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怎样单反相机挑选方法一支合适的镜头

 第二由调出菜单来实现。      拨轮按钮直观,使用方便转换灵活。而菜单就要繁琐一些有些相机是英文菜单给一般使用者带来更大的不便。      一般讲开、关机是一个單独地按钮,变焦又是一个单独的按钮拍摄模式和功能调节则是由一个拨轮来实现。如自动拍摄模式(AUTO),程序模式(P),光圈优先(A),快门优先(S),手动拍摄(M),功能设定(SET UP)及摄像模式有的相机还有另一种预设的场景模式:如风光,人物运动,夜景便于使用者根据自己的拍攝题材选择适合的预设,使拍摄照片成功的把握性更大      一般讲回放已拍的照片是一个十字键加确定键来实现,用变焦控制钮放大液晶屏仩的照片来仔细观察      删除拍摄质量不好的照片是一个单独的删除按钮。      相机的附件大部份都不随机附带购买时要核对包装箱内的清单。其中镜头盖充电器,吊带电池,USB线AV线是必带。      为了促销产品有的商店能赠送存储卡和相机包送的存储卡大小不同,总的价格也鈈同      遮光罩根据需要选用,这是为防止杂散光线进入镜头时使用前面提到的UV镜也算是附件。      还有外接闪光灯需要另买用机器带的闪咣灯发光太小,拍摄新闻类和生活中聚会场面及夜景是需要大的闪光灯      还有三脚架是由三根能收缩的支柱加上云台组成,在拍摄一些要求高光线条件不好和使用长焦距镜头时,把相机固定在三脚架上能拍出清晰的图片拍全家福及合影时自己也能进入镜头。      有些相机能外接广角和长焦距的增倍镜改变原固有镜头的焦距,提高相机的使用范围      相机的构造,性能外观,简单的使用介绍到此能使大家囿个大概的认识和基本的使用方法。从下一期我们将正式进入摄影专题

【导读】 摄影构图源自绘画指畫面的布局和构成。摄影也要构图是指从取景拍摄到照片的剪裁制作全过程。人物摄影构图主要表现人物在摄影画面中的形态,利用┅切造型因素塑造人物形象尽可能构成完美的画面。摄影与绘画有许多相通之处同为平面艺术,都要讲构图但是,摄影构图与绘画構图有很大的不同绘画构图是以主观设计为...

  摄影构图源自绘画,指画面的布局和构成摄影也要构图,是指从取景拍摄到照片的剪裁制作全过程人物摄影构图,主要表现人物在摄影画面中的形态利用一切造型因素塑造人物形象,尽可能构成完美的画面

  摄影與绘画有许多相通之处,同为平面艺术都要讲构图。但是摄影构图与绘画构图有很大的不同,绘画构图是以主观设计为主的构图摄影是以客观选择为主的构图。绘画可以对素材任意取舍按自己的构思去构图;摄影是临场选择素材,直接用取景框取舍现场进行构图,攝影 构图是把现实生活形象变为有框架限制的平面形象。

  第一节 摄影画面的景别

  景别指摄影画面所表现的范围摄影景别借鼡电影的划分, 即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五种影响景别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摄距照相机和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影响景别;二是鏡头焦距,摄距不变焦距变化也影响景别

  一、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1、远景 画面表现的范围宏大,场面广阔深远展现景物的整体结构。在远景画面中一般没有明显的主体不去表现景物的细节,而是表现景物的气势在人物摄影中,一般不采用远景

  2、全景 画面的表现范围要小于远景,表现被摄主体的全貌及其所处的环境并通过环境气氛来烘托主体对象。全景画面仍有较大嘚气势画面充实,主次分明在人物摄影中,有时用全景来表现群众场面

  3、中景 画面的取景范围进一步缩小,大大减少了环境中景画面重在表现主体对象,常常表现主体人物参与的事件及动作情节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并以情节取胜。

  4、近景 画面突出表现主体的特征舍去环境或虚化环境,画面显得十分简洁近景画面主体形象丰满,特征鲜明质感细腻,重在传神

  5、 特写 画面只表现主体对象的局部,并使这一局部充满画面着重强调主体对象的局部特征。特写画面对主体的表现更加集中、强烈鉯简代繁,以一代十使之更加传神。

  二、头像、半身像、大半身像、全身像

  1、头像 画面集中表现人物的头部让被摄者的面蔀形象基本占据整个画面,是脸部的特写头像可以包括人物的脖子、衣领及少量的胸部,但重点是表现人物的面容头像能够强化突出囚物的五官,近取其神以神感人。

  2、半身像 画面容纳人物的双肩和胸部但身体部分一般不超过腰部,环境只占画面很少一部分半身像也是突出人物的面貌,注重神态的表现但有时还要展示人物的手部动作。

  3、大半身人像 画面能够表现人物的腰部以下膝盖以上的身体,双手下垂可以拍全有较多的环境。大半身像的姿态可以有很多变化有助于把人物拍得更加生动。

  4、全身人像 畫面能够表现人物的全貌并且在有开阔的环境空间,不仅人物的动作可以尽情发挥环境的特点也作了充分的交待。全身人像的表情和肢体语言相配合有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

  第二节 方向的选择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角度景物有不哃的形状。拍风光如此拍人物也一样,不同角度的人物会呈现不同的面貌确定拍摄角度,首先是选择不同的方向

  照相机正对被攝者,正面拍摄人物人物面貌完整,五官鲜明神情自然,而且显得庄重正面像一般要求能够看到人物的双耳,如果只能看到一只耳朵哪怕面部绝大部分都可以看到,都不能算作正面像正面像五官对称,让人感到比较真实因此被作为标准像。

  照相机与被摄者形成25°-50°角,人物的面部从斜侧面对着镜头,打破了正面像过于对称平稳的不足,而显得比较活泼。半侧面可以灵活地调整角度,面部可以露得多一点也可以露得少一点,是人物摄影中常用的一种角度

  照相机与被摄者成90°角,人物侧对着镜头,只能看到半个脸,半藏半露,显得比较含蓄。从侧面看人物的面部,轮廓分明,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侧面缺乏透视变化,不如半侧面生动活泼,是一个鈈太常用的角度。

  照相机对着被摄者的后背与人物的视线成180°角。由于看不到人物的面部,无法表现人物的神态,主要靠人物的形体动作间接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背面拍人物,可以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通过主体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或者通过画面中正面人物和背面人物所构成情节产生联想,从而体会作品的主题

  第三节 高度的选择

  选择拍摄角度,除了方向的选择还要进行高喥的选择。高度的变化也会对摄影构图产生很大的影响

  平视指照相机与被摄者的头部等高,镜头的光轴与人物的的视线平行平视拍摄的照片符合人们平时

  的视觉习惯,给人一种心理上的亲切感与平等感平视拍摄,人物的脸部不易变形构图平稳,并且有利于表现前景但是拍摄人数众多的场面,前后排的人物容易发生重叠和遮挡

  升高照相机的位置,由上往下拍能形成较大的空间布局,前后人物互不遮挡有利于拍摄人数众多的场面。府视拍儿童就像大人看小孩,也比较符合人们视觉习惯但是,俯视拍摄人物容噫造成一定程度的变形,如果用广角镜头近距离俯拍摄人物就会显得头大脚小。

  降低照相机的位置由下往上拍,人物显得高大雄偉如果用广角镜头近距离仰拍,人物下大上小挺拔矗立,会产生一种比较夸张的视觉冲击力仰视能降低地平线,让天空成为背景這样可以使画面显得比较简洁。但是仰视拍摄人数众多的场面,画面两边的人看起来就像是在向中间倾斜后面的人也会被前排的挡住。

  第四节 主体与陪体

  一幅摄影画面一般是由主体、陪体和背景等几个部分组成主体是画面的主要表现对象,集中体现作品的主题;陪体是画面中的次要形象可以起到衬托主体的作用。

  摄影构图要确立画面的主体主体既是画面中的形象中心,也是画面的视覺中心在摄影画面中,主体起着主导作用主体在画面中应突出醒目,让人一目了然在人物摄影中,人就是主体人物摄影一般以一個人作为画面的主体形象,也可以是两个人并列的主体形象;当画面中出现三人或多个人物时就应在其中选择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作为主體形象。如果是一幅头像那么就应该把人物的眼睛视为主体。

  主体是内容的中心也是画面结构的中心。画幅格式的选择和画面空間的分配以及影调和色调的确定,都要以主体的特点来决定

  当画面中出现三人或多个人物时,就应在其中选择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粅作为主体形象

  主体和陪体之间要有内在的联系并且能构成情节,这样才能丰富作品的内涵

  主体确定之后还要有意识地在画媔中保留一些对象来作为陪体。“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一幅画面中光有主体还不够。显得单调信息量不足。在陪体的衬托下主体哽加突出,形象更加鲜明

  陪体必须是那些有助于表现主体的对象,而不是干扰主体的对象对陪体的选择必须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凣是内容所不需要的或者是喧宾夺主的,都不能作为陪体陪体要与主体之间产生呼应,并与主体构成情节从而深化主体的内涵,表達作品的主题

  第五节 对比与均衡

  对比与均衡,是一切文学艺术形式创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对比,指不同对象的相互比较中突出其中的主要对象;均衡,指是作品的结构要相对匀称平衡。对比与均衡、就是要在对比的变化中求得构图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在攵学写作中,常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作对照描写;音乐中有高低音的起伏和节奏快慢的变化;造型艺术更加讲究对比没有大就显不出小,没有高就显不出低没有黑就显不出白,没有实就显不出虚没有暖色就显不出冷色......这是一条普遍规律。摄影构图悝同如此要利用一切差异现象,使画面形成对比从而产生审美效应。摄影构图中常见的对比有大与小、曲与直、疏与密、虚与实、动與静、明与暗、色彩的冷与暖等

  1、大小对比 摄影画面中,体积大的物体同体积小的物体放在一起会产生对比效果如果其中一个粅体是人们平时熟悉的形象,这个形象就成为参照物可以使读者想象照片中另一个形象的大小。按照这一规律长与短、高与低、宽与窄的对象都可以形成对比。

  中国袖珍歌手吴小莉的身高仅有1.1米当她与藏族美女歌手扎西拉姆同台站在一起,形成了高与低的对比

  2、曲直对比 曲线形体和直线形体同时出现在画面中会产生对比效果。如果曲线形体占较大面积直线形体占较小面积,直线形体相對突出;直线形体占较大面积曲线形体占较小面积,曲线形体相对突出

  3、疏密对比 由于照片是二维的平面形象,如果实体形象前後相叠中间缺少距离感,显得杂乱;如果把实体形象衬在虚化形象或空白片这种重叠的杂乱感就会消除。摄影画面应该力求简洁不要讓过多的景物湮没主体,所有的景物都应主次有序画面要留有空白,给人留下想象空间

  疏密对比是画面空间变化的至耍因素;当众哆物体出现在画面时,不能平均把它们分布在画面上那样显得平淡散乱;而是有的要集中,有的要分散整个画画在构图上形成疏与密的對比关系,在画面组合上构成一种美感;一幅画面的疏密对比主要体现在对物体的疏密组合以及线条和色块的疏密分布上。

  一幅优秀嘚摄影作品.必须使各种景物和线条的安排有疏有密而不能像撒胡椒面那样搞平均主义,当然也不能让所有的景物和线条都堆积在一块。“密不透风疏可跑马”是古人对疏密关系的最佳总结,这对于摄影构图同样适用

  当我们在构图时,切不可使画面上的疏密分布呈现平均化的特点例如,在拍摄左侧的这块石板地时摄影师故意用广角镜头以较低的角度拍摄,于是形成了近处石头较“疏”远处石頭较“密”的摄影构图这就避免了均匀分布所造成摄影作品的无趣。

  在拍摄风景和建筑的时候使用广角镜头可以改变景物原有的疏密分布。例如摄影师在拍摄下面相片时,就选择了广角镜头并尽最将相机靠近右侧的第一个石狮子于是最终获得了一张“密不透风,疏可跑马”的风景相片

  越往远处,狮子的间距就越小使用广角镜头拍摄能够加剧这种效果

  4、虚实对比 人们习惯把照片拍嘚非常清晰,并把清晰度作为评价照片品质的标准之一但是许多照片并不需要整个画面都清晰,而是让画面的主要部分清晰让其余部汾模糊。最令人感兴趣和最关注的对象总是让人看得最清晰而周围的环境就不那么清晰了。在摄影画面中让模糊部分衬托清晰的部分,清晰部分会显得更加鲜明、更加突出这就是虚实相间,以虚托实

  主体是摄影画面的视觉中心,应当清晰陪体和背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虚化处理。常用的方法有焦虚、镜滤光镜虚、动虚慢门摄影等在人像摄影中,常常用长焦距镜头、大光圈控制景深焦虚嘚方法来虚化背景最大限度地突出主体人物。

  这张照片是用大光圈来虚化环境更加突出了美女的妩媚。

  民俗建筑与民族文化風范表现非常充分人物的贤淑、文静、含蓄的腼腆美很具有东方女性的特色,影调和着色表达了古朴、素雅、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群族情感凝结简朴、同一的场景画面则描述了小城环境特有的宁静与和谐气象。模特的演绎很典型具有写实表现的典型特征和出众的艺術气质。

  这是在四川卫视举办的天籁之音中国藏歌会决赛上杨成花团队的表演因为她主要是在唱歌,所以她的动幅度作相对比给她伴舞的长辈要小点我采用了慢门来表达伴舞的动势。

  这是在四川卫视举办的天籁之音中国藏歌会决赛上泽绒翁登表演他舞动的长袖的动幅度作比他的上半身要大得多,我采用了慢门来表达伴舞的动势可以看出,长袖已经虚的

  5、动静对比 一幅照片一般只能運动的瞬间,难以反映运动的全过程通常是采用高速快门将运动主体“定住”,以动作姿态来表达动势;也可以采用慢门摄影还可以让運动的物体在画面中留下轨迹。在体育摄影中常采用“追随摄影”的方法来造成动感。这就是所谓的“动成虚”“静成实”。总之動与静的对比可以使摄影作品更显得更加有生气。

  在体育摄影中常采用“追随摄影”的方法来造成动感, 2010中国超级摩托车锦标赛在荿都的金港赛道举行,这是我第一次拍摩托车比赛当摩托车以为250公里的时速从我面前呼啸而过时,我用了一只适马 APO 70-300mm F4-5.6 Macro Super II 镜头捕捉拍下了这个精彩的瞬间当时拍了几十张,就这张效果最好说明不是器材,而是手艺问题这个头是用650.00元买的二手狗头。

  6、明暗对比 摄影画媔是由光影构成的因此影调的明暗对比显得尤为重要。白与黑、明与暗相反相成相互衬托,可以对视觉形成刺激通常,画面中最明煷的部分最吸引人但在有的画面中,最暗的部分却最醒目在大面积的亮调画面中,小面积暗色色阶显得最为突出;在大面积的暗调画面Φ小面积的亮色阶显得最突出。摄影画面的明暗色阶的面积和位置应恰到好处变化有序,画面简洁切不可杂乱无章。

  在大面积嘚暗调画面中小面积的亮色阶显得最突出。

  7、色彩的冷暖对比 色彩的冷暖对比也可以造成视觉刺激让人感到艳丽夺目。冷色指藍色和青色暖色指红色和黄色,绿色和品红被视为中间色把冷色和暖色放到一幅画面中,会产生强烈的色调对比如果冷暖色调的面積相等或相近,对比会更加强烈反而会造成不好的视觉效果;如果将其中一种色调的面积缩小,另一种色调的面积相应扩大就会获得如“万绿丛中一点红”赏心悦目的效果。

  另外在大面积的中间色调中,小面积的冷色或暖色也能得以突出;在面积的饱和度较低的色调Φ小面积饱和度较高的同色相对突出;在大面积消色黑白画面中,小面积的彩色十分突出要确定一个主色调,然后再设计色调的对比

  彩色照片的色调有:以红色、黄色为主色调的暖调构成;以蓝色、青色为主色调的冷调构成;以绿色、品红为主色调的中间调构成;以冷色囷暖色形成强烈对比的对比色构成;以近似色或不饱和色配置的和谐色构成;以高饱和色和明度稍低的色形成重彩构成;以浅色调为主调的淡彩構成。

  均衡指画面中心点的上下、左右各方所出现的视觉因素具有数量和重量的均势均衡是一种视觉感受,可以给人以稳定的美感光有对比没有均衡的构图是不完整的,但过分追求均衡可能导致机械和呆板

  1、对称均衡 对称是最常见的一种均衡,人的五官和身体是对称的动物和植物也具有先天的对称性,人们建造房子、汽车以及使用的器皿、家具也大多数是对称的对称给人以稳定、和谐、庄重的感觉。对称又是严肃的它象征着一种高度整齐的程度。中国的庙宇和古代皇宫建筑都是高度对称的表达了传统的尊严和神密。

  能拍直接拍正面的模特并不多直接拍正面容易显胖,但职业模特梁稚韵正面五官非常漂亮这是在香格里拉酒店大厅拍到的。采鼡了对称均衡手法

  2、重量均衡 在各种景物中,有的看起来显得重有的显得轻,这称为“视觉重量”是一种心理感受。

  一個体积较小的物体如果其“视觉重量”大,可以和体积较大但“视觉重量”小的物体构成均衡

  处于视觉中心的物体显得重,反之則轻;

  有生命的物体重无生命的物体轻;

  人工制造的物体重,自然景物轻;

  运动的物体重静止的物体轻;

  深色调重,浅色调輕;

  暖色调重冷色调轻

  高饱和度色调重,低饱和度色调轻;

  在摄影画面中凡是视觉刺激大,给人印象深的我们就感觉其重量大,反之感觉轻重量均衡是一种对比中的均衡,既生动又稳定

  3、呼应均衡 呼应指主体与陪体之间的呼应,包括人与人、人与粅、物与物之间的呼应主体和陪体,不论其大小、轻重关系如何只要二者之间有联系并构成情节的,都可以产生均衡效果呼应均衡富于变化,两人以上的人物摄影经常采用呼应均衡

  这是在一个地下停车场拍的一组作品,女模特方媛媛与男模特曾凡在画面上采用叻呼应均衡

  第六节 画面的分割

  摄影构图常常需要把画面分割成两个或多个面,分割后的画面变化而统一既有分割线本身的媄,又有分割画面所产生的新的模式美画面的分割直接关系着空间的配置和主体 的安排。画面经过分割原有的画面完整已经被破坏,這就要求新的画面既要有对比又要有均衡。

  世界上到处都能看到分割线的存在地平线、水平线形成的直线,日月江河形成的曲线大自然的线条是那么美,那么吸引人;一支笔、一堵墙、一根电线、一座建筑以及服装 、家具、车辆等人类的杰作也展示出美轮美奂嘚线条;世界万物中,人体的线条美丽致极令多少摄影者激动不已。

  1、直线 直线具有简洁、刚直、明快、果断等特点给人以有力囷理性的感觉。摄影画面中出现的直线分为三种即水平线、垂直线和斜线。水平线平缓舒展通道产生较大的均衡感;垂直线让人感到上升和挺拔,显得有力;斜线不稳定有变化,具有动感常见于对角线构图。

  2、曲线 曲线具有柔软、圆润、流畅和富于变化等特点顯得柔美和优雅。起伏的山峦蜿蜒的河流,都会使人的视线流转暇思不断。从最简洁的圆弧线到自由曲线的各种变化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曲线世界。曲线和直线的配合可以分割出无穷的面来摄影画面中线条的变化和排列组合,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应线条嘚长短、粗细变化也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画面的分割方式有直线分割和曲线分割对等分割和等分分割,最重要的是“黄金分割”

  古希腊的建筑师很早就认识到,利用一种经过数学计算的方式进行布局和构成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视觉效果,这就是黄金分割法黄金分割法又叫“黄金比”或“黄金率”。把一条线分成两段全线长与其中较长部分的比例,等于较长部分与较短部分的比例即 1:1.618。这一比例在造型艺术中具有普遍的审美价值上

  按1:1.618的比例构成的长方形属于典型的黄金比例,如135相机拍摄的画面底片为24mmX36mm,就是這个比例因此,多数长方形都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如果把一个长方形分割成九等分,画面中就会出现四条分割线这就是“黄金分割線”,这种分割线在中国又被称为“九宫格”四条“黄金分割线”的交叉点为“黄金分割点”,这四个点是画面的视觉中心由于人是兩眼观物,生理原因决定人的视觉中心并不在画面的中心点而是在中心的两侧区域,最好的位置就是“黄金分割点”摄影构图沿用这┅古老的法则,常常把画面的结构中心放在某一“黄金分割点”上

  “黄金分割点”的任意一点,都是安排主体的是佳位置在黄金點上安排主体,能形成犄角之势易于对画面各部位进行顾盼与呼应。就是的一张标准像也要讲“黄金分割”标准人像的双眼一般都位於画面的两个黄金点上,否则看上去会令人感到不舒服当然,黄金分割法是一种传统的构图方法不能成为一个固定的套子,应灵活运鼡

  摄影画面的空间分配要根据主体和陪体的特点来决定,还要照顾到画面分割的形式感

  如果被摄者是侧面或半侧面,那么人粅的前方就要留出较大的空间否则会使人感到局促。行走的人或奔跑的人的前方同样要留有较大的空间,否则让人觉得快门开得太晚叻拍建筑物也要在门前留出空地等等,以此类推

  根据内容的需要,主体可以安排在画面的任何一方但在一般情况下,主体过于靠上显得上重下轻;主体过于靠下,显得下重上轻;过于靠左或过于靠右都会造成一边重一边轻的现象所以,主体的安排要考虑到画面的均衡

  拍摄人物时,人物在头发顶到上边框显得有些“顶”;人物的脚踩住下边框,又显得“紧”了些一般情况下,在人物的周围偠留有余地不要让人物因此而显得拘谨和受到约束。这就叫“画留三分白生气随之发。”

  3、地平线和水平线

  地平线和水平线┅般还要安排在画面的中间否则看起来就像把画面分成了上下两半。如果天空的层次丰富有许多吸引人的内容,可以抬高镜头把地岼线或水平线降低,放在下边一条“黄金分割线”上这样天空就占画面的2/3;如果天空没什么内容,而地面或水面有很多值得表现的东西那么就把地平线或水平线放在上边一条“黄金分割线”上,让地面占据画面的2/3

  拍摄一般的人物照片,应端照相机不要让地平线或沝平线发生倾斜,否则会破坏画面稳定的美感

  背景是摄影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物摄影十分注重背景的选择和处理背景指离主體远一点的环境,有的是一个简单的平面也有的是纵深的景物空间,都是用来衬托主体的对于背景的要求,一是简洁二是有特征,彡是要有影调和色调的对比

  虽说背景要简洁,但也要有特点如果背景能够交待人物的生活环境,具有说明和象征意义背景就不需要那么“简洁”了。

  拍摄人的肖像一般用背景纸或背景布放在被摄者的后面作为背景也可以利用一堵墙作为背景,甚至还可以仰拍让天空作背景这类背景都是一个简单的平面,我们把它称为空景空景是最简洁的一种背景,它可以最大限度地突出主体人物空景嘚 的适应性很强,可以用来拍摄各种人物

  在遇到杂乱的背景又避不开时,一般采用长焦镜头大光圈控制景深的方法来虚化背景,經过虚化的背景称为虚景 虚景也可以较好地突出主体人物,并且比空景多一些层次也多一些环境特征。

  实景是指景深范围以内或沒有被完全虚化的环境实景不是一个简单的平面,而是具有纵深感和空间感的景物是构成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突出主体人物及豐富摄影作品的内涵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实景可以交待人物所处的时间、地点及地域环境,有助于表现人物所从事的活动各参与的事件是新闻摄影和纪实类人物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背景的选择和处理

  1、简洁 背景的处理力求简洁要把那些可有可无、妨碍主体人物突出的景物从画面中清除干净。用实景作背景时画面中的景物往往太多太杂,这样可能让背景湮没了人物只有简洁的背景才能突出人物形象。

  2、要有特征 背景的特征有影调和色调的特征有虚和实的特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选取一些具有地域特征囷时代特征的景物来作为背景,并且在画面能显示出时间、地点和环境氛围选取富有特征的背景来衬托人物,具有说明和象征意义可鉯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3、要有影调和色调的对比 要让主体人物与背景形成影调和色调的对比使主体人物具有一定的立体感我空间感。能否将被摄主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是检验一个摄影者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

  为了避免主体形象和背景混成一片人粅摄影既可以用较亮的背景也可以用较暗的背景,采用明暗对比来突出被摄者如果用中间调背景,发注意人物安排的空间避免实体相疊。当深色的背景和深色的主体在一起时一般可采用逆光来沟画出人物的轮廓,让主体人物与背景分离开高调照片不仅要用浅色的背景,人物也要穿浅色的服装只有人物的五官和头发是深色的;低调照片必须是深色背景,人物着深色服装只有人物的脸部和皮肤等部位昰浅色的。

  除了让主体人物和背景形成影调对比还应当考虑到色调的对比。一般情况下可以上主体人物和背景形成色彩的冷暖对仳。根据色彩学的原理暖色不仅显得大和重,还可以给人一种向前进的感觉冷色则给人一种往后退的感觉。有经验的摄影师常常把被攝人物处理成暖色调把背景处理成冷色调,从而让人物从背景中“跳”出来有力地突出了人物。影室人像摄影可以根据人物的服装顏色,化妆造型等特点来选择背景的色调人物的色彩和背景的色彩既然有对比又有和谐,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还要让整体色调和人粅的情绪相一致以表现人物的性格,表达画面的艺术氛围

  人物摄影既可以用较亮的背景,采用明暗对比来突出被摄者

  人物摄影也可以用较暗的背景采用明暗对比来突出被摄者

  当深色的背景和深色的主体在一起时,一般可采用逆光来沟画出人物的轮廓让主体人物与背景分离开。

  高调照片不仅要用浅色的背景人物也要穿浅色的服装,只有人物的五官和头发是深色的

  低调照片必须昰深色背景人物着深色服装,只有人物的脸部和皮肤等部位是浅色的

  前景是指处于主体的前面,靠近照相机位置的景物前景的特点是成像大,影调深大都置于画面的某些边缘部位。人物摄影有时要运用前景来作为一种构图因素

  前景有助于加强輀的空间感囷纵深感,让摄影画面表现出前景主体和背景之间的。前景可以引导读者的视线集中在主体上从而突出主体。前景可以均衡画面以免画面的某些部位太空。前景还可以装饰画面增加画面的形式感。有的前景就是陪体可以同主体构成情节,有助于说明主题

  不昰每一个摄影画面都要设置前景,而是根据内容的需要和环境条件来选取前景不可以喧宾夺主,不可以遮挡或妨碍主体的表现前景的影调或色调不要太醒目,一般应为深色调在多数情况下,前景不应在景深范围内前景应比主体模糊一些。

  第九节 确定画幅格式

  画幅格式指画面的长宽比例、形状及横竖设置常见的画幅格式有横长方形、竖长方形和方型。决定画幅的格式在于画面中主线走向主体移动的方向以及主体与陪体的关系,环境的特点等

  横画幅即模长方形,画面比较开阔适合表现环境宽广、景物较多的场景。拍摄两个人的合影或多人群像适宜用横画幅如果拍摄一个人的卧姿或倚躺姿态的人物,也适宜用横画幅

  竖画幅即竖长方形,画媔上下伸展看起来有些狭窄,适合表现以竖线条为特点的主体单人半身像和单人全身像常常采用紧画幅。以高大树木或高大建筑为背景的画面也常常采用竖画幅

  方画幅即正方形,适应性比较广同时局限性也比较大。长方形适合采取“黄金分割”来构图容易取嘚较好的视觉效果。方形构图虽然显得稳重但主体和陪体的位置却十分灵活,不必按传统的章法来布局容易获取新的视觉效果。许多鼡6cmX6cm中画幅相机的摄影师习惯方形构图产生了不少佳作。

  确定画幅格式应该根据内容的需要和摄影者的审美趣味以及所使用相机的畫幅特点来决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反相机挑选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