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血糖能血糖高体重下降严重吗

专家指出糖尿病患者控制好体重有助降血糖_新闻中心_新浪网
专家指出糖尿病患者控制好体重有助降血糖
  专家小传
  钱荣立,&&北京大学医院糖尿病中心名誉主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名誉主任委员。
  早在1927年,美国糖尿病专家简瑟琳就说过:糖尿病因肥胖而产生,糖尿病病人会因肥胖而死亡。“肥胖”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降低降糖药物的疗效。只有减肥、加强锻炼、合理饮食,才可以让人在糖尿病的深渊前“悬崖勒马”。
  现如今,肥胖者已从少数人群变成了泱泱大军。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成年人肥胖人数已逾1亿人。北京大学医院糖尿病中心名誉主任、北京瑞京糖尿病医院名誉院长钱荣立教授指出,这些体重超重者,十分容易成为糖尿病的后备军。临床研究发现,85%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着超重或肥胖。国际糖尿病联盟发表的数据显示,肥胖会使2型糖尿病患者缩短8年以上的寿命,加速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和心血管病变的病变的演化进程,后者正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因。
  不过,肥胖的2型糖友,只要体重降低10%,就可以使所有原因导致的死亡率下降20%、糖尿病相关的死亡率下降30%、相关的肿瘤死亡率下降40%、空腹血糖下降50%。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减重后,可以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降糖药物的疗效,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并能有效地改善血脂、血压,所以伴有肥胖的糖尿病人尤其应该接受正规的减重治疗。
  很多人平时懒得动,让他们多活动一点都是很困难的。但是,他们应该了解到,所谓正规减重治疗,就是要循序渐进地改变生活方式,偷不得半点懒。你不一定需要跑步,但可以从很小的事情做起,比如可以多走几步路,爬爬楼梯等。
  此外,近年科学界发现减肥手术能用于治疗糖尿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英国全国肠胃外科医师学会近日就发布消息表示,应大力推广这类手术,并认为像胃转流这类的减重手术,是2型糖尿病的治疗措施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对于胃转流手术有非常严格的适应症,并不一定适合每个人,特别是糖友对其做选择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做咨询。▲
  (陈&&虞)
 > 相关报道:  
&&&&&&工具:
电话:010-
更多关于&&的新闻血糖过高会消瘦吗_糖尿病_养生之道网
///文章正文
血糖过高会消瘦吗
养生之道网导读:血糖过高会消瘦吗?血糖高多见于糖尿病导致,很多糖尿病患者食欲正常甚至食量增加,但体重反而有减轻的症状。这是为什么?那么,血糖过高会消瘦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血糖过高会引起消瘦
血糖过高,不能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而造成体内、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所以人体就会慢慢消瘦,下降。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生病的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1、低蛋白饮食
人的身体需要正确数量的蛋白质,摄入正确数量的蛋白质对于身体健康和舒适很重要。长期低蛋白质饮食会导致,容易得各种。为了维护人体肌肉、组织修复、各种酶、血细胞等代谢的需要及抗病能力,每个人都必须保证足够饮食蛋白质的摄入量。
2、血糖控制不良
尤其见于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病程较长。这是由于患者体内没有足够的胰岛素,无法充分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所导致的。身体总是需要能量的,不能用葡萄糖就只有消耗脂肪,于是造成了突然消瘦的原因。
3、药源性消瘦
这种消瘦往往是由于服用一些增强人体代谢的药物所引起的,如二硝基酚、甲状腺素等。
4、胃肠道系统疾病
如、、慢性非特异性等胃肠道疾病,或胃轻瘫患者,均可造成不能正常进食,消化和吸收功能比较差,导致营养不良而消瘦。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这是一种内分泌疾病,由于机体代谢增加,表现为食欲亢进,但体内分解养分太多,大大地消耗体内的脂肪及蛋白质,因而引起体重下降,有时可在短时间内下降10公斤之多。临床上若没有明显其他原因的消瘦病者,此病可能性最大。症状表现除食欲亢进、消瘦外,还有心跳加快、多汗、颈部、手颤、情绪兴奋等。有少数病人无甲状腺肿大或仅轻度肿大,亦无&甲亢&情绪激动的表现, 但通过实验室的检查可以得出诊断。
6、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有些患者早期只有瘦的表现,可见于原发肾上腺机能减退,如肾上腺结核或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疾病,以后逐渐出现皮肤粘膜色素沉着等典型症状和体征。垂体前叶机能下降继发肾上腺机能减退,出现皮肤苍白。
7、慢性老年结核病、慢性肝病等
糖尿病导致人体下降,可合并许多慢性传染病,如结核。由于机体分解代谢加强,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及继发感染,致使体内营养物质消耗过多,造成体重明显减轻。患肝硬化、等肝病必然造成人体合成代谢下降、消耗代谢上升,人也会在数日内消瘦。而肝硬化的另一个标志则是在体重减轻同时,伴有乏力、腹泻等。
糖尿病如何控制
1、饮食控制是基础
糖尿病本身就是糖代谢紊乱性的疾病,能量摄入要进行控制,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2、日常运动不可少
现代的医学发现,运动不但能,还能改善胰岛功能,增加胰岛素的活性,增加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3、乐观心态很重要
不管你信不信,心情能很大程度上影响胰岛功能,现代的研究发现,开朗的心情和郁闷的心情两种情况相比,胰岛功能差别达到20%以上。
4、调整用药
有一些糖尿病患者症状比较轻,通过饮食和运动治疗就能控制住血糖了。但是当饮食、运动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就需要药物的帮助。
5、增加血糖监测频率及进行其他检测血糖
超过了医生为您制定的血糖范围时,您就需要每两小时测一次血糖,直到血糖降至正常为止。
血糖过高要注意什么
1、避免高糖食物,如各种糖果、甜食。
2、减少脂肪的摄入,除限制动物脂肪外,每日烹调油在20克以下。
3、避免油腻和含脂肪高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及瓜子、花生等。
4、避免含的食品,如动物内脏。
5、选择高纤维食物,如粗粮、含纤维高的蔬菜。
6、定时定量进餐,可以少量多餐。
02/2002/2002/2002/2002/2002/2002/1802/1802/1802/18
01/1501/1501/1501/1501/1501/1501/1501/1501/1501/15
01/1501/1501/1501/1501/1501/1501/1501/1501/1501/15
01/1501/1501/1501/1501/1501/1501/1501/1501/1501/15
01/1501/1501/1501/1501/1501/1501/1501/1501/1501/15
养生之道网春节养生专题,为您详细介绍春节习俗、春节吃什么、春节饮食养生、春节饮食禁忌等与春节有关的饮食养生文化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春节有关的饮食养生文化知识,请关注养生之道网春节养生专题。...查看: 41143|回复: 14
妊娠期糖尿病控制饮食后体重下降了
上周五测糖耐,一小时血糖10.2,正常值是10.0,超了一点,大夫就说我是糖尿病,让我看营养科。结果营养科大夫给我食谱后,从周一开始到今天体重一直在下降,上周五是62.7kg,这周五是62.2kg,就是主食减少了,肉中午和晚上只让吃一两,每次吃饭后运动30分钟,以前每周都长1斤多,现在这样反而有点担心了,怕宝宝发育不好,想去找B超看看呢,大家认为呢!有和我差不多情况的孕妈妈吗?我现在是25周加2天。
&&&相关推荐&&&最新资讯&&&热门讨论
体重下降应该正常吧,我最近也在控制饮食,因为糖耐高了一点点,宝宝胎动正常就应该没什么问题的,不放心的话再咨询一下医生^_^
前天在楼下花园,一个奶奶推着三个月大的宝宝,说她妈妈当时也是控制体重,结果孩子32周不长了,还脐带绕颈,当时就得剖。剖下来才三斤,在保温箱里住了20几天,我听了就有点担心了。而且我到现在胎动也不是很多,也没有人家说的拳打脚踢的感觉,每次只是肚皮动几下,哎,担心啊!
验尿,要是不出现酮体应该就没事吧~~
我觉得宝宝发育不好的可能性 很小很小,大多都是营养过剩。我怀孕头5,6个月一直吐,体重基本不长,当时很担心宝宝长的小,结果一做B超,一点不小,后来饮食比较正常后体重增加很快,宝宝还偏大了,结果后面还得控制体重,经常这周体重增加多了,下周又忽然减了一两斤,但是做B超宝宝一直很正常,37周+估重6斤2两。医生说,体重一周内有个一两斤的变化不说明什么问题。
我觉得要遵医嘱,但是有些有营养的东西还是不能少吃。你孕期重了几斤呢?我下次也要做糖耐了,已经重了25斤。
没事,我问过盖奶,她说妊娠糖尿病体重下降也正常。
我就是从糖耐没过开始控制,从28w到现在快33w,体重一两都没长。
但是娃上次做过bc还大几天,没关系的,现在只有大的没有小的。。。
学习贴!强烈要求加精!
亲,应该没事的,我也妊娠糖尿病,我控制的更严,我从28周到现在38周,体重一斤没长,可是宝宝上周估重都六斤多了,宫高每次产检也都在涨,一点不耽误他长的,双顶颈还超极限了34周时候都9.4厘米了,现在顺产都困难,你不放心的话我觉着找个老大夫手摸给你估重下,宝宝在长就没事了,我之前也担心控制的太严宝宝会不长,事实证明他不会亏待自己的。。。不过你也不能饿着,不然酮体高了对宝宝也不好
我从怀孕到上次看完营养科重了20斤,当时是24w,这一周每天按食谱,扎四次手指测血糖,体重降了一斤。不过我倒是不饿,除了三顿正餐之外还有三顿加餐吗,每次吃一片全麦面包,一天两杯奶不能少。
Powered by血糖控制住了,体重下降了_百度宝宝知道
&&>&&帖子详情
血糖控制住了,体重下降了
宝宝2岁LV.6
血糖高,胎儿偏大,血糖现在还可以,控制的还过得去,可体重下降了怎么办?不敢吃,吃就血糖高
高兴的麻麻
宝宝1岁10个月LV.12
我血糖都不高,孩子也偏大,愁死我了,我平时吃的也不多!
楼主爱雪的我
宝宝2岁LV.6
宝宝1岁9个月LV.4
你血糖值是多少啊?我的也是高,什么都不敢吃
楼主爱雪的我
宝宝2岁LV.6
吃油大点最高9.5这两天控制的还是正常,但掉称了,也不大好
宝宝1岁9个月LV.10
掉秤了,没事 ,孩子正常就好,胖了不好
楼主爱雪的我
宝宝2岁LV.6
孩子偏大,呵呵
蕭蕭--丫頭
宝宝1岁11个月LV.5
你的血糖多高!!!
楼主爱雪的我
宝宝2岁LV.6
吃油大点最高9.5这两天控制的还是正常,
宝宝1岁11个月LV.8
血糖高出0.8,宝宝大小正常
宝宝1岁7个月LV.9
宝妈、我和你一样血糖高自己控制的挺好的,突然又高了,体重也降了、我看你宝宝都生了,想问问你有什么经验吗?真的很着急
楼主爱雪的我
宝宝2岁LV.6
饭我是粗粮和大米,一比一的比例吃的,一天一斤牛奶,上午低脂晚上全脂,不吃太咸的,水果我那时天天吃柚子,后期吃橙子和金桔,控制下量,但我宝宝黄疸高,不吃肥肉,一天一斤菜,
爱&新:宝妈、我和你一样血糖高自己控制的挺好的,突然又高了,体重也降了、我看你宝宝都生了,想问问你有什么经验吗?真的很着急
宝宝1岁7个月LV.9
谢谢回复、我这不吃水果还乎高乎低、一天吃三顿饭、你那时吃几顿饭啊
爱雪的我:饭我是粗粮和大米,一比一的比例吃的,一天一斤牛奶,上午低脂晚上全脂,不吃太咸的,水果我那时天天吃柚子,后期吃橙子和金桔,控制下量,但我宝宝黄疸高,不吃肥肉,一天一斤菜,
楼主爱雪的我
宝宝2岁LV.6
上午9点半和晚上睡觉前喝奶,加餐就加奶和水果啥的
扫码或保存
邀请好友扫一扫分享给TA或者相信很多糖尿病患者和有过减肥经历的人,对「饱腹感」这个词都不陌生。如何让饱腹感帮助我们更好的控糖、控制体重以及保持健康呢?饱腹感、饱腹指数是什么?我们常说的饱腹感其实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进食后的饱足感,这种感觉可以帮助我们停止继续进食;另一种是两次正餐之间不会感到饥饿,或对于糖友来说,两次进餐之间不会发生低血糖。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有些食物吃一点就觉得很饱,有些食物再怎么吃的多都不觉饱足,这是因为食物种类是影响饱腹感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营养学家定义了食物的饱腹指数——食用相同热量的不同食物所产生的不同饱腹感,即饱腹感强、热量低的食物饱腹指数高,饱腹感弱、热量高的食物饱腹指数低[1]。常见食物的饱腹指数如何?不同食物,由于营养成分、组织结构不同,饱腹指数高低不同。我们按照饱腹指数由高到底排列,常见的高饱腹指数食物有:优质蛋白,如鱼禽、瘦肉、鸡蛋等;全谷物,如燕麦片、杂粮饭、豆类、全麦面包等;含糖量较低的水果,如橙子、柚子、苹果等;深色、绿叶蔬菜。低饱腹指数的食物包括:饮料、甜点、薯片、饼干、糖果等。影响饱腹感的因素有哪些?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我们平常不怎么使用饱腹指数这个概念,反而经常谈论的都是饱腹感。这是因为饱腹感的产生、调节和评估是非常复杂的,而饱腹指数这个概念仅仅能从食物角度衡量饱腹感。总的来说,影响饱腹感最主要的三个因素分别为:血糖浓度,胃中存留的固体食物量,以及心理因素[2]。但每个因素,又受到更多因素的调节,比如:1. 血糖浓度一般而言,血糖浓度越高,我们越能获得饱腹感。这就是为什么食用甜点、甜饮料后,因为血糖迅速上升,我们很容易感觉饱足。但是,需要提醒大家,食用这些食物,血糖迅速上升后也会迅速下降,大量食用这些食物获得的饱腹感,持续不了太长时间,而血糖的大幅度波动也是对身体不利的。所以,对于糖尿病人而言,这种获得饱腹感的方式不可取。2. 胃中存留的固体食物量这个很容易理解,胃里面存留的固体食物多,饱腹感也就越强。蛋白质、脂肪和膳食纤维都可以延长食物在胃内的存留时间,所以,合理搭配饮食,可以帮助我们获得较高的饱腹感。比如,食用全谷物后,血糖上升的幅度较为平缓,虽然不会立即产生很明显的饱腹感,但全谷物中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也较精白米面高,在胃内存留的时间较长,可以提供较长时间的饱腹感,更有利于控糖和减肥。3. 心理因素各种各样的心理因素都可以影响饱腹感,比如,食物是否好吃,食物种类是否丰富、餐具大小、睡眠时间长短、心理压力水平、活动水平、进食时是否分心,外出就餐,与他人一起吃饭等。举例来说,「压力山大」的时候就特别容易暴饮暴食,而且不太容易感到饱;边看电视边吃饭的时候,容易在不知不觉中吃掉很多;外出就餐,食物可口的时候就也不容易有饱腹感。反之,剧烈运动后常常很快就能吃饱;享受自己烹饪美食也更容易感觉到饱足。常见的关于饱腹感的误区有哪些?我们常常觉得控制不住自己的食欲,这可能是因为真的没吃饱。关于饱腹感有多多少少的误区,常常会导致这种「假饱」的状态,比如:误区一:水果的饱腹指数高,就以水果替代主食——虽然水果的单位热量相对较低,但是吃水果的饱腹感远不如吃主食,以水果替代主食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摄入比吃主食更多的热量。误区二:零食甜食可口,就用它们替代主食——零食、甜食不仅高热量,而且含有大量添加糖,可以让血糖快速升高。吃零食、甜食虽然可能很快产生饱足感,但因为它们都属于低饱腹指数的食物,吃了后也会饿的非常快。这种一直饥饿的状态会使人很难控制食欲而因此摄入更多热量。此外,从健康角度来说,糖友们不应摄入零食、甜食,以避免血糖的剧烈波动;健康人也应适量摄入,以减少添加糖的摄入。误区三:蔬菜热量低,就用蔬菜代替主食——只吃水煮菜的做法可能产生暂时的饱感,但绝对不可能提供主食带来的饱足感和各种营养成分,很难长期坚持。若选择用炒菜代替主食,那么很可能摄入了过多的油脂和盐,更不利于健康和减肥。误区四:蛋白质饱腹指数高,就过量摄入蛋白质——短期看来,过量摄入蛋白质会加重肝肾的代谢负担,对于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糖友是万万不可取的。控糖、减肥还饱腹,应该怎么做?1. 食物选择:多样但不过量每餐都吃主食,主食应粗、细搭配,粗粮至少占主食的一半,可根据个人的胃肠功能适量增加。主食可选择全麦面包、燕麦片、糙米饭、杂粮饭、薯类等自由搭配。每餐都吃适量优质蛋白质,一天蛋白质的摄入总量男性大约 65 g,女性大约 55 g,可以这样分配在一日三餐里:早餐一颗水煮蛋加一杯脱脂牛奶,午餐一个手掌大小的鱼、禽或瘦肉,晚餐一个拳头大小的豆腐。每餐都吃少量优质脂肪酸,一天食用油摄入总量不超过 3 茶匙:最简便的方法就是选择蒸煮、凉拌的烹调方式,这样既不会加入过多的食用油,也不会破坏食用油中的优质不饱和脂肪酸。午晚两餐至少每餐摄入 250 g 蔬菜,以深色蔬菜、绿叶蔬菜为宜,并且应先吃蔬菜后吃主食。若两餐之间感觉饥饿,可以选择适量健康的零食如水果、坚果、低脂低糖的酸奶等加餐,避免低血糖发生或饥饿过度,引起下一餐暴饮暴食。减少喝酒频率,喝酒应适量;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最好不要饮酒。2. 进餐方式:选小盘专心吃将家庭餐具换成小碗、小盘,有助于增加饱腹感。吃饭时要专心,不要边看电视边吃饭,看电视时不要吃零食。减少外出就餐次数。3. 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勤运动按时作息、进食,不熬夜;每周 3~5 次规律运动,运动时有氧运动联合力量训练,既能排解压力,控制血糖水平,又能帮助控制食欲。什么样的人适合高饱腹指数食物?超重、肥胖(BMI > 24 kg/m2)的糖友和健康人更适合选择以高饱腹指数食物为主的食谱。对于偏瘦者(BMI < 18.5 kg/m2)、老年人、胃肠功能差的人来说,高饱腹指数的食物并不合适,反之应该以细粮(如白米、白面)等容易消化的食物作为主食,摄入足量优质蛋白质,辅以适量蔬菜水果,并且可以适量提高优质脂肪酸的摄入量。另外,此类人群更适合少食多餐的进餐方式。饿并痛苦着,还是饱并健康着?人体本来就具有对食欲非常完善的调节机制,以保证我们不会太胖、跑得过老虎,同时保证我们不会太瘦、扛得过严冬。也就是说,食欲和进食行为本来应该像呼吸、心跳一样自然,不需要刻意的关注就可以维持正常。但在这个全民减肥的时代,很多人都想刻意节食。事实上,想有意识的控制食欲、少吃,长期维持在饿的状态是非常困难的,反而有可能因此引起各种进食紊乱。相比之下,更可取的方法是,不要过分关注或刻意抑制食欲,而把这种注意力转移到选择健康食品,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其实,如果每天按需摄入健康食品,就能感受到充分的饱足感。更别提健康食品本身也是美味可口的,全谷物的麦香、水果蔬菜各异的色彩和香气、海鲜鲜美、牛奶醇厚、豆腐鲜嫩。控糖、减肥,健康饮食也可以很享受。丁香园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参考文献:
Weight L. A satiety index of common foods[J].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 675-690.
Jones K L, Horowitz M, Berry M, et al. Blood glucose concentration influences postprandial fullness in IDDM[J]. Diabetes Care, ): .
Fructose may be making us eat more. BMJ. 2013 Jan 9;346:f74. doi: 10.1136/bmj.f74.
Liu A G, Most M M, Brashear M M, et al. Reducing the glycemic index or carbohydrate content of mixed meals reduces postprandial glycemia and insulinemia over the entire day but does not affect satiety[J]. Diabetes Care, ): .
Morrison C D, Laeger T. Protein-dependent regulation of feeding and metabolism[J]. Trends in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 256-262.
Sacks F M, Bray G A, Carey V J, et al. Comparison of weight-loss diets with different compositions of fat, protein, and carbohydrate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 859-873.
责任编辑:
不只是科普 更是健康工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减体重高血压能下降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