出生地全县才湾镇才湾下村)人。曾祖蒋景濬、祖父蒋时昂。乾隆十二年(1747)中举人,乾隆十六年(1751)二甲第62名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编纂、鸿胪寺、太什寺少卿、通政史司,乾隆五十一年(1785年)升为通政使司通政使,位列九卿,为二三品大员。乾隆二十七年(1762),蒋良骐任翰林院编修后,回乡探亲,应全州知县黄德星之邀,与谢廷瑜重修《全州志》。蒋良骐是清代中叶宫廷史学家之一,著有清代的重要史书《东华录》。《东华录》是一部清代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清朝入关五帝(太祖、太宗、世祖、圣祖、世宗)、六朝(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雍正)史事共32卷,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此外还著有《下学录》、《京门草》、《伤神杂咏》、《釜纪游》等,蒋良骐两袖清风,家境萧条,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卒于京师,享年67岁。死后40多年,由临桂女婿蒋锡璃资助,竖碑砌墓,葬于才湾镇纱帽岭。现下村中尚有纪念蒋林的碑文。祠堂碑刻有蒋良骐为祭高祖新庄公撰写的一篇祭文。他一家是“一门四进士、三代三翰林”,四进士是蒋良骐及其兄蒋良翊,父蒋林,叔祖蒋肇;三翰林则是蒋肇、蒋林、蒋良骐。六兄弟蒋良翊、蒋良骐、蒋良骥、蒋良駰、蒋良駉、蒋良驌。
蒋良翊(生卒年不详),广西全州(祖籍石冈,出生地全县才湾镇才湾下村)人。曾祖蒋景濬、祖父蒋时昂。乾隆十二年(1747)与弟蒋良骐同时中举人,乾隆十九年甲戌科(1754)三甲第105名进士。任直隶万泉任县令七年,勤于政事,史载“席不暇暖”。据才湾下村蒋氏宗谱记载,因避战乱,蒋久诱于万历年间由石冈迁今安和乡谢源洞村,继迁才湾下村,他是才湾下村的始祖。到蒋良翊辈,已是第七代。他一家是“一门四进士、三代三翰林”,四进士是蒋良骐及其弟蒋良骐,父蒋林,叔祖蒋肇;三翰林则是蒋肇、蒋林、蒋良骐。六兄弟蒋良翊、蒋良骐、蒋良骥、蒋良駰、蒋良駉、蒋良驌。
蒋承洙(生卒年不详),广西全州昇乡(今庙头镇)竹塘人。嘉庆十三年戊辰科(1808)殿试金榜第三甲第90名赐同进士出身。府学教授。
蒋启敭(),字明叔,号玉峰,广西全州(今全州县龙水镇龙水村)人。
出身官宦世家。父融县训导蒋励常、兄蒋启徵、嘉庆十六年进士蒋启廷。嘉庆丙子年(1816)中举,道光二年壬午恩科(1822)中进士。历任江西德兴、会昌知县、永丰知州、南昌同知、江西盐法道。在任知县、知州、道员期间有政绩,后擢升河南彰(德)、卫(辉)、怀(庆)兵备道。于大梁抵御太平军有功,加之廉洁、勤恳,加封按察使,并代理河道总督之职,委以治理黄河重任,于不可为处而为之,上任十天,终因黄河决口改道获罪,被革职留任,以戴罪之身治河不懈,次年复职,两月后,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治河工地。著《问梅轩诗草偶存》八卷、《宦海一蠡》四卷、《教士汇编》二卷、《李杜韩三家摘句》一卷、《见闻偶笔》一卷,纂修《会昌县志》。子蒋琦洵河南彰德府知府、蒋琦淳道光二十年进士;孙蒋实英云南顺宁知府;家族后人全州宏达中学董事长蒋志生。
蒋启廷(生卒年不详),广西全州(今全州县龙水镇龙水村)人。
出身官宦世家。父融县训导蒋励常。兄河东河道总督蒋启敭。嘉庆十六年(1811年)辛未科殿试金榜第三甲第70名赐同进士出身。道光十二年(1832年)攝湖北蒲圻县(今湖北省赤壁市)知县。书法《豫园新咏》,手迹存传者极罕。弟道光二年进士蒋启敭;家族人蒋琦洵、蒋琦龄、蒋实英等均享有功名。
(),又名琦龄、字申甫、号石月。广西全州(今全州县龙水镇龙水村)人。诗人。出身官宦世家。祖父融县训导蒋励常,父道光二年进士蒋启敭。道光二十年庚子科(1840)第二甲第59名进士。性耿直,好论事,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九江、汉中、西安知府,四川盐茶道、翰林、顺天府尹等职。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天下震动。蒋琦龄应诏进《中兴十二策》,议论朝政得失,抨击种种时弊,名震朝野。直。终为时所惮,以养老乞归,遂不复仕。后寓居衡阳,主讲石鼓书院,教授生徒,以论文讲艺为乐。率诸生步韩愈诗《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原韵,唱和者达数十人,一时称盛。
著有《空青水碧斋文集》八卷、《空青水碧斋诗集》六卷、《空青水碧斋尺牍》一卷,《东窗诗集》《楹联》、《南行和苏》各一卷。蒋琦龄书法劲秀绝伦,手迹存传者极罕。今龙水镇双车村广福桥头尚存蒋琦龄书写的“石霜故里”碑刻。弟河南按察使蒋琦珣
。蒋奇龄家族,清朝时间,先后有42人中举,十名成为进士,留名青史的官吏很多。特别是近代工矿实业家蒋实英,清末曾任工部都水司主事襄办,其宗支从解放前后至今出现40多名大学生、博士生,有近20人获得国家高级职称(教授)5人留学日本或美国。
蒋毓奇(生卒年不详),广西省桂林府全州(今全州县万乡龙水)人。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1847)进士出身。广西镇安府教授,升国子监监丞。《明清进士题碑录索引》无其人,今据民国《全县志》列入。
蒋英元(生卒年不详),广西省桂林府全州(今全州县万乡龙水)人。咸丰二年壬子恩科(1852)第二甲第6名进士,
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官至户部云南司主事,后回归故里全州,入主柳山书院山长。
蒋元杰(生卒年不详),广西省桂林府全州(今全州县万乡龙水)人。光绪二年(1876年),参加丙子恩科会试,得贡士第126名。殿试登进士第3甲第41名。同年五月(6月3日),著分六部学习。曾任兵部主事。
蒋钟麒(生卒年不详),又名蒋仲奇,广西全州(今全州县万乡龙水)人。道光十三年癸巳科(1833)殿试金榜第二甲第88名进士出身。官至户部云南司主事。
蒋长灵(生卒年不详),广西省桂林府全州人。道光年赐同进士出身。《明清进士题碑录索引》无其人,今据民国《全县志》列入。
蒋 培(生卒年不详),广西省桂林府全州人。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1847)第三甲第55名同进士出身。同名同姓的有约清高宗乾隆二十一年前后在世长洲文学家蒋培。
蒋祧兆(生卒年不详),广西全州人。清康熙癸卯科进士。
蒋才朴(生卒年不详),广西全州人。清时进士,赠昭武都尉,山西怀仁城都司。
蒋益辉(生卒年不详),广西全州人。清时进士,江西袁临协镇副将,敕授武功将军。
蒋廷选(生卒年不详),广西全州人。清时进士,诰赠武德骑尉。
蒋瑞龙(生卒年不详),广西全州人。清时两子恩科进士,赠武德佐骑尉,直隶州知州。
蒋屏周(生卒年不详),广西全州人。清时进士,平乐府教谕,拣选知县,敕授文林郎。
蒋若洛(生卒年不详),广西兴安县北乡太史田人。父河北南宫县知县蒋瓒。乾隆七年壬戌科(1742)
三甲第94名进士,河南汝宁府确山知县。撰有《王节妇传》讴歌了古代妇女为哺育儿女成才,受尽磨难,忠贞不嫁二夫的女德。后来也成了当时漓江书院的教材。兄广东和乐县任知县,弟诗人蒋若洲、诗人蒋若浙、妹诗人蒋静如。兴安蒋氏家族,自北宋末年蒋允济起,到清道光年间三年进士、刑部贵州司主事蒋方正止,先后有二十人由漓江书院修完学业考取进士、举人,步入仕途,相继到广东、湖南、河北等七个省二十多个州、县从政为官,同时产生了颇有名气的七大诗人。
蒋方正(生卒年不详)字中立、号元峰,广西兴安县湘漓镇双河村过枧底人。兴安县蒋氏第十世孙。道光三年(1823)第三甲第67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任刑部贵州司主事。担任过黄河堤督修官,任江西九江道府尹。曾任兴安县漓江书院山长。道光十二年因母丧在家守孝,应县令张运昭之请,主修道光版《兴安县志》共十八卷。并写有不少赞颂兴安山水的诗歌。兴安蒋氏家族,自北宋末年蒋允济起,到清道光年间蒋方正止,先后有二十人由漓江书院修完学业考取进士、举人,步入仕途,相继到广东、湖南、河北等七个省二十多个州、县从政为官,同时产生了颇有名气的七大诗人。
(?~1810)字念亭,广西灌阳县水车乡德里村人。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中举,嘉庆元年丙辰科(1796年)三甲第34名进士。嘉庆十年(1805年)
任南川知县,令南川时政绩,旋督理四川粮台、西藏粮台。当时有喇嘛在斗殴中杀死汉人,蒋作梅将其拿下治罪,喇嘛头领堪布用金瓶子装了宝珠前来贿赂,以求宽缓刑狱,蒋作梅大怒,叫他滚。于是堪布用更多的珍宝去贿赂驻藏大臣以要挟蒋作梅,蒋作梅更怒,坚决不从,驻藏大臣感到很羞恼。堪布又加重贿赂,于是以监守自盗诬谄蒋作梅,上奏朝廷正法,当时是嘉庆十五年(1810年)五月。当月,四川总督常明就把蒋作梅治罪处置,朝廷下旨指责他这么重要的事却上奏迟缓,还没来得及调查平反,蒋作梅被诬谄的事就真相大白。蒋作梅时修建灌阳龙川书院;修光绪版《南川县志》。南川木凉乡玉岩村东2公里(玉岩铺村18社)漱玉岩摩岩牌坊及题刻,位于距地表高100米的山壁上部,牌坊在下部。题刻为作梅书。幅高1.50米、宽2.50米。阴刻行书,中部额题“漱玉”二字,字径0.30米;前款'嘉庆丙寅年(1806年)
,后款“蒋作梅题”。
清代散文家梅曾亮写《蒋念亭家传》借为四川粮台蒋作梅立传,写其廉洁反遭诬致死,抨击了清末官场的黑暗、吏治的腐败。一作桂林人。谬也。德里村蒋氏是湘桂交界的名门望族,蒋氏祠堂已经在文革中被毁损了,改作公共礼堂。但是,老祠堂的那一对精美的石鼓还在,清末民初的建的中西结合圆拱骑楼依旧是村里的休闲中心。德里村是蒋氏聚族而居的古老村落,现族村里蒋氏人数众多,发展很强。同宗同村家族名人有光绪二十年(1894)举人、福建省盐司盐大使蒋士奇;道光二十一年进士、江南道监察御史蒋达;民国北平行辕及北平防空司令部少将高参兼处长、华中长官公署少将参议蒋元;灌阳县修志馆总纂兼国中教师蒋伯清;1925年组织灌阳“盟心会”的革命成员蒋赤魂、蒋澄;国防七机部空气动力研究所高温气候动力学研究室主任蒋迪;国画家蒋光祺等。灌阳蒋氏与全州、桂北蒋氏同宗同族。灌阳蒋氏人口众多,为灌阳大族,科举兴盛,明清灌阳蒋氏进士3人;
明代文举人22人;清代文举人20人;武举人15人。
达(生卒年不详),原名大烈,字立人,号霞舫,广西灌阳县水车乡德里村人。道光二十一年辛丑恩科(1841年)第三甲第83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
咸丰三年(1853年)补授江南道监察御史,转给事中,所奏皆为人所不敢言不能言者。后任奉天府丞兼学政,掌翰林教习。著有《古柏山房诗存》,钞本藏桂林图书馆。立于北京孔庙国子监博物馆里进士题名碑镌刻有蒋达,题名碑作广西桂林县,
一作临桂人。均谬也。与蒋作梅同宗同村。
蒋继芳(生卒年不详),广西省桂林府郁林(今广西玉林市玉林镇州珮村)人。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殿试金榜第三甲第105名同进士出身。《大清穆宗毅皇帝(同治朝)实录》(卷41):同年,蒋继芳,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曾任直隶南和县知县、无极等县知县。蒋家在明清时期玉林四代望族之一:南门陈、州佩蒋、江岸苏、高山牟。四望族由功名、经济、仁德等因素排名!清初开始,在鬱林州广为流传着一首顺口溜,说的是:
有名有声“高山”牟,有吃有穿“云石”杨。坐地称王“州佩”蒋,讲捶讲打“南流”梁。这四句话,高度地刻画了当时玉林这四条村四个姓氏的内涵。牟氏家族中廪生牟静川一家,德配蒋氏为州珮人,与蒋继芳为姻家弟,次女嫁于北邑太学生梁世璥;牟静江,生子女各一,女适州珮蒋武宗;牟体元,由增贡生任梧州训导,娶庠生蒋巨川公女;州珮蒋钟姻家牟氏等等。以上的统计和这些事例说明,通过婚姻进出科举家族中科举家庭的女性大多具有科举文化背景,而这种文化背景也使她们在家族的科举事业发展中能够承担一定的文化教育责任,她们的子女也多有成就。同时,她们的娶进嫁出还能促进科举家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相互提携。
至今,在玉林,“古稀”以上的人记忆犹深,他们会常谈起四代望族之趣事来。现玉林市玉林镇州珮村蒋氏文物古迹、古建筑隆兴屋蒋继芳进士老宅、蒋屋祖园、蒋方砖屋、蒋屋街有100多年历史了。这是有着历史文化沉积的文物古迹,一百多年间,名人辈出,名扬四方。清朝同治年间武术家蒋慧璋;从这里走出了广西省政府教官、北伐名将叶棋将军的贴身侍卫官蒋华义;黄埔军校教官蒋承贤;抗战期间任广西省政府教官蒋华智;现定居台湾的岭南派画家蒋承赞;解放后,西藏自治区劳动人事厅副厅长蒋承灯;高级教师蒋宗和、蒋承组、蒋荣林;艺人蒋祖朗;现蒋家一大批年轻人操武练术,涌现出一批在玉林武术界具有影响力及武德兼备的武术名师。如:蒋长全,蒋长明,蒋经堂,蒋友基,蒋立庆,蒋宏海,蒋福淮,蒋进保,蒋科礼,蒋国盛,蒋进朝等。
蒋 瑾(生卒年不详),
广西临桂人。道光十三年癸巳科(1833年)殿试金榜第三甲第78名进士出身。同名同姓的有元朝镇江人武略将军蒋瑾。蒋氏洞天公荣五公志贤公宗祖后人,四川官籍迁居临桂。
蒋集庆(生卒年不详),广西融安县雅瑶乡大琴村坡伟屯蒋家人。光绪十四年(1888年)中贡第一名赐进士出身。广西提督学政翰林学院授予庶士“惟仁者寿”百年进士匾今悬挂在大琴村坡伟屯蒋氏祠堂大门上。现族名人融安县志办主任蒋业安;融安县委常委、副县长蒋玉;革命烈士、被公安部追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蒋延昌等。
蒋大猷(生卒年不详),广西桂平县人。光绪二十年(1840年)恩赐进士。《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无其人,今从光绪《浔州府志》补入,系恩赐进士。客家人迁桂,祖宋末来自江西吉安。
3.浙江21人。
蒋尔琇(生卒年月不详),字博庵,浙江诸暨人。祖蒋绍,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浙江地区乡试中试68名举人,顺治四年(1647
年)丁亥科吕宫榜第三甲第216名赐同进士出身。授官河南原武县(今原阳县)知县。后浙江巡按御史参请敕部议处著革职。兄弟蒋尔璠,诸生。
蒋 远(生卒年不详),字平山,浙江诸暨人。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1682)蔡升元榜三甲第37
名进士,任户部郎中。同名同姓的有汉军镶蓝旗人,道光进士,贵州巡抚蒋远 。
蒋 杏(生卒年不详),浙江诸暨人。嘉庆元年赐同进士出身
。官职不详。浙江诸暨市档案局(馆)著作有功名。清高宗纯(乾隆)皇帝实录卷之一千四百八十三
乾隆六十年辛亥。谕、本年乡试诸生。年届八十七十以上。未经中式者。除顺天业经分别加恩外。兹据各省陆续奏到。诸生中年跻耄耋。踊跃观光。共一百六十三名虽未经中式而三场均能完竣。洵为士林盛事。除上年甫经赏给副榜、现年未届八十者。毋庸加恩外。所有江南省八十以上之浙江南八十以上之赵概、俞鸿、朱棨、蒋杏、张昌祚、潘兆谦等六名。俱著加恩赏给副榜。以彰寿考作人至意。
蒋 越(生卒年不详),浙江诸暨人。嘉庆十三年赐同进士出身 。官职不详。浙江诸暨市档案局(馆)著作有功名。
蒋德昌(生卒年不详),字聿修,号凝客。浙江海宁人。父庠生蒋天祐。康熙十一年(1672)壬子举人;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1682)二甲第13
名进士,历任内阁中书、副考官、屯田主事、湖广学道服阕候补、刑部郎中、湖广按察使司佥事提调学政。弟副贡生蒋世昌。始迁祖:宋朝蒋兴,官临安府儒学提举,遂家钱塘,后迁海宁盐官城北光华亭桥西。始迁祖云凤,兴十七世孙,清康熙间迁至硖石镇,其后裔分为4支,子孙繁衍成为硖石第一大族。
蒋廷黻(),字直博,一字穉鹤,号盥庐。蒋星槐孙,蒋光煦七子,中国近代军事理论家,陆军上将蒋百里从父。浙江海宁县硖石镇蒋氏老二房人。光绪元年
(1875),廷黻兄蒋学溥乡试中举,为蒋家二房登科举之始;廷黻光绪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第三甲第85名进士,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官至广东潮州府知府。工诗,藏书处名“盥庐”。著《读左杂咏》l卷、《盥庐诗词》、《读史兵略缀言》l卷、《麻鞋纪行诗存》l卷、《随扈纪行诗存》2卷、《盥庐遗著》l卷、《盥庐词》l卷、《看镜词》l卷,《读史兵略地理疏证》、《六朝侨置州郡微实》。同名同姓的有湖南宝庆邵阳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外交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蒋廷黻。
子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蒋尊祎。父子连中进士,传为佳话。孙蒋之鼎,曾任胶济铁路局车务段长;曾孙蒋通,是新中国无线电微波技术专家,中国射频寻的导弹仿真技术的开拓者之一;玄孙蒋严。
蒋尊祎(1877~?),字彬侯,浙江海宁硖石镇人。浙江地区乡试中试举人,德宗光绪三十年(西元1904年)甲辰恩科二甲第48名进士,户部银库候补主事;内务部、度支部、邮传部秘书、主事。民国成立后在北京政府工作,民国六年(1917年)任交通部参事,民国八年(1919年)1月署交通部电政司司长,6月兼电政督办。民国十一年(1922年)兼交通委员会实行委员。光绪三十三年在硖石创办商工半日学堂。后改为第四区初等小学堂。弟蒋尊裕;子蒋之鼎;孙蒋通;曾孙蒋严。之友吴佩孚、张燕卿、蒋雁行、寇英杰、张方严、陈幼孳、符定
一、冷家骥等。
蒋师爚(),字晦之,号东桥,浙江余杭(杭州市余杭区仁和镇)人。诗人。乾隆四十四年试解元,乾隆四十五年庚子恩科(1780)三甲第14名进士,选庶吉士,乾隆五十四年顺天乡试同考官,五十七年福建乡试副主考;兵部官武库清吏司主事,兵部浙江主事。
著有《阮嗣宗咏怀诗注》四卷、叙录一卷。子兵部御史蒋秋吟,孙蒋钺 、蒋钫。
诗(生卒年不详),字泉伯,号秋吟,浙江余杭仁和(杭州市余杭区仁和镇)人。父乾隆四十五年进士蒋师爚。嘉庆十年乙丑科(1805)二甲第30名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历房考官、兵部御史。诗文兼精,有《榆西仙馆初稿》。子蒋钺
、蒋钫。之友广东候补东莞县丞纪汝似(纪晓岚三子)。
蒋昌期(生卒年不详),浙江省杭州府钱塘县(今属杭州市)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庚戌科三甲第36名进士。官至处州府学教授。咸丰朝辛亥浙江省城失陷殉难,旌恤附祀。
蒋阳麟(生卒年不详),浙江余姚人。清道光三十年(1850)庚戌科殿试金榜第三甲第15名同进士出身。余姚兰风蒋氏迁姚始祖:圣求,明正德年间()自安徽歙县桐岩山迁居余姚县兰风乡(今属余姚市黄家埠镇)。余姚兰风蒋氏尊圣求四世孙温,行初一,为迁姚始祖。余姚兰风蒋氏始修谱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世系修录至第十七世,排行字为恭。本支派排行字:温柔敦厚疏通知远广博易良絜静精微恭俭庄敬属辞比事。
本支名人:蒋文灿、蒋增煊、蒋国庆、清末余姚商会总理蒋怀清;经学大师蒋珣和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曾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国立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
蒋仁瑞(?~1857),浙江余姚人。进士出身。咸丰五年任福建光泽知县。《南平市大事记》咸丰七年(1857年)正月三十日,太平军检点石镇吉部自江西泸溪经铁牛关攻占光泽县城,杀知县蒋仁瑞。《明清进士题碑录索引》无其人,今据《光泽县志》列入。
蒋玉泉(),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浒山南门蒋家弄(今属慈溪市)人。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 光绪
二十四年(1898年),参加光绪戊戌科殿试,登进士三甲61名。同年五月,授内阁中书;在京时拜翁同龢为师。1900年夏八国联军犯京,作为“中央机关人员”的蒋玉泉随慈禧太后和光绪帝逃亡,在备受苦累的途中得急性痢疾而亡,年仅44岁。同窗同乡之友蔡元培。蒋玉泉的高中为蒋家这个“民籍之家”带来了很大荣耀。原南蒋家老屋中有许多金匾,其中3块,更让蒋氏后人引为自豪,它们是“文魁”、“进士”、“内阁中书”匾。然而内阁中书毕竟是“清水官”,在官员多如牛毛的京城,更算不上什么。再加上蒋玉泉又盛年而折。因此在经济上蒋玉泉未能为家庭获益。浒山有两条蒋家弄,一条是南蒋家弄,也叫前蒋家弄,北起原市教育局大门前,南至329国道;另一条是后蒋家弄,南弄口有解放中街新百大鞋城西侧,俗称板桥头的地方,北弄口与傅记弄相接。这两条蒋家弄出自蒋氏的同一分支,祖上是明末从河南安阳迁来浒山一带的拓荒者。南蒋家的真正发达是靠了蒋玉泉之父蒋镳()字君扬,号个园。近代画家。以米商起家,开的米店称裕大米店,是当时浒山的大商店之一,店址在板桥头。米店使蒋镳有了较丰厚的资财,于是他在城外西南侧梅花漕一带,购了一座大宅院。房屋建筑面积约为2亩见方,宅院总体结构呈方形,共有房屋40余间,采用江南大户常见的“三十六弯九明堂”式,
建造颇为考究,是典型的清代宅院建筑。
热心于地方公益事业,如保存东湖、禁花会、办六仓公学等,都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他多才多艺,精明能干;善于弈棋,又擅长音乐,但他最感兴趣而且影响最大的却是绘画。逝于民国4年(1915年),终年81岁。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1923年为蒋君扬的遗作《兰竹画册》题词中更称为“其胸襟志节,高人一等”。著名画家陈之佛收藏蒋氏珍品多件,曾准备在日本专门举办画展,后虽因抗战事起而未成,但蒋氏的成就可见一斑。他的山水、花卉,尤其是兰竹,除了本地文物、文化部门收藏外,在民间亦有流传,但已是凤毛麟角,弥足珍贵了。遗作《兰竹画册》也已亡佚。据蒋氏后人心痛地回忆,“文革”期间,蒋氏留下的四大箱藏书全部散失,光字画就烧了一夜。浒山蒋家培养出二个秀才、一个进士,文脉还是续继着,屈指算来南蒋家现在还有7位教师或退休教师健在。上个世纪80年代,南蒋家房子全部拆除,建了五层蒋家综合楼,现在这里已变成了绿地。见《慈溪县志》。
蒋兆龙(生卒年不详),浙江鄞县人。清代廉吏。康熙三十年辛未科(1691)三甲第46
名进士,授文散官,历任云南浪穹知县、直隶宣化府保安知州、陕西平凉知府。清代光绪十四年(1888)蒋家潭蒋氏慎德堂、民国三十四年(1945)蒋家潭蒋氏慎德堂、民国十五年(1926)长寿乡南津蒋氏佑启堂续修有《蒋氏宗谱》。宗族人明时游侠蒋洲,高谈阔论终日不倦,别人也喜欢和他相处。1555年,朝廷命蒋洲以市舶司提举出使日本,劝说日本天皇约束倭寇。此后三年,蒋洲出生入死,宣谕日本群岛,修好了中日两国关系。回国后,地方官员以为蒋洲一定带回许多金银珍宝,纷纷向他索取,严嵩也希望得到一些海外珍宝,但蒋洲并无寸金可送,因此明里暗里得罪了很多人并为此入狱。乾隆元年进士蒋拭之。鄞州的蒋氏虽然宗族不多,却出过很多人才。鄞州目前有蒋姓人数约为5600余人,其中有两成在蒋山。蒋姓人数百人以上的村有4个,分别为蒋山大桥头村、瞻岐岐化村、塘溪蒋潭村和蒋山宅前村。
蒋拭之(生卒年不详),字季眉,浙江鄞县人。四岁丧父,家境贫穷,学习勤奋,乾隆元年丙辰科(1736)三甲第29名进士,和入室弟子、外甥全祖望同科进士。著以翰林院庶吉士用。之后受散馆全祖望,竟列下等,左迁外补牵连,拭之也同时遭黜,归里。1742年和全祖望等成立“真率社”,赋诗唱和。著有《荻贻堂集》。和翰林院编修查慎行等学者是莫逆之交,其外甥全祖望是清代著名史学家、思想家;子举人蒋学镛。子蒋学镜乾隆十九年进士、江西赣州府龙南知县。尤其是蒋学镛,为全祖望入室弟子,为人洁身自好,读书著述极为精勤刻苦,以至心力交瘁,知县举为孝廉方正,辞不就;40岁时双耳失聪却著述不废。他的作品,古文学王安石,诗慕苏轼,著作有《鄞志稿》、《读经偶钞》、《三礼补笺》等。
蒋学镜(生卒年不详),浙江鄞县人。乾隆十九年甲戌科(1754)三甲第132名进士,江西赣州府龙南知县。之后为宁波月湖书院主讲,擅长诗文。著有《娥野集》十二卷。父蒋拭之,乾隆元年丙辰科进士。其兄举人蒋学镛、知县举为孝廉方正,辞不就。表兄全祖望是乾隆元年进士、清代著名史学家、思想家。
蒋 馥(生卒年不详),浙江长兴人。康熙九年庚戌科(1670)殿试金榜第三甲第129
名赐同进士出身。官山东栖霞县知县。书法家。墓在长兴水口陈庄滩。《湖州志》录作湖州人。其始祖为函亭侯蒋澄,从宜兴繁衍长兴。长兴蒋氏名人元朝的蒋必胜,字质甫,号容斋,以明经教授高邮、池州、庆元主簿。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创东湖书院,东湖书院是长兴的第一家书院,位于夹浦,书院延请了名士杨维桢担任院长,并撰写东湖书院碑记。当时,蒋必胜自己也在东湖书院教书,并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惜的是,东湖书院在元朝末年的战乱中荒废了。当时,还有一位蒋克勤,元朝东湖书院其家之义塾也,其诗俊义不及而典丽过之。明朝长兴蒋氏有三大家族。著名画家蒋时行。另有蒋雷卿,字子仁,号太湖,为了帮助贫困者,还置办了义田,开办了义学,因此也被人称赞为义门蒋氏。蒋雷卿还曾经与与同邑臧应奎、韦商臣一起在顾渚山中读书论学。明朝蒋氏学士,蒋昺,成化十六年贡生、平阴县知县;蒋蘦,成化十三年举人、应天府通判;蒋友筠,万历四十四年进士、贵阳兵备;蒋明徵,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苏州同知;蒋明徵,万历四十年举人、郧阳推官;近现代名人,浙江省议会议员、浙西水利议事会会长蒋馥山(学名玉麟);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著名的中国纺织专家蒋乃镛;已故著名陶艺师蒋淦春。
蒋 岳(生卒年不详),浙江长兴人。乾隆四年己未科(1739)三甲第10名进士。大田县主簿。《湖州志》录作湖州人。
同名同姓的有明时全州敕授修职郎蒋岳。
蒋殿宾(生卒年不详),浙江湖州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丙戌科殿试金榜第三甲第58名赐同进士出身。官职不详。其始祖为函亭侯蒋澄,从宜兴繁衍湖州。湖州蒋氏清修有蒋家祠堂,是远近闻名门望族。
蒋振鹭(?~1736),字子羽,浙江嘉善人。画家。明朝状元、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钱士升外甥,早年曾为军机章京钱鋈为师。雍正二年(1724)举北闱联捷南宫,雍正二年甲辰科(1724年)二甲第33名进士,授为编修。曾充顺天乡试同考官,精八法,与嘉善知县郜煜(雍正五至八年在任)极友善。乾隆元年卒于京。一作浙江平湖有误。该支始祖应是蒋横的第五个儿子蒋渐。嘉善蒋氏望族为明进士、福建副使蒋英起家,家族属明末清初的嘉善柳洲词派重要家族,著名词人有蒋睿、蒋玉立、蒋会贞、蒋玉章,人各有集,擅诗文词,同时期官有乾隆20年(1755)邓州知州蒋光祖;是远近闻名的高门大族,世代簪缨,门笫清华。
蒋泰来(生卒年不详),字天麟,浙江海盐人。乾隆三十六年辛卯恩科(1771)进士二甲第41名进士。授吏部考功司主事。诗人。撰《寅谷诗稿》、《传经堂诗钞》存世。该支宋时海宁蒋氏迁之蒋村。
4.河北14人。
蒋攸铦(),字颖芳,号砺堂,辽东人,先世由浙江迁辽阳,故又称襄平。其祖随清军入关,隶汉军镶蓝旗,迁天津宝坻。五世祖台湾知府蒋毓英举家迁河北满城县杨家佐村,祖父长芦盐运使蒋国祥;父山东平度州知州蒋韶年。清朝封疆大吏。自幼在满城县杨家佐村三教堂(玉川寺)读书,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1784)第二甲第32名进士,历任编修、学政、道员、按察使、布政使、总督等职。道光三年(1823),任直隶总督,授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兼管刑部,后晋太子太保、太子太傅等。十年殁,谥文勤。其先世墓茔在杨家佐、柳家佐村、吴家庄村西南,称“蒋家坟”。葬于满城县永安庄村北罗家井。有《绳枻斋集》、《黔轺纪行集》和自编《绳枻斋年谱》存世。兄蒋攸钦;子蒋霖远,道光十五年进士、贵州巡抚蒋霨远;孙蒋斯岱、蒋斯崧。后裔蒋丰图、蒋龙光、蒋雄凤。有作蒋攸铦隶汉军镶红旗,谬也。
),字濂孙,一作廉生。先世由浙江迁辽阳,隶汉军镶蓝旗。五世祖台湾知府蒋毓英举家迁河北满城县杨家佐村,祖父山东平度州知州蒋韶年,父乾隆四十九年进士、两广总督蒋攸铦。道光5年举人;道光十五年乙未科(1835)刘绎榜第三甲第40名进士。历任郎中(捐)、戶部云南司郎中、开化府知府、云南府知府、云南迆西道、浙江按察使、山西布政使、河南布政使、河南巡抚、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贵州巡抚等职。当洪秀全进军长沙时,他发兵援湘。四年兴义农民起军进军四川,他督兵镇压失败,革职留任。九年苗民起军攻陷丹江厅,他忧惧成疾,未几病死。赐祭葬,谥勤悫。葬于满城县永安庄村北(罗家井)。同治13年建专祠。撰有《绳枻斋年谱》。兄候补员外郎蒋霖远;子建宁府知府蒋斯岱、郎中蒋斯崧。
蒋文庆(),字蔚亭,正白旗汉军人,先世由浙江迁辽阳,始祖蒋坤,父蒋焕生。文庆嘉庆十九年甲戌科(1814)第二甲第85名进士,授吏部主事,迁员外郎。出为云南曲靖知府,调云南府。道光十二年,擢甘肃宁夏道。在边十年,濬渠,兴水利。迁浙江按察使,护理巡抚,迁安徽布政使。日,太平军攻克武昌后,安庆势益危。文庆母年八十馀,久病,送之登舟。,建瀛方溯江而上,见之大怒,将具疏劾之,语颇闻。及至,文庆称病不出,曰:“我旦夕且得罪去耳!”建瀛至黄州,贼连舟蔽江下,恩长战殁,兵溃於武穴,建瀛遂返,过安庆,文庆要入城计事,已不及,熙宇、鹏飞皆弃防地走。漕督周天爵奉命助守安庆,方留剿凤、颍土匪,书抵文庆画退守庐州之策。文庆奏上其书,贼遽至,城北兵溃,而城中哗言将退庐州,纷纷缒城下,斩之不可止。文庆吞金不死,饮药闷绝,家人舆之出,遇太平军於门,遂被害。诏诘遗疏与呈报不符,向荣疏陈本末,乃赐恤如例,予骑都尉世职,入祀昭忠祠,安庆建专祠,谥忠悫。有一妻二妾,生六子二女,长子怀清,次子怀宪,皆早殇;三子工部常绶,四子常绂;以上是正室彭氏生。五子常继,妾杨氏生。六子常续,妾林氏生。二女与常续皆因天花早殇。三子蒋常绶世袭骑都尉,工部主事,为咸丰辛亥恩科举人。他生有三子:春恺、霖恺、旭恺。其中蒋旭恺即为近、现代著名国画家、书法家及文学家,一代中国画宗师,抗日爱国人士、出版人,人称当代八大家蒋雨浓曾祖。结合蒋雨浓自述身世,其世系为:蒋坤(始祖)-?-?-元勋-俶-成章-焕-文庆-常绶-旭恺-绍增-竹屏-蒋雨浓。至于其始祖蒋坤何时由浙江或玉田迁往沈阳,何时入汉军正白旗,则有待于新的史料发掘了。
蒋叙伦(1796~?),字焦轩,号旧轩。河北玉田人。始祖起于蒋钦。从大兴县永清右卫迁居玉田县雅鸿桥河东村。以后各代为:二世蒋鸾、三世蒋汝贤、四世蒋朋亮、五蒋世径、六世蒋松龄、七世蒋德馨、八世蒋尚端,武生,以孙叙伦官貤封文林郎、九世蒋诗,太学生,以子叙伦官敕赠文林郎江西崇义县知县、十世叙伦。叙伦嘉庆丁卯科副榜,戊辰科举人,道光二年壬午恩科(1822)二甲第15名,总第18名进士,曾在江西兴国、崇义、赣县等地任知县,一生廉洁两袖清风,省巡抚韩文琦曾经称赞他“明白干练”。殁于任上,死后一贫如洗。夫人携四子蒋庆笥、蒋庆瀛、蒋庆篪、蒋庆第并载蒋叙伦公灵柩乘船由长江水路返乡,回乡后织布纺棉抚养四子更励志敦促四子读书。立于北京孔庙国子监博物馆里进士题名碑镌刻他的名字在第125号碑上。子蒋庆弟咸丰二年(1852)进士、孙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蒋式瑆
。蒋家三代进士成为蒋氏家族代代相传的佳话。蒋叙伦后从十一到二十辈为:庆,式,同,繁,耀,昭,延,富,允,衡。从二十一到卅辈为:威,宜,传,则,广,克,佑,善,之,往。
蒋庆第(),字秀萼,又字箸生,号杏坡。河北玉田县鸦鸿桥河东村人。曾祖父蒋尚端,武生,以孙叙伦官貤封文林郎。祖父蒋诗,太学生,以子叙伦官敕赠文林郎江西崇义县知县,父蒋叙伦。道光二十三年癸卯科(1843年)举人,咸丰二年壬子恩科(1852)第二甲69名进士,历武城、潍县、汶上、博平、峄县、章丘知县,皆有政声。以军功赏戴花翎特用知府,同治十年之后,改官内阁外中书,
有《友竹草堂集》、《记事碑》等著作。(《玉田县志》载)。兄蒋庆笥、蒋庆瀛、蒋庆篪;庆第后在济南司门口落户,四子,蒋志达、蒋式瓒、蒋式瑆、蒋式灌。立于北京孔庙国子监博物馆里进士题名碑镌刻他的名字在第121号碑上。
蒋式瑆(),别名士瑆,字性甫,河北玉田县鸦鸿桥河东村人。晚清民初著名学者、书法家、实业家。父咸丰进士蒋庆第。光绪十八年壬辰科(1892年)三甲第62名登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检讨,后官居京都南城御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与另外两名御史在北京筹办电灯公司任董事长,法国留学归来的长子任总工程师,先后在前门西大街和石景山两地建起发电厂。民国6年先是在滦县办起火柴厂,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临清直隶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