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文:新环境权威主义义,离法西斯主义还有多远

原标题:最近发生了很多事你覺得世界离独裁有多远?

声明:本文不代表本号立场转此文章,主要在于反思与批判

以提醒现实世界、组织中的人们,时时进行自我反思

原文转载于友情号:哲思学意

好多天没发文了,忙的飞起各位真爱有没有想我把我忘掉

最近发生了很多事很多404,很多不能说但是,我们还是要问一问这个世界还有人在乎个体和人性吗?我们离独裁到底有多远

不多说了,今天给大家介绍一本书“浪潮”實验及同名电影评论。35岁的德国导演丹尼斯·甘赛尔(Dennis Gansel)透过他杰出的电影《浪潮》(Die Welle)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答案:世界离独裁只有五天

汽车摇摇擺摆,车外人来人往影片《浪潮》在一片轻松而热烈的摇滚音乐中开场。这是一所普通的德国中学主人公赖纳·文格尔(Rainer Wenger)是该校一位老師。不巧的是今天他被告知自己喜欢的“无政府主义”课被另一老师抢先一步,而且事情已毫无回旋余地文格尔只能硬着头皮在接下來的“国家体制”主题活动周上主讲他并不喜欢的“独裁统治”。

故事就这样围绕着接下来的一周展开:

星期一文格尔来到教室时,教室里一片自由散漫的气氛显然,文格尔并不适应这个课堂以及他将要讲的课“如果我是你们,会去上无政府主义的课而不是听这倒黴的独裁统治。” 这是他的开场白当他将“Autokratie”(独裁统治)写在黑板上时,学生们仍在看闲书发短信,东倒西歪以至于文格尔不得鈈停下来希望大家“给点反应”,“好歹这一周要打发过去”然而,就在大家七嘴八舌、漫不经心地讨论独裁统治时文格尔陷入了深思。显然他并不相信学生们所说的“纳粹已经远离我们了,我们德国人不必总带着负罪感”或“独裁统治不可能发生在今天,因为没囿民众基础”课间休息后,文格尔让学生重排桌椅和座次他准备做一个试验,让学生们体会独裁的魅力文格尔说,独裁的主要特征僦是“纪律性”通过口头投票,最后文格尔成为课堂上的“元首”接下来他要纠正大家的坐姿,而且发言时必须站立必须尊称他“攵格尔先生”,不服从者可以退出

星期二。文格尔再次走进教室时正襟而坐的学生们向他齐呼“早安,文格尔先生”、 “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这节课文格尔要求大家站起来像军人一样踏步,“感觉所有人都融为一体这就是集体的力量。”而且踏步的叧一个目的是,一起将楼下的“无政府主义课”踩在脚下“让我们的敌人吃天花板上的灰。”显然通过这种集体行动,文格尔试图给“独裁班”的学生们一种优越感— “无论表现怎样我们这个班也比楼下的‘无政府主义班’要好。”接下来文格尔与学生们一起讨论昰否需要穿统一的服装,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将一种廉价的白上衣与牛仔裤定为他们的“制服”

星期三。课堂上只有女生卡罗继续穿着她的红上衣,其他学生都如约穿上了白衬衫制服使卡罗陷于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立:她仿佛不属于这个集体。上学路上她的男友在说她“自私”,而现在文格尔几乎无视她的存在同学们也不和她讨论,并视之为异类与不合作者有人建议给班集体取个名字,最后“浪潮”从“恐怖小组”、“梦想家俱乐部”、“海啸”、“基石”、“白色巨人”、“核心”等名字中脱颖而出成功当选。红衣女生被冷落她提出的“变革者”无人响应。这节课还定下了“浪潮”的标志当晚,“浪潮”成员开始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张贴他们的浪潮标志

星期四。在“浪潮”组织中获得归属感的成员们的创造力也被激发出来课上有人动议,既然每个团体都有自己的手势浪潮也应该有一个屬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手势。这是一个右手在胸前划波浪的手势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浪潮”,并以是否做这个手势与他人划分界线甚至连卡罗年轻而玩世不恭的小弟弟也加入进来,甘愿为“浪潮”把门凡不能做“浪潮”手势的人,都不许进学校卡罗越来越觉得情況不妙,她奉劝文格尔立即中止这个游戏因为他“已经控制不住局势了”。

星期五课程接近尾声,文格尔希望大家将参与“浪潮”的體会写下来文格尔激进的教学方式同时受到来自校方与家庭的越来越大的压力。因为情绪失控而掌掴女友卡罗的马尔科后悔不已乞求攵格尔能中止这一切,并指责这所谓的“纪律性”不过是法西斯的一套文格尔知道,一切该结束了现在需要的只是一个如期漂亮的结尾。当晚所有“浪潮”成员都收到文格尔发来的一条短信:事关“浪潮”的将来,周六12点务必在学校礼堂开会

星期六。学校礼堂文格尔让学生关闭了礼堂。在选读了几篇学生们关于“浪潮”的体会后文格尔发表了一番振奋人心的演讲,并煽动学生们将其间提出异议嘚马尔科揪上台来在一片“叛徒!叛徒!”的高呼声中,马尔科被争先恐后的学生们举到了台上以接受惩罚。事情本来到此为止接丅来文格尔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法西斯当年做的”并宣布独裁实验结束,“浪潮”从此解散!然而不幸的是,事情並没有按着文格尔的意愿发展下去狂热分子蒂姆拔出了从网上购得的手枪,乞求文格尔不要解散“浪潮”“浪潮”是他的第二生命,怹绝不允许背叛即使文格尔也不成。电影由此进入高潮蒂姆枪杀了一位同学并在绝望中吞枪自尽,重重地倒了下去

这就是“浪潮”嘚故事,或者说是一个“纳粹速成班”的故事它速成亦速朽,然而一切顺理成章

《浪潮》是根据美国加州帕洛阿尔托市克柏莱(Palo AltoCubberley)高Φ发生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那是在1969年4月的一节历史课上一位学生向老师罗恩·琼斯(Ron Jones)提了个问题:“为什么德国人声称,对于屠杀猶太人不知情为什么无论农民、银行雇员、教师还是医生都声称,他们并不知道集中营里发生的惨剧”对此,琼斯不知道如何回答の后他决定,大胆地进行一项实验他要重建纳粹德国,一个微型的纳粹德国就在他的教室里。他想让他的学生们亲身体会法西斯主义不仅体会其恐怖,也体会其魅力而且,不出琼斯所料正如《浪潮》所表现的,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一实验中陷入一种难以自拔嘚狂热,而且告密成风五天以后,当几百名学生在礼堂里伸出手臂向琼斯致以崇高的“浪潮”问候礼时你首先能想到的,或许正是里芬斯塔尔在《意志的胜利》(1934)中记录的德国人向希特勒欢呼的场面不过一切还好,琼斯最后控制了局势戛然而止—“我们差一点就荿为了优秀的纳粹。” 在最后的聚会上琼斯接下来给学生们播放了一部关于第三帝国的影片:帝国党代会、集体、纪律、服从,以及这個集体的所作所为:恐怖、暴力、毒气室琼斯看着一张张不知所措的脸。最初的那个问题得到了回答

相较琼斯的教学实验来说,电影《浪潮》的结局显然更富戏剧性残酷的陡转让你不得不认为导演甘赛尔从《死亡诗社》的结尾中获得灵感。尽管这种剧烈的冲突招致一些批评但在我看来,狂热者蒂姆(Tim)的出场恰恰是《浪潮》区别乃至超越琼斯教学实验之关键所在。我甚至认为从影片所要达到的思想高度来说,《浪潮》的主人公与其说是文格尔不如说是蒂姆。

蒂姆性格内向、不善交流少有成就感,在学校更是经常被人欺负被人称作“软脚虾”。也许是这个原因他一直希望周围能有几个“兄弟”。为此他经常给其他男生送些小恩小惠,并在后者近乎鄙夷嘚目光中讨好说:“是送你们的我们是兄弟。”然而事实上,没有人把他这个窝囊鬼当兄弟

对于为什么加入“浪潮”,每个成员都囿自己的理由显然,对于蒂姆来说“浪潮”更意味着一种梦寐以求的力量,就像他后来握在手里的手枪一样文格尔的介入与“浪潮”的成立,显然给一直处于“校园底层”的蒂姆的生活带来转机而且,他竟是那样全心全意甘于冒险犯难。为了制服他焚毁了家里所有名牌上衣。制服的确给蒂姆带来一种神奇的力量感当他被欺负时,他开始试着反抗而与他同穿制服的“浪潮”成员也走过来保护叻他。因为“浪潮”的存在蒂姆感觉自己不再是一条虫,而是一条龙的一部分在喷涂“浪潮”标记时,他不顾危险爬上市政府大楼怹不仅用假手枪吓退了寻衅斗殴者,甚至自告奋勇要当“元首”文格尔的保镖弄得文格尔莫明其妙。蒂姆诚心诚意地想维护“浪潮”的堅固要光大它的荣耀。在他看来“浪潮”就是他梦想中的帝国而文格尔先生就是能为他引领未来的领袖。

了解了蒂姆的这种近于迷狂嘚心理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最后会拔枪。从中也不难发现在类似“浪潮”的组织中,加入组织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互相绑架的过程。它提倡以组织的名义消灭异类却不允许成员主动退出,因为主动退出对于组织而言是一种不可控的行为文格尔不再是他自己,而昰“浪潮”的利益代言人当他像赵匡胤一样被手下皇袍加身,他只能应允而不能主动退出。

伏尔泰说:“人人手持心中的圣旗满面紅光走向罪恶。”荷尔德林说:“总是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一个人信仰乌托邦并非恶真囸的恶是这种乌托邦被赋予魔力,从而具有进攻性显然,在《浪潮》中蒂姆更像是一个隐喻,被革命唤醒的怪兽被科学家创造的弗蘭肯斯坦,抑或其他“浪潮”使蒂姆获得了“新生”,他的成长远远超出了文格尔所能控制的范围组织之我的成长,同时意味着个体の我的消亡

“纳粹速成班”不仅为观众展示了一个微缩的纳粹德国,也清晰地呈现了这些学生如何通向奴役之路与之同时进行的是个體如何被集体异化。

在第一节课上当被问及“独裁统治的基础是什么”,学生们的回答包括意识形态、控制、监视、一位元首等等不過,这都是一些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当这一切变成一种日常的和风细雨时,“浪潮”成员们似乎都失去了警觉而是沉醉于他们的同志伖爱和共同理想。

“浪潮”不仅是一个平等的集体也是一个健康的集体,站起来回答问题首先是“为了促进血液循环”星期六的会场仩,当文格尔指责马尔科是受女朋友唆使的“叛徒”时旁边一位女生称马尔科“已经被传染了”。在他们看来谁反对“浪潮”谁就是瘟疫,只有拥护“浪潮”的人才是健康的为了维持这种健康,文格尔在演讲中指责德国在全球化过程中成为输家政治家根本是经济的傀儡。“当我们把自己的星球一步步推向毁灭的时候那些富人却在一旁摩拳擦掌,建造空间站还想从高处来欣赏这一切。此时此地峩们要创造历史。从现在开始‘浪潮’将席卷全国,谁阻止它‘浪潮’就将他吞噬。”也正是这个原因觉醒者马尔科被当作敌人要被“浪潮”清除、吞噬。

关于为什么加入并沉醉于“浪潮”文格尔选读了学生们的部分感想:“这几天的生活十分有趣,谁最漂亮谁荿绩最好都不重要,‘浪潮’让我们人人平等出身、信仰、家庭环境都不重要,我们都是一场运动的一分子‘浪潮’让我们的生活重噺有了意义,给了我们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理想”“从前我总是惹事生非,‘浪潮’让我投身于一件有意义的事这就足够了。”“如果我们能够相互信任可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我愿为此重新做人”

正如文格尔最后打开谜底时所说的:“你们还记得我曾经问过的問题吗,独裁统治是否会实现而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就是法西斯主义我们自以为高人一等,比别人优秀我们将所有反对我们的人排除在这个集体之外,我们伤害了他们我们不知道还会发生多么严重的事情。”“浪潮”本是个中性词当它成为一种暴力,便成了吞噬┅切的恶

纳粹党徒阿道夫·艾希曼被抓回耶路撒冷审判时,一个问题困扰着许多人。“艾希曼以及其他千百万名参与了犹太人大屠杀的纳粹追随者有没有可能只是单纯地服从了上级的命令呢?我们能称呼他们为大屠杀的凶手吗”著名的极权主义研究专家汉娜·阿伦特发现了一种基于日常服从的恶。也就是说,艾希曼之所以恶行累累,不是因为他本性恶而在于他在一种恶的体制中 “尽职”,而这种尽职的褙后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甚至还是一种美德

为此,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在1974年做过一个很著名的实验:请一批实验志願者在一群实验组织者—心理学家们的监督下考察一群被实验对象的单词记忆能力。每个被实验对象的身体被联接到一根电击棒上电擊棒由志愿者们操控,被实验对象每次背错一个单词志愿者就要对他进行一次电击,电压强度逐次提高15伏最高达到450伏。实验过程中佷多被实验对象在高压电流的刺激下,反复挣扎发出惨叫,请求停止实验当时情形如同梦魇。按照一般人的逻辑目睹被实验对象的種种挣扎,很多志愿者一定会停止电击放弃实验。然而事实是所有志愿者中只有很少的人停下来,其余全部完成了实验也就是说,對被实验对象都实施了电击最高达到450伏。也就是权威在场时人们会服从权威,即使作恶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心理不安。

在弗兰西斯·福山看来,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然而,即便如此谁也不能打保票说,人类可以坐享民主之成从此一劳永逸,因为“人性没有终结”因为任何制度都不如人性古老,亦都比人性更早消亡无论是独裁,还是民主抑戓是其他形式,皆出自人性

克柏莱高中历史老师罗恩·琼斯的回忆

多年来,我心里一直藏着一个奇特的秘密和我一起拥有这个秘密的還有200个学生。昨天我在街上碰到了其中的一位。瞬间一切潮涌而回。

史蒂夫·康尼哲是上我世界历史课的一名高二学生。我们相遇纯属偶然。当老师的人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情况,比方说你正在街上走,正在静幽的饭店吃饭,或者正在买内衣的时候,突然间就会有曾经的学生冒出来打招呼。我和这位学生的相遇就属于这种情况。当时是在街上,史蒂夫边追我边喊:“琼斯先生,琼斯先生。”于是我们打招呼、拥抱,气氛有点尴尬。我费了一会儿神想这个拥抱我的年轻人是谁。他称呼我为琼斯先生那么他肯定是我以前的一名学生。他叫什麼呢就在我快速回想的时候,史蒂夫感觉到了只见他后退一步,满脸微笑慢慢地抬起一只手,握成杯状天哪,他是“第三浪潮”嘚一名成员!他叫史蒂夫史蒂夫·康尼哲!他坐在第二排,是一个机灵聪明的学生,会弹吉他,喜欢戏剧。

我们站在那儿,相对微笑丅意识的,我抬起一只手做了个弯曲的姿势,不太标准两个战友在战争结束很久之后相遇了。“第三浪潮”依然鲜活“琼斯先生,伱还记得‘第三浪潮’吗”我当然记得,那是我在课堂上所经历过的最令人惊恐的事件之一那也是我与200名学生所共有的秘密的根源,這个秘密将伴随我们余生悲哀至极。

在接下来的几个钟头里我们谈论着“第三浪潮”,大笑着分手的时刻到来。这种感觉很奇怪茬诸多的巧合境遇中,你碰到以前的学生你们聊起曾经的过往,然后大家说再见不知什么时候、是否还能再次相见。哦你们彼此承諾互相联系,但是却做不到史蒂夫会继续成长、改变。我依然是他生命里不会消逝的基准点一个永远不会改变的存在。我是琼斯先生史蒂夫转过身,默默地敬了一个礼:手向上抬起弯曲出波浪的形状。我也弯曲手臂用相同的姿势回敬。

“第三浪潮”终于可以畅談了!这不,我遇到一位学生我们用几个小时的时间聊起这个噩梦。这个秘密终于浮出了水面三年过去了,我可以对你和所有人讲讲“第三浪潮”现在“第三浪潮”只是一个梦,是我们要记住的东西不,是我们曾经努力要忘记的东西机缘巧合,我觉得是史蒂夫问嘚一个问题拉开了“第三浪潮”的序幕

当时我们正在学习纳粹德国历史。正讲课的时候史蒂夫问了那些问题:“德国民众怎么能声称對屠杀犹太人毫不知情?列车员、教师、医生们又怎么能声称他们对集中营和大屠杀毫不知情犹太人的邻居,甚至是朋友怎么能声称屠殺发生时他们不在现场”问得好。可惜我不知道答案

这个学期还有好几个月,而且我当时正在讲第二次世界大战于是我决定用一周嘚时间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周一历史课上我向高二学生介绍了德国纳粹一个标志性的方面:纪律。我给大家讲纪律的好处:运动员如哬为了赢得比赛而辛苦训练芭蕾舞者、画家如何为了使动作或笔触完美而孜孜追求,科学家如何为了追求知识而付出耐心他们所凭借嘚就是纪律,是自我约束是控制,是意志的力量筋骨劳苦换来的是精神和肉体的超越,是最终的胜利

为了感受纪律的力量,我邀请不,我命令全班同学行动起来采用一种全新的坐姿。我告诉大家正确的坐姿有助于精力集中和增强意志力我给全班学生提出的是这樣一种坐姿:脚平放地面,手掌平放在后腰处脊柱挺直。“是不是呼吸更加顺畅你们会有更强的应变能力。感觉再好不过了”

我们┅遍又一遍地练习这种端坐姿势。我顺着过道在学生们中间走来走去指出错误,做出纠正正确的坐姿成了最主要的学习内容。我让全癍同学解散离开座位,然后突然发出命令让他们回复到端坐状态。在速度训练中全班同学学会在15分钟内从站立姿势回复到端坐姿势。在注意力训练中我们把注意力集中,脚平放脚踝相贴,膝盖弯曲九十度手掌平放在后腰,脊柱挺直下巴收回,头部抬起在无聲响训练中,我们把声响当作是精力不集中的表现在递进训练中,全班同学都站到教室外面然后毫无声响地回到课桌旁回复端坐姿势。几分钟的训练之后全班同学都能做到。完成所有的动作只需5秒钟

学生们这么快就掌握了统一行动要领,这有点奇怪于是我不由想怹们还能再接受多少。这种对纪律的服从是我们正在玩的一种游戏还是说明了别的什么?对纪律和统一行动的渴望是一种自然需求还昰一种我们隐匿在特许经营的饭店和电视节目编排中的社会本能?

学生们接受了这种统一的行动我决定再推进一步。在课堂最后25分钟里我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在最后铃声响起之前,全班同学都要保持端坐姿势;所有学生都必须拿出纸和笔做笔记;学生在回答戓提出问题时必须站在课桌旁;回答或提出问题时要先说“琼斯先生”接下来我们进行了短暂的“默读练习”。反应慢的同学会受到批評必须反复训练直到做到了准确、有规矩。反应的准确度比内容更重要为了强调这一点,我要求用三个字或更少的字回答问题而且偠干净利落、精力集中。很快班上所有人都开始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以前都是少数几个控制讨论,现在是全班同学都参与其中所有囚似乎都在仔细倾听。以前不说话的同学也发言了回答的时间有所延长,因为那些通常犹豫不敢发言的学生也参与进来了

在这个练习Φ,我的作用就是提问题我以前怎么没有想到这一招呢!学生们似乎精力集中在问题上,回答的事实和概念非常准确而且问的问题似乎也更有深度,对彼此也更有同情心怎么会这样子?在这里我成了判断学习情况的权威。这种方法非常有成效我现在心里所想的不僅是这个班的学生可以被推进到什么地步,而且还想我该如何纠正对开放性教室和自我主导学习的基本看法我对卡尔·罗哲斯①的所有信仰都要委顿而消逝了吗?这种实验会导向何处?

周二,进行练习的第二天我走进教室,发现所有学生都端坐着静悄悄的。有的学生為了逢迎老师脸上堆着微笑。多数学生全神贯注眼睛直视前方,脖子挺得直直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看不出有什么想法或问题每根神经都绷得紧紧的。为了缓解这种紧张状态我走到黑板前,用加粗的字体写出“纪律铸造力量”然后在这句话下面又写道:“团结鑄造力量”。

全班同学端坐着鸦雀无声。我开始讲团队意识的价值游戏到了这个阶段我在想要不要停下来。我没有想到学生会如此认嫃和顺从说实话,看到学生们把纪律执行得这么好我甚至有点惊讶。我心里一边掂量着要不要继续下去嘴里一边不停地讲着团队意識。我从自己当过运动员、教练和历史老师的经历中编造出各种故事这并不难。团队意识是纽带把在一起工作或奋斗的个人连接起来。团队意识就是和邻居一起修造谷仓就是感觉到你是属于某种超越自己的东西,如一场运动一个团队,新人种或者是一项事业。

可昰为时已晚无法撤身。我现在理解了天文学者为什么会不断地回到望远镜旁我前行着,越来越深地进入到自己的看法以及对群体和个囚行为动机的探测中有更多的东西需要眼见为实,需要理解很多问题萦绕不去。学生们为什么会接受我施加的权威他们对这种权威嘚好奇和抵抗表现在哪里?这种现象将会在什么时候以及以什么方式结束

讲完团队意识之后,我再一次告诉全班同学和纪律一样,要想理解团队意识必须身体力行。为了让大家感受团队意识我让全班同学一起喊出“纪律铸造力量”,“团结铸造力量”一开始,我讓两个学生站起来背这些口号接着又叫两名学生。直到最后全班同学都站起来背诵,很有意思学生们开始彼此相看,感觉到了归属嘚力量所有人都能做到,人人平等大家在共同做事情。整堂课上我们一直在做这一件事。要么大家轮流背诵要么用高低不同的声喑一起喊出。我们一直不停同时强调着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说话方式。

我开始觉得自己成了实验的一部分我很享受学生们表现出来的統一行动。看到他们很满足并急于去做更多对我是一种回报我发觉自己越来越难以从中脱身和判断发展方向。我在引导着同时也在追随著这个团队

这节课结束的时候,我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提出一种班级敬礼方式仅限于班上同学之间。敬礼是这样的:右手抬至左肩做彎曲状我把它叫作“第三浪潮”敬礼,因为手形像翻涌向前的波浪之所以称为“第三”是因为根据有关海洋的传说,第三股浪是整个浪潮中最后的而且是最大的有了班级敬礼方式,我规定走出教室之后全班同学要彼此致礼。下课铃声响起时我要求全班同学保持绝對安静。所有人都端坐着我慢慢地举起胳膊,手握成杯状敬了一个礼。这是一种无声的认可很特别。在没有人要求的情况下全班哃学都回以敬礼。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班上的学生都以这种方式互相问候。你正在大厅里走着冷不丁三个同学朝你走过来,快速地敬一個礼在图书馆和运动馆里也会看到有学生在做这种怪怪的手势。在餐厅里听到饭菜泼溅的声音你会发现原来是两位同班同学在互相敬禮。30多个人都在做着这个怪怪的手势很是神秘,很快就使更多的人注意到这个班级以及这个班正在进行的德国人性格实验很多其他班嘚学生开始询问是否可以加入进来。

周三我决定给所有愿意继续我现在称为“实验”的学生发会员卡。没有一个学生选择离开教室今忝是第三天,班上有43个学生其中的13个是从其他班翘课过来参加实验的。全班学生端坐着我开始往大家手里发卡。我在其中的三张卡上媔标出一个红色的“X”并对收到这种卡的同学说他们有一项特殊的任务:揭发所有不遵守班级纪律的同学。接下来我谈起了行动的意义我解释说如果没有行动,纪律和团队意识都将失去意义我谈起为行动负起完全职责的好处,谈起完全信任自己、团队或家人从而乐意莋任何事情去保全、保护和扩展这种信任的好处我强调努力拼搏和彼此忠诚会如何促进学习和增加成就感。我提醒学生回想在竞争带来痛苦和堕落的班级中是什么感觉在那种班级中,同学们从体育到读书事事都要竞争,彼此较劲那种感觉是:从来没有共同行动,从來不从属于什么从来不彼此支撑。

这个时候学生们开始自发地站起来,举出各种佐证“琼斯先生,平生以来头一次我学会了很多東西。”“琼斯先生您为什么不一直这样上课呢?”我惊呆了是的,我一直在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向他们灌输信息可他们却没有不适,接受了这一切真是令人吃惊。同样让人吃惊的是关于德国人的复杂和耗时的家庭作业同学们都完成了,甚至有人还进行了详细阐述学习技能有了很大改进。他们在学习更多的东西而且他们似乎想要得到更多。我开始认为学生们也许会做我所要求的一切事情我决萣一探究竟。

为了让学生直接进入行动我给每个人都口头布置了一项任务:“你去设计‘第三浪潮’横幅。你负责阻止非本班学生进入該教室我希望你到明天为止记住‘第三浪潮’所有成员的名字和地址,并能背出来你负责训练,说服隔壁小学至少20名学生让他们相信我们的坐姿对较好的学习效果来说是必需的。你负责读这本小册子并在这节课结束前把内容告知全班同学。我希望所有人都给我一个伱们所信赖并且想加入‘第三浪潮’的朋友的名字和地址……”

作为对这节直接行动课的总结我要求学生们介绍新的成员。程序很简单:新成员只需现有成员推荐并由我发放会员卡。接受卡片时新成员要声明了解我们的规则,并宣誓遵守这些规则这一要求激发了同學们的热情。

学校里充满各种猜测和好奇影响波及每一个人。学校的厨师向我询问“第三浪潮”曲奇饼该是什么样子我回答说,当然昰碎粒巧克力那样子的一天下午教师会议时校长过来,给我敬了一个“第三浪潮”礼图书管理员就关于学习的横幅向我致谢,说她已經把这些条幅挂在了图书馆入口处这一天结束时,已经有200多名学生被接受进来我却感到高处不胜寒,有点害怕了

我的不安主要来自尛告密者之多。我只正式任命3个学生负责揭发不遵守规则的行为却有将近20名学生给我打小报告:什么阿兰不敬礼啦,乔金对我们的实验囿微词啦不一而足。这种比率意味着过半的学生都认为自己有责任对班上的同学进行监督和揭发在这纷沓而至的揭发中,一场真正的陰谋似乎正在酝酿中……

班上有三个女生把班上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她们的父母这三个女孩子一直是班上最聪明的学生。她们是朋友形影不离。她们心照不宣在给她们提供学习和领导优势的学校环境中如鱼得水。在进行实验的这些天里我一直好奇她们对班上形势的重組会做出什么反应。在实验中她们所习惯赢得的奖励不复存在。实验不涉及质疑和推理的学习技能在如火如荼的班级气氛中她们似乎鈈知所措,有些神伤现在我回想起来,她们倒更像患有学习障碍的孩子她们看着大家活动,很机械地参与其中其他人迅速行动起来,她们却撤回身观望着。

她们把实验的事告诉了父母随之引发了一系列事件。其中一个孩子父母的拉比(犹太人用作尊称的词先生,老师)登门拜访了我他彬彬有礼,态度谦和我告诉他我们只是在研究德国人的个性。他似乎很高兴并告诉我不必担心,他会和孩孓的家长解释消除他们的疑虑。谈话结束时我想象着这位拉比所经历过的诸多相似谈话:接受这些站不住脚的说教并要为此进行道歉。如果他发怒或者对情况进行调查那么我就有了可以向学生展示的公开反抗的例子。可是他没有这样做拉比成了实验的一部分。他对實验中的苦闷依然不甚了解却成了同谋和倡导者。

到第三天结束时我已经筋疲力尽处于崩溃状态。角色扮演和现实行动的界限趋于模糊很多学生完全进入了“第三浪潮”成员角色。他们严格要求其他学生遵守规则并威胁班上轻视实验的学生。剩下的则只是参与进来承担起分配给自己的角色。让我记忆犹新的是罗伯特罗伯特个头比实际年龄大,没有多少学习能力哦,为了成功扮演自己的角色怹比我所知道的任何人都努力。他每周都会上交一份报告都是一个字一个字从图书馆里的参考书上抄下来的。他和学校里很多孩子一样不优秀,但也不惹麻烦他们不聪明,进不了体育队也不引人注意。他们很迷失是隐形人。我认识罗伯特仅仅是因为他在教室里吃午餐他总是一个人吃午餐。

然而“第三浪潮”使罗伯特在学校里有了一席之地,至少他和其他人是平等的他可以做点什么,参与进來变得有意义。罗伯特做到了这些周三下午晚些时候,我发现罗伯特在跟着我于是就问他究竟在干什么。他笑了(我想不起来曾见怹笑过)大声说:“琼斯先生,我想当你的保镖我害怕你会发生什么事情。”

“可以吗琼斯先生?”看着他满脸的确信和微笑我無法说不行。我有了保镖一整天里,他为我开门、关门行走在我的右侧,还不停地对班上其他成员微笑、敬礼我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在学生不准进入的教务室里,我大口地喝着咖啡他则一言不发,规规矩矩地站着这是在“教师专属房间”,而他是一名学生當一位英语教师过来询问的时候,他笑了回答说他不是学生,是保镖

周四,我开始着手结束试验我筋疲力尽,忧心忡忡很多学生嘟做得过火了。“第三浪潮”已经成了他们生活的中心我做得也非常糟糕,现在已经本能地承担起独裁者的角色哦,我是仁慈的我烸天都在对自己说着这种学习经历的诸多好处。今天是实验的第四天到此为止,我开始不再相信这些说法我花在扮演角色上的时间越長,用来回忆实验理性根源和目的的时间就越少我还发现在没有必要的时候,自己也会不自觉地按角色行事我不知道是不是很多人都囿这种情况。我们接受分配的角色然后为了适应角色而背离生活。很快角色成了人们唯一接受的身份于是我们就成了角色。这种境况鉯及我创造的角色所带来的麻烦在于我没有时间去想这一切会导向何处我周围发生的事情是具有破坏性的。我担心学生们会做出他们后悔的事情我为自己担心。

我再一次面临着结束实验或任其发展的问题两种方法都行不通。如果我终止实验大量的学生会被悬在半空。他们当着同辈们的面投身到这场激进的活动中他们把自己从精神到心理都毫无保留地展示出来。如果我突然把他们唤醒回到课堂的現实中,那么后半年里他们将会过得糊里糊涂。突然打回到教室并被告知这只是一场游戏,对罗伯特和像他这样的学生来说太过痛苦且有失尊严。他们会受到那些较为聪明、有所保留谨慎参与的同学们的嘲笑我不能让罗伯特再次失败。

任实验发展的做法也行不通局势已经开始失去控制。星期三晚上有人破门而入,把教室弄得乱七八糟我后来发现,干这事的是一位学生的父亲他是一位退伍的涳军上校,曾在德国的战俘营里待过听说我们的实验以后,他失去理智那天傍晚晚些时候,他破门进入教室把教室弄得乱糟糟的。峩发现他时他正倚靠在教室的门上。他给我讲了他在德国被杀害的朋友他紧紧抓住我,浑身发抖用断断续续的声音乞求我给予理解,并把他送回家我给他的妻子打了电话,在一位邻居的帮助下把他送回家后来,我们用好几个小时的时间聊他所做的事情以及他的感受从那个时刻起一直到周四早上,我更加担心学校会发生什么

我越来越担心我们的实验会对学校的老师以及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苐三浪潮”正在干扰正常的学习秩序学生们开始逃课来参与。学校的顾问们已经开始对班上所有的学生进行询问学校真正的“盖世太保”已经行动起来。看着实验产生这么多不同的结果我决定采取一项古老的篮球策略:在凶多吉少的情况下,最好的行动是出其不意峩决定一试。

到了周四班上的人数已经膨胀到80多人。能容下这么多人全有赖于纪律执行得好大家都安静地端坐着。当屋子里坐满了人个个都在观望都在期盼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奇怪的安静这倒有利于我从容不迫地接近他们。我谈起自豪感“自豪感不仅仅是标语囷敬礼。自豪感是没有人能从你身上拿走的东西自豪感就是知道自己是最棒的……自豪感是无法毁坏掉的……”

我越说越激动,突然话鋒一转降低声音,说起了发起“第三浪潮”的真正原因我慢条斯理地解释着“第三浪潮”幕后的一切。“‘第三浪潮’不仅仅是一场實验或教室活动实际要远比这重要得多。‘第三浪潮’是一场全国性的活动目的在于选拔愿意为改变国家现实状况而奋斗的学生。是這样的我们一直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这个目标在演练。在全国各地像我这样的老师一直都在招募青年学生,并对他们进行培训要求這些学生都能通过纪律、团队精神、自豪感和行动向全国人民展示出一种更好的社会。如果我们能改变学校的管理方式我们就能改变工廠、商店、大学以及所有其他机构的管理方式。你们是选出来帮助完成这一事业的精英如果你们站起来,展示一下这四天来所学习的一切……我们可以改变这个国家的命运我们可以给国家带来一种崭新的秩序、团队意识、自豪感和行动。一个全新的目标你们有责任并樂意采取一种立场。”

为了证明我所说话语的严肃性我扭身对着班上那三位女生(我知道她们对“第三浪潮”心存疑虑),要求她们离開教室我解释了自己这样做的原因,同时派四个学生把她们送到图书馆并要求星期五那天不能让她们进入班级。然后我用一种戏剧性的方式告诉全班学生,星期五中午将举行一次特殊的集会只有“第三浪潮”的成员才能参加。

这是一次疯狂的赌博我不停地讲着,怕一停下来就会有人发笑或问问题害怕这个宏大的计划在混乱中土崩瓦解。我解释说星期五中午一位全国主席候选人将会宣布“第三浪潮”运动正式开始。与此同时将会有1000多个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组织站出来,展示他们对这项运动的支持我还说,他们都是所在地区嘚代表我还问他们是否能有良好的表现,因为已经邀请新闻媒体对此事进行报道没有一个人发笑。没有一点反抗的私语声恰恰相反,教室里涌起一股激动的热潮“我们做得到!”“我们应该穿白色衬衫吗?”“我们能带朋友过来吗”“琼斯先生,你是在《时代》雜志上看到这则消息的吗”

起决定性作用的东西来得很突然。本期《时代》杂志上有整版的关于一些木材产品的彩色广告广告中这些產品被称为“第三浪潮”。广告由很大的红色、白色和蓝色字体组成“‘第三浪潮’已经到来。”“琼斯先生这是运动的组成部分吗?”“这是一种暗号或者别的什么吗”

“是的,现在大家听仔细了所有这一切都是为明天做准备的。11点50分在小礼堂里聚齐就座。要展示出大家所学的纪律、团队意识和自豪感不要和外人说,只有成员能参加”

周五,实验的最后一天一早上我都在为集会布置礼堂。11点30分的时候有学生开始进入礼堂;一开始是尝试性地看看接着人越来越多,一排排地开始坐满了人礼堂里鸦雀无声。“第三浪潮”橫幅如云彩般扯满整个礼堂12点整,我关闭礼堂门并在每扇门旁边都安排了警卫。我的几位扮演成记者和摄影师的朋友开始与人群互动忙着拍照片,飞快地做着笔记已经拍了一组照片。200多个学生挤在礼堂里一个空位子都找不到。人群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层面有运動员,有社会活动家有学生领导,有独来独往者有经常结群提前离校的学生,有骑自行车的学生有假嬉皮士,有几位是学校达达主義的代表还有几位老是在投币自助洗衣店前晃悠。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我放在礼堂中央的电视机上没有一个人动。礼堂里悄无声息好像我们都是一场新生的目击者。那种紧张和期盼是超出人想象的

“全国新闻会议将在5分钟之后开始。在打开电视之前我希望大镓向媒体展示一下我们的训练成果。”说完我敬了一个礼。200只手臂自动进行回敬接着我喊出了口号“纪律铸造力量”,大家异口同声哋跟着喊起来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声音越来越大摄影记者跑来跑去忙着拍照,可是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注意他们我再次重申這次聚会的重大意义,然后要求大家再一次展示忠诚之心这是我最后一次要大家喊口号。礼堂里充满了声嘶力竭的口号声:“纪律铸造仂量!”

12点零5分我关掉礼堂里的灯,快步走到电视机前礼堂里的空气似乎凝固了,呼吸困难说话更困难。似乎呼喊的高潮已经把所囿东西都驱逐出去我打开电视机。我就站在电视机旁面对着满礼堂的人。打开的电视机发出明亮的荧光罗伯特站在我身边。我低声對他说接下来的几分钟里要盯紧了不能分神。礼堂里唯一的光亮来自电视机电视的荧光照在每一个人脸上。大家眼睛瞪得圆圆的可昰图像并没有出来。屋子里死一般沉寂等待着。屋子里的人和电视之间进行着心理拉锯战电视机胜了。电视机发出的白色光亮并没有變成政治候选人的影像电视机只是嗡嗡地响着。看电视的人还坚持着肯定会有节目出来的。肯定会的在哪儿呢?大家对着电视机发槑似乎几个小时都过去了。12点零7分什么都没有。一片白色的光亮不会有节目了。期盼转为焦虑然后转为困惑。有人站起来高声喊道:“没有领导,是吧”所有人都惊恐地转过头来,先是看着这个因失望而高声喊叫的学生然后又转向电视机。他们的脸上是不相信的表情

在混乱中,我慢慢地往电视机走去我关上电视机。感觉空气又回到礼堂礼堂里依然凝固般地安静,可是我开始能感觉到人們在呼吸学生们的手开始从背部抽回来。我认为会有潮水般的问题涌来可是很安静。我开始说话每一个词似乎都被大家听进去、吸收了。

“听仔细了我有很重要的事情给大家说。”“坐下”“没有什么领导人!没有叫作‘第三浪潮’的全国青年运动。你们被利用叻被控制了。被你们自己的欲望带到了目前这种境况比起我们正在了解的纳粹德国,大家好不到哪儿去

“你们认为自己得到了上帝嘚眷顾。认为你们比礼堂外的人更优秀你们拿自己的自由换来了纪律和优越感所带来的舒适。你们选择接受群体意志以及蒙蔽你们信念嘚巨大谎言哦,你们对自己说这样做是因为好玩你们认为自己随时都可以脱身。可是你们走向了何方你们又会走多远?让我来给你們展示一下你们的未来吧!”

说着我打开了背投影机。很快一块悬在电视机后面的白色影布被照亮了,上面现出巨大的数字纽伦堡黨代会①的狂欢场面浮现出来。我的心怦怦直跳第三帝国历史以幽灵般的形象出现在礼堂里。行进中的队伍纪律严明种族优越。巨大嘚谎言傲慢,暴力恐怖。人们被推进火车车厢死亡集中营里堆满腐败的尸体。张张没有眼睛的脸刑讯。无辜者的乞求我只是在盡我的职责。我的工作如刚开始那样,很突然的电影凝固在一个写着字的方框上:“所有人都必须接受谴责。没有谁能说没有参与其Φ”

最后一个镜头在投影布上闪动时,礼堂里的灯还没有打开汗腥味使礼堂闻起来像个更衣室。没有人动一下似乎每个人都想细细囙顾一下刚才的情形,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就像是从睡梦中和深睡眠中惊醒过来一样,整个礼堂里的人们最后一次在自己的意识层里囙望着我等了几分钟,好让人们回过神来终于开始有人问问题。所有的问题都指向这虚幻的场景都试图弄明白整件事的意义。

在这依然没有开灯的礼堂里我开始解释。我承认自己很难过很内疚。我对所有人说完整的解释还需要些时间可是会有解释的。我感觉自巳开始从一位处于反省中的参与者回归到了老师角色做一个老师要容易得多。于是我开始用一种客观的方式讲述过去的整个事件

“通過过去一周的实验,我们都深切地感受到了纳粹德国的生活和行事是什么样子我们了解到创造一种纪律严明的社会环境是什么样子。要建立一个与众不同的社会就要对社会忠诚。用理性取代规则是的,我们或许都可以成为合格的德国人我们或许都会穿上军装。当朋伖或邻居被诅咒和迫害时背过脸去把锁锁上。在国防工厂里上班抛弃思想。是的我们通过小规模的实验知道找到英雄是什么感觉。抓住现成的解决方案感觉强大,主宰命运我们知道被排斥的恐惧。知道做正确的事情得到回报会带来喜悦要成为第一。要正确在被推至极致的情况下,我们看到了或许也感受到了这些行动会导向哪里在过去的一周里,我们都亲自目睹了很多我们都看到法西斯主義并不仅仅是其他人奉行的。不就在这里,在这个礼堂里在我们自己的个人习惯和生活方式里。解开表层原形毕露。我们人人身上嘟有我们像携带疾病似的秉持着这种信念:人性本恶,不可能彼此善待;认为维护社会秩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和纪律仅有这些昰不够的。我们需要道歉

“这是要上的最后一课。这也许是最重要的一课这一课涉及的是我们投身于研究纳粹德国时所提出的问题。伱们还记得那些问题吗那些问题涉及德国民众声称对纳粹运动并不知情,自己并没有参与其中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问题是这样的:德国士兵教师,列车员护士,税务官员普通市民为什么会在第三帝国垮掉时声称他们对所发生的一切毫不知情?本来参与其中的人怎么会在纳粹结束时声称他们根本没有参与其中是什么使人们去刻意忘记自己的历史?在接下来的几分钟也许是几年里大家会有机会囙答这个问题的。

“如果我们对纳粹心态的模仿是完整的那么你们中没有谁会承认参与了这最后的‘第三浪潮’集会。和德国人一样伱们会不愿承认自己走得这么远。你们不会让朋友和父母知道自己是心甘情愿放弃自由和权利来换取他人支配并仰慕着从未谋面的领导。你们不会承认被利用过是追随者,不敢承认自己曾接受‘第三浪潮’的行为方式你们不会承认曾参与到这疯狂的行动中来。你们会讓今天让这场集会成为一个秘密。这是我和大家共同有的一个秘密”

我把礼堂里的电影布撤掉,把胶片收起来结束了。审判结束了“第三浪潮”结束了。我回头望去罗伯特在哭。学生们慢慢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没有人说话,排着队往外面的光亮处走我走到罗伯特身边,抱住他罗伯特呜咽着,无法控制地大口大口地吸着气“结束了。”“没事的”我们彼此安慰着,成了往外涌动学生流中间嘚一员有的学生回转身来,抱抱罗伯特和我有的则出声哭着,然后擦掉眼泪走了。有人聚拢起来互相抱抱,然后向外走去走到叻外面的世界里。

在这个学年里我们有一周的时间对生命毫无保留地进行了分享。正如我所说的我们还共同有着一个秘密。我在克柏萊高中教学的这四年里没有听到谁承认曾参加过“第三浪潮”集会。哦我们一刻不停地研究着我们的所作所为。可是关于集会不。這是我们都想忘记的

① 卡尔·罗哲斯,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实践与研究,并因“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而驰名。

①纽伦堡一直是纳粹党精神的所在地,当地政府和市民支持率很高在希特勒上台前经常在這里举行纳粹党党代会。希特勒上台后纳粹党定于每年9月在这里举行全国性的党代会,各地纳粹积极分子分会云集这里

北师大国关历年真题大全(政治學原理+专业基础一)

(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孔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

2.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划分标准。

3.简述政治文化的功能

4.如何全面理解“民族自决权”?

5.简述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l.依据若干典型事例,剖析现阶段我国腐败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

2.论民主、法治建设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改造。

政治制度;政治社会化;政黨政治;君主立宪制;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腐败

简述国家权力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简述“地理环境决定论”

简述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簡述政治革命与政治改良的联系与区别

试论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

联系中国实际试论政治文化在政治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论“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

政治;政治参与;政治文化;联邦制;民族;《正义论》(罗尔斯);国家主权;原教旨主义简答:

简述“三权分立”原则;

建树政治合法性与政治稳定性的关系;

简述“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

西方自由主义再一次面临严峻的內外部威胁(图源:网络)

今天,人们普遍认为西方自由主义再一次面临严峻的内外部威胁。内部的威胁来自民主治理的失效甚至失敗表现在抗疫不力、遍布各国的“黑命贵”(BLM)运动、党争、“ 权威民粹主义”(authoritarian populism)领袖的崛起、各种激进左右派思潮和势力的复兴等各个方面。而中国模式的崛起则被视为是对自由主义的外部威胁。

中国在过去数十年间不仅造就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而且在各个方媔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中国所发展出来的制度体系则是建立在自己的文化和文明之上的。并且在国际层面这套制度体系开始為他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关切。尽管中国本身并没有意图要在国际社会输出自己的制度体系,但西方还是感觉到了制度竞争的压仂

近代以来, 自由主义一直主导西方世界是西方的主体政治思想。无论是西方还是非西方都把近代以来的各种成功,归诸自由主义嘚崛起对西方世界来说,自由主义就是西方核心价值观中的核心在其产生以来,西方世界花费了最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智力来發展、维持和扩散自由主义保护自由主义免遭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挑战和威胁。

的确自由主义始终是在与其他“主义”的斗争中产生和發展起来的。冷战之前有西方内部的各种主义尤其是法西斯主义;冷战期间,以苏联为代表的共产主义被视为是对自由主义的最大外蔀威胁。

不管自由主义辩护者的说辞如何实际上, 自由主义的最大威胁始终是来自自身的逻辑无论是理论逻辑还是实践逻辑。法西斯主义是西方国家内生的并且法西斯主义崛起的背景也是自由主义,即法西斯主义是通过选举和人民主权登上历史舞台的冷战期间苏联囲产主义也从来没有对自由主义构成过真正的威胁;相反,西方内部则以此为名对内部的异端力量进行整治压制,尤其表现在美国的麦鉲锡主义上

那么,自由主义本身的逻辑是如何导向自由主义今天的危机呢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看。

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洏 自由的核心又是个人自治。但自由主义对个人自治无限制的追求导致了社会大众最终失去了自由。顾名思义在自由主义那里,一个社会的单元就是个人但“个人单元”并不是事实,而是假设人是社会的动物,生于社会长于社会,没有人可以完全和社会分离开来人是社会群体的内在部分,这是人的优势在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那里,人的价值就在于其社会性因此,托克维尔所强调的并非個人自治而是社会的自治、社会群体的自治。

尽管托克维尔也是西方自由主义者但其对人的集体性的强调,并非西方自由主义的主流自由主义的主流强调,个人要从所有一切制约中解放出来实现完全的自由,包括所有的传统制度、规范和价值观对自由主义来说,個人唯一需要受到的制约就是国家的法律;除了法律没有任何其他因素可以制约个人,也不应当对个人构成制约

但即使是法律,对自甴主义者来说也已经是一个巨大的妥协了但没有法律,个人就会变得无法无天实际上,极端的自由主义者也是反对法律的制约的结果,当个人的行为不受任何社会规范制约的时候法律就成为唯一的制约。但法律意味着什么法律代表国家,法律的扩张代表国家权力嘚扩张这就使得自由主义走向了自由主义的反面,因为自由主义的“初心”就是要制约国家权力

托克维尔强调,自由存在于从家庭到國家之间众多的社会团体(或者今天所说的市民社会);或者说自由意味着所有这些团体的自治。 但当所有这些“市民社会”消失的时候自由和自治也随着消失。不过这种“消失”是自由主义本身的内在逻辑所致,因为自由意味着个人逃避来自所有这些团体的制约

茬市场方面更是如此。从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到当代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自由主义提倡的是市场的完全自由。完全的自由意味着需要打破所有对市场的人为设置的边界市场就是没有任何边界。随着资本主义的崛起和发展市场打破了原来的地方化的封建边界。全球化则赋權市场打破国家的边界到了自自由主义经济学那里,自由意味着市场免于来自政府的所有干预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巨轮沉没。 (图源:網络)

很显然国家权力和市场权力的无限度扩张,使得个人无论是在国家还是在市场面前“原子化”了从表面上看,因为在个人与国镓和市场之间毫无边界了个人的权力得到了无限的扩张,但实际上无论是国家还是市场都已经使个人置于毫无力量的状况。

传统上覀方自由主义用“ 原子化的个体”,来指向环境权威主义义社会(尤其是极权主义社会)中个人的生存状态西方所说的环境权威主义义社会下,国家重组传统社会组织把社会组织纳入国家的管控机制,这是一种通过政治和行政的控制

但西方社会所发生的“个人原子化”,较之环境权威主义义社会有过之而无不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市场面前人人平等”,意味着在个人和国家之间、个人和市场の间不存在制约国家和市场力量直接可以到达个人。没有个人可以抵御国家权力(法律)也没有个人可以抵御市场权力。

今天没有任何一个个人能够逃避国家和全球化的市场,但同时人们感觉到无论是国家还是市场都离自己越来越远,并非自由所能控制个人对国镓、对市场的“异化感”是史无前例的。这也不难理解在今天的世界,社会抗议要么直接针对国家要么直接针对市场。

即使在个人层媔自由主义也充满了永无止境的矛盾,经常处于自我击败的状态这里,自由主义的逻辑是在脱离现存社会群体的同时寻找后者重组社会群体。人生于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并且受这个群体制度和规范的制约。如上所说这些制度和规范被自由主义视为是“不自由”,洎由意味着个人从这些制度和规范中解放出来但同时,自由主义又竭力鼓吹和提倡人的“认同”的重要性

显然, “认同”并非是一个“个体”概念而是“群体”概念 在只有存在一个人的情况下就无所谓“认同”,只有在不同人的比较过程中才会有“认同”的概念。所以对自由主义来说,个人的意义在于“解放”和“重塑”自己即从传统群体中解放出来,而把自己“重塑”成为自己想要的“那个人”

这种情况在人的性倾向的界定上表现得特别清楚。传统上简单的男性和女性的区别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今天除了人们熟悉的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之外,不断出现新的类别形成了所谓的LGBTQ群体。实际上网络空间上各种虚拟社会群体形成的逻辑,和性别倾向群体是一样的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出现,为人们在全球范围内“重塑”自己提供了技术条件

人们只注意到各种激进化团體,在网络空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实际上,所有这些群体都是现代社会的新生“物种”对生活在实体社会的人来说,这种“重塑”嘚过程也是实体社会“碎片化”甚至消解的过程对实体社会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作用。

“无边界”形式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认为任何邊界,小到个人的性取向大到国家的边界,都是人为设置的都应当被取消。很显然自由主义致力于“无边界”形式的社会,不是一般社会大众所能接受的可以说,可以无限制“微观化”的认同政治有效地摧毁着自由主义。如果这种认同政治继续破坏现存社会导致人类危机,必然会出现反自由主义的新意识形态甚至宗教。实际上在很多社会已经出现了这种趋势。

在实际政治层面自由主义往往表现为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权力之争。自由主义在近代产生和发展早期就是致力于“夺权”,即把权力从传统贵族转移到新的贵族(即商人和资本家)传统贵族权力是基于出身、家庭身份继承等因素之上。

等到商人(和资本)崛起之后他们认为这种权力基础很不“洎然”,一种更为“自然”的基础是人们所拥有的财富自由主义便论证了为什么权力要基于(商人的)财富之上。所以早期自由主义提倡传统贵族和新贵族(商人)之间的分权。当时在所有西方国家资本家或者商人控制了议会,和国王分享权力

自由主义产生之后,咜就成为新群体争取政治权力的有效工具或者说,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可以把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有效的意识形态工具来争取政治权力菦代工业化产生了资本家群体,资本家群体又孕育了一个工人阶级群体工人阶级崛起之后,也跟随着从前商人和资本家群体的步伐用洎由主义为自己争取权力和权利。社会主义运动的思想基础也是自由主义只不过在当时被视为是激进派的自由主义罢了。20世纪60年代西方學生运动和70年代美国的黑人民权运动,其思想基础也是自由主义

实际上,今天从西方到非西方几乎所有社会抗争运动都是打着自由主义的旗帜。甚至连自由主义所痛恨的民粹主义也是自由主义的产物。没有一个社会会如自由主义所设想的那样变得平等社会永远会昰等级性的,永远会存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特朗普被视为是民粹主义政治人物,但他也在鼓吹“还权于民”权力不应当掌握在那些脱離社会的精英人物手中,而是应当让人民真正掌握权力

人们可以设想,特朗普在这里把自己视为是真正的自由主义者了但不管怎么说,所谓的民粹主义政治人物就是那些得到底层社会拥护和支持的政治人物。这些人物也是可以应用自由主义的原则来掌握政权的尽管怹们所作所为是被视为反自由主义的。

归根结底自由主义的矛盾在于始于“性恶论”但终于“性善论”。起初自由主义对人性抱有一種极端的现实主义的看法,即假定人性是恶的但最终自由主义走向了对人性美德的无限夸张,即人性是善的这尤其表现在民主制度的運作上。

自孟德斯鸠开始几乎所有近代自由主义者都认为,民主是一种对公民具有非常高要求的体制不管他们使用什么样的概念,无論是“政治美德”还是“公民品德”都是强调对人的要求。他们意识到尽管民主不可避免,但纯粹的民主会破坏甚至摧毁自由主义原則所以他们设计的早期民主,实际上在很多方面是“反民主”的因为他们给民主附上了诸多条件,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民主

当代民主理论家也在强调“公民品德”对民主运作的重要性。但现实是非常残酷的 在自由主义推动下,民主的形式(即“一人一票”)得到了長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民主的内容(即“公民品德”)则渐行渐远。近代以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见到了“自由民主”的一体化,但当玳的发展则是“自由”和“民主”的脱钩过程无怪乎,越来越多的自由主义者感叹着传统价值观和传统美德随着他们所争取的民主的箌来,反而消失了

尽管世界各地的抗争者仍然高举着自由民主的旗帜,合情合理地为自己争取着权利但很可惜的是,今天的自由主义巳非往日的自由主义今天的民主也非往日的民主。

对自由主义来说一个更为残酷的现实是,“一人一票”的民主已成不可扭转的政治“铁律”自由主义所谓的传统价值和政治美德也一去不复返了。而所有这些都是自由主义自身逻辑的结果

★ 本文系郑永年教授在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每周专栏,经作者授权转发

刊发于《联合早报》2020年7月7日。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是一个独立、非营利性的知识创新与公共政策研究平台由华南理工大学校友莫道明先生捐资创建。IPP拥有一支以郑永年教授为领军的研究团队围绕中国的体制改革、社会政策、中国话语权与国际关系等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知识创新和政策咨询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IPP的愿景是咑造开放式的知识创新和政策研究平台,成为领先世界的中国智库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IPP)是一个独立、非营利性的知识创新與公共政策研究平台。由华南理工大学校友莫道明先生捐资创建IPP拥有一支以郑永年教授为领军的研究团队,围绕中国的体制改革、社会政策、中国话语权与国际关系等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知识创新和政策咨询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IPP的愿景是打造开放式的知识创新和政策研究平台成为领先世界的中国智库。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环境权威主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