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是哪一年洪堡创办了什么大学的?

ID8756929大概是什么时候创建的饿`?急~~~~~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var sogou_ad_id=731547;
var sogou_ad_height=160;
var sogou_ad_width=690;饿了么九周年
下一个9年目标是什么_53货源网
饿了么九周年
下一个9年目标是什么共有299人学习了本文 | 发布时间:
& & & &饿了么九周年了。2点刚过,伴随着大屏幕上的巨大Solgan,张旭豪一身西装,骑着一辆崭新锃亮的蜂鸟外送电动车,穿过上海东方体育中心的内场,走上舞台,正式宣告:饿了么已经九周岁了。& & & &除了一众耀眼的明星,在饿了么2017年会上,张旭豪还把饿了么第一代宣传单找了出来。9年前,他和康嘉创办饿了么的时候,正是靠着这2万份传单,积累起中国外卖O2O的第一批用户、第一批商户、第一批外卖小哥,并在随后研发了第一代餐厅接单和即时配送系统,塑造了这个行业最初的模样。& & & 据饿了么的官方数据,饿了么用户规模已经突破了1.3亿。另据多家第三方调研机构数据,近3年来,饿了么的市场份额始终保持第一;即时配送方面,服务于蜂鸟配送的配送员人数已经超过300万人,日运单超过450万单,使得蜂鸟配送成为中国最大的即时配送平台。& & &&在这样庞大的用户和数据支撑下,饿了么的想象空间不断扩大。在张旭豪的演讲中,对于饿了么的未来,野心也能窥见一二。& & &&张旭豪总结,过去9年,饿了么完成了三项历史使命:对社会而言,饿了么让在线外卖行业从无到有,催生出了一个年产值达2000多亿元的市场,直接和间接创造出共1300多万个就业岗位;对行业而言,平台推动了古老的餐饮行业互联网化,提升过百万商家的运营效率和收入;对用户而言,饿了么革新了中国人的消费观念,让外卖成为继堂食、做饭之后,中国人的第三种常规就餐方式。& & &&而对于下一个9年,张旭豪表示,饿了么的首要任务还是要继续做好外卖。根本原因在于,外卖行业的潜力依旧非常庞大。目前,外卖已经成为体量最大、价值最大的O2O领域,超过出行领域。但中国所有外卖平台加起来在整个行业的渗透率也不到7%,而一旦这一数字达到30%,饿了么的市值就可能达到2000亿美元。& & &&而对于近年来饿了么一直面临的服务质量、食品安全等问题,张旭豪认为,也不能放松警惕。他重申,能否提供“千足金”式的客户体验、,以及能否守护1.3亿人的食品安全,是关乎平台生死存亡的两大课题。饿了么还将继续在内部展开“天网行动”,强力反腐,以保证所有决策得到百分百落实。& & &&最后,张旭豪还放话:将饿了么的使命改为更加直观的“Make Everthing 30min”。看起来非常大胆,却是建立在非常有力的数据基础之上。在基本没有补贴的情况下,饿了么的非餐饮交易额已经占到平台整体的10%。“充分表明,用户对餐饮以外消费品的即时配送需求不仅真实存在,而且潜力巨大。”张旭豪还拿出“用户半夜用饿了么订灯泡”的例子。他认为,今天远没有到可以谈论“下半场”的时候。& & &&张旭豪面对到场的近7000名饿了么员工,也不忘稍加鞭策:我们名字里有个饿字,我们是最应该永远Stay Hungry的团队。他认为,饿了么团队要放下取得过的成就,保持公司一贯的敏捷。
相关专题:
上一篇:下一篇:
饿了么相关信息
刚刚,支付宝官方再次发布重大利好,阿里决定在10亿红包的基础上再次追加10个亿,全面反馈老用户。这次支付宝发飙,主要在三个方面升级,一个是扫码赚钱红包金额将翻倍...
把一百万存进余额宝的话,一天的收入能有多少呢?很好奇吧!让小琴里来算一算吧。借用一张网友的截图,一百万存入支付宝一天收入够小琴里一个月的工资啦!...
最近有一位女子就遇到了天上掉馅饼的事情,真的是太幸运了,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账户凭空就多出了巨款,还以为在做白日梦呢,不敢相信!...
这几天网上盛传着阿里或将收购饿了么的消息,大家也都在问,饿了么是马云的吗?饿了么阿里控股多少?下面一起来看下阿里是不是真的收购饿了么?饿了么是马云的吗?据报道,...
近日网上关于阿里和饿了么有不少的传言,传阿里收购饿了么是真的吗?饿了么被阿里收购真的假的?大家都十分好奇,下面来看下阿里是如何回应此事的。传阿里收购饿了么是怎么...
饿了么推出了2017年的年度账单,大家想不想知道自己在外卖上花了多少钱吗?2017饿了么年度账单查看入口在哪里?饿了么2017年度账单怎么查看?一起来了解下吧。...
2月2日,饿了么更新外卖优惠券!2-10元优惠券随机领取!大家只需要输入手机号就能领取了哦!那饿了么2-10元外卖优惠券在哪领取呢?下面和大家分享下饿了么2-1...
今天饿了么推出了2017年度账单,很多朋友还不知道饿了么2017年度账单在哪看?饿了么2017年度账单怎么查看?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吧。1、大家更新饿了...
其它行业新闻信息
1234567891011
热门微商货源
1234567891011
淘宝网店怎么开,找免费开网店货源,欢迎来到53网店货源网。本站的货源信息由会员发布,请妥善交易!
-|--|--|--|--|--|--|--|-
投诉、建议联系邮箱:9386542⒊◎qq.Com (请尽量发邮件联系) QQ: 广告联系 QQ: 交流QQ群:(禁止任何广告)
& shop.com, all rights reserved.他24岁时创办饿了么,用8年时间从普通大学生变成身家27亿的富豪他24岁时创办饿了么,用8年时间从普通大学生变成身家27亿的富豪口袋兼职百家号如今外卖事业便利了许多吃货,这都归功于各种外卖平台的兴起,而其中最典型的就数“饿了么”,饿了么刚出来的时候还没有百度外卖和美团外卖,就是单纯的由一个大学生做出来的校园平台,而这个大学生就是张旭豪,下面且听口袋兼职为大家讲述张旭豪和饿了么的创业故事。张旭豪出生于1985年,在同济大学读的本科,后来又去上海交通大学读了硕士。2008年的一个夜晚,张旭豪和宿舍几个男生一起打游戏,却饥肠辘辘,于是打算叫外卖,但是餐馆要么打不通电话,要么不送。没钱就用口袋兼职,技能任务日赚千元,上口袋,赚外快!张旭豪和舍友们饿着肚子抱怨,后来张旭豪说了一句:“如果能网上订外卖就好了。”结果这句话促使了张旭豪开始创业。饿了么其实诞生于失败之中,一开始时,张旭豪团队通过帮学生去跟餐馆下单,然后取餐送到用户手里,在这过程中从餐馆那抽佣来赚钱,但随着订单越来越多,高峰期时电话接不过来,用户不高兴,外送员多了难管理,用户也不高兴,结果这个模式就崩溃了。张旭豪并没放弃,决定换一个方向,专心做好下单、接单环节,并且要用网站来接单。2009年4月,张旭豪和几个同学看中了餐饮外送行业,并开发了网络订餐系统,使餐饮业逐步走向信息化。创业最初的启动资金全靠几个人东拼西凑,连学费都没能幸免。为了全情投入,张旭豪主动放弃去香港理工大学深造的机会,与合伙人一起选择休学,而另一个合伙人也放弃了毕业进入微软的机会,和大家一起奋斗创业。当时,“饿了么”主要通过加盟餐厅的后台管理系统和前台网站页面的年服务费,交易额提成,竞价排名费用来盈利。到2009年底,订餐平台已拥有50家餐厅进驻,日均订餐交易额突破万元。没钱就用口袋兼职,技能任务日赚千元,上口袋,赚外快!为了网站的发展,张旭豪请人编写了一个可在校内BBS上给每个会员用户自动群发站内消息的软件,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发了六万条。“饿了么”网站因此访问量大增。2010年5月,网站2.0版本成功上线。仅隔一个月,“饿了么”就推出了超时赔付体系和行业新标准。9月,“饿了么”全上海版上线,合作餐厅超过千家,单月最高交易额达到了百万元。2010年11月,手机网页订餐平台上线,订餐业务不仅覆盖了全上海,目标还直指杭州、北京等大城市。2011年3月 ,“饿了么”注册会员已超过两万人,日均订单3000份,并成功融得风险投资100万美元。2015年1月,饿了么宣布获得获得新一轮3.5亿美元融资。没钱就用口袋兼职,技能任务日赚千元,上口袋,赚外快!2015年8月饿了么获得6.3亿美元融资,由中信产业基金、华联股份领投,创下全球外卖平台单笔融资金额最高纪录。如今,年仅32岁的张旭豪的个人身家就已达到27亿!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口袋兼职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口袋兼职官方百家号,专注于大学生成长就业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听说“饿了么”是交大人创立的【上海交通大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44,814贴子:
听说“饿了么”是交大人创立的收藏
看来交大同学都会比较喜欢通过网上订餐的吧~?不知道你们除了“饿了么”还会用什么其他的订餐App不?其实就是来求科普一下啦。。。现在除了“饿了么”啥都不知道。。看到淘宝还有个“淘点点”是么。。有人用过么?(话说我的小破学校现在才开始发“饿了么”传单。。)
淘点点?在交大扫荡了一圈之后灰溜溜的……还是饿了么人气高,淘点点太难用了……商家各种吐槽
从标题推到第一句是错误的,接下来就不用说了
饿了么的界面多可爱啊
除了淘点点有活动的时候全用饿了么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可以去优酷一席上面看,有其创办人的演说。。。——小尾巴:当我裹携着粘液整根没入你的身体,那一瞬,激动和紧张在液体交汇,皮肉纠缠间瞬间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快松嘴,舌头他妈的要被你咬断了!舌吻有风险,咬人需谨慎。
我这还能算前排吗?
淘点点的活动力度比较大,但是时间什么的很烦,而且外卖不是很全。。
不过有时候交大人专坑交大人哦
每次说到这个网站都很自豪啊
LZ海事的?
这个我们这边好像只知道饿了么~
当然支持我交人的原创啦
当然支持原创
淘点点上的店和饿了么不太一样,没有饭盒子,HL之类的,点惯了这些店就不想用淘点点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这个人开发了饿了么的第一版网站,当时酬劳是1000元
这个人开发了饿了么的第一版网站,当时酬劳是1000元
2014 年,中国互联网圈忽然刮起了 O2O 的狂风。这股热潮期间,一家做外卖的公司登上了一线舞台,以其飞快的发展速度吸引了大众的目光。今天,在中国所有一二线城市的中心路段,每隔15分钟你就能看到他们的骑手穿梭而过。他们,就是饿了么。虽说是异军突起,但说到创业历史,饿了么已是一家成立9年的公司。随着影响力渐大,所有人都对这家蛰伏多年又一炮而红的公司表现出莫大好奇。作为饿了么四大创始人之一,汪渊带领这家公司的技术团队走过了最初几年时间,目前担任产品负责人。在接受InfoQ的专访中,他从技术、产品的角度,回忆了自己和饿了么这9年的神奇之旅——起点:开发第一版饿了么网站,酬劳1000块 我小时候比较平常,花了很多精力在读书上面,成绩还算不错。到上海交大读大学算是第一次进入大城市。我出生在安徽北部的一个小地方,小时候也没见过什么大世面。不过我一直以来不算一个特别内向的人,很喜欢交流,到了上海上大学之后,我觉得更多的感觉是一种放松,放纵的感觉,就自由了。我觉得上大学,接触了更大的世界,更大的社会,接触了更多的人,那第一感觉就是说原来成绩好的人有那么多,而且他们都在每个方向都有自己的特长,有些人智商特别高,有些人效率特别高。上大学我考的是生命科学。大学课程里面,我们有一门 C++ 课程,那是我第一次编写程序,当时我还没有很多的感觉。在大二的时候,才有想法去花很多精力去研究计算机,研究编程这个东西。我觉得那个东西好像蛮神奇的,你就输入一些代码,计算机就能帮你解决很多问题,你也能做出很多东西,比如说真的搞出了一个网站出来。我最初真正做出的一个网站是个 blog,那个时候互联网上很流行。现在我觉得互联网最触动我的,是它有点像蒸汽、电力革命那个时代,是一个生产力的革命。电刚发明出来的时候,它是做什么的?电报通信。到后来电开始去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去改造每一个行业,基本上各个需要能量的东西基本上都有电的身影。互联网刚出现的时候,也是信息沟通:搜索引擎,门户网站,即时通讯,这都是解决的是通信和信息的问题。现在互联网下半场,把电做的事情重演了一遍:电商,旅游出行,生活服务,外卖团购,医疗,互联网金融。其实就是在改造每个行业,是跟电力革命一样的互联网革命。那个时候学校的 BBS 非常火,每天的 DAU 大概有上万,我们学校一共才几万个人,然后每天发的帖子应该有三四千,有很多的信息都在上面讨论什么之类的。我不算很活跃,但是也发过一些帖子,基本上每天都会看一看,直到我毕业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周还回去看一下。我那时关注了一个兼职版块,打些零工赚点零花钱。我跟Mark(张旭豪,饿了么创始人,CEO)认识就是在兼职版块。当时他上研究生,我是大三暑假,那段时间我也比较空,有些精力经常去刷那个板块,然后就看到他发的帖子,大意是说寻找一名同学做一个订餐的网站,我就联系了他了,应该是给他发了站内信之后,就互留了电话,然后他来到我寝室里面来聊一聊,然后就认识了。后来我们就谈价钱吗,说这个这个东西出来多少钱?我说1000块钱,他说只能 600,那就 600 吧。不过后来由于工作量有点大,超出了当时设想的范围,他还是把 400 块钱给我了,哈哈!Mark对人还是比较好的,非常健谈,有一种自来熟的感觉。他对网站要求还是非常多的,他对细节上的关注,对事情的要求还是非常龟毛的,所以工期拖这么久嘛!当时我们还没有做线上订餐,其实就是信息发布为主,把学校里面和学校周边的这些餐馆大概有几十家,这些餐馆的信息和菜单全部都收集过来,然后通过系统把它给录入进去,发布上线。网站就开始有人访问了,就开始有流量了,虽然不赚钱,也开始有知名度,有品牌号召力了。后来开始慢慢去借助流量去做线上的交易,然后是餐厅接单去配送。所以先是流量,后面再商业化。革命:少一个接单步骤,就多一分竞争力我算是毕业之后正式加入成为全职的,2009 年 9 月份,是下决心了,抱着破釜沉舟的决心要去投身这个行业。当时互联网创业虽然没有现在这么火,但是你如果去研究这个行业,也是能被感染的,比如说网易丁磊,还有李彦宏,他们都是典型技术背景,工程师背景,然后创立了一家非常成功的互联网公司,就觉得投身这个行业,自己是不是也能做出一番事业?还有一批是属于草根的英雄,当时说是站长,这类人他们其实也是有不少成功的理念。那个年代几个东西比较火: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然后 QQ 用的人也比较多;然后那个时候还有几波小高潮,像博客,还有 SNS,还有游戏,还没有现在的微博、微信、头条、外卖。那时候点评应该还算比较小,比较有规模但在好像一线圈里面也谈不上,应该是在上海算小有名气。所以当时其实做这么一个业务,都不好意思跟人说,别人不懂。不过当时没想很多,觉得还是比较年轻,就想搞一把东西出来,当时觉得这个想法好,就去做了。上海交大闵行校区大概是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的时候建立的,比较偏僻也比较新,要不然不会那么大。这个地方我觉得是很神奇的,它应该是中国外卖,应该说是当时全球外卖行业的一个奇迹。当时不仅是我们,还有一个竞争对手,也是我们一个校友创办的,两家就很激烈的在交大这一个很狭小的地方在一起 PK,所以我们就开玩笑说交大应该是全球外卖最发达的一个地方,就在那几平方公里的地方。一开始外卖这个事情从学校开始做是比较适合的,因为学生这个人群非常容易接受外卖:首先没家,就是食堂或者外卖,也不大会出去下馆子;还有就是他们很聚集,一栋楼里面几百个人,几万个人就在一个小区里面。这种学校的形态很容易滋生出外卖这种业态,而外卖实际上是在高校兴起的。之后逐渐全国主流高校我们都覆盖了,然后白领开始接受这个东西。大家都在说互联网 + 或者互联网下半场,互联网首先它是一个技术革命,它让信息的这种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与商家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能够无比的方便,而且是互动的,这首先是互联网的本质,都是这种技术,这种信息化的东西,这种东西结合到餐饮里面来,外卖确实就是很好的一个产物。之前没有网上外卖的时候也是有外卖这件事情的,是打电话,那这个体验就很差的。首先我得有外卖单在我家里面保存着,然后我打电话,对用户来讲他至少要说几句话。对商家体验更差,我接到一个电话,我要去抄单,然后去记录,有时候话也听不清楚,效率很低。还有一个,你一天最多能接多少通电话,你要占线的,就算有个专门的接线员,你这可能也就接下来几十个外卖。收款的问题也很麻烦,你一定要上门去把这个东西送给他的时候,你把钱收回来,对商家来说其实效率是很低的。但有了互联网来渗透到这个模式里面来,它就极大地提升了这个行业的运转效率。然后,最近几年即时配送又是一次效率的革命,因为对商家来讲,他其实不大愿意碰配送这件事情。如果平台你有一种配送能力的话,商家之间可以共享,平台之间可以去统一调配这些资源,对整个社会来讲也是效率最大化的。所以我觉得这两个阶段,都是效率的巨大提升。早期我们技术团队折腾了不少东西,包括自己组装服务器,然后在办公室里面玩很多的设备,打印机硬件这种东西,当时就想着通过技术能够让我们自己办公室里面能够玩得更加爽一点,通过技术能够帮助餐厅解决更多问题。我当时研究那个打印机就很有意思,就是那个商品的小票打印机,现在外卖店基本标配了,有一个这么大的盒子,它会打印出一个小票出来,一般你点打印按钮,他要点两下才能打出来,就点一下打印,然后弹出一个框确认,我们就不想那个框弹出来,就点一下就能打印出来。我想实现这个效果,折腾了很多解决方案,大概前后改过四五版。为了能够把那个框给消灭掉,最后我们是拿一个浏览器的代码封装出一个软件,把这个问题给解决掉了。这个东西当时其实就是我们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一个核心技术武器。突破:饿了么10倍成长,技术男转型做产品前面从 2009 年到 2014 年的时候,我们整个这五年下来,整个技术团队其实不超过一百人的,到 2014 年底的时候也只有 50 人左右。我们当时觉得 50 人就够了,因为像那个 Instagram,30 人的团队做出一个多少亿美金的公司卖给了 Facebook。到 2014 年的时候,这个发展还是有点出乎我们意料的,整个是十倍速度往前发展的,一个月我们业务量就翻十倍,当时感觉到有点力不从心了,技术团队好像拖业务后腿了,人数上也不够,大家的视野上和经验上也不够。所以后来我们把雪峰(张雪峰,当时在携程)引入进来,他在整个技术的经验积累上以及视野上能给我们很大帮助。他后面就把我们整个饿了么技术给接了过去,也引入了一些外部公司的人,各个领域上非常专业的人,搭建了我们整个互联网技术体系,包括大数据平台、框架、工具、运维,以及业务的研发线。这个转变其实对我觉得算是比较大的一个转变,其实我是从技术转到了产品,有时候还会偏一点运营,这个转变我也是经历了一个转变期的,其实是非常大的突破。我觉得其实技术人员的思维,就通常意义上来讲,技术工程师的思维跟产品或者说运营的思维还是有很大的不同。工程师追求的是首先自己的技术能力,追求的是性能,追求是系统的稳定性;但你如果到产品的话,不能再看这些东西,你不能再从实现角度来看,你还是要看价值,要结合业务本身,结合商业逻辑来看。我到底应该怎么设计这套产品和系统,能够更好的支持和驱动业务的发展。我觉得主要是要建立两个角度的东西,一个是用户的角度,一个是商业的角度。站在用户的角度,用户打开这个,他想看的是啥;进一步上升到商业这个角度,你不能只考虑用户,你要考虑我们这个生意,要玩得更好,生意要规模更大,生意要赚更多的钱,生意要提高效率,需要技术和产品做什么?一旦转变过来,然后就发现,这个事情应该就通了,至少入门了。蜕变:饿了么已经干掉了方便,中国未来每天吃掉1.5亿顿外卖我们其实经历过蛮多的危机时刻、困难时刻的。在 2010 年的时候就有一次。2010 年那个时候,上半年的时候,其实我们雄心壮志,当时我们是在学校里面找了很多同学,几十个上百个人来做这件事情,想把整个上海就给拿下来,大概搞了几个月,搞得也不错,上海市基本上所有的餐馆的信息都被我们给收集上来了,搞到这个阶段了。但是 2010 年那个暑假毕业季的时候,这些很多同学都面临一个毕业的选择,就要么去工作,要么留在饿了么。大多数都走了。可能还是选择去找更加体面的工作。到后面最惨的时候,我们只有四个人,整个公司从几十个人上百个人就剩下我们四个人,就一个人负责一个部门这种感觉。当时我们搞了一个毛坯房,那种小别墅,我们四个人基本上工资也发不出来,也没什么收入,然后你每个人负责一个部门要做很多事情。我当时毕业一年,我有一次回家的时候,其实当时也没什么钱了,我想在家里要点钱,我开不了口。回家待到最后一天的时候,我终于开口了,我说妈,你再给我点钱,我现在没钱了。终于把这个口开了。我当时开了这个口之后,我觉得太失败了。就是你作为一个上海交大的毕业生,你毕业一年了,竟然还要问家里要钱,无地自容,太失败了,就这种感觉。但是整个在 2010 年下半年这种状态下,其实我们四个人都仍然没有放弃,都坚持下来了,都觉得这件事情我们做的那么好,至少在交大这个地方做得那么好,一定要看到最后。其实熬过这段时间,2011 年的时候情况就好很多了,那个时候就感觉春天来了吗?2010 年的冬天,2011 年的春天,就是各种行业开始报道我们、关注我们,也拿到了一笔钱,一笔巨大的钱,是一百万美金,对我们来说算巨款了,我们凭借这个资金就开始扩大市场,慢慢就开始把这个事情给做起来了。我们总结下来是说,我们当时的心可能还没那么大,没有想到就一年内要经历这么大的一个发展,当时觉得可能节奏本来不会那么快的,但是大的风口就逼着我们节奏要这么快。我们当时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年轻、资历尚浅的一个玩家,一个轻量级的拳击手,一下被拉到了一个重量级的平台上,直接跟整个体系实力比自己更完善的这些对手的对抗。我们当时在经验上或体系上是明显弱于对手的,但是我们仍然坚持了下来,我觉得这个应该就是靠的我们的初心,我们的毅力,我们这种拼搏精神,我们一定要做成这件事的这种坚定的心,就这些东西来支撑我们。我们觉得餐饮这个行业可以有不同的玩法,互联网这个东西加入能够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出来,能够改变人们的一些生活方式。当时创业的想法,现在其实证明了是对的,是我们率先发现了外卖这个市场,现在看来这个市场是巨大的,是不亚于电商的一个市场。如果中国有 15 亿人口,中国人每天比较正式的吃饭算两顿的话,那就30亿顿。按国外的外卖渗透率来看,外卖占 1/20 应该没问题,那就是 1.5 亿顿。外卖行业应该未来几年就会到那一天。其实现在已经证明,外卖至少首先革掉了方便面行业的命。我一直诚惶诚恐。我把自己的经历归结为运气比较多一点,可能还有一点点自己的死磕精神和坚持的精神。所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一开始的选择;最困难的,是所有之后的坚持。
{{news.author}}
{{news.timeFormat}}
正在加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01网校创办于哪一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