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我爸给电动车库门门贴对联,大冷天费老大

您是不是在找:
买家还在看:
当前位置:
¥0.14 元/付
关注行业资讯
2015年羊年新款汽车车库对联 春联车库门联批发
&2.8 - &3.2
detail3e达人选购¥24000.00¥92.00¥1000.00¥23.00¥5.00
detail3e周边优质供应商浙江省温州市北京丰台区浙江省温州市广西省贺州市
同参数产品
建议零售价:
同参数产品
同参数产品
同参数产品
加工定制:
同参数产品
对联类型:
同参数产品
加印LOGO:
同参数产品
是否专利货源:
同参数产品
同参数产品
慧聪网厂家东台市头灶镇红彤彤对联商行为您提供2015年羊年新款汽车车库对联 春联车库门联批发的详细产品价格、产品图片等产品介绍信息,您可以直接联系厂家获取2015年羊年新款汽车车库对联 春联车库门联批发的具体资料,联系时请说明是在慧聪网看到的。
detail3e相关商品推荐¥24000.00¥92.00¥1000.00¥23.00¥5.00¥13.00¥3300.00¥16.00热门商品推荐 ¥24000.00 ¥92.00 ¥1000.00 ¥23.00 ¥5.00 ¥13.00 ¥3300.00 ¥16.00
detail3e店内热门商品¥0.98¥2.30面议面议
detail3e春节用品相关资源春节用品热门产品搜索春节用品相关热门专题更多&热门商机最新商机
提示:您在慧聪网上采购商品属于商业贸易行为。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卖家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卖家负责,请意识到互联网交易中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推荐使用,保障您的交易安全!
所在地:江苏省&&
联系人:张立成 & 先生
515 ******
152 ******
请供应商联系我
手机号不能为空
姓名不能为空
请供应商联系我
您对该公司的咨询信息已成功提交请注意接听供应商电话。
detail3e关于对联春联
detail3e同类其他品牌
detail3e您是不是在找
您采购的产品:
请输入采购产品
您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手机号码
*采购产品:
请输入采购产品
*采购数量/单位:
请输入采购数量
请选择单位
*采购截止日期: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短信验证码:
<input id="valid_Code1" maxlength="6" placeholder="请输入验证码" name="VALIDCODE" class="codeInput" onkeyup="this.value=this.value.replace(/\D/g,'')" onkeypress="if(event.keyCode
57) event.returnValue =" type="text">
免费获取验证码
为了安全,请输入验证码,我们将优先处理您的需求!
请输入验证码
发送成功!
慧聪已收到您的需求,我们会尽快通知卖家联系您,同时会派出采购专员1对1为您提供服务,请您耐心等待!
152 ******
联系人:张立成&
公司名称:东台市头灶镇红彤彤对联商行
备注:点击关注按钮后才可自动收到卖家电话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短信验证码:
免费获取验证码
为了安全,请输入验证码,我们将优先处理您的需求!
请输入验证码
按字母分类 :这些高人过春节写对联|张睿|对联|春联_新浪网
这些高人过春节写对联
这些高人过春节写对联
春节是属于中国人的节日,而过节有一个标配,那就是贴春联。春联是谁发明的呢?公元964年春节,孟昶让大臣辛寅逊在桃木板子上,写下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十个字,挂在了自家宫殿的门口,中国第一福春联就诞生了,当时,后蜀国的臣民们纷纷效仿,随后,对联就在神州大地上传播开了。红彤彤的春联,不仅透着喜气,更蕴含着深厚的福气,小编随手举一个例子: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横批:万象更新。谁看到这样寓意美好的对联,都会心生幸福的感觉,可是在对联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上,也产生了太多“劲爆”“搞笑”的春联。在这个“鞭炮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好日子里,小编就给您选五幅特别搞笑的对联,让您一次看个够,笑个痛快!1、这幅对联好难猜郴州县令张睿是个好官,他除了努力当好父母官之外,还特别爱写对联,这一年春节,他在县衙的门口沾好对联后,就身穿便服,领着差役,到街上看老百姓贴的对联去了。可是走着走着,来到一座学馆前,只见学馆的门上写着这样一幅对联:张县令过新年二上八下,何子斌辞旧岁九外一中。[page]张睿看了半天,他从袖口里摸出了五两银子,告诉差役,赶快买米切肉,给何子斌何先生送去。何子斌可是郴州非常有名的教书先生,经常收贫困子弟免费读书,差人在回去的路上,问张县令,为何要给何先生送米送肉。张睿低声说:二上八下知道是干什么吗,那是在捏饺子。九外一中是在干啥,自己想去。差人们研究半天,终于弄明白,九外一中竟然是在做窝头,他们不由得哄堂大笑!2、这幅春联惊动了皇帝纪晓岚回乡给本家的一个族叔祝寿,顺便在老家过年,他族叔知道纪大烟袋有才,便让他写一幅春联:纪晓岚挥起笔来,一挥而就:惊天动地门户数一数二人家横批:先斩后做。在封建社会,能担得起这幅春联的只有皇帝,和珅急忙将这件事,报告给了乾隆,乾隆皇帝听到纪晓岚竟敢书写如此“牛气”的“春联”,心中强烈不满,当即将纪晓岚宣到宫中,询问情况。纪晓岚道:我这个族叔有三个儿子,老大卖鞭炮,自然是惊天动地门户;老二开木匠铺,做椅子,一般人买椅子,不是买一个就是卖一对,故此是数一数二。而老三是屠夫,岂不是先斩后奏吗?乾隆当即大笑,不仅没有怪罪纪晓岚,还赏给他一幅自己的字画。3、唐伯虎写春联一个苏州米商慕名找唐伯虎写春联,唐伯虎“唰唰点点”,一幅意义上佳的春联就写成了:生意胜春意,财源赛水源。米商是个文盲,春意代表啥,水源寓意是啥,他搞不明白,唐伯虎一见,就提起笔来,给他写了另外一幅春联:门前生意,好似夏月蚊虫,队进队出;柜里铜钱,要象冬天虱子,越捉越多。商人大喜,付双倍的润笔而去,唐伯虎的朋友闻之,不由得笑出了眼泪。4、这幅添字的对联笑煞人明朝的时候,有一个酸秀才自以为学富五车,古人的对联他也要改一改。有一幅这样的对联,是这样写的“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他觉得这幅对联的意义不错,但却没有落到实处,更没有体现出孝心。他就提起笔来,在上面改了两个字,这幅对联就变成了“天增岁月妈增寿,春满乾坤爹满门”一幅对联笑倒了一城的人!5、民国小伙写的对联让未婚一族有了努力的方向民国有个小伙,他高中毕业后,因为家贫只能在杂货店当账房,他在学校处了一个女朋友,嫁给了有钱人,他备受打击,在春节到来之际,就在自己的出租房前面,写下了这幅对联:愿天下有钱人终成眷属;全世界光棍汉联合起来。联合起来能不能娶到老婆,这个小编不敢说,但有一点,心中有梦想毕竟是好的,毕竟每个明天都是一个新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努力吧,少年,一起皆有可能!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扫码直接下载
小时候盼过年,长大后依然盼过年
我盼这个年很久了,从国庆就开始。因为整个国庆几乎都在加班,抽不出时间回老家。
结婚前,因为工作关系,到处去旅游,每次看到引人入胜的美景,惊喜之余,都倍觉遗憾,好希望那个他能和我无缝衔接,共享此时此刻!婚后,经过两轮怀孕+胎停育的苦楚,逐渐明了为人父母的苦楚,再遇美食美景,反而更想念家中的老父老母,多想让爸妈看我所看,尝我所尝,体验一切我所体验的美好和幸福。
越近年关,越想回家,和他们共度新春!
也许看过我之前帖子的财蜜们会疑惑:你不是常为父母偏心而难过,为父母无度索取而倍觉不公吗?是的,现在还是会觉得不公还是会伤心?。但是没有父母,就没有我,这也是不可更改的事实。没有父母的年,会更加没有年味,这也是不能忽视的事实。
小时候的年,和大多数朋友的年都是一样一样的,贴对联,吃年夜饭,看春晚,走亲戚拜年,看朋友串门,舞龙灯看花灯,踩高跷放鞭炮……但各地的这些年俗里还是会有细微区别的。比如说:
一、贴对联
1、即便是家里的女孩子写得一手好书法,也不可以写对联。这活儿,约定俗成都是男的干,如果这户人家没有男丁,那就请别家的男子代写。我家每年都是老爸写,他的字中规中矩,挑不出好来,也绝挑不了毛病,因而也常有人来请他代写。执不了笔的我,每每都是打下手:和爸爸一起挑选喜欢的适合每个门的对子,然后他折纸,我帮他剥花生?壳,等他都折好,花生仁也剥了一大堆,然后他写一张纸,我就拿过去一张纸,摊在地上晾干,他会趁这个档儿,吃几颗花生?,父女俩开开心心的。
2、欠债而又实在还不上的人家为防债主年三十来要帐,会早早贴上对联。这样,债主会顾及双方的脸面,不会再敲门,先容对方过个安稳年。我爸说曾经有四年我们家到年底都是零结余,为了把我们第二学期的学费给准备好,他都早早吃中饭,然后赶紧把对联贴上。因为除夕夜,纵然家里吃的是白菜梆子,把门一关,别人也看不到,但是每年的两个日子真的是个关——正月十六和九月一日,不能唱“人家的子女有书念,我家子女哭红眼”呀!
3、当年度有过世的直系亲属,家里连续三年只能贴黄色对联或者不贴对联,贴大红的春联是不孝亲。今年爷爷赴另一个世界追奶奶而去,家里新添小侄子。爸爸说:我们不贴春联儿了。???
所以,年少时看到老早就贴上对联或者贴黄色对联的小伙伴的家,我小小的心里总是盛满了难过。
1、除夕的午餐年年都是糊粉,预示一年已经糊到头了。糊粉是以山芋粉为主料,加以咸肉丁、千张丁、挂面头、鲜蚕豆粒、鸡鸭血……等等许多辅料勾芡而成。讲真,一年吃一次,还蛮美味的,也许是生活好了,辅料更多花样的作用。
2、初二早上要吃汤圆,因为嫁出去的女儿今天回门,预示真正地团圆了。这种汤圆个头大,芝麻馅儿足,一口下去,回味悠长,比超市里的思念好吃很多。只是嫁为人妇后,我自己总是搓不好它,总是会露馅,迷之尴尬。今年,我决心虚心向母亲现场求教,不操作成功,必不罢休。
1、年初一是绝对不能向外倒水和扫地的,老家风俗说这是破坏全年财运的重大恶劣行为。印象中有两年向外习惯性倒洗脸水,被亲娘骂哭了。
2、年初二扫地要从门口向内扫,寓意——聚财。
四、压岁钱
年三十晚,无论家里收入如何,小孩子多少都会拿到一些父母亲老早就攒下来的新钞票作压岁钱。
如果领了压岁钱,父母大人招呼我们打牌,那是一定要懂世相的——不赚钱的人一定要故意输钱给挣钱的人,有好几年,我的压岁钱没被捂热就全输光了。一是钱少,二是牌技为零,不感兴趣。早输光早睡觉,否则半夜里烟花炮竹齐上阵,想睡也没的睡。
五、新衣服
换新衣绝对是过年的最大乐事,因为压岁钱最终会变着法儿的回到父母口袋,但是新衣服不会,是你的就是你的,不会被凭空剥夺。
只是在兄弟姐妹多的家庭里,首先遵循的是重男轻女,其次遵循的是新老大、旧老二、破老三。作为我,既不是带把儿的,也不是老大,更不是老幺,得到新衣服的机会屈指可数啊!
六、串门儿
年初二出门,叫走亲,绝不能空手;年初一出门,叫访友,不用带礼物。
但是初一早上,不吃早饭是不可以出门的,新年的第一天,绝不可以到别人家讨饭吃,否则老人们说你这一年都要靠讨饭为生,听起来是灾难有没有?
另外,未婚的女孩子绝不可以去没有亲戚关系的未婚的男孩子家玩,否则别人就会说三道四,要么说女方没有家教,要么说这男女有奸情,听起来更可怕!
无论你身在哪里,年还是故乡浓。这些风俗习惯无论对还是不对,都是我们的过往,我们的记忆,抹不去的印迹,回不去的少年。
时至今日,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早为的不是新衣和新钱,而是为了陪伴和团圆;不是为了索取,而是为了给予;不是为了寻味,而是为了增味!
愿你我:年年归家,亲人不减!岁岁年年,福寿绵延!
@Michel妈妈
61人参与讨论
春节假期马上结束,我们也即将踏上返程,父母肯定开...
420人参与讨论
欢迎姐妹们来晒晒各自家里的年夜颂
iOS &#8226; Android
想理财却无从下手?
通俗实用的理财课程
talicai.com 京ICP证 B2-怎么过年才有年味?
来源:zhihu.com
【觉得慢慢过年都没什么年味了,谈谈你过的的有“年味”的年吧!】
之前从未体验过父母口中盼过年的心情,直到我三年前来到监狱工作。犯人们通常在11、2月便开始悄悄准备过年的事情。比如这几个月开始绝不打架违纪,以防过年期间被关禁闭的风险;开大帐省着花,买点贵的食品存着等过年吃(比如真空包装肉食,干炒货等),以前能抽烟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会几个月省吃俭用存一两条好烟(可用于棋牌类活动你懂的)。临近过年了,监房里真是张灯结彩,一方面各个监区要评比,另一方面犯人确实喜欢布置,很容易看到几个大老爷们儿围在一起剪窗花之类的情景,会写字的就写一些改造相关的对联,记得去年写的是“无益身心事莫为 有关家国书常读”,过年对于犯人们来说不仅是一年一度的放松,还意味着离回家又近了一步。除夕当天,监区领导值班,民警和所有犯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难得的大鱼大肉(通常三荤两素加上自己的存货,可乐代酒)有才艺的犯人出几个节目活跃气氛,少数民族的载歌载舞,边看春晚边聊天,一年以来打过架的,有过仇的通常会出来表个态,各等恩怨一笔勾销。当然还离不开监区领导说话的环节,基本上会谈到家人、父母、孩子,于是几个东北哥们儿就开始哭得稀里哗啦的。吃完以后可以打亲情电话回家,一般人打完回来眼睛都是红红的,含泪继续看春晚。过了除夕后,犯人连续几天不干活,打牌,看电影,吃零食,以及各种变相赌博活动,真的是很开心。不过到了初四基本就要开始干活了,欢乐的气氛戛然而止,伙食直接回到解放前,该欠产的欠产,该违纪的违纪,该打架的打架,改造秩序恢复正常。由于涉及行业机密,无图。
童年在晋陕交接的一个小县城度过,县城小而闭塞,民风淳朴。因为县城小,人和人之间特别亲近,走街上大家凭长相就能判断出你是谁家的孙子你爸爸家里老几。也因为闭塞,很多老旧的习俗也因此能流传下来。那时父亲这一辈还没有分家,三兄弟一大家子人住在一个院子里,热闹得很。那时过年也不止过春节,广义的年从腊月二十三便开始了。腊月二十三祭灶,送灶马爷上天,报告家里一年的情况,因为担心他说坏话,便需要供奉麻糖把他嘴黏上。那时的麻糖是由奶奶做的,具体过程很麻烦我无心知晓,只惦记吃最后的成品,案板上切成条或者揉成团儿,裹上芝麻和粉面防黏,端到院子里冻一宿就变成硬邦邦的麻糖。临出门儿兜里揣几块儿,一边顶着冷风滑冰一边费劲地嚼,自家做的麻糖甜度一般但是格外黏,很多换牙期小孩儿的槽牙就是嚼麻糖黏掉的。腊月二十四要扫尘,年终大扫除。要把家里的大家具全部搬到院子里,新买的扫把从上至下把屋子扫一遍,屋里泼上水,扫地擦玻璃通烟囱,再把大家具搬回来全部擦洗一遍。之后的事情便是洗窗帘洗沙发罩洗床单被套,全部洗完拧干挂在院子里晾着,赶在年三十前便全干了。腊月二十五,县里沿黄河有年前最后的集市,家里要买肉买油买米买豆腐卖鱼买菜买糖都要在这一天补完,吃喝的东西无须我操心,买炮便成了我赶集的唯一目的,当时炮的种类还不算多,价格也便宜,少买花炮,多买鞭炮麻雷,100多块便足够放到正月十五了。回到家迫不及待用剪刀把一挂1000响大地红拆开,留一部分掰断取火药夏天用来烧蚂蚁,另一部分便全部装罐子里,抓一把带根香就出门潇洒去了。父亲和叔叔们会买回来大量的麻纸,用一个木棒和铁凿子打纸钱。腊月二十六有两件大事,写对联和理发。写对联三叔和我爸都是好手,院子里排两张桌子,一打红纸按大小裁开,墨汁倒在海碗里,大狼毫拿白酒泡开,商量着就动笔写开了,各家有各家的情况,写对联也要有所寓意,除了门上贴的,还要写大量的小帖子,高处贴“抬头见喜”,门口贴“出门通顺”,狗窝贴“六畜兴旺”,鸡圈贴“鸡蛋满仓”,炭堆上贴“炭薪满堆”,还要准备火龙上贴的“旺火冲天”。大门口的对联是一家的招牌,不单要好好写,还要在墨汁里加金粉,调开了写出来就是金色的大字,有气派。理发是年前的另一件大事儿,因为正月理发死舅舅,如果错过二十六,就需要等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才能再理发,所以这一天家里男的谁也逃不掉,必须理!不过我等小屁孩子是不值得去理发店的,奶奶亲自给我们理…太阳底下哥儿几个搬着凳子,脖子上围个旧床单,奶奶拿着推子啪踏啪踏一个个推,因为审美和技术有限,推到最后大家都是一样的平头,一上街就知道是一家人。腊月二十七开始,就要为年夜饭做准备了。男人们把之前冻在院里灶房的猪啊羊啊牛啊鸡啊全部拿回屋里去解冻,该劈开的劈开,做压肉的做压肉,砍排骨的砍排骨,剁馅儿的剁馅儿。我需要带着弟弟们下地窖取土豆白菜和胡萝卜,不过我更乐于做的事是看三叔烫猪头…偌大一个猪头,放在铁盆里,滚水烫着,用砂石把毛都磨掉,最后把钢筋烧红了戳鼻孔里烫鼻毛…家里的女人们这时要压粉丝,土豆粉热水活成团,再揉成一块块,灶里水烧开,架上粉床子,把揉好的面团放槽里,顺手抓一个孩子来,抱到灶台上,骑着杠子帮忙压,粉面团经床子一压就变成粉丝,落锅里水再一开,便用笊篱捞出来,放到早已准备好的凉水桶里,三四桶凉水轮流一过,随后便冷却成滑滑软软的粉丝。压完细粉换片子,再压宽粉,等全部弄完了,便用手将桶里冷却好的粉丝捞出来,堆放在架子上滤水,一晚上便上冻了,吃的时候随时掰一块煮了就可以。腊月二十八还是弄吃的。象征性地蒸点馍馍和枣排,连蒸笼放到灶房里冻上。之后便开始另一个大项目,油炸!油炸的内容有:油糕、豆腐、豆腐丸子、肉丸子、茄盒子、带鱼、酥鸡/猪肉、过油肉,一大锅胡油,先炸素的再炸荤的,先炸肉再炸鱼,炸好的全部用脸盆和铁桶装了。其时整个院子里弥漫着香香的味道,我和弟弟们一边放炮,一边穿梭于各个厨房之间,叼一块油豆腐或者刚炸好的肉丸子吃,快活!腊月二十九似乎没什么特别的项目,大人们主要还是置办各种肉食,还有把秋天酿的酒枣开了封子。我需要带领弟弟们去澡堂洗澡,干干净净迎接除夕。年三十一大早就得起来贴对联,奶奶拿面粉出一锅浆糊,我和弟弟们端着锅帮忙递刷子递对联。贴完对联吃早饭,早饭要吃米饭配大烩菜,米饭里按人数插着枣每人一颗,烩菜里有土豆白菜四季豆素丸子肉丸子油豆腐和宽粉条。早饭后,爸爸和二叔三叔要去给爷爷上坟,我们年龄没到不准去,只能等他们回来。大人们回来后一个重要的项目便是垒火龙,去院子外面的炭堆里,专挑灰不溜秋大块耐烧的“笨炭”,挑好了箩头装着抬回院子里,下方垫几块砖,然后把炭由大到小从低到高垒成半人高的火龙,里面提前塞满干柴和油毡,最后将“旺火冲天”的帖子贴上去。炭挑得好,火龙垒得紧,可以从年三十一直烧到初五六。垒完火龙洗了手,中午随便对付一点儿油糕和粉丝汤,全家人便各回各屋睡午觉,这时候是不准出去放炮的。午觉睡到下午四点,大家便起床开始准备年夜饭了,剁菜炒豆腐炒鸡蛋拌馅儿,和面擀皮儿包饺子,全家老少齐上阵。下午六点,妈妈们便开始炒菜烧鱼炖肉了,高压锅呲呲呲呲响。新闻联播刚开始,我便同二叔去院子里发火龙,先点一挂鞭炮叫个响,然后报纸引燃油毡,用扇子猛扇,直到黑烟散尽,干柴把炭引燃。这时奶奶已经在叫吃饭了,洗了手进屋上桌,先给爷爷和祖先上香上贡磕头。然后大人一桌小孩儿一桌,开始年夜饭。除了大人有酒喝外,两桌菜完全相同。常见凉菜有:芹菜拌腐竹、肉皮冻、碗托、压肉、酱牛肉、卤猪肝、猪头肉。热菜有:过油肉、小酥肉、炖鸡、炖羊肉、羊肉炒粉、红烧鲤鱼、干炸带鱼、黑肉烩菜、虾仁油菜汤。主食有:鸡蛋豆腐韭菜素饺子(奶奶吃素)、羊肉大葱饺子、牛肉胡萝卜饺子、米饭、油糕、羊肉粉丝汤。盘盘碗碗一桌子,不可能吃完,但绝不能不丰盛。一顿饭从八点过吃到十点,一边看着春晚,一边闲话些旧事,机智的弟弟妹妹们会在这时去大人那桌敬酒祝福求赞美。都吃了饺子以后,大家合伙把桌子收了,开始摆上水果、糖、瓜子花生、茶水、饮料,开始专注看春晚。这时我便和几个弟弟一同到院子里,围着火龙放炮,玩到12点敲钟了,二叔便会出来,放几个大玩意儿。最喧嚣的一阵结束后,大家早已困意十足,匆匆回屋睡觉了,临睡前要在枕头边准备好第二天穿的衣服,从内到外,一水儿的新衣服。初一一大早起床,穿衣打扮洗漱完了,先到奶奶屋里给爷爷上香,然后给奶奶磕头讨压岁钱,之后便挨家挨户地磕头拜年讨压岁钱去了。正月里其余的日子基本都在随大人到处走亲访友、买炮放炮和吃剩饭中度过,我因为不喜欢总见不认识的人和吃剩饭,所以觉得没有并那么有趣,该讨的压岁钱都讨到之后,对我而言的年也算是过完了。正月十五是另一段欢乐的记忆,但似乎不应算在过年的范畴内,以后有机会再说说吧。
JunoYeung:
以前外公在的时候,我全家和4个姨妈全家基本都会聚集在外公家吃年夜饭,守岁,放鞭炮。外公浙江人,成年便跟着部队南征北战,建国后在企业退休,会做很多好吃的天南海北的菜。记得每年我最喜欢的时候就是跟着外公后面看他做八宝饭,他做的八宝饭猪油浓厚,用料丰富,我还可以跟着偷吃葡萄干,金桔丝这些食材。然后大家一起开心的包饺子。除夕的夜晚,外公要求把所有房间的灯都打开,吃完年夜饭大家围着暖暖的火炉打牌看春晚。12点的时候,大人小孩全部出动出去放鞭炮。我记得当时我们一整个大区,都会弥漫着浓浓的烟花味。后来,外公去世了,很难再有这样的年。长大后,大家也自觉不放鞭炮了。亲戚也不怎么往来了,每次就我家3口孤零零吃饭,外婆偶尔来家里过年,住几天就走了。总觉得饭菜,没有外公做的那么温暖和舒服,虽然妈妈手艺不差,但是少了浓浓的亲情。互相串门拜年的情景也没有了,城市里的人渐渐冷漠。牌局和唱K多了起来,但是总想起陈奕迅的K歌之王,大家都在欢天喜地,但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清楚。再后来,我那些过年要聚的同学们也走动少了,大家都成家,有家长小孩。即使难得的聚会,也因为各自生活的圈子和层次差别太大,共同的话题越来越少。索然无味。外公葬在了乡下,以前每年初二会去给外婆拜年,习俗也是会给去世的人烧钱拜年,这几年我每次去到外公的坟前,先点上3根他爱的芙蓉王,烟总是很快就烧没了,感觉外公正坐在沙发上戴着老花眼镜,一边看电视一边吸烟,阳光从阳台斜斜洒进来,他身上总是有太阳的光,慈祥地看着我写作业。而后我总是会嚎嚎大哭,他对我最好,在我初中的时候去世了,如今我出息了,却不能让他抽到他最喜欢抽的烟,吃不了最喜欢吃的甜食,看不到我给他找的最好的外孙女婿。我恨他没有享到他最爱的大外孙女的福,看着坟头的野草,想着年纪已高的外婆,总会心生悲叹。如果哪一天外婆去世了,如果哪一天我越走越远,是不是外公坟头的草都不会有人来清理。我知道,很多大人每次扫墓,都是象征性的放放鞭炮,烧烧纸钱,也可能他们想开了,人总有离去的时候。可是我总在漫天的鞭炮渣里发呆,难过。每次大家扫墓完要走了,我恨不得为他点上可以抽一年的烟,竖在他的坟头。让他可以享一次福,一次也好。我想,我心中的年,也就只有那外公在世的那几年了把。我每年除夕最喜欢是下午就打开电视机,看着一年又一年,总是有这样那样的感动,回家,回家,永恒不变的主题是回家。可能现在,最理想最简单最有年味的,也就是当你挤破头,找各种渠道,用各种方式和交通工具回到家的那会,一家人吃一顿团圆饭,即使问到你工资几何,是否有男友,什么时候结婚的时候,都不用发火,毕竟,你是城里工作的人,而你的家乡,已经回不去了,他们所能关心你的方式,也只能问你一些这样的话题。绝非恶意,只是你变得浮躁,你越来越不耐烦。
一年不买衣服;每月吃一次肉,除夏秋外不吃水果;放弃手机、网络、高铁,和亲友写信联系;不看任何娱乐节目;每周只休一天,还要早起做家务。然后过年你会发现穿新衣服很开心,敞开吃鱼肉果蔬很幸福,亲友团聚好热情,春节晚会真精彩,假期睡懒觉超级舒服。这就是过去的“年味”。
Justin Lee:
你要的年味,是妈妈买的新衣服、爸爸给的新玩具,还有长辈的压岁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疼爱,或者是和小伙伴放着鞭炮到处跑、和家人一起包饺子贴春联其乐融融的气氛,对吗?其实年味还在,只是不在你身上了。你看你的侄子外甥女,不正在享受这一切吗?而你,成了那个要给孩子准备新衣的妈妈,成了要给孩子准备玩具的爸爸,成了要给孩子准备压岁钱的长辈。你的小伙伴都有了自己的生活,你们没有了可以在新年一起做的、像放鞭炮一样让你可以全心投入的事情,只能坐一起打打麻将吃吃饭。如果你足够幸运,或许还能和家人其乐融融地在一起,但很多出门在外一年回家一次的人,再也回不去了,成了那个家的局外人,亲情还在,但已无法完全融入。运气更不好还要被逼婚、反复面对三姑六婆这样那样的盘问。这样的你,自然觉得年味难寻。不用纠结年味在哪里,因为年味一直都在,而且你一直都在年味里,只是儿时你是年味的主角,现在你是营造年味的配角。【推广】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你问我答”,搜索A-to-Q即可添加,扫描以下二维码添加亦可:
回家,在国外五年了,年味真的就是回家。
呃……我现在每年过年都觉得还很有年味……我广东人,现在在广州,大学到广州,工作也在广州,目前在广州待了12年。家里在粤北山区县城,这十二年来,只要有3天假以上的,我就往家里跑。我跟爸妈说过,不管过年他们想去哪玩,尽管去,我自己呆在家里就行。大年三十,年夜饭,陪爸妈喝酒,饭后,陪爸妈看春晚,爸妈听不懂普通话的很多梗也还是坚持看,我也陪着,泡泡茶,磕磕瓜子。凌晨,家里不点鞭炮了,没所谓,楼盘外面有人点,12点烧到1点,听着就好。1点后开始有小年轻/有钱人烧烟花了,我在阳台上能听到,房间里能听到,基本能听到4点。大年初一,6点开始又有鞭炮声。一直到晚上,都有。走亲访友,一整天,持续到初三四,收收利是,派派利是,开心得不得了。陪奶奶陪姥姥唠嗑,忽悠老人家明年再抱几个曾孙子,多活几年,接着抱。家里各拨亲戚朋友天天聚餐,有的没的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听得懂听不懂都陪笑,过年嘛,说什么都是好的。其实新世纪之初也有过在外陪朋友倒数,不想去拜年,看不习惯长辈观点,低头刷手机的年代,那时候也觉得,年味去哪了。现在倒是越活越回去,觉得这样挺好,人情人情,走起来才有情。年味有没有,其实还是看心态,我岳父岳母几十年不放鞭炮,每年去越秀公园看奇怪的灯饰,坐公交去芳村逛花市,拍各种老人家喜欢的照片,吵几十年惯例的架,年味一样满满。年味,还是在自己心里。--------------------------------------------------------------08年华南冰灾,我家那边也是灾区,国道在upgrade,要绕路,现在4h的路程那天走了7h,幸好,还能顺利回家,一到家收到消息可能要大停电,行李都不敢开,时刻准备撤退。即便是这样,不管如何还是要回家。对于某些离乡别井的人来说,回家就是年味。-------------------------------------------------------------,一年前,人在苏州,当时酒后脑子一热,第一次在知乎答了超过两百字,小收获了几个赞,评论区里一堆老乡,也热闹了几天。没想到一年过去,还有人赞同,身为一个无限接近三零的用户,开心。时间过去一年,事情也有变化,本来今年准备继续跟姥姥聊天,让小孩好好陪她老人家玩玩,和去年相比,她的小曾孙现在会走会叫人会作揖了。只是,老人家走了,只能回去上柱香……不管怎么样,家还是能回则回,多陪陪老人家,毕竟不知道,那些个最疼我们的人,哪天,忽然就都不在了。
记得,田坎上的那堆牛粪吗,我去买了个震天雷……
人的感受倚仗于自己的心境。把过年的快乐寄希望于社会环境,家人朋友,不如自己认真对待来的有用。这几年我有了孩子,做任何事情本能的就带着认真,过年总要回娘家或者婆家,很多事由不得我做主,但是年前在自己家时,年二十三开始的一天天年俗,都按规矩做了,花费的精力不多,但是因为有了仪式感,心里就越发的期待着这一系列仪式的最终,也便有了年味。同样的,圣诞节对我也很重要,春节因为不能自己完全做主,圣诞变成了我张罗一个自己家庭团聚,仪式,感恩,总结的一天,虽然我们不是教徒,可是这个节日的意义可以拿来主义。准备圣诞大餐,装饰房间,布置餐桌,准备礼物,和春节一样,一个节日过得有没有味道,值不值得怀念,其实就在于之前投入了多少准备,尤其是每年都这样一套仪式下来,就成了一个家庭的传统,有了传统,才有传承。以前,我总羡慕美剧里那些家庭的年味,后来发现我羡慕的就是一个传统,所以我自己就建立了我们家的传统。以前答过一个好像是如何才叫认真生活的题目,借着这个题能够答的更圆满了:过他本来的样子。今天是工作日,就把工作做好;今天是休息日,就好好休息玩乐;今天是节日,就对着他的名头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除夕更新朋友圈有个哥们今儿有感而发:听人抱怨年味儿不浓,就像听吃家抱怨猪大肠洗得太干净不够臊气。你们感受一下新年快乐
说到最后才发现自己越写越多,到前面说句话给大家提个醒----------------分割君-----------------我家这边到现在还是很有年味啊...大概说说上一年我们家是怎么过的吧~广东人“年廿八洗邋遢”,到这天年货基本上已经囤好了,就差家里大扫除(大清洁)!每年都要动用一家四人力把家里里外外都要清洁得干干净净~到年廿九就要开始准备年夜饭的食材,除了海鲜要第二天买...到了“年三十吃团年饭”(年夜饭),大家族就会过来齐聚!说起来上一年开始由我包办年夜饭,这真的是个又折腾又开心的过程...虽然要准备一大桌菜很累,但成品很满足,这里稍微晒一下:我还狠认真做了清单!事实上只有在买菜的时候才用上,做菜的时候真心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看!!!我还狠认真做了清单!事实上只有在买菜的时候才用上,做菜的时候真心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看!!!这是我们家最最典型的菜,看得出来海鲜占很大部分,这是因为除了喜欢吃,这些做起来特别省工夫哈哈哈...除了那只妈妈“拜神”的鸡,其他都是我做的哦!当然妈妈和堂弟有打打下手~这是我们家最最典型的菜,看得出来海鲜占很大部分,这是因为除了喜欢吃,这些做起来特别省工夫哈哈哈...除了那只妈妈“拜神”的鸡,其他都是我做的哦!当然妈妈和堂弟有打打下手~吃完饭一般长辈们会喝喝茶,看看电视,聊聊天,我们小孩子(我都二十岁了还叫自己小孩子真的好吗)要负责洗碗T^T...满满都是泪做完饭竟然还得帮忙洗碗...洗碗之后就会陪爷爷打扑克!我爷爷每年都等着这天啊~(笑)大年初一终于来了,一年就只有这天我妈是不会主动叫我们起床的!!因为要等我和姐姐给爸妈拜年啊~通常我姐就会跑来我房轻声说话,商量等一下拜年词怎么讲,然后我们就会下楼给爸妈拜早年,说一堆甜甜话,然后收!红!包!(最终目的·真?)我妈这时候又会像平时一样催我们上去换衣服准备出门...“大年初一”我们会大家族齐聚喝早茶,然后一起去逛花市(还有什么叫法吗?感觉换成普通话怪怪的)...这时候逛其实也没什么要买的,就是大家凑热闹!随后一起去三叔叔家拜年,晚上在那儿吃饭,年夜饭过后的日子一般都是“打边炉”(火锅),因为人多方便...晚饭过后会去看烟火,这几年都有举办,都会大家族一起去,上个图:大年初二会去我外公那边,外公很有福气,真的是四代同堂!但是女儿多,所以基本上都是大年初二“外嫁女回娘家”的节奏,这天就会特别热闹!在这边我已经不是最小辈了,下面还有一大堆小小辈...今天的节目一般是到处收红包然后吃中饭(三张大圆桌才够),吃完饭就会各种拍照,小家族的、男的、女的、00后的、90后的、80后、70后、60后!各种贴了相同标签的人都要围一起拍合照~当然最后全部人都会和外公来张大合照,外公已经九十多岁了,行动已经不太方便,但是年初二他总是笑容满面的!希望这个大合照还能拍多很多很多年...“年初三”之后以前小时候会去拜拜年,近些年来就会和家人去趟旅游...其实“年味”这事真的要大家一起来创造的。我觉得和家里人一起过大年,无论什么节目都特别开心..特别是在外工作的读书的,过年真的不要吝啬时间,不要嫌单调无聊嫌没有年味,多陪陪家里人,这时间一眨眼就没了...ps:不小心越说越多,觉得自己真是个话唠...能看完的朋友真心感谢~
在周围人越来越来觉得“没有年味”的时候,我依然把每年的过年当作盛日。我自己的分析:我爸家的4兄弟都在一个城市,而且儿一辈的年龄都差距不大,更重要的是全部都是男孩子。而且婆婆爷爷健在。过年就是婆婆召集起来一起吃好吃的、大人吹牛打牌,我们这一辈的4个小伙子就摸黑登山啦,LOL啦,河边当FFF团员扔炮吓人s啦~之类的。反正也是很嗨。相反、我妈家那边的几位因为各在不同的城市安家而且几姊妹大的近30了,小的才十几岁玩不到一块,所以——过年毫无年味。基本上最多就我们家和外婆外爷一起吃一顿饭就完了,而已。不似我在我爸那边,可能几家人会一起轮流请客玩上好几天。所以总结起来、想要有年味。爷辈健在和子辈有共同话题能玩的起来这两点是十分重要的。o(︶︿︶)o 唉。马上离校过年了。好开心,哈哈哈哈哈~贴张每年的例行照片。——每年的除夕12点,我们一大家人都是自己煮火锅,边吃边跨年,已经有近10年的传统了。我们人墙后就是热腾腾的火锅哟哟~爱火锅实在是太好了。
我觉得亲戚串门不问结婚生子,买车买房,得奖成绩,别人家的小孩等等,就最有年味了。( ??`)不过那是不可能的,_ (:3」∠)_
yang zhao:
和小伙伴们去外边捡之前鞭炮上没有响的炮仗,然后用香点着,嘶…pia!
girlviaxin:
回到小时候吧……长大了真的越来越不喜欢过年。。。
昨天晚上,在老家的爸爸用刚买的电脑不停的给我发视频。链接之后那边没有耳麦没有摄像头,我想了想,就挂了。他不停的发,我有些不耐烦。一电话打过去。老爷子在电话里说:我知道你看不到我,我就是想看看你。那一刻一阵酸楚涌上心头。明年就算是爬也要爬回去。年味,年味就是最爱你的人在你身边。
大脸撑在小胸:
在单位里见人就问“过年来加班不?”还可以进阶为“过年来加班不?反正你单身”,可在增加年味的同时增加情人节味
对于汉字,在情感上,我是有些偏爱的,一撇一捺是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上两横意指天比人大,天外有天,形中有意,意寓于形,无穷妙哉。手头若有一支笔,便情不自禁,蠢蠢欲动起来,烟盒、纸巾、废纸,只要可书之地,都或多或少,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或正或斜的留下过我的笔迹!偶然看到形态精致飘逸的汉字,恨不能揽入怀中,上下其手,细细玩味!我要讲的就是一个关于年幼时夹杂着年味儿的汉字的故事。记忆中的故乡,春节最不差的便是浓浓的年味儿了!那时候,家家户户的春联还不是如今集市上随意购置的光鲜亮丽有余,粗制滥造过剩的印刷体!有一位老先生,每年临近春节的日子,是他一年中除去农活最忙的时光!春联,是一幅奇妙的书写着汉字的红色的纸张的组合,切割成长的、方的、大的、小的,上书大小不一的需对仗,可吟诵的墨字的排列组合。一幅长的七字对联居于门之左右两侧,两大方上书各一单字或四字的方联处于两扇或者一扇门之中央,两小方只上书各一单字且可成词的小方联置于门的左右上角,两小方联中间是一稳妥安然的横联!如此这般,才算圆满!始于笔墨纸砚的购置,春联的产生并非一蹴而就,各个物件,挑选也别有讲究。老先生有自己心爱的,陪伴多年的毛笔,无需绞尽脑汁;纸张颜色以鲜红为宜,传统的喜庆、热闹跃然于上,搭配墨黑,又不失庄重,醒目;纸张吸水,且稍显粗糙质地最为妙用,挥毫泼墨间,既不拖泥带水,况晾晒时间大为缩短;墨以浓稠为主,如有需要,兑水稀释即可;农家人对砚随意不挑剔,常取一小碗充数!材料齐备,接下来所做之事则要细细思量几家几户几门,需要多少春联,而后量体裁衣,切割纸张…纸张的切割老人们有土方法:将纸依所要书写的字的多少对折,找一条结实的细线,将线置于纸张空隙之中且延伸出两端,一人紧紧抓住一端,另一人沿折痕小心撕扯细线,反而复之,细心为之,则万物俱备!找一户人家,要宽敞明亮,且杂人稀少;摆一副桌椅,要四平八稳,且桌面平整!而后笔墨纸砚置于其所应在之处,待老人家前来!只见他架一副花镜,端坐于桌前,眉头紧锁,屏气凝神,出口成章,手到擒来!春联或书: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或书:爆竹声声辞旧岁,春联红红迎新春,大抵七字为佳,此为春联之其一!又或书:美满幸福,紫气东来,四字最好不过,偶有两字,左右方纸各一,上书:祥和,平安,此为前言所述大方!再或书:佳节,丰收,亦左右方纸各一,前所述之小方!最后是横联,万事如意,春节快乐,诸如此类!晾晒后收好,待到天气晴朗,张贴起来可矣…春联的张贴需得好天气,好帮手!所需要的物品如浆糊,刷子,笤帚皆可自制。白面加水适量置于锅中,在火上熬至粘稠状;刷子取长短适中,已然枯黄的杂草,而后用绳子扎起。贴春联需分工明确,相互配合!两人尚可,三人最佳,若只有一人可用,便要乱至手舞足蹈,上蹿下跳了。且拿三人来说,一人手持盛浆糊的器皿,一人负责传递春联,另一人则忙于刷浆糊,贴春联!首先要将往年残留下的春联清扫干净,而后用自制的刷子在门上均匀涂抹浆糊,一人将春联递上,缓缓从上至下有序用手抚平(活可用笤帚小心轻扫),期间另两人负责查看指点春联是否高低适宜,提示是否正斜不一,如此重复数次,春联的张贴才算完成。张贴好春联之后的小村,年味儿浓烈的好似一坛陈酿,嗅上一口,便为之沉醉!出门会瞅到:出门见喜,屋子里抬头即见:抬头见喜,农用车上贴着:日行千里,就连水井旁也写着:源源不断!人们用最朴实的话,最直白的语言寄托着自己对新的一年最美好的期待…岁月的无情侵蚀着老人家不堪一击的身体,眼睛越来越花,手持毛笔也只剩哆嗦有余,稳当不足,是再也写不动了…很少有人再去把玩毛笔了,年轻人们纷纷背井离乡,涌入城市,都说那里的楼层高,时光好,马路宽,生活便捷!老人们腿脚不便,安土重迁,死守在那片生气不足的土地上,逢年过节,孝顺的子女们还想着回来瞅瞅,陪父母吃上几顿饭;很多人只一个电话,还有托人捎回来的几百块钱,推脱着说公司太忙,火车票难买的厉害,等着闲下来的时候再说!回来的人呢,再也没有了原来的热闹,购置年货也成了例行公事,更别说贴春联这种细枝末节的小事了!没人在意春联是否要认真书写,要程序完备,要自己动手!最初的几年,我还有模有样的依照程序,龙飞凤舞,忙的不亦乐乎,再后来,只剩下推脱着自我辩解说:麻烦且浪费时间!现在每年的春节,再也看不到自制的红黑的喜庆庄重的色彩搭配,整齐划一的印刷体,颜色各异,款式新颖的让人眩晕!老人们固守的传统,诸如贴春联,祭祖,吃麻糖等,在年老体衰的力不从心里逐渐幻化成一个个形同虚设的概念,年轻人们追求时尚,无意于此,即使在老人们的唠叨下,所做的一切也是心不在焉,应付了事!没人在意家里要供奉的是灶王爷,外面供奉着天地爷,土地爷,没人在意上香要上三柱,磕头要磕三下,起身不能拍身上的灰尘,还要作揖三下,没人在意祭祖的时候供奉的顺序是从左往右还是从右往左,没人在意除夕的凌晨院子里要生旺火,而且在旺火上暖和一下肚子可以治疗疾病,他们都说:吃药都不管用,迷信!他们以为传统的就是迷信,在科学大行其道的今天,传统就该蜷缩在角落里,最好再不示人!他们不知道,传统更多的是一种寄托,是一种怀念,是一种时间都去哪儿了的坐标,是一种不忘本,代代传承的精神!每年的春节,虽少了贴春联的喜庆热闹,但父亲还是坚持要继续祭祖的传统,把所知的老祖宗的名字写下并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诉我这个是谁,那个又是谁,然后供奉起来。春节期间,烧香、烧元宝,蜡烛彻夜长明,一日三餐期间,家里吃什么,就要供奉什么,还要磕头以示敬意,怀念。以前总不明白父亲所做为何意,现在想来,人在百年之后,肉体化作尘埃之时,我们能留给子孙后代的还剩下些什么!历史总是残忍到让人不寒而栗,让人心生敬畏,轰隆隆滚动着向前,留下的印痕再深也经不起岁月的冲刷洗礼!而只有这些代代传承的东西,才能让我们依稀从自己的身上看到祖先们奋斗的影子,感受着他们的生活,让我们与他们之间有了一线连接,而正是这种连接的继承和传承的使命,才是我们存在下去,生生不息的理由吧!
北方人,家里在一五六线城市,奶奶姥姥家在附近的县城,太姥家在农村,小时候过年都是正月二十九在家和爸妈买一堆零食看辽视春晚,第二天三十儿早上一家三口贴完春联放挂鞭炮后去奶奶家,爷爷擅长做菜奶奶擅长焖饭,加上老姑家三口,一家人热热闹闹吃完年夜饭包饺子,第二天早上起来跟爷爷奶奶拜完年,收完压岁钱后和姥姥姥爷大舅大舅妈表姐二舅二舅妈表妹一起做三轮车前往太姥家,一大家子人就一起过年,门口姥爷年轻时种的大柳树,院子里嗷嗷叫的毛,几只散步的鸡鸭!写不下去了,我想哭会儿
1.回家干活。 喂鸡,孵蛋,剁馅,和面,做饼,烧饭,炒菜,洗碗,蒸糕,烤串,写对联。。。。。。样样是把好手。玩的就是跨界。3.做各种家乡传统的点心和饼,邮寄给远方很多朋友。4.看春晚。和朋友们吐槽,已经被预订除夕文字脱口秀,群里都说每年春晚必须看,最大亮点是看俺的吐槽。。。。5.走很少几家亲戚和几个朋友。听他们唠叨单身,催结婚。
人情味淡了,年味自然也就淡了。过年想过得有年味,就得先找些人情味回来。
有钱,有人。真的,有钱可以买许多家里需要的东西比如电视机要换了,房子要改造,你会发现,花钱以后就有年味儿了。至于有人,带个男朋友女朋友回去,感受会格外不一样。
其实过年我最盼望烟花和鞭炮的声音在外面回荡的那种感觉。虽然现在要求环保提倡少放烟花,但我觉得鞭炮制作也应该要变得更加环保。过年放鞭炮才是中国的春节:)
对于学生党(大学生、研究生),放假该回家回家,年根底下的时候跟妈妈一起去置办年货。回到家里把手机电脑iPad啥的都放下,去厨房围前围后多转转,帮着忙忙。同学聚会啥的,就别去了吧!大年三十儿跟家人一起包包饺子,看看电视节目,多说说话。跟家人一起贴春联。大年初一出门给邻居拜拜年。加一条:过年别群发拜年的短信,OK?
农村过年都挺有年味儿的先马今天过年回来上图。ps我是东北的,说下我爷爷家农村那边的。打扫院子。买年货,主要就是要吃的各种食材。彩纸,对联,福字,香烛。还有一大堆鞭炮,虽然可能有人会说提倡不放鞭炮,可是我觉得过年就是要放鞭炮才有年味儿,而且我个人特别喜欢!摆家谱,供桌,做面鱼。年28封后门,三十儿摆家谱,供桌。三十儿下午包饺子,傍晚去接神,就是接列祖列宗回家一起过年,具体做法就是到屋子不远的小路口烧香烧纸,放几个二踢脚(就是双响炮),对着正西,北边,和祖坟所在的山,三个方向跪拜磕头(没从长辈那里考证过,大概应该是这样)。晚上一大家子一起看春晚,水果干果饮料点心一大堆!大概夜里十点左右出去放鞭炮!!(最喜欢的环节!)通常没有守岁不睡觉的习惯。第二天早上起来就要给各位长辈拜年问好,同时长辈给小辈儿们压岁钱(我今年大四了,长辈们今年还给我钱呢,就是这么得宠~~~)早上又是一顿饺子,这顿饺子里是有硬币,糖和枣儿的,随机放在哪些饺子里,没人知道。吃到了就有好彩头。家里的老人在家待客,父辈和小辈出去走亲访友拜年问好。都是一个村落,离得也不远!三十儿晚上,初一,初二,初三白天,每天吃饭之前都要到家谱供桌前烧香烧纸筛酒,这种看起来神叨叨的活儿都由我来做(想起来九叔林正英了!)初三大半夜的送神,和三十儿晚上接神对应,就是送列祖列宗回极乐世界(也可能是地府……细思有点吓人)然后这年就算过完了,正月十五我都在自己家里过的,小时候每年十五广场都有烟火晚会,这几年没有了,很遗憾!今年过年回来贴图其实我觉得老一辈儿留下的民俗挺好的,这是最能体现年味儿的地方,快过年了大家忙忙碌碌的感觉挺好!这就是年味儿
小时候过年有很多期待的事情。妈妈会带我买新衣服,新鞋子。小伙伴们买很多烟花爆竹,一到晚上就出来放炮。大院里会有游园活动,猜字谜,钓酒瓶,敲锣鼓,套圈。我当时最期待的就是这个活动了。最喜欢玩的是敲锣鼓了,院里的士兵会拿一个麻袋套在我的头上,原地转三圈,然后走直线去敲十米外的锣鼓。我平衡力很好,走直线妥妥的。最后可以用积攒下赢得的票之后可以兑换铅笔,橡皮,气球…等等很多礼品。(其实都是小东西)爷爷会把子女都聚在一起,我可以见到想念的表姐表弟。我们一起去饭店吃饭,大家其乐融融。小辈向长辈祝福,长辈给小辈封红包。除夕的时候一大家子人还会围在一起包饺子,吐槽春晚。过了凌晨,依然兴奋又开心。现在乐趣少了太多。爷爷去世之后,姑姑们还有表姐表弟很难约到。他们突然都忙碌了起来,似乎是娘家没有了重要的人,都去婆家欢聚了。我也长大了,放炮看烟火似乎不能给我带来以前那样的乐趣和欢乐。反而会被别的人取笑,怎么这么大了还玩鞭炮?连最爱的游园活动,现在看来也毫无趣味,幼稚的游戏,毫无吸引力的奖品。春晚无非是唱歌,小品,杂技…看一会就让人昏昏欲睡。新衣服和新鞋子妈妈已经不会再特意过年带我去买了,平时都给了我足够的钱,想什么时候换新的都可以。是过年变了,还是我们变了?可能是人长大之后就会变得难以取悦吧。我见隔壁家的小男孩就像我小时候一样特欢脱,拿着摔炮穿着亮闪闪的新鞋子满院子地跑,和一群同龄的熊孩子们为了猜一个字谜吵得不可开交。那是曾经的我们。
yin michelle:
重要的是团聚。所以春节,还是很有意义。
小的时候较多在外婆家过年,外婆家人少,我奶奶家人多。外婆很能干,做酱、腌菜无所不能,周围邻居每年都会算着日子端着盆来外婆家要外婆做的豆瓣酱、腌的各种小酱菜那种。小时候北方冬季能吃的东西还少,年前外婆就会炸麻花、炸套环,烧猪蹄子,自己炒瓜子、煮五香瓜子......都是提前好几天就准备起来。我家外公是南方人,不擅长做北方饭菜,就负责写春联。外公的春联是连内容都自己想的,裁纸、磨墨就有过年的气氛。我家老姨(小姨妈)是教美术的老师,我小的时候最爱看她过年画宫灯,在布上画的那种。可惜我长大一些她就偷懒嫌麻烦不画了……相比之下我妈比较“无才”,就是干活、打下手,带我们小孩买新衣服、买礼物、买年货。我们小孩最开心当然是不用写寒假作业,又有新衣服,又有礼物,还有压岁钱。我们最爱就是在前院门边堆两堆雪,埋冻柿子吃。雪里冻出来的柿子有小冰渣,是冰箱做不到的。冻柿子提前埋好,三十儿晚上当零食吃。我家年夜饭,菜的种类不一定,必有猪蹄、火锅。铜炉子火锅是我唯一的爱!我会跟你说剩下的火锅汤做出的疙瘩汤是人间极品美味吗?吃完晚饭,大人麻将春晚,小朋友们放鞭炮,换新衣服等跨年。*************************************************接下来说奶奶家的年。我奶奶家在农村,人多规矩也多。一般三十之前就炸一大盆萝卜丝丸子,一大盆鱼面丸子,要提前蒸馒头准备供品,面食、皮冻、猪蹄、肘子什么都得提前准备。三十一早,早饭后,家里所有儿子再加上我们小孩,要集体去墓地祭拜先人,摆供品、烧纸磕头,好像是请先人回家过年?我不太清楚为什么哈~ 拜过之后回家,家人都回家之后才能贴春联那些。然后准备年夜饭,这些一般都是儿媳妇们准备,先准备年夜饭,在准备包饺子。不但要包出三十晚上吃的,还得包出初一吃的。哦,对了,杀猪!我小的时候还看过,大一点就看不到了,好像现在一般都新年就杀了。因为还要灌血肠什么的。年夜饭之前要放鞭炮,然后再开始吃饭。吃完了,大人打牌,小孩放鞭。我小时候因为堂兄弟姐妹多,还分帮结伙的抢鞭炮。经常过完年我们都走了,家里还会不知道从哪找出来我们藏忘了的鞭炮。小时候放鞭能放一晚上,我们这些猴子,放一放就打起来了,打一打又和好了,和好一会又打了,大人们也不管,随便我们疯。小时候吃年夜饭,因为人多,炕上只能摆两大桌。太爷爷留下的规矩大,就是儿子们都和老头老太太一桌,这些孙子孙女们一桌,媳妇们都要在地上端菜盛饭,等到小孩们吃完了媳妇们才上桌继续吃。我爷爷当时还比较讲究,后来爷爷去世早,奶奶不太管这些,随便儿媳妇们上桌,也就没那么多讲究了。小孩在一桌吃饭就特别热闹,抢啊,抢着吃就特别香!上来一盘菜转身就没了。年夜饭还好,初一早上的饺子才是世界大战!因为初一的饺子里有硬币!小孩都想多吃几个硬币啊,疯抢!看见别人吃到了那真是羡慕嫉妒恨又着急,初一早上的饺子没有不吃撑的!初一早饭后,照例是去亲戚家拜年,初二女儿回家。我出国较早,少过了好多个年,也少了好多压岁钱。今年难得回来过年,虽然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都不在了,但其余的亲戚都回来了。除了一个在国外的堂弟没能回来,其余24口人都到齐了。这是三十的年夜饭,当时16口人(因为三十那天姑姑和已婚的堂姐都不能回来)看着一桌饭菜就有过年的感觉了!
本科毕业后的那个新年,我和父亲说:年味越来越淡了。父亲看着窗外忙忙碌碌的人,回答我:街上熙熙嚷嚷,能安心享受年味的有几个?小孩子啥都不用担心,只需吃喝玩乐,大人却没有那心情。年前的短短几天,企业的人要各处送礼打点,晚上很晚回家吃个便饭;上班的看着家里屈指可数的几条烟,发愁过年期间够不够发?欠钱的到处躲债,追债的围追堵截;卖年货的从早忙到晚,指望过年这几天多挣点钱;警察交警忙着维持秩序,随时待命。当然了,外头再忙再累,心还是在家里,要顾着家里的老人小孩,让他们过一个幸福年,让他们享受一下十足的年味儿。我们当地还有个风俗:家里有人老去后,三年不贴挂,其他人来拜年的话也不久留。有的人家接连着有好几位老人走了,连续很多年不张灯结彩,过年的时候思念故去之人,心中别是一般滋味。跑题了,说得一点年味都没了……
去年9月开始因为工作的问题,和很多同事在某小国出差至今,中间回去过两次。算是完美避开了国内所有的假期,包括过年。春节在这边并不是假期,但是考虑到我们的心情,合作公司在除夕当天放假了。除夕当天大家high得不得了,几乎所有人都是第一次在外过年。当时都考虑过去大使馆,想想路途不近人又多就算了。下午开始集体拍照,录视频剪辑发给国内的同事看,拍完照就开始准备晚餐。因为在国外待很久,很多同事都从国内带了不少干货宝贝过来。住的是家庭式宾馆,一楼二楼三楼分别有三个房间作为聚餐地点,大家纷纷掏出了自己带来的宝贝。我记得甚至还有个同事拿出来珍藏已久的鱿鱼,半年没靠过海鲜的我真的是馋坏了。一楼的一个房间,有个同事打开了海之蓝,他说带来两瓶过来就等着过年时候喝的。吃完饭后又聚集在领导房间里抽奖,我那天手气挺好还抽中了个小羊皮的卡包。抽奖结束后,就是自由活动。说是自由活动,其实就是各个房间乱窜喝酒。我在一周之前就打听到某个超市某个特定的日子有青岛啤酒卖,那时就搬了箱回来。然后再加上各种红酒,白葡萄酒,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等等,当天晚上,大家存储的所有的酒都喝完了,包括青岛啤酒和海之蓝。然后有些人不尽兴,又去附近的小酒馆搬了箱啤酒和几瓶威士忌回来。这边的啤酒很烈,一瓶抵得上国内两瓶。我没有待到最后,但是第二天听说那些酒也全部都干完了_(:з」∠)_其实平时总说着越来越没有年味了,主要还是因为朋友常在,亲人常联系,生活质量比以前又高了很多,以前只有在过年时才能接触到的食物和心情,现在随时都可以感受到。然而一旦和习惯的生活脱节了,就会有特别期待的心情。时差,不习惯的食物,较大的工作压力,无法陪伴亲友的心情,使我们在除夕当天彻底放松,也是我自己觉得有记忆来,最有年味的一次新年。虽然略显凄凉,好在还有一群中国人一起过年。
所有朋友都在家,所有朋友都有空,所有朋友都有钱!
雨林Rainy:
拿手机写的随笔,节奏上有些急,文笔一般,见谅。 年“年”已经慢慢老了——难道恶兽不会老吗?你可以把它想成一只雄壮依旧但温和的狮子。它好几千年都准时准点在一年的开头兴冲冲地来,又恨恨而去。它往往为这一天准备很久很久,也不知道那是多久,人们说它为了吃人来,可是从来没人见过它张开血盆大口。它迈着轰隆轰隆的步子来了,高兴、欢快、沉甸甸,人们用鞭炮吓它,用烟火逗它,用美食款待它,用烟酒糖果诱惑它,它也是那样乐此不疲地与大家做着互不伤害的嬉戏。它早已经知道乃至于烂熟于心每一颗鞭炮的声音,每一种礼花的形状,它也品尝了无数次最美味的佳肴,吃过了最甜美的糖果,但它始终和蔼地微笑着、好奇着,甘愿于一次次相同地惊讶,一次次相同地纵情,一次次相同地欢乐。它好像世界上最严肃又最慈祥的老人,保护着每一个人对于它的爱与期待。周而复始,一年又一年,“年”应和着人们的呼唤,闷吼着像一只温顺的大黄狗,以人们的快乐为快乐,而快乐。它见证了沧海桑田,王朝变迁,见证了生生死死,苦苦乐乐,它永远在腊月三十不知疲倦地奔走在神州大地上,像舞龙一样轻扬,像彩狮一样吉祥。可它也会老的。它长出了不那么锃亮的鬃毛,它的奔跑也需要大口喘气来维持,它的眼神中终于有了一丝疲倦。因为人们好像没有原来那样期待它,喜欢它,它以为是错觉,可是错觉却越来越重。它只能希望是错觉,它失落地看着围坐在一起的一家人拿着手机,它伤心地看着朝气蓬勃的孩子怕去接近它弄脏了新衣,它沮丧地看着懂它的老人一个接着一个离去,它……它想,也许我老了吧,我要离开了,我不能再来了。但是它舍不下人间烟火,它还愿意一次一次地来,给越来越少的爱它的人一点虚弱却诚挚的祝福,它哪怕步履蹒跚,它哪怕气喘吁吁,它哪怕白了头、盲了眼、死了心还要来,因为这是它最爱的人间最爱的土地啊!它还想看看了千遍万遍的焰火,它还想听听了千遍万遍的爆竹,它还想吃吃了千年万年的糖果——它还留恋,留恋着守护了千年万年的这片黄土上的人们,曾经质朴而纯粹的人们。“求你们了,让我来吧,让我蹒跚着走来吧!” 人们总以为年是恶兽,要驱赶它,籍此而欢乐。可是它一点也不坏,它是最美最吉祥的祥瑞,它是我们的民俗,它是我们的亲人,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深沉的民族血脉。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炎黄子孙,时至今日,难道不应该承担一点守护民族血脉和纽带的责任吗?奔波来去已千秋,劝君倍惜中国年。
知道为啥嘛。主要是有电视。有电脑。有网。大家钱包里都有钱了。以前过年才吃的东西。现在伸手就买
Alex waker:
今天是日,猴年春节是日。中间还有5个月时间。想要童年的年味瞬间脉动回来?接着往下看:在这150多天里,你只要保证:1.不去购物中心购物2.不网购3.不参加任何饭局,每天都回家吃面条、面条、面条,实在扛不住了可以奖励自己一顿麻辣烫4.断掉所有在追综艺节目,断掉所有在追的韩剧美剧日剧5.尽可能不上网,不娱乐。实在无聊的不行可以打打毛衣,练练太极。这样下来,我估计等到过年,你记忆里的年味就差不多就回来了。更重要的是,春晚似乎也没那么难看了呢,连看四个小时也一点都不费力了呢。诶呀,怎么还有点回味无穷呢。人类的任何一种感受都是在反差中对比中产生的:暗室呆久了眼睛会怕光酷暑里呆久了空调会让你爽翻天北京呆的久了去个怀柔都像是氧吧。你现在随随便便就可以吃一顿好的,随随便便就能换一身着装,随随便便就能看一场电影、去一趟酒吧、K一次歌。那些架构在“过年有新衣服、过年有好吃的、过年有鞭炮放、过年有春晚看”的年味,真的无关紧要了。从某种意义上,年味其实是物质和精神生活双重匮乏的现实坏境里的一种补偿。计划经济已经越走越远了,上一个时代已经烟消云散,年味的丧失也没什么奇怪的了。注意!注意!我只是从一个角度讨论年为何丧失,其余的就放在评论区吧。
二十多快三十年前,那时刚有春晚,我也刚记事。 除夕夜,全家人一起看。快要到零点的时候,爸爸会爬上老家楼顶,说:待会倒计时敲钟的时候,你就喊爸爸,爸爸就放鞭炮。我既紧张,又兴奋。喊完“爸爸,放!” 我就被淹没在劈劈啪啪的鞭炮声里。过一两年,我会自己放魔术弹了,有一次点燃半天没有反应,我就绕到前面去朝筒里看,被爸爸一把拉过来,狠狠地骂了一顿。又长大些了,可相声小品还是看不懂,爸爸会给我和妈妈讲笑点在哪。高中,我跟爸爸一样,是春晚的忠实观众。过年那几天,我的职责是每天把红红的灯笼点亮。初一跟父母一起,享受家乡的温旬阳光。到大学,觉得春晚又俗气,又脑残,一边看春晚一边跟爸爸斗嘴,说这不好,那不好。后来干脆不看电视,跟同学玩游戏。工作了,有了小孩,又会一家人看春晚了。无论节目再不讨我喜欢,我觉得只要父母喜欢就好。上一个春节,父亲在病中。一直陪着他看完敲钟。等我洗脸刷完牙,看到他还一个人站在电视前,不肯去睡。去年爸爸不在了,今年这个春节是我有生以来第一个没有跟父亲一起过的春节。心里唤起很多关于他的温暖的记忆。这些温暖的记忆就是我的年味儿。这么多年,因为不同的原因搬过好多次家,可是只要家人在,我就觉得年味儿在。今年春节,虽然爸爸不在,可是我也挂上灯笼。我想,等明年小孩大一些,我也会让她大声喊,爸爸,敲钟啦,放!我就点燃一串鞭炮,鞭炮声里,就是给她的年味儿。
老家人很喜欢吃。家家户户从11月中旬就开始备年货了。伴随着奶奶和邻居们一次次的外出采购,院子里阳台上渐渐挂满干鱼腊肉香肠。晚上还会拿到屋子里,做的梦是有香味的。厨房里,有几个大大小小的坛子,里面腌着很多盐辣椒咸萝卜。那是冬天唯一可以吃到的青菜。奶奶还买了很多糖瓜子花生苹果。按我们那儿的习俗,腊月二十几号的时候就有一些亲戚会来。过年的气氛渐浓,快乐的情绪在扩散。二十七八的时候,一家人打扫屋子。二十九的早上,要起早,和堂妹一起帮爷爷贴好对联。大一点的时候。爷爷开始考我怎么区分上下联。有的对联写的太烂了,居然不分平仄。。害我丢了脸,记到现在。二十九的晚上要和奶奶一起包饺子。学包饺子是很好玩的事情。小时候喜欢玩面。偷偷拿一点,捏成四不像的形状。
三十其实没什么事了,我们年夜饭吃的很早。4点多,爷爷就到门口放了炮。饭前放好炮,预示着一年的好兆头。奶奶做了好多菜,打开电视机,看春晚预报节目。火炉在桌子下面,吃着吃着,爷爷奶奶就会提醒我和堂妹小心不要碰着火。那时总觉得春晚开始的太慢。那么多好吃的,我们吃到快7点居然还没开始。不过已经接了很多电话,爸爸妈妈姑姑的......然后春晚开始了,每一个节目都特别好看,我还记得李咏砸金蛋,主持人轮流说对联。那是哪一年呢?9点10点的样子,爷爷奶奶说给我们发压岁钱。不过要磕头说吉祥话。妹妹总是动作比我快嘴也甜一点。不过爷爷会摸摸我的头夸夸我。再晚点,奶奶和堂妹都去睡了。我和爷爷一起守夜,我们都很爱看相声,全程乐的前仰后合。看着看着,爷爷问我饿不饿,说去下点饺子。炭快烧没了,爷爷下饺子时,我去院子里夹了几块炭,然后在客厅坐着等爷爷。吃完小半碗饺子,爷爷喊我睡觉。第二天早上被鞭炮声吵醒,走到客厅看到来给爷爷奶奶拜年的邻居,上前打招呼,给长辈拜年给小孩子抓些糖。陆陆续续有亲戚来拜年,我们也总要出去走亲戚。忙忙碌碌、吃吃喝喝地过着年,迎来元宵节。
年过三十,现在想想,最有年味的年也只是小时候经历的过年吧。我家在北方小村,年味大概在腊八开始就闻到了。腊八,早上还没睡醒,就会被妈妈叫起来吃“糊涂”米饭。腊八后,村里那些业余的屠户就开始工作了。各家各户头天先预约好,第二天屠户带人和器具上门,开杀。猪血会在当时接好后取一部分,撒些面粉,摊成血面饼,薄薄的。然后切成菱形块,用蒜苗炒出一大锅来。图片是从网上找的,有点血腥,对不住了。当天卸下的第一块肉会马上送到厨房,跟土豆什么的和到一起,做一锅杀猪菜。炒血面和杀猪菜是最丰盛的招待屠户和帮忙的人。接下来,开始置办年货。当然包括给小孩子买新衣服。那时候,家里经济比较拮据,所以都盼着过年穿新衣服。除了衣服,还有过年必备的鞭炮和烟花,给客人吃的瓜子、糖、花生。从这些好吃的年货买回来到过年这段时间真的很漫长。我从小就是吃货一枚,所以看着这些瓜子花生馋得要命,就每天偷偷吃一点。结果到过年的时候被爸妈发现,然后狠批一顿。腊月二十三,北方的小年,这一天有两件事要做,第一件事,打扫厨房还有各个房间的卫生;第二件事,送灶爷上天庭。奶奶说,要是这一天不把厨房搞得像样一点,灶爷会上天向玉皇大帝告状,来年家人会受苦。于是二十三的那天,我们小孩子都是很认真的帮忙搞厨房卫生,晚上虔诚的敬灶爷,磕头。二十三以后,年味愈来愈浓。爸爸是人民教师,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一把手推式的理发器因为理发要手推,我们都叫它推子,然后自学成才,每年到快过年,家里都会来不少乡亲找我爸理发,家里因此也会提前热闹好几天。过年还要吃麻花,油饼,馓子。这是我最不喜欢的环节,不是因为不爱吃,是因为要帮妈妈炸这些东西,一炸就是一天,连出去玩的时间都没有。二十七八,开始写春联。小叔毛笔字写得还不错,所以每年的春联都是他写,我们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帮他压着春联当“人肉镇纸”。大年三十,从早忙到通宵。早上被大人们叫醒,帮忙贴春联、贴门神、贴“门钱”,挂灯笼。中午吃过饭,各家开始陆陆续续的去上坟、扫墓。这也是小孩子们很喜欢的一个环节。首先,可以跟大人们一起出去爬山。到了地方,磕头、祭祀,给先人们祭奠的那些好吃的东西完后会分给小孩子们吃,长辈们说要多吃,吃了后来年不会生病,身体健康。然后回家,换上新衣服,妈妈已经做好饭菜。吃完饭,各家的大人们就会带着小孩子去串门。我们宗族的人丁比较兴旺,一串门就是浩浩荡荡的一大队人马,有时候进门连站的地都没有。就这样挨家挨户的串门,我们也有吃不完的瓜子糖,还有麻花油饼。每家每户都一样的,是电视机里的春晚。十一点半,串门都串得差不多了,大家开始散场,各回各家,准备跨年(那时候还没这么新潮,就是过年)。鞭炮、烟花准备好,房间和院子里的灯都开开。春晚里钟声一响,紧接着就是连续不断的鞭炮声,天上像炸开了锅。持续大概半个小时后才趋于安静。难忘今宵开唱,关系好的兄弟姐妹们又聚到一起,打扑克,玩游戏,一起守岁。大人们说,谁守岁守的时间长,谁以后就会长寿,长大后才知道,这个命题不成立。。。大年初一,有好吃的饺子,好吃的蔬菜和肉,大快朵颐后,去爷爷奶奶叔叔伯伯家开始拜年。一进门,还没看清前面坐的是谁,就噗通一下跪在地上,梆梆梆磕三个响头:给您拜年了。起身,等压岁钱。这大概是过年的时候最盼望的吧。初二是媳妇回娘家的日子,这天,我们全家会一起去外婆家,外婆家离我家比较远,得坐跨区班车,这也是兴奋的一件事,因为一年只有过年的时候能坐大车,当时的车不像现在的车一样豪华,很破的,尽管很破,我们还是一样开心。虽然等车很难熬,得一大早出门,北方的冬天,那种冷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风吹到脸上,真跟刀子似的,但我跟哥哥还是很开心。上车,颠簸一个多小时后到站,还得走十里地才能到外婆家。爸妈为了让我们走路,会一直说快到了,快到了,结果一走就是一个小时。外婆家有好吃的鸡腿,还有好吃的蘑菇罐头,好吃的大白兔奶糖。。。总之,一想起这些好吃的,走路就会有动力了。通常会在外婆家呆个两三天,这几天,除了有不少压岁钱进账,还可以去外婆村边的小树林里用表哥们自制的冰车滑冰。冰车类似下图,不过没有像小板凳一样的东东,是直接坐在木板上的。年初五一大早,鞭炮声不绝于耳。这是家家在赶“五穷鬼”。赶走它,日子就会富裕起来。小时候过年最大的特色就是村里组织玩“社火”。有“扭姑娘”(男扮女装,浓妆艳抹),跑马驹,七巧灯,舞龙,舞狮,猪八戒背媳妇,太平鼓,最后还有唱大戏。其他都想不起名字了,总之很好看。一般社火都会从初五一直玩到十五。正月十五,元宵节,汤圆上桌。吃完饭,看最后一场社火。正月十六,“跨火堆”,送瘟神。夜幕降临,房门全部打开,爸爸用扎好的长长的火把从各屋走一圈,妈妈端一碗水跟在后面撒一路。最后汇集在街上,各家的火把连起来,练成长长的一串火堆,大人小孩都一一跨过,希望来年驱邪除恶,降福降吉。至此,年过完。现在呢,村里不玩社火了,家家也不养猪了。三十也不串门了。老爸的手艺也快无人问津了。人人都贴印刷好的春联了,垮火堆也没有秸秆了。年夜饭比以前丰盛了,可围坐在一起的人变少了。回不去的,叫家乡。怀念小时候,怀念从前。最后附上一篇莫言写的文章。
CaptainMiracle:
放鞭炮!赌钱!
放下手机,年味儿就有了
传统社会的节庆是消费主义的,现代社会的节庆是人际主义的。所以过年的时候能回到父母身边,大家族能聚会一下,和能回到家乡过年的朋友聚个会,就是很浓很浓的年味了。
自己有老婆有孩子了,在一起就是年味。。。
年味的关键是人,人变了,味道自然也变了。人为什么变了?因为环境变了。环境为什么变了?因为人变了。时光最廉价,也最奢侈,因为不可逆。老子说过一句话,叫道恒无名。就是说,道没有我们想的那些所谓的意义。从本质上来说,无论是什么日子,就是平常的二十四小时一天而已。 过年,也不过是普通的日子。我们需要做的是,把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都过的幸福。如今的确是越来越没年味了,但任何人都无力改变。与其哀叹,不如看开。好好生活,安住当下,管他年味不年味。
排名第一的答案说得对,但是虽然我们现在天天吃上肉了,可一定也有一些东西是每天吃不上的,那就攒起来等过年吃一顿,不就有年味了吗。
年味取决于你的身边有谁每年初二,姥姥姥爷家最热闹邻了,房子不大,二十多个人 还蛮挤的其实也没有太多有意思的活动,无非就是吃吃饭,打打麻将,打打扑克,很小的时候会放点小烟花因为我最小,和哥哥姐姐年龄差的也多,有时候甚至挺无聊的可是姥姥姥爷在去年都去世了虽然现在全家人可以一起出去旅游,一起聚会吃饭了(姥姥姥爷都是90多,需要人陪在身边,所以不能一家人一起去旅游)但是我觉得,可能过年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我都忘了去年过年时都干了什么,只记得心里难过的要死可能以后我有了男朋友,成了家,温暖就能多一点了吧,但是再也不能像小时候一样,傻美傻美,觉得拥有了全世界
#給所有親戚的孩子發壓歲錢
发条橘子007:
一家四口,爸爸妈妈在外面工作。我在外面上学,姐姐也在外面工作。然后过年的时候回来聚在一起。我是很享受这种感觉的。我喜欢听他们讲以前的事情。以前我的或者姐姐的糗事。这几年爸爸妈妈的身体变得越来越不好了,其实内心还是有点惶恐的。所以无论寒假还是暑假我都争取更多的时间在家。我认为珍惜是一种很难得的状态。我在家还是会惹他们生气,我还是会赖床,有时候还特地表现的很邋遢。然后麻麻就会唠叨我,这么大了还不爱干净,还睡懒觉。怎么能找到女朋友。哈哈哈,其实我听到这心里是很开心的。这就是小时候的样子嘛。除夕的时候,爸爸妈妈出去打牌。我在家打lol,看春晚,抢红包。你们可能认为这年过的什么意思,一家人都不在一起。其实我认为这是最好的状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可以做,不依附于别人的生活,但同时又能一起生活着。我们都很开心。于我而言,年味是一家人永远不会有隔阂。不会生疏。像以前一样吵闹。但是人终究会长大的。姐姐结婚了,爸爸妈妈老了,这时候我们长大了,我们开始要让别人感受到年味不是么?年味也不是只有一种味道不是么?以前是鞭炮的味道,糖果的味道,年糕的味道,现在是酒的味道,催婚的味道。以后什么味道?谁知道呢?只要还能见到那群人,我就知足了。以上。
算是老家里面最早走出来的,小时候8岁父母就从乡村搬到了县城,小时候过年气氛还是很好的,一直到最近10年感觉就没有过年的味道了。一直到有了孩子以后,再回老家烧纸的时候,突然有了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大家都开始讨论家庭了,看着小孩也慢慢长大,年味又回来了!
Miss凄陌陌:
坐在陌生城市的公交车里,看着窗外景物慢慢向后漂移的时候,我们长大了,失去了~~~
在屋里放鞭炮……挺大味的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文字、视频等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大家学习与交流。相关内容如涉嫌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请向本站发送有效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反馈邮箱&&&&。
学生服务号
在线咨询,奖学金返现,名师点评,等你来互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车库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