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真正感动我的我不去写丨季羡林感动中国:我怎样写散文

我怎样写散文(季羡林)
我的图书馆
我怎样写散文(季羡林)
我怎样写散文
我从小就喜欢舞笔弄墨。我写这种叫做散文的东西,已经有五十年了。虽然写的东西非常少,水平也不高;但是对其中的酸、甜、苦、辣,我却有不少的认识。在生活情况下,常常是一年半载写不出一天天上班、下班、开会。学习、上课、会客,从家里到办公室,从办公室到课堂,又从课堂回家,用句通俗又形象的话来说,就是”三点一线”。这种点和线都平淡无味,没有刺激,没有激动,没有巨大的变化,没有新鲜的印象,这里用得上一个已经批判过的词儿:没有灵感。没有灵感,就什么东西的迫切的愿望。在这样的时候,我什么东西也写不出,什么东西也不想写。否则,如果勉强动笔,则写出的东西必然是味同嚼蜡,满篇八股,流传出去,一害自己,二害别人。自古已来,应制和赋得的东西好的很少,其原因就在这里。宋代伟大的词人辛嫁轩写过一首词牌叫做”丑奴儿”的词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要勉强说愁,则感情是虚伪的,空洞的,写出的东西,连自己都不能感动,如何能感动别人呢?
我的意思是说,千万不要勉强写东西,不要无病呻吟。
即使有病呻吟吧,也不要一有病就立刻呻吟,呻吟也要有技巧。如果放开嗓子粗声嚎叫,那就毫无作用。还要细致地观察,深切地体会,反反复复,简练揣摩,。要细致观察一切人,观察一切事物,深入体会一切。在我们这个林林总总的花花世界上,遍地潜伏着蓬勃的生命,随处活动着的熙攘的人群。你只要留心,冷眼旁观,一定就会有收获。一个老女人,布满皱纹的脸上的微笑,一个婴儿的鲜苹果似的双颊上的红霞,一个农民长满老茧的手,一个工人工作服上斑斑点点的油渍,一个学生琅琅的读书声,一个教师住房窗口的深夜流出来的灯光,这些都是常见的现象,但是倘一深入体会,不是也能体会出许多动人的涵义吗?你必须把这些常见的、习以为常的的、平凡的现象,涵润在心中,融会贯通。仿佛一个酿蜜的蜂子,酝酿再酝酿,直到酝酿成熟,使情境交融,浑然一体,在自己心中形成一幅”成竹”,然后动笔,把成竹画了下来。这样写成的文章,怎么能不感动人呢?
我的意思就是说,要细致观察,反复酝酿,然后才下笔。
创作的激情有了,简练揣摩的工夫也下过了,那么怎样下笔呢?写一篇散文,不同于写一篇政论文章。政论文章需要逻辑性,不能持之无故,言之不成理。散文也要有逻辑性,但仅仅这个还不够,它还要有艺术性。古人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又说:”不学诗,无以言。”写散文决不能平铺直叙,像记一篇流水帐,枯燥单调。枯燥单调是艺术的大敌,更是散文的大敌。首先要注意选词造句。世界语言都各有其特点,中国的汉文的特点更是特别显著。汉文的词类不那么固定,于是诗人就大有用武之地。相传宋代大散文家王安石写一首诗,原来写的是:”春风又到江南岸。”他觉得不好,改为”春风又过江南岸。”他仍然觉得不好,改了几次,最后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自己满意了,读者也满意,成为名句。”绿”本来是形容词,这里却改为动词。一字之改,全句生动。这种例子中国还多得很,又如有名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原来是”僧推月下门”,”推”字太低沉,不,响亮一改为”敲”全句立刻活了起来。中国语言里常说”推敲”就由此而来。再如咏早梅的诗:”昨夜风雪里,前村数枝开”,把”数”字改为”一”字,”早”立刻就突出了出来。中国旧诗人很大一部分精力,就用在炼字上。我想,其他国家的诗人也在不同的程度上致力于此。散文作家,不仅仅限于造词。整篇散文,都应该写得形象生动,诗意盎然。让读者读了以后,好像是读一首好诗。古今有名的散文作品很大一部分是属于这一个类型。中国古代的诗人曾在不同的时期提出不同的理论,有的主张神韵,有的主张性灵。表面上看起来,有点五花八门,实际上,他们是有共同的目的的。他们都想把诗写得新鲜动人,不能陈陈相因。我想散文也不能例外。
我的意思就是说,要像写诗那样来写散文。
光是炼字、炼句是不是就够了呢?我觉得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还要炼篇。关于炼字、炼句,中国古代文艺理论菱中,其中也包括大量的所谓”诗话”,讨论得已经很充分了。但是关于炼篇,也就是要在整篇的结构上着眼,也间或有所论列,总之是很不够的。我们甚至可以说,这个问题似乎还没有引起文人学士足够的的重视。实际上,我认为,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炼篇包括的内容很广泛。首先是怎样开头。写过点文章的人都知道:文章开头难。古今中外的文人都知道这一点,而且做过各方面的尝试。在中国古文和古诗歌中,如果细心揣摩,可以读到不少开头好的诗文。有的起得突兀,如奇峰突起,出人意外。比如岑参的《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开头两句是:”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文章的气势的把高塔的气势生动地表达也出来,让你非看下去不行。有的纡徐,如春水潺缓,耐人寻味。比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的开头的一句话:”环滁皆山也。”用”也”字结尾,这种句型一直贯穿到底。也仿佛抓住你的心,非看下去不行。还有一个传说说,欧阳修定《相州昼锦堂记》的时候,构思多日,终于写成,派人送出去以后,忽然想到,开头还不好,于是连夜派人快马加鞭把原稿追回,另改了一个开头:”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这样开头有气势,能笼罩全篇。于是就成为文坛佳话。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几十几百。这些都说明,我们古代的文人学士是如何注意文章的开头的。
开头好,并不等于整篇文章都好。炼篇的工作才只是开始。在以下的整篇文章的结构上,还要煞费苦心,惨淡经营。整篇文章一定要一环扣一环,有一种内在的逻辑性。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都要严丝合缝,无懈可击。有人写文章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前言不搭后语,我认为,这不是正确的做法。
在整篇文章的气势方面,也不以有流于单调,也不能陈陈相因。尽管作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应该加意培养这种风格,这只是就全体而言。至于在一篇文章中,却应该变化多端。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上,出现了不少的不同风格:《史记》的雄浑,六朝的侬艳,陶渊明、王维的朴素,徐、庾的化丽,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流畅灵动,《红楼梦》的细腻,《儒林外史》的简明,无不各擅胜用一种风格,应该尽可能地把不同的几种风格融合在一起,给人的印象就会深刻。中国的骈文,诗歌,讲究平仄,这是中国语言特点造成的,是任何别的语言所没有的大概中国人也不可能是一开始就认识到这个现象,一定也是经过长期的实践才摸索出来的。我们写散文当然与写骈文、诗歌不同。但在个别地方,也可以尝试着使用一下,这样可以助长行文的气势,使文章的调子更响亮,更铿锵有力。
文章的中心部分写完了,到了结束的时候,又来了一个难题。我上面讲到:文章开头难。但是认真从事写作的人都会感到:文章结尾更难。
为了说明问题方便起见,我还是举一些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例子。上面引的《醉翁亭记》的结尾是”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以”也字句开始,又以”也”字句结尾。中间也有大量的”也”字句,这样就前后呼应,构成了一个整体。另一个例子我想举杜甫那首著名诗篇《赠卫八处士》,最后两句是”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这样就给一种言有尽而间无穷的感觉。再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洋洋洒洒数百言,或在天上,或在地下。最后的结句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也使人有余味无穷的意境。还有一首诗,是钱起的《省试汀灵鼓瑟》。结句是”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对这句的解释是有争论的。据我自己的看法,这样结尾,与试帖诗无关。它确实把读者带到一个永恒的境界中去。
上面讲了一篇散文的起头,中间部分和结尾。我们都要认真对待,而且要有一个中心的旋律贯穿全篇,不能写到后面忘了前面,一定要使一篇散文有变化而又完整,谨严而又生动,千门万户而又天衣无缝中,奇峰突起而又顺理成章,必须使它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
我的意思就是说,要像谱写交响乐那样来写散文。
写到这里,也许有人要问:写篇把散文,有什么了不起?可你竟规定了这么多的清规戒律。任何一种文学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律,没有规律就不成其为文学艺术,就在于它的规律不同。但是不同种的文学艺术之间又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启发,而且是借鉴得越好,则这一种也就越向前发民。任何国家的文学艺术史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也许还有人要问:古今散文中,有不少是信笔写来,如行云流水,本色天成,并没有像你上面讲的那样艰巨,那样繁杂。我认为,这种散文确实有的,但这只是表面上看来是信笔写来,实际上是作者经过了无数次的锻炼,由有规律而逐渐变成表面上看起来摆脱一切规律。这其实是另外一种规律,也许更难掌握的更高级的一种规律。
我学习写散文,已经有五十年的历史了。如果说有一个散文学校,或者大学,甚至研究院的话,从年限上来看,我早就该毕业了。但是事实上,我好像还是小学水平,至多是中学的程度。我上面讲了那样一些话,决不意味着,我都能做得到。正相反,好多都是我努力的目标,也就是说,我想这样做,而还没有做到。我看别人的作品时,也常常拿那些标准来衡量,结果是眼高手低。在五十年漫长的时间内,我搞了一些别的工作,并没有能集中精力来写散文,多少带一点客串的性质。但是我的兴致始终不衰,因此也就积累了一些所谓经验,都可以说是一得之见。对于专家内行来说,这可能是些怪论,或者是一些老生常谈。倡对我自己来说,却有点敝自珍的味道。《列子?杨朱篇》讲了一个故事:
昔者宋国有田夫,常衣蕴贲,仅以过冬。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奥室、锦纩、狐猁。顾谓其妻曰:”负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献吾君,将有重赏。”
我现在就学习那个田夫,把我那些想法写了出来,放在选集前面。我相信,我这些多也不过同负暄相类。但我不想得到重赏,我只想得到赞同,或者反对。就让我这一篇野叟曝言带着它的优点与缺点,怀着欣喜或者忧惧,走到读者中去吧!
馆藏&14896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我所认识的季羡林:人总得扛住一点什么
当代微信公众号张曼菱
[摘要]有的东西,看似柔弱,却连广宇透光阴,是民族的血脉。每一位逝者的位置,由岁月和人格构成。人走了,历史的本质会渐显露出,世态炎凉左右不了。季羡林是值得追思的。 像《浮生六记》2007年7月,秋凉初透。我到301医院病房探望季羡林。他毫无龙钟之象,白衣凝神,端坐案前。送上一套我编撰的《西南联大人物访谈录》,他讲了几句,说“这事很有意义”,静默片刻,我俩有一段对话:季:“你有没有写《北大回忆》?”我:“没有,只有零散的文字。”季:“应该写,值得回忆。”我:“怎么写?”季:“像《浮生六记》那样写。”我顿时有些白云深处的感觉,怀想起当年朗润园光景。我和他都一时沉静了。季羡林并不像世俗想象的,总生活在热烈红火之中;也不是总在思索和讲着格言式的话语。有的老人羡慕季羡林入住301医院,得以最精确的护理救治。然而先生自从入院,已经失去他最后的私人空间。本来生活在孤独中的他,可以依托着北大校园之晨昏,寄寓于窗外荷塘;有师生来访之情趣,和他的猫儿;尚有着他生命最后提炼的内容。他一直想回校园。但人们告诉我,季在301医院无菌的病房里住久了,一回北大就会发烧。校医院也不敢负其责。于是只有长住301了。 他对我突然提及《浮生六记》,那是贵在心灵之自由的记录,那是布衣寒窗的风月往事。“浮生”,不只是说生命的短促,更是指这生命不系于任何庞然重物。生命处于自在自为的状态。自由的渺小,渺小的自由。昭示了生命本质上的尊严。翌年夏天,远在西南的我收到挂号邮件。展开是一宣纸,季羡林墨迹、印章赫然:《北大回忆》,是他为我的未竟之作题词。此间有深意。有如托孤。用他自己在纪念邓广铭时的观点,这是“后死者”对先死者必须完成的。那天相见,季有一段话令我伤感。他说:“那年我去昆明,没有找到你。”当时杨锐秘书在旁问道:“你哪一年到昆明的?”他说:“五〇年。”我与杨不禁相视而笑。那时我还在童年。我感到他的牵念之情,也发觉敏锐清晰的他,开始对岁月模糊了。他让杨锐取纸,写给我一幅字:“为善最乐,能忍为安”,令我感到他晚年的无奈。“忍”这个字,听起来不是那么舒畅。《浮生六记》表面写的都是趣闻逸事,其实也蕴含着文人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巨大悲哀。季去世后,我专程访问过原北大领导王学珍。他告诉我,季羡林从校园的一位默默学者,成为中央领导关注的对象,一举推到社会顶峰,是北大应“上面”要求推荐的。这就是那些“桂冠”的由来,这是中国政治的一贯的思路。王老还告诉我,北大从来没有给季羡林“派”过秘书。因北大不会给一个退休的副校长派秘书。当年的马寅初退休了也没有秘书。那次去301医院,因我眼疾,行动不便,由在京念书的外甥陪同前往。我曾与他谈:看一个大事件,一定要放到大时代里去看,而不是用小范围小原则可以解释的。将季奉为圣贤楷模的社会现象。我认为是当局“维稳”的一个举措。而季羡林心知肚明,配合之。外甥亦认同此见。他说,季见过中国的乱世,所以他也希望“维稳”。我想,季羡林可以在青年一代身上得到理解了。 身后谤议在季过世后,有两方面的评论令我关注。一是来自海外学者余英时先生的指责。余英时不满意的原因是季羡林被大陆称为“大师”一说。关于“季羡林是不是大师”,在知识界从来都不是值得讨论的话题。那只是大众与媒体吸引眼球的勾当,不足为知识界认真说道。当代中国,“大师”满天飞舞,定义早已混淆。大陆现在有没有像余所指的那样具有民国风范的大师呢?学界文界,体制已改,时有“遗风”犹存。而遗风能够演绎多久?要看今后的体制是否有利于其养成。余英时关于“大师”的评议与慨叹,值得思考。但余的更多指责内容,则基于政治方面的原因。他是连同任继愈先生一起抨击的。余说季羡林“温家宝胡锦涛等人,对他敬礼有加”。说任继愈:“很早就变成毛很喜欢的一个私人顾问,常常让他去讲佛教。”从而指责季羡林任继愈:“没有骨头”;“后来没写什么东西”;“歌功颂德”“民族主义”等。这是不公正的;与季任二位的人品业绩事实相违。事实上,余英时先生自己还是没有脱出那种以“国共”划线的偏见。他自己访问大陆时拜访任继愈,在国外又将任先生接到家中相待,这是学者的方式。为何在别人逝世之后,又出来这么“政治”的方式了呢?这不是“二重人格”吗?有一位史学界的北大学友定居美国,他曾对我说:“那些海外的学者有什么资格来指责国内学者?”这令我感动。彼此的生存资源已经完全不同。国内学者所经历的曲折与辛酸,是难以对外人道的。而国内学者所承负的责任,和那种“跌倒又爬起来”的弘毅精神,“虽九死而不悔”地推动着中国大地的艰难前进,这种奉献与作用,则更是为海外人所难以取代的。海外许多有识之士,并不都如余英时先生这样,持一种“站在干岸上”的态度,来对待国内知识分子。前些年李政道博士回来,在北戴河受到国家最高领导人江泽民的接见。李博士当面进言,希望最高层更加重视国内科学家,因为“他们对国家的贡献更大”。近读刘再复先生写的《师友纪事》,他并不因易其地而变其情怀,而是深情历数国内学界前辈的艰辛。飘泊流离,而心系母土,拳拳赤子也。此种立场与态度,涉及到人格修养,对历史的理解与负责感,和对同类的敬重心。说到国内昔日“运动”,我以为“反思”与“追究”是两回事。这些年我在做西南联大的史料抢救一事,也时常有人对我讲,某位老先生在某次“运动”中如何,总之是不允许人犯过失,连天真的过失也不允许。当我面对这些耄耋之年犹未敢忘忧国的老人,见他们忆起少年壮志时的兴奋与惆怅,对眼前国情的焦虑,不由自问:他们还有何罪?我刚入北大时,曾邂逅一位忠厚的清史专家许大龄。他听说我在云南时曾遭受迫害事,即满面愧色地对我赔罪,说他原来是“梁效”。仿佛是他要对中国大地的这些苦难负责。许先生一直生活在沉痛中,终于早逝。中国文界,罪莫大焉,莫过于当年“文化领袖”周扬了。可是他晚年的悲伤与自责,令人悲悯。鲁迅说,千年“吃人”,罪在礼教。而这数十年的“整人”,罪之根源又在何处呢?古人有洞察之言: “钓者负鱼,鱼何负于钓?”今年纪念托尔斯泰百年诞辰。托翁最伟大的思想,就是损害人的与被损害者,都可以得到复活。这是其他只是揭露罪恶的作家不可及的高度。难道我们经历漫长黑夜的中国知识界就不允许自己的同仁“复活”吗?如果没有一点托尔斯泰精神,恐怕很难打理我们这个受到重创的精神世界和文化山河。我们成天说“普世价值”,就是要爱人类,为什么连自己苦难的同仁也不爱呢?近来我常思:经历改革开放后多年的努力、启蒙,这么多殚精竭虑的前辈走了,而中国屡屡进而复退,文化垃圾弥漫。令我们这代人在“将退”之际有一种挫败感。季逝世后,我在京城听到一些小圈子里的评说。大众认识的只是媒体上的季羡林。我本以为,小圈子里的人才真正切近季羡林的今昔。所以我很关注。但令人失望的是,文人小圈子往往充满太多的相妒与相轻之情,少怜悯心。一种说道,是拿季羡林与钱锺书先生相比较。我在大一的时候,曾经写信给钱先生,谈《管锥篇》。此书一出,我们都在“热读”。正当我被人们指责为“冒昧”时,却意外地收到了钱先生的亲笔信。信中说“你已大悟大彻”,并邀请我到三里河他的家中谈谈。钱先生的学问名气太大了,令我不敢草率。面对他的过奖,我得拿出一篇有关《管锥篇》的文章来,才敢上门。这样与钱先生失之交臂。越到后来,越知道他那封给我的信之珍贵。我浪费了先生给我的这个机会,和为我打开的这扇门。后来闻钱先生走的消息,我曾遥对上香。季羡林与钱锺书在人生与人格的形成上面有极大的不同与反差。季的起点、家学、家境,以及成才过程都不能与钱先生相比。一个是名门望族,世家才子,另一个是贫寒人家,孤儿寄养。在中国也没有几个人能与钱先生的优越家境与才华相比拟。这个起点和成长过程的巨大反差,也决定了季的眼界、魄力和自由度,从学问到生活,季由于先天的单薄,容易被人利用驱使;远不如钱的成熟,理智,谋略和善于成就与保全自己。文人学者之比,是为了增进学术,砥砺人品;岂能去比俗闹和排场?我来京为季先生和任先生送行时,两度八宝山,景况各异,感触良多。季羡林的告别仪式人潮汹涌, 如赶庙会,几无肃穆。任继愈的灵前告别那天,早晨大雨,人们被淋湿,神态黯然。来人都是学院、研究所、图书馆这几个圈子的。规模得体。就个人命运而言,季羡林比钱先生和任先生都要凄惨得多,应令人有兔死狐悲之叹。那一代知识分子都各有抱负,也各有醒悟的机缘。他们各有千秋,各有完成自己的途径。正如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都是这样。 相识季常用戏谑的口吻说:“近年季羡林走俏”。我认识季,是在他没“走俏”,我也颇不合时宜的年月。此去三十载,相识风雨中。1981年,北大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民主竞选运动。现在是小学生都知道竞选了。可那时,“民主”的意识甚至在北大也很可怜,人们可以忍受一个不认识的官方提名之人,却不能忍受自己熟悉的人成为“候选人”。作为当时第一个女竞选者,我受到强烈关注。加之我个性自由,平时口出狂言,爱唱爱跳,剪了一个男孩子的小平头,为当时一些同学所不容,不是传统中的“代表“形象。中文系78届,我的同班人以“大多数革命群众”的名义,贴出大字报,把我的恋爱和宿舍夜话甚至上课早退等劣迹公之于众;正在社科院读研的男友,在这声讨中与我分手。时任北大副校长的季羡林看了那些大字报,矛头一时都指向一个女生,担心我承受不住压力发生意外,叫人暗中跟着我。我被带到季的家中,受到他的抚慰。看我大大咧咧的样子,“已摒忧患寻常事”,他就与我谈开了人生与学问。颇为融洽。1980年初春之夜,中国男排不负众望,冲出亚洲。在北大学子的游行队伍中,我被推举了出来,站在一辆自行车的坐垫上指挥。熊熊的火把燃烧到我的衣服。在那天夜里,我们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最强音。那时的北大,是我们创造自己,创造历史的舞台。北大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所爆发的这一次民主竞选,涌现出来的人物后来各行其道。而那一次竞选中吸引社会各界的各类观点、思想、其丰富、激进、开放和全方位思索的内容,直接影响和介入了中国后来的改革进程。毕业离校时,季羡林将刚刚出版的书赠送我,是印度史诗的译著。文字清明,有东方素朴之风。1986年岁末,电影《青春祭》在美国举办“中国电影首届新片展”,作为原著和编剧,我应邀访问好莱坞。飞机起飞后,我突然收到季羡林派人送来的信。他担心我第一次到美国,万一钱不够花,或有难处,特意将我介绍给他的几位朋友。我回国后,他却只字不提此事。季羡林有着激越坦荡的情怀。但一生中轻易不露。老秘书李玉洁说,季像老和尚似的,秉性活泼的我却能与他一坐几个时辰。而每知我到京,先生都会兴奋地等待。季非常细腻和敏锐,谈话直指人最需要的一种精神需求。他总是对我最狂妄的思想与作为给予明白的肯定。他和我共同思索着。1986年我访美归来,正值海南特区初建,促成我心高气大,于是在岛上筹备一所东南亚职业大学。我对季羡林说,现实社会急需一批具有理想的务实型学子。季表示支持。一天,李玉洁打电话给我,说先生已经筹到六十万韩币,让我用发票来北大领取。职业大学事,最终因申报未果而息。筹款岂敢动用?遂分文未取。季羡林交人,肝胆相见。但这种君子一诺便许千金的方式,不适用于社会。其实季就是在校园内也常在钱财方面受骗。到后来,他的圈子变化了,而行事依然如此,轻信于人,故发生被欺骗与利用的事情。 写“牛棚”季羡林的声望达到极顶,应始于北大“百年校庆”。1999年,我专程从云南赴北大。一进校门,迎面摆开的纪念品摊上,几无例外,皆是季羡林题词有签名。虽然惊喜意外,却也暗自在思量:既为百年庆,而北大百年之名师,多如繁星,如此只署一人,是否妥当?别人又会怎么看先生?此必伏下隐患。而既到朗润园,还想敲门就进屋,却见李玉洁出来正告之:先生是推掉一家海外电视台,才赢出时间见你的。你不要久坐,下面还有某家报纸。云云。将久盼的兴致勃勃的叙晤,顿时强加上一点“朝圣”的味道。从此,我要见到季,不再是随意的事情,有了压力。每经过秘书的许可和限制时,仿佛有点“被赏面子”似的。那天他随手在一本笔记上为我题字“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与曼菱共勉”。见到先生诚待依然,想我来去一瞬,遥遥万里,也无须去计较秘书“故设门槛“之举了。季后来门庭如市,三教九流,而学界人士渐寂然无踪。我明白,人家也受不了这种“自设门槛”。就这样他的生态环境改变了。在北大百年校庆的宏大舞台上,季羡林有壮观的表演,没有辜负观众与时机。在这个举世瞩目的场所和时段,推出了他的重要著作《牛棚杂忆》。季羡林的《牛棚杂忆》,忆“文革”,论视野和深度,不及巴金的《随想录》和韦君宜的《思痛录》。然而,他对人性的看透,对自己的看透,却力透纸背,令我尊伏。其中一个细节,他写自己在被工宣队监视,连上厕所都被跟着,他却坦陈,竟然为发现地上的一枚硬币,没机会去拾而沮丧。知耻近乎勇。他完全可以只写自己如何在看大门的时候偷偷地进行翻译巨著的工作,给自己留下一个知识分子的“面子”。可是他不放过自己精神史上这最丢人的一笔。这令我想起鲁迅的《一件小事》。他把“文革”的源头直接追思到了中国人的国民性,衔接上了鲁迅;这是比政治更加深刻的原因。季从一个孤儿自幼奋发,至清华深造,留德时期倍尝家国辛酸,他追随大师陈寅恪、胡适等,从不放弃学业精进和人格修养;可是战火与贫寒都不能改变的风骨,在“文革”中却有此颓废。他把“文革”称为“人类悲剧”。他不仅继承了鲁迅的那种自我剖析精神,更通过对自己委靡精神状态的暴露,指出了国民性的贫弱,是由于体制的剥夺。《牛棚杂忆》说:“我们既不研究(指‘文革史’研究),‘礼失而求诸野’,外国人就来研究,其中有善意的,抱着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说一些真话,不管是否说到点子上,反正说真话比说谎话强。”季疾呼“研究‘文革’史”。这使他与巴金、韦君宜殊途同归,具为中华民族觉醒之良知代表。古云“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季羡林此举居高而借风,可谓谋划已久的大举动。对此他是有意为之,有志为之。绝非偶然。看他的书中讲道:现在国外人在研究“文革”,而中国无。就已经证明他的明确意识和决心。尊荣之际,他并没有迷失,而是立刻履行自己的反思,他曾拒绝“全国作协主席”的桂冠。说自己是一个作家之外的票友,他是一个朴素行文的学者,的确并非文采飞扬之人。而这风格恰恰适合映证“‘文革’回忆”这一严肃沉痛的话题。那些瞧不起季羡林的人,他们有如季羡林这样严肃地回忆过“文革”、剖析过自己吗?反之,有的人虽身受其害,而写起“文革”来,避重就轻,风花雪月,淡如游戏,愚下媚上。这是新的犯罪。中国需要有担当的人。人总得扛住一点什么。才对得起自己的一生,和校园、家国。我带回家的《牛棚杂忆》,立即被父母亲轮流争读。母亲说,她喜欢季的清淡文字,如同朋友面谈。同为大学校园知识分子,她回味着浩劫时代自己身同所感的遭遇。父亲则沉思道,此为有胆识之文字,应该收藏。于是放在他为数不多的案头。因为这本书的坦诚风格,父亲向我详细询问了季羡林的生活现状。时日正值中秋,我说,季先生喜欢吃云南的火腿月饼,略加品尝后,在月色之下,走到门前的湖前看看荷花。父亲郑重交代我:“以后每年中秋都要给他寄去。记住。”通过《牛棚杂忆》,父亲已经把季羡林惦记心头,置若亲友。次年来京,我直奔朗润园,向季先生哭诉父亲逝世的哀痛。他为我写下了:“曼菱 无名有品 无位有尊 ”,作为给我父亲的赠词,收入了我记述父亲的著作《中国布衣》一书中。送书时,李玉洁说:“季老也是一个布衣”。如今中秋之月,留下我独自守望,思古人云“人生代代无穷已”。倘若没有了这些人间的情节,那一轮满月之辉亦无意思。望月,乃是望人生,望别离,望期冀。 本色我所认识的季羡林,执着于记忆中的每一桩珍贵往事。他曾对我讲过鲁迅,讲过胡适,讲过他的恩师陈寅恪。其神情谦恭无比,如师长犹在前。他说,他们都非常爱护年轻人。北大郝斌曾跟我讲过,他陪季老去台湾的事。他说,当时邀请一来,季老马上就答应了。说明他心里有事,想去。到了台湾,季就提出要去谒胡适墓。那天,郝斌跟在他后头。季老上前就恭敬地朝着胡先生的墓地三鞠躬,然后回头对跟在后面的郝斌说:“鞠躬!”语气很严厉,容不得半点商量。这在季是很少有的。郝斌于是也鞠躬完毕。后来郝斌跟我说:“他不叫,我也是要鞠躬的。因为他在我前头,我意思得等他行礼退下,我再上前行礼。不料季老那么性急。他怕我不行礼。”回来之后,季写了“在胡适墓前”的文字。这埋藏在他心中已久的感情终于宣泄。可见,季是一个有心灵底线的人。大陆多少年来对胡适的谩骂,季只能沉默不语。但该守望的东西,他没有丢掉。季羡林是认真的人。学者的严谨个性体现于平素的处世中。我在拍摄《西南联大启示录》时,提出要采访他。季先是拒绝,以为不合适。因为他本人不是西南联大的,抗战时期他正留学德国。我说,我采访他是因为这部片子需要谈谈陈寅恪,而国内能够谈陈的人不多了。季才答应了。他着重地给我讲了陈寅恪一家“三世爱国”的传统。他说:“爱国,也是遗传”。他们是唯一的三代人进入《辞海》的世家。我由此想到,自司马迁以来就以“世家”来命名的那些重要家族,他们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不可泯灭与取代的。当代将家族的传统几乎取缔,其实这才是成了真正的“一盘散沙”。采访时,也请他谈西南联大,他谈得非常审慎。自己的身份摆得很恰当。毕业离校后,二十多年的光阴,几乎每度来京都到朗润园去探访季羡林,话题无论巨细。他的本色强烈地吸引着我。我曾经专程请教过季:我能不能做西南联大这件事?他打量了我一下,说:“能。你能行。你做很合适。”在那以后,他对我说得最多的是:一个民族最需要的是创造文化和传播文化的人。他希望我做这样的人。每一次见面,他都要求我坐下来写作,要坐冷板凳。他曾说:“曼菱要能坐下来,必成正果。”关于名誉,他曾在电话里对我说过一句话:“实至名归。”坐冷板凳,其实正是季羡林的本分,本色 。由于校园反复动荡,季羡林直到七十岁后才有了“坐冷板凳”的权益。每天他黎明即起,万籁寂静中,在灯下写作迎接早晨。当他还在朗润园家中时,有时一天不断地来人,这样持续着,到了晚上他就会生闷气,一句话不说,因为他没有了“坐冷板凳”的时间。他最多的文章最重要的著作都是在七十岁后写成的。就这样干活,直到八十八岁,“米寿”之期,他完成了二十七卷的《季羡林全集》。季羡林一生致力于东方文化的研究,以印度为主。这在他的《学海泛槎》一书中一一做了交代。而后来人们瞎给他称号,有损他的学者风范。“什么‘一代宗师’,好像听着不入耳。”季羡林这样反应。再问他:“如果给您下一个定义,应该是什么?”他说:“我是北大教授,东方学者。足够了。”他还说:“对一个人,要给他名符其实的定义,他自己心安理得。如果不名符其实,他自己也吃睡不安。好多事情不是这么出来的。什么是‘国学大师’?先得把这概念搞清楚。”他认为,大概王国维够称作“国学大师”。在他半卧床时,我曾到他的卧室与他聊天。他对我说“够本了”。还指着榻下的鞋说,这鞋可能明天就不穿了。赶上了,我也与他一起吃饭。小米粥,窝窝头,炒的火腿肠,还有咸菜。 他的午餐不过是别人早点的分量。这样的温馨时刻,从他离开朗润园的家后,再也不复有。以后在301医院见面,谈话时旁边都有人,季羡林变得字斟句酌,极为简洁。人到晚年离开了自己的家园,总是不会自在的。他的内心再没有了松弛、随意和悠然。尤其令我骇然的是,在这位晚年学者身上,那种由清华的严谨和北大的清高所打造出来的校园风格,竟荡然无存。报上出现了一些题词,一些不清醒的不合乎身份的话。季羡林被一些有术无学的人包围着。有一次我从云南来也被拒之门外。李玉洁要我到路旁的“肯德基”去见面,递给我一本季的书。其实这书以前已经给过我了。我不以为是他不想见我。我有一种季羡林被“绑架”的感觉。季羡林已经不属于校园,他远离了校园的人群。在季逝世前后,风波迭起。我在北大校园看见有大字报。学生们抗议“对一个老人的不人道”。孩子们的直感是对的。由于财产纠葛,校方表示难以介入。人皆有老。老去的亲人,和自己的老境。社会应该如何对待老人?人到衰老,是否还应该承担社会公共角色?老年人在生活料理和与外界交流都必须依赖于他人的时候,会产生一种趋从心理,一种恐惧感。也有相反倾向。老人是需要监护的,公平正义与仁爱的监护。如何维护老人的独立与尊严、安宁与健康?这是一个伦理与人性关怀问题。老年性心理的蜕变,就是伟人也难以避免。无论出于公益还是私利,季羡林这位孤独老迈的北大教授都被人使用得太过分。先是作为一个学者被使用得过分,后又作为一个老人被使用得过分,季羡林现象,是一次新的造神运动。然而造神的时代已经结束,所以崩溃来得很快。其结果是“寿则辱”。所有的垃圾又都倒在了季羡林的头上。最后一次见季羡林,是2009年4月。我告诉他,我将去台湾。我要去寻访蒋梦麟、梅贻琦、胡适的踪迹,为他们扫墓。季向我讲梅校长当年在清华的口头禅“大概”“如果”“也许是”,重复地讲。神态茫然。突然间,他提出:“还有傅斯年”。他的这位山东老乡,是以风骨耿直和保护青年闻名的。季羡林最后的最深厚的感情是在校园,在清华和北大。有的东西,看似柔弱,却连广宇透光阴,是民族的血脉。昔季羡林米寿,父亲曾为我书写贺幅为:“温不增华 寒不改叶”。先生一走两年了。请受曼菱一炷心香吧。(文/张曼菱 )2011年7月于昆明本文原题:季羡林——追念与思考 原载:《当代》2015.06转自“ 当代”微信公众号(dangdaizazhi),腾讯文化合作媒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zolazha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季羡林感动中国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