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盐害植物遭海水氯离子含量盐害是钠离子还是氯离

本类论文总排行版
本类论文本月排行
本类论文本周排行几种无机盐离子在人的体液中具有一定比例.如氯离子.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及镁离子等.这些无机盐离子的含量正好和海水中盐离子的含量相近.这说明 .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几种无机盐离子在人的体液中具有一定比例,如氯离子、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及镁离子等。这些无机盐离子的含量正好和海水中盐离子的含量相近,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是由生活在海洋中的原始祖先进化来的此题是通过人的体液中离子浓度与海水中盐离子的浓度比较来说明生物的进化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综合题
近几年来的电视广告中,有许多推广中老年人补铁、钙和锌等的保健品和药品的广告,说明了无机盐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人体无机盐主要来自于食物,比如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无机盐对于维持植物的生命活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联系日常生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铁、钙和锌等无机盐在细胞内主要以    形式存在,是组成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如铁是合成    不可缺少的成分,人体缺铁可引起贫血症,血液运输    的能力低。钙在人体内的总量达1300 g,其中99%存在于骨骼,一旦钙离子在血浆中的浓度明显下降,会出现    症状。(2)人体的内环境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如Na+和K-维持能分别维持&&&&&&&渗透压的离子。   &&&&& ,是维持pH稳态的离子。概括地说,细胞外液本质就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在进化上由此说明&&&&&&&&&&&&&&&&&。(3)植物缺硼,会出现“花而不实”,这说明&&&&&&&&(微量/大量/任何)元素是维持植物正常生命活动必需的。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根本上是由&&&&&&&&&&决定的;而直接上由&&&&&&&&的种类和数量决定。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学年安徽省师大附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Ⅰ.“瘦素”是最近由英国研究人员发现的人体中一种重要激素,它能控制人的食欲。注射“瘦素”后,人的食欲会下降,从而对人体是否发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肥胖是由体内脂肪过多引起的,检验脂肪的试剂是____________,颜色反应是______________。(2)在“5·12汶川大地震”后期的救援中,从废墟下救出的生还者女性较男性多。其原因在于女性皮下脂肪厚,在没有食物和饮水的条件下,女性的生存期限会比男性长。请从脂肪的元素组成及主要作用角度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Ⅱ. 近几年来的电视广告中,有许多推广中老年人补铁、钙和锌等的保健品和药品的广告,说明了无机盐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人体无机盐主要来自于食物,比如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无机盐对于维持植物的生命活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联系日常生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3)铁、钙和锌等无机盐在细胞内主要以________形式存在,是组成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如铁是合成___&&&&&&&_& ____不可缺少的成分,人体缺铁可引起贫血症,血液运输_____&&&&&&&___的能力低。钙在人体内的总量高达1 300 g,其中99%存在于骨骼,一旦钙离子在血浆中的浓度明显下降,会出现____&&&____症状。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0年湖南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题型:综合题
近几年来的电视广告中,有许多推广中老年人补铁、钙和锌等的保健品和药品的广告,说明了无机盐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人体无机盐主要来自于食物,比如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无机盐对于维持植物的生命活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联系日常生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铁、钙和锌等无机盐在细胞内主要以    形式存在,是组成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如铁是合成    不可缺少的成分,人体缺铁可引起贫血症,血液运输    的能力低。钙在人体内的总量达1300 g,其中99%存在于骨骼,一旦钙离子在血浆中的浓度明显下降,会出现    症状。(2)人体的内环境中含有多种无机盐,如Na+和K-维持能分别维持&&&&&&&渗透压的离子。   &&&&& ,是维持pH稳态的离子 。概括地说,细胞外液本质就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在进化上由此说明&&&&&&&&&&&&&&&&&。(3)植物缺硼,会出现“花而不实”,这说明&&&&&&&&(微量/大量/任何)元素是维持植物正常生命活动必需的。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根本上是由&&&&&&&&&&决定的;而直接上由&&&&&&&&的种类和数量决定。&
科目:高中生物
几种无机盐离子在人的体液中具有一定比例,如氯离子、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及镁离子等。这些无机盐离子的含量正好和海水中盐离子的含量相近,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盐胁迫对油葵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某同学利用青菜幼苗,火龙果幼苗,洛克王国蓬蓬幼苗,罗汉松幼苗,春芳花幼苗有什么用,幼苗期,草莓幼苗,仙客来幼苗,夜影幼苗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盐胁迫对油葵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食盐添加剂与少吃盐的危害  请黑人回家  摘要: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首次对食盐中的抗结剂(亚铁氰化钾,K4Fe(CN)6?3H2O)和少吃盐的危害性做了全面分析  (一)分析了亚铁氰化钾的危害性以及卫生部及其专家关于亚铁氰化钾安全性的答复  亚铁氰化钾的毒性主要包括减少微量元素和氰化物慢性中毒,详细数据待查;卫生部关于亚铁氰化钾安全性的答复答非所问,避重就轻,过于简练,似是而非,谎话连篇。  广东省疾控中心理化检验所所长梁春穗介绍,“亚铁氰化钾的致死量是50mg~100mg,这一数据表明亚铁氰化钾是毒性略小于氰化钾而远远大于碘酸钾(中等毒)的剧毒物质!K4Fe(CN)6?3H2O的毒性和危害性远远大于三聚氰胺,只是可能掩盖在营养不良、精神病、各种癌症、心血管疾病当中去了。  (二)少吃盐是错误的  其目的是为了掩盖转基因、农药、化学添加剂(例如加碘盐)、环境污染等的巨大危害。引起高血压的因素很多,包括转基因、农药、化学添加剂(例如加碘盐)、环境污染和肥胖等,个人认为高血压和吃盐的多少无关。长期缺盐会使人头晕、目眩、四肢无力、思维迟钝、早生白发,直至死亡。对于大部分人群不必在乎吃盐的多少,凭着感觉即可,不过多已不过少即可。对于高血压人群,目前的平均摄入量无碍健康。高血压患者首先应当考虑吃不含任何添加剂的食盐。  二、对在食盐中加入微量元素做了分析,指出通过食盐补碘、补钙铁锌硒是错误的  (一)中国加碘盐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加碘盐的危害巨大且远远没有引起重视  加碘盐的主要危害包括引起甲状腺异常和高血压、刺激食道等。加碘盐能导致四代绝种,绝种之前社会就会崩溃,国家随之灭亡!从1991年大规模加碘算起,中国仅仅因为加碘就将在年左右灭亡!  2010年4月,浙江一家大医院多位员工体检,发现约1%的人可能得了甲状腺癌。2012年4月左右,《都市快报》报道杭州四成体检者甲状腺异常。2014年4月,《都市快报》报道甲状腺癌居宁波女性癌症之首。对杭州甲状腺疾病的数据调查得到3个重大数据,①2010年4月时,杭州体检人群的甲状腺癌发病率已经达到1%!!!2010年左右,甲状腺癌患者每年增加20%以上。在美国,女性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是男性的三倍,在我国,也是女性高于男性。②加碘盐的危害在年的杭州已经到了突变点!!!因此,2012年调低碘酸钾的含量远远不足以消除加碘盐的危害,反而会掩盖碘酸钾除了甲状腺危害外的其他危害以及继续祸害其他地区的人民!!!③病人对药物的需求量增加。  (1)食盐中加碘的目的是为了减少人口  ①很多国家已经在加碘盐问题上犯错,中国却继续在同一地方摔倒  ②中国加碘时已经有明确的数据资料,个人中0.6个人有病(缺碘),结果却是100个人吃药,而且还是一辈子吃药。另外,即便缺碘,首选是食补,而不是加入化学添加剂  ③中国的加碘盐时间最长,范围最广  ④中国的加碘盐加的是毒性极大的碘酸钾,且很多是工业废物  ⑤卫生部关于加碘盐与中国甲状腺疾病高发无关是错误的,卫生部继续使用危害极大的加碘毒盐的理由违背科学常识,也和卫生部在其他领域的表述自相矛盾  (二)任何形式的补锌都要慎重,因为补锌可能导致重金属中毒  三、吃盐应当吃不加任何添加剂的盐(例如传统的粗盐)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选择非常随意。目前,临床上已经有很多实用低钠盐和健康平衡盐导致严重疾病(例如,肾衰竭)的实例。  必须指出,营养素缺乏也不需要通过食用强化食盐来补充。即便是缺碘患者也不可吃加碘盐,应当吃海带等海产品,高血压患者也不必选用低钠盐。从理论上讲,减少亚铁氰化物和其它水溶性毒物的危害可以采用开水(不要用自来水,自来水污染物质多)洗的办法。  四、对中国的食品安全的若干问题做了探讨  (一)对中国人的提醒  图 三种类型化合物的剂量-反应关系曲线  (校正后的加碘盐的真实危害是所有中国人的甲状腺有问题,50%以上的体检人群甲状腺肿大,2%-20%的体检人群甲状腺癌,四代绝种,绝种前就已经亡国,即从1991年算起,40-60年间仅仅因为加碘盐就已经亡国灭种!!!)  多数毒物的危害是随着摄入量的增加而增加,到达阀值后突然的、急剧的增加,甚至少数毒物具备定时炸弹的功能,到那时中国人就可能大范围地得病乃至死亡!另外,根据海因利希法则可以认为几乎所有中国人的甲状腺都有问题,加碘盐的真实危害也比其现有危害大得多。其原因有二:(1)很多中国人在甲状腺出了问题或者听说过加碘盐的危害后减少或者停止摄入加碘盐。(2)在几十年的妖魔化宣传后,大多数中国人大幅度减少了食盐的摄入量。  (二)中国食品中的毒物有三个来源:环境污染、“合法”和非法下毒  其中“合法”下毒的影响最为恶劣,它直接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非法下毒。非法下毒包括:(1)食品添加剂的超量使用。特别是色素、防腐剂、漂白剂、糖精、甜蜜素等。(2)将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原料当作食品添加剂来使用。如将吊白块、福乐马林、石蜡、荧光增白剂等。(3)没有使用食品级的食品添加剂。  我国的食品安全归属于卫生部下属的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下面的食品强化办公室,这就如同小偷管警察,将被强奸者送到强奸犯手中。建议国家立即成立食品安全部,同时撤销食品强化办公室和脓液部的生物安全委员会,将有关砖家全部更换,并立即进行毒理学研究、毒性数据积累以及流行病学调查。  (三)饮食首先得满足毒性最小化原则  饮食的基本原则就是食物多样。在我国这样一个互相下毒的国家,文中提出了一项新的饮食原则,即毒性最小原则,饮食首先得满足毒性最小化原则。这样,饮食就有两条基本原则,即:(1)毒性最小化原则;(2)多样化原则。  关键词:食盐;亚铁氰化钾;碘酸钾;补锌;钙铁锌硒;食品添加剂;卫生部;清除垃圾人口  目录:  0
前言  0.1
写作本书的起因  0.2
本书的版本说明  1 当前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及食盐添加剂存在的共性问题  1.1
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的理论与数据不可靠  1.1.1
有关砖家的理论基础错误、数据来源不可靠  1.1.1.1
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的理论基础错误  1.1.1.2
卫生部的数据来源不可靠  1.1.2
中国食品添加剂的原料与标准严重依赖于国外  1.2
中国到了最缺德的时候了  1.2.1
普遍化的道德败坏  1.2.2
我国在饮食方面没有任何道德禁忌  1.2.2.1
某些营养学组织与砖家存在故意误导的行为  1.2.2.2
很多砖家叫兽禽兽不如  1.2.2.3
中国人普遍食用有毒食品  1.3
食品检测和监管方面存在难度和漏洞  1.4
食盐及其添加剂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1.4.1
缺乏对动物与人体的毒性与有利证据  1.4.2
食盐并不是食品强化的良好载体  1.4.3
食盐及其添加剂的标准低  1.4.4
生产与监管、销售与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2
食盐添加剂的巨大危害  2.1
食盐中亚铁氰化钾的危害性分析  2.1.1 亚铁氰化钾的毒性  2.1.1.1
卫生部砖家辟谣时说亚铁氰化钾对人体是剧毒  2.1.1.2
与三聚氰胺的危害性对比  2.1.1.3
生成氰化物的毒性  2.1.2
从衰老的自由基氧化机理看转基因食品与其它毒物的协同作用  2.1.3
警惕其它抗结剂  2.2
加碘盐中碘酸钾的危害及其产生原因  2.2.1
加碘盐中碘酸钾的危害  2.2.2
加碘盐必将导致亡国灭种  2.3
不可轻易补锌——补锌可能导致重金属中毒  2.4
对食盐中低钠盐、调味盐、补钙、补硒、补铁的简单分析  2.4.1 一般情况下,健康平衡盐肯定有害健康  2.4.2
对调味盐和补钙、补硒以及补铁盐的分析  3
“卫生部关于亚铁氰化钾安全性的答复”存在严重错误  3.1 侵犯了人民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3. 2
对亚铁氰化钾的使用情况的质疑  3.2.1
世界上其它国家基本上不使用亚铁氰化钾做为食盐抗结剂  3.2.2
大领导不吃化学添加剂、出口食盐和在华外国精英拒绝亚铁氰化钾  3.3
一些砖家的答复缺乏基本科学常识  4
食盐加入亚铁氰化钾疑为美国人的阴谋  4.1
霉国灭绝以中国为首的劣等人口计划正在加速进行  4.1.1
共济会清除垃圾人口的计划  4.1.2
与“共济会清除垃圾人口的计划”相关的文献  4.2
欧美日在食盐及添加剂上存在阴谋  4.2.1
欧美自己不加碘和亚铁氰化钾,却推荐其它国家吃  4.2.2
日本鬼子释放假消息  4.3
无偿送鬼子油,却化钱买鬼子盐  5
少吃盐是错误的  5
少吃盐有害健康  5.1
少吃盐的主要错误  5.1.1
少吃盐是暴力推动的  5.1.2
人类历史表明吃盐量与高血压呈负相关  5.1.2.1 关联关系不是因果关系,关联还分为局部关联和整体关联、弱关联和强关联  5.1.2.2
只关注血压而对其它指标视而不见,即忽视整体健康状况  5.1.2.3
只关注NaCl而对其食盐中的添加剂和营养物质视而不见,即忽视毒物和整体营养状况  5.1.3
降钠给人民带来了健康隐患和麻烦  5.1.4
全球长时间宣传少吃盐使得部分人群盐的摄入量远远小于正常值  5.2
少吃盐的危害  5.2.1
西医实验——多盐和少盐都不利于健康,尤其是少盐  5.2.2
中医分析  5.3
国民党与日本鬼子对共党食盐的封锁表明少吃盐是错误的  5.3.1
国民党与日本鬼子对共党食盐的封锁  5.3.2
共党历史表明少吃盐是错误的  5.4
为什么说现代人少吃盐是错误的?  5.4.1
为什么现代人少吃盐?  5.4.2
人类嗜好食盐的感觉还是可靠的  6
食盐添加剂危害的具体表现及科学吃盐  6.1
食盐添加剂危害的具体表现  6.2
科学吃盐  6.2.1
鉴别碘和抗结剂以及减少食盐毒性的方法  6.2.3
降低食盐中增塑剂等有害物质的摄入量  参考文献:  1 国内外食盐抗结剂的使用情况  2 关于特供盐  3 食盐行业行风败坏  4 食盐含量测定方法不完善  5 中国人高血压具三大特点:盐敏感、波动大、中风多  6 其它参考文献  附件:  1 盐加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加亚铁氰化钾  2 天涯论坛中“关于食盐中的抗结剂亚铁氰化钾”一文的回复  3 何新委员: 关于取消全民食盐强制加碘制度的提案(节选)  4 北京慕盛学评卫生部专家李素梅“全民食盐加碘是科学的”  “请黑人回家”原创论文集  0
前言  0.1
写作本书的起因  粮食的品种多,可替代品多。可原盐就只氯化钠一种,至少目前尚无其它物质可以替代。正所谓“盐乃重器,无盐则肿”,故“饭可不食,唯盐不可缺”。故历代封建统治者无一不重视盐政管理工作。然而,我们吃了几千年,几万年,突然他们告诉我们错了,要少吃盐,补碘补锌补钙补叶酸,吃转基因。但是对于爱滋病,他们却说,爱滋病不会通过日常生活得,爱滋病可以治疗,目前爱滋病和乙肝差不多,引进外国人尤其是黑鬼不会得,不能歧视爱滋病人,等等。这些都不能不令人怀疑,某些机构、专家在食盐中加入大量添加剂并极力宣传少吃盐的正确性。  2011年5月左右,随着西瓜爆炸,存在已久的蔬果催熟剂、膨大剂等再次受到关注。对于吃了用过催熟剂的蔬菜瓜果究竟有没有危险的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农药管理专家顾宝根表示,植物生长调节剂毒性比食盐还低(刘文. 谁来解释“食盐毒性比催熟剂高”. 消费日报,,第A02 版)。作者认为,顾砖家所言食盐的毒性主要是指食盐中碘酸钾与亚铁氰化钾的毒性。而据网上讨论以及著名反转专家“半解一知半解”(农业部机关幼儿园认为转基因油有害的发现者)的实验结果,高科技西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毒性可能很大。  事实上,在食盐中加入大量添加剂和少吃盐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从碘酸钾事件可以看出卫生部、盐业总公司从未将人民的健康放在心上,说之故意杀人一点都不过分。碘酸钾事件也可以看出盐业内部乱象丛生、道德败坏,如同转基因砖家几乎没有人站出来说句公道话,盐化企业内部那么多人,那么多年也没有!由此可见,中国人性之堕落!另外,既然要推广某种事情,支持方就应该回避,应该让反对方毫无顾忌、畅所欲言地充分发表自己的反对理由,也就是化学添加剂食品的危害性及将来潜在的风险性。  现在往食盐中加入各种所谓“营养”成分的做法,是极不科学的,食盐就只应天然食盐,所有人体缺少的其他元素,应以体检和医生的处方来进行补食,强行在所有人都要食用的食盐中添加包括碘在内的添加剂,都是不科学的,对于不缺碘的人,天天食碘盐,后果也是不良的。    慕盛学的博客收集了大量关于食盐的文章,内容详实,有兴趣的朋友请阅读。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_0_1.html  0.2
本书的版本说明  本文初稿发表在“乌有之乡”,题名为“食盐中亚铁氰化钾恐酿有史以来最大食品安全事故——食盐中亚铁氰化钾安全性分析.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183.html。很快,,在乌有之乡上又发表了修改稿“从食盐添加剂的巨大危害看卫生部某些官员的种族灭绝行为”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018.html。之后,初步查阅了一些外文文献,没找到非常有价值的相关内容。考虑到本文要讨论的问题已经基本清楚,而反计和反转尚未成功,不能将时间浪费在学术研究上,遂于推出第三稿“化学博士:食盐添加剂的危害及其消除方法分析”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540.html。读者看了第三稿就没必要看第一稿,第二稿和第三稿不完全等同,这个从名字上也可以看出,第三稿将第二稿中食盐部分完善了。,在对第三稿做了大幅度修改的同时开始关注少吃盐问题,因此书名调整为“食盐添加剂与少吃盐的危害”。  致谢:乌有之乡网友wwcwangs对文章中的一些小错误做了修正。  求助:作者在百度和Google上搜索不到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加强对输日食盐和含盐产品中亚铁氰化钾检测的通知》的全文,哪位高手能够给出?  1 当前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及食盐添加剂存在的共性问题  1.1
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的理论与数据不可靠  1.1.1
有关砖家的理论基础错误、数据来源不可靠  1.1.1.1
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的理论基础错误  我国在食品营养与安全领域特立独行,胆大妄为。古人云“艺高人胆大”,中国的砖家叫兽一定是有什么特别高明的理论支撑了。不过,食品安全砖家总是将有中国特色的安全理论藏着掖着,秘不示人。作者只好帮群畜总结,参见“从食盐添加剂的巨大危害看卫生部某些官员的种族灭绝行为”(汉族网,. http://www.hxwm.net/viewthread.php?tid=51453)之“中国梦时代食品安全十大基础理论”。  (一)毒物的毒性有急性、亚急性、慢性  砖家认为只要吃了不立即死就是无毒。砖家眼中只有急性毒性,难道没听说过毒物的毒性有急性、亚急性、慢性吗?   凡是食品材料中使用的原辅材料,不是仅做一个急性试验、得出一个LD50(半致死剂量)或MTD(最大耐受剂量)数据就够了的,因为急性毒性试验只知道在短期引起急性中毒导致死亡的剂量,却无法知道长期的慢性中毒情况,无法知道潜在的致畸、致癌、致突变情况,无法知道潜在的遗传缺陷和基因变异的情况,也无法知道潜在的血液学、生化学、组织学和解剖学上的变化情况。所以,凡是食品材料中使用的原辅材料,必须按GB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表0-2),去进行全面、严格的检测,确认为“实际无毒”或更安全的“无毒”级物质后,再用到食品药品之中来为好。  表0-2
食品的原辅材料安全性评价的简单流程  阶段 测试内容  第一阶段 急性毒性试验、经口急性毒性、LD50、联合急性毒性等  第二阶段 遗传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短期喂养试验  第三阶段 亚慢性毒性试验、90天喂养试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  第四阶段 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  (二)人的食品安全数据不可以从大鼠实验数据直接推算出来  我国的食品添加剂安全摄入量是按照大鼠的半数致死量(还不一定有)的若干分之一来设定,照此逻辑全球800万种化合物,我们至少可以加入几十万种!Pb、Cd、As、KCN、二恶英等稀释到一定浓度也是可以加的了?大鼠和人是一样的吗?有没有猴子实验、人群实验、流行病学调查实验(我国一向喜欢拿13亿人直接做实验,这方面的数据应该很多,而国外则极度缺乏——今后还可以用这些数据创汇!)。至少人民知道,过敏那是一点点都受不了!能引发过敏症状的添加剂种类目前已经诊断出来的有100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有防腐剂、胭脂红等色素、糖精、香料等添加剂。而由于食品添加剂引起过敏的儿童较多,且每年都有递增的趋势。  影响毒物作用的因素有:(1)毒物本身:剂量、理化状态、毒物间的相互作用(协同或拮抗)、性状变化等。(2)机体方面:年龄、体重、性别、健康与营养状态、过敏性、习惯性和成瘾性、体内蓄积。人鼠论对所有毒物和人都成立吗?  (三)毒物限量标准过低  翻翻毒物类书籍,很多毒物的慢性毒性剂量都小于急性剂量的几万到几百万分之一。  如果摄入量很少,不足以危害健康?那些使用量很少的食品添加剂是不是就不用检测了?什么原料都可以食用?例如糕点中的某些着色剂,例如铁红?亚铁氰化钾为何指出只能用食品级原料,亚铁氰化钾都很少了,杂质岂不是更少?更加没有危害?即使杂质全部是氰化钾也没关系啊!按照砖家的理论只要量少就没问题,而且有关砖家解释即使全部分解也没什么问题,那不如直接加氰化钾得了,更直接。  可从LD50表上看到很多LD50低于KIO3的毒物的慢性中毒剂量都KIO3比小得多。最有名的是甲醛(LD50:800mg/kg)的慢性毒性剂量低于1ppm(现在国外要求0.1ppm,任何来源都是如此)!  (四)毒物的作用通常不会从安全瞬间突变到不安全  在通常的污染毒素安全概念中,都有一个“不得超过量或者比例”的提法。也就是说,只要这些毒素和污染物质少了,就安全了。真的是这样吗?  (1)毒物的作用通常不会从安全瞬间突变到不安全,而且绝大多数毒物的作用阀值是估计的,不是真正的阀值  毒物的作用并不是从所谓安全值之前的0突变到安全值之后的可观数值。假定最高限制为1,那么摄入0.9一样有害,只不过差距很大罢了。例如0.9时是10000个人死1个人,1时可能就是10000个人死2个人。  (2)有时小剂量的毒物的长期毒性作用比稍大剂量的还要大  在美洲有一种豹蛙,因为除草剂导致的变异而濒临灭绝,但是,当除草剂深度过高时,反而不会引起变异,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浓度高时,豹蛙本身的免疫保护系统可以及时察觉这种毒素而进行抵抗;但是浓度低时,因为无法引起免疫保护系统的反应,反而给身体造成了危害。这表明目前人类关于食品污染安全的整个观念存在重大错误。没错,就在不知不觉中,可怕的变异就在发生,直到某一天,一切不可挽回。  毒物的作用还和所有毒物的总量有关。例如很多毒物都是在肝脏中代谢,那么摄入的毒物种类多了以后,所有毒物的总量必然多。还有存在A微毒,B微毒,但是A+B剧毒的情况。  (五)补缺论是错误的  补缺论除了说你缺就要补这个笼统的原因外,并没有值得信任的理论。说中国人缺这缺那的是WHO,很多“缺”和“补”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补充营养素以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最常见。当前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存在以下问题:  (1)适用人群和使用时间往往被放大很多倍。每一种营养素的摄入量有合适的范围,超过或不足都不利于人体健康。有时元素的过量可能比缺乏更令人担忧,因为某个元素的缺乏易于补充,而过量往往难以排除,或排除过程中会产生副作用。  (2) 缺乏对适用人群和不适用人群的警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选择非常随意。  (3)有些元素和营养素缺了是很难补的。老年人缺钙,似乎需要补钙,但是怎么补,补得了吗?这里面包括需要补的元素和营养素的量和质以及机体环境的问题。  (4)商家关于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理论与理由存在错误,力推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某些学者存在获得商业利益的问题。例如,力主补这补那的陈君石院士水平与人品极差,被认为有灭绝中国人的企图。  (5)市场上各种微量元素补充剂的技术水平还很不成熟,离真正的生物活性太远。而且,食物添加剂普遍存在非法添加问题。“1.3
食盐及其添加剂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对食盐中加入营养补充剂做了批判。另外,补锌在实际操作时也存在诸多困难。百度百科“补锌”词条这样描述:第一代无机锌的代表产品“硫酸锌”有明显副作用,现市场基本已经淘汰。第二代有机锌的代表产品“葡萄糖酸锌”、“甘草锌”的吸收率一般,副作用略小,对于肠道功能发育不全的儿童不适宜。第三代生物锌的代表产品“蛋白锌”新稀宝,吸收率高,蛋白锌中的锌含量很低,蛋白质和锌结合相对牢固,在胃中不会析出锌离子,不会造成胃肠刺激。蛋白锌,也叫锌蛋白、锌结合蛋白,顾名思义是蛋白质和锌的结合物,从蛋白质的来源看,主要分植物蛋白、动物蛋白和微生物蛋白,蛋白锌也可以从这三个来源获得。从目前的技术看,人们还是从生物体获得(西方也许可以控制原料中的杂质和副反应产物在一定范围内,中国……悬!既然如此,还不如直接从食物中获得),因此蛋白锌也可以叫生物锌。因为蛋白质的大小、结构不同,蛋白锌的吸收率、生物利用度也千差万别。
楼主发言:29次 发图:0张 | 更多
  1.2.2.2
很多砖家叫兽禽兽不如  很多砖家劣迹斑斑、前科累累(参见“从食盐添加剂的巨大危害看卫生部某些官员的种族灭绝行为”)。尤其是中国食品安全第一人,食品强化办公室主任,973食品安全领域首席砖家和唯一院士,力推K4Fe(CN)6的陈君石已经被大量事实和分析讨论证明为中华五千年来最大刽子手,超级大汉奸。参见有关文献。  踢黑人的球. 中华五千年最大刽子手——大汉奸陈君石. 汉族网『扬忠惩奸—英烈版』. http://www.hxwm.net/thread-.html。   陈君石院士应辞职道歉. http://www.dianping.com/group/creationga/topic/8-10-14   三十河北. 陈君石掌管中国公共厨房,人民不放心!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 ...PostID=  中国的知识分子普遍浮躁,以钱为本,假、大、空,自然科学领域的学者大多数存在严重的造假行为,人文科学更加严重。知识分子普遍抱着跟着领导走就是对的态度。知识分子已经无力自我救赎。请看最著名的“人口专家”李小平的大作:(1)《笑迎人口老龄化,老来我自有安排》:车到山前必有路,无路我就跳大江。反正早晚是一死,人生不过梦一场。(2)《善意的劝告:真话应少说》:既生在中国,真话应少说。须知碗中肉,常赖嘴定夺。另一首是《理直气壮说假话》:志新因言割喉管,罗克因语脑开花。苟且偷生真要义,理直气壮说假话。  (注:张志新和遇罗克是改开搞派吹捧的两个反对文化大革命的人渣。)  中国人自私已经失控。砖家叫兽的话能相信?中国的科研人员大多造假,研究生更为严重。那些所谓学者在实验室里捣鼓几天就能直接给人吃?迎合领导给国人下毒的人格次太郎们更是垃圾中的垃圾!如果是一个实验室的很不成熟的成果让私营企业使用,企业主肯定敲掉研究者的脑袋。  1.2.2.3
中国人普遍食用有毒食品  如同转基因一样,美国使用化学添加剂一样是用来清除黑人等垃圾人口的!美国可以通过精英教育、有机食品标识和价格来区分是否含有化学添加剂和转基因成分,而我国是不标注的,我国造假猖獗,且价格和质量并没有绝对关系(曾经与美丽传说相伴,被认为是高级补品的血燕竟然是用粪便制成的毒物!“与大酒楼对食品添加剂的青睐相反的是,记者在武昌翠柳街上几家小菜馆的厨房里采访看到,小菜馆里的调味品大都"家常"--油盐酱醋,一小老板说,“那些食品添加剂动辄几十元、上百元,我们哪儿用得起。”http://www.echoto.com/info/content-.html”,另外的原因是小店缺乏专业调味的师傅)。  与中国相反的是,发达国家有机食品比例很高,例如,美国2009年有机食品销售额高达2110亿美元!2010年,美国59%的食物供应为有机食品,且这个比例还在上升中;而中国人能够吃得上有机食品的人口比例连万分之一都做不到。发达国家多数国民不是吃不起,而是有时会缺货。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基本上就是发达国家饮食的全部了!  绿色食品是指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我国的绿色食品分为两类,即AA级绿色食品和A级绿色食品。与绿色食品相比,有机食品对大气、水土等生产地的要求更严格、档次更高。在农作物生产方面,绿色食品允许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可用化肥;畜禽养殖方面,绿色食品允许使用化学添加剂等;苗种选择方面,绿色食品允许使用通过基因工程所获得的种子、畜禽品种;产品加工方面,绿色食品允许使用化学合成色素,防腐剂等;原料基地选择方面,绿色食品对一季作物监测即可认证、证书有效期长。而有机食品对上述各项均不允许使用。绿色食品不全是有机食品,其中的AA级才是有机食品。有机食品是来自最佳的生态环境的一种高品位、高营养、纯天然、优质、安全的食品,是食品发展的总趋势。  霉国是百分之几的人食用垃圾食品,而中国是99.999%以上的小白鼠食用。  [6] 赵霖 . 食品安全,无国界全球性话题. 乌有之乡 , .
http://www.wyzxsx.com/Article/view/651.html  [7] 耕稻人. 一个连安全食品都吃不上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 乌有之乡.,.
http://www.wyzxsx.com/Article/view/369.html.   [8] 金微,张皓雯 .
国际先驱导报:2010食品安全之“痛”, .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71.html.   [9] 无产者. 中国人每天都在吃慢性毒药. 乌有之乡 , .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417.html  [10] 张建华. 中国人的肚子越来越像“化工厂”--三十年中国的食品被污染. 乌有之乡, . http://www.wyzxsx.com/Article/view/133.html
  [11] 周勍.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调查. 乌有之乡,.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64.html  1.3
食品检测和监管方面存在难度和漏洞  我国2500多种食品添加剂有检测方法的不足两成,几乎在所有食品领域都存在检测标准不完善和难以检测的情况。例如,在我国的塑料包装材料材料方面,“目前职能部门的检测和媒体曝光的内容,只限于大多数人都闻得到、嗅得出的苯类溶剂超标这一表面现象,对更潜在的、一般人无法觉察到的重金属(铅、镉、汞、铬)、致癌物(芳香胺、卤化联苯、稠环化合物、醛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却还未涉及到”。  有报道称,一个面包在制作过程中要用到数十种添加剂。在食品工艺越来越复杂的今天,单纯地靠看、闻、摸的传统方式难以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没有现代化的技术检测手段,即便是监管部门也未必能准确地辨识。”  由于食品和饲料工业蛋白质含量测试方法的缺陷,三聚氰胺也常被不法商人用作食品添加剂,以提升食品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因此三聚氰胺也被人称为“蛋白精”。蛋白质主要由氨基酸组成,其含氮量一般不超过30%,而三聚氰胺的分子式含氮量为66%左右。通用的蛋白质测试方法“凯氏定氮法”是通过测出含氮量来估算蛋白质含量,因此,添加三聚氰胺会使得食品的蛋白质测试含量偏高,从而使劣质食品通过食品检验机构的测试。  [12] mnixy. 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内情. 乌有之乡,.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70.html   1.4
食盐及其添加剂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1.4.1
缺乏对动物与人体的毒性与有利证据  (1)中国可能没有人研究过亚铁氰化钾的毒性  证据至少有两点:  ① 中国卫生部采用的数据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完全一致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是六七十年前做的,而当今中国的环境、气候等自然条件与西方做实验时大不相同。中国的老鼠与亚铁氰化钾(例如,形态、纯度等)与西方的也差异极大。所以,如果中国卫生部做了实验,得出与世界卫生组织的一样的数据的可能性极小。  ② 作者没有查阅到中国对亚铁氰化钾的毒性与毒理进行研究的文章  在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北大法意网、超星数字图书馆、国研网、人大报刊资料、中国期刊网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上采用多种关键词联合查阅了大量书籍、期刊和会议论文,没有发现一篇研究或探讨亚铁氰化钾毒性的文章,可见业内人士从未将K4Fe(CN)6?3H2O的添加看成食品安全问题,它们仅仅将其作为化工生产和科学研究问题处理。另外,本人在中国学位论文网上采用全部字段查询“食盐”、“食用盐”、“盐”、“亚铁氰化”、“抗结”、“松散”、“结块”等多个关键词没有查找到一篇与本文有关的文章,考虑到保密论文占的比例很低,可以说改开30多年来从未有博士生和硕士生从事过任何有关“食盐”以及“亚铁氰化钾”、“抗结剂”方面的研究,更遑论“食盐”中“亚铁氰化钾”毒性研究了!连老鼠实验都没有做,有关部门和砖家叫兽怎么就敢给13亿人吃?!  有没有人的研究写成洋文发表在国外呢?查阅外文文献也没发现。原因有:①食盐太古老,玩不出花样;②亚铁氰化钾的毒性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经很清楚,抗结剂的研究则主要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③如果在国外有发表,国内一般也有介绍或者取一小部分在国内发表;④国内发表文章大多是为了评职称而写作的盐业相关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而非什么博士、叫兽,文章大多只涉及工厂一些工艺性探讨;⑤研究食品安全的资金把持在下毒之人手中。  (2)食盐中添加的其他物质也严重缺乏毒性数据和对人体有利的证据  例如,关于补锌,仅查到两篇文章:  ① 李世敏; 周韫珍; 郭振英,等. 强化铁、锌食盐对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 食品科学. 1993-11  ② 殷泰安; 李丽祥; 沈铁夫,等. 北京市学龄前儿童发锌含量的调查及对服用锌强化食盐效果的研究. 卫生研究.   关于竹盐仅查到一篇治病(不是健康人)的文章,而且竹盐似乎是南朝鲜人引进的(高钦颖. 韩国仁山竹盐治疗胃病15例. 陕西中医,1994-07)。关于补钙铁锌硒,也就几篇文章,且有些作者与强权部门或者盐业公司存在利益关系,且大多以治病为目的。更加令人不解的是,加碘盐的危害已经路人皆知了,但是期刊上只能看到加碘盐的好处,却很少有对加碘盐的质疑!!!同样的还有,期刊上基本上只能看到少吃盐有好处的文章,由于少吃盐的危害未引起重视,网络上都很难找到少吃盐的危害的文章。
食盐并不是食品强化的良好载体  (一)食盐种类和使用范围广,很难保证强化剂适合很多环境条件  国内食盐种类多样,大多数产地生产的食盐载体pH值都是中性的, 可以与各种营养强化剂进行混合强化,但四川自贡井矿盐, 载体pH 值显碱性, 添加一些营养强化剂时会产生化学反应(姜滨. 论食盐中营养强化剂选择应用意义. 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第8期: 297)。  食盐中加了其它物质后工艺变得复杂,操作变得困难,容易出差错(这是浙江蓝海星的“健康平衡盐”中亚铁氰化钾超标的可能原因),且往往带来不期望的色香味等性状改变,通常不得不再加入其它物质,这些物质往往是不标示的。例如:  (1)加碘盐不稳定且存在变色翻红现象,就必须加入稳定剂。因为不需要考虑对人体的危害,自贡市张家坝制盐化工厂(万应灿,中国井矿盐1997年第2 期)开始加入CH-7-1效果不好后很快就改为CH-7-2。CH-7-2的主要缺点是……要求严格,保存时间和条件有一定的限制,对操作人员有较大的刺激和对设备的腐蚀。  (2)加入亚铁氧化钾会变蓝,所以要加入蓝色掩盖药,低钠盐通常加入KCl,产生的苦味又要掩盖。  (3)铁强化食盐在贮存过程中易发生颜色变化。  (二)通过食盐补XX的效果微乎其微  1.4.3
食盐及其添加剂的标准低  (1) 对照《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第(七)项“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规定,“抗结剂”不是通用名称。  (2) 《食用盐国家标准( GB) 》和《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都指出“食盐中添加抗结剂亚铁氰化钾,最大使用量0.01 g/kg,以亚铁氰根计”。在生产和生活中,显然是“以亚铁氰化钾计”要方便得多。另外,“以亚铁氰根计”和“以亚铁氰化钾计”差别很大,以亚铁氰根计是以亚铁氰化钾计的2倍,也就是意味着实际上食盐中亚铁氰化钾的含量是20 mg /kg!随便找一个买盐的人,无论是否学过化学都会以为是“以亚铁氰化钾计”。另外为何不少检验人员、工商管理人员和食盐行业内部的人也往往认为是“以亚铁氰化钾计”?请问卫生部为何故意混淆,隐瞒真实含量以使得亚铁氰化钾的含量看起来低一些?  (3) GB2781-1 “食用盐卫生标准”和GB5461-92“食用盐”二者的理化指标(有害元素)差异甚大,尤以氯化钠指标的差异更为显著: GB2781-1指标中有硫酸盐、锌、镁有害元素(依据是这三项有害元素指标对人群的危害性很大,且食品中反映较为敏感)的项目,而GB5461-92中没有,后者中有抗结剂亚铁氰化钾指标,前者则没有。什么原因和理由要加入高毒物质亚铁氰化钾?相关证据呢?有害元素(如锌)又是何时变成有益的补呢?假定后来加入了所谓生物活性物质(例如加入有机锌),食盐中存在的有害的锌怎么就没有了呢?可是还有一个问题,1992年时还没有能力加入有机锌,怎么当时就没了呢?且GB5461-92中还允许水溶性杂质达3.6%。需要指出的是,现在补锌很多还是补的硫酸锌。  (4) GB相比GB质量判定有所宽松。食用盐新国际技术指标有所变更或者是提高,而判定规则也作了调整,原标准中任一项指标复检不达标判为不合格,新标准中判定原则规定粒度、白度、水溶性杂质项中,有两项不达标才判为不合格。还有,GB为什么不检测Cu、Cd、Hg、Ba(测定Ba只限于以天然含钡卤水为原料制得的食用盐)?  (5)GB 食品添加剂 亚铁氰化钾(黄血盐钾)仅仅检测亚铁氰化钾、氯化物(以Cl 计)、水不溶物、钠、砷、氰化物、六氰合铁(III)酸盐!而且氰化物和六氰合铁(III)酸盐还是非常粗糙的定性检验。另外,检验中很多物质如氨水、高氯酸溶液、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三氯化铁等具有强刺激性、毒性或腐蚀性,操作时须小心谨慎! ——这如何保证分析人员不偷工减料?  1.4.4
生产与监管、销售与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很多品种的生产工艺与检测方法不完善  不少种类的生产工艺与标准还不完善,尤其是补XX的种类多,严重缺乏检测标准。例如补钙铁锌硒等,只有企标,没有国标。说明国外也不完善,因为这些砖家大老爷们缺心(锌)缺钙(软骨病),但惟独不缺阅读英语的能力(也许他们的英语好于汉语)。  (二)食物添加剂普遍存在非法添加问题  例如,食物添加剂普遍存在使用非食品级原料的问题。就目前所掌握的情况,在我国食品工业中使用非食品级添加剂原料是普遍现象,在食盐行业也一样。加碘、加锌、加亚铁氰化钾……等普遍非法使用工业边角料和废料以降低成本。有网友指出:美国的盐业加有“抗结剂”(Anticaking Agent,比例低于1%),不过用的是完全无毒的“硅酸钙”(Calcium Silicate)。因此,强烈要求四川盐业公司改用硅酸钙作食盐“抗结剂”。然而,中国的国情最好是什么都不加,否则这么高的加入比例其中的杂质何其多!  我国的食盐行业行风令人担忧。对此,陈君石表示,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不是监督出来的,更不是检测出来的。关键还是要靠企业自律。“食品添加剂说到底是道德问题。”食品行业肯定是令人担忧的,如果从我的本行和我所知道的与食品有关的化工行业和化工厂的情况就可以简单认为中国的食盐绝对不安全。从中国的道德崩溃也可不用大胆推测就可知。请读者看看参考文献之“3 食盐行业行风败坏”中所举业内人士的说法。  大家看看下面的新闻有何感想?亚硝酸盐的毒性相比食盐中的添加剂的毒性那是小得太多了(至多和亚铁氰化钾相当),当然亚硝酸盐可以单独使用。  卫生部发布食品卫生预警公告:严防亚硝酸盐中毒:公告提醒消费者要从正规商业网点购买食盐,千万不要购买私盐,不要使用来历不明的“盐”类物质;集体食堂尤其是学校食堂、工地食堂和餐饮单位经营管理者要加强内部管理,严禁购买、使用工业用盐,严防亚硝酸盐食物中毒和投毒事件的发生;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使用亚硝酸盐要严格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对其使用的亚硝酸盐进行醒目的标识,并妥善保管,以防误用。近期,全国发生多起亚硝酸盐食物中毒事件,其中山西省晋中市“万家灯火大酒店”非法使用亚硝酸盐造成168人中毒;陕西省乾县“春锋食堂”非法使用亚硝酸盐造成115人中毒;吉林省长春市因不法分子用亚硝酸盐投毒造成117人中毒;湖北咸宁市一家庭因误食亚硝酸盐造成3人中毒,其中2人死亡。常见的亚硝酸盐有亚硝酸钠和亚硝酸钾,在食品加工中可用作护色剂。亚硝酸盐具有很强的毒性,摄入0.2~0.5克就可引起中毒,3克可致死。  (三)食盐产品缺乏对适用人群的警示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选择非常随意。目前,临床上已经有很多实用低钠盐和健康平衡盐导致严重疾病(例如,肾衰竭)的实例。  (四)我国大多数国民服用中药,而中药成分复杂,存在与化学添加剂反应的情况。
食盐添加剂的危害分析  2.1
食盐中亚铁氰化钾的危害性分析  盐(NaCl,以下同)的固结现象,不仅严重地影响了盐的储存与运输,而且给消费者也带来很大麻烦,历来是制盐企业、营销公司和消费者为之苦恼的难题。国内外对防止盐固结的研究非常重视,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可以说是防止盐固结方法研究的鼎盛时期。其中尤以日本的研究较为系统。国外除了卤水处理减少盐中杂质和改变罐型增大盐的粒径外,还采用机械方法和物理方法。国外在抗结剂的应用和毒性的问题早已解决,但是在中国,改开以后成为“盐业界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研究课题”。  食盐抗结剂可分为铁络盐类、柠檬酸盐类、硅酸盐类、镉盐类、界面活性剂类、氨基酸酰胺类、酯肪酸类和乳化剂类等。在我国允许使用的防固剂指标只有亚铁氰化钾,因此不论是在食用盐、食品加工用盐还是工业用盐中均采用亚铁氰化钾作为防固剂,亚铁氰化钾在防止盐产品固结中的作用很大,但也给部份后续用盐户带来麻烦和苦恼。值得指出的是,新疆地区气候干燥,不需要添加亚铁氰化钾以及其它抗结剂。  亚铁氰化钾,名字很难听,去掉前面两字,普通人联想到的就是死亡。盐业局偷偷地往食盐里加亚铁氰化钾在中国的食盐里已经很多年了,期间反对声也不少。2009年开始,由于猫眼网友“快乐山水”发帖“市场食盐中神秘的抗结剂”披露,引起新闻媒体关注,才不得不在盐的包装上标明这个成分。根据调查,作者怀疑仍有一些盐业公司没有标注。网友hechaowu 称“据一位盐业内的朋友说,他们搞盐业的专业人都知道这个机密,他们一般不吃市场上卖的盐,而是吃生产线最前端的天然盐,在盐巴加工厂没有添加这些东西前,先把盐弄些出来,留着自己家的人吃。” 很多医生为了避免碘酸钾和亚铁氰化钾的毒害,不得已食用医用NaCl。目前无碘盐的生产和销售是合法的,那么不含碘酸钾和亚铁氰化钾的生产和销售也是合法的(国标要求亚铁氰化钾≤10 mg/kg),然而却不允许生产!  2.1.1
亚铁氰化钾的毒性  K4Fe(CN)6?3H2O毒性包括K4Fe(CN)6?3H2O纯品毒性和杂质毒性。除了人体毒性外,亚铁氰化钾对环境有严重危害,严禁该物质进入环境。  在一次对河北省12家盐业企业的检查中发现,企业添加的亚铁氰化钾均为分析纯亚铁氰化钾,属于化学试剂,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工业生产亚铁氰化钾的方法很多。主要有氰熔体法、氰化钠法、黄血盐钠转化法、氢氰酸法、含氰废水回收法和废气净化剂及氰泥制取法。目前,国内黄血盐钾绝大多数企业采用氰化钠( 或氢氰酸) 和硫酸亚铁及氯化钾为原料, 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两渣一废水”污染物产生, 污染严重, 操作环境恶劣——存在人体毒性(氰化物残留)和环境毒性。含氰废水回收法、废气净化剂及氰泥制取法两种方法是利用“三废”制亚铁氰化钾的方法,不适宜于大量生产亚铁氰化钾,但是废物中成分何其复杂,毒物何其多!  文献中报道亚铁氰化钾的主要危害是影响人体对部分微量元素的吸收(有时还和微量元素以及蛋白质等生成沉淀),其次是高热时生成氰化钾或者氢氰酸以及和酸反应生成氢氰酸。  亚铁氰化钾对体内一些生化过程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例如亚铁氰化钾对维生素C的氧化过程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来源:邓培红,张军,陈静波. 亚铁氰化钾修饰碳黑微电极测定抗坏血酸.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45)。作者在上次修改时已经查阅到了不少资料提到了亚铁氰化钾的催化作用,但是为了谨慎起见,只是在参考文献中提到,而没有在正文中给出。作者在西安参加某学术会议,恰好碰到一位专门研究亚铁氰化钾(具体好像与电催化有关)的研究人员,他重点提出了这一点。亚铁氰化钾的催化作用值得关注,例如有可能与另外某种毒物协同作用而大大加大毒性。  亚铁氰化钾的说明明确显示,其不可与酸类、碱类、铁盐及食用物品共贮混运。所以是不能添加在食盐中的。对了!用精盐腌菜极易发霉腐烂,用天然盐腌菜就不会那么容易发霉腐烂!这可能是由于亚铁氰化钾是常用的蛋白质沉淀剂。戴瑞彤等指出,亚铁氰化钾可以和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生成含有亚铁氰化钾一MetMb的复合物。(戴瑞彤,南庆贤. 冷却肉中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的特性及其与肉色泽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研究. 中国食品学报,2003年增刊:28-32)。  有网友指出:在大自然中的卤水或盐矿和生产食盐过程中,就根本就没有本身就没有CN-这个东西存在,因此人们买到的食盐就不应该有CN-这个东西存在,无论它再少!有机化工生产出来的副产品“工业盐”中,有个厂它的盐的指标按现在的食盐标准指标分析,该盐就可以食用。  2.1.1.1
卫生部砖家辟谣时说亚铁氰化钾对人体是剧毒  广东省疾控中心理化检验所所长梁春穗介绍,“亚铁氰化钾的致死量是50 mg~100 mg,氰氢根的致死量为20 mg。这说明K4Fe(CN)6是剧毒物质(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微毒)!!!这一结论或许可以从理论上得到解释。氰化物的中毒原理为:其毒性跟CN离子对重金属离子的超强络合能力有关。CN可抑制42种酶的活性,CN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离子结合,抑制该酶活性,使组织不能利用氧。K4Fe(CN)6的分子量小,而配合数很高,因此K4Fe(CN)6的人体毒性很大的概率很高。例如,有专业人士介绍,亚铁氰化钾进入人体后,由于其负离子基团的络合能力极强,极易在红细胞中与血红素中的铁原子发生络合反应,进而破坏血红素,使人在极短的时间内死亡,致死量仅为0.15~0.25g(这个数据比梁春穗的高,但也极其可怕!)。亚铁氰化钾在工业上的一个应用就是用来清除铁的,果真如此,那么中国缺铁性贫血高发也就得到了解释。  2.1.1.2
与三聚氰胺的危害性对比  一些文献报道,亚铁氰化钾在动物实验中的结果是低毒,那么按照动物毒性,也可以认为亚铁氰化钾的毒性不低于三聚氰胺。理由有2点:  (1)亚铁氰化钾纯品被认为毒性很小或者低毒,而三聚氰胺在(我国政府怎么这么喜欢9.11?)之前被认为是微毒或者没有毒性(否则奶粉厂家也不至于大胆地加)。同是食盐添加剂的KIO3更是曾经被认为是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的。  (2)亚铁氰化钾的LD50: mg/kg(大鼠经口)。百度百科指出:目前三聚氰胺被认为毒性轻微,大鼠口服的半数致死量大于3克/公斤体重。   根据表1液态奶检出三聚氰胺的批次表得出该次检验的平均(去掉一个最小值和最大值,求算术平均)含量为3.6 mg/kg。在三聚氰胺事件中,除了三鹿外,其它奶粉和液态奶也都表现出了毒性,很多不经常喝牛奶的成年人亦有明显反应。很多人吃了一段时间不舒服,甚至是查出有病就停止了。据我所知,不少成年人非持续性地喝个半年或者1年就发现不对劲了,因此,可以认为成年人每天喝50 g牛奶(时间持续为半年~2年)就会有可察觉的毒害。另外,当时和现在都认为只要牛奶中三聚氰胺超标即有毒。  如果成年人每天摄入三聚氰胺牛奶50 g,意味着每天摄入0.18 mg三聚氰胺。我国平均摄入食盐为12.4 g(我国北方地区每人每日平均摄盐量为15~18 g,南方地区每人每日平均摄盐量为10 g左右),Fe(CN)64-的含量按10 mg/kg计算,则我国居民每天摄入0.24 mg K4Fe(CN)6?3H2O。K4Fe(CN)6?3H2O的摄入量已经超过了三聚氰胺,而且食盐是每一个人每天都要吃的,是要从婴幼儿开始一直吃到死的!  三聚氰胺之所以被揪出来是由于以下三点原因而不是其它什么原因:(1)三聚氰胺引起的尿结石太过于突兀,通常人们一般不会得,尤其是婴幼儿对三聚氰胺最为敏感(婴幼儿肾脏发育不全,无法通过大量饮水排毒);(2)三鹿太过火;(3)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新西兰居然还有一点点畜生护犊的本能(也有可能就是西方的阴谋,其目的是摧毁中国的奶业)。如果不是上述原因,恐怕至今人民还在享受着三聚氰胺!当初加碘也是好处一大堆,居然还有提高了12 个智商点,可结果呢?  液态奶检出三聚氰胺的批次表  http://www.sina.com.cn
  2.1.1.3
生成氰化物的毒性  本人居然在Google上没有查找到人体每天的CN-安全摄入量,无奈何只好从水的含量推算。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氰化物的检出限推算0.05 mg/L。若每天人均饮水1.2 L,那么每天饮水中摄入氰化物不得超过0.06 mg。  氰化物中毒一般都很迅速。饮水时,氰化物是均匀溶解的,且水能很快被吸收而扩散到全身。食盐中水分少,且食盐中的KCN和HCN在吸入到人体中是先通过一条通道(例如,吃饭时是口腔-食道-胃-肠)再扩散到整体中的,与相关器官组织接触时间长,相关器官组织单位面积上毒物浓度还是很大的,因此,食盐中的KCN和HCN的毒性不应只考虑整体毒性。因此,只要在传输途中局部量足够就可以引起局部中毒,所需剂量只需要致死量的几千~几万分之一。长期小剂量摄入必然导致这些器官病变。假定引起局部中毒的摄入量为整体的1/100~1/10000,那么从每天饮水中摄入氰化物不得超过0.06 mg可得出局部中毒不得超过0.000006 g~0.0006 g。  关于纳米颗粒对健康影响的惊人发现之一就是由沉积部位的局部毒性引发的严重的系统毒性反应。因此,在对工程纳米材料进行安全评价时,需要清楚地考虑和兼顾局部和系统的毒性反应(如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毒理学)。  (1)与酸反应生成HCN  亚铁氰化钾水溶液与酸反应放出极毒的氰化氢(HCN)气体。也就是说,炒菜、加醋或西红柿等酸性食物,加了盐,就会分解成剧毒的氰化氢。  在胃中,有K4Fe(CN)6?3H2O +H+→6CN-  此外,当使用自来水溶解加碘盐时,由于自来水含有氯气、次氯酸等氧化剂,将碘酸钾氧化为高碘酸钾,产生碘过氧化物,从而可以氧化亚铁氰化钾形成铁氰化钾——又名赤血盐或高铁氰化钾。后者在紫外光或日光照射下,或在酸性介质中(例如20%的硫酸)并受热,会分解出剧毒的氢氰酸!(王月丹)  (2)日光照射下,Fe(CN)64- 极易释放出CN-  资料来源:颜杰,王秀丽,邵旭. 防盐结块技术研究进展. 盐业与化工,):44  (3)在人体内离解成CN-  不少人认为K4Fe(CN)6?3H2O 分子式中,CN-离子已被螯合,不能电离,故毒性较低。从下面的计算看来也确实如此。  K稳[Fe(CN)6 4-]=1035,1mol/L
[Fe(CN)64-](人体中的[Fe(CN)6 4-]离1mol/L很远)中
  x?(6x)6 = 1/1035
x = 2×10-6  然而,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如果CN-消耗速度较快(例如与人体内某些物质反应),那么K4Fe(CN)6?3H2O将大量产生氰化物。  (4)受热生成KCN  K4[Fe(CN)6]=4KCN+FeC2+N2  KCN的烧焦后释放出剧毒的KCN。一次几克~十几克的食盐烧焦K4Fe(CN)6?3H2O释放出约0.7倍的KCN,也就是略低于0.1mg(假定为0.06mg),这意味着一次即有轻微中毒现象。  一般化学反应,温度每增加 10℃,反应速率常数增加2~4倍。340℃离400℃仅有60℃,也就是说在相同时间内,340℃生成的KCN的量是400℃的1/64~1/4096。即使400℃不是全部分解,340℃生成的KCN的量也有可能引起局部中毒。另外,如果K4[Fe(CN)6] ?3H2O分解生成KCN的反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例如,200-500℃)对温度不敏感,很低温度生成KCN的比例与高温相比差距不是很大呢?还有,“炒完一个菜之后接着要炒第二个菜,一般不会洗锅,有菜汤残留,其中有盐,继续烧锅,如果火候掌握不好,就会产生烧焦物,这时锅的温度会不会超过400度?”。一位清华大学的化学博士指出,饭店的菜之所以比家里做的好吃,主要原因是饭店高火爆炒,大家可以看到厨师炒菜时锅里面都起了火,这时候菜的温度肯定超过400℃(绝非危言耸听:中华民族面临被生化战灭绝的危险)。  K4[Fe(CN)6] ?3H2O和食物当中的氧化剂例如碘酸钾、硝酸盐等在200℃左右(大致就是炒菜的温度)的反应非常迅速,即使考虑到二者的浓度都较低也不能忽略。  西木博士做客湖南卫视《百科全说》,解说抗结剂(亚铁氰化钾)的潜在危害时指出亚铁氰化钾比较稳定,但是它在在40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下会分解出氰化钾,比如烧烤,烧烤的最高温度可以到500度,所以食物烧烤好之前,不要放盐进去,最好是等食物烤熟之后,吃之前放盐。还有一种情况是,亚铁氰化钾遇酸以后,可以分解出氢氰酸,所以精制盐不要和醋一起放(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fbf0fc0100lqpq.html)。  我国人民的厨房和人体就是巨大的化学工厂,每天进行着大量的氧化-还原、沉淀-溶解、凝固-析出、电催化、析出气体、生物化学反应,如果其中恰好有K4Fe(CN)6?3H2O生成KCN和HCN的催化剂呢?  2.1.2 从衰老的自由基氧化机理看转基因食品与其它毒物的协同作用  大家有没有注意那些推销保健品的人经常会吹嘘自己的产品有某某抗氧化剂?O2 + 4H+ + 4e-=H2O是细胞的代谢过程的一个基本反应。在正常的细胞代谢过程不会出现氧自由基,但有时会因细胞表面酶分子的催化活力降低而导致了4电子过程中间产物的生成,进一步生成的超氧化物会破坏细胞的工作机能,或者使DNA分子发生诱变而最终导致癌症的发生。食盐中的KIO3是氧化剂,加热或者光照后生成的高碘酸钾更是强氧化剂。考虑到体内存在一些易被氧化的物质,如一些自由基的清除剂,它们被KIO3消耗掉可能会增加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食盐中的亚铁氰化钾减少了酶的数量,大多数农药降低了酶的活性,而KIO3和面粉增白剂则增加了酶的消耗。这几种毒物共同促进了氧自由基的生成。  亚铁氰化钾+碘酸钾+面粉增白剂等化学添加剂+农药=氧自由基的生成  上述几种物质减少了体内酶的数量,降低了酶的活性,而转基因食品则使得进入体内的酶的数量减少。  亚铁氰化钾+碘酸钾+面粉增白剂+农药+转基因食品=死亡  除了农药(我国的农药残留是世界的平均值的2倍以上)的使用可能有一定合理性外,其它毒物的加入完全令人难以理解。很明显,美国人杀人的水平真高,实在是高!  2.1.3
警惕其它抗结剂  2009年亚铁氰化钾遭质疑后,湖南开始用柠檬酸铁铵,湖北开始,但这几年冬季腌菜季节供应的“腌菜盐”用的还是亚铁氰化钾,江苏盐业在或之前也在添加柠檬酸铁铵。目前北京的无碘盐没有添加剂。柠檬酸铁铵安全技术说明书(见网页http://www.somsds.com/键入“柠檬酸铁铵”) 中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为:※健康危害:刺激鼻、咽喉、呼吸道、皮肤;眼睛重复暴露或粉粒进入眼睛,均损伤眼睛;易导致肾结石。今年我及家人与好友联系后发现结石呈高发态势。另外, 博客http://blog.sina.com.cn/whtianyun 的博文可以看看指出用不合格的柠檬酸铁铵没人管(QQ网友linda提供)。
加碘盐中碘酸钾的危害及其产生原因  2.2.1
加碘盐中碘酸钾的危害  一、碘酸钾和碘化钾的基本性质  在日本核电站事故发生后中国发生爆发了抢盐潮,世界卫生组织15日指出碘化钾片并不能防御外部辐射,也不能防御放射性碘以外的放射性物质伤害。医学认为,碘化钾片并不是“辐射解毒剂”,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服用,只有在公共卫生机构的明确指导下,才能够服用。服用碘化钾需谨慎,如肾功能不全者服用碘片可致病,孕妇服用碘化钾会损害胎儿的甲状腺功能等。服碘过多会造成甲亢和甲状腺癌。因此,服用碘化钾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能擅自服用。因此,碘片是短期遭受大量防辐射的事后的应急措施,但是也有很大的副作用(相当于你中毒以后那种以毒攻毒的方法),而且仅仅是保护你的甲状腺而已。——卫生部官员看到没有?  很多人认为中国把碘化钾改为碘酸钾是因为碘酸钾便宜,但事实却与此完全相反。1994年时,用碘化钾补碘价格比用碘酸钾的价格低30%左右。( 海湖盐与化工杂志1995年第1期发表了江苏盐业研究设计院薛金占的论文“浅议食盐加碘剂KI和KIO3的选用” )。真实的原因主要有两点:(1)碘酸钾的毒性比碘化钾大得多! KI的LD50:2779mg/kg:KIO3的LD50:136mg/kg。 (2)IK易于挥发而碘酸钾十分稳定,这样可以更大量地毒害中国人民。根据实验检测,长时间炖煮对加碘盐中的碘破坏较少。另有实验指出,日光曝晒对碘酸钾食盐的影响也不大。即使曝晒超过100小时,碘损失也不到5%。详细分析请阅读下文:  证据确凿,中国把食盐中碘化钾改为碘酸钾的终极秘密:美国推荐的又一特大灭华工程!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  百度搜索“张宏良点评:恐怖——食盐中加碘原来是为了减少人口”。  http://bxxx.16789.net/index.asp?ActionX=ReadArt&NewsID=1875519  碘酸钾的健康危害是:对上呼吸道、眼及皮肤有刺激性,可致视神经损害。口服引起头晕、恶心、呕吐及胃肠道刺激。碘酸钾的主要用途是作分析试剂、药物、饲料添加剂等。多么熟悉,又是一种饲料添加剂呀。对此北京大学免疫学系 王月丹 博士愤慨地说:“”还是那句老话,“不要再给我们饲料添加剂了!!!”  以30mg/kg浓度碘酸钾(与常用碘盐碘酸钾浓度相近)刺激小鼠的上呼吸道和眼睛,30日后小鼠眼睛发生病变,伴有呼吸困难,60%的小鼠有病理性哮喘。可见,加碘食盐水对上呼吸道、眼部毒性较之食用的刺激性和毒性更为明显。长期使用使用普通食盐水刺激上呼吸道或者眼睛,碘酸钾的毒性足可引起器官病变。既然碘酸钾有毒性,那为什么食用食盐的时候的时候没有什么感觉?这是由于人们在摄入碘酸钾的时候伴随着食物一起,减少了碘酸钾对胃肠道刺激,且由于和饭菜的其它各种味道混合在一起,人体的舌头也很难单独分辨出它的苦毒味。单独食用纯碘盐,则可以感觉出明显的苦味。  二、其他国家与地区加碘盐很少,而且加的是碘化钾  美国等国家加碘一直加的是KI,而我国大部分是KIO3。“美国并不强制加碘,超市的食盐分普通盐和加碘盐两种,价格一样。http://www.mala.cn/thread--1.html”。  在2011年3月份全球性“碘疯盐慌”时期,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梁卓伟指出,香港出售的盐一般都没加碘,对防辐射毫无效用,摄取过多盐反而对患肾病、高血压病人有不良影响。  三、加碘盐亡国灭种  尽管以前也知道加碘盐的危害,但是近来研究亚铁氰化钾才得知碘酸钾的危害是如此巨大:本人身边到处都有甲状腺肿大病人,很多年纪都不大,也就三、四十岁的样子!我的一个师弟和一个研究生甲状腺做了手术(是否癌症不详),一个师妹的婆婆是甲状腺癌。本人几年前检查身体发现甲状腺肿大,第二年好像又没事,所以后来就没注意!  多项在人群中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都显示,高碘地区学生的智商明显低于适碘区。大部分动物实验研究也已证明过量碘负荷确实可使动物脑重量减轻,学习记忆力下降。2006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中国医科大学所做的一项研究,结果是过量的碘和超量的碘会导致甲状腺官能症和自免疫甲状腺炎的发生率升高。  年,浙江舟山市人民医院对舟山市民的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和碘营养状况做了研究,发现海岛居民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为33%,且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也比较高。对此,浙江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陈爱萍告诉记者,从最近几年的临床治疗上发现,甲状腺患者呈现“两多”发展:一是病人数量上的增多,二是病人对药物的需求量增加。一般的甲状腺腺患者在八十年代用131-碘的量只需3-5豪居(mCi),而同样的病患,现在的用药量达到7-10个豪居(mCi)。她认为,这可能跟现在人们的碘摄入量增多有关(浙江省政协委员质疑加碘盐导致甲状腺疾病高发。(http://blog.sina.com.cn/s/blog_0ee49.html)。《都市快报》(日8~9版)指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人每日碘摄入量为150~300微克,而浙江人的摄入碘量已经超过了300微克。浙江一家大医院今年2300多位员工体检,又发现约1%的人可能得了甲状腺癌(体检中心的工作人员透露,到目前为止,约有三分之二的员工已完成第二次体检,检查后,有十五六名职工被确诊为甲状腺癌,如果剩下的三分之一职工全部检查完毕,甲状腺癌的比例可能还会有所上升,http://blog.sina.com.cn/s/blog_81d83d010100wcin.html)。2009年6月,某单位2000位员工体检被确诊患上甲状腺癌的员工一共有12位。也就是说,考虑到两次检查的时间以及以前也查出过甲状腺癌,那么2010年4月时,杭州体检人群的甲状腺癌发病率已经超过1%!!!2012年4月左右,《都市快报》报道杭州四成体检者甲状腺异常。2014年4月,《都市快报》报道甲状腺癌居宁波女性癌症之首。在美国,女性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是男性的三倍,在我国,也是女性高于男性。这可能与现代女性性生活和生孩子数大幅度减少有关。  作家吕永岩在上个世纪曾考察过甲状腺病高发区,亲眼目睹过“一代甲、二代哑、三代傻、四代断根芽”的惨状。患甲状腺疾病的人,第一代只是脖子粗,并没有生命之忧。但到了第二代,便出现“哑”,不能说话;第三代智力严重低下,见人只会嘻嘻笑,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第四代便完全丧失了生育能力,也就是绝种了。谨记,四代绝种不是说80年死亡,绝种之前社会就会崩溃,国家随之灭亡!从1991年大规模加碘算起,中国仅仅因为加碘就将在年左右灭亡!
  四、砖家死心塌地地追随魔鬼  (1)降低碘含量是缓兵之计  亚铁氰化钾加入量不够的话无法抗结,而碘酸钾加入量越少越不容易结块,因此食盐企业加入碘酸钾倾向于接近下限,而亚铁氰化钾加入量往往接近上限。此外,少加碘酸钾和亚铁氰化钾还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危害。当然由于存在不均匀的情况,因此对于碘酸钾含量控制来说范围宽一些好点。中国食盐的检测主要是以自检和送检为主,就算偶然碰到偏离范围的样品,只要不是很大,检测机构不会立即出具不合格证明的,换一批样品就是了,除非是碰上领导要显示自己关注民生的时候了。碘酸钾好像不太容易超标,反而是亚铁氰化钾可能超标。综上,将碘酸钾加入量从20~60 mg/kg下调到20~30 mg/kg不过是再次愚弄百姓罢了!碘酸钾的危害早就到了每一个人都可以感觉到的程度,何以连反对意见都不听取?   杭城某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体检中心的工作人员说,全院2300多名职工,(2010年4月)有40%左右被检查出有甲状腺结节。而在去年,这个比例仅10%,今年整整高出近30%。市一医院体检中心主任杨芬芳说,甲状腺结节增长的比例很明显,去年(注:2009年)体检报告中,甲状腺结节连前十位都排不进去,但是今年却跃居第二位。从医院肿瘤外科的门诊数据来看,每年的甲状腺癌患者超过300例,而且每年增加20%以上。  证据确凿,看到没有,2012年调低碘酸钾的含量是因为碘酸钾的危害在年的杭州已经到了突变点,为了掩盖碘酸钾除了甲状腺危害外的其他危害以及继续祸害其他地区的人民!!!  (2)砖家负隅顽抗  下面所列砖家的狡辩不值一驳,请读者朋友自己分析,简单提示两点:①卫生部在谈到饮水时总是提到微量元素都是通过食物摄取的,事实上除了少数微量元素摄取比例较高外,平均来讲人体通过饮水摄入的微量元素只有5%!碘不属于饮水中摄取比例高的元素。如果是饮用国标饮用水,那么通过饮水摄入的碘可以忽略不计!(朱礼学,陈永富,陈斌. 微量元素、饮水与健康. 四川地质学报,):156-158)卫生部为何避而不谈食物中的碘?沿海地区碘过量的主要原因是加碘盐和食用海鲜,而不是喝海水!②陈君石称“沿海农村地区,碘的摄入量少,因为他往往有不加碘的食盐的来源”。这是因为沿海地区的民众知道加碘盐的危害,能不吃就不吃!③简单问题复杂化,绕来绕去,语言逻辑不通。  高水碘不是说一个省都是高水碘,也不是一个县都是高水碘,而是灶状分布,这部分在中国13亿人口当中是占很小比例的,但是我们必须关注这些地方,这些地方的人由于他的碘每天通过水摄入进去的比较多,所以他不需要再吃加碘的食盐。对这些地区提供不加碘食盐的政策,卫生部在前几年已经开始实行。一般老百姓认为,我们沿海地区不缺碘,为什么还吃加碘食盐?而这个评估报告根据现有的数据说明,沿海地区仍然是碘缺乏的风险高于碘过量的风险。  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副局长陈锐指出,由专业科研机构做出的评估报告显示,继续实施食盐加碘策略仍然十分必要。  评估结果表明:我国除高水碘地区外,绝大多数地区居民的碘营养状况处于适宜和安全水平,沿海地区也不例外;食盐加碘并未造成我国居民的碘摄入过量;因此,继续实施食盐加碘策略对于提高包括沿海地区在内的大部分地区居民的碘营养状况十分必要。(卫生部:生乳标准符合实际 食盐加碘十分必要)  关于食盐加碘风险评估的那句话,除高水碘地区外,绝大多数地区居民的碘营养状况处于适宜和安全水平。我们高水碘根据碘的水平分为高、中、低,高水碘不是说一个省都是高水碘,也不是一个县都是高水碘,而是成灶状分布,地方病方面有比较详细的材料。这部分在中国13亿人口当中是占很小比例的,但是我们必须关注这些地方,这些地方的人由于他的碘每天通过水摄入进去的比较多,所以他不需要再吃加碘的食盐。对这些地区提供不加碘食盐的政策,卫生部在前几年已经开始实行,很快就会覆盖到所有的高水碘地区,主要考虑到他们本身就已经摄入有足够多的碘。高水碘地区的碘是不是多到已经中毒这个情况了,一般来说不会,如果有个别的话,是作为特殊情况来处理。而这个评估报告最重要的一点是解决沿海地区一般老百姓或者一些临床大夫认为的,我们沿海地区不缺碘,为什么还吃加碘食盐?而这个评估报告根据现有的数据说明,沿海地区仍然是碘缺乏的风险高于碘过量的风险。沿海地区尿碘和膳食碘的摄入量指标表明,没有说明沿海地区碘比内陆地区吃得多,特别是沿海农村地区,碘的摄入量少,因为他往往有不加碘的食盐的来源,而在内陆地区反而没有这个来源,所以这个评估报告很重要的是说明这一点,因为有说沿海地区是不是碘吃多了,所以沿海地区就不应该吃加碘的食品,而我们的报告认为不是这样的。(陈君石)  2.2.2
加碘盐必将导致亡国灭种  一、很多国家已经在加碘盐问题上犯错  印象中最早是美国从1924年开始加碘,1931年出了很多问题后停止。其他国家有些也加过碘,同样由于很快发现危害人民健康而停止。  其他国家犯错,中国就一定要犯错?为何不吸取前车之鉴呢?  二、中国的加碘盐时间最长,范围最广  中国加碘已经有21年,其他国家加碘几年后就停止了。经过21年的摸石头,结果已经出来了,在全民的哀求和呐喊声中,卫生部仍然要摸石头。  其他国家很多是少量加碘,中国是全民补碘。  三、中国的加碘盐加的是毒性极大的碘酸钾,且很多是工业废物  其它国家一般是毒性小的碘化钾。  四、中国加碘时已经有明确的数据资料  中国加碘时碘缺乏的比例是0.6%。0.6个人有病,100个人吃药?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王月丹博士指出:“碘缺乏或碘中毒要看尿碘。而1995年,我国居民的尿碘中位数已达到165微克/升,超过国际组织推荐的成人碘摄入量100微克/升这一标准。我国在1996年无区别地实行全民加碘是非常不应该的。只应当在尿碘摄入量100微克/升以下的地区加碘,不应该“全民加碘”。而从1996年实行全民加碘以来,我国居民尿碘中位数已高达330微克/升,1999年我国有14个省市超过300微克/升。”  五、中国之所以加碘是因为世界卫生组织要我们这么做  这方面的文献报道很多, “我国政府向世界庄重承诺,确定2010年全国95%的县(市) 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食盐加碘的形式有碘酸钾和碘化钾2种,由于前者的性质较后者稳定,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采用碘酸钾作为食盐加碘的主要形式”。“中国政府 1993年向联合国承诺中国在 2000 年要消除碘缺乏病,以及1998 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将消除碘缺乏病的最终目标延长到2020年”。
不可轻易补锌——补锌可能导致重金属中毒  关于补锌,作者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如下:  一、所有补锌食品存在的共性问题  (1)锌在欧盟归属于重金属,需要严格限制,且锌常与一些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共生  锌矿物的特点是与铅共生,且常含有锑、砷等重金属。补锌所用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不是所有锌的化合物都有高纯工业品。盐化企业从哪里进货?  化学纯的锌化合物中有毒有害金属含量太高了,分析纯也不低,纯度很高的原料则价格很高。补锌岂不是连铅等剧毒物质也一起补进去了?而且,关于微量元素中重金属以及二恶英等剧毒物质的含量在多少微克范围内算正常,我国标准和国外的“含毒”标准相差极大!  “河北固安村民查出重金属超标,附近工厂被疑元凶. ”报道:固安北矿主要生产锌粉和磁粉,村民中有汞、铬、镉、砷铊等超标。  http://news.sohu.com/9978829.shtml  (2)人体中可能存在锌超标的情况。  锌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13%,远远小于铝含量的8.13%和铁含量的5.0%,按元素的相对丰度排列,居于第23位。但是锌在世界金属产量和消耗量中居第四位,仅排在铁、铝和铜之后。中国的锌消耗占到世界的大约40%左右,且锌的回收利用效率很差,尤其是锌矿的尾矿和废旧电池。改开30多年,进入中国自然环境中的锌是十分惊人的。张田勘在“视而不见的粮食污染更可怕”(中国青年报, )中 提到了锌的污染。锌和我们日常生活也非常密切,很多化学品和食品都可能会被铁和锌沾污(腐蚀等原因)。这样,有学者就要问了“是否需要调查中国自然环境中和人体中锌超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需要补锌,原因何在?  (3) 有专家指出,很多孩子“性早熟”可能就是由于补锌过量造成的,因为锌是生理上的性激动剂,盲目服用极易造成孩子性发育提前。  二、食盐中补锌存在的问题  (1)食盐中的锌在“补论”未出之前是有害杂质,“补论”出来后反而还要额外加入。  (2)加锌食盐中的抗结剂往往要多加。  锌强化营养盐极易结块,有时上午生产的锌强化营养盐到下午就出现结块现象。加锌盐中硫酸锌最易结块,葡萄糖酸锌也与亚铁氰化钾有部分包裹反应,削弱抗结能力,导致锌盐结块。适当提高抗结剂的添加量是减弱锌盐结块现象的措施之一。而亚铁氰化钾的增加必然导致食盐的毒性增加。  食用锌盐硬如石头 沸水都煮不化市民不愿买。重庆合川盐化工业有限公司的一工作人员表示,这种锌强化营养盐是公司今年上半年推出的新产品,属于绿色食品,对人体没有危害。按照相关规定,绿色食品不能添加食品添加剂,所以就没有添加松散剂,这种新产品加的硫酸锌,一遇空气食盐就很容易成块发硬。目前,公司已经采取了改良的配方,新生产的锌强化营养盐,加的葡萄酸锌,就不会起那种颗粒了,而且也不会出现成块发硬的现象。  作者点评:加锌意味着只要含锌就可以加,但是硫酸锌有毒。食盐企业仅仅考虑外观等居民能够直接感受到的性质,“推出新产品”和“改良”之所以太快、太容易是因为根本不需要考虑健康,也就不需要任何毒理和毒性研究,不需要长时间积累数据。  (3)食盐补锌的效果微乎其微,且食盐中的锌毒性较大。  QB 5 强化营养盐 锌强化营养盐中锌含量标注为110~140 毫克/千克。按日摄入量10 克食盐计算(国际推荐仅为6 克),每日从盐中摄入锌的量为1.1 毫克,这与中国营养协会推荐的每日11.5 毫克相比,仅占10%。再考虑到食盐中的锌和食物中的锌的吸收率差别很大,假设有几倍的差距,那么靠食盐补锌仅能补充几十分之一的锌。协和医院营养医师蔡红琳认为,仅凭这补充微量元素也是不够的。普通健康人群一般不会缺这些微量元素(指钙铁锌硒),只有婴幼儿、孕妇、乳母会在一定程度缺乏。其实通过食物可以补充各种微量元素。乳类及其制品、虾皮等钙丰富,猪肝、血制品、瘦肉等含铁高,牡蛎等适合补锌,硒与土质有关,一般人都不会缺乏。(来源:张真真,汪亮,杨柳. 碘盐缺货迷局. 湖北日报/2010 年/7 月/1 日/第003 版)  中国食盐中主要还是补硫酸锌。  2.4
对食盐中低钠盐、调味盐、补钙、补硒、补铁的简单分析  2.4.1 一般情况下,健康平衡盐肯定有害健康  主流专家对健康平衡盐的叙述为:平衡盐是以加碘盐作为载体,加入了从海水中精炼提取出来的复合元素。把食盐中的氯化钠含量降低到60~70%左右.而氯化钾的含量提高到22~28%,镁离子达到1%左右,使钠、钾、镁、钙得到了合理的配比,从而起到预防高血压、心血管硬化、心脏病等现代“文明病”的作用;在整体功能上能适当补充某些元素的不足,有强身健体,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平衡营养、低钠饮食”有益健康是医学界公认的。  健康平衡盐不要吃,尤其是那种加了大量KCl的盐。原因有:  一、如果KCl使用工业原料,鬼知道里面含有什么杂质  二、人类在健康平衡盐出现之前从未通过食盐的方式补钾或者降低钠含量  (1)人体一般不会缺钾,缺钾也很容易通过食物方式补充  只要饮食平衡,人体一般不会缺钾。夏天或者运动后,可能会短时间缺钾,但是通常这个时候钠也会缺乏。补钾在临床上可选用口服10%的氯化钾溶液,但最安全且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富钾食品,特别是多吃水果和蔬菜。含钾丰富的水果有香蕉、草莓、柑橘、葡萄、柚子、西瓜等,菠菜、山药、毛豆、苋菜、大葱等蔬菜中含钾也比较丰富,黄豆、绿豆、蚕豆、海带、紫菜、黄鱼、鸡肉、牛奶、玉米面等也含有一定量的钾。茶叶中含有丰富的钾,所以茶水是夏季最好的消暑饮品。  (2)钾过量  ① 人体中钠和钾含量及作用的有关论述  心脏的跳动离不开体液,体液中钾、钠含量要有一定的比例范围。折合成氧化物来计算,氧化钾比氧化钠即K2O/Na2O约为2.19。有些食物如薯类吃多了会出现心中发烧的现象(即所说的“烧心”),就是因为钾含量过高,比例不平衡。如土豆中K2O/Na2O约为l4.8~27.2,山芋为7.16,前者为体液的6.7~13倍,后者为3.3倍,所以吃多了烧心,解除的办法是多吃点食盐,将K/Na的比值降下来。  血钾的正常值是3.5~5.5毫摩尔/L。生理学上,当血钾高于5.5毫摩尔每升时,患者出现皮肤苍白,四肢乏力,手足运动、感觉异常。当血钾高于7毫摩尔每升时,患者四肢躯干出现麻木,甚至软瘫(先躯干后四肢),可引起呼吸困难或者窒息。高血钾可致血管收缩,产生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等,但高血钾的更大危害却在于心血管的病变。血钾异常时先出现心电图变化(T波高而尖,Q-T时限缩短,QRS增宽,PR间期延长),血钾升到7~8 毫摩尔每升时,由于心肌应激性下降,心率减慢,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甚至心室颤动,舒张期心脏停搏。不过,高钾血症患者也可以无或很少症状而突发心脏骤停而死,在临床实践上,高血钾是一个很危险的征象,容易导致心脏骤停。  如果人体长期处于钾过量状态,就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多达几克的大剂量氯化钾能使中枢神经系统麻痹,引起痉挛、腹泻、肾功能不全,甚至会导致心脏病发作。另一种打破体内钾平衡的方法是注射氯化钾溶液,这可是致命的。如果有太多的钾离子游离于神经细胞之外,细胞内的钾离子便无法出来,于是本应由它们传导的神经脉冲逐渐消失,身体的所有功能都会受到影响,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心肌停止跳动。KCl用于死刑、谋杀以及医疗事故。其主要机理就是血钾浓度可以影响心跳。以上都是注射方式,口服大量氯化钾也会造成心律失常,关于肾炎病人使用无盐酱油(里面用氯化钾代替氯化钠)导致心律失常的报道越来越多。济南市盐务局盐政处处长祝鲁红称营养盐作为一种低钠盐, 营养盐中富含的钾则会对肾功能不全的人产生危害。医用KCl的说明也说明了同样的问题:口服本品溶液或无糖衣片,对胃肠道有较强的刺激性,部分病人难以耐受。当病人服后出现腹部不适、疼痛等症状时,应加警惕。因服用氯化钾片等制剂时,有造成胃肠溃疡、坏死或狭窄等并发症的可能,宜采用本品的10%水溶液稀释于饮料中,在餐后服用,以减少刺激性。如有缓释氯化钾片,则更好。
  看过《白毛女》的都知道杨白劳是喝卤水死的,里面的氯化镁就是致人死地的物质。卤水的学名为盐卤,用卤盐水熬盐后,剩下的黑色液体即为盐卤,是氯化镁、硫酸镁和氯化钠的混合物,这也是它能要人命的原因。吃豆腐没事是因为豆腐内的盐卤含量非常低。盐卤中含有70%以上的二价镁。盐卤对皮肤及口腔、食管、目的粘膜腐蚀作用很强烈,口服后即出现胃部烧灼感、恶心呕吐、口干、痉挛性腹痛、腹胀、腹泻,可伴有头晕、头痛、皮肤出疹等症状,临床表现主要有剧烈腹痛、烦躁、消化道出血、全身乏力、瞳孔散大、呼吸困难、紫绀、血压下降、尿少、尿闭,严重者可致昏迷,甚至呼吸麻痹和休克,以致循环衰竭而死亡。
  ② 吃健康平衡盐是实行注射死刑吗?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钾是2.0克,钠是2.2克。在2000年的标准中,钾是0.7g,中国营养学会称外国是3.5克,为了防止高血压,需要提高钾的摄入量而降低钠的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要调整. http://www.jkb.com.cn/htmlpage/36/365331.htm,。  中国营养学会将钾的日摄取量从0.7克突然提高到2克,这么大的变化量说明什么呢?说明以前的不合理?还是中国必须紧跟国外?为了防治所谓高血压需要这么大范围的调整?调整后就能防治高血压吗?  如果一个人每日吃15克健康平衡盐,按健康平衡盐中的KCl的含量为25%计算,其中含有钾1.96克(约等于2克),这基本上就是一个人一天的摄入量啦。这是否意味着钾的摄入总量超标?  相比传统食盐,健康平衡盐含有很高比例的KCl,是否意味着吃饭的时候K/Na的比值过高?  如果一个人每日吃15克健康平衡盐,一日按三餐计算,平均为5克,考虑到很多人早餐和晚餐吃得少,且清淡,中餐摄入的盐可能稍高,假设为7.5克。或者认为三餐不可能平均,那么每餐最高摄入7.5克不算高(对一定比例的人群而言)。如果这些钾全部进入血液(人体血液总量为4~6升,按均值5升计算),那么相比传统食盐,健康平衡盐将使得血钾浓度升高3.3~5毫摩尔/L,这将使得血钾浓度超过血钾合适浓度的上限。如果这些钾进入细胞内,也将会破坏细胞内的电解质平衡。难道中国营养学会认为每个中国人吃饭后立即拉尿拉尿将钾排放出来?  前面提到注射死刑就是用的KCl,KCl摄入过多会引起电解质失衡,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吃红薯胃不舒服(例如烧心)的原因。“低钠盐普遍有轻度异味(辣味、苦味),它影响了调味功能。另外,长期食用含钾量很高的盐,对正常人体的生理作用将产生怎样的深远影响,还需做长久的观察和研究。实际上,低钠盐在国内外仍是病期患者的食用盐”(在我国是什么人都吃的,超市里卖得很多)。  卤水因为含70%的MgCl2而对人体有害,那么健康平衡盐中含有1%的MgCl2就对人体无害吗?MgCl2和NaCl一样吗?那么其他的氯化物也和NaCl一样吗?例如CaCl2?。  三、低钠盐存在保质期问题  在西塞山区法院,黄冈一家公司以违反《食品安全法》为由,将该“低钠盐”的销售商告上了法庭。该低钠盐的生产厂家为湖北久大品种盐有限责任公司。该低钠盐包装上的“产品说明”称,“是以食用盐为载体,科学胚乳钾含量”而制成,有“维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正常代谢”的功能。包装上跟普通的精制碘盐一样,没有印刷保质期,也没有适用人群提醒。“食用氯化钾的保存期是12个月,添加了氯化钾的低钠盐肯定是有保质期的。”原告代理人华小平称,还有一些特定人群并不能摄入过多的氯化钾,但包装上并未印制“适用人群”。  公司和销售商打官司 万元低钠盐未见保质期http://hb.qq.com/a/675.htm  2.4.2
对调味盐和补钙、补硒以及补铁盐的分析  调味盐是以调节食用盐口味为目的,目前生产和销售的品种大约有20 多种。由于调味辅料容易变质,因此,调味盐存在调味辅料的潜在危害和保质期较短问题。例如,湖北久大品种盐有限责任公司违规添加柠檬黄,还强行卖给腌菜企业,导致京山腌菜出现大面积变质。黄盐叫停,但赔偿未结(吕宗恕. 湖北盐业强卖“问题盐”.南方周末,,第B10 版)。  关于补钙。中国人自古喜欢吃豆制品,但是绝对没有今天这样每天不可缺少,豆制品是很好的补钙食品。虽然中国人喝所谓“最好的补钙食品”——牛奶的数量比外国人吃得少,但是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水中氯离子的浓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