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佳电视什么牌子好怎么样

康佳变卖资产:昔日彩电龙头怎么了?_新浪网
前不久,康佳旗下的几处资产相继被变卖。这不由令人猜想,这一近年来运转不善的老牌家电企业是否进入了“资金链断裂”的惨状。其实,一切与康佳的主业转型密切相关。
分享专题至:
一代家电制造业龙头企业,是如何走到今天断臂求生的地步?这或许要从十几年前说起。
康佳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凤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康佳要转型成为一家投资控股平台。对此,业界反应不一,既有赞赏康佳这种跨界转型的声音,也有对这种八竿子打不着的转型深感忧虑和质疑。
此番断臂求生之举,真的能让它重返市场霸主地位吗?那昔日辉煌一时的彩电业务,又经历了哪些变化,又是如何在不知觉中被市场竞争浪潮拍打在前滩上?
剥离家电制造业务这一低利润重资产,对于康佳集团来说,到底是转型必经之路,还是短期权宜之计?
  声称转型的康佳正在大张旗鼓地更改自己的家电DNA,向另一个陌生的方向出发。
  此番断臂求生之举,真的能让它重返市场霸主地位吗?那昔日辉煌一时的彩电业务,又经历了哪些变化,又是如何在不知觉中被市场竞争浪潮拍打在前滩上?
来源:创日报(chuangribao)
作者:Cecilia
37 年,它几乎在各个方面都不占优势,却还能活着,顶着巨亏活着。
最早知道康佳的名字是在 1998 年,那年一部叫《还珠格格》火的一塌糊涂,除了再也无法复制的62.8%收视率,救活了好多濒临倒闭的印刷厂,它也让很多家庭多了个出奇一致的目标——赚钱换个好电视。
就在那一年,康佳彩电国内零售市场占有率首次跳跃式的霸占了中国第一,成功超越长虹,成为当时的“一哥”, 105 亿的销售额,成就了康佳电视那年恐怖统治力。
但这几天,一份不可思议的半年报,疯狂卖地,和它完全的让人摸不到头脑的商业模式,把一代彩电巨头“康佳”又推到了风口浪尖。
随着中报的出炉,半年营收上百亿,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净利润再次亏损 4446 万。
请注意“再次”这个词,因为继 2010 年,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直至 2016 年,主业年年亏损之后,今年上半年,康佳还是没有逃过亏损的魔咒。
除了亏损,康佳在变卖资产的道路上也根本停不下来。
几天前,康佳再次发布公告,拟转让持有的康侨佳城公司70%的股权,挂牌价格不低于41. 45 亿元。
8 月 24 日,康佳拟转让上海 3 处房产,回笼金额 1651 万元;
6 月 29 日,宣布出售昆山康佳电子有限公司51%的股权,价格不低于2. 24 亿元;
5 月份,出售映瑞光电科技22.935%的股权,估值约为 1. 2 亿元。
营收和净利润反差如此之大,连续 7 年主业一直亏损,整个集团就靠变卖资产过活,一代家电制造业龙头企业,是如何走到今天断臂求生的地步?
老牌彩电巨头,
8 年时间 80 个亿。
陈伟荣,是那个给康佳带来了最鼎盛的时刻的男人,也是带领康佳一路走向亏损的男人。
康佳的崛起占尽了 80 年代改革开放的天时地利,陈伟荣,就是人和。
在当时,陈伟荣和TCL李东生、创维黄宏生同为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 78 级学生,他们就读同一个班级,从事同一份事业,被称为“华工三剑客”,三人名气相当大。
1982 年,陈伟荣毕业后,被分配到广东光明华侨电子工业公司就职,也就是康佳的前身。从最基础的工厂技术员,到工厂厂长,他毫无悬念的成为了康佳集团总裁。
当年,长虹电视曾经在国内是霸主一般的存在。而就是在陈伟荣掌舵康佳之后,他雷厉风行,参与公司改制,加大力度投入技术开发,一举拿下三十多个彩电技术的全国第一。在 1998 年,康佳彩电产量第一次成功超越长虹,成为当时的“一哥”。
只用了 8 年时间,陈伟荣就将公司的总资产从5. 49 亿元增加到89. 13 亿元。
然而,陈伟荣给康佳带来了最鼎盛的时刻,却也导致康佳电视扩张过快而库存累积。接连不断的巨额亏损成为了陈伟荣引退的导火索。
最为致命的是,康佳最为动荡的时刻,却也是国产电视市场转型发展最快的时候,而当创维、TCL、海信等品牌逐渐逆袭,康佳电视已经战力匮乏。
2001 年,陈伟荣突然宣布辞职引退,留下的原因只有四个字:“能力难及”。
三个多月上百次人事变动,
华侨城里的众叛亲离。
康佳是一个被上了魔咒的企业,不怪别人,怪就怪他不好好干自己老本行,反而跑去挤房地产,这么一挤,挤出一场宫斗戏,也挤走康佳半条命。
从 2001 年,康佳就抑制不住涉足地产届的冲动,而在这个过程中,康佳第一大股东,一步一步变成了一个原本双方八竿子打不着,业务上也没多大交际的外行人——华侨城。
当上了第一大股东,华侨城的控制欲望就水涨船高起来,想外行控制内行。这让中小股东和康佳人根本无法接受,小股东们觉得,华侨城就安安生生当甩手掌柜就行,别来染指康佳经营管理。
30 年康佳做到今天,都是靠原本的康佳人打下的江山,华侨城一没卖场,销售家电是指不上了,二也提供不了核心零件的供应链,总之,基本上没对康佳做过什么实质性贡献,瓜分利益的时候就跑来了,小股东们当然一听就炸了。
小股东的红人刘丹
2014 这场战争终于爆发了,小股东们借着康佳连年亏损的借口,结成“帮派“准备一致对付大股东。
这是创造中国证券史上第一个“中小股东主导董事会”的案例,小股东所提代表在董事会七个席位中占据四席,而华侨城只保留了两个董事席位,中小股东选举出来的张民任董事局主席。张民根本没有彩电业背景,也没有从业经验,虽然财务投资经历丰富,让张民当掌舵人?
华侨城送了小股东三个字:想的美。
本来就不打算善罢甘休的华侨城积极运作,两周后,剧情逆转,由华侨城提名的刘凤喜担任董事局主席,张民下课。因为华侨城有个再正当不过的理由——我们是大股东啊!康佳这块肥肉,我们志在必得。
大股东的宠儿刘凤喜
一个上市企业,两周内两换董事局主席,不仅整个 2015 年都闹得是轰轰烈烈,而且在国内上市企业发展史上,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罕见。
这还不算完,在刘凤喜抢下张民董事局主席的位子时,小股东们推荐的刘丹成为新任总裁。结果不到三个月,刘丹板凳儿都没坐热,就也被大股东华侨城突然免职,直接撵下了台。
这种来回折腾,让康佳内部死气沉沉。包括研发、市场、生产、管理,品牌等各个环节都受到严重打击,大家得过且过,感到前途渺茫,士气低落。
除了公司停不下来的亏!亏!亏! 股民更是深受其害,损失惨重。惨到什么地步呢?内斗中,逼的康佳股票不得不于 6 月 12 日停牌, 3 个月复牌后拉开了大跌序幕,连续七个跌停版。
当然,一脸懵逼的还有经销商,据说那年,经销商最大愿望,就是厂家什么时候能不再折腾。
你一手好牌到底是怎么打烂的?
其实,康佳不是没有挣扎过,但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残酷。在创哥看来,除了不忍心再吐槽的股东互撕,康佳的一手好牌打烂的一点都不冤:
1. 在核心技术上抠门,在创新上偷懒。
康佳在技术上的投资是出了名的不大方, 2016 年上半年康佳集团的研发投入仅0. 88 亿元,同比减少15.56%,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已经连续四年不超过1.3%,跟海信、TCL等同行比起来,少的不是一点半点。
没有规模、没有科技含量,不创新,不能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没有差异化,只能做炮灰。
2. 没捞着“互联网+”是传统企业的救命稻草。
“互联网+”是传统企业的救命稻草。道理虽然都懂,但康佳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刘凤喜掌舵时,创哥真的觉得他从心理排斥互联网,他认为传统制造企业突然转型到互联网很难,应先内部有了互联网意识后,再向外部推广。他认为康佳向互联网转型时机尚不成熟。
但现实情况是,竞争对手的互联网化已经如火如荼,并且开始尝到甜头了。创维率先思变了,所以,创维过得很滋润。
虽然 2015 年康佳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看起来很美好,实际双方是“各怀鬼胎”。康佳的中小股东意图联手阿里拉升股价,而阿里则希望获得终端量。据说自合作以来,康佳并没有分到一分钱。
3. 售后黑洞,谁还会为老品牌的情怀买账?
康佳还有一大致命伤,就是没有正确定位“售后服务”,这么多年一直被花式吐槽的就是康佳糟心的售后,比如那句,康佳的电视里估计是安装了定时装置。
好一点的待遇是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联系售后却被告知需花高价进行维修,要是遇见态度不好的客服,可能就会撇清干系,甚至直接挂电话。
连续 7 年亏损,彩电巨头康佳好像深陷噩梦,一直难以苏醒。明明年年亏损,却还年年坚守,日子过得很好的时候,没有颠覆自己、产品创新和迭代的动力,而现在,应该怎么定义康佳呢?
是被房地产耽误的家电企业,还是被家电耽误的地产公司?
这个时代,电视机有些寂寞,
可手机和wifi却没有闲着,
或许,只有勇于革自己的命,
才是真正保自己的命!
  今年上半年,全球彩电行业继续下跌,受此不利影响全球前十彩电企业均出现市场下跌趋势!而整个彩电行业市场份额最多下跌了25%,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各彩电厂商业绩不容乐观!然而国内的康佳集团却逆势而行,在彩电行业整体下滑的大环境下实现了高达25%的增长,可谓一枝独秀!那么康佳集团是如何做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逆势增长的呢?这主要得益于康佳集团高管团队富有远见地制定了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三大战略!第一:跨界出击当今商业社会不再是强强对立,而是合作共赢,共同前行的发展!既能利用资源的相互优势,又能实现跨界经营的方案。这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强强联合可以获得更大的利润回报以及更加符合自身发展的需求!康佳借助强强联合这一优势顺势推出了具有更有竞争力的互利网电视从而使得本年度康佳在彩电行业带来了长足进步!第二:产品模式的升级传统行业品牌正式销售的一种方案而在互联网的大潮下这种模式越发显得苍白无力。在此环境下康佳主动寻找解决方案,采用软件结合硬件的方式为自身转型带来了新的路子。除了在传统彩电行业深耕,康佳也在积极拓展其他领域的服务,通过软硬结合为更多产业带来更加优质的服务。第三:积极拓展新业务得益于这批70后管理团队的高瞻远瞩,在接手整个团队后就积极布局相关产业链。在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四大板块以及正在高速开展的TMT产业中通过直接投资或并购或孵化的方式为整个行业都带来了一股新的风潮。回顾康佳几十年间在彩电行业的发展历程,无不体现出康佳决策层的高瞻远瞩。无论是紧抓产业升级还是消费者越来越多的需求康佳始终站在行业的前端。从长远战略角度看待康佳的三大战略,康佳70后全新领导班子的布局无疑是极富前瞻性的。正如孙子兵法中所说这些极具前瞻的布局会带领康佳走向更远的未来!
文 | AI财经社 刘潇然
编 | 杨舒芳
康佳近期开始频频处置旗下资产。
9月27日,康佳集团发布了《关于转让昆康公司部分股权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昆康公司为康佳的全资子公司,此次康佳出售了昆康公司51%的股权。
就在此前不久,康佳旗下的另几处资产也相继被变卖。
8月24日,康佳发布公告,拟转让其持有的康侨佳城公司70%的股权,同时拟将位于上海市虹口区辉河路25弄5号的三套房产在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今年5月,康佳还曾宣布出售旗下映瑞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22.935%的股权。综合上述所有资产,变现规模已近45亿元。
这不由令人猜想,这一近年来运转不善的老牌家电企业是否进入了“资金链断裂”的惨状。其实,一切与康佳的主业转型密切相关。
辉煌、动荡与衰落
康佳的前身,是1979年国家批准兴建的“广东省光明华侨电子工业有限公司”,由中港合资,首期投资4300万港元,中方控股51%,港方控股49%。1980年11月,董事会正式确定产品商标为KONKA康佳。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康佳先后在东北、西北、华南、华东、西南分别建立了五大彩电生产基地,拥有彩电生产线20多条,彩电年生产能力超过了1000万台,形成了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
随后,康佳集团又历经陈伟荣掌舵、改制、上市与扩张,公司的总资产一路上涨。自2003年开始,康佳坐实“彩电第一品牌”的名号,连续5年蝉联彩电销量榜首。到2007年,康佳彩电总体零售量占有率为14.09%。
那时候,家里的康佳电视,是无数中国人的记忆。但接下来的十年,这个彩电巨头却迎来了不祥的命运。
康佳集团大股东华侨城与中小股东向来存在路线与夺权矛盾,这个埋藏的火山在2015年爆发。
中小股东通过股东大会推翻了原有央企大股东控制的董事会,组建了新的管理层,堪称中国证券史上第一宗中小股东成功“逼宫”的事件。但仅仅二十天后,局势就被逆转,代言大股东的原总裁刘凤喜重新当选董事局主席。
夺权之战必有牺牲,那一年康佳的中高层被“清洗”,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动发生了42起。短暂剧烈的震荡深创了整个康佳集团,业绩直线滑落。据2015年报,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高达12.57亿元,同比下滑2488.32%。
元气大伤的同时,康佳还在经历着家电行业的风云突变。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开始挤占观众的注意力,彩电的市场需求量在持续下降。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电视销售综合2181万台,同比下滑7.3%。
与此同时,乐视、小米等互联网公司的新打法也对电视行业带来了冲击。行业格局不可避免地走向互联网化。虽然康佳也在积极谋求转型,曾先后采取过推出互联网子品牌KKTV、发展OLED电视产品,引入互联网电视品牌的内容资源等措施,但终究无法与乐视小米的薄利多销和海量内容库去比拼吸引力。
另一方面,康佳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已经连续四年不超过1.3%,落后于海信等传统彩电业同行。20年前的康佳还属高科技制造型公司,但如今它已找不到新的核心技术增长点。
根据统计数据,2016年上半年,康佳以230万台的出货量占据中国液晶电视市场9%的份额,排在创维、海信、TCL、长虹以及海尔之后,已从当年的龙头老大沦落为第二梯队。
轻资产化转型
据康佳2017上半年财报,报告期内康佳营业收入为114亿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3087万元,同比增长141%。但主营业务低迷,现金流紧张,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近4445.6万元,同比下滑54.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64亿元,比去年同期下滑1703.39%;当期负债173.17亿元,比期初多出34亿。主营的彩电业务今年上半年营收52.9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45%,毛利率比去年同期减少0.53%。
在财报中,康佳也表示,由于彩电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互联网品牌电视持续低价竞争和外资品牌不断加大投入,同时以面板为代表的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致使彩电等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
赔钱的彩电业务倒逼康佳不得不另寻炉灶,不再死守单一产业苦熬。
康佳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凤喜曾在今年表示:“康佳不再只是一家彩电公司,将转型投资控股平台,做大投资业务,彩电业务则谋求独立上市。”康佳的公告也称,希望剥离家电制造等重资产业务,摘下“传统制造业”的标签,通过投资、孵化等方式,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在财报中,确实能看出,康佳有众多的项目急需资金注入。
康佳目前正在进行的重大非股权投资情况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康佳的老厂区改造项目已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10.16亿元,而该项目的进度却仅有14.73%;昆山水月周庄项目已累计投入16.86亿元,项目进度为57%;科创中心项目已累计投入约7666万元,进度为17%;东莞建设新厂项目还尚未开始。
同时康佳也在积极买入。今年以来,康佳以5.88亿元收购广东楚天龙智能卡有限公司24%的股权,投资1.72亿元持有产业链上游企业深圳市耀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的股份,筹划出资不超过10亿元与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等设立预计50亿元的产业基金。资本运作涵盖TMT产业、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等多个方向。
综上原因,康佳向外抛售地产、资产也就变得不难理解。公司需要正向现金流,为转型做好资金准备。在主营业务遭到重创后,康佳试图走上轻资产化的的新路。
康佳的投资方向几乎涵盖了当下热门的智能制造、新能源、健康等所有新兴产业。
这在中国家电行业中是绝无仅有的。要知道,体量是康佳数倍的格力、美的、海尔等企业转型,也仅限于和实体经济相关的智能制造领域。一旦“轻资产化”的实施完成,康佳集团将成为一家投资控股平台,远脱离于原有的家电领域业务经营模式。
这种转型,也是由主要依赖单一彩电产品线向多产业并行的格局转型,从产品经营向综合性经营转型。
康佳集团总裁周彬曾公开表示,“上市公司是一个资本平台,谋求的是资本增值。增值的手段不见得是通过单一的某个产品或者产业来实现。”
他认为,康佳完全可以利用深耕彩电业多年的产业优势,通过并购控股、自主研发、配置孵化器等多种模式,加快对外扩张,搭建智能生态,形成物联网的生态圈实现新的盈利模式。
刘凤喜则多次强调,只有康佳的彩电业务更加独立的运作,康佳集团才能够跳出具体产业而有更多精力进行宏观决策加强资本运营。此前据媒体透露,今年年内,康佳希望完成大彩电业务改制的方案,争取今年年底、明年初实施。一旦彩电业务完成改革,康佳所有业务都将完成机制改革。
按照康佳的规划,包括彩电、白电、手机等旗下几大业务都将通过产业公司化运作,集团则成为投资控股层面,从而做大投资业务。据了解,此前康佳集团已经组建了六七个投资团队,用市场化的手段来运作投资业务。
或许,今后的康佳将不再是消费者认知中的家电品牌。它正经历着断臂式的变革,试图重生。
  一代家电制造业龙头企业,是如何走到今天断臂求生的地步?这或许要从十几年前说起。
  近期,对旗下资产的频繁处置动作让家电企业康佳备受业界关注。
  剥离家电制造业务这一低利润重资产,对于康佳集团来说,到底是转型必经之路,还是短期权宜之计?
  营业收入达百亿级,但利润率却不足1%,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多元化投资战略下,还有什么可以尽快贡献利润的产业?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3080万元,利润率仅为0.27%。
  此番断臂求生之举,真的能让它重返市场霸主地位吗?那昔日辉煌一时的彩电业务,又经历了哪些变化,又是如何在不知觉中被市场竞争浪潮拍打在前滩上?
来源:创日报(chuangribao)
作者:Cecilia
37 年,它几乎在各个方面都不占优势,却还能活着,顶着巨亏活着。
最早知道康佳的名字是在 1998 年,那年一部叫《还珠格格》火的一塌糊涂,除了再也无法复制的62.8%收视率,救活了好多濒临倒闭的印刷厂,它也让很多家庭多了个出奇一致的目标——赚钱换个好电视。
就在那一年,康佳彩电国内零售市场占有率首次跳跃式的霸占了中国第一,成功超越长虹,成为当时的“一哥”, 105 亿的销售额,成就了康佳电视那年恐怖统治力。
但这几天,一份不可思议的半年报,疯狂卖地,和它完全的让人摸不到头脑的商业模式,把一代彩电巨头“康佳”又推到了风口浪尖。
随着中报的出炉,半年营收上百亿,扣除非经常损益后,净利润再次亏损 4446 万。
请注意“再次”这个词,因为继 2010 年,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直至 2016 年,主业年年亏损之后,今年上半年,康佳还是没有逃过亏损的魔咒。
除了亏损,康佳在变卖资产的道路上也根本停不下来。
几天前,康佳再次发布公告,拟转让持有的康侨佳城公司70%的股权,挂牌价格不低于41. 45 亿元。
8 月 24 日,康佳拟转让上海 3 处房产,回笼金额 1651 万元;
6 月 29 日,宣布出售昆山康佳电子有限公司51%的股权,价格不低于2. 24 亿元;
5 月份,出售映瑞光电科技22.935%的股权,估值约为 1. 2 亿元。
营收和净利润反差如此之大,连续 7 年主业一直亏损,整个集团就靠变卖资产过活,一代家电制造业龙头企业,是如何走到今天断臂求生的地步?
老牌彩电巨头,
8 年时间 80 个亿。
陈伟荣,是那个给康佳带来了最鼎盛的时刻的男人,也是带领康佳一路走向亏损的男人。
康佳的崛起占尽了 80 年代改革开放的天时地利,陈伟荣,就是人和。
在当时,陈伟荣和TCL李东生、创维黄宏生同为华南理工大学无线电 78 级学生,他们就读同一个班级,从事同一份事业,被称为“华工三剑客”,三人名气相当大。
1982 年,陈伟荣毕业后,被分配到广东光明华侨电子工业公司就职,也就是康佳的前身。从最基础的工厂技术员,到工厂厂长,他毫无悬念的成为了康佳集团总裁。
当年,长虹电视曾经在国内是霸主一般的存在。而就是在陈伟荣掌舵康佳之后,他雷厉风行,参与公司改制,加大力度投入技术开发,一举拿下三十多个彩电技术的全国第一。在 1998 年,康佳彩电产量第一次成功超越长虹,成为当时的“一哥”。
只用了 8 年时间,陈伟荣就将公司的总资产从5. 49 亿元增加到89. 13 亿元。
然而,陈伟荣给康佳带来了最鼎盛的时刻,却也导致康佳电视扩张过快而库存累积。接连不断的巨额亏损成为了陈伟荣引退的导火索。
最为致命的是,康佳最为动荡的时刻,却也是国产电视市场转型发展最快的时候,而当创维、TCL、海信等品牌逐渐逆袭,康佳电视已经战力匮乏。
2001 年,陈伟荣突然宣布辞职引退,留下的原因只有四个字:“能力难及”。
三个多月上百次人事变动,
华侨城里的众叛亲离。
康佳是一个被上了魔咒的企业,不怪别人,怪就怪他不好好干自己老本行,反而跑去挤房地产,这么一挤,挤出一场宫斗戏,也挤走康佳半条命。
从 2001 年,康佳就抑制不住涉足地产届的冲动,而在这个过程中,康佳第一大股东,一步一步变成了一个原本双方八竿子打不着,业务上也没多大交际的外行人——华侨城。
当上了第一大股东,华侨城的控制欲望就水涨船高起来,想外行控制内行。这让中小股东和康佳人根本无法接受,小股东们觉得,华侨城就安安生生当甩手掌柜就行,别来染指康佳经营管理。
30 年康佳做到今天,都是靠原本的康佳人打下的江山,华侨城一没卖场,销售家电是指不上了,二也提供不了核心零件的供应链,总之,基本上没对康佳做过什么实质性贡献,瓜分利益的时候就跑来了,小股东们当然一听就炸了。
小股东的红人刘丹
2014 这场战争终于爆发了,小股东们借着康佳连年亏损的借口,结成“帮派“准备一致对付大股东。
这是创造中国证券史上第一个“中小股东主导董事会”的案例,小股东所提代表在董事会七个席位中占据四席,而华侨城只保留了两个董事席位,中小股东选举出来的张民任董事局主席。张民根本没有彩电业背景,也没有从业经验,虽然财务投资经历丰富,让张民当掌舵人?
华侨城送了小股东三个字:想的美。
本来就不打算善罢甘休的华侨城积极运作,两周后,剧情逆转,由华侨城提名的刘凤喜担任董事局主席,张民下课。因为华侨城有个再正当不过的理由——我们是大股东啊!康佳这块肥肉,我们志在必得。
大股东的宠儿刘凤喜
一个上市企业,两周内两换董事局主席,不仅整个 2015 年都闹得是轰轰烈烈,而且在国内上市企业发展史上,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罕见。
这还不算完,在刘凤喜抢下张民董事局主席的位子时,小股东们推荐的刘丹成为新任总裁。结果不到三个月,刘丹板凳儿都没坐热,就也被大股东华侨城突然免职,直接撵下了台。
这种来回折腾,让康佳内部死气沉沉。包括研发、市场、生产、管理,品牌等各个环节都受到严重打击,大家得过且过,感到前途渺茫,士气低落。
除了公司停不下来的亏!亏!亏! 股民更是深受其害,损失惨重。惨到什么地步呢?内斗中,逼的康佳股票不得不于 6 月 12 日停牌, 3 个月复牌后拉开了大跌序幕,连续七个跌停版。
当然,一脸懵逼的还有经销商,据说那年,经销商最大愿望,就是厂家什么时候能不再折腾。
你一手好牌到底是怎么打烂的?
其实,康佳不是没有挣扎过,但这个世界就是这么残酷。在创哥看来,除了不忍心再吐槽的股东互撕,康佳的一手好牌打烂的一点都不冤:
1. 在核心技术上抠门,在创新上偷懒。
康佳在技术上的投资是出了名的不大方, 2016 年上半年康佳集团的研发投入仅0. 88 亿元,同比减少15.56%,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已经连续四年不超过1.3%,跟海信、TCL等同行比起来,少的不是一点半点。
没有规模、没有科技含量,不创新,不能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没有差异化,只能做炮灰。
2. 没捞着“互联网+”是传统企业的救命稻草。
“互联网+”是传统企业的救命稻草。道理虽然都懂,但康佳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刘凤喜掌舵时,创哥真的觉得他从心理排斥互联网,他认为传统制造企业突然转型到互联网很难,应先内部有了互联网意识后,再向外部推广。他认为康佳向互联网转型时机尚不成熟。
但现实情况是,竞争对手的互联网化已经如火如荼,并且开始尝到甜头了。创维率先思变了,所以,创维过得很滋润。
虽然 2015 年康佳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看起来很美好,实际双方是“各怀鬼胎”。康佳的中小股东意图联手阿里拉升股价,而阿里则希望获得终端量。据说自合作以来,康佳并没有分到一分钱。
3. 售后黑洞,谁还会为老品牌的情怀买账?
康佳还有一大致命伤,就是没有正确定位“售后服务”,这么多年一直被花式吐槽的就是康佳糟心的售后,比如那句,康佳的电视里估计是安装了定时装置。
好一点的待遇是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联系售后却被告知需花高价进行维修,要是遇见态度不好的客服,可能就会撇清干系,甚至直接挂电话。
连续 7 年亏损,彩电巨头康佳好像深陷噩梦,一直难以苏醒。明明年年亏损,却还年年坚守,日子过得很好的时候,没有颠覆自己、产品创新和迭代的动力,而现在,应该怎么定义康佳呢?
是被房地产耽误的家电企业,还是被家电耽误的地产公司?
这个时代,电视机有些寂寞,
可手机和wifi却没有闲着,
或许,只有勇于革自己的命,
才是真正保自己的命!
  今年上半年,全球彩电行业继续下跌,受此不利影响全球前十彩电企业均出现市场下跌趋势!而整个彩电行业市场份额最多下跌了25%,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各彩电厂商业绩不容乐观!然而国内的康佳集团却逆势而行,在彩电行业整体下滑的大环境下实现了高达25%的增长,可谓一枝独秀!那么康佳集团是如何做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逆势增长的呢?这主要得益于康佳集团高管团队富有远见地制定了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三大战略!第一:跨界出击当今商业社会不再是强强对立,而是合作共赢,共同前行的发展!既能利用资源的相互优势,又能实现跨界经营的方案。这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强强联合可以获得更大的利润回报以及更加符合自身发展的需求!康佳借助强强联合这一优势顺势推出了具有更有竞争力的互利网电视从而使得本年度康佳在彩电行业带来了长足进步!第二:产品模式的升级传统行业品牌正式销售的一种方案而在互联网的大潮下这种模式越发显得苍白无力。在此环境下康佳主动寻找解决方案,采用软件结合硬件的方式为自身转型带来了新的路子。除了在传统彩电行业深耕,康佳也在积极拓展其他领域的服务,通过软硬结合为更多产业带来更加优质的服务。第三:积极拓展新业务得益于这批70后管理团队的高瞻远瞩,在接手整个团队后就积极布局相关产业链。在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四大板块以及正在高速开展的TMT产业中通过直接投资或并购或孵化的方式为整个行业都带来了一股新的风潮。回顾康佳几十年间在彩电行业的发展历程,无不体现出康佳决策层的高瞻远瞩。无论是紧抓产业升级还是消费者越来越多的需求康佳始终站在行业的前端。从长远战略角度看待康佳的三大战略,康佳70后全新领导班子的布局无疑是极富前瞻性的。正如孙子兵法中所说这些极具前瞻的布局会带领康佳走向更远的未来!
文 | AI财经社 刘潇然
编 | 杨舒芳
康佳近期开始频频处置旗下资产。
9月27日,康佳集团发布了《关于转让昆康公司部分股权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昆康公司为康佳的全资子公司,此次康佳出售了昆康公司51%的股权。
就在此前不久,康佳旗下的另几处资产也相继被变卖。
8月24日,康佳发布公告,拟转让其持有的康侨佳城公司70%的股权,同时拟将位于上海市虹口区辉河路25弄5号的三套房产在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今年5月,康佳还曾宣布出售旗下映瑞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22.935%的股权。综合上述所有资产,变现规模已近45亿元。
这不由令人猜想,这一近年来运转不善的老牌家电企业是否进入了“资金链断裂”的惨状。其实,一切与康佳的主业转型密切相关。
辉煌、动荡与衰落
康佳的前身,是1979年国家批准兴建的“广东省光明华侨电子工业有限公司”,由中港合资,首期投资4300万港元,中方控股51%,港方控股49%。1980年11月,董事会正式确定产品商标为KONKA康佳。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康佳先后在东北、西北、华南、华东、西南分别建立了五大彩电生产基地,拥有彩电生产线20多条,彩电年生产能力超过了1000万台,形成了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
随后,康佳集团又历经陈伟荣掌舵、改制、上市与扩张,公司的总资产一路上涨。自2003年开始,康佳坐实“彩电第一品牌”的名号,连续5年蝉联彩电销量榜首。到2007年,康佳彩电总体零售量占有率为14.09%。
那时候,家里的康佳电视,是无数中国人的记忆。但接下来的十年,这个彩电巨头却迎来了不祥的命运。
康佳集团大股东华侨城与中小股东向来存在路线与夺权矛盾,这个埋藏的火山在2015年爆发。
中小股东通过股东大会推翻了原有央企大股东控制的董事会,组建了新的管理层,堪称中国证券史上第一宗中小股东成功“逼宫”的事件。但仅仅二十天后,局势就被逆转,代言大股东的原总裁刘凤喜重新当选董事局主席。
夺权之战必有牺牲,那一年康佳的中高层被“清洗”,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动发生了42起。短暂剧烈的震荡深创了整个康佳集团,业绩直线滑落。据2015年报,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高达12.57亿元,同比下滑2488.32%。
元气大伤的同时,康佳还在经历着家电行业的风云突变。
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开始挤占观众的注意力,彩电的市场需求量在持续下降。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电视销售综合2181万台,同比下滑7.3%。
与此同时,乐视、小米等互联网公司的新打法也对电视行业带来了冲击。行业格局不可避免地走向互联网化。虽然康佳也在积极谋求转型,曾先后采取过推出互联网子品牌KKTV、发展OLED电视产品,引入互联网电视品牌的内容资源等措施,但终究无法与乐视小米的薄利多销和海量内容库去比拼吸引力。
另一方面,康佳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已经连续四年不超过1.3%,落后于海信等传统彩电业同行。20年前的康佳还属高科技制造型公司,但如今它已找不到新的核心技术增长点。
根据统计数据,2016年上半年,康佳以230万台的出货量占据中国液晶电视市场9%的份额,排在创维、海信、TCL、长虹以及海尔之后,已从当年的龙头老大沦落为第二梯队。
轻资产化转型
据康佳2017上半年财报,报告期内康佳营业收入为114亿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3087万元,同比增长141%。但主营业务低迷,现金流紧张,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近4445.6万元,同比下滑54.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64亿元,比去年同期下滑1703.39%;当期负债173.17亿元,比期初多出34亿。主营的彩电业务今年上半年营收52.9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1.45%,毛利率比去年同期减少0.53%。
在财报中,康佳也表示,由于彩电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互联网品牌电视持续低价竞争和外资品牌不断加大投入,同时以面板为代表的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致使彩电等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
赔钱的彩电业务倒逼康佳不得不另寻炉灶,不再死守单一产业苦熬。
康佳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凤喜曾在今年表示:“康佳不再只是一家彩电公司,将转型投资控股平台,做大投资业务,彩电业务则谋求独立上市。”康佳的公告也称,希望剥离家电制造等重资产业务,摘下“传统制造业”的标签,通过投资、孵化等方式,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在财报中,确实能看出,康佳有众多的项目急需资金注入。
康佳目前正在进行的重大非股权投资情况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康佳的老厂区改造项目已累计实际投入金额为10.16亿元,而该项目的进度却仅有14.73%;昆山水月周庄项目已累计投入16.86亿元,项目进度为57%;科创中心项目已累计投入约7666万元,进度为17%;东莞建设新厂项目还尚未开始。
同时康佳也在积极买入。今年以来,康佳以5.88亿元收购广东楚天龙智能卡有限公司24%的股权,投资1.72亿元持有产业链上游企业深圳市耀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的股份,筹划出资不超过10亿元与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等设立预计50亿元的产业基金。资本运作涵盖TMT产业、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等多个方向。
综上原因,康佳向外抛售地产、资产也就变得不难理解。公司需要正向现金流,为转型做好资金准备。在主营业务遭到重创后,康佳试图走上轻资产化的的新路。
康佳的投资方向几乎涵盖了当下热门的智能制造、新能源、健康等所有新兴产业。
这在中国家电行业中是绝无仅有的。要知道,体量是康佳数倍的格力、美的、海尔等企业转型,也仅限于和实体经济相关的智能制造领域。一旦“轻资产化”的实施完成,康佳集团将成为一家投资控股平台,远脱离于原有的家电领域业务经营模式。
这种转型,也是由主要依赖单一彩电产品线向多产业并行的格局转型,从产品经营向综合性经营转型。
康佳集团总裁周彬曾公开表示,“上市公司是一个资本平台,谋求的是资本增值。增值的手段不见得是通过单一的某个产品或者产业来实现。”
他认为,康佳完全可以利用深耕彩电业多年的产业优势,通过并购控股、自主研发、配置孵化器等多种模式,加快对外扩张,搭建智能生态,形成物联网的生态圈实现新的盈利模式。
刘凤喜则多次强调,只有康佳的彩电业务更加独立的运作,康佳集团才能够跳出具体产业而有更多精力进行宏观决策加强资本运营。此前据媒体透露,今年年内,康佳希望完成大彩电业务改制的方案,争取今年年底、明年初实施。一旦彩电业务完成改革,康佳所有业务都将完成机制改革。
按照康佳的规划,包括彩电、白电、手机等旗下几大业务都将通过产业公司化运作,集团则成为投资控股层面,从而做大投资业务。据了解,此前康佳集团已经组建了六七个投资团队,用市场化的手段来运作投资业务。
或许,今后的康佳将不再是消费者认知中的家电品牌。它正经历着断臂式的变革,试图重生。
  一代家电制造业龙头企业,是如何走到今天断臂求生的地步?这或许要从十几年前说起。
  近期,对旗下资产的频繁处置动作让家电企业康佳备受业界关注。
  剥离家电制造业务这一低利润重资产,对于康佳集团来说,到底是转型必经之路,还是短期权宜之计?
  营业收入达百亿级,但利润率却不足1%,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多元化投资战略下,还有什么可以尽快贡献利润的产业?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3080万元,利润率仅为0.2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视什么牌子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