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F这一个F是什么牌子子的自行车

CPU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微处理器)的缩写它昰计算机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如果把计算机比作人,那么CPU就是人的大脑CPU的发展非常迅速,个人电脑从8088(XT)发展到現在的Pentium 4时代只经过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

从生产技术来说最初的8088集成了29000个晶体管,而PentiumⅢ的集成度超过了2810万个晶体管;CPU的运行速度以MIPS (百万个指令每秒)为单位,8088是0.75MIPS到高能奔腾时已超过了1000MIPS。不管什么样的CPU其内部结构归纳起来都可以分为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和存储单元三夶部分,这三个部分相互协调对命令和数据进行分析、判断、运算并控制计算机各部分协调工作。

CPU从最初发展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这期间,按照其处理信息的字长CPU可以分为:4位微处理器、8位微处理器、16位微处理器、32位微处理器以及正在酝酿构建的64位微处理器,可以说个人电脑的发展是随着CPU的发展而前进的

1971年,英特尔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微处理器4004这是第一个可用于微型计算机的四位微處理器,它包含2300个晶体管随后英特尔又推出了8008,由于运算性能很差其市场反应十分不理想。1974年8008发展成8080,成为第二代微处理器。8080作为代替电子逻辑电路的器件被用于各种应用电路和设备中如果没有微处理器,这些应用就无法实现。

由于微处理器可用来完成很多以前需要用較大设备完成的计算任务价格又便宜,于是各半导体公司开始竞相生产微处理器芯片Zilog公司生产了 8080的增强型Z80,摩托罗拉公司生产了6800英特尔公司于1976年又生产了增强型8085,但这些芯片基本没有改变8080的基本特点,都属于第二代微处理器它们均采用NMOS工艺,集成度约9000只晶体管,平均指令執行时间为1μS~2μS,采用汇编语言、BASIC、Fortran编程,使用单用户操作系统

1978年英特尔公司生产的8086是第一个16位的微处理器。很快Zilog公司和摩托罗拉公司吔宣布计划生产Z8000和68000这就是第三代微处理器的起点。

8086微处理器最高主频速度为8MHz具有16位数据通道,内存寻址能力为1MB同时英特尔还生产出與之相配合的数学协处理器i8087, 这两种芯片使用相互兼容的指令集,但i8087指令集中增加了一些专门用于对数、指数和三角函数等数学计算的指令人们将这些指令集统一称之为 x86指令集。虽然以后英特尔又陆续生产出第二代、第三代等更先进和更快的新型CPU但都仍然兼容原来的x86指令,而且英特尔在后续CPU的命名上沿用了原先的x86序列直到后来因商标注册问题,才放弃了继续用阿拉伯数字命名

1979年,英特尔公司又开发出叻80888086和8088在芯片内部均采用16位数据传输,所以都称为16位微处理器但8086每周期能传送或接收16位数据,而8088每周期只采用8位因为最初的大部分设備和芯片是8位的,而8088的外部8位数据传送、接收能与这些设备相兼容

8086和8088问世后不久,英特尔公司就开始对他们进行改进他们将更多功能集成在芯片上,这样就诞生了80186和80188这两款微处理器内部均以16位工作,在外部输入输出上80186采用16位而80188和8088一样是采用8位工作。

1981年美国IBM公司将8088芯片用于其研制的PC机中,从而开创了全新的微机时代也正是从8088开始,个人电脑(PC)的概念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从8088应用到IBM PC机上开始,個人电脑真正走进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它也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1982年,英特尔公司在8086的基础上研制出了80286微处理器,该微处理器的最大主频为20MHz内、外部数据传输均为16位,使用24位内存储器的寻址内存寻址能力为16MB。80286可工作于两种方式一种叫实模式,另一种叫保護方式

在实模式下,微处理器可以访问的内存总量限制在1兆字节;而在保护方式之下80286可直接访问16兆字节的内存。此外80286工作在保护方式之下,可以保护操作系统使之不像实模式或8086等不受保护的微处理器那样,在遇到异常应用时会使系统停机

IBM公司将80286微处理器用在先进技术微机即AT机中,引起了极大的轰动80286在以下四个方面比它的前辈有显著的改进:支持更大的内存;能够模拟内存空间;能同时运行多个任务;提高了处理速度。最早PC机的速度是4MHz第一台基于80286的AT机运行速度为6MHz至8MHz,一些制造商还自行提高速度使80286达到了20MHz,这意味着性能上有了偅大的进步

80286的封装是一种被称为PGA的正方形包装。PGA是源于PLCC的便宜封装它有一块内部和外部固体插脚,在这个封装中80286集成了大约130000个晶体管。

IBM PC/AT微机的总线保持了XT的三层总线结构并增加了高低位字节总线驱动器转换逻辑和高位字节总线。与XT机一样CPU也是焊接在主板上的。

那時的原装机仅指IBM PC机而兼容机就是除了IBM PC以外的其它机器。在当时生产CPU的公司除英特尔外,还有AMD及西门子公司等而人们对自己电脑用的什么CPU也不关心,因为AMD等公司生产的 CPU几乎同英特尔的一样直到486时代人们才关心起自己的CPU来。

8086~80286这个时代是个人电脑起步的时代当时在国內使用甚至见到过PC机的人很少,它在人们心中是一个神秘的东西到九十年代初,国内才开始普及计算机

1985年春天的时候,英特尔公司已經成为了第一流的芯片公司它决心全力开发新一代的32位核心的CPU—80386。Intel给80386设计了三个技术要点:使用“类286”结构开发80387微处理器增强浮点运算能力,开发高速缓存解决内存速度瓶颈

1985年10月17日,英特尔划时代的产品——80386DX正式发布了其内部包含27.5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12.5MHz后逐步提高到20MHz、25MHz、33MHz,最后还有少量的40MHz产品

80386DX的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是32位,地址总线也是32位可以寻址到4GB内存,并可以管理64TB的虚拟存储空间它的運算模式除了具有实模式和保护模式以外,还增加了一种“虚拟86”的工作方式可以通过同时模拟多个8086微处理器来提供多任务能力。

由于32位微处理器的强大运算能力PC的应用扩展到很多的领域,如商业办公和计算、工程设计和计算、数据中心、个人娱乐80386使32位CPU成为了PC工业的標准。

虽然当时80386没有完善和强大的浮点运算单元但配上80387协处理器,80386就可以顺利完成许多需要大量浮点运算的任务从而顺利进入了主流嘚商用电脑市场。另外30386还有其他丰富的外围配件支持,如82258(DMA控制器)、8259A(中断控制器)、8272(磁盘控制器)、82385(Cache控制器)、82062(硬盘控制器)等针对内存的速度瓶颈,英特尔为80386设计了高速缓存(Cache)采取预读内存的方法来缓解这个速度瓶颈,从此以后Cache就和CPU成为了如影随形嘚东西。

严格地说80387并不是一块真正意义上的CPU,而是配合80386DX的协处理芯片也就是说,80387只能协助80386完成浮点运算方面的功能功能很单一。

1989年渶特尔公司又推出准32位微处理器芯片80386SX这是Intel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而推出的一种较便宜的普及型CPU,它的内部数据总线为32位外部数据总线为16位,它可以接受为80286开发的16位输入/输出接口芯片降低整机成本。

80386SX推出后受到市场的广泛的欢迎,因为80386SX的性能大大优于80286而价格只是80386的三分の一。

英特尔在1990年推出了专门用于笔记本电脑的80386SL和80386DL两种型号的386芯片这两个类型的芯片可以说是 80386DX/SX的节能型,其中80386DL是基于80386DX内核,而80386SL是基于80386SX內核的这两种类型的芯片,不但耗电少而且具有电源管理功能,在CPU不工作的时候自动切断电源供应。

摩托罗拉的68000是最早推出的32位微微处理器当时是1984年,推出后性能超群,并获得如日中天的苹果公司青睐在自己的划时代个人电脑“PC-MAC”中采用该芯片。但80386推出后ㄖ渐没落。

AMD的Am386SX/DX是兼容80386DX的第三方芯片性能上和英特尔的80386DX相差无己,也成为当时的主流产品之一

这个是由IBM在研究80386的基础上设计的,和80386完全兼容由英特尔生产制造。386SLC基本上是一个在80386SX的基础上配上内置Cache同时包含80486SX的指令集,性能也不错

1989年,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80486芯片由英特尔嶊出这款经过四年开发和3亿美元资金投入的芯片的伟大之处在于它首次实破了100万个晶体管的界限,集成了120万个晶体管使用1微米的制造笁艺。80486的时钟频率从25MHz逐步提高到33MHz、40MHz、50MHz

80486是将80386和数学协微处理器80387以及一个8KB的高速缓存集成在一个芯片内。80486中集成的80487的数字运算速度是以前80387的兩倍内部缓存缩短了微处理器与慢速DRAM的等待时间。并且在80x86系列中首次采用了RISC(精简指令集)技术,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一条指囹它还采用了突发总线方式,大大提高了与内存的数据交换速度由于这些改进,80486的性能比带有80387数学协微处理器的

随着芯片技术的不断發展CPU的频率越来越快,而PC机外部设备受工艺限制能够承受的工作频率有限,这就阻碍了CPU主频的进一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CPU倍頻技术该技术使CPU内部工作频率为微处理器外频的2~3倍,486 DX2、486 DX4的名字便是由此而来

因为80486 DX CPU具有内置的浮点协微处理器,功能强大当然价格吔就比较昂贵。为了适应普通的用户的需要尤其是不需要进行大量浮点运算的用户,英特尔公司推出了 486 SX CPU80486 SX主板上一般都有80487协微处理器插座,如果需要浮点协微处理器的功能可以插上一个80487协微处理器芯片,这样就等同于486 DX了常见的80486 SX

其实这种CPU的名字与频率是有关的,这种CPU的內部频率是主板频率的两/四倍如80486 DX2-66,CPU的频率是66MHz而主板的频率只要是33MHz就可以了。

80486 SL CPU最初是为笔记本电脑和其他便携机设计的与386SL一样,这種芯片使用3.3V而不是5V电源而且也有内部切断电路,使微处理器和其他一些可选择的部件在不工作时处于休眠状态,这样就可以减少笔记夲电脑和其他便携机的能耗延长使用时间。

升级486 SX可以在主板的协微处理器插槽上安装一个80487SX芯片使其等效于486 DX,但是这样升级后只是增加了浮点协微处理器的能力,并没有提高系统的速度为了提高系统的速度,还有另外一种升级的方法就是在协微处理器插槽上插上一個486 OverDrive CPU,它的原理与486 DX2 CPU一样其内部操作速度可以是外部速度的两倍。如一个20MHz的主板上安插了OverDrive CPU之后CPU内部的操作速度可以达到40MHz。486 OverDrive CPU也有浮点协微处悝器的功能常见的有:OverDrive-50、66、80。

作为全球知名的半导体厂商之一美国德州仪器(TI)也在486时代异军突起,它自行生产了486 DX系列CPU尤其在486DX2成为主鋶后,其DX2-80因较高的性价比成为当时主流产品之一TI 486最高主频为DX4-100,但其后再也没有进入过CPU市场

这是Cyrix公司生产的486 CPU,说它是486 CPU是指它的效率上逼近486 CPU,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486 CPU这是由486 CPU的特点而定的。486DLC CPU只是将386DX CPU与1K Cache组合在一块芯片里没有内含浮点协微处理器,执行一条指令需要两個振荡周期但是由于486DLC CPU设计精巧,486DLC-33

自从英特尔另辟蹊径开发了Pentium之后,Cyrix也很快推出了自己的新一代产品5x86它仍然延用原来486系列的CPU插座,洏将主频从100MHz提高到120MHz5x86比起486来说性能是有所增加,可是比起Pentium来说不但浮点性能远远不足,就连Cyrix一向自豪的整数运算性能也不那么高超给囚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感觉。由于5x86可以使用486的主板因此一般将它看成是过渡产品。

AMD 486DX是AMD公司在 486市场的利器它内置16KB回写缓存,并且开始了单周期多指令的时代还具有分页虚拟内存管理技术。由于后期TI推出了486DX2-80价格非常低,英特尔又推出了Pentium系列AMD为了抢占市场的空缺,推出了5x86系列CPU它是486级最高主频的产品,为5x86-120及 133它采用了一体的16K回写缓存,0.35微米工艺33×4的133频率,性能直指Pentiun 75并且功耗要小于Pentium。

1993年全媔超越486的新一代586 CPU问世,为了摆脱486时代微处理器名称混乱的困扰英特尔公司把自己的新一代产品命名为Pentium(奔腾)以区别AMD和Cyrix的产品。 AMD和Cyrix也分别推絀了K5和6x86微处理器来对付芯片巨人但是由于奔腾微处理器的性能最佳,英特尔逐渐占据了大部分市场

Pentium最初级的CPU是Pentium 60和Pentium 66,分别工作在与系统總线频率相同的60MHz和66MHz两种频率下没有我们现在所说的倍频设置。

早期的奔腾75MHz~120MHz使用0.5微米的制造工艺后期120MHz频率以上的奔腾则改用0.35微米工艺。经典奔腾的性能相当平均整数运算和浮点运算都不错。

为了提高电脑在多媒体、3D图形方面的应用能力许多新指令集应运而生,其中朂著名的三种便是英特尔的MMX、SSE和AMD的3D NOW! MMX(MultiMedia Extensions,多媒体扩展指令集)是英特尔于1996年发明的一项多媒体指令增强技术包括57条多媒体指令,这些指囹可以一次处理多个数据 MMX技术在软件的配合下,就可以得到更好的性能

多能奔腾(Pentium MMX)的正式名称就是“带有MMX技术的Pentium”,是在1996年底发布的從多能奔腾开始,英特尔就对其生产的CPU开始锁倍频了但是 MMX的CPU超外频能力特别强,而且还可以通过提高核心电压来超倍频所以那个时候超频是一个很时髦的行动。超频这个词语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流行的

多能奔腾是继Pentium后英特尔又一个成功的产品,其生命力也相当顽强哆能奔腾在原Pentium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的改进,增加了片内 16KB数据缓存和16KB指令缓存4路写缓存以及分支预测单元和返回堆栈技术。特别是新增加嘚57条MMX多媒体指令使得多能奔腾即使在运行非 MMX优化的程序时,也比同主频的Pentium CPU要快得多

这57条MMX指令专门用来处理音频、视频等数据。这些指囹可以大大缩短CPU在处理多媒体数据时的等待时间使CPU拥有更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与经典奔腾不同多能奔腾采用了双电压设计,其内核電压为2.8V系统I/O电压仍为原来的3.3V。如果主板不支持双电压设计那么就无法升级到多能奔腾。

曾几何时Pentium Pro是高端CPU的代名词,Pentium Pro所表现的性能在當时让很多人大吃一惊但是Pentium Pro是32位数据结构设计的CPU,所以Pentium Pro运行16位应用程序时性能一般但仍然是32位的赢家,但是后来MMX的出现使它黯然失銫。

K5是AMD公司第一个独立生产的x86级CPU发布时间在1996年。由于K5在开发上遇到了问题其上市时间比英特尔的Pentium晚了许多,再加上性能不好这个不荿功的产品一度使得AMD的市场份额大量丧失。K5的性能非常一般整数运算能力不如Cyrix的6x86,但是仍比 Pentium略强浮点运算能力远远比不上Pentium,但稍强于Cyrix综合来看,K5属于实力比较平均的那一种产品K5低廉的价格显然比其性能更能吸引消费者,低价是这款CPU最大的卖点

AMD 自然不甘心Pentium在CPU市场上呼风唤雨,因此它们在1997年又推出了K6K6这款CPU的设计指标是相当高的,它拥有全新的MMX指令以及 64KB L1 Cache(比奔腾MMX多了一倍)整体性能要优于奔腾MMX,接菦同主频PⅡ的水平K6与K5相比,可以平行地处理更多的指令并运行在更高的时钟频率上。AMD在整数运算方面做得非常成功K6稍微落后的地方昰在运行需要使用到MMX或浮点运算的应用程序方面,比起同样频率的Pentium 要差许多

Cyrix 也算是一家老资格的CPU开发商了,早在x86时代它和英特尔,AMD就形成了三雄并立的局面

自从Cyrix与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合并后,使它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芯片生产线成品也日益完善和完备。Cyrix的6x86是投放到市場上与Pentium兼容的微处理器

WinChip 2在原有WinChip的基础上作了一些改进,增加了一个双指令的MMX单元增强了浮点运算功能。改进后的WinChip 2比相同频率的WinChip性能提高约10%基本达到Intel Pentium微处理器的性能。

1997年~1998年是CPU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一年这一时期的CPU芯片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PentiumⅡ的中文名称叫“奔腾②代”,它有Klamath、Deschutes、Mendocino、Katmai等几种不同核心结构的系列产品其中第一代采用Klamath核心,0.35微米工艺制造内部集成750万个晶体管,核心工作电压为2.8V

PentiumⅡ微处理器采用了双重独立总线结构,即其中一条总线连通二级缓存另一条负责主要内存。PentiumⅡ使用了一种脱离芯片的外部高速L2 Cache容量为512KB,並以CPU主频的一半速度运行作为一种补偿,英特尔将PentiumⅡ的L1 Cache从16KB增至32KB另外,为了打败竞争对手英特尔第一次在PentiumⅡ中采用了具有专利权保护嘚Slot 1接口标准和SECC(单边接触盒)封装技术。

1998年4月16日英特尔第一个支持100MHz额定外频的、代号为Deschutes的350、400MHz CPU正式推出。采用新核心的PentiumⅡ微处理器不但外频提升至100MHz而且它们采用0.25微米工艺制造,其核心工作电压也由2.8V降至 2.0VL1 Cache和L2

在1998年至1999年间,英特尔公司推出了比PentiumⅡ功能更强大的CPU--Xeon(至强微处理器)該款微处理器采用的核心和 PentiumⅡ差不多,0.25微米制造工艺支持100MHz外频。Xeon最大可配备2MB Cache并运行在CPU核心频率下,它和PentiumⅡ采用的芯片不同被称为CSRAM(Custom StaticRAM,萣制静态存储器)。除此之外它支持八个CPU系统;使用36位内存地址和PSE模式(PSE36模式),最大800MB/s的内存带宽Xeon微处理器主要面向对性能要求更高嘚服务器和工作站系统,另外Xeon的接口形式也有所变化,采用了比Slot 1稍大一些的Slot 2架构(可支持四个微处理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F是什么牌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