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体色素纸层析图法分离色素溶液在滤纸上扩散与吸水纸吸水的毛细现象有什么区别?滤纸可以吸附溶剂中的水使之成为固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学年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书利华教育网]&&人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超值!),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1.一棵桃树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A.细胞一个体B.细胞一器官一组织一系统一个体C.细胞一组织一系统一个体D.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个体2.生命系统最宏观和最微观的层次分别是()A.生物圈、分子和原子B.生态系统、个体C.个体、病毒D.生物圈、细胞3.有关病毒的起源,目前最能被接受的是: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下列观点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细胞产生之后的是( )A.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离开细胞不能进行新陈代谢B.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DNA某些片段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C.病毒的化学组成简单,只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类分子D.病毒是目前发现的最简单的生物4.细胞可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比较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两类细胞中8种核苷酸都含有C、H、O、N、P元素B.两类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都是核糖体C.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染色体,都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原核细胞都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5.下列四种生物中,结构上与其他三种生物有明显区别的是( )A.衣藻B.蓝藻C.蘑菇D.酵母菌6.成人身体约有1014个细胞。这些细胞大约有200多种不同的类型,根据分化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600多种。但是都有相同的基本结构,这说明( )A.人体细胞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B.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基本相同C.200多种不同的类型就是200多种不同的组织D.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与草履虫相同7.下列关于念珠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念珠藻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念珠藻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其次是RNAC.核糖体是念珠藻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D.叶绿体是念珠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8.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离不开技术的支持B.需要理性思维和实验的结合C.论证了动植物的统一性D.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水平9.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10.构成载体蛋白质和淀粉酶所必须的化学元素()A.C、H、O、NB.C、H、O、PC.H、O、N、PD.16种元素11.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组成元素为C、H、O、N和P的化合物可能具有催化作用B.固醇包括了脂肪、性激素、维生素DC.碳是最基本的元素,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D.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都能在人体内合成12.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D.脂肪和生长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13.找出下列表达中有错误的一项( )A.葡萄糖、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分别是组成多糖、蛋白质和核酸的单体B.多糖、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又称为单体的多聚体C.每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D.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14.下列各项,不属于细胞膜上蛋白质主要功能的是( )A.生物催化剂B.细胞标志物C.提供能量D.控制物质出入15.经测定某化合物含C、H、O、N、S,下列哪项最不可能是它的功能( )A.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B.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C.细胞膜上运载葡萄糖的载体D.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16.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下面有关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一种蛋白质中都含有20种氨基酸B.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多肽时就可执行特定的生理功能C.蛋白质中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与Cu2+结合生成紫色化合物D.生物界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蛋白质具有多样性17.生物体内的某多肽是由几种不同的氨基酸分子构成的,其中含有三个氨基和两个肽键,下列分子中能构成该多肽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④⑤18.下列关于蛋白质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噬菌体合成自身蛋白质的原料由细菌提供B.绿色植物吸收的氮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等物质C.tRNA、mRNA、rRNA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D.脱水缩合产生的水中的氢只来自于氨基19.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A.798、2和2B.798、12和10C.799、1和1D.799、11和920.有关下图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两条肽链B.共有126个肽键C.R基中共含17个氨基D.形成该蛋白质时共失水125分子21.下列生命活动中,与蛋白质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A.引起肌肉收缩,红细胞运输O2B.降低血糖浓度C.维持植物细胞的形态D.体现生物性状,调节新陈代谢22.下图是有关蛋白质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对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A中肯定含有S元素B.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C.多肽中B的数目等于C的数目D.①过程发生所需模板和运输B的工具的基本组成单位都含有核糖23.下图是脑啡肽(一种具镇痛作用的神经递质)的结构简式,有关脑啡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脑啡肽所需的能量直接来自于细胞呼吸B.含有四个肽键,编码它的模板上至少需要4个密码子C.只有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形成一定的空间构象后才具有镇痛作用D.由五种氨基酸组成,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24.在棉花叶肉细胞中,由A、G、U、C、T五种碱基构成的核苷酸共有多少种?( )A.5种 B.6种C.7种D.8种25.下列与生物体内核酸分子功能多样性无关的是( )A.核苷酸的组成种类B.核苷酸的连接方式C.核苷酸的排列顺序D.核苷酸数量的多少26.关于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是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B.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C.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一定相同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SARS病毒可观察到DNA和RNA的分布27.如图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m为胸腺嘧啶,则b一定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B.若m为胞嘧啶,则a为核糖或脱氧核糖C.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D.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8.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遗传信息只存在于DNA分子中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C.原核生物的DNA上不存在密码子,密码子只存在于mRNA上D.正常生物细胞内,既能以DNA转录形成RNA,RNA也能逆转录形成DNA29.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下列有关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糖尿病人饮食有限制的仅仅是甜味食品,所有糖都是甜的B.蔗糖和麦芽糖水解的产物都有葡萄糖C.糖原和纤维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D.单糖和二糖均可以用斐林试剂检测30.汉堡包是现代西式快餐中的主要食物,已经成为畅销世界的方便食物之一。制作的原料有鸡胸肉、面包、鸡蛋、生菜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面包中含有的淀粉不能作为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B.生菜中含有的纤维素能够被人类吸收利用C.鸡胸肉中含有的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D.鸡蛋中含有的蛋白质可直接承担人体的生命活动31.2013年5月世乒赛期间,某运动员午餐吃了青椒炒肉和油饼,饭后吃了一个苹果和一个桔子,2小时后,在他的血液中不可能被发现的是( )A.果糖和葡萄糖B.纤维素C.氨基酸和核苷酸D.脂肪酸32.下图表示糖类的化学组成和种类,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依次代表单糖、二糖、多糖,它们均可继续水解B.①、②均属还原糖,在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将产生砖红色沉淀C.④、⑤分别为纤维素、肌糖原,二者均贮存能量,可作为贮能物质D.④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纤维素酶可将其破坏,④的合成与高尔基体有关33.根据表中分析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氧化分解时的差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各元素比例氧化分解时CO耗氧量释放能量产生的水脂肪75%13%较多较多X糖类44%50%较少较少YA.相同质量条件下,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B.脂肪中的H的比例是12%C.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量X<YD.脂肪中H的比例较高,所以释放的能量较多34.“核糖”不可能是下列哪一种结构或物质的组成成分( )A.HIVB.T2噬菌体C.核糖体D.ATP35.美国宇航局于日公布了“机遇”号火星探测车对火星进行探测的详细资料,有明确的数据表明,火星过去曾有丰富的水资源,于是推测火星上可能存在过生命。这一推测的理由是( )A.水是细胞含量最多的化合物B.结合水是细胞和生物体的成分C.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D.代谢旺盛的细胞水的含量高36.水在生物体内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是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在代谢中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才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而动物细胞则不能B.给黑暗中的植物浇灌含18O的水,最先出现放射性的物质是二氧化碳C.人由30℃的环境走进10℃的环境后,排尿量会增加D.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上升,利于越冬37.广告语“聪明的妈妈会用心(锌)”道出了锌的重要性,研究发现生物体内有七十多种酶的活性与Zn2+有关,这说明无机盐( )A.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B.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C.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D.对调节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有重要作用38.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代谢过程中,叶绿体、核糖体和中心体中都有水生成B.水既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又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C.无机盐离子对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和酸碱平衡等有重要作用D.镁是构成叶绿素的必需成分,植物缺乏镁时会导致叶片发黄39.科学工作者研究了钙和硼对某种植物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结论与结果不相符的是( )A.钙或硼对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生长都有同样的影响B.适宜浓度的硼或钙明显有利于花粉粒萌发或花粉管生长C.钙对花粉管生长有明显影响,而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粒的萌发D.硼对花粉粒萌发有明显影响,而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管的生长40.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一细胞之后,欲换用高倍显微镜进一步观察,下列操作步骤中不正确的是( )A.将要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的中央B.将小光圈调整为大光圈C.转动转换器,将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D.先使用粗准焦螺旋,后使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整清晰41.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A.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B.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C.低倍镜对焦,转用高倍镜,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D.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42.下表中根据实验目的,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试剂预期的实验结果A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醋酸洋红染色体被染成紫红色B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脂肪双缩脲试剂脂肪颗粒被染成红色C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甲基绿葡萄糖与甲基绿作用,生成绿色沉淀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斐林试剂吡罗红斐林试剂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将RNA染成红色43.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 )A.苏丹Ⅲ染色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B.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C.健那绿(詹纳斯绿B)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D.甲基绿、派洛宁(呲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和RNA44.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脂肪,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所用实验材料均合理的一组是( )A.韭菜叶、豆浆、大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B.梨、鸡蛋清、花生子叶、人口腔上皮细胞C.苹果、花生子叶、大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D.番茄、豆浆、花生子叶、人口腔上皮细胞45.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以及将口腔上皮细胞置入8%的盐酸溶液中水解的目的是( )①染色 ②水解 ③涂片 ④取口腔上皮细胞 ⑤观察A.④①②③⑤,使细胞中的DNA水解成脱氧核苷酸B.④②①③⑤,使细胞中物质全部水解C.④②③①⑤,利用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D.④⑤①③②,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46.在玫瑰精油提取中,收集锥形瓶中的乳白色的乳浊液后,需要向锥形瓶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 )A.氯化钠 B.硫酸铜C.石灰水 D.无水硫酸钠47.萃取胡萝卜素时应采用下列哪种萃取剂( )A.石油醚 B.乙酸乙酯C.乙醚 D.苯48.萃取法提取出的胡萝卜素粗品,可以通过纸层析法进行鉴定,原理是( )A.色素提取液中不同色素已经分层B.阳光的照射使各种色素已经分层C.层析液对各种色素的溶解度不同,造成不同色素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D.层析液中丙酮酸使色素溶解,而且彼此分离的扩散速度不同49.胡萝卜素用纸层析法鉴定时,滤纸两边不能接触,否则会( )A.不出现层析带B.层析带颜色浅C.由于毛细现象而使溶剂前沿不齐D.阻碍色素上升50.下列属于橘皮精油提取中应注意的问题事项的是A.橘皮在石灰水中浸泡时间为1小时以上B.橘皮要浸透,从而压榨时不会滑脱C.压榨液的黏稠度要高,从而提高出油率D.为了使橘皮油与水分离,可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0.25%的NaHCO3和5%的Na2SO4,并调节pH为1~2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51.(14分)水在生命活动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细胞内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新陈代谢。试回答下列问题:(1)下表是几种不同生物体中水的含量:生物水母鱼类蛙哺乳动物藻类高等动物水的含量(%)9780~8578659060~80(1)由此表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种子在入仓之前需晾晒,所去除的水分主要是细胞中的________水。(3)将干种子用水浸泡后种子能萌发,但干种子不经水浸泡不能萌发,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们常吃的黄豆芽和绿豆芽是将干的黄豆种子和绿豆种子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种子萌发而成。如果豆子一直浸泡在水中,不换水,豆芽就会死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新鲜的鸡蛋清呈液态胶状,而臭鸡蛋清则是相对更“稀”的液体,呈水状,这是因为在新鲜的鸡蛋清中的水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液态胶体,这时的水为________,是细胞结构的重要________;而臭鸡蛋中的蛋白质被微生物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使这部分水释放出来,转变为________。52.(10分)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如下图所示。(1)图中X、Y分别代表何种元素?X________;Y________。(2)由a→A的过程中,有下列数量关系:失去水的分子数=________分子数-________数目。(3)A可分为A1,…,A5,…,其原因从C1分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A1是________;A2是________;A3是________。(5)与A5有关的C1片段在人体其他部位的体细胞中是否存在?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人体某细胞正发生着C1→2C1的变化,则该细胞处于________;53.(10分)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国家。胰岛素对于糖尿病,特别是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治疗至关重要。其合成过程如下:刚合成的多肽称前胰岛素原,在信号肽酶的作用下,前胰岛素原的信号肽被切除,而成为胰岛素原。最后胰岛素原通过蛋白酶的水解作用生成胰岛素和一个多肽C(如图所示)。请回答:(1)前胰岛素原可与________试剂产生颜色反应,前胰岛素原水解所需的水中的氢用于形成________。(2)胰岛素分子由51个氨基酸经一定的方式形成两条肽链,这两条肽链通过一定的化学键,如图中的________相互连接在一起而形成。这些氨基酸形成蛋白质后,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________。(3)从理论上分析,胰岛素分子至少有________个―NH2,________个―COOH。(4)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等都会使蛋白质变性。现利用提供的材料用具,请你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材料用具: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a.实验步骤(请填充表格空白处)步骤具体操作A试管B试管①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②5滴蒸馏水③2mL可溶性淀粉溶液2mL可溶性淀粉溶液④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5min⑤配制一定量的斐林试剂⑥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1mL摇匀,放入盛有50℃~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min,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b.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无水乙醇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无水乙醇不能使淀粉酶(蛋白质)变性。54.(10分)下图是某细胞摄取原料合成蛋白质的基本过程,请回答:(l)为该细胞提供含18O的氨基酸,在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中产生了H218O,此过程中H2O的生成场所是[]_______,水中的18O最可能来自于氨基酸的_________(基团)。(2)细胞内的碘浓度远远高于血浆中碘浓度,这表明a过程是一种_______方式。(3)A图中与c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B图中动植物细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的是[]________。(4)用含3H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B图细胞中,则出现3H的部位依次为_____,这种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生物膜的结构特点:_________,④由细胞内释放细胞外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_。(5)B图中有些遗传物质的传递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它们存在于[]_______中,此外还存在于植物的___________中。学年第二学期月考生物试题答案1-5DDACB6-10ACDCA11-15AAACA16-20CDDBA21-25CDCDB26-30BDCBC31-35BDCBC36-40CCAAD41-45AACBC46-50AACCB51.(14分)答案:(1)构成生物体的成分中水的含量最多(1分),生物体的含水量与生物体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1分)(2)自由(3)自由水与细胞代谢强度有关,自由水多,代谢旺盛(4)细胞长期缺氧,进行无氧呼吸(1分),代谢减弱,中毒死亡(1分)(5)结合水 组成成分 自由水52.(14分)答案 (1)N N、P(2分) (2)氨基酸 肽链(3)DNA分子的多样性(2分) (4)酶 抗体 血红蛋白 (5)与A5有关的C1片段在人体其他部位的体细胞中都存在。(1分)因为人体不同部位的体细胞均来自同一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因而它们含有基本相同的DNA (2分)(6)分裂间期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必修一导航(按版本及知识点分类)
必修二导航(按版本及知识点分类)
必修三导航(按版本及知识点分类)
选修一系列导航(按版本及知识点分类)
选修三系列导航(按版本及知识点分类)
亲!请或新用户?
版权声明:1、本站资料大部分为网络收集整理、购买、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本着友好方式发邮件给我们,我们均无条件删除。无共享精神者,也请勿使用本站资料!2、部分资料为收费会员下载,目的促进资源共享,您可以通过提供原创或自编资料获取。如有任何因为资料搞事者或者勒索本站者,本站将坚决奉陪。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qq.com(#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2014年高中生物-实验与探究
题目数 337 道题
技能数 1 个
实验与探究,高中
实验与探究
实验与探究
不定项选择题
不定项选择题
双酚A是一种化工原料,对动物生殖机能有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双酚A对中国林蛙精巢芳香化酶水平影响”的研究。主要过程是:将性成熟雄蛙分组,实验组置于含双酚A的水体饲养,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一定时间后检测雄蛙精巢芳香化酶水平和精子发育情况。结果显示:实验组芳香化酶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且精子发育异常。请回答:(1) 已知芳香化酶能促进雄性激素转化为雌性激素。据此推测双酚A进入雄蛙体内后,使其体内雌性激素水平升高,从而导致精子发育异常。为比较双酚A与雌性激素对精巢机能的影响,应另设置一水体中含_____的实验组。(2) 若要检验精子发育是否正常,可用精巢制成装片,观察细胞中_____,以区分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并统计精子发育异常的比例。(3) 中国林蛙的染色体为2n=24,若用显微镜观察到某细胞中含有24条染色体且不含染色单体,则该细胞 (
)A.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正在发生基因重组C.将形成配子D.正在发生DNA复制(4)若要研究双酚A是否对男性生殖机能产生影响,临床上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其体内雌性激素水平,这与激素调节的哪项特点有关_____。体内雌性激素_____(是/不是)只运输给靶细胞,并调节靶细胞的生命活动。(5)林蛙的精、卵细胞通过信息分子相互识别,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功能。A. 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 正在发生基因重组C. 将形成配子D. 正在发生DNA复制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某小组确定研究课题:探究植物细胞外界溶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该小组选用水生植物黑藻作为实验材料,并作出实验假设:如果将其叶片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其细胞失水量随着外界溶液浓度增加而增加。该小组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如下:A.配制10%、20%、30%的蔗糖溶液,分别盛于培养皿中。B.从黑藻茎上取下叶片,用吸水纸吸干叶片上的水分,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10分钟。C.取出叶片制成装片,显微镜下观察,选取5个细胞测量并记录其如图所示的A、B值,计算和记录B/A(%)值。在此基础上,请你参与设计、分析与讨论。(1)图中A、B的含义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小组同学根据记录数据作曲线如图。请你就该结果作出分析并得出结论。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要说明上述质壁分离现象是由于相应浓度的外界溶液引起,而非细胞本身的原因,则应该进行的实验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小组同学想进一步了解“生长在盐碱地上的植物与水生植物的细胞溶液是否有差别”,请根据题干完成下面实验设计。实验步骤:①取盐碱地上的植物与黑藻植物叶片若干,用吸水纸吸干水分。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将两种叶片制成装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及结论:①若盐碱地植物的B/A值小,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请回答下列有关酶的实验探究的问题:(1)为证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同学甲做了如下实验:上述实验设计中有两处不妥之处,请指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般情况下,不能用过氧化氢酶为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设置实验来证明温度能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简单写出设计思路,也可用示意图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查阅资料发现:H2O2受热和日光照射时分解速率加快,在温度为30 ℃以下时比较稳定,在70 ℃以上时,分解速率更快。你认为设计上述实验时,应特别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在探究活动中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下列有关材料选择及处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须用沸水浴加热后再将酶与反应物混合,否则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时现象不明显
利用干酵母探究细胞呼吸方式,须先将干酵母细胞用水浸泡,否则实验现象不明显
利用猪肝组织块探究酶的高效性,须先进行研磨,否则会影响气泡产生的速率
利用天竺葵探究光合作用是否产生淀粉,须先进行黑暗处理,否则影响实验结果
题目解析:
为了研究铝对蝌蚪生存的影响,现设置了下列5组实验。第①组为正常条件下的蝌蚪生存情况,其余4组的水质为浓度相等的高可溶性铝盐水。在②、③、④组中加入不同树叶分解产物,定时观测,得到下图所示结果。下列假设中与所得结果不一致的是:(
三种叶的分解产物能降低可溶性铝盐对蝌蚪的毒性
叶的分解产物提高了蝌蚪对铝盐毒性的敏感性
所测试的三种叶的分解产物对蝌蚪都有毒性
松的分解产物最有利于蝌蚪的生存
题目解析:
2013年含镉毒大米事件一度引起了民众的恐慌,大米含镉的原因是土壤被镉污染。为了寻找比较理想的植物治理土壤镉污染,某科研小组以生长在镉矿区的两种被子植物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用具和试剂:龙葵、商陆幼苗若干,水槽六个,含氯化镉的完全培养液和清水。(2)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选择健康等量长势相似的商陆与龙葵幼苗分别栽培于甲乙两组水槽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培养过程中还应设法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不变。③待果实成熟后,分别收集每株植物的各种器官,测量单位质量中的镉含量,记录实验数据。请你帮助该实验小组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3)结果与分析:龙葵各种器官中,叶片镉含量最高,而商陆各种器官中,根部镉含量最高。由此可判断两种植物中哪种植物更适合用于清除土壤镉污染?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思考与讨论①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 _______________.②进一步探究发现,龙葵体内含硫多肽(PCs)的含量高;施用富硫肥的商陆与对照组相比,叶片中镉含量升高。由此推测PCs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金银花是一种耐旱且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耐旱性可变的植物,为了研究干旱对金银花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材料用具:若干抗旱的金银花种子,培养液,一定量的浓度分别为5%、10%、20%(m/v)PEG(无毒性聚乙二醇),石英砂和塑料盒等。实验步骤:第一步,选取若干抗旱消毒、洗净后放入盛有培养液和石英砂的塑料盒中,在室温下培养至藜幼苗长出3-4叶。第二步,选取数量相等且长势相同的金银花幼苗分别放入含有等量的5%、10%、20%(m/v)PEG的培养液继续培养(不考虑培养过程中培养液浓度变化)。第三步,在第0、1、3、5、7天分别取相同部位、大小相同且数量相等的叶片,洗净、吸干,测量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产生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无关变量是________(至少写两个).(2)第二步设计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以上信息,第三步测量的指标是___________。(3)用含有等量5%、10%、20%(m/v)PEG的培养液来替代不同干旱程度的土壤来做实验,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前5天不同浓度的PEG是通过影响___________而导致可溶性蛋白产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帮助金银花抵抗干旱环境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_,增强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5)在浓度为20%的PEG条件下,第5天后可溶性蛋白产生量下降,其原因可能是金银花处于高浓度的PEG溶液时间过长,植物体内___________受抑制,影响细胞代谢.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图为“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装置:(1)实验材料选用鸡血细胞液,而不用鸡全血,主要原因是鸡血细胞液中有较高含量的____________。(2)在图A所示的实验步骤中加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通过图B所示的步骤取得滤液,再在溶液中加入2 mol/L的NaCl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C所示实验步骤中加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3)实验过程通常不用玻璃仪器而用塑料仪器目的是
,得到的DNA可以用_____(试剂名称)来检验显_____色。(4)将粗提取的DNA丝状物分别加入0.14 mol/L NaCl溶液、2 mol/L NaCl溶液、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中,然后用放有纱布的漏斗过滤,分别得到滤液P、Q、R以及存留在纱布上的黏稠物p、q、r,其中由于含DNA少可以丢弃的是(  )A. P、Q、RB. p、q、rC. P、q、RD. p、Q、r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某实验小组要对“低温是否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进行实验探究,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①组装渗透装置两套,分别编号为1、2。②在两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在长颈漏斗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保持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③对两组装置进行不同处理:1组用水浴锅加热至37℃,2组的烧杯外加冰块降温。④两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几分钟后观察记录漏斗内的液面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是通过测定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即_____作用速率来进行探究的。(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直观地表示相对速率,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因变量。(3)本实验可能的结果与结论:结 果结论1组漏斗内液面比2组高①②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且运输速率加快1、2组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③(4)另外某同学为探究植物细胞膜的透性,以红甜菜根(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进行下列实验:a.将不同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分钟后取出。b.再分别放在清水中浸泡1小时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液。c.测量这些溶液的花青素吸光度,得结果如图。请回答以下问题:①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存在一个明显的不足,没有遵循实验设计的等量原则。请你对上述实验中不准确的操作重新进行叙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上图中的曲线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苦马豆素(SW)最早是从植物灰苦马豆中分离获得的,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得到不同浓度SW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曲线如图所示,为了验证SW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重复了学者们所做的实验,其过程如下,请完善相关内容。(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操作:实验组:取小鼠肝癌Hepal-6细胞,培养24 h后加入等量不同浓度的SW溶液分别培养,并分别在24 h、48 h、72 h时吸取培养液,观察结果。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兴趣小组所得的实验结果与图中相似,该实验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研究动物激素的生理功能可以用饲喂法、切除法等进行对照实验
沃森和克里克搭建的DNA双螺旋结构属于物理模型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用到了假说演绎法
用l5 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题目解析:
在利用猕猴桃进行“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多选)
直接向剪碎的猕猴桃果肉组织中加入蒸馏水并搅拌,以释放核DNA
向猕猴桃果肉研磨液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以降低DNA酶活性
将猕猴桃果肉研磨液迅速加热到100 ℃,再冷却后过滤,可以获得DNA粗提物
向溶有粗提物的NaCl溶液中加入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可以获得较纯净的DNA
题目解析:
下图为一项实验装置,用以测定种子萌发时密闭容器中气体容积的变化。每隔一段时间,即调节X管与Y管内的液面至同一水平,并通过Y管上刻度尺量出气体容积。容积变化与时间之间关系如图所示。(1)每次测量气体容积前要调整X、Y管的液面至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确保__________(2)在6h内气体容积变化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种子始终保持活力的情况下,曲线在10小时以后仍保持稳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人认为该实验不足以证明气体量的变化就是由萌发种子引起的,原因是该实验缺少_____,请你对该实验进行改进,改进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进后的实验如果由于温度的变化引起气体膨胀,则可能造成X、Y管中的液面__________________(5)如果采用带叶的幼苗来代替萌发的种子做上述实验,要对试管进行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白介素-6(IL-6)是一种多肽,具有调节糖代谢等功能。运动后体内IL-6含量明显上升,有人认为原因是骨骼肌收缩促使肌细胞大量合成并分泌IL-6。研究人员用大鼠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验证。请回答:⑴电刺激后,右后肢迅速出现缩腿反射,而左后肢无反应。该现象体现了神经调节具有_____________的特点。⑵在实验中检测IL-6mRNA含量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研究除了检测收缩的骨骼肌细胞内IL-6mRNA含量,还应检测_________的IL-6mRNA含量作为对照。若结果是_______________,则证明上述假说成立。⑶其他研究还表明,IL-6调节糖代谢的机理是作用于肝脏细胞促进___________,使血糖浓度升高,同时能加速骨骼肌对葡萄糖的_____________,为其收缩提供更多的能量。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不同植物种子中所含营养成分有差异,如豆类作物中蛋白质含量较高,玉米种子中淀粉含量较高,花生种子中脂肪含量相对较多。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表用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程度,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试剂种类 碘液苏丹Ⅲ染液双缩脲试剂甲+++++++乙++++++++丙+++++++A.乙种子中含蛋白质最多B.碘液、苏丹Ⅲ染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C.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光学显微镜D.这三种试剂使用时均不需要水浴加热(2)某玉米新品种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玉米,请用所学的方法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用品:新鲜的普通玉米子粒,新鲜的新品种玉米子粒,研钵,试管,漏斗,纱布,吸管,清水,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量筒。方法步骤:①将两种玉米子粒分别进行________,制备组织样液。②取A、B两支试管,向A中加入新品种玉米组织样液2 mL,B中加入普通玉米组织样液2 mL。③向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 mL________,摇匀,再分别加入4滴________,摇匀。④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植物叶片气孔的开放程度对其光合作用强度有较大的影响。为了探究影响气孔开闭的因素,研究人员先后进行了如下相关研究。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I.利用相同的蚕豆叶片,按如下四个装置图进行预实验:4小时后,取4组蚕豆叶片,撕取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显微观察每组叶片的气孔开闭情况,结果记录如下表:(1)该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2)请根据上表数据,在答题卡的坐标图中用柱形图表示Na+和K+对气孔开闭影响的实验结果(3)为进一步探究Na+和Ca2+对豌豆叶片气孔开放的复合影响,请补充设计思路。①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再取三个烧杯编号,分别加入pH为7的100ml CaCl2溶液、______________和蒸馏水。②取相同的蚕豆叶片,分别置于上述三个烧杯中。③将烧杯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照射4h。④从上述三组叶片上撕取下表皮若干,制作临时装片,观察、记录并统计实验结果。Ⅱ.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番茄叶片的气孔导度(气孔开放程度)和胞间CO2浓度。结果如下图。(1)随着土壤含水量降低,气孔导度降低,胞间O02并未因光合作用消耗而降低,反而逐渐升高,对此有两种不同观点:观点一认为光合产物的输出变慢,导致细胞内光合产物积累,阻碍了CO2吸收利用;观点二认为水分亏缺导致叶绿体片层结构破坏,从而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反应,而且不能恢复。(2)为验证上述观点,将培养在土壤_________(填“高” 或“低”)含水量条件下的番茄幼苗分为两组,实验组番茄幼苗进行 ___________处理,对照组保持原有状态。若实验组番茄幼苗光合速率______________,则观点二成立。Ⅲ.研究发现,植物的气孔一般长约7-30μm,宽约1一6μm,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大小为1一90μm不等。据此分析,雾霾天气对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某同学为了探究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①在A、B、C、D、E 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pH 5.0、6.0、7.0、8.0、9.0的适宜浓度缓冲液5 mL,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液1 mL。②各试管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唾液稀释液1 mL,摇匀。③将5支试管放入70 ℃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④取出各试管,分别加入斐林试剂2 mL,摇匀。⑤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深浅判断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pH。上述实验步骤中有2处错误,请更正并说明更正的理由(不考虑试剂的浓度和加入量、pH梯度以及实验重复次数),以便实验能得到正确的预期结果。(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面是以洋葱为实验材料做实验得到的实验现象或结果,请据图回答:(1)图1是利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进行的质壁分离实验现象,实验时外界溶液是滴入少量红墨水的0.3 g/mL的蔗糖溶液,那么图中a、c两处的颜色分别是_____,对原生质层的描述是_____。(2)图2是分离洋葱管状叶中色素得到的滤纸条,由该结果可知洋葱管状叶中_____。A.色素的种类B.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相对大小C.不同色素的相对含量D.各种色素的颜色(3)可以用洋葱进行过氧化氢分解的实验吗?_____。原因是_____。A. 色素的种类B.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相对大小C. 不同色素的相对含量D. 各种色素的颜色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某科研单位研制出一种新型治癌药物X,但不知对肿瘤是否有疗效,现提供以下实验材料:培养瓶、CO2培养箱、含有肿瘤细胞的培养液、生理盐水、光学显微镜、药物X等,请你完成下列相关实验步骤。(1)实验正式开始前往往先要用_____________等处理肿瘤组织从而获得单个细胞。(2)步骤一:取两只培养瓶,编号1号、2号,两瓶中装入等量的_____________。步骤二:1号培养瓶中加入_____________,2号培养瓶中加入_____________。步骤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四:一段时间后取出用_____________观察并记录细胞的数目。(3)写出(2)的预期实验结果及相应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红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但红薯吃起来比土豆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在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处于休眠期的红薯块根与土豆块茎处理30 min后测定还原糖的含量。结果如图:(1)由图中曲线可知,60℃时红薯还原糖含量最高,原因是_____。(2)与红薯相比土豆不含还原糖的可能原因是              
 。(3)为了确定土豆中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实验原理:①淀粉能被淀粉酶水解为还原糖;②_____。备选材料与用具:去掉淀粉和还原糖的红薯提取液,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双缩脲试剂A液,双缩脲试剂B液,斐林试剂A液,斐林试剂B液,苏丹Ⅲ染液,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实验步骤: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试管中加入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2 mL,B试管中加入去掉淀粉和还原糖的红薯提取液2 mL。_______________水浴保温5 min。第二步:向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水浴加温至60℃的___
__溶液。水浴保温5 min。第三步:将_____________后,向A.B试管内各加入2 mL。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最可能是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已知甲药和乙药会影响心率,但不知是使心跳加快还是减慢。请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对甲药和乙药的作用效果分别予以探究。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并设计表格将预期结果和结论填入表中。材料和用具:离体蛙心灌注实验装置一个(装置中有一个蛙心,有记录蛙心跳动情况的装置,进出溶液的插管,蛙心中的溶液已全部换成任氏液),滴管,任氏液,适宜浓度的甲药液,适宜浓度的乙药液等。(注:任氏液是一种接近蛙内环境的液体,可以用来延长蛙心脏在体外跳动时间;心脏跳动次数可从记录结果中算出;甲药液、乙药液添加量为2滴;假设在实验过程中心脏均能保持活性,且心脏本身代谢不产生甲药与乙药。)请完善实验思路:第一步:_____第二步:_____第三步:把含甲药液的溶液吸出,换以任氏液,等待蛙心率恢复正常(加药前的情况)第四步:_____设计一张表格,并将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填入该表中。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问题。利用发光细菌对海水是否受到重金属污染程度及其污染程度进行生物监测。请完善下列实验设计,并回答问题。实验原理:生活在海洋中的发光细菌,正常情况下,能发出荧光。但是,当海水受到重金属污染时,生活在此环境中的发光细菌,其代谢会受到影响,导致发光受到抑制。其抑制的程度可用抑光率(发光被抑制的百分率)来表示。实验材料及器具:发光细菌悬液、受重金属污染的海水水样、3%NaCl溶液、荧光分光光度计(用于测定细菌发光强度)、试管等。实验步骤:(1)按下表配制各组溶液:组
别123453%NaCl溶液(mL) 4.744.494.243.99海水水样品(mL) 0.250.500.751.00发光菌悬液(mL) 0.010.010.010.01混合液中海水浓度(%) 0.050.100.150.20(2)完善实验步骤:1号试管中应加入:3%NaCl溶液、海水水样、发光菌悬液分别为_____mL。(3)各试管摇匀,培养15min后,利用_____进行测定。(4)记录细菌_____。实验结果处理:(1)计算相对抑光率:按照公式T%=_____,计算各组相对抑光率。(2)假如实验结果如下图则直角坐标系的横坐标名称是_____,纵坐标名称是_____。(3)根据坐标图,填写表格。组别12345相对抑光率(%)0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待测海水样品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据美国25个州的调查,吸烟开始年龄与肺癌死亡率呈负相关,若将不吸烟者肺癌死亡率定为1.00%时,15~19岁开始吸烟者为19.68%,20~24岁为10.08%,25岁以上为4.05%。说明吸烟开始年龄越早,肺癌发生率与死亡率越高.吸烟会诱发许多症的发生,某科研小组欲通过实验验证。(1)实验材料。一定浓度的香烟烟雾冷凝物质(用生理盐水配制)、小白鼠的乳腺细胞、悬液、生理盐水、显徽镜、含培养基的培养瓶若干个等。 (2)实验原理:动物细胞经过多代培养后,细胞如果发生癌变,则细胞形态会发生改变,细胞不能贴壁生长。(3)实验目的:_____ 。(4)实验步骤(动物细胞培养具体过程不要求叙述)①…(5)设计一张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为了观察美国牛蛙的受精卵并验证其卵裂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完成相关实验步骤,并设计一个表格来记录实验结果。材料与用具:成年雌牛蛙和雄牛蛙、剪刀、烧杯、任氏液、研钵、显微镜、注射器、CO2恒温培养箱(要求与说明:具体手术和装片制作过程不作要求;悬浮液指含有较大颗粒的溶液;任氏液是两栖类的生理溶液;垂体中有促进排卵的激素;实验条件均适宜)I.受精卵的观察实验步骤:(1)精子悬浮液的制备:取适量任氏液于烧杯中,加入取自_____,用剪刀剪碎,混匀(所获得的精子具有受精能力)。(2)垂体提取液的制备:取适量任氏液于研钵中,加入取自成年蛙的垂体。用剪刀剪碎,研磨。(3)卵细胞的采集:给成年雌牛蛙注射垂体提取液,一段时间后,用烧杯收集排出的蛙卵细胞。(4)受精:在含有蛙卵细胞的烧杯中加入精子悬浮液,混匀。在适宜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5)_____ 。II.验证美国牛蛙卵裂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已知美国牛蛙胚胎发育的适宜温度在20℃-33℃,胚胎发育的致死温度为36℃)实验步骤:(略)设计一张实验结果记录表: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血栓主要由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等物质组成。纳豆激酶(NK)是一种在纳豆发酵过程中由纳豆菌产生的蛋白酶,它不但能直接作用于纤维蛋白(A过程),还能间接激活体内纤溶酶原(B过程)。如图是有关纳豆激酶溶栓机理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NK直接水解作用:给定纤维蛋白平板,将______________滴加其上,若出现相应的溶解圈,则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K的间接作用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激活体内纤溶酶原,增加纤溶酶的量和作用,溶解血栓。(3)请根据下列给出的实验材料,比较NK与内源性纤溶酶的溶栓效果,并补全表格空白位置上的相应内容。供选实验材料:NK溶液、内源性纤溶酶溶液、纤维蛋白块、蛋清溶液、缓冲液、双缩脲试剂、量筒、试管和秒表。实验步骤:(“+”表示添加,“-”表示未添加) 加入物质的成分试管1试管21A____________++2缓冲液++3纳豆激酶(NK)溶液+-4B____________-+①表格中A处添加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B处添加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结果的鉴定所用的观察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
试管编号实验步骤
NaCl溶液(mL)1
CuSO4溶液 (mL) 1
Na2SO4溶液(mL)
1 蒸馏水(mL)
1pH6.8缓冲液(mL)11111%淀粉溶液(mL)1111唾液淀粉酶溶液(mL)1111各试管放入37 ℃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取出试管,加入1%碘溶液0.1 mL观察结果无色深蓝色浅蓝色(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影响的离子是_____,其中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_____,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_____。(3)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4)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1~4号试管中的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每空1分)人们已经通过化学实验证明了细胞膜中含有磷脂分子。现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1)实验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目的:利用化学试剂检测细胞膜中的蛋白质。(3)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材料:细胞膜样液、稀释的蛋清、洁净试管、滴管、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等。(5)实验步骤:第一步:取洁净试管2支,编号为甲、乙。第二步:向甲试管中滴加2 mL的细胞膜样液,向乙试管中加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向甲、乙两试管中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实验现象:甲试管中颜色_________________,乙试管中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_。(7)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河北杨是我国西北地区耐干旱、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树种之一。但因繁殖困难,导致种苗供应不足。为研究不同基质(其中珍珠岩透气性好但缺乏营养)和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对河北杨扦插生根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步骤如下:①剪取1年生未萌发的河北杨种条,按级分别剪取插穗,插穗长20cm,切口上平下斜,上端留1~2个芽;②选择相同级的插穗捆成束,每束20根,每个处理选用相同级的插穗15束共300枝;③把插穗放在浓度分别为400 mg/L,600 mg/L,800 mg/L的萘乙酸溶液(NAA)和清水中浸泡30 min;④将经过处理的插穗在不同基质中进行扦插,60d后,各处理随机抽取100枝观察统计,结果如下表明。请分析上述实验,回答有关问题:基质NAA浓度(mg/L)生根插条数平均根长(cm)平均生根数(条/枝)生根率(%) 50%园土+30%河沙+20%珍珠岩混合400692.6669600853.11385800431.5843清水70.237100%田园土400431.9343600652.3865800331.0533清水20.112100%珍珠岩400612.3461600792.91079800371.5637清水50.125(1)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至少答2点),步骤①中每个插穗上都留有1—2个幼芽,其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每个处理选用300枝插穗,最后随机计算平均值的原因是___________。(3)已知插条一旦离开母树扦插以后,水分的供应主要依赖于切口处吸收,而蒸腾失水量往往超过吸水量,且直射光线常造成土壤干燥和插条灼伤,因此扦插后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4)根据上表结果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①浓度为________的萘乙酸促进河北杨插条生根的效果较好,其促进机理主要是促进根原基细胞的________。②本实验的各种处理中,对河北杨生根具有最佳促进作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试从培养基质的角度分析的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间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如图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激素甲和激素乙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据图分析:(1)高浓度的激素甲和激素乙对侧芽的影响分别是_____和_____。(2)研究者用适宜浓度的激素甲类似物处理细胞,促进了细胞的纵向伸长,得到结果如表1,据此分析激素甲类似物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_____。成熟的植物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体积变化最大的细胞器是_____ ,实验发现,细胞在持续生长过程中,细胞壁的厚度能基本保持不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_____(填细胞器)为细胞壁添加了新的成分。(4)该学习小组又将长壮的小麦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分子,同时也将另一些根尖放在含同量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作为对照。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在有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而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含量也就越高,根尖的生长也越缓慢。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②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高浓度的生长素诱导产生了乙烯,从而 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均为能感染烟叶而使之出现感染斑的RNA病毒,用石炭酸处理能使蛋白质外壳去掉而只留下RNA,由于两者的亲缘关系较近,能重组其RNA和蛋白质形成类似“杂种”的新品系病毒感染烟叶,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a为TMV的蛋白质感染,b为TMV的RNA感染,c为HRV的蛋白质感染,d为HRV的RNA感染,e为HRV的蛋白质与 TMV的 RNA杂交感染,f为 TMV的蛋白质与HRV的RNA杂交感染。(1)a与b,c与d的结果不同,说明______________。(2)b与d的结果不同,说明______________。(3)e中的杂交病毒感染后,在繁殖子代病毒的过程中,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来自_________,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氨基酸由___________提供。(4)f中的杂交病毒感染后,繁殖出来的子代病毒具有来自_________的RNA和来自________的蛋白质。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在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会看到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细胞壁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生根效果可能相同
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时,温度梯度应设置为当地一年四季的平均温度
渗透作用的演示实验中,当倒置的漏斗中液面不再上升时,水分子停止移动
题目解析:
生物体内细胞代谢速率与物质进出细胞的速率有关.同种物质虽然进出细胞散的速率基本相同,但细胞大小不同,单位体积的组织吸收的速率就会有差异.有人设计了一种模型,用于研究这一问题:实验目的:(略)实验材料:(略)实验步骤:(1)用小刀将内含酚酞的琼脂快切成三块边长分别为3cm,2cm和1cm的立方体(2)将以上三块琼脂样品浸在0.1%NaOH溶液中,处理10分钟(3)取出琼脂块样品,吸干浮液后,分别将每一样品切成两半,观察切面,测量每一切面上NaOH扩散的深度,记录结果并分析回答:①请你为此研究拟定一个课题名称_____。你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②该研究中所用的细胞模型是
。 ③实验中在样品中加入酚酞是为了检测NaOH在琼脂块中的扩散深度,原因是__________。三个样品中, NaOH扩散深度_____。④计算得出样品有关数据如表:琼脂块样品表面积(cm2)体积(cm3)比值(表面积:体积)1号(3cm)54272:12号(2cm)2483:13号(1cm)616:1 通过上表比值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    。⑤通常情况下,细胞边长小于0.1cm。根据上述研究,可以对细胞大小与物质吸收速率之间的关系做出合理的解释
_____                 
           。⑥细胞是不是越小越好啊?为什么?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2013年冬,我市部分地区陷入严重的雾霾和污染天气中,市区的空气污染指数PM2.5曾接近1000。据统计,华北地区近十年来肺癌患者增加了60%,引起肺癌的因素有多种,如大气污染、吸烟、免疫力降低等。分析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某学生研究小组用生理盐水制备香烟浸出液,进行“香烟生理盐水浸出液对大鼠体重影响”的研究。(1)将生理状态相似的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天同一时间分别对小剂量组和中剂量组按每百克体重1.0ml灌胃两种浓度的__________,同时对照组按每百克体重1.0ml灌胃__________。结果如上图所示。由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2)若进一步研究香烟生理盐水浸出液对大鼠身体健康的影响,还需对肝脏病理、肺部纤维增生程度进行检查,可通过细胞培养观察细胞,如果没有出现接触抑制可判断为该细胞发生了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某同学从温度为55~65 ℃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回答问题:(1)测定脂肪酶活性时,应选择_____作为该酶作用的物质,反应液中应加入_____溶液以维持其酸碱度稳定。(2)要鉴定该酶的化学本质,可将该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若反应液呈紫色,则该酶的化学本质为_____。(3)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点睛:本题考查了酶的本质、特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以及相关实验与探究。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在“探究淀粉酶具有专一性”的实验中,一位同学的操作过程如下列实验步骤:(假设该酶的最适pH是6.8)第一步:取1支试管,其内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第二步:接着注入新配制的斐林试剂2 mL(边加入,边振荡);第三步:再注入新鲜的淀粉酶溶液2 mL振荡,然后静置5 min;第四步:将试管下部放入盛有温水(50~60 ℃)的烧杯中,保温1 min。实验现象:试管内液体仍呈蓝色。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现象说明淀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要使实验第四步出现“试管中的液体由蓝色变成砖红色”的实验现象,你认为应如何改进该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1)和(2)两小题,能够说明淀粉酶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同学根据第(2)小题做了改进,看到了预期的实验现象,于是得出结论:①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②酶具有专一性。但其他同学认为这两点结论均不妥,其理由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以下为高中生物的部分实验内容:①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②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③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④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⑤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⑥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⑦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⑧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请用序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生物活性的是_____。(2)在上述实验中,常用到酒精的实验有_____。(3)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_____,需要水浴加热的是_____,为得出结论,需要借助颜色观察的是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夏季涨水,河边被水淹没的马铃薯田中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能刺激鳙鱼前来觅食。(1)上述事实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功能)。能产生乳酸的细菌与马铃薯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2)利用豆渣接种乳酸菌生产鳙鱼饵料并进行效果测试的相关实验见下表(a~d表示实验步骤)。请回答。实验一 饵料制备发酵罐组别123456a加入培养液煮沸后冷却的豆渣培养液各10Lb接种菌液10ml20 ml30ml40ml50mlX mlc发酵培养43℃及Y环境下培养4天d成品处理倒出发酵罐溶液,烘干成粉末并装袋,编号为1~6号实验二 效果测试b每天同时向6个实验池中对应投喂等量且适量的成品1~6号饵料c5天后测定相关指标:_____。 ①实验一中自变量为_____。X可以设为_____或_____,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②豆渣需要经过煮沸处理,目的是_____。Y为_____。③实验二中c的指标可以为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低温迫使植物细胞产生大量对细胞有害的过氧化产物,如脂质过氧化产物(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够清除过氧化产物,从而增强植物的抗冷性。研究人员进行了“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组别处理+培养温度SOD活性(U/g·min)MDA(umovg)125 ℃的蒸馏水浇灌+25 ℃7.329.42①________9.434.335 ℃的0.5 mmol/L水杨酸浇灌+5 ℃10.333.845 ℃的1.0 mmol/L水杨酸浇灌+5 ℃11.633.055 ℃的1.5 mmol/L水杨酸浇灌+5 ℃13.631.565 ℃的2.0 mmol/L水杨酸浇灌+5 ℃8.534.87②________水杨酸浇灌+5 ℃7.935.485 ℃的3.0 mmol/L水杨酸浇灌+5 ℃6.535.7(1)低温迫使植物产生大量MDA,这些MDA会破坏细胞的脂质,由此可知低温伤害的细胞结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中①是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_。(3)实验中挑选的种子要用70%酒精进行表面消毒并用无菌水冲洗几次,目的是____________。在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含量迅速下降的激素是________。(4)本实验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至少写2点)(5)请根据5 ℃条件下实验结果画出SOD活性与水杨酸浓度关系的坐标曲线图。(6)本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___;②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存在“两重性”的效应。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图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如果8上安置的两个物镜标有40×和10×,目镜6标有10×,那么根据图中物镜的安放状态,所观察到物像的_____(填“长度”“面积”或“体积”)是物体的 _____倍。(2)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下列操作:①制作装片;②用左眼注视目镜视野;③转动4调至看到物像;④转动5调至物像清晰。你认为操作程序是否正确?如有补充请作说明。_____(3)某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切片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  )A. 反光镜未调节好B. 标本切得厚薄不均C. 细准焦螺旋未调节好D. 显微镜物镜损坏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四倍体大蒜的产量比二倍体大蒜高许多,为探究诱导大蒜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最佳低温,特设计如下实验。(1)实验主要材料:大蒜、培养皿、恒温箱、卡诺氏液、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显微镜、改良苯酚品红染液。(2)实验步骤:①取五个培养皿,编号并分别加入纱布和适量的水。②将培养皿分别放入-4℃、0℃、_____、_____、_____的恒温箱中1 h。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分别取根尖_____cm,放入_____中固定0.5 h~1 h,然后用________________冲洗2次。⑤制作装片:解离→_____→_____→制片。⑥低倍镜检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记录结果。(3)实验结果:染色体加倍率最高的一组为最佳低温。(4)实验分析:①设置实验步骤②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对染色体染色还可以用_____、_____等。③除低温外,_____也可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除了温度、pH以外,还有些化学物质能使酶活性增加,称为酶的激活剂;而有些化学物质能使酶的活性降低甚至丧失,称为酶的抑制剂。如Cl一是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Cu2+是唾液淀粉酶的抑制剂。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研究。实验试剂:唾液淀粉酶溶液,3%淀粉溶液,碘液,0.3%NaCl溶液,1%CuSO4溶液,1%Na2S04溶液,蒸馏水。实验器材:略。实验步骤:取4支洁净试管,按照下表加入相应的试剂。将4支试管都放入到温度为
水浴锅中保温15min。期间每隔1分钟取样,滴加碘液进行鉴定,观察反应进行情况。(1)本实验的研究课题为_________________。(2)①处设置的温度应为_____________;表中②③应添加的试剂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3)设置3号试管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4)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项)(5)1号试管作为空白对照,在第5min时取出的样液,滴加碘液后开始呈现出黄色,说明淀粉已完全被酶催化分解,2号试管______________;3号试管的实验结果与__________号试管的基本相同;4号试管样液呈现出黄色的取样时间比l号试管_________________(填“早”或“晚”)。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多选)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可以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题目解析:
菠菜叶片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实验材料.下列哪些实验适宜用菠菜叶片做实验材料?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
观察质璧分离和复原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
题目解析:
某同学将马铃薯磨碎、过滤得到提取液进行以下实验。Ⅰ.在30℃的条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别加到4支盛有等量过氧化氢溶液,pH分别为3、5、7、9的试管中,结果发现每支试管都产生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课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各实验组均在30℃下进行的原因是: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将加入4支试管中的马铃薯提取液的量减半,重复实验Ⅰ。分别测定实验Ⅰ、Ⅱ中过氧化氢的含量在相同时间内的变化,绘制成如图所示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4)曲线a是实验_____(填“Ⅰ”或“Ⅱ”)的结果。(5)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最低点基本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生产中使用的普通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40℃~60℃之间,而极端耐热淀粉酶在100℃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因此它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某同学正在设计一个实验以探究温度对两种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其中有些问题需要你的帮助。(1)此实验中除自变量和因变量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2)在此实验中,因变量可以用碘液和斐林试剂检测。两种试剂各与何种物质产生颜色反应?检测的是底物还是产物?此实验应选何种试剂?(3)假设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在给出的坐标纸上绘图反映实验结果。温度(℃)102030405060708090100普通淀粉酶相对活性(%)6254367836522200极端耐热淀粉酶相对活性(%)61525487692100988265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还原氢[H]在生物的生理活动中起重要作用,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中,[H]产生自水的光解,作用是在暗反应中将_____________ 还原为糖等有机物。在呼吸作用中,[H]来自有机物的脱氢,有氧呼吸中,[H]受体是_________,该过程释放大量的能量。无氧呼吸中,[H]受体是丙酮酸等代谢中间产物。将它们还原为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类球红细菌是一种光合细菌,能在厌氧光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并释放氢气。上海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就类球红细菌作相关研究发现,多种的元素对类球红细菌的产氢量有影响。下列是他们完成相关的许多实验之一:a.配制类球红细菌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严格消毒后分为若干组,各组均加入等量的类球红细菌b.向各组培养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钼离子,其浓度分别为5,10,15,20,30,60,100(μm)c.将各组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下件培养,收集所产生的氢气并测量气体量。回答问题:本实验的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至少两个无关变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使实验结果理为准确,实验组数应分为_____________个。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洋葱是常用的生物学实验材料,请结合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名称取材部位观察方式显微镜细胞形态一观察植物细胞鳞片叶外表皮A高倍镜长方形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B原色观察低倍镜长方形三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根尖分生区染色观察高倍镜C(1)填写字母所代表的内容A_____;B_____;C_____。(2)实验一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①先用低倍镜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_____;②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调节_____准焦螺旋,直至看清楚物像为止。(3)实验二中将临时装片用0.3 g·mL—1的蔗糖溶液处理5分钟后,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此时可见细胞内 _____ 处颜色变深, 用清水处理5分钟后, 可见细胞发生_____现象。(4)实验三常用的染色剂是_____, 可使_____染色。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曝光的毒胶囊事件中,问题胶囊铬超标,最高超标90倍。工业明胶中的六价铬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容易进入人体细胞,对肝、肾等内脏器官和DNA造成损伤,有资料称,给实验小鼠饲喂重铬酸钾(含六价铬)0.1~0.5 μg/kg可使培养的鼠胚胎细胞产生染色体畸变,从而引起新生个体产生变异。为探究重铬酸钾摄入量的多少对实验小鼠胚胎产生的危害程度(危害程度可以用胚胎细胞的畸变率,即畸变细胞占所观察细胞的比例来确定),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一)实验材料重铬酸钾晶体,生理状况和年龄相同的实验用雌、雄小白鼠若干只,小白鼠饲料,鼠笼10只。(二)实验步骤(1)分组:将实验小鼠平均分成六组,并置于编号为1~6的笼中饲养,各个笼中放同样数量的雌、雄鼠。(2)饲料的配制:饲喂小鼠的饲料中每公斤分别加入重铬酸钾____________________μg,以配成含有不同剂量重铬酸钾的鼠饲料。(3)饲养:用以上方法所配制的六种饲料每天分别饲喂六组小白鼠,三周后提供不加重铬酸钾的饲料饲喂小白鼠,每个鼠笼中均保持通风和适宜温度,相同的给水量。(4)实验结果:对各个鼠笼中产生的鼠仔取相同部位的分生组织细胞,观察细胞内的____________是否发生变化,将结果填写入相关的记录表中。(三)讨论与分析(5)对鼠仔的分生组织细胞检查前要先染色,用的染色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本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项)。(7)请设计本实验的数据记录表。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两栖类中某些蛙的性别决定类型与人类相似。现把某种蛙的蝌蚪置于在20℃左右的条件下生长发育,其雌雄比例约为1:1。但如果把此蛙的蝌蚪放在30℃左右的条件下生长发育,不管它们原来具有何种性染色体,则全部发育成雄性。那么,较高的温度是改变了发育着的雌性蝌蚪的性染色体而使之改变性状,还是只改变了性别的表现型呢?请完成相关实验设计。材料、用具:一对双亲产生的适量的蛙受精卵、相同的饲料、显微镜、各种试剂等。实验步骤:(1)取一对双亲产生的足量的受精卵,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如下处理:实验组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照组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每个组中随机选取若干只成蛙编号(如1~20,要求样本足够大),分别从其体内选取具有__________能力的细胞进行处理,制成装片。(3)在显微镜下观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进行统计。(4)预期的结果与分析: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假如研究结果支持温度只改变了蛙的表现型这一结论,则30℃条件下发育成的雄蛙在其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细胞中含有X染色体最多为________条;若其中含XX的雄蛙与正常条件下发育成的雌蛙交配,在20℃环境下发育的后代性别有_________种。(6)基于上述结论,有人担忧温室效应加剧等的环境变化可能造成某些物种的灭绝。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说明造成某些物种灭绝的原因: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根据“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原理: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_________不同,甲基绿__________,吡罗红____________。(2)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可以显示_______。盐酸能够改变______,加速______,同时使_______与_______分离。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近几年,猪流感在全球范围内扩散,严重威胁着养殖业和人类的健康。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常见的流感病毒都是RNA病毒,同时提出疑问: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下面是兴趣小组探究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设计的实验步骤,请将其补充完整。(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猪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液,猪胚胎干细胞,DNA酶和RNA酶等。(3)实验步骤:第一步:把猪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分成相同的A、B、C三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取等量的猪胚胎干细胞分成三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分别把A、B、C三组处理过的核酸提取液注射到三组猪胚胎干细胞中。第三步:将三组猪胚胎干细胞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然后从培养好的猪胚胎干细胞中抽取出样品,检测是否有猪流感病毒产生。(4)预测结果及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A、B、C三组都出现猪流感病毒,则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既不是DNA也不是RNA。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研究发现,每升天然水中含0.01毫克汞或者0.1毫克的某杀虫剂,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某研究小组开展了某湖泊中环境问题的研究,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并对其进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分析;然后又请当地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如下表所示。分析同答:(1)表中生物可能形成的食物链(网)为________。(2)若C中的能量不变,将B的食物比例由C:E=1:l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B的能量是原来的_________倍。(3)如果本水域污染严重,造成各种生物的大量死亡,该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4)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研究该杀虫剂对动物血液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的影响。主要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染毒:选择25只健康小白鼠随机均分为5组,分别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食物(每只每天0.lkg)喂养,连续染毒15d。步骤二:取血:在染毒第20d采集小鼠血液。步骤三:红细胞、白细胞密度统计:吸取20uL血液,经适当稀释、充分混匀后,静置15min,再利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结果如下表: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为了利用血球计数板进行红细胞密度统计,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用吸管吸取混匀的红细胞悬浮液,向计数室中滴2滴悬浮液一加盖玻片一静置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上述实验操作统计的数据与正确操作时统计的数据相比________(偏大或偏小)。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保卫细胞的吸水膨胀、失水收缩会引起气孔开闭。为了探究影响气孔开闭的因素,研究者所做预实验的分组和实验结果如下:一、实验分组:A组:蚕豆叶片+100mLpH为7的KCl溶液+太阳光照;B组:蚕豆叶片+100mLpH为7的KCl溶液+黑暗处理;C组:蚕豆叶片+100mLpH为4.5的KCl溶液+太阳光照。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二、制片观察每组烧杯中叶片下表皮气孔的开闭情况,结果记录如下表: 完全开放(%)半开放(%)关闭(%)A组40.042.018.0B组1.011.088.0C组21.042.037.0请下列回答:(1)该预实验的目的是:_____。(2)要观察每组叶片下表皮气孔的开闭,需制片并观察。请写出制片的操作过程。(3)依上述实验结果可推测,与气孔的开闭调节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写出2种)。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材料1:某科研小组分离出完整的叶肉细胞,一部分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另一部分搅碎后,放在同样条件下培养,没有淀粉产生。(1)该科研小组研究的内容是生命系统中的________水平。(2)此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2:现有清洁的玻璃片、显微镜、食盐、草履虫培养液和草履虫等实验材料和用品,尝试利用有限的实验装备,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草履虫的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请完善下面探究草履虫对刺激反应的实验方案:(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出假设:草履虫可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________有利刺激,而________有害刺激。(3)实验步骤:(如图所示)①取一只清洁的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含草履虫),放在显微镜下观察。②另取一清洁的载玻片,在左端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含草履虫),在右端滴一滴清水,中间用清水连接起来。在草履虫培养液这边放少许________,然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③观察草履虫的位置变化。第①步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②步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题目解析:
科学的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表中实验名称与实验方法不匹配的是(
) 实验内容实验方法A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模拟实验法B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类比推理法C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D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观察细胞中的脂肪、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等物质或结构都需要染色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过程为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最好选用过氧化氢酶作实验材料
用洋葱鳞片叶做“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应用丙酮等有机溶剂做提取液
题目解析: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盐酸处理后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线粒体
测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不同
利用成熟的红细胞来制备纯净的细胞膜时应使用蒸馏水和甲苯
用双缩脲试剂可以比较蛋白酶对蛋白质分解的催化能力大小
题目解析:
下列经典实验中,没有设置对照的是
温特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种化学物质
萨顿基于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艾弗里实验证明S型菌里的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题目解析:
下列生物学研究选择的技术(方法)恰当的是
用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研究DNA的复制
利用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利用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利用杂交法研究人类遗传病的传递规律
题目解析: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
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
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
为了节约实验时间,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
题目解析:
下列实验操作过程中,不需要“漂洗或冲洗”实验步骤的是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用显微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题目解析:
下列实验目的与材料或方法匹配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材料或方法A观察细胞质壁分离人口腔上皮细胞B研究细胞膜的流动性荧光标记法C培育克隆动物动物体细胞杂交技术D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样方法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很多实验中必须先制作玻片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步骤错误的是
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质壁分离观察: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叶绿体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
题目解析:
实验开启生物科学的大门,下列关于实验或研究方法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利用高倍显微镜可以观察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基粒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可以追踪细胞内的物质代谢途径
用纸层析法可以提取和分离植物细胞中的各种光合色素
人工设计、制作生态缸时,运用了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
题目解析:
为测量植物细胞膜的透性,以红甜菜根(液泡中含有花青素)为材料进行下列实验:将不同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 min后取出,再分别放在清水中浸泡1 h而获得不同切片的浸出物溶液,通过测量这些溶液的吸光度计算浸出物溶液的花青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对这个实验方案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
缺乏对照组实验
缺乏对等量原则的描述
所选择的测量指标不能反映浸出物溶液中花青素的含量
实验目的是测量浸泡时间对植物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题目解析:
下列关于“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用鸡血作为材料,原因是鸡血红细胞有细胞核,其他动物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进行DNA粗提取,原因是DNA在其中溶解度不同
用酒精进行提纯,原因是DNA溶于酒精,蛋白质不溶于酒精
用二苯胺试剂进行鉴定,原因是DNA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即呈蓝色
题目解析:
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低倍镜下看到清晰的图像,再换用高倍镜观察,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①调节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细准焦螺旋 ③转动转换器 ④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题目解析:
下列关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线粒体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牙签消毒、实验前漱口都是为了保证该实验的准确性
制作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一滴0.9%的NaCl溶液,可以直接由低倍镜观察到细胞后转换为高倍镜观察到活细胞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如果改用植物的根尖细胞也能做该实验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线粒体有2层双层磷脂分子层
题目解析:
迁移率(Rf)是用纸层析法分离混合色素中各种成分的重要指标,也可用于各色素的鉴定,迁移率=色素移动距离/溶剂移动距离。下表是叶绿体中色素层析结果(部分数据)。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表1 叶绿体中色素层析结果(部分数据) 溶剂移动距离色素1移动距离色素2移动距离色素3移动距离色素4移动距离实验组17.8 ? ?1.9 ?实验组28.2 ? ?1.5 ?实验组38.0 ? ?1.4 ?平均移动距离8.07.6 ? ?0.8迁移率(Rf)无0.950.53 ?0.10A.可用无水乙醇、丙酮、石油醚等的混合试剂对色素进行分离B.色素3的迁移率(Rf)为0.2 ,若植物体缺Mg2+,其含量会减少C.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的是色素1,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的是色素4D.根尖细胞不能作为该实验的材料,也不能将其培养成含有叶绿体的植株
参考答案:
题目解析:
下列生命科学史中的经典实验,运用了同位素示踪技术的是
恩格尔曼利用水绵证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噬菌体研究DNA是遗传物质
沃森和克里克利用建构模型的方法研究DNA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