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光影的诗句描写光影变化的国外诗句 现代一点 关于光影的诗句暗的或者明亮的,因为要用于景观设计方面 不是写诗。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粉丝量:512
文档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之后立即删除。谢谢
 下载此文档
光影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光影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1|
上传日期: 06:44:51|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8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光影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关注微信公众号光经典语录
共收录关于光的名言1169条
时光速流电。唐?李白《赠汉阳》。本句天意是:时光急逝,像流光闪电一样迅速。此名句以一个浓缩句表现作者对时光的感叹,反映诗人的惜时之情。在现实生话中,时间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而又无时不在的无形无象的东西。它主宰着万物成长的命运,与人生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它成为从生活到文学创作中人们最关心的对象之一,对于这一抽象的东西,人们习惯以具体的形象加以表现,这样可以增强直观性与诗文的形象性,更便于说理,更易于抒情,更容易为人接受。~即采用了比喻的手法,通过人们对闪电稍纵即逝的具体体验来感受时光的瞬间即逝,不失为一个巧妙的比喻。另外,此句句式新颖,使诗句不但蕴涵增大,而且富有新意,给人以形式上的美感。唐代诗人 李白 《赠汉阳》
明人不做暗事。 光名言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明人:行事光明磊落的人。暗事:诡秘的、不可见人的事。本句大意是:行为光明磊落的人不做那些偷偷摸模、鬼鬼祟祟的事。本句中的“暗事”,大多指那些施展阴谋诡计、暗算别人的坏事。这种事像鼠窃狗偷一样,当然不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自然也为光明正大的人所不齿。本名句流传极广,可供表白胸怀坦荡、行为光明时引用,也可甩以指责、讽刺那些惯于施阴谋、搞暗算的行为诡秘的人。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
生命是人的光。俄国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
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嘏《江楼感旧》。本句大意是:月光照耀,凉浩如水;江水无波,清朗如天。诗人将月色、水色、天色融为一体,整个世界连同诗人的心,好像都融化在这无边浩渺而又恬静的月色之中了。作者运用叠字回环的技巧,一笔包蕴了天地间的景物,将江边夜景写得辽阔无垠,清丽迷人。可用以描写江边月色,表现祖国山水的秀丽;也可借鉴叠字回环的句法,扩大语句的容量。唐代文学家 赵嘏 《江楼感旧》
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本句大意是:一寸光阴像一寸黄金那样珍贵。黄金是古人认为世间最值钱、最珍贵的东西,拿时来间比黄金,足以见其无比的价值。~是古人总结出的至理名言,千古流传,它引导人们珍惜每一个细小单位的时间。唐末五代十国诗人 王贞白 《白鹿洞二首》
雄鸡一声天下白。 关于光的名言唐?李贺《致酒行》。本句大意是:随着雄鸡的一声啼叫,普天之下大放光明。雄鸡报晓本是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这句诗的重点在后三个字,说明在“雄鸡一声”以后,漫漫长夜就会被光明的白昼所替代。在原诗中,李贺作为一个年轻的失意文人,以此表示改变处境的热望。现在人们引用时则常赋予更明显的政治意义,表明黑暗的年代已经过去,光明的现实已经到来。唐朝诗人 李贺 《致酒行》
蹉跎莫谴韶光老。宋?朱熹《四时读书乐》。蹉黠:虚度光阴。韶光:指人的青春。本句大意是:切不可虚度光阴,让美好的青春白白地老去。~言简意赅,蕴吉丰富,一句话写出了对时间的急迫感,对青春虚度的痛惜情,有感叹,有告诫,也有警示,可以视为劝学惜时的格言。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四时读书乐》
万点飞花愁似雨。宋?杨炎正《蝶恋花》[万点飞花]。本句大意是:千万点落花飞舞,愁绪像绵绵细雨。这是这首词的起句,上阙是:“~。峭杀轻寒,不会留春住。满地乱红风扫聚,只教燕子衔将去。”这几句写的是残春景象,抒发了作者的惜春情绪。此时,他正“独倚阑干闲自觑”,面对“满地乱红”,为留春不住而满心惆怅。这种春愁,轻轻地,淡淡地,却又萤绕心扉,抹不去,驱不散,就像那绵绵春雨,轻柔,迷蒙,却又洒遍人间,连绵不断。以“雨”来比喻士大夫、文人惜春伤春的闲愁,确切而形象。同是面对“万点飞花”的景象,秦观说“愁如海”,杨炎正说“愁似雨”,一字之差,愁的分量、内涵自有明显的差别。比喻贵在精当,由此可见。南宋词人 杨炎正 《蝶恋花》
水晶心肝玻璃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本句大意是:用水晶做的心肝,用玻璃做的人。此语多用以比喻为人光明磊落,清白无瑕,容不得他人眼中掺沙,含混作假。清代满族小说家 曹雪芹 《红楼梦》
一丘一壑也风流。 光名言见宋?辛弃疾《鹧鸪天》[枕簟溪堂]。丘壑:指山水幽深的处所。本句大意是:这里的每一座山丘、每一道沟壑,都有着无限的韵味。辛弃疾遭到投降派排挤,离开官场闲居江西上饶农村,对那里的自然风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句以大笔总写山林风光,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南宋爱国词人 辛弃疾 《鹧鸪天》
光是上帝的长女。英国历史学家 托?富勒
时难得而易失也。西汉文学家 贾谊
年难留,时易损。南朝宋文学家 谢惠连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关于光的名言见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本句大意是:光阴是永远驻留不住的过路客人。该名句通过对时间所作的一个判断,概括出诗人对时光的总体认识,潜意识中表现出留恋时光的心态。此句把光阴描绘成为一个来去匆匆的过客形象,是十分传神的。正因为它的留不住,引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感叹,产生了多少不懈的追求。这许多情感通过此名句可见一斑,却又非大手笔不能为。唐代诗人 李白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闪光的不全是黄金。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 莎士比亚 《威尼斯商人》
幻想的光源是幻想。英国诗人 丁尼生
青春时光转眼即逝。古罗马诗人 贺拉斯
爱美就是要求光明。 光名言法国作家 雨果
延宕是偷光阴的贼。英国诗人 爱德华?杨格
清风高节,争光明。明代文学家 沈德符
天波易谢,寸暑难留。这是唐朝诗人王勃的关于时间的明言。天波比喻皇帝的恩泽。叩谢皇恩很容易,留住一寸的寒暑却很难。唐代诗人 王勃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关于光的名言宋?苏轼《前赤壁赋》。这两句大意是,夜幕降临,江面上白露茫茫,江水在月光下显得浩淼无涯,似与天空接连。作者以洗练的笔墨,描绘出一幅江天辽阔的画卷,“横”“接”二字看似平易,却颇见锤炼之功。可用于描写秋夜江面的景色。北宋文学家 苏轼 《前赤壁赋》
百世一人,千载一时。宋?苏轼《祭司马君实文》。这两句大意是:(像司马君实这样的人,)一百代才遇到这么一位,一千年才遇到这么一次时机,他的去世太叫人悲恸了。这是苏轼为友人司马光写的祭文中的一句。此句采用极度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作者的心情,既表现了沉痛的心绪,又高度评价了司马光其人的高尚品质与一生的贡献。寥寥八字,表选出如此丰富的内涵,非大手笔不能为。北宋文学家 苏轼 《祭司马君实文》
微雨后,薄翅腻烟光。宋?欧阳修《望江南》[江南蝶]。这两句大意是:一场小雨过后,粉翅犹腻的蝴蝶便又忙碌起来了,它们那薄薄的近乎透明的翅膀,好像粘上了暮霭霞光一般,闪着迷离、微弱的光亮。词人体物入微,用字造语准确精当。蝴蝶的翅膀是薄而透明的,翅上的粉沾上雨水之后,在烟光之中飞舞,就给人一种“腻”的感觉。一个“腻”字写尽了蝶的媚态,用词的精确,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望江南》
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宋?黄庭坚《豫章集?濂溪诗序》洒落:洒脱,不拘谨。霁:雨雪初停。光风霁月:雨过天晴时明净的景象。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 黄庭坚 《豫章集?濂溪诗序》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光名言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这两句大意是:天光水色,上下辉映,碧蓝的天空和碧绿的湖水,融为一体,放眼望去,无边无际。这两句描写洞庭湖春日美景。作者以如此简洁的面笔,在读者面前展开一片绿的世界,令人心旷神怡。可用来描写晴日里的湖光水色。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 《岳阳楼记》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清?山阴金先生《格言联璧》心中没有成见则处事公平,心中没有自我则光明正大清代学者 山阴金先生 《格言联璧》
凤骨内生,声光外溢。清?纪昀《书韩致尧翰林集后》好的诗文,其风度骨格从内在的素质中产生,而声韵光采则从外表流露出来。清代道人 纪昀 《书韩致尧翰林集后》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孙韶传》裴松之注引《会稽典录》。不居:不停留。这两句大意是:岁月不停留,时光似流水。此句感叹光阴似箭,采用了直陈其事的方法。两句于客观描述中暗露主观感情,看似“无我”而“我”在其中。这种以间接方式表现主观情志的手法,巧妙自然,而且使文意耐人咀嚼,字面上又不影晌行文的流畅,可谓一举几得。西晋史学家 陈寿 《三国志?吴书?孙韶传》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关于光的名言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曹操 《短歌行》
世界之灯,宇宙之光。 乔?提尔威斯特
人光明磊落便是好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朋友是生活中的阳光。挪威剧作家 易卜生
不求近功,不安小就。 光名言 恽代英
命运喜欢光顾勇敢的人。古罗马诗人 维吉尔 《伊尼特》
太阳光太强会使人眼瞎。英国剧作家 马辛杰
人们通过罪恶得到光明。 埃?哈伯顿
谦虚是映照功德的烛光。 关于光的名言 亨?菲尔丁
美是发自内部生命的光。德国动物学家 克尔纳
每朵乌云背后都有阳光。美国建筑设计师 吉伯特
相信彼岸是光明的世界。中国好声音选手刘欢导师队 袁娅维
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 光名言元?倪瓒《桂花》。桂花:即木犀,秋季开花,花簇生于叶腋,花极芳香。留晚色:秋日众花早已纷谢,桂花晚开,故曰留晚色。这两句大意是:晚开的桂花,把它的姿色留给凉爽的三秋季节,在帘外的月光里,洒下它疏淡的影子。这是倪瓒七律《桂花》的首联,这首诗写诗人由看到桂花而引起的故园之思。~可用于咏月下秋桂。元代画家,诗人 倪瓒 《桂花》
地暖花长发,岩高日易低。唐?张子容《贬乐城尉日作》日易低:天黑得早。这两句大意是:天暖地温,花草容易生长发芽,山高太阳下得快,天也黑得早。《贬乐城尉日作》原诗为:“窜谪边穷海,川原近恶溪。有时闻虎啸,无夜不猿啼。~。故乡可忆处,遥指斗牛西。”这是诗人流放到乐城时,感慨环境恶劣,思念家乡时所作。此二句说乐城地暖岩高,与中原迥然有别。用以形容山区的风光,十分贴切。唐代诗人 张子容 《贬乐城尉日作》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唐?张《登单于台》。这两句大意是:狂风过处,黄沙翻滚,瀚海沙痕俨如江河的波浪;急风怒吼,声震天地,使人疑为雷鸣的声响。写塞外风光,风急如雷鸣,沙翻似卷浪,极有声势,蔚为奇观。可遥于写边塞荒漠风景,或用以形容大风的声势。唐代诗人 张 《登单于台》
的历流光小,飘飘弱翅轻。唐?虞世南《咏萤》。的(dī弟)历:光亮、鲜明的样子。流光:闪动的光。这两句大意是:微小的光亮闪闪烁烁,薄弱的翅膀轻轻飘飘。写流萤翻飞的情状,宛然如见。弱翅微光,抓住了萤的特征。这首诗的后两句是“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显然是有感而发的。唐代诗人 虞世南 《咏萤》
桃花春木渌,水上鸳鸯浴。 关于光的名言唐?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渌(1ù录):清澈。这两句大意是:春临大地,洛阳到处是嫣红的桃花,到处是澄澈的春水,水面上飘浮着并头浴羽的对对鸳鸯。红英缤纷,绿波荡漾,鸳鸯比翼,一派大好春光。可用来写盛春景色。唐代词人 韦庄 《菩萨蛮》
残灯明市井,晓色辨楼台。唐?王贞白《晓泊汉阳渡》。市井:做买卖的地方。这两句大意是:残留的灯火照亮了做买卖的市井,在黎明的曙光中,楼台已经依稀可辨。描写黎明,将“残灯”与“晓色”巧妙地统一于一幅画面之中,却显得很和谐。可用来描写城镇的黎明曙光。唐末五代十国诗人 王贞白 《晓泊汉阳渡》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渡头:渡口。墟里:村落。这两句大意是:夕阳西下,渡口边洒满了落日的余辉,村庄里升起了袅袅的炊烟。此条上句写渡头落日,下句写村落晚景,勾画出水边村野黄昏时的典型风光。一个将落而未落的“余”字和一个袅袅升腾的“上”字,使静的画面呈现出动感,动静结合,相映成趣。难怪《红楼梦》四十八回中,香菱大发感叹道:“‘~’,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唐代诗人 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大漠:沙漠。孤烟直:燧烟直上升起。一说孤烟指塞外旋风卷起的烟沙。长河:黄河。这两句大意是:边地沙漠,浩翰无边,旋风卷起的烟沙直上青天,黄河在大漠间穿行,一轮圆圆的红日正徐徐下落。诗句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刻画出塞外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给人以苍茫辽远的感觉。同时,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于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形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可用来描绘西北边塞奇异壮丽的特有风光。唐代诗人 王维 《使至塞上》
所见同袍者,相逢尽衰老。 光名言唐?王昌龄《长歌行》。同袍:指交情极深的朋友。这两句大意是:所见到的老朋友,都己是老人了。此二句写得很消沉,诗人看到曾几何时,自己那些老朋友一个个都巳双鬓如染,不由得感叹光阴易逝,人生短暂。可以此二句抒发光阴易逝的感慨。唐代诗人 王昌龄 《长歌行》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沈缙凇断耐碓⒅笔≈小贰U饬骄浯笠馐牵盒〕靥晾锊写娴氖钇谙耍笫饕寻言缜锏牧挂獯乩戳恕P〕夭夭幌露嗌偃绕笫魅菀渍蟹纾亲钕戎朗罹∏锢吹南宰髡哐≡裾饬街值湫途拔锢疵栊聪哪┣锍醯姆绻狻唐代诗人 沈缙 《夏晚寓直省中》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唐?裴迪《华子岗》。华子岗:王维辋川别墅的名胜之一。云光:指落日的余辉。履迹:足迹。山翠:苍翠欲滴的山色。这两句大意是:落日的余辉浸染着人的足迹,渐渐消失净尽;苍翠欲滴的草木轻拂着人的衣衫,似有眷恋不舍之意。这是写诗人在夕阳落照中一步步下山地情景。作者赋云光、山色以生命,使它们显得那样地多情。金色的落日点染着苍翠的草木,山中晚景又是那样地多姿。诗人从视觉(云光、山翠),触觉(侵、拂)方面去摄取景象,把自己的感情融于景色之中,具有一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神韵。写山翠夕照的类似景色可作参考。唐代诗人 裴迪 《华子岗》
白日无定影,清江无定波。唐?聂夷中《劝酒二首》其一(一作孟郊作)。这两句大意是:太阳没有静止不动的日影,江河没有静止不动的水波。这是两个说理的诗句,太阳与清江的“无定影”、“无定波”,表现了运动是永恒的这一哲学观念,在说理中暗寓着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此句借用常见的自然现象阐明哲理,表现惜时观念,既巧妙且自然,既形象且含蓄,可谓长于诗说理。唐代诗人 聂夷中 《劝酒二首》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关于光的名言唐?孟郊《赠别崔纯亮》。这两句大意是:镜子即使破碎了,仍不改变它可作鉴照的光亮;兰花即使枯死了,仍不泯灭它温馨浓郁的芳香。用两个通俗的比喻,赞美受打击、受迫害,至死不改变志向、保持崇高节操的人。后句可用以赞颂兰的品格。唐代诗人 孟郊 《赠别崔纯亮》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唐?孟郊《苦寒吟》。文:同“纹”。短日:隆冬时节,白昼很短,阳光照射的时间也很短暂,故称“短日”。这两句大意是:厚厚的冰层没有一点裂纹,短暂的太阳放射出冷冷的白光。这两句以隆冬特有的景象渲染寒冷之甚:冰层冻得结结实实,不仅厚,而且一点裂纹也没有;虽是晴天,日照时间也很短暂,阳光不仅毫无暖意。仿佛还带着凉气。诗句使人有亲临其境、身受其寒之感,可用以描写严冬景象。唐代诗人 孟郊 《苦寒吟》
刺股情方励,偷光思益深。唐?孟简《惜分阴》。刺股:指战国时苏秦发奋苦读,在困倦时以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解乏。励:通“砺”,磨炼,振奋。偷光:西汉匡衡好读书,家贫而无烛,凿邻人之壁以引光夜读,后人称为“凿壁偷光”。这两句大意是:苏秦刺股解困正可磨砺人的意志,匡衡凿壁偷光更能加深人的思考。此句勉励人们要发奋努力,珍惜光阴,诗句长于用典,使句子典雅含蓄,耐人品味。两句对仗工稳,给人以整饬的形式美感。唐朝大臣 孟简 《惜分阴》
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念。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人间世事不停地交替变换,时光往来流逝就成为古今。唐代诗人 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
拂晓云布色,穿浪日舒光。 光名言唐?李世民《春日望海》。布:布置,安排。这两句大意是:拂晓的天空,云彩正布置着色彩,朝阳穿过海浪升起,正舒展开光辉。写拂晓时的美丽景色。以“云布色”展示东方天空五彩斑斓的朝霞,以“日舒光”描摹苍茫海面上喷薄而出的朝阳,“布”和“舒”两个动词运用得传神生动。可用来描写海边日出。唐朝第二位皇帝 李世民 《春日望海》
抚酒惜此月,流光畏蹉跎。唐?李白《五松山送殷淑》。抚:持。蹉跎:虚度。这两大意是:手持酒杯惋惜这皎好的明月,时光飞逝,最怕的是虚度年华。这是李白送友人时所写的诗句。李白于五松山设酒为殷淑送行,想到好友一去“了不还”,便颓然饮酒而歌。不觉月过中天,夜色已深,诗人触景情生,惜落月,叹流年,恨别离,不禁生“畏”。此名句在时光易逝的叹咏中,饱含深沉的主观感情,震动着读者的心弦。唐代诗人 李白 《五松山送殷淑》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唐?李白《别储邕之剡中》。镜:指波平如镜的鉴湖。这两句大意是:青竹滴翠,把剡溪溪底映成绿色;红荷吐芳,使鉴湖碧水溢出馨香。竹绿溪底,荷香湖中,剡中风景如画。写竹影,荷香及水乡风光时可作参考。唐代诗人 李白 《别储邕之剡中》
澄泓湛凝绿,物影巧相况。唐?韩愈《岳阳楼别宴司直》澄泓(hóng宏):明净而深广的水色。泓,水深。椹:清澈。凝绿:浓绿。况:比。这两句大意是:澄澈深广的洞庭湖水一片浓绿,山色楼影都一一巧映在湖水之中互相比美。这是风平浪静的洞庭湖,湖光物影,相映成趣,风景如画。写晴日湖光可作借鉴。唐代文学家 韩愈 《岳阳楼别宴司直》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关于光的名言唐?韩愈《调张籍》。李杜:指李白与牡甫。文章:此指诗歌。光焰:光芒。这两句大意是:李白与杜甫的诗歌亘古长存,永远放射着万丈光芒。李白与杜甫的诗歌,不仅在内容上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他们对进步理想的热烈追求,而且在艺术上取得了高超的成就,为后世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因此,他们被后人誉为“师仙”、“师圣”。韩愈的这两句诗,高度赞美了他们的诗歌成就,肯定了他们的历史地位,表达了由衷的景仰之情。可供评价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时引用。也可化用以颂扬其他取得重大成就的诗人、文学家。唐代文学家 韩愈 《调张籍》
百年能几日,忍不惜光阴。唐?杜荀鹤《赠李蒙叟》。这两句大意是:即使人生百年,很快也就过去了,怎么忍心不珍惜宝贵的时光!此名句直笔写怀,抒发惜时的人生感触,直陈其事加上反诘的修辞手法,既淋漓地表现出强烈的思想情感,又显得灵活多变。而其手法又自然贴切,让人不觉,可谓炉火纯青。唐代诗人 杜荀鹤 《赠李蒙叟》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O。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淑气:早春的和暖气息。黄鸟:黄莺。晴光:晴朗的阳光。O(pín频):多年生水生蕨类植物,茎横卧浅水泥中。这两句大意是:早春的和暖气息催促着黄莺歌唱,明丽的阳光使水上的O草转成了绿色。两句写出了早春时特有的景象。此时,严冬刚刚过去,阳光显得特别和煦,那融融的暖意给禽鸟带来了活力,给草木带来了生机。一个“催”字,一个“转”字,写出了黄莺始啼、春草初绿的早春风光,用词十分确切。唐代诗人 杜甫的祖父 杜审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萎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葵藿(huo霍):冬葵和豆,其花和叶都顷向太阳。莫夺:没有什么能改变它。这两句大意是:葵藿永远倾向太阳,它的本性是改变不了的。~是诗人发的议论,但它和一般议论不同。它是通过形象描写和比喻等艺术手法来表达的。诗人在这里表示:我的心像葵藿永远倾向太阳一样,永远忠于唐王朝,这已成为天性,怎么也不能改变。现在可借以形容那种向往光明,追求真理,忠于国家的决心和意志。唐代诗人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光名言唐?杜甫《月》。这两句大意是:当天界里秋天临近的时候,在人间也感到月光特别清明。秋高气爽,故秋月最明,古往今来,人们特别欣赏秋月,就是这个原因。诗人想象天上和人间一样,也有春夏秋冬,可谓神奇。这两句适合于描写夏末初秋时分的清朗月景。唐代诗人 杜甫 《月》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斫(zhuó茁)却:砍去。桂:指传说中月中的桂树。这两句大意是:如果砍去月亮中的桂树,那么她洒向人间的清白光芒应会更多。月亮的光芒照亮了漫漫长夜,月中的桂树引起了人间许多美好的遐想。但诗人却从另一个角度产生奇思,认为月亮上有桂树之荫,毕竟是美中不足,“~”。这是感叹,也是新奇的设想,表现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孜孜追求。它一反众说,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辛弃疾《太常引》词:“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即是由杜诗名句化来。这两句诗可引申以说明有些事物是美好的,但又存在某些不能尽如人意的缺憾,如加以改进,将会更加美好。唐代诗人 杜甫 《一百五日夜对月》
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唐?杜甫《三韵三篇》请看那些光明磊落之人,没有人愿意改变初衷。唐代诗人 杜甫 《三韵三篇》
花飞有底急,老去愿春迟。唐?杜甫《可惜》。底:何。春迟:春天慢慢过去。这两句大意是:春花有什么事而飞去得那么急促呢?老年人希望春天慢慢归去。《可惜》诗为杜甫的五言律诗,由春光易逝联想到人生短暂,抒发暮年的感慨。此二句由暮春花落着笔,抒写惜春之情。在诗人笔下,虽是暮春景色,但无“风雨”、“落红”字样,而是抓住花飞花落的一瞬间.以询问的口气,探讨花飞何速、春去匆匆的原因,从而表达了诗人希望春迟、春驻的愿望。诗句虽抒发爱春、惜春之情,却无感伤情绪。可用以抒写老年人的心态。唐代诗人 杜甫 《可惜》
落花满春光,疏柳映新塘。 关于光的名言唐?储光羲《答王十三维》。这两句大意是:阵阵落花,也能带给人春光满园的感觉,池塘边几株青翠的杨柳与一池碧绿的春水互相辉映。这两句写暮春景色而仍清新如画,充满意趣,反映了作者积极乐观的情怀。唐代诗人 储光羲 《答王十三维》
远峰带雨色,落日摇川光。唐?岑参《林卧》。这两句大意是:远处的山峰缭绕着阴云浓雾,雨意沉沉;落日的余晖在河水中闪动,波光粼粼。两句写山间傍晚景色:“远峰带雨色”,苍翠润朗,“落日摇川光”,光色俱佳,“摇”字生动传神,使诗句具有强烈的动感,可谓摹山写水,别有胜场。此名句在表现傍晚景色时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唐代诗人 岑参 《林卧》
水色昏犹白,霞光暗浙无。唐?曹松《南塘暝兴》。这两句大意是:天至傍晚,水色虽已不明亮但仍是一片白茫茫,西天的霞光则由暗淡而渐渐消逝了。暮色渐至大地,水色由明亮而朦胧,虽“昏”犹“白”,并不是昏暗一片;霞光先是由明而暗,再由暗而无。作者观察非常细心,并善于将复杂的变化过程表现于短小的体制之中,这一点是值得学习的。描写暮色可资借鉴。唐代诗人 曹松 《南塘暝兴》
日摇秋水面,波闪白龙鳞。宋?杨万里《过横山塔下》。这两句大意是:太阳在秋水上摇曳,水波闪烁,像是一层层白色的龙鳞。这里描写日光照射水面的景象:水在动荡,看上去仿佛太阳在摇曳;波光闪烁,看上去仿佛龙鳞在闪光。比喻恰切,形象逼真。可用来描写水上日光。南宋诗人 杨万里 《过横山塔下》
清光凝有露,皎色爽无烟。 光名言宋?栖白《八月十五夜月》。凝:凝聚,指月光注照。爽:清亮。这两句大意是:清白的月光凝注大地,好像洒上了一层霜露;明朗的月色照射人间,光亮得看不到一丝烟雾。这两句写中秋节月色的皎洁,既写出了月夜的美景,又跳跃着诗人的感情脉搏,美好的秋月和诗人凝神玩赏的雅兴,把人们引入了一个赏心悦目的艺术境界。诗句对仗工整,用词精到,可用来描写清秋月色。宋代僧人 栖白 《八月十五夜月》
海月开金鉴,河冰卧玉虬。宋?梅尧臣《十三日雷后晚过天汉桥堤上行》。金鉴:喻圆月。鉴,镜子。玉虬(qiú球):白色虬龙。这两句大意是:月出海上,像一面打开的金镜;河水冰冻,在月光映照下宛如卧伏着一条玉龙。用形象的比喻描绘圆月,描绘月光下清冷洁白的景物,给人以美感。北宋诗人 梅尧臣 《十三日雷后晚过天汉桥堤上行》
激电光人牖,奔雷势掀屋。宋?陆游《夜雨》。牖(yǒo有):窗子。这两句大意是:急剧的闪电,光线射入窗子;奔腾的迅雷,声势简直要掀倒房屋。闪电“入牖”,奔雷“掀屋”,迅猛的气势可见可闻可感。可用来描写雷电。南宋爱国诗人 陆游 《夜雨》
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宋?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这两句大意是:水边荔枝熟透。两岸一片嫣红;微雨蒙蒙如烟,笼罩千家万户。词写岭南水乡雨景,充满南国情趣。可用来描写岭南风光。宋代官员 李师中 《菩萨蛮》
云光连月色,鸥鹭亦迷群。 关于光的名言宋?郭祥正《白云峰》。这两句大意是:云光和月色相连,呈现出一片银白;白色的鸥鹭在明月、白云间飞翔,云色、月色和同伴的毛色难以分辨,因而往往迷群。用鸥鹭迷群写月光的洁白,妙。北宋诗人 郭祥正 《白云峰》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七哀诗》。流光:指月光,清光似水,给人以流动的感觉。徘徊:回旋荡漾。这两句大意是:皎洁的月亮照在高楼上,溶溶如水的月光正在回旋荡漾。诗句所描写的是一个凄清的夜晚,冷月寒光,徘徊徜徉,烘托了少妇对月怀人,孤独寂寞的婉转愁思,古人以为这是建安绝唱。这两句诗可用来描写月光,也可用以引出对月怀人的思绪,“徘徊”两字既形容月色荡漾,也喻指愁思萦绕。三国文学家 曹植 《七哀诗》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畦(qí奇):田园中划分成小块的种植地。这两句大意是:春天里田畦中一片绿油油的韭菜,现出无限生机;秋天里方圆十里稻花溢香,丰收在望。元妃省亲,于大观园各处题匾已毕,命弟妹们各题一诗。独宝玉破例,题潇汀、蘅芜等四处。黛玉题毕,见宝玉构思甚苦,便代题“杏帘在望”一首,以上二句即出此诗。此名句抓住春韭、秋稻等农村常景,着一“绿”字与“香”字点化,神采顿生,这是典型的田园风光,能于熟常中点化出高远的意境,尤其难得。难怪元妃读罢赞不绝口,并将“浣葛山庄”改名为“稻香村”。此名句至今仍常出于文人之口,可借以表现农村的兴旺景象。清代满族小说家 曹雪芹 《红楼梦》
日华川上动,风光草际浮。南朝?齐?谢I《和徐都曹出新亭渚》。日华:太阳的光影。风光:“光风”的倒文,指雨后草叶清洁,日光照射如有光泽。这两句大意是:日光在江面上闪动,微风吹来,草上也浮动着它的光泽。诗句描绘出一幅雨后江渚阳光闪耀,草清气爽的迷人景色。一“动”一“浮”,相互辉映,使江渚仿佛成了光的世界。这两句可用来描写江河岸渚雨后的秀丽风光。南朝齐诗人 谢I 《和徐都曹出新亭渚》
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辉。 光名言南朝?粱?何逊《赠诸旧游》。这两句大意是:少壮之时,风华正茂,年月时日,不知珍惜,届临暮年,来日无多,才倍感光阴珍贵。此名句采用对比手法表观人生易老的感叹。“轻”字写出对少壮时浪费时间的悔恨,“惜”字表现晚年对于人生的无限依恋,带有浓厚的劝戒意义。字面上是写不同年龄段的人在观念上对时间所抱的不同态度,而实质上是在抒发时不我待的人生感慨,是作者的经验之谈。此条长于炼字,对仗工稳,“少壮”对“迟暮”,“轻年月”对“惜光辉”,句式整饬,严格相对,强化了对比手法的分量。南朝梁诗人 何逊 《赠诸旧游》
风光蕊上轻,日色花中乱。南朝?粱?何逊《酬范记室云》。风光:花草的光泽在风中闪动,如风之有光。蕊:花心。日色:太阳的光影。这两句大意是:鲜花的光泽在微风中轻轻闪动,太阳的光影随着摇曳的花枝散乱地洒在地面。写微风中的花色日影,生动有致,可与谢I的名句“日华川上,风光草际浮”比美。可用来描写清风丽日中花草色态。南朝梁诗人 何逊 《酬范记室云》
风断阴山树,雾失交河城。南朝?粱?范云《效古诗》。阴山:今黄河河套以北,大漠以南山脉的通称。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这两句大意是:风卷黄沙蒙蒙一片,阴山山脉的树木被风沙折断;大雾弥漫,不辨东西,边城交河也消失在茫茫浓雾之中。写西北边塞风光可以引用。南朝文学家 范云 《效古诗》
白日正中时,天下共明光。南朝?来?鲍照《学刘公干体诗五首》其五。这两句大意是:一轮明亮的太阳正悬中天之时,普天之下共享着它的光明。白日中天,普照山河,这一形象不仅可以用来描写中午的太阳,也可以引申其义。用来讴歌赞颂造福人类,泽被四海的伟人或其他光明美好的事物。南朝宋文学家 鲍照 《学刘公干体诗五首》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关于光的名言明?张羽《咏兰叶》。泣露:指兰叶上的露珠莹莹如泪。光偏乱:指日光照射,兰叶上的露珠闪烁不定,这两句大意是:兰叶缀着晨露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在阳光照耀下,叶上的露珠宛如美人儿闪烁的泪滴。兰花飘香溢芳,固然令人喜爱;而修长的兰叶滴翠流碧,更有一番神韵。可惜一般人只知兰花之香,不解兰叶之美,所以诗人说“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构思新颖,有独到的审美情趣。元末明初文人 张羽 《咏兰叶》
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见王勃《郊兴》。这两句大意是:雨后日出,春花在日光照耀下更见光洁滋润;风也停了,日光从叶子的缝隙里透出,地上的叶影愈见清疏。这里写春雨之后的景物,因作者体察细微,所以把雨去风归时花儿叶儿的神姿写得十分逼真。写雨霁时的春景可以借鉴。唐代诗人 王勃 《郊兴》
男儿不再壮,百岁如风狂。见唐?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这两句大意是:男子汉的青春只有一次,百岁之寿也不过像狂风一吹而过。此名句揭示青春不再来,时光如风逝的道理,以告戒人们珍惜光阴,前句直言相告,开诚布公,后句借用比喻,手法委婉。两句一直一曲,相映成趣。唐代文学家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见唐?白居易《轻肥》。这两句大意是:内臣(宦官)们行走之间,骄横之气充塞道路,使别人无立足之地;鞍马上的金玉饰物闪闪发光,把路上的尘土都照亮丁。意气之骄,竞可满路;鞍马之光,竟可照尘。两句十个字就把那帮骑马飞驰的宦官们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骄纵之态突现出来了。特别是“骄满路”三宇,赋予“意气”这种抽象的内在精神以具体形状,用以形容宦官的骄横之态.特别生动传神。唐代诗人 白居易 《轻肥》
以迈往之气,行正大之言。 光名言见宋?苏轼《乐全先生文集叙》。迈往:豪迈直前。这两句大意是:以豪迈直前的气概,说出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话。这两句写豪迈无畏的气概和正大光明的语言,多用来称扬人的气概不凡,语言磊落铿锵。北宋文学家 苏轼 《乐全先生文集叙》
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见李世民《辽城望月》。这两句大意是:月亮掩映于云层之中,光辉暂时隐匿;朵朵鲜花隔着树影,看上去好似被缀在枝头一样。天上“光暂隐”,地下“花如缀”,像轻纱笼罩一般地朦朦胧胧。可用来描写朦胧月色和月光下的鲜花。唐朝第二位皇帝 李世民 《辽城望月》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见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这两句大意是:傍晚时候我独自从青翠的山上走下,山上的月亮一路伴随着我归来。暮霭中山行,又是独自一人,应会有些寂寞和冷清,但山野青青,山月伴归,也别有一番幽情野趣。诗人一路观山,一路赏月,悠然自得之情可见,月明、山碧之景亦可见。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增加幽趣,以及景中见情,情景交融的写法值得学习。唐代诗人 李白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见杜甫《为农》。这两句大意是:圆圆的小荷叶浮在水面,细细的小麦已经扬花。此二句描写了恬淡、宁静的田园风光。在诗人笔下,圆荷发出新叶,静静地躺在水面上,唯恐掀起一丝波纹;新麦也是轻轻地、悄悄地扬花,唯恐打破这难得的宁静。可用以描写初夏风光,描写恬淡的农家生活,或抒发闲适的心情。唐代诗人 杜甫 《为农》
紫电光牖飞,迅雷终天奔。 关于光的名言东晋?曹毗《霖雨诗》。光牖(yǒu有):明亮的窗子。这两句大意是:紫色的闪电飞进明亮的窗子,迅疾的惊雷像在满天奔驰。写闪电如龙蛇飞舞,迅雷如骏马奔腾,赋予自然现象以生命力,显得形象生动。可用来描写电闪雷鸣。东晋文学家 曹毗 《霖雨诗》
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北朝?周?庾信《舟中望月》。这两句大意是:在月光照耀下,山头闪烁着银光,像是皑皑自雪;让岸上一片洁白,也是月光映成,与岸边的白沙无关。这是最早的专门咏月的诗篇之一。全诗是:“舟子夜离家,开z望月华。~。天汉看珠蚌,星桥视桂花。灰飞重晕阙,q落独轮斜。”在梁之前,月亮作为一种审美对象,还没有从景物中独立出来,只是作为风景的点缀或寄兴之物而出现,自梁以后才有了专门咏月的诗。《舟中望月》是早期较好的咏月诗之一,~一联传神地描绘了月光,是为人称道的名句。南北朝文学家 庾信 《舟中望月》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朔气:北风。金柝(tuo拓):即刁斗。形似锅。有三脚,白天用来烧饭,夜间用以报更。铁衣:铠甲。这两句大意是:北风传送来刁斗报更的声音,寒挣的月光照射在战士的铠甲上。代父出征的木兰,经过“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急行军,已经来到边疆阵地,~两句写战斗岁月里夜间宿营警戒的情况。这里虽没有金鼓之声。没有战马嘶鸣和刀枪厮杀的场面,但从呼啸的北风送来的刁斗声中,从冷月寒光照射的不眠征人的铁衣上,我们已强烈地感受到了紧张的战争气氛,艰苦的边塞生活,和战士们忠于职守、高度警惕的爱国精神。 《乐府民歌》 《木兰辞》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乐府诗集?子夜四时歌》。千里光:指月光。这两句大意是:仰头望见空中一轮明月,请体把我的一片相思传送给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吧。这是一首南朝乐府民歌。全诗是:“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r。~。”普照千里的明月,在诗里成了传情寄意的信使,后世许许多多托月寄情的诗,诸如“我奇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等等,用的都是这种艺术手法。宋代乐曲家 郭茂倩 《乐府诗集?子夜四时歌》
勇敢是处于逆境时的光芒。 光名言奥地利作家 茨威格
春光不自留,莫怪东风恶。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 莎士比亚
有阳光的地方,就有阴影。美国成功学家 博恩
勇气是处于逆境时的光芒。法国作家 沃夫纳格
学问是光明,无知是黑暗。 关于光的名言俄国19世纪小说家 屠格涅夫
星星是天空里闪光的哨兵。 哈宾顿
勿谓寸阴短,既过再难获。清代诗人 朱经
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年景虽云暮,霞光犹灿然。 光名言作家、编辑家 臧克家
美的文词就是思想的光辉。古希腊艺术家,哲学家 朗吉弩斯
君看白日弛,何异弦上箭?唐代诗人 李益
剑气冲星斗,文光射日虹。太平天国名将 石达开
光阴不可留,生世如转蓬。 关于光的名言唐代诗人 李白
光是话不行,要紧的是做。中国现代作家、政治评论家 鲁迅
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唐代诗人 李白
大贤秉高鉴,公烛无私光。唐代诗人 孟郊
白日去如箭,达者惜光阴。 光名言宋代词人 朱敦儒
满地榆钱,算来难买春光住。金?董解元《哨遍》。榆钱:即榆荚。榆树的果实,形状像小铜钱,色自成串。这两句大意是:满地都是榆钱,这钱算来难以买住春光。春末,榆钱遍地,作者由它的名称、形状和数量产生联想,发出钱再多也买不住春光的感慨,以幽默的语言抒写了惜春的深情。金戏曲作家 董解元 《哨遍》
为人善良和正直才是最光荣。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 卢梭
理智可以说是生命的光和灯。古罗马政治家 西塞罗
为祖国而死是幸福和光荣的。 关于光的名言古罗马诗人 贺拉斯
阳光擦干了我思念你的泪水。中国现代作家 张爱玲
谁履行真理,谁就进入光明。 《约翰福音》 《约翰福音》
推荐名人名言
本文地址:
推荐成语大全
名人名言分类:
新学网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描写变化的诗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