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婴幼儿生长发育曲线癣能自然退去吗

?亲子宝典?楼--宝宝的护理、发育、疾病与饮食分享!
来自妈妈帮社区:
#【宝宝护理】给小宝宝挑鞋子三步曲#
第一步,为宝宝买一双鞋的最佳时间
在最初的几个月里,给宝宝穿鞋是为了保护他们的脚别受伤、别着凉,或者是同他们的小衣服配套。为宝宝买第一双鞋的最佳时间是当宝宝每天要一、二小时用双脚承受体重、扶着家具学走路的时候。这时,鞋使脚的着地面积增大,为宝宝学习走路提供更大的平稳和自信。
  第二步,为宝宝选鞋的两大标准
  标准1:大小合适
  如果鞋太小就会挤压宝宝的脚。但是如果为了能多穿一段时间而把鞋买得太大,对宝宝的脚也同样会有很大的损害。因为宝宝脚的支撑点和伸缩点与鞋的支撑点和伸缩点无法保持一致。
  买鞋测大小具体方法:
  A、夏天买鞋应大小适中。因为夏天的鞋也比较容易观察,所以可多看看宝宝穿上鞋的样子,还可以摸摸宝宝穿上鞋的感觉,恰到好处才可购买。
  B、冬天买鞋时,从后脚跟里把手伸进宝宝穿着的鞋里,留下一个小手指的空间比较好。
  标准2:鞋型合适
  每个宝宝的脚型长得都不尽相同,如有的宝宝脚面高,有的宝宝脚面低,鞋也有系带的、粘拌儿的、敞口的等,所以必须选择适合脚型的鞋才能让宝宝的脚健康成长。
  买鞋看鞋型的具体方法:一定要带宝宝来试鞋,不能仅凭号码来买鞋。
  第三步,根据宝宝脚的成长状况决定买下一双鞋的时间
  一般而言,10-18个月的宝宝隔3-3个半月,原来的鞋就不能穿了,18-36个月的宝宝隔3个半月到4个月也须换一双鞋了。如果宝宝的脚比较胖则换鞋的周期可能会更短一些。因此我们必须时刻关注着宝宝脚的成长情况,如看到宝宝经常踢鞋等现象,就要看看鞋是否小了,该去买一双新鞋了。
#【宝宝护理】婴儿生活规律#
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基本没有什么生活规律,日夜不分,睡眠短暂,随醒随吃。但是随着他逐步长大,父母要从吃、睡和大小便等方面逐步培养其生活的规律性,为其长远发育成长打好基础,这是新手爸妈的一项必要任务,也是一项不轻松的任务。
  一、如何培养宝宝生活规律
  一般当宝宝长到3个月大左右,才开始渐渐地能够区分白天和黑夜。但如果此时期就勉强宝宝适应大人们的生活节奏,往往很大了也不能区分,甚至发生昼夜颠倒。总之,当宝宝3个月大时,如果想要明确哺乳时间间隔,明确宝宝的睡眠时间,形成一定的生活规律,可以试着按照下面的方法进行:(对于1、2岁的宝宝,也是适用的。)
  (1)每天早晨在同一时间(比如早晨6点&7点之间)叫醒宝宝。
  (2)起床后,让宝宝感受早晨的阳光。帮助宝宝认识&早晨&。对于无论如何都起不来的宝宝,可以在起床前一点点地调亮房间的光线。
  (3)进行早晨的&仪式&,如洗脸、换衣服等。关键要养成习惯。
  (4)晴朗的日子里,在午前或午后可以适量地安排户外散步。不方便散步时,可以在阳台或庭院里晒晒太阳。帮助宝宝认识"白天"。
  (5)白天尽量安排活泼一些的游戏,夜晚则尽量安排安静些的游戏。
  (6)晚饭和辅食尽量要在晚上7点半之前完毕。
  (7)洗澡最迟要在睡觉的1个小时之前进行。
  (8)夜晚睡觉时关闭不必要的电器,使寝室保持黑暗安静。
  (9)进行睡觉前的&仪式&,如换睡衣、刷牙、讲故事、聊天等。养成睡觉前的这些习惯,帮助宝宝认识&夜晚&。
  (10)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进入寝室,关闭电器,使房间变得黑暗。
  (11)最好有爸爸妈妈陪伴宝宝睡觉,有利于减少宝宝对睡觉的恐惧。
  (12)每天安排2小时左右的午睡。然而,午睡时间的长短是因人而异的,妈妈们最好一边观察是否对夜晚的睡眠有影响,一边来调整适合自己宝宝的午睡时间。如果孩子不想午睡,尽量让她做些安静的事,比如看书、画画,这也是休息的一种形式。
  (13)将夜晚睡眠的时间与早晨起床的时间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如果入睡时间略微错后,则起床时间也可以略微后延。
  (14)尽管因人而异,总的来说,冬季的睡眠时间要长于夏季。冬季如果让宝宝在与夏季相同的时间起床,宝宝们往往会非常抵触,所以需要妈妈们根据自己宝宝的情况,在不同季节,适当调整睡眠的时间。
  一般来说,在宝宝3岁之前,如果能一直保持一定的生活规律,这就将成为他的基本生活规律,幼儿期节奏混乱的生活状况也就将得到控制和减少。相反,如果不从小就帮助宝宝形成一定的生活规律,长大些后即使再想调整也为时已晚了。
二、建立宝宝作息也要灵活对待
  1、你两周大的宝宝醒来了,而且在哭,但是离下次吃奶的时间还有半个小时。你怎么做?首先你可以拍拍他的背,或抱抱他,让他能够安稳地躺回床上。另一个选择是把他放在婴儿座椅上。第三个选择是喂他,然后重新设立他喂奶、清醒及睡眠的周期。
  2、在飞机上,宝宝开始大声哭闹,你两个小时前才刚喂过他,你怎么办?答案很简单,不要让你的宝宝的日常规律影响你在道德上所应该做的对的事。没有这么做,将使父母及机上的乘客感受到很大的压力。
  你可以跟宝宝玩、逗逗他,或是喂他。虽然你平常喂他的间隔不能短于3个小时,但是当时的处境需要你改变你正常的作息。当你到达目的地,你再调回他正常的作息。
  3、已经开车开了4个小时了,现在喂奶的时间到了,你的宝宝仍在睡觉,而还有40分钟就到目的地了。身为父母的,你可以自己掌握选择叫醒宝宝喂他,或到了目的地再喂。
  4、你刚喂宝宝,然后你把他交给看顾宝宝的人或送去保姆那里,1.5小时后你会回来,你是否应该留下一瓶牛奶或母乳给看顾的人以备不时之需?答案是肯定的。看顾宝宝的人提供宝贵的服务,因为他们还要看顾其他的孩子,他们没有义务照你的作息来做。如果你的宝宝吵闹,你可以让照顾宝宝的人选择是否要喂他奶。它将不会使你的宝宝在这个星期好几次需要短于3个小时吃奶。
  大部分的时候,你的生活是相当规律且可预测的。
  但是,总有一些时候,因为特别的情况,你需要更有弹性。如果你考虑当时的情况,且为了别人的益处做适当的反应,你的生活会比较没有压力。被时间所捆绑,与被不加思想的情感所控制,一样糟糕。
  三、宝宝日常睡眠正常规律
  睡眠两阶段:宝宝的睡眠旅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这和大人是保持一致的。一个是有迅速的眼睛转动的阶段(浅度睡眠阶段),另一个则是没有迅速地眼睛转动的阶段(深度睡眠阶段)。从一个阶段进入到另一个睡眠阶段,宝宝就完成了一次睡眠循环,而每个宝宝一个晚上大致要完成5&7次这样的睡眠循环。而妈妈感觉宝宝最容易醒来哭闹的时刻,正是从一个循环到另一个循环的过渡时刻,即使此时房间里很安静。
  睡眠中的旅行
  宝宝的睡眠&生物钟&的经历就如同我们乘坐的大巴旅程,分为候车进入行驶道路第一个下坡驶入顶峰进入另一个山谷再次登上山峰旅程结束。
  候车(从上床开始的30分钟):宝宝从上床开始到进入睡眠,大致要有30分钟的准备时间。
  第一个下坡(50&70分钟):第一个下坡进入的山谷是整个旅程中最低的地方,这时宝宝逐渐放松,进入深度睡眠期,即使你去抱他或轻轻触动他,他也不会醒来。
  驶入顶峰)70&90分钟):宝宝的神经系统开始变得兴奋起来,眼睛会在眼皮下迅速地转动。这时他们会将白天妈妈教给的新本领牢牢记住。
  进入另一个山谷(100&130分钟):宝宝又恢复了安静的睡眠,他们会均匀地调整呼吸。
  再次登上山峰(130&150分钟):这是宝宝最容易做梦的一个阶段,大脑皮层开始迅速活动,宝宝有时会发出喃喃细语或是尖叫,有时可能因为受到惊吓而醒来。
  旅程结束:宝宝的睡眠旅程终于来到了终点。这时他们的体力和精神都已经回复到较好的水平,因此也就又来了力气&折腾&你。
  四、宝宝日常饮食正常规律  
  1&2岁期间,孩子体重只能增加2千克左右,那么是不是说1岁到l岁半的孩子就能恰好增加l千克呢?未必如此。往往在炎热的夏季里,孩子体重几乎没有增加,而到了秋天凉爽起来后体重会突然增加。
  孩子过了1周岁,几乎可以与成人吃一样的饭菜了。但每个孩子的饮食情况是有明显差异的,没有固定的&标准&。但总的来说,这个月龄的孩子不太喜欢吃米饭,只有极少数能吃的多的。听到母亲说她家的孩子很能吃,而不太能吃米饭的孩子母亲就担心。那么我们来比较一下能吃的孩子与不能吃的孩子,他们每天的饮食情况。
  能吃的孩子
  9:00 面包2片、牛奶200毫升、奶酪、苹果
  12:00 米饭2碗、整个鸡蛋1个、香肠、蔬菜
  15:00 饼干、鲜牛奶200毫升
  18:00 米饭2碗、鱼或肉、蔬菜
  20:00 牛奶200毫升
  不能吃的孩子
  8:30 牛奶180毫升
  10:00 点心少许
  12:00 米饭几勺、香肠、鸡蛋
  15:30 牛奶180毫升
  18:00 米饭几勺、鸡蛋糕、鱼、西红柿
  21:00 牛奶180毫升
  能吃的孩子从婴儿时期就很能喝奶,周岁生日时的体重能达到10千克;不太能吃的孩子,从婴儿时期就喝奶很少,从来没喝光过1奶瓶的牛奶,而周岁时的体重也只有8千克左右。所有的孩子母亲都是一样,对孩子的饮食特别关心。在这里,我们不能认为是他们的喂养方法或是调制方面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是孩子的食欲强弱的不同罢了。
  五、宝宝大小便正常规律
  小儿出生后十小时内开始排出胎便,为黑绿或深绿色,粘稠、无臭、有点像铺路用的沥青。胎便是由胆汁、肠道分泌物、脱落上皮细胞和孩子在胎内吞入的羊水、胎毛等组成。一般在二至三天内排完,每天约3&5次。若生后二十四小时不见胎便,应怀疑是否消化道先天畸形而致粪便梗阻,须及时诊治。
  出生三至四天后,胎便逐渐过渡到普通婴儿粪便。四个月以内以乳类为主食的小婴儿,其正常大便多为糊状,稠度均匀,颇像细沙和水后的膏状,可有少许如辣椒籽大小的颗粒状物。
  用母乳的孩子大便多呈金黄色,偶而稀薄如水后浓羹样,可微带绿色,有酸味,无臭,每日排便二至四次。
  初生时可能次数多些,每天四至五次,甚至每次喂奶后都要排便。这是因为母乳容易消化,利于排出,以及肠道输入食物后的反射性蠕动。
  另外,出生后一至二个月内,孩子每次排便时,好像非常用劲,全身肌肉都收缩,小脸涨得通红。这是因为孩子神经发育还不健全,神经冲动还不能分化,一个排便冲动引致全身肌肉收缩,随着孩子的长大会逐渐局限化。
  如每日排便4&5次或更多,或相反,二至三天才排一次,但大便性状如常,孩子体重增加,精神状态好,则不必过滤。
  妈妈在小孩3个月时训练把尿,6个月在成人守护下坐便椅,逐渐培养婴儿坐盆大小便的习惯。培养宝宝独自坐盆排便,可以从宝宝会独自坐稳以后的八九个月时开始。切忌强迫宝宝长时间坐在便盆上,否则容易使孩子产生紧张情绪,反而不利于习惯的养成。
  六、培养宝宝日常卫生习惯和规律
  讲卫生要从小做起,而且父母要以身作则。从孩子开始会爬,有可能把手弄脏的时候起,就应该让他自觉地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
  在培养婴儿生活习惯时,要因人而宜。在喂奶、活动和睡眠的不同阶段,可配合不同的音乐,以帮助婴儿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做婴儿被动操,对婴儿进行抚触、户外活动等,以促进婴儿的身心发展。活动应安排在喂奶1小时左右,以免因活动而吐奶。
  另外,应注意以下问题:
  1、每天早晨起床后,宝宝必须洗手、洗脸、漱口。定期为宝宝洗头、洗澡、理发、剪指甲,培养他随时注意仪表整洁。饭前便后洗手是保证手卫生的关键,在宝宝日常活动中,手会沾染色体些寄生虫卵和细菌,如果不经常洗手,这些细菌很容易被食物带到肠胃,引起疾病。
  2、养成使用纸手帕并及时清洗的习惯。人们给宝宝擦汗、擦鼻涕、擦食物残渣都用同一块手帕,如每天不及时清洗,在宝宝再次使用手帕时会被二次污染,所以让宝宝要养成天天洗手帕,并天天使用干净纸手帕,避免细菌交叉传染。
  3、注意口腔卫生。每日三餐后或吃零食后均应用温水漱口,以清洁口腔,保持口腔卫生。
  爸爸妈妈要教育宝宝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还要耐心纠正宝宝吮手指头、挖鼻孔、抠耳朵等不良习惯。这些坏习惯既不利健康,又不利于宝宝公共健康卫生道德的培养。
#【宝宝疾病】新生儿发热#
一、新生儿发热的原因
  新生儿发热发热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大致可分以下几类:
  1、感染性
  包括由病毒、细菌、立克次体、原虫、螺旋体、霉菌等所引起的急性感染,对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败血症和各种急性传染病等,都是引起发热的常见原因。
  2、非感染性
  (1)无菌组织被破坏或坏死:如白血病、血管内栓塞、烧伤、骨折、血肿、腹腔或胸腔内血液的吸收等。
  (2)大量失血或失水:可使有效血循环量减少而致散热障碍,因而体温升高,但如发生循环衰竭,则正常代谢停滞,而产热过少,反而体温不升。
  (3)产热、散热异常:如惊厥及癫痫持续状态所致的产热过多;由于广泛性鱼鳞病、广泛性皮炎、无汗腺症或包盖太严过厚所致的散热障碍等。
  (4)生物制剂或药物反应:如血清、菌苗、异体蛋白或某些药物(如磺胺类、巴比妥类等)过敏。
  (5)中枢调节失调:如某些功能性低热及体温中枢调节失调,夏天室内温度过高,新生儿汗腺发育相对不足,散热差,易导致发热。
  (6)其他原因引起的小儿发热:如脱水热,发病率较高,多在出生后4&5天发生,主要是奶和水喂的不够,又加上从呼吸道、皮肤、大小便丢失不少水分,使患儿严重缺水。温度可高达39&40℃,患儿啼哭或倦睡、前囟下陷、皮肤弹性差、口腔粘膜干燥、尿量减少等轻度脱水现象,大多持续数小时后逐渐退热,也可以1天内数次发热,但很少有连续发热数十天以上者。另外如患儿出现核黄疸(黄疸过重引起的脑病),颅内出血(产伤)后遗症均可引起发热。
二、新生儿发热的症状
  新生儿正常体温以宝宝的腋温测量为准:
  低热:37.4&38℃;中度发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注意测量婴儿体温往往下午和夜里偏热,孩子流汗时也是偏热的。上午正常状态下一般测量腋温为36&37℃。超过40度,可以引起惊厥发作,甚至造成脑损伤,应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汗腺组织发育也不完善,特别是早产儿和出生10天以内的新生儿,对热的耐受程度和反应强度均较成人差许多,因此在保暖过度、包裹过多、或在夏季室内温度过高(大于30度)时,即可引起新生儿体温上升;有些出生2-3天的新生儿,由于母亲乳汁不足,又未给孩子饮水或喂其他乳制品,而环境温度又较高或包裹较多,孩子就会出现体温升高、脱水、体重下降、尿少、烦躁不安等表现,称为&新生儿脱水热&。
  最危险的是,在冬春寒冷季节,有些家长怕孩子着凉,给孩子穿衣捂被过多,甚至把头面部也紧紧包裹捂盖,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可使孩子体温一直上升大于40度,引起惊厥(或称抽搐),重者昏迷,称为&捂被综合症&。
  因此,在喂养和护理新生儿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新生儿的这些生理特点,以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当然,新生儿发热也有一些是因疾病所致,特别是各种病原体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包括:肺炎、脐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以及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等。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除可引起发热外,还应有其他的异常表现,家长应仔细观察,如:精神不好或烦躁不安,吃奶减少或拒奶、呛奶,呼吸急促或呼吸不规则,体温高而四肢发凉、皮肤发花,甚至出现面色发青、呼吸暂停、惊厥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三、新生儿发热怎么处理
  家长应对新生儿宝宝的发热进行初步评估,即区别发热是环境因素所致还是疾病因素所致。其次,选用好而安全退热的方法。
  实际生活中由于环境因素引起新生儿宝宝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保温过度:如衣着过多、捂被过多。尤其是当室内环境温度接近30℃时,若母亲乳汁分泌不足,新生儿乳汁摄入减少就可引起新生儿脱水而致宝宝出现发热。此种因素引起的发热,宝宝表现为烦躁、哭闹、周身皮肤潮红、手足发烫和尿少。遇到此种情况所致的发热,家长不必惊慌。经适当降低环境温度(新生儿居住室温以22&25℃时为宜),松开被包或多补充水分后,宝宝体温便可降至正常。
  若新生儿宝宝发热时伴随有反应转差,面色苍白,食欲减退,手足发凉,这就是疾病因素引起的发热,家长应理性处理,最好是及时送医院查看。转送途中,宝宝须少包裹,头部可枕冷水袋。当体温超过39℃时可先在家中给予温水浴或温水擦浴,水温为33℃&35℃,擦浴部位为前额、四肢、腹股沟及腋下。忌用酒精擦浴,防止体温急剧下降,甚至低于35℃,反而造成不良影响。
  一般宝宝发烧在38度以下建议物理降温:
  1、多通风,注意散热。保持室内温度在21℃&23℃;
  2、让患儿卧床休息,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复。敞开包被或脱去过多的衣服,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
  3、给患儿频频喂温开水或维C果汁,一晚250毫升;
  4、用冰袋敷额头;
  5、高烧可以用酒精檫宝宝关节处、洗个温水澡,将患儿置于比体温低4℃&6℃的温水中浸浴5&10分钟,然后用大毛巾将全身擦干并轻轻按摩皮肤至发红为止;还可用32℃&34℃的温水,以大人手腕内侧皮肤不烫为宜,给患儿洗澡,重点擦洗前额、颈部、腋窝、腹股沟及四肢,整个擦浴时间10&15分钟,直至患儿体温降到38℃便可等),这种物理降温法效果很好。
  四、新生儿发热的降温方法
  退热的方法有药物退热和物理降温两种方法。
  常用的退热药有阿斯匹林、阿鲁片、安乃近、醋氨本分或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等。
  孩子用退热药,不同于成人,要根据年龄、体重决定服用量。扑热息痛口服每千克重10&15毫克;阿斯匹林口服,每千克体重8&10毫克;阿鲁片是阿斯匹林和鲁米那的合剂,适合于高热有惊厥史的孩子,用量:每次每千克体重8&10毫克;安乃近点鼻子,适用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用25%的安乃近稀释1倍后滴鼻,如2&6个月小儿每次可滴5&10滴。对于高热持续不退者,也可用中药紫雪散。
  最近常用的退热药是&美林&(布洛芬混悬液),用量0.25&0.5ml/kg/次,6&8小时可重复使用。一般2&3岁用5毫升/次。三岁以下小婴儿最好用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用量0&3个月用0.4毫升/次,4&11个月用0.8毫升/次,12&23个月用1.2毫升/次,24&36个月用1.6毫升/次。
  在服用退热药的同时,要给孩子多饮水,帮助其发汗,利尿,排毒。退热药用药间隔不少于4个小时,急于退热,一次用药量过大或间隔时间太短,重复用药可使体温下降过快,出汗太多,导致虚脱。有些孩子对某些药物有过敏反应,因此切勿滥用退热药。
  在家庭中也可用物理降温方法,其具体方法如下:采用头部冷敷;用冰帽、冰枕;温水擦浴、电扇吹风等方法使病儿体温下降。
  1、冷敷:
  通过致冷的方法使全身或某一局部的体温下降。开始时局部血管收缩,继之扩张,热量经传导散发,可达到降温的目的。一般以头部冷敷为最常见。
  方法:用橡皮布、塑料薄膜制成手掌大小的口袋,里面装冰水或细小的冰块。可将冰块放入水盒中摇晃,使其磨去棱角。将盛有冰块的小代放在小儿的额头、颈部、腋窝、大腿根部,还可能制作成帽状冰袋戴在小儿头上,做成枕头样放在小儿枕部,或用毛巾在冷水中浸湿后挤干放在额头上冷敷,注意冰袋局部冷敷时,不宜持续时间过长,否则可引起局部缺血、缺氧以致冻伤。
  2、电扇吹风:
  电扇吹风能加速体温的散发,但不能对准小儿的某一部位吹风,否则会使小儿的某一局部受风。可以用电扇吹偏风或用摇头电扇吹风,风力不可太大,时间不可过长,适用于夏季,体质较好、体温过高的小儿。
  3、环境降温:
  在高温季节,当室内温度高时,可以在地面上泼凉水,用凉水拖地板,或启动空调机,加速室内通风,使室温下降,可利于高热小儿散热。小婴儿还可以采取解开放服或打开包被散热的方法。
  4、温水擦浴及温浴法:
  温水可使血管扩张充血,改善血液循环,体内的热量可通过传导的方式达到散热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减轻组织缺氧,增加新陈代谢,降低小儿对疼痛的感觉,使组织松弛,可解除因肌肉痉挛强直而引起的疼痛。
  方法是:用32℃&36℃的水(也可用手试一下,以不烫手为宜),将毛巾浸湿后擦试小儿全身皮肤。擦完一遍后可稍停一会,待皮肤上的水分蒸发完再擦第二遍,直到体温明显下降。也可采用温水混合器法将小儿置温水盆中,水温以38℃为宜,用左手臂托住小儿的头及肩部,要将小儿的头露出水面,斜卧在贫中,5&10分钟后将孩子拒出,将身上的水擦干,用单子包好,半小时后测体温。
  另外,发热的孩子应卧床休息,发热时由于肠道消化功能降低,应多食清淡的流食或半流汁饮食,如:牛奶、鸡蛋汤、面汤等最重要的是多饮水,以利于降温。
  家长还要密切观察小儿的变化,如果发现孩子在发烧的同时伴有呼吸急促、喘憋、心慌、腹痛、腹泻、头痛、呕吐、尿色改变、全身有疹子,或局部红、肿、疼等应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诊治。
  五、如何预防新生儿发热
  妈妈平时应多感受一下宝宝的体温,注意小儿是否发热。若有怀疑,可用体温计放在腋下、口腔或肛门检查。宝宝正常的腋温是36&37℃,肛温是36.5&37.5℃。若超过上述温度,就叫发热。若无体温计,可用嘴唇轻触孩子的额部,看有无有发热感。由于发热时患儿口腔温度高,妈妈在哺乳时可感觉是否奶头有灼热感。
#【宝宝疾病】宝宝退烧的天然方子#
在宝宝生病发烧的时候,轻易不要给宝宝吃退烧药,也不要输液!宝宝发烧的时候有个中医告诉我只要你给孩子输了一次液,孩子大部分会1-1.5个月就病,应为免疫功能退化的缘故。告诉各位妈妈退烧的一个方子,是在宝宝生病的时候,一个老中医给的。&香菜去叶子留茎和根3-4根 白萝卜2-3片 生姜1-2片 加冰糖加水煮15分钟。煮好后在手背上试试不烫后给宝宝喝。宝宝会出汗退热的&各位妈妈们可以试试看,效果非常好的。。。
一个老中医的偏方:
生梨润肺化痰好, 苹果止泻营养高。 黄瓜减肥有成效, 抑制癌症猕猴桃。
番茄补血助容颜, 莲藕除烦解酒妙。 橘子理气好化痰, 韭菜补肾暖膝腰。
萝卜消食除胀气, 芹菜能治血压高。 白菜利尿排毒素, 菜花常吃癌症少。
冬瓜消肿有利尿, 绿豆解毒疗效高。 木耳搞癌散血淤, 山药益肾浮肿消。
海带含碘散淤结, 蘑菇抑制癌细胞。 胡椒驱寒兼除湿, 葱辣姜汤治感冒。
鱼虾猪蹄补乳汁, 猪肝羊肝明目好。 益肾强腰吃核桃, 健肾补脾吃红枣。
治高血压:
(1)香蕉皮30克,晒干水煎喝,每日3次,一个月见效。
(2)用中药罗布麻,开水冲喝,每日15克,半月见效。
(3)银杏叶每日15克,用开水冲喝下,半月见效。 治低血压: 甘草20克,桂枝,肉桂各40克,将以上药物混合后当茶冲泡服用一周。
治血脂稠:
(1)枸杞子10克,何首乌,草决明,山楂各15克,丹参20克,水煎服,每日两次,四个疗程治愈,(七天为一个疗程)。
(2)山楂. 银杏叶. 绞股蓝各15克,泡茶喝。连服四疗程(半月为一个疗程)。
脸上黑星(雀斑):
元荽(又名香菜),煎汤,一天洗三次,一个疗程治愈。
治脚汗. 脚臭:
白萝卜煮水,每晚熏洗双脚30分钟,连洗半月治愈。
韭菜一斤,煮水十分钟泡脚,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三天除根。
治神经衰弱:
浮小麦50克,干草24克,大枣20克,酸枣仁30克,混合。水煎服,每天一次,半月治愈。
立治牙疼:
白酒一两,松香15克,泡2小时后用棉花沾酒放在牙疼处,咬紧。5分钟不疼,虫火寒齐清。
根治牙疼:
蚂蜂窝. 红糖各1两,兑两碗水,煎剩下一碗半时让患者喝下,三十年不疼。
治口腔炎:
西瓜皮晒干,烽炒焦,加冰片少许研末,用蜂蜜调和涂于患处,特效。
用浓茶叶水,加少许食盐,然后用来漱口,一天三至五次,三日治愈。
海带洗净,烫一下取出,用白糖腌二日后吃,每日三次,每次30克,一付。轻,两付好,三付除根(一斤海带,一斤白糖)。
治中耳炎:
韭菜根一两捣烂,挤出水份,加入少许冰片,滴耳,特效。
治耳鸣耳聋:
雄乌鸡一只,甜酒四斤,煮熟后趁热吃,连吃五只,特效。
香菜一把,葱白连须5根,生姜10片,水煎,加红糖一两,趁热服,一天两次,一天治愈。
治偏头疼:
生萝卜汁适量,用法:仰卧注入鼻中,左痛注右,右痛注左,神效,如加冰片少许更妙。
白芷4克,冰片2克,细辛2克,研成粉卷入纸筒放药粉燃着,用鼻吸入烟气。
治头晕头痛(神经头痛):
黄芪. 天麻各一两,炖黄母鸡一只吃下,连吃三只治愈。
皮硝一两,槐米半斤。熬水熏洗,每日两次,七天治愈。
治阴痒肛痒:
醋500克,盐5克加热洗,一天三次。
治鼻出血:
(1)左鼻出血从右耳吹气,右鼻出血从左耳吹气,可立即止血。
(2)用头发烧成灰吹入鼻孔立止(男用母发,女用父发)可根除。
苍耳子30克,轻轻捣烂放入小勺内,加香油50克火煎,将苍耳子碎渣捞出,用油滴鼻子,一天3至5次。
治青光眼:
向日葵盘(去籽)3朵,斩碎水煎一半内服另一半熏洗眼部半月治愈。
治眼流泪 . 角膜炎:
鱼苦胆点眼,一天三次,半月治愈。
快速美容:
鸡蛋三个,用酒泡,密封4至7天,每天以蛋清涂面,七天面如白雪。
治青春痘:
用蒲公英2两,熬水喝,一天一付,半月治愈 。
治手足裂:
五倍子适量研末,用牛骨髓或矾士林调涂抹缝中,五日治愈。
当归半斤,煮水一碗,用此水抹患处,半月见效。
治肩关节周炎:
生姜一两,芋头二两,去皮捣烂如泥,用布袋装好贴患处,一天两次,四个疗程治愈(七天为一个疗程)。
治胆囊炎:
玉米须30克,蒲公英,茵陈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三次,一个月治愈。
治肠胃炎:
木瓜100克,扁豆100克,兑水煮熟吃豆喝汤,一天两次,半月除根。
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辣椒2两泡白酒2斤,泡七天后洗患处,一天三次,半月治愈 。
治气管炎:
炒桃仁,白胡椒,枝子,乙醚各25克,碾成碎面,鸡蛋清调和,男左女右贴在脚心处,吃鸡蛋。每天一个,七天特效。
治胆结石:
鸡内金10克,焙干研末,白开水冲服,一天三次,一个月治愈。
治肾结石 . 尿道结石:
核桃仁,冰糖各20克,香油50克,温开水冲服,每天一剂,一个月治愈。
血灵脂25克,延胡素,香附佛手各20克,甘松15克,水煎服。一天一剂,半月治愈。
治胃胀胃满:
黑白丑焙干研末,白开水冲服,每天3次,每次10克,七日治愈。
治四肢麻木:
生姜,大蒜各20克,切碎拌陈醋100克,加水一碗煎开熏洗患处。
#【宝宝疾病】小儿咳嗽偏方#
小儿咳嗽是宝宝时期的常见病,因此妈妈们一定要对此多加关注,只要护理得当,就能让宝宝远离咳嗽,恢复健康。妈妈们都会有疑问,究竟小儿咳嗽怎么办呢?小儿咳嗽吃什么好呢?小儿咳嗽偏方又有哪些呢?妈妈们不用急,我们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吧。
  父母在宝宝咳嗽时,抱起患儿,用空掌轻轻拍宝宝的背部,上下左右都拍到。如果一拍到某一部位时宝宝就咳嗽,说明宝宝的痰液就积在此处,应重点拍。
  多数是肩胛下的部位,也就是肺底部容易积痰。只要有痰的刺激,宝宝就会咳嗽,一旦有痰液排出,咳嗽就能暂时缓解。
  2、脚底按摩
  先上下来回搓宝宝的脚心,每只脚搓30下。然后每个脚趾都上下按摩20&40下。重点按摩脚面大脚趾根部两侧的部位,只要扁桃体发炎时,这个部位就会很疼,每只脚按摩5分钟。按摩后,宝宝咽喉肿痛的症状会明显减轻。
  按摩后要及时给宝宝多喝温开水,也可以喝淡淡的盐开水。每天坚持给宝宝按摩两次,再配合食疗,宝宝的病会很快愈合。
  小儿咳嗽吃什么好 &&&爸妈须看:小儿咳嗽不能吃什么食物?
  1、热咳:咳嗽多痰,痰呈黄色,舌红苔黄,咽红
  冰糖川贝梨:梨1个,冰糖10克,川贝粉2克,将梨去皮,挖去核,冰糖和川贝粉放入&洞&中。梨放碗中隔水蒸30分钟,待稍冷却后即可食用。
  白萝卜冰糖饮:白萝卜1个,冰糖12克,将白萝卜切成片,放水和冰糖,烧开后,再用小火烧5分钟即可。效用:清热、化痰。
  2、寒咳:咳嗽,痰稀薄白,舌苔薄白。
  生姜大蒜红糖汤:生姜5片,红糖12克,大蒜3片。加水煮10分钟,饮汤。效用:温肺止咳。
  姜糖豆腐羹:豆腐200克,红糖50克,生姜3片,加少许水煮熟即可。效用:补脾温肺。
  3、脾虚咳嗽:咳嗽反复发作,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大便溏薄 。
  山药杏仁粥:山药120克,杏仁12克,粳米50克,山药去皮切块,杏仁去皮尖加粳米、水 煮粥食用。效用:健脾止咳。
  薏仁茯苓粥:薏仁30克,茯苓30克 ,粳米50克,加水煮粥。效用:健脾渗湿、止咳化痰作用。
  4、肺阴虚咳嗽:久咳少痰、口干舌燥 、舌红 、盗汗。
  百合粥:新鲜百合15克,糯米50克,冰糖10克 ,将新鲜百合和糯米加水煮粥,调入冰糖食用。效用:补肺止咳。
  银耳羹:干银耳30克,鸡蛋1个, 冰糖200克,将银耳煮烂,放入冰糖溶化;鸡蛋取蛋清,加入少许水搅拌后,放入银耳中加热食用。效用:滋阴润肺止咳。
  小儿咳嗽日常注意事项;
 1、饮食要清淡,但应富有营养并易消化和吸收为宜。食欲不振,可做些清淡味鲜的菜粥、片汤、面汤之类的易消化食物。
  2、多喝白开水。要喝足够的水,来满足患儿生理代谢需要。充足的水分可帮助稀释痰液,便于咳出,最好是白开水,绝不能用各种饮料来代替白开水。
  3、多食用新鲜蔬菜及水果。可补充足够的无机盐及维生素,对感冒咳嗽的恢复很有益处。多食含有胡萝卜素的蔬果,如西红柿、胡萝卜等。
小儿咳嗽常见的五种原因
1、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咳嗽   上呼吸道感染时小儿的鼻腔黏膜已发炎,如再吸入干燥空气将会使鼻腔更为不适,并还会加重咳嗽。因此,要保持房间空气湿润,可以使用加湿器、挂湿毛巾、用水拖地板或在房间里放一盆清水等方法增加空气湿度。如果孩子的咳嗽和鼻塞症状持续一周仍未见好转,应该尽快带孩子看医生。
  2、支气管炎引发的咳嗽 &&  应去医院治疗,服用医生开具的小儿止咳类药物,孩子不能吃太甜或太咸的食物,否则会加剧夜间咳嗽。
  3、咽喉炎引起的咳嗽
  这种情况下家长不可自行在家解决,应及时就医,请医生明确诊断后对症治疗。
  4、过敏性咳嗽 &&  注意平时尽量不要让孩子感冒,应到医院向医生咨询。对家族有哮喘及其他过敏性病史的宝宝,咳嗽应格外注意,及早就医诊治,明确诊断,积极治疗,阻止发展成哮喘。
  5、吸入异物引发呛咳 &&  吸入异物后父母要鼓励小儿咳嗽,千万别用手在其嘴里乱抠,以防异物越抠越深,以致把气道完全堵死。如果没有咳出东西,小儿反复咳嗽或气喘,说明异物已到达下呼吸道,应立即送小儿去医院及时取出异物。
5种必须立刻上医院的咳嗽类型
  1、夜间干咳:如果孩子咳嗽不断,且一到晚上症状就加重,家长则要小心了。这可能是哮喘的症状。此时,应该带孩子去看医生,如果他们出现无法吃饭,喝水或说话困难,最好叫急救车  2、呼吸时发出异常声音的咳嗽:如果孩子已经感冒好几天,咳嗽声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嘶嘶的声音,呼吸也显得急促,且很爱发脾气,可能是支气管炎造成的。可以带他去看医生,同时要鼓励孩子多休息、喝果汁,严重时,可能需要吸氧  3、发出嗬嗬声的咳嗽:孩子感冒一周后出现咳嗽症状,有时,一次呼吸会咳嗽20多次,在吸气的时候还会发出嗬嗬的声音。这是细菌感染的症状,可能有痰液甚至块状物阻塞了呼吸道,需要马上去医院,6个月以下的婴儿需要住院观察
  4、痰多影响呼吸的咳嗽:孩子感冒一周后,情况没有好转,且咳嗽起来痰变很多,呼吸也比平时快了。这很可能是肺炎的症状,要送孩子去医院照X光,且要使用抗生素。一般来说,肺炎是可以在家里照料的,但是严重的要住院
  5、发烧伴随咳嗽:孩子发着高烧,同时无力、嘶哑地咳嗽着,身体酸痛,流鼻涕。这种症状通常是流感,应让孩子尽量多吃水果,6个月以上可以服用退烧药,也可以把布洛芬混在食品、饮料中给他服用。
#【宝宝疾病】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有大概60%&80%的新生宝宝,在出生后2到5天内会出现皮肤发黄的现象,是种正常现象。那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多少呢?如果超出正常值的新生儿黄疸怎么办好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多少?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在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60%&80%的新生宝宝在出生后2到5天内会出现皮肤发黄的现象,是种正常现象。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医学上取生理性黄疸的值作为新生儿黄疸正常值。
  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mg/dl(毫克/100毫升),就是代表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毫克为正常。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为胆红素低于15mg/dl(毫克/100毫升)。
  一般在生理性黄疸会在新生儿出生后2&3天出现,可以用肉眼看出宝宝皮肤有点黄,一般在脸部和前胸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在4&6天最为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持续到第3周。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不适表现。
  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家长也要注意密切观察。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黄疸比较轻,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
  当宝宝的黄疸在正常时间内没有消退,或者退了又重新出现黄疸,也需要去医院做相应的胆红素水平的测定。
二、新生儿黄疸怎么办?
  大多数新生儿黄疸都不需要治疗。如果确实需要治疗新生儿黄疸,光照疗法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
  光照治疗是一种通过荧光灯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疗法。具体方法是让宝宝脱光衣服躺在婴儿床里(眼睛和会阴需要遮蔽),然后在蓝色的荧光灯下照射。
  患儿入箱前须进行皮肤清洁,禁忌在皮肤上涂粉或油类;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肤;双眼佩戴遮光眼罩,避免光线损伤视网膜;男宝宝还要注意保护阴囊。若使用单面光疗箱一般每2小时更换体位1次,可以仰卧、侧卧、俯卧交替更换。俯卧照射时要有专人巡视,以免口鼻受压而影响呼吸。
  光照治疗通常可以缓解新生儿黄疸,因为紫外光能把胆红素转变成一种更容易通过宝宝的尿液排出体外的东西。另外,还有一种治疗方法就是将宝宝用光纤毯(毯式黄疸治疗仪)包裹起来。
  对于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光照疗法通常十分有效,但如果新生儿黄疸比较严重或经过光照疗法后胆红素水平仍持续升高,宝宝就需要进行换血疗法。
  另外,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帮助宝宝减退新生儿黄疸。比如,确保宝宝能够吃到足够多的母乳或配方奶,这样就能多排便。如果对宝宝的新生儿黄疸有任何疑问,一定要请教医生,以确保你选择了正确的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法。
三、新生儿黄疸的原因
  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另一方面,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2、母乳性黄疸
  因吃母乳新生儿发生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
  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黄疸明显下降,若再次哺乳,黄疸又上升。
  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于是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出现母乳性黄疸后,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也无发烧和食欲不好的症状。如及时停止喂母奶,黄疸大约在2&4天内减弱,6&10天内全部消失。对于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引起神经系统的伤害。对于母乳性黄疸也不必惊慌,停母乳时可用牛奶暂时替代,待黄疸好转后可以继续用母乳喂养。
3、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早期可进行换血疗法,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轻微症状,只要采用光照疗法即可。
4、感染性黄疸
  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使得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5、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这种黄疸一般B超检查即可确诊。
  此外,还有药物性黄疸。如由维生素K3、K4、新生霉素等药物引起者。遗传性疾病如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病、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囊性纤维病等也可引起黄疸。
  不论是何种原因,面对宝宝的黄疸不要紧张也不要着急,是生理性的自然会消除,是病理性的就抓紧时间治疗,平时注意仔细观察,精心护理。
四、新生儿黄疸症状
1、生理性黄疸 
  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最显,7&10天自然消退。一般情况好,未成熟儿黄疸可能较重,可持续2&3周。成熟儿血清胆红质多&12mg%,未成熟儿可&15mg%。如每日增加&5mg%,或出生不久即有黄疸及黄疸较重者,应视为异常,宜进一步查明原因。
  2、溶血症
  因母儿间ABO或RH血型不合引起。黄疸出现早且重,常伴贫血,水肿及肝脾肿大。查父母、患儿血型及母血特殊抗体和患儿胆红质含量即可确诊。
  3、感染或败血症大都有感染病灶,伴发热及其他中毒症状。
  4、病毒性肝炎
  多在出生后1&3周缓缓起病,伴有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及肝功损害。
  5、先天性胆管闭锁
  生后1&2周出现黄疸,进行性加重,肝脏肿大、质硬,尿色深、粪便色灰,呈陶土样,血胆红质(直应胆红质)升高。
  6、其它溶血性贫血
  维生素K2及磺胺等药物中毒、代谢和内分泌异常,如半乳糖血症、呆小症及先天性遗传性高胆红质血症等。
五、新生儿黄疸的护理要点
  1、注意宝宝大便颜色
  要注意宝宝大便的颜色,如果是肝脏胆道发生问题,大便会变白,但不是突然变白,而是愈来愈淡,如果再加上身体突然又黄起来,就必须带给医生看。这是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肝脏处理好的胆红素会由胆管到肠道后排泄,粪便因此带有颜色,但当胆道闭锁,胆红素堆积在肝脏无法排出,则会造成肝脏受损,这时必须在宝宝两个月内时进行手术,才使胆道畅通或另外造新的胆道来改善。
  2、时刻观察宝宝黄疸情况
  黄疸是从头开始黄,从脚开始退,而眼睛是最早黄,最晚退的,所以可以先从眼睛观察起。如果不知如何看,专家建议可以按压身体任何部位,只要按压的皮肤处呈现白色就没有关系,是黄色就要注意了。只要觉得宝宝看起来愈来愈黄,精神及胃口都不好,或者体温不稳、嗜睡,容易尖声哭闹等状况,都要去医院检查。
  3、多让宝宝接触自然光照
  宝宝出院回家之后,尽量不要让家里太暗,窗帘不要都拉得太严实,白天宝宝接近窗户旁边的自然光,电灯开不开都没关系,不会有什么影响。如果在医院时,宝宝黄疸指数超过15mg/dL,医院会照光,让胆红素由于光化的反应,而使结构改变,变成不会伤害到脑部的结构而代谢。
  回家后继续要照自然光的原因是,自然光里任何波长都有,照光或多或少会有些帮助。而且家中太暗对宝宝吸收维他命D有影响,但不要让宝宝直接晒到太阳,怕会晒伤,而且也怕紫外线带来伤害。
  4、最好勤喂母乳
  如果证明是因为喂食不足所产生的黄疸,妈妈必须要勤喂食物,因为乳汁分泌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勤吸才会刺激分泌乳激素,分泌的乳汁才会愈多,千万不要以为宝宝吃不够或因持续黄疸,就用水或糖水补充。不知道宝宝是否喂食充足的妈妈,可以观察尿尿的次数,一天尿6次以上,以及宝宝体重持续增加,就表示吃的份量足够。但还是要观察宝宝后面的情形变化,如果黄疸退了又升高就绝对有问题,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六、新生儿黄疸吃什么药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疾病的一种,大多数的时候新生儿的黄疸是生理性的,不需要特别治疗,但是也有的时候孩子的黄疸是病理性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学习新生儿黄疸怎么治疗了。
  【西药】
  1、葡萄糖及硷性溶液 葡萄糖可供给患儿热量,营养心、肝、脑等重要器官,减少代谢性酸中毒。酸中毒时,血脑屏障开放,可使胆红素进入脑组织的量增加,尚应及时输给硷性溶液纠正酸中毒,预防胆红素脑病。碳酸氢钠剂量(mEq)=硷剩余&体重(kg)&0.3。
  2、血浆或白蛋白 供给与胆红素联结的白蛋白,可使游离的非结合胆红素减少,预防胆红素脑病。血浆25ml/次静脉注射(100ml血浆含白蛋白3g,1g白蛋白可联结非结合胆红素8.5mg)或白蛋白lg/kg加25%葡萄糖10&20ml静脉滴注,每天1&2次。
  3、酶诱导剂 能诱导肝细胞滑面内质网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降低血清非结合胆红素。苯巴比妥尚能增加Y蛋白,促进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苯巴比妥每日5&8mg/kg,尼可杀米每日100mg/kg,皆分3次口服。因需用药2&3天才出现疗效,故要及早用药。两药同用可提高疗效。
  4、肾上腺皮质激素 能阻止抗原与抗体反应,减少溶血;并有促进肝细胞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对胆红素的结合能力。强的松每日1&2mg/kg分三次口服,或氢化考地松每日6&8mg/kg或地塞米松每日1&2mg加10%葡萄糖100&150ml静脉滴注。疑有感染者在有效抗感染药物控制下慎用。
  【中药】
  1、消黄利冲剂 茵陈9g,桅子3g,大黄3g,茅根10g,金钱草6g,茯苓6g。
  2、茵陈蒿汤 茵陈1.5g,栀子9g,制大黄3g,甘草1.5g。
  3、三黄汤 黄芩4.5g,黄连1.5g,制大黄3g。
  药物种类挺多,家长根据自己家孩子的实际需求来选择,西药见效快,副作用较大,中药副作用小,但是见效慢。虽然黄疸的成因比较复杂,有生理和病理之分,但是其核心是一样的,都是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的,胆红素积聚过量会引发个严重的症状,所以一旦小孩有黄疸症状,就一定要检查,不能掉以轻心。
小楼为麻麻建好了哦~乍一看还以为麻麻是来打广告的,哈哈,这本书看起来不错哦,辛苦麻麻了!
管管在吗?帮我看看我的小楼106楼是什么个情况啊,我把106楼删除了怎么电梯还显示啊
#【宝宝疾病】小儿脑瘫#
小儿脑瘫是指由于出生前、出生时、婴儿早期的某些原因造成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落后及惊厥发作、行为异常、感觉障碍及其他异常。一旦宝宝患有小儿脑瘫,家长也不用过分绝望,只要护理得当,宝宝还是能够和正常孩子一样健康成长。究竟小儿脑瘫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是怎样?我们一起来看看!
  小儿脑瘫的治疗方法
  主要采用药物、康复、手术三位一体的治疗方法。
  1、康复理疗
  (1)康复治疗按摩:婴儿抚触、全身及局部按摩;
  (2)针灸治疗:
  ①普通针刺:治疗以健脑益聪,化瘀通络为原则。以督脉及足少阳、足阳明经穴及夹脊穴为主。
  主穴:百会、四神聪、夹脊、悬钟、足三里、合谷;
  配穴:肝肾不足者,加肝俞、肾俞;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痰瘀阻络者,加膈俞、血海、丰隆;语言障碍者,加通里、廉泉、金津、玉液;颈软者,加天柱;上肢瘫者,加肩髃、曲池;下肢瘫者,加环跳、阳陵泉;腰部瘫软者,加腰阳关。
  操作:主穴用毫针补法或平补平泻法;主穴可分为二组,即夹背穴为一组,其余穴为一组,隔日交替使用。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或用速刺法,不留针。配穴按虚朴实泻法操作。
  ②头针法:选额中线、顶颞前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顶中线、颞后线、枕下旁线。用1.5寸毫针迅速刺人帽状腱膜下,然后将针体与头皮平行,推送至所需的刺激区,留针2&4小时,留针时可以自由活动,隔日1次。
  ③穴位注射法:选大椎、足三里、阳陵泉、曲池、合谷。用10%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B1、B12注射液等,每次每穴注入0.5&1毫升,隔日1次。
  ④耳针法:选枕、皮质下、心、脑、肾、肝、脾、神门。毫针刺,或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3)功能和智力训练:以鲍氏提出的&0&3岁早期干预大纲&为指导,针对疾病损伤造成的不同功能障碍,制定不同的诊疗方案,进行感知、视听、语言、记忆和动作训练, 结合婴儿操综合治疗。
  (4)心理治疗:与患儿交谈,观察其情绪、心理、兴趣,进行诱导和启发,调整病态心理,通过游戏、音乐开发智力。
  (5)运动疗法:减重步态训练、Bobath法、Bojta法、上田疗法、 作业疗法、平衡功能训练、感觉统合治疗、文体疗法等。
  (6)高压氧治疗。
  (7)物理疗法:兴奋治疗仪、脑循环治疗仪、数码导平治疗仪、近红外线、复合式多功能熏蒸等。
  (8)水浴疗法:涡流、气泡浴疗、水中运动疗法。
  2、药物:
  (1)西药:脑活素、胞二磷胆碱,A型肉毒毒素,脑苷肌肽,巴氯酚、安定、丹曲林钠(由于镇静的不良反应,依从性不好,停药后反跳,近年已较少使用)。
  (2)中药:六味地黄丸等。
  3、手术:腱膜松解术,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后跟腱腱滑动延长术,股直肌远端转移术等。
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
  因为脑瘫的发病机制各不相同,临床上常表现为不同脑区受累的特征。根据相应的临床特点,脑瘫可分为多种类型。
  1、手足徐动型
  主要病变部位集中在锥体外系,常常表现为四肢、头面部或全身肌肉的&蠕虫样&不自主运动。紧张、兴奋时加重,安静时减轻,入睡后多动消失。
  多动症状在进行有意识的动作时尤为明显,如取拿物品时不能顺利接触该物品,而是上肢高举或伸向后方,摇动,全身用力、面部肌肉活动增多,表情怪异。协同运动能力极差。由于颜面肌肉、舌肌及发声肌肉受累而常伴有语言障碍。单纯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常肌张力减低,腱反射不亢进,亦无病理反射。但本型常与痉挛型共同存在。
  2、痉挛型
  脑瘫患儿大多数属于这种类型的。也是最为常见的临床类型。主要表现为肌张力&折刀样&增高,以屈肌张力增高为主,下肢内收肌群尤为显著。患儿双大腿外展困难,膝部屈曲不易伸直,腓肠肌收缩而致跟腱挛缩。竖立抱起时两下肢伸直、内收并内旋,两腿交又呈剪刀状。行走时呈&剪刀状&痉挛性瘫痪步态,足尖着地。上肢表现为肘、腕关节屈曲。受累肢体呈典型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根据受累部位的不同,痉挛型脑性瘫痪又可分为四肢瘫、偏瘫、三肢瘫及单瘫等。其中以四肢瘫或偏瘫较为多见,其他类型少见。
  3、共济失调型
  这种类型较少见,主要表现为小脑病变体征,常见眼球震颤,辨距不良,步态不稳、摇晃及意向性震颤等。肌张力偏低,腱反射不亢进。
  4、其他类型
  (1)强直型:主要表现为铅管样或齿轮状肌张力增高等锥体外系症状,腱反射不亢进。
  (2)肌张力低下型:表现为肌张力低下,但腱反射存在或亢进。
  (3)震颤型:表现为静止性震颤,与锥体外系受累有关。
  5、脑性瘫痪患儿常由于较广泛的脑损伤引起,故合并其他神经系统异常者较为常记。例如,25&80%的患儿伴有智力低下;25&50%的患儿合并癫病,并有少数病例合并语言障碍或感知觉及行为异常等。
小儿脑瘫的原因
  l、低体重儿(小于2500g):包括早产未成熟儿,足月小样儿。
  2、先天性异常: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发育异常,在四肢性瘫痪的脑瘫病人中53%与先天性异常有关;在非四肢性瘫的脑瘫病人中,35%是先天性发育不良所致。
  3、脑缺血缺氧:在脑瘫患者中,20%是由窒息及产伤所引起,导致缺血缺氧的因素有:
  (1)母亲因素:如患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心力衰竭、大出血、贫血、休克或吸毒、药物过量等;
  (2)胎盘因素:如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坏死或胎盘功能不良等;
  (3)脐带血流阻断:如脐带脱垂、压迫、打结或绕劲等;
  (4)分娩过程异常:如臀位产、滞产、手术产(产钳)或应用麻醉药等;
  (5)新生儿因素:除窒息外,还有许多心肺功能异常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呼吸窘迫综合症、周身循环衰竭、红细胞增多症。
  4、核黄疸:为脑瘫重要原因,随着国产医学的进步,核黄疸引起脑瘫的比例下降。
小儿脑瘫的护理
  保护要适当:对患儿不过分保护,不怜悯,不放弃,不与其他孩子作比较,小儿脑瘫护理要多鼓励患儿参加游戏和活动。
  教育要持久:小儿脑瘫护理教育要持之以恒,语言的矫治和训练是长期而艰苦的,家长要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获才能给有语言障碍的脑瘫儿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
  鼓励患儿说话:小儿脑瘫护理应多表扬,鼓励患儿发声的积极性,帮助患儿树立说话的信心;当患儿发声时,要立即回应,多启发他表达想说的话,千万不要批评和指责患儿。
  多锻炼:父母不要因为与患儿说话得不到回应就丧失信心,小儿脑瘫护理应利用各种机会跟患儿说话;做游戏时与患儿一起进行呼吸和发声训练,寓教于乐,引起患儿对训练的兴趣。
  当好榜样:当患儿有了较好的躯干控制重视能力影响与进食能力很贵时,成功可以开始许多语言训练了,交谈时要与患儿眼睛的高度保持一致,如果位置过高,会使患儿全身过度伸展,不利于发音。
小儿脑瘫康复训练
  专家总结的小儿脑瘫康复训练方法:
  1、翻身训练:让患儿体会侧卧位的感觉,这也是诱导孩子翻身的一个模式,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翻身的能力。
  2、智力训练:康复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让脑瘫孩子与正常孩子生活在一起,避免心理障碍。
  3、坐起训练:通过单手提拉和支撑进行坐起的训练。
  4、爬行训练:爬行运动是直立运动的基础,脑瘫患儿进行爬行训练,不仅能改善上下肢的运动功能,而且可使患儿的上下肢动作变得协调,运动和姿势显得更对称。爬行训练的基本条件是患儿在俯卧位时可抬头,以及在患儿掌握了用双上肢可负重的基础上。
  5、语言训练:语言治疗不仅要对那些有语言障碍的患儿进行有声的语言治疗,还要帮助不能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患儿建立一种代偿性交流方式。语言治疗要在严格的评定基础上进行,常用训练的方法:游戏疗法,手势符号的训练,未学会语言符号患儿的训练,语言符号,词汇的扩大,词句训练,表达训练。
  6、抬头训练:用手轻轻扶助头部,让孩子感受正确的体位。
  7、颈部训练:让孩子趴在床上,迫使孩子进行颈部肌肉的训练。
  8、肢体训练:进行肢体旋转锻炼,一只手放在肩膀上,另一只手放在胯骨上,向相反方向拧着持续压迫!
如何预防小儿脑瘫
  1、出生前的预防
  (1)实行婚前保健:普及产前筛查,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进行性卫生、生育和遗传病知识的指导;有关婚配、生育等问题的咨询及男女双方可能患影响结婚和生育的疾病进行医学检查,提出医学意见。
  (2)搞好孕期保健:健康教育,定期产前检查;增加营养;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等。避免产前感染和服用禁忌药,不接触X线、化学毒物品等。加强孕晚期劳动保护,减少早产。
  2、围产期的预防
  (1)提高农村地区住院分娩率,加强产儿科医生产时监护。
  (2)合理使用缩宫素,普及新生儿新法复苏技术。
  (3)避免早产和低体重儿的出生。
  (4)预防窒息和颅内出血。
  (5)防治高胆红素血症。
  3、出生后的预防
  (1)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①实行住院分娩。
  ②注意保护新生儿的皮肤。
  ③保持新生儿脐部的干燥、清洁。
  ④密切观察黄疸的消长。
  ⑤注意观察前囟。
  ⑥实行母乳喂养。
  (2)建立高危儿档案,开展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定期体检(1&2月1次)同时,做Vojta姿势反射检查。
  (3)正确对待腰椎穿刺:腰椎穿刺抽取少量脑积液用于检查,以了解疾病的性质和病情,为正确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从而减少颅内疾病后遗症的发生。为此家长应密切配合,共同为患儿的健康负责。
  (4)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
#【宝宝疾病】鹅口疮#
什么是鹅口疮?
  鹅口疮(thrush)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moniliasis),鹅口、雪口、鹅口疳、鹅口白疮。是由真菌传染,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多见于婴幼儿。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这种真菌有时也可在口腔中找到当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病。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奶头不洁或喂养者手指的污染传播。
  鹅口疮是儿童口腔的一种常见疾病这种疾病因为常常在口腔里发生白色的假膜,有时这种假膜白得象一片雪一样。所以称为雪口病。它是由白色念珠球菌所引起的,白色念珠菌就是许多微生物中的一种,通常多发生在口腔不清洁营养不良的婴儿中,在体弱的成年人中亦可发生。
  它的病发对象多为身体虚弱或营养不良,特别是消化不良的新生儿。另外滥用或长期使用抗菌素也能引发这种病,并通过餐具造成感染。 白色念珠球菌在健康儿童的口腔里也常可发现但并不致病。
  鹅口疮是因何而起?
  1、母亲阴道有霉菌感染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都可以是感染的来源;
  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另外,婴幼儿在6&7个月时开始长牙此时牙床可能有轻度胀痛感,婴幼儿便爱咬手指,咬玩具这样就易把细菌、霉菌带入口腔,引起感染;
  4、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
  5、长期服用抗菌素或不适当应用激素治疗,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并大量繁殖,引起鹅口疮。
鹅口疮症状有哪些?
  1、口腔粘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粘膜上;
  2、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3、在感染轻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有进食时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4、受损的粘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更为严重者病变可蔓延至食道、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可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轻症可见口腔粘膜表面覆盖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可逐渐融合成大片,不易擦去,强行剥离后局部粘膜潮红、粗糙、可有溢血,不痛,不流涎,一般不影响吃奶,无全身症状;重症则全部口腔均被白色斑膜覆盖,甚至可蔓延到咽、喉头、食管、气管、肺等处,可伴低热、拒食、吞咽困难。取白膜少许放玻片上加10%氢氧化钠一滴,在显微镜下可见真菌的菌丝和抱子 。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患鹅口疮?
  1、口腔粘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粘膜上。
  2、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3、在感染轻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有进食时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4、受损的粘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更为严重者,病变可蔓延至食道、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可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小儿鹅口疮治疗方法有哪些?
  一、用药治疗
  1、局部用药:
  鹅口疮比较容易治疗,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疗效显著。 局部用药鹅口疮比较容易治疗,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疗效显著。
  2、全身用药:
  症状严重的孩子也可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药物,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等,进行综合治疗。
  用棉花千蘸些制霉菌素溶液(每10毫升冷开水中含20万单位制霉菌素)涂在口腔患处,或用1%龙胆紫涂口腔;或用2&3%碳酸氢钠(小苏打)溶液洗口腔;或涂些冰硼散或硼砂甘油。以上药物每天可涂3&4次。
  吃奶后用1%龙胆紫溶液滴于新生儿的舌下,让其舌头活动而转涂到整个口腔。一般每日滴2&3次,同时补充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每日二次,每次各一片,压碎成粉,加水溶解后喂。
  饮食卫生:保持餐具和食品的清洁,奶瓶、奶头、碗勺等专人专用,使用后用碱水清洗,煮沸消毒。母乳喂养者每次喂奶前,母亲应先洗手,清洁乳头。
  营养供给:应选择容易消化吸收、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并适当增加维生素B和C的供给,如动物肝脏、瘦肉、鱼类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等。用弱碱性溶液如2%&5%碳酸氢钠(小苏打)清洗涂擦冰硼油(中药冰硼散做成糊状蜜剂)制霉菌素混悬剂等效果良好,加强营养特别适量增加维生素B2和C。
  二、按摩治疗
  1、清天河水300次,退六腑300次。
  2、清肝经300次,清心经300次,揉小天心50次。
  3、患儿俯卧,家长以手掌蘸少许麻油,沿脊柱两侧以小鱼际着力上下推擦背、腰部,以热为度。
  4、清胃经50次,揉板门50次,然后,从横纹推向板门20次。
  5、按揉大椎穴1分钟。
  随证加减
  1、心脾郁热型:口腔粘膜布满白屑,白屑周围红晕较甚,伴心烦口渴,面赤,口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尖红,苔黄。常用手法加①清脾经200次,清心经加至500次。②推下七节骨300次。③按揉心俞、脾俞各1分钟。
  2、脾虚湿盛型:口腔粘膜布满白屑,周围红晕色淡,伴面色白,身体瘦弱,四肢欠温,口唇色淡,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腻。常用手法加①摩中脘5分钟。②补脾经300次,揉板门加至100次。③按揉脾俞、胃俞穴各1分钟。④按揉足三里穴1分钟。
  如何有效预防婴儿鹅口疮?
  新生儿鹅口疮是可以预防的,平时只要注意口腔护理,每次喂奶后再喂几口温开水,可冲去留在口腔内的奶汁,这样霉菌就不会生长了,此外,于每次喂奶前,先将奶头揩净,双手也要洗干净。新生儿所用食具,应煮沸消毒后才可使用。
  1、产妇有阴道霉菌病的要积极治疗,切断传染途径;
  2、婴幼儿进食的餐具清洗干净后再蒸10&15分钟;
  3、哺乳期的母亲在喂奶前应用温水清洗乳晕;而且应经常洗澡、换内衣、剪指甲,每次抱孩子时要先洗手;
  4、对于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晒;宝宝的洗漱用具尽量和家长的分开,并定期消毒;
  5、幼儿应经常性地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6、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婴幼儿,用具一定要分开,不可混用;
  7、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宝宝疾病】新生儿溶血症#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溶血症发病原因是什么?新生儿溶血症严重吗?相信是很多父母所关心的事情,现在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症
新生儿溶血症是由于母儿血型不合,母亲与胎儿之间产生抗原抗体反应,造成胎儿红细胞被破坏,引起的同种被动免疫性疾病,故称本病为新生儿母子血型不合性溶血病。其母子血型不合主要指Rh系统和ABO系统。
新生儿溶血症发病原因
  由于母亲的血型与胎儿(或婴儿)的血型不合,如Rh血型不合或ABO血型不合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病,Rh血型不合所致溶血常较ABO血型不合为严重。
  1、Rh血型不合
  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在我国的发病率较低。通常是母亲为Rh阴性,胎儿为Rh阳性而血型不合,并引起溶血,一般第一胎不发病,而从第二胎起发病,但如果Rh阴性的母亲在第一胎前曾接受过Rh阳性的输血,则第一胎也可发病。
  2、ABO血型不合
  该病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其中最多见的是母亲为O型,胎儿(或婴儿)为A型或B型。第一胎即可发病,分娩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且一次比一次严重。尚可见于母亲为A型,胎儿(或婴儿)为B型或AB型,母亲为B型,胎儿(或婴儿)&为B型或AB型,但少见。胎儿(或婴儿)为O型者,可排除该病。
  新生儿溶血症症状
  患新生儿溶血症的宝宝会出现各种症状,主要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贫血等。症状轻的进展缓慢,全身状况影响小;严重的病情进展快,出现嗜睡、厌食,甚至发生胆红素脑病或死亡。
  1、黄疸红细胞破坏分解出来的胆红素呈黄色,它可以分布于人体全身,使机体组织的颜色变黄,由于皮肤和巩膜(俗称白眼珠)位于机体表面,发黄最为明显,也就是黄疸。大多数新生儿出生后都会有黄疸的表现,但当黄疸出现过早、发展过快,或血中胆红素水平过高时,就要注意有发生溶血症的可能。溶血症婴儿的黄疸常于出生后24小时内或第2天出现。
  2、肝脾肿大轻症无明显增大,重症溶血时,出现胎儿水肿并可有明显肝脾增大,这种症状多见于Rh溶血病。
  3、贫血患儿均有轻重不等贫血,严重者可引起心力衰竭,全身浮肿。
  4、胆红素脑病血中胆红素水平过高时会损伤脑细胞,引起胆红素脑病,这是溶血病最严重的合并症。一般发生在分娩后2&7天,表现为黄疸加重,患儿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喂养困难、双眼凝视、惊厥等。如不及时治疗,可致死亡或有运动功能障碍、智能落后等后遗症。
  5、神经症状出现嗜睡、拒奶、四肢松软,继而抽搐,表现为两眼凝视、眨服、四肢阵阵发硬伸直,或全身角弓反张,有时尖叫等表现即称核黄疸或胆红素脑病,常于血清胆红素达20mg/dl以上时发生,是由于间接胆红素进入脑组织中,损伤脑细胞所致。
  6、发热溶血症患儿常伴有发热。发热可能是小儿溶血后机体的一种反应,也可能是较严重胆红素脑病时。热度也许不一定很高,但如果是因后者而发生的,说明病情已比较严重。
  新生儿溶血症的治疗
  提早分娩,可防止宫内严重贫血造成的死胎;有重症贫血、水肿、黄疸迅速加重者,需换血。换血的目的是移出抗体及胆红素,防止核黄疸。纠正贫血重症贫血病,换血前可作光疗;一般无换血指征的患儿均可用光疗,此法简单有效。其原理为蓝光白光可使未结合的胆红素Ⅸa(Z)转化为异构件Ⅸa(E)后者为水溶性可以从胆汁或尿排出。
  药物治疗:
  1、短期使用强的松,有助于抑制溶血过程;
  2、口服苯巴比妥钠,可诱导肝酶活性,有利于未结合胆红素经肝酶作用变为结合胆红素,而不透过脑膜;
  3、输入白蛋白可使游离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防止核黄疸发生。
  上述方法中,重症溶血主要靠输血。轻症可用光疗药物等综合治疗,应用光疗后目前ABO溶血的患儿很少需要换血 。
  新生儿溶血症的护理
  1、执行新生儿常规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针对病因的护理,预防核黄疸的发生。
  (1)实施光照疗法和换血疗法,并做好相应护理。
  (2)遵医嘱给予白蛋白和酶诱导剂。
  (3)纠正酸中毒,以利于胆红素和白蛋白的结合,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4)合理安排补液计划,根据不同补液内容调节相应的滴速,切忌快速输入高渗性兕物,以免血脑屏障暂时开放,使已与白蛋白联结的胆红素也进入脑组织。
  3、合理喂养:黄疸期间常表现为吸吮无力,纳差,应耐心喂养,按需调整喂养方式如少量多次、间歇喂养等,保证奶量摄入。
  4、病情观察:注意皮肤粘膜、巩膜的色泽,监测胆红素;注意神经系统的表现,如患儿出现拒食、嗜睡、肌张力减退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准备;观察大小便次数、量及性质,如出现胎粪延迟排出,应予灌肠处理,促进粪便及胆红素排出。
  5、健康教育:使家长了解病情,取得家长配合;发生胆红素脑病者,注意后遗症的出现,给予康复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溶血症的预防
  1、产前检查:产妇抗体测定妊娠周作第一次测定,作为基础值以后,定期测定。如效价上升,提示胎儿可能受累;羊水胆红素测定;B超声,检查胎儿有无水肿腹水等。
  2、产前治疗目的是纠正贫血,减轻病情。血浆置换术用新鲜冷冻血浆或白蛋白作置换剂,常需多次置换;宫内输血用Rh阴性&O&型血输入胎儿腹腔,输血量视孕周而定;提前分娩,防止胎儿病情加重。
  3、Rh阴性妇女娩出Rh阳性婴儿后天内肌,注抗D免疫球蛋白毫克,能破坏体内有抗原性的胎儿红细胞,抑制母体抗体产生,但对已致敏者无效。
#【宝宝疾病】新生儿缺氧#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分为轻,中,重度三种。经医学观察该病预后与缺氧缺血的程度和持续时间,胎龄,脑部病变的范围和部位,治疗措施是否及时,得当及早期干预有关。因此,会不会留下后遗症,要看孩子脑受损的情况而定。该病常引起的后遗症为脑瘫,智力低下,语言障碍。无论何种情况引起的脑受损,积极的有效的治疗和康复锻炼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修复脑神经功能,减少后遗症症状有着重要作用。
  一、新生儿脑缺氧的症状、表现
  新生儿脑缺氧的症状按程度分为3类:
  1、轻度:过度觉醒状态、易激惹、兴奋和高度激动性(抖动、震颤),肌张力正常,拥抱反射活跃,吸吮反射正常,呼吸平稳,无惊厥。症状多在3天内逐渐消失,预后良好。
  2、中度:抑制状态、嗜睡或浅昏迷、肌张力低下,50%病例有惊厥发作、呼吸暂停和拥抱、吸吮反射减弱。足月儿上肢肌张力降低比下肢严重,提示病变累及矢状窦旁区。早产儿如表现为下肢肌张力降低比上肢重,则提示病变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如症状持续7~10天以上,可能有后遗症。
  3、重度:患儿处于昏迷状态,肌张力极度低下,松软,拥抱反射、腱反射消失,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差,前囟隆起,惊厥频繁,呼吸不规则或暂停,甚至出现呼吸衰竭。重度患儿病死率高,存活者常留后遗症。
  新生儿脑缺氧不仅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并且是新生儿期后病残儿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早睡早起,适当锻炼孩子大动作,在紧张治疗的同时,也要让孩子保持愉快的心理,乐观的心情,望您的孩子能早日康复。
二、新生儿脑缺氧的后遗症
  7分以上为轻度缺氧,往往不影响预后;4-6分为中度窒息,经积极处理常可在短时间内恢复;少于4分时,呈重度缺氧窒息、呼吸抑制之表现。此时,必须由医生进行紧急抢救复苏,才有好转的可能,否则新生儿很难存活。
  虽经急救复苏,但出生10分钟后仍评分很低,尚未建立正常有效呼吸的新生儿,即使幸存下来,由于长时间缺氧,大脑细胞受损,日后可出现智力低下或运动障碍等后遗症。患儿抵抗力低下,还容易出现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硬肿症、低血钙、低血糖、新生儿颅内出血及周身感染等疾病。
  三、新生儿脑缺氧的病因
  主要有母亲因素,胎盘异常,胎儿因素,脐带血液阻断,分娩过程因素,新生儿疾病等。
  围产期窒息是本症的主要病因。凡是造成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障碍使血氧浓度降低者均可造成窒息。由宫内窒息引起者占50%;娩出过程中窒息占40%;先天疾病所致者占10%.此外母亲自身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大出血、心肺疾病、严重贫血或休克;胎盘出现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盘功能不良或结构异常;胎儿发生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儿、过期产、先天畸型,反复呼吸暂停、RDS、心动过缓、重症心力衰竭、休克及红细胞增多症;脐带血液阻断,脐带脱垂、压迫、打结或绕颈;分娩时滞产、急产、胎位异常,手术或应用麻醉药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婴儿脑缺氧的发生。
  四、新生儿脑缺氧的治疗
  在预防围产期窒息的发生,要不断提高产科技术,及时处理宫内窘迫,尽快结束分娩。生后窒息的婴儿要及时复苏,以减少HIE的发生。
  一般认为,如经过综合复苏措施,抢救20分种仍然不恢复自主呼吸或Apgar评分仍低于1分者,大脑已受到严重不可逆损伤。
  1、一般治疗
  保持安静、吸氧、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酸中毒。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可给予维生素K1 5mg/d,或输鲜血或血浆。及时纠正低血糖、低血钙等。
  2、 重症监护
  进行心肺、血压、颅内压及脑电监护,严密观察体温、呼吸、神志、眼冲、瞳孔大小、前囟情况及有无早期惊厥的情况。维持血气和pH在正常范围。当出现心功能不全和休克时要及时处理。
  3、维持热量和适当限制液量
  一般生后3天之内液体量应限制在每口60~80ml/kg,输注速度每小时4ml/kg。葡萄糖摄入量每天10~20g/kg,使血糖维持在4.2~5.6mmol/L,必要时给予静脉高营养。应慎用碳酸氢钠以免加重脑水肿。
  4、抗惊厥治疗
  新生儿惊厥的治疗首先是注意HIE时可能存在的代谢紊乱如低血糖症,低钙血症、低镁血症、低钠血症等的立即处理。一旦确定惊厥不是由代谢紊乱引起,需用抗惊厥药物。原则上选择一种药物,剂量要足,或两种药物交替使用。用药期间经常监测药物血浓度,用药后密切观察,以惊厥停止、安静入睡、呼吸心律平稳、掌指弯曲有一定张力为度。
  5、脑水肿的治疗
  (1)20%甘露醇
  每次0.25~0.5g/kg( 1.25~2.5ml/kg ),可6小时使用一次,静脉注时或快速静脉滴注,颅内压的高低及意识状态可作为是否需要重复给药的指标。
  (2)肾上腺皮质激素
  早期应用有持续缓解脑水肿的作用,可减少甘露醇的重复使用。常用地塞米松,每次0.5~lmg/kg,每6~12小时1次,多在48小时内应用,48小时后根瞩病情决定停用或减量。
  (3)控制液量
  因脑水肿致颅内高压时,控制液体量每日60~80ml/kg,并根据电解质、血浆渗透压及尿量、体重变化进行调整。
  6、恢复脑血管灌流量
  当收缩压低于6.67kPa( 50mmHg )时可给予静脉滴注多巴胺( 每分钟3~5ug/kg )和多巴酚丁胺( 每分钟2.5~10ug/kg ),开始时用小剂量,渐增大至高量。
  7、改进脑细胞代谢
  (1)胞二磷胆碱 每日100~125mg,加入10%葡萄糖液100~150ml内,静脉滴注,生后第2日开始,每日1次,直至症状好转或出院时。
  (2)脑活素 每日1~2ml,静脉或肌内注射,每日1次,7~10天为一疗程,可用2~3疗程。
  (3)其他 可应用细胞色素C,ATP、辅酶A等。
  8、高压氧治疗
  可用高压氧舱全舱给氧法,每日治疗1次,氧浓度为90%~100%,压力为2kPa,每次2小时,视病情可连续进行5~10次,至临床症状及B超示脑水肿消失。有惊厥者,待抽搐停止、呼吸脉搏稳定后入舱,合并颅内出血则在病情稳定6小时后入舱。
  五、新生儿脑缺氧的护理
  1、首先要保持安静的室内环境,更不要经常抱动或移动宝宝。
  2、要注意保暖,过热容易使宝宝水分丢失,出现脱水热;过冷出现体温不升或新生儿硬肿症。冬天里宝宝居室理想温度应在18-22度。如无条件可用热水袋放在新生儿襁褓周围,水温40-60度,1-2小时换水一次,使宝宝体温维持在36-37度之间。还要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
  3、要仔细喂养,也可用1:1、2:1至3:1的牛奶与水的比例,加5%糖水的牛奶喂养宝宝,并逐渐增加牛奶的比例,以少量多次为主,不宜一次喂得太饱,以防呕吐、误吸,发生吸入性肺炎、窒息的危险。喂牛奶的宝宝要及时补充钙剂及鱼肝油。
  4、要防止感染。新生儿所在的房间人员流动要少,有传染病、皮肤感染或正患感冒的亲属应尽量避免与宝宝接触。同时要加强脐部、臀部及口腔的护理,从而保证宝宝的健康成长。
#【宝宝疾病】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小儿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其病因主要是小儿素喜吃过甜、过咸、油炸等食物,致宿食积滞而生内热,痰热壅盛,偶遇风寒使肺气不宣,二者互为因果而发生肺炎。
  一、新生儿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新生儿新生儿肺炎与大孩子肺炎在表现上不完全一样,多不典型,少数有咳嗽,体温可不升高。主要症状是口周发紫、口吐泡沫、呼吸困难、精神萎靡、少哭、不哭、拒乳。有时就是&感冒&症状,如鼻塞、呛奶。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的呼吸很快(大于45次/分,正常情况下是40&44次/分),甚至可能伴有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肋间隙和剑突下凹陷叫三凹征)等呼吸困难的表现。
  家长可自行在宝宝安静时,给宝宝数呼吸次数,数1分钟;不要在刚喂过奶、刚洗过澡、刚排过便以及哭吵时数呼吸。
  产前感染的肺炎发病多在出生后3&7天内。症状常不典型,胎龄愈小症状愈不典型,体温正常者约占一半以上,其余则体温不稳,严重的病儿或早产儿体温常不升。症状多为非特征性表现如拒食、嗜睡或激惹,面色差、体重不增,多无咳嗽,不久渐出现气促、鼻翼搧动、呻吟、吸气时软组织凹陷,心率增快。早产儿易发生呼吸暂停,肺部体征有呼吸音增强或减低,伴干性或湿性啰音,但也可能完全阴性。
  衣原体感染虽在产前发生,但肺炎的起病却在出生后3&12周。有的患儿在生后5&14天曾发生过衣原体眼结膜炎(参见眼结膜炎),病原体可从鼻泪管渐向下蔓延,但有的患儿并无眼结膜炎,但也可发生肺炎。衣原体肺炎(chlamydial pneumonia)起病缓慢,先有鼻塞和咳嗽,呼吸逐渐加快,一般不发热,肺部有湿啰音,如病变侵犯细支气管则出现喘鸣,全病程可持续数周。血象白细胞数政党有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出生后发生的各种肺炎起病较晚,症状比较典型,有鼻塞、咳嗽、气促、足月儿常发热,但也可体温正常,早产儿可能体温不升。肺部可听到粗细不等的湿啰音。并发脓胸或脓气胸时呼吸音减低,叩诊呈浊音或回想增强,各种不同病原引起的肺炎各有一些特点。
二、新生儿肺炎的病因有哪些
  新生儿大脑皮质对呼吸中枢的调节功能差,吞咽动作不协调,羊水、胎粪、乳汁等易吸入肺内。有严重消化道畸形的患儿,如先天性食管闭锁、严重兔唇裂腭等更易发生误吸。
  新生儿气管短、管腔内较干燥,其纤毛清除细菌、尘埃的能力差,细菌易下行进入肺部。
  新生儿肺组织的分化不够完善,肺泡数量少,肺血管相对地丰富,易充血,发生炎症。
  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易受病原体的侵犯,如果母亲产前患感染性疾病,病原体可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感染,其症状常在产后24小时以内出现。
  因滞产、胎膜早破、多次阴道检查等而致的产时感染,常使胎儿发生窘迫,以致吸入污染的羊水或阴道分泌物而引起新生儿肺炎。
  也可由出生后保暖不当、或曾与患呼吸道感染者接触,先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然后向下蔓延而成为肺炎。此外,也可是败血症的一部分表现。
三、新生儿肺炎有什么并发症
  新生儿小儿肺炎只要及时发现和有效的治疗,病儿可很快康复。但重症易出现下列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预后不良。
  1、心力衰竭:发病时小儿躁动不安,呼吸困难和发绀、心率加快、180次/分,呼吸急促,&60次/分,肝脏增大,下肢浮肿等,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其发展,利用强心剂,利尿剂等治疗。
  2、呼吸衰竭:小儿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和紫绀,呼吸早期加快,重时减慢,有呻吟呼吸和呼吸节律改变。重危时心率加快或减慢,并可出现昏迷和抽搐。
  3、脓气胸: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时,易发生脓气胸。此时,高热持续不退或体温下降后又再度上升,咳嗽频繁,呼吸急促,不能干卧,一侧胸廓饱满。
  4、缺氧性脑病:肺炎呼吸困难缺氧重时,小儿呕吐、头痛、嗜睡或烦躁不安,继之昏迷惊厥。脑病发病较急,来势凶猛,病情险恶,往往与多种并发症交错出现,相互影响,使病情变得更为复杂,病死率高。
  5、中毒性休克:体温骤升达40&41℃或骤降,寒战、面色灰白、烦躁或昏迷、多汗、皮肤呈大理石花样改变,血压下降或测不出,同时出现多脏器功能改变,症状凶险。
  6、中毒性肠麻痹:表现为高度腹胀、呕吐、便秘和肛管不排气(不放屁)。腹胀压迫心脏和肺脏,使呼吸困难更严重。此时,面包苍白发灰,腹部叩诊呈鼓音,肠鸣音消失,呕吐物可呈咖啡色或粪便样物,x线检查发现肠管扩张,壁变薄膈肌上升,肠腔内出现气液平面。
  此外,小儿肺炎还可以并发肺不张,肺气肿,肺大泡,支气管扩张症等,所以说小儿肺炎既为一常见病,又为一危症,故家长不可不注意预防和护理。
四、患新生儿肺炎应该怎么办
  肺炎的治疗原则是应用消炎药物,杀灭病原菌。根据不同的病原菌选用敏感的药物,早期治疗、足疗程,可根据病情选择治疗方案,同时还应对症治疗如发热时给予服用退热剂,咳嗽应给予化痰止咳药物,对重症肺炎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应的住院治疗。
  1、一般护理及支持疗法:
  (1)室温应保持在20℃左右为宜,相对湿度55&65%,以防呼吸道分泌物变干,不易咳出。防止交叉感染。
  (2)注意营养及水份供应:应尽量母乳喂养,若人工喂养可根据其消化功能及病情决定奶量及浓度,如有腹泻者给予脱脂奶,对幼儿或儿童宜供应清淡、易消化、富有多种维生素的饮食,恢复期病儿应给营养丰富,高热量食物。对危重病儿不能进食者,给静脉输液补充热量和水份。
  (3)保持呼吸道通畅:应及时清除鼻痂,鼻腔分泌物和呼吸道痰液。改善通气功能,增加肺泡通气量,纠正缺氧,减轻CO2潴留。痰多稀薄者,可以反复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排出。也可口服祛痰药物氯化铵合剂。痰粘稠不易咳出者,可吸痰或用超声雾化吸入。
  2、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1)抗生素的选择。
  ①肺部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肺炎链球菌肺炎,青霉素仍为首选。对青霉素过敏者改滴红霉素。
  ②肺部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一般可用氨苄青霉素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绿脓杆菌肺炎可用复达欣、菌必治等。
  ③支原体肺炎:多采用红霉素,疗程2周为宜。
  ④对于细菌不明确的肺炎:应根据病情选择广谱抗生素,联合用药(其中一种应偏重于革兰氏阴性菌药物)。
  (2)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干扰素,三氮唑核苷。
  3、氧气疗法。
  4、对症治疗:
  (1)退热与镇静。
  (2)祛痰止咳平喘。
  5、重要脏器损害的处理。
五、新生儿肺炎如何预防
 孩子出院回家后,应尽量谢绝客人,尤其是患有呼吸道感染者,要避免进入宝宝房内;产妇如患有呼吸道感染,必须戴口罩接近孩子。
  每天将宝宝的房间通风1&2次,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孩子受凉,冬天洗澡时室温应升到26℃&28℃,水温38℃&40℃,以大人胳膊肘试水温为宜,洗完后用预先准备好的干燥的大毛巾毯包起来轻轻擦干。
#【宝宝疾病】新生儿败血症#
一、什么是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neonatal septicemia)指新生儿期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繁殖和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有时还在体内产生迁移病灶。仍是目前新生儿期很重要的疾病,其发生率约占活产婴儿的1&~10&,早产婴儿中发病率更高。菌血症(bacterimia)指细菌侵入人体循环后迅速被清除,无毒血症,不发生任何症状。
二、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有哪些
 1、吃奶减少吸吮无力
 新生儿吃奶明显减少,似乎不知饥饿,吮乳时间短且无力,吃奶时易呛奶。
 2、哭声低微如&猫叫&
 败血症的宝宝常不哭闹,或只哭几声就不哭了,而且哭声低微。
 3、体温不升,手足发凉
 新生儿患败血症时,不是体温高,而是体温低,测体温时在35.5℃以下,宝宝手足发冷。
 4、全身软弱四肢少动
 新生儿屈肌张力高,四肢屈曲,或不停地活动,小手会紧紧抓住你的手指;而败血症的宝宝四肢及全身软弱,你拉他的上肢,也无明显的屈曲反应,你松手,他的上肢会自然坠落下来,手也不会抓紧你的手指,而且四肢很少活动。
 5、反应低下、昏昏欲睡
 正常新生儿在受到刺激时可做出适当反应,如惊醒、注视、微笑等;而败血症的宝宝则表现为反应能力低下,精神萎靡或昏昏欲睡。
 6、黄疸不退或退而复现
 正常生理性黄疸应该逐步消退,新生儿败血症时生理性黄疸持续不消退,反而加剧,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黄疸。
 7、体重不增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有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下降的时间在生后3~4天最明显,下降的幅度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以后逐渐恢复,在生后7~10天恢复到出生体重,以后宝宝每天体重增加约50克,满月时体重增长在750克以上。而败血症的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超过正常范围,在体重增长期体重不增加。
 严重败血症可出现中毒性肠麻痹,表现为腹胀,肠鸣音减低。或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呕血、便血,或肺出血。
 三、新生儿败血症由什么引起的
 新生儿发病原因比复杂。现代医学认为,主要是由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菌、克雷白杆菌及B组链球菌感染所致。
 感染的途径有:
 1、宫内感染:母亲孕期有感染(如败血症等)时,细菌可经胎盘血行感染胎儿。
 2、产时感染:产程延长、难产、胎膜早破时,细菌可由产道上行进入羊膜腔,胎儿可因吸入或吞下污染的羊水而患肺炎、胃肠炎、中耳炎等,进一部发展成为败血症。也可因消毒不严、助产不当、复苏损伤等使细菌直接从皮肤、粘膜破损处进入血中。
 3、产后感染:最常见,细菌可从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途径侵入血循环,脐部是细菌最易侵入的门户。
 院内感染易发生于下列情况:
 (1)新生儿监护病区(NICU)治疗的患儿;(2)有入侵式治疗的患儿如气管插管、脐静脉插管等;(3)住院天数长;(4)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5)病房拥挤;(6)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等。
 四、疑患败血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败血症的影响是全身性的,一般最基本的检查项目包括:血液(白血球、血小板、白血球分类)、血液培养、尿液、粪便检查培养、脑脊髓检查以及培养、胸部X光片检查等。
 因为败血症是由血液中的细菌蔓延各处所造成,因此,由婴儿体内抽取少量血液(尿液等),送到检验室中加以特别培养,希望可以在短时间内鉴定出有无细菌、是何种细菌等,这样医生在给予治疗时,才能对症下药。至于抽取脑脊髓液,则是必要的检查。因为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约有1/3的病儿会产生脑膜炎,其死亡率以及后遗症高达60%以上,千万疏忽不得。许多父母常存有一种非常错误的观念,认为抽取脑脊髓液很危险,或对身体有害,所以拒绝医生的要求。这样会延误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其余附带检查还包括: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免疫抗体检查以及各类病毒检查等。可视医生临床的判断而定。
 五、新生儿败血症应该如何治疗
 一般和对症治疗:卧床休息,加强营养,补充适量维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必要时给予输血、血浆、白蛋白和丙种球蛋白。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烦躁者给予镇静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婴儿生长发育对照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