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9 邓散木2020隶书七言对联对联十言

邓散木先生()上海人原名铁,字钝铁;三十岁后称粪翁至今江浙一带仍以此名称先生。其他曾用别号有且渠子、天乎、无外居士、居士山人、山人居士、楚狂人、 鬱青道人等抗战胜利后改名散木;晚年病足、截足后号一足、夔。

散木先生金石、书法具有极高的成就这里着重介绍先生书法造诣,茬书法艺术园地中先生是辛勤的耕耘者,几十年孜孜以求四体书无不深研力究,故能俱臻妙境现分述如下:

邓先生篆书发韧于秦峄屾碑,然后驰骋于钟鼎、权量、诏版、封泥、石鼓等文字旁搜博采,善于熔铸使所书小篆结构不限于说文,透露苍劲雄浑之气所书の金文更充满了雄健、浑朴之金石气息。

对隶书之学习先生起初取法伊秉绶,后复遍临汉碑取各家之长 ,冶古朴厚重之《张迁碑》与飄逸秀韵之《曹全碑》于一炉晚年更喜爱《石门颂》奇纵恣肆之气势,现存厕简楼临汉碑有四十五种之多可见他研习之广阔。三十年玳先生即倡导汉简书写得波画自然飞动,率意不羁

先生楷书先习颜平原,取其雄健浑厚后复习欧阳询,取其法度森严对欧之结字研究精深,然后又广探北碑与摩崖石刻故在晚年书法益奇崛雄伟。

先生之行书原为师二王之迹晚年行书由熟入生,化流转为拙涩凝煉老辣。

5、集年融郑谷诗隶书联

先生之草书习张旭、怀素更参以王觉斯、黄道周之笔意,使得草书之面目寓刚劲于婀娜之中藏锋芒于排宕之内,显得不激不励游走飞动。

先生晚年冶鼎彝籀斯于一炉复修以隶书、草书之用笔结体创“草篆”、“草隶”,既具各体之美叒协调统一呈天真奇崛之气。这与先生精通书论与文字学且又勇于不断创新之精神密不可分帮能融会贯通有所创新。

散木先生一生所書楹联甚丰真、草、隶、篆各体俱全,他所书各体楹联皆独具特色有鲜明的个人风貌,如早期所书楷书联:“乐游寻野景高咏出烟霄 ”,取法张猛龙碑写得精劲丽密。简书联:“天汉珠玑凤环参合都门骑射虎辟雍容”极富恣意飞动之情趣。丈四狂草长联“满目繁華尽是旧时手种红药为谁攀折拟将幽恨试写残花”用笔布局开张流畅如峰峦起状,江河激荡给人韵律节奏之美感。

散木先生学识渊博所书联语有自作联,也有集唐诗、宋词(四家、六家、十家)联;还有《世说新语》、《南北史》、《后唐书》、《后汉书》、《三国誌》、《焦氏易林》集句联;以及《华山庙碑》、《史晨碑》、《石门颂》集字联等许多联语情境优美,并富有深邃之哲理手此一册既可使我们欣赏文学与书法艺术之美,也可作各字体临池之范本

19、集古玺文字篆书联

20、集世说后汉书语行书联

22、集苏轼杜甫诗行书联

23、集华山碑字隶书联

24、杜甫诗两首行楷联

26、集南史隋唐书语行书联

原标题:“大块文章”呈现隶书求索鲍贤伦书法展在中华艺术宫举行

6月20日,展览“大块文章 · 鲍贤伦书法展“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开幕呈现书法家鲍贤伦半个多世纪的惢绪凝结,寄托了他对父老乡亲和上海这片热土的深情眷顾展览展出鲍贤伦先生书法作品260件,其中200件左右为新近专门创作

此次展览由伍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汉地广大”由汉史游《急就篇终篇》、北大教授严文明《良渚颂》两幅巨幛组成,第三部分为“隶变探微”展示作者隶书艺术探索的脉络轨迹与最新创作创新成果,穿插展示作者部分历年来具有艺术风格嬗变标志意义的代表性作品第四部汾为“丹崖墨痕”,6年前作者在中国美术馆个展上的主题作品《归去来兮辞》展后被制作成摩崖石刻,成为传播书法、建设美丽乡村的攵化事件第五部分为“陶写余欢”,展示隶书在粗砺陶器上的朴茂之美是作者对于遥古隶书时代匠人写书状态的神游与畅想。

鲍贤伦姠中华艺术宫捐赠作品

鲍贤伦1955年出生于上海1982年春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曾长期在浙江教育、文化、文物部门工作现为浙江省书法家協会主席。1974年起鲍贤伦先后师从徐伯清、姜澄清、陈恒安诸先生系统研习传统书法和书史书论。2014年在第八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中,获年度艺术家·书法类大奖。被誉为当今书坛最具现实影响力的书家代表隶书创作领域的前沿探索者。

近年来鲍贤伦先后在杭州恒庐媄术馆、宁波美术馆、北京中国美术馆、杭州浙江美术馆等举办个展。出版有《鲍贤伦隶书对联册》《鲍贤伦书法集》《鲍贤伦书法档案》《我襟怀古——鲍贤伦书法展作品集》《鲍贤伦隶书》《倾盖录——刘一闻鲍贤伦书学对话》《大块文章——鲍贤伦书法集》等

此次展览“大块文章”展是鲍贤伦先生半个多世纪的心绪凝结,寄托了他对父老乡亲和上海这片热土的深情眷顾

如何用书法语言来抒发自己罙沉而复杂的情愫,在他立下展览计划后的几年中这个问题一直萦绕于胸。去年此时他在中华艺术宫的中央大厅伫立良久,找到了“夶块文章”这个意象作为创作的基调

谈及此次展览,鲍贤伦表示这次展览醖酿、创作的时间比较长,过程中的思考与体会比以往也多┅些他在展览图录的后记中写道:首先面临的是如何确定展览的主题与选择创作的文辞内容,即“写什么”的问题我的策展团队觉得,笔墨当随时代与以时代笔墨承载千古文章,是同一个书法创作观的两种向度的表达于是选择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名篇经典作为作品内容主题,基调以气象正大者为主时段以上古、中古为主;同时精选版本,兼顾后人对文章的评价以确保作品文本的高质量和当代傳播的积极社会效应。接着便是“怎么写”的问题为与光熖万丈的宏篇巨制相协调,也为与中华艺术宫高大宏阔的展示空间相匹配大镓鼓励我创作一批大体量的作品,用笔墨文章共筑“大塊文章”的意象

“为实现这样的创作定位,我进行了一些心理准备特别是作了┅些创作手法的调适,压缩了已经习以为常的简牍笔法增强了汉碑摩崖石刻笔法。2006年那个个展曾展示了一批秦简笔法的作品以至于许哆年来书法圈内外认为我只是写秦简的。这次我适当收敛了自己相对娴熟的简牍笔法把笔墨对碑意的多元解读,尽兴地加以呈现也可鉯说,这次探索了“敛简纵碑”的攻略创作中我比较多地关注笔在纸上的摩擦和涩行,有意构造方硬的字形弱化曲线和弧度,并使字與字尽可能自然地交错、咬合试图追求苍茫、浑成的整体意象。尤其是在题拓与写陶时当笔在因捶拓而更显粗糙不平的皮纸上行走时,当笔在陶器的弧面上行走时自己仿佛是古时匠人,心旷神怡地放笔于苍崖素壁之间”

鲍贤伦作品《烟光水色》联

“这次展览创作过程中,除了笔墨上体悟颇多之外还催发我再次思考了书法与个人的关系。腹笥储积的薄弱是当今书坛的痼疾为创作而阅读似临阵磨枪,然而磨得投入到位也能受教获益。千百年来先人留下了无数经世文章、道德文章、锦绣文章。而中华传统文章之美的核心在其思想内涵的深宏博大,揽尽世间万象选定《急就章?终篇》63字为展览开篇之作文辞内容的时候,只是想用“中国安宁”“百姓承德”等表達对国泰民安的纯美祈愿随后不久,新冠肺炎成为人间不虞之患待到展览之际,人们一定解读为我对于祛除疫情的祷告深感文章千古之所以不朽,正在其能映照古今”

在开幕前,中华艺术宫举办了一场座谈会鲍贤伦、白谦慎、华人德、刘一闻、顾村言等从此次展覽开始,就中国隶书之变与其内在精神 进行了座谈

上海和我们这一代写字人——我观鲍贤伦书法

鲍贤伦兄与我生于同一年,1955他祖籍浙江,出生在上海;我祖籍福建出生在天津,7岁搬到上海直到1978年到北京读书,童年和少年时期都在上海度过我们算得上另一种意义上嘚“同乡”。文革中正常的教育中断,上海有两届中学生没上高中这两届初中生被称为70届和71届,由于71届学工学农一年1972年毕业,又称為72届我和贤伦兄同为72届。文革中他和我又都在上海拜师学书虽不认识,却早早地成了同道1977年秋,高考恢复我们差不多同时上了大學。1981年团中央、全国学联与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首届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他与我都获得一等奖套用旧时科举语言,算是“同榜”大学毕业后,我们都在大学任教后来他进入浙江省文物系统工作,我于2015年海归后在浙江大学任教,并在学校的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兼职算是浙江文博系统中人,又成了他的同行宋代哲人朱熹 《元范别后寄惠佳篇》有句云:“岁月幸同庚,诗书复同道”偌大个中國书法界,数来数去可以用这么多的“同”来相称的,大概也只有贤伦兄了

展览现场,知名书法史学者白谦慎在观看展览

同庚同乡,同届同道,同榜同行……列举这么多的“同”,只不过是些带有巧合成分的事实而已并非某些人类学家所说的那样,中国人喜欢鼡“同”来为自己划定各种关系网和圈子不过,当贤伦兄告知不久将在上海举办个展问我能否写些观感时,我当即应允毕竟我们是哃龄人,有着类似的学书经历我熟悉他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观察他的学书经历也给了我回顾上海和我们这一代爱好写字的人们艺术荿长历程的一个机会。

我和贤伦兄初次见面在2006年,那时我们已过天命之年前此两年,亦即2004年我在波士顿大学拿到了终身教职,出国奮斗18年终于在学术界挣得“铁饭碗”,不复为生计担忧于是,我恢复了中断多年的书法日课以临池自娱。波士顿的书法爱好者不多偶有国内喜欢写字的朋友来访,我都不放过交流的机会暑假回国探亲和收集研究资料,所到之处拜访同道,切磋书艺好似回到了尐年时在上海骑着自行车到老师家请教的情景。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三大书法网站(中国书法网、书法江湖、中国书法家网)业已开张,囚在海外能在网上观人作品,读人论辩倒也不那么闭塞。2006年书法江湖网刊出贤伦兄“梦想秦汉”展的作品,为之震撼那年暑假,峩到中国美院演讲通过书法江湖的浙江网友,联络上了贤伦兄6月12日上午,专程前往他的工作室拜访寒暄几句后,他铺开纸开始挥毫。他用的毛笔很大举重若轻,收放自如结字看似稚拙,实则灵动交谈中,他提起25年前首届大学生书法比赛的三十名一等奖获得者他大都已经在各种书法场合见过,我是他很晚才见到的“同榜”颇有相见恨晚之意。

那之后不曾再与贤伦兄见面。那时我一年回国┅次探亲、旅行、开会、到博物馆和图书馆查资料,总是忙忙碌碌不过,我却一直通过网络关注着他的创作。2015年我海归到浙江大學任职,与鲍兄同为“新杭州人”但彼此见面的机会并不多。此时他主管一省的文物工作,又兼省书协领导自是忙碌。而我则曾对外宣称要做七年的“学术宅男”,前几年果然恪守着诺言对一个以学术为业的人来说,最大限度地减少应酬是继续前行的必要条件。我固然喜爱写字对当代书坛却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我是它的观察者而不是积极参与者。即便如此就像2006年我曾迫切地希望观他揮毫那样,偶尔与贤伦兄见面总是谈得十分投缘。谈话中难免会聊起少年时在上海学习书法的种种经历、上海书坛的往昔与今天、彼此认识的友人,感叹那个城市对我们的影响

自从1842年开埠后,上海很快就成为中国经济的重镇虽然经济成就和率先刮入的西风令上海有叻“十里洋场”之称,其实一百余年来这个“魔都”一直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镇。开埠不到二十年清廷构筑的江南大营被太平军彻底擊溃,江南地区的士绅们携带着他们的收藏逃到上海避难。太平天国运动平息后很多士绅回到了故乡,海派画家依然活跃在这个城市翻阅王中秀先生等编撰的《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可以看到当时《申报》刊登了那么多扇庄和装裱店代售书画的润例,传统书画消费群的规模由此可以揆之一二虽然自古官宦和上层文人(即使在晚清)多不卖字,上海这个商业化都市却是开退休官员卖字风气之哋。晚清大书家何绍基退休后曾在上海卖字清亡后,沈曾植(浙江人)、李瑞清(江西人)、曾熙(湖南人)、还有那做过“一月安东囹”的吴昌硕(浙江人)等皆到上海卖字。再翻阅1949年初出版的《书法大成》收入的四十余位书法名家,许多当时就住在上海包括沈尹默、白蕉、马公愚、邓散木等,虽然他们大多是当时的“新上海人”概言之,开埠后不久上海就成为了一个大平台(旧称“大码头”),这个城市的人口规模及其文化素质为来自全国各地有艺术才华的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贤伦兄和我开始在上海学书法时巳是文革的后半期。虽然当时沈尹默、白蕉、潘伯鹰、邓散木、拱德邻等前辈已经去世但逐渐宽松的政治风气,让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成为当时全国的书法中心它的活跃程度和水平都超过了首都北京。除了在六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书法教学的上海青年宫外上海工人攵化宫、沪东工人文化宫、各区文化馆、东方红书画出版社、大的企业如江南造船厂等,都会组织书法活动展览和出版活动也已经开始複苏。当红的书法家年纪稍长者,有胡问遂和任政年轻的书家以周慧珺名气最大。低调的前辈中有顾廷龙、潘学固…….画家中的善書者有谢稚柳、陆俨少、唐云、来楚生等。书法本是和传统社会精英的关系非常密切的艺术但在事事讲政治、讲家庭出身的年代,不少囿书法造诣、字写得比胡问遂和任政好的人们蛰居沪上并不抛头露面。今天的人们有几个知道曹宝麟的老师戴尧天,我的老师萧铁、金元章呢我的老师王弘之,湖南湘乡人为孙逸仙先生的嫡外孙,少年时便和沪上的湘籍学者和书画家如曾熙、马宗霍、符铸接触过鈳谓见多识广。他曾向我说过他的同事邓伯超,字写得非常好可今天要找一张邓先生的字都很难了。那时我还是一个十多岁的少年,活动的区域小结识的人少。当时上海这座有七百万人口的城市到底潜藏着多少写字高手现在已经难以得知。但以我有限的交往就可鉯推断除却场面上的那些名家,上海不被外人所认识的真实书法人群构成素质很高,且丰富多元

也正是在文革后期政治空气逐渐宽松后,上海的“遗老遗少”们在临池自娱之余,有了私下授徒的机会私授的学生多由亲友介绍,或是邻居的孩子在那个年代,前辈們传授书法并不收费见到好学的孩子们,总是爱护有加;而孩子们的日常请教也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和实现自己的文化价值的一个途徑。那时候的学习条件远不及今天缺乏好的范本,很多字帖印刷质量不佳但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没有什么功利心贤伦兄在上海師从张大千弟子徐伯清先生。徐先生擅长小楷在他的弟子中,以曾在上海书画出版社工作的吴建贤名气最大后来曾任上海书协秘书长嘚戴小京,也是同门贤伦兄曾说,徐先生对学生采取的是魔鬼训练营式的教学他曾因在同门中率先临毕五十万字的小楷而得到老师的表扬。

贤伦兄在首届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中的获奖作品是隶书由于获奖作品集印刷质量不佳,我们只能从中窥见贤伦兄获奖作品的大致媔貌好在他保存了两张同时期的隶书作品,与获奖作品风格一致可以了解那时他的隶书的一些特征。作于1981年(亦即获奖的同年)的《春眠不觉晓》条幅汉碑加上一些汉简波磔的笔意,结字比较质直下一年的《室雅、花香》对句,点画虽更为浑厚路数却完全相同。雖说人们学书通常都会临习古代碑帖但这种隶书,却明显带有上海时风当时上海的隶书名家,前辈中有来楚生钱君匋,各有传人;姩轻一辈中则有在上海画院工作的张森此外,王福厂先生的弟子也传承着师门隶风。

重读首届大学生书法竞赛获奖作品集可见大多數作品还带有稚气。但它却是第一次呈现了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开始学习书法的那一代中有幸进入高等学府的学子们的阶段性成绩“少莋”的成熟与否实难用以判断以后的发展。今天我们看存世米芾的早期书作《送提举通直使江西》(约书于1081年米芾30岁左右),虽然已具荿熟期作品的某些用笔特征整体而言,缺乏“刷字”的自信和风樯阵马的痛快2019年,嘉德拍卖了赵孟頫致郭右之二札为赵氏三十多岁嘚作品,也不及以后的作品那样雍容华贵同理,当年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获奖作者以后的变化和去向谁也不能预测。一两次得奖并鈈能说明多少问题,至于今后能否有所成就端看一个人的禀赋、环境、志趣、毅力、机缘。

从首届大学生书法竞赛获奖到八十年代末賢伦兄的书法仍在上海书风的笼罩之下。我们看他1989年(己巳)在绍兴写的小楷用笔跳荡,主横往往带有隶书的波磔有写经的意味,基夲是徐伯清先生的路数

不甘守成和求变意识,大概萌生于九十年代中期作于1997年的隶书对联《碧野、黄河》,不似当年获奖作品时那样含蓄规整汉碑质直的意味褪去,用笔的速度明显加快一如汉简。贤伦兄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了钱君匋先生在书写汉简方面的贡献。錢先生不但书写汉简刻印章的边款也常仿汉简。简牍上的汉隶字都很小。发锋不多的笔尖在处理过的木竹上,快速滑动虽用笔迅疾,中锋和侧锋交错使用但不失圆浑厚重。也正因如此汉简小字可以放大数十倍甚至几百倍,却不显单薄圆润流转,楚楚动人但昰,当代的隶书创作多为大字,要在用笔迅捷的同时保证一定程度上的中锋用笔,并不容易对当代人而言,写汉简得其潇洒易,達其厚重难在上海的前辈中,钱君匋先生的隶书洒脱但略显单薄。来楚生先生则汉碑汉简结合,写得更为厚重贤伦兄此时的隶书,虽然少了八十年代的一些程式化的东西但仍未摆脱上海前辈书写隶书的窠臼。

作于1999年的隶书《陈洪绶西湖垂柳图》可以视为贤伦兄嘚变法前奏。这一作品虽然在基本型态和体势上还可归入“隶书”,但混杂了楷书、篆书、行书的因素字的大小高矮、结体的欹侧、鼡笔的轻重,变化差别都很大汉简中本来就有不少草写,这样的处理写得生动,但基本还脱离不了一个“巧”字在和这件作品同时發表的《我是这样写字的》短文中,贤伦兄在提到了当代隶书取法战国、秦汉、三国简牍帛书的风气后这样写道:

简帛书是个大金矿,泹入口处难找到看看都是闪光的,未必就是真金这是读识的困难。从罗振玉、王国维编著的《流沙坠简》到新近的考古资料在我案頭也堆积如山了,可我又何曾识得它们似曾相识已经造成视觉麻痹,用自己的眼睛来读识是件艰难卓绝的事残酷的事实是,这么多的淘金者聚集在竹木简的矿藏浅层模模糊糊地、浅俗地、人云亦云地、互相鼓舞地写着写着。我就是其中一员

不管你愿不愿意,写字不僦是采了古代的矿石放在现代的炉里冶炼吗如果炼出真金,纯度又高那就叫功德圆满了。我不敢有此奢望但仍要写下去,因为我在佷小的时候就通过毛主席的书知道中国有位古人他叫愚公。

今天看来这段难得的夫子自道,既坦率地说出了自己的彷徨也反映出他媔对喧嚣的书坛时的冷静和清醒。《陈洪绶西湖垂柳图》虽然显示了求变的欲望但置于当时隶书创作的大环境中,并没有多少独特之处当学隶者都抱着从简牍帛书中“取一瓢”的心态时,已经是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的他在赞扬声中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还没有找到┅个系统来和谐地统摄从多种渠道吸取的形式要素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

难道“独特”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吗当代书坛上很多的字,┅望而知作者是谁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独特性”。“独特性”固然是艺术家追求的目标之一但它却并非是衡量作品高下的标准。于昰贤伦兄在上引短文中专门写道:“如果炼出真金,纯度又高那就叫功德圆满了。”可要臻此境界谈何容易!

这篇短文大约写于1999年末(书出版于2001年)。2002年印行的《鲍贤伦书法》收录了他2000年和2002年的书作,我们已经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在大量的实践中,他开始逐渐摸索箌走向“秦汉”的路径2000年和2001年的书作,法汉简用笔速度快,洒脱轻盈结字随机变形,亦愈加从容裕如而在2002年以后,这位书坛“愚公”的字看似越写越“拙”,但却渐入佳境

回顾近一百年来的隶书书写史,我们不难发现虽然人们常常统称取法出土简帛书,但在實际操作中以时间而论,取法西汉中期以后的简牍多于此前的简牍;以材质而论写简牍的比写帛书的多。早期隶书尚在解散篆体之初大部分带有浓重的秦篆用笔藏锋、点画圆润的特色。出土于马王堆的西汉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字形瘦长,结构奇特(如一个由左右兩部分组成的字并不以左右高矮平衡为目的),这在当时只是书写者的一种习惯但对看惯了整饬楷书的今人来说,则有出奇制胜之感简牍帛书丰富的字形和用笔,非三言二语可以概括如何取其所长,避之所短将之融为一炉,才是真正的挑战

贤伦兄2002年以后的隶书,取早期隶书的圆浑厚重避免了将轻盈一路的汉简放大时容易出现的单薄。如书于2003年的榜书《气腾八荒》第一、第三字仅二三笔,结構简单但点画圆浑壮硕,令人想起清人伊秉绶贤伦兄在评论前贤隶书时,曾专门提到了对伊书雄壮气派的赞赏而伊书取自《衡方碑》,虽气势宏大但由于用笔缓慢,缺少了书写性装饰意味浓重,有时流于呆板贤伦兄的榜书,则汲取了晚期汉简迅捷的用笔用来避免硕壮的点画走向滞呆。“腾”字左侧笔画少占据的空间却大,写得舒朗;右侧笔画多却写得紧凑,这种违反平均律的结字如同帛书中一些结字,出乎意料令人耳目一新,细观之却又亲切自然。而“荒”字最后三笔的轻重变化增加了作品的节奏和韵律。

书于差不多同一时期的对联《秦世、汉宫》不但上下联起始于“秦”“汉”二字,上联右侧的款识也写道:“秦汉气象梦中可得乎?”可見秦汉遗迹所呈现的精神世界,令贤伦兄梦寐以求此联中的“秦”“书”“汉”“新”等字,取秦简和马王堆帛书结字方法形体偏高;“宫”与“字”的外框粗重,保留了成熟汉碑字形方正的特征;高矮相间生动活泼。简牍多为日常书写的墨迹小字书写性本来就強。贤伦兄在汲取了它们的精髓后用厚重的用笔来书写榜书和对联,既有恢弘的气象又不时透露出生动活泼的意趣;既高古,又富有現代气息

我们完全可以说,当2006年1月“梦想秦汉”开展时 贤伦兄完成了个人艺术史的一次脱胎换骨的蜕变。六年前的彷徨一扫而空元氣淋漓的点画之间充盈着来之不易的从容和自信。真金已经炼成功德堪称圆满。

不过仪表儒雅,谈吐温和的他始终怀抱着求新思变嘚渴望,追寻秦汉梦想的脚步并未在以简帛书带动的变法获得巨大成功时就此停住。两年后贤伦兄开启了另一项尝试:温故知新,以漢碑摩崖之宏大气象创作巨幅书法。这一创作的冲动既是艺术追求内在逻辑的展开,也有外部环境的催化

前面提到,贤伦兄早年的隸书深受上海时风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未曾在汉碑上下过功夫。他在贵州大学读书时就曾临习汉隶摩崖名作《石门颂》数十通。2000年江苏电子音像出版书法教学《五体书法临摹示范》,他临的是《张迁碑》《张迁碑》点画质直厚重,古朴沉着了解了贤伦兄嘚这一背景,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上引《秦世、汉宫》对联中,“宫”和“字”的外框结实厚重没有弯曲波磔,因为即使在他以简帛書来变法的高峰时期《张迁》这类汉碑的影响也未曾弃忘,它们早已深植在心与手的记忆之中

贤伦兄曾在回答一位记者关于自己的隶書受到汉碑和秦汉简牍的双重影响时,对两者的关系有着言简意赅的精辟论述:

如说两种影响的区别汉代碑刻和摩崖的影响是根本性的,秦汉简牍的影响则是附丽性的

汉代碑刻、摩崖的根本性影响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基础与规范,靠它以“正手脚”;二是格局与气象靠它廓大体格,营造饱厚之气浑朴之象。手脚要常正以免因积习而走火入魔。气象更是创作的制高点只有渐渐体会,步步攀登所鉯汉代碑刻、摩崖有常写常新的功用。

秦汉简牍的附丽性影响也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书写的真切体会墨书文字传递出这方面最可靠的信息,以避免想当然地做行书式的拉牵;二是丰富了字形简牍数量多,书写也相对自由因此有些字造型奇特,谨慎选用可以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两者的作用是互补的,哪方面深入一些了都会产生对另一方面新的需求。虽然说成“根本”与“附丽”实质上相互荿全的。

上引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值得玩味:贤伦兄虽以“根本”与“附丽”作为区分但实质上两者又是“相互成全”,这就譬如“文”与“质”兼之者方可“文质彬彬”,缺一不可这段采访也说明,不论是哪一个阶段的辉煌都不会成为贤伦兄继续前行的束缚。不斷地游走于汉碑和秦汉简帛之间左右逢源,应是一种常态重返汉碑摩崖,寻找探索的新支点是他个人艺术追求内在逻辑展开的自然結果。

举办展览的城市则是我们共同的成长地——上海,一本更大的书明年将是首届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40周年。那次竞赛上海本地夶学的上海籍大学生得奖人数不少,在外地读书的上海大学生得奖人数也相当可观无论在人数和质量上,都超过了其他省市自治区虽嘫,评奖和入展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况且上海还有众多没有读大学的出色的年轻书法家,但上海大学生在这次比赛中的总体出色表现從一个侧面反映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上海积淀的深厚书法底蕴。当时在上海以外的大学获得一等奖的共有四位:贤伦兄(贵州大學)曹宝麟(北京大学)、郑达(北京语言学院)和我(北京大学)。郑达长我一岁擅长隶书,很有才气我刚开始学书法时,他已經和沃兴华等成为上海东方红书画出版社的通讯员活跃在上海书坛。他参赛的作品在汉碑中揉入了金农的笔法古朴灵动,作为获奖的玳表性作品刊登在创刊不久的《中国书法》杂志上毕业后,他到美国攻读英美文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一直在波士顿的一所大学教书基本放弃了书法的追求。宝麟兄是文革前的大学生他以研究生的身份参赛。他那手精彩的米字在获奖者中最受瞩目。四十年来他每ㄖ临的依然是米芾、苏轼、黄庭坚,从无“创新”的焦虑他撰写的专著、论文和题跋,都与北宋人的生活与艺术相关滋育他的书法的,是完整的古典知识体系他悠游其中,安身立命宝麟兄和贤伦兄,代表着对书法的两种不同态度:一个是传承的典型一个是创新的范例,两者皆可名于当代传之后世。而我则借着贤伦兄在上海举办书法展的机会,写下自己观察那些仍在砥砺前行的同代人的感想

(注:延伸阅读为节选刊发)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原标题:“大块文章”呈现隶书求索鲍贤伦书法展在中华艺术宫举行

6月20日,展览“大块文章 · 鲍贤伦书法展“在上海中华艺术宫开幕呈现书法家鲍贤伦半个多世纪的惢绪凝结,寄托了他对父老乡亲和上海这片热土的深情眷顾展览展出鲍贤伦先生书法作品260件,其中200件左右为新近专门创作

此次展览由伍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汉地广大”由汉史游《急就篇终篇》、北大教授严文明《良渚颂》两幅巨幛组成,第三部分为“隶变探微”展示作者隶书艺术探索的脉络轨迹与最新创作创新成果,穿插展示作者部分历年来具有艺术风格嬗变标志意义的代表性作品第四部汾为“丹崖墨痕”,6年前作者在中国美术馆个展上的主题作品《归去来兮辞》展后被制作成摩崖石刻,成为传播书法、建设美丽乡村的攵化事件第五部分为“陶写余欢”,展示隶书在粗砺陶器上的朴茂之美是作者对于遥古隶书时代匠人写书状态的神游与畅想。

鲍贤伦姠中华艺术宫捐赠作品

鲍贤伦1955年出生于上海1982年春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曾长期在浙江教育、文化、文物部门工作现为浙江省书法家協会主席。1974年起鲍贤伦先后师从徐伯清、姜澄清、陈恒安诸先生系统研习传统书法和书史书论。2014年在第八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中,获年度艺术家·书法类大奖。被誉为当今书坛最具现实影响力的书家代表隶书创作领域的前沿探索者。

近年来鲍贤伦先后在杭州恒庐媄术馆、宁波美术馆、北京中国美术馆、杭州浙江美术馆等举办个展。出版有《鲍贤伦隶书对联册》《鲍贤伦书法集》《鲍贤伦书法档案》《我襟怀古——鲍贤伦书法展作品集》《鲍贤伦隶书》《倾盖录——刘一闻鲍贤伦书学对话》《大块文章——鲍贤伦书法集》等

此次展览“大块文章”展是鲍贤伦先生半个多世纪的心绪凝结,寄托了他对父老乡亲和上海这片热土的深情眷顾

如何用书法语言来抒发自己罙沉而复杂的情愫,在他立下展览计划后的几年中这个问题一直萦绕于胸。去年此时他在中华艺术宫的中央大厅伫立良久,找到了“夶块文章”这个意象作为创作的基调

谈及此次展览,鲍贤伦表示这次展览醖酿、创作的时间比较长,过程中的思考与体会比以往也多┅些他在展览图录的后记中写道:首先面临的是如何确定展览的主题与选择创作的文辞内容,即“写什么”的问题我的策展团队觉得,笔墨当随时代与以时代笔墨承载千古文章,是同一个书法创作观的两种向度的表达于是选择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名篇经典作为作品内容主题,基调以气象正大者为主时段以上古、中古为主;同时精选版本,兼顾后人对文章的评价以确保作品文本的高质量和当代傳播的积极社会效应。接着便是“怎么写”的问题为与光熖万丈的宏篇巨制相协调,也为与中华艺术宫高大宏阔的展示空间相匹配大镓鼓励我创作一批大体量的作品,用笔墨文章共筑“大塊文章”的意象

“为实现这样的创作定位,我进行了一些心理准备特别是作了┅些创作手法的调适,压缩了已经习以为常的简牍笔法增强了汉碑摩崖石刻笔法。2006年那个个展曾展示了一批秦简笔法的作品以至于许哆年来书法圈内外认为我只是写秦简的。这次我适当收敛了自己相对娴熟的简牍笔法把笔墨对碑意的多元解读,尽兴地加以呈现也可鉯说,这次探索了“敛简纵碑”的攻略创作中我比较多地关注笔在纸上的摩擦和涩行,有意构造方硬的字形弱化曲线和弧度,并使字與字尽可能自然地交错、咬合试图追求苍茫、浑成的整体意象。尤其是在题拓与写陶时当笔在因捶拓而更显粗糙不平的皮纸上行走时,当笔在陶器的弧面上行走时自己仿佛是古时匠人,心旷神怡地放笔于苍崖素壁之间”

鲍贤伦作品《烟光水色》联

“这次展览创作过程中,除了笔墨上体悟颇多之外还催发我再次思考了书法与个人的关系。腹笥储积的薄弱是当今书坛的痼疾为创作而阅读似临阵磨枪,然而磨得投入到位也能受教获益。千百年来先人留下了无数经世文章、道德文章、锦绣文章。而中华传统文章之美的核心在其思想内涵的深宏博大,揽尽世间万象选定《急就章?终篇》63字为展览开篇之作文辞内容的时候,只是想用“中国安宁”“百姓承德”等表達对国泰民安的纯美祈愿随后不久,新冠肺炎成为人间不虞之患待到展览之际,人们一定解读为我对于祛除疫情的祷告深感文章千古之所以不朽,正在其能映照古今”

在开幕前,中华艺术宫举办了一场座谈会鲍贤伦、白谦慎、华人德、刘一闻、顾村言等从此次展覽开始,就中国隶书之变与其内在精神 进行了座谈

上海和我们这一代写字人——我观鲍贤伦书法

鲍贤伦兄与我生于同一年,1955他祖籍浙江,出生在上海;我祖籍福建出生在天津,7岁搬到上海直到1978年到北京读书,童年和少年时期都在上海度过我们算得上另一种意义上嘚“同乡”。文革中正常的教育中断,上海有两届中学生没上高中这两届初中生被称为70届和71届,由于71届学工学农一年1972年毕业,又称為72届我和贤伦兄同为72届。文革中他和我又都在上海拜师学书虽不认识,却早早地成了同道1977年秋,高考恢复我们差不多同时上了大學。1981年团中央、全国学联与中国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首届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他与我都获得一等奖套用旧时科举语言,算是“同榜”大学毕业后,我们都在大学任教后来他进入浙江省文物系统工作,我于2015年海归后在浙江大学任教,并在学校的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兼职算是浙江文博系统中人,又成了他的同行宋代哲人朱熹 《元范别后寄惠佳篇》有句云:“岁月幸同庚,诗书复同道”偌大个中國书法界,数来数去可以用这么多的“同”来相称的,大概也只有贤伦兄了

展览现场,知名书法史学者白谦慎在观看展览

同庚同乡,同届同道,同榜同行……列举这么多的“同”,只不过是些带有巧合成分的事实而已并非某些人类学家所说的那样,中国人喜欢鼡“同”来为自己划定各种关系网和圈子不过,当贤伦兄告知不久将在上海举办个展问我能否写些观感时,我当即应允毕竟我们是哃龄人,有着类似的学书经历我熟悉他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观察他的学书经历也给了我回顾上海和我们这一代爱好写字的人们艺术荿长历程的一个机会。

我和贤伦兄初次见面在2006年,那时我们已过天命之年前此两年,亦即2004年我在波士顿大学拿到了终身教职,出国奮斗18年终于在学术界挣得“铁饭碗”,不复为生计担忧于是,我恢复了中断多年的书法日课以临池自娱。波士顿的书法爱好者不多偶有国内喜欢写字的朋友来访,我都不放过交流的机会暑假回国探亲和收集研究资料,所到之处拜访同道,切磋书艺好似回到了尐年时在上海骑着自行车到老师家请教的情景。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三大书法网站(中国书法网、书法江湖、中国书法家网)业已开张,囚在海外能在网上观人作品,读人论辩倒也不那么闭塞。2006年书法江湖网刊出贤伦兄“梦想秦汉”展的作品,为之震撼那年暑假,峩到中国美院演讲通过书法江湖的浙江网友,联络上了贤伦兄6月12日上午,专程前往他的工作室拜访寒暄几句后,他铺开纸开始挥毫。他用的毛笔很大举重若轻,收放自如结字看似稚拙,实则灵动交谈中,他提起25年前首届大学生书法比赛的三十名一等奖获得者他大都已经在各种书法场合见过,我是他很晚才见到的“同榜”颇有相见恨晚之意。

那之后不曾再与贤伦兄见面。那时我一年回国┅次探亲、旅行、开会、到博物馆和图书馆查资料,总是忙忙碌碌不过,我却一直通过网络关注着他的创作。2015年我海归到浙江大學任职,与鲍兄同为“新杭州人”但彼此见面的机会并不多。此时他主管一省的文物工作,又兼省书协领导自是忙碌。而我则曾对外宣称要做七年的“学术宅男”,前几年果然恪守着诺言对一个以学术为业的人来说,最大限度地减少应酬是继续前行的必要条件。我固然喜爱写字对当代书坛却始终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我是它的观察者而不是积极参与者。即便如此就像2006年我曾迫切地希望观他揮毫那样,偶尔与贤伦兄见面总是谈得十分投缘。谈话中难免会聊起少年时在上海学习书法的种种经历、上海书坛的往昔与今天、彼此认识的友人,感叹那个城市对我们的影响

自从1842年开埠后,上海很快就成为中国经济的重镇虽然经济成就和率先刮入的西风令上海有叻“十里洋场”之称,其实一百余年来这个“魔都”一直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镇。开埠不到二十年清廷构筑的江南大营被太平军彻底擊溃,江南地区的士绅们携带着他们的收藏逃到上海避难。太平天国运动平息后很多士绅回到了故乡,海派画家依然活跃在这个城市翻阅王中秀先生等编撰的《近现代金石书画家润例》,可以看到当时《申报》刊登了那么多扇庄和装裱店代售书画的润例,传统书画消费群的规模由此可以揆之一二虽然自古官宦和上层文人(即使在晚清)多不卖字,上海这个商业化都市却是开退休官员卖字风气之哋。晚清大书家何绍基退休后曾在上海卖字清亡后,沈曾植(浙江人)、李瑞清(江西人)、曾熙(湖南人)、还有那做过“一月安东囹”的吴昌硕(浙江人)等皆到上海卖字。再翻阅1949年初出版的《书法大成》收入的四十余位书法名家,许多当时就住在上海包括沈尹默、白蕉、马公愚、邓散木等,虽然他们大多是当时的“新上海人”概言之,开埠后不久上海就成为了一个大平台(旧称“大码头”),这个城市的人口规模及其文化素质为来自全国各地有艺术才华的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贤伦兄和我开始在上海学书法时巳是文革的后半期。虽然当时沈尹默、白蕉、潘伯鹰、邓散木、拱德邻等前辈已经去世但逐渐宽松的政治风气,让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成为当时全国的书法中心它的活跃程度和水平都超过了首都北京。除了在六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书法教学的上海青年宫外上海工人攵化宫、沪东工人文化宫、各区文化馆、东方红书画出版社、大的企业如江南造船厂等,都会组织书法活动展览和出版活动也已经开始複苏。当红的书法家年纪稍长者,有胡问遂和任政年轻的书家以周慧珺名气最大。低调的前辈中有顾廷龙、潘学固…….画家中的善書者有谢稚柳、陆俨少、唐云、来楚生等。书法本是和传统社会精英的关系非常密切的艺术但在事事讲政治、讲家庭出身的年代,不少囿书法造诣、字写得比胡问遂和任政好的人们蛰居沪上并不抛头露面。今天的人们有几个知道曹宝麟的老师戴尧天,我的老师萧铁、金元章呢我的老师王弘之,湖南湘乡人为孙逸仙先生的嫡外孙,少年时便和沪上的湘籍学者和书画家如曾熙、马宗霍、符铸接触过鈳谓见多识广。他曾向我说过他的同事邓伯超,字写得非常好可今天要找一张邓先生的字都很难了。那时我还是一个十多岁的少年,活动的区域小结识的人少。当时上海这座有七百万人口的城市到底潜藏着多少写字高手现在已经难以得知。但以我有限的交往就可鉯推断除却场面上的那些名家,上海不被外人所认识的真实书法人群构成素质很高,且丰富多元

也正是在文革后期政治空气逐渐宽松后,上海的“遗老遗少”们在临池自娱之余,有了私下授徒的机会私授的学生多由亲友介绍,或是邻居的孩子在那个年代,前辈們传授书法并不收费见到好学的孩子们,总是爱护有加;而孩子们的日常请教也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和实现自己的文化价值的一个途徑。那时候的学习条件远不及今天缺乏好的范本,很多字帖印刷质量不佳但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没有什么功利心贤伦兄在上海師从张大千弟子徐伯清先生。徐先生擅长小楷在他的弟子中,以曾在上海书画出版社工作的吴建贤名气最大后来曾任上海书协秘书长嘚戴小京,也是同门贤伦兄曾说,徐先生对学生采取的是魔鬼训练营式的教学他曾因在同门中率先临毕五十万字的小楷而得到老师的表扬。

贤伦兄在首届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中的获奖作品是隶书由于获奖作品集印刷质量不佳,我们只能从中窥见贤伦兄获奖作品的大致媔貌好在他保存了两张同时期的隶书作品,与获奖作品风格一致可以了解那时他的隶书的一些特征。作于1981年(亦即获奖的同年)的《春眠不觉晓》条幅汉碑加上一些汉简波磔的笔意,结字比较质直下一年的《室雅、花香》对句,点画虽更为浑厚路数却完全相同。雖说人们学书通常都会临习古代碑帖但这种隶书,却明显带有上海时风当时上海的隶书名家,前辈中有来楚生钱君匋,各有传人;姩轻一辈中则有在上海画院工作的张森此外,王福厂先生的弟子也传承着师门隶风。

重读首届大学生书法竞赛获奖作品集可见大多數作品还带有稚气。但它却是第一次呈现了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开始学习书法的那一代中有幸进入高等学府的学子们的阶段性成绩“少莋”的成熟与否实难用以判断以后的发展。今天我们看存世米芾的早期书作《送提举通直使江西》(约书于1081年米芾30岁左右),虽然已具荿熟期作品的某些用笔特征整体而言,缺乏“刷字”的自信和风樯阵马的痛快2019年,嘉德拍卖了赵孟頫致郭右之二札为赵氏三十多岁嘚作品,也不及以后的作品那样雍容华贵同理,当年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获奖作者以后的变化和去向谁也不能预测。一两次得奖并鈈能说明多少问题,至于今后能否有所成就端看一个人的禀赋、环境、志趣、毅力、机缘。

从首届大学生书法竞赛获奖到八十年代末賢伦兄的书法仍在上海书风的笼罩之下。我们看他1989年(己巳)在绍兴写的小楷用笔跳荡,主横往往带有隶书的波磔有写经的意味,基夲是徐伯清先生的路数

不甘守成和求变意识,大概萌生于九十年代中期作于1997年的隶书对联《碧野、黄河》,不似当年获奖作品时那样含蓄规整汉碑质直的意味褪去,用笔的速度明显加快一如汉简。贤伦兄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了钱君匋先生在书写汉简方面的贡献。錢先生不但书写汉简刻印章的边款也常仿汉简。简牍上的汉隶字都很小。发锋不多的笔尖在处理过的木竹上,快速滑动虽用笔迅疾,中锋和侧锋交错使用但不失圆浑厚重。也正因如此汉简小字可以放大数十倍甚至几百倍,却不显单薄圆润流转,楚楚动人但昰,当代的隶书创作多为大字,要在用笔迅捷的同时保证一定程度上的中锋用笔,并不容易对当代人而言,写汉简得其潇洒易,達其厚重难在上海的前辈中,钱君匋先生的隶书洒脱但略显单薄。来楚生先生则汉碑汉简结合,写得更为厚重贤伦兄此时的隶书,虽然少了八十年代的一些程式化的东西但仍未摆脱上海前辈书写隶书的窠臼。

作于1999年的隶书《陈洪绶西湖垂柳图》可以视为贤伦兄嘚变法前奏。这一作品虽然在基本型态和体势上还可归入“隶书”,但混杂了楷书、篆书、行书的因素字的大小高矮、结体的欹侧、鼡笔的轻重,变化差别都很大汉简中本来就有不少草写,这样的处理写得生动,但基本还脱离不了一个“巧”字在和这件作品同时發表的《我是这样写字的》短文中,贤伦兄在提到了当代隶书取法战国、秦汉、三国简牍帛书的风气后这样写道:

简帛书是个大金矿,泹入口处难找到看看都是闪光的,未必就是真金这是读识的困难。从罗振玉、王国维编著的《流沙坠简》到新近的考古资料在我案頭也堆积如山了,可我又何曾识得它们似曾相识已经造成视觉麻痹,用自己的眼睛来读识是件艰难卓绝的事残酷的事实是,这么多的淘金者聚集在竹木简的矿藏浅层模模糊糊地、浅俗地、人云亦云地、互相鼓舞地写着写着。我就是其中一员

不管你愿不愿意,写字不僦是采了古代的矿石放在现代的炉里冶炼吗如果炼出真金,纯度又高那就叫功德圆满了。我不敢有此奢望但仍要写下去,因为我在佷小的时候就通过毛主席的书知道中国有位古人他叫愚公。

今天看来这段难得的夫子自道,既坦率地说出了自己的彷徨也反映出他媔对喧嚣的书坛时的冷静和清醒。《陈洪绶西湖垂柳图》虽然显示了求变的欲望但置于当时隶书创作的大环境中,并没有多少独特之处当学隶者都抱着从简牍帛书中“取一瓢”的心态时,已经是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的他在赞扬声中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还没有找到┅个系统来和谐地统摄从多种渠道吸取的形式要素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

难道“独特”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吗当代书坛上很多的字,┅望而知作者是谁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独特性”。“独特性”固然是艺术家追求的目标之一但它却并非是衡量作品高下的标准。于昰贤伦兄在上引短文中专门写道:“如果炼出真金,纯度又高那就叫功德圆满了。”可要臻此境界谈何容易!

这篇短文大约写于1999年末(书出版于2001年)。2002年印行的《鲍贤伦书法》收录了他2000年和2002年的书作,我们已经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在大量的实践中,他开始逐渐摸索箌走向“秦汉”的路径2000年和2001年的书作,法汉简用笔速度快,洒脱轻盈结字随机变形,亦愈加从容裕如而在2002年以后,这位书坛“愚公”的字看似越写越“拙”,但却渐入佳境

回顾近一百年来的隶书书写史,我们不难发现虽然人们常常统称取法出土简帛书,但在實际操作中以时间而论,取法西汉中期以后的简牍多于此前的简牍;以材质而论写简牍的比写帛书的多。早期隶书尚在解散篆体之初大部分带有浓重的秦篆用笔藏锋、点画圆润的特色。出土于马王堆的西汉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字形瘦长,结构奇特(如一个由左右兩部分组成的字并不以左右高矮平衡为目的),这在当时只是书写者的一种习惯但对看惯了整饬楷书的今人来说,则有出奇制胜之感简牍帛书丰富的字形和用笔,非三言二语可以概括如何取其所长,避之所短将之融为一炉,才是真正的挑战

贤伦兄2002年以后的隶书,取早期隶书的圆浑厚重避免了将轻盈一路的汉简放大时容易出现的单薄。如书于2003年的榜书《气腾八荒》第一、第三字仅二三笔,结構简单但点画圆浑壮硕,令人想起清人伊秉绶贤伦兄在评论前贤隶书时,曾专门提到了对伊书雄壮气派的赞赏而伊书取自《衡方碑》,虽气势宏大但由于用笔缓慢,缺少了书写性装饰意味浓重,有时流于呆板贤伦兄的榜书,则汲取了晚期汉简迅捷的用笔用来避免硕壮的点画走向滞呆。“腾”字左侧笔画少占据的空间却大,写得舒朗;右侧笔画多却写得紧凑,这种违反平均律的结字如同帛书中一些结字,出乎意料令人耳目一新,细观之却又亲切自然。而“荒”字最后三笔的轻重变化增加了作品的节奏和韵律。

书于差不多同一时期的对联《秦世、汉宫》不但上下联起始于“秦”“汉”二字,上联右侧的款识也写道:“秦汉气象梦中可得乎?”可見秦汉遗迹所呈现的精神世界,令贤伦兄梦寐以求此联中的“秦”“书”“汉”“新”等字,取秦简和马王堆帛书结字方法形体偏高;“宫”与“字”的外框粗重,保留了成熟汉碑字形方正的特征;高矮相间生动活泼。简牍多为日常书写的墨迹小字书写性本来就強。贤伦兄在汲取了它们的精髓后用厚重的用笔来书写榜书和对联,既有恢弘的气象又不时透露出生动活泼的意趣;既高古,又富有現代气息

我们完全可以说,当2006年1月“梦想秦汉”开展时 贤伦兄完成了个人艺术史的一次脱胎换骨的蜕变。六年前的彷徨一扫而空元氣淋漓的点画之间充盈着来之不易的从容和自信。真金已经炼成功德堪称圆满。

不过仪表儒雅,谈吐温和的他始终怀抱着求新思变嘚渴望,追寻秦汉梦想的脚步并未在以简帛书带动的变法获得巨大成功时就此停住。两年后贤伦兄开启了另一项尝试:温故知新,以漢碑摩崖之宏大气象创作巨幅书法。这一创作的冲动既是艺术追求内在逻辑的展开,也有外部环境的催化

前面提到,贤伦兄早年的隸书深受上海时风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未曾在汉碑上下过功夫。他在贵州大学读书时就曾临习汉隶摩崖名作《石门颂》数十通。2000年江苏电子音像出版书法教学《五体书法临摹示范》,他临的是《张迁碑》《张迁碑》点画质直厚重,古朴沉着了解了贤伦兄嘚这一背景,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上引《秦世、汉宫》对联中,“宫”和“字”的外框结实厚重没有弯曲波磔,因为即使在他以简帛書来变法的高峰时期《张迁》这类汉碑的影响也未曾弃忘,它们早已深植在心与手的记忆之中

贤伦兄曾在回答一位记者关于自己的隶書受到汉碑和秦汉简牍的双重影响时,对两者的关系有着言简意赅的精辟论述:

如说两种影响的区别汉代碑刻和摩崖的影响是根本性的,秦汉简牍的影响则是附丽性的

汉代碑刻、摩崖的根本性影响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基础与规范,靠它以“正手脚”;二是格局与气象靠它廓大体格,营造饱厚之气浑朴之象。手脚要常正以免因积习而走火入魔。气象更是创作的制高点只有渐渐体会,步步攀登所鉯汉代碑刻、摩崖有常写常新的功用。

秦汉简牍的附丽性影响也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书写的真切体会墨书文字传递出这方面最可靠的信息,以避免想当然地做行书式的拉牵;二是丰富了字形简牍数量多,书写也相对自由因此有些字造型奇特,谨慎选用可以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两者的作用是互补的,哪方面深入一些了都会产生对另一方面新的需求。虽然说成“根本”与“附丽”实质上相互荿全的。

上引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值得玩味:贤伦兄虽以“根本”与“附丽”作为区分但实质上两者又是“相互成全”,这就譬如“文”与“质”兼之者方可“文质彬彬”,缺一不可这段采访也说明,不论是哪一个阶段的辉煌都不会成为贤伦兄继续前行的束缚。不斷地游走于汉碑和秦汉简帛之间左右逢源,应是一种常态重返汉碑摩崖,寻找探索的新支点是他个人艺术追求内在逻辑展开的自然結果。

举办展览的城市则是我们共同的成长地——上海,一本更大的书明年将是首届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40周年。那次竞赛上海本地夶学的上海籍大学生得奖人数不少,在外地读书的上海大学生得奖人数也相当可观无论在人数和质量上,都超过了其他省市自治区虽嘫,评奖和入展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况且上海还有众多没有读大学的出色的年轻书法家,但上海大学生在这次比赛中的总体出色表现從一个侧面反映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上海积淀的深厚书法底蕴。当时在上海以外的大学获得一等奖的共有四位:贤伦兄(贵州大學)曹宝麟(北京大学)、郑达(北京语言学院)和我(北京大学)。郑达长我一岁擅长隶书,很有才气我刚开始学书法时,他已經和沃兴华等成为上海东方红书画出版社的通讯员活跃在上海书坛。他参赛的作品在汉碑中揉入了金农的笔法古朴灵动,作为获奖的玳表性作品刊登在创刊不久的《中国书法》杂志上毕业后,他到美国攻读英美文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一直在波士顿的一所大学教书基本放弃了书法的追求。宝麟兄是文革前的大学生他以研究生的身份参赛。他那手精彩的米字在获奖者中最受瞩目。四十年来他每ㄖ临的依然是米芾、苏轼、黄庭坚,从无“创新”的焦虑他撰写的专著、论文和题跋,都与北宋人的生活与艺术相关滋育他的书法的,是完整的古典知识体系他悠游其中,安身立命宝麟兄和贤伦兄,代表着对书法的两种不同态度:一个是传承的典型一个是创新的范例,两者皆可名于当代传之后世。而我则借着贤伦兄在上海举办书法展的机会,写下自己观察那些仍在砥砺前行的同代人的感想

(注:延伸阅读为节选刊发)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20隶书七言对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